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的体育疗法

2024-07-13

心理障碍的体育疗法(精选12篇)

心理障碍的体育疗法 篇1

一、治疗关系

传统心理疗法取向的治疗师一般把自己标定为客观的观察者, 能够寻找来访者身上的问题, 并作出权威的诊断, 使用心理教育、建议、演绎和面质、布置家庭作业等方法来帮助来访者。这些方法背后隐含的观点是, 传统治疗师比来访者更了解来访者的生活, 更明白他们的问题所在, 所以他们才会给出一个客观方法。即便是来访者认为这些方法并不适合他们自己, 他们的声音也往往得不到尊重, 治疗师会把这种情况解释为是来访者的阻抗。传统治疗师在来访者面前是高高在上的, 而来访者扮演的是一个被动的角色, 他们走进治疗室的那一刻, 便把自己的问题丢给了治疗师, 他们认为治疗的答案在治疗师身上。

与传统治疗师给人一种权威的感觉相反, 叙事治疗师更倾向于采用一种好奇, 欣赏的姿态, 他们陪伴来访者去探求生命故事新的意义, 他们主动从心理专家的位子下来, 与来访者保持一种主体间关系, 是马丁·布伯笔下的我和你关系。赋予来访者更多的权利, 并且对来访者保持未知的态度, 能够悦纳咨询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他们不再把自己限定在线性思维、因果思维、决定论、确定性中。他们愿意对生命保持开放的姿态, 他们不再只是看到理论, 而是看到理论背后的人。在叙事治疗师的治疗中, 关怀大于治疗。咨询首先是为来访者服务的, 对来访者的改变, 咨询师保持中立, 将改变的决策还给来访者。

二、治疗取向

大部分传统心理治疗是病理取向的。弗洛伊德认为, 人不是自己的主人。精神分析认为, 人的童年决定了一个人整个一生。如果我们要了解眼前的这个人, 我们就必须了他的童年。来访者现在很多的问题症状, 很多都是他们童年受到的创伤所导致的。认知疗法认为, 一个人之所以陷入眼前的困境, 是因为这个人具有非理性想法。非理性想法是阻碍一个人解决问题, 造成实际困扰的最主要的因素。行为疗法以条件反射作为其工作的基础, 强调对来访者的行为和观念二分, 分为好的行为、观念和不好的行为、观念, 不好的行为和观念便成为了其目标, 当来访者表现出不好的行为或观念时, 便给予其一个负性刺激, 如一个不好的画面、电击等等, 这点在厌恶疗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然, 传统心理疗法也在随着时代发展, 更新了很多内容, 但传统心理疗法给人的感觉, 其把主要焦点放在来访者的主诉问题上, 以消除或减缓来访者的症状为主要目标, 是焦点问题疗法。而有时候, 解决问题的努力可能造成了问题泛化或加重这个问题, 希望解决问题的人结果构成问题的一个部分, 成为问题可以持续存在的条件。从另一个方面讲, 解决问题的本身也在强化这个问题。这是传统心理治疗病理取向的一大软肋。

叙事疗法的治疗取向与传统心理疗法大相径庭, 叙事疗法不再只关注来访者的问题, 而是更关注问题背后的人。传统心理疗法因为有结构化的治疗模式, 而被有些学者攻击为问题服务, 甚至是为心理学服务。而叙事疗法大张旗鼓的宣扬, 心理治疗是一种服务, 是为我们面前的来访者服务。走进咨询室的来访者不只是带着问题来的, 更是带着资源来的, 是带着解决办法来的, 只是这些资源或解决办法暂时并没有被来访者所发掘, 我们所要做的便是与来访者一起去寻找这些资源。叙事疗法把人本主义推向了一个高峰, 他们把来访者放得更高, 他们相信来访者是他们自己生命中的主人, 他们自己是解决他们问题的专家。叙事治疗师会帮助来访者去挖掘被主流故事所忽略掉的支线故事, 而在这些支线故事里, 来访者是富有力量的, 是主动积极的, 并通过不断的提问对话丰厚这些充满力量的生命故事, 让来访者在这些故事里得到比较充分的较期待的自我认同。

三、治疗设置

传统心理疗法的治疗设置显得比较结构化, 如精神分析比较喜欢寻找来访者的童年创伤, 分析来访者的移情、早年的客体关系等等然后用这些来解释为什么来访者有当前的问题。行为疗法会设置一个靶症状, 然后设置一些协议进行有计划的行为干预。认知疗法比较喜欢分析一个人头脑里的非理性想法, 然后跟来访者一起探讨, 并用理性的想法来取代非理性的想法等。并且, 传统的心理疗法一般比较注重时间设置, 一般一次咨询一个到一个半小时, 并且咨询室里只出现治疗师和来访者。治疗一般发生在咨询室中, 在咨询时间以外, 治疗师也来访者之间一般没有交流, 所以它给人一种很强的专业性。

相对来说, 叙事疗法的治疗设置并不那么结构化, 也可以称为偏半结构化。叙事疗法本身是一种更贴近来访者的疗法。所以它的治疗方向是灵活和富有弹性的, 随着来访者的思绪自由的漂移, 给来访者足够的自由权。虽然叙事疗法也有一些其突出的技术, 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这些技术的运用并不是按部就班的, 很多时候他们是重叠在一起的。同时, 叙事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 会邀请来访者的亲人、朋友、或者和来访者有类似遭遇的陌生人、或者是治疗师的同行团队等一起走进咨询室。同时, 在治疗室以外, 治疗师还会通过发奖状、写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来访者进行治疗沟通, 它把治疗拓展到治疗室以外。所以叙事疗法的治疗设置, 给人感觉是相对宽容的, 是更贴近来访者的, 也更贴近心理治疗的服务理念的。

四、理论假设

传统心理疗法是以现代主义为理论基础的, 它以一种相对简单的方式, 认为我们有能力追求普遍的真实、客观的世界。我们可以把客观的事实从主观的编造中分离出来, 现代主义给赋予“客观知识”的稳定发展主体以特权, 并坚信这种可关注知识来源于科学实验。下面是一些现代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因果关系是普世原则, 且人尽皆知;语言反映真实;人类可以通过客观观察了解事实;知识发展史是专家发挥其专业能力, 展现其自然本能的过程。总有一天, 人类能够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所有的人类行为理论是基于广泛地以科学方法论为, 因此其包含以经验检验的“事实”;现代知识的深度和神秘性, 并不能被一般人所理解, 了解这个世界必须依靠专家的宝贵的知识和高超的技术;正如人类目前已经发展出各种了解自然界的方法, 人类内在世界的动力也已被发现;来访者因为不熟悉科学、客观的知识才来到咨询室, 他们有着各种功能不适, 看问题的视角被扭曲了;不论来访者对其生活和如何解决问题都是不可靠的;治疗师对于客观的心理知识和无偏见的科学研究的掌握使得他们有优势解决来访者的问题;治疗师成为了来访者生活的权威, 成为了来访者生命中的主人。

叙事疗法哲学观受福柯影响比较大, 他认为当知识成为真理的时候, 知识便会变成一种权利来压制人们。当我们没有尊重每个人的观点而带着唯一的观点时, 当我们固着于这个观点是唯一的知识来看待别人的时候, 这样的量尺就成为了唯一的真理。当我们把世界用正常和不正常很快的二分的时候, 便是用以后用一种极权的方式对待人们, 只是知识便成为独裁。从这个角度上讲, 问题和主流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 都是在不知不觉中, 把“应该怎么做的”观念不断内化到我们内心里并成为我们如何规范自己行为思想的准则。所以叙事疗法的理论假设很强调当人们为一个存在状态贴问题标签的时候, 这个问题跟我们的主流文化, 跟我们标定的唯一真理知识有很大的相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性的知识, 叙事治疗师的工作是我们通过谈话让来访者看到他自己是面对自己生命里困难的主人和专家。叙事哲学观还受到后结构主义的影响, 后结构主义提倡对非理性的张扬和对非逻辑的推崇, 它认为结构主义在天经地义的理论和不可动摇的信仰里陶醉而不可一世, 结构主义已经不能代表后工业社会文化。后结构主义认为, 生活的意义是通过不断地叙事形式建构的, 但是生活本身可以有多重解释, 而不同的解释又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意义。所以生活本身并不存在永恒成立的唯一解释, 每个人都有建构和阐释生活意义的方式, 多重角度的视角才能反映或者接近生活的真实。叙事疗法还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认为, 我们的事实并不是世界的真实面目, 而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后现代思潮的提出对心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后现代心理学认为, 治疗师不再需要也扮演专家的角色, 他们只是在咨询室里与来访者一起重新叙事, 再次体验生命里的故事, 共同建构新的故事, 而这个新的故事可以促进来访者适应现实生活。

五、督导模式

传统心理疗法认为, 一个治疗师要面对各种类型的来访者, 每个来访者的问题也不一样, 而在临床中有些来访者的问题会激起与他有类似经历的治疗师的激烈反应, 那么这表现出治疗师具有类似的情结, 具有一个与来犯者类似的“未完成的事项”, 而这个情结, 无疑会影响治疗的顺利进展。所以, 一个心理治疗师在从事心理治疗工作前, 应该首先要了解自己、完善自己的人格。因为治疗师在咨询室里的作用有点类似于一面镜子, 所以作为治疗师, 首先应该把自己这面镜子擦干净。在传统心理治疗督导中, 督导师的工作一般是帮助一名心理治疗师看到自身的问题和人格的缺陷, 并帮助他面对并解决这些问题, 修复他的创伤, 使他能够以一名人格健全的身份走进咨询室。这样当来访者来找这样的治疗师咨询时, 便可以使来访者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传统督导模式是鼓励治疗师修复自己的问题, 如治疗师早年遗留的问题, 未解决的冲突, 不良的客体关系等, 促使治疗师能从潜意识层面悦纳来访者, 保持一种相对中立的态度面对来访者。这个过程被怀特成为传统心理治疗的“职业文化”, 他认为这种督导是在寻找一种客观的真实。

叙事治疗师同样看重对治疗师的督导, 但是他督导的方向却与传统心理治疗的督导模式大相径庭, 叙事疗法督导的目标是寻找这位治疗师身上的资源, 哪些资源可以帮助这位治疗师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治疗师。国内有学者马一波和钟华曾归纳过叙事疗法的督导方式有一下假设:一、即便是刚刚入行的新治疗师, 他们也是他们生命里的专家。没有人能比他们更了解他们自己, 没有人可以替代他们成为他们生命的主人。二、叙事疗法特别注重寻找故事里的建设性意义, 所以叙事疗法的督导师非常关注新治疗师在培训过程中是怎么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的, 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讲这个故事的, 督导师并不特别关注故事的内容, 而是重点关注这个故事带给人的感觉, 和讲述者的表情, 动作, 以及现在与这个故事的关系等。三、叙事疗法督导也注重考察治疗的人品道德, 而在新治疗师接受督导时会讲到一些自己生命里的故事,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中了解这个新治疗师的思维、行为方式和道德修养等等, 从中我们可以筛选出那些可以很好的为来访者服务的治疗师。

另一方面, 叙事疗法对新治疗师的督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营造尊重氛围。督导师对新治疗师会抱以一种欣赏、好奇、未知的态度。督导师会表现出对新治疗师人生阅历、价值观、动机的尊重和理解, 会用同理心去贴近问题故事。并且督导师会让新治疗师重点阐述自己的人生愿景, 并帮助他向自己的人生愿景不断努力。二、回忆关系。就是督导师在督导过程中让新治疗师回忆自己重要他人的关系, 包括过逝的亲人等。三、组建专业的支持系统。心理治疗师因为职业的特殊性, 往往伴随着一种孤独感。所以, 需要同行之间的互相支持与鼓励。如果我们可以组建专业的支持系统, 同行之间一起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关注彼此的成长, 无疑可以缓冲这种局面。

摘要:叙事疗法作为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一个主流疗法, 它去掉了传统上把人当做问题的治疗观枷锁, 通过“问题外化”, “丰厚特殊意义故事”, “改写故事”等方法, 视来访者为他们生命的主人。本文主要简单地比较了叙事疗法与传统心理疗法。

关键词:叙事疗法,传统心理疗法,比较

参考文献

[1][美]克莱格·史密斯, 大卫·斯奈德.儿童青少年叙事治疗[M].朱眉华, 等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7.

[2]王健, 司群英, 郭本禹.古典精神分析学的早期理论转向:亚伯拉罕费伦茨和兰克研究[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9.

[3][英]Martin Payne.叙事疗法[M].曾立芳, 译.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2012.

[4]魏源.后现代短程心理治疗新模式:叙事疗法的特点及其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 (16) .

心理障碍的体育疗法 篇2

1、宣泄疗法

说出自己的紧张情绪,如自己过去曾在某个情景或某个时候受到的心理创伤、不幸遭遇和长期的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等等,把内心的痛苦情绪尽情地发泄出来。说出自己的恐惧,也就降低了恐惧;说出自己的紧张,也就缓解了紧张。

2、转移注意力

当出现强迫症状时,要想办法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转移到真正在做的事情本身上,而不是反复地想象已经结束的事情上,尽快脱离现实症状,摆脱痛苦。

3、顺其自然法

当出现强迫思维时,不要去抵抗、克制、强迫自己不去想,而是顺其自然,强迫思维出现了就出现了,不管它,由它去,采取不理、不怕、不对抗的态度,该咋办就咋办,做完就不再想它,不再评价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克服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强迫症状会慢慢消除。

4、不做完美主义者

古代的心理疗法 篇3

笑疗祛痞满

息城司侯,听见其父死于兵乱,大悲痛哭,之后便感觉胃脘胀满,像胃里装着一个茶杯般疼痛难忍,吃了医生开的药后,一点效果也没有。张氏出诊时,恰巧遇见巫医正在病人的床边念念有词。于是他便模仿巫医的举止神态,以巫医的语气说了很多不着边际的话,逗得司侯大笑不已。几天后,司侯的病症就消失了。

中医情态致病说认为,七情内伤可致脏腑的功能失调,出现腹满、胀痛、呃逆、泄泻等症状。司侯因悲忧不解,气郁于中,聚而成痞,情志不畅是根本的原因。张氏巧用“喜胜忧”的情态相胜之理,使病人乐而忘忧,气其舒缓通和而祛病。

娱乐除狂怒

项关令的妻子,烦躁暴怒,不想吃饭,常常叫呼怒骂不止,甚至要杀身边的人。请了很多医生,但用药半年,症状一点没有缓解。张氏便让两个女仆擦胭脂抹粉,扮成戏子唱戏,角斗,病人见状大笑。几天后,病人的暴怒症状减轻,食量也增加了,没用吃药病就全好了。

张氏让女仆歌舞、角斗,使患者置身医者设置的欢快情境中,因暴怒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得到矫治。现代心理学中的娱乐疗法就是指通过各种娱乐活动,如听音乐、看戏剧、读诗词、做游戏等,来改善不良情绪,矫治不良行为。

击几疗惊悸

卫德新之妻,因为有一次被夜间闯入的盗贼吓得掉到了床下,所以非常惧怕声响,甚至听到家人的脚步声都会吓得不省人事。张氏思考再三,在病人面前用木棍反复敲击竹几。病人开始听到敲击声时胆战心惊,但连续敲击后,便习以为常,病也随之不药而愈了。

心理障碍的体育疗法 篇4

“心病还需心来医”,正如失常的心理会成为致癌的前提一样,健康充实的心理则同样是战胜癌症的重要条件。有关心理学家指出,只要让癌症患者做好自我心理康复疗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用理智去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乐观的情绪、健康的心理投入到生活中去,便会激发机体潜能,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缓解症状,提高疗效,甚至使肿瘤“不攻自破”,自然消退,明显改善癌症患者的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1 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恐惧与悲伤

很多人认为“癌是不治之症”,是“判死刑而缓期执行的人”,谈癌色变。患者一旦确诊患了癌症,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种可怕的恐惧和悲伤情绪,对亲人的眷恋、子女的牵挂、事业的留念等诸多问题困扰着他们的身心,表现出精神紧张,惶恐不安,闷闷不乐。强烈的求生欲望使患者情绪及行为反应过激,愤怒、怨恨、嫉妒、无助、痛苦等复杂心理交织在一起,使患者常迁怒于医务人员及家属,发泄内心的不满,并到处寻医问药,企图用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来掩饰内心恐惧与不安,来达到心理平衡。

1.2 悲观与失望

治疗未见转机,癌肿的广泛浸润、剧烈频繁的疼痛等,使患者忍受着痛苦的肉体折磨和精神折磨,患者预感到病情的严重性,认为生命即将终结,而陷入极度的悲痛与失望之中。表现自悲,情绪沮丧,整日忧心忡忡,精神恍惚,食不下咽,夜不能寐,把自己看作是被判了死刑的人,进而产生敌对情绪,不配合治疗与护理,认为治不治都是个死,对各种检查和治疗丧失信心,对生活丧失信念。

1.3 抑郁与孤独

病情逐渐恶化,患者体质极度虛弱,全身呈衰竭状态。心情越来越沉重,死亡的阴影时刻笼罩着他们,当患者发现身体状况日益恶化,认识到治疗无望,无法阻止死亡的来临时,患者大都自我克制,不愿谈及自己的病情和预后,表现得精神抑郁,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孤独无助。

1.4 痛苦与绝望

癌症进入晚期,病情日益恶化,死亡的威胁渐渐逼近,患者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患者万念俱灰,生还无望,产生绝望心理,或消极地等待着死神的降临,或期望尽快地结束生命,以求解脱,表现得异常平静。

2 癌症患者的自我心理调节

即便是一个心理素质很好的人,在开始怀疑得了癌症到检查确诊之后,以及在进行治疗和后期康复中,都会有一个心理的波动和变化过程。那么这就需要癌症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克服恐惧心理,从思想上藐视癌症,战胜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态度是每位癌症患者所持有的有力“武器”。

2.1 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癌症的坚定信心

既然得了癌症,继续悲哀、怨天尤人,也是无济于事的,不如鼓励自己振作起来,坦然面对这一客观现实,尽快摆脱不良情绪,树立强大的精神信念。以乐观的情绪,豁达的心境,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与病魔抗争到底。要相信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癌症的治疗随时都可能有重大突破,生命每延续一天,都可能会获得新的机遇和希望,要相信奇迹会在自己身上发生。

2.2 转变观念,及时调整心理状态

近几十年来,人类为征服肿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癌症不再是绝症。专家认为,过去的不治之症在今天有10%的患者可以不治痊愈,靠的就是心理疗法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产生的奇迹,世界各地癌症患者自愈的报道也屡见不鲜。因此,癌症患者要改变通常认为癌症是不治之症的观念,尽快渡过“绝症”的心理危机。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恢复正常情绪,从绝望中看到光明,激发其求生的欲望,确信通过治疗自己还有生存的希望。这种“精神胜利法”时常有助于心理平衡。调查表明,同为晚期癌症患者,对疾病持积极态度,心情开朗者的存活时间儿倍于态度消极、悲观抑郁者。

2.3 寻求支持,尽情宣泄内心情感

癌症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家庭与社会是患者的精神支柱,离开了家人和社会的支持,患者会感到空虚无助,失去与疾病抗争的力量。所以癌症患者应尽可能多的与家人团聚,与社会接触,应向能够帮助自己重获健康的每一个人伸手求援,多与医务人员及亲人进行心理沟通,向他们倾诉内心的痛苦和烦闷,请他们理解和宽容你的情感需要和情绪波动;多与家人讨论治疗感受,向他们要求更多的爱护和照料;想哭就哭,尽情宣泄内心的各种不快,将有害情绪释放出来。患者沐浴在亲情、友情与关爱里,心理上得到了很大的安慰,解除了沉重的思想负担,爱的力量凝聚在一起,足以让患者抵挡死亡的威胁,尽快走出阴影。

2.4 陶冶性情,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癌症患者在家静养或住院时间一长,不免产生孤独、与世隔绝的感觉。这时不妨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培养多种爱好和兴趣,如下棋、集邮、养花、跳舞、登山等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将集中于病痛的思想转移到这方面来。这种“精神转移法”可以使人忘记病痛、忧愁与烦恼,提高身体素质,调节紧张环境,松弛心理压力。另外,癌症患者可以经常参加抗癌乐园、癌症康复俱乐部开展的活动,很多癌症患者在一起,进行集体心理治疗,相互交谈,交流抗癌经验,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对改善心境,提高生活质量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2.5 自我放松,进行身心放松训练

患癌症以后,由于癌症本身造成的病痛和长时间的强化治疗,身心都极度紧张,内心活动是十分复杂的,想得很多,如自己的病情是早期还是晚期,目前的治疗是否有效,患者一方面想了解自己的病情,另一方面又担心知道真实的病情后自己承受不住打击,所以常不敢正视疾病,采取回避的态度,不愿捅破窗纸。这种内心矛盾如长时间存在,无法排解,造成抑郁情绪,可以削弱人体的免疫力,使病情趋于恶化,对康复大为不利。所以癌症患者应该进行自我松弛训练,使身心放松,以减轻紧张心理。可以采取听音乐、练气功、太极拳等,都是使身心放松的好方法,多阅读鼓励人与疾病和厄运抗争的书籍,增强精神安全感和抗癌信心。通过松和静,排除外界干扰,调整神经内分泌的活动,使大脑耗氧量减少,从而有利于能量的积蓄,机体的修复和心理情绪的调整。

心理障碍的体育疗法 篇5

人本主义学派,既反对精神分析学派的潜意识决定论,也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而主张从人的意识本身出发来研究人的心理。

罗杰斯认为个体内部蕴藏着自我实现的强大推动力,施治者只要提供适宜条件,求治者就能发挥其内在的潜能,自发地开始改变和成长,消除心理问题,达到心理健康。正是基于这种观点,罗杰斯提出了来访者中心疗法,这是一种以来访者为主导的治疗方法,而医生的作用退居其后,在治疗中医生主要是创造一种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环境气氛,

人本主义心理疗法有患者中心疗法、存在主义疗法、格式塔疗法(完形疗法)等。其中以罗杰斯开创的咨客中心疗法影响最大,是人本主义疗法中的一个主要代表。后来罗杰斯又提出将此疗法进一步延伸,改称为人本疗法,更强调以人为本,突出被治者是正常人。

患者中心疗法

患者中心疗法(client-centred therapy)又称来访者中心疗法、咨客中心疗法,是罗杰斯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于1942年提出。患者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中的主要代表。

它与心理分析疗法相反,不要病人回忆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症结,而是帮助病人认识此时此地的现状,由于他缺乏自知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环境的现状,拒绝感受当时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病态焦虑,因此治疗的目的就是让病人进行自我探索,了解与自我相一致的、恰当的情感,并用此感情体验来指导他的行动,也就是靠自己本身的力量来治疗自己存在的问题。

咨客中心疗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如果人的自身体验受到闭塞,或者自身体验的一致性丧失、被压抑、发生冲突,使人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阻碍,就会表现为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如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能够和别人正常交往、沟通,便可以发挥他的潜力,改变其适应不良行为。

妙趣横生的中医心理疗法 篇6

情志相胜法

情志相胜心理治疗其理论依据为五行相胜相克,用一种情志有效地纠正另一种过激的情志。正如《医方考》中所言:“情志过极,非药可医,须以情胜。”肝木志为怒,脾土志为思,肾水志为恐,心火志为喜,肺金志为悲,它们依次相胜。即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悲胜怒。

怒胜思——以污辱欺罔之盲触之

脾处中州而属土,喜健运而恶郁结,思则气结;歧伯曰: “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木曰曲直”,具有生长开发,条达舒畅的性质或作用,怒属肝木,怒则气开发,而冲开脾所结之气。 《南蜀新志》中有一则故事:一位拳师教了许多徒弟,桃李满天下,大家都尊称他为“铁金刚”。有一天他正在家中授徒,突然昏迷倒地,不能活动,徒弟怀疑他得了急症,慌忙去请医生。医生来到拳师门口,仔细观察拳师症状,不像是中风,于是大声骂道:“哪里的泼皮无赖,竟敢自称铁金刚,快来归降。”话刚落地,拳师已一跃而起,跑过来要与医生打斗。医生大笑说: “你的病好了。”医生先调查拳师病非中风,乃小伤过思成疾,过分怀疑、思虑,心病是重要的。于是利用拳师铁金刚的名声激怒之,拳师护自己名声奋而决斗,怒胜思,不药而愈。

恐胜喜——以恐惧死亡(或祸起仓卒)之盲怖之

《续名医类案·哭笑》记载:有一位叫李其性的人,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癸卯年考中了秀才,他的父亲大喜过望,失声大笑,神志有些异常。到了第二年春又考中了进士,其父狂笑症愈发严重。过了十年李其性被封为谏官,他父亲的狂笑症就成了痼疾了。开始还是间歇性发作,后来就昼夜不停地狂笑,李其性十分忧虑,于是便与某太医商议出一个办法,让家人告诉他父亲: “你儿子已病故了。”他父亲听了哭得死去活来,这样过了十几天,狂笑的病渐渐好了。于是又让家人传话: “有一位姓赵的名医,让你的儿子起死回生,救活了。”其父便不再悲伤了,狂笑病也完全治愈了,从未复发,这就是所谓“医者意也”,喜则伤心,用恐惧悲伤去抑制它,就能治好。

喜胜悲——以欢乐戏谑之盲娱之

《儒门事亲)记载一则“戴人以谑疗心痛”某人听说父亲被贼人杀死,悲伤欲绝。痛哭完了就觉得心痛,日重一日。一个多月后胸口长出来一个包块,像盖上了一只茶杯,大痛不止,服药无效。

于是便去请戴人,戴人到了他家,恰好他们家请的巫医还在那里“作法”,戴人于是便模仿巫医跳大神的样子,嘴里胡言乱语,疯疯颠颠,以此来戏谑病人,病人见状大笑不已,忍不住回头面壁窃笑。这样过了一两天,心口下的硬结全消散了。此例乃据《内经》“忧则气结,喜则百脉舒和”之病因病机,运用脏腑五行相胜之法喜胜悲而愈。

悲胜怒——以怆侧苦楚之言感之

《续名医类案·诈病》记载张景岳在治疗因怒而起的诈病,通过细致的诊断和辨证分析后,假言病危要重用灸法,使之悲忧,并以假药给出路使之下台,遂药下即瘳。怒则气上,悲则气消,故当气逆之时,以消气之悲应对,维持气机条达,心理平衡。

激情刺激法

医生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依阴阳学说,阳性疾病用阴性情绪刺激,阴性疾病用阳性情绪刺激,利用患者应激时产生的剧烈心身变化而达到调理脏腑气血,治愈疾病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称为激情刺激治疗。这种方法掌握难度虽大,但有些医学家运用得很出色。 《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是个很高明的医生。曾有一位郡守得了重病,请华佗医治,华佗诊断后,悄悄地告诉郡守的儿子说: “使君得的不是平常的病,有瘀血积在腹中。必须设法让他大怒,把瘀血吐出来,才能治好,否则就没救了。你可把使君平日所做的荒唐事都告诉我,我写封书信激怒他。”他儿子说: “只要能治好病,有什么不能说的!”于是把他父亲做的许多乖谬之事,全部告诉了华佗。华佗便留下一封书信责骂他。其父看后十分恼怒,便命令士卒去抓捕华佗,却没有抓到,郡守气得连吐黑血一升多,病就逐渐好了。华佗掌握了权贵者自尊易怒的心理特点,不处药方,反刺其短处, “留书责骂之”,阴性疾病用阳性情绪刺激,这样大大激怒郡守, “怒则气上”,血随气逆,瘀血吐出而病愈。

假借针药疗心瘸

又称释疑治疗,谎骗治疗。即通过计谋权诈之类的方式,将致病的心理因素巧妙地通过暗示得以解除而治其病。这实际是一种暗示治疗。有人对某种疾病形成十分顽固的偏见,正面说理开导不易接受,治疗难以奏效,只有通过某种场合某种情景施以特殊方法,暗示他确信的病因解除,而心病自愈。须注意的是,如果患者伴有躯体病理改变,要在祛除致病心理因素的同时辅以药物治疗。李时珍曾对一气虚但确信服四君子汤无效的患者处方为:鬼益、杨抱、松腴、国老。患者药到病除。这里李时珍借陌生的药名暗示患者,患者仰慕李时珍的大名接受暗示服药,心病躯体疾病同治。

移精变气治疗

移精变气出于《素问·移精变气》,这是一篇心理治疗的专论。移精变气的基本精神是转移患者注意,排遣思情,改移心志,创造一个治愈其病的心理环境,即可易移精气,变利气血而祛病。移精变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心理疾病转移到躯体上加以排除,如《怪病神医录》记载的“意引于外发内痈”;一种是将躯体疾病转移到心理以治愈,如《儒门事亲》中的“聆听趣谈忘泻泄”。

心理障碍的体育疗法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8组的病人均来自我院心理咨询门诊, 共17例, 年龄18~34岁, 均为男性, 文化程度:大专以上4例, 中专2例, 高中8例, 初中3例;经济状况:良好8例, 一般7例, 差2例, 性格特点:内向9例, 外向8例;入组的17例病人均符合CCMD-3[1]性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 分类:恋物症3例, 露阴症4例, 窥阴症8例, 摩擦症2例。

1.2 方法

1.2.1 17例患者均采用认识领悟心理疗法进行治疗帮助病人

认识到性心理障碍症状的特点及其内心想法的幼稚性, 让病人知道不要用儿童心理来看待成人的性行为, 引导病人认识到他的行为是幼年儿童式的取乐行为, 是用幼年方式来宣泄成年人的性欲, 同时也不要用成年人的道德标准来指责自己幼年时的幼稚行为。另外, 鼓励病人去调查证实其症状和内心想法的幼稚性, 使病人对他的病态行为的本质真正有所领悟而自愿放弃变态的性行为。

1.2.2 达成治疗协议确保治疗的继续, 共同确立治疗目标。

1.2.3 作者对治疗组每1~2周会见1次, 每次1~1.

5h, 每次治疗后部分伴显著焦虑无法治疗者辅助用小计量劳拉西泮 (0.5~1mg) 治疗;要求病人写治疗体会, 下次会见时于医生共同讨论。

1.3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1)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2)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3) 有效:临床症状改善; (4)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2.1 治疗时间

其中有2例经过2次 (14d) 的治疗, 治愈, 见效最快;3例20d治愈, 其余需要35~55d (5~8次) 治疗。

2.2 疗效

痊愈13例 (76.47%) ;显效3例 (17.64%) ;有效1例 (5.89%) ;无效:无。

2.3 远期疗效

对治疗组17例病人进行1年的心理随访, 结果在痊愈病人中1例复发, 显效病人中1例复发, 复发率11.76%。

3 讨论

作者采用认识领悟心理疗法, 对17例性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治疗, 目的是让病人认识并能领悟到他的不正常性行为是性心理发育不成熟的一种表现, 使他们的心理尽快成熟起来。进而消除症状[2], 对本组病例治疗的显效率为94.12%, 1年随访的复发率11.76%, 由此可见, 认识领悟疗法治疗性心理障碍是一种可行而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应用于临床;但是, 由于我们的心理门诊接待的主动求医的性心理障碍病人并不多, 并且类型不全面, 治疗经验还不是很够, 因此, 对性心理障碍的治疗来说, 还需要国内临床心理医师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 不断丰富自己的治疗经验。

作者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治疗体会到:掌握认识领悟疗法的理论和方法, 使患者认识到人长大了不应该再有幼时的情感冲动, 特别是强调患者调查证实自己内心想法的幼稚性是治愈性心理障碍的关键, 另外, 制定治疗协议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患者的求治动机、领悟能力及正确的诊断与评估也不容忽视[3]。

摘要:目的 探讨认识领悟心理疗法对性心理障碍治疗的效果如何。方法 以认识领悟疗法对17例性心理障碍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痊愈13例 (76.47%) , 显效3例 (17.64%) , 有效1例 (5.89%) , 显效率94.12%。结论 认识领悟心理疗法治疗性心理障碍疗效佳,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认识领悟疗法,性心理障碍,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2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4:135~139.

[2]钟友彬著.现代心理咨询—理论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2, 12:153~155.

心理障碍的体育疗法 篇8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 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其中心理健康即是指良好的心理状态, 它能使气机通调、血脉和畅、阴平阳秘, 促使机体对内外致病因素产生良好的防御能力, 从而对健身防病、延年益寿大有裨益。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何来”[1]。而心理因素异常, 则会引起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的紊乱。《灵柩·口问》:“悲哀愁忧则心动, 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2]”恰如其分地指出情绪对人体的影响。同样, 躯体形式障碍作为一种与心理因素有关的慢性波动性心理疾病, 也可造成精神活动的异常, 如《灵柩·本神》“肝气虚则恐, 实则怒。”“气虚则悲, 实则哭不休[3]”对此作了精辟论述。

2“空巢”老人心理危机的现状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专家指出,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人们的工作变动日益频繁, 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加速, 促使历史上以大家庭为荣, 追求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中国家庭结构向小家庭转变, 这本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及人们价值观改变的结果但因此而出现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 由于社会能给老年人提供的活动场所和机会很不够, 再加上人们观念上重视“经济赡养”、轻视“精神赡养”, 最终导致“空巢”老人出现心理危机甚则心理障碍正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 在全国3.4亿个家庭住户中, 至少有2340多万名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需要社会照料。现在我国城市中的空巢家庭至少超过30%, 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60%, 这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老人成为“空巢”老人。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随着年龄的增长, 其生理功能逐渐衰退, 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 心理上也就更加脆弱, 可以说, 缺乏精神慰藉对“空巢”老人来讲是一种最为严重的伤害。他们会觉得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了支持和依靠, 觉得自己的存在对子女不再有价值, 因而陷入无趣、无欲、无助的状态, 甚至出现自杀的想法和做法。这些不良情绪还会导致失眠、头疼、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心律失常等一系列的躯体症状, 甚至会产生高血压、冠心病、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因此, 有效预防“空巢”老人出现的心理危机, 使那些“空巢”老人安度晚年, 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3 中医心理治疗的基本方法

3.1 疏泄开导法

疏泄开导法是一种首先鼓励来访者把心理问题坦诚说出来, 然后通过医生的语言去影响和改变病人心理行为的方法。《灵柩·师传》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 告之以其败, 语之以其善, 导之以其所便, 开之以其所苦。[4]”通过“告之”、“语之”、“导之”、“开之”等有效方法, 来劝慰和帮助病人减轻或排解其心理压力, 调整情绪, 告诉“空巢”老人, 首先要对子女与自己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应该是独立的个体, 二者不是附属关系, 子女就像鸟儿一样, 幼时依偎父母, 羽翼丰满后自然要离巢飞去, 子女的离家是他作为一个社会人已经成熟和独立的标志。子女离开后, 父母就应当建立自己新的生活规律, 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如种花、养鸟、书法及适度的体育锻炼等, 有条件的老人还可以参加老年大学活动, 结交新的朋友, 与社会的交流是开阔胸襟、预防心理危机的最好方法。况且子女离家并不等于斩断了与父母的关系, 当今世界交通资讯日益发达, 人们沟通感情的渠道已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流, 书信、电话、手机短信、网上聊天等一样可以传递温馨的情感、建立牢固的情感支持系统。

3.2 移精变气法

移精变气法即祝由法。祝, 告也;由, 病之所由出也;祝由法是古代一种原始心理疗法。该法与巫医的“祝祷”截然不同。巫医的祝祷完全是主观臆断, 妄下结论。而移精变气法则是针对病因寻求改变“空巢”老人精神状态的有效方法, 让其重燃对生活的激情, 找回感觉, 以调整气机, 使精神内守, 心情顺畅。如《素问·移精变气论》:“余闻古之治病, 惟其移精变气, 可祝由而已。[5]”

3.3 养心宁神法

中医“心藏神”的涵义是指人的思维活动由“心”主“宰”, 如《灵柩·邪客篇》云:“心者, ……精神之所会也[6]”指出心为精神活动的中枢。《灵柩·本神篇》又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7], 说明接受外界事物刺激而发生的思维活动是由心来完成的。心病医心, 对症下药, 首先要设法冲淡老人的“空巢心理”, 让他们学会自我调适, 可找一些有关心理学、保健学等方面的书籍翻阅, 打打太极拳等, 都是养心宁神、增进自身修养的好方法, 如此一来可以长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而心态平和的人更容易获得事业成功和健康长寿。

3.4 因势利导法

要让“空巢”老人的子女们充分认识到“空巢”老人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的事实, 做到心中有数, 才能够有的放矢地为父母的身心健康做一些实事。与“空巢”老人同城的子女, 更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 常回家看看;外地子女要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或书信等形式进行感情的交流, 让老人摆脱心理危机, 最终走出困境。

心理障碍的体育疗法 篇9

关键词:截瘫,心理健康,心理康复

截瘫患者指临床中由于各种损伤从而致使患者出现残疾的情况[1], 在本研究中, 为了分析截瘫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及心理疗法对患者心理康复的效果, 对我院收治的80 例截瘫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 年4 至2015 年4 月我院收治的截瘫患者80 例, 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40 例。患者截瘫均由脊髓损伤、骨髓癌症所引起, 其中脊髓损伤39 例, 骨髓癌症51 例, 患者在治疗前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并且排除精神障碍、严重肝肾疾病、传染病及药物过敏者。研究组40 例, 男23 例, 女17 例, 年龄18~60 岁, 平均 (36.2±2.4) 岁, 截瘫原因:脊髓损伤21 例, 骨髓癌症19 例;对照组40 例, 男26 例, 女14 例, 年龄19~61 岁, 平均 (38.4±2.6) 岁, 截瘫原因:脊髓损伤18例, 骨髓癌症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 包括运动治疗及作业治疗, 具体为:每天有专门负责的护士人员定时帮助患者进行运动治疗, 在治疗时需要注意适度, 保证在患者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 帮助患者及早恢复各种能力。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心理疗法治疗, 在治疗时需要选择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帮助患者进行治疗, 在治疗前需要采用心理健康量表 (SCL-90) 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量, 在治疗时根据每例患者实际的心理健康水平设定具体情况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时可以采取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等方法进行, 另外在治疗时需要注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对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要积极处理, 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必须仔细认真负责, 以提高患者的心理治疗水平。

1.3 治疗评价标准

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按照如下指标进行评价: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理健康水平比较:采用心理健康量表 (SCL-90) 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定, 共9 个维度, 具体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每个维度结果以因子分表示, 因子分超过2 则为阳性, 表明患者存在心理问题; (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仍采用心理健康量表 (SCL-90) 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t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两组的心理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心理水平相当, 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及恐怖这5 个方面的因子分均超出2, 表明患者存在障碍, 在治疗时可以着重从上述方面进行。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理健康水平比较

研究组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及恐怖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同时因子分降低, 这表明心理疗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帮助患者早日康复。见表2。

3 讨论

在治疗初期, 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 同时也难以接受自己的病情, 因此极易产生不良情绪, 再加上躯体上的障碍, 患者通常会无缘无故发脾气。此时治疗的重点应在注重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上, 帮助患者发泄不良情绪, 可以采取放松治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在治疗中期, 当患者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病情时, 及易排斥治疗, 此时须采取激励疗法, 通过向患者呈现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克服恐惧情绪和抑郁情绪, 建立治疗信心, 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对于存在严重抑郁的患者, 必要时可以结合药物治疗。当患者的恐惧、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有所缓解时, 我们需要采取认知疗法, 帮助患者建立合理正确的认知, 接受现实并配合医师进行康复训练。在治疗的后期, 需要鼓励患者尽早投入社会, 参加社会活动, 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在整个治疗期间, 需要家庭成员的支持, 要关心并且无条件地支持患者, 要帮助患者家属做好长期帮助患者治疗的准备, 使患者的健康受到每个家庭成员精神和经济上的帮助[2]。

综上所述, 研究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 其心理健康水平要优于对照组患者, 这说明对截瘫患者采取心理疗法治疗, 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1:13-19.

心理障碍的体育疗法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人均为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来我院门诊初诊的复诊性病患者, 符合性病的诊断标准[1], 并在我门诊明确诊断, 无其他较严重疾病。连续收集350例患者资料, 其中淋病24例, 生殖器疱116例, 尖锐湿疣78例, 梅毒10例, 非淋菌性尿道炎122例。年龄18~58岁, 平均年龄29岁, 随机分成2组, 每组175例, 2组的病种、病程、年龄、性病均无宣著性差异 (P>0.05) 。在普通人群中抽取1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 其年龄、职业等与所收集的相当。

1.2 治疗方法

1组 (A组) 采用催眠暗示心理疗法+常规治疗, 另1组 (B组) 采用常规治疗。A组:静脉单次给予1mg咪唑安定, 然后用微量泵 (DA TEX美国) 持续输入咪唑安定1~4μg/ (kg·min-1) , 随时调节至病人处于浅睡眠状态, 呼之能应答但逻辑判断能力减退的催眠状态, 用温和、简短、明确语言, 启发病人回忆, 了解其内心深藏的痛苦和恐惧, 启发和引导病人发挥自我意识和自身积极性, 使其不经过逻辑判断而接受暗示观念。从而调整自身心理状态, 培养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自我意识。

1.3 调查方法

调查表为防御方式问卷 (DSQ) [2], 以此对350例复诊性病患者治疗前后与120例对照组进行评分测查比较分析。该问卷共有88个项目, 包括成熟防御方式、不成熟防御方式、中间型防御方式及掩饰因子。成熟防御方式有升华、压抑、幽默;不成熟防御方式有投射、被动攻击、潜意识显现、抱怨、幻想、分裂、退缩、躯体化;中间型防御机制有反作用形成、解除、制止、回避、理想化、伴无能之全能、隔离、同一化、否认、交往、倾向、消耗倾向、期望。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处理, 评分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复诊性病患者2组治疗前不成熟防御方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人群 (P<0.01) , 成熟防御、中间防御及掩饰因子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治疗后不成熟防御方式A组与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 当2组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人群, 见表1。

注:成熟防御、中间防御及掩饰因子A组与B组治疗前后、正常对照组两两比较, P>0.05;不成熟防御:A组、B组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0.01, A组与B组治疗后比较, P<0.05。

3 讨论

由于性病的感染大部分来自于婚外性生活, 一方面担心自己的疾病会恶变或感染其他传染病;一方面性病因无知而恐惧, 滥治的现象日益增多, 给病人及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而有些医务人员忽视了心理的辅导治疗, 因而达不到理想的洽疗效果;另一方面担心传染给伴侣、亲人, 担心受别人歧视, 而整日忧心忡忡, 长期的心理压力导致抑郁及焦虑, 势必造成患者心理状况的紊乱。随着医学逐渐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 心身性疾病的研究正13益引起皮肤科界医师的重视。心理防御方式是一种潜意识反应, 是个体不自主的适应机制, 它是人们当面临某种心理压力时产生, 不同的防御方式决定个体应付方式不同, 而且防御方式与个体的感知、认知的评价相关, 并由此影响机体的内分泌调节。心理防御方式是应激与健康之间的中介机制, 对心身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咪唑安定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顺行性遗忘作用, 术中适量静脉持续输注, 使病人渐渐进入浅睡眠状态, 呼之能应答, 而此时病人不经过逻辑判断, 自觉地接受医师灌输给他的观念[3]。在此催眠状态下, 用温和、简短、明确语言, 启发病人回忆被遗忘的发病原因, 了解其内心深藏的痛苦和恐惧, 启发和引导病人发挥自我意识和自身积极性, 使其不经过逻辑判断而接受暗示观念。从而调整自身心理状态, 培养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自我意识, 有助于病人心理康复, 减轻及消除心理因素所致疼痛。咪唑安定能抑制外显记忆, 病人不能回忆术中经过, 进一步消除病人心理负担, 促进躯体疾病转归、康复[4]。

本研究宣示:本调查研究显示:复诊性病患者的不成熟防御机制明显高于正常人, 成熟防御、中间防御、掩饰因子3种与正常组比较没有差异性, 说明复诊性病患者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不能正确地化解外界的不良刺激, 从而产生不良心身反应, 影响着疾病的愈后, 导致临床易于复发。Swanson等认为, RGH患者的最常见心理问题是忧郁和焦虑, 主要表现为精神痛苦、孤独感、缺乏自信、害怕被拒绝、人际关系破裂等, 且受其疾病反复发作、缺乏根治方法及染病羞耻感等因素影响。因此, 复诊性病患者心理防御方式的调查研究, 对于临床医生从心理防御方式的角度去完善临床心理治疗方案, 针对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 做好健康教育, 提供各种信息和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增加对疾病的认识、消除或减轻疾病所致的身心压力、减少疾病的复发,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调查复诊性病患者的心理防御方式及催眠暗示心理疗法对其影响。方法350例复诊性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 每组175人。1组 (A组) 采用催眠暗示心理疗法+常规治疗, 另1组 (B组) 采用常规治疗, 采用防御方式问卷 (DSQ) 进行测查, 并与1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复诊性病患者2组治疗前不成熟防御方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人群 (P<0.01) , 成熟防御、中间防御及掩饰因子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治疗后不成熟防御方式A组与B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 当2组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人群。结论复诊性病患者的心理防御方式存在异常, 催眠暗示心理疗法能改善其心理防御方式。

关键词:性病,心理防御方式,防御方式问卷,催眠暗示心理疗法

参考文献

[1]邵长庚.性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S].中国性病艾滋病治, 2000, 6 (2) :124~125.

[2]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定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81.

[3]李志辉, 徐德才, 周斌, 等.小剂量咪唑安定在硬膜外阻滞下椎间盘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5, 21:56.

自闭儿的行为心理三疗法 篇11

感统障碍治疗

自闭儿童前来接受职能治疗时,治疗师要做会谈和临床观察与评估,以确认他们是哪一方面的感统系统出现问题(每个自闭小孩的情况都不一样),还要了解他们的认知功能,动作发展与生活技能的发展状况,再拟定方案协助。

本体与前庭觉障碍

例如,小孩一直喜欢摇晃身体,职能治疗师就设计一些活动让他可以摇,如让他坐秋千,但也不能任他摇一整天。治疗师必须同时让他做一些有意思的活动,如边摇摆边玩丢沙包击日标的游戏。如果他们所需要的感统刺激被满足了,那些不适当的行为就会减少,他们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能够专注在学习上。

触觉障碍

例如,小孩非常抗拒在沙滩上走路。职能治疗师会建议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孩童去接触,然后慢慢协助他去克服、适应对那种触碰的不适感。如果第一次强逼他接触过多的沙子,他会反感,直接放弃这活动,治疗师就不能介入治疗,他就无法进步。

因此,身为父母,别以为小孩不喜欢,就不让他接触。不必强逼他喜欢,但至少让他勇于接触。我们可以放一些他喜爱的玩具在沙地上,他若很想要,就会硬着头皮忍着不适去拿。假以时日,他会慢慢接受沙滩。

若是压力造成的自残,职能治疗师会向家长了解小孩的生活处境以及平时家长跟孩子的互动情况。比如可能最近雾霾严重,不能带孩子出门,他的本体觉与前庭平衡觉因此不得满足,只好在家乱跑乱撞,甚至用头撞墙来满足这需求。一般来说,这样的行为非常严重,即使是第一次,家长或治疗师都必须刻不容缓马上处理,毕竟这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

行为治疗

自闭儿在听觉和视觉上往往处于弱势,以致不理会旁人跟他的言语互动。一般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常被自闭症孩童忽略,但有些自闭症孩童对某些持续的声音或小细节又会太过注意。例如以温和有力的声音呼叫,他们却没有丝毫反应,但对一些细微的声音刺激(如风扇正常转动的声音或吹风筒的声音),却产生过度的反应,如大声尖叫,一定要离开此地,不然就非常痛苦不安。

如果上述感觉处理障碍的问题没被发现和得到良好的处理,肯定会造成他们的情绪焦虑不安,进而衍生出种种行为问题。例如不喜欢跟别的小孩互动,但毕竟他身处人群中,其他小孩或大人不小心碰到他的机率是相当高,而他又是非常不喜欢被人触、摸、抚、碰到,即便那力量很轻,也会使他焦虑不安。

如果情况恶化,还会演变成自伤的行为。比如,他很想摇晃身体,我们却命令他安静坐好,他就只好自己寻找刺激,如快速跑去撞东西,或用肢体重复敲击桌子等,以满足自己对这种刺激的需求。或者他很想要出一出力,你禁止他,却没有用其他方式让他合理的出力,就会演变成他自己打自己的情况。

不过,不是所有自闭儿童的自残都是出自于感统障碍。有些是因为他们感到压力,毕竟他们或多或少有语言障碍,不懂表达而感到压力倍增;当别人不明白他的意思,他就更感压力,最后只好通过自残的方式减压。重复性行为也能够舒解他们的压力,但这是不正确的减压方式。职能治疗师必须理解患儿的重复性行为是否跟感觉统合有关,或是跟压力有关。

游戏治疗

游戏治疗对于自闭孩童也相当重要。治疗师治疗时,一定要勾起他想玩的欲望。当他愿意玩这游戏时,治疗师才能把治疗曰标逐一融入游戏。只要孩子想玩,自然而然地就会促进大脑功能帮助发展他所需的技巧。

大多数自闭孩童很喜欢玩拼图。这是因为玩拼图时,他们不必跟别人沟通,而且他们大多数拥有很好的视觉/空间概念,可以迅速准确地知道哪一片图该放哪里。所以,每当他们情绪不稳时,大多数治疗师们就拿给他们玩。在玩的过程中,孩子情绪会逐渐冷静下来,此时治疗师才慢慢去接近他,解决他的问题,而此时自闭症孩子也比较能够接受建议了。

自闭症孩子的认知能力因人而异,有些属于轻微的认知功能障碍,所以还能玩拼图。有些就很差,无法认知、辨认、整理、门类,这种自闭孩童的疗效就不太高。但无论如何,早期治疗还是相当重要。

今年美国有一研究指出,如果在孩子一岁半(18个月)时发现自闭症,即开始做治疗,其疗效相当好。因为在幼儿时期,大脑的可塑性很强,所以早期介入与治疗,可以让其病情、症状尽量减至最低。一旦延误治疗,大脑对很多东西都固定下来,很难接受改变。故此,在自闭症孩子的习惯形成之前,就要介入治疗。

如孩童有心理情绪障碍或行为问题,治疗师必须合并使用自导性游戏治疗或行为矫正技术等方法同时处理,兼顾到孩子生理、心理及人际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教育自闭孩子亟需家长全力配合

在孩子接受治疗时,父母最好亲自观察治疗师如何与孩子互动,引导他参与一起玩,进而引导他发展出一些技巧。如果家长能依循治疗师所提供的家庭作业在家执行,更能够在短时间内看到明显的效果。因此,父母本身的参与和支持度是非常重要的。

若孩子已开始上学,师长的配合亦很重要。职能治疗师会依据老师们的回馈给予适当的建议。如发现孩童无所事事在乱敲东西或乱拍桌子,可以给他们一些任务,如分作业书本给同学,帮老师拿一些教学用具等,以满足他们的感官需求。这样不仅可以增进他们的专注力,亦能提升学习效果。所以,在老师及家长的配合下,协助其学习,使其潜能得以发挥,长大后能照顾自己,并适应社会生活。

心理障碍的体育疗法 篇12

1 临床资料

本组后牙锁患者32例, 男12例, 女20例, 年龄12岁~21岁, 平均年龄14.9岁。锁牙位情况见表1。

2 方法

2.1 要注重心理疗法的应用

这里所说的心理疗法是指在治疗前及治疗中要加强医生与患者及家长的沟通, 要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 解决的途径, 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 最终的治疗效果等。让患者对疗程长, 不适感强等在心理上做好充足的准备, 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众所周知, 正畸治疗要想顺利进行, 需要患者良好的合作。而正畸治疗针对的主要人群是青少年, 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具有叛逆的性格特点, 这就要求正畸医师不仅要有专业技术, 而且要掌握部分心理学知识, 适时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关注与监督。如果你的观点得到孩子和家长的认同, 治疗过程的注意事项及不适孩子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以及某些矫治方法的不可替代性及其关键性得到了孩子的理解, 那么接下来的合作将是令人愉快的, 治疗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2.2 选择合适的矫治方法也很关键。

2.2.1利用弓丝弹力法 在锁牙颊面粘接托槽或颊面管或带环作为固定装置。此法的优点是由正畸医师临床操作即可完成, 不需要患者额外的合作。但需要选择合适的病例, 锁较浅, 利用息止间隙可以解除的锁才可单独应用此法。

2.2.2单纯交互牵引法 正锁患者在上颌牙颊侧下颌牙舌侧粘接此法对解除锁非常有效, 但应注意, 非拔牙且前牙浅覆的病例, 一定要注意避免后牙过度伸长, 以致前牙开。此法对患者的合作性要求很高。

2.2.3全牙列颌垫及平面导板与交互牵引的联合应用对于锁较深而且前牙深覆的患者, 利用平面导板打开锁结, 充分直立磨牙, 可在平整排齐牙列的同时解除锁打开咬。而对于前牙浅覆而锁较深的患者则需联合应用全牙列颌垫。根据锁调整的情况适当调磨牙尖以免造成损伤。如果锁形成的原因是下颌后牙过度舌倾造成的, 那么制作上颌全牙列颌垫限制上后牙的伸长, 下后牙粘接舌侧扣或其他牵引装置;如果锁的形成是由于上颌后牙的过度颊倾造成的, 那么制作下牙列颌垫的同时在活动矫治器舌侧直接安装牵引钩。

2.2.4对于中重度拥挤病例如果考虑拔牙矫治, 那么拔除锁的双尖牙将对疗程的缩短非常有利。有些情况是可以考虑拔除磨牙的, 尤其是锁的上颌第二磨牙, 前提是第三磨牙形态大小正常, 牙根尚未形成。

3 典型病例

例1:患者, 男, 15岁, 主因牙列不齐求治。检查发现双侧第二磨牙正锁, 以上颌第二磨牙颊倾为主, 下第二磨牙相对直立, 上下前牙中度拥挤, 浅覆, 下中线向右偏斜。X线片见双侧第三磨牙牙胚大小位置基本正常。矫治经过:采用固定活动矫治器联合矫治, 上颌牙列粘接直丝弓矫治器, 上第一磨牙粘接带环, 第二磨牙粘接颊面管, 下全牙列颌垫舌侧第二磨牙位置安放舌侧扣, 在排齐牙列的同时进行交互牵引。由于矫治前经过良好的沟通, 患者配合积极, 1个月后锁就已经解除, 继续1个月后停止牵引, 由弓丝继续调整位置。

例2:患者, 15岁, 主因上前牙前突求治, 检查发现开口时颞下颌关节弹响明显, 上牙列重度拥挤, 右侧第二前磨牙反锁, 深覆Ⅱ度, 深覆盖Ⅲ度, 磨牙完全远中关系。颞下颌关节片显示:双侧颞下颌关节结构发生器质性改变, 关节腔结构模糊不清。综合分析后认为颞下颌关节的损伤与右侧第二双尖牙锁关系密切。矫治经过:拔除左右第二双尖牙, 按常规固定直丝弓矫治方法治疗, 患者关节症状迅速减轻, 矫治过程顺利。

例3:患者, 男, 17岁, 主因牙列不齐, 颜面不对称求治。检查见右侧上牙弓中后段狭窄, 右上第一双尖牙伸长, 右下第一双尖牙舌倾明显, 间隙不足, 右侧第一双尖牙正锁, 深覆覆盖Ⅱ度。颜面观双侧下颌部不对称, 右侧明显塌陷。矫治经过:上颌先行粘接固定矫治器, 4个月后利用平导打开咬, 粘接下颌固定矫治器, 利用推簧开拓间隙, 逐步直立右下第一双尖牙, 最终解除锁结。24个月后戴活动保持, 颜面对称性明显改善。

4 结果

本组32例后牙锁患者及家长在矫治前均表示已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治疗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并表示会积极合作。在治疗过程中, 患者心理准备充分, 态度积极, 对不适感适应很快, 并且严格遵守复诊时间, 复诊时沟通顺畅, 矫治附件损坏少, 口腔卫生保持良好。矫治过程顺利, 达到了预期的矫治效果。

5 讨论

5.1 锁病因

乳牙早失及乳牙滞留是前磨牙锁的重要原因。第二磨牙锁最多, 原因与第二磨牙萌出晚, 颌骨长度发育不足而导致第二磨牙萌出间隙不足有关;同时还与第三磨牙牙胚有关, 本组第二磨牙锁病例X线片显示均有第三磨牙牙胚。同时, 锁往往还与错类型有关, 本组病例中安氏2类错, 深覆病例有17例, 约占53.1%。原因可能与下颌后缩造成上下牙弓宽度不调所致[1]。因此快速有效解除锁, 直立后牙, 打开咬, 对于缩短疗程, 取得满意疗效至关重要。

5.2 前磨牙锁对面型及颞下颌关节影响明显

前磨牙萌出时间较第二磨牙早, 由于处在生长发育高峰期, 此时前磨牙的锁造成下颌侧向运动受阻, 颞下颌关节受力不均, 极易出现关节损伤, 轻者出现关节弹响、疼痛, 重者甚至出现关节结构的器质性改变。同时前磨牙位处牙弓中段, 锁易造成下牙弓中段狭窄, 加上偏侧咀嚼造成下颌肌肉动力不平衡, 极易造成下颌骨发育受限, 表现为颜面不对称, 锁侧面形塌陷。

5.3 成功的正畸治疗离不开患者的密切合作

对患者及家长而言, 要求改善美观通常为正畸就诊的主要目的。但对正畸医师而言, 错畸形的矫治目标是平衡、稳定和美观。要求经过治疗后牙颅面形态和功能取得新的平衡和协调关系, 不仅仅是形态的畸形得到矫正, 同时对于因错影响的口颌系统的功能也应得到恢复, 而且这种形态和功能的矫正结果必须是稳定的。稳定的矫正结果的取得是同错的诊断、矫治设计, 矫治技术的正确使用等过程有着重要关系[2]。但是成功的正畸治疗仅有医师的努力是不够的, 尤其对有后牙锁的患者而言, 锁结的解除过程常常需要佩戴一些活动矫治器或附属装置, 口内的不适感大大增强, 同时还需要患者自己掌握一些操作来配合。而患者及家长往往由于专业知识缺乏, 对正畸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牙齿的排齐上, 对正畸过程的不适感、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的合作、疗程较长等问题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 为顺利完成治疗埋下了隐患。因此, 正畸治疗前及治疗中与患者及家长的沟通交流就非常重要。首先要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并传授卫生保健知识, 结合每位患者的情况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 预防龋病的重要性,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 完成正畸前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3]。其次, 要在具体病例中为患者讲解分析存在的问题, 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大致时间, 不适感, 需要的合作, 同时要鼓励患者有志者事竞成, 增加患者的信心并努力争取家长的理解。有了患者的密切合作, 正畸治疗才有可能成功。

后牙锁是较为复杂的错类型, 往往有其他错同时存在, 只有后牙锁的顺利解除才能为纠正其他错创造条件, 达到平衡、稳定和美观的矫治目标。矫治技术是长期发展, 创新, 总结的过程, 目前已较为成熟。而提高患者依从性则是近年才提出的观点。经验表明,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对患者进行口腔健康教育, 适时鼓励督促患者, 不仅有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也使患者的合作性得到锻炼和培养, 最终使正畸治疗成功完成。

参考文献

[1]翟玲玲.202例锁畸形统计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0, 6 (1) :34.

[2]傅民魁.口腔正畸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9.

上一篇:财务模式变革下一篇:塔什库尔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