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焦虑心理透视及其对策

2024-07-06

大学新生焦虑心理透视及其对策(精选5篇)

大学新生焦虑心理透视及其对策 篇1

大学毕业生焦虑心理分析及对策

焦虑心理是大学毕业生最为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它干扰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秩序,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文章试从社会文化因素及主观因素两个方面来分析大学毕业生焦虑心理的形成原因,探讨调节焦虑心理的途径.

作 者:杨黎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刊 名:教育与职业 PKU英文刊名:EDUCATION AND VOCATION年,卷(期):“”(33)分类号:G444关键词:焦虑心理 影响因素 预防措施

大学新生焦虑心理透视及其对策 篇2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大学生逃课现象, 据有关调查显示, 当前高校学生专业课平均逃课率在20%左右, 基础课在25%左右, 公共选修课则高50%, 60%以上的大学生有过逃课经历。不容回避的事实, 大学生厌学、逃课现象正日益成为家庭、高校、社会的一种焦虑, 也给高校的管理、教师授课以及学生正常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大学生逃课现象的特点

目前大学生逃课现象很普遍, 我们发现大学生逃课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从学历来说, 专科学生的逃课率要高于本科生;从年级上来说, 高年级逃课率要比低年级高;从性别上来说, 男生比女生逃课率高;从课程来说, 基础课高于专业课、选修课高于必修课、人文类课程高于理工类课程;另外学生逃课率还与教师学历、职称、年龄等有关。目前高校防止学生逃课主要措施是点名制, 但这方法也这导致了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出现, 如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聊天、发短信、打磕睡、看闲书等现象。

三、大学生逃课产生的消极后果

(一) 逃课造成教育资源浪费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只有学好专业知识, 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从长远角度看, 学生应培养自己良好素质和综合能力, 而这些都必须在平时课堂上一点一滴积累。学生逃课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纪、校风, 同时影响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 大学生逃课更是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浪费无论是大学生个人及家庭还是对国家来说都是一种“奢侈”。

(二) 导致大学教育无奈“缩水”

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压力不仅学生有压力, 同时学校也有很大压力, 就业率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评估、招生等各方面问题。面对就业挑战, 一些学校出现教学为就业“让路”。许多学校在大四时尽量少安排或不排课, 毕业论文则会提前布置, 大学生因为找工作而影响上课和写论文, 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了, 实在令人担忧。而对毕业生“逃课”往往采取默许或回避的态度, 这种不惜采取牺牲教学质量的做法显然是不负责任的, 它直接导致本科教育严重缩水, 教学质量大幅下滑。

四、大学生逃课现象心理归因分析

(一) 外部的稳定性因素

1.学校专业及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扩招, 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目标的调整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相对滞后, 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而同时有些教师更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 无法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 课程乏味、空洞, 脱离实际, 教师照本宣科, 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质量必须由教师来体现, 一些教师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形式等都需要改进。

2.学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现在学校对大学生逃课现象起到威慑作用的主要是课堂点名和随机作业, 但逃课现象仍然是屡禁不止, 出现“选修课必逃, 必修课选逃”, 甚至有高校里花钱请人代上课的现象。现在随着高校扩招, 大学生在校人数成倍增加,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 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机制和学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大众化”教育的要求, 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 才能避免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

3.严进宽出的教学体制, 课程考核不科学

由于我们高校没有淘汰制, 使大学生感到在校学习压力不大, 危机感不强, 动力不足, 学生普遍存在“分不在高, 及格就行”错误思想。另外, 大学考试制度及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 考试题型呆板, 缺乏创新性, 有的大学教师考前圈重点、划范围, 考题简单, 尤其表现在文史类考试, 考试试题与方式陈旧, 许多逃课学生都有采取复印、抄写笔记的考前“突击思想”应付考试。那些公共课和基础课更不必说, 要么写一篇论文, 要么开卷考, 很容易通过。

(二) 外部的不稳定性因素

1.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毕业生择业的临近, 求职压力成为毕业生除学习压力外最重要的应激源, 为找工作到处奔波, 就业的压力迫使大四学生无暇顾及正常学习。进入大四后, 学生首要的任务是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又不乐观, 为了让学生及时找到工作, 学校也不得不默许学生逃课找工作的做法。大四“空巢”现象看似普遍, 但它折射的其实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和大学的扩招热。

2.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近几年高校持续扩招, 在大众教育背景下, 高等学校学生规模成倍增长, 而教师数量却没有大幅增加, 教师队伍建设速度没能跟上学生规模扩大的速度。另外, 由于高校扩招后引进很多新教师, 这些教师年纪轻、职称低, 教学经验不足, 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有部分高校教师师德师风不容乐观, 如有的教师对待学生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对待工作没有敬业精神, 不思进取, 不求创新;部分学校的教风、学风不严谨, 一些任课老师缺乏责任心, 对于逃课的学生比较宽容, 只要不严重影响课堂纪律和正常的教学秩序, 一般都不予干涉, 所以还是有很多学生想逃就逃。

3.学生家庭环境影响

一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 凭借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容易找工作, 就业方便, 因而没有就业压力, 学习没动力, 基本上是逃课上网、睡觉、打牌。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依靠助学贷款和社会兼职完成学业, 当工作和学习相冲突时, 无奈利用上课时间多做一些社会兼职。

(三) 内部的稳定性因素

1.学习目的功利性

有些大学生过于浮躁、太重视眼前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 带着功利思想对待课堂。当然, 大学生的急功近利其实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的急功近利, 大学生也应该认识到逃课对自身的危害, 避免急功近利,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高考后, 大学生上理想大学的目标实现了, 然而新的目标尚未确立, 他们的人生观, 价值观, 世界观, 处于理想的重建期, 其心智、情感、人格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真正健全。

2.追求个性的叛逆心理

大学生时代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安分的年龄阶段, 追求个性、崇尚自由、渴望刺激, 标榜另类, 于是逃课也成了他们的一种时尚, 更是一种叛逆的表现。这些“逃课族”往往喜欢时尚、前卫的东西, 不喜欢拘束的、规律的生活。有的同学逃课去听我喜欢的课程, 现在学校逃课族中还有这样一类学生, 他们因为不满意学校的课程安排而逃课, 利用逃课时间去听自己喜欢的课程, 或者到图书馆看自己喜欢的书。

3.学习倦怠

学习倦怠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 指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有学习倦怠心理的学生对自我评价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低, 即个体对自身完成学业规定的有关内容学习能力的信念不高, 遇到学习中的困难不愿意去努力克服。一些学生在高中是优等生而到了大学里不再优秀, 落差比较大, 理想与现实距离较大, 有的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缺乏兴趣, 对某些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再加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等问题也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学习的前途渺茫, 不能在学校获得提升自我价值的机会, 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动机不强, 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出现逃课现象。

(四) 内部的不稳定性因素

1.考研考证的盲目性和从众心理

最常见的逃课理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为了考研或准备英语四、六级、GRE、考公务员等其他重要的考试。为了复习这些考试, 所以这些学生便选择了逃课。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 高学历已被“文凭+证书”模式取代。要为找一份好工作增加砝码, 忙于参加各种各样的证书考试培训。但是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学生行为呈现一定的盲目性, 不少毕业生盲目考研, 考研已成为一种校园时尚, 但大多数考研生只是为了回避就业。毕业生盲目提前离校找工作, 盲目追求证书等舍本逐末式逃课现象的产生, 造成了毕业生的“空巢”现象。

2.缺乏自我约束能力, 自制力不强

学生逃课, 折射出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缺乏自制和自律能力, 许多大学生自我约束力差、价值评价失衡、理想渺茫是导致逃课现象的主导因素。一些学生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 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心态没有好好调整, 缺乏积极的学习态度, 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这些“逃课族”常沉迷于网络游戏, 打牌、谈恋爱。

3.就业心理定位不准确, 就业认知有偏差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 面临着种种剧烈的心理冲突该如何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 使这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深感困惑, 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心理。大学毕业生择业认知心理是指他们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周围社会环境等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与判断。自我认知不准确, 产生自卑心理, 对外围环境认知不确切。不少毕业生没有树立正确与积极的就业观念, 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 就业心理压力很大。

五、解决大学生逃课的途径和对策

(一) 深化教学管理与考试制度改革

1.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及课程设置

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 更新教学内容和模式, 注重教学方法,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采取激励机制, 鼓励老师革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促进教师授课的充实性与生动性, 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同时教师授课内容要与社会紧密结合, 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校应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体制, 采取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 宽进严出, 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要建立大学生逃课的监测评估制度, 改变以点名为主的监督方式, 转变到吸引学生上课的兴趣上来, 防止学生隐性逃课。

2.加强考试制度改革, 加大素质教育力度

要坚持大学考试的灵活性与创新性。大学教育不是考试教育, 考试只是一种督促学生学习与巩固的手段。大学考试应该不拘泥于笔试、更不能拘泥于书本, 而注重于学生的实践能力, 尤其是文史类课程的考试亟待改革, 彻底改变学生的考前“突击思想”, 对于一些公共基础课要加强考教分离力度, 要通过合理、有效、科学的考试制度和考核方式来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 要发挥师德师风在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风与学风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生逃课、学习没兴趣归根到底是学风问题, 由于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因此教师的言行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教师要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以德育人, 要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学校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提倡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的作风, 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 形成有利于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的氛围。

(三) 加强学生的就业观教育

1.正确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引导学生理性考研、考证。面对大学生就业压力下的逃课行为, 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树立正确与积极的就业观念, 减轻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 正确对待就业机会, 也要引导学生获取一些有用的证书,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引导学生理性考研、考证, 防止学生盲目追求证书舍本逐末式逃课现象的产生。

要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要教育学生降低就业期望值, 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 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去工作, 不能再以精英教育时代的传统就业观念来对待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必须更新就业观念, 要把大学生定为一个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

2.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高校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 要引导学生从入学那天起就要进行各种素质准备和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 要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 积极创业。同时要建立一个科学的招聘制度, 适当改变用人单位的用人原则, 全社会都要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政府应提供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环境, 共同面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问题。

(四) 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教育。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荣辱观。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 而是新的起点, 大学生也应该认识到逃课对自身的危害, 避免急功近利,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班主任等要加强对学生尤其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心理干预和职场心理辅导。

(五)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大学生逃课表面上是学生个人的问题, 而实质上已是个社会问题。针对大学生逃课原因的多样性, 高校应该注重招生、学生培养与就业的系统性, 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做, 才能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 大学生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 高校要把就业问题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教育不是某一个人的事, 而是全社会的责任。只有当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个问题, 把大学生教育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逃课的问题。

六、结语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阶段, 因此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 都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适时调整, 同时大学扩招人数、规模以及专业设置, 也应随着社会市场需求而调整。

大学生焦虑心理探究与对策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焦虑心理 健康教育

焦虑是因遭受心理冲突或挫折而引起的复杂情绪的反应。它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通常由忧虑、紧张、失望、不安、恐惧、焦虑、羞愧等感受交织在一起[1]。据报道,大约有10%~40%的大学生心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适,其中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2]。被焦虑所困的大学生轻者抑郁自闭,社交能力差,重者会自杀。焦虑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严重影响了社会进步。本文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影响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因素,对大学生的焦虑心理缓解有重要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抽样调查法,对宝鸡某大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80份,收回178份,回收率98.9%。其中女生170人(95.5%),男生8人(4.5%);农村生82人(46.1%),城镇生人96(53.9%);独生子女81人(45.5%),非独生子女97人(54.5%)。年龄范围在17~22岁。

1.2研究方法。

1.2.1焦虑自评量表。SAS由Zung于1971年编制而成,该量表共由20个条目组成,每一条目代表一种症状,按照发生频率分为1~4级评分。1分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分表示小部分时间有;3分表示相当多时间有;4分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有。SAS的20个项目中,第5,9,13,17,19条共5个项目的记分为反向计分。先把20个题目综合相加,算出得分,再转换成百分指数,其计算公式为:指数=得分/总分满分(80)×100。SAS程度划分:标准分值﹤50为正常,50~59为轻度焦虑情绪,60~69为中度焦虑情绪,≥70为重度焦虑情绪。

1.2.2调查方法。当场发放问卷,现场收回。

1.2.3分析方法。利用百分比的方法进行比较。

2.结果

被调查的学生中,焦虑人数占42.1%,其中轻度焦虑有53人(29.8%),中度焦虑有17人(9.6%),中度焦虑有5人(2.8%)。对学生的焦虑因素进行分析:

2.1经济条件缺失的焦虑。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基本的物质需要是每一个体生存的基础和根本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得不到满足和保证,就会使个体产生焦虑。对大学生而言,衣食既是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又是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一些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非常困难学习和生活没有稳定可靠的保证,不得不精打细算过日子,常处于焦灼不安又难以排解的等待和适应性忧虑之中,甚至担心会因为费用不够而失学。有些学生想提高学历继续求学,还要考虑家庭经济问题,可见,经济压力是他们产生焦虑的外在因素。

2.2人际交往方面的焦虑。

“90后”大学生,个性比较强,有的大学生在与同学的交往中,由于对周围的人和事异常敏感、多疑,往往担心别人不能正确理解自己和接纳自己甚至对自己造成伤害而自我封闭;或由于个性上的原因如自尊心太强,或由于抱着利己主义的态度对待他人和集体的行为不为校园环境所认可,久而久之,就会与周围的人产生冷漠、敌意、相互猜忌。这些不协调的人际关系会导致自我不再与他人沟通交流,也得不到他人的认可,从而产生焦虑心理和人际关系恐惧症。

2.3恋爱方面的焦虑。

大二学生生理发育基本成熟,这就必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和特殊的好感,产生对异性的倾慕与追求。与中学时的相对压抑相比,在大学这样一个比较开放、自由的环境里,许多人开始在大学寻觅恋爱目标,他们在串老乡、觅“知音”、寻“知己”中对对象进行公开追求。当看到同学找了合意异性朋友而自己没有或者是追求受挫时,由于心理的不成熟,他们就很容易产生焦虑感,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另外,谈恋爱与学习之间的冲突如何处理,谈恋爱与周围同学的关系如何处理,以及三角恋爱引起的感情纠纷等,均可引起大学生的焦虑反应。

2.4学业焦虑。

学习作为大学生个体的一种心理活动,既受到个体心理品质的极大影响,又会对个体的心理产生重要的影响。有的大学生由于在中学期间形成的学习定势,一时难以适应需要有自觉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大学学习,实现由记忆到理解、接受到创新的转变;有的大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与同学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的大学生由于所学专业与个人兴趣之间不一致;有的大学生由于外语、计算机过级的压力等多种因素而造成巨大的学业压力,导致心理焦虑的产生。

对于高职类医学生而言,其大二的暑假就开始实习了,实习的压力与实习结束后就面临找工作的压力,使得学生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视觉文化时代,由于人们对身体的关注与重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一些用人单位对身体与长相的强调,使得有些大学生为身体方面先天不足如身材矮小、相貌欠佳产生苦恼和焦虑。

3.大学生焦虑心理的教育对策

适度的焦虑能够提高人们的警惕程度,使人们对于事物的发展经常加以分析和思考,进而克服困难,但过度的焦虑就是有害的。在减轻大学生的焦虑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3.1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耐心开导,树立崇高目标;培养信心,培养自强精神;引导竞争,强化心理适应并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学生缓解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对于学生的焦虑情绪得以松弛有重要作用。

3.2建立完善高校心理卫生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指导工作。

由于目前大学生心理障碍(包括焦虑及焦虑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在高校建立心理卫生机构势在必行。根据心理咨询等工作的特点,心理卫生机构应是在学校行政及党委领导下的,组织协调全校心理卫生工作的相对独立的职能机构。它的任务是配合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和管理服务等部门,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并领导、规划、组织实施全校的心理卫生工作,帮助大学生解决在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性格、恋爱等各方面的心理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3大学生的自身调节。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实际上,要想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的焦虑心理,主要必须依靠大学生自身积极的应对措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面对现实,适应环境;结交知己,与人为善;学会情绪的自我调控。

3.4解决学生在经济、就业方面的后顾之忧,做好择业与就业指导。

目前,我国高校已普遍推行收费教育制度。尽管所收费用相对于国家培养一名大学生所需的经济投入来说是很少的,但对于部分老少边穷地区及其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同学来说,仍是一种相当大的经济压力。这种经济压力常导致他们产生极大的心理负担并引起焦虑反应。因此,通过贷学金、奖学金、勤工助学、成立助学基金会等形式,解除他们在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对防止焦虑情绪的产生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减轻大学生的心理焦虑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及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协同努力,大学生加强自身心理教育、提高心理自我调节能力是其中的关键。通过这些方面的工作,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情绪面对人才市场的竞争与挑战。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徐凤姝.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大学新生焦虑心理透视及其对策 篇4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考期焦虑、抑郁情绪状况,以利于更好的组织教学和管理.方法 采用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理工科、综合性两所不同高校330名大学新生进行施测.结果 大学新生焦虑、抑郁均值都高于全国常模,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大学新生女生焦虑、抑郁均值均高于男生,且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01);理工科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学生焦虑、抑郁均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分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除了中重度焦虑外,轻度焦虑、轻度抑郁和中重度抑郁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分组学校间理工科大学比例高于综合性大学,但焦虑、抑郁不同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大学新生焦虑、抑郁情绪状况不良,高于全国常模水平;女生焦虑、抑郁均值和高分组比例均高于男生;理工科大学和综合性大学间焦虑、抑郁均值和高分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

作 者:沈克祥 任彬 Shen Kexiang Ren Bin 作者单位:沈克祥,Shen Kexiang(中国.科技大学心理教育中心,安徽合肥,230026)

任彬,Ren Bin(安徽大学马列部)

大学生人际焦虑心理咨询个案分析 篇5

摘要:案例介绍了一位工科专业大二女生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女生自小家庭经济状况欠佳,母亲在其10 岁时病逝,父亲娶继母并有一个同父异母弟弟,幼时敏感多虑,脾气差,个性强。家人都迁就她,但学业成绩一直很好,自己认为只要学习优秀就能获得好的工作和他人的肯定。进入大学后由于只顾追求学业进步,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与宿舍、班级同学常常发生矛盾,与人交往感到不自在和焦虑,因其人际交往缺陷特征明显,宿舍班级同学都不愿与她接触,认为她“自私”、“性格怪”。经诊断和分析,咨询师采用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帮助她改变认知方式,引导求助者重新认识自我,树立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学习构建人际支撑系统的原则与方法,通过人际交往等实践训练增强心理调控能力。经过四周咨询和心理辅导,来访者认知观念与行为方式有了明显改变,进入了正常的人际交往活。1.个案一般资料

来访者,晓文,女,汉族,19 岁,大二学生,身高1.60米,体态端庄,眉心略显惆怅。出生农村,家境清贫,母亲在其10 岁时病逝,父亲续娶一后母,育有1 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受成长环境约束,对后母不喜欢,在家中一直脾气较差,但因其学业成绩一直不错,全家都迁就她,父亲长年在外乡工地打泥瓦工,后母在家种田,全家生活、上学等经济来源等主要靠父亲一人供养。进入大学后,老师和同学反映其喜欢独来独往,只顾追求学业进步,自我认为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是浪费时间,不关心周围的人,性格固执并有些“怪行为”:如不顾他人感受常常做出随心所欲影响他人的事情,同学提醒、劝告也不改正。周围人都不喜欢她,久而久之都不愿与其交往。大学二年级开学第四周来访求助。

求助者自述,开学以来明显感觉与意识到大家对自己的回避与厌恶,希望重新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接纳,但自述自己缺乏与人交流的技巧,毫无人际吸引力,自己做的事说的话大家都反感,害怕看到大家看她的眼神,认为“很恐怖”,感受到大家对她的言行举止的排斥与厌恶感。故在社交活动中极度害怕说错话,做错事,与人接触就有焦虑感,一个月来反复出现头痛和失眠现象,感到影响了学习,故求询希望有 改善。

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咨询或心理治疗史。无其他不 良嗜好。

心理检验结果: SDS38 , SAS63 , EPQ : N65、E35、P65、L30 2.求助者主诉

主诉:近来焦虑不安,夜间多梦,失眠,白天紧张,焦虑,头痛,疲劳,心慌意乱,虽能控制情绪,内心却十分痛苦,常常在脑中回想自己与他人交往“失败”、“丢脸”的事件,感到自己很孤独,与人交往总是被他人排斥与不喜欢,越来越怕与人交往会发生更不愉快的事,学业受到影响并考虑休学问题。曾多次到医院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

自诉:大二入学一个月以来,发现宿舍与班级同学对自己都很冷淡,对我都不关心,不喜欢我,经常出现以下的情况:当我回到宿舍本来在讲话的同学一看到我回来就停止继续谈话了,我和他们说话也爱理不理我,与大一时关心我很不一样;我曾经尝试在上课时写字条给一些同学,请他们评价我(问他们觉得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好还是不好? 不好在哪里?),他们都不愿理我(不回答),有些男生还认为我很

怪,常用那种流露出讨厌我的“恐怖”眼神看我,还有人说我“脑子有问题”。我平时不太和同学交流,即使交流也是谈些学习上的事情,除了学习我不知道要和别人谈什么,我认为大学生就应该把学习搞好,大一期末考试我考了高分,我想争取评奖学金,这样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学费与生活费),而且对未来就业也很有用。宿舍同学经常说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比如我上完厕所常常忘记关灯,我不是故意的,但是就是记不住;我喜欢学习,晚上常常很晚回宿舍,有时会影响她们休息,但是学习对我确实很重要嘛;她们说的话题我经常听不懂,有些从来都没听过,我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回应她们,常常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听;她们对我的一些生活习惯总是看不惯。本来我根本不介意,但是最近我发现大家对我的态度越来越恶劣,我很怕在有人的地方说话,我

感到学习也学不进去了,学了也没劲,注意力常常不集中,背东西背很久也背不下来了,脑子里老是浮现大家对我的态度,看我的那种厌恶眼神,没人愿意听我讲话,我感到很压抑,晚上睡不好,常常失眠,除了继续学习我就在想怎么办,大家都讨厌我,连老师也不喜欢我,我想是不是该休学一年回家。因为头痛和睡不着觉,老师怕我生病,上周班主

任和我到医院去做脑部CT ,医生说我没有病,班主任建议我到这里来做心理咨询,我就过来了。

特别事件:上周四在实验室做实验,一个女同学想借我的尺子用,因为她曾经借过我的另一把尺子一直没有还给我,我不愿再借给她,所以我就很大声地说:“我不借!”,口气很生硬,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情绪那么坏,当时全班都静下来,大家都看着我,他们都用厌恶的眼神看我,我觉得“恨不得马上钻到地下躲起来”,大家看我那种感觉让我感到很恐怖,紧张头疼,我当时恨不得马上逃走。3.咨询观察了解到的情况

求助者走进咨询室,述说时眉头紧锁,目光不愿正面与咨询师接触,长时间低头,说话声音有气无力,语调带有疲劳感,常叹气与沉默。父母反映:来访者自幼懂事好强,很在乎学习,学业成绩优秀,只愿听父亲的话,很少与后母、弟弟交流,做事自主性很强,自小没有特别亲近的朋友。

宿舍、同班同学反映:性格上有“怪癖”,不爱和人说话,和人讲话语速很快,好像“打机关枪”一样,说话时常常表现得很紧张,有时大家不愿听她说(说话快、语言表述生硬等),她还是自己自顾自地说完。很自我、做事顽固,不合群,不愿参与宿舍的活动,还常做一些影响他人的事情,如:每次关宿舍门用很大力气,似乎宿舍里只有她一人而其他人不存在似的;周末早上大家还在睡觉她就大声地起床完全意识不到自己过于粗鲁的动作会吵醒别人;强制要求别人陪她去看病;常常很晚才回宿舍睡觉;雨天鞋子沾满泥巴搞得宿舍很脏也不懂处理,叫她搽干净也不理不睬,只顾学习;洗衣服把洗衣泡溅到别人身上也不懂道歉;常常上课时写字条要求别人对她的某些事做评价;大家对她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行为看不惯提意见,她好像没听到似的,有时改了,过不了多久又回到原来状态。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喜欢她,不愿和她说话,集体出去搞活动也都回避她。4.评估与诊断 求助者当前状态评估

生理与外表: 19 岁,青春期后期。身体紧张,眉头紧锁,目光不愿正面与咨询师接触,说话声音有气无力,语调带有疲劳感,常叹气与沉默。白天头痛,疲劳,晚上失眠难入睡。

心理感受:焦虑不安,心慌意乱,虽能控制情绪,内心却十分痛苦,与人谈话感到紧张焦虑,学习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自感下降。

社会因素: ⑴生活事件影响。因其人格存在缺陷,只顾追求学业,缺乏人际交流和沟通的技巧,并且常常不顾他人感受做出让同学不愉快的事情,所以在其人际支撑系统中缺乏良好的接纳与支持,远离良好的人际关系,感受到了较大的人际压力并产生焦虑感。⑵ 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家庭经济紧张在外打工挣钱,真正的交流与关心不多,原生

家庭的特殊情况培养了求助者自主性强、自我要求很高的人格特征。⑶求助者头脑思维清晰,社会认知功能较好。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依据分析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相统一,知、情、意心理过程是统一的、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询行为。人格相对稳定。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妄想、幻觉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其主导症状属于正常心理活动。

求助者病程为一个月,时间较短,学习生活效率虽有下降,但没有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求助者因无法进行良好的人际适应产生的心理冲突明显与现实相关,现实冲突为常形,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求助者心理问题是由现实的人际问题而激发,持续时间较短,从她意识到出现问题起至主动求助的时间约为一个月,该问题虽引起求助者焦虑,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睡眠下降,学业效率下降等症状,但情绪反应还保持在理智控制之下,反应内容没有泛化,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5.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下: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调整认知方式,转变观念,学习与训练相关的人际交往方法与技巧,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逐步减少求助者心理压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树立建立人际支持系统的良好信心。

最终目标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帮助其重整与健全人格,积极重新认知自我与学会被他人接纳与认可。6.咨询方案的制定

6.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识疗法、合理情绪疗法

求助者心理问题和躯体问题,主要表现在过于关注学业进步而忽视人际支撑系统的构建,从小缺乏与他人交往的理念与技巧,当高考结束进入大学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日渐凸现,而自己仍然未改变长久养成的只顾关注学业的观念,与人相处过于自我并不顾他人的感受,被朋辈厌恶并逐渐远离同伴圈。当发现问题时原有的知识结构中缺乏人际沟通与交流的方法,不知如何突破并改变现有的被孤立的状态,被此焦虑情绪困扰,不能自行解决,加之其家庭经济、家庭教育、社会与自我期望等多重原因造成她的认知系统、行为习惯等长期存在偏差,人格塑造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与帮助,长久积累导致产生情绪变化和躯体变化,因此及时采取目标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认知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等进行矫正,将会给求助者带来明显帮助。

6.2双方确定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力与义务 7.咨询过程 7.1咨询的三阶段:(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2)心理帮助阶段;(3)结束与巩固阶段。7.2 具体咨询过程: 7.2.1 来访1 目的: A、了解基本情况;B、建立良好咨询关系;C、确定主要问题;D、进行咨询分析;方法:会谈、心理测验。过程: A、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收集、核实相关资料,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

B、做SDS、SAS、EPQ 测验。C、确定咨询目标。

D、与求助者交谈,了解其有关资料,探求其心理状态及改变意愿。E、反馈心理测验结果,并做出初步分析,让求助者了解原因。

F、布置家庭作业:让其自己上网或通过其他信息渠道,自己思考并寻找10条交朋友的法则和益处,了解人际支撑系统对个人人生全程发展的意义,初步判断自己没有朋友同伴接纳的原因,认知追求学业进步与结交朋友之间关系。7.2.2 来访2 目的: A、加深咨询关系;B、寻找调整认知的策略;方法:认知疗法,分析产生焦虑的现象与深层原因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分析原因。

B、与求助者一起分析产生人际交往压力的个人、家庭、社会等原因。C、布置咨询作业:减少对学业目标的过度关注,将注意力转移到周围的同伴中,每天分配一定时间观察1-2个同伴(宿舍舍友、同班同学、高年级同学等),记录他们与别人交往、被别人接纳与喜欢的原因(自己分析与判断,强化认知系统中人际交流重要性的认识,感受人际交流给个体带来的愉悦感)。7.2.3 来访3 目的: A、让求助者合理认知人际吸引力产生的因素,如何构建这些良好的因素等。B、消除紧张情绪,缓解压力。

C、提高人际交流信心,增强与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方法:会谈,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 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与之讨论并充分肯定(总结观察记录作业的发现与自我感受)。B、分析学会交朋友、融入同伴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人际交往压力与焦虑情绪产生与变化之间关系。分析个体产生人际吸引力的因素,探讨如何构建这些良好的因素,引导求助者对自己处理好学业追求与人际交往做出合理、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C、布置咨询作业,增加人际交往实践活动:制定不同主题人际交流话题练习,记录练习结果及他人的反映与自我感受,增强人际交流技巧的实际体验;学习《谈话的艺术》中人际交流中的注意事项与方法;关心同一屋檐下宿舍同伴的生活,力所能及地参与她们的各种讨论,留心观察如发现她们需要学业、生活等方面帮助时及时提供帮助,对她们反馈的问题及时改正并请她们监督,积极改变自己在她们心目中的不良印象。7.2.4 来访4 目的:A、巩固咨询效果。

B、探讨人际交往深层策略及个人发展目标。C、提高人际交流的自信心。D、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心理测验,认知疗法。

过程:A、反馈作业,给予肯定与人际交流深层效果的指导。B、进行EPQ、SAS 测验,并反馈。

C、调整制定人际深度交流计划,指出未来努力方向。8.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身躯症状消失。经过4周的咨询与治疗,求助者焦虑、自责、头痛、入睡困难等症状已基本消失,整个人开始呈现青年人的活力与朝气。

(2)咨询师评估。通过回访与跟踪,发现咨询效果已达到预期目标,求助者的心理与躯体症状均消失,能够正常进行人际交往,并初步学会了与他人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如平等、相互信任、忠诚等)和基本方法(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准确表述自我的感受、尊重他人的意见与建议、积极适度地涉入他人的生活圈、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长期保持对友谊维护的热忱等)。

上一篇:席上代人赠别,席上代人赠别苏轼,席上代人赠别的意思,席上代人赠别赏析下一篇:1团委书记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