情感认知与英语教学

2024-09-14

情感认知与英语教学(共12篇)

情感认知与英语教学 篇1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其中“知识和技能”与“过程和方法”属于认知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情感目标。面对新的课程目标, 很多教师感到困惑:强调特别关注学生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这是否意味着可以淡化“双基”教学?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以及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才能实现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有效整合, 笔者拟就此谈点看法。

一、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1. 重认知轻情感, 重教书轻育人。

传统教学是一种以知识和技能为本位的教学, 知识和技能是第一位的, 智力、能力、情感、态度等其他方面的价值都是附属的, 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 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 甚至被窒息的人。其实, 人应当是完整意义上的人, 学生的生活形式不仅仅包括认知, 还包括体验、感悟、内省等。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要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 仅有认知过程和理性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 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 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 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2. 附属的情感教育。

很多教师把情感目标看作是促进认知目标的辅助手段, 着眼于情感的服务角色, 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不少教学论著作也强调教育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 对情感的重视, 实际上只是把它作为服务于学习的手段。”这种观点与我们倡导的情感目标有着本质的不同, 它只是从认知的发展需要去探讨如何激发情感、促进学习, 而不是关注人的心灵本身的发展。而真正的情感教育目标应当是“情感自身就是所要教育的内容”。

3. 外在的、生硬的情感教育。

当前课堂上, 一些教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作一个显性的教学环节, 在课的结尾处生硬地添加一个环节, 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 孤立地、人为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没有把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 也是教学具有教育性规律在新课程中的体现。但是, 这不意味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是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融为一体, 才是有生命力的。”

4. 虚假的情感教育。

一些教师在与学生相处中、在课堂上, 不是以真情实感去感染和打动学生, 而是戴着一副假面具, 用空洞的、虚假的情感标签包装自己, 造成了师生之间的隔离, 而一旦学生认识到教师的虚伪, 情感教育的效果就会适得其反。如一位语文教师上《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文时, 为了活跃气氛, 问学生:“你们最崇拜谁?”学生纷纷举起了手。有的说崇拜球星罗纳尔多, 有的说崇拜影星赵薇……学生交流结束后, 老师问学生:“你们猜, 我最崇拜谁?”话音刚落, 学生们异口同声说:“老师崇拜董存瑞。”一听这么整齐的回答, 在多媒体教室坐着的近百名听课教师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

5. 情感教育实施方式不当。

一是把情感过程等同于认知过程, 有些教师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 通过讲解的办法, 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 这种教育对学生的发展不可能有实际的作用。二是误认为情感教育为思想教育的翻版, 过于强调社会要求和行为规范, 忽视学生自身的心理需要和情感体验, 这种教育方式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排斥, 结果会适得其反。三是情感教育灌输的是抽象的、概念化的、空洞的文本内容, 这种脱离学生生活的教育怎么能穿透人的心灵、怎么能引起人的情感回应?情感的形成只能靠双方心灵的沟通和交融、靠人的感悟与体验, 缺乏沟通与体验的情感教育只能造成情感的空场。

6. 廉价的表扬与赏识。

当前, 赏识教育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有些教师的课堂充斥着大量无谓的表扬声, 有些教师一节课中掌声不断, 而得到表扬和掌声的学生仅仅是回答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 有的答案还不完整, 就获得这样的“殊荣”。有些教师大搞物质刺激, 上课坐得端正奖一朵小红花, 回答了一个问题奖一颗五角星, 字写得工整奖一枝铅笔, 题目做得快奖一颗巧克力……一堂课下来, 学生的脸上被贴上了好多金星, 身上花花绿绿, 看起来像唱京剧似的。

学生是需要鼓励与肯定的, 课堂学习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 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哪些知识, 受到什么启发, 获得哪些发展, 而不仅仅是获得浅层次的满足。过多的廉价表扬会导致学生的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 大搞物质刺激则会导致学生的急功近利和情绪浮躁, 过分夸大的表扬与评价还会让学生觉得教师是非常虚伪的。

二、评析与思考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 也是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 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 并规定学与教的方向。可见, 正确理解和努力实现新课程目标就成为课改中首先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

1. 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重要元素, 新课程理念赋予了它十分丰富的内涵, 其中“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 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 注重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重视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比知识、能力的作用更重要, 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缺一不可, 学生的个人体验、情感态度同知识素养一样重要, 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2. 正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有些教师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 有人认为“三维目标”相对传统教学而言只不过是提法的“创新”, 是换汤不换药, 没有实质的区别;有人认为“三维目标”的后两个维度既无法量化又不好评价, 因此“可行性”不大, 只要坚守“双基”便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还有人过分追求情感目标而淡化了“双基”教学, 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要在学习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发展能力, 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虽相辅相成, 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二者不可相互取代。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 知识、技能是基础, 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绝不能以轻视认知目标或淡化“双基”教学为代价。作为完整的人, 认知与情感都是不可缺少的, 任何割裂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目标的教学都是不合理的教学。

3. 要关注人,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 其实质就是关注人。传统教学过分关注认知目标, 只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 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上海建平教育集团总校长冯恩红在接受《中国教师报》专访时说:“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者往往是胸中有书, 目中无人。”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 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 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 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 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

4. 教师要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规律和特点。

情感目标与认知目标不同, 认知目标是外显的, 是每一节课、每个单元必须完成和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学习目标, 是可以传授和检测的, 是“摸得着, 看得见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等特点, 它既不能通过生硬的讲授来实现, 也不能靠某一节课来完成, 更不可能一节课一节课具体地罗列出来, 而是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的。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既要有机地结合课程教材内容的性质和特点, 又要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情境和氛围, 脱离具体内容和情境而机械生硬地进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 因而也是低效或无效的。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是“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式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并不是对每一节课都牵强附会地加上一个环节, 不是靠刻意地问一句“有意义吗”“你热爱吗”等来达到的。而是靠教师的一种教学意向: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 当成一种内在教学品质和自觉教学行为, 利用课程资源去熏陶, 通过师生交往、生生交往,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去领悟的。总之, 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均衡地凸显, 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去整合、去有机渗透, 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融为一体, 才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5) :3-9.

[2]吴志华, 邹翠霞.情感教育——新的课程目标[J].教育科学研究, 2004, (5) :47-49.

[3]余文森.“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N].中国教育报, 2007-04-20 (B6) .

情感认知与英语教学 篇2

新时代女性标志:独立、自我、智慧

盘点古今中外十大女性代表,无论是外国的埃莉诺(阿奎丹公爵夫人)、哈特茜普苏德(古埃及法老)、玛莉亚(特蕾莎女皇)、狄奥多拉皇后、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伊丽莎白一世、俄国凯撒琳娜二世、维多利亚女王,还是中国的武则天和慈禧太后,她们身上无一不闪耀着独立、自我、智慧女性的光辉。

作为新时代女性,如何在新世纪活出自我、展现自我价值?07年网易女人频道发布“女性互联网网民性别观念与内容偏好”在线调查,结果显示“独立”、“自我”、“智慧”是女性互联网民最认同的三项“女性标准”。

我想“独立”这个词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是“知易行难”。大家都知道独立包括经济独立、能力独立和精神独立(人格独立)。当今社会做到经济独立和能力没有太大问题,但女性要做到精神独立存在很大的问题。女性向来自称没有安全感,我认为这就是缺乏精神独立的一个体现。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大多数女性为了获得所谓的安全感,依赖于男性“宽大的肩膀”,而忽略了自身精神独立的培养。

“自我”这个经常在80、90后口中听到的词,想必我们都不陌生。可大家常常念叨和强调的“自我”是否符合其本意呢。什么是自我?何为女性的自我?人们经常说恋爱中的女性是没有自我的。刚恋爱时是只看到男性的优点,对男性新奇而忽略自身。接着随着深入了解,两个人有了矛盾和分歧,大部分女性选择退让,宁愿委屈自己立场、原则来和男性妥协。结婚后女性的自我又有多少呢,一心扑在丈夫、孩子以及这个家庭身上。大多数女性为操持这个家丧失了自我,是否多少年后的某一瞬间,突然记起曾经的理想抱负,曾经的兴趣爱好,然后怀疑“找不到自我”呢。

“智慧”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假如一个女性没有智慧,将是多么可悲啊。古代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这间接扼杀了女性求知的权利。生活中处处需要智慧,知识是永无止境的,女性不应该在任何时候停止对知识的追求,应该努力做一个智慧女性。拥有智慧对独立、自我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可以说智慧与独立、自我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暑假期间在家看了一部都市情感剧《离婚前规则》,对我触动很大,尤其是里面三位女主角的不同遭遇让我感慨万千。它讲述了三对80后青年在热恋期步入婚姻殿堂,但残酷的现实让他们的的婚姻纷纷面临危机,他们努力挽救婚姻,最终各自找到了新的生活坐标。

剧中的一号女主角爱情至上,对事业没什么远大抱负,看着自己丈夫也就是一号男主角的事业蒸蒸日上,敏感自卑的她开始紧张,千方百计地逼迫丈夫证明他爱自己。她就是一个经济精神都不独立的女性,没有工作,将一切寄于丈夫的不负心。她没有自我,没有追求,没有工作,一心扑在丈夫身上,整天呆在家里忙于家庭琐事。

二号女主角是一个女强人,她与一号女主角截然相反,事业有成,经济独立,精神独立,有主见。而她的丈夫随遇而安,工作全凭直觉和个人喜好,生活重担全压在她的肩上。她开始反思自己当初和丈夫结婚是不是一个错误,她觉得自己在爱情与婚姻的处理方面是不理智不智慧的。

三号女主角没有太高文凭,性格软弱,乖巧听话,没有头脑,稀里糊涂被丈夫花言巧语所打动做了少奶奶。婚后丈夫依旧到处拈花惹草,她在家独自落泪,后来以疯狂购物来

打发时间和宣泄心中的不满。她身上几乎拥有一号和二号女主角的所有缺点,不独立,没 有自我,也不是一个智慧女性。最终她失望之极主动提出来离婚。

三位女主角都是新时代女性的代表,她们身上的种种影射出当今女性的现状,需要我们正视和思考。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女性,如何做一个独立、拥有自我,又充满智慧的女性,需要我去探讨。

家乡及我的性别观念 之前之后

众所周知农村的重男轻女现象很严重,我在小时候切身体会过。

记得小时候家乡有一个风俗:如果哪家生了一个男孩,那么你便会听到一阵鞭炮声“普天同庆”,那户人家每每到什么地方谈论的话题都是新出生的男婴;如果是生了一个女孩,没有鞭炮声,而且那户人家在被问及女婴情况时回答都会像家族被蒙羞一样支支吾吾。

在我的记忆中,妈妈每次和奶奶吵架后,对我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是男孩就好了”。奶奶一直引以为傲的事情是她有三个儿子,因为在我们那“养儿防老”而且儿子多代表人丁兴旺,可以不被欺负。大伯家有一儿一女,叔叔家有一个儿子,唯独我家只有我这一个女儿,所以颇不受奶奶喜欢。

小时候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一般没有我的份,说实话长期处于那种环境下我不止一次埋怨自己是个女孩,导致在我的潜意识里就存在“男尊女卑”的观念。

可渐渐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家乡的性别观念有了一些变化。就拿奶奶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她越来越渴望一个女儿的关怀,遗憾自己没有一个女儿。大家也开始说“女儿是贴心的小棉袄”、“生儿不如生女”。

我不能说家乡性别观念的有了根本性改变,但我正在感受它在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变。大家开始慢慢意识到:男女没有本质区别,女儿也可以养老,女儿也可以上大学,女儿也可以有所作为光耀门楣„„

情感认知与英语教学 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材;情感与态度;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8-0057-04

上海实施“二期”课改以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贯彻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其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理应使学生受到数学精神、思想和方法的熏陶,提升情感教育的层次,实现数学教育的情感目标,才能凸现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课程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情感与态度”的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等。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便成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对比之前教学目标的“重认知轻情感”的倾向,这充分说明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与态度的高度重视。现就上海市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高中三年级的第一册、第二册情感领域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具体实施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及对情感教育进行具体的认知分析与教学思考。

一、情感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

数学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积极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情感教育理论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学生的情感心理发展特点;同时,充分发挥情感的动力、调节、感染等功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使他们对数学学习内容等产生愉快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积极的数学情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是学生认识数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内驱力。其实,任何学习活动都是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过程。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教育造就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目的和方向,同时,它对促进学生在认知领域达标,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好的动力功能和调节功能。

二、情感教育的结构轮廓与主要领域

心理学中,情意领域主要涉及一个人的情感、态度、兴趣和价值观等。新课程标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好与情意领域相对应,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情感是指一个人的感情指向和情绪体验,不仅指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情感目标意指注重情调、情绪或接受与拒绝程度的目标。它从简单的对所选择的现象的注意到复杂而又内在一致的性格和良心。在日常活动中,这类目标往往是用兴趣、态度、欣赏、价值观、情绪意向和适应这类术语来表示的。

高中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1.懂得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数学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并持包容态度;懂得数学与人类生活有密切的联系,知道数学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都有重大作用;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积极进取,勇于克服困难。2.对现实世界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进行探索、研究和解决;对来自各方面的丰富信息,会从社会价值与数学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应用。3.通过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的活动,逐步增强主体意识、批判意识和合作意识,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和综合意识,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一丝不苟的作风和锲而不舍的精神。4.有一定的数学视野,了解社会发展与数学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数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着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体验;在有关内容的学习中了解我国国情、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以及数学史料、数学的美学价值,提高审美情趣,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数学教学中,把学生培养成既有健全人格,又有生活技能,既有明确目标、高雅审美情趣又能富于创新、懂得生活的人。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数学在当前社会中的作用的反映。

三、数学情感教育的认知分析与教学思考

认知对情感有能动的制约作用,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是产生积极情感的重要条件。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高中数学新教材在旧教材的基础上“削枝强干、删繁就简、返璞归真”,并汲取了国外教材(如英国SMP等教材)的风格,界面亲切,呈现方式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接受欲望。

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感受教材的思想感情,尤其重视数学教材中美育因素的挖掘,对教材的认识才能越来越深刻。运用语言时的心理感觉才能越来越细腻丰富,这样上起课来才会语语含情、真挚感人。

(一)目标的等级分类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B.S.Bloom)1981年在所著《教育评价》中指出:“认知可以改变情感,情感也能影响认知。学生成绩差异的四分之一可由个人情感特征加以说明”。克拉斯沃尔、布卢姆等在1964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情感领域》一书中把情感领域目标分为五个亚领域,即接受(注意)、反应、价值评价、组织、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

A.接受(注意):接受指学习者感受到某些现象和刺激的存在,愿意接受或注意这些现象和刺激。B.反应:反应是指学习者对出现在他面前的刺激已经不只是愿意注意而是上升到积极的注意。C.价值评价:价值评价是指学习者确认某种事物、现象或行为是有价值的,即是说学习者将外在价值变为他自己的价值标准,形成了某种价值观、信念,并以此来指引他的行为。D.组织:组织是在学习者连续地将价值加以内化的过程中遇到各种不同的价值情境时,把各种价值组织成一个体系,确定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确立占主导地位的和普通性的价值的活动。E.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由价值或价值复合体形成的性格化,是指各种价值已经在个体内在的价值层次结构中固定下来,已经被组织成为一种内在一致的体系,长期控制个体的行为,使个体长期地以某种方式去行动,即成为他的稳定的性格特征,而不再是一种表面性的或暂时性的情绪反应。

这里评价情感目标的指标体系,就是布卢姆及其合作者所提出的情感目标分类系统中从接受至性格化的五个类别。

(二)具体实施方案表

下面对各章内容的教育价值作简要分析:(1)第14章空间直线与平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将平面几何的知识向空间拓展的能力和将空间几何的问题转化到平面上解决的能力。(2)第15章简单几何体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关于空间几何知识将提高到应用的水平。学生在本章学习了多种解决空间几何的方法。例如,将空间几何体的表面展开成平面图来计算其表面积,应用祖暅原理计算空间几何体的体积,通过分割棱柱获得棱锥的体积公式,通过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将棱锥的体积公式转化为圆锥的体积公式等方法。这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3)第16章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计数问题在试验设计、破译密码、穷举法应用、甚至量子物理学等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解决计数问题需要灵活、周密、全面的思考和设计,对学生养成严谨、灵活的思维习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有较高的教育意义。教材中的二项式定理是我国北宋数学家贾宪和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解决开方和数列计算中提出的问题,并获得了著名的贾宪一杨辉三角形,可利用这一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第17章概率论初步学习概率的知识和方法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市场经济中许多金融和经济现象,如保险、股票、期货、彩票等等;有助于学生建立风险意识,规避不当行为,如把购买彩票作为投资是错误做法等。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现实世界,并解决一些简单的概率计算问题,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5)第18章基本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处理自然界和社会中随机现象的一般方法。因此,学习随机抽样,样本估计总体,体会统计思维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将为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社会,认识世界提供思想方法。

四、结束语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明确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赞科夫也指出:“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这都说明,在教学中对学生发生影响的最重要的东西莫过于教学内容本身,让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本身产生积极情感是实现数学情感教学目标的关键。

不过,目前在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都没有把情感、态度、道德品质等作为首要教学目标,即使有,那只不过为了教案的内容完整性镶上几句根本不自在的东西。这充分说明了“应试教育”根深蒂固,难以让位于素质教育。致使人文精神的失落,并正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加剧。

情感隐喻认知与文化教学 篇4

一、英汉“爱情”隐喻认知共性分析

1986年, Kovecses在《愤怒、骄傲和爱情隐喻》一书中, 通过大量分析, 形成了爱情隐喻的概念体系, 提出采用原型理论分析和研究人类最真挚的情感因素。爱情是一种心理活动, 而且是埋藏于心底的一种抽象概念, 是一种虚无缥缈、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它不可言传只可意会。人类的爱情之所以变得如此美丽, 就是借助了隐喻。虽然英汉语言有差异, 但人类的思维是有共性的, 看待爱情的角度是相似的, 这样就有了相似的隐喻表达。

1. 爱情是战争。

这个隐喻把爱人比喻成战争中的战斗者, 把一方追求一方比喻成在战斗中攻打堡垒。追求者这一方可以像打战一样攻打、包围、征服直至占领被追求者这一方。“She fought for him, but his mistress won out.He is gaining ground with him.”可以翻译成“她一定会成为我的俘虏。所有的情敌都败在他的手下”。

2. 爱情是旅途。

“爱情是旅途”这个隐喻, 把爱人比喻为旅行者, 把爱情为旅行工具, 把爱情中遇到的挫折比喻为旅途中的困难, 把爱人的共同目标比喻为旅行目标。这表示爱人必须一起克服旅途中的各种困难, 向爱情的目的地前进, 否则就无法维持这种爱人的关系。“We will have to go our separate way.It’s being a long bumpy road.”可以翻译成“我们的爱情正一步步走向死亡。他们分道扬镳了”。

3. 爱情是容器。

英汉两个民族都把人的身体看做是容器, 把爱情看做为容器里的东西。因为我们人类最初的生活方式是物质的, 所以人们用人的身体这个有形的具体实体来比喻抽象无形的概念思想、感情、心理活动等。既然人的身体被比喻成一个容器, 它有里有外, 爱情就可以像液体一样充满容器, 溢出容器, 因此英汉两种语言就有了“爱情是容器里的东西”的表达[3]。“She was filled with love.He poured out his affection on her.”可以翻译成“他对她一往情深。他们很快陷入爱河”。

4. 爱情是疯狂。

我们知道人类的爱情是一种特殊的经验。它能带给人快乐、痛苦、信念、失望等, 所以说爱情能改变一个人, 甚至能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有时还会造成心里不稳定, 失去控制、失去正确的判断等问题。他们吃不好甚至睡不香, 因此就有了“爱情是疯狂”的表达。“I’m crazy at her.He is gone mad with her.”可以翻译成“有了你我迷失了自己。他爱她爱得发疯”。

二、英汉“爱情”隐喻认知个性分析

既然爱是人间共有的东西, 人类又有着共同的认知, 那为什么会有差异呢?这就是不同国家历史文化和环境等原因造成的。西方国家工业发达, 商贸活动很普通, 人们也非常熟悉贸易原则, 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模式深受其影响。他们通常都是外向、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中国人长期以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感情不外露, 只能把爱情深藏在心底, 因此英汉两种语言就有了对爱情不同的表达方式。

1. 爱情是商品。

西方几百年前就是经济发达国家, 人们的商品意识远远早于我们中国人。人们熟悉经济贸易, 商品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爱情被比喻成商品。两者都是珍贵和有价值的东西, 谁想要就得投资和付出。“I didn’t get much in return.I paid a lot for so little love.”

2. 爱是狂喜。

我们知道西方人的感情开放直率, 尤其是对爱情。而中国人则把爱情深藏在心里作为一种非常私有的感情。西方人就有了直接表达感情的隐喻, 而我们中国人没有。“I’m giddy with love.I have been high on love for weeks.”

3. 爱是农作物。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这是“以农为本”的汉民族生存的生动体现。国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帮助理解和传播了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爱情, 所以用农作物来表示爱情在汉文化里就非常常见。“人面桃花相映红”、“春蚕到死丝方尽”。

4. 爱是吃醋。

饮食文化的差异使得隐喻有着不同的表达。醋是中国人都熟知用来添加食物味道的一种调料, 汉语中常用醋来表达情人间的嫉妒心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广泛使用“爱是吃醋”的原因。“你的醋劲怎么这么大?打翻了醋坛子”。

三、文化教学

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 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 是所有文化都具有的普遍现象, 是文化的一部分[4]。然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色的文化, 所以爱情隐喻的特点有差异, 这种差异也进一步体现了文化差异。有这样一个笑话故事:“一个在美国华侨公司工作的越南妇女, 她的丈夫懂那么一点点汉语。一天她丈夫接她下班, 她朋友故意问她丈夫:‘这个绿帽子你为什么戴了那么久?’他却笑眯眯的说:‘这个绿帽子很好很耐用的, 我戴了6年了。’听完后, 大家都笑了, 可是他却觉得莫名其妙。”这就是不了解对方的文化, 不明白“绿帽子”的含义导致的笑话[5]。因为在中国, “绿帽子”是表示妻子有情人。所以,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 培养学生隐喻概念, 使其逐渐学会使用隐喻, 应导入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 展现其特有的社会习俗, 揭示与之相关的思维方式与价值体系, 加深学生对其语言现象的理解和领悟[6]。

1.在教学过程中, 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内容受课程的影响, 我们应把文化和语言联系起来教, 文化对语言教学尤其是隐喻教学非常重要。在词汇教学中从认知角度来阐释隐喻, 以便学生学习到词汇的深层含义, 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得到提高, 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

2.在教学过程中, 教一些隐喻概念和有关的隐喻知识。隐喻传承文化, 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英汉隐喻现象的对比学习, 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并通过揭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透视文化, 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

3.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教典故来学习隐喻文化。典故是隐喻的根据, 它的使用是隐喻式的。其隐喻性表明人们通过想象、联想等进行认知活动时, 必须以文化语境为基础, 才能使典故的隐喻文化得以体现。学生通过典故理解隐喻文化, 可以达到理解典故深刻寓意的目的, 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结语

通过对英汉“爱情”情感隐喻的认知对比, 我们发现, 两种语言中情感概念隐喻表达有着很多相似点。这一共性得出以下观点:爱情的相似点是基于人类思维的共性。不同地是, 汉语独特的表达方式源于文化个性和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征, 语言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风俗习惯。语言的联想意义往往与其社会文化密切有关, 所以不同国家的语言的联想意义也会完全不同。为了提高学习水平, 避免文化障碍, 掌握好目的语国家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体系、典故等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们相信, 在外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 通过学生对隐喻认知功能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将是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努力的方向。

摘要:情感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 它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理解隐喻不能脱离所处的文化背景。本文试图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爱情”作为研究对象, 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认知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对比分析, 讨论了情感隐喻认知在文化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情感隐喻,认知,爱情, ,文化教学

参考文献

[1]赵明.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和差异[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0, (1) :129.

[2]彭增安.隐喻研究的新视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156, 220.

[3]潘红英.英汉爱情隐喻跨文化对比研究[J].山西大同学院学报, 2008, (2) :56.

[4]金毅.中国文化概论[M].上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

[5]阮秋茶.汉越语颜色词对比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2007:148.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手记 篇5

“德育:一项不可停滞的社会系统工程”“德育:一项不可停滞的社会系统工程在西湖国宾馆采访了前来杭州主持“海峡两岸21世纪教育发展与经贸交流学术研讨会”的台湾《远见》杂志总编辑王力行女士。

谈到德育这个话题,?王力行女士颇有感触地说,?目前台湾的教育也出现了“重智轻德”?的不良状况。?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生下来后就进入了一种“半封闭”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不愁吃、不愁穿,只要读好书就行了,很少介入社会。许多学校和家长都偏重于学生的智力教育,台湾的学校采用“联考制”,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特别是中学生,许多学生每天的作业要做到凌晨一两点钟。

在台湾的学生中,眼睛近视的比率要比大陆高。

王女士说,从表面上看,许多学生受到了较好的教育,实际上学校和家长都轻视了德育,学生受到的是不完全教育。一些学生毕业后,不知道怎样做人和做事,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有些人不善于与人打交道,干什么都以我为中心,非常自私。有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智商过人,但道德低下,走上用高科技手段犯罪的道路。还有些青年人在谈恋爱时,如果对方不同意,就采劝得不到的东西就将其毁掉”的极端行为,这些都跟德育工作做得不好有很大的关系。台湾发生了“白晓燕事件”后,在岛内影响很大,也给人以警示。

王女士认为,今后的社会不仅需要高智商的人才,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

因为一个人要有所成就,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过去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方法,早已过时了。现在学生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还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学会怎样与人相处,怎样适应社会,尤其要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重智轻德”的状况如不改变,教育最终必然“滑坡”。

情感认知与英语教学 篇6

关键字:电子阅读;情感倾向;认知差异

G252.17;G645.5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7月24日公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较2013年同期增加77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3年同期提升4.7%。[1],互联网的普及促使了电子阅读产业迅速发展,同时也推动着大学生进入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并存的时代。大学生对电子阅读的满意度如何?阅读的目的倾向有哪些?以及他们对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有何情感差异?本研究以重庆市部分高校为研究样本,针对大学生阅读状况展开调查与访谈,以期能较为充分地了解这一特殊群体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阅读状况。

二、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830份。经分析剔除20份回答方式不正确或数据不完整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1810份,有效率为90.5%。从样本分布情况来看,在校大学生中男生占48.06%,女生占51.94%;其中文史类、理工类、农医类、音体美类所选样本所占比例依次为29.83%、54.69%、16.02%、4.97%。对回收后的有效问卷利用IBMSPSS19.0进行录入、处理和分析,开放性试题只做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大学生对电子阅读的情感倾向调查结果

1.大学生对电子阅读的吸引力与满意度倾向

根据调查,共有54.65%的大学生认为电子阅读对他们比较有吸引力,其中认为非常有吸引力的学生占8.20%,另有45.35%的学生认为电子阅读不太有吸引力。通过对满意度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大部分(78.14%)大学生对电子书籍整体质量的满意度为一般,对其满意和不满意的各占11.48%和10.38%。另外对于许多杂志、小说的重点章节、专业论文等阅读内容需额外收费的看法。认为合理(44.3%)和不合理(44.4%)的平分秋色,只有小部分认为无所谓(15.3%)。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从列联表分析和卡方检验的结果中,我们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对电子书籍整体质量的满意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男生选不满意较多(17.5%),而女生选满意偏多(15.1%)。

2.大学生电子阅读的目的倾向

从大学生进行电子阅读的目的来看,消遣娱乐(77.6%)和了解时事(67.2%)所占比例较大,而查阅资料(53.3%)和掌握技能(16.4%)等目的则不成为主流。通过使用列联表分析和卡方检验,本研究发现年级和专业对大学生电子阅读的目的存在影响,尤其是对查阅资料这一目的影响显著。数据显示,大四学生查阅资料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年级,文史类大学生查阅资料的比率远高于其他专业。此外,消遣娱乐这一阅读目的在学生性别上也反映出差异,女生以消遣娱乐的目的的比率大于男生。

3.大學生对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情感差异

在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比较上,多数大学生认为电子阅读较之纸质阅读搜索更加方便(81.42%);大多数人认为进行电子阅读可以节约成本(57.38%);此外还存在着内容、省时及其它方面的差异。

四、结论与建议

据此,我们对高校提出如下建议:首先,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电子阅读加以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快捷便利地查找资料,并迅速筛选冗杂信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电子阅读的学术性目的,尽早培养本科生对科研学习的兴趣,学校应开设核心文献资源库特别是外文文献资源库检索方法方面的讲座或课程,提高学生对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课外时间的自主学习。最后,电子阅读的内容本身也应该更加丰富化、多元化,增强其可读性,同时也要保证内容的准确性。使大学生在电子读物中既能各取所需,又能普遍获益。而从年级对大学生阅读内容的影响中我们又可以看出,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普遍比大一、大四年级的学生感到更大的学习压力,学习动机更加强烈。而这一现象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适当均衡各年级的学习安排,使得既不让学生有过大压力,又不至于过于闲散,让学生学有余力、学有所思。

参考文献

情感认知与英语教学 篇7

(一) 学生认知水平的制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认知因素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学生个体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发展准备和认知风格等[1]。

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及其组织结构。认知结构对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为学生的学习总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而受种种因素的影响, 学生对于思想史部分的知识储备欠缺, 认知结构不完整, 不了解人类的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认知发展准备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学习时, 已经具备的认知功能和一般认知能力发展水平。人类的思想是古今中外的先哲们对其生活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所进行的富有哲理性的升华认识。对于刚刚涉足认识人类社会的学生而言, 由于认知水平的低下, 导致他们对深刻哲理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不理解, 也就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认知风格又称认知方式, 是指学生个体在认知即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在认知方式方面的持久一贯的独特风格。认知风格是学生的理智特征, 它没有高与低、好与坏之分, 但不同的认知风格适合于不同的认知情景, 因此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比较习惯和喜欢对政治史、经济史的认知, 而对于思想史则缺少兴趣, 认为思想史比较空洞, 不好把握。

(二) 情感因素的制约

在教学过程中, 有许多情感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和教学环境中的情感因素两类[2]。

1. 学生自身的情感因素主要包括人格因素和动机因素。对学习活动影响最为显著的人格因素有价值观、意志特征、理智特征等。由于思想史的内容包含了古今中外不同阶级的思想观念, 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价值观, 而这些思想观念与价值观与现代学生的价值观大相径庭, 这就必然会导致他们对历史上的各种先进思想存在偏见, 缺乏对思想史学习、探究的持久意志力及主动的学习动机。

2. 教学环境中的情感因素主要有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教学风格等。这些情感因素关系到课堂气氛是否活跃。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 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 只注意到了认知环节而忽略了情感方面。其结果, 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死气沉沉;教学效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尤其是情感培养和情感发展方面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 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推动力, 而学习兴趣又是激活求知欲望的前提。所以, 我认为在探究认知与情感对思想史教学的影响作用时, 应该把后者放在首位。

(一) 激发情感, 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史的积极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 就曾经把教学过程划分为“学”“思”“习”“行”四个基本部分, 而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也在此基础上, 将其划分为: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五个阶段[3]。

那么, 怎样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首先, 形象感知, 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学生的内在需求、自我调节能否产生和发生作用, 在认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应首先得益于外在诱因的作用。例如, 在《毛泽东思想》一节课的导入设计上, 根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 以及毛泽东同志的重大活动, 提供给学生这样的三幅图片:“长征途中的毛泽东”“窑洞门前的毛泽东”和“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 再来结合教材的课前提示, 学生就比较形象化地理解和掌握了该理论的基本脉络, 即“井冈山时期———形成、延安时期———成熟、新中国成立后———新发展”。

其次, 运用史料教学手段, 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教育的客体和自我发展主体的双重地位。尤其是, 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差距较大的时候, 就需要教师提供相关的史料, 给学生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例如, 在分析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 呈现了这样两类材料: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文字材料和1929—1932年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让学生带着材料分析, “大革命失败后, 中共探索出怎样的革命道路?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做, 既避免了死板的说教, 又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感悟史料, 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情感。

再次, 教师要带着情感去教。一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确定不同的情感。如进行本课教学内容时, 教师首先就要带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 充满激情地组织教学;二是通过各种手段努力营造浓厚的课堂气氛, 如教师 (或通过发动学生) 讲述、介绍一些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先进事迹,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为学生的认知奠定感情基础。

(二) 努力提升学生的认知意识和认知水平

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意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 我认为就是运用问题教学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刺激知识点在学生大脑皮层的痕迹, 提高学生的认知意识。例如, 在本课教学时, 我曾设置过下列问题:“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思想?”“在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探究中, 同学们发现毛泽东思想与三民主义的实践一成一败, 你认为毛泽东思想成功实践的精髓何在?”以引导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正确认知及对历史成因的探究意识。

另一方面, 从记忆的内容与经验的对象分类考虑, 持续时间比较稳定, 记忆效果受外界干扰较少的是实现语义记忆, 也就是真正带领学生弄明白知识点背后的“为什么”, 只有当他们梳理清楚了对历史事件的规律性认识, 这种理解了的记忆才可长久[4]。

例如, 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框架里, 三个发展阶段是最明晰的线索, 在本文的前半部分也阐述过。形象化的历史图片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很简便地掌握这条看似简单的脉络。然而, 这只是教学的第一步, 如果学生要达到对整块知识体系的灵活运用, 以上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思考, 为什么要把毛泽东思想分成这样的三个时期呢?这样, 学生的认知就会由表象认知阶段进入到理智认知阶段, 久而久之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教学反思

总之, 教学过程受种种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全面分析这些因素, 致力于优化这些因素, 以此使教学进行得卓有成效。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既要进行各种认知活动, 又要进行丰富多彩的情感活动, 既把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 又把它作为一种情感体验过程。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道出了学习的真谛, 只要我们在教学中秉承“活水来”的探求动力, 不仅可以实现师生“教”与“学”的“共徘徊”, 而且能永葆知识之泉的“清如许”, 哪怕它是令学生“望而生畏”的思想史。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 思想史的内容被提升为与政治史和经济史同等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思想史的内容在教学时却经常遇到尴尬的场面。导致思想史学生厌学、教师疲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自身而言, 思想史是一个国家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反映, 带有鲜明的时代性、较高的理论性和思辨性, 与政治史、经济史比较起来, 缺乏生动的史实加以支撑, 具有抽象性, 学生较难理解。本文试图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探究影响思想史教学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思想史,认知,情感,毛泽东思想,鲜活

参考文献

[1][2]施良方, 崔允漷.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3]钟祖荣, 刘维良.教育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情感认知与英语教学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0例情感障碍患者、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排除严重身体疾病和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50例情感障碍患者中男37例, 女13例, 年龄23~53岁, 平均年龄 (36.4±4.2) 岁, 受教育年限 (7.4±2.8) 年, 病程平均 (6.5±2.1) 年, 职业:工人8例, 干部5例, 农民33例, 待业、个体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情感障碍症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上述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情感障碍症患者分别进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RC) 评分测试, 由两名专门的医师按照规定的指导进行。操作能力:填图、图片排列、数字符号、木块图、图形拼凑;语言能力:算术、数字广度、常识、词汇、领悟、相似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WAIS-RC测试中, 情感障碍症患者有7项得分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4项得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操作总得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语言总得分情感障碍症患者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注: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 aP<0.05;bP>0.05

3 讨论

目前,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已成定论[1]。情感障碍约占精神科情感障碍的50%左右, 患者主要表现为焦虑、狂躁发作、睡眠障碍、自知力不全、食欲改变等症状, 且从影像学研究发现情感障碍患者脑局部区域存在异常, 为情感障碍患者存在认知功能不全提供有力依据[2]。

本研究表明, WAIS-RC测试中, 情感障碍症患者有7项得分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4项得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操作总得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语言总得分情感障碍症患者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情感障碍症患者语言能力整体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但操作能力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似, 情感障碍症患者一样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表现在思维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功能存在障碍, 可能与额叶受损有关;在语言表达和对问题理解等方面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综述所述, 情感障碍症患者存在部分认知功能障碍, 以操作能力损伤为主, 在临床上对于区分两类患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与情感障碍症认知功能。方法 选取50例情感障碍患者、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WAIS-RC) 评分测试。结果 WAIS-RC测试中, 情感障碍症患者有7项得分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4项得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操作总得分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语言总得分情感障碍症患者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情感障碍症患者存在部分认知功能障碍, 以操作能力损伤为主, 在临床上对于区分两类患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症,认知功能障碍,韦氏成人智力量表测试

参考文献

[1]何传才.病程与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关系.中国民康医学, 2009 (21) :345.

情感认知与英语教学 篇9

Benson (2011) 关于“自主”的内涵从思想、心理和经济三个角度对学习者自主进行了的界定。自主是一种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 是学习能力、学习欲望和学习自由三种能力的交集。从思想的角度看, 自主是一种脱离教育机构框架及没有教师干预的语言学习行为, 学习的个体有自己决定学习内容的权利;从心理的角度看, 自主是一种能力, 一种让学习者更多地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从经济的角度看, 自主是对学习内容和过程以及这种学习外部环境的控制。因为, 社会没有足够的资源给每个学习者。那么, 对如何做到自主学习, 我们认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欲望即情感的体验与释放, 决定了自主学习中能力、欲望和自由三者能否有机结合的关键因素。

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 自主学习中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 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 共同承担, 且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以这种教育哲学为指导思想的教学, 强调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强调教学目标的双重性, 即情感发展目标和认知发展目标。在具体实践中, 学习者的自主与自律行为体现了人本身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要。在这种学习模式中, 教师是学习者的指导者和顾问, 其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学习者亦不是被动的知识信息的接受者, 而是主动出击的、自律的学习者, 其目标是通过自主学习来完善自主发展, 到达学习的最高境界。因此, 教师对学生的能力信任和放手激励与学生被激活的情感需求满足, 对学生在自主中成长极为重要。

二、自主学习与学习者的情感认知

满足学习者的情感目标是自主学习的动力之源。美国心理学家A.H. 马斯洛 (1987) 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 人的“意动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导致自信、价值和能力体验、力量及适应性增强等多方面的感觉, 而阻挠这些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助感。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以产生推动力。这种需要一旦成为推动力, 就会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劲。这是因为“人有一种对理解、组织、分析事物、使事物系统化的欲望, 一种寻找诸事物之间关系和意义的欲望, 一种建立价值体系的欲望”, 而且人“具有思想的力量, 能够进行批判的思考, 清楚地推理以及自由地选择。” (马斯洛, 1987) “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种需要来自情感认知的精神需求, 激活了学习者的创造力, 释放学习潜能, 丰富个性发展, 使学习成为人的一种本能。

所谓情感, 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语言教学中, 情感认知目标是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 感情 (emotion) 、感觉 (feeling) 、情绪 (mood) 和态度 (attitude) 等心理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情感认知应是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 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 以及对人生、生活的乐观程度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在语言学习中, 情感因素对语言的输入起着过滤的作用, 而且影响语言的习得。因为, 情感因素会构成心理障碍, 情感波动会使语言材料无法到达大脑中吸收语言的部位。因此, 良好的情感因素是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 大学英语学习的诱因不是自我需要, 而是社会需要。如何把大学英语学习转变为学生的内需, 让学生充分自主, 主动求索, 自发进取地学习。教师的放手、引导、激励、支持、欣赏与尊重就成为了激励机制, 成为自主的动因。这样, 精神需求的满足是自主学习自我实现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 教育的过程应首先是一个满足情感目标, 促进精神成长的过程, 然后才能成为科学获取知识的一部分。然而, 情感的成长首先需要自信;情感的成长还需要自主。自主学习要想挖掘学生的潜能, 开启被压制的心智, 放飞被囚禁的欲望, 前提就是洞悉学生的情感认知目标和心理需求, 归还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权。那么, 学生的专注、勇敢、坚持最终要战胜苦恼、焦虑, 积极调动已有的心理品质和人格力量去推动自己最大限度的学习热情, 释放学习动力, 开发学习潜能, 解放“生产力”。如果学生能对自己学习的内容做主, 能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自律的学习活动, 能自主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 自然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就不会再敷衍塞责。一旦在自主中形成的自控能力得到认同, 学习者的心理品质和人格就会为社会所认同, 学习者的精神世界才能自主、能动地生成, 而不是外部力量的雕刻和打造。

三、自主学习与学习者的自我认同

自主学习, 是一个综合体系。除了自主学习的心理素质——态度、情感、意志、动机等内容, 还包含自主学习的基本能力, 即知识和经验的储备;自主学习的智力品质, 即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等, 它是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潜在要素;自主学习的方法技巧, 即掌握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独立选择学习方法, 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造性地学习。接触感兴趣的知识,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式, 无疑是有利于学生认知目标的实现。学习语言, 决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固定的知识, 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 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教的角度看, “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 盖在于善于引导启迪, 俾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 学生默默聆受。”“故教师之为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语) 这指明了教师的引领作用的重要性。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导情、导思、导行、导练、导评等活动, 努力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优组合。从学的角度看, 学生自主学习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能够积极投入, 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能自主实践, 主动探索, 创造性地学习。因此, 自主是学生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同过程。对自主学习控制能够使学习者对学习的资源、方法和效果等要素进行合理有效的计划、监控、反思和调节, 也就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应用所学知识, 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逐步做到:1) 学习者的学习基本依靠自己;2) 学到或用到的一整套适合自己的技能;3) 对学习的资源利用、方法的应用和收获的效果的反思能力;4) 对自主学习的重新规划与调整的能力;5) 学习者确定自主学习目标的能力;6) 反思提升的能力。

四、结语

总之, 对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中的情感认知的思考, 帮助教师更好地洞悉和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自主学习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 还能使学生经历了一次次心理成长的历练, 一种自主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形成与改进, 一种内心情感需求的满足, 一种被禁锢思想的自由驰骋, 一种恒久的、终身受益的能力的形成过程。

参考文献

[1]Teaching and Researching:Autonomy Language Learning.Philip Benson, Publisher:Pearson Longman, 2011.

情感认知与英语教学 篇10

情感信息处理是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一直关注和研究的方向, 建立和谐的人机环境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近年来, 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进一步表明:情感情绪的经历在人们的推理、学习、记忆、决策和创造性等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 人工情绪是人工智能领域中日益受到关注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人类的智能不仅表现为正常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同样也表现为正常的情感能力, 实现和谐的人机交互环境的关键在于让计算机具备人类情感的能力。如果要使计算机和机器人具有情感表达或者情感理解力, 那么计算机和机器人就要拥有完善的情感模型和认知模型。本文从人工情感和认知的角度, 根据情绪认知评价理论对人机交互中计算机和机器人的情感行为决策进行探讨, 阐述了目前研究中涉及的理论与技术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 基础知识

1.1 情感与情绪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体验, 主要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需要相联系, 具有情景性、暂时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 通常是在人们的需要或需求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一个非常常见的情绪在产生的时候, 会受人的生活环境、社会习俗和文化教养的影响和制约, 不同的环境或不同的学历背景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是人对其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不一定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认知科学 (Cognitive Science) 是探索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学科, 包括从感觉的输入到复杂问题求解, 从人类个体到人类社会的社会交互能力, 以及人类智能和机器智能的联系。认知心理学 (Cognitive psychology) 主要是以信息加工为手段, 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它是以信息加工处理的观点研究人们的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 以及人们认知发展的一门学科。

1.2 人工情感与情感计算

人工情感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受关注的新的研究课题。人工情感的研究目的就是探讨情感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扮演的一些角色和方法来增强计算机或机器人的自治性、适应能力和社会交互的能力。人工情感是利用信息科学的手段对人类情感过程进行模拟、识别和理解, 使机器能够产生类人情感, 并与人类进行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的研究领域。目前对人工情感的研究主要分为3个领域:情感计算、感性工学和人工心理。

按照MIT情感研究小组Picard教授的定义, 情感计算是关于、产生于或故意影响情感方面的计算, 主要集中在情感发生、情感识别和情感表达上, 直接研究人类的情感过程 (人类情感的本质内核和运动形式) , 力图使计算机拥有情感, 即构建能够具有“自发情感的情感平台”, 从而具有情感决策能力和情感行为。情感计算是一个高度综合化的技术领域, 通过计算科学与心理科学、认知科学的结合, 研究人与人交互、人与计算机交互过程中的情感特点, 设计具有情感反馈的人机交互环境, 将有可能实现人与计算机的情感交互。人工心理就是利用信息科学的手段, 对人的心理活动 (着重是人的情感、意志、性格、创造) 再一次进行更全面的人工机器模拟。

2 情感认知评价理论

2.1 情感与认知过程

人们常常用情感一词来形容具有稳定且深刻的社会内涵的高级感情。从人的大脑角度来看, 情感和情绪是同一物质过程的心理形式, 是同一件事情的两种反映或两个着眼点。其实情感一词既包括“感”字又包括“情”字, “感”有感受之意, 但“情”字又有区别于感觉的感情之解。由此可知, 情感属于感情性反应的范畴, 主要表明情绪过程的感受方面, 也就是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方面。美国心理学家普里布拉姆说:“人的体验和感受对正在进行着的认知过程起评价和监督的作用。”她的这个解释突出地表达了情感、体验的性质和作用。

认知过程是个体认知活动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将认知过程看成是一个由获取信息、编码、存储、提取和使用等连续的认知操作行为组成的按一定方法进行信息加工的系统。接受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信息被称作信息的获取, 如感觉。感觉主要用来获得外界信息。将一种形式的信息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信息被称作信息的编码, 以利于信息的贮存、提取和使用。个体在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中都有相应的信息编码方式。在认知过程中, 通过信息的编码, 外部客体的特性可以转换为具体形象、语义或命题等形式的信息, 再通过贮存, 保持在大脑中。这些具体形象、语义和命题实际就是外部客体的特性在个体心理上的表现形式, 是客观现实在大脑中的反映。

2.2 情绪认知评价理论

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对于同一刺激情景, 由于对刺激的评估不同或者环境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是由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而产生的, 大脑皮层的兴奋是产生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拉扎勒斯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人不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 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 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 主要包括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初评价是对刺激利害关系及程度的评价, 次评价是对刺激事件可控性的评价, 再评价是对情绪和反应的有效和适宜性的反馈评价。

美国MIT情感计算研究小组的Picard和Hyungil Ahn根据情绪认知评价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因素, 提出了一个简单情绪模型:

undefined

式中:e代表当前情绪状态, c'代表下一认知状态, e'代表下一情绪状态。

3 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情感决策

3.1 算法思想

在目前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中, 大多数学习与决策算法只考虑了来自于外部目标或代价的外在动机的奖励, 而忽略了来自于机器自身内在认知与情感的动机奖励。近年来, 受到认知神经学和认知心理学关于情感与认知研究的启发, 一些学者开展了将认知模型与来自内在情感的动机模型相结合的研究工作。Velasquez将情感与动机、感知、学习、行为和控制结合起来, 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系统。Gadanho则从另外一种途径来利用情感机制, 将情感与自适应控制和强化学习进行结合, 利用情感并结合认知系统提出了一个特殊的机器人控制结构ALEC。受人类学习过程和近来的神经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启发, MIT情感计算研究小组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情感和认知的学习与决策框架。因此, 现在研究者在研究智能机器的过程中已经不再把认知和情绪分离开来考虑, 而是要把认知和情绪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因为在不同的认知和环境情况下, 人们可能对同一件事件或者事务产生不同的情绪。

3.2 情绪认知评价框架模型

在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情感决策模型框架中, 主要的4个模块分别是:感知模块、情绪模块、认知模块、情绪行为模块。感知模块实时获得外部普通人和环境的刺激以及机器内在认知状态。情绪模块存贮了机器可能拥有的情绪状态, 在这里主要用到了四种情绪 (喜悦、悲伤、恐惧、生气) 。认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环境感知信息、知识库中的领域知识和机器的情绪状态, 进行任务的行为规划, 并将规划的情绪行为信息发送给情绪行为模块进行控制与实施, 同时也给感知模块反馈当前机器的情绪状态。情绪行为模块可以同时接受来自感知模块和认知模块的行为输入和内部状态属性, 运用行为控制模块, 选择合适的基本情绪反应行为。该模型主要思想框架如图1所示。

3.3 算法步骤

(1) 初始化情感虚拟人的情感状态集A={喜悦、悲伤、恐惧、生气}和认知状态集C={幼年、少年、青年、成年}。

(2) 获取当前的认知状态ct∈{c1, …, c|C|}、当前的情感状态ar∈{a1, …, a|A|}。

(3) 把当前的认知状态信息和情感状态信息送到BP神经网络的输入层中, 通过决策值公式 (决策测值QDM由来自认知评价系统的外部决策值Qext和来自情感模型的内在决策值Qint构成) 。

undefined

计算输出决策Q值;

(4) 根据Boltzmann选择策略计算出行为策略dt

undefined

其中, T为温度系数;

(5) 执行决策dt, 并且根据公式计算获得外部奖励值rext。

(6) 分别更新外部决策值Qext和内在决策值Qint。

(7) 获得一个新的情感状态at+1, 并且t←t+1, 返回第 (2) 步。

4 仿真试验

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在仿真环境下的情感迷宫模型中对其进行验证。情感智能体 (用猫表示) 在迷宫中通过学习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情感 (用老鼠表示) , 并且躲避寻找过程中不需要的其他情感。当情感智能体通过感知模块获得当前认知状态和情感状态, 并通过Boltzmann选择策略计算出行为策略, 执行相应动作, 如果遇到障碍物则会受到惩罚;如果没有遇到障碍物则得到奖励。情感智能体在情感迷宫中寻找目标情感和性能的表现如图2所示。在图2所示的情感迷宫模型和性能曲线中, 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情感决策算法的参数选择如下:情绪只有两种:高兴和不高兴, 当寻找到目标情感时情绪状态为高兴, 反之没有寻找到目标情感时情绪状态为不高兴;学习效率alpha=0.1;折扣因gamma=0.8;温度参数初始值T=100。

5 结束语

本文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和情感与认知的学习决策思想, 提出了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人机交互中的情感决策。计算机通过对人类的情感进行获取、分类、识别和响应, 进而帮助使用者获得高效而又亲切的感觉, 甚至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世界。多模式的情感交互技术能构筑更贴近人们生活的智能空间或虚拟场景, 而机器人、智能玩具、游戏等产业则能构筑出更加拟人化的风格和更加逼真的场景。总之, 如果计算机和机器拥有了认知和情感, 那么它们才是真正的智能机器人, 这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的宏伟目标之一。

摘要:情感信息处理一直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方向, 让计算机具有类人的情绪、能与人进行有情感的交互是人工智能研究的目标之一。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和情感与认知的学习决策思想, 提出了基于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的人机交互中的情感决策, 并将该情感决策思想在情感智能体寻找目标情感的仿真试验中进行了验证, 达到了预期的试验目标。

关键词:情感计算,人工情感,情感决策

参考文献

[1]王国江, 王志良, 杨国亮等.人工情感研究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6 (11) .

[2]王志良.人工情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3]PICARD R W.Affective computing[M].1997.

[4]吴忠植.认知科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8.

[5]AHN H, PICARD R W.Affective-cognitive learning and decisionmaking:the role of emotions[A].Proceedings of the 18th EuropeanMeeting on Cybernetics and Systems Research[C].Vienna, Austri-a:Austrian Society for Cybernetics Studies, 2008.

[6]薛为民.基于认知机制的情感虚拟人交互技术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 .

[7]王义萍, 陈庆伟, 胡维礼.机器人行为选择综述[J].机器人, 2009 (5) .

从情绪体验到情感认知 篇11

这一下子引发了我探究的兴趣:是什么原因让老教师和新教师都对这篇情辞皆美的文章退避三舍?老教师说:这篇课文上好了不容易,学生的情感体验较肤浅,效果不好。年轻教师说:这篇文章字面简单,教起来难以深入,发挥空间较小。

我将这篇文章仔细推敲了一番,发现了教师们的困惑所在。本文拟就自己执教这篇课文的感悟,同执教过这一课的教师作个交流。

一、教学重点的校偏

苏教版的教师教辅用书中将这一课文的教学重点设定为:“缅怀小平超越时代与国界的影响,这是重点部分,也是本课学习的难点。”这种设定其实是比较空泛的无效设定。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文章对邓小平的丰功伟绩采取的是排比式略写手法,要通过这段略写的文字让学生深入理解谈何容易!何况我们面对的五年级学生都是1998年以后出生的,他们对1997年就已离世的邓小平根本没有感性认识,对其一生功绩更是知之甚少÷更何况。这排比句涵盖了小平同志一生的经历,涵盖了他一生最伟大的建树。一个懵懂少年如何理解?

那么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应该如何设定?我认为要让学生实现从对小平同志逝世悲痛的情绪体验向对小平同志丰功伟绩景仰的情感认知飞升。如果不能采用一切有效手段实现这一转变,那这一课堂的教学任务就没有完成或者说没有很好地完成。

二、情绪体验的实现

教学这篇课文,最有“卖点”的就是情绪进入较容易。因此,许多教师就往往浅尝辄止,采用多种手段煽情,而忽视了情绪的控制。最终导致舍本而求末。

课文开头是这样写的: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只要是一个心智正常发育的小学生,他读到这些文字,自然就会沉浸到一种悲痛的情绪中。

在教学时,为了更快地切入情境,找准群体情绪的共振频率。我课前找到一段卓琳在飞机上抛洒骨灰的纪录片,哀伤的音乐、痛苦的人们……种种意象纠结在一起,使学生的情绪体验更为深刻而准确。

但是,情绪体验实现了,如何在课堂上实现情绪的控制,则又是教学课文面临的难题。因为悲痛的情绪是无法让学生去进行新的探究和认知的。

如何才能实现对情绪的控制?没有其他方法,只有尽快让学生实现情绪体验向情感认知的转变。当学生们对情感有了准确把握后,情绪的释放就成了可控的了。

三、情感认知的实现

如何让学生实现对邓小平同志丰功伟绩的情感认知?只有走近他,系统地了解他。

刚开始,我选择了《春天的故事》这首歌,这首歌很好地概括了他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功绩。但仔细听了歌曲后,我换位为学生思考,发现这歌词仍然是文学化的,过于写意而非写实的,学生听了,仍然不会有感性的认知。

上网一搜,有了。网上有不少关于小平同志的纪录片、电影。让孩子们上网选择一个专题看一下。为了确保效果,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写一篇观后感。

一个学生在观后感中这样写道:

邓小平爷爷是一个出身平凡的人,却为祖国作出了无私的贡献。我今天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关于他的一些录像资料。

邓小平爷爷说过这么一句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确实,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16岁就走上了革命之路,战争中他多次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他为了中国人民尽快富起来,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为了能使香港、澳门平稳回到祖国的怀抱,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当他89岁高龄时还坚持写《邓小小平文文选》的第三卷。《邓平文选》是社会主义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南。1997年,邓小平爷爷在北京去世,终年95岁。人们按照他的遗愿把骨灰撒向大海,鲜花和骨灰一同撒向大海。看到这里,我被邓爷爷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噙着泪花看完了录像。

这样的认知虽不全面,但已经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勾勒出了邓小平同志清晰而饱满的形象。

为了照顾个别因特殊情况未能上网观看的学生,在课前5分钟,我特意播放了一段关于小平同志经历的视频,重点介绍了小平同志实行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功绩。而已经观看过网络资料的学生,再一次利用这个时间强化了对小平同志的情感认知。

景仰、崇拜的情感一旦确立后,再来读这篇文章,孩子们立即理解了文章每一句的深刻内涵,不到10分钟,教辅书中的重点难点。就被孩子们自己准确解读出来了。

这是我根据孩子们的解读,在课堂上临时发挥出来的板书设计:

课文内容小平功绩历史影响

也许①改革开放国富民强

也许②一国两制收复香港

也许⑤台湾必归

也许④和平外交地位提升

从这一板书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已经实现了对伟大的革命家、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历史功绩的准确把握,情感的认知水到渠成,真正实现了“精确制导”。

四、情感认知的固化

好多教师到这儿,已经很满足于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了,从我执教的实际情况看,也是得到了听课专家和教师的广泛认可。但到这里。显然还是不够的,不足之处表现为情感认知的固化环节的缺失。

学过心理学的教师都知道。一个反应机制的形成必须经过一个反复刺激、形成联系的过程。情感认知也是如此。

我们引领孩子们学习语文,既要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更要让他们学会对情感的体验和认知的方式、方法。甚至学会情感的表达方法。要达到这一目的,情感认知的固化就成了语文课堂尤为重要的一环。读的练习目标,自然就成了这一课必须达到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因为这篇课文是纪录片《骨灰撒向大海》的解说词,我特意找到了这段录音,将其剪辑出来备用。在学生进入情境后,我先尝试让学生用悲痛的感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体会播音员的朗诵语速、语调,以及对轻重、关键词的处理方式;然后再让学生学着朗读。通过这样的示范方式,使孩子们很快捕捉到了悲痛、沉重心情的情感基调的表达方式。

在这基础上,我又选择学生进行分组朗读比赛,以期他们在反复的朗读和比较中,得到多次情感刺激,从而在生理和心理上固化这种情感的认知联系。

在读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时,我发现他们读不出那种发自肺腑的、满怀深情的情感,于是,我又将小平同志的原音在课堂上播放了一遍,让他们感受到革命老人对祖国和人民的那份赤子之心,然后,再让他们体会播音员对这句话的处理。孩子们既对小平同志浓重的四川话很感兴趣,也学会了用普通话准确表达这种复杂而深厚的情感。

这一堂课,有20分钟时间用在朗读上。课后,大部分学生都能满怀感情地将全篇课文流畅地背诵下来。

情感认知与英语教学 篇12

关键词:动人的音乐,情感,认知,刺激物

作者在本章一开始就指出情感论者和认知论者之间的冲突。音乐有时动人, 有时不动人;有时有表现性, 有时没有表现性;有时生动的表现, 有时不能生动的表现。它可能会有表现性却不动人, 也可能会无表现性却极为动人。这里对音乐如何激发我们情感的解释, 作者认为既纯粹又简单。另外, 被音乐打动和我们用情感术语 (忧伤、憧憬、快乐、愤怒等) 对音乐进行的描述均属于互不相关的现象, 只是在一定意义上互有关联。

一、“音乐描绘的情感”与“音乐唤起的情感”

音乐情感论者确信:通常情况下, 音乐评论家、理论家或者普通的听众称某乐曲“忧伤”, 其原因是我们在聆听它时会有忧伤之情。音乐认知论者像情感论者那样, 认为用情感术语描述音乐有时是合适的, 但与情感论者不同的是, 他们认为忧伤的音乐之所以使人忧伤, 并不是因为唤起了听众的忧伤之情, 而是听众从音乐中听出的一种音乐表现属性。

一种是唤起愤怒和恐惧之类的情感并因此而打动人心的音乐;一种是把那些情感当作听到而不是感受到的音乐属性, 并因此称不上是动人的音乐, 在这两者之间, 我们必须把音乐从动人的意义上唤起情感与音乐具有 (愤怒、恐惧等) 表现这一说法分隔开。

二、“音乐何以动人”

彼得认为只有在把“音乐何以动人”和“音乐如何表现普通情感”这一问题区分开的情况下, 才会发现音乐何以动人。谈到这个问题时, 作者举例用若斯坎.德普雷的《圣母颂》来解释。

在第一次接触到“圣母颂”时, 吸引我的很可能是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而展现出的纯粹的声音之美, 我是被这纯粹的声音之美所打动。假设我的鉴赏力有所提高, 接下来我就会意识到声部写作的高超, 能够察觉到若斯坎能够把旋律线条完美自如地结合起来, 使得每一个旋律自身都美妙动听, 成为一个和谐悦耳的整体。现在不仅被纯粹的声音之美打动, 而且还被作曲家精湛的对位技艺所打动。这时令我情绪激动的对象也变得复杂起来:开始只是认为这些声音非常美妙, 这个观念已经扩展到对声音的不同特征所持的诸种观念的复调体系中。这些特征是自由的声部写作, 美妙的主导声部, 技艺高超的收束准备, 音乐高潮的准备。这些足以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并且令人情绪激动不已。这个看似轻松自如的对旋律线进行组合变化的那部分受到一个最严格的艺术制约, 是作曲家本人能够在自己的创作中采用精确严谨的卡农写作。这种卡农的最大难度是声部之间仅为一拍之隔的五度卡农。这点一旦被听众注意到, 他对卡农的感知就会进一步的提高, 对作品的体验就会更加深刻, 情绪就会更加激动。于是我们发现更多的情感对象, 随之而来的观念也成倍增加。

这就是作者对若斯坎的“圣母颂”如何从情感上激发我以及它如何引发我“被”音乐“打动”的情感反应所作的解释。当然也可以扩大到概括任何音乐实例, 只要我们还记得不同时期、不同形式、不同体裁和不同风格的音乐, 就会为我们提供不同时期的情感对象以及它们不同的观念。作者认为音乐是通过音乐之美或完美的各个要素而打动我们。这与自律论音乐美学的主张有些相似。作者试图将情感的内涵与音乐的形式更有机地联系起来, 对音乐的情感属性作形式化处理:认为情感特质就包含渗透在音乐的形式结构中。

三、对“音乐何以动人”的认识

音乐之所以动人是由于它能唤起诸如忧伤、喜悦、愤怒、憧憬等情感, 倘若如此, 这些情感又是如何在心中被唤起?通过对本章的学习, 我认为音乐若要打动人心, 形式与内容都是必不可缺的。音乐不光是唤醒我们情感记忆的刺激物, 也是作曲家对生活的态度、情感的承载体。音乐何以动人, 我认为大致有三个层次的解释。

首先, 是对于音乐表现形态的基本认知。体验者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音乐音响结构展开的特点上, 以感受音乐作品中的形式因素为目的。具体地说, 在欣赏过程中, 打动我们的大多是音乐的结构布局, 多声部的写法、和声的效果以及乐器的色彩等技术问题。

其次, 是对于音乐所表现的时代与作曲家的生活经历的一定程度的认知。作品是作曲家对生活的情感投射, 通过有意识的采用结构形式来表现这种隐藏起来的情感。作曲家要选择恰当的表现因素、生动的表现形式来实现作曲家情感的转化。

最后, 是个人所具有的审美经历与之相适应的情感体验。这是以情感体验为中心, 配合着想像和联想的协调作用所进行的欣赏方式。正如丽莎指出的:“每一个听者都会将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中的悲剧性感受同本人熟悉的某种东西, 同化自己对同样或近似的感情范畴的体验联系起来。”这种体验包含了创造性的成分。我们在欣赏音乐时, 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音乐中的情感音乐的体验上, 并通过想象进一步理解音乐中所包含的内容因素。在实际的体验过程中, 我们很难脱离音乐结构、音响给我们带来的快感刺激, 但也同样不能回避情感因素对我们的冲击。

四、结语

认知主义尽管在哲学上有明显优势, 但后来还是遭到了抵制。因为在某种程度上, 该理论被认为是对音乐体验的无感情描述, 而这种描述与一般的感受力大相径庭。正如作者在本书中对其他观点的态度那样, 在这里也赞同音乐认知论者的观点, 但绝不是要致力于对音乐进行无感情的分析。彼得在我们从音乐中听出情感和为这种情感所感动之间也做出了清晰的区分, 而且坚持认为我们被音乐所感动并不是因为该音乐所表现的情感特质, 而是由于该音乐所体现的音乐美感。但其实, 音乐认知和音乐情感并不冲突。

参考文献

[1]彼得.基维.《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上一篇:人口普查数据下一篇:经阴道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