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透视(共5篇)
多维透视 篇1
一、教师职业倦怠重释
自弗洛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以来, 该领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许多研究者都在各自的研究中对其进行了界定, 而这些界定都是基于最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 即人们所熟悉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组织学理论。这两个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对职业倦怠的不同解释, 代表了两种在本质上不同的理论取向。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内, 以玛勒诗 (Maslach) 与派恩斯 (Pines) 为代表, 他们提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 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其中, 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部分, 指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 个体就会随之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 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 即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增长。
而在组织学中, 奎内斯 (Cherniss) 提出:职业倦怠是由于长时间从事要求苛刻或令人沮丧的工作所造成的个人消极的变化, 是个体的职业态度与行为以负性的形式逐渐发生改变的过程。它一般包括:应激阶段, 即个体资源与工作要求之间不平衡;疲劳阶段, 指及时、短期的情绪紧张、疲劳和耗竭;个体防御性应对阶段, 负性的工作态度与行为出现。
尽管上述有关职业倦怠的定义彼此不一, 但我们仍可发现其共同之处:在情绪方面, 表现为长期高度紧张、疲劳状态 ;在工作方面, 表现为工作压力大;在精神状态方面, 表现为消极、负性状态。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认为职业倦怠是指工作人员由于工作压力大, 情绪长期烦躁, 付出与所得不一致, 而陷入一种精力衰竭的状态, 最终导致对工作丧失兴趣。
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职业倦怠的一个重点。把职业倦怠研究延伸到教育教学领域, 必将为教师素质的持续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新的契机。综观上述观点, 我们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情境中, 由于长期面对琐碎复杂的工作要求与压力, 引发情绪疲劳、能量耗竭、效率低下、热情降低, 最终导致对自主性、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丧失兴趣和激情的一种去个体化现象。
二、教师职业倦怠探因
1.社会因素
职业倦怠不仅是个人的生存状态, 也是社会面貌在个性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社会存在与变迁影响了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
(1) 信息技术的挑战。
在无限膨胀与频繁更迭的信息洪流面前, 教师已不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在年轻人占主导地位的后喻社会里, 年长一代反过来要向年轻一代学习。这一系列挑战迫使教师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网络资源来丰富课堂素材等, 挤占了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业余时间。所有这些都使教师不堪重负, 并极易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过度疲劳。
(2) 社会地位的弱势。
教师的社会地位通常指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尽管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不断被强调, 但就目前来看, 教师的经济待遇较低、社会权益得不到及时合理保障、职业声望不高等现实问题, 对广大教师产生了一种潜在的压力。献身教育的崇高理想和社会地位的弱势现实之间的巨差大大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继而发展为职业倦怠。
(3) 选聘制度的缺陷。
我国现行选聘制度未能严格把好教师“入口关”, 不少动机不纯的人陆续“混”入教师行业, 为日后职业倦怠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对这些人而言, 教师未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未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育也不是促进社会与个体发展的神圣事业, 而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对这些不热爱教育事业、缺乏奉献与进取精神的“教师”而言, 教育教学何乐之有?长此以往从事一项没有乐趣的职业, 对自身无疑是一种摧残。
(4) 教育改革的两难。
“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 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真实写照。在现实教育实践中, 教师一面要引进新的教学理念来改革课堂结构, 同时又要对学生进行各种训练以应付一系列的社会性选拔考试, 如中考、高考等。教育改革的两难造成了教育者人格的分裂。这一系列的压力时刻困扰着教师的精神世界, 这恰恰是教师职业倦怠滋生的沃土。
2.学校因素
职业倦怠不仅是单纯的个人压力问题, 而且是个人与工作情境 (学校组织) 互动的结果。
(1) 师生矛盾的凸显。
美国教育协会民意测验发现:“管教学生的困难已经成为教师压力及倦怠的主要因素 (Shaknarow&Farber) ”[1] 。伴随我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与冲突化, 学生的问题行为也日益凸显。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难免会有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是极端行为, 难免受到学生家长的责难和学校领导的批评, 甚至会被处分。整日游离于这种难以调和的师生矛盾中, 难免会让教师对其从事的神圣事业感到失落、无助、沮丧。
(2) 人际关系的僵化。
学校是教师的第二家园, 教师之间相扶相帮的氛围能让所有的“家庭成员”感受到关爱与快乐。但是在现实的学校情境中, “条板箱式”的工作方式使得教师人际关系冷漠疏远, 教师之间或各自为政或文人相轻, 这样的家怎能让人去爱并为之付出一切?生活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情境中, 教师的身心健康会遭受严重影响, 倦怠问题迟早会产生。
(3) 内部管理的科层化。
在学校的科层化管理之下, 教师对学校管理事务缺乏参与权与发言权, 教师的工作以学生成绩及升学率为评价标准, “师以生贵”有失公允, 教师因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激励而丧失掉积极性与主动性。他们在工作中整日呕心沥血却受多方责难, 重压之下自身发展受阻, 难免会产生厌倦情绪。
3.职业因素
教师职业相对于其他职业的特性, 随时随地诱发着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
(1) 教师身负众望。
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 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感召下, 在学生家长望子女成龙凤心态的强化下, 教师身负的重任和期望也在不断加重。教师的有限工作必然不能全部满足这些又高又多的期望, 冲突与压力也就随之产生了, 它们弥散在教师的日常工作甚至生活中, 无形无色。
(2) 工作方式复杂。
教师对学生来说, 既是知识的传播者, 智慧的启迪者, 又是情操的陶冶者、信念的激发者。因此, 教师工作是一项复杂并富于个性化的工作, 它要求教师既要遵循规律, 又要创新求变;既要言传, 又要身教;既要讲究科学, 又要讲究艺术。这些要求增加了教师工作的难度, 使得一些教师在面对困惑时容易畏难退缩, 无力应付而催生职业倦怠。
(3) 业绩长效隐蔽。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成效有些是立竿见影的, 但大多在此时此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是一个长期的、后显的过程。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归因于自身的努力外, 还有无数老师默默无闻地托举, 至于哪位老师的功劳大一些更不得而知。因此, 在艰辛的付出之后, 教师得不到及时的回报和认可, 这就导致了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降低, 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4.个人因素
一些现有的研究大多从人口学变量 (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 和人格特征 (如A型性格、低自尊、外控型等) 两个方面来分析个人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笔者认为人口学变量和个性特征具有个体差异性, 而且是心理学的视角, 不打算把它们作为个人因素的考察方面。本文认为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人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职业动力不足。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与就业压力的增大, 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不乏“功利”或“将就”的态度, 往往对将要从事的职业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诚心。一旦入职后发现与自己的初衷不符, 就会产生抱怨心理, 教师也不能脱嫌。教师的职业动力不足, 不仅体现在入职前, 还有入职后;不仅在新教师身上存在, 在老教师身上也有体现,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2) 多重角色冲突。
角色是人们在群体及社会中由于占据一定的地位而表现出的态度与行为, 或所应履行的职责。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重化, 在学校要扮演教员、领导、心理保健者、纪律执行者、学生的知己与朋友, 在学校外的家庭或其他社会组织中, 可能是人妻、人母甚至更多。承担的角色越多, 角色间的利益冲突与转换也就越剧烈, 如果教师不能妥善处理这种不和谐, 压力就会随之产生。
(3) 完整自我缺失。
一些教师在学校之外的时间, 常被用来备课、批改作业, 或者是处理一些家庭事务等。“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式的生活, 使他们的生活比较孤立、封闭, 与社会的联系少。如此一来, 教师会容易局限于狭隘的工作功能所塑成的局部世界之中, 不能以更宽广的眼光去看待整个世界, 不能借此实现自己并将自己导向一种整体性的存在。教师的工作与休闲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用于自身全面发展的闲暇时间反而成了工作的补充, 成了“被遗忘的时光”。
三、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1.社会:建立支持网络
(1) 还原教师凡人本性, 给予合理期待与肯定。
教育是神圣的但不是万能的, 教师也并非像神一样无所不能、无坚不摧。每个教师个体是一个真实的人、普通的人、有限的人, 而非古书中的圣贤。他们有着普通大众的能力, 也有着普通大众的欲求。因此, 社会各界要对教师合理归位、寄予理性期望的同时, 也要给予肯定。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促进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使教师具有良好的效能感, 从而对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情感。
(2) 优化教师聘任方式, 完善教师资格制度。
现行的《教师资格条例》对于教师资格的认定中, 诸如“热爱教育事业”的表述过于抽象, 尤其是对从教动机的排查有所欠缺, “教育教学能力”应如何界定和把握等还需进一步明细。各省市要结合教师聘任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不断完善教师资格制度, 尽快制定教师资格标准, 强化对拟任教师情域的考核, 使真正符合条件的人进入教师行业, 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3) 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享有的专业自主权, 如“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指导评定学生权”“参与学校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这些权利的落实是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有力武器。相关部门和机构应进一步完善落实法律法规, 将“纸面规则”落到实处。
2.学校:构筑组织文化
(1) 完善激励机制, 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工作环境或条件相联系的保健因素, 只能防止员工产生不满情绪;与工作本身有直接联系的激励因素才能起到激励员工积极性的作用。在学校管理中, 要重视教师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的建立及其操作的公平性, 合理处理提职、晋级、进修、评优等与广大教师切身相关的问题, 以此来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促使其对工作尽心尽责。
(2) 改进校园文化, 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
教师所在学校的组织文化与人际网络会影响到教师与其他人员的交往互动, 影响到教师的专业行为与工作态度。学校要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 对教师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校长和教师属于学校活动的核心人物, 校长和教师的交往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组织气氛是否融洽。因此, 校长要多关心、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 真正做到管理为教学服务。学校应组织各种集体活动, 为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创造机会, 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生成。
(3) 加强培训指导, 引导教师的职业成长。
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指出: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发展规律, 在引导阶段和生涯挫折阶段比较容易陷入职业倦怠。就职初期, 初任教师往往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正如卡瑞克和卡兰翰 (Cruick & Callanan) 所说:“一个师范生的书桌与一位教师的书桌之间的距离, 虽然在直线跨度上很短, 但是它确是这些年轻人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所要跨越的一段最长的心理上的历程。”[2] 因此, 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所遭遇的问题及感受, 学校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援、协助、培训、辅导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教师职业生涯课程, 组织教师参加校内或校际间的研讨会, 邀请教育专家讲学, 或是教师结对子等方式来帮助这些教师摆脱倦怠, 顺利度过低谷, 不断追求专业成长。
3.教师:学会自我调适
(1) 正确认识职业倦怠。
办法远比问题要多,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教师要对侵蚀自己生命的职业倦怠学会自我认知、自我调适。作为教师个体, 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症状时, 应正确认识倦怠问题, 勇于面对现实, 分析自己的压力来源, 主动寻求帮助, 加以化解。作为教师个体还应意识到职业倦怠并不是只在一生中发生一次的现象, 它可能像病菌一样潜伏在我们的周围, 随时将我们俘获。如果我们能学会识别职业倦怠的症状, 防患于未然, 那么我们就能很快地回复平衡的身心状态, 而不需要一个较长的恢复时期。
(2) 合理渡过休闲时间。
教师相对于其他职业群体, 休闲时间比较充裕, 加上寒暑假, 一年约有160天的假日。休闲不仅是量的问题, 更是质的问题。休闲是“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 它的意义体现在:“一是解除体力上的疲劳, 恢复生理的平衡;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成为心灵的驿站。”[3] 因此, 休闲为解决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与支撑。教师要学会休闲, 提高休闲层次。在闲暇时间, 教师既可以选择适当的运动、户外游乐、媒体娱乐、家庭活动、社交等实践活动, 又可以进行升华师德境界、反思教学实践、沉淀教育理论等精神活动。它使我们在精神的自由中体验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 从而克服职业倦怠带来的身心俱疲。
摘要: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其生存状态不容乐观, 已严重影响到教师、学生及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在对教师职业倦怠重新认识的基础上, 从社会、学校、职业、个人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其成因, 并指出:社会建立支持网络、学校构筑组织文化、教师学会自我调适, 是帮助教师应对职业倦怠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探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 2003 (2) :62-64.
[2]Indith C Christensen, Ralph Fessler.The Teacher Career Cy-cle Understanding and Build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J].Allyn&BaconBoston, 1992:160.
[3]马惠娣.人类文化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1) :55-65.
多维透视 篇2
一个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做法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会计准则的不协调,财务报告的额外成本和跨国公司处理业务的困难变得严重。因此,会计准则的协调性在国际上一直被大力提倡,以便加快经济决策的进程。
一、会计多元化带来的问题
各国会计的差异反映在不同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中。如果投资者和债权人遇到财务报表的困难,他们就可能不愿意投资或借贷资金,因此,使用一个公认的会计语言表达,对财务报告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各国会计实践的多样性导致一些当事人的问题相当严重,其中一个问题涉及与外国公司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各子公司按当地规定编制财务报表,这些规定通常要求公司使用当地会计原则保存当地货币的账簿。按照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GAAP)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母公司也必须转换其外国业务的财务报表,以纳入公认的会计原则。与会计多元化相关的第二个问题是,一些国家缺乏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许多人认为,东亚金融危机的失败是由于会计透明度的缺失。由于披露缺陷,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无法充分评估风险,因为财务报表并没有及时反映出风险暴露的程度,债务的实际规模隐藏在未披露的关联交易和资产负债表之外。
二、国际会计的协调途径
随着金融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立一套在国际上值得信赖的会计准则,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符合全球会计协调化的背景下,必须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球市场力量戏剧性地改变金融格局,学界认为,国际会计的协调是一个涉及多样性以达到和谐状态的过程。这种协调一致的会计准则,将有助于帮助国际交易和提供理想的信息,以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可以规范信息普遍的经济决策、细化金融市场信息、提高管理责任。会计的协调主要包括会计准则、上市公司披露与证券发行以及审计标准。
国际会计协调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允许外国公司使用母国会计准则
允许外国公司编制财务报表使用其母国会计准则,这就要求必须提供关键的会计信息,提交净收入和股东权益之间的母国和所在国的财务报表。可以说,协调比准备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成本更低。例如,美国证交会就允许外国公司准备除GAAP以外的财务报表,然而,他们也必须提供调和外国公认的会计原则和国内公认的会计原则。
(二)相互承认对方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之间相互承认,就意味着虽然他们没有根据国外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但是仍然很容易被国外接受。例如,伦敦证券交易所就可以接受外国公司提交的以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为基础的财务报表。目前的国际会计协调工作开始于。,所有欧洲公司在欧洲证券市场交易都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其中,澳大利亚会计准则委员会(AASB)发布了自己的标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必须采用他们国家的所有会计准则。
许多国家,像韩国、蒙古等也采用国际会计准则,而在俄罗斯,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也非常相似,新西兰的会计准则则采纳了36项新会计准则及12项相关解释,这些都形成了新西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新加坡,很多会计准则基本上采取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现在,这些被称为新加坡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日本则是国际会计准则的坚定支持者,日本的注册会计师协会已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团队共同努力,试图让日本标准等同于国际标准。日本已开展的会计联合项目与IASB合作,有效消除了日本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的差异。
三、国家会计协调的回顾
(一)中国
中国目前的会计制度始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由财政部的制定会计和审计标准。1992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IFRS)指导了新会计准则的架构设计。
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CASC)是财政部的一个机构,成立于。目前,中国已经颁布了如现金流量表和债务重组问题的会计准则。基本原则是:(a)持续关注;(b)一致性;(c)权责发生制;(d)匹配。后来,财政部颁布了一个列表,努力消除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这就是新会计准则(IAS)。它对规定遵守的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了许多变化处理,如在中国上市的公司的坏账率可以高达政府批准0.3%—0.5%。事实上,国际会计准则允许企业确定计提坏账准备。因此,这些规定在协调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取得重大进展。当然,中国所有的上市企业都必须遵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二)美国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有权监管会计事务。美国1973年成立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已经发布了150个财务会计准则公报。其会计理论主要涉及:(a)会计实体;(b)持续经营事项;(c)会计时间;(d)货币计量。在美国,所有的研究及开发成本确认为费用,后进先出,先进先出,平均成本的方法是允许的`,采用负债法核算所得税。
在美国,SEC没有接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作为财务报表的外国上市公司提出的依据。当前,国外上市的公司必须做到:(a)编制报表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b)美国要求提供详细的盈余和外国会计的账面价值,这是保证国外上市企业提供高质量财务报告。
、FASB和IASB签署的“诺沃克协议”试图调和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四份文稿基本汇聚了美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标准。目前,FASB和IASB都在开展联合项目,解决收入和相关业务问题。
(三)澳大利亚
在1984年之前,虽然澳大利亚会计研究基金会(AARF)制定出会计准则,然而,AARF制定的标准并沒有取得合法的地位。1984年,澳大利亚政府成立了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展了国际会计的标准。澳大利亚的会计准则除了评估有形资产和研发(费用化或资本化)外,大致符合美国的会计准则。
自以来,AASB采取更加强硬的国际协调政策,AASB也负责审查现有和标准草案,看它们是否符合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因此,澳大利亚会计准则虽基本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澳大利亚的要求与IAS完全相同。通常情况下,国际会计准则往往让比澳大利亚的会计标准有更多的会计核算方法。自20以来,澳大利亚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准备财务报表。
(四)印度
印度特许会计师协会是会计和审计的最高组织。印度在1977年成立了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以规范财务报表的各项项目。目前印度会计准则实际上等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直到,法定审计是印度唯一的执法机制。19,印度政府成立了全国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这是一个关于会计准则的咨询机构,对会计准则的国家咨询提供建议,努力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不时发布标准,某些标准也会根据新的和附加的标准以及行业的经验进行了修订。此外,董事会还准备了一个比较列表,详细列出了相应的印度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以及在目前的经济和商务活动中,哪些准则是无关紧要的。
研究表明,印度正在慢慢地进入会计准则的舞台。当然,与其他国家相比,印度的会计准则进展特别缓慢。然而,印度的一些会计准则虽然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对应,符合国际会计准则,但同时也存在显著差异。
在印度,会计准则标准的制定者来自不同的机构,这也导致了其国际会计准则标准进展的缓慢,其国际化也缺乏一定的方向。国际会计标准所规定的评估方法的复杂性,需要专业判断、广泛评估、完整性和一致性。在所有国家,尤其是在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这可能不太容易实现。在这些地区,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其会计处理导致账户的差异,范围主要包括综合财务报表、所得税会计、金融工具及无形资产。
四、结论
国家资本市场的放松管制加大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融合,在国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面临会计多元化的问题。没有相互的协议,会增加大量财务报表重复以及协调的成本,投资者等也会特别关注其他国家编制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因此,国际会计协调是必要的,必须为跨境用户提供可比和可信的财务报表。
几十年来,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出现了许多重大发展。许多组织(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欧盟、IFAC)贡献了许多重要的资源,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卓有成效。例如,欧盟要求上市企业必须遵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加拿大还允许使用缺乏互相承认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因此,通过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全球资本市场将更加有效和高效。
在国际上,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化会计准则的协调。协调是通过国家之间有差异的做法,消除会计原则在世界各地之间的不必要的差异。
多维透视 篇3
[关键词]都市旅游;历史演进;多维特质;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006(2008)01—0026—04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成世界旅游强国进程的推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大大促进我国都市旅游的发展。世界人口基金会《2007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中指出,2008年起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中,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将跨越这个门槛。据中国国家统计局预测,201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接近45%,2020年前后为55%-60%,2050年前后将达到70%左右,届时我国将完成了城市化进程,我国的城市人口将有11亿,城市也将增至1200座左右。此时,都市将成为当今世界人类居住最集中的地方,承载着人类巨大的创造力和深厚的文化精神,都市旅游也就成为最重要的旅游类型之一。因此,进一步加强对都市旅游的深度研究,用科学的方法论来探究都市旅游发展的模式与对策,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一、都市旅游概念的提出
“都市旅游”是从“城市旅游”的研究中细化而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但“都市旅游”又不同于“城市旅游”。都市是指在城市体系中具有区位优势的那些工业化、商业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地”大城市;那些规模较小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限,不能称之为都市心。在我国,直辖市、各省会首府城市以及近年来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起来具有副省级以上级别的少数城市都属于都市。因此,都市有着一般城市所不具有的旅游资源,同时,其所发挥的作用也远比一般城市大得多。
对“都市旅游”的研究源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城市旅游研究。斯坦斯菲尔德(C.A.Stansfield)于1964年在其著作《美国旅游研究的城乡不平衡》(AnNote on the Urban-nonurban Imbalance in American Recreation Research)中首次提出都市旅游的概念。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开始认识到都市旅游的重要性,但都市旅游研究真正发展起来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都市不只是区域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也成为旅游活动中心。
我国“都市旅游”的概念是上海最早提出来的,这是由上海的城市地位所决定的。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国际化的现代大都市、历史文化名城。从这一城市特点出发,1997年上海市提出“上海都市旅游业发展的定位,应该是都市型旅游;上海旅游发展的特色,应该是融都市风光、都市文化和都市商业为一体的旅游特色。”并具体指出形成上海都市型旅游特色的方向:“一要充分利用人文资源和经济中心城市资源的优势,二要充分发挥城市新景观的作用,三要充分发挥城市的综合功能”。这些见解冲破了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等问题的传统认识和狭隘理解,拓展了上海发展旅游业的视野,释放了城市蕴含着的巨大旅游资源潜力,使城市旅游有机地融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从而推动旅游业向更广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发展。
二、都市旅游的历史演进
地理学家与旅游学家长久以来一直在探索城市的旅游发展模式,为什么一些城市非常重要而其他的就逊色得多,这其中显然有一些常规的因素驱动。为了了解旅游在城市经济中扮演的角色,首先,必须明白城市是如何转变功能的,并把旅游研究置于城市历史演绎的这个广阔背景之中。
早在18世纪下半叶,在工业革命建立的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都有了很大提高,居民的闲暇时间增多,繁华的都市如伦敦、巴黎、柏林等凭借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地位逐渐成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加深、产业集聚、人口集中,都市环境越来越恶化,都市问题不断出现并引发人们逃避都市拥挤、单调、污染的生活环境而回归自然的旅游开始成为主流,追求阳光、空气、沙滩的新旅游项目不断出现,并占据旅游市场成为主角,都市旅游开始衰退。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一些大都市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使都市具有了旅游管理、接待、集散和辐射中心的功能,吸引了众多商务、会议、国内外交流的客人,成为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统一体。这个年代是世界都市旅游迅猛发展的时期,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以及交通工具等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都市旅游在全球的发展也越来越普遍和成熟。
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展都市旅游的内、外部环境都已发生很大变化:首先,旅游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后,步入后工业化社会,正走向体验经济。其次,新一轮城市建设给都市旅游提供了新的旅游基础设施和专门设施,创造出了新的都市旅游资源。随着世界旅游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向多样化、个性化、休闲化方向发展,及旅游业和其他各种产业的交互融合渗透越来越普遍,单纯的都市风光、都市文化和都市商业已经不能涵盖层出不穷的旅游新业态,也不能满足旅游者日益扩大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都市旅游的深度发展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其内涵和外延。在我国,北京申奥的成功与上海申博的成功,为都市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借承办奥运会与世博会之机,使我国都市旅游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如何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进行旅游形象的重新定位和旅游产品的更新?如何“通过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措施,将所有群体与都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合为一体,使都市成为旅游者和社区居民‘人人共有的城市’(A City for All)”?这些都是都市旅游发展中的新课题。
三、都市旅游的多维特质
过去,对都市旅游缺乏关注主要是由于当时流行的方法论。经济出口基地理论表明都市经济主要是制造业,制造业赚取了世界其他地方的外汇。后来,人们认识到部分长期被忽视的服务业能产生外汇,但主要关注的是金融、保险这样的生产型服务业。事实上,对城市而言,旅游是非常重要的出口行业,而且与相当多的行业有很强的关联性。研究旅游的学者只把大城市看作是旅游客源地,而忽视了大城市也是一种旅游目的地。这种忽视可能是由于大多数的注意力都放在度假旅游上,在城市许多重要的区域,几乎从未意识到商业、会议、体育、事件等活动是都市旅游的一部分,于是对城市旅游开发的意识不强,以至到了长节假日有些地区出现了空城现象。对此,詹森·沃贝克(Jansen Verbeke,1988)首次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都市旅游的要素作了系统分
析:历史性建筑物、都市风光、博物馆、画廊、戏院、体育和其他各项活动,这些是都市旅游的第一要素,并把虽非核心、但也很重要的旅游活动要素,包括饭店、餐厅、商场、购物场所和其他服务列为第二要素,交通和旅游基础设施则被看作辅助因素。后来随着旅游产业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都市旅游的范围也逐步扩大,主要包括依托商务、会展、工业、农业、科教、体育、休闲、保健、度假、节事等开展的各项旅游活动。都市旅游的外延越来越宽泛,涉及多领域的交叉渗透,充分体现都市旅游活动的多维特质。
然而,詹森·沃贝克(Jansen Verbeke)的模式揭示了都市旅游外延的多样性,却尚未揭示都市旅游内涵的丰富性。都市旅游研究的许多任务之一是要弄明白发展都市旅游以及人们能被吸引到城市的更深层的原因。研究都市旅游需要从不同学科去观察它,需要运用新的方法论,从多维角度透视其内涵。
1.从经济学视角透视其经济内涵。旅游卫星账户证实旅游对其他相关行业具有强大关联带动作用。因此,都市旅游开发必须与相关产业结合,拉长旅游产业链,创新旅游产品,做大旅游产业群。如上海应加快都市旅游与金融、教育、汽车、钢铁、石化等行业的结合,培育和发展都市工业旅游、现代农业旅游、修学旅游等新型产品。而且我国已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等城市群,其创造的GDP几乎占据我国GDP的5成,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都市旅游势必要开展区域联动,形成“都市旅游圈”,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受益,提升都市旅游的国际竞争力。
2.从社会学角度透视其社会文化内涵。都市旅游的根基在文化内涵与特色。事实证明,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很难成为都市旅游目的地,缺乏文化品位的都市也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都市旅游必须要重视历史地段和古建筑的保护,挖掘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前提下利用开发,将其打造成精品,成为城市的代表。同时,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加入现代的元素、融合时尚的气息,不断提炼出新的内容。以传统文化为魂,现代文明为情,使之更符合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的特征和趋势。都市旅游通过城市特定文化的整合和归纳,在趋同化中塑造城市特色,使人们对都市形象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3.从生态环境学视角透视其生态内涵。现代化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城市病和种种弊端:污染、热岛效应、紧张的节奏、拥挤的空间等。发展都市旅游,要在促进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从人们生活、休闲、娱乐、便捷等方面的考虑。使城市道路景观化,城市设施完善化,通讯信息化,交通网络化,街道园林化。以“绿”为主题,构筑新型的现代化的城市格局,以旅游为工具再造都市和工业环境。在旅游产业内,可打造一批节约型、环保型、生态型旅游企业,创建绿色酒店、绿色景点的新模式,将旅游业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
4.从人类学角度透视其和谐内涵。麦克坎纳儿(Maccamell,1976)早已说明人们旅游为了验证他们的生活,为了体验“高质量生活”人们必须旅游。他们参观过这些地方后,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充实,和世界历史联系在一起。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享受的追求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新阶段的都市旅游要从“打造和谐社会”出发,强调以人为本,将“生活”提升为都市旅游的主旨。促进城市的人居(居住和游憩)环境优化,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以满足游客与居民对自然文化环境和生活质量提出的较高要求。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和谐城市”主要体现为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经济的和谐发展、科技时代的和谐生活、社区细胞的和谐运作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和谐互动。
四、都市旅游发展模式
都市是个现代概念,它是从City(城市)扩展到Urban(都市),再从Urban提升到metropolis(大都市)的过程,发展都市旅游无固定模式。各个城市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社会文化背景、市场潜力、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化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各个城市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但是,都市旅游发展模式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合。无论哪种类型的都市旅游发展模式,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都市旅游的发展与经济、文化、自然相协调,营造一个以旅游、文化、生态和城市为一体的发展局面;与社区发展相结合,形成一个和谐的都市生活图景。对此,对都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项深度开发的对策:
1.深挖文化内涵。文化是都市旅游的底蕴,任何都市旅游产品都有其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但是蕴含其中的文化因素却使都市以文化整体的形象长存于人们的心中,维持了一种持久吸引力。如提到上海,人们就会想到东方明珠、石库门、新天地、南京路、外滩,还有名人轶事——这就是上海,一个融汇中外文化和历史的地方,它永远令人顾盼神往,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当前,在城市面临雷同化和“通俗化”的危机中,每个城市都应该根据自己地域、民族、历史、文化的特点,精心构思和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使城市的风貌更具内涵和底蕴,使都市旅游更加凸显出文化特色。
2.融入城市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改造过程必须将城市旅游考虑进去,并作为城市功能和建设的重要因素加以设计规划。强调规划布局与城市设计的园林化、建造风格与立面造型的环境协调性、标志系统的规范化和艺术化等,大力营造城市综合环境,把旅游开发融入城市整体建设之中,这不仅能为发展都市旅游提供良好的基础,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3.转变政府职能。旅游的综合性导致都市旅游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它要求政府管理是全面的,能覆盖各相关行业;要求管理是全方位的,能触及市场各个层次;要求管理是权威的,能扫除各种市场和非市场障碍。另一方面,旅游的综合性导致其行业跨度大、行业界线模糊,旅游管理部门又不能包揽其他管理部门的职能,只能实施联合管理。要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由管理企业转向管理市场,研究制定旅游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增强对旅游发展全局的统驭能力。
对奥巴马政府能源新政的多维透视 篇4
关键词:美国,奥巴马政府,能源,政策,建议
0 引言
美国是靠战略制胜的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国屡屡在关键转折点上推出创新对策, 在帮助自己的同时也引领世界走出了危机。如今, 在新一轮的经济危机背景下, “能源新政”构成了奥巴马整个执政纲领的中枢。今后, 美国政府将展开以新能源应用为核心的一整套国民经济重组计划。
面对深陷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 中国经济也受到了较大波及和影响, 能否以此为契机, 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提振经济、占领未来世界能源有利地位的制高点, 这是很值得思考的新问题。
1 奥巴马政府提出能源新政的政治背景
能源问题并不是孤立的, 是与国际安全、国家战略密切相关的。能源政策是关乎国家未来的根本大计。尤其是出于当前全球气候变暖, 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会耗竭, 诸如石油等化石能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以及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等的困绕, 各国对能源资源安全的关注程度随之上升。能源政治益发成为国际社会热议的主题。能源安全关乎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等方方面面。
目前, 各国对能源, 尤其是石油资源的争夺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 各国都将保障能源安全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首要目标。作为国际能源争夺战中的主角——美国, 在过去的40年里, 几乎所有的美国总统都在为能源独立供应而努力。1970年, 尼克松就任总统后推出了1个在5年内研制无污染汽车的计划, 并承诺1980年实现能源自给自足;福特总统曾经制订了名为“能源独立蓝图”的计划, 要求美国1985年完全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卡特总统在1979年推出了1个号称与战争同等重要的, 减少石油进口的政策, 决定用10年时间将美国石油进口减少1/2, 即减少440×104桶/d的石油进口量。他还发起制定了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计划, 即“Cafe标准”, 要求汽车生产商以新标准重新设计机动车;克林顿执政期间也发布了新一代机动车伙伴计划, 旨在提高机动车综合能效和排放标准;布什时代则开始资助研究氢能和即插式电动汽车。他提出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 到2025年减少从中东进口石油总量的75%。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 美国的石油生产每年以1.5%的速度下降, 消费也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中断后有所下降。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 需求又开始增长, 到2007年, 美国石油进口量达到了1 250×104桶/d。
尽管历任总统制定过如此多的能源政策, 但是他们主张的能源自给自足政策, 由于技术、经济以及政治等方面的原因, 在不同时代“摆脱对中东石油过度依赖”的共同目标, 均因面临相对较低的石油价格和不配套的政策而宣告失败。致使美国的石油消费量和石油进口量占据了全球的很大份额。美国的能源危机不仅是能源供应不足, 也反映出能源生产结构和自主生产比例的不合理, 特别是增加对国外石油的依赖, 反映了美国能源政策的失误。从1991年到2000年, 美国能源消耗比前10年增加了17%, 而同期国内能源产量的增长仅为2.3%。20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只有通过增加进口来满足能源需求的增长。
作为在金融危机中诞生的总统, 奥巴马选择了以新的能源计划促进美国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机会。开发新能源以带动美国传统制造业重整旗鼓。利用传统制造业的基础设施、人才和技术, 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生产, 同时还能带来就业机会。奥巴马希望通过“清洁能源国家战略”新概念 (“CE战略”) 改变美国。在美国经济低迷、金融危机消极影响持续存在的情况下, 奥巴马能源新政的实施将会是提振美国经济的一剂强心针。如果奥巴马政府将政策付诸行动, 那么依靠新能源政策发展清洁能源和创造就业机会将不是空谈。而一旦就业形势好转, 将给房地产市场、消费信贷、汽车业、投资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积极效果, 最终帮助美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泥潭。美国的经济、国家安全以及道义立场均要求美国摆脱对外国石油的依赖, 并一丝不苟地以可持续的方式, 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但是, 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新能源投资资金减少, 核能等传统能源以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展面临“瓶颈”, 奥巴马的新能源新政能否全面顺利展开还有待时间考验。
2 奥巴马能源新政的主要内容
美国能源领域面临严峻挑战, 并且在技术、管理及实践方面已经落后于欧洲发达国家。因此, 美国已经开始采取一系列应对能源危机的措施, 包括施行新的政策与法令, 力求通过立法建立新的能源政策体系, 我们将其统称为美国的能源新政。纵观奥巴马政府的能源政策框架, 其能源新政着重强调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引领能源技术发展新潮、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重点投资清洁能源产业
奥巴马表示, 新政府将在未来10年内投资1 500×108美元用于清洁能源产业。奥巴马政府计划在未来3年内将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产量增加1倍, 使其占美国电力比例由目前的8%提高到2012年的10%, 到2025年进一步提高到25%。此外, 美国今后数年还将在能源研究上投入数十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的启动。光伏和风电产业发展将明显受益于奥巴马新政。以光伏发电为例, 今后5年内, 仅美国市场的太阳能发电设备需求量将是2007年全年新增容量的5.8倍。因此, 预计未来5年光伏产业的增长率将至少30%以上。目前, 核能占美国非碳发电的70%。
2.2 多管齐下推动提效节能
奥巴马提出在未来18年内, 通过更加严格的标准, 将美国燃料效益至少提高1倍。措施之一是设立提高汽车燃料效率政策和全国低碳燃料标准 (LCFS) , 重点提高汽车能效。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计划每年将汽车燃料经济标准提高4%。到2015年将投入使用100×10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且在2012年前实现美国联邦政府购买的车辆中1/2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或电动汽车。另外, 创建1个全国低碳燃料标准 (LCFS) , 加速引进低碳非耗油汽车。奥巴马新能源政策将在未来10年内投资1 500×108美元加速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商业化, 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商业规模扩大, 鼓励高能效, 发展下一代生物燃料。另一项措施是研究制定国家建筑节能目标, 到2030年, 所有新建房屋都实现“碳中和”或“零碳排放”, 提高建筑物的能效。第三项措施是建设数字化智能能源网。根据美国能源部的统计, 通过对美国电网的智能化改造, 预计未来20年内可节省近千亿美元的投资。智能电网技术革新打开了电信、电网、电视网等整合的通道, 为全球电力、电信产业、通信产业、电视媒体等的改革提供独特的机遇。奥巴马能源计划的下一步战略将包括:集中对要耗费1 200×108美元/a的电路损耗和故障维修的电网系统升级换代, 建立美国横跨4个时区的统一电网;发展智能电网产业, 最大限度地发挥美国国家电网的价值和效率, 逐步实现美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统一入网管理;全面推进分布式能源管理, 创造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使用效率。
2.3 鼓励技术创新
首先是支持发展下一代生物燃料的生产技术工艺。在国际上反对用玉米做乙醇燃料声浪日高的情况下, 纤维素乙醇等下一代生物燃料受到高度重视。其次是发展节能环保的混合动力或电动汽车。奥巴马在新能源政策中设定了到2015年将有100×10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投入使用的目标。
2.4 在实施能源计划中着力加强科技含量
奥巴马提名华裔科学家朱棣文为美国新政府能源部长, 其科学家的背景将有利于推行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 推进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政策的执行。朱棣文说, 奥巴马承诺, 投资碳捕获和封存示范项目, 大幅减少CO2的排放量。一旦“新能源计划”逐一实现, 美国将拥有先进的新能源技术优势, 成为清洁能源、新能源的研发大国, 进而对世界能源格局和发展趋势产生重大影响。
2.5 推进气候变化应对机制
为减少美国对于外国石油进口的依赖, 应对全球变暖, 奥巴马决定实施“总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计划, 对所有污染额度进行拍卖, 用市场机制激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 开发经济有效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990年的水平, 2050年前再减少80%。污染额度拍卖得来的补贴, 一部分 (约150×108美元/a) 将被用于支持清洁能源的发展以及投资能源效率的改善, 并帮助发展下一代生物燃料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这些措施将提升振兴美国经济并帮助美国实现减排目标。
除此以外, 奥巴马的能源新政还具有很强的外向性特征:提出建立石油进口国联盟, 努力减少石油需求;强调美国要积极参加有关气候变化的各项谈判, 建立新的“全球能源论坛”, 创建后京都议定书框架, 重塑美国在环境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领导地位。
3 奥巴马新政可能产生的影响
研究显示, 奥巴马能源新政的内容并未脱离世界能源发展的大趋势, 也与中国的能源政策没有根本性差别。但是, 奥巴马能源新政的真正战略意图在于改变国际资源的分配体制, 造就1个达数十万亿美元的新型产业, 大量增加国内就业需求, 拉动美国经济再次崛起, 实现美国从消费社会向生产社会的转型, 彻底改造美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有专家指出, 这是一场新的经济革命, 将比10年前的互联网革命意义更为重大, 影响更为深远, 是21世纪人类最大规模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总体革命。
a) 拥有先进技术优势的美国, 可能很快就甩掉石油消费、进口和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的帽子, 在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上重新拥有话语权。一旦美国的石油消费政策得到实施, 必将影响到整个全球石油市场格局 (因为美国的石油消费量、进口量远远高于任何其他国家) , 进而影响到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生产计划和国际油价, 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中国的石油进口, 所以我们应该密切关注;
b) 再生能源配额制、低碳燃料标准、国家工程的能源保护标准、“碳排放股票”、使用纤维素生产乙醇、建立世界上最大的防止温室气体排放中心等新举措若如愿推出, 则美国将摆脱以往主要依靠战争获得资源能源的形象, 主导和引领世界在全新的能源和环境领域, 展开新一轮的国际竞争;
c) 奥巴马能源新政的核心涵盖了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低碳经济、智能电网等一揽子需要以最先进能源技术武装的1个全新能源安全供应系统。必将引发全球能源的技术革命和技术竞争, 尤其是对诸如太阳能、风能等等无国界的能源资源开发, 技术将是决定性因素。这将刺激世界所有国家发展新能源, 应对本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确保优质可靠的能源供应,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极可能引发世界能源的一场革命;
d) 奥巴马选择以能源产业作为应对危机、复兴美国经济的关键力量, 其整体思路是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开发新能源、以新技术带动能源革命, 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使能源产业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奥巴马曾多次表示, 自己入主的首要任务是将“绿色经济复兴计划”付诸实施, 通过向新能源经济转型带动整体经济增长。奥巴马提出对新能源, 如, 生物能源、太阳能以及风能等加倍投资, 建议在未来10年建立1 500×108美元的“清洁能源研发基金”, 为从事这些研究的公司提供税收优惠, 希望既解决能源问题, 又能增加500×104个就业机会。除了重塑美国经济外, 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还将试图转变美国经济增长模式, 进而增强美国的能源安全;
e) 从国际层面看, 奥巴马的能源新政也可能影响全球战略格局。在奥巴马看来, 快速大规模地开发新能源技术, 是解决全球气候改变和美国能源对外依赖这一对孪生问题的最好办法。与此同时, 奥巴马选择加大新能源的投资与今后的外交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 即奥巴马需要增强参与国际事务的主动性。在可预见的未来, 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国际油价仍会处于上下波动之中。如果美国依然对海外石油过度依赖, 那么奥巴马在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肯定会受到制约。布什政府与重要的产油国委内瑞拉的关系一直僵硬, 这需要奥巴马做出一定调整;
f) 新能源将成为美国经济复苏的起点。此前,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靠金融, 目前来看, 短期内金融业再次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已不可能;实体经济绝大部分已经外包给发展中国家, 必须寻找新的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 从而成为下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头羊。围绕清洁能源所形成的产业群有可能成为下一轮经济繁荣的支撑点。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将是世界能源领域革命的开始, 其结果是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 由此催生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大转变, 传统的不利于环境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将被不断压缩。新能源战略势必给美国乃至世界能源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g) 奥巴马政府提出了以“碳排放上限与碳交易政策”为核心的解决思路。这一政策在未来由于存在贸易保护风险, 对中国影响极大;
h) 奥巴马政府的能源环境政策对中国而言, 一方面, 美国的加入将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 也应注意到美国的新政策也会给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中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由于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长快, 很可能成为西方施加压力的新焦点。美国还可能对进口产品征收碳税。这就将环保压力转换成了实质上的贸易保护, 十分不利于中国对美的贸易出口, 同时为美国向中国高价转移较低水平清洁能源设备和技术提供了机会。
4 借鉴与建议
奥巴马能源新政还刚刚提出计划, 其影响正在逐步扩大。但就其战略构想的系统性、深刻性和前瞻性而言, 无疑值得予以高度关注, 并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与建议。
4.1 制定符合中国实际的能源政策
有专家分析, 如果按照发达国家过去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能源消耗模式计算, 从2000年至2020年中国实现GDP翻两番, 仅一次性能源消耗就将从13×108 t至少增加到52×108 t。这显然是中国经济发展不能承受之重。有资料显示, 目前, 中国单位GDP增长的能耗, 是美国的4倍, 法国的7倍, 日本的14倍。节能的潜力是客观存在的。因此, 抑制重工业对能源的过度消耗才是当前的重中之重。我们有必要以节能的视角, 从更高远的层面审视一下中国的能源政策——将节能提升为基本国策, 制订中长期替代能源或可再生能源的规划。
4.2 大力发展中国的新能源技术
这是参与国际新能源经济竞争的郭本, 只有掌握了先进技术, 才能在竞争中胜出。研究认为, 技术层面上一定要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相结合, 要在技术上取得突破。这个突破有两类, 一类是短期的、近期的, 一类是长远的。我们的技术开发, 既要解决于当前, 也要着眼于长远, 只有从技术上真正突破解决问题, 才能够使新能源得以利用。必要时, 可以利用中国自身雄厚的资本实力和丰富的外汇储备引进国外技术, 加以吸收和消化, 形成本国具有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技术。
4.3 积极参与国际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全球新能源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近年来一直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国内的新能源市场初步形成, 加上中国在全球经济危机中所受损失相对较小, 经济恢复较快, 已成为世界上新能源成长最快的国家。但中国在新能源方面也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 新能源领域的科技研发和应用水平相对落后, 资源相对短缺。对此, 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拾漏补遗, 获取我们需要的先进技术、经验和资源。需要注意的是, 合作中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市场换技术, 要警惕西方国家仅仅把中国作为1个巨大的市场, 将产品和设备卖给我们, 而把核心技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4.4 利用中国在新能源领域自身的优势占领国际贸易的制高点
具体来说, 中国在电动汽车应用领域有着相当优势, 譬如, 比亚迪在世界汽车电动应用领域就具有领先地位。最近, 各国政府纷纷加大对电动车技术的支持力度。不仅奥巴马把电动车作为刺激经济和拯救汽车业的一张王牌, 而且欧盟、德国、日本、韩国政府也都出巨资支持第二代电池和电动车的研发, 强度空前。发达国家的专利、标准、产业联盟、电动车品牌优势一旦形成, 特别是跨国公司电动车如果率先大举进入中国, 我们自主创新的成果有可能被边缘化, 使我们重新回归到受制于人的被动地位。当前, 美国和欧洲都在鼓励消费者购买环保节能的新型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个全新的贸易领域, 在欧美市场受到贸易限制的概率较小, 该汽车领域对于中国来说, 孕育着巨大的机会。政府可以加大扶持力度, 给予相关优惠政策, 帮助企业建立国际销售网络, 进一步扩大该领域的优势, 在国际贸易中取得先机。
4.5 建立能源管理法律体系
美国实行的是国家高级别集中型能源管理模式, 即由国家的相关主管部门对全国的能源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由于中国利用法规管理能源及相关领域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我认为中国也需要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能源管理法律体系。法律能够使能源政策更透明、更稳定, 使中国更有效地应对能源挑战。在制定相关法律之前, 需要设立重大能源课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作为立法的技术支持。
4.6 发展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
美国大石油公司不断兼并重组, 已经成为超大型的国际能源公司。他们正在加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 大力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 积极开展新能源研究和开发。由于一些历史原因, 中国能源公司非常特别, 都集中在相对单一的能源行业, 如,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等。综合性能源公司建设要在结构多元上做文章。一方面, 围绕主业延伸产业链, 坚持油气并举, 使油气资源价值实现最大化。另一方面, 以油气为主, 常规能源或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并重, 增强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积极参与世界石油竞争。
4.7 鼓励开发低产油气田
中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开发的中、后期, 单井产量不断下降;新增油气储量大部分属于低丰度、低渗透、低产的油气田, 边际油气田 (井) 越来越多。因此, 美国2005年能源法令关于边际油气生产的鼓励政策值得中国学习、借鉴, 当低产油气井在小于低价油气标准情况下生产的油气, 可以得到有关规定减免矿区使用费等优惠政策。
4.8 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节约和开发能源
美国许多地方政府、私营企业和社区在节约和开发能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在发展公共交通配套措施和开发新能源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如, 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 可以考虑在大批上下班人员往返的商业区和城郊社区 (或机场) 之间优惠提供直达快捷的公交车 (或鼓励自愿组合搭车上班) , 这样可以减少大量小车低效使用。
4.9 警惕国际上因为美国气候政策变化调整转而对中国施加的压力
鉴于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长快的特点, 中国的全球气候变化政策长期以来一直是美欧关注的对象。奥巴马上台之后将大幅调整美国的气候变化政策, 澳大利亚的陆克文政府也已经签署了《京都议定书》。因此, 美欧可能会对中国气候变化政策达成一定共识, 加之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一方面继续出现分化现象, 另一方面将会面临着骤然增加的环境保护压力。美欧气候博弈的基本格局也可能发生变动, 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压力的焦点, 对此, 中国必须高度关注并妥善应对。
4.10 借鉴美国普及新能源知识和应用的经验
多维透视 篇5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网络语言自身、社会和青少年的自我表现和自我认同的心理动机等维度,对网络语言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网络语言;青少年;流行原因
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青少年网民是最大的网民群体,也是使用网络较活跃的群体。随着青少年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语言也在青少年中日益流行起来。这种适应青少年特点的语言表达方式,正逐步走出网络世界渗透到他们的日常交际活动之中,且逐渐蔓延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网络语言自身拥有的特点是它流行的外在原因
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局域网、防火墙、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触网、黑客、短信息、电子商务、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如弓虽(强)、粉丝、囧、雷、抢沙发、顶等。文中讨论的主要是网络语言中的第三类,是指网民们在网上聊天,在网上论坛(BBS)发表意见,以及利用互联网发送手机短信时所使用的语言,而非一般网页上使用的记叙性或描述性文字。
1.网络语言的不断创新性。网络世界是一个推崇个性、追求创新的世界。在网际交流中,人们通过对语言的创新使用体现个性、追求新鲜感,这使得网络语言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新奇性的特点。这种新奇性在对已有词汇上的变异使用体现得最为明显。如“囧”字,这个形似哭丧人脸汉字是一个古汉字,读jiong,本来的意思是“光明”。可是流行于网络后,“囧”字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囧”的“口”被看做人脸的轮廓,口里的“八”是两道因沮丧和悲伤而下垂的眉毛,八字下面的“口”则是受委屈而张开的嘴。“囧”字的发音和“窘”一致,使得它成为表达沮丧、悲伤和无奈心情的代名词。同样的“创新精神”被延续到由“呆+呆”组成的这个“槑”字,因为由两个“呆”字组成,“槑”被网民们形象地当作很呆很天真的意思。就像有学者所说的那样“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求新求异的特殊语言,网络流行语因为有了变异,能够淘汰掉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成分,使语言本身保持不僵化教条的活力”。
2.网络语言的形象生动性。在网络世界里,因为不是面对面的交流所以我们的表情以及表情下所掩盖的感情,仅仅通过文字可能无法更好的显现出来,也无法让对方有更直接的感受。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网民们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网络符号来表情达意。以“生气”这个词为例,在“网络流行语”中就大有讲究,╰_╯发火了,眉毛都竖起来了;>_<# 很生气,冒青筋;@x@ 生气;(ˋ^ˊ〉-# 生气。这些网络符号在电脑屏幕上构成了一张张卡通式的脸庞,增加了网上交流的可视性,就仿佛是对方的喜怒哀乐直接呈现在我们眼前。
网络语言的形象化还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词语上,如就拿在论坛发言来说就衍生出很多很形象的词语来。灌水:把绝大多数发帖、回帖统称为“灌水”。 纯净水:无任何实质内容的灌水,也说水蒸气。水手:喜欢灌水的人。水桶:级别高的水手。水母:女性灌水狂人。潜水:天天在论坛里呆着,但是不发帖,只看帖子、而且注意论坛日常事务的人。从这些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都有“水”字,却和水相差甚远,但是认真去思考你就会发现里面有一些异曲同工之妙。
3.网络语言的方便快捷性。网络语言的方便快捷可以在他们能够迅速方便的输入,这样就可以节约我们很多时间。当我们兴致很高,很开心时我们就直接用“high”;说谢谢时,我们就可以直接输入3Q;说哥哥姐姐是我们用“GGJJ”。输入这些都可以节约很多时间,现在更多的数字充斥于网络语言,他们的使用更是很好的体现了网络语言的方便快捷,3166;沙哟娜拉,日语,再见;7456:气死我了;4242:是啊是啊;1314520:一生一世我爱你等。网络语言通过数字,缩写等让我们更方便输入,并且输入速度提高,这些都为都符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由此符合了年轻人的节约上网时间的需要,于是就得到青少年网民的大量使用。
二、社会为网络语言的流行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
1.网络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是网络语言在青少年中流行的技术保障
技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网络技术推进了网络社会的到来。在网络社会中,网络语言的兴起和运用就随之出现,并且日益在其领域中流行起来,从这个方面可以说网络语言的流行时依赖于网络技术。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上网更加方便,而且提供的服务也更加全面,它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应用(收索引擎、电子邮件、即时通信)扩大到社交类网络(博客/个人空间、论坛/BBS),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跟人们提供了更大的使用网络语言的空间。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7月)显示,博客/个人空间拥有率和论坛/BBS访问率跻身前十大网络应用,而主要涉及运用网络语言的网络应用中的即时通信,拥有博客/个人空间,更新博客/个人空间,论坛/BBS访问,论坛/BBS发帖的点击率都很高,特别是拥有博客/个人空间的点击率从23.5%上升到了42.3%,论坛/BBS访问和发帖也在网络应用中榜上有名。这些都是青少年比较热衷的领域,当然也成为网络语言使用和传播的最主要领域,点击率的高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导致了网络语言的流行。
2.上网手段的多样化尤其是以手机上网的兴起,加速了网络语言在青少年中的流行
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的日益完善,上网不仅仅在局限于电脑,也不仅仅局限于网吧或者家庭,现在可以说是人们随时随地可以上网,而这些都依赖于手机上网。截至2008年12月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已经达到全部网民的39.5%,随着中国3G应用的发展,可以预计,2009年及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内,手机上网将会更加普及。青少年同样也充当了手机上网的主体,通过手机上网,青少年可以加方便的穿梭于各个网络,这样也促进了网络语言在这一群体中的流行。另外,手机短信热也是网络语言传播流传的一个重要途径,青少年将网络语言用于发送与同龄人之间发送短信,这样将网络语言带入手机应用中,也促进了网络语言的流行。
3.相对宽松的网络环境是网络语言畅通无阻的助推器
网络世界不同于现实世界,这里没有现实世界中那么多的规范和法律,从这个角度来说,网络世界有一个现对宽松的环境。这个宽松的环境还表现在对其他文化的吸收,它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将各种文化消化、吸收并加以利用,通过前面网络语言的特点分析我们可以看见,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所形成的网络语言有多种文化的体现。例如:囧字的流行,可以说是对古代文字的一种变异使用;而最近兴起的“山寨”文化则是与现代因素相结合产生的。网络语言中的大部分语言可以说是汉字的变异、谐音或者方言使用,如“雷”字的使用,现在网络都将之理解为被吓着了,大虾(大侠)、恐龙(丑女)等。
三、青少年的心理动机是网络语言在这一群体中流行的根本原因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虚拟性社群语言,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际工具或符号体系,而且是这个群体中的人员的一种心理动机上的反应,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语言产生并在一定的群体中流行就有什么样的心理动机在背后起推动作用。
1.青少年自我表现的心理动机
青少年的自我表现动机所反映出来的即为追求创新,要处处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这种自我表现不仅仅在于与成年社会划清界限,也在于与其他个体青少年划清界限,要显示出自己的优势之处。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动机,我们就看见了各式各样的网络语言的不断创新,并且层出不穷,也看见了网络语言在青少年中大范围的流行,但是在其他群体中却就只有蜻蜓点水的涟漪。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青少年的这种自我表现也反映出了青少年的一种自卑心理,渴望得到认同却又刻意回避的心理。自我表现从某种方面来说,就是觉得自己没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于是通过这种个性,与众不同来标榜自己,以此来遮蔽自己的自卑。青年渴望得到认同,他们渴望得到关注,自己的群体中流行的语言能够在社会中得到认同,但当他们这个愿望没有完全达到的时候,他们更多就选择封闭并标榜出一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桀骜不驯,在自己的地盘里自得其乐。
2.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心理动机
青少年的自我认同心理首先表现在群体里的自我认同。群体关系对个人和社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群体能满足斯文来森(1947)所说的“群体饥饿”(即逃避孤独的内驱力),有人把它看成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青少年处于儿童期和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一方面不把青少年当成儿童看待,一方面又没有完全把青少年当成成年人来看待,可以说青少年时处于一个社会的边缘。美籍德裔心理学家K·勒温,将青少年称为“边缘人”,指出其特点是缺乏安全感,容易感到孤独,容易神经过敏和处于紧张状态,这样青少年为了消除这种情绪就不得不寻找自己的群体,并通过某种方式来标榜自己属于某个群体。在网络社会,青少年都积极努力的寻找属于自己的群体,但是怎样融入这个群体却需要某些共同的东西,而网络语言作为我们的沟通手段于是就成为了这个“共同的东西”,成为青少年融入这个群体的标志,在得到自己认可的同时,也得到了这个群体的认可。
其次,群体能澄清每个人在“镜子”里所看到的自我——“社会自我”,即被他人所看到的自我。通过群体对自己的评价认同等,让自己能加了解自己,通过他人的眼光来观看自己,人生自身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为了更好的融入自己的群体,青少年就必须要会他们群体的“日常用语”——网络语言,这样才不至于被他人说成是“菜鸟”、“DBC”。在自我认同的心理动机下,青少年强烈要求得到自己群体的认同,为了获得认同,青少年群体就需要“学习好”网络语言,因为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了青少年群体的一个身份标志。
网络语言就是在其自身优势、社会条件和青少年心里动机的推动下在青少年群体中流行起来,且这种趋势日益明显。当大量网路语言充斥在青少年群体中时,我们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语言的规范使用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9(1)
[2]李存.网络语言对网民心理的折射.《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