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精选12篇)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 篇1
一、认知疗法的内涵
认知理论来源于阿龙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他认为, 每个人认识世界与处世方法决定着他的情感和行为, 也就是说, 一个人的思想对他的内心体验和反应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应用认知疗法就是利用和来访者的交谈, 帮助来访者改变那些不正确的、不合理的、不理性的思想认识, 改变认知结构, 以形成新的思想认识和新的认知方式, 抛弃原有的错误认识与错误思想, 从而能够正确评价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事物, 纠正来访者的不良心态与不良行为。
二、认知疗法理论概述和技术要点
1. 有着特殊的咨询关系
在咨询关系中, 咨询师具有二重角色, 即诊断者与教育者, 诊断者就是根据求助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形成认知的过程, 掌握求助者的真实情况。重点了解求助者形成不良情绪和不良行为的认知因素。教育者就是帮助求助者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同时要求求助者接受一定的学习, 从而逐步改变其不良的认知方式。在认知疗法中, 咨询师不但要掌握求助者的基本情况, 而且还需采取各种手段改变求助者的认知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时, 只有充分调动来访者的积极性, 才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2. 咨询目标有很强的指导性
从认知疗法理论来讲, 进行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一是为了发现来访者的错误认知并加以纠正, 以促进其正确认知的形成。在认知治疗中纠正求助者的错误认知有着重要作用。在制订分解目标过程中, 咨询师在与来访者合作洽谈的基础上, 逐步认识到来访者的表层错误认识, 才能从根本上掌握来访者存在的错误理念并加以纠正。从而调整来访者的不良情绪, 改变起错误行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主要还需要纠正其错误认知, 要求来访者不仅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掉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这一疗法基本上是利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主要内容有:利用提问和交谈明确问题;利用建议模仿等验证表层错误;通过语义分析纠正错误观点。在改变求助者的错误认知时, 这一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技术方法的可操作性
在具体实施方面, 这一方法承认咨询师为诊断者和教育者。阿伦与雷米认为, 咨询师在确定来访者产生错误的认知结构与过程后, 对其进行提问, 把错误认知进行强化, 从而让其意识到自身的错误。鼓励来访者实行自我审查, 利用来访者自身的思考掌握自己认知中的缺点。咨询师如果具备一定的认知疗法技术, 就能轻易判断来访者认知方面的错误。
雷米指出应该检验来访者的表层错误观念。他认为, 人之所以会形成错误观念都是众多群集作用的结果。要想解决来访者的错误, 则需自人的表层错误观念开始。表层观念形成的时间较短, 一般情况下容易改变, 因此可以利用建议、演示和模仿等做法纠正来访者的表层认知。在日常生活中, 来访者也最容易接受人的建议、演示和模仿, 这种策略有着极强的实用性。在帮助来访改正核心观念时应用语义分析技术, 就是利用确定来访者在自我陈述时所呈现出来的语言逻辑和语法错误, 来纠正来访者的错误。由于这些核心观念对人形成的影响较大, 因此, 首先要改变主语当中的“我”, 而应该是“我的-----”。表语当中的绝对化形容词也需更改为依据一定标准评价的词语。
三、认知疗法运用时应注意的要点
1. 要注意指导思想存在根本区别
当前应用的疗法中, 主要有下面这些:第一种为主张人本主义思想的, 以来访者为中心的中心疗法, 第二种为重视精神分析的的精神分析疗法, 第三种为主张行为主义的多种疗法, 第四种是以认知理论为指导的ABC疗法。认知疗法和ABC疗法相同, 和认知流派下的认识行为疗法一致。因此在应用认知疗法时, 一定要依据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术要点。
2. 咨询关系的定位不同
在认知疗法中, 从其理论来说, 认为咨询关系是一种合作关系, 咨询师有进行诊断和教育的义务和责任。这种观点尤其适用于那些刚刚进入心理咨询师行列的人员。咨询关系方面很难和认知疗法进行区别开来的是以来访者为中心的方法, 因为他们认为咨询关系能够促进咨询的成功。在这一疗法中, 要求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友好平等的咨询关系, 来访者才能倾听咨询师的讲解。很多心理咨询派别都应用了以来访者为中心的疗法, 因此在认知疗法方面, 不但要实现与来访者的平等交流, 还需认识到咨询关系就是一种合作关系。因为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进行正确的咨询。技术方法和其他疗法一致, 但其指导思想还是认知学派理论为主。
在心理咨询技术方面, 认知疗法与行为主义疗法存在较大区别。并且要求在进行演示与模仿时还需强化来访者的行为, 那么来访者才能顺利转变其原有的表层错误观念。在此值得提出的是, 演示和模仿只是改变表层观念的一种方法, 在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时还是应以认知疗法为主, 不能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改变咨询方法。
3. 巩固阶段的注意事项
在巩固阶段, 直接进行行为矫正技术, 是一种行为主义疗法。其不同之处是, 更加重视认知与行为的相互影响。但行为主义当中的行为矫正技术, 却以相互抑制为主, 通过外界来纠正人的不良思想, 和认知没有任何关系。在这一阶段, 认知疗法可以应用ABC疗法中的家庭作业。应用这种疗法, 都将阅读认知行为疗法作为重点, 在理论上有力支持着来访者的认知改变过程。
参考文献
[1]许婵贞.论认知疗法的发展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7) .
[2]林盛, 林琳.认知疗法的初始咨询技术新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2 (04) .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 篇2
一、引言:
认知行为治疗(CBT)是目前国际心理咨询与治疗学界的主导取向。它的疗效得到了最广泛的实践证实,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对于许多常见的情绪和行为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惊恐障碍、社交焦虑、恐惧症、人格障碍、儿童青少年家庭辅导、父母训练、婚姻困扰、潜能开发和压力管理等,认知行为治疗都具有非常明显的疗效。因其结构严谨、入门快、操作明晰、适应对象广泛,快速发展成最热门的咨询技术。目前,它已经成为心理咨询师学习心理咨询必修和基础的课程之一。
二、导师简介:
杨晓燕,女,心理学硕士研究生,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注册心理咨询师,德中心理研究院成员,参加德中认知行为培训项目。深圳市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中心专家,福田区青少年心理辅导中心专家,福田区春晖家长学校讲师。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近二十年,接受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焦点解决、EAP辅导等专业培训。长期与青少年一起工作,对青少年心理咨询有极为丰富的经验,能将中国本土化思维与西方心理咨询巧妙结合,在与来访者的共同工作中找到突破困惑的方向。
三、参加对象:心理咨询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
四、时间:2013年3月23日14:30-17:00
五、地点: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西路7001号华茂欣园丹桂阁23D(坐地铁二号线到莲花西站A出口、坐车到鲁班大厦或华强职校下)
六、费用:30元/人
七、报名电话:0755-88831888QQ:862137请提前报名,限额30人!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 篇3
个案1设定计划为主、认知疗法为辅的辅导案例
来访者李某,女,16岁,2000年11月来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李某称自己属于“议价生”(家长出赞助费进入学校的学生),入学成绩低,基础差,在入学时就有强烈的自卑感,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学习的时候也手忙脚乱,费了很大的力气,学习成绩也不见起色,由此产生了自杀的想法。第二次咨询时心理辅导员向李某询问了她在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安排方面的一些情况,发现李某不能很好地利用时间,在学习习惯、学习毅力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学习过程中经常借各种理由给自己放假,不知道自己该看什么书、从哪里开始看、看到什么程度等等,时间往往浪费在选择上。
经过分析,确认李某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内部情绪方面:由于自己学习基础比较差、是“议价生”等而产生了自卑心理,导致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体验。
外部行为习惯方面:学习习惯差,学习时间分配能力不强。
确定了李某的问题之后,心理辅导员决定采用认知疗法和设定计划综合使用的辅导模式:利用认知疗法调节李某的认知结构,帮助她获得正确的自我评价机制,并且利用鼓励等方式消除其不良的情感体验,使其重新树立信心;另一方面,利用设定计划帮助李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学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首先利用认知疗法调节李某的自我认知结构。心理辅导员告诉她衡量自己不用和他人去比较,只要每天有所进步就很好,并和她一起比较了她入学时的学习状况和目前的学习状况,使她看到自己的进步。在第四次咨询结束时,李某对心理辅导员说:“老师,我明白您说的超越自己了。我可能不够好,可是只要我每天都比昨天好,我就会很快乐。”
其次利用设定计划帮助李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辅导员帮助李某分析自己究竟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得出的结论是在时间的安排上有欠缺,于是与李某商定,让她写一周的时间分配计划,要具体到每小时做什么。在她写出时间分配计划后,心理辅导员帮助她分析计划的优点和缺点,并帮助她完善计划。在计划修订完成后,要求她按照计划一丝不苟地完成。心理辅导员也争取了家长和教师的帮助,督促李某完成学习计划,并要求家长和教师对于她做得好的地方及时鼓励。
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心理辅导员对李某进行充分的关注,随时注意她所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她解决这些问题,对她成功之处加以适时的表扬。一周后要求她做出第二份时间分配计划,并按同样步骤帮助她完成计划……
当第三份时间分配计划最终完成时,李某给心理辅导员一封信,信中说:“今后我每周都会做一个时间分配表,她就是提高我信心的‘小魔法’。感谢老师对我的帮助,您使我受益终生,我为成为您的学生而感到骄傲!”至此,对李某的咨询比较成功地结束了。
个案2认知疗法为主、设定计划为辅的辅导案例
学生王某,男,17岁,1999年9月由家长陪同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王某本人很不愿意来,足被家长硬逼着来的。家长陈述王某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均为教育工作者,对王某在学习方面管教较严,其他方面经常不管不问,而一旦发现孩子犯错时又非常愤怒,处理方法比较粗暴。父母要求孩子说真话,但听到孩子陈述自己的错误时又忍不住要打孩子,打过之后又后悔,对孩子哄爱有加,表现出对孩子教育的前后不一致性。家长陈述王某小学的时候表现非常好,从初中开始出现撒谎、偷钱、抽烟等现象,家长痛打了几次后情况有所好转,但学习成绩开始下滑,到了高中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也开始不听家长的话。
王某第一次来咨询时非常不信任心理辅导员,认为家长没必要让自己来咨询室,来了也没有什么帮助。在第二次咨询时咨询关系有所改善,王某自我陈述时认为家长一开始不管自己,到管他的时候又不信任他,总对他使用教师对学生“逼供”那一套,有时候他说真话挨打,说假话反倒没事,“到了最后,说谎已经成了习惯,不说谎话都难受”。到了高中,认为自己长大了,没必要听家长的话。家长越不让做的事情自己越要做,“反正他们打了我之后我还足他们的儿子,能把我怎么样”。在外面结交了不少不良少年,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当谈到未来时,王某显得很迷惘,认为“那是我爸我妈才天天挂在嘴边的事,反正有他们,我也插不上手”。
经过分析,确认王某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内部情绪方面:错误的认知结构。父母对王某前松后紧的教育方法,养成了王某爱撒谎的习惯。王某认为家长对自己完全不信任,不论自己说什么家长都不相信,不管自己说真说假都没关系,由此也产生了对其他人的不信任。同时王某也认识到了父母严厉惩罚背后的溺爱,觉得自己将来肯定“有他们管,自己不用操心”。
外部行为习惯方面:王某最大的不良习惯是喜欢撒谎,因此使咨询过程变得很困难。
确定了王某的主要问题后,心理辅导员决定综合使用认知疗法和设定计划对王某进行辅导。首先使用设定计划改变王某撒谎的习惯,使咨询能够顺利进行,而且也利用设定计划改变其父母对于他的行为反应。其次利用认知疗法改变王某错误的认知结构,一是改变王某对他人的不信任,尤其是对自己父母的不信任,二是改变王某对自己父母“会安排自己未来”的看法。
首先使用设定计划的方法进行辅导。先争取王某父母的配合,告诉他们要想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行为。心理辅导员和王某的父母共同制定了几个短期计划,一开始让他们对王某尽量尊敬,对其行为不进行太多的表扬或批评;接着在一定的范围内夸奖孩子;然后针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奖励或惩罚,使王某获得责任感。计划的目的就是改变王某父母教育孩子的行为习惯,由近距离的正负面控制改为远距离对行为本身的奖惩。另一方面心理辅导员也和王某约定,每次咨询的时候他都不能说假话,进而升级为“明天一天不管对谁都不说假话”,“下一周不管对谁都不说假话”……同时取得家长和亲友的支持,对王某说真话的行为进行及时鼓励,逐步改变王某爱撒谎的习惯。
其次,对王某进行认知疗法方面的辅导。一方面,从王某自我感受到的“说真话并没有那么难受”到“原来人人都说话算数”开始,帮助他认识到只有自己相信别人,真正做到尊重自己的自身形象,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别人才会同等尊重他,从而改变他以前对于自我形象的错误认识,帮助他重新建立正确的自我形象观。另一方面,心理辅导员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实例,帮助王某认识到没有人可以代替自己走完一生的路,自己的路要自己去走,自己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帮助王某纠正自己“反正父母会给我找工作”的错误认识。
在经过了将近三个月的咨询后,王某基本上改变了说谎的不良习惯,开始注意自己的个人形象,并准备努力学习。王某的父母也改变了溺爱加专制的教育方法。无疑,摆在王某和其父母面前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如何改变恶劣的、互不信任的亲子关系以及如何让王某消除不良的行为习题,而是如何帮助和指导王某的学习。以前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次咨询也告一段落。在后面的时间里,心理辅导员也对王某进行了相应的学习方面的辅导。
[总结分析]
认知疗法在改变个体错误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方面有良好的作用,而设定计划针对来访者的行为进行系统化的细致改造有很好的效果。两者综合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管以哪种咨询方式为主,两种咨询方式是有机结合的,并不是机械组合或泾渭分明的。
2.在咨询过程中,两种咨询方式的时间顺序并不一定足此先彼后,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情况比较严重时,如来咨询的学生有幻想狂、自杀倾向等严重问题,使用设定计划的作用要好得多,而认知疗法在这种问题上的作用就不甚显著。
3.在对这两种咨询方法的使用还不是非常得心应手的情况下,心理辅导员不要随意将两者综合使用。
[理论依据]
认知疗法是心理咨询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其主要原理认为,凡是情绪或行为反应,均与其认知有连带关系。一个人对己、对人、对事的看法、观念或想法,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心情与行为。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只要进行认知上的纠正或更改,便可以连带地改善其情绪或行为。
认知疗法的着眼点是通过改变咨询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或改善他们所呈现的心理问题。
设定计划足依据心理咨询中的行为疗法所派生出的心理辅导法。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足,个体的不良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行为。行为疗法的原理认为,只要给予适当的奖励或处罚,就可消除不适应的行为,也可建立所需要的新行为。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 篇4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自2007年3月~200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90例,入选条件为:(1)大肠肿瘤患者(Dukes'C期内),乳腺肿瘤患者(TMNⅢA期内)、肝肿瘤(TMNⅢB期内),肺肿瘤患者(TMNⅢA期以内),均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制定的分期法;(2)预期生存期>6个月;(3)初中文化以上。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药物组)45例和药物治疗和认知治疗组(认知组)45例。90例患者均属自愿参加并配合测试,其中,男性56例,女性34例,年龄为23~82岁,平均年龄(45.38±5.13)岁。全部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别进入药物组和认知组,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经济、病情程度和配合程度上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1例患者因病情突然恶化未能继续完成调查,其余患者均协助完成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专业人员培训
对参加本研究的人员进行认知疗法的知识培训。
1.2.2确定治疗目标
建立治疗连盟,签署治疗协议,完成心理诊断和评估。
1.2.3实施阶段
与患者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认真倾听并让患者发泄心中的情绪,此后对患者进行肿瘤基本知识和治疗方法的认知教育,使患者认识到随着医学治疗技术的发展,肿瘤治愈也不是不可能的,并告之对其治疗具体方案,使之树立信心;应用认知矫正疗法引出患者自主思想,对负性想法进行自我评估、识别和评论,确定其认知中存在的逻辑。1.2.4结束阶段帮助患者识别导致异常情绪的情境,让患者认识到错误认知的病态性,逐渐引导患者用更合理的想法来替代负性想法,指导患者改变错误认知方式,重建健康的看法、观念和态度,从而产生健康的心理和适应性的行为。
1.3评价工具和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时、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综合运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艾克森情绪稳定性测量表对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物资四个角度综合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
注:P1为治疗1个月后两组比较值,P2为治疗后3个月两组比较值
注:P1为治疗1个月后两组比较值,P2为治疗后3个月两组比较值
1.3.1 90项症状清单SCL-90量表SCL-90量表该量表由Derogatis LR等于1973年编制的,具有内容丰富、反应症状多等优点[2],共包括10个因子,一般采取1~5分的5级评分标准。从1分代表无症状到5分代表症状严重,依次递进。总分即为90个项目的得分总和。总分160分为临床界限,超过160分说明测试人可能存在着某种心理障碍。
1.3.2抑郁自评量表(SDS)共包括精神病性情感症状:躯体性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20个项目,然后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标准分等于粗分乘以1.25后的整数部分。总粗分的正常上限为41分,标准总分为53分。
1.3.3焦虑自评量表(SAS) SAS含有20个项目,其中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用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标准分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3.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TI-74)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简称GQOLI-74)[3],包括74个问题,共有20个因子,4个维度。统计分析指标为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4个维度的量表分及总量表分(量表分范围为0~100,得分越高,越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3.5艾克森情绪稳定性测量表EPQ是一种自陈式人格问卷,有85个题目,含三个维度四个分量表,E量表:21个条目,主要测量外显或内隐倾向;N量表:24个条目,测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P量表:20个条目,测潜在的精神特质,或称倔强;L量表:20个条目,为效度量表,测受试者的掩饰或防卫。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从表1中可见,两组患者在刚入院时SCL-90各因子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经过1个月、3个月的治疗后,药物组肿瘤患者在治疗后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认知组,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从表2可见,两组患者在入院时SDS、SAS评分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经过1个月、3个月治疗后,药物组肿瘤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高于认知组,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从表3中可见,两组患者在入院前的生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经过1个月、3个月的治疗后,药物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认知组,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常见恶性肿瘤为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目前仍没有较好的根治手段,许多患者常常把“癌症”和死亡联系在一起,患者在承受病痛的同时心里承受着巨大压力,极易产生焦虑、抑郁、偏激和敌对等许多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本调查中可见,肿瘤患者的SDS、SAS得分明显高于正常人,而许多研究发现,抑郁和焦虑的发生存在着高度相关性[4]。因此,在治疗患者疾病的同时,心理的治疗也是不能忽视的。曾有报道,肿瘤的治疗中康复过程的目标除了控制患者身体疼痛外,更要有助于减轻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痛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症状,并把心理健康状况和生存质量作为衡量治疗结果的重要指标[5]。而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通过影响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轴途径削弱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机体对肿瘤的易感性,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康复[6]。因此,找到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手段是治疗肿瘤另一个关键。在调查中发现,随着肿瘤的进一步恶化以及化疗等带来的痛苦,患者的SAS、SDS评分明显增高,这可能与患者对化疗、疗效的期望值下降,以及化疗所产生的副作用降低了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疾病病情发展、化疗后病情的反复、疾病的痛苦等均使患者产生绝望心理。
认知疗法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由A.T.Beck提出,认知疗法认为,个体的认知过程决定了其心境和行为,治疗通过纠正个体不良认知,达到改善个体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目的,是一种短程心理疗法。自提出问世至今,一直受到精神医学及心理学界的重视[7]。本研究通过对四种常见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让患者认识自身疾病,并引导正确的处理方式,做好健康教育;并开放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使肿瘤患者获得家庭和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系统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并能有效降低应激反应的严重程度。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获得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支持,营造一种充满亲情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减轻了对化疗药物及放疗的副作用,改善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心理社会适应,并引导患者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提高患者抗癌治疗后的生存质量。有研究证实,乳腺肿瘤患者应用认知疗法较一般临床处理者的生存期限至少延长了6~8个月[8],而影响机制目前尚未清楚。但许多的实验证明,恶劣的情绪和负性心理可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弱免疫系统识别和消灭肿瘤细胞的作用,而良好的心理可以调整和平衡机体的免疫机能,有利于防止恶性肿瘤的发生,同时可使已有的恶性肿瘤处于自限状态,或最终被机体的免疫作用所消灭[9]。本调查研究中,充分可见认知疗法在治疗常见恶性肿瘤的重要性,是一种有效而可行的临床心理治疗方法,可在临床开展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将90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药物组和治疗组,药物组只进行常规的药物、放疗治疗;认知组在常规的治疗的基础加上对患者进行认知治疗,综合运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和艾克森情绪稳定性测量表对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物资四个角度综合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肿瘤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药物组肿瘤患者在SCL-90因子得分、SDS、SAS评分明显高于认知组,而药物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认知组,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四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减轻了对化疗药物及放疗的副作用,改善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心理社会适应,并引导患者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提高患者抗肿瘤治疗后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认知疗法,常见恶性肿瘤,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付全,唐秋萍.癌症患者的心理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12) :770~772
[2]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6~24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88~101
[4] Zabrom J,Brintzenhofeszoc K,Curbow B,et al.The prevalence of psychological distress by cancer site[J].Psychooncology,2001;10:19~28
[5] Fialka.Moser V,Crevenna R,Korpan M,et al.Cancer rehabilitati on:particularly with as pects on physical impair ments[J].J Rehabil Med,2003;35(4) :153~162
[6] 黄子杰,曾武.生存质量表在白血病患者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2:18
[7] 季建林.认知疗法的现状和趋势[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9;3:267
[8] 季建林,储展明.认知疗法的国际动态[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4;2:123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 篇5
佛山一中 李绮萍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lert Ellis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其核心的理论是ABC理论。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即信念(beliefs), 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是外部事件A直接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反应C的结果,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并不这么认为,它认为:诱发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事件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C的更直接的原因。如果我们对诱发事件的信念是合理的、现实的,那么,由此产生的情绪行为是适应的,否则,非理性的信念就会产生情绪困扰和不适应的行为。人体的认知系统产生的非理性、不现实的信念,是导致其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根本原因。
那在心理辅导中,如何运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呢?首先得找到不合理的信念,并有效地进行辩论。在进行合理情绪治疗的过程中,只有真正找到了来访者不合理的信念,咨询员才可做到有的放矢,否则易在外层转圈子而难以深入。初学者使用此法往往不得要领,关键是找不到不合理的信念,感到辩论无从下手。
寻找求治者不合理的信念,可先从ABC模式入手: 第一,先以某一典型事件入手找出渗发性事件A;
第二,询问对方对这一事件的感觉和对A的反应,即找出C;
第三,询问对方为什么会体验到恐惧、愤怒等情况,即由不适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着手,找出其潜在的看法、信念等;
第四,分清患者对事件A持有的信念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将不合理的信念作为B列出来。而在此过程中,要采用各个击破的原则,一个个去找,不能指望一锤定音,一了百了。
其次,辩论中的积极提问能促使患者的主动思维。在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中,所应用的辩论的方法和苏格拉底式的辩论同出一辙。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正是要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对方的认知发生某种改变,直至逐步放弃其不合理信念。
这一疗法简要地说就是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来访者以理性的思维方式替代不理性的思维方式,以理性的信念替代不理性的信念,最大程度地减少不理性信念对他们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
人的不合理信念表现为苛求和必须,体现在方方面面,数不胜数,但正如Ellis总结的那样,归结起来,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是对自己的苛求;第二是对别人的苛求;第三是对环境的苛求。以下以高中生的个别心理辅导为案例,谈谈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在高中生心理辅导方面的应用。
一、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小J同学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她因复习、考试中不能集中注意力,被一些事情分心而烦恼。导致她分心的事情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外在环境中的干扰;另一类是自己内心的干扰,如复习、考试时想到某些音乐,想到从前的事,想到“不该想的事情”。她越是想克服这些干扰,这些干扰越强烈,令她痛苦不已。她很急,因为她认为继续这样会严重影响她的复习,妨碍她在考试中的表现,影响考试成绩。
在这个案例中,其实是因为当事人对分心的苛求引起的:明明不可控制,却苛求控制。J同学认为,考试中绝对不能一心二用,人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高考既然是人生中一次重大的机会,就要百分百地全神贯注。这个想法看似合理,其实并不合理。你可以请求监考老师减少走动,但你能要求旁边的同学的写字没有一点声音、没有沙沙声传到你耳朵吗?你能保证考场一点都不想起过去的事情和声音吗?不能。J同学暗示自己必须集中注意力,分心是致命的,于是不知不觉间把精力都从在题目上转移到检查自己的分心上。当她稍有不专心,就紧张得不得了,想立即堵住这想法念头。殊不知越想堵,分心的力量就越强。处理这个案例,首先要让来访者领悟自己的非理性想法,并接受客观的事实:注意力的集中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在考试中注意力有些不集中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并不会严重影响我们的表现。带着杂念去做题,为所当为,而不是与分心这事抗争。
二、对他人不合理的信念
人的烦恼绝大多数与人际关系有关,人的生活中总也离不开他人。人们天生易受到来自他人的困扰,因为人总是对他人,尤其是生活中对自己重要的人物和关心自己的人物,产生过多的要求,甚至是苛求。但对家人、对朋友的苛求又成为了他们与人交往中的严重障碍。
K同学最近因为失恋而不开心,但更让她伤心的是她认为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并不关心她。问她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她看见好朋友和其他同学有说有笑,忽略了她的感受。咨询的过程中,发现K同学有着苛求朋友与自己忧戚与共的不合理信念。在这个案例中,要使来访者明白,好朋友确实需要互相关心和互相鼓励。但即便是再好的朋友,也会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心情,要求别人包括好朋友随时随地和自己的心情一致的结果很可能是从此没有朋友。同时,让她换位思考,自己是不是也能够和好朋友心情一致,喜怒哀乐皆一致。从而明白,苛求朋友与自己忧戚与共是一种让自己不开心的不合理信念。
三、对环境的不合理信念
不少学生在生活中往往受到一些委屈或误解,或者看到社会上的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就抱怨生活对自己的不公或怀疑这个社会是否存在公平。
L同学是一个关心社会、留心观察社会、喜欢思考的热血青年,在生活接触到了社会的阴暗面,如腐败、不诚信和不公平等现象,对社会产生了消极的看法,为社会的发展而感到忧心忡忡,整日闷闷不乐,学习时也带着消极的情绪。苛求社会风气符合自己的准则其实也是一种非理性的想法。社会风气不是一下子形成的,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个规律不是我们一个人一下子就改变的了得。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平等和公平是不断发展的,但这个发展是非常缓慢而艰辛的。我们渴望平等,追平公平,只能努力地从自身做起,维护社会风气。倘若苛求社会必须按照我们期待的标准存在和发展,执著于此,只会自寻烦恼
当环境不如人意时,如果有能力改变固然更好,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变环境。这时,就要调整心态,不要以自我挫败的方式和损害心理健康的方式来反映这个令人不满的世界。因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心态,你才能更加积极地投入生活,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而不是愤世嫉俗,埋怨环境、自暴自弃。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 篇6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 职业规划辅导 ; 认知疗法 ; 负性自动思维
【基金项目】洛阳师范学院教改项目“奥乐夫音乐教学法全面引入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的探索”(2014-xjjg-021)。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62-02
一、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辅导的迫切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政府和社会对学前教育日益重视。鉴于幼儿入园难和社会对高素质幼儿师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家鼓励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率较高,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但近年来随着大量扩招,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竞争加大;而且,不少学前教育学生步入就业岗位成为幼师后,出现职业不适应和职业倦怠现象。究其原因,很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为何从事幼师这一职业并无很大的认同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这一情况,有必要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的职业规划辅导,重点是培养职业规划意识,树立职业发展目标。
职业规划(career planning)是基于个人和社会需要的个人发展目标与发展道路的活动。尽管有关部门已明确意识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目前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训练存在明显的不足,突出表现在缺少专业人士的指导和适用的理论方法。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如何在未来幼师职业生涯中充分体现自我价值,就应该尽早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时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据此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依据Super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正好跨越了职业生涯的成长阶段的探索阶段(14~25岁)。职业探索段属于打基础的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其中,重点是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认知训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到了探索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通过学校及社团活动、兼职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以使职业偏好具体化和实现职业偏好。
二、认知疗法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辅导的有效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招生对象范围比较广,所以其职业生涯更要根据个人不同的特点以及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涯规划不同于职业生涯教育,在理论基础和使用方法上有其独特之处。与职业生涯教育相比,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辅导更要满足个体的差异特征,以便够满足其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职业规划辅导作为生涯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交叉部分,共享它们的理论与技术,故其理论也包含心理学取向和非心理学取向两类。目前,更多研究者集中于非心理学取向,理论基础主要有Frank Parsons的特质因素论、Roe的亲子影响理论、Bordin等人的心理动力理论、Holland的类型理论、Super的生涯发展五阶段理论、Krumboltz的社会学习理论、Knefelkamp和Slipitza的认知发展理论等;它经常用到的方法技术有个人SWOT分析法、幻想技术、模拟个案研究、情景模拟和职业家庭树等。与此相比,心理学取向的理论方法却重视不够。尽管职业规划辅导有其特殊性,但它还在心理咨询的范围之内,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技术对它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鉴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辅导的特殊性,能适用的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有着一定的要求:首先,由于就业、学业和经济负担等压力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承受着过大的焦虑,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体验,形成恶性循环,因而需要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第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由于个人兴趣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这就要求能有一种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自我掌握的方法;第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有着较高的领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需要较为理性的方法。在诸多咨询理论中,认知疗法最能符合上述三个要求,它着重解决“此时此刻”的问题,有很强操作性、目标性、时效性,其效果引人瞩目且容易掌握。基于认知疗法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辅导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咨询实践中应加以重视和应用。
认知疗法以认知模型为基础的,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认知治疗的核心是对原有的认知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的认知观念加以改变,进而改变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这就涉及到对自动思维的考察。自动思维是思维过程中一些观念因个体不加注意而忽略了,并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而被保存下来,它不是深思熟虑和理性的结果,而更像是一些自动化的反应,使个体自身对这些认知观念不能加以反省和批判。当确定了自动思维后,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评定它的正确性。自动思维是在特殊情景下产生的最表浅的认知,其最深层的根源是自孩童起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与生活中重要的人的交互作用及面对一些情境时发展起来的核心信念。它是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绝对看法,被人认为是绝对真实和正确的,决定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但却通常不能被清晰意识到,它存在于潜意识中。在一个特殊情景里,核心信念通过影响信念中间阶段,如规则、态度、假设等的发展,转而影响人的自动思维,进而影响情感[1]。
很多自动思维是不正确的或是只有极少一部分是正确的。典型的负性自动思维包括非此即彼、灾难化、使不合格或打折扣、情绪推理、贴标签、最大化或最小化、精神过滤、度人之心、以偏概全、个性化、“应该”和“必须”陈述和管状视力等。这些负性思维在生涯规划这一特殊情境中也有着表现,使特定的认知方式不相协调而出现种种生涯规划认知上的错误,常见的有:(1)没有真正理解生涯规划的本质内涵,把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目标或学习计划,而没认识到生涯规划不光要有职业目标,还得將目标分解,不光有长期计划,还得有阶段计划、短期计划,而且生涯规划的成功往往更重要的是需要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2)对生涯规划的意义认识不够,认为计划不如变化快,未来无常,所以没必要做职业规划,要么就认为只要有兴趣就一定能成功,把动机与能力划等号而造成眼高手低。(3)对生涯规划期望过高,认为成功等于完全兑现理想,要不就把职业测验神圣化,用它来锁定工作性质。(4)对生涯规划的认识过于偏执和僵化,认为选择职业后就不能再回头,下来决定就不好再更改,甚至认为每个人终身只有一个适合他的职业,要不就认为只要有钱做什么都无所谓,或者性别角色定位呆板,认为某些行业只能为特定性别角色来做。(5)对生涯规划心存恐惧,寻找各种借口来推脱搪塞,认为不作决定是为了以后更好地作决定,职业规划等到即将毕业时再做也不迟。(6)在制定职业规划时急功近利,急于一步到位,没有依据实际情况,缺乏对自身的全面了解,对未来职业过高或过低预期,而忽视了对自身条件的考虑,导致了择业过程把自己低价售出或定位太高而一无所获[2][3]。endprint
上述任何一种形式的认知歪曲都可能造成思维紊乱,从而进一步产生各种情绪困扰,不能做出客观现实的推理与判断。所以,如何成功地把在职业规划上有问题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从思维怪圈中解放出来,使得他们置身于不得不面对自己的错误信念和自我局限的行为的情景中,并不断让他们质疑他的错误的基本假设,以期最终发展合理信念,引发正面情绪并产生适应性行为习惯,这是认知治疗方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辅导中应用的目标所在。
三、认知治疗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规划辅导中的具体应用
认知治疗方法在职业规划辅导中应用的核心在于揭示并改变那些中心的、深层的错误观念,而咨询手段则应从边缘、表层的错误观念入手,逐步靠近中心,挖掘深层并最终予以纠正。所以,在实际职业规划辅导中,要把重点放在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取得建设性的信念和获得自我提高的内部对话,改变他们使用自动思维的方式,接近图式的核心(消极思维和错误的观念),并引入认知重构的思想,减轻或消除那些功能失调的活动,建立适应性的功能。通过分析客观事实和负性自动思维的关系,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有关职业规划的负性自动思维进行诘难,将其中的逻辑错误揭示出来。在职业规划辅导实践中,可通过以下四种方法来引起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上的改变:(1)采取“协同检验”的方法使来访者的错误信念和想法得不到证实,让其亲身体验到其认知曲解;(2)从其它角度对问题进行重建,以获得不同的理解;(3)来访者清楚地认识到自身问题的内在本质,并能领悟修通;(4)加强适应性的认知中介,不斷重复而形成积极的信念系统[4]。
在职业规划辅导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求助者在自我发现中的作用,注意引导他们去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内部潜在能力,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省,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主动加以改变。咨询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来访者自我成长,通过发掘其自身的潜力,可以使其在面临同一或相似问题和情境中能独自应对和处理。
总之,认知治疗方法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涯规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来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现实基础上做好“定向”、“定点”、“定位”和“定心”,解决职业生涯设计中“干什么”、“何处干”、“怎么干”、“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干”这四个最基本的问题,以发现适合他们的职业之路;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做一个全面的自我分析,帮助他们不断探索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既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的关键一环,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最基础的一项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贝克. 认知疗法: 基础与应用. 翟书涛译[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16-22.
[2]沈之菲. 生涯心理辅导[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98-203.
[3]马奇柯.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十大心理误区[J]. 中国青年研究, 2005, 10: 74-76.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 篇7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认知行为疗法,焦虑,心理状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侵犯直肠和结肠黏膜下层为主的炎症性病变,近年来在亚洲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1.6人/10万[1]。由于该病病程长且缓慢、迁延难愈,病人往往心理压力巨大,多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临床研究表明约80%的UC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 ior therapy,CBT)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2]。CBT研究领域较为广泛,涉及心理健康,包括抑郁、焦虑、精神分裂症等领域[3],是继精神分析和行为疗法之后产生并在当今西方心理治疗领域有广泛影响的心理治疗方式[4]。因此,本研究将CBT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观察CBT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5年3月—2015年9月选取在徐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入住的62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病理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且知晓病情;2无精神病史;3意识清楚、语言表达能力好,配合量表调查;4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5自愿参加本研究,经解释说明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按对照匹配原则将病人分为干预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干预组5例提前出院,2例中途转院,最终完成研究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对照组提前出院6例,最终完成研究32例,其中男20例, 女12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婚姻状况、职业、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 包括指导病人饮食、疾病相关知识、告知病人足疗程服药、积极配合灌肠治疗、加强锻炼、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安慰和鼓励病人、提供心理支持等。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和护理基础上采用CBT,由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研究者实施。干预方案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框架[5],干预时间为6周,每周1次,每次60 min。具体实施方法及步骤见表1。
1.2.2评价工具
1.2.2.1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该量表由Zung于1971年编制,用于评估有焦虑症状个体的主观感受,共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 各条目的得分之和等于总分,总分越高,说明焦虑症状越严重。
1.2.2.2 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 该量表由Parloff等编制,标准版本因有90题而得名,用于评估个体心理问题的范围、表现及严重程度。该量表测查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和精神质10个范畴的内容,还有1个附加因子。
1.2.3资料收集方法和时间两组病人均进行2次问卷测评,第1次在病人进行干预的前1d收集两组病人的基线资料,第2次在干预结束后的当天对两组病人进行心理测评。问卷在研究者统一指导语下由病人填写,研究者当场检查问卷并收回。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分
分
3讨论
3.1 CBT可以减轻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焦虑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普遍具有的心理问题使得该类病人心理社会因素的评价和反应不同于他人,极易产生不合理的情绪和认知行为,从而造成疾病的恶化和迁延难愈[7,8,9]。本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病人SAS及SCL-90量表得分较高,干预组进行CBT干预后,SAS及SCL-90各因子得分均有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研究表明,认知干预治疗有助于改善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消除负性情绪,达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目的,这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10,11,12]。分析原因为CBT通过帮助病人矫正病人的不良认知,使病人的情绪障碍得到改善或消除。
3.2放松训练可以调节病人的不良情绪由于放松能够使病人在控制一些非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如心率、 呼吸、血压等方面获得自主感,因而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8],本研究也证实放松训练有助于干预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主要由于放松训练可以将病人的注意力转向没有精神压力的意识内容,使病人达到松弛状态,从而调节了不良情绪,减轻了负性情绪体验。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 篇8
1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 是根据人的认识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 通过认知技术和行为技术来改变当事人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是贝克提出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 认知产生了情绪及行为, 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 情感问题和行为问题与歪曲的认知有关, 异常的认知产生了异常的情绪及行为, 错误的认识引起错误的判断、推论, 导致病态的情感与行为。
认知治疗有三条基本原理:第一, 认知是情感和行为反映的中介, 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第二, 认知和情感、行为互相联系, 互相影响。负性认知和情感、行为障碍互相加强, 形成恶性循环, 是情感行为障碍患者不愈的重要原因。因此, 打破恶性循环是治疗的一个关键。第三, 情绪障碍患者往往存在重大的认知曲解, 这些认知曲解是患者痛苦的真正原因, 一旦认知曲解得到识别和矫正, 患者的情感障碍必将获得迅速改善。因此, 在认知疗法技术中, 最关键的是认知重建, 即找出来访者不正确的认知之后, 重建人的认知结构, 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人们的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会有很大的差异。如何在我国的文化背景下, 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又能发挥认知疗法的优点, 成为许多心理学家思考得问题。在此基础上, 杨德森和张亚林等学者提出了道家认知疗法。
2道教学说
中国有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 学术思想活跃, 传统文化多元并存, 其中的道家思想就是与儒家、佛教并驾齐驱的中国三大传统哲学思想之一, 它们共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于中华民族思想意识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道家思想的代表作是春秋时期楚国人老子 (约公元前580-前500) 的著作《道德经》和战国中期宋国人庄子 (约公元前369-前286) 的著作《庄子》。道家思想讲究尊重自然规律, 揭示生命的奥秘, 发展个性自由, 超然物外, 清静无为。它强调率性, 即顺应人的内在本然之性, 重视个性的发展, 近乎于罗杰斯的自我发展目标, 但又不同于西方一味追求个人主义。因为道家是提倡在与“大道”这一自然社会的总规律相契合的前提下发展自己的本性。它既有利于个体的自我发展, 避免外物和群体对个性的压抑束缚, 又引导个体遵循客观规律, 追求与他人和社会的配合, 利已与利他的统一, 避免随心所欲, 强作强为, 私欲膨胀, 以自我为中心, 为个体的和谐发展提供一个较为理想的模式。根据心理治疗的要求以及中国的人文特点, 张亚林先生及其同事认为, “道家因其达观超脱, 往往在中国知识分子身处逆境时发挥作用, 调适心灵, 以持人格, 成为民族心理的一道保护屏障, 它既有利于个体的自我发展, 避免外物和群体对个性和压抑束缚, 有引导个体遵循客观规律, 追求与他人和社会的配合, 利己与利他的统一。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模式”。对于改变造成神经症及应激性障碍患者症状的人生观和处世方式方面和问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 他们对道家思想特别是其养生处世之道进行了精心研究,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国道家认知疗法。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摒弃了老庄身心修养模式中不合时宜的东西, 吸取了它在竞争时代中有用的观点, 既充满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 又洋溢着当今时代的气息, 具有浓郁的时代性。经过全国范围内和多中心实践, 道家认知疗法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治疗模型。
3道家认知疗法的原则和技术
1992至1995年, 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杨德森、社会医科教研室肖水源与社科部胡凯、卢德怀、曹骞老师合作, 研究道家与儒家的处世养生原则, 定期在社科部与精研所举行学术座谈会, 最后由杨德森从老子“道德经”中, 摘引出道家处世养生原则8项32个字, 经大家反复讨论修改后认定为开展道家认知心理治疗的原则。 (1) 利而不害, 为而不争:利而不害, 是指只做利已利人的事情, 不做害已害人害社会的事情;为而不争, 是指做事要尽力而为, 不争名夺利, 不和别人攀比, 不嫉贤妒能。其中的“利而不害”是对人起码的要求, 应该从现在做起。而“为而不争”则是崇高的境界, 需要长期修养。 (2) 少私寡欲, 知足知止:是指要减少私心、降低过高的物质欲望和对名誉地位的追求。做事要有分寸, 对人对已都不要作过高的要求, 要留有余地, 适可而止。 (3) 知和处下, 以柔胜刚:道家认知疗法认为和谐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规律, 谦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知和处下能减少人际冲突、维持安定团结。于下柔弱莫过于水, 但大家都知道水滴石穿和海纳百川的形容, 即表明水的坚韧和能容万物的特点。 (4) 清静无为, 顺其自然:不要去做有悖于自然规律的事情, 不要强迫蛮干、不要倒行逆施、不要急于求成。要了解和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势利导, 循序渐进才能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依据这八项原则, 1995年张亚林仿效A.Ellis在合理情绪治疗 (RET) 中的ABCDE步骤提出了中国道家认知疗法“ABCDE技术”, 其中A (assessment of stress) 为应激源的探索, 意为测查当前的精神压力, 帮助患者找出主要的精神刺激因素, 并对精神压力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B (belief system) 是价值观的测查;C (conflict and coping styles) 是心理应付方式测查, 意为分析心理冲突和应对方式;D (Doctrine direction) 是道家处世养生方法的导入, 使用的是杨德森总结的8项原则、32个字诀;E (effect evaluation) 是疗效评估, 对比治疗前后各项量表评分的变化以及生化检测指标的变化。
在具体治疗过程中, ABCDE技术分五次治疗会谈完成, 平均每次60-90分钟, 每周可安排1-2次会谈, A、B、C三步在前两次治疗中完成, D是关键步骤, 需安排2次治疗, 第五次进行最后一步, 即评估疗效和强化疗效。如治疗需要, D, E两步骤可反复多次使用。
4应用和疗效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要矫正的是那些A型性格、神经症、精神应激与相关疾病患者的被扭曲的认知, 不是泛治所有的精神病患者, 更不针对正常人, 对治疗对象有其科学的限定性。
自1995年以来,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已在全国十六个省市协作单位临床应用, 张亚林等首先报告了治疗焦虑障碍的有关结果。为探讨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对焦虑障碍的疗效, 他们将143名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第一组接受道家认知疗法, 第二组使用药物治疗, 第三组使用道家认知疗法合并药物治疗, 治疗前对全部患者均进行临床症状评估 (采用Scl-90) 。三组患者的标准治疗期为一个月, 治疗结束时, 对三组患者再次进行临床症状的评估及社会心理学评估, 然后定期复诊, 每月1-2次, 随访半年再复查患者的临床症状。
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抗焦虑药物治疗的第二组患者服药不久就显示疗效, 但随研究时间的推进药物疗效递减。而在治疗时最初评估, 道家认知疗法 (第一组) 效果既慢且微, 但随访时显示第一组和第三组的疗效逐渐增加, 且道家认知疗法有维持和增加疗效的作用。而且药物和道家认知治疗疗效最佳, 略胜单独用道家认知治疗者。
关于道家认知疗法起效的原因张亚森等认为是因为在对已形成多年的思维模式, 行为模式进行矫正调整时是非常困难的, 然而一旦改变, 就会出现标本兼治的效果。
研究还表明道家认知疗法对广泛性焦虑效果较好, 对惊恐障碍、强迫症等其它类型焦虑障碍的疗效较差;年龄大者较年纪轻者疗效好, 详细的结果还有等进一步研究证实。
黄薛冰等人用道家认知疗法对湖南医科大学98级新生进行干预, 结果表示, 接受了道家认知疗法干预的小组的EPQ问卷的N分在实验结束时及一年后随访时均明显低于干预前, 说明道家认知疗法在改变大学生神经质人格倾向方面是有作用的, 并且具有稳定的远期效果。
黄庆元对抑郁症的治疗也表明道家认知疗法的效果显著。 神经症个性特征的改变, 投入超脱程度增加, A型行为的减少, 有助于停止用药, 临床症状也有明显改善。
5质疑
缺少操作细节, 没有具体的措施有效的改变思维模式, 处世养生法通过改变价值观、改变认知来解决心理矛盾缺少操作细节, 而病人是否真正接受了道家思想也无法验证。一种哲学思想是否能直接拿来作为心理治疗的原则?怎样来分清道家认知疗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呢?
认知疗法是以改变智力因素为主要内容的心理治疗方法。但杨、张二位先生提出道家养生法的以上三点内容都是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把非智力因素的改变说成是认知疗法的主要内容, 是很难自圆其说的。当然, 西方认知疗法中也有将非智力因素明确列入治疗名称之中的, 像“理性—情绪疗法”即是, 但是, 艾利斯创造的这种疗法是以认知作为基础, 作为主要内容, 其核心是破除非理性信念, 树立理性信念;破除错误认知, 树立正确认知。而杨、张二位先生提出的“道家认知疗法”则是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因素硬性拉在一起, 其间缺少内在的逻辑联系, 因而这一名称是很难被接受的。
摘要:简要陈述了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原则和基本技术, 介绍了疗法的应用和疗效, 并讨论了对此疗法的不同认识。
关键词:道家,认知疗法,心理治疗
参考文献
[1]吴远, 管晓琴.认知疗法在大学生自杀预防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科研, 2005.
[2]孙丽艳.认知治疗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心理学研究, 2004, (5) .
[3]杨德森, 张亚林, 肖水源等.中国道家认知疗法介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2, 28 (2) :152-154.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 篇9
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 理智型的思考与选择往往让我们对潜意识中的欲求与想法采用否定与压抑的方式。时间越长, 越容易形成内心强烈的冲突, 就好像地下埋藏的能量物质, 总是在寻找着释放的可能, 可这种下意识的选择, 往往会形成无意识的依赖。因此, 当情感谈话节目成为都市人心灵可以倾诉、依赖、寻找支撑的平台时, 受众对此类节目的期待值也日益提升, 希望节目可以帮自己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 回归平和的现实生活, 故此, 此类节目的责任意识与专业性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因为每个人承受压力的程度是各不相同的, 所以, 如何能够引导人们走出压力与矛盾的漩涡, 化“消极”为“积极”, 是情感谈话节目的首要任务所在。所谓的认知行为疗法, “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 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而情感谈话节目无论从性质、时间、效果等各个方面都要求其问题解决的短、平、快。故此, 这种专业手法在此类节目中的运用是十分恰当的, 因为错误的认知与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 如果能够在谈话中发现并纠正过往观念及其依赖形成的认知过程, 短期内重新建立起正确的认知方式, 就可以达成问题的解决。
一、普遍存在的认知误区
广播情感谈话节目的唯一平台是“声音”, 在没有形象参与的情况下, 主持人对于受众的“潜台词”, 即其语速、语气、语势及蕴含的价值取向的解读, 是了解其认知事件的关键。下面将则取的, 是认知误区中的主要形式。
1、选择性概括
“以偏概全”是此类误区的主要特征。此类受众往往选择最直接的问题来简化讲述。
案例 (1)
受众:老师跟我讲, 孩子最近成绩有些下滑, 让我配合学校观察一下她。我那天发现她和一个男同学一起放学回家, 我担心她可能早恋了。
主持人:以前碰到过这种情况么?会不会是偶然呢?
受众:我挺关注她在早恋这方面的动向的, 以前倒是没碰上过, 但是没碰上不等于没有啊!我几乎可以肯定就是这么回事。
主持人:您和孩子正面地谈过么?
受众:谈了, 但她肯定不承认, 这我早料到了。所以我想问问您, 该怎么办?
……
何谓“沟通”?其关键点便在于“知道对方怎么想”, 而不是“让对方听见自己怎么说”。这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 在于当事人仅仅根据个别细节, 而不统筹思考, 便轻易做出结论。我们总是在面临一些选择, 可选择本身是一种力量, 而选择其优或其害, 就完全要凭借当时人自己。仅就个案中的母亲而言, 其实“女儿早恋”是她早已形成的负性自动想法, 从“害怕早恋”到“成绩下滑”引发的联想, 再发展到捕风捉影式的结论, 其实真正验证的, 是这位母亲内心的恐惧。而这位母亲在女儿出现问题后, 快速进入自己思维模式中一个“似乎有效”或“可能真实”的想法中, 引发了她在处理问题时的认知偏差。
存在此类认知偏差的受众常常最初语速很快, 态度强势, 陈述事件清晰但不完整, 呈现明显的焦虑, 在他 (她) 的讲述中无法形成对另一人物的清楚印象。但存在此类问题的人群常常具有接纳意识与面对的勇气, 他 (她) 寻找方法的主观意愿决定了是否能够听得进主持人的有效分析, 因此, 对话效果较好。
2、绝对性思考方式
所谓绝对, 即“非此即彼”, 单纯地将事件的结论在两个极端游走。
案例 (2)
听众:我一直工作都很认真, 老板特别赏识我。那天他让我接待一个大客户, 可是我不知道这个客户吃鱼过敏, 我还特别在聚会的时候上了一条很好的鱼, 老板当时挺不高兴的。虽然我认了错, 他也告诉我下次注意, 可是我还是觉得自己特别失败。
主持人:任何人都可能出现失误的啊, 就如同人无完人一样, 如果他已经接受了你的道歉, 说明他已经能够化解这次尴尬, 你可以放心的。
听众:关键是我已经觉得自己不再是以前那么出色的人了。现在我做事畏首畏尾,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失败的人。
……
存在此类认知偏差的人, 不存在语速特征, 但是比较沉溺于自我判断中, 往往坚持一种不客观的判断标准, 认为不是成功, 就是失败, 不存在中间过渡。这在现实生活里, 更多地体现在完美主义者身上。讲述者“表达”的欲望远大于“求助”的欲望。此类人群需要一定的疗程完成治疗。故此, 建议将存在这种认知偏差的受众自然过渡到节目之外, 用更长的时间完成连续性的指导。
3、无端猜测
存在这种认知偏差的人常常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 草率地下结论。集中体现为 (1) 以“我”为中心的讲述层层推进, “我”的出现频率极高; (2) 情绪化推理, 凭借自己的瞬间感受进而推断事件的来龙去脉。
案例 (3)
听众:我怀疑我女朋友有外遇了。
主持人:为什么这么想?
听众:我们经人介绍认识一个多月了, 她最近买了一辆新车。前天我去她的单位找她, 发现他们经理爱人开着一辆同样的车。所以我怀疑。
主持人:除了你的猜测以外, 你还找到其它证据了么?
听众:那倒没有, 但是我想问您, 我是不是应该和她分手?
……
出现此种认知偏差的人, 往往存在明显的认知曲解。他们的猜测往往更多地接受周遭环境的影响, 而如果能够在与他们的对话中建立具有权威色彩的话语方式, 便能够较好地化解其内心的挣扎。此类人群的个性特征既呈现不独立性, 也同时呈现自我中心, 既表现为“我认为……”的表达方式, 又同时体现着浓烈的自我怀疑。如果能够准确地捕捉矛盾点, 并且建立完善地表达方式与论述观点, 便可以化解其认知误区, 沟通效果很好。
以上三种认知误区是在情感谈话节目中最为典型、较为突出的代表性误区。人的处事原则与思考方式, 就如同身处于一个庞大的系统之中, 系统对于每一次的信息输入, 都会有一个“反应——输出”的过程, 而我们在以上列举的认知误区中, 见证的是“输出”的问题, 而解决的重点在于解决“反应”的方式。
二、认知行为疗法在节目中的运用方式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贝克认为:“人们从童年期开始通过生活经验建立起来的认知结构或图式, 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形成了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假设, 用于对信息过滤、区分、评估和编码, 指导对新信息的直觉、对旧信息的回忆及借助图式进行判断与推理, 支配和评估行为”, 建立某种“图式”, 取决于个人的经历与经验, 使其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图式一致的决定。
认知行为疗法在谈话节目中运用的目的, 是为了使受众能够重新审视和检验自己之前片面, 从而完成认知的完善。但由于节目时间限, 不能等同于完整的心理咨询, 因此, 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疗法在具体节目中的适度变形运用, 是达到预期效果的重点。
1、以“语速”“语调”带动思考, 降低焦虑程度
内心世界是一个产生能力与情绪的地方, 事件发生时, 都会对应产生相应的情绪。如果求助的人恰巧习惯关注事件负面效应, 那么在他 (她) 的表达中就会形成本能的自我保护与自我封闭, 以“情绪”对抗冲击。而充满情绪的表述, 必然是自我的。体现“自我”的重要标准之一, 就是语言状态, 其明显特征为:语速较快, 音调较高, 不易被打断, 反复陈述。
事实往往是“出乎意料却又情理之中”。情绪的焦躁基于“出乎意料”, 其中交织了失望、恐惧, 而运用这种情绪则同时说明还不能够面对“情理之中”。然而, 太多的事实证明, 往往问题都是“我认为”的, 而“我认为”还会加重问题的严重性。因此, 解决存在这种问题的首要方法, 是放松自身状态。
(1) 放缓语速。焦虑的表达常常是因为现实与意愿相悖, 是一种潜意识的表达, 而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感知和影响潜意识的行为。准确地说, 在发现问题后, 随之而来的下个命题便是——如何解决。在谈话关系建立的时候, 可以清晰地提醒对方放慢语速, 在放慢语速的过程里, 可以完成他 (她) 对于事件的进一步消化, 降低抑郁或焦虑水平。
(2) 降低音高。处于焦虑情绪的讲述者, 常常声音较高, 每每提醒后, 对方都能够主动放低音高, 随之自然而然地降低情绪化表达。其实, 音高的降低只是形式上为理性回归打基础, 往往降低音调的表述更能配合主持人了解事件的整体面貌。
2、运用语义分析技术, 改变句子结构
语义分析技术是认知行为疗法的重要技术。求助者深层的错误观念, 常见表达句式为“主——谓——表”, 比如说“我是个失败的人”。这是一个具有判断意义的句式, 通常这样的句式涵盖的是一个人的所有方面, 而没有具体指向。而很多求助者就是在这样的句式结构中陷入认知偏差, 形成情绪的低落。
如果能够抓住这样的核心句式, 然后尝试扩充句子内容。比如将句式扩充, 如“定语+主语 (特定的客体和行为) +状语 (时间限定) +谓语+表语”, 或者将“我”分解为具体事件, 就可以转换为具体的表达。比如说“我是一个失败的人”, 转换为“我在这次考试的作文部分没有考好, 导致这次考试的失败, 但我其他的方面并不失败”, 这样, 就可以让求助者尝试改换表达方法, 进而用客观的标准来看待自己的问题, 摒弃情绪化的解读。
3、合理化认同策略的运用
所谓合理化认同策略是指主持人能够观察并准确地帮助求助者描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处事, 充分理解对方采用这种方式的理由, 并要让求助者明白, 自己的情绪与行为在当下的情况下发生都是合情合理的。
应用这种策略的目的是使对方准确客观地认清事实, 并减少自我责备, 并能够正确地调整情绪, 明白自身出现认知偏差的客观原因, 以及寻找到可以调整的方式与途径。“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则因此产生的心理情绪也不尽相同。此种方式关键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对方的自信, 进而在矛盾中寻找解决方法和情绪的平衡点。
4、协助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心理学中不止一次地指出, 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对挫折的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就强。经常在有互助性的人际网络中, 个体的重要心理需求就可以达到缓释压力的效果。在节目的有效时间内, 在完成个人认知转变的同时, 主持人要尽可能地提醒他要转告周围的家人或者朋友, 配合他的转变。如果并非当事人打来电话, 则要提醒打电话者对于当事人扭转认知误区的配合。
社会支持体系的支持, 可以很好地解决人们的情绪压力。节目本身的宣传效果, 可以很好地为更多地受众提供建议, 每一个人既需要别人的支持、也同样是支持别人的力量, 行为的力量是相互的。故此, 建立完整和谐的社会支持网络, 是化解认知误区、完成认知行为重塑与转变的关键。
当我们固执地防守自己的局部利益时, 我们便只能拥有这么多。如同我们只关注事件的截取, 我们能够从事件中获得的能量也是有限的。人的认知行为方式会存在着种种偏差, 但如果能够借助情感谈话节目的平台, 丰富自己的情商内涵, 就可以学习更多的现实生活应对技能。而主持人可以通过建议、演示、以及构建模仿等方式, 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于认知行为的矫正。节目的价值在于其社会意义的体现, 而营造人际的和谐则正是此类节目的重要意义。因此, 主创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 多项专业技能的恰当合理运用, 对于节目的时代性体现是非常重要的。
摘要:当越来越多涉及“情商”内容的节目诉求出现后, 广播的情感谈话节目就面临着更专业化的发展要求。目前, 心理健康领域的理论家、研究者和从业者都已经认同认知行为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主流模式, 可如何将该疗法更好地在日常节目当中运用?如何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疗效的最大化?该疗法在节目中的运用技巧有哪些?这些都将是本文涉及的问题。作者将结合工作实际, 聚焦实际存在的问题模式, 探讨实际运用中的策略性思考, 力图为情感谈话节目的深入化趋势提供有力的研究支持。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情商,图式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国家心理卫生协会组织编写, 民族出版社。
[2]、《生命之泉——灵性成长学心灵治疗案例精选》, 徐敬东周煊著,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3]、《唤醒沉睡的舞者中国式NLP——灵性成长学》, 徐敬东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 篇10
关键词:中职生班主任,认知疗法,反思
中职生正处于生理极速发展和心理开始独立的转折期, 情绪受生理和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显得很不稳定, 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比如:自卑、失恋后的消极处理、人际交往障碍、易冲动而导致冲突甚至打架、对权威人士 (父母、老师、上级领导等) 的叛逆和反抗等。因此, 中职班主任首先要稳定学生情绪, 这在德育工作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
我的学生是2011年9月入学的, 现今正是二年级。刚入学时非常活跃, 课上也能积极发言, 一年以后, 班风大致形成, 在我面前他们勇于表现自己, 敢说敢言。然而, 面对较严厉的老师, 他们不由自主地表露出厌恶之情。由于系部教师人员的调整, 在二年级的上半学期, 班上换了一位语文老师, 班级里掀起了波澜:开学一星期以后, 缺交作业的学生越来越多, 周记本上, 40%的学生将语文老师批得体无完肤, 可看出他们对语文老师不仅是厌恶, 更是痛恨。这种情况的出现, 引起了我的高度警觉。首先与语文老师交流, 她反映了学生的懒惰状况:作文不愿意写, “简单的学习任务”不完成, 说他们几句, 态度还很恶劣。接着和学生交流, 他们说:“语文老师的普通话不标准, 还让我们默写, 听都听不清楚。对我们的要求也太高了, 总是写作文, 一旦不满意, 她就批评我们, 好像我们全都是没用的人一样。我们不喜欢她, 班里没几个人喜欢上她的课……”学生对老师非常不满, 而这种不满的情绪通过厌学和不完成作业这种行为来表达, 以示反抗。
二、学生成长经历的心理分析给我们的启示
情绪是经验记忆的必需部分, 我们的大脑在把摄入的资料储存为记忆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把这些资料的意义确定下来, 称为“编码”程序, 这个程序把摄入的资料与已存的资料做比较合并后得出模糊意思, 再经过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进行过滤, 这样所得出的意义才能纳入我们的记忆系统做长期储存, 这份意义必有一份感觉并存。
尽管每位中职生过去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 性格也不同, 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不容小觑:在过去的几年中, 学习成绩是弱项, 在这方面经常会受到埋怨, 难以体验成就感。不光如此, 部分学生的行为在老师和家长那里也很少得到肯定。当他们不被肯定, 体验不到成就感, 就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被认可, 从而放弃努力, 形成恶性循环。本案例中, 更确切地讲, 学生并不是对语文老师一个人反感, 而是对某一类群体反感。当他们遇到严苛的老师时, 一个小的事件就会触动他们埋藏在记忆里的感受, 随即出现一系列的情绪反应, 然后以一种不合理的行为来表示反抗, 同时也能达到备受关注的作用。班主任应接纳这些学生, 并且利用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认知疗法”简介
传统上, 中国人比外国人更加不善于表达情绪, 在对于情绪的认识、处理及其脉源的看法上, 有很多谬误之处。例如, 不少人认为:情绪是与生俱来的;情绪是无可奈何、无法控制的;情绪的原因是外界的人、物、事;情绪有好坏之分;不好的情绪不是忍在心里就是爆发出来, 没有别的办法;事情与情绪牢不可分……这些都是错误的见解, 假如真是这样的话, 每个人的情绪都只能受外界控制, 那人生岂不是很被动?
其实人类情绪的来源是本人内心的一套信念系统 (信念、价值观、规条) , 即为认知, 外来的事物只不过是诱因而已, 内在的信念系统才是决定的因素。著名的“情绪ABC理论”反应的就是这套理论。情绪和行为受制于认知, 认知是人心理活动的决定因素, 认知疗法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由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观念纠正适应不良的情绪或行为。
下面结合案例, 简要谈谈“认知疗法”的实施。
四、“认知疗法”的实践
(一) 转化学生情绪
1.理解并接纳学生的感受。
情绪是内心的感受经由身体表现出来的状态, 是生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正常的人, 必然是有情绪的。班主任要学会接纳学生的情绪, 情绪绝对真实可靠, 如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感受, 他们的确不喜欢被否定的感觉。
(1) 深刻地理解学生。在这个案例中, 我接纳了他们的情绪:“你们在写作方面真的不太擅长, 所以每次看见作文就头疼, 很难写下去。面对老师的批评, 不被肯定, 的确很难受。不仅如此, 还很生气,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 自己肯定不是个无用之人!”有了我的同感, 他们觉得自己得到了理解, 最重要的是受到了尊重, 于是他们很愿意听我说下去, 并且更加表明自己, 敢于说出真实想法。
(2) 让学生知道情绪从来都不是问题, 它只是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出现了, 需要我们的处理, 同时在事情中有所学习。人生中出现的每一件事, 都提供给我们去学习怎样使它变成更好地成长的机会。情绪的出现, 正是保证我们有所学习。每种情绪都有意义和价值, 不是指给我们一个方向, 便是给我们一种力量, 甚至二者兼有。如果我们没有不甘心被别人看低的感觉 (愤怒) , 我们便不会如此发奋 (这一点将让学生在后面的环节中体会到) 。学生既然感受到种种情绪的不适感, 就有了想要改变现状、解决问题的动机。
2.帮助学生呈现情绪背后的想法。
(1) 通过“小实验”, 让学生理解“情绪ABC理论”。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度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多讲, 我安排了一个“续故事”活动:“你和一位好友约好了周末去郊游, 说好不见不散。你为了这次郊游, 做了很多准备, 买了一大口袋的零食。到了那天, 你准时地来到了约见地点, 但是等了许久都没看见他的到来, 电话也打不通, 此时你会有什么感觉, 会怎么做?”学生给出答案, 正像预料中的那样, 他们有很多种回答:有的人觉得很愤怒, 选择负气而走, 以后都不理他;有的人觉得有点失落, 但是决定改天问清楚原因;有的人很担心, 决定到他家里去看看……根据他们回答的结果, 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的事情, 你们有不同的结果呢?”然后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觉得“愤怒”的同学认为自己被放了鸽子, “担心”的同学认为对方估计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两种想法的对比很鲜明, 由此给学生介绍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 他们很能够理解。这个小小的试验, 也让他们明白情绪完全是可以改变的。
(2) 针对案例, 让学生自行分析背后的想法。在懂得理论的基础上, 回到班级“师生矛盾”上来, 让学生写下自己愤怒背后的想法, 进行交流。想法呈现:
(1) 换了个语文老师不习惯, 喜欢以前的。
(2) 老师对我们要求太高了, 总要写作文。
(3) 语文老师普通话不够标准。
(4) 老师看不起我们。
(5) 语文学来无用。
3.帮助学生发现不合理信念, 从而重建认知。
“伯恩斯新情绪疗法”中提到:每一种不好的感受都是你的扭曲的消极思维的结果。以下是他罗列的十个认知扭曲清单: (1) 要么一切要么全无的思想; (2) 过于概括; (3) 心灵过滤; (4) 贬损积极的东西; (5) 跳跃式结论; (6) 夸大与缩小; (7) 情绪推理; (8) 应该陈述; (9) 贴标签与标签不当; (10) 归己化。
分析学生的想法, 找出不合理的地方, 重建认知。
(1) “换了个语文老师不习惯, 喜欢以前的。”属于第7种扭曲认识, 肯定自己的消极情绪必然反映了事情的真实状况:“我这么感觉, 所以它肯定是真的。”其实每个人都有种“先入为主”的心理效应, 换了个老师, 总有不适应, 认为不习惯就相当于不好, 其实等习惯了, 就会发觉这样很好。
(2) “老师对我们要求太高了, 总要写作文。”属于第4中扭曲认识——贬损积极的东西:拒绝承认积极的经验。以前也曾有过更大强度的写作经历, 但是都顺利地完成了, 而且不容置疑, 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多加练习。
(3) “语文老师普通话不够标准。”属于第8种扭曲认知——应该陈述:“语文老师说的普通话就应该很标准, 不然就没有资格当语文老师。”当我问及“是否允许老师的不完美”时, 他们一下子就被问住了。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 我们要接纳不完美的人和事。
(4) “老师看不起我们。”属于第5中扭曲认知——跳跃式结论:“老师经常批评我们, 她看我们不顺眼, 不管我们怎么样, 她也不会满意的。”所谓的跳跃式结论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测心术”, 武断地认为别人对你作出消极的反映, 你甚至不愿花工夫去检验一下。老师的批评并不能验证看学生“不顺眼”, 只能说明当时不太满意而已。第二种是“先知错误”, 你预期事情会变糟, 而且你坚信这个预言是一个已经成立的事实, “不管我们怎么做, 她也不会满意的”这句话就属于这一种。
针对于这种想法, 我又提出问题:“学生几次三番没完成作业, 能不能有适当的批评?”他们认为是可以的。
(5) “语文学来无用。”属于第9种扭曲认知——贴标签与标签不当。首先, 学习其他科目离不开个人的理解力;其次, 人际交往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最后, 今后走上工作岗位, 将会需要写作能力, 包括自我介绍、工作总结, 等等。
通过以上对学生自己想法的分析, 呈现他们的不合理性, 帮助他们重建认知, 从而转变情绪。
(二) 教会学生积极应对问题 (积极心理学)
1.采取积极的行为。
问题出现后,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总体分为两大类: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案例中, 学生利用“闹情绪”、不做作业来表示反抗, 属于消极应对, 反抗的用意在于表明自己的尊严和能力。对于这点, 我给出问题:“用不做作业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最终受影响的人是谁?这样值得吗?”很显然, 这事不值得的。表明自己的能力除了这种消极的方法外, 还有其他方法, 完全可以使用正面的途径:比如尽力完成作业, 提高写作能力。
2.换位思考。
学生转变想法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要做好关键的一点, 实施好这点可以轻松地帮助他们转变, 那就是换位思考。老师严格背后是什么用意?批评的背后是什么情绪和想法?他们的答案是:“老师希望我们的成绩得到提高, 批评我们是因为担心我们懒惰之后, 成绩越来越糟糕。”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回答, 让学生学会了理解别人, 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 这是转变情绪的催化剂。同时, 换位思考可以运用于其他场合, 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
3.改变自己来影响别人。
学生无非是喜欢笑脸常挂、善于表扬的老师, 这是常理。同样给出一个问题:“你们喜欢面带微笑的老师吗?那我们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笑起来呢?”这个问题的提出, 让学生们一下子站在主控地位, 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可以改变老师的情绪, 一旦这个问题中的目标达成, 那么他们的成就感就是前所未有的。让他人随着自己的意愿来改变是不容易的, 最容易的是改变自己, 当自己改变后, 他人就会受到影响, 也会随之改变。
五、反思
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告诉我, 教育学生要从“心”开始, 尤其是班主任工作, 与学生建立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是相互的, 如果教育者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那么他们就会受你的影响, 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上面提到的案例, 在实施“认知疗法”以后, 直到现在为止再没出现过类似的。
班主任要教会学生发现美好的东西, 更正他们负面地看待事物的习惯, 学会理解, 发挥自己的优势。有的时候, 学生的善解人意是难以想象的, 记得有一次生病, 嗓子发不出声音, 我在黑板上写道:“最近我的嗓子发不出声音, 实在抱歉, 只能让大家自学, 再完成相关的作业。还有, 这几天要靠大家的配合了, 尤其是班级的值日生, 拜托你们了!”学生的表现好得难以想象, 自学效果可以赶上平时, 准确率也很高, 还能看到他们热烈探讨题目的情景, 让人感动。值日生更不用说了, 打扫得比平时还认真。看到这些情景, 我忍不住在黑板上写:“大家表现得太好了, 你们真能理解老师, 在此万分感谢!”学生看到后, 更了不得, 纷纷提醒我注意休息, 赶快把病养好。这次生病的事件更坚定了我的信念, 学生具有难以想象的能量, 你认为他们差, 他们就会更差, 你认为他们好, 他们就更好。
“认知疗法”不仅要在学生层面实施, 更要在教师层面实施, 只有真正接纳学生, 学生才会受到我们的影响。理解学生的想法, 引导他们向积极的方向转变, 让他们走出一条阳光的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李中莹.NLP简快心理疗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 篇11
人们在画画时,会很自然地浮现出一些联想、记忆或某些片断,并把这些情绪、感受用线条和色彩表达在图画中,这时图画就具有某种象征意义。图画的象征性使其成为距离潜意识更近的一种工具。把图画心理学应用到心理咨询中就形成了绘画心理疗法。
二、绘画疗法的研究、应用现状
现有不少研究表明, 由于人脑左半球的语言 或言语功用有限, 因此对于情绪冲突、感情创伤等心理问题就需要用右半球的艺术方式来处置。这是因为情绪和艺术( 绘画、 音乐等) 都同时由右半球所控制。近十年西方不少研究证明, 绘画心理治疗在处理情绪障碍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尽管国外对绘画疗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太少。把绘画疗法与听障儿童的心理咨询联系起来的研究更是没有。所以,这方面的使用技术还不成熟,我想我们可以把这个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研究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
1、绘画是一定文化下的产物,绘画疗法是在西方和北美发展起来的,缺乏本土的研究数据。研究者要注意东西方文化的差别,在治疗分析过程中,要结合东方文化的背景。
2、绘画心理分析对咨询师要求过高,不仅要具备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还需要对绘画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必须是经过专业的绘画心理分析训练。否则不能开展绘画心理治疗。
3、咨询师进行绘画心理分析时会受到自己知识背景、生活经验等的影响,使得诊断结果缺少一定的客观性。咨询师在进行治疗时,要谨慎细心,必要时要采用其他心理治疗的方法辅助进行。尤其团体培训时,我们只能从积极正向地角度去引导。绝对不能给于定量、定性判断。初学者只能组织探讨、趋势分析。
4、力求系统化,综合化。在时间、内容上力求系统安排,还要力求配合其他手段形成综合治疗能力。
5、增加绘画欣赏的运用。已有的关于绘画治疗的研究大多是通过绘画达到诊断和治疗的效果。广义的绘画治疗还应该包括赏画。心理研究也表明,观画是欣赏艺术,也是审美活动,赏画悦心,它必然要引起患者的想象,而想象则能调节交感神经系统,直接促进一些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胆碱等物质,起到调节血液流量,增强免疫机能的作用,进而促进病体痊愈。要重视赏画的作用,把赏画纳入到绘画治疗的研究中去,以真正有效地使心理治疗平民化、自助化。
三、绘画疗法对听障儿童的适用性
1.表达的便利性补偿语言的缺憾
由于听障儿童生长发育的特殊性,他们不像普通人那样具有完整的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仅仅通过手语、文字,是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沟通交流状态。这时,孩子们情感的困扰就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将其赋予可见的形式。绘画对于儿童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一笔一画,任一种颜色的选择都是有意义的。把内心深处无法言语的焦虑、喜悦、愤怒、愿望等投射在绘画作品中,把隐藏或被压抑的心理内容自然的释放出来。
2.可丰富听障儿童的感知觉
研究还发现绘画心理治疗能够促进认知和语言的发展。因为绘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活动, 它包括大脑若干区域协同工作的过程。神经学家F irt h 和艺术家 L aw 合作, 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发现绘画激活了与物体识别( 与语言 有关) 和物体位置有关( 与空间方位有关) 的大脑区域, 即使是最简单的画图活动也依赖左右大脑多个系统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而完成。
绘画疗法是一种集认知、情绪表达、感觉统合、心理动力等于一体的心理临床方法。画画其实是儿童通过回忆、想象,然后运用手中的笔把所见的、所想的、所感受到的事物表现出来的过程,这也是一个进行认知重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充分地运用了他们的感知觉能力。
3.有利于提高儿童的空间鉴别能力,促进综合思维的发展
大脑偏侧化理论认为,大脑左右两半球存在优势分工。左半球同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以及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 右半球则是图像性的, 与知觉和空间定位有关, 具有音乐的、绘画的、综合的集合——空间鉴别能力,表明音乐、绘画、情绪等心理机能同属右半球掌控。所以说画画可以带动右脑的发展。其次,画画本身也是一个空间结构的安排整合过程,从而提高儿童的空间协调能力,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4.绘画疗法自由、开放的形式有助于学生的表达
首先,艺术提供了特有表达的可能,可以在一幅作品或系列作品上表现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事件,可以把不可调和的情感合成在一起。其次,绘画治疗是灵活的、多面性的,它适合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学生,它不受学生语言、年龄、认知能力及绘画技巧的限制,可以在不同地点实施。再次,绘画疗法可以使心理咨询常态化,即可以在人们的所有日常生活情境中开展。
艺术本身是符号的和价值中立的,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问题,这种表达具有隐蔽性,没有社会道德标准等方面的顾忌,学生不会感觉被攻击,阻抗较小,容易接受,有利于真实信息得收集。
5.帮助听障儿童宣泄情绪,激活其自身的心理治愈力
画画本身是轻松愉快的,给听障儿童提供了一个具体可感的、表达内心世界的形式,为他们提供了一套自我表现的象征语言。在这种气氛中,可以缓解听障儿童的焦虑、恐惧、不满,宣泄内心的不良情绪,听障儿童也可以较自由地借助象征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尝试问题解决的不同方法。
绘画心理治疗师Robin对绘画疗法的作用机制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他认为,那些不被接受的思想、情感和冲动,如果能被个体所觉察和接受的话,个体才可能把毁灭性能量变成建设性能量;绘画心理治疗过程包括心理治疗与创造两个平行的过程。除了心理治疗之外,创造过程也为患者提供一种看待自己所面临问题的新方式。绘画等艺术方法可以安全地释放毁灭性力量,使心灵得到升华。绘画催化儿童的自发性,并帮助受阻的青少年远离个人发展上的关卡。绘画亦可以帮助成人辨认在其行为当中反复发生的主题,并专注在最凸显的问题上”。实践表明,绘画是人们最适宜的心灵表达方式。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 篇12
认知疗法 (Congnitive Therapy) , 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 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霍姆 (L. Homne) 于20世纪初提出, 在20世纪60~70年代逐渐发展成熟, 在我国心理学咨询和心理治疗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认知疗法的主要思想和技术, 是人的情绪和行为受到认知过程的影响, 通过改变人的错误认知观念来矫正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
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 (A.Ellis) 和贝克 (A.Beck) , 艾利斯提出的合理情绪疗法和贝克倡导的认知疗法具有相同的认知取向, 但各自强调的重点不同。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侧重以乐观和理性的思维来纠正悲观和不合理的各种负面思维, 来解决心理上的各种问题;而贝克的认知疗法比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更加重视内省的作用, 整个疗法基本建立在自动思维——中间信念——核心信念的认知图式基础上。
目前, 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经济社会转型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具有时代性, 这就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创新, 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较为单一化和程序化, 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践, 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育革新, 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精神领域的指引作用。
二、认知疗法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运用的可行性
1.工作目的同一。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认知疗法的目的, 是帮助来访者调整自己的认知模式促进心理健康。两者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本,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问题。
2.操作过程类似。
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教育方式是说服、表扬鼓励、批评惩罚, 主要以言语为手段, 通常有一个时间过程, 学生才能接受新的思想或者转变态度。认知疗法作为一种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 有其特定的操作步骤, 通常有提问、追问、质疑、讲解、辩论等过程。两者的操作过程相似, 都是主要以言语形式来完成。
3.教育对象相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是高校大学生, 大学生一般在进入高校之前已经接受过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小学、初中到高中, 都有思想品德、政治等课程, 这些教育较为完整系统。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 尤其是具有心理学背景的辅导员, 在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面对的学生, 其重点是思想或行为有偏差的学生, 这些学生往往也是认知疗法的适用对象。
4.主体作用类似。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教师, 往往特指高校专职辅导员, 他们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在高校运用认知疗法开展工作, 其主体同样是高校专职辅导员, 面对前来求助的学生时, 也在发挥指引启发的作用。
5.相应思维能力具备。
大学生一般年龄在19岁以上, 处于成年前期, 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说, 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居于主导地位, 具备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认知疗法的前提条件就是来访者需要具有一定水平的元认知能力, 即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活动。在此基础上, 来访者才有可能监测和控制自己的意识和情绪。
6.面对问题重叠。
认知疗法的适应症状主要集中在认识错位导致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如考试焦虑、新环境适应导致的情绪障碍、强迫症、人际关系紧张等。两者在实际解决的问题上, 是高度重叠的, 在解决时往往只是教育者选择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还是采用心理咨询的方法。
三、认知疗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
1.艾利斯合理情绪疗法的具体运用
合理情绪疗法在具体操作时又称作ABC理论, 艾利斯认为诱发事件人的情绪与行为后果C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并不是由诱发性事件A (Activating events) 引起, 而是由于人们对诱发事件作出错误评价产生不合理信念B (Beliefs) 导致的。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需要遵循三个步骤: (1) 通过辩论学生发现自己的不合理认知观念, 把握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即绝对化、过分概括、糟糕至极; (2) 让学生理解并不是事件本身导致情绪困扰, 而是自己对事件的错误认识导致的; (3) 指导启发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观念, 以取代不合理的认知观念。例如, 考试焦虑学生认为自己考试不及格是由于宿舍学习氛围差导致的, 首先, 通过辩论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考试成绩与宿舍同学学习方式没有必然联系;其次, 让学生理解把自己成绩差归结于宿舍学习氛围并不能改变自己的考试成绩;最后, 指导学生认识到宿舍同学有不同的学习方式, 关键在于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贝克认知疗法的具体运用
贝克认知疗法除了认为异常认知产生情绪和行为问题, 同时还重视早期经验形成的功能失调性假设, 这决定着人对事物的评价, 并成为支配人的行为准则, 不为人们所觉察。在遭遇重大生活事件时, 这种假设被激活, 于是在意识领域出现负性自动思维, 从而导致情绪焦虑、抑郁以及行为障碍。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 运用贝克认知疗法需要把握好以下程序: (1) 启发学生寻找负性自动思维, 常见的有个人中心、选择性概括、任意推断、夸张、全或无思维等; (2) 对负性自动思维进行检验和逻辑推论; (3) 通过认知改变技术, 修正负性自动思维, 建立新的认知模式。例如, 厌倦政治活动、逃避集体活动、恐惧症。负性自动思维:浪费时间, 抓紧时间学习有用的知识。
四、结束语
认知疗法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重要方法应用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 这是一种正向迁移, 也是积极的探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势必成为一种趋势。2005年1月, 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强调, 要抓好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 促进大学生形成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具体运用认知疗法之前, 需要教育工作者掌握疗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常用的改变错误认知方式的技术, 如检验矫正法、角色互换法、肌肉方式训练等。在两种操作方法的选择和方案的制定过程中, 需要建立在对学生详细背景信息和认知模式基础之上,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才能更好地发挥认知疗法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邱杰.论认知疗法与合理情绪疗法的区别[J].卫生软科学, 2009, (1) .
[2]高冬东, 李晓玉.浅谈心理咨询中的论认知疗法[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4) .
【心理咨询中的认知疗法】推荐阅读:
心理咨询师三级 各种疗法总结06-13
心理咨询中的个案研究09-23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监狱心理咨询中的应用10-22
心理干预疗法07-25
心理咨询技术06-05
心理咨询模式06-10
心理咨询行为06-30
心理咨询态度07-25
心理咨询伦理09-06
职业心理咨询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