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现象透视

2024-06-05

语文课堂教学现象透视(精选11篇)

语文课堂教学现象透视 篇1

新课程的实施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有些语文教师由于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一味追求新潮、前卫, 课堂上形式花样翻新, 教学环节过于复杂, 语文课堂变得日渐“肥胖”, 减损了语文学习的效果。现就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肥胖现象”, 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拓展过多

开展拓展性阅读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可一些教师的拓展性阅读, 其目的是跟潮流, “人云亦云”, 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一) 程度失当, 序列不清。

如一年级教师教《春晓》, 提供的拓展性阅读材料是杜甫的《春夜喜雨》, 三年级教师教《秋天的雨》, 提供的拓展性阅读材料还是《春夜喜雨》, 而《春夜喜雨》是六年级才学的内容。更糟糕的是, 一年级的拓展性阅读要求和三年级的几乎一样, 都是读背这首古诗, 想象古诗描写的情境。对学生审美和阅读能力的正确把握无从谈起。

(二) 数量失控, 内容不清。

有些课堂上, 教师忽视对课文的阅读理解, 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内容, 导致一堂课下来, 学生连课文中的句子都没有读熟。有的教师没有理解和应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却任意拓展延伸。如一位教师执教《桂林山水》时, 只用20多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并总结桂林山水的特点, 而后却要学生阅读显然未经剪裁的近2000字的有关桂林的传说、风景介绍等内容。如此对于文质兼美的教材不加研读、品味, 却热衷于所谓的拓展性阅读, 显然有悖于语文课程改革的初衷。

(三) 盲目无为, 读而不悟。

有些教师为了制造“亮点”, 简单地模仿名师, 非要弄个拓展性阅读不可。如一位教师教学《示儿》, 在即将下课的前几分钟, 出示了陆游的另外两首诗, 学生还来不及读完, 教师就匆匆忙忙地要学生说说自己读这两首古诗的收获, 结果可想而知。学生读通两首古诗已属难得, 哪里来得及消化?这样的拓展性阅读只使用了简单的“加法”, 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却不可能有什么积极作用。

教科书所选课文文质兼美, 不但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蓝本, 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范本。如果轻视文本, 离开了语言的品味、感悟、运用, 这样的阅读课就好比无本之木、空中楼阁。虽然课外资料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 根据需要向课外拓展也非常需要, 但它毕竟是对文本的补充, 不可以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因此, 正确的做法是让学生在“学会走路”的基础上“学习跑步”。

二、探究过深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对探究性学习情有独钟, 但语文学科里的探究性学习到底应该怎样实施, 许多教师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有的教师视探究为法宝, 追求时尚、喜新厌“旧”, 把学生的主要精力和大量时间消耗在价值不大的探究上;有的把学生限制在抛出问题和预设答案的轨道中, 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自己设计的套路, 寻求答案, 为学生的探究结论假性地展示了平台;有的将文本中一读就懂、一想就会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使学生丧失兴趣, 探而无味;有的让学生探究难度大、曲折多的课题, 学生望而生畏, 探而无果……

现象一:舍本逐末

现在的许多语文课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教学中安排一个拓展性探究环节。但有些课的设计往往脱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甚至离开教材与学生进行空对空的交流, 这样不仅没有提升课文的意义, 反而冲淡了文本本身的思想主题。如教学《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 总要让学生说说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教学《新型玻璃》《日新月异的电视机》, 就要学生谈谈未来还想发明哪些更先进的产品。

虽然在这些环节中, 学生的想象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学生的语言发展在哪里呢?这种丢弃语文学习本质的做法让人总感觉有“空中楼阁”的味道。

现象二:信手拈来

如:《草船借箭》探究片段。

师:读课文后, 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生:周瑜为什么要陷害他, 这对他们联合抗曹有什么好处?

生:诸葛亮知道周瑜要陷害他, 为什么还要去借箭?

生:鲁肃为什么会听诸葛亮的安排?

……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思考价值。老师觉得这些问题主要都是围绕怎样认识文中的这些人物。只要把握了人物特点, 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大家有兴趣研究这些问题吗?

生:有兴趣!

师:文中共出现了4个人物。请你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任务来读书研究, 注意抓住他的特点。

……

适时抓住学生的读书发现, 积极创设适于研讨的氛围, 引导学生读书探究有价值的问题, 是探究性阅读的前提与关键。在这一片段中, 虽然教师通过让学生读书质疑, 梳理了问题, 但却没有根据文本所要体现的内涵价值恰当归结、提升学生的问题, 而是将学生引导到探究人物特点上来, 背离了教学所要达成的目标, 过于随意。而且学生探究的问题过于分散, 在交流中将会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 不能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考虑探究信息材料的可感性、可操作性, 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 充分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 抓住文章需要探究、能够探究、适合探究的内容和契机, 有形而探、有感而发, 让学生在探究中走进文本、感受文本、融入文本、升华文本、超越自我。

综上所述, 语文课的“肥胖”是一种虚假繁荣、泡沫经济, 是片面理解、机械套用新课程理念的结果。我们必须正确领悟新课程理念的内涵, 反思课堂教学行为。坚持活用新理念, 推陈出新, 恰当定位不乱位, 准确到位不越位, 保持语文教学的“字正腔圆”。正如特级教师王燕骅在教学讲座中提倡的“简简单单教语文, 扎扎实实求发展, 还语文教学以本色”。这样语文教学才能真实、扎实、朴实, 才会健康美丽。

语文课堂教学现象透视 篇2

【关键词】社会现象;素质教育;影响因素;反思

某市中考录取分数出台之后,有些学校将过该市重点高中分数线的人数或学生名字以广告或光荣榜的形式登出。有一所学校因考取某重点高中的人数甚多,所以有网友在该市某论坛上提出将此学校更名为某重点高中附属中学,且同意者不在少数。看到这些现象,笔者甚感忧虑,素质教育实施有几年的时间了,可是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依据仍然是看分数,凭升学率,学校对外宣传也是靠升学率,从而引起笔者深深的思考。

一、民众过分关注考分和升学率影响素质教育的开展

科举考试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虽然早已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但因科举考试而形成的旧观念仍深扎在人们心中。中第就意味着光宗耀祖,意味着飞黄腾达,意味着荣华富贵。于是,那些怀揣梦想的读书人开始了头悬梁椎刺骨式的苦读,即使如范进一样也再所不惜。长此以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就深入人心了。而在现代社会中,情况也没有发生太大的转变。高分数意味着好学校,意味着好工作,意味着好前程。而且在这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包裹着的社会,无钱、无门路的家庭和学生怎样才能改变目前不尽人意的生活现状呢?更多家庭和学生选择以读书来改变现状,改变命运。

旧有的观念和残酷的现实,使社会都在关注一个学校的升学率,特别是升重点学校的比率,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提高的关注。那么,处于教育金字塔塔基的中小学教师在这种社会环境之下如何顺利地进行素质教育呢?

二、不完善的学校选拔机制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从素质教育定义的阐释来看,素质教育是不同于以往的应试教育。它不赞同应试教育中单纯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

可是现实情况如何呢?在学校素质教育已经得到全面推广,教育过程中教师已经注重学生态度和能力的发展,而学校选拔机制变化却不大。分数上见高低,分数越高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机会越大,而且这一态势还影响到了研究生考试和博士生考试。可以看出,素质教育中

的选拔机制还是更多地保留了应试教育时期的选拔机制。平时课堂将素质培养,考试却又以分数定高下,形成了平时教育与考试选拔是两张皮。是重视素质培养呢,还是重视考试呢?面对这种两难抉择又该让教师如何舍弃呢?

三、经济利益的获取阻碍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行

学校为了维持其正常运转,为了其发展壮大需要资金,但是上级拨款是不够的,还需学校自筹资金。那么,学校的资金从何而来呢?拥有良好而稳定的生源是切实的保障。因为拥有了优质生源就会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处于强势地位,从而使学校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这就是所谓的好学校。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家长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家长更愿意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就读,这样学校就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资金的充足可使学校购买更加先进的教学设备,引进更加优秀的老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长此以往,好学校会越来越强,差学校会越来越差。所以,学校在对外宣传时着重强调升学率,特别是考重点学校的比率,以此吸引优秀学生前来就读。同时,在很多学校老师的奖金、工资和职称与升学率,甚至还与每次期中期末的成绩挂钩。学校为了不断发展,老师为了工作家庭能不注重升学率吗,能不注重学生的分数吗?素质教育又怎样才能在学校这一主阵地、老师这一主导者中纵深推行呢?

四、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不足削弱了素质教育的影响力

素质教育实施的这几年,学校、老师都在以饱满的热情迎接这一新事物,从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但是仅仅靠学校的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家庭、社会的合力,众人拾柴才能使素质教育之火越烧越旺。可惜的是,社会中能准确了解素质教育这一内涵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认为素质教育无非是在学习之余弹弹琴唱唱歌跳跳舞罢了。即使有人了解,这其中的大多数人也会将素质教育的重任托付给学校完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任何人的发展都要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作用。只有全社会都来关注素质教育,都来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尽一份力,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就指日可待了。所以,学校社会要加大素质教育的宣传工作,改变社会大众的旧观念,在社会中形成重视能力培养的良好氛围。

五、坚持素质教育才能符合人类的发展需要

透视课堂教学中的“无效”现象 篇3

一、 “无效”提问

古希腊大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水平,提问得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提问不好,浪费学生时间,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展。当前课堂提问有几种无效或低效现象:一是问题设计高于学生现有水平或者问题太大、太空洞,学生摸不着头脑,无法回答,最后只能教师自问自答。二是问题太多,频率太快,水平层次太低,大多数问题只要对“是”或“否”的回答,即使不是简单的是非回答,只要看一下教材就知道了,类似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发展仍然无益;三是提问却不给予足够时间思考,老师一揭示课题,立马就问,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仅不利于学生对问题作全面、深入思考,还容易养成学生急躁的性格。四是提问专叫优生,省时、省心、省力,导致课堂成为个别人的“合唱团”,大多数学生成为陪衬,这也与新课程“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相悖。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准确性原则,表述要准确,语言要规范,简明扼要,不能模棱两可,讓学生无所适从,也不能偏离主题和教学目标,无重点的漫无边际地问;二是层次性原则,所问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要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问题的难度要略高于学生现有的水平层次,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应该是学生跳一跳能摘到的“桃子”。三是启发性原则,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美国的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的提问要具有启发性,要能引发出新的问题,让学生上完课还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四是适量性原则,问题不在多,而在精,一两个精准体现教材中心又具有思考深度的问题,学生能受益终身,反之,多而无深度的问题,显得繁琐,学生问过就忘,对后续学习没有意义。

二、 “无效”多媒体运用

多媒体集声音、颜色、图像、动画于一体,具有生动性、直观性、高效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表现力,因此,现代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成了一种时尚,但如果运用不好,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反而降低了课堂实效。当前,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无效或低效的表现主要有:一是主次不分,形式高于内容,片面追求课件画面的动感、色彩等,而架空教材本身,比如选用一些毫不相关的背景图片,或不时地跳出几个卡通人物等,看上去形式新颖,学生也似有趣味,却完全忽视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角色定位。二是生搬硬套,画蛇添足,不考虑多媒体使用是否必要,而盲目地硬套入课堂,比如,实验课本来可以让学生对照文本自主探索实验步骤的,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让学生观看各实验部件和实验过程的视频上,生物课本来可以让大家讨论思考辅之以教师引导来构建生物体系的,却也是把有限的课堂时间花在了视频观看上,教师成了新的大屏幕讲解员,学生的主体性也无从体现。三是教师操作多媒体生硬,播放多媒体时不时地卡壳,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无关的技术维修上。

三、 “无效”指导

教师被称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指导、点拨对学生学习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也存在无效或低效现象:一是指导的时机把握不当,比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刚一出现疑问或分歧,教师立即作出指导,甚至直指答案,这样做既影响了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又导致学生紧张情绪产生,使其行为受牵制。二是指导缺少差异性。我们说要因材施教,因为学生个体发展是有差异的,但目前大班额教学下,教师要真正了解班上六七十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水平和认知特点,显然难以做到,无法深入了解,往往指导上重集体指导,轻个体指导,不能根据学生各自特点调整指导方法,使个体分化越来越严重。三是指导中的权威现象,比如教学中不是说服引导,而是压服训斥,指导中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居高临下地把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强加于学生,答案是“五彩缤纷”,就不能说是“色彩斑斓”,这样学生不仅不会真心接受,反而还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四是缺乏学法指导,比如注重课内知识的掌握,而缺少对如何掌握知识,包括如何涉取课外知识的引导。

有效的课堂指导首先要从合理的课堂提问开始,合理的问题控制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内容,使课堂指导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其次,有效课堂指导必须建立在对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通过观察、细听、交流,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归类指导:是个别学生的问题就作个别指导,是部分学生的问题就作分类指导,是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就作全体指导;指导内容可以是知识性的、方法性的、过程性的、心理性的,或习惯性的。再次,教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最后,教师指导时要有针对性,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知识性、方法性和心理性的障碍,针对不同类型的障碍进行指导,启迪学生的学习思路,指明解决问题的恰当途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

四、 “无效”练习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学习的三条主律:准备率、练习率、效果率,认为学习要通过练习来巩固,没有及时练习,学生的学习结果容易被遗忘,但我们也经常听到教师在考后对学生发牢骚说:“这题做练习都做了多少遍了,怎么搞的,考试还是做错了。”确实,目前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资料包装精美、设计新颖,内容总结详细,习题容量大,而且与升学考试紧密相连,看了令人眼花缭乱。有的教师看了这个习题,舍不得删,看了那个精讲,也舍不得去,没有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精选习题,而是以熟能生巧为由,给学生布置大量的练习,甚至还有一些惩罚性练习,一题抄50遍,一个生字写100遍等。过多的重复性、机械性,缺少创造和差异性的练习,在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必然加重他们学习负担,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还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受挫感:学优生感受不到创造的快乐,学困生也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反而感受更多的是挫败感。

判断学生练习是否恰当,不是看布置了几题,学生做对了几道,而是看学生会解决什么问题,几个问题。所以,教师应明确学生进行练习的必要性,练习要适量,富于变化,要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又要注意学生的覆盖面,体现差异性。

五、 “无效”评价

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有效的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门艺术,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课堂教学中“无效”评价主要有:一是评价滥用,学生回答不管对错,努力与否,统统给予“很好”、“不错”、“很棒”这样的评价,结果学生发现,不管什么问题,听清楚与否,只要能抢到发言权就是对的,这样的评价不仅没有起到反馈和促进学习作用,反而滋长学生浮燥情绪。二是评价内容单一、笼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运用好与坏、对与错的“判决”,语言比较笼统,通常是“你真棒”、“真了不起”、“真聪明”、“真好”,“很好,请坐下”等这样的评价,这不利于学生积极动脑和个性发展。三是评价主体单一,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老师的对学生的评价,而较少学生之间和学生对自己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鼓励为主,但要客观,找到真正值得表扬的地方;要全面,对的要表扬,错的要匡正;要多元,内容要多元,主体要多元,语言要丰富。比如“如果你每次作业都能这样就太好了,老师期待着你的新作品”、“你的问答很有自己的见解,如果能再多考虑一步或再多转一个弯或某某地方你能再作进一步分析,那么这个问题就回答得非常好了。”等等。

六、 “无效”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待于各种环节的相互融会贯通,相互结合,才能达到所预想的效果,但目前课堂教学各环节的设计仍存在无效或低效现象。主要有:一是课堂导入环节所采用的情景导入法中有的情景创设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无法引起学生兴趣,导致教学的低效现象;二是对新课程所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不加选择,不管有没必要都在一堂课上将这几种方式和盘托出,导致课堂走过场,学生无法安静独立地去阅读、思考和感悟;三是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学习的无效或低效,表现在合作的时候刚进入状态,学生开始有了争议的时候却被告知“讨论结束”;四是在课堂小结环节,要么总结走过场,泛泛而谈,什么都提,重点不突出,缺少针对性;要么包办代替,本来应该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以默化、内化知识的过程,教师却包办代替做了。

教学环节的设置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评价尺度来选择。

参考文獻

[1] 包艳华.注重课堂提问实效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文学界,2010(1).

[2] 朱萍.课件辅助教学中存在的几点误区.考试周刊,2010(38).

[3] 柯有亮.关于课堂指导的有效性的探讨.异步教学研究,2000(6).

透视思想政治课堂“情感”现象 篇4

一、课堂“情感”现状

1. 忽略情感

[案例1]在《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这一课教学时, 教师按教材顺序, 展示了美国与我国交往的一些具体事例, 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 其中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本课的知识重点与难点, 这也成为本课的高潮部分。在教学“坚定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一目时, 教师设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作答。

依据课堂反馈效果, 这节课顺利达成了知识与能力目标, 但是在“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知识时, 教师很显然是把这一目解读为知识目标, 而且属于了解、识记类知识目标, 从而忽视了情感目标的落实。

2. 虚假情感

[案例2]中午饭后, 李女士带小涛去买一个MP4, 他们来到椒江中山西路的一家数码商店, 看中了一款。

小涛:老板, 能不能便宜点?

老板:不开发票的话, 9折卖给你。

问题:如果你是小涛, 碰到这种情况, 你是索要发票还是不要发票?为什么?

学生A:会选择索要发票。因为发票中包含了税收。

学生B: (基本重复A同学说法)

学生C:发票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凭证。

教师:还有其他不同的说法吗?比如, 有没有同学同意以不开发票换来9折优惠?

(学生全体沉默) ……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 教师设置问题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树立纳税人意识”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有效达成这一教学目标, 需要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但是, 教师关于“要不要索要发票”问题上教学暗示明显, 学生自然从情感上倾向于选择“索要”, 固然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有大量学生会选择“以放弃发票换折扣”, 可是由于问题设置开放性不足, 学生还是会情感虚假地选择“索要发票”。因此在问题的回答上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

3. 情感霸权

[案例3]在一次听课内容为“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中, 教师课前做了精心准备, 设计了精美的课件, 准备了袁隆平、马祖光、张海迪的事例让学生讨论, 谈感受。可是, 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感受的语言大多来自于课本。这节课的知识目标虽能完成, 但是情感目标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完成的。

这节课本是以情来启发人的一节课。可是, 事与愿违, 究其原因, 可从教师选用的教学素材一窥端倪。教师以成人视角选取的事例, 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 学生缺乏情感上的共鸣。在这种情境下, 即使教师在课堂上使出浑身解数, 学生的反应还是平淡, 整个课堂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课堂。这实质上是情感霸权的表现, 这样的课堂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二、思想政治课堂有效实现情感目标的策略思考

思想政治课堂要落实情感目标, 首要是把学生看作一个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 而不是知识的容器。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受教育者的生命经历、经验、感受和体验, 与他们平等地交流。

1. 精心预设, 孕育情感

情感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情感储备。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 需要教师与文本对话, 找到情感的停靠点;走进学生的世界, 找到情感的再现处。

(1) 钻研教材。教材是国家课程标准与三维目标的主要载体, 因此教师要认真解读教材, 了解教材的框架结构、图文素材和言语表述的科学性, 也包括教材内在的逻辑推理、课程理念和隐性知识等。教材中有些课程内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显性的, 如案例1中, 国际关系的含义、表现与决定因素, 这些是知识、能力目标, 最后本课的落脚点是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而这个就是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还有些课程内容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是隐性的, 需要教师认真钻研、细心解读才能发现。如《经济生活》中的“投资的选择”, 内容包括储蓄、股票、债券、保险等四大知识, 这是显性的知识, 而隐性的知识是让学生形成一种投资理财意识, 这就是情感目标的体现。

(2) 选择情境素材。学习是需要体验的, 情感不是教会的, 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授受、体验、感悟而逐步形成的。在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 使学生置身于一定情境中, 在心理上营造一种由此而发的主观感受。情境素材是纷繁多样的, 具体运用到政治课堂时, 必须考虑其与教学内容和情感目标的匹配性。同时, 情境素材选择还要注意以下原则。

一是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通常, 我们的教学所展现的是成人生活的世界, 而青少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他们只有在属于自己生活的世界中, 才能主动去探究、去体验、去感悟。要再现学生的生活世界就要关注学生生活, 如学生校园生活、重大社会新闻或时政新闻。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才能缩短书本与学生的距离。

二是要具有一定的冲突性。情境素材的选择只有具有一定的冲突, 才能激发学生的两难选择, 引起情感上的冲突, 才能暴露学生真实的情感。

三是要具有一定的启迪性。以情才能动人, 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情境素材需要能打动人、感染人、启迪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入设置的情感世界, 打开自己的心扉, 达到情感的共鸣。

(3) 预设问题。问题是承载情感内容的桥梁。在真实情境中, 问题设置的情感倾向应保持中立, 因为情感是学生自己体验感悟的过程。具有情感暗示的问题给予学生思考空间是认同, 这种认同可能是一种虚假认同, 掩饰学生的真实情感。

我们可以将例2的问题改动为:如果你是小涛, 碰到这种情况, 你会怎么办?为什么?

这样改动后没有了教师的情感暗示, 答案就具有了一定开放性, 可以显示学生的真实的情感选择。

同时, 问题还应与情境素材相匹配, 问题有一定的梯度, 贴近学生的发展区。

2. 课堂探究, 培育情感

课堂是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共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的观点、经验、情感得以交流与激发。情感的培育可以是个体的独自感悟与体验, 如在《中华民族精神》教学中, 面对汶川大地震真实震撼的场面, 即使没有学生的交流与教师的介绍, 学生也会感受到民族团结、众志成城的精神。

情感的培育可以是生生之间的交流。例如在学习《投资的选择》时, 把全班分为四组, 三组讨论如何投资理财, 一组评定最优理财方案。学生从储蓄、债券、股票、保险、基金几方面讨论、交流、辩论, 最后在争取“最优投资方案”荣誉时, 每组成员不仅是群策群力, 还与裁判组争得面红耳赤。这个探究活动不仅让学生树立了理财意识, 还学会了合作意识、团队意识与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情感的培育还应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要获得学生的情感认同, 让学生敢于、愿意与教师交流, 首先教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学生观, 不能因为学生在情感上体验的不同而控制或替代学生。其次教师要做一个真实的人, 要勇于吐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如果教师自恃师道尊严, 板着脸孔, 以正统自居, 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 他们会把真实情感掩藏起来, 以假话、套话应付。

3. 善于引导, 升华情感

课堂生成的主体是学生, 在课堂探究中学生自然生成的情感可能是真实的、肤浅的, 教师需要善于引导。

(1) 把握时机。教师的引导不是简单地搬运课程标准上或教材上的情感目标, 而是要敏锐地捕捉课堂学生的情感表现, 做到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当学生情感冲突激烈时, 如学生辩论经典文化的价值与流行文化的价值时, 大家争得面红耳赤, 难分上下, 教师的引导能让学生克服认识的片面性;当学生情感处于迷惑时, 如有的学生认为现代社会勤俭节约会被人笑话, 教师的引导能使学生产生“我勤俭节约, 我自豪”的情感。

(2) 坚持主流价值取向。青年学生正处于叛逆时期, 由于受着社会各种不同思想的影响, 他们的情感与价值观难免出现一些偏差。教师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充当着引路人的角色, 引导着他们从误区走向光明。如在“劳动与就业”一框的学习时, 面对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浩大的场面, 有学生脱口而出:“读了大学找工作都这么难, 读书还有用吗?”这也许不是一个学生的看法, 而是一批学生的看法, 教师要从情感、从知识方面进行引导, 帮助他们消除疑惑, 端正学习态度。

(3) 课堂评价。恰当的评价对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积极调动自己的情绪有重要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不仅要看学生回答是否正确, 还要看他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是否积极地思考。对于学生发言中的一些不影响大局的小口误, 可以淡化处理。学生发言有新意, 要给予赞扬。对于发言积极的, 要给予肯定。对于胆小的学生的发言, 要给予鼓励。不仅教师可以评价学生, 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可以带给学生竞争的压力, 树立榜样作用, 激发学习政治学科的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现象透视 篇5

一、阅读教学中常见的越界现象

1.随意添加语文知识

语言学习有自身的规律。学习主体只有在经历大量的言语感知实践,形成了一定的语言能力之后,才能收获相应的语言知识。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反复地感知大量的语言材料,夯实他们的言语能力,一般不应直接传授、讲解纯粹的语文知识。但有些教师无视语言学习规律和学生的实际,堂而皇之地将语文知识引入课堂,致使阅读教学应有的情感意蕴顿失。比如,有些教师将通感、顶针等修辞手法引入课堂,有些教师将古诗中的平仄押韵知识告知学生,甚至是低年级学生,还美其名曰“丰富学生积累”。

2.肆意拔高思想认识

文本由具体的语言文字符号组成,字里行间蕴藏着深刻的主题思想和丰富的人文价值。教师在教学文本时,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生活实际确定教学的范围和深度,以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但不少骨干教师盲目相信学生,对文本进行无限度的开发、挖掘,以至于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课堂死气沉沉。例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珍珠鸟》一文时,模仿郭初阳老师的经典课例,将文本的解读核心定位于“囚禁自由而不自知”。殊不知,郭初阳老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具有较强独立自由意识的中学生,而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大谈“自由意识”似乎为时尚早。结果,学生不知所云,其效果可想而知。

3.盲目引入学习策略

文学是语文的高级形式。小学教材大量地选入了诗歌、散文、小说,甚至戏剧等文学作品。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前三个学段中并没有直接指出“文学作品”,从第四学段才开始涉及。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完全将文学作品鉴赏和评论的方法引入小学阅读教学中来,课堂中诸如“形散而神聚”“一切景语皆情语”等纯文学类的语言不绝于耳。这种纯文学层面的教学策略完全遮蔽了“语文姓语,小语姓小”的界定,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莫名其妙,无所适从。

类似以上的教学越界现象在当下语文课堂中绝不在少数。这些越界现象冲淡了语文学科本体教学价值和学段应有的教学内容,严重占用了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的课堂学习造成巨大的压力,导致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意识下降。而造成这些越界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缺乏三种意识。如何唤醒这三种意识,则成为改变这些现象的重要策略。

二、探寻有效遏制越界现象的策略

1.强化课标意识,避免教学行为随意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指导语文教学、考核语文教学的最高指导性纲领,是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最有力的指导精神。因此,任何一项语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课标精神作为基础,遵循课标理念,践行课标精神,这应该成为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树立的意识。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总体目标、分段目标以及实施建议都作出明确的界定。语文教师只有深入研读课标中的相关精神和要求,才能真正为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行为寻找到理论认知的源头。

例如,执教《蒲公英》这篇童话的第一课时,如果在深入研读课标后,教师可以综合“三年级”“童话”“第一课时”这三个要素将目标定位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写文后的生字、初步感受童话文本的特色,将教学时间更多地让学生朗读课文、写好生字上。这样的教学真正契合课标对第一课时和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和建议,吻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实现课堂效益的高效增长。

2.强化全体意识,避免效益提升个别化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是毋庸置疑的。课标中也一直强调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素养的提升”。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务必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意识,一切教学目标的制定都要以学生现有的经验储备和知识能力为基础,一切教学内容的择取都必须以学生真实的生活实际为起点,一切教学策略的确定都必须以学生已经具备的技术能力为基石,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决定语文教学质态的重要尺码,从而有效防止越界现象的发生。

如教学《牛郎织女》,教师要求学生读懂民间故事的情节,感受典型人物的形象,品析作者质朴的语言风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凭借自身的能力和基础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但也有部分学生读出了制度和爱情的内涵,则属于学生自主阅读下的个性化体悟,教师应该尊重,但不必拓展。

3.强化教材意识,避免语用实践泛滥化

陶行知说:“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课程的覆盖面很广,语文实践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课本是根据课标精神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有序而科学编排的,应该成为学生践行语用意识的第一选择。因此,教师要进一步强化教材的使用意识,课前充分研读教材、课中积极运用教材、课后高度拓展教材,在文本资源开发过程中明确目标、确定内容、选择策略,使得教材的效益进一步扩大化、高效化,实现教材使用的增值。

语文教学中的越界现象是教师主观理念和客观行为上的失位造成的。教师只有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更新观念,调整教学行为,才能有效杜绝越界现象的发生。

语文课堂教学现象透视 篇6

“我一生都在准备着上好每一节课”, 这带有体温的话语常萦绕在我的脑际, 令我沉吟再三, 回味不已。作为业务负责人, 从2009年秋起, 我就把让我深深感动和折服的话语“用一生的工夫准备上好每一节课”作为目标提出, 希望每位老师都能时刻铭记并付诸行动, 以期形成敬业、务实、严谨、笃思的教风。

然而, 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 走进课堂, 一些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是让我轻松不起来。

【镜头一:情境创设】

师: (出示两串珠子) 漂不漂亮?

生:漂亮。

师: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1:项链。

生2:有点像佛珠。

生3:不是项链, 项链没有这么大。

师:不是项链, 那你说是什么?

生3: (站起来接着说) 是衣服前面的装饰, 我妈妈的衣服上就有。

师:你说对了, 这的确是衣服前面的装饰品。

师:我把它画到黑板上, 就变成了智慧珠。 (出示小黑板:画下的例题图)

【感悟、思考与改进策略】

创设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亮点。因为它不仅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 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然而情境创设, 如果只是为了赶时髦, 只是为了充实这一环节而牵强附会的话, 那么就失去了其自身的价值和应有的特质, 让人有“貂不足, 狗尾续”之感, 同时, 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像上面所创设的情境, 看上去学生动了起来, 表现欲很强, 但它仅仅是用来引出例题的情境和提出一个问题, 不但不能很好地突出数学学习主题, 相反却给学生制造了“矛盾” (模糊的认识) , 同时, 还导致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程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 既浪费时间, 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这看似热闹的情境实质是课堂的一种伪现象。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执教者没有认真研读教材, 用一生的工夫去准备上好每一节课, 并把平时的每一节课都当做公开课来上。我认为作以下调整, 不仅能在情感上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在方法上促进方法的正迁移, 在知识上促进知识的同化,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良好习惯。

1. 出示一串珠子 (衣服上的装饰品) , 启发思考: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你知道用它来干什么吗?

2.观察并抽象出问题:你可别小看这串珠子, 这里还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呢!只要留心观察, 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镜头二:学习10的分与合】

师:跟老师一起数一数有几颗?

生:1, 2, 3, …, 10。

师: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填一填吗?

生:动手涂、填。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涂的, 又是怎么填的?

生:我涂9个黄色的, 1个绿色的。10可以分成9和1。

师:倒过来怎么说?

生:1个绿色的, 9个黄色的。10可以分成1和9。

师:对, 要按顺序说 (边说边涂色、添方框) 。

师:接下来该怎么分?

……

师:齐读

师:你还能想到什么?

生:我还能想到:

师:同桌比赛, 看谁先记住10的分与合。

【感悟、思考与改进策略】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 提倡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纵观整个新知学习环节, 虽然学生熟记了10的分与合, 但课堂上呈现的仍是教师亦步亦趋的引领、喋喋不休的提示。师问生答的填鸭式、按部就班地教教材, 学生根本没有自主支配的时间、充分的情感体验以及多维互动的交流, 思维过程简化, 这种看似很好的教学也是课堂的一种伪现象。

课堂早已不是传授知识、老师问学生答、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的地方, 而是制造快乐、充满魅力, 生命相遇、心灵相约, 师生互动、共同产生灵感的地方。因此, 在教学“10的分与合”的过程中, 应注重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 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演一演、读一读、议一议、记一记等活动, 自主尝试, 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进行充分的探讨交流, 以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交流对话、思维碰撞、产生灵感、展示自己、彰显特长的场所。

基于这样的认识, 作如下设计和调整:

1.数一数:

一共有几颗珠子?

2. 说一说:

你能根据我们前面的学习经验有次序地把这串珠子分一分吗?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再借助课本第37页的插图把你的想法展现出来。

3. 演一演:

自由汇报并展示, 教师进行适当点评。

4. 读一读:

认真地读一读10的分与合。

5. 议一议:

你还能想到什么?

6. 记一记:

这么有次序的思考如果我们记住并学会了, 那对我们今后学习数学很有帮助, 你们想不想记住它以帮你拥有更多更大的本领。自由读一读, 记一记。

这样设计, 既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知识探索的全过程, 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又增加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培养了实践能力、独立学习能力, 更帮助学生理解了数学思想方法。

从教十余年来, 我听了不少的公开课。在听课的过程中, 我常常羡慕大师们在课堂上的风采, 也常常感叹于他们臻于至善的教学艺术。在羡慕与感叹之余, 我常问自己:是什么让他们有如此的造诣?一次网上交流, 终解心中疑团:像吴正宪、潘小明、徐斌、夏青峰、张齐华等老师, 之所以有今天的高度, 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的根须深深地扎在数学教学的大地上, 善于透析课堂中的伪现象, 打造真课堂。

“马小现象”透视 篇7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小学地处农村集镇, 创建于1906年, 至今已有1 0 0多年的历史。就是在这样一所小集镇, 依靠一群普普通通的教师,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奇迹, 被领导及同行们誉称为“马小现象”。

“马小现象”的特点

1.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小学生。我校坚持贯彻党党的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的少少年儿童活动, 学生先后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文章章1900多篇, 在全国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2600多人次, , 其其中两次代表南通市参加江苏省英语口语电视大赛荣获获一一等奖。原国家副主席王震给我校题词:“科学育人””, , 原江苏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来我校视察, 看了学生生素素质汇报演出后题词:“名校长、名教师、名学校、好好少少年, 果然!”

2.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和管理人才。30多年来, 分配进我校的教师大部分为普普通通的中师 (近几年为大专毕业) 毕业生, 但学校特别注重教师队伍建设, 先后培养了3位特级教师、4位全国科研型校长、3位全国科研型教师和100多位省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校长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并为县、市输送了50多位优秀教育行政管理人才。有关部门誉称我校为“人才的摇篮”“领导干部的黄埔军校”。

3.形成了一个勤于笔耕的教师作者群体。我校从1997年起, 全校实现了3个100%:100%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 100%的教师发表文章, 100%的教师有论文获奖, 学校形成了一个勤于笔耕的教师作者群体。截至目前, 全校教师先后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文章4300多篇, 在全国各级各类论文竞赛中获奖2600多人次。中央教科所的领导视察我校后赞誉为“集团军作战”“全国之最”。

4.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多年来, 我校注重教育科学研究, 先后多轮次、多学科、多层次开展课题研究, 探索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积累了可资借鉴、具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和办学经验, 先后结集出版了多期《南通教育研究》专集和校刊《马小教苑》, 相继出版《走上科学管理之路》《学校管理经验谈》《耘耕录》《科研兴师铸辉煌》《管理指南》等十余本专著, 主编的《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教学方案》《小学研究性学习入门指导》《登上学习快车》等十余本书均已出版发行。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并被命名为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基地和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实验学校。学校取得了令人注目的科研成果, 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先后接待省内外兄弟学校来宾数万人次, 受到同行们的一致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新华日报》《江苏教育》等20多种报刊先后介绍学校事迹, 中国教育电视台和江苏教育电视台多次报道我校的先进经验。

5.获得了一连串高级别的集体荣誉称号。我校因教育工作成绩显著, 从全省成千上万所农村集镇小学中脱颖而出, 1978年被列为省重点小学 (全省仅14所) , 1981年被定为省第一批实验小学, 1997年被省教委重新确认为省实验小学。学校连续十一次蝉联省文明单位, 四次蝉联省模范学校, 三次蝉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红花集体、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素质教育先进集体、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等数十项省级以上殊荣。原国家副总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王文湛来到我校, 欣然命笔:“苏中小教一枝花”;原江苏省委书记韩培信慕名前来视察并题词:“小学之花”;今年5月, 最近,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荣誉理事长、全国县区义务教育联盟主席、《基础教育论坛》 (小学版) 主编姚文俊再次来到我校参观考察, 并挥笔题词:“中国农村小学教育一枝花”。

“马小现象”析因

南通市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严清曾多次来我校考察, 他说:马塘小学的发展不占天时, 不占地利, 唯独占有人和。马小发展是一代又一代、一群又一群普普通通的教师创造的辉煌, 谱写了马塘小学百年发展史的绚丽诗篇。

一、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马小现象”的根本原因

现代教育论认为,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个人得以发展的内在因素, 起着决定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 唤起教师的主体意识, 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是教师寻求自身发展、自我完善,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所在。

(一) 领导率先垂范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我校历届领导班子成员都具有强烈的榜样意识, 处处起表率作用, 充分发扬“团结、进取、求实、高效”的领导作风, 坚持做到“四个一”:分工一线 (德、智、体、美、劳) , 蹲好一点 (教研组) , 抓好一块 (年级组) , 搞好一项 (课题研究) , 各负其责, 各司其职, 通力合作, 形成合力。他们在理论学习、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发表文章、论文参赛等方面一直是全校教师的引路人和排头兵, 发表的文章占全校发表文章总数的50%以上。丰硕的教育科研成果和献身教育的崇高精神在他们的周围自然而然地营造了一个巨大的“磁场”, 辐射到全校每一位教师。在他们的成果及精神感召下, 在他们的指导与培养下, 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有的成为省市教坛骨干力量, 有的成长为青年领导干部。我曾先后应邀到全国20多个省 (区、市) 讲学,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我这个老校长的示范辐射作用, 如东县教育局于1993年成立了“曹玉兰校长管理研究组”, 由我来负责辅导培训工作, 不仅在校内培养了一批接班人, 而且为我县教育事业培养与输送了一批年轻的学者型校长。

(二) 教师甘当志愿兵

我校地处农村集镇, 教师既具有城市教师视野开阔、思维灵活、锐意进取的品质, 同时又有农村教师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甘于清贫的精神。归纳起来, 我们着力培养两种精神, 增强三种意识。

1. 培养两种精神

(1) 奉献精神。和苏南部分富裕学校相比, 我校各方面的福利待遇相当微弱。但是, 我校教师豪情满怀, 全凭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 在教育工作中默默无闻地耕耘。他们不羡慕外面的花花世界, 守着一方净土, 坚持立足本职, 不跳槽, 兢兢业业抓教学, 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埋头伏案做学问, 拿起笔杆写文章, 不图名, 不为钱, 只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展现了新世纪一代教师的人生价值观。

(2) 吃苦精神。教育工作是良心活儿, 不仅花费大量课余时间, 而且要耗用许多脑力劳动, 付出加倍的艰辛。我校教师历来就具有乐于吃苦的精神, 他们经常起五更, 带半夜, 坚持每天读书学习, 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有人问他们是否太苦了, 他们说, 当教育工作取得一点成果时, 特别是当写成一篇文稿公开发表或获奖时, 其成功的喜悦使自己感到虽苦犹乐。

2. 增强三种意识

(1) 吸收信息意识。从事教育工作必然需要占有大量的信息资料。我校除了图书室统一订阅100多种报刊外, 还提倡教师自己订阅。每年到了征订期间, 新报刊目录下, 人头攒动, 全校教师云集于此。每人至少订阅两份以上教育报刊;多的教师花上一个月的工资去订阅;有的报刊价格高, 几位教师往往合起来订阅, 互相传阅。这样, 不仅图书室有报刊, 自己手头也有, 便于学习阅读, 及时了解外面教育信息。另外学校还要求教师坚持每天写教学日记, 一周下来, 把教学日记修修改改, 整理成一篇教学随笔, 作为研究的第一手信息资料。

(2) 交流切磋意识。教育是一门学问, 独自摸索, 闭门造车, 容易误入歧途, 难成大器。只有相互交流, 相互切磋, 相互学习, 才能做到集思广益, 去伪存真, 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我校充分利用周一集体备课和周四业务学习时间, 为教师相互交流造就机会。青年教师们常常三五成群坐在一起谈体会、谈收获, 有时讨论某个教学问题, 常常啃块面包当晚饭, 不搞懂不罢休。另外, 学校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会”, 举办“教学随笔展览”, 举行“专题学术研讨会”, 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己和学习的机会, 有力地促进教学交流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

(3) 开拓创新意识。教育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 贵在有新意, 倘若人云亦云、鹦鹉学舌, 只能重复前人老路。我校教师在教育工作上肯钻研, 坚持做到实践经验新, 吸取信息新, 挖掘题材新, 运用理论新, 抱着创新精神去从事研究。学校每年征集两次教育教学提案, 并评选“最佳提案”和“点子大王”, 定期开展“学术沙龙”和“头脑风暴”, 进行思维大碰撞, 召开“异想天开话创新”座谈会, 发动全校教师为教育教学献计献策, 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教改实验提供了新课题, 为撰写文章提供了新题材。

二、健全教师管理机制是“马小现象”的根本保障

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健全的管理机制作保障。多年来, 我校实施科学管理、智慧管理, 出版了《学校管理经验谈》, 汇编了《管理指南》。我们突出教师管理, 从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用人机制四方面入手, 加强教师管理机制改革,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 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决定教师努力的方向, 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我校先后研究制订了《科研型教师的达标细则》《智慧型教师群体的评价标准》《名教师评比标准》等一系列教师考核评价标准, 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 使教师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1. 精神评价。

我校制订了合适的评价标准, 对教师的思想、精神、意识等精神层面的内容进行定性评估, 确立总体评价。精神评价是评价智慧型教师的起码条件。

2. 能力评价。

能力评价是评价智慧型教师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条件。我们通过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对教师的各种能力进行量化、考核打分, 确定教师是否具有多种工作能力。

3. 成果评价。

成果是教师才能最集中和最高的体现。我们通过教师的各种教育教学科研成果, 如自己发表论文或论文获奖, 教学优课评比或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奖, 辅导学生发表习作或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等, 来确定教师是否有教育教学科研成果。

(二) 激励机制。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最高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我校制订教育教学科研奖励条例, 通过精神、物质和信息三方面激励手段, 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使他们尽快成长。

1. 精神激励。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特别是对具有较强自尊心和成就感、潜存着强烈的精神激励因素的教师更应着重进行精神激励。我们通过荣誉激励, 给教师颁发各种荣誉证书, 如评选十佳青年教师、读书积极分子、十佳师德标兵、教育科研积极分子、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后勤人员等, 从而增强集体荣誉感, 满足教师心理要求。还要通过榜样激励, 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 激发教师相互学习, 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作用。如青年教师刘真真身患红斑狼疮, 术后上班后坚持自学成才, 先后获大专、本科毕业证书, 并积极开展教育科研, 取得显著成绩, 被评为全国自学考试先进个人。

2. 物质激励。

学校设立教育教学科研奖励基金, 颁布奖励条例, 对教学竞赛获奖、辅导学生获奖、发表文章、论文获奖等, 按一定的标准发放奖金, 把有限的奖金用在刀刃上, 发挥物质动力的作用, 做到奖勤罚懒, 赏惩分明, 论功行赏, 使教师人人心悦诚服。我校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研究的专题, 自由购买研究性刊物和理论书籍, 让教师享受自由购书权。学校虽然开支增多了, 但减少了购书的盲目性, 使有限的经费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3. 信息激励。

我们首先用国内外教育信息、教育科研动态和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 激励本校教师。其次重视学校内部信息的收集整理, 把它作为激励教师的有效途径之一。如编印学校简讯、经验汇编、教师论文集, 定期公布教师发表文章、论文获奖以及参加教学优课评比和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奖的情况统计表, 发至每位教师个人, 交流内部信息, 达到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作用。再次是各省市级课题组每月编辑一本科研情报专辑或科研成果专辑, 由学校负责印发, 倡导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校图书管理员分学科摘抄图书报刊上教育教学内容目录, 编成目录索引, 每月一期, 印发给各科教师, 为教师寻找所需的资料提供服务。

(三) 竞争机制。

竞争是促使人们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我们在学校管理中恰如其分地运用竞争机制, 使教师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和争优意识, 形成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态势。特别是在青年教师中, 尤其是同学历、同资历的同龄人中竞争更为激烈, 从而激发教师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欲望, 做出更突出的成就。

1. 学识竞争。

学历和知识是竞争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鼓励教师努力提高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 不断拓宽知识面, 扎实掌握所教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本常识和专业知识。30多年来, 我校教师通过自学考试, 先后有100多人通过自学获得大专、本科学历。

2. 教艺竞争。

教学艺术、教学水平是竞争的又一个重要内容。作为省实验小学的教师, 必须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精湛的教学艺术, 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较强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学校坚持每学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优课评比、教学基本功赛、说课赛等活动, 为教师搭好教艺竞争的舞台。学校形成一批不服输、不怕苦、不怕丑的“三不”教师, 从而达到你追我赶、各展风采的教师发展势头。例如为了争取一个参加县思品课的比赛名额, 我校符洁、杨宁和宋娟娟三位教师经过几轮角逐, 最后才落实参赛人选。

3. 绩效竞争。

绩效是一个人工作的业绩和成效, 教师的绩效是竞争的核心内容。突出的教育教学业绩, 丰硕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 教师自身和学生的发文或获奖, 以及各项竞赛获奖, 均是绩效竞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每年评选一次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每两年评选一次科研型教师, 并颁发“曹玉兰教育科研奖励基金”。每三年举办一次“教海扬帆”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展评活动, 组织教师将自己发表的文章原件、获奖证书进行展出, 通过投票评出金帆奖、银帆奖、铜帆奖获得者, 颁发奖金, 并长期陈列保存, 让家长、来宾及全校师生参观。

(四) 用人机制。

用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能。我们做到知人善任, 针对不同教师的不同特点, 施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 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 为完成各项工作不遗余力, 尽心尽职。

1. 量才用人。

量体裁衣, 量才用人。我们因材施用, 用其所长, 根据教师的素质特长和研究专长, 给其指明今后发展方向, 让教师挑大梁, 压重担, 做到人尽其才, 人尽所能, 为他们拉场搭戏, 提供舞台, 让其“有用武之地”。一批又一批教师在学校管理、教育科研、课堂教学、少先队、艺术、电教甚至后勤等方面都获得发展, 成为县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师, 确保学校工作的全面推进。

2. 择优用人。

择优是用人的一个重要原则。学校把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果, 作为选拔青年干部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学校所产生的每一位行政人员, 都是教师中最优秀的, 学校把他安排在教育教学的关键岗位上, 就连总务处也是如此, 我们安排的是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担任总务主任。

3. 感情用人。

学校关心教师疾苦, 体贴入微, 想他们之所想, 急他们之所急, 帮他们之所难, 为他们排忧解难, 大办实事。如为大龄青年教师牵线做“红娘”, 每年组织一次整生日的教师集体过生日, 组织教工聚餐、旅游, 登门慰问病休、退休教师, 开展教师谈心和心理咨询活动等等, 使他们安心工作、乐于奉献、幸福生活, 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三、坚持教育科研传统是“马小现象”的生命力

教育科研是在教育领域分析教育现象、揭示本质、发现规律的教育活动。它不仅为教育活动提供准确的信息和科学依据, 而且为教育工作者端正教育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培养合格人才提供客观经验和有效方法, 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深深体会到与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科研, 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是分不开的。

(一) 起步较早。

我校于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全县第一家教科室, 开始进行课题研究。从1982年始开展的三轮语数跟踪实验, 到1985年为期五年的“注音识字, 提前读写”以及1987年始为期六年的“课内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充分发展”整体改革实验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进入90年代, 学校更注重科研教研的整合, 形成“点·线·面”科研管理网络。市级课题“小学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沟通与渗透”研究在整体教改实验的基础上, 不断探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关注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在思想教育、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习惯养成、方法借鉴等方面的沟通与融合, 构建了以“智娱课”为载体的综合活动课程, 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编写的“智娱课活动课程纲要”辅助教材成为2001年学校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雏形。

(二) 追求真实。

学校曾经承担了国家、省、市、县几十个立项课题, 如果管理不严、过程不实, 就容易重犯课题研究“开头轰、中间松、最后空”的通病。为此, 我们一是注重科研管理网络的构建完善。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构建:以组织管理为目的的领导机构, 即校长室专人分管——教科室具体领导——教研组督促落实;以实验课题为纽带的具体操作机构, 由课题组负责人、核心研究小组、参与实验人员组成。研究课题的网络化, 保证了课题间的联系与沟通, 确保了课题组成员处于一定的关系之中, 从而各负其职, 各司其责, 极大地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二是注重科研资料的收集管理。我们坚持每月汇报制度, 各课题组每月至少活动一次, 并填写《实验课题活动月报表》, 一式两份, 一份自存, 一份送交校教科室, 列入档案考绩。学校要求各课题组脚踏实地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严格按照课题运行实施方案及阶段计划, 做好测试、调查、收集、整理等具体性工作, 一步一个脚印地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三是注重抓住核心课题。学校研究课题做到先集体后个人, 先整体后单科, 先重点后一般。我们提出学校要有省级、国家级课题, 学科带头人要有市级课题, 骨干教师要有县级课题, 一线教师要人人有小课题。我们以省市级课题、重点课题为核心, 引导一线教师参加研究, 课题注意面向实际, 贴近教学, 促进研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 特色明显。

作为农村集镇小学, 我们搞课题研究一是坚持自力更生, 专家教授请不起, 我们要求教师自学、自研、自动。二是体现农村乡土气息, 集中研究农村集镇小学教师的成长之路。三是促进教师队伍整体发展, 我们提出100%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实施课题研究集团作战, 培养的是一大批科研型教师, 而不是几个人去搞课题研究。

(四) 指向明确。

课题研究不是贴标签、树品牌, 而是真正指向教育教学, 切实提高其科技含量, 着眼教师群体和学生主体的发展提高。多年来, 我们通过开展课题研究, 一是促进了教师的兴趣向教育科研转移, 并成为教师的一种生存方式。二是促进了教师的素质在科研中提升, 把一批又一批原先素质一般的农村集镇小学教师培养为科研型的教师。三是让教师的成功在科研中得以体现, 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突颖而出, 成为市县教学骨干。四是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智慧型的学生。

(五) 注重推广。

作文个性弱化现象透视 篇8

一.似曾相识燕归来———作文个性弱化的主要表现

作文个性弱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四方面:

1.选材重复化

学生作文千文一面, 千篇一律, 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在扬州市2008年中考作文“回家”中, 选材过多地局限于日常生活中与父母之间的矛盾, 过多聚焦在汶川地震和春节雪灾等主题, 因而造成“撞车”现象严重。成千上万的文章扑向“抗震救灾”当然让人“倒胃口”。在扬州市2009年中考作文“呵护”中, 大部分都是父母送子女上医院或雨中送伞等题材来表现父母的呵护, 选材脱离生活实际, 雷同现象严重。

2.结构公式化

古人云:写作要使学生“开广其胸襟, 发舒其志气, 但见文之易, 不见文之难”。然而, 许多教师为了所谓的“不跑题”, 一味地以“标准”要求学生的作文。如何开头, 如何承接, 如何结尾, 都有规矩;如何写事, 如何写人, 如何写景, 都有格式。学生往往按照老师的要求, 把一些材料按一定的格式组装起来, 形成立意相似、构思类同、表达接近的“孪生”作文。这些从“流水线”上下来的“套作”, 尽管非常规范, 但毫无生气, 很难令人产生共鸣。

3.表达单一、语言贫乏化

有些学生写文章往往表达方式单一, 毫无变化。如写记叙文, 往往一叙到底。优秀的文章大多是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这样使文章情景交融, 形象鲜明, 说理服人。

不少学生因平时读书较少, 积累的词语量有限, 写作时不是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就是词不达意, 或只能罗列干巴巴的句式, 通篇很少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很少使用修饰限制语, 这样的文章读起来味同嚼蜡。

4.情感虚假化

叶圣陶提出:“要写出诚实的话, 非由衷之言不发, 非真情实感不写”。《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作文要“感情真实”。但遗憾的是, 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非常严重, 胡编乱造十分普遍。写“父母”不是选取“父母冒雨送伞”, 就是选取“父母宁可穿破衣服也要给我买学习用品”;写“老师”不是选取“老师到我家帮我补课”, 就是选取“老师挑灯批改作业”。为了得到一个高分, 甚至编造父母双亡、离异、残疾, 不惜拿父母的命运作假设。这样的作文缺少生活基础和情感体验, 没有真情, 无病呻吟, 给人做作之感。也有些学生玩深沉, 刻意追求“作家式”的成熟世故, 写作时矫情造作, 失去自我。

二.未有源头活水来———作文个性弱化的重要因素

未有源头活水来, 学生的作文里缺少源头活水。缺少独有的生活、阅读体验, 这是造成学生作文个性弱化的重要因素。

1.生活体验匮乏

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生活的根底厚了, 作文才有起飞的基石。很难想象, 一个生活经验贫乏的人, 能写出充满活力的文章来。

学生的生活以学校和家庭为主。作为学生主要生活时空的学校和家庭, 或因学科本位的影响, 升学阴影的威慑, 不能提供充分的活动机会;或因家庭规模的缩小 (越来越多的家庭是三口之家, 父母又忙于工作) , 孩子生活的圈子也缩小了。这一切导致了学生个性生活的贫乏, 个性体验的匮乏。

往返于两点之间的路程原本是学生自由的接触社会、亲近自然的机会, 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是坐在父母亲背后的车座上一闪而过, 他们因此失去了感受周围变化的机会, 不能自由地观察身边的草木、景致, 没有机会体察人情世俗。

学生的休闲方式也单一, 由于长期缺乏自主安排闲暇时间的锻炼机会, 学生甚至丧失了主动探索周围事物的能力, 即使拥有难得的闲暇, 也只会选择看电视来打发时间。

生活的源泉不丰盈, 作文的溪水面临着断流, 更谈不上有个性了。

2.阅读感悟缺乏

阅读其实是在和作者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语言文字为阅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每一个字, 每一句话都通过他的感觉、想象以及他以往的经验, 转化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呈现于他的脑海, 使他如身临其境, 感受欢乐、痛苦、喜悦、悲伤……简直就是亲历了另一种浪漫奇异、惊心动魄的生活。作品中流露的人类美好的感情以及洋溢的对美和理想的永恒的追求, 潜移默化地滋养学生的心灵, 丰富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建立起属于他们自己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如果说生活是“源”, 那么文学作品就是“流”, 沐浴其间, 接受的是精神的启蒙、人性的铸造。有了丰厚的精神底蕴, 生活的点点滴滴都会在学生的心灵中激起个性纷呈的情感浪花, 也就会有属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流露——个性化作文。

然而, “闲暇出智慧”, 我们的学生没有时间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读读自己喜爱的书, 做做自己喜爱的事, 没有属于自己思考的时间。爱因斯坦说过, 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闲暇出智慧, 闲暇出思想, 闲暇出想象力。个性中举足轻重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往往是在闲暇时间中主动选择和自我反省获得的, 满负荷的生活导致学生自主意识淡薄, 个性兴趣磨灭。

三.绝知此事要躬行———作文个性弱化的解决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阐述学生作文与生活的关系:“生活就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只有让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 引导他们更好地关注生活, 阅读文本, 这样的“躬行”, 才能引得源头活水来, 他们的作文才会个性纷呈。

1.“亲水”———亲近才有体会

“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 一切的艺术创造离不开生活。唯生活是艺术的不竭源泉, 只要用心去体会, 用慧眼去发现, 用灵感去感悟, 生活中的花花草草、枝枝叶叶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最好的题材。我们要调动一切感官, 去看、去听、去闻、去嗅、去尝, 把生活与作文紧密结合起来, 形成自己独特体验的文章。在扬州市2008年中考作文“回家”中, 一考生通过对农民工节前讨要工钱回家时所遭受的种种境遇, 呼唤社会对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这样的构思关注社会现实, 立意高远, 不落俗套。

2.“下水”———常在河边走, 不如下水游

亲身经历对学生来说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有阅历必然就“动于中, 发而言”。老师应给予机会, 帮助学生体验, 让学生作文“言之有物”。如:让学生运用理化课上或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某一科学知识自已做一个科学小实验, 然后把实验的过程写下来;让学生动手完成一个小制作, 并让学生把制作的过程、感受和新的发现写下来;如举行一些实践活动后, 可让学生把操练后的感受写下来。教师可组织学生春游、秋游、植树等活动;可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医院、商店、养殖场等;可组织学生开展拔河、跳绳、踢毽、歌咏、讲故事等文体活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承办街道文化建设、义务当导游, 为本地产品写广告词、写对联、写标语等。另外, 班级举行的智力竞赛活动、小记者采访活动和文娱表演活动小组之间的挑战、擂台赛等。通过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体验, 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生活的根底厚了, 个性才有起飞的基石。

3.“引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阅读对写作大有裨益。杜甫“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欧阳修“无他术, 为勤读而多为之, 自工”等等, 都说明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以“多读”作为手段和途径的。因此, 要引导学生广泛开展课外阅读, 间接地从生活中获得第二手材料。

阅读内容上, 可内外结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习作资源, 使学生积累感悟, 读写结合, 提高写作能力。教材中有大量的好词佳句、诗词警句、精妙段章, 斟酌品味, 积累语言素材, 陶冶美好情操。引领学生在文本中漫游, 和作家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让学生的心灵和作家的心灵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并从文本中采撷甜蜜的花蜜。

若仅限于教材上的文章, 学生便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要经常指导他们阅读一些中外名著。指导学生多读名著, 这样能更好地开阔他们的视野, 丰富他们的词汇, 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水浒传》《西游记》《格列佛游记》等中外名著都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它们展示了作者渊博的知识, 娴熟的写作技巧;它们塑造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表达的主题深刻感人;它们的语言或以诙谐幽默见长, 或以平白如话而显本色。多读, 勤思, 感悟深切, 必能从中开挖写作的源头活水。

广泛的课外阅读, 必能积累深厚的底蕴。在扬州市2008年中考作文“回家”中, 有一考生通过一件圆明园文物瓷器的颠沛流离的经历, 演绎一个国家的兴衰发展史;有一考生通过王昭君、文成公主、刘细君这些“和亲”公主的感天动地的特殊经历, 描绘她们为了国家利益而舍弃个人利益的千古豪情。这些作文取材别致、新颖, 富有历史、文化底蕴, 自然就取得了高分。

4.“击水”———在模仿借鉴中创新

吕叔湘先生曾讲过, “使用语言是一种技能”。要让学生掌握这种技能技巧, 模仿就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课本是模仿的最好的例子。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它们中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诸如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布局、语言的遣用。如《我的叔叔于勒》的精彩构思, 《孔乙己》的人物描写,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选材, 《在烈日和暴雨下》的环境描写, 《春》的优美语言……这些文章思想性强, 语言规范优美, 读起来琅琅上口, 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因此可让学生领悟作者表现生活的方法, 揣摩名作家们的匠心, 并借鉴课文学作文, 在模仿中领悟写法, 有所创造, 从而提高写作技巧, 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

透视玉米机收之“山东现象” 篇9

山东玉米机收辉煌战绩回顾

玉米是山东省第二大粮食作物, 也是该省重要的饲料及轻工业原料, 近几年玉米产量已占粮食总产量的40%以上, 在山东省种植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种植面积常年在4300万亩之间, 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0%, 同时山东省也是玉米的主要消费区, 山东养殖业位于全国前茅, 近年来发展迅猛, 如鲁西黄牛养殖驰名中外, 快速发展的养殖业也带动了当地的玉米种植。

山东省玉米收获机械化真正的发展是从2000年开始, 2004年国家开始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后实现了快速发展, 2000年国内平均机收率为1.69%, 山东省为3.69%, 只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 2007年国内平均机收率为7.2%, 而山东省已经到了26.4%, 预计2010年, 全国玉米机收水平上升到22%—25%, 而山东省将会达到71%。从2006年起山东省的玉米联合收获机以每年1万台的速度增长, 2009年和2010年, 每年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1.5万台。据报到, 从2000年至今的10年间, 山东省玉米机收率经历了连续5年机收率增长幅度超过6%、连续4年增长幅度超过9%、连续2年增长幅度超过10%的速度发展。从2006年, 山东省桓台县成为全国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第一县, 到2010年, 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 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

“山东速度”和“山东现象”分析

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一直是玉米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 从黑龙江省赵光机械厂引进第一台乌克兰牵引式玉米收获机开始, 到今天已经过去30多年了。截至2009年底, 我国玉米机收率仅为16%, 仍在低位徘徊, 与小麦85%、水稻50%的机收率形成鲜明对比, 一些地方机收率甚至仍然为零, 许多地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但收效甚微。但是在齐鲁大地的山东省, 能在短短的十年之内就实现了玉米机械化收获, 这绝对是在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 在我们分享喜悦的同时, 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山东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模式。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剖析其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可以为国内其它地区提供借鉴与参考。

品种好, 产量高, 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山东省玉米种植一直十分重视良种的引入和推广, 近年来大力推广短生育期的高产、耐密、抗倒伏玉米品种。山东省种植的主要玉米品种有郑单958、鲁单981、浚单20、农大108、鲁单984、聊玉18号、金海5号、莱农14号、鲁单9002、登海11号、登海3号、泰玉2号、天泰10号、东单60号、鑫丰1号、淄玉9号等。其中登海3719在2005年实打验收达1402.86kg/亩, 创我国夏玉米高产纪录。据山东省农业大学2006年在黄淮海地区各省玉米产量进行统计发现, 当年山东省平均亩产最高, 亩产达到426.4kg, 与其它省份相比优势明显。好品种, 带来了高收益, 高收益增加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 近几年山东玉米种植面积一直在上升, 同时对玉米收获机械及其他种植机械需求也迅速增加。

农艺农机协调发展。为了解决玉米收获机械适应性的问题, 山东省农业和农机部门近年来在大力推广玉米等行距免耕直播机械化技术和机播, 玉米机械直播能缩短农时, 满足玉米生长的需要。一般小麦收获后当天或第二天, 就可以进行播种作业, 玉米机械直播利于玉米苗全、苗齐、苗壮, 整齐度高, 病虫害减少、利于机械田间管理和收获。由于机械化播种, 等行距种植, 规格一致, 便于机械化收获。正因为近几年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直播, 才大大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

政府十年来不遗余力支持。上个世纪山东省在基本实现小麦全程机械化之后, 随即把农机化发展的重点放在了玉米机械化作业上, 并将玉米机收作为主攻方向, 并提出“东部率先发展, 中部加快步伐、西部跨越提升、全省整体推进”的玉米机收战略发展规划, 明确了玉米机收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推进措施, 为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其后坚持进行了十年之久的示范推广, 十年来, 山东省累计投入省级以上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3.34亿元, 近80%用于补贴玉米收获机及配套动力机械。

横向对比, 山东省对玉米机械化收获的重视程度和推广与扶持的力度是其它省份和地区无法比拟的, 这也可以说明“山东模式”和“山东速度”的由来和原因。

产业集群提供适用产品。与其它地方不同, 山东省是我国最大农机产业集群所在地, 其玉米收获机产业群更是在国内独占鳌头, 从全国农机补贴目录上可以统计出来, 山东是玉米联合收获机生产大省和消费大省, 拥有从分段式收获的脱粒机、剥皮机到联合收获的背负机、自走式小麦玉米两用机、玉米专用收获机及玉米摘穗台几乎所有的机型和完备的产业链条。全省玉米联合收获机生产量占全国的近90%, 拥有量占全国的2/3以上。上规模的生产企业有29家左右, 年生产能力背负式4万台, 小麦、玉米兼用型和专用机2万台以上, 知名企业有“兖州三丰” (大丰、玉丰、国丰) 、巨明、海山、金亿、润源和发展潜力巨大的福田雷沃重工。

近水楼台先得月。正是因为山东有这么多家优秀的玉米收获机制造企业, 才使得农民能选择到适合本地使用的机器, 有合适的机器设备, 才能保证机械化收获的速度和效率, 另一方面机械化作业包括机械化收获水平的提高, 降低了农民的生产成本, 提高了收益, 鼓励了农民增加种植面积和在机械方面的投入, 所以山东省玉米种植和玉米收获类机械得到了互相支持和互相促进的双赢发展道路, 这一点也是其它省份和地区不具备的, 这也是“山东速度”和“山东模式”的一个鲜明特点。

教育“拼爹”现象透视 篇10

“寒门出贵子”风光不再

一直以来,人们都对应试教育持批判态度。的确,应试教育弊端明显,“唯分论”课业负担沉重,让天真烂漫的孩子丧失了童心。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应试教育却给寒门子弟带来了机会,让寒门子弟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以期改变自己的命运。可到如今,这种公平竞争的优势越来越小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长将“孩子的教育”与“家长的称职”划上了等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富有人家的孩子真正做到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参加各类兴趣、特长培训,长大后如愿进入名校,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寒门子弟,接受的是一般的传统教育,培训班、特长班则都是浮云。“寒门出贵子”这一传统励志的事例越来越少见,社会底层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渠道也有越来越狭窄的趋势。

城市的寒门学子尚且如此,更遑论广大农村家庭的穷孩子。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调查统计1978—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

教育“高投入、低产出”,读书改变命运这条路越来越窄,也越来越崎岖。高学费让不少贫困家庭陷入了“债务危机”。据有关报道,为培养一个大学生,国家级贫困县——甘肃省会宁县贫困家庭普遍负债在5万元左右,相当于10年以上的家庭纯收入。甘肃省近几年返贫人口中,一半左右因教育支出过大返贫。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农村寒门学子,只有考入一线名校,这条路才会相对平坦。而教育资源不均衡,名目繁多的加分,高考内容的能力化导向等,都让农村寒门学子输在教育之路的起跑线上,考上一线名校自然也越来越难。

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二十五中语文老师林晓红与同事在暑假对学生进行家访时发现,在家庭清贫的学生家里,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阅读面比较窄。他们的父母通常因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吃饱穿暖,对于孩子学习上的事,则鲜有问津。在这些现实条件下,寒门学子还有什么优势与家境富裕的学生竞争?面对现实,很多农村学生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在生活的压力下,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辍学了,不得不外出打工。如此,又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寒门子弟即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但毕业后求职历程辛酸而曲折、不得不回到老家讨生活的也并不是个例。读书改变命运,曾经是多少寒门学子的信念,可如今,这一信条正受到挑战与质疑。时下,大学毕业后几年里都就不了业的农村寒门学子,越来越多。“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怎么又回来了?”存在这样疑问的不仅仅是农民。新浪微博的调查结果显示,逾七成网友赞成这样的感叹。

家庭背景已成为子女成长过程中一道不断升高的“隐形门槛”,普通人家尤其是寒门的子女,难以进入社会上升通道。给权势阶层子弟放行,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学校带来更加可观的利益。正因为双方都能获利,“拼爹”之风才会不断蔓延。

人人生而平等,不论背景如何,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这既是个人理想,也是社会发展方向。“拼爹”之风盛行,必定会严重伤害教育应有的公平,上名校将越来越成为家长金钱与权力的竞争,本应以改善和促进教育公平为主旨的义务教育,将成为强化阶层差距的工具。如此,将严重损害公平公正的社会发展基石,继而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拼爹拼背景的趋势看涨

去年的“小升初”电脑派位公布后,在一家央企分公司任中层经理的“乐天派”大柳情绪颓然低落,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来,朋友之间必要的应酬也不参加了。“唉——儿子的上学问题没解决好,很不开心。”大柳的宝贝儿子去年9月上初中,想去离家较近的一所市属重点中学,但愿望落空,被电脑派位去了一所历史没几年的普通中学。“都怪我这当父亲的没什么过硬的社会关系,想花钱请客都请不到关键人物,悲哀啊!耽误了孩子……”

义务教育阶段的“幼升小”划片招生,免试入学。“小升初”由电脑派位,这听起来很公平的,可实际上靠的是一个家庭的综合实力。既要有过硬的社会关系,还要不差钱,该出手时能大方出手。

有人总结称,在一线城市,中考最易,高考其次,“小升初”最难。为了争夺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小升初”成为许多家庭的精神枷锁。尽管国家禁令频出,却依然堵不住乱象丛生——违规办班、私设门槛、权力寻租、人情开路、以钱择校、招生腐败,义务教育的升学路径竟异化为“拼爹时代”的畸形怪圈。

教育资源竞争家长们对孩子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从托儿所就开始了。在北京,孩子从上托儿所到上大学,家长都要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地拼关系,才能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多少年来,北京的重点中小学一直是富裕家庭子女扎堆之地。每天下午四点,东城灯市口一带都是车水马龙,因为那里聚集着好几所市属重点中学、小学。接孩子的高级轿车也比比皆是。家长们的竞争手段都离不开权与钱,交得起不菲择校费的,都不是普通人家。调查显示,北京近20所小学的择校费从3万元到12万元不等。上好的幼儿园,费用比上大学还贵。

综合素质竞争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看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愈发重要。有关调查显示,34.5%的上海家长要求孩子参加过多种课外培训班、兴趣班。35.7%的家长要求孩子参加一种培训班、兴趣班。0-3岁孩子参加兴趣班的平均费用为2061元,4-6岁孩子为3362元,7-12岁孩子为6330元。而寒门学子大多这方面投入远远不足。

文化背景竞争家庭文化背景的竞争是一般人家子女难以越过的无形门槛。优秀的学习潜质及明确的人生目标,与家庭文化的熏陶是密不可分的。柳先生和妻子都是大学毕业后进国家机关当公务员的,家中宽敞的书房里,几个大书架里列满了书籍。父母闲来无事,就一起与女儿读书绘画下棋。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孩子自然深受影响。孩子高考时,成绩自然不错,再加上父母妙不可言的“运作”,女儿顺利地被一所自主招生的名校录取,且是本、硕连读。

家长实力竞争每年新学期伊始,广州不少名牌小学的新生家长忙着报名应聘火爆的家长委员会(家委会)。不少家长感叹,应聘家委会真是名副其实的“拼爹”——家长也要竞争或地位、或资本的实力。于是,学校家委会可以假借全体家长的名义,与学校管理者、教育行政部门,甚至校外经济组织结成利益小团体。学校将收取的补课费、竞赛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通过家委会“名正言顺”地实施。普通家长难免感到自己“被代表”,但无可奈何。而家委会成员自然会被学校方面看重,给予各种关照,甚至有求必应。

更可叹的是,如今社会上流行有这样一个口头禅:“我们无力改变这个社会,但是我们必须为了适应这个社会而改变自己。”当孩子的上升渠道逼仄,又不甘心代代“平庸”下去,普通家庭的家长们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宁可“勒紧裤腰带”,甚至举债度日也要把孩子送到名牌学校去读书。“不蒸馒头争口气”,孩子学出了名堂,将来有个好“拼头”。这些普通家庭的家长盲目干预孩子的教育,导致教育资源拼抢越来越激烈,最终会打乱良好的教育运行秩序。

我们的教育改革虽然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但是也至少得保证教育不是明码标价的商品。有钱有势就能读名校,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异地高考拼爹无疑更是让这种思想底气更足。据《北京晨报》2015年5月14日报道,南方某高校10年所招保送生绝大多数为厅官子女。这种“拼爹腐败”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是在制度保护下披着“合法外衣”剥夺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使得没钱没权的优秀贫民学子还未竞争,就已经被淘汰。这种命运起跑线上的“隐性不公平”才是教育的最大悲哀。

必须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拼爹现象蔓延开来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加大的城乡差异,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盲目干预等。拼爹的盛行,致使焦虑感弥漫于人们的内心,一旦自己的愿望没有实现,往往归咎于无力拼爹的弱势。当这种心理和焦虑充斥于社会,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公众对教育公平的不信任感加剧。一系列事实表明,升学考试、招生录取、新生入学,仍然是时下腐败的高危点,成为权力寻租的工具,变成了一些有钱、有权、有关系者子女上名牌学校的捷径。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规范或原则。教育公平的定义就是要保证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等个人和社会因素不妨碍人达到其能力所允许的教育高度。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基本的、最低标准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公平,首先必须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扩大和切实保障基本的教育机会公平。在义务教育阶段,应着力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巩固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着重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切实落实政府在办好学前教育中的责任,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中,应将主要面向未成年人的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基础性普惠性教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围,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应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当前重点是继续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尤其是财政投入为主的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进困难地区办学条件尽快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不断完善国家教育资助政策体系,使其有效全面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困难群体。同时,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科学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致力于教育的均衡发展,为促进教育公平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应是坚持教育制度规则公平。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重大教育政策及改革举措前,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预设规则程序征求社会意见,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将教育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切实执行到位。同时,做好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实施招生考试“阳光工程”,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更好制度基础,营造更好社会氛围。唯有如此,才会树立制度的权威,使教育公平进程得到有力保障。

江西省教育厅规定,中小学校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到学校就学工作。公办中小学要挖掘办学潜力,扩充招生容量,合理利用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接收形式,可以插班就读,也可以单独设班,使他们能进得来。加强教学管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进城农民工子女与普通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加强学籍管理,定期深入学校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情况进行检查核对,防止学生辍学。

可喜的是,2014年以来,全国教育事业紧抓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在“破解”一些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新成效,在培养学生成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尤其是入学率明显增加。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部署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这一系列举措,凸显了尊重教育规律、规范行政权力、加强社会监督等改革要求。随着这些举措的逐一实施,将从根本上铲除“招生腐败”等生存的土壤,为每一个学子提供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元末隐逸现象的文艺透视 篇11

关键词:元末,隐逸,文艺

葛兆光先生认为“思想和文化的‘连续性历史’, 即是“固有的思想资源不断地被历史记忆唤起, 并在新的生活环境中被重新诠释, 以及在重新诠释时再度重构这样一种过程。”1隐逸文化亦是如此。

元代是一个既造就各种矛盾又酝酿诸多新意的特殊历史时期。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 汉族知识分子的心灵遭受了巨大打击, 蒙古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政策和对科举的轻忽, 又使得大批文人失去了优越的社会地位和政治上的前途。不屑以吏仕进, 以及屈身异族的民族意识使元代文人大多自觉选择了归隐。继魏晋之后, 元代再次出现了蘼然向隐之风。元末战乱时期, 多数士人已经失去了积极用世的热情, 加之全性保身的需要, 士人隐居急剧膨胀, 强化了元隐逸文化的诸特征。由于新的时代对隐逸文化的“重新诠释”, 元代隐逸文化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隐逸的功利性退减

真正的隐士总是通过隐逸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通过修身养性获得人格上的提升, 这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元代的多数隐者依然守护着隐居以求其志的精神。

钱选, 作为元初吴兴八俊之一, 在同乡赵孟頫官拜文人之极的时候, 他却放弃了做官的机会, 选择了隐逸的道路。《清河书画舫》记载:

“吴兴八骏, 赵王孙称首, 而钱舜举与焉。至元间子昂被荐入朝, 诸公皆相附取官爵, 独舜举龃齬不合, 流连诗画, 以终其身。”2

正如钱选在诗中写道:“不管六朝兴废事, 一樽且向画图开。”2表明了他绝于仕进、寄情书画的决心。他隐居霅溪, 在吴兴山水的陶冶中自乐终年。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浮玉山居图》的题画诗中, 他书写道:神襟轶寥廓, 兴寄挥五弦。尘影一以绝, 招隐奚足言!”他无须招之而隐, 吴兴丘壑间的精神自由才是他的真正向往。

被杨维桢称为“一代词伯”的贯云石出生显贵, 父亲官至江西行省平章政事。贯云石初时曾袭父职, 任两淮万户达鲁花赤, 但不久即让爵位于弟。过着“知音三五人, 痛饮何妨碍?醉袍袖舞嫌天地窄” (贯云石《双调·清江引》) 的隐居生活。可惜他39岁时早逝, 引起朋友们的极大惋惜。他善书法, 《元史》称其“草隶等书, 稍取古人之长, 变化自成一家, 所至士大夫, 从之若云, 得其片言尺牍, 如获拱璧”。陶宗仪《书史会要》则称其:“富文学, 工翰墨, 其名章俊语, 流于毫端者, 怪怪奇奇, 若不凝滞于物, 观其书而知其胸中之所养也。”陈基也曾跋其书《归去来辞》卷云:

元·贯云石《跋宋人寒鸦图卷》

酸斋公, 如冥鸿逸骥, 不受缯缴羁而蝉脱秽浊, 逍遥放浪而与造物者游, 近世盖未有能及之者。其自谓平日不为古今人诗章, 而独慕陶靖节之为人, 书其《归去来辞》, 观者殆不可以寻常笔墨蹊径求之也。3

贯云石是一位真正的隐士。他追求的是精神、心灵上的隐逸。

元代中后期文人的命运更加坎坷, 再加上战乱。使得书画中心由苏州、松江一带取代了杭州、吴兴。此时的书画家在杨维桢和倪瓒的身边形成了两个文人集团。书画家们吟诗作画, 来往酬酢, 率皆以进取官名为俗事, 可谓:扁舟一叶五湖游, 痴心一片在林丘, 真正的隐士群体不断扩大。许多书画家或绝于仕进, 隐入山林之中, 或是激流勇退, 率然告别官场, 遨游于山水之中, 走一条“由官而隐”的道路。

朱德润属于混迹官场最终率然隐退的隐士。他于延佑七年 (1 3 2 0) 年由赵孟頫推荐供奉翰林, 英宗至治元年 (1 3 2 1) 授中书省儒学提举, 后又应英宗之召, 命其以金泥写梵书, 书成后于至治三年 (1 3 2 3) 辞官归隐。时年仅3 0岁。他对朋友说:“我挟我能事两朝而弗偶, 是宰物者不吾与也, 其归饮三江水, 食吴门莼乎!”4康里子山、虞集、袁桷等朝中高官均力挽而不应, 他回到吴县天官坊故居, 闭门不出, “讨论经籍, 赠益学业, 不求闻达”, 如此达30年。他这样做正是为了力避乱世, 自保坚贞, 去完成儒家修养己身, 立德立言之大业。

吴镇、王冕、杨维桢、倪瓒等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吴镇一生绝意仕途。元代后期的很多画家都想方设法与官僚豪绅交游, 借后者的力量荐扬自己, 猎取声名。但吴镇拒绝与官员显要们接触, 多结交方外之士、隐逸之人。他一生清贫潦倒, 即使在连画也被人讥为有“酸馅气”时, 仍然保持高洁的品行。他喜欢梅花, 号梅花道人, 常常以梅花自比。元末王冕科考不第, 朋友李孝光推荐他做府吏, 王冕骂到:“吾有田可耕, 有书可读, 肯朝夕抱案立庭下, 备奴使哉?”5当时, 倪瓒不仅自己隐逸也劝朋友隐逸, 他写诗给王蒙:“野饭鱼羹何处无, 不将身作系官奴。陶朱范蠡逃名姓, 那似烟波一钓徒。”功名利禄对他们而言不过是过眼烟云。正如隐士辛愿所说:“王侯将相, 人所共嗜者。圣人有以得之亦不避。然得之不以道, 与夫居之不能行己之志, 是欲澡其身而伏于厕也。”6

元·王冕自题画梅诗帖

产生以上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元代客观的政治环境。首先元代取消了科举取士, 士人失去晋身之阶。虽然元仁宗时代重新试行, 但录取额很少, 而且时断时续, 从延祐二年 (1315) 到元末, 共举行7次科考, 但仅取士1200人, 这使得许多知识分子“年年去射策, 至老犹儒冠”7。其次元代实行种族歧视政策, 将人分为贵贱四等, 南人居末。南人就是南宋统治下的中国南部汉人。从中可以看到汉人一直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元统治者规定政府主要官员的职务只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担任, 汉人中有可做官者, 只能任副职, 而且一般都要从吏做起。在元代, 吏与官是有严格区别的, 吏是具体的办事人员, 供人役使, 位低人卑事杂。正统文人是不屑为吏的, 很多文人宁可忍饥挨饿也不肯屈膝媚上。元代晚期政局更加动荡, 特别是开宗以降, 为争夺皇位, 阴谋倾轧, 仇杀诛连的历史记载不胜枚举。政权交替之际, 为排除异己, 将相大臣纷纷被处死, 这使得元代一些文人视仕途为畏途, 更安于隐居生活。于是, 整体上退减了功利性的出处原则。但隐逸文化功利性的退减, 在某种程度上有效地保证了隐士们对隐逸文化精神内涵的守护。

二、隐逸的世俗化增强

清高孤介, 洁身自好, 视富贵如浮云是隐士给人留下的一般印象。仿佛他们应该是远遁山林, 终日与鸟兽为伍, 不问世事, 过着清静自在的生活。但是, 元代隐士们却将名隐实俗的生活推向极致。早在中唐, 随着中隐模式的提出, 士人就不再鄙视世俗生活。能羞权势薄富贵当然好。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 只要精神超脱, 即使留连世俗生活也不为耻。8在元代, 隐士多和世俗社会打着交道, 有的作小官吏, 却留连勾栏行院, 甚至作起生意。所以元代虽然有很多隐士, 但是《元史·隐逸传》记载的隐士只有杜本等寥寥6人, 远逊于《新唐书》20人, 《宋史》43人。元代大多隐士不再追求单纯的“隐”而是强调精神上的“逸”。“隐”不过是隐士生活的初级境界, 属于技术操作的范畴, 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所执有所待。“逸”则是隐士生活的高级境界, 属于艺术审美的范畴, 完全是无所执无所待。基于这样的观点, 隐士们就过起了有滋有味的俗世生活

如, 杨维桢在《金处士歌》诗序中以吴人金可父之口说:

“余幸有庐一区在市关, 可以避风雨;田一廛在郊外, 可以给衣食;学圣人之道, 可以自乐, 不愿仕也。且仕荣利禄, 隐乐真素, 苟以相易, 彼此两乖。乖而强合, 吾不能已。”

杨维桢更在诗中说:

“新阙下, 足终南。贫贱易屈, 贵富易淫。故大隐在关市, 不在壑与林。”9

元好问为娄公写过《市隐斋记》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10。

元代隐士不再匿身深山。即使要隐居向往的也是这样的生活:“黄花开数多, 翠竹载些个。农桑事上数, 名利场中捋。禾黍小庄科, 篙落棱鸡鹅。五亩清闲地, 一枚安乐窝” (乔吉《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自适》) 元代很多隐士本来就有丰厚的家产, 如倪瓒。其家族就是无锡有名的富豪, 资雄于乡。基于此, 元代很少有人象五代的荆浩一样隐居山中。根据将星煜在《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中对各个朝代隐士地域分布的研究, 元代居住在山林中的隐士, 和唐52人, 宋56人相比仅有15人。

但是, 元代大多隐士有着自己亲近自然的方式。他们通过建立园林亭馆、名堂佳楼, 把山水搬入家中, 在小巧玲珑的壶中天地把玩自然。著名的庭院有倪瓒的“清閟阁”, 戴表元的“清华堂”。其中尤以顾瑛的玉山草堂规模宏大:“春晖楼”用以迎春, “秋华亭”可以送秋, “芙蓉馆”用来消夏, “听雪斋”可以赏雪。另有赏月的“钓月轩”, 观花的“浣花馆”, 品评书画的“书画舫”, 吟诗联句的“可诗斋”等。园林和庭院生活提供给隐士的是物质条件上的优越和方便, 精神上的充实和超然。

元末隐逸文人之间更是雅集频频, 数量激增, 在不安的年月中以诗文书画交友酬唱。与他们交往的有的是方外之人, 有的是达官贵族。对于世俗的物质生活, 隐士们是迷恋的, 不少甚至沉溺其中。远离政统束缚的隐士就在清谈、吟诗、书画、颂经、垂钓、酌酒、品茗、调琴、炼丹、弈棋中度过一生。元末雅集中的以隐玩世的放荡行为更是元代隐逸世俗化的极端表现。

这种隐不绝俗的现象并不奇怪。中国人的价值观是执着于现实的, 当有合适的社会环境, 他们会积极地向外发展, 建功立业。当社会环境不适合建功立业, 他们会独善其身, 通过内心世界的调整来获取心理的平衡。加上元代隐士受到禅宗、全真道以及宋明理学注重本体精神化修炼影响。元代隐士把精神隐逸看得比肉体隐逸重要得多。所以, 他们对隐逸生活的形式不再刻意要求。

三、隐逸与艺术的并行

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艺术家必须是个生性孤独, 好深思, 爱正义的人, 是个慷慨豪放, 容易激动的人, 流落在萎靡与腐化的群众之间, 周围尽是欺诈与压迫, 专制与不义, 自由与乡土都受到摧残, 连自己的生命也受着威胁, 觉得活着不过是苟延残喘, 既不甘屈服, 只有整个儿逃避在艺术中间;但在备受奴役的缄默之下, 他的伟大的心灵和悲痛的情绪还是在艺术上尽情倾诉”。11

元代的隐士未必孤独, 但现实的苦闷最深重。这客观地激发了他们去追求内在精神的超逸和解脱。一方面他们不再介入政治, 不再采取主动出击的态度去思考人与宇宙的关系, 力求实现人与外界的和谐与统一。另一方面由于他们人生观由外而内的转变促使其将更多的精力投向文艺领域, 借助文学、书法、绘画等来抚慰苦涩、无奈的心灵。

作为一本较有影响力的诗歌选集, 《元诗选》它共选元人诗歌1 9 5 7 4首, 其中很多就是隐士的创作。元好问是《元诗选》中选诗最多的一位作家, 共选了4 4 5首, 他就是元初隐士的代表。元好问自金亡后一直不仕, “晦道林莽, 日课一诗, 寒暑不易”1 2。刘诜也是这样一位气质高洁的隐士。宋亡时, 他才十二岁, 但一直未仕, 以处士终, 著有《桂隐录》。《元诗选》共选其作品317首。他的创作也颇丰, 《元诗选》选录其诗367首。综观整个《元诗选》, 有六人选诗超过三百首, 其中除虞集、萨都刺外均为隐士。元曲是元代最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样式, 在钟嗣成所著《录鬼簿》中记录了一百五十名曲家, 绝大多数都是隐逸之士。如张养浩、白朴等。他们的作品很多反映了归隐后清贫自适的生活。

元吴镇、张雨书画用印

书画领域同样遍步隐士的足迹。

元代, 以山水为主要绘画对象的文人画已经完全成熟, 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征, 具备了富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元文人画的成熟离不开隐士的功劳。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四位元末的隐士代表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

书法上, 元代隐士中善书者甚多。除本文要重点介绍的倪瓒、杨维桢外, 还有杜本、张雨, 吴镇、吴叡、王冕、黄公望、王蒙、郑元祐、陆继善等, 其中郑元祐居吴中, 以臂疾不仕, 他的左手楷书可以称为一绝;陆继善双钩摹唐人《兰亭叙》, 也可称乱世中的绝唱。启功先生赞之为“豪杰”13的吴镇 (1280-1354) , 其草书《心经》可谓元代草书的一座高峰。吴镇性孤骞, 不能旁人篱落, 故其书也高洁飘逸如野鹤, 钱棻评其书“朋抟狮骤, 咸奕奕有生趣, 出元季诸家之上”。吴叡 (1298-1355) 暮年号养素处士, 长于篆隶, 14尤其是他写篆书用《诅楚文》法, 其篆书结体打破打破了小篆的瘦长与单一, 颇具个人特色。刘基称赞他“下笔初若不经意, 而动合矩度。识者谓吴子行先生, 赵文敏不能过也。”15元代隐士中有不少以篆刻印章之术谋生的, 如尹国寿, 上饶愚溪人, 儒宦名家, “值世代迁革, 世官不可复, 叙图试吏以庇其身, 然屡试而屡格。即不获所图, 遂专意篆学, 游士大夫之门, 得其片文只字者, 如宝, ”元人吴澄就曾感叹道:“然则国寿之不用于时, 未为不幸也!”16

总之, 元代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 促成了独特的隐逸风尚, 并对以后隐逸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上一篇:会展服务营销下一篇:防治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