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透视课

2024-10-25

绘画透视课(共8篇)

绘画透视课 篇1

摘要:本文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两个角度出发,就高职美术设计专业绘画透视课程的教改问题展开讨论,并力图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更加富于科学性和立体感的高职绘画透视课程结构框架。

关键词:高职,绘画透视课,教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拓展

拓展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标准日益提高,促成了高职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绘画透视课作为高职美术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和拓展必然成为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绘画透视教学水平和应用水平的提升,自然推动高职美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向更高层次发展。本文将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基本依据,结合绘画透视教学已有的经验,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这两个角度讨论绘画透视课程的教改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拓展

学习绘画透视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好物体视觉形态变化与画面空间层次推移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系统的培养训练,一是要把握基本形体变化的造型能力。二是要灵活运用透视规律创造性组织画面空间的构图能力。现阶段我国高职绘画透视课程的教学内容大都集中在《技法理论》中的透视篇。透视篇主

4. 培养良好的接受信息的能力

教育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设计素材。让他们知道,生活之中无处没有设计,逛商店,旅游,参观博物馆,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设计的素材。数码相机,笔记本要经常随身携带,把所看到的启迪思维的实物、设计亮点随时拍摄记录下来,回去后经常加以归纳整理,材料的积累对学生以后的创作设计是很有好处的。此外,要善于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是设计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当今世界信息来源广泛,信息量层出不穷,各种信息和资料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空间。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来说,及时发现信息,准确把握信息,是激发灵感,激发创造欲,立足社会的必备能力。

5. 培养从事设计的创新能力

教育学生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养成勤于构思,善于构思的良好习惯。艺术设计艺术的创造关键在于构思,构思是设计创作的灵魂。要善于从一个物体、一个信息激发出创作的欲望和灵感,要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结合设计对象的空间布局、现场条件以及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要素综合考虑,运用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特征对其进行构思,并结合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达到理想的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的艺术设计作品,要学会在固有的创作基础上拓展思路,标新立异,创新发展。

6. 培养市场分析和调查研究能力

有些学生习惯于闭门造车,对施工现场、材料行情、专业发展缺乏了解。要鼓励学生经常下工地,与工人及施工人员打成一片,了解不同材料的使用特性和应用场合,熟悉一定的施工工艺,懂得一些基本的结构和做法。随着我们国家与国际的不断接轨,设计市场得到蓬勃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我国新产品、新材料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学生经常作市场调查,到施工现场或材料市场了解新材料的行情,了解各类材料性能及价格。通过调查研究,努力掌握主动权,拓宽自己的设计思路,以保证圆满完成设计任务,使自己在设计领域内充分施展才能,引领潮流。

要讲述了透视的基本概念、视觉运动中的几种单视域空间、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曲线透视、阴影与反影透视,以及运动中的复合空间的散点透视。就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得出:首先,由于该内容属学生要掌握的最基础的透视知识和基本的原理,这对于更复杂的实际应用便有了某种程度的局限性。再者,高职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他们进校之前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美术基础,更不知道绘画透视,因此,针对这部分“弱势群体”所展开的绘画透视教学工作只能从“A、B、C”起步。根据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高职美术设计专业绘画透视课为主修课,开设时限一般仅为一年(各院校的开课时限及开课方式不尽相同)。所有这些学习程度与时限方面的不利因素,加之教师之间在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热情以及教学侧重点等方面必然存在个体差异,均会直接影响到高职绘画透视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因此,如何积极调整和充实高职绘画透视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热情和效率,对知识的掌握更为主动和全面,是一项很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教改课题。

1.加入“绘画透视入门”这一重要教学内容。

“绘画透视入门”主要研究和阐述绘画透视的基本内容、基本规律、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就高职绘画透视课程而言,“绘画透视入门”内容的引入将对两个层面的学生起到积极作

7. 培养良好的设计表现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很强的表现能力及丰富的表现手段。当设计方案确定下来以后,设计师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意图。主要是靠直观的设计图纸语言来体现自己的设计方案,必要的时候可以制作模型,以达到直观的效果。这就需要学生平日里苦练基本功,包括手绘、CAD图,效果图的制作等。现在的学生书生气较浓,一是羞于和客户交流,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创作思想,“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二是不善于和客户交流,存在不耐烦,不细心诸多问题。要教会学生与客户交流的技巧,克服骄傲自大的心态,培养耐心细致的品质。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自己的设计构思传达给业主,也可以进行笔上交流,网上交流,增强理解和沟通,以得到客户的信任和理解。要让学生明白学会与人打交道,学会与客户的交流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大学生专业设计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化的教育工程。要形成一个系统的思路,还需要重新定位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规范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规范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和设计教育的科学研究,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等,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及能力,最后做到学业技能、个人品德、能力素质全面发展。只有这样,艺术设计学生专业素质、思想素质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3]朱铭.环境艺术设计[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4]周波.当代室内设计教育初探[M].南京: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6).

用:(1)对于那些没有绘画透视基础的学生来说,“绘画透视入门”将引导他们准确地把握绘画透视学习中最基本、最具共性的知识内容,并用以指导他们的绘画透视初级阶段的学习,这既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也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习更有成效,更有乐趣。(2)还有些学生进校时已具备了初步的绘画透视表现能力,对于这些学生来说,“绘画透视入门”一方面将帮助他们更加全面而深入地掌握绘画透视学习的相关要素,使他们的表现水平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另一方面“绘画透视入门”也会在他们今后可能从事的美术设计工作中起到长期的理论指导作用。

另外,我们根据实践经验提出,“绘画透视入门”应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立即开设。

2.适当增加实践性的内容。

绘画透视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包含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绘画透视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只强调理论而容易忽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学生今后的工作职位而言,良好的实践能力恰恰是十分必要的。为了弥补教学中的这一缺憾,我们应当在绘画透视教学内容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实践性的内容,如绘画透视与室内外设计、绘画透视与环境设计、绘画透视与工业产品设计、绘画透视与平面广告设计等。应该看到,这类设计实践的内容是绘画透视艺术的具体应用。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绘画透视应用能力,尤其是实际设计能力,可以说是高职美术设计专业绘画透视课程最为实际的教学目标之一。

3.增加有关“绘画透视艺术作品赏析”的教学课题。

绘画透视的学习,不仅是一个技术训练过程,而且是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养成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提高自己审美水平和设计能力。有幸的是,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媒体获得所需的多种相关资料,例如:绘画透视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资料;绘画透视作品图形介绍与作品赏析资料;各种绘画透视版本研究资料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料有组织的介绍和对绘画透视艺术作品有目的的赏析,可以使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突破绘画透视课程学时以及自身知识水平所带来的限制,从而在较高的层面上对绘画透视艺术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地了解,并进一步丰富自己对该专业知识的认知水平,增加自己的艺术底蕴,提高整体艺术素养。同时,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也是对美术设计和美术欣赏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还促进了学生对其它美术理论课程的学习。

4.逐步建立绘画透视艺术资料数据库。

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调用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手段。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上述几方面的绘画透视课程教学内容制作成各种类型的电脑文件,并由此逐步建立绘画透视艺术资料数据库。通过这一有效途径,所有绘画透视教师和学生均可共享丰富的数据库资源,方便地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料,从而使高职绘画透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现代化教学技术水平均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课程体系的拓展

现行的绘画透视教学形式大多在本质上仍然沿袭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观念,教学思路仍基本停留在上大课“满堂灌”这一传统的、单一线条的思维模式之中,学生的学习仍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地位,而且还可能受到多种客观不利因素的制约。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也为了高职绘画透视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与应用,我们有必要在不增加课程总学时的前提下,对课程体系进行拓展,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之上构建更科学、更完整、更富效率、更具有立体感和交互性的高职美术设计专业绘画透视课程体系。

1. 授课,我们可以使多种授课方式有机并存。

探讨绘画透视课程的多种授课方式,并且使之有机并存,应该说,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高职扩大招生而引起的学生专业基础参差不齐的矛盾,适应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如何更好地学习的需要,使绘画透视教师能从以往的授课方式产生的教学工作质量不佳的窘境中摆脱出来。因此,我们进行多种授课方式的尝试显得格外重要。(1)合班课。沿袭绘画透视教学传统的授课形式,从师资利用的角度讲,至今仍具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价值。一般可以两个以上班级为教学单位,在合班课上,主要讲授“绘画透视入门”、“绘画透视作品赏析”等以知识性、理论性为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课题,并适度地降低教学要求和难度。合班课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生动地展示各种内容、各种形式、各种技巧和各种风格的绘画透视艺术,开展多层次、多侧面、立体感、全方位的教学活动。(2)分班课。这一教学形式,以十几人甚至几十人为一教学单位,是交互性较强的教学授课方式,能高效率地实施绘画透视教学。在分班课的教学过程中,须统一内容,并基本统一学习进度。分班课主要着眼于传授绘画透视图绘制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解决在绘画透视学习过程中较易出现的、又较具普遍性的问题,因此,适用于绘画透视基础偏低的教学对象,且学生数量适中。(3)个别课。这是绘画透视教学授课形式在另一概念意义上的拓展和延伸,通过个别教学,教师可以十分细致而深入地观察并解决每个学生在绘画透视表现中所存在的不同问题,在技术和艺术这两个层面上开展极具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个别课适合于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更侧重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水平的拔高,为其他学生树立学习标准。

2. 展开第二课堂活动,钻研、探讨、提高。

作为对授课形式的一种有益的补充,我们可以针对绘画透视教学中的各章节内容定期地开设展开第二课堂活动,进行不同范围、各种形式的观摩、讨论与经验交流,以此拓展知识的宽度,挖掘知识的深度。其学习范围及内容可由教师制定,也可以在教师圈定的范围内由学生自由选择,并在轻松、自觉、开放性学习气氛中进行。教师还应当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3. 展览会,搭建交流平台。

这里所指的展览会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我们应该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去美术展厅欣赏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美术设计展览作品,使他们能够在现场切身感受绘画透视在美术设计艺术中的作用与表现魅力,从而激发起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经常性地安排、组织学生,举办各种形式的学生绘画透视应用作品展览,促使他们走出教室,走进绘画透视作品与美术设计作品展览厅,展示自己勤奋学习的丰硕成果。这类美术展览,既为美术设计专业学生开展其必不可少的艺术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为学生乃至教师提供了相互观摩、交流和学习的良好机会。

4. 展开技能大赛活动,亮出自己的风采。

在高职院校每年开展的各学科的技能大赛活动中,争取把绘画透视应用的成果也展示出来,如绘画,室内外设计、环境设计、工业产品设计,平面广告设计等,诸多学生的作品,向观众亮相,以此为平台进行相互交流,并激励和促进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积极性,达到绘画透视学习向实际应用的方向发展,以期实现专业课开设的最终目的。

三、结语

高职绘画透视课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拓展牵涉面较宽。它涉及到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修订与调整,相关教材的整理与编写,相关课题研究的展开和深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与推广,各种活动的组织与进行等等。它还对绘画透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热情和综合业务素质也提出了更高和更为全面的要求。可以说,高职绘画透视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拓展,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和专业综合素质的增强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而且其效果是明显的。同时,高职绘画透视课程的教学改革将能进一步促进美术设计专业学科内部各课程之间的合理优化整合,从而积极推动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也更加符合社会对高质量美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当然,也符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自身发展的总体需要。

参考文献

[1]袁桂林.现代教育思想专题[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冯学忠.在中职学校试行分层分流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6.

绘画透视课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了解透视现象的课程,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材的意图是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景物有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并能将透视知识运用到实际绘画之中,进而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注意到了景物近大远小的现象,但是,他们没有分析过透视规律,不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概念,从未尝试过用透视现象表现立体空间,在创作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会不自觉的关注局部的细节,容易把景物画歪。1.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认识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理解视平线、消失点在透视现象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透视基本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表现身边的景物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感受透视效果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2.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和讲解,学生能初步了解景物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及相关知识。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表现身边的景物。

三、教学准备

学具:直尺、钱币、签字笔或水彩笔 教具:多媒体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我将从兴趣导入、讲授新知、探究学习、巩固新知、作业评价、课堂总结和拓展延伸,几个步骤进行教学 兴趣导入。

首先,我设计了“欣赏自然景观”这一环节,出示两张 景图片一张平面的一张有透视现象的我问同学: 提问:哪一张图片给你的空间感更强烈?

学生:通过对比得出有透视现象的那张空间感更强烈,贴出有透视现象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它给你的空间感最强烈?

学生:画中的景物越来越小,最后都变成为一个小点,所以空间感最强烈。

小结:离我们进的物体比较高大、宽阔,离我们远的物体比较低矮窄小。把这种现象称为透视现象。板书:透视现象

1、消失点:随着视线的延伸,景物会汇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消失点。

提问:消失点的位置可以变动吗?

出示两张消失点在画面中的不同位置让学生观察

总结:想突出左边的景物消失点就往右移动,右边的景色美就把消失点往左移。

2、视平线:就是与眼睛平行的水平线,平视时与地平线重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视平线是与眼睛平行的教师用手比一比自己的视平线,看!老师的视平线这儿你们的呢?教师由站姿该为蹲姿,由此让学生了解视平线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总结:想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视平线就要高一点,想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视平线就要低一点。

3、消失线:景物的轮廓与消失点的连线叫消失线。

在感受透视现象给画面带来美感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消失线的规律,视平线以上的景物越远越向下,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越远越向上,景物的轮廓与消失点的连线叫消失线。

4、观察思考发现规律:

引导学生观察消失线夹角处天空和道路进宽远窄的透视现象,从而总结出树的透视规律。

近粗远细近疏远密近高远矮 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长廊中的横梁与树的变化是一样的。

五、创新表现:

教师演示如何运用沙画表现透视现象。

1、先找到消失点

2、画几条典型的透视线

3、按近疏远密的近出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4、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的表现出来。

六、实践提示:

运用透视知识创作一幅有透视现象的风景画。

七、欣赏、评价:

1、能够有目的地安排视平线和消失点的位置

2、能够运用透视现象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小结:

绘画透视漫谈 篇3

透视学著述最早见于十三世纪波兰的维帖罗。其“基本科学准则是由十五世纪意大利艺术家乌契洛、德拉·弗朗契斯卡等人确立下来的。”[2]这些准则对形体透视与空气透视分别作出了论断提出:“线条透视准则有助于确定对象的轮廓或外形。空气透视准则要思考分析受大气层影响的因素, 有助于确定所描绘物象颜色的准确性”。为十五、十六世纪意大利绘画艺术开辟了新途径。[3]经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丢勒等美术大师多年实践, 结合物理光学、投影几何原理, 形成系统的透视法则、到十九世纪经过艺术教育家们反复实践, 充实完善成为平面造型艺术的基础技法理论, 为后人作画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空气透视, 又称色彩透视, 它是研究景物距视点远近不同受大气层影响及在色彩亮度、纯度、色相、虚实上发生的变化, 找出描绘这些变化的色彩处理技法, 并将这些有空间距离, 明暗对比, 层次繁多, 远近分明的色彩统一在一幅画面的整体中。

形体透视也叫线透视, 它又分焦点透视和散点透视两类。

焦点透视是运用中心投影原理的固定视点透视。画面是假想的透视成象平面, 它以人眼 (视点) 为中心向物体发射的视线穿过画面时在画面留下的投影。这种透视投影必须是在视点、画面、被描绘物体三固定时才能完成, 任意变动其中一个, 都会使画面透视图形改变, 它有一整套物象在画面的表现技法和规则, 这些技法主要提示物象轮廓线因与画面所处角度不同 (原线、变线) 、远近距离不同 (近大远小) 、与视点相对位置不同 (视点上、下、左、右) 而在画面上产生变化的规律及表现法则。这也是我们研究形体结构时所谓的透视结构。在具体表现中, 主要解决物象线条在画面的位置走向及长短的确定, 即原线在画面的位置、长短变化, 变线在画面走向 (灭点) 及长短确定 (透视深度确定) , 利用焦点透视法则描绘的形象符合视觉印象, 真实感强, 似可以假乱真。但这种透视表现方法也有局限, 只适用于一个视点一个视向观察, 且必须在60度视锥视域内 (视中线与画面垂直) , 超过60度视域, 按焦点透视法则画出的图象就与原形不符了。

散点透视, 又称动点透视或变点透视, 是我国传统绘画技法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 形成中国画构图的特殊风格。它的特点是不受焦点透视中视点、视向的固定, 视点可以转动或移动为多视点组合。视野宽广可不受60度视域的限制, 可将不同视域景物综合在一个画面上来, 如《清明上河图》 (宋·张择端) 、《长江万里图》 (宋·夏圭) 、《听泉图》 (清·石涛) 甚至为突出主体而推翻近大远小的作画规律, 如《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顾宏中) 的将远处的主体韩熙载画大, 近处的舞伎、女仆待女画小。总之散点透视观察的视点, 不但可以将上下、左右移动乃至前后移动观察的印象表现在同一画面。也可以将物象近推远、观察让视距变长, 使物之远小近大变化差缩小, 甚至消失 (如轴测投影) 。也可以远拉近, 放大画面, 扩大视距, 如望远镜放大画面一样, 使远处细微物象清晰可见, 也可以使画面不动, 视域扩大到60度以外视向上下转动, 俯仰画出的直立线也不会产生里倾斜更合乎我们的视觉感受, 总之根据创作构思的需要, 透视表现手法多样, 形成具有民族风格的绘画。

透视学作为绘画的基础技法理论, 科学地揭示了物体在画面上空间位置, 轮廓、光暗、色彩的变化规律和表现方法。其于绘画之重要, 正如达·芬奇所说:“是绘画的缰辔和舵轮。”[4]只要我们掌握这些规律和法则并应用于绘画实践, 对提高我们的艺术创作和绘画表现水平无疑都将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辞海·艺术分册.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

[2]简明美学辞典.知识出版社, 1982.

[3]王之臣.绘画透视学初步.湖南美术出版社, 1987.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学设计 篇4

了解了概念后还得让学生会画透视关系,我主要是以图片欣赏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透视的规律,有些聪明的、平时善于观察的学生可能很容易找到,但是要让他们在画纸上去表现出来还是有点难

度,就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极度渴望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讲解,并加以范画演示,这样会使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一般情况下老师灌输的知识他们可能不认真去学,但是遇到自己想知道的或感兴趣的他们会集中精力迫切的想得到它,从而大大的加深了学生对重难点的认识。

在表现透视现象的过程中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就是室内的空间,室外的马路或是旷野一眼就能看见消失点,很容易就能找到视平线,然而室内同学们最容易搞错的就是把墙面与地面交汇的地方当成是视平线,这样就会导致室内的空间过大,与现实不相符。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是采取让学生判断的方式进行强调的,我展示了一张教室的图片让学生找视平线和消失点,果然不出我所料绝大多数学生都说教室地面与墙面的交汇处是视平线,我利用课件把地板砖的两条边缘线延伸,然而两条边缘线在远处相交的点不在墙面与地面交汇的而是高于这条线,这里相交的这个点就是消失点,因为消失点实在视平线上的,所以向学生证明真正的视平线不是墙角与地面的交汇处,课件出示正确的视平线的位置,从而解决了从而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我要在黑板是用范画做进一步讲解,并举出反例让学生判断,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理论知识学习过后在欣赏部分中我选取的都是世界名画,我的目的是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画面中所含有的透视现象,还得让学生涨一些见识,因为时间的限制我对每一幅画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有一点初步的认识。我还展示了一些学生作品通过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增强

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产生这样一个心里“他能画出来,我也能”的想法,进而增强了学生的绘画欲望。

在接下来的绘画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视平线和消失点定的太远、画面中的近大远小关系运用的不明显、构图小、用线碎等情况都有出现但是并不是全部而是个别人,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就会进行单独辅导纠正错误,学生作品成型后绝大部分都符合教学要求,在欣赏的过程中我选取的不仅仅是好的作品还选取了一些有问题的,采用以学生评价为主,教师为辅的方针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欣赏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然后对本课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浅析透视学对绘画的影响 篇5

透视这门学科兴起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民经历了漫长又黑暗的中世纪的封建桎梏, 为了建立新兴的资产阶级社会, 为了挣脱精神和肉体上的压迫, 为了提升人民的利益和地位, 重视古典文化, 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文主义思想革命席地而起。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主体性, 提倡用文学艺术来表达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和智慧。这时期的学者以顽强的研究精神、强大的热情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 形成和发展了包括透视学在内的各种科学理论。而位于地中海地区的贸易通道, 使得东西方不仅仅有了贸易上的往来, 并且有了广泛的文化艺术传播, 为人文主义的阵地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平民阶级, 促使艺术文化具有了广泛性和世俗性。而绘画领域中, 画家为了画面具有真实性, 为了表现真实场景, 他们开始研究写实技巧, 并且开始了对透视学的探索。

二、透视学的概念与原理

在观察物体时, 由于方向、距离和高低等各种因素, 我们所观察的景物形象与原来的有所不同。同样高的事物越远越低, 同样宽的道路越远越窄, 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透视现象。“透视”一词的具体定义是——透过平面看景物, 研究它们形状的意思。透视学是研究在平面上立体造型的规律。

常见的透视规律有:1.最常见的两种透视关系: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1) 平行透视是指当视线与地平面线平行时, 如果物体是立方体的话, 其中长、宽、高三边有两边平行于透视面, 这种透视现象就是平行透视。平行透视是绘画中经常采用的构图形式。 (2) 成角透视是指当视线与地平面线平行时, 如果物体是立方体, 它的长、宽、高三边只有一边平行于透视面, 这种透视现象就是成角透视。成角透视是绘画中应用最广泛的透视方法。2.俯角/俯角透视规律——视线垂直或倾斜于地平线的观察方法是俯视或仰视, 也称三点透视。3.光影透视规律——物体受到光照后, 都会呈现出“亮面”和“暗面”两个部分, “暗面”叫阴, 其投影称为影。“阴影”一词是暗面和投影的统称。投影承接面又称投影面。正确使用光影透视, 会使画面增加时空感, 更加真实。4.反影透视规律——光滑的物面, 具有反射其他物体形状的特性, 使人看上去像是在物体“里面”有着和外面被映物相同的物体。这种物面成为反射面, 反射面生成的物象为反影, 水面的反影俗称倒影。5.大气透视规律——当我们处于户外的时候, 由于大气层的缘由, 我们看到的东西随着距离的远近, 呈现出物象的清晰和模糊, 色调的浓厚与淡雅。画家以远近不同时物象的清晰度、色调的变化来塑造空间深度。

三、透视学对绘画的影响

透视学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兴盛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并且及时地运用到了绘画中, 其中达芬奇是这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前人的研究经验基础上, 达芬奇通过实践, 将零散的透视知识总结成系统、规范的理论, 阐述绘画中透视的相关规律, 对后世绘画发展影响重大。而绘画之父乔托, 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代表作《逃亡埃及》中背景的描绘, 第一次明确地表现出了透视法的运用, 比如画面中飞翔的天使。他在创作中所提出的人物与背景关系、空间关系和物体的体积感等问题正是后几代艺术家所面临的, 乔托为后来的艺术确定了传统绘画的发展方向。而在光透视方面做出独特贡献的, 是称为“用光大师”的伦勃朗, 他的作品《浪子回头》光线从左侧射来, 投在父亲与儿子的身上, 周围的人物笼罩在阴影之中, 整个画面通过光的明暗层次变化, 使人物间显现出一定深度空间。伦勃朗曾说:“当我说到空间时意思就是光;当我说到光时意思就是空间。”而最终将透视学理论化系统化的是丢勒, 在他作品《忏悔中的圣哲落幕》中, 画家注重表现人体肌肉结构和空间透视, 将人物和自然景色和谐地融合。他将几何学运用到造型艺术中, 他的透视作图几百年来一直还保持着它的优势, 为人们所采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透视学终于逐步发展并且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完善。

透视学在中国的出现, 也不亚于西方, 早在公元前三四百年的《墨经》中, 就已记载了中国人对小孔成像的认识。而南北朝时, 宋代宗炳在《画山水序》中已经阐述了透视原理在中国绘画中的运用。晋顾恺的《画云台山记》也提到了阴影和水中倒影透视在绘画中的运用。以后历代画家对透视现象及其艺术的表现都不乏精辟的论述和创造性的运用。如清代王翚的作品, 画中内容既有平视又有仰视和俯视。构图上, 巧妙地把不同视点观察到的景物汇集在一个构图之中, 但不失整体感。

四、总结

透视学是一门与绘画息息相关的学科, 他使得画面更具生命力与活力, 是绘画中不可或缺的知识体系。而现代美术教育中, 透视学更是一门必修课程, 我们只有更好地认识它、了解它, 并且加以灵活运用, 才能让作品绽放持久的光芒。

参考文献

浅谈对写实绘画中透视的认识 篇6

一、透视规律与透视法则的产生。

“欧洲早期的一位画家正在写生一座农舍, 农舍的主人路过看到画架时, 画面上还只画有一座农舍, 还没画背景, 农舍主人就抱怨画家说:“你怎么把我的房子的屋顶画斜了?”说完后就离开了。在农夫看来, 他家的屋顶从来都是直的。等画家彻底画完之后, 农夫又过来看画时, 简直惊呆了!奇怪, 刚才明明看到画家把房子画斜了, 而现在看上去简直和真房子一模一样。”[1] (P21) 这就是透视造成的视觉差异的原理。人眼睛所感受到的物体, 只是可见光反射到人眼中的一种信息图像而已。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曾叙述过如何准确描绘对象:“取一块对开大小的玻璃板, 将它稳固地竖立在眼前, 即在你眼睛和你所要描绘的物体之间。然后站在使你的眼睛离玻璃三分之二臂尺 (约76厘米) 的地方, 用器具夹住头部使之动弹不得、闭着或遮住一只眼, 用画笔或红粉笔在玻璃板上描下你透过玻璃板所见之物, 再将它转描到画纸上。”[5] (P235) 德国画家丢勒, 为说明这种写生装置所作的木刻版画。这种作为写生器具在文艺复兴时期曾流行一时, 达·芬奇却认为:“对于那些少了它就不能作画, 也不能运用自己的思想分析自然的人, 这种发明应该受到谴责。”足以证明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画家非常注意透视规律运用, 而不是刻板的使用工具, 也正是历代画家对透视研究, 让绘画对三度空间的表现才游刃有余, 创作出更加真实可信的作品来。

“所谓透视法则, 就是物象在平面上的几何投影法则。通过透视, 实物反映在平面上才能给人以高低、远近、大小或各种形状等立体的感觉。”[4] (P354) 透视规律和透视法则的产生是画家们认识和研究物体空间变化规律的产物, 透视作为为绘画实践过程中的重要理论支柱, 在其发展过程中, 中西方的画家不谋而合。画家们在建筑师对透视理论所做研究的基础上, 把透视理论的研究提高到新的层次, 并应用于绘画实践当中, 使画面效果更加真实和严谨, 这就使得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同时成为绘画艺术的重要支柱, 同时也推动了绘画大师们对透视学的进一步研究。

二、透视规律在绘画中的具体应用

学习透视学和掌握透视变化的规律都是为了利用透视规律来丰富和提高画面空间的表述能力, 而不是将透视规律看作是公式或标准从而束缚我们对绘画作品的创造和表现。如何应用透视规律根据画家的创作意图和构图需要来打破原有逻辑思维的局限, 使绘画作品更具表现力, 透视效果更加强烈, 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

透视是以人的眼睛为中心点, 去寻找物体和眼睛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就被我们称为透视关系。如果再在眼睛和物体中间放一块透明的截面这就得到了透视图, 在这种反映透视关系的画面中包含了几何学中的点、线、面对比关系。

艺术家在完成每一件绘画作品时, 都是通过观察和感觉具体的景物或模特后来完成的, 在透视现象产生的过程中, 我们始终都围绕观察对象、观察面、观察基点三者进行的, 观察对象是产生透视变化时的具体物体空间, 观察点就是我们的眼睛, 眼睛在观察物体时, 眼睛和物体不是静止不动的, 如观察位置改变, 所观察到的物体的形体和透视关系也就随之而发生变化, 这时眼睛对于空间形体的观察是在运动中完成的。

在一般情况下优秀绘画作品画面中只有一个视觉中心。当绘画作品只有一个视觉中心时, 把它放在画面最佳位置上, 使所描绘的具体形象更具表现力。因此在创作或写生时, 我们应该选择和寻找最具表现力的画面位置来表现主要形象, 使其成为观赏者眼睛中的视觉中心。意大利绘画大师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绘画作品, 通过巧妙的构图和人物布局, 使透视的心点与视觉中心重合, 使观赏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透视关系上, 作品属于典型的平行透视关系, 基督的位置处于心点上, 餐厅的顶棚和两侧的窗框所形成的透视线都交于心点上, 诱导了观赏者的视线, 突出了基督这个中心人物, 餐桌呈水平方向贯穿画面, 形成一种平静的视觉感觉, 防止观赏者视线的下移。餐桌面对观赏者, 采用全开放的表现方法, 使视觉空间有种向外扩张的感觉。又如荷兰画家霍贝玛的《林间小道》, 画面中的树木由高变低, 道路由宽变窄, 向心点位置集中, 使画面产生空间感。还有意大利拉斐尔的绘画作品《雅典学院》也采用这种透视方法。

三、透视规律与艺术表现

有些画很符合透视规律, 但画面的艺术效果淡然无味, 以透视规律束缚了艺术表现力的发挥, 具体来说, 绘画是视觉感受的过程, 不像建筑制图和设计制图那样需要十分严谨的透视原理做支撑, 只不过把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巧妙的运用到视觉感受当中, 并服务于画面。

写实绘画艺术是在科学透视学的基础上, 不断丰富和充实我们表现真实物体空间关系和形体结构的技巧, 使绘画作品的画面效果更加真实, 使在二维平面的画布表现三维立体的自然世界的方法更加完善。但绘画毕竟属于艺术范畴, 它最重要的目的和功能是与工程制图和建筑设计有很大区别, 因而画面在构图或构思时, 透视规律一定要符合画家对画面效果表现的需要。

绘画作品所展现的画面效果和透视图所展现的画面效果是不同的, 前者是画家通过仔细观察自然世界后, 用自己的绘画表现语言来描绘自然世界的空间感, 而后者是画者以严谨的透视理论为基础, 借助各种科学的测量手段来描绘出具体物体的透视关系, 是具体物体空间的简单描绘。当然透视规律是我们塑造写实艺术形象, 完成写实艺术表现的一种手段, 绝不是我们艺术创作的目的。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透视规律和透视法则的产生, 及其在绘画中的具体应用, 以及与绘画表现之间的关系。透视规律和透视法则的产生是画家们认识和研究物体空间变化规律的产物, 在古典绘画中, 由于透视规律的应用, 写实绘画得到了长足发展。

关键词:绘画,透视

参考文献

[1]孙立军、钱明钧.《影视动画素描技法》.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3年版.

[2]王炳耀.《绘画透视基础》.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年版.

[3]薄新成.《绘画与透视》.湖北美术出版社, 1991年版.

[4]肖荣寰、吕金福.《地理野外实习指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5]戴勉编译. (意) 列奥纳多·达·芬奇.《达·芬奇论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 1979年版.

绘画透视课 篇7

关键词:绘画技法,透视原理,契合点

从原始社会起, 绘画这一艺术形式就一直伴随人类的生活与劳动, 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财富。无论是法国南部的拉斯科洞窟壁画, 还是中国原始时期的岩画, 绘画从一开始就注入了人类的精神和意志, 因为这种根源上的情感, 中西方绘画从一开始就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但随着中西方社会历史的发展, 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发展模式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 逐渐导致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绘画面貌。中国古典绘画追求“境界”“万境由心造”, 随心而画, 与意相投。而早期的西方绘画则更偏重于“形似”“神似”。进入20世纪以后,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中西方绘画都在保持本质的基础上试探性的融合着相互的特点。

“散点透视”是中国绘画的一大特点, 它是指中国画的构成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把时间和空间相结的一种表现方法。魏晋时期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以及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都是通过环境式的景物衔接起来, 让空间连续和时间流动结合起来。除了人物场景画能够很好的反应出中国画里的散点透视, 中国山水画的这一特点同样明显。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里提出了山水画的“三远论”:“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 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 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 深远之色重晦, 平远之色有明有晦……每远每异, 所谓山行步步移也, 每看每异, 所谓山形面面看也”。我们从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里就可以找到中国画独有的透视方法, 表现了近景与远景的关系。形象层层相叠而成, 没有大小之别, 在视野上无限展开, 前景不挡后景, 相互连接, 互有穿插和对比。三远法给画家经营位置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画家可以在一幅画上综合交错地使用三远法安排形象, 在长卷中更能使景物有起有伏, 有隐有显, 有开有合, 将散点透视和造型语言结合在一起, 给画面带来了整体上的节奏感与和谐感。中国绘画从有限中见到无限, 再从无限中回归有限, 如此回旋经复, 节奏鲜明。在构图上利用散点透视表现物象内在联系上脉通气贯;在位置经营上环环相扣, 节节相连, 从内外两个方面形成一种起伏而又连贯的情感。

中国画从形成自己独特的视觉形式开始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都在继承和发展着“散点透视”的理论。传统的中国画不强调自然界对于物体的光色变化, 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 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而西方古典绘画则讲求“以形写形”, 当然, 创作的过程中, 也注重“神”的表现。但它非常讲究画面的整体、概括、写实。概括的说, 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 西洋画则是“再现”的艺术。

在整个西方传统绘画的发展史上, 透视学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将西方传统绘画看作为一个体系的话, 其表层是质感、量感及肌理等素描的表现技法, 里层是反映物体构成关系的结构解剖学, 而其核心就是反映物体空间关系的透视学。”

由于西方绘画受“人本主义”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画多为突出表现画面的主体“人”, 真实的再现“人”, 所以都大量的采用了焦点透视的方法来突出画面的主体。意大利的达芬奇和拉斐尔的《最后的晚餐》和《雅典学院》则是西方传统透视学的经典之作。由于在这两幅画面中存在平行于画面的原线, 和垂直于画面向心点集中的水平变线, 画家利用这些聚集心点的直线产生诱导作用, 常把主体人物安排在心点的位置, 或极其靠近心点的位置, 达到突出主体人物的作用。

从文艺复兴以来, 透视学一直被视为是西方传统绘画的基石。从古希腊的短缩法, 至文艺复兴时期的线性透视、17世纪的光透视、19世纪的色彩透视, 透视学几乎贯穿了整个西方传统绘画艺术的历史。

当历史走进了20世纪, 西方绘画对现实与本质的看法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出现了现代主义美术。不同于现实主义的是, 现代主义的绘画在对待社会、人、自然和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他们采用的语言是寓意和抽象的。在他们的作品中, 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的精神, 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正是由于艺术家们在思想上变革性的变化, 导致他们在创作时的观察角度和表现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延续了几个世纪的西方经典焦点透视原则似乎在一夜之间被抛弃了, 我们在这个时期的绘画作品中更多的看到了东方绘画的一些特性, 画家更多的注重感觉, 强调表现性, 倾向于装饰性。东方绘画中独有的“散点透视”也被运用于西方绘画中。在这种绘画氛围下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现代主义绘画的大师, 极具代表性的是早期野兽派的先锋画家马蒂斯。马蒂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餐具桌》和《红色的和谐》。这两幅画用不同的方式描绘了同一个主体。在《餐具桌》中, 我们看到了自然主义的色彩、焦点透视法和富有立体感的光、影。而在之后创作的《红色的和谐》中, 色彩强烈而单纯, 完全抛弃了西方透视学原理, 桌布上的图案蔓延到了墙上, 空间和形状都平面画了, 装饰性尤为突出。他的意念非常丰富, 人体的简化与静物画装饰细节的增浓并进。原因之一, 是他长久以来对东方艺术的喜爱。后来他曾说:“我的灵感是来自东方。波斯纤细画启示我感官的一切可能, 紧密的细节暗示出更大的空间, 并帮我超越披露个人感情的绘画表现。”虽然波斯纤细画不完全等同于中国画, 但我们不难看出20世纪后的西方绘画中融合了大量的东方因素, 这种融合促进了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展。

当绘画发展到了这个各种文化不断交流和融合的时代绝对正确的模仿早已不是绘画的目的。优秀的绘画作品并不仅仅是以形似为目的, 杰出的画家往往是有意地在改变着物体的自然形态, 以强化形式的美感, 强化对象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中国宋代文人画和西方后期印象派以后的画家们在这一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他们作画的过程并不是在拉近画面与自然的关系, 而是在不断地调整画面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构筑起更完美的视觉图像和精神媒介。因此传统的构图学原理显然不能成为艺术家在创作时的绊脚石。

中西方绘画这两种不同的绘画体系在冲撞与交流之中, 似乎找到了交融与变革的契合点, 体现出中西方绘画之间所存在的相通性。西方的艺术家们自觉地在吸取东方和中国绘画艺术的精髓, 至少他们的绘画作品中明显的摆脱了长期形成的“写实”传统绘画语言, 更多地显现出对画面形象的“形”的突破意识以及对画家自身主观精神表现的强化意识。中国和西方艺术家们的成功实践证实了中西绘画之间尽管存在着各自的传统, 但终究由于绘画精神层面的融合导致了中西方绘画在材料、技巧等方面的融合, 这样的融合更好地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世宁.《中西绘画形神观比较研究》.东方出版社.

[2]弗兰克 (美) .《视觉艺术史》.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绘画透视课 篇8

关键词:课件,情境,任务,学生

作为计算机教师, 总以为计算机课只要教会学生如何操作就可以了, 但此次公开课后, 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节好的电脑课并非如此。

此次公开课定为“有效课堂”展示, 制定了一套评分标准, 所谓有效课堂是指在导入、学习目标、板书设计、学生参与、教师语言、学生主动性、学生反馈等几个方面有效。对照这个标准, 我反反复复修改了自己的教案, 最终制定了教学方案。

1 教学过程

课题:《Pointpower入门》。

1.1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课前学生未到时, 先播放自己制作的一个课件 (用Pointpower制作的) , 该课件是整个章节学习的一个线索, 每节课都围绕它展开学习, 所以此课件要达到生动、有趣, 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适合他们的学习知识内容。我代的是英师班的学生, 所以制作的是一个《My Body》的英语课课件。当学生来到课堂, 此课件能及时抓住学生眼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2 教师巧妙质疑, 学生自由回答

上课了, 以“上课用课件有什么好处”为由, 让学生自由发言, 引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然后展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方向。

1.3 任务引领, 观察学习

观察一个反面课件示例, 思考三个问题:

1) 这个课件好不好?

2) 主题突出吗?

3) 背景图象怎么样?

针对学生的回答, 引出要解决的问题:“那应该怎样设计课件呢?”, 展示Pointpower的设计原则, 让学生在学习制作课件前, 先熟知制作课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有必要的。

1.4 展示本课示例, 对比学习

与刚才反面示例相比较, 展示优秀示例《My Body》, 让学生在对比中接受新知识。教师介绍文本、图片的基本插入方法, 让学生利用学生素材, 动手制作示例中简单部分。

1.5 展示难题, 提升教学

展示学生作品, 肯定他们的成果, 同时指出问题:

1) 背景图片怎么设置?

2) 动画效果怎么处理?

让学生动起来, 互相讨论, 交流, 最后学生演示。

1.6 学生自由创作, 成果反馈

给学生一个主题“程门立雪”, 让他们利用已有素材和所学知识, 继续去完善, 创作这个课件, 老师给予指导、点评, 鼓励学生自查自省, 合作探究解决疑问。

2 体会与反思

上完课后, 评委给了我很高的评价, 在整个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 使我开阔了教学思路, 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在领导和评委的指引下, 促使自己能深入研究职业教育课改的理念, 更好地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 精心设计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最直观、最生动的教学方式。我讲的又是制作课件的软件, 更应该利用图、文、声、像等素材对学生感官进行刺激, 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巧妙设计项目任务, 用任务驱动法促进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相比, 其本质的区别就是把很多老师讲解示范的内容, 设置成生动的任务情境, 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并完成。看上去仅仅是一墙之隔, 却有本质上的区别。合理巧妙的设计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 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我把本节课的任务巧妙的分解成几个子任务, 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最终学会知识。而最后的一个综合实例, 则是对学生创造力更好的考验,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2.3 及时评价效果, 注意归纳总结

任务完成后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检验学生是否理解、掌握了新知识, 是否能够熟练地应用新知识,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互协作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等, 并及时做出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 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2.4 坚持教学反思, 提高教学能力

本次公开课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获得校一等奖, 但同时他们也真诚的提出许多宝贵意见, 如1) 导入部分不够精彩, 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2) 对学生的能力了解不够, 教师的期望与学生的实际操作存在差距。我相信在教学中, 多一份反思, 多一份清醒, 多一份自信, 就更多一份进步。这些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 也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源头活水。

3 总结

上一篇:温州公立医院下一篇:大脑中动脉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