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网络围观心理

2024-10-17

透视网络围观心理(共4篇)

透视网络围观心理 篇1

目前,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网络购物, 是指消费者为完成购物或与之有关的需求而在网上虚拟购物环境中浏览、搜索相关商品信息, 为购买决策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并实现决策的购买过程。网络产品的消费者就称为网络购物者。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的调查, 网络购物的好处主要包括:送货上门, 能比较方便、便宜地购买到本地没有的商品, 节省体力和时间, 商品品种较多, 比传统购物方式的效率高, 等等 (见图1) 。

一、我国网络购物者群体的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我国网络用户数量急速增加,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 截至2008年12月31日, 中国网民规模达2.98亿人, 普及率达到22.6%, 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调查显示, 在所有网民中, 18~35岁的网民占网民总体数量的6成, 而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又是我国主流的网络消费群体。

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 (CNNIC2009) 显示:我国有17.9%的网民在半年内有过网络购物经历;在浏览过购物网站的网民中, 有29.6%的人在半年内有过网络购物经历;有过网络购物经历的被访者中有超过90%的人表示今后会继续进行网络购物;有63.7%的没有网络购物经历的网民表示今后会尝试网络购物。

二、我国网络购物者群体的特征

1. 注重自我性。

目前, 网络购物者多以年轻、高学历用户为主, 他们拥有不同于他人的思想和喜好, 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对自己的判断能力比较自负。他们的具体要求越来越独特, 而且变化多端, 个性化越来越明显。

2. 理性消费。

网络购物者不会轻易受舆论左右, 对各种产品宣传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3. 喜好新鲜事物, 求知欲强烈。

网络购物者爱好广泛, 无论是对新闻、股票市场还是网上娱乐都有浓厚的兴趣, 对未知的领域报以永不疲倦的好奇心。

4. 好胜心强, 但缺乏耐心。

网络购物者多以年轻人为主, 比较缺乏耐心, 当搜索信息时, 经常比较注重搜索所花费的时间, 如果浏览网站的连接、传输速度较慢, 他们一般会改变网站选择而进入到其他网站进行浏览。

5. 消费特点有层次性和交叉性。

网络购物的消费内容包括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 各个层次的消费又不是相互排斥的, 而是紧密联系的, 需求之间广泛存在着交叉现象。在网络购物的开始阶段, 消费者侧重于精神产品的消费;到了成熟阶段, 在完全掌握了网络消费的规律和操作、并且对网络购物有了一定信任后, 消费者才会从侧重于精神消费品的购买转向日用消费品的购买。

三、我国网络购物者群体的消费心理透视

1. 个性回归, 出现差异性。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到来, 全球正在变成一个由计算机网络交织的没有边界的整体, 产品设计与营销的网络化, 使消费品市场变得越来越丰富, 网络购物者的产品选择范围全球化。这使消费市场由传统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 消费的主动权转向消费者手里。于是, 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的消费准则, 每一个消费者都成为一个细小的消费市场, 个性化消费成为主流。个性化消费不仅体现在界限分明的需求层次上, 而且即便在同一需求层次上, 他们的需求也会因为国别、民族、信仰和风俗习惯等而产生明显的需求差异性。因此, 可以说, 在网络消费时代, 个性化的信息定制需求将会强劲, 个性化商品的深度参与将成为必然。

2. 参与主动性增强。

在网络环境下, 人们已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企业的诱导和操纵, 而是要主动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中。从网络营销的实践来看, 消费者参与企业网上营销活动的程度明显增强。戴尔电脑更是利用这种消费心理通过网络营销进行个性化产品设计, 从而在PC市场上一举成名。如今, 随着参与主动性的增强, 消费者越来越希望能和企业一起, 按照消费者的生活新理念和消费新需求, 开发出能与他们产生共鸣的“生活共感型”产品。因此, 开拓反映消费者新的生活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生活共创型”市场, 通过创造性消费来体现消费者独特的个性和自身价值, 使其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将是企业进行网上营销取胜的不二法门。

3. 便利性与娱乐心理。

网上购物除了能够完成消费者的实际购物需求外, 还能使消费者得到许多信息, 并能享受到在传统购物过程中所没有的乐趣。目前的网络购物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压力较大、紧张程度较高的购物者, 他们追求的是网络购物时间和劳动成本的节省;另一类是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 自由支配时间随之增多的购物者, 他们希望通过网络消费来寻找生活的乐趣。

4. 理性化增强。

在电子商务市场环境中, 购物的商品选择范围不再局限于少数几家商店或几个厂家。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 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 购物者可以利用在网上得到的信息进行反复对比权衡, 从而使购买行为趋于理性化。

5. 价格影响力增强。

一方面, 网络营销能为企业节省巨额的促销和流通费用, 使商品成本和销售价格降低成为可能。另一方面, 通过网络, 购物者则可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最优惠的价格;他们甚至可以绕过中间商直接向生产者订货或通过网络联合起来集体向厂商、经销商讨价还价, 商品的定价权逐步由企业主导转变为由购物者主导。

6. 追求名牌。

比起传统购物者, 网络购物者更加追求时尚和价值, 更具开放、引导和冒险心态, 对新技术敏感并热衷于高端品牌。网络购物者可通过网络更加广泛地了解名牌产品的信息, 或对诸多名牌的性能、价格进行深入比较, 以便确定他们的消费决策。

7. 消费稳定性降低。

现代社会发展和变化速度极快, 新生事物不断涌现, 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 消费者的心理转换速度进一步加快。受这种趋势带动, 消费稳定性降低, 消费心理在心理转换速度上趋向与社会同步。

综上,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普及、网民人数的不断扩大, 互联网正在网络空间形成最繁华的商业区, 正在为企业提供一种全新的市场渠道;互联网正在改写商业社会的规则, 正在给各行各业的人们带来新的机会。因此, 网络营销企业应根据网络购物者的消费心理特征, 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信息优势, 制定适合自己的网络营销策略。要利用互联网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宣传和销售, 要提供与网络购物者沟通的渠道, 增强与网络购物者的互动性, 让网络购物者能够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企业及商品, 以从中获取心理上的平衡并减轻风险感, 增强对商品的信任和心理满意度, 从而为企业的经营运行开启一种新的低交易费用模式。

透视网络围观心理 篇2

电脑网络的日益普及, 使成千上万的中学生走进了计算机网络构建的虚拟社会。“网络社会”虽为虚拟, 但参与这个社会中的人是现实的, 信息、知识、技术, 甚至情感, 都以现实为基础。因此, 人们要在这个虚拟社会中生活, 就必须有必要的道德规范来约束其网络行为。否则, 网络空间所具有的自由性、开放性、虚拟性特点, 也会给正处于思想、性格成长期的中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使部分道德意识薄弱的中学生放任自我、为所欲为, 产生不良网络行为。

一、中学生中出现的不良网络行为

1. 沉醉于网络空间

广阔无限的开放性和多媒体属性, 是网络的突出特点之一, 这使各种文化类型都能在网络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每个上网者都可以自由地在网上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冲浪, 从中享受到纷纭的网络文化内容, 而网络文化更给上网者带来既超越现实规范束缚, 又能满足感官刺激的网上生活。这对涉世未深又充满好奇心的中学生来说, 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游戏、聊天、听音乐和看电影是中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其中不乏每周末都要上网至深夜甚至通宵的网痴。还有一些学生甚至占用学习时间泡网吧, 沉醉于网络建构的娱乐空间, 忘记了时间, 忘记了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了解, 致使精神萎靡不振、学习成绩下降、耗费金钱与时间。此种不良网络行为在中学生中最为普遍, 是学校和家长最难管理的网络行为问题。

2. 追逐低级庸俗的网络文化

“没有人知道你在网络上是一条狗”。这句网络名言道出了电脑网络的另一个突出特点:自由的匿名性。正是因为可以匿名, 一些道德意志薄弱的中学生, 就极容易利用匿名放纵自我, 塑造虚拟的自我, 在网上寻求满足本能需要的场所。据调查了解在网络世界中, 一些中小学生与网友交谈时毫无顾忌地吹牛撒谎, 以蒙骗网友为乐趣;有的学生在网上频繁使用粗言秽语, 造成一些聊天室脏话充斥;一些中学生对具有思想性和一定文化品味的健康信息与游戏不屑一顾, 专门去寻找所谓带刺激的不良信息, 玩耍充满血腥和暴力的游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不少中学生对

筅燕山大学文法学院张杰赵永杰

色情网站和网页感兴趣。对这种中学生网络行为低级庸俗化和非道德化的现象, 如不加以多方面的治理和控制, 则可能泛滥成为网络时代严重的社会问题。

3. 任意地在网上散布垃圾信息

网络的再一个特点, 是表面上的无责任追究。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发表个人言论。青少年对社会事件反应敏锐, 喜欢思考和发表见解, 网上发言是他们比较热衷参与的活动内容之一。从总体上看, 大多数上网中学生能够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 在网上发布信息。但也要看到, 一些中学生缺乏网上发布信息的道德法律意识, 经常随意地在网上发布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或有害信息。比如暴露隐私或造谣伤人, 对他人造成隐私权、名誉权侵害等。

4. 随意发布境外网站的信息

中学生对国际国内的重大政治事件反应敏锐, 在国际国内发生重大事件时, 喜欢登录境外网站了解多方面的情况, 不仅在同学中传播, 而且还随意翻译、张贴在个人网页、电子公告板及聊天室中。他们以为这样很好玩, 但在客观上却起到了混淆视听、误导人们对事件和问题的认识与评价的作用, 造成思想混乱的效果。

5. 利用黑客进行犯罪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中学生中的普及, 近几年来黑客行为有低龄化发展的趋向。在我国, 一些掌握了计算机编程技术、好奇心强、自我表现欲望强的中学生, 不少有较明显的黑客倾向。他们不但对黑客的技术和价值观崇拜有加, 而且有较强的仿效倾向。据新浪网统计, 因特网上自称专门“黑”那些对中国抱有敌意的国家网站的“中国黑客联盟”和“中国红客联盟”成员中, 70%左右是14—19岁的中学生。少数道德意识淡薄者, 在一定的情境引诱下, 则可能产生危害他人财产安全和网络安全的网络犯罪动机和行为。

二、控制中学生不良网络行为的具体方法

1. 全面系统地向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互联网信息生成与交互共享后面包含着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及其伦理要求。向学生讲清楚, 由电子和信息技术建构起来的计算机互联网, 一旦进入社会生活, 成为人们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的活动方式, 它就同现实社会一样, 会产生出不同利益主体及其相互利益关系, 因而也就同现实社会一样, 需要用相应的道德来调节和规范各个不同利益主体的行为以及相互关系。个人的网络行为不仅存在“能不能”的技术操作规定, 还存在“该不该”的伦理道德要求, 只有两者有机结合, 才能保证网络安全有序, 保证个人的网络行为健康、文明、有益。

学习网络道德规范, 明确网络道德要求。这是课堂网络教育的中心任务。学校可根据网络活动的特点和既有道德规范, 结合中学生网络行为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明白, 网络道德所坚决禁止的是过分沉溺于电子游戏, 观看、下载和制作色情网页等有损自己身心健康、侵害他人权利、破坏网络安全和社会文明的网络行为。触犯这些道德禁律, 必将受到纪律或法律的惩罚。网络道德所提倡的是自觉遵守计算机互联网规定的各种协定和义务, 遵守国家颁发的有关计算机互联网的法律法规, 以社会道德要求为标准慎重使用计算机互联网, 积极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方式、提高创新能力、服务人生发展和社会进步。网络道德所鼓励的是追求网络行为的道德自律和社会价值, 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对他人和社会做贡献, 造福于社会和人类。通过系统讲解, 让学生全面理解和记住“不该”和“应该”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指导学生反思自己和同伴的网络行为, 进行网络生活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评价, 深刻认识网络行为道德与不道德的不同结果和影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并处理好上网娱乐与上网学习、上网学习与读书学习的关系, 树立科学、理性、自觉的网络道德观念。任何自觉的道德行为都产生于对道德必然性和道德要求的深刻理解与自觉要求。

2. 培养网络道德行为

校纪校规配合。学校要主动把社会对中学生的网络道德要求转化为必须遵守的校纪校规, 强制学生遵守, 对年龄偏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 还应提出上网时间与上网地点的限制, 时时加以监督检查, 及时查处违规行为, 以此遏止中学生不良网络行为的产生和蔓延。

校园网的积极示范与引导。学校要建设好适合中学生思想感情特征和学习需要的校园网, 将学生的上网需要和网络行为纳入到校园网中进行直接的管理与指导, 用精彩的主页、健康有益的栏目、丰富多样的网上文化信息和活动形式吸引学生, 在指导学生文明有效地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 逐渐培养其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

家庭管教力量的配合。中学生的闲暇时间主要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上网的时间和地点也主要是在校外的家庭或网吧。为此, 学校要主动联系家长, 帮助家长认识网络的多面性和不良诱惑, 指导家长消除家用计算机网络存在的不良诱因。与学校协调一致的家庭管教力量, 可以延伸学校对中学生网络行为规范管理的时间和空间, 巩固学校教育管理的成果, 有力地促进中学生网络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3. 积极开展文明用网的班级文化活动

利用教室的专栏板报、主题班会、班级网页等文化载体, 大力倡导文明理性用网的网络道德观念, 提倡网络化学习的活动方式;批评玩乐型、黑客型网络价值观念和活动方式, 形成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 用良好的班级价值观和舆论影响班级成员的网络生活观念。

推选班级里的计算机高手和喜好者做技术顾问, 用正规化、正面性的角色确认与角色期待, 将这部分可能存在网络不良行为动机和不良影响的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行为轨道上来, 变为网络道德规范的积极践行者和示范者, 并通过他们的影响力, 带动班级网络活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变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为积极影响。

组织学生经常开展内容不同的计算机操作、网页制作和其他创造设计的比赛活动, 让大多数学生从比赛过程和获胜中领略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学习和创造的乐趣, 满足部分计算机高手显示才能的需要, 推动中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兴趣由单纯的玩耍娱乐、自我炫耀向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层次升华, 形成文明、理性、高效用网的自觉追求和良好风气。

以上三个不同侧面的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可分别解决中学生网络道德的知、行和人际感染的问题。如能认真加以实施并不断总结完善, 就能有效地发挥学校网络道德教育在预防与消除中学生网络不良行为及培养良好网络道德意识中的积极作用, 为培养健康、文明、理性的“网上一代”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莫雷, 张卫.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9.

[2]严耕.网络伦理.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8.

[3]何桂宏, 赵晓兰.论青少年网络心理问题及对策.教育探索, 2002 (10) .

[4]蒋有慧.中学生网络生活情况的调查研究.中国教育学刊, 2003 (7) :54~58.

[5]权朝鲁等.当代初中生网络意识状况调查分析.青少年研究, 2002 (3) :4~7.

透视网络围观心理 篇3

网路空间受众的多元化, 形式的复杂化和操作的简单化, 促使网络暴力现象频现。所谓网络暴力是指发布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文字或其他形式的言论, 并对他人造成某种损害的网络集体行为。[2]暴力无论在现实社会还是网络空间对问题的解决都不利, 非理性的情绪宣泄或是行为报复不仅伤害无辜的受众, 而且对整个社会环境或网络环境建设制造污点。网络空间何以滋生网络暴力现象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

(一) 围观群体的心理顺从。

热点事件或话题进入网络容易引发群体围观现象, 而不受时间或空间限制的围观群体随时随地关注事态发展。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说到:“在群体中具备强大的个性, 足以抵制他人暗示的个人寥寥无几, 因此根本无法逆流而动。”群体中的个人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即使在网络匿名性保护下, 网络群体舆论的偏向性影响个人对事件的看法。2014年4月7日, 知名网站CEO刘强东与网络红人“奶茶妹妹”公开恋情, 吸引网友的围观。网友大多抱着看热闹的姿态, 一时间网络上调侃两人恋情的话语不断, 甚至出现搞笑段子集锦。在娱乐氛围围观环境下, 围观者彼此间的心照不宣, 对事情的看法不经意间产生偏向。群体中的个人顺从群体的看法, 从而减少不同意见带来的围观压力。网民贴标签式的心理顺从给网络暴力的产生提供温床。

(二) 情感的宣泄需求。

互联网提供给公众充分的表达权, 尤其是伴随技术的革新, 公众可以在网络中发布信息和传播信息, 传统媒体传播者与授传者的角色在互联网时代变成一体。那么公众兴奋于这种表达传播权利的获得, 遇到热点话题触及到某种情感, 极易引发内心的冲动, 运用网络平台达到宣泄情感的需求。广西玉林荔枝狗肉节在网络围观下遭到网友抵制, 使得“到底该不该吃狗肉”成为公众关注热点。利用网络平台反对狗肉节, 除了是情感宣泄的需要, 也表达了公众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但言语呼吁中不乏会出现言辞激烈者, 宣泄情感需要注重度的把握。网络情感表达容易出现两方对垒, 这种对垒式的网络语言氛围极易产生相互攻击、谩骂和侮辱性语言, 网络暴力自然就产生。

(三) 责任意识的淡薄。

虚拟的网络环境提供给围观者匿名性保护, 加上个人处于群体中受保护思想, 在获得网络平台提供的便利性时, 缺乏对网络空间有序发展的意识, 大肆运用网络技术进行“人肉搜索”、制造谣言、产生话语暴力等等。围观群体通过发帖、转发、评论等行为, 扩大事件的影响范围, 同时寻找意见一致的人。“铜须门”是一起影响极大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集体发动的道德审判, 其实凸显了网络道德混乱和责任意识的淡薄。极端的围观氛围容易陷入网络暴力的泥潭, 使得本该在现实中遵守的道德规范在网络中被忽视, 从而远离责任意识。淡薄的责任意识使得网络暴力事件不断发生, 不仅扰乱良好网络环境, 而且出现责任主体不明难以追究。如此恶性循环注定网络暴力难以根除。

二、网络围观下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

网络被视为现实生活中冲突的缓冲地带, 而具有社会安全阀功能, 网民在网上公布信息、发表看法和见解, 甚至发泄情绪。[3]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网络空间的开放加剧受众对网络的依赖, 网络形成的围观现象也使得网络暴力表现出以下几种形式。

(一) 技术手段产生暴力。

网络技术就是一柄“双刃剑”, 促进社会进步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网络暴力事件便是例证之一。如网络空间需要寻找一个人, 在搜索平台上输入你想要找的内容, 很快你就会得到答案, 媒介技术一直以来产生的道德问题, 都是大家所争论的话题。网民对事件人物除去虚拟社会的认知外, 对现实社会中的他同样感兴趣, 技术手段突破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屏障。在网络空间被围观的人有了匿名性外衣的保护, 而到了现实社会被暴露在人前, 对被围观的人产生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不仅人肉出当事人姓名、身份、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私人信息并公布在网上, 甚至围攻当事人, 造成被围观者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某种程度上讲技术手段助长了网民实施网络暴力行为。

(二) 话语方式产生暴力。

不分年龄, 身份, 地域, 职业的网民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交流, 匿名环境下信息交流和沟通更加方便和相对安全, 观点的自由表达更加舒畅。互联网的发展不得不说给了公众更多自由表达的权利, 正因为公众有了更多的权利, 思想上的警惕就变弱。网络空间充斥着各种语言的暴力。对事件或话题人物的攻击、煽动他人相信自己或是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侮辱人格等情况充分说明了网络空间话语暴力的严重性。网络暴力虽不比肢体暴力来得直接, 但言语上的刀光剑影也能把人伤得体无完肤。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往往给当事人极大的精神压力。[4]在开放、匿名、互动的网络环境下, 公众一旦遇到敏感话题, 极易形成围观风暴, 其中语言暴力最为常见。

(三) 舆论导向出现偏差。

网络热点事件的形成往往是公众将事件与社会权益问题相联系, 将事件相关元素放大从而对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舆论一致性给当事人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除在网络空间口诛笔伐, 甚至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在围观被围观对象时发表的言论超越正常理性, 甚至严重影响被围观对象及其家庭正常生活。与其说围观者是为了伸张正义, 不如说是“伪道德”。而且网上信息多数呈片面化, 放大了当事人不好的一面, 借舆论监督之名讨伐当事人, 从而造成了恶果, 这种从信息提供走向网络暴力的事件比比皆是。集体行动导致的舆论导向偏差, 是由于群体间的认同感, 彼此间获得力量感。他们以道德审判为武器, 却游走在暴力与正义之间, 稍有不慎就冲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因此, 遏制这种偏差需要自身、政府和媒体各方协调。

三、网络围观时代网络暴力的应对策略

(一) 培养意见领袖, 端正围观方向。

意见领袖在信息传播中起到过滤作用, 他们将信息扩散开来, 对受众的意见取向和行为有一定影响。在网络围观时代信息碎片化, 对于信息的整合传播要求严格, 拥有良好的舆论导向至关重要。传统媒体环境下, 意见领袖具有议程设置和舆论引导的功能, 因此, 培养意见领袖是很好的解决策略。如一些门户网站, 合理设置议程, 端正报道方向, 作出合理报道策略, 面对谣言要及时澄清真相, 从而让谣言不攻自破, 引导受众更加理性地思考, 作出合适的行为选择, 不至于盲目跟风。

(二) 完善网络法律, 规范围观行为。

网络暴力之所以频发与相关法律的缺失有关, 一方面, 对网络暴力的定性标准不明确, 导致别有用心之人利用网络便利激起网民情绪, 从而形成谩骂或揭露隐私现象。另一方面, 惩罚措施不明, 面对网络恶意伤害, 不能给予严厉惩处, 在围观群体法不责众的思想维护下, 更加肆无忌惮。法律需要处理好他人言论自由和维护他人隐私权的关系, 同时需要惩罚诽谤、侮辱他人行为, 从而减少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因此, 加快网络立法的同时, 应加强网络内容审查制度, 净化网络空间。

(三) 提高网民素质, 建立群体规范。

网络交往过程中网民言论相对自由, 可以直接抒发情感, 在缺乏正确网络道德标准指引下, 容易出现为所欲为行为。面对频发的网络暴力和日渐增长的网民, 减少暴力事件发生, 必然需要网民的配合。网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必然有助于建立文明的网络环境。通过学校、媒体和社会等多种渠道的道德教育, 提高网民的自律意识和辨识能力。网民要做到不肆意发泄情绪、不传播不实报道、不盲目跟风。此外, 群体规范的建立需要网络经营者加强行业自律, 自觉承担道德引导作用。

(四) 加强媒体把关, 发挥引导作用。

传统媒体把关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过滤作用, 网络媒体亦然。网络媒体如何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 具体就是利用技术手段监控网民行为, 必要时发出警告, 并协助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在网络热点话题引发围观的时候, 要及时关注动态, 删除不良信息, 以防事态恶性扩大。媒体把关要具有导向意识, 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和大局观, 对网络公共事件有较强的敏锐性, 及时发布准确信息, 有效影响社会舆论, 掌握引导主动权。

摘要:网络围观背景下的网络暴力现象随处可见, 其对当事人及社会都产生破坏作用, 从而成为关注焦点。本文从围观群体的心理、情感和责任出发分析网络暴力产生原因, 并从培养意见领袖、完善网络法律、提高网民素质和加强媒体把关来探讨应对措施。

关键词:网络围观,网络暴力,舆论导向

参考文献

[1] .吴生华.“围观时代”的新闻价值判断[J].新闻实践, 2011, 5 :63~64

[2] .郑智斌编.众妙之门, 中国互联网事件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200

[3] .张婷.从“人肉搜索”看网络暴力[J].东南传播, 2009, 3:16~17

网络围观:网络时代的社会参与 篇4

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之后, 人们的思维方式、交往方式、行为习惯与生活状态等都无一例外地体现出网络时代的固有特征。原先只是在现实社会中发生和出现的事件和场景, 被“移植”到网络空间得以复制和再现, 现实社会与网络空间之间的传导互动, 两者之间的“边界”发生了模糊和重叠。在网络空间, 网民通过各种形式就某一事件, 无论是个体性的还是社会性的事件, 进行关注、传播、评论, 迅速形成网络空间的公共话题和舆论焦点, 这种网络舆论不断发酵、强化和蔓延, 有的甚至会溢出至现实社会, 进而转化为具体的公共事件, 对社会公众的评判和该事件演变的最终结局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此种现象被网民称为“网络围观”。

网络围观的出现, 就其本质而言, 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 网民对公民权利的感知、尊重和运用, 是借助于网络空间这一前所未有的公共平台进行的社会参与的一种尝试和实现。广大网民“网络围观”的初衷是出于公民的社会责任, 在捍卫公共价值的基础上, 试图通过舆论监督和人文关怀, 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现实社会不同, 网民并不需要依赖过多的个人或社会资源, 只需借助手机或电脑登陆微博、微信、社交网站或论坛, 用移动鼠标的手指替代辨识事物的眼光, 通过浏览、转帖, 或者评论来实现对各类事件的围观, 从而实现其参与社会的目的。因此, 与现实社会中的围观行为相比, 网络围观的基本特征、生成机制, 及其对社会运行的正负作用都具有网络空间的固有印记, 值得学界的密切关注和研究。

二、网络围观的一般含义

自网络围观现象被社会各方关注以来, 学者们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和知识结构, 对网络围观进行了界定和阐释, 但至今并无一个公认的定义。笔者认为, 网论围观是在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下存在于网络空间的一种特有的社会舆论活动, 是众多网民运用论坛、微博、博客、贴吧等网络平台, 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来理解和评判某一事件, 进而影响该事件发展的一种虚拟化群体性行为。这种存在于网络空间的围观行为与现实社会具有密切的关联, 这是一种“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人物、事件或话题进行大量点击、跟帖和评论从而制造社会舆论、促发社会行动的过程。”“实质上是网民利用互联网平台对社会事件进行集中评议以行使对公共事件的发言权和监督权的政治参与过程”, 尽管这种参与可能并不成熟和理性。

网络围观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别:一是沉默的旁观者, 即纯粹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关注、浏览网络空间所发生的事件。这种网络旁观者即使拥有自己的观点, 也不会公开表达。因此, 这种网络围观他人难以觉察, 对网络事件的发展也不具有实际的影响力。目前, 学界对网络围观的分析研究通常将其排除在外。二是且观且语, 即不但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关注、浏览网络空间所发生的事件, 而且还就事件发表自己的判断、观点和主张, 或者对其他网络旁观者的判断、观点和主张表示赞同和支持, 或者对持相反判断、观点和主张的其他网络旁观者展开辩论。但是, 这些言论和争论仍然局限于事件本身, 只是对事件本身作出是非判断。三是既观又语且行, 即不仅在就事件本身发表自己的判断、观点和主张, 或者与其他围观者展开争辩和互动, 而且还进行网络追踪, 挖掘、披露事件当事人的个人隐私, 侵犯了事件当事人的人格和隐私权。这类围观行为往往具有主观、偏激、冲动的特征, 对事件的后续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被人们称为“网络暴力”。

三、网络围观的基本特征

(一) 围观主体的自主性和情绪化。网络空间的匿名性赋予网民一种虚拟的被自我扩大的自由度, 使其能够自由而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网民对某一事件或人物进行网络围观, 并无他人的逼迫和利益的驱使, 即使与该事件或人物存在着一定的利害关系, 也仅仅只是间接的, 甚至只是一种纯粹的理论上的假设。网民之所以围观某一事件, 往往是因为该事件唤醒了郁积在网民身上的某种情感, 并基于自身的经验认识进行评判。在整个过程中, 围观行为都是一种自主选择的结果, 这种自主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网民对该事件的当事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命运的关注。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赋予了网民自由表达的平台, 使其真实的情感和心态得以宣泄、展露和放大, 并期望通过留言、转发、评论等围观方式获得他人的呼应和赞同。正是基于个人的人生体验和认知局限, 网络围观经常呈现为绝对的爱或绝对的恶, 非白即黑, 各执一端, 理性、客观的言论往往无人关注、附和, 极端化、情绪化的言论却往往赢得他人的喝彩、赞赏。网络围观主体的情绪化,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普通民众尤其是草根阶层的要求、主张未得到充分关注和满足而造成的一种心理压抑, 是其在虚拟空间赢取的一种精神满足。

(二) 围观对象的符号化和戏剧性。网络空间特有的隐匿性和开放性特点, 给予网民前所未有的自由表达的可能。网民根据个人的喜好参与网络围观, 基于其在现实社会中早已形成的利益倾向、价值判断和思维逻辑, 来选择、关注和评判围观对象, 潜意识中已赋予围观对象一个特定的“符号”, 并对其进行简单化、抽象化、类比化的逻辑推理, 从而将围观对象符号化, 并赋予其特定的社会属性。“网络围观中, 围观对象往往难逃被符号化的命运。”事实上, 被符号化的围观对象更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和响应。在网民的不断交流互动中, 该符号被进一步强化, 使得网民心中的形象远远脱离了事实本来的面目。网络围观通常源于一个离奇或轰动性事件, 该事件往往发端于现实世界, 却在网络空间被形象化地呈现出来。与传统媒体不同, 在网络空间, 网民在同一个平台, 除了文字、图像等以外, 还可以同时借助于音频、视频等手段, 来再现、描述和评判围观对象, 并不断地挖掘、更新事件的“幕后故事”, 事件发展的进程和围观对象的命运越是离奇曲折, 越是容易引起网民的关注。一般来说, 网民往往只是关注事件表象的戏剧性 (反常性、突然性、剧烈性) , 而忽略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及其发生、发展的逻辑。

(三) 围观方式的互动性和开放性。网民参与网络围观, 除了寻求事件的真相, 促成事件的解决以外, 也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事实上, 许多网民参与网络围观的目的并非那么明确, 往往是目标模糊甚至是缺失的。他们参与网络围观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获得他人的呼应和赞同, 从而获得一种虚拟的群体归属感。因此, 在网络围观中, 网民十分在意与其它网民的互动, 并期望在互动中获得他人的肯定和赞赏。网络围观的形成和演化, 都基于网民之间的互动, 而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 又给予这种互动无限的选择和可能。网络空间具有与生俱来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网络空间的生命和精髓。在网络围观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围观行为的加入, 以及围观对象和围观方式的选择都是开放式的。或者说, 围观方式的开放性不仅是指网络空间的接入是开放的, 任何人都可以在开放式网络平台注册登陆, 只要其言论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违反社会公德和社会价值, 都可以发表或转帖、评论等。在这样一种开放性的空间, 围观事件的发生、演变、结局都具有不可预测性, 因此, 每一个围观参与者都应当充分意识并尽量规避可能由此引发的社会风险。

四、网络围观的产生机制与社会意义

除极少数别有用心者以外, 网络围观的动机大多“建立于捍卫公共价值的共同底线之上, 是出于广大网民对自己公民权利的尊重和对所处社会肌体健康发展强烈愿望的善意表达”, 是公众实现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从其本质而言, 网络空间中的人仍然是现实社会中的人, 既使其具有匿名、隐蔽、虚拟的特征, 但是他在网络空间中的观点、主张、情绪、心态, 反映出他在现实社会中的个人感知和利益诉求, 并且这种表达的方式可能更加直接、简明和个性化。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经济增长越快, 社会分工越发达, 利益群体越分化, 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分配越发难以平衡协调, 导致不同阶层出现不同的诉求和主张, 而网络平台恰恰给予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尤其是底层民众相对于传统媒体更加宽松和自由的表达空间, 当现实社会中的热点问题, 比如劳资问题、青年就业、行政腐败、司法不公、贫富差距、社会安全、行业垄断、诚信缺失等投射于网络空间时, 往往迅即成为网民网络围观的对象。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围攻实现其社会参与的目的, 他们关注网络事件的演变和围观对象的命运, 事实上是关注自身的命运。在广大的网络围观者中, 存在着大量的纯粹出于娱乐、起哄的网民, 但是, 也不乏带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性批判精神的网民。国内学者将网络围观的发生机制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动力机制:情绪感染下的群体利益表达。认为情绪感染的前提是共同的意义和相互认同, 共同的利益诉求是群体情绪产生的根本原因和目标指向。二是内容机制:“凝视”权力和“合法性”审判。认为网民通过网络平台的开放优势展开了对权力的“凝视”, 对权力进行“合法性”评判。三是实现机制:话语的“优势反应强化”和形成决策压力。认为舆论领袖的强势舆论产生的压力会转变成决策压力, 改变被围观者的态度和行为, 影响其决策行为。

正是从承认网络围观源于公众对现实社会热点事件和热点问题的关注, 是公众实现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这一逻辑起点出发, 可以发现网络围观具有两大社会意义:一是在公民意识方面。公民意识建构于“公民资格”所赋予的权利与义务基础之上, 反映的是公民在与国家、社会的网络关系下就个体公民地位以及由这种地位所决定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准则的认知。公民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唤醒自身的公民意识, 同时, 也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来逐步地培养、学习和提高自身社会参与的知识和能力。在社会法制体系不尽完美, 社会参与渠道不够通顺的背景下, 网络空间的匿名、平等、互动的特性, 拓宽了民众社会参与的途径和手段, 提升了公众社会参与的能力和热情。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围观, 从事件的发端、发展到最终解决的整个过程中, 了解了公民的权利、义务与责任, 提高了社会参与的能力, 知晓了社会参与的方式和途径, 尤其重要的是, 获得了社会参与的自信。二是在舆论监督方面。舆论监督是公众社会参与的重要内容, 也是体现公民权力的重要途径。从理论上来讲, 在目前的政治体制下, 公众享有充分的舆论监督权, 但是, 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 公众在应用这一权力时, 还面临着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障碍和门槛, 并且缺乏有效便捷的渠道和途径。而网络空间的隐匿性特征有助于消除网民对权威的畏惧感, 通过网络围观, 以平视的眼光来关注政府的施政得失, 监督官员的廉洁自律, 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促进各级政府和官员改进作风, 建立和完善公正、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同时, 网络空间的互动性有助于网民开诚布公地各述己见, 在虚拟性开放式舆论空间, 对围观事件和围观对象, 展开探讨、辩论, 鞭策社会中的丑陋现象, 净化社会风气, 推动社会进步。

五、结语

从理想化的角度来看, 在网络空间秉持“ID之间一律平等”原则的背景下, 假如每个网民在网络空间里都有足够的社会负责和法制意识, 充分利用网络空间的有利条件, 公正、理性地关注、讨论社会问题, 引导网络事件往正确解决的方向发展, 那么网络围观就可能成为公众社会参与的有效工具。但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参与网络围观的网民构成极其复杂, 关注焦点和利益诉求不尽相同, 部分网民还可能言语偏激, 甚至捏造事实, 误导公众, 导致网络围观失度、失序、失控, 网络围观演化成“网络暴力”, 这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疏解和规制。

摘要:作为网络时代公众实现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 网络围观与现实空间中的大众围观不同, 其具有明显的网络空间属性, 即围观主体的自主性和情绪化、围观对象的符号化和戏剧性以及围观方式的互动性、开放性, 网络围观的发生仍然源自于现实中的社会矛盾和个人境遇, 并反作用于现实社会, 是公众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网络围观,基本特征,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静恩英.网络围观的界定及特征分析[J].新闻爱好者, 2011, 8 (下)

[2]刘文杰.政府在网络围观中的信息义务[J].现代传播, 2012, 10 (195)

[3]张淑华.试论网络围观的舆论监督功能及其发生机制[J].现代传播, 2012, 9 (194)

[4]李艳.网络围观与公民意识培育——基于“审议民主”的视角[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12, 3

[5]李艳.如何规避网络围观负面效应——基于政府公信力视角[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2, 3 (75)

[6]文宏.从自发到工具——当前网络围观现象的行为逻辑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 2013, 3 (10)

[7]任样.网络围观的形成机理与应对策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 2012, 1 (上)

[8]陶鹏.网络围观现象的行为逻辑与现实隐喻[J].理论与改革, 2013, 6

上一篇:校企合作艺术设计下一篇:国内外固定资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