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感受与认知

2024-10-17

情绪、感受与认知(共7篇)

情绪、感受与认知 篇1

情绪、感受与认知

【摘要】:长期以来,情绪、感受与认知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哲学家、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主题。从古希腊、中世纪到近现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斯宾诺莎及詹姆斯等都提出了自己关于情绪、感受与认知关系的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扎荣茨和拉扎勒斯还就“情感与认知谁为首因”的观点辩论长达六年之久。安东尼奥·达玛西奥作为当今世界公认的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的领袖,运用他创造性的科学探索,以及与神经疾病患者接触所获得的经验,使我们了解到过去一直被认为是过于私密以至于科学不能对之有所解释的情绪与感受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到目前为止,他的最具影响力的贡献是证明了情绪在高水平的认知中发挥着一个重要的作用,这个观点完全不同于二十世纪的哲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传统观点。本文拟运用认知历史分析和文献分析的方法,综合认知哲学、心理学、神经生物学、脑科学及人工智能等不同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情绪、感受与认知之间的关系问题。文章主要有三大部分组成:第一章分析了哲学史上和心理学史上关于情绪、感受与认知之间关系的主要观点:柏拉图“灵魂的三重划分”、亚里士多德“灵魂的感觉活动和理性认识”、托马斯·阿奎那“感觉认识论”、笛卡尔、斯宾诺莎的情绪认知观,詹姆斯“外周生理学理论”、扎荣茨“情感独立于认知”、拉扎勒斯“认知活动是情绪的充要条件”。第二章分析了达玛西奥的情绪感受认知思想,他首先从进化论的角度阐明了情绪先于感受,接着从理论和

实证两个方面证明情绪和感受的缺失会影响到涉及个人和社会领域的推理和决策的正常运行,以及情绪和感受在建构自我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章阐述了达玛西奥情绪感受认知思想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为身心一体论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批判了笛卡尔的小矮人理论,有利于促进人类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及社会的进步。【关键词】:达玛西奥情绪感受推理决策意识自我感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42 【目录】:中文摘要8-9ABSTRACT9-11引言11-13第一章情绪、感受与认知关系的历史探究13-191.1哲学史上关于情绪、感受与认知关系的观点13-161.1.1柏拉图“灵魂的三重划分”131.1.2亚里士多德“灵魂的感觉活动和理性认识”13-141.1.3托马斯·阿奎那“感觉认识论”141.1.4笛卡尔、斯宾诺莎的情绪认知观14-161.2心理学史上关于情绪、感受与认知关系的观点16-191.2.1詹姆斯“外周生理学理论”16-171.2.2扎荣茨“情感独立于认知”171.2.3拉扎勒斯“认知活动是情绪的充要条件”17-19第二章达玛西奥的情绪感受认知思想19-352.1情绪先于感受19-232.1.1情绪的分类19-202.1.2感受的分类20-232.2情绪与感受参与理性决策过程23-292.2.1情绪感受障碍与推理决策缺陷并存的实例证明23-242.2.2情绪感受障碍与推理决策缺陷并存的生物学依据24-252.2.3模型的建立——躯体标示器假设25-292.3情绪与

感受加强自我的建构过程29-352.3.1意识的种类30-312.3.2意识的产生——自我感的出现31-35第三章达玛西奥情绪感受认知思想的哲学反思35-423.1为身心一体论提供科学依据35-383.2反驳了笛卡尔的“小矮人”理论38-393.3促进人类的幸福39-42结语42-44参考文献44-46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6-47致谢47-48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48-50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情绪、感受与认知 篇2

本文通过对1 076名大学生的测试, 构建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体验间的关系模型, 分析三者间的关系,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教育实践。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采用随机整群取样法, 在湖南、江苏、安徽、上海的7所高校抽取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在校大学生1 100名为被试, 回收有效问卷1 076份。其中男生546名, 女生496名, 未注明性别者有34名; 大一学生391名, 大二学生368名, 大三学生290名, 大四学生19名, 未注明年级者8名; 文科专业学生428名, 理科专业学生612名, 其他专业23名, 未注明专业者13名。年龄在16 ~ 24岁。

1. 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 1 )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本研究参考Caprara等[1]编制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问卷”, 由5名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和3名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将其翻译成中文版, 并结合中国文化特点, 增加了调节积极情绪效能感维度, 将修订后的问卷作为测量工具, 修订后信效度较好。内容包括感受积极情绪效能感、调节积极情绪效能感、调节沮丧/痛苦情绪效能感、调节生气/愤怒情绪效能感4个维度, 共有12个项目, 采用5级计分。 ( 2) 情绪调节量表。采用“情绪调节量表”[9]测量个体使用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2种情绪调节策略的情况, 共14个项目, 5级计分。本研究中该量表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2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 78和0. 85。 ( 3 ) 正性感情和负性感情检核表[10]。该表共20个描述不同情感和情绪的词, 5级计分, 主要用于测量被试对正性和负性感情体验的频率。本研究中该表正性和负性感情维度上的α系数分别为0. 86和0. 84。

1. 3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 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中介效应检验。

2 结果

2. 1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策略和情绪体验的相关性由表1可见,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正性情绪呈正相关, 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 认知重评与正性情绪呈正相关, 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 表达抑制与正性情绪无相关性 ( P > 0. 05) , 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 ( r = 0. 10, P < 0. 05)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认知重评及表达抑制均呈正相关 ( P值均 < 0. 01) 。

注: * P < 0. 05, **P < 0. 01。

2. 2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情绪体验间的中介效应由于表达抑制策略与模型中的因变量正性情绪及负性情绪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 04与0. 10, 不可能成为中介变量[11]。因此, 本文仅分析认知重评策略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情绪体验间的中介效应。

2. 2. 1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正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根据中介分析标准程序[12], 分4步对认知重评的中介作用进行分析。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作为预测变量, 认知重评作为中介变量, 正性情绪作为结果变量。第1步, 用预测变量预测结果变量, 进行回归分析; 第2步, 用预测变量预测中介变量, 进行回归分析; 第3步, 用预测变量和中介变量同时预测结果变量, 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第4步, 对中介效应的显著性进行检验, 结果见表2。其中的结果是标准化解。由于依次检验 ( 指前面3个t检验) 均有统计学意义, 所以认知重评的中介效应有意义。由于第4个t检验也有意义, 所以是部分中介效应, 效应值为0. 42×0.19 = 0. 080, 直接效应值为0. 27, 总效应值为0. 3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0. 42×0. 19÷0. 35 = 0. 228 6。Sobel检验显示, 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正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

注: SE 表示标准误, **P < 0. 01。

2. 2. 2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由于依次检验 ( 指前面3个t检验) 均有统计学意义, 所以认知重评的中介效应有意义。由于第4个t检验也有意义, 所以是部分中介效应, 效应值为0. 42× ( - 0. 14) = - 0. 059, 直接效应值为 - 0.22, 总效应值为 - 0. 28。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0.42× ( - 0. 14) ÷ ( - 0. 28 ) = 0. 214 3。见表3。Sobel检验显示, 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

注: SE 表示标准误, **P < 0. 01。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认知重评呈正相关, 说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认知重评关系密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除直接影响情绪体验外, 还通过个体的认知重评策略间接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认知重评和情绪体验间的关系模型表明: ( 1) 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正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显著, 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2. 86% ; ( 2) 认知重评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负性情绪间的中介效应显著, 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1. 43% 。

有研究表明, 认知评价能降低个体的主观负性感受, 并使个体的情绪生理唤起 ( 如皮肤电反应) 降低[8]。认知重评影响个体推理的实证研究也发现, 实验组对负性情绪进行认知重评后, 其推理成绩好于表达抑制组和无调节组[13]。本文基于构建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认知重评与情绪间的关系模型发现,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部分通过认知重评影响个体的正性情绪体验。可能的心理机制是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更有信心应对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 表现为他们会采取更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如认知重评, 改变负性事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从而体验到更多正性情绪体验。

情绪、感受与认知 篇3

关键词:杏仁核;恐惧条件反射;社会性情绪;情绪性注意;情绪性记忆分类号B842

1前言:

从古希腊时就在探讨情绪与理智的关系,如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人的灵魂具有认知和求动两种基本的功能。近代笛卡尔提出了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论思想,而斯宾诺莎(Spinoza)则认为两者是同一的一个整体,将情绪看作是认知的(许远理,郭德俊,2004)。但是,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并极力向自然科学靠拢,使得人们淡化了情绪与认知的关系。詹姆斯(James)认为,只要研究情绪的每种生理唤醒的具体生理机制即可,认知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许远理,郭德俊,2004)。随着认知心理学的诞生,人们将注意的焦点又转向认知在情绪中的作用。认知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心理学研究领域一个热点话题。自上而下观点将情绪看作一种评价过程,借助个体的动机、需要、目标以及所处的社会背景信息,决定何时(when)、为什么(why)以及怎样(how)做出评价,从而产生合适的情绪;而自下而上观点将情绪看作对刺激特征的感知过程,如感知刺激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等,使个体获得“情绪性线索”(emotional cues),并促进对刺激的再认、记忆和注意等加工过程。

通过外科手术切除颞叶皮层(temporal cortex)的猴子会表现出异常情绪性行为:如不再对先前所恐惧的刺激感到害怕,试图用嘴去吃各种各样的东西等。Weiskrantz(1956)指出,上述异常行为主要是颞中部杏仁核(amygdala)的损伤引起的。杏仁核的损伤使得个体对刺激的感知与情绪信息的表征分离,破坏了个体对刺激的动机意义的觉察能力。从此,杏仁核作为一个情绪加工的重要神经结构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本文通过综述杏仁核在社会性情绪、恐惧情绪效价获得与再认、情绪性记忆与注意的研究,指出情绪是一种受到社会背景所影响的自下而上加工(刺激驱动)和自上而下加工(概念驱动)交互作用的结果,而杏仁核则是参与这两种加工过程最重要的脑神经基础。

2社会性情绪

在几百万年的进化历程中,人类进化出了高度发达的社会判断能力,尤其是对面部表情的判断能力,使人们拥有了“社会性智力”。因此,社会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他人面部表情的准确判断,如他人是否值得信任、是高兴还是厌恶、是恐惧还是愤怒等,只有准确地把握对方的情绪变化才能进行有效的社会交流。杏仁核在社会性情绪加工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对恐惧面孔刺激的加工。

2.1社会性情绪刺激的内隐加工

功能影像学研究发现,当恐惧性的面孔快速地呈现,以致被试对所呈现的刺激无明显觉察时,杏仁核同样显著性激活,这表明杏仁核能够内隐地加工情绪性刺激(Whalen, Rauch, Etcoff, Mclnerney, Lee, & Jenike,1998)。甚至在盲视病人的研究中,对盲视野区呈现恐惧性的面孔,也能激活杏仁核(Morris,DeGelder,Weiskrantz,& Dolan,2001)。而另一项fMRI研究中(Hart, Whalen, Shin, Mclnerney, Flscher, & Rauch,2000),个体在观看其不熟悉的、新异的同种族和不同种族个体的面孔时,杏仁核都出现了显著激活。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同种族的面孔反应时,杏仁核激活的习惯化形成要快于对其他种族的面孔反应,同时激活程度与个体对这一种族的内隐的评价相关,这说明杏仁核不但能对危险性刺激自动觉察和警觉,还会受到自上而下的调节。

2.2社会性学习方式

恐惧反应能通过学习的方式获得,即个体无需亲自经历恐惧性的事件,而通过指导语或是观察的方式就能习得刺激潜在的恐惧性特征,杏仁核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也起重要作用。例如,个体观察到当一个蓝色的方块出现时,同伴就会受到电击并表现出痛苦的反应,那么个体通过观察这一过程后也会习得恐惧反应,这种情况下观察者通过内隐的方式习得环境中潜在的恐惧性特征。另外,个体也可通过别人告知这种蓝色方块和电击之间的关系来习得蓝色方块会预示潜在电击的发生,这种情况下蓝色方块的情绪特征通过语言这种象征性方式传递。在一项fMRI研究中发现(Olsson & Phelps,2007),通过观察他人遭受痛苦与恐惧条件反射所引起的杏仁核激活程度是相似的,并且所引起的生理反应也相似。而另一项fMRI研究发现(Phelps, OConnor, Gatenby, Gore, Grillon, & Davis,2001),相对于那些指导语提示“安全”的刺激,左侧杏仁核对提示“危险”的刺激反应强度更强。与恐惧性条件反射中左、右侧杏仁核都起重要作用不同,在指导语方式的恐惧获得中,左侧杏仁核可能起更为重要的作用,这可能与左半球是语言加工的优势半球相一致。需要指出的是,观察学习与指导语学习在恐惧习得上可能是不同的,观察学习可能与恐惧性条件反应更相似并更需要杏仁核的参与,而指导语学习中可能涉及语言符号信息的保持,可能还需要海马等脑区的参与。但在恐惧的生理表达方面,两者可能都要依赖于杏仁核。

2.3刺激的社会性和情绪性价值表征

动物研究表明,杏仁核损伤的猴子其社会行为表现出了微妙的变化(Emery, Capitanio, Mason, Machado, Mendoza, & Amaral,2001):动物变得很安静,不再胆小,敢于接近新奇的刺激。更为有趣的是,正常猴子对杏仁核损伤的猴子表现出了异常的亲和行为,但是杏仁核损伤的猴子却没有表现出对正常猴子异常的亲和行为。这说明了正常猴子能够发现异常猴子微妙的变化,即他们不再那么具有攻击性并且易于接近,而杏仁核损伤的猴子却不能发现这些变化。人类的研究发现,能够强烈表达人的目的、意图、情绪等社会性信息的生物性动作(biological motion)显著激活了杏仁核(Bonda,Petrides,Ostry,& Evans,1996),而双侧杏仁核损伤的病人却不能用正常的词汇来描述这些生物性动作,也不能将这些动作归入合理的社会范畴(Heberlein,Ravahi,Adolphs,Tranel,& Damasio,2000),这说明杏仁核在从刺激中提取他人的目的、意图、动机、情绪等社会性信息中具有重要作用。总之,人类的大脑为人类在变化迅速的环境中得以生存提供了保障,使人类能从复杂的环境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从而对事件结果做出预期,而外界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得多也更难预测。杏仁核与其他脑区相互连接提取刺激的社会、情绪和动机等信息,以指导和调节我们的行为表达,实现社会交流,并更好适应社会环境。

nlc202309041212

3恐惧性条件反应

3.1恐惧性反应建立:外侧核

大量的证据表明,杏仁核在经典恐惧性条件反射的习得中起重要的作用。通过将中性的刺激与厌恶性刺激配对出现,最终使中性刺激也具有了条件反应的特性,这就是恐惧性条件反射的典型范式(蔡厚德,2010)。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当中性刺激与厌恶性刺激伴随出现时,动物的皮电反应增加,同时伴随杏仁核激活的增加(LaBar,Gatenby,Gore,LeDoux,& Phelps,1998)。这表明杏仁核不但在参与负性情绪价值的习得,而且在恐惧性情绪的表达中也起重要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杏仁核的外侧核(lateral nuclei,LC)聚集来自大脑许多区域的信息,在外侧核建立了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表征的突触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的联结,而损毁LC则影响恐惧性条件反射的建立(Campeau & Davis,1995)。因此,LC对恐惧性条件反射的习得起关键作用。外侧核将信息投射到中央核(central nucleus)和基底核(basal nucleus),最后由中央核输出信息,投射到其他脑区引起相应的恐惧和焦虑等情绪反应。

3.2信息传递的“低”路和“高”路

杏仁核能对早期的模糊情境作出定向判断,而随后的一些信息再提示情境是危险的或是安全的,从而将刺激的外显特征与情绪反应连接起来。研究表明,存在两条通路将刺激特征的有关信息传递到杏仁核。一条是直接的丘脑-杏仁核通路,也叫“低”路(“low”road)。这条通路传递刺激的感知觉信息,不经皮层的快速刺激输入,称之为“快通道”,能让有机体做出快速的反应,以应对突如其来的情景变化。如果这些来自丘脑的信息中包含了危险性的信号,那么杏仁核在粗略的、快速的评价刺激的情绪意义后,便可率先激活并启动自主、行为和内分泌反应。第二条通路是丘脑-皮层-杏仁核通路,也叫“高”路(“high”road)。这一通路将来自丘脑的感觉信号投射到感觉和联络皮层。大脑皮层基于对刺激的认知加工(外侧前额皮层)、动机与情绪意义评价(腹内侧前额皮层、眶额皮层和前扣带回皮层)进一步调节杏仁核的情绪反应(刘飞,蔡厚德,2010)。

这两条通路的存在对于物种的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杏仁核与听觉皮层的关系(LeDoux & Phelps,2010)。第一,皮层下通路的存在可以让杏仁核迅速地觉察环境中危险性的刺激,尤其是在缺乏对刺激完整的、足够时间的分析的情况下,这种“快速、直接的”加工通路使物种获得了进化上的优势。第二,这种快速的皮层下的通路可以启动杏仁核去评价皮层通路所接收到的信息。如一个大的声音可以让杏仁核快速发出警告,以防被附近潜在的狩猎者捕获的危险,但机体的防御机制并没有立即完全发动,而是要等听觉皮层去分析这一声音的位置、频率和强度,以决定这一潜在危险性的声音的本质和范围,而皮层下和皮层上信息的整合则发生在杏仁核的外侧核。第三,皮层下通路可以起一种注意中断的作用,使大脑通过杏仁核-皮层通路投射的方式,将注意力转移到注意焦点范围之外的危险刺激上。

3.3恐惧性反应消退:内侧前额叶与背外侧前额叶

恐惧的习得对于物种延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习得某些刺激不再具有危险性也是必要的。如果无危险性的刺激也引起不必要的恐惧反应而个体没有能力去抑制这种恐惧反应的话,可能会干扰个体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甚至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如患恐怖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广泛性焦虑症和其他的焦虑障碍等。因此,恐惧反应的正常的习得和消退对于人类的正常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内侧前额叶(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可能具有抑制杏仁核激活的作用,在恐惧消退中起重要作用。在一项fMRI研究中(Phelps,Delgado,Nearing,& LeDoux,2004),在对被试进行消退训练时,内侧前额叶激活增加。进一步分析发现,内侧前额叶的激活程度与消退学习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杏仁核的激活呈负相关关系。临床研究指出(Rauch,Shin,& Phelps,2006),内侧前额叶功能紊乱则会引起与恐惧相关的临床障碍。由于人类具有思考的能力,能够采用认知策略去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使得研究者开始关注认知策略在恐惧反应消退中所涉及的神经基础。研究经常会呈现一些负性的、具有情绪诱发的刺激,让个体运用认知策略控制情绪反应。在这些研究中,杏仁核激活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背外侧前额叶(dorsolateral prefrontal areas)的激活则呈现上升的趋势(LeDoux & Phelps,2010)。背外侧前额叶可能参与更高级认知功能的加工,如执行控制功能等,而这一脑区与杏仁核没有任何的纤维联系,因此对杏仁核的任何调节作用可能都是通过腹侧或内侧前额叶作为中介进行的。研究也证实,当一个负性的情绪通过认知策略所消除时,内侧前额叶的激活强度增加(Urry,2006)。

总之,杏仁核在恐惧反应的习得和消退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内侧前额叶可能起了重要的调节作用。而“高”“低”通路则使杏仁核作为一种监控系统,不断地监控情绪性刺激的背景信息的变化,并调节感知和记忆系统的激活水平以觉察和编码这些变化,做出相应行为和情绪反应。

4情绪性注意

4.1刺激特征的前注意分析

对环境进行前注意分析(preattentive processing)可能是杏仁核的特性之一,以对有意义的信息进行编码并记忆。Cherry(1953)提出了著名的“鸡尾酒会效应”(cocktail party effect),指出像名字等这种情绪性突出的刺激(emotionally salient stimulus),可以突破有限的注意资源上的障碍到达意识的层面,并且会得到优先的加工权。人们一般通过注意瞬脱(attentional blink)实验范式来研究注意的时间限制问题,发现当第二个目标刺激为情绪性刺激时,相比于中性的目标刺激,注意瞬脱效应明显降低(Anderson,2005)。Anderson和Phelps(2001)对比了杏仁核损伤者和正常人的注意瞬脱效应,发现杏仁核损伤患者在情绪性刺激呈现时不能出现注意瞬脱减小的现象,这说明杏仁核可以调节对情绪性刺激的注意效果。

nlc202309041212

4.2感知皮层的调节

有研究者认为杏仁核可以增强感知皮层对情绪性刺激的加工(Morris,Ohman,& Dolan,1998),当呈现情绪性刺激时,对刺激的情绪特征接受快于刺激的意义,而情绪特征的较早发现可以影响后来的认知加工,如感知、注意和记忆等。负性情绪效价不但能够激活与情绪加工相关的脑区,而且还能显著激活相关的感知皮层,如恐惧性面部表达要比中性面孔更强地激活了面孔加工的脑区,如梭状回皮层(fusiform cortex) (Pizzagalli, Lahmann, Hendrick, Regard, PascualMarqui, & Davidson, 2002),而这种感知皮层对信息加工的增强可能是通过杏仁核信息反馈调节(feedback)的结果。Vuilleumier等人对三组被试:海马损伤的被试、海马和杏仁核都损伤的被试和正常的控制组被试,呈现恐惧性的面孔和中性的面孔刺激,结果发现控制组被试和单独海马损伤的被试在恐惧面孔呈现条件下视觉皮层出现了更为强烈的激活,但是杏仁核损伤者的视觉皮层则没有出现显著性激活(Vuilleumier,Richardson,Armony,Driver,& Dolan,2004),这说明当视觉皮层加工情绪性刺激时,杏仁核可以调节视觉皮层的变化,在刺激加工的早期就接收到了有关刺激的情绪性意义的信息,并且通过与视觉皮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节对感觉信息的加工。

总之,杏仁核能够在刺激加工的早期分析有关情绪性的信息,并对感知皮层进行反馈调节以增强对刺激感知信息的加工,从而确保那些具有高唤醒度和显著情绪性的刺激能够得到优先注意和加工。

5情绪性记忆

5.1记忆的调节:编码、巩固和回忆

对情绪性事件的外显记忆或陈述性记忆的强度增强方面,杏仁核具有重要作用,损伤杏仁核会损害这种增强效应。这主要表现在记忆的三个成分上:编码、巩固和回忆的主观感。首先,杏仁核能够影响海马对刺激的编码能力。有研究(McGaugh,2004)显示,生理唤醒能够激活杏仁核的β肾上腺素受体(betaadrenergic receptors)以调节海马对信息的编码,从而增强由生理唤醒所诱导的对事件的记忆能力。杏仁核的损伤并不能直接削弱对外显记忆的巩固,但是却损伤了由生理唤醒所引起的对事件记忆增强的作用。其次,杏仁核在情绪性记忆巩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项fMRI研究发现杏仁核在刺激编码阶段的激活能够预测对于情绪性刺激的随后的记忆情况(Stefanacci,Suzuki,& Amaral,1996)。而另一项研究发现在对情绪性的刺激进行编码时,杏仁核和前部海马的激活能够增强后来对这些刺激的回忆能力(Dolcos,LaBar,& Cabeza,2004)。最后,杏仁核在对情绪性刺激的回忆中具有重要作用。一项fMRI研究发现,后部旁海马和颞极在对中性的刺激作出“回忆”和“知道”判断时激活增强,而杏仁核却在对情绪性的刺激作出“回忆”和“知道”判断时激活增强(Wheeler & Buckner,2004),这说明对于中性和情绪性刺激回忆的主观判断所涉及的神经机制是不同的。

5.2激素的调节作用

双分离研究表明杏仁核对于情绪学习的内隐表达是必要的,而海马对于外显的或陈述性情绪记忆至关重要(蔡厚德,2010)。对动物和人的研究表明,杏仁核和海马的不同记忆功能还会受一些激素的影响,如肾上腺素(epinephrine)、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等。适当剂量的激素可以增强对事件的外显记忆能力,激素水平过高则会损伤这种记忆(LeDoux & Phelps,2010),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情绪性唤醒有时会增强对事件记忆的能力,而有时则会降低对一些事件的记忆能力。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激素对杏仁核和海马起相反的作用(Kim & Diamond,2002),当杏仁核觉察到危险事件时,便会调节释放激素。当激素到达大脑皮层时,会抑制海马对外显记忆的加工过程,而增强杏仁核对内隐情绪的加工(如恐惧条件反应获得)。因此,在强烈的压力或是刺激下,大脑外显记忆的能力有时会被损坏,但内隐记忆的能力则不会受到影响,这可以解释在遭受重大的创伤或压力后对有关事件的记忆会丧失的现象,同样也可以解释抑郁症患者和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记忆功能失调现象(LeDoux & Phelps,2010)。

总之,杏仁核对记忆的易化作用使得情绪性事件在过了很长时间后仍能回忆起来。虽然,对情境记忆大多依靠海马进行长时存储而不是杏仁核,然而,当这一事件具有情绪性或是适度唤醒时,杏仁核能调节海马并增强记忆的巩固性。

6总结和展望

认知和情绪现象常掺杂在一起,认知任务经常包含情绪过程(如态度),同样情绪任务也经常用社会性刺激(如面孔)。个体需从社会性刺激中提取情绪信息,以指导个体社会性行为的表达,同时,个体通过对刺激特征的感知,不但能够通过认知策略调节恐惧反应的消退,而且使情绪影响认知加工,尤其是对注意和记忆功能的影响,能增强情绪性刺激的注意和记忆能力。而杏仁核作为边缘系统的一部分,与前额皮层(prefrontal cortex)、感知皮层(sensory cortices)和海马复合体(hippocampal complex)等脑区相互连接,是认知与情绪加工中的重要神经系统之一。综上所述,情绪是一种受到社会背景所影响的自下而上加工(刺激驱动)和自上而下加工(概念驱动)交互作用的结果,而杏仁核则是参与这两种加工过程最重要的脑神经基础。今后,研究者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拓展研究。

第一,注重对实验设计及实验条件的控制能更好研究杏仁核在认知与情绪加工中的作用。在动物研究中,当非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不再匹配呈现时,外侧杏仁核对于条件刺激的激活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Repa, Muller, Apergis, Desrochers, Zhou, & LeDoux,2001)。人类的研究也表明,相比于恐惧获得阶段,恐惧消退阶段杏仁核激活强度降低(Phelps et al.,2004)。但对患有特殊恐惧症(specific phobia)的病人研究表明,在成功治愈时杏仁核并未表现出激活强度的降低(Straube,Glauer,Dilger,Mentzel,& Miltner,2006),这种不一致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后者采用了block设计,这种实验设计可能会引起杏仁核激活的习惯化。因此,有必要采用事件相关fMRI(eventrelated fMRI,erfMRI)技术来探究杏仁核是否能在消退反应中激活降低。另外,当观看面部表情图片时,个体对他人内部心理状态的正常判断中,杏仁核表现出显著激活(Morris et al.,1996)。但有研究发现,双侧杏仁核的损伤只破坏了对来自静态面部情绪所传递的社会和情绪信息的加工,而复杂视觉环境中的其他社会和情绪线索却没有受到影响(Adolphs & Tranel,2003)。那杏仁核是否只专门加工面部情绪?面孔既可以提供有关情绪状态的信息,同时对面孔的加工也涉及社会认知的成分。或许,在根据社会性视觉线索做社会性判断时要比对基本情绪做简单判断时更需要杏仁核的参与。将来有关研究还需关注实验所采用的刺激类型或任务类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第二,杏仁核与情绪的正负效价关系。负性或是正性的刺激相比于中性刺激均能更增强记忆能力,这种情绪对记忆的增强效应可能取决于情绪唤醒度以及杏仁核的激活程度而与情绪的正负效价无关(Cahill & McGaugh,1998)。有研究指出,正、负情绪分别激活一些额外的神经系统,如正性情绪能激活参与奖赏加工的神经系统(Hamann,Ely,Grafton,& Kilts,1999)。但参与正、负情绪对记忆的这种增强作用的脑神经机制的关系仍不清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情绪、感受与认知 篇4

中小学生对父母管教信息的认知、情绪与行为反应倾向

运用情境模拟的方法,对中小学生对父母管教信息的认知、情绪与行为反应倾向进行了研究.被试是616名中小学生.结果表明:(1)小学中年级以上学生对家长管教信息的情绪有较准确的认知;(2)不同管教信息的教育效能有优劣之分:诱导教诲最能引起被试的正面反应,其次是困扰担忧,伤心失望能引起部分学生的顺从反应,愤怒批评易引起子女的`消极情绪和对抗行为.(3)父亲发出的管教信息比母亲更具权威性,更易引起子女积极的情绪体验与行为倾向.(4)学生对家长管教信息的反应具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小学生比中学生更易接受、顺从家长管教,女生比男生易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与服从行为.(5)被试的认知评价与其情绪反应、行为倾向有较高的一致性.学生对父母管教信息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管教信息的认知.如果学生的认知较为积极,更易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

作 者:陈俊 张积家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广州,510631刊 名:心理学报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ACTA PSYCHOLOGICA SINICA年,卷(期):35(3)分类号:B844关键词:中小学生 父母管教信息 认知 情绪 行为反应倾向

如何通过认知论管理自我情绪 篇5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了解认知论的概念和作用; ● 了解认知论的六个衍生理论;

● 了解不同人面对同一事件时表现不同的原因; ● 学会初步调解自我情绪的方法。

如何通过认知论管理自我情绪

情绪管理包含许多重要的理论,其中最基础的理论是认知论。

一、什么是认知论

认知论最早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通俗地讲,认知论的核心思想是:人的情绪是由人的认知方式决定的。模式是:

A(外部刺激)→B(评价方式)→C(情绪)

由此可见,人的情绪不是由外部刺激直接形成的,而有一个过渡的过程,也就是人们评价事物的方式。也就是说,面对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看问题的方式不同,就会造成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

比如,同样面对失恋,有的人会痛不欲生,甚至选择自杀,有的人难过几天就释怀了。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在意识、潜意识层面对爱情的看法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爱情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有的人却将爱情视为一场游戏。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一个人对爱情的看法不同会造成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因此,要想调整自己的情绪,就需要从意识层面到潜意识层面调整自己的认知。这时需要注意一点,意识层面的认知比较容易调整,潜意识层面则不然。譬如在失恋后,很多人觉得可以接受,但仍然觉得非常难受,就是因为在潜意识层面没有及时调整过来。

【案例】

同一事件的两种反应

高速公路汽车追尾造成交通堵塞,结果导致两个人没能及时赶到飞机场,错过了自己的航班。

这两个人对这件事的情绪反应截然相反。一个人非常懊恼,心想:如果我能早点出发,不就能赶上飞机了吗?另一个人却喜滋滋的,心想:幸亏我出发得晚,否则那些追尾相撞的车子里,可能就有我的车了!

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看法差异是非常大的,这就是认知论的力量。

二、学习“认知论”改变自我情绪 1.多说“我气死我了”

由于每个人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不同,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生气不是由外部刺激形成的,反而与自己的观念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与“你气死我了”相比,“我气死我了”更加准确。概括为四句话就是:

我生气主要是我的观念引起的,我生气主要不是外部环境引起的,我以后一定要少说“你气死我了”,我知道主要是“我自己气死我了”。

想要随时随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妨把这四句话打印三份,床头贴一份,卫生间贴一份,办公桌贴一份,看到后就默念一次,空闲的时候默默体会,这样坚持半年,个人情绪就会有很大的改观。如果能够把这样的观念导入企业文化里,员工之间的扯皮现象就会空前减少,团队精神则会大幅增强。

2.寻找积极的一面 员工在工作中受到领导批评后,有的人气到晚上失眠,有的人却反应很淡,这都与个体的认知有关。这时应该如何调节心态和情绪呢?

人们的反应不同,是因为对批评的看法不同,因此这时人们应该想: 首先,批评是一种变相的激励,能够促使人们进步;

其次,批评意味着工作的安全性,因为领导如果想要开除一名员工,就不会大费周章、浪费时间去批评他;

再次,对于干部而言,“批评多”是受重用的特征,正所谓“多做多错”,做的事越多、管理的范围越大就越容易受到批评;

最后,直截了当的批评说明关系亲近,批评越多的人往往越受到领导的信任、重用和亲近。

因此,受到批评并非绝对是坏事。3.认识到认知与客观因素的关系 人的认知也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改变一个人的情绪。比如,某专门为企业高层管理者开办的学习班采用了幼儿化的管理方法,上课的地点在幼儿园,设施都是儿童的规模,上课要举手、要唱儿歌,放学后要家长来接。因为孩子的创新能力普遍比成人强,在受到儿童化的调试之后,四五十岁的管理者的创新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很多平时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得以解决,工作压力得以缓解,情绪也更加良好了。这个班级最终达到了提高创新和解决情绪压力的目的。

三、认知论的六大衍生理论

认知论的衍生理论有六个,分别是:对错程度论、社会标签论、视角大小论、攀比论、风险放大论、他人评价重视程度论。

1.对错程度论 对错程度论的定义

对错程度论,即对错观念清楚程度越高,人就越痛苦。凡事都要讲究对错的人往往活得十分痛苦,对错观程度低(即思维弹性更高)的人则更幸福。

心理学的经典论述是:人与人之间的事情只有大是大非,没有小是小非,小事情没有约定俗成的对错标准。工作中讲对错是可以的,但是把工作中的对错观任意扩大到私人领域,或者人际交往的领域,就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痛苦。

对错程度论的核心 对错程度论的核心要点是:一个人想要生活幸福,就要降低自己的对错观念。

比如,在日常生活当中,夫妻吵架是很常见的事情,而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吵架过程中“热衷于讲道理”的程度。有的人喜欢在吵架中讲道理,热水瓶放在哪里要讲道理,装修刷什么颜色的漆要讲道理,甚至到哪里旅游、坐什么车也要讲道理,这样的人往往最痛苦。而能够赞许对方的决定的人,则往往比较幸福。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事的对错观也在发生变化。譬如,在五十年前,是否忠于毛主席是一个非常大的对错问题,每个人吃饭前都要高呼“毛主席万岁”,现在如果有人这样做,就会受到别人异样的目光洗礼了。再例如,原来人们都认同计划经济的优越性,现在如果再主张全面恢复计划经济,就会贻笑大方了。

由此可见,历史上所谓的“大是大非问题”的标准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在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提高自己的思维弹性、降低自己的对错观,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

对错程度容易偏高的人群

部分理工科背景的人员。部分理工科背景的人的对错观程度往往容易偏高,因为这些人搞学术研究的时候必须得出准确答案,对事物的判断永远是非对即错,一旦他们把这个观念扩展到私人生活中,就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部分财务背景的人员。他们容易把财务工作观念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对错观程度偏高。例如,财务人员总是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流程都细化到每分每秒,譬如几点到几点吃西餐,几点到几点看歌剧,一个月以后要去干什么„„不允许出现丝毫误差。这种强烈的对错观往往会招致爱人的反感,影响婚姻质量。

部分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备受父母和长辈的宠爱,因此有些人习惯了获得,在与人交往时特别爱讲道理,任何事情都要分清对错,导致恋爱时分手率高,工作时跳槽率也高。

操作方法

降低对错观。说到底,部分工作中对错程度高是正确的,但把这种对错观泛滥到生活里就不妥了。因此必须牢记:人与人之间的事情只有大是大非,没有小是小非,小事情没有约定成俗的对错标准,只有降低自己的对错观,才能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

消除“执意追求公平”的负面思维。公平是很主观的东西,世界上没有脱离人的主观存在的客观公平,也根本不存在人人认可的公平。因此,追求公平是一种很荒谬的想法,意味着和自己做对。如果一个人总是觉得他人对自己不公平,想要追求真正的公平,则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社会标签论

社会标签论的定义

社会通过一个人的亲朋好友、同学、邻居、电视、电台、报刊、杂志,无时无刻不在给个体贴标签,这些“标签”指的是一个人生活状态的好坏,个体为了迎合这些社会标签,就会产生心理扭曲、人格扭曲,进而形成痛苦的心态。

潜移默化的广告

社会给人贴标签时有一种人们无法察觉的途径,就是广告,但广告贴的往往是一种负面标签。为了把产品卖出去,绝大多数厂家在广告都会制造一种高于生活实际的、虚假的生活模式,力图暗示每一个看到广告的人:你目前的生活状态很糟糕,只有买了我的产品,你的生活才会步入正轨。

例如,在一个售价为十几万、二十万的中档车的广告中,一名30岁左右的年轻白领架着斯文的金边眼镜,开着一辆价值十七八万的轿车在沙漠边缘飞驰而过,之后由旁白报出这款中档车的品牌,暗示观众:如果你已经二十七八岁,如果你是一位白领精英,如果你还没有这样一辆车,你就是过着不正常的生活。于是观众们就产生了痛苦。也许在看这条广告之前,没有座驾的白领会因为攀比而感到难受,但由于没有受到如此强烈的暗示,难受没有达到非常高的程度。然而看到这条广告之后,很多20多岁还没有车或只有价值10万左右档次的车的人就会觉得抑郁、痛苦。

对女人而言,时尚类杂志引发的问题更为明显。据统计表明,连续一年坚持每天阅读时尚类杂志超过一小时的女孩子,得抑郁症的比例是正常人群的好几倍。说到底,时尚杂志传递和塑造的是一种典型的跟实际生活脱钩的虚假生活方式,这种看似简单的社会标签,实际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社会标签是痛苦之源

即使是研究管理心理学出身的人,也很容易掉进社会标签的陷阱。

【案例】

私家车的变迁史

鞠强年轻时曾在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当老师,那时他还没有私家车。随着知名度增大、社会地位提高,周围不少人都对他说:“鞠老师,你怎么能没有私家车呢?像你这样的人,怎么也得有私家车吧!”由于周围舆论的鼓励,鞠强便去挑选了一辆黑色的普桑,这时上海财经大学还没有别的私家车,别人都觉得鞠老师生活得很幸福。

过了若干年,购买私家车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鞠强的普桑就不乍眼了,这时周围人又说:“你怎么能坐这种车呢,一辆普桑而已?怎么也得弄个别克吧!”于是鞠强又把普桑卖了,花30万买了一辆黑色的别克,别人又觉得鞠老师生活得很幸福。

又过了若干年,周围又有人说:“鞠老师,你怎么能坐别克呢,像你这样的人,怎么也得坐奥迪A6!”于是鞠强又花60万买了一辆奥迪A6。过不多久,人们又来劝他换奔驰。鞠强想:再过几年,会不会有人让自己换一架直升飞机呢?

案例中鞠强的购车过程就是典型的被社会标签牵着跑的例子。事实上,许多人都在为社会标签而活,因社会标签而忙碌,管理阶层的人更是如此。例如,有人买了一辆老式奔驰,这两车外形很好看,但驾驶座的位置很矮,坐进去很不舒服,但考虑到能够吸引很多人的目光,这个人就拼命地弯下腰开车,最终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这个人就是在为社会标签而活,一旦陷入这些标签里,事实上就是在追求虚无飘渺的东西,因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到社会标签是痛苦之源,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各类非必需品广告,减少内心纠结程度,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更加稳定。

3.视角大小论

视角大小论的定义

视角的大小会影响人的情绪,视角越大,痛苦越少,视角越小,痛苦越多。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视角非常小的时候,生活中的任何小事都会变成大事;一个人的视角足够大的话,生活中的大事也就变成了小事。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家庭主妇们往往烦恼很多,就是视角太小的缘故;哲学家的烦恼比较少,就是因为他们的视角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生活中发生的事在他们眼中也就都成了小事。

视角大小论建议人们:放大视角,就可以放宽心胸。人的视角大了以后,生活中的大痛苦就会变成小痛苦,小痛苦则会烟消云散,不快乐的事会变成快乐的事,小快乐也会变成大快乐。总体而言,一个人的视角大了以后,情绪就会全面向正面推进。

改变视角大小的方法 爬爬高山。据统计,住在高山里的少数民族的快乐指数往往比山底下的民族要高。正是因为高山在无形中能够把人们的视角拉大,以此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使生活中的事情都变成小事,人也就不容易产生烦恼了。与此相对,住在市中心小房子里的人烦恼总是特别多,就是因为视角小,很容易注意精细的东西,从而导致心理上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选择爬爬高山,改变自己的视角,转换自己的心情。

看看大海。大海非常开阔,能够给人造成很好的心理暗示,因此海边的人的心态往往比较乐观。

扫扫坟墓。扫扫坟墓,特别是名人的坟墓,人们的思维会纵贯古今,会迫使自己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从而就容易想通很多平时无法想通的东西。无论是功名利禄,还是人际关系,鸡毛蒜皮的小事摆到历史的长河中,就都变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要点提示

改变视角大小的方法: ① 爬爬高山; ② 看看大海; ③ 扫扫坟墓; ④ 想想人生; ⑤ 学学历史; ⑥ 翻翻哲学; ⑦ 请写大字。

想想人生。我们要学会从人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当人的年龄一点点增加时,回望年轻时的烦恼,就会觉得天真可笑,很多担心都是多余的。因此如果今天有了烦恼,不妨把视角调到二十年之后,也许就会觉得烦恼变成了小事一桩。另一种方法是假定今天是人生中的最后一天,调稳情绪,深呼吸几次,回忆自己的人生,此刻就会发现,工资问题、级别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通通都会烟消云散。

学学历史。历史可以使人通达,把人的视角拉大。

【案例】

让他三尺又何妨

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做官。张家世居桐城,其府第与吴家的宅院为邻,两家中间有一块隶属张家的隙地,向来作为过往通道。后来吴氏建房子时,想越界占用两家之间的公共隙地,但这势必影响张英家人的正常出行,张家不服,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

一方是朝中有人,一方是当地富甲,县衙一时无法决断,于是张家写信给京城的张英,企求以势压人。结果官至礼部尚书的张英回了一封家书,却只有四句话:“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读罢,顿生惭色,于是让吴家三尺。吴家见状,感慨至深,也让张家三尺,两家房屋中间遂留下一条六尺巷。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张英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拉大了人的视角,从区区一堵墙,拉大到“万里长城”,连修筑万里长城的秦始皇都泯灭于历史长河中,区区的三尺地又何必相争呢?由此可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堵墙的纠纷其实非常渺小,一旦认清这个事实,人们就不会再耿耿于怀了。

翻翻哲学。大部分哲学探究的都是世界的本源,视角非常宏大,多翻哲学可以使人心胸开阔,避免钻进牛角尖。

请写大字。写字是潜意识的投射过程,人们往往无法觉察。统计学研究发现,字写得偏小的人比较容易斤斤计较,情绪波动也很大。假如一个人写字时左边一点空白都不留,这个人的通常表现就是比较抠门,跟这种人合作就可能比较麻烦。

潜意识能够从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中表现出来,行为举止反过来又会影响潜意识。所以我建议:平时写字写得比较小的人,逐渐把字放大来写,养成习惯以后,就会发现自己的视角也渐渐拉大了。

要点提示

认识论的六大衍生理论:

① 对错程度论:对错观念清楚程度越高,人就越痛苦。② 社会标签论:社会无时无刻的在往个体上贴标签。③ 视角大小论:视角的大小会影响人的情绪。④ 攀比论:攀比常常会造成很大的痛苦。

⑤ 风险放大论:绝大多数人倾向于把风险放大。

⑥ 他人评价重视程度论:应适度重视别人的评价和看法。

4.攀比论

攀比是单因素或少因素的比较

攀比常常会造成很大的痛苦,因为攀比普遍都有一个特点:是单因素或少因素的比较。在攀比中,每个人都拿自己最有利的因素跟别人最不利的因素相比,学历高的人谈学历,工龄长的人谈工龄,级别高的人谈级别,但是最后往往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吃了亏,别人占了便宜。

大量统计数字显示,一个人只有在穷困的时候,金钱的多少才和幸福指数成正比,而其他情况下幸福指数则与人的修养有关。人的收入跟很多因素有关,包括学历、工作内容、劳动效果、劳动效率,这是一个多元化的问题,而人们在攀比时只会抓住一点,忽略其他。

例如,有两个商厦营业员,一个是初中学历,一个是大学学历。出众学历的营业员每个月领两次工资,月初领基本工资一千元,月中领销售提成约几百元,大学生营业员每个月固定工资3000元。在攀比中,两个人都很痛苦。营业员不谈自己的劣势——学历问题,只看到两个人的工作内容相同,自己拼死拼活却最多只能拿1900元,而他每个月却能拿3000元。大学生则认为两人都是公司员工,别人既有基本工资又有考核工资,为何自己销售额是零?

攀比要适度 喜欢攀比不是问题,但是需要注意“度”。轻度攀比可以提高人的工作动力,促使人进步,是有益的;过分、重度的攀比则会起到反作用,不仅可能影响情绪和生活质量,甚至可能使人长期生活在痛苦当中。

5.风险放大论 风险放大论认为,绝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把风险放大,表现为做负面连续联想。这是因为人的心理活动有一个规律,未来情况不明的时候比较容易往坏处想。例如,被领导批评后,有人就会想到会不会被开除,被开除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找不到工作老婆跟我离婚怎么办„„这些就是负面联想,是将风险放得太大的表现。

其实,这一环接一环中,每一件事情成立的概率都是非常小的,一起发生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根本不用担心。你不妨试着回忆曾经担忧过的事情,可以发现其实很少有事情兑现了。

6.他人评价重视程度论 攀比与幸福指数呈抛物线的关系,同样的,一个人对他人评价的重视程度跟幸福指数也呈抛物线的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够适度重视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就会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如果太不重视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就会百无顾忌,没有道德观、廉耻观,生活质量就会下降。

攀比的程度过高会给生活带来反面影响,同样,重视别人的评价程度过高也会起到反面作用。尤其是管理阶层的人,过于重视别人的评价很可能造成心理失衡。

情绪、感受与认知 篇6

关键词:内隐社会认知,情绪稳定性,攻击性行为

1. 实验动机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向成熟发展”,包括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成熟。初二学生正处于这样转折的重要时期。初二是青少年身体发育的高峰,然而心理的成熟却落后于生理的成熟,身心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许多问题,攻击性行为便是其中之一。

1.1 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通俗地讲就是以打架、骂人等用语言或暴力伤害他人的行为。对攻击性行为的界定有很多。L.D.Eron将攻击性行为定义为:“是一种经常性有意的伤害和挑衅他人的行为。”在韦氏词典中,攻击性被界定为:“好斗的准备状态或进攻能量;武断的,令人不快的唐突或轻信的自信。”[1]社会学习理论把攻击看作一种习得的行为,并将行为的获得与表现视作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保存在潜意识中的攻击性倾向无论来自本能还是后天习得,在适当的条件下,都会被启动或激发。

1.2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以往探讨攻击性行为的原因有很多,一般都认为是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对儿童的攻击行为起作用。它包括生物遗传原因、环境原因、家庭原因等,对于心理原因的探讨也有很多,例如角色的认同与攻击性、自卑与补偿、自尊心受挫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A.Greenwald和M.R.Banaji等研究者提出了内隐社会认知(Implict Social Cognition)的概念,人们开始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研究攻击性行为。1996年,S A.Chen、杨治良等采用偏好判断与再认测验匹配等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考察了攻击性行为内隐社会认知特征。结果表明,被试在攻击者的偏好率明显高于被攻击者,从而证明攻击行为内隐与外显社会认知上存在显著的实验性分离,人类的攻击性更具内隐性。

1.3 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社会认知(Implict Social Cognition)是指在缺乏意识监控,在意识状态不明确的条件下,认知主体对社会刺激的组织和解释过程。在这一过程,虽然行为者不能回忆过去的经验,但这一经验潜在的对行为者和判断产生影响。[4]内隐是相对于外显而产生的。内隐社会认知具有间接性、积淀性、无意识性和启动性的特征。[5]张东宁、王有智采用IAT测验应用于内隐攻击性的研究也承认内隐与外显攻击性之间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叶茂林、彭运石[2]的研究也表明内隐攻击对人们的影响是以一种自动化的方式进行的,且对攻击性量化研究的最佳方式是间接测量。高桦(1998)用图片投射测验,考察了在押犯人的攻击性内隐心理特征,结果发现:在押犯人与常人的攻击性在内隐心理状态下表现接近,不具有显著差异,从而得出罪犯产生攻击性犯罪行为是由于对攻击性冲动的管理、控制无效而造成的,并非罪犯与常人在心理深层上存在着攻击性差异的结果,即外显的攻击性与内隐攻击性无关,而与人类的心理情绪的稳定性有关系。

1.4 情绪稳定性

情绪稳定性是个体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是指一个人能积极地调控自己的情绪,在短时间内没有大起大落的变化。[7]一般认为,情绪稳定者的心理自控水平较高,对于自己的情绪能够有效管理,遇到挫折不易发起攻击性行为,而情绪不稳者心理自控水平较低,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挫折容易发起攻击性行为。

综上所述,以往研究表明人类存在内隐的攻击性,内隐攻击性与外显的攻击性行为两者都是独立的过程,并不存在一致的联系,但是这个一般都是以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朱婵媚、郑希付等的研究表明,未成年人存在内隐攻击性,且在内隐状态下,个体的身体攻击倾向性显著高于语言攻击倾向性,并且具有较高的性别一致性。[6]因此本文的一个目的就是研究未成年人的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行为二者是否有一致的关系。高桦(1998)对在押犯人的攻击性内隐心理特征研究认为,罪犯产生攻击性犯罪行为是因为对攻击性冲动的管理、控制无效而造成的,并非罪犯与常人在心理深层上存在着攻击性差异的结果,即与情绪稳定性有关系,所以本文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通过情绪稳定性量表,探讨情绪稳定性是否与攻击性行为有关系,二者关系到底有多大。

2. 实验方法

2.1 被试

被试选自锦州市某中学初二年级,通过“教师评定法”评定出有攻击行为的学生80名,亲社会行为的学生60名,共140名。

2.2 实验材料

2.2.1 情绪稳定性量表

情绪稳定性量表的全部题目取自两个成熟的量表:一为艾森克的EPQ,其中的稳定性维度的题目,共13道;二为卡特尔的16PF中的因素C即稳定性维度的题目,共24道,总共37道题。

2.2.2 内隐攻击性—词语偏好测验

首先请20名大学生自主写出尽可能多的攻击性词语,然后从中挑选出身体攻击词10个和语言攻击词10个;再根据主流字挑选20个词频与所选词语词频相近的中性词20个,用来与攻击性词配对,词语中的一个字与配对的攻击性词语中的一个字相同。为了识别随意作答,另增加20个干扰字作为词干的被选项,所有答案项目采用拉丁方序列呈现。练习用词2对,与实验内容不相干但形式相同。上述所有词均由2个字组成。

2.3 实验程序与设计

实验与测验均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

首先做情绪稳定性量表,收取量表后做词语偏好测验。

词语偏好测验实验材料通过多媒体呈现给被试,首先呈现目标字和探测字,然后让被试选择。实验前发给被试每人一张答题纸,要求被试快速在目标字中选一个字与探测字组成词语,并把所选字的编号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划“√”。刺激呈现时间为2s,间隔为2s。实验为团体施测。由主试呈现并说明具体要求,首先进行练习,然后开始正式实验。

2.4 数据处理

情绪稳定性量表经题总相关、多因子分析和Alpha(α)检验,去处无效题目6个,共获得有效题目31个,内部一致性信度α=0.7650,信度较好,比较有效。

参加实验被试140人,剔除漏填或选填干扰字的数据,以及情绪稳定性量表中漏填的数据,最后获得有效数据124人,有效率为88%。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攻击性词与中性词偏好比较,差异显著(t=2.909, p<0.01);情绪稳定性和内隐攻击性的统计差异不显著(t情绪稳定=0.957, p>0.05;t内隐攻击性=0.777, p>0.05);情绪稳定性、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行为之间存在相关(r(情绪稳定性,内隐攻击性)=-0.305, p<0.01;r(内隐攻击性,外显攻击行为)=0.305, p<0.01;r(情绪稳定性,外显攻击性为)=-0.623, p<0.01)。

4. 讨论

实验结果支持偏好组词测验对测量内隐攻击性的有效性,攻击性词选择的平均数高,表明个体具有内隐攻击性的倾向。

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攻击性行为的被试对于攻击性词语的偏好选择要显著高于具有亲社会行为的被试,且相关关系中两者相关达到0.305, P<0.001,相关极其显著,可见,内隐社会认知中的攻击性与外显的攻击性行为是存在一定联系的,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以往研究认为个体的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行为是两个独立的过程,两者不存在一致的联系。这大概是因为成年人心理发育水平较高,情绪比较稳定,不容易受外界影响,且受社会期望与价值观念的影响较大,所以二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过程;而对于青少年时期的儿童,正处于身心发育之中,心理还很不成熟,内部情绪很不稳定,受社会期望与价值观影响较小,对于社会赞许性不存在趋同的要求,所以其内隐社会认知中的攻击性与外显的攻击行为有一定的关系。

青少年时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情绪的稳定性关系很大,支持以往的结论,且攻击性行为与情绪稳定性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情绪越稳定,儿童越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儿童自己能够调节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较少发生攻击性行为;相反,如果儿童的情绪不稳定,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情绪不容易管理,比较冲动,就会采取比较暴力的攻击性行为予以还击。

5. 结语

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以表示攻击词语和中性词语组成的偏好测验与为实验材料,采用偏好组词的方法和情绪稳定性量表考察青少年攻击性行为与情绪稳定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关系,结果表明:(1)相对于外显的攻击行为,存在着内隐的攻击性倾向;(2)攻击行为被试与亲社会行为被试在内隐攻击性上存在差异,攻击性行为被试比亲社会行为被试更具有内隐攻击性;(3)青少年在情绪稳定性和内隐攻击性上并不存在性别的差异;(4)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受其情绪稳定性影响较大。因此,我们应注意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个性,促进其情绪的稳定,同时还要注意到当今社会的一些暴力行为对青少年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婵媚, 宫火良, 郑希付.未成年人内隐攻击性特征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探新, 2006, 12:48-50.

[2]叶茂林, 彭运石.内隐社会认知视野中的攻击性.心理学探新, 2004, 2:58-61.

[3]解春玲.浅谈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与现状.心理科学, 2005, 28, (1) :146-148.

[4]戴春林, 杨治良, 吴明证.内隐攻击性实验研究.心理科学, 2005, 28, (1) :96-98.

学会运用合理情绪认知法 篇7

一、什么是合理情绪认知法

合理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上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的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因它也采用行为疗法的一些方法,故也被称为一种认知—行为疗法。这种疗法强调人的认知在情绪和行为中的主宰作用。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本身所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该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所引起。人们之所以不快乐,往往是因为被“绝对化倾向”“过分概括化(即以偏概全)”“糟糕至极”“过分识别”等不合理的认知束缚了心灵,导致了情绪困扰。一句话,合理的认知是心理健康的基础,错误的认知是导致心理障碍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想从灰色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就必须与不合理信念作斗争,用合理信念来取代不合理信念。

完整的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模式由ABCDEF六个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ABCDE)。A:指诱发或激活事件,即发生的事件;B:指人们对所发生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C:指观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后果;D:指劝导干预;E:指治疗或咨询效果;F:指治疗或咨询后的新感觉。人们面对外界发生的负性事件时,为什么会产生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我们通常认为情绪和行为反应(C)是直接由诱发事件(A)引起的,但实际上,A只不过是引起C的间接原因,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看法、解释和信念(B)才是引起C的直接原因。因此要改善人们的不良情绪及行为,就要劝导干预(D)非理性观念的发生与存在,而代之以理性的观念。等到劝导干预产生了效果(E),人们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及行为,心理困扰因此消除或减弱,人也就会有愉悦充实的新感觉(F)产生。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认知法)正是艾利斯通过切身体验感悟而总结出来并用于帮助自己同时帮助他人进行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二、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及其替代

如前所述,人的不良情绪常由不合理信念引发。那么,人们常见的不合理信念有哪些呢?

对于人们所持有的不合理的信念,韦斯勒(Wessler)等曾总结出下列三个特征,这就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换言之,在人们不合理的信念中,往往都可以找到这三种特征。

1.绝对化要求。这一特征在各种不合理的信念中是最常见到的。对事物的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这种信念通常是与“必须”和“应该”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我应该获得生活中每一位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等等。怀有这样的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因为这个观念是假象,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某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这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便是父母老师等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也不可能永远对自己持一种绝对喜爱和赞许的态度。如果一个人坚守这些绝对化要求而又无法实现时,他就会感到受不了并陷入情绪困扰。

替代性认知:绝对化要求是一种极端的思维方式,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现实的。譬如,成功是一种良好的经验或体验,它不是一种“标准”或“尺度”;无论别人怎样看待自己,自己都是有价值的。

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点概面、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其一,过分概括化的人对自身的评价不合理。如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就往往会导致对自己整个人的否定评价,否定自己作为人的价值,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暴自弃的心理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其二,过分概括化的人对他人的评价不合理,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应该对他们做出严厉的谴责和惩罚,并可能认为这个人一无是处。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致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按照合理情绪疗法的观点,“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而不是去评价一个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所以艾利斯指出,每一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

替代性认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所以每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尽力去做事,失败是努力的失败,价值不会受损,过程有时候更重要。做了错事的人并不代表他完全是个坏人。

3.糟糕至极。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譬如,如果事情非己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杞人忧天,对未来过分忧虑;等等。当一个人觉得什么事情都糟透了的时候,对他来说往往意味着碰到的是最最坏的事情,是一种灭顶之灾。这显然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可能发生比之更好的情形。如果一个人把自己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想成糟糕透顶时,他就把自己引向了极端的不良情绪状态之中,并进而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

替代性认知:非常不好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尽管有很多原因使我们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情,但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情绝对不该发生。我们必须努力去接受现实,尽可能地去改变不好的状况,在不可能改变时,则要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下去。不好的事情可能发生时,若能改变,竭力改变;若不能,就接受现实。要设法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若不能避免就努力减轻后果。

三、合理情绪认知法的应用

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对教师中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进行调适。譬如,无论在问卷调查还是在行动研究中,我们发现,教师的不良情绪最多的是来自学生。下面,就以此为例,列表呈现合理情绪认知法在教师心理困扰自我调节中的应用。

由此可见,合理情绪认知法是帮助中小学教师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的有力武器。运用此法的关键有两条:第一是挖掘对该事件认知评价中的所有不合理信念;第二是要用正确合理的信念来代替不合理信念。为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自我观念,增强“自我免疫系统”,从而在头脑里牢固地形成强大的合理认知观念系统。

上一篇:外贸业务员实习自我总结下一篇:中小股份转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