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表现

2024-10-12

认知与表现(共10篇)

认知与表现 篇1

认知与表现

一、创造性思维

什么叫创新呢?创新是对当今世界,在我们国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每个人都念念有词,同时,创新它又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在英文中,这个创新Innovation,它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个,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这三个含义对一个设计师来说不可或缺。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创新思维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政治军事中的完璧归赵、草船借箭、火烧连营、空城计,以及我们熟知的曹冲称象,或是在体育竞技中福斯贝里发明的背越式。在诺基亚称霸手机行业的时代,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除了诺基亚不可能再有其他的手机制造商,可苹果手机横空出世开启了手机的智能时代,给手机用户带来了崭新的体验,而诺基亚则因为其固执的保有其原有的经营形态不肯创新改变,造成了被收购的结局„„当今世界,手机是我们不可获取的一部分,微信更是我们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记得09年左右的时候,飞信发展很迅猛。可是好景不长,飞信的用户越来越少,直至今日,几乎已经看不到人用了。移动期间推出的飞聊也是昙花一现,现在就完全消失了一般。而现如今QQ、微信却发展越来越好,甚至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交往交流以及支付方式。这些事件的发生除了内部运营思路的问题恐怕也和缺乏创新思维密不可分。

创新思维对生活各方各面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设计师来说,更是尤为重要。想要创造出一件好的设计,必不可少的便是创造者的创新思维。

艺术领域中有很多具有创造性的作品。如卢西奥•丰塔纳的《概念的空间等待》,他将画布刺穿,视其空间观念为一种乌托邦形式,游弋于绘画或雕塑的物质限制之外。刺穿画布,使封塔纳事实上打破了观者视线占据的画面,通过画布本身,通往其后的空间。封塔纳将其视为一种唤出的无限,声称“我创造了无限的一维。”这便是其创造性的体现。除此之外,还有格哈德•里希特的《血红色的镜子》,安迪•沃霍尔的“布里洛盒子”、马歇尔.杜尚 《泉》、皮耶罗•曼佐尼《艺术家的大便 》...他们的作品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局限,实现了创造性的思维。这种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无现成的思维方法、程序可循,可以自由地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

如何才能形成创新思维,就要打破人的惯性思维,不能仅凭经验判断。但是作为一个正常的普通人,我们必不可少地要用惯性思维思考事物,惯性思维常会造成思考事情时有些盲点,且缺少创新或改变的可能性,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因素就是我们的习惯性思维。可是当我们干一件事情时,其越富创造性,要改变以往的习惯性行为也就更多。对于我们来说,创新思维十分重要。要具有创新思维,我们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帮助我们打破惯性思维,提升创新能力。也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来进行创造。用感受将事物进行再创造,理解设计的精髓,增强自我的判断力、感受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出更好的作品。多观察,多思考,阅历上去了,看问题的角度自然就多了。

二、设计师的诞生

设计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设计艺术以最原始形态诞生起就已经决定了。从原始人类的石器、陶器、到青铜器及后来的银器、木器等等器物,从古至今的服装服饰,古今建筑,设计艺术伴随了人类的整个历史。如今,设计艺术作为一种实用性艺术形态,已覆盖了当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故有人称设计艺术是“将生活艺术化,将艺术生活化”。

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设计与我们的生活是如此地密切,以至于我们难以将它们分离。可以这么说,小到一个杯子、一粒纽扣,大到家具、房屋住所,如汽车、飞机、轮船等等,人们在享用的同时,也有追求审美享受的精神需求。因而,设计艺术兼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性,并以实用功能为其基本属性。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毫无疑问让生活在很多方面变得更美好。同时无法否认的是,信息技术带来的颠覆性变革,让很多行业不再被需要,或者做法完全改变而使自己训练了一辈子的技能将毫无用处、智能化会直接淘汰掉大量的人工岗位„„唯一不可替代的便是人们的创新思维。对于处于这种技术**下的我们,与其担心,不如担当。

人与机器的不同之处其一正在于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马云说过我们把机器变成人,最终应该让机器更像机器,人更像人。

三、留白

“留白”,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被广泛用于研究中国绘画、陶瓷、诗词等领域中。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在文学作品、绘画和话剧上都有留白。留白的重要性在生活中也有体现,一个话痨的人说话往往不受重视,沉默的人就比较突出。

“less is more”这句话适用于现代设计的方方面面。从平面设计到产品外观无处不体现着现代设计的理念:简洁。而“less”的一个重要的手法,就是留白。留白在版式设计上和正负型联系紧密。如logo,电影海报、企业画册、导视系统等。好多优秀的设计作品就是故意使用留白作为其作品的亮点的。留白的伟大之处正在于设计师能够用简明扼要的方式让你get到点。设计师在精炼元素的时候投入了心血,也便有了高级感。

四、谢赫六法

“六法”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六个方面。“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

任何学问技能做到一定境界都是一门艺术,艺术与宗教、文化都是设计的源泉。在设计的学习中我们由主动感知到被动感知,渐渐地理解画面系统,理解非物象形、色、质,理解点线面、黑白灰,理解节奏、韵律和感人。

五、问题

我们大一学的东西对以后的专业有何帮助?

认知与表现 篇2

一、色彩的感知与认知

人们对色彩的认知是多途径的, 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生理感知, 又包括更深层次的文化认知。感知由人们先天的视觉生理结构决定, 而文化认知来源于人类的文化与文明, 它受到历史、习俗、地域、人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在长期的社会文化活动中逐渐建立起对色彩语言的共识。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体现色彩的视觉化语言的意义与价值, 不仅是传达的需要, 也是人类情感寄托的需要。

(一) 先天的生理感知

我们视觉所接受到的色彩信息, 首先来自于客观物象对自然光线吸收和反射的结果, 这种感知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可以看到大海和天空是蓝色而太阳是红色, 这也是色彩在视觉信息中产生作用的基础。

人体视力对色彩感知力的相关研究数据表明, 人们视觉能够感知到的色彩可以分为11种色调, 其中有8种彩色, 3种非彩色。视觉传达设计中, 选用的色调数量超过5到7种时, 相近的色彩便使人们难以辨识出其中的细微差别, 所以色彩的丰富性往往通过色彩的对比与多层次的交叉切换来表现, 而不是更多的使用色调数量。

(二) 感知经验的积累与提取

我们在接受最基本的色彩信息时, 就已经完成客观物象与色彩相互对应的感知经验积累, 这种积累不仅是对这种客观物象视觉外观的识别, 也包括对其它感官的视觉印象。我们能够通过被烧红的铁块辨认出它极高的温度, 这也就有了色彩的冷和暖。

我们无意识的感知经验赋予色彩以更深层次的意义, 这更大程度上来自于色彩联想, 根据客观物象的固有色彩来建立物象与色彩之间的意义关联。绿色被赋予了生命和健康的意义, 被用来象征环保;蔚蓝的天空与大海常用来表现探索与未知;红色常用来表示火热的情感。

(三) 约定俗成的精神意义

色彩本身并不具有任何精神意义, 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由于某些历史事件或是某些长期的色彩认知习惯, 人们赋予色彩特定的精神意义, 并伴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自己独特的信仰与历史, 也都有着自己对色彩的理解。中国的葬礼仪式中人们身着白色衣衫, 而在婚礼仪式、节日庆典或是店铺开张的场合我们都喜欢使用红色。而在西方国家的葬礼仪式上, 他们身着深黑色丧服。

我国汉朝时期为了提醒路人的注意, 把邮差的服饰规定为红、白两色相间, 为及时的避让车马让争取了时间。清朝末年, 邮政的专用色彩又被规定为黄、绿两色。新中国成立后, 邮政的专用色才被规定为现在的深绿色。在英国, 我们会发现他们的邮筒是红色, 其原因还要追溯到大航海殖民时期, 那时的邮政设施的绿色跟周围的丛林环境相近而不易被人注意到, 而那些身穿耀眼红色军服的英国士兵却在环境中相当醒目而暴露无疑, 最终酿成悲剧。这历史性的一幕引被人们铭记, 红色由此才成为英国的邮政设施的专用色彩。

二、色彩的表现

(一) 色彩感知的表现

首先, 从色彩本身讲, 不同的色彩对视觉的刺激有所差异。客观物象表面色彩对不同光线和光波的反射值造成了色彩视觉上亮和暗的变化, 被称作反光率值, 通常情况下, 反光率越高, 色彩看起来就越亮, 所以在导视设计中, 往往会选择使用反光率值最高的白色和黄色作为安全标识和远距离道路标识的色彩。

其次, 年龄和性别是影响个体对色彩信息感知的个性因素。设计不仅面向市场, 更应该具有人性化特征。在包装设计中, 我们也可以明确的察觉到女士用品与男士用品的不同。不同的人对于色彩的感知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儿童的视觉感知力较高, 色彩反光率要求较低, 老人则相反, 对色彩明度的感知力较低, 要求色彩反光率值比较高。据有关与色彩的调查数据显示, 30%以上的反光率差值对视力正常的人来说比较合适, 而对于视力残疾的人来说, 60%-70%以上的色彩明度差是比较理想的, 我们必须综合考虑是每一个视觉信息接受者, 才能做到更人性化的视觉传达设计。

(二) 色彩经验的表现

对色彩感知的经验相对更加有章可循, 因为人们对色彩感知的经验是相对固定的。我们选购饮料时会通过饮料瓶的色彩判断饮品的味道, 这是最基本的信息判断方式。因此食品包装的色彩往往会根据不同色彩来表现不同的口味, 比如辣味道的食品往往选用红色来表现, 海鲜口味的食品可以用蓝色来表现等等, 这些都是包装设计对色彩与客观物象对应关系最基础的表现, 应该很少有人会愿意尝试选择一盒草绿色为包装主色调的咖啡豆。

当然, 我们还可以反其道而为之, 利用这种色彩感知的经验制造某些错觉信息, 从而引起受众的关注, 令人印象深刻, 并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思考。这种表现方法比较适合用于广告和招贴设计。

(三) 色彩文化的表现

色彩文化是对色彩最高层次的认知。文化不是与生具有的, 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环境中约定俗成的生活习惯与认知习惯, 虽然具有地域性和时代性的特征, 但却表现为相对长期稳定的特质。就如同道德一样, 人们对于色彩文化的理解在某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也会有着特定的倾向性。了解这一地域的民风与习俗, 是准确适用色彩表现文化性的关键。

在中国, 红色不仅仅用于庆典礼仪, 故宫高高的红色城墙展现着北京标志性的色彩, 那种被赋予了某种特定吉祥寓意的中国红, 也被用在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的印章图形, 作为中国的形象向世界展示着我们的文化。中国红被赋予的不仅仅是祥瑞的象征, 更多的是植入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明, 一种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刘晨洁.视觉传达设计中色彩视觉化语言的应用研究——对色彩设计课程的再认识, 青年文学家, 2013-8-30.

[2]杨建蓉.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作用分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06-01.

[3]韩聪聪.“面带表情”的导视设计,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2013-05-30.

认知与表现 篇3

“人文情怀“包括两个层面:人文和情怀。“人文”指人文精神,是一种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的精神;“情怀”是指一个人以某种情感为核心对待事物的稳定而持久的心理状态。人文情怀就是人类在追求真善美过程中,所能够达到的那种“洋溢着人文情感的胸怀”,是人文精神与人的情感体验、情感世界的最佳契合点。人文情怀是个人对真善美的体验,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情怀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体验文本中的真善美。

李镇西对“人文情怀”有他自己独特的认知。他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是一个有人文底蕴的人。它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情感与理想,风骨与良知,视野与思考,学识与胸襟。①那么,他在阅读教学中又是如何表现这种人文情怀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依据这四方面解读他人文情怀的认知,并赏析其在阅读教学中的表现艺术。

一、引导学生品味情感

情感,对于一个语文教师而言指的是语文教育的感情,即对自己所教的语文学科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而情感与理想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就应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中的情感,去理解文本中的情感,去品味文本中的情感。

(一)承认文本也是“主体”

李镇西老师认为,要感受、理解和品味文本中的情感,首先得承认文本也是主体。他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学生、文本以及编者之间的对话。现在不少教师已经意识到师生之间的平等主体关系,但我认为还不够,我们应该将文本及文本作者纳入阅读过程的主体行列。文本之所以是主体,不仅是因为它也是一个精神承载者,而且它参与了我们的对话与交流,引导着、影响着、制约着我们的理解。”②唯有承认文本也是“主体”,文本细读中的情感品味才能得以真正落实。

李镇西阅读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方法是朗读。因为朗读就是对文本主体地位的关注,同时朗读也能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例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李老师反复引导学生朗读。有自由读,其目的是观察学生对词的熟悉程度,对字音的准确度;指名读,具体考察个别学生对词的理解程度;老师示范读,通过范读来引导学生揣摩词的内涵;齐读,在朗读中感受青年毛泽东的万丈激情。每一次朗读都有明确的目的,在读之前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是肤浅甚至偏颇的,但是等这一系列的朗读活动完成以后,学生就能理解了这首词的主题,把握这首词的情感内涵。其实不止是在诗词教学,在其它文体的阅读教学中,李老师也很重视学生朗读,这既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对文本主体地位的重视。

(二)重视“前理解”的作用

李镇西的阅读教学非常重视“前理解”,它是学情中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前理解”就是“理解前的理解”,即主体理解文本前已具有的价值观念、经验、知识、思维方式等。“前理解”的意义在于:第一,它提醒着师生双方,价值观对于理解文本的重要性。第二,它提醒着师生要尽可能扩大知识面,“前理解”只有在不断理解中才能得以增强。第三,它提醒着师生之间应加强交流,听听各种不同的“前理解”,以扩大自己的“前理解”。③

他执教公开课《孔乙己》时,由于前面一节课学生刚学了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学生的情感已被闻一多演讲的凛然正气所感染,李老师灵机一动,将之前设定的从小说的三要素导入改为新旧知识的比较:“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和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有某种联系:闻一多是在本世纪中叶向全中国人民发出的摧毁旧中国的呐喊!而这声呐喊,是本世纪初鲁迅‘呐喊的延续。鲁迅为什么在本世纪初把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取名‘呐喊呢?这也许是同学们想知道的。今天,我们通过学习《呐喊》中的《孔乙己》,通过孔乙己的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也许会找到答案。”④临时生成也许没有之前设定的那么生动流畅,但这种教学机智是以学生的心理背景和情感流向为基础的,即以学生的“前理解”为前提条件的。重视学生的“前理解”,能让学生迅速地从自己前理解的情感状态发生自然移位,为文本的情感品味提供了条件。

(三)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引导学生品味情感,重在关注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

李老师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对于学生提出的“文章为什么不是先写马克思是个革命家,而是先写他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一位科学家、最后才说他是一位革命家”的问题时,李老师是这样引导的:先从结构入手,恩格斯在开始说马克思的贡献时先说了理论再谈到了实践,但文章下面并没有与之相对应,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先放一放)接着李老师提问强调恩格斯,请注意是“恩格斯”而并非“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学生经过一次次地寻找,得出答案“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理解到与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家相对应的这几段并非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从而解决了疑问。

这一教学环节充分展示了李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教师的引导是基于学生对文本的疑问,问题是学生发现的,而非老师的预设;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基于文本细读——从恩格斯的语句中去寻找答案而非教师的主观解读。李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只是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而非讲出答案。这就是李镇西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引导艺术。

二、倡导学生学会平等

李镇西认为,教师是知识分子,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文人气质。而知识分子的气质,就包含了风骨。作为知识分子,在任何时代都不应该是别人的应声虫,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独立的精神世界。良知,通俗地说,就是随时都想着孩子的今天和明天。孩子就是一切,就是目的,而不是工具。而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处理好尊重与引领的关系,把握好分寸感。⑤语文教师应如何处理好尊重与引领的关系呢?李镇西认为首先得平等地看待学生,同时也要让学生平等地看待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只有双方处于一个平等的关系中,阅读教学才能够平等地展开。

(一)师生关系的平等

李镇西认为,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在平等的关系中可以建立起多种良性的反映: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鼓励,共同参与,共同分享。他在这里说的师生平等,主要指的是师生在尊严上不分贵贱,人格上互相尊重,思想上互相交流。即便是师生的主客体关系也并非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发生转化。师生关系平等既是学习过程平等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它也包含着学习过程的平等。

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学生提出问题:在本文的第六段,有一句话:“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的喜悦……”这个句子中有两个破折号,我想问问这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李老师说:“好,有没有同学能够帮他解答这个问题?我顺便说说,同学们的问题提出来以后不光是我回答,你们也可以问答;你们回答不了的问题,由我回答,但是我的回答也只是一家之言,供你们参考。咱们平等对话,我也不能说我就把这篇文章读懂了。”随后,多位学生谈自己的理解。交谈中教师又讲:“说错了也不要紧,理解多少说多少。”等学生谈得差不多了,教师再补充他的理解。课堂师生平等和谐,教师在保持其教育责任的同时又尊重学生,和学生一起进步。

在李镇西看来,互相学习,指师生在学习共同体中彼此交换知识和各种信息。互相影响,指师生双方同时在人格上彼此感染,进而在精神上发生积极的变化。互相鼓励,指师生通过彼此间的激发、勉励,获得持续不断的学习热情并实现各自的超越。共同参与,指教师和学生都作为学习成员投入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互动,使学习过程成为师生各自精神发展和生命流淌的过程。互相分享,不仅仅分享经验知识,也分享思想感情;指不仅仅分享获得成功的结果,也分享战胜困难的过程。

(二)学习过程中的平等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⑥因此教学要抵达学生的内心深处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如何才能抵达学生的内心深处呢?李镇西认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他常用问答、讨论、争鸣、朗读几种方式体现他的平等教学思想。他认为教学活动师生需要平等,一种对话的平等权利,即师生双方都拥有思考的权利、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以及与他人展开观点争鸣的权利,一句话,是思想的权利。

在教学《冬天》的过程中,有学生大胆地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发现这篇文章通篇都没有写到冬天,好像有些文不对题。”李老师首先肯定了这个问题有价值,进而开启了对这个问题的争论。有人说:“提问的学生没有读出作者自己,作者的注意力在写感情,而不是写景。”李老师鼓励到;“好,这是你的看法。”又有人说:“文章不是单纯地写冬天,而是对往事的怀念,对亲情友情的怀念,这些事都发生在冬天,因此有了‘冬天这个题目。”李老师的赞赏道:“好!我认为她说得非常好!”但提问的人仍然摇头,最后又经过四五位同学的不同回答,直到得出“以冬天的寒冷来反衬出家庭和友情的温馨”这个结论时,这个提问的学生才最终“善罢甘休”!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老师没有过多的干预,只是恰到好处地表达了鼓励和赞赏。仿佛师生之间有一种默契,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这场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收获了令人满意的答案。显然,老师的冷静表现,为课堂创设了“百家争鸣”的氛围。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那是因为老师赋予了他们课堂提问的权利,包括为自己观点及阐述辩驳的权利。当然,老师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这一过程中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也许只需要老师的一句话学生就会豁然开朗,但却会抹杀掉学生争鸣的机会,因此哪怕多花一点时间也要让学生在平等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因为就像李老师所言:任何人“导演”的“高潮”“亮点”都不及学生感情激荡、思想喷涌时自然而然绽放的心灵花朵灿烂夺目!⑦

三、提醒学生“读出自己、读出问题”

李镇西认为视野包括两个层面:语文教师的专业视野和人文视野。思考,阅读的过程必定伴随着思考。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有视野和思考,更重要的是应培养学生,使其具有广博的视野,拥有不同的思想。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对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读出自己,读出问题”。“读出自己”就是尽量地将自己的视野与文本作者的视野联系起来,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读出问题”就是去思考进而产生自己的修养。“读出自己”和“读出问题”实际上就是李镇西自我的视野与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

(一)“读出自己”

罗曼·罗兰说:“从来就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读出“自己”,指的是通过阅读文本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与自己相似的情感、自己熟悉的生活、自己所处的社会或正经历的时代,进而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⑧

李镇西所教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在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自己,读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体会。比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一碗阳春面》《致女儿的信》,他都是让学生先说最能让自己感动或者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或者读完之后的第一感觉。而有一些文章离学生所处的时代较远,他则是通过“搭桥”的方式让学生读出自己。比如教学《孔乙己》时,他就让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理解孔乙己不幸的命运,又让学生以今天素质教育的眼光来批判孔乙己的悲剧性格,同时结合当今一些社会现象剖析一下身边的“咸亨酒店”式的冷漠,并扪心自问自己是否也是一个“看客”,进而才去感受鲁迅那深邃的目光,从而层层递进式的引导学生“读出自己”,将自身的视野与文本的视野相融合。

(二)“读出问题”

读出“问题”表明读者读懂了。当然,这个“懂”是相对的,在“懂”的同时又伴随着不懂,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思想之鹰正由此展开了飞翔的翅膀。⑨可见读出问题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思想与思想的启迪。读出问题是在读出自己的基础上建立的,读出问题是学生自己在研读文本时的疑问。有些疑问是在学生自我意识中产生的,有些疑问是在交流过程中应运而生的。

教学《山中访友》时,当学生谈到文章中拟人手法的运用让人有亲切的感觉时,李老师马上追问拟人手法是从哪里开始运用的,进而追溯到全文从题目就开始采用拟人的手法。在这个过程中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有人说:“用拟人可以把自然的活力表现出来,好像有了生命的张力。”有人说:“自然本来就是我们的朋友,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把他们写得更生动、更亲切了。”显然,这当中读出的“问题”是在读出“自己”并相互交流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正因为有了交流,才有了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和升华,就连李老师也不禁赞叹道:“真好!说得真好!他把我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了!”

学生有的疑问是这样产生的。在教学《一碗清汤荞麦面》时,李老师先给学生讲三星集团的会长在企业最危急的关头和最辉煌的时刻曾两次为他的员工朗读《一碗清汤荞麦面》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会长为什么要第二次给员工读这篇小说呢?带着疑问学生们开始了探究学习。李镇西说,有时候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文章或者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有了问题,才是语文课最美好的时候,因为这恰好证明你的视野正逐渐开阔,你的思想正在被启发!

四、鼓励学生解放个性

关于“学识”,李镇西说:“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这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所谓“胸襟”,即我们一定要站在教育的高度看教学,站在社会的高度看教育,站在人生的高度看社会,站在星空的高度看人生!⑩学识和胸襟体现在阅读教学中,就是如何运用教师渊博的学识调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有兴趣,培养学生广博的胸襟,也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解放学生的个性。语文教学就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就是个性对个性的争锋。“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鼓励学生解放个性,就是宽容学生的“与众不同”,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独特性,同时鼓励学生思考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思想的创造性。

(一)个性的独特性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老师有一千种风格,一千个学生有一千种个性,也就有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方式,但一定要言之成理。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对文本的扭曲解读。李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很尊重学生言之成理的独特的个性,独特的解读视野。

在教学《祝福》时,当读完一遍课文时,李老师提问:“在老师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你们自己能够读出些什么东西。哪位同学能说说?”学生们开始畅所欲言,有说愤怒的,有答沉重的,有言悲哀的,有道控诉的,有鸣讽刺的,有哀难过的……学生在这过程中既说出他们对这篇文章的整体感受,也用文中的语句证明他们的观点。李老师在这一过程中很少发言,所做只是补充或纠正学生表述不恰当的地方。他更像是一位倾听者,倾听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见证着学生个性的解放,思想的碰撞。

(二)思想的创造性

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思想的创造性,体现在李老师的阅读教学中就是激发学生对文本中某一观点的批判,有可能学生的批判不是很成熟甚至有些错误,但这都不要紧。关键是不能扼杀学生这种批判思想的萌芽和绽放。

在《祝福》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是:辩论祥林嫂究竟是自杀的,还是冻死、饿死的?这一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学生思想的创造,个性的解放。但李老师似乎还不够满意:不管祥林嫂是如何死的,都有一个不变的答案,那就是被逼死的,究竟她又是被谁逼死的呢?这又激发起学生的深层思考。李老师顺势提出:请用起诉书的形式写一篇小作文《逼死祥林嫂,某某某罪责难逃》。再用一节课来探讨为什么是封建礼教逼死了祥林嫂。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李老师通过一次次地诱发学生思想的碰撞、个性的解放来提升学生思想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引导学生品味情感,倡导学生学会平等,提醒学生读出自己,鼓励学生解放个性,这是李镇西阅读教学人文情怀的基本认知与表现艺术。探索李镇西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情怀,其旨归是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文本中的真善美。李镇西的回答是:学生是一只等待点燃的火炬,阅读教学需要老师去调动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文本的情感,引导学生平等的对话,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解放他们的天性。

————————

参考文献

①⑤⑨⑩李镇西:《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教师教育论坛》,2015年第4期。

②③⑧李镇西:《我的教学手记识》,漓江出版社,2012年版。

④⑦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⑥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再现与表现艺术与错觉 篇4

艺术史随着时间不断演进,说是艺术技法的不断更新、演进、与进化的一段漫长的历史也不为过。例如古埃及时期永恒不朽的概念,造就了金字塔崇高的建筑艺术、古希腊、罗马时期追求完美、均衡的理念创造出古典之美、经过中世纪宗教象征艺术、直指文艺复兴时期追求真实模仿自然,使得西方艺术开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但是,艺术是否真正如李奥纳多‧达文西所言,有如面对镜子一般真实摹写自然呢?事实似乎并非如此。纵使在矫饰主义(Mannerism)短暂的出现一丝个人主观意象的表现,经过巴洛克时期(Baroque)卡拉西兄弟、罗伦、普桑等人走向古典学院之路的同时,卡拉瓦乔、霍加斯、康斯特伯等人的自然主义也在同一时间中与之并行。康斯特伯(Constable)认为我们应该真实面对我们所看见的世界,而不是窝在画室中重复着古典学院传下的「图式」不断练习和临摹;评论家罗斯金更认为我们都应该排除一切知识的束缚,以最原始的眼睛──「纯真之眼」──去面对所看到的一切。从这里,我们似乎隐约的已经看见一条路──摆脱前人创作的传统「图式」,走向另一个崭新的自我「风格」。

尔后印象派(Impression)的兴起正代表着艺术形式大革命时代的来临。他们以光为绘画的主人翁、否定固有色、与崩解轮廓线的大胆艺术主张,复加以照相、摄影技术的发明,使得人们不再以「像不像真实的」为批判艺术优劣与否的唯一标准。到了后印象派(Post Im-pression),赛尚、梵谷、高更等人为艺术注入了个人主观情感的要素之后,艺术便不再被视为是单纯的「再现」现实自然的工具,而是具有动人情感「表现」要素的一个新世界。

无可否认的,艺术「风格」的产生乃是根源于艺术创作前辈所经历的技法而来,经由后人提出自己的见解,逐渐对于前辈们所遗留下来的技法、理念加以创新(即是使有可能是失败,或是错误的),继而又开创出另一个新的艺术「风格」,周而复始的不断重复着此一过程,显现在艺术史的更迭之上──「图式」不断被创新,而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

尽管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如此的脆弱、微不足道,但也因为这样,人更具有与之抗衡的未知潜力。自文艺复兴时期达文西、拉斐尔,直到巴洛克时期卡拉西、普桑等人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人类是

如何运用明暗、透视、前缩……等技法,在小小的二度平面空间上呈现出跃然于眼前的深远三维效果。这是令人何等惊讶,使人甘心臣服于这个美丽的幻觉之中。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或许都对于这些创造出美丽幻觉的技巧早已耳熟能详、习以为常并熟练的操作它们。但若是我们设想自己身处于16、17世纪的欧洲世界,想必对于这些有如巫师魔法般绘画技巧所感受到的惊异程度,与今日我们对于科幻电影的赞叹可说是不相上下、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就算是强调天人合一、境与性会的中国绘画,对于宋迪所说贴在败坏剥落墙壁上的画布,做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绘画技巧(败墙绢素),也无可避免的创造出人手所不能及的幻觉。随着时代的进步更替,传统对现实自然的完整模仿,早已随着电影的发明而逐渐失去意义。科学与艺术已经不如闵斯特堡所说──科学使艺术更为模糊、遥远,相反的,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与艺术更为亲昵。不论是谈论人体大脑皮质电流效应的格式塔心理学,还是罗夏的墨迹试验

(Rorschach test)等,已经确实的为我们指引出艺术的新道路──探索艺术「再现」与「表现」所存在的一个暧昧的模糊地带。

然而,艺术之所以可贵,之所以不若Hegel所说的终将走向消亡,而归于哲学,便是在于艺术乃是存有一丝令人(无论是创造者的白日梦,或是观者的自我解读)流连忘返、寄托情感,任凭机械如何进步也无可取代的空间。艺术的再现并非全是一味的追求现实自然的完整模仿,而是在于对艺术创作者而言,通过「再现」技巧的呈现,使得观者得以藉此去了解创作者所要「表现」的意念,甚至体会出一种自我情感的涌现与感动。

体育课改认知与感悟 篇5

八年级教师:宋坤 在近期的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是摸索着前进的,我们是在探索中总结,一边学习一边教学。通过总结,我们舍去了不合理的方法,发扬光大正确的思路,使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不断的完善,不断地走向成熟。在几年的探索中,我个人认为,新课改应是在围绕着体育课未来进行的,我们应在课前,课中,课后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新面貌,新思路。

一、备课要上好一节体育课,备课是必不可少的,课改前应备课,课改时也应备课,但备课的重点却不一样,我认为,课改中的备课,应备教材、备教法,但更应备学生,应充分考虑学生是否对教材有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针对学生的爱好兴趣来调整教法以及训练手段。

二、上课上好一节课,首先应看到是否完成课的任务,但是,在上课过程中,单单为了完成任务而完面任务是远远不够的。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应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服从指挥到自觉行动。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学习,对生活,对身体的好处,使他们学会如何自觉,自主地锻炼身体,从而能让他们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都能很好地参加体育锻炼,而不仅仅是在体育课上。在课堂中,教师应改变指挥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活动,指导学生活动,更重要的是和学生一起探索,使学生体会到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锻炼。

应该说,体育课不仅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有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更有着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有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情绪与认知作文解读 篇6

寒假的.一天,大雪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像白色的蝴蝶在空中飞舞。我和爸爸穿着厚厚的棉袄,欢快地来到铺满白色地毯的雪地――堆雪人。

爸爸抢先堆了一个大大的雪球,我也不甘示弱的堆了一个小小的雪球。然后,小雪球立在大雪球上,雪人的身子就算做好了。爸爸用些光亮的石子做雪人一张贪吃的大嘴巴,我拿两颗圆圆黑黑的鹅卵石做雪人一双明亮的眼睛,好象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我还给它添上一对漂亮的扣子。好啦!差不多了,我放眼一望总觉得缺点东西。这时妈妈从身后悄悄地走过来说:“鼻子,小雪人冻得发红的鼻子。”我这才回过神来并飞速从家里拿来红萝卜插上。这样,一个栩栩如生的雪人诞生啦!叫什么名字呢?哦!乐乐――因为它是我们共同的杰作。我兴奋地抱着“乐乐”摆起pose……

通过这次堆雪人,我懂得了合作可以创造无限的快乐!

认知与表现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连续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内科就诊主诉头晕、头痛患者。纳入标准: (1) 符合经Barnett修订的SAE诊断标准; (2) 有CT和MRI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3) 年龄≥45岁; (4) 愿意接受相关量表评估。排除标准: (1) 合并有其它脑部器质性疾病患者; (2) 有精神障碍或家族史阳性患者; (3) 长期服用影响记忆功能药物; (4)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本文共入选SAE患者79例, 男48例, 女31例, 年龄46~83岁, 平均 (64.57±16.29) 岁。对照组选择同期就诊且有相同主诉患者70例, 男45例, 女25例, 年龄45~78岁, 平均 (65.08±15.74) 岁, 后者符合SAE组纳入标准 (3) 和 (4) 以及全部排除标准。2组年龄和性别分别接近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SAE诊断标准

采用Barnett等修订的诊断标准: (1) 中老年缓慢进展性痴呆, 呈阶梯、斑片样智能衰退; (2) 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反复中风发作、糖尿病、心脏病等危险因素存在; (3) 神经心理改变符合皮质下痴呆的特征, 但少数病人可无痴呆; (4) 有锥体束征、锥体外系症状和体征、假性延髓性麻痹、小脑系统受损表现及Parkinson’综合征表现, 临床可有较长的平稳和好转期; (5) CT示双侧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白质低密度, 有不同程度脑室扩大, 脑菱缩; (6) 病理改变为皮质下白质脱髓鞘, 皮质下腔隙和软化, U形纤维及皮质相对完好, 穿支小动脉硬化。

1.2.2 认知功能评估量表选择及其内容

认知功能评估量表选择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 该检查由20个问题组成, 共分30小项, 包括5方面内容: (1) 定向力; (2) 记忆力; (3) 计算力; (4) 回忆; (5) 语言。每项回答正确记1分, 回答错误或不知道记0分。各小项记分之和为MMSE总分, <24分代表有认知功能缺损。测试时间选择在SAE确诊后3d内。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MMSE量表测试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用t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测试, 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对象MMSE量表各方面评分指标及总分比较, 见表1。

3 讨论

SAE发生于脑动脉硬化基础上, 其机制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导致的脑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脑深部小动脉供血不足, 引起的皮层下白质变性和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临床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痴呆症候群。CT是确诊SAE疾病最简便、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虽然扫描图像不能直接显示脑内细小动脉的硬化, 但可以反映动脉硬化后所造成的脱髓鞘及小梗塞灶[1]。SAE典型CT表现是在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及半卵中心见小斑片、小园形稍低密度灶, 边缘不甚清晰。病灶分布可对称或不对称, 注药后不被造影剂强化, 伴脑萎缩和/或腔隙性脑梗塞。病变最易累及部位是双额叶。我们选择一组经CT确诊的SAE患者为观察对象, 使用MMSE检查为评估工具, 这无疑提高了统计数据的可靠性。结果表明, SAE组的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回忆、语言等因子分和MMSE总分均明显差于对照组, 这些发现与另一些同类报道观察结论相符[2~3], 一般认为, SAE患者脑白质损害以认知功能障碍、记忆下降、思维缓慢及情感变化为主要表现, 如注意力不能持久、警觉性降低、很难集中注意力于某项事物;思维缓慢主要表现对外界信息的处理缓慢, 如迟钝、反应减慢, 类似正常老化表现;情感变化可表现为抑郁、焦虑易怒、疲乏无力、表情淡漠等。

总之, 大多数SAE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后者是SAE临床上突出特点和表现, 目前医学界主张应重视SAE患者认知障碍, 不宜过分强调痴呆。对他们的认知功能进行监测,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邵宝富, 薛祥云, 韩明, 等.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评价[J].上海医学影像, 2009, 18 (1) :52~53.

[2]温涌, 卫保林.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与认知功能障碍56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 10 (7) :882~883.

认知与表现 篇8

根据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知识脉络分析,数学认知的研究从2004年到2009年6年间从研究的高峰几乎进入目前的停滞状态,与此相反,语言认知却在节节攀升,2010年达到最高,并且上升势头强劲。而数学语言本身就是从自然语言中分离出来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龙菲尔德说:“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更有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言:“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要研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数学对英语学习者而言如此的困难这一课题,必须要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外语教学而言,语言认知能力在数学认知能力发展中究竟起着一个什么样的作用也是一个亟待回答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下面将就数学认知与语言认知的差异性及其启示作相关性论述。

二、数学认知与语言认知的差异性

首先,英语学习者必须过滤数学知识——语言本身存在的问题——通过第二外语过滤。这样一来,数学事实上就成了他们的“第三”语言。社会语言符号的随机性、冗余性、离散性、递归性以及层次性和数学语言的抽象性、精确性之间的跨越对大多数语言学习者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跨越,这种过滤的转化要求较强的逻辑思辨能力才能完成。数学认知和语言认知的概念内涵不同,信息传递方式不同,构造方式不同,结构完备性不同,内容的科学性不同也为纯语言学习者制造了不小的认知障碍。

其次,数学学习是有连带关系的。比如,学生要学会乘除以前必须学会加减,必须学会了乘除,才可能学会比率。并且,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内容和教材越来越复杂。因此,当语言学习者进入到高一年级时,他们面对了越来越大的挑战,跟进度或跟上同学。结果,这样的差距就被扩大了[1]。

第三,数学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本身属专业术语范畴,定义很局限。Krussel认为,语言是数学建构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因为语言是数学不可割裂的工具。这样一来,语言学习者无法成功解决具有复杂而陌生的专业词汇的问题就不足为奇了。对于这些只学习英语语言的学生,“最小公分母”、“比率”、“商数”意义不多。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概念是新的,或者说,这样的词汇使用完全有别于他们所学习的普通语言。

第四,数学中使用的句法语言结构异常复杂并非常特别。许多第二语言学习者认为数学中出现的句法累赘呆板。比如,比较用法,高、大,一样多;被动语态的,X加以Y;陈述已知和未知的逆向思维法,如X比Y少2(正确的等式是X=Y-2,而不是X-2=Y)加重了这种迷惑性。它和一般的文學描述语言不同,这些语言更加精炼,这使得第二语言学习者更加难以理解。一个9年级的双语学习者在算数课堂上看到这样的表达式“X3>N”,解释说是“我口袋里的5分镍币数是1毛镍币的3倍”。有专家将这个错误的反应归结于用词中的语言对等错失。因此,这个学生误释“超过”为不等的陈述。

第五,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阅读技能影响了他们的数学表现。以前的研究也表明数学和阅读成绩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McGhan在对密歇根州139个学校4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数学测验成绩调查后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度高达84个点。除了数学词汇和表达方式的难度外,第二语言学习者处理信息能力比他们的同学相对来说要慢,主要原因在于他们阅读速度很慢。

第六,Chamot and O'Malley的研究结果表明,数学程式受限于文化,不同的文化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或者他们用的征象都不一样。中美之间使用的除法分解式就很不一样。如下图:

(美国使用的长除法) (中国使用的简捷除法)

甚至就是读数的方法也因文化而差异巨大。比如200,000,中国读作:二十万,韩国却是20个man,即“twenty ten thousand.”(读作as m-ah-ri),而英语读作:“two hundred thousand”。

第七,不仅数学问题在以一种文化差异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也在受着社会文化的约束。Solano-FIores and Trumbull研究中就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句子“[Sam's] mother has only $ 1.00 bills”,第二外语学习者也误读单词“only”,将这个句子理解为“珊姆的妈妈只有一元钱”。这样的误译很有可能与社会经济身份有关,来自低收入家庭背景的孩子可能有更多的“维持生计”观点,从而把他们的关注映射到了问题的理解上。

第八,除了因文化迥异导致解决问题的方式具有较大差异性外,如果学生不熟悉主流社会文化环境或对文化信息想当然理解,也不能完全解决数学的用语问题。例如,第二外语学习者可能无法理解Mardi Gras parade(同性恋大游行),从而引发语言及环境的理解性障碍。

三、启示

基于以上探讨,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第二外语学习者认为数学具有很大挑战性。更有甚者,许多教师也误以为数学与语言无关,而且仅仅是一些表征和数字。这样,他们就觉得,这些学生应该在数学课堂上接受挑战。这确实有待进一步探讨。Abedi研究发现,第二外语学习者和母语学习者之间在计算数学中差距甚微。事实上,许多研究(Abedi,2004;Abedi,Hofstetter,& Lord,2004;Abedi & Lord,2001;Brenner,1998;Khisty,1997;Olivares,1996;Solano-Flores & Trumbull,2003)都表明外语学习者在术语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方面远远落后于母语习得者,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外语水平有限。研究结果表明,第二外语学习者和母语习得者在分析数学成绩方面的差异远大于在计算数学方面,因为前者包含有更多的复杂语言表达式,就后者而言,确实差距不大。第二外语学习者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的较差表现应该是因为他们的语言水平不高所致,这也影响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虽然他们能跟上低水平的数学机制和许多测试,但他们仅能做简单的计算。在文化方面的成绩评估中,第二语言学习者面临着越来越严酷的挑战。

语言学习和数学学习的认知大脑机制还有待研究者做进一步的调查。如,Sandrini,Miozzo,Cotelli,& Cappa对一位因事故造成脑损伤的病人,该被试听力理解受到中度损害,而且被试患有严重的朗读失能症和书写失能症。对被试进行算术认知能力测试时,发现她的算术认知能力受到的损害具有选择性特点。语言认知能力在数学认知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似乎在减弱,但通过语言认知能力培养探索数学认知能力提高的路径绝非海市蜃楼,相反,笔者认为,回到原点,才可能找到真正的有效方案。

参考文献

[1] Adams,T.L.(2000).Helping children learn mathematics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Childhood Education,77(2),86-92.

[2] Aram,D.M. & Nation,J.E.(1980).Preschool language disorders and subsequent language and academic difficulties.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Disorders,13,159-170.

[3] Balow,I.H.(1993).Metropolitan Achievement Test Primary.Orlando,FL:HarcourtBrace,Inc.

[4] 陈英和,耿柳娜.儿童数学认知策略研究新进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5] 曹才翰,蔡金法.数学教育学概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6] 张庆林.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广告创意与表现 篇9

1、从广告战略、策略上理解的广告创意:当前广告业较为流行的看法是创意与品牌战略、广告策略有紧密的相关性。

广告创意与品牌设计策略的关系:

广告创意与品牌战略、广告策略是紧密的相关的。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是要明确广告创意有大小,广告策略有对错。

⑵是广告策略正确,创意的增量就越大,品牌的跳跃能量就越高。

⑶是策略错误,创意的增量越大,品牌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大。

⑷是有策略无创意,品牌的跳跃无法实现。因此,创意又是品牌跳跃最珍贵的基因,应使创意和策略处于良好的互动状态,使之体现在广告运作各个环节中。

⑸是策略即创意,创意即策略。

2、从广告活动特征上理解的广告创意:创意是以艺术创作为主要内容的广告活动,以塑造广告艺术形象为其主要特征。

首先,创意是广告活动,因而它与一般的文学艺术创作有根本差别,它要受市场环境和广告战略方案的制约,它限于只能表现某广告主题。广告创意所构思塑造的是广告艺术形象,所追求的是以“最经济最简练”的形式和手法,去最鲜明地宣传企业和产品,最有效地沟通和影响消费者。

认知与表现 篇10

一、简述中西方表现主义绘画

歌德说:“绘画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个人能够而且应该看到的东西,而往往也是他没有看到的东西。”

西方表现主义包括20世纪早期流行于德国以及北欧诸国的现代表现主义和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德国新表现主义。现代表现主义绘画夸张的线条,极具情绪化的笔触和色彩扭曲的形象,成为画家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宣泄情感的主要方式。代表画家有爱德华·蒙克、陆奥,代表流派有德国表现主义——“桥社”和“青骑士”。

伴随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化,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格局。自“广州双年展”、“后八九新艺术”展览举办之后,西方社会从中认识到了这些新颖的艺术形象所展露出的中国现实状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介入,随后出现的主张颠覆传统观念的艺术发生了更加复杂的变化,使得诸多艺术家成为新艺术观念的图解者。然而,当绘画本身成为仅存观念的表达时,绘画性本身的意义则已消失殆尽。这时,一些受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和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影响的当代艺术家坚持追求绘画性并力求表达真实的自我感受,给处在发展中的中国绘画艺术带来新鲜的空气,代表画家有周春芽、曾梵志、毛旭辉等。

二、中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联系

一直以来,中国油画的发展与西方绘画始终存在诸多联系,其中,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在表现方式上给予了中国表现性绘画很深的影响,表现主义独特的语言方式:情绪化的笔触和色彩,夸张的线条和形象及对绘画性的执着,都带给中国表现性绘画带来诸多提示。

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绘画代表画家爱德华·蒙克——被誉为20世纪西方现代表现主义运动的伟大先驱。与蒙克同时期还有深受蒙克影响的表现主义画家马克斯·贝克曼,他是个擅长表现痛苦和死亡的表现主义画家,画面通常充斥着各种棱角尖利、相互强烈挤压的形式,注重空间和深度的表达。

中国油画家曾梵志早期的作品就深受表现主义画家马克斯·贝克曼的影响,从他早期的作品《协和医院 三联画》中清晰的显露出马克斯·贝克曼的语言方式。画家曾说:“早期我从很多西方名家大师那里吸取营养,后来我迷恋表现主义,一些表现主义手法至今影响着我。”

桥社艺术家追随蒙克的艺术风格,反对学院派的自然主义,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狂放、激烈的艺术语言、鲜明的轮廓、浓烈的色彩构成了画家们独特的绘画语言方式。中国油画家毛旭辉早期的绘画深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油画《红色体积》中生猛的笔触、浓烈的色彩带有表现主义绘画的感受。后来的《家长》系列更是受到马克斯·贝克曼的影响。

德国新表现主义画家巴塞利兹运用强烈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来表现倒挂的人物形象,画面中倒置的形象是巴塞利兹主要的绘画方式。中国当代油画家周春芽的绘画风格深受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影响,其中巴塞利兹、彭克等新表现主义画家对其影响尤为突出。周春芽运用强烈的笔触、线条和色彩,为其作品赋予了鲜明的活力。代表作《绿狗》显示出的粗犷有力的笔触和《桃花》系列中浓烈的红与绿色彩都与德国新表现主义保持紧密的联系。

三、中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区别

比较中国表现性绘画与西方表现主义绘画,二者存在诸多联系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区别,尤其在审美趋向上的区别。西方表现主义绘画展现出的视觉感受是直接、纯粹、近乎极端的,这与中国表现性绘画呈现出写意的笔墨效果是大相径庭的;表现主义宣泄的情绪与中国绘画主张的内敛或“以柔克刚”的理念是不同的;表现主义绘画所追求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中国表现性绘画追求的意境是两种概念。

表现主义画家的作品中总会流露出不安、矛盾、孤独和恐惧的视觉感受,如马克思·贝克曼的《夜》表现出的痛苦让人窒息。正如霍尔曼·巴尔所描述:“人从他的灵魂深处发出尖叫,整个时代变成了一声奇异的、刺耳的呼嚎。艺术也在尖叫,尖叫着进入深沉的黑暗,为求救而尖叫,为灵魂而尖叫,那就是表现主义。”

中国的表现性绘画注重画面的意境表现,画家立足本土文化,在传承中国绘画传统审美趋向的前提下创新。代表画家周春芽,接受德国新表现主义语言方式的影响之后,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尝试运用表现主义的笔触与传统的方式相结合,把传统的东西赋予新生,从而形成了极具个人特点的绘画风格。《太湖石》系列中画家尝试用熟悉的方法去解释石头的含义,在古人作品的影响下,画家传承了画面“温和”与“内敛”的中国绘画审美趋向。这正如油画家曾梵志所说:“中国古代的水墨画具有非常高的艺术。西方艺术讲究科学和透视法,带有很多理性的东西,而中国画讲究品位和境界。”

四、总结

从油画语言的角度讲,无论是材料、基本技术还是表现形式,西方表现主义绘画都给带给中国表现性油画诸多影响。然而,在今天这个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表现性油画如何获得更多自身的发展,还要看画家们能否从传统中吸收营养,避免徒有其表的形式主义或西画中用的拿来主义。如彭肜在她《全球化与中国图像》书中写到:“中国油画家应该从中国直接的历史经验和生存智慧及美学传统里吸取营养,如果中国油画家没有直接的文化身份意识,没有独特的中国经验和东方韵味,油画永远只会是中国文化的外来者。”

当然,时间会给出一个有力的论证:从中国的语境出发,本土化现在乃至将来都将是中国油画艺术必然肩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吕鹏.20世纪中国艺术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德]杜贝.表现主义艺术家[M], 张言梦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3][奥地利]霍尔曼·巴尔 .表现主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2005

[4]彭肜.全球化与中国图像[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

上一篇:希拉里竞选演讲mp下一篇:质量监控管理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