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表现评价

2024-08-02

审美与表现评价(通用9篇)

审美与表现评价 篇1

所谓审美能力, 是指人们在美感和审美意识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的感受、评价、表现与创造美的能力, 它包括审美感受力和鉴赏力、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学生的音乐天赋, 使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初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并逐步发展对音乐的感知和情趣反应的能力, 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音乐素养的欣赏者与爱好者。

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音乐教学常常产生与审美教育相悖的现象, 如从音符和乐谱入手的识谱训练, 从长短出发的节奏训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 很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 使得原本没有应试压力的音乐学科也变得枯燥乏味, 不可能使学生产生审美体验。因此, 音乐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已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

二、从音乐教学的规律中探索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1.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 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存在于生活之中;而对于美的发现, 则要靠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如能通过指挥等手段, 把看不见的音响用可视的动作、眼神将学生的耳朵吸引到他自己听不到的地方, 使学生的耳朵越来越灵敏, 其对音乐的感知便会越来越深入。

培养感受音乐的能力, 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审美活动的主体, 使学生从音乐审美的实践活动中消除疑惑和情感障碍, 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如欣赏《卡门序曲》中的斗牛士主题时, 老师可用两只手的指挥和眼神的提示把斗牛士的优雅和勇敢精神很好地进行烘托, 让学生听到并感受它;又如, 在欣赏莫扎特的《G大调弦乐小夜曲》时, 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中, 感受到古典音乐“对称”的形式美。

2.教会学生欣赏经典的音乐, 培养学生评价音乐的能力

评价音乐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学生如果没有评价音乐的能力, 再好的音乐也听不进去, 只是无意义的声音, 根本谈不上接受音乐审美教育, 更不可能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进行审美教育, 学会评价音乐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音乐欣赏教学。比如, 一曲《春江花月夜》, 先让学生认真听那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和丝丝入扣的演奏, 把学生带到三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中。等学生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后, 再重新欣赏, 许多学生竟然能边听边舞。由此可见, 通过这种娱乐性的欣赏, 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就能得到培养, 成为培养审美能力的动力。

3.引领学生进入音乐情境, 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表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表现音乐就是使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式去表达对音乐美的真实感受。

音乐表现能力的重点应从“想象”入手。音乐教学中的“想象”, 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去想象, 也不是教师填鸭式或一相情愿式的讲解音乐, 而应该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发展联想和想象, 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中, 去发现、去探索。通过音乐艺术实践, 使学生学会感受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旋律、音程、和声、调式 (调性) 和曲式等, 利用已具备的欣赏经验去联想、想象、体会、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可采取节奏乐器演奏、律动、歌表演、舞蹈等活动, 引导培养学生在随意和注意中感受和发现音乐的律动美。

音乐是一种以优美的旋律和节奏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现实生活的艺术。我们既要让学生体会这种艺术美, 触及其精神世界,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动机;又要善于设计问题, 以富于启发性的提问, 留给学生充分联想、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通过启发和引导, 将学生领入音乐情境之中, 使学生用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去表现音乐。等学生有了敏锐而准确的音乐反应后, 再帮助他们把感受到的外显表现出来。当然, 这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就像“白天鹅”与“黑天鹅”的表现, 要在音色、力度等上有很好的变化表现, 需要多次的调整、琢磨、尝试, 这个过程是学生更好地控制自己声音的练习过程。通过这样的练习, 学生对声音的表现能力会不断增强, 歌唱表现时就会有充满美感的音响效果, 美丽从这里摇曳。

要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在聆听音乐时, 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如图、文字等) 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二是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 (如说、唱、表演、分工合作表演等) 将真实音乐感受表现出来。在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乐曲的内容和曲调表现等特点, 在学生感受力、理解力和技能水平的范围内, 适时地向学生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如教学《走啊走》这首歌时, 首先, 积极启发学生去想象老大爷、小朋友、解放军走路的不同形体动作;然后, 在教师富于表情的钢琴伴奏下, 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了各具个性的老大爷、小朋友、解放军的走路的情景。学生在美的意境中, 自然能唱出美的音色, 取得美的效果。

在音乐表现过程中, 有些学生不唱歌时欢眉笑靥, 唱歌时却有声无情, 缺乏表现力。所以, 我们要让学生懂得表现音乐美的能力首先是情的表露, 情动于衷才能咏歌之, 手舞之, 足蹈之。各类乐曲题材广泛, 体裁不一, 中外歌曲, 不同民族歌曲, 各类歌曲蕴含的特点, 我们都需要耐心指导, 才能达到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的目的。

4.激发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 培养学生创造音乐的能力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空间的艺术, 同时也是创造性的艺术。它是在想象的基础上建立的, 给人的想象插上会飞的翅膀, 把人的思维注入形象的因子, 使人的创造性充满活力。因此, 音乐课堂应该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舞台。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创造时机, 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挖掘教材中可创造因素, 点燃学生的创造火花。

音乐的创造是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运用人声、乐器声或其他音响材料来表现自创的音乐情景, 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创作短曲并展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展示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 必须先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一些音乐知识和技能。

总之,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审美教育的主要依据, 是学生直接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客观条件, 是实现音乐审美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使学生的审美情感不断深化, 并提高他们情感外化的表现能力, 成为具有审美情感、表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现代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声健.音乐教育论.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4.

[2]尹爱青.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程民生.音乐美纵横谈.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4]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浅析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 篇2

1.国画的表现形式

1.1工具材料的运用

国画采用的工具材料,可以大致归纳为笔、墨、纸、砚。中国画工具材料的性能决定了国画的形式特点。尖而软的毛笔,笔锋变化无穷,在绢纸上将笔墨的情趣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不同的笔带来不同的效果,软毫笔打墨汁渲染着色,均匀不着痕迹;硬毫笔白描人物勾线;兼毫笔刚柔相济。墨的不同使用也会呈现不同浓淡变化、深浅层次。在纸上或者在绢上作画,表现的笔墨和色彩的变化亦是有不同的意境。倘若用端砚作画,墨液发挥慢,色泽深沉。这些都给国画带来了相当独特的表现力。

1.2内容题材的选择

随着国画的发展,题材和内容也在经历不断的改变和不同程度的侧重。大致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国画中的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鲜明,刻画的逼真传神。其传神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所处的气氛环境之中。如著名的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景色为主的绘画,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将自然和人融为一体。山水画讲求意境深远,山水之中有美诗,一幅山水既是一首诗,一幅山水既是一种心境,一种感情。花鸟画表现的是大自然的生命力。这三种画相得益彰,升华着我国国画的真谛。

1.3与古典艺术相结合

国画深刻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同时国画与其他传统文化形式紧密结合,交相呼应。国画不仅与诗文的能完美结合达到深远的境遇,更与书法、篆刻、剪纸等不同类型的古典艺术相得益彰。

国画与诗的结合,扩大了绘画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是中国画与众不同的奥秘所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讲的就是画家的艺术创作时体现出的诗的意境。如果说笔墨为画之体貌,诗意则为画之灵魂。而画得最后往往有落款,许多画家也是书法家,一副画不仅能看到秀丽的山水、逼真的任务、栩栩如生的花鸟,更能看到或潇洒、或不羁、或秀丽的书法。

2.国画的审美特点

2.1意念的传达——意境美

无论是写诗还是作画,都讲求一个意境。意境的表现,是由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决定的。物我一体,天人合一,国画试图追求一种包容万象的境界。画家通过笔墨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相结合,创造出画面上的氛围,而画面中的神韵能引起观者的共鸣。

国画中体现的意境,往往都是含蓄空灵的诗意之美和迷远飘渺的氛围之美。正如苏轼赞美王维的诗一般“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正如南唐董源的《潇湘图》,长山复岭,茂林远树,层层叠叠;树林中的房舍若隐若现;烟雾缭绕,秀美多姿。整幅画面呈现出一种悠远葱郁之感,使观者如同进入其中,流连忘返。国画中呈现的意境,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使人观后久久留于心中,难以忘怀。

2.2直觉的联想——空间美

西方绘画受“物我两立”的观念影响,故以控制、探索的态度对待无穷的空间,西方绘画中的空间是一种静止与秩序的和谐。而中国画深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其意识是“心灵之眼”感知空间万物,注重通过作者本身直觉的联想,把握自然物象整体节奏的流动性。

空间也有节奏,空间美体现出一种时空的节奏。正因为画家是以动态的,不断变换的视点感知空间,所以上下前后的感知过程中,空间已经节奏化。静止不动是不会产生节奏的。如同我们欣赏一幅山水画,举目先看高远的峰峦,随着视线的下移,继而看到幽深的谷壑,再往下看到石边小溪。这就是作者空间意识表达出的一种空间美。

中国的画家明白目有所极,幅有所限的道理。如何在有限的画面中体现无限,只能通过人无尽的思维联想,构造出一幅画外有画的篇幅,让观者一眼望去,不仅看到画中物,更有无尽的画卷随之展开。这是表达空间美的最高境界。

2.3听声而类形——音韵美

国画是东方绘画的典型代表,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概括力,以书法的笔触,用抽象的点、线、笔墨色彩打破时空的限制,呈现出一种音乐的节奏美和舞蹈的姿态美。

音乐描情,绘画状物。绘画并非单纯的画面表达,它虽是诉诸视觉的艺术,但涌动的画面中能让人听到流淌的音乐。自然的节律,经过国画的表达,确实能给人一种韵律美,传达出生命的内在信息。画面中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刚柔,都好似乐律中的节拍,有强有弱、高低不同。线条与色彩的组合就像旋律和声的交织。优美的国画宛如一只动听的旋律。比如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行云流水般的线条展示着墨兰旺盛的生命力。画家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粗狂的线条展示阳刚之美,细腻的曲线意会阴柔之美。眼见耳闻的具体性通过“通感”的升华,令观者的感受更加丰富、强烈。

源于审美上的这种通感,中国画的创作打破了与音乐间的障碍。画中抽象的结构形式幻化成优美的旋律,以有形的笔触画出无声的音乐。正是这种奇特的抒情效果,使国画更富有顺应生命的节律。[科]

【参考文献】

[1]刘墨.中国美学与中国画论[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审美与表现记录袋 篇3

评价1

××同学衣装整齐,活泼好动,学习认真 刻苦,在学校组织的书法比赛中荣获二等奖,是班上文艺骨干,并在绘画方面有天赋,希望***同学勤以磨练,取得更大的成绩..

评价2

××同学在音乐方面表现突出,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在第三界北京市中学生合唱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平时积极参加声乐,舞蹈训练,领悟能力强,动作准确,节奏感强,希望***同学勤以练习,在文艺方面更多的展现自己,为班级和学校争得荣誉.

评价3

××同学团结同学,热爱班级体尤其是在体育方面表现突出,体育课上认真刻苦在做各种动作的时候,细致认真,反复联系知道满意为止.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在运动会上 为班级争得了百米,跳高两个第一,并率领其他同学在学校组织的篮球比赛中获得第二名,希望***同学发挥优势,取得更大的进步。

评价4

××同学我是班级干部,劳委委员。对于老师交给的工作认真负责,并能带领其他同学把本班得清洁区打扫得干干净净,教事业打扫得干净明亮,使班同学在一个清新,舒适得环境下学习。同时也为其他同学增强了集体得责任感,有了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增强了班机的凝聚力,希望***同学更加努力学习,团结更多的同学共同进步。

评价5

审美与表现评价 篇4

一、服务于影片

场景设计在影片中发挥着重要的审美作用,通过提供视觉画面来提高影片的审美表现力。影片的重要场景是需要在电影开拍之前就提前经过专业的造型师和设计师构思出来的。服务于影片主题是场景设计所必须要遵循的一条原则。设计师必须对电影剧本有足够的了解,充分理解影片的主题思想,并以此为中心展开相关设计。首先,服务于主题,与影片的主体风格相统一。每部电影都会有一个总体的风格和总的情感基调,这是电影的主线,包括演员的演绎、服装的设置、道具的选择和场景的设计等都要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所有的要素都要服务于影片。这样多管齐下才能制作出一部风格鲜明、主题明确的影片。在这个过程当中,场景设计的重要性特别突出。比如历史题材的电影,它的场景设计就一定要符合那个年代的特色,每个年代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场景。这些场景都要切合影片所发生的年代,这样才有利于剧情的展开,才不会给观众带来时空错乱的感觉。如果在表现中世纪的电影情节中出现了现代社会的设施和道具,这就是致命的错误。场景设计一定要具有辨识度,使观众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属于那个时代的特色,这样不仅会提高整部电影的文化内涵,还有助于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还能够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再如科幻题材的电影对场景设计的要求就更为严格,科幻电影最核心的创作原则就是幻想,那么它的场景设计也就一定要紧紧围绕科幻这一主题风格。一般来说,科幻电影的场景都是新奇的、奇幻的、光怪陆离的。其次,与情节的推进相一致,也就是要符合情节的发展。情节是承载影片内容的载体,是观众获得影片信息的来源,演员将对角色和主题的理解通过情节演绎出来,传递给观众。情节是电影的几大要素之一。同时,影片的场景又是情节展开的载体,情节只有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为依托才能呈现出来。恰当的场景能够推进情节的发展,渲染出特定的气氛,有助于观众对情节的理解。电影《红高粱》有很多独具特色的场景,最经典的是高粱地的场景。为了将这个情节呈现出来,导演在选择场地时花费了很多的精力,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才打造出电影中短短几分钟的场景。综上,影片的场景设计需要围绕情节而展开,随着情节的变化而变化。

二、场景设计的依据

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这句话有两个有效信息:第一,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土壤;第二,艺术创作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拔高。电影中的场景亦是如此,场景设计的过程中不能是毫无节制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它需要遵循一定的现实原则,要知道任何场景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土壤的。只有以现实为基础的、具有合理性的想象场景才能有说服力,观众才不会对影片有完全陌生的感觉,影片才能够获得观众的青睐。首先,来源于生活。电影是取材于现实生活或从现实生活中激发的灵感创作而成的。电影中的场景大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即使是科幻题材和动漫电影也不例外。科幻题材的电影经常将主要场景设置在外太空,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人类的认识范围和认知程度是有局限性的,对于太空场景的设计也只是凭借人类的想象,以现实生活场景为基础进行发挥。再如动漫中的场景,以宫崎骏为例。他是日本动漫的旗帜,他所属的吉卜力工作室也是唯一的能与梦工厂的迪士尼相媲美的电影制作公司。比如动漫电影《千与千寻》中主场景的设计是以日本江户时代东京建筑公园的环境建筑设计制作的;由梦工厂制作的《功夫熊猫》是一部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动漫电影,其景观、布景、服装以至食物均充满中国元素。片中的宏伟建筑“英雄宝殿”和“翡翠宫”都是以中国古代建筑为参考模型进行的,和平谷则是参考丽江的山谷以及在丽江西岸的桂林市。由此可见,电影的场景设计大都是以现实生活场景为依据进行设计的。而且,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影片创作中,其场景设计风格的运用都会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本民族、本地区与本国度的色彩传统偏好与文化特色。其次,高于生活。当然,在充分肯定现实生活对影片场景设计的重要影响下,不可否认的是,影片中的场景设计并不是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毫无创意的复制和翻版,也不是将自然环境原封不动地搬上大银幕,这个过程需要经过艺术的加工和处理。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复杂处理,才能够达到艺术真实的空间环境。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动画影片中。动画片在制作上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实拍影片。它的制作方法非常特别,前期采用逐格摄影或逐帧生成的方法,后期再连续放映,这样就使得它的场景设计具有高度假定性、非现实性的特点。动画片的场景是由设计师创造的非现实的图形或图像。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其中的某个点恰好与影片剧情吻合,这个点就可以采纳、应用、夸大,经过特殊的加工处理,呈现在荧幕上会带来一种别开生面的视觉效应。动画影片的场景设计具有很强烈的主观性和非写实性,既是动画片中空间、时间的构成,也是提供给动画角色表演的舞台,是构成影片的一切环境因素。综上,动画影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具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

三、场景设计的作用

场景设计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从服装、道具至色彩灯光都在场景的范畴之内。作为电影视觉语言传达的主要途径和载体,它在提高电影的观赏美感和艺术感染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渲染影片整体气氛和基调。场景设计为整部影片服务,它能够展现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文化风貌,能够体现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时代特征,为情节的展开提供广阔的舞台。出现在影片中的任何场景都是导演有意为之,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场景设置,有可能是导演匠心独运的巧妙安排,对后面的剧情具有提示和象征意义。一般说来,电影基调如果是明快欢乐的,那么它的场景设计也一定如此,比如场景的色彩会以暖色调为主。反之亦然,如果表达痛苦抑郁的感受,那么它的场景一定是悲剧肃杀的。这样的安排,能够奠定和渲染影片的整体气氛和基调,产生很强的代入感,将观众的情绪带入到影片中去,切实体会到剧中的喜怒哀乐。其次,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影片场景设计是一门非常深奥和复杂的学问,在这个系统内部,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相互衬托的,比如角色的性格、心理表现等如果单凭演员的表演来呈现的话就会显得很突兀,那么就需要与之相协调的特定场景进行烘托表现,场景设计扮演的是决定影片整体效果成功与否的重要角色。观众可以通过与角色心理相映衬的场景来推测角色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高品质电影,追求的不仅是带给观众无与伦比的视觉体验,还要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引发观众的思考。一个好的场景不仅仅是为人物提供一个活动的场景,还应该恰到好处地给观众很多的情感心理暗示,使观众体会到蕴含在影片中的导演想要传递出来,但是又没有明确说明的信息。综上所述,电影环境的场景设计是创造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电影情节的推动、环境氛围的烘托、时空关系的凸显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能够体现影片的整体风格,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丁艺.浅析影视作品中场景设计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08(07).

[2]唐强.商业电影中场景设计的重要性[J].电影文学,2011(09).

审美与表现评价 篇5

泼彩是中国画中的独特绘画技法,是在由唐代王洽开端的中国传统泼墨法基础上衍变而来,其最早可能来源于南朝张僧繇之没骨青绿法,这一技法在近代的张大千手中达到成熟并发展至巅峰。高温颜色釉泼彩这一概念是对中国画泼彩概念的借用,它是利用高温颜色釉与中国画泼彩相类似的色彩和肌理感觉而形成的。近年来, 高温颜色釉泼彩在当代陶瓷山水画中发展很快,独树一帜,日益引起陶瓷艺术界的关注。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瓷画虽然来源于中国画泼彩,但与中国画泼彩相比,具有更为绚丽、厚重而丰富的视觉感受,是艺术美与工艺美的共同结晶,其独具魅力的表现语言和所达到的审美境界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当代陶瓷山水绘画的创新方向,值得我们对其艺术及工艺特色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

1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瓷画源流概谈

从高温颜色釉的发展历史来看,在漫长的古典时期, 它并不直接介入于陶瓷绘画当中,走的基本上是工艺化路线,以追求一种纯净和谐的釉色美为审美目标,对抽象美的追求影响了其运用于具象山水创作当中。不过, 从其渊源来看,早在唐代后期长沙窑的山水彩绘中即已初见端倪。唐代长沙窑工匠已经开始主要采用褐、绿两彩进行山水瓷画创作,其手法类同于泼彩,任意泼洒、 随意晕染,长沙窑褐、绿两彩虽是属于釉下彩料,但其与高温颜色釉同属高温釉彩类,在高温下发生熔融,既是中国陶瓷山水泼彩最早的萌芽,也是高温釉彩泼彩的先声。不过,唐代长沙窑的这一泼彩传统并未得到继承, 其后的宋元时期少有高温釉彩泼彩形式,高温颜色釉虽有类同于泼彩的表现,特别是钧釉,不少器物产生的外观效果极近泼彩山水,但其追求的仍是一种釉色美,而并非主观寻求的结果。明清时期是高温颜色釉大发展时期,但所追求的是仍是釉色之美,不过其所创制的极为丰富的各类釉色,特别是具有窑变效果的釉色,为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工艺基础。

20世纪60、70年代,在潘文复等高温颜色釉专家的引领下,开始尝试采用高温颜色釉进行直接地创作活动,使高温颜色釉进入到一个新的审美境界。通过努力, 潘文复等人创作出了一批高温颜色釉山水作品,以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为主题,如《金色桂林》、《黄山》、《井冈山》 等,如图1为潘文复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作品《金色桂林》,作品采用泼彩手法,运用大面积高温颜色釉渲染出桂林瑰丽秀美的景色,再辅以小船等加以点缀,流云飞泉、 山岚雾气,尽在色釉的尽情流淌中呈现,新颖鲜活而赏心悦目。

不过,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后,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却如昙花一现,并未得到真正的开拓与发展。 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一批现代陶瓷艺术先驱开始倾力于高温颜色釉彩绘的创作活动,才迎来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的兴起与繁荣,并在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现代陶瓷艺术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不过,从其发展动因来看,最先兴起的是釉上彩的泼彩山水,因为相对于高温颜色釉而言,釉上彩泼彩更易掌握,而受到釉上彩泼彩山水成功经验的启发,才使得一批陶瓷艺术家致力于高温颜色釉来呈现泼彩山水效果并获得成功。

2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瓷画的表现语言

从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瓷画表现语言的形式美来看, 它所形成的美感具有非常显著的融贯中西的特点。一方面,它融合了大量的中国山水绘画的技法,既包括了泼墨山水技法的写意性特点,也包含了青绿山水技法的色彩晕染感觉,其各种高温颜色釉的堆积与相融相生,恰如同中国山水画中的积色、破色、撞色等各种用色法, 青绿的敷色效果和水墨的意象表现俱存,产生一种既强烈酣畅又不乏微妙细腻的审美感觉。另一方面,它又借鉴了许多西方现代油画绘制技法,特别是对印象派表现技法的借鉴。西方现代油画技巧的介入,使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既具有东方山水画艺术魅力,又具有西方风景画色彩,在呈现意象性的主观表达的同时,又能以科学、 客观的光影效果和构成方式加以限制,使其表现语言达到收放自如、张驰有度。如图2为熊亚辉的高温颜色釉作品《丹霞秋季》,作者适当地采用了多种高温颜色釉, 采取泼彩技法描绘出中国西部的高山、原野、河流、绿洲,萧疏荒凉的画面既蕴含有中国写意画表现手法,又如同一幅西方风景油画,从而使作品既具有东方艺术神韵,又具有西方抽象表现主义艺术气息。

由于高温颜色釉易晕散熔融的工艺特性,使其难以进行具象描绘,因而将其运用于泼彩表现更为合适,从这一点来看,高温颜色釉泼彩具有“虚”的特征,但如果一味地偏虚,显然流于轻薄和肤浅,因而必须要做到虚实相生。由于高温颜色釉彩绘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在工艺上已经取得许多突破,尤其是运用高温颜色釉来表现具象形态上已经进展到相当的高度,这就使得在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瓷画作品中,其主体技巧是泼彩形式, 但也融入了一定的高温颜色釉具象描绘,如图3为章朝辉的高温颜色釉作品《北国风光》,作品采用褐、白、赭等色调的高温颜色釉,运用泼彩技法渲染出冬季广阔而荒凉的黄土高原,其斑驳的肌理和形态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西北荒原之雪景,而在以抽象的泼彩肌理为主体的情况下,作者采用具象手法描绘出几孔独具风情的陕北窑洞,从而形成虚与实相结合的审美形式。

总之,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瓷画的表现语言呈现出中西合璧、虚实相生的特点,既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而更主要的是张扬着创作者个人的主观情感,使作品成为自然与个性的结合体。

3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瓷画的审美境界

尽管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瓷画在艺术形式上存在着明显的受西方油画艺术影响的痕迹,但从审美境界而言, 它主要追求的还是一种传统、民族的审美意境。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瓷画本身即是中国陶瓷绘画中的独特类型, 是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精髓的体现。

从根本上说,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瓷画所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这一传承数千年的观念是中国人对待宇宙与人生的独有思维方式,它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这种观念下,高温颜色釉泼彩所形成的山水画面实际上就是创作者生命体验的外在物化,而观者再从画面中去感受创作者的这种情感, 也因此,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就绝不仅仅是对大自然的客观描摹,而是反映着中国人的思想情怀和文化理念,源于自然而超越自然,进入到高度自由的情感世界,这正是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瓷画所追求的审美境界。如图4为李泉的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作品《溯源之三》,画面展现的是西部青藏高原的壮美景象,它是中国写意山水的衍伸拓展,同时其西方油画表现方法的借鉴亦是明显的, 但西方人眼中可能是抽象、半抽象的景物,但在中国人眼中,它充满了一种东方美学神韵,溯源的标题点明了画面的主旨,“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这里得到诠释,体现着作者对雄浑博大、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热情礼赞。

诚然,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瓷画的审美境界是以中国传统哲学思维为核心理念的,但这绝不意味着它的审美境界具有保守的性质,是古典主义文人思想的翻版,相反, 它代表着中国陶瓷山水画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与突破。这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显而易见的西方油画艺术表现形式,其在审美境界上至少在两方面做出了拓展与启示。其一是思辨式艺术创作理念。传统陶瓷山水画少有真正蕴含创作者自身思维方式的内容,作者依赖的往往是纯熟的工艺技术,而其传达的也往往是驾轻就熟的古典文人思维定势,而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瓷画则不同于一般的传统陶瓷山水画,它的整个创作过程不仅仅是对工艺技法的思考,其所反映的思想也并不是确定的程式化的,是一种不断反省、思辨民族、历史、自然、文化的个人思想跳跃和组织的过程,其代表性作品往往更加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其二是突出陶瓷材料的本体语言。 从陶瓷山水画的发展历程来看,其是一个陶瓷材料本身的特性被不断刻意掩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陶瓷山水画,尤其是釉上彩山水画,其材质特性日益趋向于中国画。而高温颜色釉泼彩山水瓷画则使人们重新审视陶瓷材料本身的审美语言,创造出独属于陶瓷的审美境界。 它可以说是完全打破了中国陶瓷材料艺术表现力的束缚与界限,其表现力之强甚至有可能撼动、至少是挑战中国山水画的本体,从中国山水画的拓展与实验来讲,其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似乎显得更加重要而积极。

4结语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与审美评价 篇6

关键词:高中美术 美术欣赏 美术审美评价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进一步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运用直觉、想象、思维以及美术的方法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探索表现技巧;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美术现象,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提高美术素养,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进行创造性的美术活动,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养成对美术的终身爱好,前提是会欣赏美术作品,知道什么是美术的美,什么是美术的丑,能够鉴别美术作品,如果连什么是好作品都不知道,那怎样评价一幅美术作品?怎样确定创作的方向和方法?也就更谈不上养成对美术的终身爱好。所以,要把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必须加强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什么是美术欣赏,怎样欣赏。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局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涉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

从审美意识出发去评价和把握作品形式的情感意味,或剖析作品所激发审美体验的形式因素是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一旦我们认识到,教学必须要达到这一目的时,那么再现性作品欣赏和表现性作品欣赏教学所碰到的困难是相同的。

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质感,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从中我们看到,减弱客体媒介中所粘附的非审美信息和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抽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并不排斥主体感受在审美现象上的多样性。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评价具有主观成份,这些成份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也造成评价难于统一。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们了解到哪些是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份,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诚然,教师对作品的评价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在教学中表现为一种灌输性。但任何评价都是对客体价值的主观选择和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灌输”是疏通走向人性中共同的自由本质和理性精神的渠道。一种培养审美鉴赏力的教学,离开主体从个别至一般的评判过程,任何定性的灌输有可能造成学生在欣赏上的“伪敏感”,即缺乏主见的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假象。这是教学另一个偏颇之处。

表现性评价与初中作文教学 篇7

一、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理论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

在教育评价领域,表现性评价最初只是一个与传统多项选择题目为代表的标准化测验相对立的术语,是以客观测验以外的一类以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制作档案资料等更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思考力、随机应变力、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程的测验。

表现性评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助于测查高级思维能力。

2.有助于测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3.重视学生解决问题得出的结论,更重视评定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4.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潜力尽可能得到发展。

(二)表现性评价兴起的现实背景

表现性评价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10 年我国汉代的取士制度,即通过考试与推荐来选拔各级官吏。它之所以重新引起国外教育评价与测量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是由于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各国教育界期望通过评价的革新来更好地选拔人才,与此同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来促进教学与学习质量的提高。国外学者认为表现性评价方式产生的三个基本原因是:

其一,知识的更新每三年成倍增加,要求学生们采用“记忆”的方式是极为愚蠢的。

其二,高级思维及问题解决过程常常非常复杂,要求多个步骤、多个问题解决这,要求跨时间、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要求补充一些校外工作。

其三,当前评价面临困境,即大部分的教育结果不能转化为客观纸笔测验题目的形式。

其实,表现性评价的出现表现出教育界对以选择题为代表的标准化测验的普遍不满。许多教育者认为,与常见的标准化测验形式相比,表现性评价而已更进一步地测量学生实现志向的能力,甚至可以作为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重要方式。

(三)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

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又称课堂表现性评价,指的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学生日常学业表现为评价课题的表现性评价形式,其特点在于与所学课程内容匹配,风险性较低,属于校内评价的范畴。国外学者认为,只有通过经常的、有规律的课堂评价与反馈,学生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因此,许多研究者建议将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工具。还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在实施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时,通过在自然背景对学习者的观察与资料积累,表现性评价的重点在学习过程;在实施后期,评价虽然也包括对学生成长的观察,但要越来越注意学习的产品。我们在这里探讨的就是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

(四)表现性评价的特点

根据学术界对表现性评价特点的界定,我认为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点有五个。1.任务框架

表现性评价与学习任务紧密联系,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学习任务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学习任务之间联系紧密,形成系统的框架体系。表现性评价的目的即为整体推进学习任务的完成。2.评价先行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作文教学,评价是带动学习任务前进的“火车头”,而非判定任务完成情况的“火车尾”。学生先明确写作的评价标准,在写作过程中主动向“标准”靠近,逐渐将评价标准内化为自身对写作的认识与理解。3.标准自定

表现性评价标准是基于学习任务和学生情况制定的,情境特点较为突出。因此,依据同一个评价标准体系,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自定”充分体现出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体现出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认识与理解。4.主体多元

表现性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成员。评价主体多元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自身的写作情况,多方获得鼓励与支持。主体多元也有利于写作教学的多元互动和资源共享,扩大学生思考的广度,增加学生思考的深度。5.自主修正

学生参与了评价过程,对自己的习作与评价标准的差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完善、修正功能。评价过程对学生的自主修正起到了较好的启发和激励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主动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二、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为学生的写作营造良好的作文环境。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大,很多教师都是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一个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教师批改,发回作文本,一次写作教学宣告结束。这样的写作教学,一是缺少序列性,二是缺少学生自主感受、修正的空间。另外,学生在写作前和写作过程中都没有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只是在完成写作任务后得到教师的几句评语,学生处于“被匡正”的状态,写作能力的提高没有“助推力”。

这里所说的“作文环境”,不是指作文时的课堂气氛、课堂纪律、训练的状态,而是指学生在作文之前和作文之时这两个时段中,对作文的动机、欲望、冲动、兴奋,这是一种作文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是源于学生自身的。

良好的写作环境包括四个因素:

第一,学生想写,有写作的动机、欲望和冲动。第二,学生有的写,教师帮助学生营造现实情境,引发学生的回味与联想,帮助学生在生活体验与作文题目之间建立起联系,第三,学生能写,教师帮助学生深化情感、思考与感悟,帮助学生找到与写作内容相适合的表达方法与写作方法。

如果教师能够从整体上设计写作教学的序列,每次作文教学都注意写作前的指导与写作后的点评,学生就能在良好的写作环境中整体提升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

三、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表现性评价的最大作用就是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标准。

首先,教师借助标准明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方向,借此设计写作任务,为学生寻找达到标准的路径。

其次,学生借助标准明确自己写作努力的方向,并在写作过程中努力实践。

最后,师生通过评价明确学生现有水平,进而明确现有水平与标准的差异,共同制定计划,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

表现性评价并非独立于作文教学的“评价”,而是融入作文教学全过程的,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表现性评价的引领下,师生更容易明确方向,确定方法,了解差距,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学生的完善、修正更有路可循。

四、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标准的制定

评价标准的制定一般可以有“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归纳”两种形式,如果采用两种形式得出的评价标准一致性较高,评价标准的信度就比较好。相比较而言,“自上而下的演绎”更多地体现着社会的要求,“自下而上的归纳”则更多地反映学生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规定了第四学段写作的阶段目标,学生的中考作文能够反映其写作水平及有待提高的角度。本方案结合《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表现确定评定标准,“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归纳”相结合,既能反映学生的发展成长也能表现出他们各自的弱点,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评价标准的基本框架如下表所示:

评价项目

写作过程

搜集素材

内容 对象明确

视角独特

写作结果

材料真实 发散合理

评价维度

列纲起草 表达 详略得当 语句生动 词汇丰富

修改加工 文面 书写美观 格式规范 标点正确

感悟真切

每个评定维度又分为 3 — 0 四个分数等级。具体描述如下。

“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评价项目及评价维度描述

写作过程

搜集素材

3.能够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自觉搜集丰富的写作素材。2.能够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自觉搜集写作素材。

1.能够在教师的要求下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搜集写作素材。0.没有搜集写作素材。列纲起草

3.能够根据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构思立意。2.能够根据构思立意自觉列纲起草。1.能够在教师的要求下列纲起草。0.没有列纲起草的过程。修改加工

3.已经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2.已经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借助语感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1.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修改作文,借助语感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0.没有修改作文的过程。

写作成果

内容·对象明确

3.写作对象明确,能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恰当的写作内容。2.写作对象明显,能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写作内容。1.写作对象不明显,能根据写作目的选择写作内容。0.选择写作内容时没有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内容·视角独特 3.能够选择独特的写作视角呈现写作内容。2.能够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呈现写作内容。1.有选择切入点的意识,但在行文中表现不明显。0.没有选择切入点的意识。内容·材料真实

3.写作内容真实具体,叙事有细节,描写景物特征明显。2.写作内容真实,叙事清晰,描写角度明确。1.写作内容比较真实,叙事完整,有描写。0.写作内容不够真实,叙事不完整,没有描写。内容·发散合理

3.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作内容丰富且发散合理。2.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拓展写作内容 1.写作内容有所发散,但发散不够合理。0.就事论事,写作内容没有发散。内容·感悟真切

3.情感真挚,能够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感悟。2.情感真挚,能够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实感悟。

1.情感真实,能够借助别人的观点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0.情感不够真实,没有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表达·详略得当

3.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2.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1.能显现出叙事的先后和详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0.写作顺序不合理、详略不得当,表达不清楚。表达·语句生动

3.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情达意。2.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准确、流畅。1.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表达方式,语言通顺。0.不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表达方式,语言不通顺。表达·词汇丰富

3.词汇丰富,能够选择有表现力的词语。2.词汇比较丰富,能够选择表达准确的词语。1.词汇不够丰富,但用词准确。0.词汇贫乏,词不达意。文面·书写美观

3.文面整洁,汉字书写美观。2.文面整洁,汉字书写规范。1.文面不够整洁,汉字书写正确。0.文面凌乱,汉字书写有错误。文面·格式规范

3.标题位置正确,分段符合要求。2.标题位置正确,能够准确分段。1.标题位置不正确,段落划分不准确。0.标题位置不正确,没有分段。文面·标点正确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借助标点增强语言的表现力。2.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1.能够有意识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0.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

五、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初中作文教学流程

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方案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方式以他评为主,虽然评价结果客观、科学、全面,但不利于评价标准的内化。评价标准是外在于评价者并要求评价者接受的社会要求,这种接受过程在以他评的方式进行时,由于认知差距等因素的影响,接受的速度比较缓慢,评价标准内化的过程变长。而通过自评,可以通过评价实践加深领会评价标准,使评价标准变成自我接受的准则,加速评价标准的内化。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在保证评价结果客观的同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也更加明显。另外,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方案的评价标准是在分析学生实际状况的基础上确定的,是一种期待性的评价标准,其意义主要在于借助评价标准的导向性,期待更合理、更有效的写作策略的出现,帮助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最终实现阶段目标。

评价过程是学生写作过程的一部分,与整个写作过程紧密联系。传统意义上的评价活动大都在写作后进行,延误了评价的最佳时机。评价应该是促进学生写作的动力,而不是“跟着车头走的车厢”,如果学生一开始脑子里就有评价的概念,他们就能够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在更高的层次上去思考、探讨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方案的评价流程如下。

(一)公布写作任务和评价标准。

(二)学生依据评价标准完成写作任务。

(三)作者本人、小组成员和教师三方共同完成“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报告单。“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报告单

评定项目

评定维度

作者评定 小组评定

老师评定

搜集素材

写作过程

列纲起草

修改加工

对象明确

视角独特

材料真实

内容

发散合理

感悟真切

对象明确

写作成果

详略得当

表达

语句生动

词汇丰富

书写美观

文面

格式规范

标点正确

注:评定分数在 3 — 0 之间,根据评价维度确定。

(四)整合报告单相关数据,返回评价结果报告单。“初中写作表现性评价”反馈报告单

评价项目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

写作过程

审美与表现评价 篇8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板书课题)现在我从教育理念、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8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育理念

因为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学生表现活动的自由性,以及评价标准的多样性,这就决定了美术课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美术教学不是培养画家,也不是单纯地掌握知识和技巧,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所以美术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快乐互动地学,自主探究地学,动手动脑地学,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不同个性、不同潜质上得到全面发展。

二、说教材

1、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使学生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开拓学生眼界,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和初中学生的自身特点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外美术作品的概况及其深层意蕴。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与评述,感悟、体验、发现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中外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体验欣赏评述活动的乐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3、教学重点是:学生充分理解作品中的深层意蕴及审美价值。重点也是难点。

三、说教法: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体验,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采用教法有:欣赏陶情法、观察比较法、问答讨论法等方法。

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同学生谈话、讨论去分析作品,然后进行归纳强调。让学生欣赏、对比、讨论来解决“问题”,感受认识艺术作品的特点,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展示多幅大图片,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教学过程的直观化有助于学生对表现方法和技能的理解。

四、说学法:为了能促进学生自主、健康、快速地学习,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向上的环境,学法有:观察比较法、讨论评述法、合作探究法、游戏竞赛法等。

合作探究法:自由组合,以喜爱的作品相同聚到一组,交流各自收集的材料,挖掘作品的深层意蕴,通过分析、讨论、积极探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共识。

五、说教学手段。

教师用的影象资料、教学挂图以及相关资料。学生收集的书中美术作品的相关资料。

六、说训练。

欣赏评述之后,让学生写出某一作品的发现及感受,根据学生的爱好而选,要有自己的见解。

七、说教学过程。

本教学过程共分五个环节:①情境导入②感受认知(背景、作者、赏析)③问题探究④展示评述⑤书写感受。在环节的设计上要体现:学生要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发展规律;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学生掌握知识与形成能力相统一。

1、情境导入让学生假设自己是画展解说员,将怎样解说作品。强调从以下五个方面:作者简历,画面的背景故事,画面内容的描述,画面的表现技法、风格特点,画面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强调:意蕴就是艺术作品的内在含义,包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等,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地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2、感受认知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这幅作品的创作年代及发现过程,然后让学生对作品的情节进行描述。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霍去病墓上的“跃马”象征着什么?太和殿前的丹陛有何寓意?

学生进行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通过讨论,明确霍去病雕塑:厚重、雄浑、不拘小节、古朴浑厚、给人以震撼。展示霍去病英勇威武的一生,阵势宏大,也是强大西汉的象征。太和殿前的丹陛给人以高耸、高贵、宏伟、庄严、对称等,充分显示封建皇权的尊严与神圣,又寓寄朝野和谐、社会稳定的深意。

教师展示其它课件,通过交代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这幅作品。让学生对作品中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然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得出作品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

3、问题探究根据喜好相同的作品分六组,组内交流,探究,在仔细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搜集资料,进行意蕴的挖掘,组内讨论,形成共识。

4、展示评述以竞赛的形式,给各小组加分。组间提问问,根据提出的问题的水平和回答的问题的表现,确定得分多少,表扬较好的小组。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较多的鼓励与赞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本课重在过程,重在体验,重在情趣,重在感知。

5、书写感受挑选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根据介绍的方法写一段评论

研究国画的表现形式及审美 篇9

关键词:国画;表现形式;审美特点

国画也可以被称为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极富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在世界美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展现出东方艺术之美。国画中富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哲学思想以及中国民族精神,是展现中华文明的重要方式。加强对国画表现形式及审美的研究,有助于在充分领悟国画表现手法的基础上,更加深切地体会国画之美,从而促进我国国画艺术的持续开展,弘扬中华文化。文章将结合国画的实际表现形式与审美进行分析,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与浅见,希望能够为国画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1 国画的表现形式

纵观我国国画艺术的发展,国画的表现形式,主要可以通过工具材料的选择,内容题材的选择以及构图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1.1 工具材料的选择

国画在表现形式上的特色,主要来源于国画所选择的工具材料,国画的工具材料,主要有笔、墨、纸、砚,采用特质的毛笔进行绘画,而“笔、墨”也就成为了中国画中的重要表现技巧之一。[1]其中的“笔”指的是借助毛笔,通过各式各样的技巧,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线条之美,或雄伟壮阔,或温柔如水等等,给予了線条更多的创造性与可能性,彰显出画家的个人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能力。

在国画创作的过程中,不同的笔所展现出来的效果也会有所差异。例如,采用软毫笔上色,便能够达到均匀而不留痕迹的作用;采用硬毫笔则可以实现白描人物勾线;兼毫笔具有软毫笔和硬毫笔的优点,刚柔相济。[2]“墨”具体指的是“墨色”,主要是通过积、泼等,使墨色展现出深浅、浓淡的色彩变化,进而达到国画绘制的要求,“墨色”可以说五彩,或者是六彩,彰显出国画的独特韵味与丰富魅力。

1.2 内容题材的选择

中国画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其中的文化蕴含与主题思想也不断发生着转变。而纵观中国画的内容题材,可以归结为人物画、山水画以及花鸟画。

首先是人物画。人物画要求做到形象逼真,能够传情、传神,突出人物的个人形象特点与人物各项特点。人物画的最大特点在于,将人物个性融入实际的氛围当中,故而在当前中国画研究中,也时常将人物画称为传神。[3]在人物画绘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特点的作品,当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其次为山水画。山水画比较注重山川景色的交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绘画者的情感与山水画相互融合,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最后为花鸟画。花鸟画主要是借助花鸟,展现大自然中的生命力,突出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形象,也是展现人们对美好、安静生活的向往。这三种国画均依照中国画题材划分,展现出不同的国画韵味与国画精神。

1.3 构图方式的选择

中国画在构图方式方面常采用散点透视法,这种方式下的国画构图视野更加清晰,构图方式也更加灵活,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对国画构图的影响。[4]例如,在荆浩的山水名作《匡庐图》中,便是一幅全景式的绢本水墨画,通过完善的沟通方式,将瀑布、小船、庭院以及行人等景物展现得有理有序,在散点透视的绘画方式下,给人以安静、美好的感受。中国画中展现出绘画者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中国画可以将一个画面融入不同时空的事物,为人们带来全新的观察体验。

例如,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便同样采用了散点透视法,在一个画面中,透视出汴河两岸数十里的景象,这种全景式的构图方式,将北宋时期汴河两岸繁荣的商业市场形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展现出多样化的国画绘制特点。

2 国画的审美特点

国画作为民族的瑰宝,具有明确的审美特点,具体表现在以形写神的含蓄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以及深邃悠远的气韵美等方面。

2.1 以形写神的含蓄美

中国画讲究“遗貌取神”,反对刻意描绘人物形象而忽视情感的融入。其中,“遗貌取神”中的“貌”具体指的是事物的外貌,也就是物;而“神”指的是事物的精神,有时候也指的是神奇、神韵的表达等。我国很多著名的国画创造者都比较注重“神似”,注重精神的创作,而不是“形似”。

例如,在阎立本的作品《历代帝王图》中,在其中刻画的13位帝王中,隋文帝杨坚性格寡淡,最后造成误国。阎立本绘画中将隋文帝刻画的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致,通过眼神位置的左顾右盼,展现出隋文帝优柔寡断、攻于心计的性格特点,巧妙传神。

2.2 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在我国传统艺术中,比较突出的审美特点即为意境,国画也是如此。意境是艺术家在自然万物中所产生的情感思想,展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而情境交融的意境美将艺术家的精神与智慧相结合,实现文化意蕴与思想精神的全面融合,将国画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在国画创作的过程中,意境可谓是画家观察自然的重要表现,展现出画家对自然、对生活的理解,蕴含着画家的精神境界以及艺术情调。正所谓“意”由“镜”生,在不同的情境下,画家也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故言之“意无尽而画境无尽”。在情境交融中,能够产生思想,产生创作灵感,在浮想联翩中,展现绘画者的创造性,为国画艺术作品增添更多的魅力。基于这种情境交融的意境美,所以在实际的国画作品欣赏中,不但能够感受到外在的景物特色,同时也能够结合景物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在有限的国画作品中,感受无限的自然风光,在静止的空间中,想象动态的自然世界。

2.3 深邃悠远的气韵美

在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指出绘画六法,其中位列第一的则是“气韵生动”,“气韵”一词将国画的内涵表现出来。国画中的“气韵”,“气”主要指的是画面中的元气,这种元气来源于画家所呈现出的自然风貌,也来自于画家自身的气质以及对艺术的看法。“韵”主要指的是声韵、音韵等。国画创作中的“气韵生动”并不是单纯指节奏、韵律,而是一种浑然而成的整体性艺术感受,注重艺术形象蕴含中的一种不言而喻的美感,是艺术家着眼于整体的一种客观表现。

正因为在国画绘画中深邃悠远的气韵美,才使得国画艺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与变化,仍然经久不衰,成为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故而,在欣赏国画作品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循气韵美的原则,深入感受国画中所蕴藏的深层内涵,感受其中的哲学韵味。

3 结语

国画欣赏中的审美特点具体表现在以形写神的含蓄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以及深邃悠远的气韵美等方面。在国画欣赏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原则,细细感受国画中蕴含的美感、蕴含的哲学思想,并通过工具材料的选择,内容题材的选择以及构图方式的选择等国画艺术表现形式的学习,从而不断地推动我国国画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铭.近代语境中的“山水”与“风景”——以《国画月刊》“中西山水画思想专号”为中心[J].文艺研究,2011,01(23):107-120+160.

[2]杨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艺术传播策略研究——以国画微信公众号为例[J].编辑之友,2015,08(24):69-72.

[3]邢小群.官场生态演变的三部曲——谈王跃文的《国画》、《梅次故事》、《苍黄》[J].文艺争鸣,2010,07(12):150-153.

上一篇:百年蒙牛下一篇: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