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心理障碍

2024-09-15

网络心理障碍(精选12篇)

网络心理障碍 篇1

进入Web2.0时代, 网络的内容生产模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通俗地说, 就是从专业人员织网变成所有用户参与织网。换言之, 随着BBS、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技术的应用, 用户不仅浏览、消费网络信息, 而且分享、生产网络信息。这样一个开放而自由的网络空间, 给人们带来了信息社会的种种好处, 同时也为谣言的滋生和传播创造了技术条件, 以致网络谣言近几年来频频出现, 日趋活跃, 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 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并迅速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

无论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 还是故意捏造的消息, 抑或未经证实的传说, 谣言自古就有, 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舆论现象。在现代传媒产生以前的传统社会, 谣言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口耳相传, 局限于人际交往与群体互动, 扩散的速度相对缓慢, 传播的范围相对有限, 所产生的不良社会影响相对较小。现代传媒产生以后, 人类的信息传播具备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强大能力, 但由于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这些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严格的审核程序与把关机制, 所以现代传媒产生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没有造成谣言的肆意妄为。然而, Web2.0网络技术的应用, 却开创了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任何信息的技术可能性。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技术可能性, 加上网络用户的匿名性或脱域化, 谣言仿佛一夜之间插上了翅膀, 在网络空间大肆横行。

作为谣言的一种形态或类型, 网络谣言并未脱离谣言的基本特点, 只不过其发布及主要传播过程是通过网络进行的。既然如此, 网络谣言的泛滥是否就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造成的呢?问题远没如此简单。对于当代中国来说, 互联网的发展与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全球化进程是相互交织的。技术上的Web2.0时代, 恰好是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社会转型日益加剧、利益分化日益扩大、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的时期。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 大凡社会变革时期, 谣言传播总是异常活跃。这就意味着, 网络谣言的盛行不仅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有关, 而且与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

2012年4月1日, 中国网发布的一篇文章《网络谣言》指出, 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 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科学知识的欠缺, 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 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下降, 使公众的不信任感增强;国内一些媒体及少数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漠, 助长了政治谣言的传播;网络推手制造谣言, 强化了谣言的扩散, 挟持了网民的意见;商业利益的驱动, 是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西方敌对势力制造和利用各种谣言, 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暂且不论这个分析是否全面, 就其着眼于现实的社会环境而言, 是相当有道理的。因此, 研究网络谣言, 除了关照网络技术, 还必须重视社会现实。

早在2010年, 郭小安博士就敏锐而及时地介入了网络谣言的研究, 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及应对策略”。从课题的设计来看, 着重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切入网络谣言研究, 也是颇有见地的。历经数载的潜心探讨, 郭小安博士如今奉献出30万字的专著《当代中国网络谣言的社会心理研究》。书稿完成, 作者嘱我写序, 不便推辞, 得以先睹为快。

读完书稿, 我以为这部专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 对研究对象的核心概念做了深入的阐述。譬如, 对于谣言、网络谣言, 作者在做出自己的界定时, 引述了古今中外的有关论断, 延展了有关概念的内涵, 深化了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其二, 对网络谣言的研究具有多维视野与多维视角。譬如, 第二章从不同角度论述了谣言的政治属性, 概括出“谣言是一种反权力”、“谣言是非正常权力的补偿渠道”、“谣言是一种社会抗议, 是‘弱者反抗的武器’”、“谣言是一种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谣言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监督渠道”等命题。其三, 在若干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譬如, 互联网是谣言的助推器还是自我净化器?谣言引发恐慌是否必然导致集体行动?究竟应当如何应对网络谣言?对于这些问题, 作者在论述了业已存在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 通过案例分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其四, 结合大量案例来展开理论阐述, 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

当然, 书稿也还有提升空间。譬如, 如何处理好研究传统与学术创新的关系, 让自己见解特别是创新的见解体现得更加鲜明?如何让论述的材料与表达的观点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如何让专著写作摆脱论文写作痕迹, 体现出专著写作固有的一气呵成与自然圆润?这些问题有待作者在今后的著述中加以深入思考和积极解决。好在作者非常年轻, 是标准的“80后”, 而且已经学有所成, 发表了数十篇论文, 出版了两本专著, 委实不易。相信随着年岁的增长与学养的丰厚, 作者一定能够奉献更多更好的学术著作。

网络心理障碍 篇2

一、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目标:

深入班级同学当中,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训练和维护工作,并及时与上级心理健康负责人沟通本班同学心理健康状况,随时上报潜在的危机问题。1.心理素质拓展:

逐步建立健全辐射到每个班级的学生心理素质拓展体系。通过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和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宣传普及活动等,优化、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2.心理健康维护:

逐步建立健全辐射到每个班级的学校心理健康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预防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减少校园危机事件,做到提前防范、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及时疏导。

二、班级心理委员的岗位职责:

1.应以满腔的热情、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同学。工作中能够以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理论为指导,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摒弃个人好恶,采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2.在工作中,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注重维护自身和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现不良情况及时反馈。4.负责全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5.认真参加心理委员、学生心理咨询员等专业知识学习和业务培训。6.探索提高本班学生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的途径和方法。7.注意工作方法,与老师、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

三、班级心理委员的日常工作:

1.工作计划与总结。结合学院及系部心理健康工作整体安排,每学期初制定本班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并上报本系部心理健康辅导站。按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开展班级心理知识宣传及辅导活动等,促进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期末对本学期心理健康工作总结,上报系部心理健康辅导站。

2.例会及培训。每学期四次例会,单月末与本系二级组织一次,双月末与学校一级组织一次,会议内容包括心理健康信息相互通报、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等。3.定期报告。每两周向辅导员报送所在“班级学生心理状态表”,包括近期开展的心理健康工作、学生心理情况、危机事件等。

4. 危机事件及时反馈制度。对班级中可能或即将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向所在系部心里工作站负责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反馈,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5.与院系配合,开展每年一度的“五月心理健康周”、新生心理健康普测等全院心理健康大型工作。

四、班级心理委员的素质要求:

心理委员每班男、女生各一名,具体要求如下: l.在学生中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2.热心班级心理健康工作,具有服务意识; 3.为人乐观、开朗,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4.善于与人沟通,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 5.可以由原班委兼职,也可从学生中选拔;

6.由各系心理辅导员组织通过学生自愿报名或推荐等方式确定心理委员名单,上报学工部、团委及学院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审核备案。

五、班级心理委员的学期、年度考核:

大学生网络行为和网络心理调查 篇3

本调查选取山东某大学城10所高校在校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1050份,收回有效问卷1023份,有效回收率为97.4%。

过度休闲娱乐表1中的数据显示:总体上认同网络是良好的休闲方式的大学生占到66.4%。在“网络的主要活动类型”中,22.2%的大学生选择“音乐、电影”,26.8%选择“游戏与聊天”,网络休闲已成为大学生网络活动的主要内容。但过度采用网络休闲方式,容易让人沉溺其中,不但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还影响到大学生的正常学业和身心健康。

迷恋聊天交友表1中的数据显示:26.8%的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是玩游戏和聊天,表明聊天交友已经成为大学生上网的重要目的。许多大学生迷恋网络聊天交友,而缺少了在现实中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学习和锻炼。从网络回到现实中,他们往往难以处理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刻意封闭自己,造成人际关系的狭窄和淡化,影响到现实中的社交活动。

沉溺于网络游戏表1中的数据显示:在“网络的主要活动类型”中,选择“游戏与聊天”的为26.8%,是该题目中选择率最高的一项。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很多网络游戏中充斥着各种暴力思想,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的大学生长期受到暴力思想的误导,很可能将这种错误的思想导入现实生活中,容易导致各种矛盾的产生,甚至诱发犯罪。

依赖网络学习工具表1中的数据显示:21.3%的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是查找资料。经常使用网络工具查找资料容易使大学生对网络工具形成过度依赖心理,而造成在现实中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弱化,一旦离开了网络工具,他们的学习能力将受到影响。

大學生网络心理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网络心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促使他们的网络心理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又引导着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正确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本次问卷调查总结出大学生网络心理存在的几个问题:网络沉迷、人格异化、逃避归属心理和获取认同感心理。

网络沉迷本次问卷结果显示,约有25%的大学生有网络沉迷倾向,详见表2。大学生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个人主页和网上猎奇,造成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导致个人身心健康受损,已经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及社会交往。

人格异化关于“网络中的朋友更了解我”一题,91人表示“有点同意”、28人表示“同意”、11人表示“非常同意”,其比例分别为8.9%、2.7%和1.1%,总体比例为12.7%,详见表3。网络世界的虚拟性会使大学生混淆视听,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可能形成与现实世界中不同的人格,并且这种人格将作用于现实中的个体行为。在这种人格作用影响下,大学生难以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方式,难以正确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对周围环境刺激作出恰当反应。这种人格的裂变将直接导致心理偏差,如社交恐惧、否定和逃避现实等行为的发生。

宣泄情绪有的大学生渴望得到友好的情感,但又担心他人对自己言行的消极评价,所以喜欢使用网络这个隐蔽的社会交往渠道与他人交流。在关于“网络提供了一个发泄的渠道”一题的选择中,有33.5%的大学生表示“有点同意”、15.3%表示“同意”、2.4%表示“非常同意”,总体上对网络情感宣泄表示赞同的达到了51.2%,详见表4。可见在网上进行情感宣泄已经获得了普遍的认同。经常在网络中宣泄情感的大学生,在现实中就缺少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一旦离开网络,现实同虚拟网络间的差距将被放大,网络所获得的各种心理满足瞬间消失。这种情况反过来又刺激网络使用者继续使用网络来宣泄情绪。

获得认同网络的虚拟性使自我成就感强烈的大学生可以重塑自己的形象,获得价值认同。本次调查显示:“在网络世界中,我感到更自信”一题中,222人表示“有点同意”、93人表示“同意”、18人表示“非常同意”,其比例分别为21.7%、9.1%、1.8%,总体上达到32.6%,详见表5。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长期在网络上寻求认同感,使得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失去奋斗、竞争的动力,往往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孤僻、自卑甚至厌世等情绪。

大学生网络行为和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大学生在网络行为和网络心理层面出现的问题和大学生自身、校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都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能够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去粗取精,是可以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适当控制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校园网络的发达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供了基本条件,学校相对宽松的管理又为他们提供了相对较多的上网时间,这二者都是大学生进行网络行为的客观条件。减少大学生上网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控制大学生的上网条件。另外,还需要加强网络使用宣传教育工作,让大学生能够从思想上认同这种做法。

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必须重视、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心理素质和网络认知,使他们正视网络的“双刃剑”效应,避免网络沉迷、人格异化等网络行为问题的产生。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高校应该努力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并以社团为载体,鼓励大学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在社团活动中体验到现实交往的乐趣。还可通过开展文体竞赛、学科竞赛、学术讲座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积极投入到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来,把大学生从虚拟世界中引导到现实生活的正常轨道上来。

加强高素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要帮助学生解决由网络引发的心理问题,就必须建立起一支适应网络发展需要的高校心理辅导教师队伍,这就是“具有较高理论水平、了解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有效掌握网络技术”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使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更加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辅导需要。

基站网络障碍处理技巧 篇4

运行中的无线网络, 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 (停电, 光缆断路, 温度, 打雷, 下雨, 大雪) 和自身条件的变化, 比如设备元器件老化, 损坏, 以及日常维护过程中的误操作等原因, 会不时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状态, 这就需要维护人员能够及时正确分析, 定位, 排除障碍, 使之恢复正常运行。能否快速定位和及时排除故障, 对维护人员的操作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这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1 熟知GSM网络的组成原理

这一点是对基站维护人员的基本要求。GSM网络分为两个系统, 每个系统由若干个功能单元组成, 这两个系统为:

Switching System (SS)

Base Station System (BSS)

SS完成所有与无线相关的功能, BSS由以下功能单元组成: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BSC)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BTS)

这样, 面对障碍时, 就会思路清晰, 就会对故障原因有个明确的判断, 处理起来就顺利多了。

1.2 熟悉基站系统的组成和维护工作

基站分为RBS (无线基站) 和BSC (基站监控) 两部分。物理上, RBS和BSC是主、从关系, 逻辑上, RBS建立在BSC内部, 可以在逻辑上, 定义、连接和断开RBS设备。

(1) RBS管理的主要工作为:RBS配置;RBS软件处理;RBS设备维护

(2) BSC控制了无线网络的绝大部分, 其最重要的任务是保证无线资源的最高可用性。BSC的主要功能为:无线网络管理;RBS管理;TRC管理;传输网络管理;BSC内操作与维护;为MS提供连接。

2 BSC的工作职能

BSC的传输网络包括与MSC/VLR和RBS之间连接的链路。包括下列任务:

传输接口管理:提供用于管理、监视、测试和到RBS的传输的故障定位功能;BSC配置、分配、监视到RBS的64KPCM电路, 同事直接控制RBS的远端交换、提高传输效率。

从逻辑关系上看, BSC的工作职能显得尤为重要。BSC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或者可以把它比喻成网络的枢纽。承上连接着网络优化, 每天向网络优化部门提交三次哈市网络通信完好率。启下连接着RBS, 全天24小时对哈市基站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还负责配合传输部门进行核对传输电路, 负责配合工程局进行光缆割接, 扩容等工作。每天晚上23点后要对当天所发生障碍进行汇总分析并报送网络部。

3 处理无线网络故障的思路

3.1 故障处理原则

如果基站掉了, 先查看传输状态, 可能原因是由于停电或传输断引起;如果基站没掉, 先从最高级往下查顺序是TG-CF-IS-TF-TRX-TX-RX-TS。处理故障的关键是准确的定位故障点, 是确定传输, 设备, 甚至是哪一个元器件出障碍。这样逐步缩小故障范围, 最终找到问题点。

3.2 处理故障的方法

根据处理故障的原则, 确定障碍点的过程可以用两种处理方法:

检查系统硬件, 遵循从高级往下逐一检查, 查出问题及时修复, 如果硬件自身问题, 查处是哪种告警, 派单通知基站维护人员到现场处理, 并配合修复。

检查系统软件, 遵循从高级往下逐一检查。这类问题通常发生在基站扩容时, 可能硬件归属错误, 或者传输链路不一一对应等问题, 导致基站硬件起不全。

4 处理无线网络故障的方法

市区停电, 导致基站掉站。基站内微波设备出现故障, 造成传输中断, 导致基站掉站。CELL中-0载波出现故障, 导致整个CELL掉了。温度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引起基站内DXU出现告警, 导致基站掉站。雷电天气可能引起基站掉站, 因此要求避雷针要有足够的高度, 能保护铁塔或杆上的所有天线且基站地阻小于5欧姆。

如果基站没掉站而出现障碍, 应按以下步骤逐一检查

根据基站站号查出它的TG号, 检查CF是否出现告警, 如果CF状态为NOOP, 则可能是传输断或者基站内DXU出现故障。传输断大多由于停电掉站或温度告警导致;DXU出现故障, 如果BSC修复不好, 需要基站维护人员到达现场对DXU进行复位, 如果还是不好, 则需换件。

如果CF状态为OPER, DXU出现2A8 (驻波比告警) 或2A33 (RX分级接受告警) 则判断可能是天线方面出现问题, 或CDU出现问题。若DXU出现2A41 (与TRU通信丢失) 告警, 可能是停电或少TRU引起, 当某一个TRU移开后, 若IDB没有更新 (MODIFY) 时便有这个故障信。处理方是对DXU进行一次RESET。

如果CF无告警, 则应检查TRX和TX, 一般在TRX和TX中可能出现1B4 (TX天线VSWR超过门限) 告警, 则可能是IDB故障, TX天线, 馈线故障或短路。PF/PR电缆。处理方法是重新安装IDB。

依次检查, 直到TS。一般情况载波起不全或部分时隙起不全对网络信道完好率造成一定影响, 系统软件方面一般对其进行闭解, 再跳频即可。

5 基站扩容时障碍处理方法

案例1:

故障现象:数据加载后所有载波或部分载波起不来, 查看传输链路, 载波并未占上传输时隙。

分析判断:所做数据DEV与DCP是否一一对应;传输接错;基站传输接口错误

处理方法:仔细核对数据后并无错误, 与基站扩容人员核对后发现传输线接错, 更改后恢复。

案例2:

故障现象:基站第一个载波部分时隙不能恢复, 将第一个载波部分时隙闭解后仍然不能恢复, LMO代码0840。基站开关跳频也不能恢复。

分析判断:数据错误;参数错误;传输不够用

处理方法:经查找判断, 查基站传输链路定义了5个RES64K, 而查询RLBDP后得知参数NUMREQEGPRSBPC设置为7, 找到故障原因后设置7个RES64K后故障恢复。EGPRS的基本物理信道和传输链路的RES64K一定要一一对应, 否则时隙起不全。故判断故障原因属于参数错误。

案例3:TS出现LMO位为0840状态。

RXOTS-61-0-6OPER000000000840DIS UNCONF

RXOTS-61-0-7OPER000000000840DIS UNCONF

分析判断:为TS正在恢复或跳频后可恢复, 进行操作后没有回复。有可能是传输级联不好, 检查后发现基站传输没有进行级联。由于本基站有EDGE所以查看其他数据是否正确。

处理方法:经跳频后未恢复;闭解TS后仍未恢复。查找所在基站的新作的数据是否有问题, 结果未发现问题, 也无告警。查看RLBDP时, NUMREQEGPRSBPC的值与开通RES64K的个数不符, 修改后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案例2.3都是有EDGE基站扩容后信道不全。一般情况下, TS为0840状态, 经过跳频或解闭TS就可以恢复正常, 也有可能是传输链的问题。但在基站有EDGE数据时, 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由于在做EDGE数据是需要对原数据进行大量修改所以也有可能引起很多问题, 本基站就是由于NUMREQEGPRSBPC的值与开通RES64K的个数不符导致信道不全, 将其值修改后恢复

摘要:网络信号好、通话质量好, 这是中国移动留在很多人头脑里的印象。在中国, 很多用户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国移动公司, 与移动“信号好”密不可分。畅通的网络, 有赖于完善的网络覆盖, 有赖于安全、高速的网络质量。而网络维护部门, 正是保障这一切的卫士。

关键词:GSM基站,基站故障处理

参考文献

[1]韩斌杰.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

重视军人网络心理健康 篇5

马冬李进

1993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即《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因特网和信息高速公路旋即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网络用户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至1999年底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近1.7亿网民,目前全世界初步估计的网民数将达到5-10亿。现在互联网以其不可抵挡的影响力,将触角伸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

互联网是一把双锋的利刃,它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方便高效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消极和负面的冲击,尤其是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和危害表现得更加突出。1994年纽约市的一名精神病医生依凡·金伯格就“声称”自己发现了一种新的心理障碍,他把它命名为“互联网成瘾症”(IAD),这很快引起了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的关注。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的McLean医院,在九六年初专门开设了一个治疗计算机和网络成瘾症的诊所。在九七年多伦多和九八年旧金山两届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研究者们专门讨论了IAD成为正式诊断的可能性。2000年,9月11日,德国慕尼黑的精神病教授赫格尔(Hegerl)和科学家希曼(Seemann)公布了一项关于网络性心理障碍的网上调查报告。目前,关于网络性心理障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科学家主要依据两个标准,一是上网时间每周不超过34小时(相当于西方一周的正常工作时间),其次是根据上网者是否对网络产生依赖性。

我国1994年3月获准成为国际互联网成员,1998年只有210万互联网用户,到了1999年底,上网电脑即已达到350万台,下的注册的域名数达到99734个,国际信道带宽达到1234M。随着internet在我国的迅速普及,网络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000年1月16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四川一网民连续上网32小时引发突然性思维紊乱,用水果刀割伤手腕,造成失血性休克,险些丧命。网络心理专家介绍说这种症状属于典型的网络性心理障碍,多发于网虫群体中,患者由于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或浏览而出现自我认知错乱、情感情绪低落、思维反应迟钝、个性人格异化、精神意志丧失和人际观念淡漠等心理症状,严重的甚至有自杀意念和行为。据网络心理研究机构估计,我国现在至少有3万人不同程度地患有网络心理障碍,患者年龄一般介于15至45岁之间,男性患者占总数的98.5%,女性仅占1.5%,其中年龄在20至30岁的为易感人群。由于患者得病后常常不能自我觉察,强迫就诊后一般不易根治,仅能缓解,缓解后又会间歇性复发,所以目前该病已成为一种世界各国都不可忽视的疾病,成为心理学界和医学界的一个新课题。

拯救“网络注意力障碍” 篇6

被绑架的注意力

你离不开网络吗?每天到公司打开电脑,你是不是已经习惯了,先把QQ、MSN、阿里旺旺等聊天工具悉数登录;打开邮箱回复几封邮件;再把微博打开,看看关注的人有什么新动态;某条微博把你带到了视频网站,于是你又看了几段视频;最后你打开新闻网站,看一下还有没有遗漏什么头条。做完这一系列的事情,你泡了杯茶,打算开始今天的工作。接下来的一天,你的QQ、MSN、邮箱、微博等就一直处于在线状态,不管你在做什么,只要屏幕上弹出了新邮件、新消息的提示,你马上条件反射地点开。哪怕没有任何提示,1个小时之后,你也忍不住打开微博首页,点了一下刷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你还忍不住拿出手机看了一下邮箱和微博。

我想肯定有很多人恨死这样的一天了,我完全理解,因为我也是受害者之一。虽然我不怎么浏览微博,不用手机上网,也从来不在上班时间玩网络小游戏,但我抵挡不了一条充满诱惑力的新闻标题。总而言之,我们差不多,只是感兴趣的重点不太一样。

有时候我们主动地分散注意力,即便知道手上的工作两个小时后必须完成,依然会跑到网上到处闲逛。在工作的时候稍微走一下神,看起来并不会影响什么大事,我们总是告诉自己:10分钟就好,就看几条新闻,就聊几句,就瞄一眼新邮件,但是“几个10分钟”加起来,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工作效率。根据科学家的研究,一个人通常需要15分钟才能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但如果注意力不时被打断,你可能永远无法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迫的。你在全神贯注地工作,甚至把即时聊天工具都调到了“请勿打扰”状态,但防不胜防,一个弹出广告打断了你,内容可能还很有吸引力。你下决心关闭了它,但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注意力烟消云散,你需要再用15分钟回到刚才的状态。

更不幸的消息是,我们不仅是在工作的时候难以集中注意力,甚至在看博客和新闻的时候,也越来越失去耐心了,微博流行的原因之一正是耐心的缺失。大量研究表明,在网络上,人们阅读得更快,更不彻底。信息大爆炸让网民不得不加大扫描和略读的比重,何况互联网有无数种方式让人分心,总会有比你正在阅读的更刺激,或更有趣的事情冒出来。在一项调查中,8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网上的大多数时间都在浏览和扫描。注意力被不断增加的信息分得越来越散,我们已经失去了对它的控制。

这样的状况带来了显而易见的不良后果,拖延症和强迫症就是来得比较快的后果。明明已经做好了计划,却从第一步就开始不断拖延;还有越来越流行的各种“控”,微博控手机控团购控,15分钟刷新一次微博,每天都要浏览团购网站的最新打折商品,打开电脑必定熬夜……心里呐喊了无数次“明天一定不这样”,第二天却依然如故。

人脑不是电脑

我当然理解,作为一个忙碌的上班族,你需要用即时聊天工具和同事、客户沟通,为了方便他们随时联络你,QQ、MSN当然要一直在线。浏览器也必须打开啊,不然怎么随时查找资料?新闻也得知道啊,准会希望在朋友们聊一件热点时事时,自己像个傻子一样地不停问:“发生什么事了?”新邮件就更不能不看了,万一耽误了重要的事怎么得了?

如果问上班族,是否认为有必要以多任务处理的方式去面对多种工作要求,几乎所有人都会回答有必要。人们通常认为,在一天之中面对多种工作要求时,多任务处理是唯一的应对方式。

多任务处理原为计算机术语。在20世纪60年代初,程序员们发现,利用多个微处理器同时运行多个程序,就可以提高电脑的工作效率。使用电脑让我们对多任务处理的工作模式习以为常了,很多人甚至引以为荣,好像这样可以证明我们的忙碌、效率,以及同时应付多项事务的应变能力。

很多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同时做几件事,但这很可能是一种幻觉。比如很多人认为边开车边打电话很简单,只不过同时做两件事而已。但统计表明,这样做会令发生事故的概率增加3倍,就算使用无线设备也是一样的。研究人员认为,司机脑中会出现另一通话者的形象,这会与他们的空间处理能力发生冲突。

很可惜,人脑不是电脑,我们天生就要按顺序处理任务。我们的大脑无法同时关注两种分离的事物。从一项任务转向另一项任务,我们必须给大脑一个“切换时间”(switching time)。而我们的注意力在多种任务中转换的频率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研究人员曾招募了4.2名波士顿大学学生做实验。被试者只要在实验室里随意使用电脑或者观看电视,但是他们的所有举动都会被摄像头记录下来。录像显示,在27.5分钟时间里,他们的注意力在电脑和电视之间平均切换了120次,但是他们自己在问卷里填写的平均只有17次。

当我们在多项任务中来回切换时,记忆能力就会下降。人类智慧的深度取决于我们将r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转换成长期记忆的能力。当事实和经验进入长期记忆,我们就能组织成复杂的观点,丰富我们的思想。但是,从工作记忆到长期记忆的通道也会形成一个瓶颈。长期记忆几乎具有无限的容量,但工作记忆一次只能容纳相对较少的信息量。而且短期记忆储存是脆弱的:注意力一被打断,就会清除我们脑海中的内容。

一个事实是,当电视屏幕下方有滚动字幕时,观众对画面新闻所报道事实的记忆就会大大下降。我们的工作记忆没那么强大,不足以同时记住新闻报道和滚动字幕的内容,最终两种内容都会有所损失。

真的有必要那么忙吗?

多任务切换的工作方式让所有人都看起来很忙碌,但是某大银行的一位高管说:“滑稽而又悲哀的是,有很多夜晚当结束了12小时的工作在七八点钟下班时,我根本想不起来一天都做了什么。”

回邮件是最耗费他精力的事情之一,从一早起床到夜晚睡前,要么用黑莓、要么用电脑,他不断地回邮件。他解释说,因为担心客户或同事会嫌他反应慢,或自己错过重要邮件。

在心理专家的督促下,他开始尝试每天只在特定时间段处理邮件。他在邮箱设置了自动回复,说明他只在固定时间回邮件,如果谁有急事,可以直接打他的手机。他还打电话给重要的客户,说明自己这么做的原因。他发现,这么做以后,他能够一次处理完毕所有邮件。虽然他告诉人们有急事可以给他打电话,但几乎没人那么做。

事实上,每天只查看一到两次邮箱并不会让你错过什么重要邮件,不停刷新微博和团购网站更没有必要。但是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研究人员认为,当听到新邮件提示音,或有新窗口弹出时,我们经常会作出下意识、反射式的反应。抗拒提示音需要意志力,而直接作出反应是最省力的方法。尤其是当眼前的工作充满困难时,新的提示成了逃避眼前困难任务的正当理由——处理它们通常无须太费力,会带来短暂的效率和成就感。

并且,在每天有无数新内容的网络上,我们总在焦虑,担心自己错过什么重要的事。虽然事实证明每天大部分的分神都毫无价值,但我们依然会在每一次分神的时候充满期待。我们渴望一个新的机会、一次活动的邀请、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或一位朋友建立联系的召唤。只有一件事比每天注意力被打断很多次更可怕,那就是一整天过去了,竟然没有什么事情打断你。那会让你感觉和整个社会失去了联系,没有人需要你了,你被大家抛弃了。

反讽的是,多任务的工作模式却在伤害那些你认为重要的关系。如果你没有用上百分之百的注意力,那么正与你互动的人也完全有理由这么做。例如,你在打电话时是否曾听到对方那边有“咔嗒、咔嗒”轻敲键盘的声音?那让你有何感觉?我们最常听到的答案是“被轻视”和“不重要”。我们与他人的互动更多了,每一次互动的深度却在下降。

由此带来的是一个恶性循环,我们忙碌、焦虑,愈加渴望通过新的方式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却因此变得更加忙碌。如果问所有人一个问题:一天中,你希望在一系列任务上都前进一小步,还是在一个重要项目上前进一大步?大多数人都会回答,他们更想要深度而非广度,质量而非数量。然而,现实中我们很少这样去生活。

当心越来越浅薄

1882年,尼采(FriedrichNietzsehe)的视力恶化,被迫减少写作。打字机挽救了他,使他能够闭上眼睛,只使用指尖写作,词句再次从他的大脑里流向纸页。尼采的一位作曲家朋友注意到,尼采写的散文变得更紧凑、更像电报。这位朋友还在写信给尼采时提到,他自己作曲的思想和语言通常与所使用的笔和纸的质量有关。尼采回信说:“你说对了,我们的写作设备参与到我们的思想形成中。”

人类的大脑几乎具有无限的延展性,即便成年人的头脑也是非常可塑的,神经细胞经常打破旧的关联形式,形成新的关联形式,使大脑改变其运作方式。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种交流体系像今天的互联网一样在我们的生活里扮演如此多的角色。网络在吸引我们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思维,即使我们关上了电脑,上网的习惯也会继续回荡在我们的脑细胞中,习惯了略读和多任务,而忽略了深入的阅读和思考,所有的东西都会让我们分神。

传统的媒介也不得不适应观众新的期望,电视载出滚动的文本新闻和流行的广告,杂志和报纸缩短文章,加上简短的标题或简介。我们得到信息的速度越快,大脑就越来越深地陷入到这种快捷的模式中,代价就是:对于一些稍许复杂一点的事,无论我们有无兴趣,都开始拖延,因为我们不习惯。

美国密歇根医学院教授布鲁斯—弗里德曼曾在博客上写到互联网如何改变了他的思维习惯:“现在我已几乎完全丧失了阅读稍长些文章的能力,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在纸上。我再也读不了《战争与和平》了,即便是一篇超过了三四段的博文,也难以吸收。”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发展心理学家Patricia Greenfield在《科学》杂志中提出警告:“当我们使用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快速浏览网页时,大脑在不停地被训练着进行快速但浅薄的加工过程,这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我们思维的深度、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创造性。特别是过多接触互联网,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代形成健全、富有创造力的思维。”

这在如今已经显现出了危害,我们经常会在微博上看到,一条被人们转发了无数次的微博,最后被证实是谣言。而很多人在转发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把它读完,更不要提思考和求证了。

网络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篇7

1 网络新闻编辑思想

网络新闻编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需要编辑人员在新闻原材料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加工与整理:一方面,要保障新闻内容的可读性与趣味性来增加受众的满意度,另一方面,要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在网络新闻的编辑思想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类。

1.1 全历史编辑思想

全历史编辑思想即在网络新闻的编辑过程中坚持运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新闻事件,编辑需根据新闻的素材内容将其回溯到历史脉络当中;同时,在庞大的新闻系统与新闻事件当中,将与该历史现象有关的内容加以整合并将其编辑为专题性报道或专栏项目。网络新闻编辑的职责不仅是编辑新闻内容,还应对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可利用性负责。在互联网络平台全面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新闻编辑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上,以历史的眼光进行新闻编辑。

1.2 全受众编辑思想

全受众的编辑思想就是在网络新闻编辑新闻内容的过程中,重点考虑受众的心理需求,并将受众的需求放在网络新闻编辑的第一位。在网络新闻传播平台当中,受众规模十分庞大,同时受众的层次多样,受众的成分也是最为复杂的,因此这对于网络新闻编辑工作来说,必须全面的体现出全受众的编辑思想。

1.3 全社会编辑思想

全社会的编辑思想主要是指网络编辑在编辑新闻内容的过程中要着眼于整个社会,站在全社会发展的角度上关注社会的变动状况及社会事件等。全社会编辑思想中,网络新闻编辑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网络新闻编辑工作中对社会负责、对所处的时代负责,同时关注新闻的本质属性,树立新闻把关意识,避免将新闻内容编辑得过于商业化、媚俗化等。全社会编辑思想中,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具有为社会公众解释新闻现象、生活意义及社会的存在价值等方面的能力。尤其现在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每一位拿着手机的人,是受众的同时又是新闻的编辑与传播者,可以说处处有新闻、秒秒有更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就更要求新闻编辑者在面对新闻来源时一定要认真核实,不能人云亦云,坚决避免给社会给群众造成不良舆论导向。

1.4 全天候编辑思想

全天候的编辑思想也就是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在新闻编辑过程是全天的,即24小时不间断,且新闻的播出状态是全天的。传统新闻媒体的新闻发稿时间是比较固定的,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也是固定的,与之不同,网络新闻的新闻发稿时间与新闻节目的播出时间是属于随时的全天候的滚动播出,因此要求网络新闻编辑处于24小时的待命状态,保持全天候的编辑思想。

2 网络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需求的满足

新闻编辑思想就是在新闻编辑的过程中编辑所运用的逻辑思想,而受众的需求是编辑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满足受众的新闻外在要求。网络新闻以其形式内容的多样吸引着受众的关注,而网络编辑也应该站在受众群体的角度上,通过对网络新闻编辑形式与内容的选择来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

2.1 网络新闻编辑应该注重新闻内容,辅助以合理的新闻形式

首先,网络新闻编辑在进行新闻内容编辑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新闻内容为主,新闻形式为辅的编辑原则。在任何时代背景下,新闻的作用都是报道事实真相,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理,只有始终坚持以新闻内容为主才能在激烈的新闻媒体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新闻受众最感兴趣和最关注的都是新闻的内容,虽然目前由于网络信息的发达出现了许多新闻中的“标题党”,通过拟定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标题来吸引受众的眼球,但长时间后,这种新闻标题拟定方式及新闻内容必定或受到读者的厌弃。在坚持以新闻内容为主的前提下可选择恰当的新闻传播途径与形式,辅助新闻内容。

2.2 全方位满足受众群体阅读与互动的心理需求

随着网络技术被不断地应用于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当中,不仅拓宽了受众的新闻接收渠道,也对受众的感官形成了刺激。因此编辑应该利用网络传播平台选择受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与传播渠道,并将其灵活的应用。在网络新闻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体现着编辑的新闻思想,同时还应该创造条件,让受众参与到网络新闻当中来,增强网络新闻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可以适当增加读者的评论专栏等,增强与受众的沟通与互动。

2.3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网络新闻传播手段

在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当中,应该对新闻的传播方式及传播渠道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受众的审美价值取向也在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满足受众的新闻需求,就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对网络新闻的传播渠道进行创新,满足网络新闻受众的多元化新闻需求,达到最佳的网络新闻传播效果。

2.4 设置重大事件与议题专栏,提升网络新闻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在网络新闻中设置重大事件及重要议题的专栏能够起到传播网站的良好作用,能够帮助网站树立起独特的个性风格。例如,搜狐网曾经建立过“网上春运”的专栏议题,该专栏议题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不仅有效提升了搜狐网的知名度,也在受众群体中树立了搜狐网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的百姓风格。

3 结语

网络新闻编辑是一项难度较大、复杂性较强,且要求十分高的工作。在网络新闻编辑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受众群体的心理需求及其变化,还要在编辑工作当中体现出新闻工作者的新闻理念;在新的传播平台中,要不断调整传播方式及传播的渠道,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此外,还要做到对新闻事件的及时与深入挖掘,确保网络新闻内容接地气并受到受众欢迎的。在网络新闻中,应该将新闻性、娱乐性、传播性与通俗性进行有效结合,充分发挥网络新闻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芳.数字阅读心理负效应下网络新闻编辑应对探析[J].编辑之友,2016,2(8).

[2]郭璐,薄立伟.网络新闻“标题党现象”对受众阅读心理的影响[J].新闻界,2011,6(7).

[3]贺晓曼.以受众多元需求为基准探讨网络新闻编辑规律[J].新闻传播,2015,7(23).

网络受众舆论主体心理研究 篇8

一、网络舆论主体的心理特征

(1) 空虚寂寞心理。互联网进入2.0时代以后, 各种网络聊天室、贴吧、微博以及微信等平台成为了空虚寂寞者的集中地, 很多网络受众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寻找存在感。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 前几年某贴吧出现了一句“哥抽的不是烟, 是寂寞”, 迅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追捧, 各种“寂寞体”和“寂寞党”在网络中泛滥, 这正是体现了当前网络情境下, 舆论主体的空虚寂寞心理的反映。同时, 网络传播的多元化满足了不同网络受众的需求, 有着各种需求的网络受众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渠道来获得满足, 然而虚拟世界的丰富又加大了受众现实生活中的寂寞感。

(2) 焦躁心理。当今社会, 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 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得大众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而且由于网络传播渠道相对于传统传播渠道更加便利和畅通, 各种负面新闻, 如野蛮拆迁、暴力执法、官二代和富二代犯罪通过网络曝光在人们面前, 引起的网络受众广泛讨论。对于负面新闻的过度宣传加剧了现实中人们的焦躁感, 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 网络受众就需要一种渠道进行发泄。于是, 网络上便出现了针对某一事件的讨论团体, 形成舆论。例如, 前一段当“陈赫出轨”事件在网络上被曝光以后, 人们不仅仅谈论的是娱乐圈的各种八卦新闻, 很多人在看到曾经的“好男人”陈赫家庭破裂以后, 开始怀疑自己的家庭或感情是否有潜在危机, 正是这种猜想或怀疑, 又加重了人们的焦躁感。

(3) 失衡宣泄需求。目前,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灾难性事件和公共卫生问题频发, 传统大众媒体传播的缺失使得人们纷纷转向网络去获得更多的信息。由于网络媒体信息良莠不齐, 各种各样的负面消息很有可能给人造成一种心理错觉, 加重人们的不安感。在网络舆论中, 则表现为网络受众的各种不理性行为。

二、影响网络舆论主体心理的相关因素

(1) 互联网的交互性、开放性和匿名性。进入WEB2.0时代, 互联网以由原来的点对面、中心化的传播模式转换为交互式、草根性的传播模式。互联网交互性的增强使得广大网络受众的意见可以在互联网环境中自由传播, 任何人只要符合互联网的相关规定, 都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充分地表达意见。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突破了传统舆论表达的时间和地域限制, 意见的传播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便捷和迅速, 各种意见交汇在一起很容易形成强大的舆论。

(2) 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在网络情境中, 意见领袖一般与其被影响者处在同一群体 (至少在某一段时间内与被影响者处于同一群体) , 这里所说的群体指的是基于虚拟情景下网络受众基于兴趣所建立的社区。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因为在某一领域比较擅长, 且长期活跃在某一互联网群体里, 在这一群体的网络受众中拥有较高的认可度, 其意见会对其他网络受众产生较大的影响。

(3) 传统大众传播媒体对互联网“议程设置”。传统大众传播媒体目前依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影响力不容忽视。很多时候, 网络中被热烈讨论的话题最先是来源于传统媒体的报道, 网络舆论的跟进有时候是基于对传统媒体报道的怀疑, 有时是基于对事件处理结果的失望, 有时是对大众传播媒体时间的跟踪关注。传统媒体重点报道的事件也更容易在网络中引起广泛讨论, 并且由于“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 传统媒体对于互联网的“议程设置”会对网络舆论主体心理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三、网络情境下政府如何利用受众心理正确引导舆论

(1) 加强重点现实事件的解决。很多的时候, 网络舆论特别是负面舆论的形成是由于现实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广大网络受众通过互联网发泄自己的不满。因此, 对现实问题的妥善处理是消除负面大众心理的基础。在各种传播媒体越来越发达的今天, 人们不仅对涉及切身利益的公共事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同时由于国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 广大网络受众对政治腐败、滥用职权等问题也表现出很大的关注度。

(2) 加强舆论的实时监控, 注重正面舆论的引导。网络受众在不违法政策法律前提下, 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表达权, 这是法律赋予我国公民的权利。因此,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网络舆情监控中心, 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舆论进行监控, 及时发现负面舆论“苗头”, 采取相关措施。同时, 网络舆论具有很强的自发性, 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一支专业的网络引导队伍, 对网络流言和谣言进行及时控制, 对负面舆论进行有意识的人为引导。

(3) 加强网络在线教育。网络用户群体具有极大的分散性, 依靠传统的宣传教育模式很难做到大规模的教育普及, 因此政府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 开展网络在线教育。政府可以联系相关机构在互联网上开设网络心理教育课程, 提高网络受众对于网络谣言的鉴别能力, 同时通过设立网络心理咨询室, 加强对网络舆论主体的心理疏导。政府在提供网络在线教育的过程中, 一定要将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提高网络舆论主体的参与热情。

四、结论

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网民受众是互联网舆论的主体, 对其心理属性的研究有助于发现负面网络舆论产生的根源, 并寻找引导之道。在网络舆论引导的过程中, 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利用网络大众心理, 通过加强对重点事件的解决, 建立舆情控制中心, 通过技术和立法手段加强网络环境的建设等方式正确地引导网络舆论。

摘要:截至2015年, 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 网络成为很多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 网络舆论是网络受众意见的真实反映, 其背后受到网络大众心理的重要影响, 近年来网络谣言频发以及各种负面舆论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网络,舆论主体,受众,大众心理

参考文献

[1]谢心欣.如何促进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J].中国连锁, 2014 (7) .

网络心理障碍 篇9

1.1 对社会公权力的仇视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是正确认识社会的基本原则之一, 社会的动态发展过程是社会制度不断完善、机制体制不断健全的过程, 然而, 发展仍面临着很多问题。纵观近年来的网络舆论事件, 大部分事件都集中在权、利、法三个方面, 即政府是否依法行政、人民的合法权利 (特别是公共利益) 有无受损以及司法是否公正, 其中涉及官员贪腐、政府滥用职权的事件最多。

通过媒体的报道和揭露, 普通群众不断触碰到社会公权力的漏洞, 虽然加强了民众的监督意识, 但也易对公权力机构和体制形成偏见认识, 长此以往, 民众可能会习惯性用批判和仇视的心态看待公权力, 甚至在心理上与之对立。在很多网络新闻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 部分网民的批判是不经过理性思考的, 甚至并非出于舆论监督的目的, 只是想在批判中寻求快感, 发泄自己压抑的情感。

1.2 对社会财富集中者的仇视

嫉妒是产生仇视心理的重要情感因素, 嫉妒往往是在某种比较中而产生的一种对抗心理和仇视感, 极易使人陷入极端状态而不能自拔。在现代型社会中, 职业分化导致的身份差异和个人对其存在价值的比较是怨恨心态积聚的社会学机制。

在当前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 竞争者受智力、技能、资金等因素的影响, 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进而造成贫富差距。贫困者长期对自身生活状况不满, 当看到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时, 就会产生强烈的嫉妒情绪, 这种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仇视心理。因此, 很多贫困者乐于通过网络新闻评论谩骂、诽谤, 其目的就是为了宣泄自己的嫉妒情绪。

1.3 对社会伦理道德破坏者的仇视

网络新闻评论是能体现普通网民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在社会中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社会风气的净化和公民道德水平的提升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但网民必须通过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在网络新闻评论中, 部分网民出于维护伦理道德的目的, 对失德者和失德现象大肆批评和谩骂, 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行为。这种仇视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非理性仇视, 是社会整体层面的非理性仇视, 其批判性的言论往往带有煽动性, 对社会道德的维护和公民素质的提升反而不利。

2 网络舆论中仇视心理现象的根源分析

2.1 社会权益分配不对等, 社会普遍缺乏信任感

当前, 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社会权力和财富直接决定了社会地位的高低, 社会结构因此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 这是构成仇视心理的重要社会原因。经济建设在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 社会不公正现象也在不断凸显, 社会各阶层利益分化明显, 利益冲突加剧, 社会底层民众对社会体制产生了强烈抗拒心理, 在非理性情绪的支配下容易把矛头指向社会的方方面面, 因此, “逢事必喷”也就不足为奇了。此外, 社会精神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整个社会缺乏道德责任, 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 互相推卸责任, 这也是诱使仇视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

2.2 匿名性纵容网民, 网络传播把关和引导不足

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最大的差异就是个体存在的形式不同, 在网络世界中, 网民寻求自身的安全, 通常以匿名形式参与信息生产、接受和传播, 每位网民都隐匿了真实身份, 以一个简单的符号存在, 网民在发表意见时不需要考虑法律上是否允许、道德上是否恰当、情感上是否合适, 再加上网络新闻评论的门槛较低, 为网民的非理性意见提供了技术条件。同时, 网络传播简化了传统传播过程的把关环节, 面对着随时出现的大量非理性信息, 媒介难以及时跟踪和过滤, 更难以针对性地引导, 这就大大增加了非理性信息的传播机会。

2.3 公民价值观不够完善, 攀比、虚荣心理过度

仇视心理的产生必然有内部原因, 非理性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不能控制自己。带有仇视心理的人往往内心软弱, 遇事欠缺稳重豁达, 在不断接受外部刺激后, 内心的压抑感渐渐蔓延而无法自控, 最终演变成仇视心理, 这是心理和价值观念不成熟的表现。另一方面, 人作为社会的产物, 通过与他人的价值比较认识和解读自身, 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正确的比较会促人奋进, 引人积极向上, 而由虚荣引发的不健康的攀比心理常常会使人陷入一种精神空虚和自卑之中。事实上, 将不同条件下的天赋不同、资质不同的人进行对比, 其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这易使较弱的一方产生负面心理和仇视情绪。

参考文献

网络心理障碍 篇10

一、初中生网络成瘾的特征

网络成瘾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这些年来, 初中生由于沉溺于网络, 发生了很多辍学、猝死甚至自杀的事件。初中阶段具有人生奠基的意义, 是网络成瘾问题的高发阶段, 因此社会各界非常关注初中生网络成瘾的问题。按照我国颁布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中的规定, 初中生网络成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初中生沉迷于网络关系成瘾中, 通过一些即时性的聊天工具、网站等等进行人际交流, 浪费掉了很多的时间, 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 (2) 初中生很容易对网络上各种互动升级游戏成瘾, 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网络游戏中, 每天都魂不守舍, 无法上课学习, 想尽办法上网游戏。 (3) 由于初中生好奇心理作祟, 他们通过一些游览网上一些色情文字、动画以及电影等等吗, 很容易对网上一些色情成瘾, 难以控制上网的时间。 (4) 由于初中生的心智还处于发育阶段中, 分不清各类信息的好和坏, 因此, 有的初中生, 无法抑制从网上下载各类信息, 造成了网络信息成瘾, 强迫性的从网上收集一些暂时不需要地信息, 并且进行传播或者堆积。

二、初中生在网络环境下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

1. 初中生网络成瘾的现状。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在重庆市随机抽取的258名年龄在15.45岁地初中生中, 就有8名被评估出具有网络成瘾的问题, 检出率为3.1%。有22.1%的学生在逃避问题或者环节不良情绪的时候去上网。30.6%的学生感觉上网的时间要比计划的时间要长很多, 20.9%的学生为了减少上网的时间, 或者停止上网, 经过很多次的努力控制, 但是不能成功。11.2%的学生认为上网丧失了受教育的机会, 妨碍了重要的人际关系, 5.9%的学生对上网产生了依赖, 一心只想着上网。在初中生中, 男生的网络成瘾率要比女生高很多, 存在着性别上的差异。在年龄上, 初一的学生网络成瘾率要低于初二、初三的学生, 尤其是初二阶段中的初中生, 网络成瘾的学生要比其他两个时期高很多, 因此, 对于这个时期中的初中生要合理的科学的引导上网, 对他们实施教育。

2. 初中生上网成瘾的条件比较。

首先,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89.34%的初中生喜欢自己在家里上网, 10.66%的初中生在外面的网吧上网。初中生在网吧上网的成瘾率要比自己在家里上网的高处很多。在自己家上网的网络成瘾率在5.20%左右, 而在外面网吧上网的初中生网络成瘾率在26.15%左右。其次, 目前, 随着留守青少年的不断增多, 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根据相关调查的资料显示, 城市中, 留守的初中生网络成瘾, 要比非留守的初中生高很多。留守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率在14.07%左右, 而非留守的青少年在5.40%左右。总之, 在外面网吧上网的初中生网络成瘾率要比自己在家里上网的初中生网络成瘾率高, 留守的初中生网络成瘾率要比非留守的初中生网络成瘾率高很多。

三、网络环境下初中生网络成瘾心理控制的建议措施

网络成瘾会给初中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初中生过度使用网络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因此, 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要有效地对初中生网络成瘾的问题进行干涉, 并采取有效地措施敢于初中生网络成瘾的不良行为。

1. 目前, 网络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形成个体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时期。网络会影响到初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为了保证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就要针对初中生的网络成瘾, 进行干预和防范, 合理的教育青少年, 引导他们正确的上网, 规范初中生网络的使用效率, 加强青少年的网络文明行为。

2. 初中生的心理控制源是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不是天生经过遗传而来的。

可见预防初中生网络成瘾要训练初中生的心理控制, 增强防范和干预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心理行为, 通过训练初中生的心理控制源, 改变其个人的行为取向。目前, 大多数的初中生能够采用积极地应对方式, 约束自己, 防范网络成瘾, 但是在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 仍旧有部分初中生试图网络、休息等方式, 想把问题和烦恼暂时的抛开, 因此, 通过自己安慰自己的校际应对方式, 来处理自己预见的问题和困难, 由此, 充分的说明了初中生要进一步的提高自己健康的应对方式, 寻找一个更好的途径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和困难, 从而避免自己网络成瘾。

综上所述, 初中生的网络成瘾, 主要是一种自我控制力很差, 调节能力差的缺失, 他们缺自我约束的能力。家长、学校、教师以及社会各界要充分的做好初中生网络使用的心理疏导工作, 积极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使青春期的初中生身心健康得到良性的发展, 预防学生具有网络成瘾的倾向,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加强网络信息监控和管理, 加强教育网络科学化的建设, 为了减少不良的应对方式, 为了避免消极的态度, 要鼓励和教育初中生利用积极地应对方式处理问题, 从而避免初中生网络成瘾的倾向。

参考文献

[1]高代林, 杨曦.初中生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J].北方药学.2011 (07)

[2]冯如, 王希华.福建省中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11 (01)

学生网络成瘾及其心理干预 篇11

【关键词】网瘾 中学生 心理干预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01-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事业也取得日新月异的发展,网络的发展是把双刃剑,给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带来了极大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网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性心理障碍,使得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己。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结果,目前,我国已注册网站多达62万家,网民达到8700多万,在82%的35岁青年中18-24岁年轻人占有较高比例,未成年人占17.3%,比例最高的是中学生达到30.1%。通常来讲心理障碍者约占上网人群中的6%,由此得出我国青少年网瘾数量在400万人以上。这些学生表现为:行为怪异不同寻常,逃避学习使得学习成绩急速下滑,心理焦虑、叛逆,有些甚至做出伤害自己及其同学家人的事情。所以中学教育工作者急于星火的一项工作就是加强对网瘾的学生进行心理预防。

一、网络成瘾简明释义

戈德伯格医生最早提出了“网络成瘾”这一概念,同时Young教授的研究证实了存在网瘾这一现象,并且提出,网络成瘾者存在和上网有关的耐受性,强迫性等行为,它是在无成瘾物质条件下,过度或是不恰当的利用网络,给心理功能带来极大伤害并且伴随戒断反应等。有学者通过分析国际卫生组织的建议,把网络成瘾定义为:由于重复使用网络产生的对再度使用产生强烈的欲望,沉迷于网络,其状态表现为慢性或是周期性,伴随着耐受性、克制、隐退等特点。

根据以上专家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通俗的把学生网络成瘾定义为:即学生过度且不恰当的重复使用网络,到达难以拒绝的着迷状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网络成瘾形成的原因

原因一:极具诱惑性的网络自身。网络的虚拟性,新鲜感,简单操作性吸引着众人,特别是它的虚拟性。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更容易让人减弱内心应有的准则,社会规范的制约性也有失水准大打折扣甚至不复存在。中学生感觉是离开了父母监管,老师约束,来到了网络这个自由的世界,平时内心渴望去做而没有勇气做的事情也就因此作出来了。

原因二:相关网络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早就已经在2011年颁布实施,但是在网吧管理中并没有认真执行贯彻到底,甚至因疏忽产生错误疏漏。网吧经营者以及管理者网络意识淡薄,缺乏法律意识和专业技术,对网吧和上网人员疏于管理。有关部门更是存在职责不清,监管权限交叉的现象,这样一来,给了经营者违法的机会。更有甚者,无视《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我行我素,仍然许可18岁以下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使得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

原因三:家庭环境影响至关重要。在学生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尤为关键重要。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在物质上尽最大的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久而久之对孩子的心理问题缺乏教育和关心,不少青少年也就因此进入了网络天地发泄自己的情绪。近些年由于父母教养方法问题导致孩子患上网瘾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些家长往往只懂得粗暴的限制子女上网,而不会培养子女新的爱好来以此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更是有一些家长,自己本身就是网瘾患者,沉迷于网络,这样的家庭环境给孩子造成的影响相当恶劣。网瘾的背后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了家庭教育的失败。

三、对网络成瘾采取心理干预

我们把心理干预的对象确定为已经患有网瘾的学生,根据心理学的理论方面的指导,对其身心健康问题和行为加以指导,实施策略性影响,使其发生发生目标变化达到预期目标。常见的三种心理干预疗法如下:

1.强化干预疗法

强化干预疗法分为奖励和惩罚,它是一种力量,使得有机体增强某种重复可能性反应。目前,这种干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最好,使用也最普遍。一旦发现此学生有减少上网的行为,就给予肯定性的评价,给予奖励和表扬,这是奖励网络成瘾学生的方法。反之,一旦发现此学生有增加上网的行为,就给予物质性的处罚,如取消他想要获得某东西的权利,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处罚,如记校纪处分一次等,这是惩罚网络成瘾学生的方法。

2.厌恶疗法(厌恶干预法)

采用一些厌恶刺激如:橡皮圈拉弹法、想象性厌恶法、不赞成干预等方法来减少或是消除一些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叫做厌恶干预法。主要有三种方法如下:

方法一:橡皮圈拉弹法又称疼痛刺激法。首先,让有网瘾的学生在自己的手腕上预先套上一根橡皮圈,当内心控制不在自己想要上网时,用力拉起手腕上的橡皮圈,产生疼痛感,用这样的痛感来提醒自己,以此来终止上网行为。

方法二:利用社会舆论。这里主要用一些社会不赞成的评论,讲解上网危害的影视图片等播放给网瘾学生观看,让学生心理上畏惧上网,同时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进而戒除网瘾。

方法三:想象性厌恶干预,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内隐致敏法。使学生自己想象上网的危害以及带来的恶劣影响,如上网过程过长精神恍惚的神态等,这样让学生自己对上网产生厌恶感,从而逐步达到戒掉网瘾。通常在实际使用中将此方法与橡皮圈拉弹法结合以此取得更好的效果。

3.注意力分散转移疗法

学校班级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拔河比赛等,让网瘾学生充分参与,把网瘾方面的注意力转移到一种新的爱好中去,从而减轻对网络的迷恋。

四、结语

网络心理障碍 篇12

作为语文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作文教学,应该更多地关注、比较、研究网络心理,从中汲取有益的“活性因子”,注入作文教学的“主动脉”,使作文教学焕发蓬勃生机,使学生的写作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一、网络心理透视

在网络平台强大功能和丰富内容的支撑下,网络平台呈现出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无差别性等特征,从而促成了网络心理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主要有:

自由心态。网络是一种虚拟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人比较放松,心理无压抑感,容易发泄、排解心中的郁闷情绪,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各种思想、心情甚至习惯暴露出来。

平等心理。正因为网络平台的无差别性,导致网民产生一种优越感,他们通常不会考虑其他网民的地位、身份、年龄等,崇尚“人人平等”,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网民之间和谐的沟通交流。

冲动心理。在网上图文并茂的内容的刺激下,网民往往会产生兴奋、激动情绪,促成了网上的许多“疯狂”行为。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挖掘自己的幽默感、和其他网民“较劲”,他们往往盲从冲动,被“网”所困,不能自拔。

创新心理。网民更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和具有刺激性的挑战。受某种需要的驱动,一部分网民会开掘潜在的创新意识,在一次次“片断式”的活动中大胆地求新求变,勇于创造,获得成功的喜悦。他们积极地倡导崭新的网络文化,采用独特的网络语言,设计网络软件,制作独具匠心的网络作品。在他们的成果中,不乏大量的富有创意的文学作品、广告语和动画。

猎奇心理。人类认识世界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规律进行的。网民更遵从这个规律,他们在浩如烟海的信息库中不断地汲取丰富的营养,随着积累的增多,他们逐渐不满足于现状,要求猎取更深层次的信息,他们利用网络搜索大量的相关信息,整理成“大全”式的一整套信息集合,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

趣味心理。网络传递信息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它采用图、文、声、像等多种渠道交错刺激网民的感觉器官,具有极大的趣味性,驱使他们在虚拟世界里不断探索,广征博览。

直白心理。这主要体现在网络语言的风格上,网民在网上聊天、讨论、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语言风格,不拐弯抹角,崇尚“单刀直入”,直截了当。通过网民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致使网络语言言简意赅,而且鲜明生动,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竞争心理。网民在许多网站之间点击徘徊,容易产生比较,形成评价;他们在网上活动时挖空心思,争做“第一个”,不做“第二个”;甚至黑客群体的反常行为也是竞争心理的一种表现。网民有一种共识:网络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竞争,网民自觉不自觉地被训练出争强好胜的积极心态,并在不断创新中满足自己的竞争心理。

二、网络心理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如此繁荣的原因之一是它对人的心理发生了作用。而作文教学却普遍存在着倒挂现象,先进行写作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再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悟性启迪和心理作用,这必然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与作文的枯萎。如何在新时期适应作文教学发展的需要,构建全新的作文教学理念,网络心理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这具体表现在“外”与“内”两个方面:“外”通过写作形式的变化影响学生写作;“内”通过网络心理的呈现形态在作文教学中的渗透,对学生写作心理和训练方法发生作用。用这个内外结合的规律来促进作文教学理念的创新,建立一整套现代作文教学训练体系。

1. 张扬自由心态。

我们应该重视排除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心理障碍,破除紧张、厌倦情绪,创设自由的写作环境,还学生轻松的心态。作文教学首先要“开放”,“开”学生的心境,“放”学生的手脚。我们需要扮演心理医生的角色,将作文课变为心理咨询室、聊天室,与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剖析写作心理,使学生认识到写作时有紧张、厌倦情绪只是一种心理障碍,只要稍作调整便可排除,逐渐放松学生的身心,将重点放在审题上,调动自己的积累,提倡“口无遮拦”,在自选材料的基础上,任意组合,充分发挥想象力,整合成佳作。

2. 建立平等心理。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确立师生、生生平等的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每一位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暂时后进生,都一视同仁,写作面前“人人平等”;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活动,建立师生之间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写作知识的传授和思路的讨论。它与自由心态一起,对治疗写作心理疾病、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3. 促成竞争心理。

作文不单是学生心迹的自由表白,更是学生生活的反映。因此,为了使学生的作文能够反映当代学生的精神面貌,我们应该模仿网上的“跟帖”活动,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在作文教学中营造竞争氛围,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写作品质,刺激其“写作虚荣心”,促进良性竞争心理的养成,这不仅对驱动学生写作内因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学生作文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4. 培养猎奇心理。

如果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并且具有一定的积累,那么,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猎奇心理上,重视写作知识的传授和写作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自主领悟写作的奥秘。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每一步的探索都给予肯定和点拨,保证学生在“猎奇”过程中有的放矢,持之以恒。总之,我们要使学生在勤奋写作中不断“刻意”追求写作的规律。

5. 培育冲动心理。

于漪曾说:“学习写作,技能技巧固然重要,但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写作的热情,写作的冲动感。”内因起了变化,形成思绪,写作才能“文如泉涌”。“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叶圣陶语)要使学生具备写作的热情与冲动,就必须广泛地接触现实社会,体验生活,感悟自然、人生、文学、艺术,关注科技,积累认知,充分调动学生深入生活的积极性,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观察事物,广泛搜罗信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写作热情。

6. 激发趣味心理。

挖掘学生趣味心理的作用是巨大的。首先,我们应该紧密结合佳作赏析和阅读,使学生对祖国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感知大量优秀文学作品,在熏陶感染之际,激发其写作的兴趣;其次,在组织作文训练中,模仿网络中的话题讨论,并有机地将命题“趣化”或“简化”,使学生有兴趣或信心写作,不致因为厌烦某一方面而无话可说。如写自我介绍,可变换题目为:“唉,我这个人!”“我的喜怒哀乐”“神奇小子”等;又如话题作文“感悟生活”,体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们可以将此题分成一些范围较小的题目,如《品味苦咖啡》《生活的“重量”》等,就某一方面的感悟详加叙述。方法的运用使学生顿生灵感,起引导点拨作用。

7. 倡导创新心理。

作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其中创新思维能力的挖掘,需充分利用学生的创新心理。在写作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学生墨守成规或满足于原来的思路,积极培养学生的反对精神、质疑品质,引导学生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鼓励他们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力求有新的突破。即使这个突破是零碎的、片断式的,也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同时,我们可以通过“片断式”的写作训练来培养创新思维,这些训练应该包罗万象,能反映学生对现实社会的看法,提升认知水平,形成创新的原动力。

8. 强化语言训练。

我们应该加强写作语言的基础训练,但要抛开单纯意义上的基础训练,而应该通过固定的训练模式,如同网上的主题活动,在训练中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风格。首先,这些训练应该结合一系列主题训练活动(类似于网络聊天室),使学生在小范围活动中循序渐进地建立自己的语言表述方式。并强调文从字顺、表情达意准确生动等要求。其次,训练学生运用好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以适应文章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使学生面对各种情况都能从容应对,体现出当代学生的生动而不铺陈、凝练而不朦胧、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风格。

上一篇:建筑施工培训下一篇:自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