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透视图(共3篇)
动态透视图 篇1
1 前言
所谓的透视图, 具体的讲是路线电脑辅助设计体系中非常关键的构成要素, 其能够确保使用人在设计的时候获取非常精准的道路形象, 用来分析设计的线性品质和他于附近条件的一致性等, 而且将其当成是变更设计的参考信息。使用优秀的电脑辅助体系形成三维模型技术, 能够非常便捷而且及时的测评道路的设计信息, 通过其漫游体系能够确保驾乘者体现到在道路中运行的安稳性等特征。该项技术可以在道路建成以前的时候就综合的体现出道路的全面景致, 能够体现出通行的安稳性等特点。对于道路设计等等的一些内容也有非常显著地意义, 能够便于负责人进行决策。
2 体系的关键构成要素
对于外业勘测活动, 以往的信息关键是从航测等的先进工艺的全面应用来开展地形以及地质要素的分析处理。对于内业设计来讲, 关键是要是三维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公路CAI) 一体化技术及道路三维可视化技术等, 而且把这些工艺融汇到一起, 确保勘测设计形成体系。
它的关键活动步骤涵盖如下的一些, 即对初始信息开展全方位的收集, 在场地之中分析火情野外资料, 使用电脑辅助设备设置三维的模型体系, 渲染制作和最终合成等几个部分。
2.1 对于初始资料的收集以及数字模型的设置活动
初始内容关键的涵盖如下的几点, 比如道路的设计信息, 沿途的地形信息以及景致资料, 获取精准的初始信息是得到合乎具体状态的动态透视内容的前提。开展透视图的分析活动, 第一要形成一个立体的框架, 在设计模型的时候, 一般分成两种, 一种是单一进行模型的设计活动。还有一种是包括地形的设计。对于第一种来讲, 它是直接的进到电脑的数模管控活动中, 形成全新的编号内容, 然后从横断面数据库及纵断面数据库中读人设计公路的数据, 构网、建模即可;对于第二种来说, 在第一种的前提之下, 还应该将其中的地形要素输到数模里面, 把道路边界之中的地形点去掉, 进而, 使用所有的点在构网中得到模型。
2.2 活动原理和制作时期使用的电脑体系
针对道路自身的建模活动来说, 可利用Auto CAl软件下的二次开发软件如维地5.6完成, 通过以上构建的数模三角网还可以按照n}格式输出, 该功能可以给第三方渲染软件如3Imax渲染巨匠 (lightscape) 等提供数据模型数据。要想合理的设置模型, 还应该获取地物以及植被等的资料, 以此来形成更加的近乎具体情况的材质库, 而处理采集的图像资料一般可采用Photoshop, CORELDRAW等图像编辑软件。
设置三维形式的模型是形成该体系的关键内容, 任何优秀的模型都应该涵盖非常综合的三维空间, 涵盖多种要素的模型和有关的贴图等。通过有关程序在Au-to CAD下面快速构建公路立体模型, 构建公路立体模型可应用相关专业软件如:Hin CADS.6、海地公路软件、武汉捷力的公路一体化设计软件建立。捷力平面三维动画系统可以在平纵横一体化设计完毕后根据地模或纵横地面线文件及路线设计信息自动生成真实三维模型, 自行的得到栏杆等结构, 随性的设置背景内容, 直接将模型转换到3DMAX渲染巨匠 (lightscape) 软件做效果处理, 最后再生成真实的三维效果图及动态的AVI文件, 很快就可以生成线路透视图与三维全景图, 通过优秀的虚拟现实工艺对其开展全方位的分析。可按指定路径播放三维动画, 通过多种角度等来分析其设计特征, 对于具体的要素开展全方位的分析。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研制开发的公路虚拟景观实时漫游系统BID-VRS, 直接接受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产生的正射影像数据, 将影像同数字地面模型、公路路线与互通立交三维几何模型、公路桥梁三维几何模型形成的综合模型叠加, 开展场地布局活动, 并实时地对公路设计的虚拟景观进行动态漫游。其真实的图形和道路设计有机的融汇到一起, 能够精准合理的体现出道路的设计意义, 为后续的评审和生态维护等提供优秀的可视化的措施。
海地公路三维仿真系统 (Hard3D) 是西安海地计算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研制的一套专门用于公路三维模型制作及动态播放的实时三维图形生成及渲染系统。其有非常多的优势, 比如运行便捷, 功效高, 而且图形清楚, 得到的动画有着非常高的操作特征, 能够精准合理的体现出设计思想, 在开展动态播放活动的时候, 体系可以按照一定的次序体现出断面中的全部的技术要素, 确保人们能够及时的了解相关内容, 在播放的时候, 使用人能够获取所需的图画, 而且将其有效的储存, 用来设置效果图, 同时还能够持续的进行图画以及声音等的录制活动。具有动画的可操作性、路线各类信息的可动态显示性以及此系统可广泛用于公路工程项目的三维演示、效果图制作、项目评审、工程设计召投标过程当中, 能够尽现您的实力, 为工程的合理优化提供强有力的视觉支持等。由于Hard3D所基于3D图形引擎提供了强大的动态建模、动态渲染和模型管理功能, 并且获益于微软公司不断对Direct X图形驱动性能的升级, 从而使Hard3D在图形的动态渲染和模型的动态测试达到了国内绝对的领先水平, 将以往的措施合理的改进, 确保道路开展到全新的时期之中。
2.3 三维模型的渲染
三维模型的渲染在3DS系列软件3DS}MAX}VIZ}中进行, 具体的内容包括:设置灯光、架设摄像机、贴材质、设背景、最后渲染成静态全景透视图。
2.4 对渲染图开展的后续分析
后续的分析对于得到高品质的图形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
2.5 关于动画设置以及视频等
它不仅有和静态模式的一样的规定, 还应该布置摄像机, 进而开展逐帧渲染。处理之后的图形按照合理的速率来演示, 此时就成为了动态全景透视图, 进而使用相关的软件等对图片内容开展全方位的剪辑处理, 进而获取最终的内容。
3 具体运作
依托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布龙至比如通县油路工程, 针对整个线路开展了该项设计活动, 在开始的设计时期以及建设时期, 生成公路复杂地段全景透视渲染图和模拟汽车行驶的公路动态透视图, 能够指引工作者开展方案比对, 以及评价视距等等的活动。
进行模型建立所必需准备的文件:横断面文件、地形点数据。其他文件有:构造物文件、横断面文件、超高文件、超高图文件、地质概况文件、特征点文件、平面线文件、平曲线文件、横断面文件。利用公路设计及平面三维动画系统制作动态透视图的详细过程, 由于文章的规定, 此处就不详细的分析, 接下来介绍其制作步骤。 (1) 建立数字地面模型; (2) 建立路线真实三维模型; (03) 生成标线构造物等; (4) 颜色及材质设置; (5) 输出3DS文件; (6) 形成三维动画。
4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叙述, 我们得知其是一种非常真实而且能够非常精准的体现出虚拟景象的非常全新的措施, 其可以经由对具体的场景的设置获取的图形开展处理工作, 得到交互种类的三维内容, 确保使用者能从多种层次中分析三维景象, 进而获取一个非常综合化的虚拟景象, 以及可视化项目记录的解决方案, 这项工艺能够大面积的应用到工程空间演示以及图形设置和评审等工作中, 能够为项目的展示等带来全新的色彩。
浅淡VFP中动态条件的视图设计 篇2
视图实际上是由SQL-Select语法产生的临时环境, 通过一定的连接关系和记录筛选条件, 将来自于VISUAL FOXPRO数据表或后端数据库的数据集合到一起形成的数据集, 利用视图设计器中的更新条件中的设置, 使这个在Runtime时期产生的数据集可以对相应的表记录进行读写操作。如果在一个应用中, 需要重复多次使用不同的筛选条件形成视图, 以得到不同的记录集, 这就需要动态设置筛选条件, 即建立所谓的参数化视图。接下来探讨如何设计一个查询条件不“写死”在查询条件中的查询, 也就是设置一个变量, 让用户输入该变量内容, 再将该变量内容作为查询条件装入视图中。
1 利用宏替换
在视图设计器中的筛选中设置一个含有宏符号的变量, 例如:性别=“&sex”, 可以通过以下代码装入相应记录:
OPEN DATABASE<数据库名>
SEX=“男”
USE<视图名>IN 0
BROWER
如果查询后, 已在Runtime时期产生数据集, 若这时将sex变量内容再一次定义, 让视图重新装入相应记录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1.1 利用REQUERY () 函数
REQUERY () 函数是用来对视图进行查询与装入记录操作的, 其返回值为真, 表示执行成功, 否则表示不成功。例如将sex变量内容重新定义后, 这时可以执行语句:=REQUERY (<视图名>) , 这样就可以重新装入记录。下面是在Form对象中实现的具体步骤:
1.1.1 在Form的数据环境中加入设置好的视图。
1.1.2 加入Grid对象、Text Box对象、Com-mand对象, 分别用于显示记录、输入查询内容、点击执行查询。
1.1.3将Grid对象的Record Source设置为装入的视图名称;
1.1.4在Form对象的Load Event事件中加入如下代码:
PUBLIC SEX
SEX=''
1.1.5在Text Box对象的Valid Event中输入如下代码:
SEX=THIS.VALUE
1.1.6 在Command对象的Click Event中输入代码:
=REQUERY (<视图名>)
THISFORM.REFRESH
1.2 利用Data Environment的No Data On-load属性
No Data Onload属性为Cursor对象的属性, 一般用于设置在Runtime时期, Cursor是否装入记录, 这一属性只适用于视图所产生的Cursor对象。利用该属性, 我们可以将Data Environment对象中的Cursor对象No Data Onload属性设为真。在Form对象中的实现的步骤同上面类似, 只需将上面第 (6) 步在Command对象的Click Event中输入代码改为:
THISFORM.DATAENVIRONMENT.CLOS-ETABLES
THISFORM.DATAENVIRONMENT.CUR-SOR1.NODATAONLOAD=.F.
THISFORM.DATAENVIRONMENT.OPENTABLES
THISFORM.GRID1.RECORDSOURCE=<视图名>
THISFORM.REFRESH
2 利用设置OOP语法来动态查询
这种方法通过用户自定义一个Form属性, 将自定义属性的值作为查询的条件, 通过修改自定义属性的值来完成动态的记录装入。下面介绍具体的操作步骤。
2.1 用表单设计器创建一新表单, 在表单的Data Environment中加入视图, 在Data Environment中形成一个Cursor1对象。
2.2 将Cursor1对象的Nodate On Load设置为.T.;
2.3在表单中创建一个Grid对象, 并将Grid对象的Record Source设置为装入的视图名称;
2.4 通过“表单”菜单中“新建属性”选项创建一个新属性, 例如属性为:query;
2.5在视图设计器中的筛选中设置OOP语法的条件, 该筛选条件必须同上一步创建的新属性名相对应, 在筛选中实例内设置的格式为:?<变量名>。例如:如果上一步设置的属性为"query", 则应在实例中输入"?thisform.query";
2.6 设置一个Text Box对象输入查询值, 在Text Box对象的Valid Event中输入如下代码:THISFORM.QUERY=THIS.VALUE
表示将Text Box对象的输入内容定义给Form对象的新属性;
2.7 设置查询按钮, 在Command对象的Click Event中输入代码:
摘要:比较详细介绍了在VFP中如何利用宏替换和面向对象设计思想来实现动态条件的视图。
关键词:视图,REQUERY () ,NoDataOnload,OOP
参考文献
[1]陈宗兴.Visual Foxpro实用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动态透视图 篇3
关键词:静态与动态,音节构成,音节论与音素论,音调与声调,发音衔接方式
关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动态与静态的对比, 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的连淑能教授曾经做过分析。连先生主要是以英汉两种语言在词的选择倾向上的不同为着眼点, 认为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 因而叙述呈静态 (static) ;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 因而叙述呈动态 (dynamic) 。他对动态和静态的理解是借鉴于R.Quirk等人曾经作过的阐述:Broadly speaking, nouns can be characterized naturally as'static'in that they refer to entities that are regarded as stable, whether these are concrete (physical) like house, table, paper, or abstract (of the mind) like hope, botany, length.At the opposite pole, verbs can be equally naturally characterized as'dynamic':they are fitted (by their capacity to show tense and aspect, for example) to indicate action, activity and temporary or changing conditions.连先生通过大量实例的对比论证, 揭示了英语语言的静态特征主要表现在: (1) 英语具有名词化倾向, 即用名词来表达原来属于动词 (或形容词) 要表达的概念。过分使用名词会使文句冗长、含糊, 缺乏活力。 (2) 名词优势造成介词优势, 英语常常用介词短语取代动词短语, 以“静”代“动”。 (3) 动词的弱化。英语常常通过动词的派生、转化、弱化、虚化等手段, 采用非动词的形式 (如名称、介词、形容词、副词等) 表达动词的意义, 因而表达呈静态。相反, 汉语则倾向于多用动词, 其动态倾向主要表现为: (1) 动词连用是汉语常见的现象。汉语中连动式、兼语式、把字式和被动式句子常常互相包孕套用, 构成各式各样的多动词谓语句。 (2) 动词 (词组) 可以充当汉语句子的各种成分。 (3) 汉语动词常常重复或重叠, 明显加强汉语动态感的表现力。而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语音角度入手, 从英汉两种语言给人在听觉上造成的不同感受来对比分析英汉静态与动态的不同。当然, 这里所说的动态与静态都是相对的, 作为口头表达的语言, 在声音的产生、传送等过程中, 英汉两种语言都表现出动态特征。本文主要从音节构成、“音节论”与“音素论”的对比、“声调语言”与“音调语言”的区别及词句发音衔接方式的不同来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层面静态与动态的差异。
一、音节构成
音节由辅音和元音构成, 也可单有元音独立构成。声带振动的元音是响亮的, 辅音则相反, 所以一个音节的响亮程度取决于它所包含的元音。汉英音节构成的不同形式造成两种语言在发音响亮程度上的差异。汉语的音节结构中元音的使用和组合占据优势, 每个音节都是以韵母结尾。按照汉语的术语描述就是“韵多声少, 响亮悦耳。”汉语三类韵母中都是元音和复合元音, 鼻韵母也是元音加声带振动的无擦通音, 并不影响它的响亮, 如tā与tang, 不能说tang不如ta响亮。在现代汉语中, 一个音节最多包含两辅音, 而且两个辅音不能连在一起, 比如[han], 两个辅音间一定有元音隔开, 没有两个辅音同在元音前, 如hna], 也没有两个辅音同在元音后, 如[anh], 这就使不响亮的辅音失去了集中起来构成沉默的语境, 以致汉语在多音节连接的语流中到处都是响亮的。而英语中很大一部分单词是以辅音结尾, 辅音相对元音而言响亮程度要低得多, 如house[haus]。此外, 英语中一个音节里经常有几个辅音连在一起, 如:speak[spi:k], strict[strikt], 不响亮的辅音连续并列听起来就更加不具动态。可见, 不同的音节构成使得汉语比英语更响亮, 因而更具动态倾向。
二、汉语的“音节论”与英语的“音素论”
“音节论”源于音素组合的混成共起性, “音素论”源于音素结合的离散继起性。所谓混合共起性是指音素结合的界限, 紧密难分, 听感上瞬间一体;所谓离散继起性指音素结合的界限若连似断, 听感上线性流逝。汉语和英语在发音上的区别之一正好体现了音节语言和音素语言的差别, 如英语的sway (摇摆) 与汉语的suei (岁) , 国际音标同为suei], 但在实际发音过程中, sway的发音表现为s-u-e-i, 音素之间的界限较明显, 时值较长;“岁”的发音表现为s{u ei, 即先作合口状, 然后将声调包裹着的整个音节脱口而出, 混然一体, 时值较短, 很显然, 音素组合上具有混成共起性的汉语发音时值较短, 跳跃性比较强, 相对英语而言比较富有动感。
三、声调语言与语调语言
汉语和英语发音上的差异还体现在两种语言对声调和语调的不同侧重上。汉语发音中, 声调举足轻重, 而在英语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语调。声调和语调的不同作用也促成了汉语和英语在发音上动态与静态的差别。汉语的每个字 (音节) 都是“三位一体”的, 除了由元音、辅音组成之外, 还有一个附在上面的声调, 这个声调起着区别或改变字义的主要作用, 如“翻” (fān) , “凡” (fán) , “返” (fǎn) , “泛” (fàn) , 这四个字的音位完全相同, 只是因为它们的声调各异, 所以成了四个不同的字, 有了不同的意思。所以现代的的语音学家就把汉语称为声调语言 (tone language) 。汉语声调的高低曲降打破了单一线性的语音趋向, 在表达错综复杂的意义的同时, 语音跌宕起伏, 抑扬顿挫, 节奏明朗, 极具动感。
英语则不然, 单词的声调不能改变其词义。如book一词, 无论是升调book↗还是降调book↘, 意思仍是“书”, 所以英语单词无固定的声调。但是把英语的单词用在语句中时, 为了表达说话人的态度或语气等, 得给它一定的语调, 这种语调的核心一般在句子的末尾。如:This is a book.↓ (肯定) Is this a book?↑ (疑问) 有时为了强调句子中的某个成分, 英语语调的中心也可能改变, 如This is my↑book. (这是我的书。) 因为英语没有词的声调, 但是有句的语调, 所以语言学家就把英语称为一种语调语言 (intonation language) 。英语中常常位于句末的语调变化没有汉语的声调变化频繁, 所以远不及汉语的发音有动感。当然, 英语单词虽无声调, 却有重读音节 (stress) , 重读的音节声调较高, 响度较大, 念得很清楚, 而轻读音节经常被弱化, 响度较小, 念得比较含糊。但英语单词多为多音节, 且其中一般只有一个音节为重读音节。而汉语中每个音节的声调皆各不相同, 且除了少数几个轻声词 (如:了、的) 外, 其他每个音节都响亮, 所以重读的频率仍比英语大得多。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说明 (+为重音, -为轻音) :
从对比中不难看出, 汉语的重音显然比英语要多, 因而更响亮, 相对更具动态感。
四、词句发音衔接方式
从英语单词内部音素结合的离散继起性和汉语音素组合的混合共起性的对比中, 可以看出英语单词的读法比汉语词语的读法更显静态。同时, 在说话的语流中, 不但音节与音节之间, 词与词之间语音上的衔接方式也不同, 在发音和听感上有明显的区别。汉语连续发出的各个音之间有间断, 而英语中连续出现的音圆滑而无间断。汉语的语句又好比一串串的珠子, 虽然穿在一条线, 但珠子与珠子之间还有明显的间隔;而英语的语句像一股流水虽然波纹起伏, 但平滑无间。打另一个比方, 汉语说话就像钢琴的跳动音, 各个音节之间都听得出明显的分界线, 而英语说话却像小提琴的滑动音, 一连串的音节之间听不出什么分界线。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可见, 汉语的词句发音连接方式比起英语更显跳跃性, 动感更强。
以上我们从音节构成、“音节论”与“音素论”的对比、“声调语言”与“音调语言”的区别及词句发音衔接方式的不同探讨了英汉在语音层面的差异。不难看出, 从语音角度观察, 汉语比英语相对更具动态感。
参考文献
[1]R.Quirk, S.Greenbaum.G.Leech and J.Svartvik: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3:48.
[2]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104-127.
[3]赵杰.汉语语言学[M].北京:朝华出版社, 2001:333.
[4]李葆嘉.理论语言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1:325.
[5]桂灿昆.汉英两个语言系统的主要特点比较[J].现代外语, 1978, (1) .
[6]杨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