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籍大学新生

2024-08-02

农村籍大学新生(共6篇)

农村籍大学新生 篇1

1 当前高校贫困学生救助体系

1.1 奖学金

目前我国高校奖学金主要有国家奖学金, 励志奖学金及各高校自主设置的校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及国家励志奖学金都是是为了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各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 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国家奖学金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奖励特别优秀学生的奖学金, 奖励标准每人每年8000元, 每学年评选一次, 而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 奖励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奖学金, 奖励标准每人每年5000元, 每学年评选一次。各高校设立的奖学金一般分为特等, 一等, 二等, 三等, 各等级按比例评选, 一般评选比例在30%~40%之间。奖学金奖奖励学业优秀的学生, 奖学金评定主要以学生德智体综合排名做为评定的主要依据, 国家奖学金, 励志奖学金名额少, 难以照顾到广大困难学生, 尤其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较城市低, 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设施差, 农村贫困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 有的难以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导致学习困难, 加上生活困难, 使他们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有的参加勤工俭学, 影响学习效率, 难以达到奖学金的评比要求。

1.2 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 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 (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 在校学生的助学金。资助标准是全国平均每人每年3000元。用于帮助家庭困难学生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但高校助学金存在认定标准不明晰、认定不规范、工作监督不到位等问题, 难以实现助学金评定的公平与公正。只要学生能提供由生源地民政部门开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就可以进行经济困难的建档。而在给家庭困难开证明时, 当地政府也没有进行调查, 随意开证明, 造成这些材料的真伪难以辨别。国家也鼓励社会、民间组织设立各种形式的捐资助学, 但相比国家助学金, 覆盖面较窄。

1.3 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 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助学贷款, 帮助解决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费用。2014年调整贷款额度, 本科最高额度8000元。截至2013年底, 全国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032亿元, 惠及约1000万名学生。目前大部分高校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减轻经济负担的重要举措。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 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 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 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但部分学生存在拖延还款日期甚至不还款, 存在个人信用记录不良的现象, 虽然国家出台了助学贷款的一系列政策, 但在实施过程中有些政府部门办理程序冗繁, 或银行出于利益考虑, 不愿与学生订立贷款协议, 导致有些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存在一定难度。

1.4 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 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很多高校在校内有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但由于报酬低, 任务重, 有学生为了取得更大的收益, 宁愿到校外进行勤工助学, 校外的勤工助学虽然报酬高, 但存在一定的风险。高校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 积极拓宽勤工俭学岗位, 完善勤工俭学管理制度。

1.5 学费减免

国家对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中部分确因经济条件所限, 交纳学费有困难的学生, 特别是其中的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 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减免学费额度由各高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行减免。公办院校学费减免政策较为完善, 覆盖面较广, 而民办高校由于其学校性质, 能申请到减免学费的机会少, 而且额度也少。

1.6 绿色通道

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规定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 即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 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 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 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为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法入学报到的学生提供了便利。但毕竟这只是缓交学费, 在今后的大学生学习生活中, 农村籍学生还是会遇到无法支付其学习、生活费用的情况。

2 完善农村籍贫困大学生经济救助和精神救助体系

2.1 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助学金评定机制及监督机制

通过建立贫困生家庭困难档案, 明确困难等级标准, 通过贫困证明, 班级民主评议, 跟踪调查, 综合素质等方面全方位考察贫困生, 而不应简单以家庭困难证明材料做为贫困认定的依据。同时对贫困生的贫困信息要实时更新记录, 以便掌握最新的数据情况, 使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更透明, 更规范。建立多种形式的奖学金, 对一些自立自强的大学生可建立特殊的奖励方式, 鼓励他们自立自强。

2.2 完善助学贷款体系

国家应进一步制定完善的助学贷款法律法规, 明确银行, 高校, 学生三者之间的权责, 银行、高校应严格审核贷款者的个人信用, 家庭情况, 并对贷款风险进行评估, 每学年都严格审核贷款者的相关信息材料。可根据需要, 适当延长还贷时间, 使学生贷得起, 还得起。完善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 扩大生源地助学贷款范围, 高校, 银行, 学生及家长签订相关协议, 高校及银行共同督促学生还款。

2.3 拓宽勤工俭学渠道, 完善勤工俭学制度

高校应建立勤工俭学管理制度, 为家庭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需求, 提高报酬, 对表现优秀的同学在每学期结束后, 可适当给予奖励, 同时可根据岗位要求, 增加岗位的技术含量, 录用相应专业的勤工俭学者, 一方面可以解决经济问题,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 磨练了心志, 为他们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高校应积极与社会商业组织联系, 订立校企合作协议, 人才合作计划, 学生在校期间可到相应单位勤工俭学, 其毕业之后, 如果表现优秀, 单位考核通过后, 可以直接到企业就职。高校建立勤工俭学岗位信息库, 对申请勤工俭学的学生进行统一登记造册, 统一管理, 对他们的勤工俭学情况进行实时跟踪调查, 同时成立维权组织, 解决用人单位与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的权责问题, 保障学生权益。

2.4 加强农村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籍贫困大学生是高校贫困生的主体, 贫困生普遍存在心理障碍, 如人际关系敏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 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引导其健康成长。高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形成学校, 院系, 班级三级心理干预机制, 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给农村贫困大学生提供自我表现, 提高自我能力的平台, 培养他们社交能力, 消除消极心理, 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活动, 引导他们懂得调整自我情绪, 转变思维, 积极悦纳自我, 培养健康人格。有针对性的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 培养他们的自立自强意识, 增强自信心, 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扩招, 农村籍大学生的绝对数量有所增长, 但过高的教育成本, 城市生活成本, 增加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秉着“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原则, 探索高校大学生救助体系, 对减轻农村大学生的升学压力、降低教育成本、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

参考文献

[1]束仁龙.高校农村籍贫困生教育救助问题研究—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 2012 (10) .

[2]汪琦.试论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1 (03) .

[3]郭方.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休系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6) .

[4]李赛.完善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的对策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06) .

农村籍大学新生 篇2

(一) 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造成自卑心理的产生

从农村到城市, 从中学到大学, 农村籍大学生在实现身份和命运的转折性改变的同时, 也经受着环境变迁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冲击和震荡。大学校园中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各阶层并具有各不相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的莘莘学子, 农村籍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亲身感受到源自城乡巨大差距的物质生活条件、生活方式、思维习惯、教育文化资源等各个方面的差别, 特别是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同学对此体验尤为强烈。他们中的很多人既面临城市化的巨大冲击, 又因家庭经济的拮据而承受着学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在人才济济的大学里, 他们中的很多人从备受老师和家长宠爱以及同龄人羡慕的学习尖子、优秀人才, 变成平庸之辈, 这与其在中学时期的表现和评价形成鲜明对比。生活状况的对比、处境的变化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 使得农村籍大学生自觉不自觉地产生自卑心理。

(二) 社会环境引发自卑心理的普遍存在

心理学研究证实, 人对自身的认识或判定与外部社会环境对其态度和判定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社会正在飞速发展,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城乡差别、贫富差距对人们的心理造成的困扰和影响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凸显。而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社会体制人为地制造了两个身份群体, 无论是身份地位还是社会声望, 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社会资源, 农民都低于市民, 城市社会对农民的歧视普遍存在。城市生源的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在各方面流露出较强的优越感, 而农村籍大学生却普遍存在自卑心理。

(三) 家庭教育环境容易埋下自卑心理的诱因

家庭环境是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深刻而长久影响的关键因素。每个人自幼所受的家庭教育对个体心理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往往影响其一生。而家庭教育方式又是与父母的文化层次、当地习俗、文化氛围以及家庭经济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与城市家庭相比, 农村家庭的文化环境、经济条件相对落后, 受父母教育水平的限制和农村传统文化的影响, 很多农村籍大学生表现出审慎、沉默、内省、保守等心理特点。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自卑心理的产生与个体的气质、性格有关。气质抑郁和性格内向者不善于言语, 在公共场所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较差, 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他们大多对事物的感受性强, 对事物带来的消极后果有扩放趋向, 且不容易将消极体验及时宣泄和排解出去, 产生自卑心理的可能性相应增大。因此, 农村籍大学生因家庭教育环境所产生的个体心理特质容易诱发自卑心理。

(四) 自我意识的发展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

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是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促使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分化成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两个部分, 需要通过修正理想自我或改变现实自我来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但是农村籍大学生对现实自我的评价往往不能满足其所期望的理想自我的标准。由于大学时代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也是走向社会的准备期, 综合能力的发展和人际交往显得极为重要。与中学时期以学习为主的状态完全不同, 大学生对人际交往、个人技能比较注重和敏感, 并十分关注自身性格以及外在相貌、气质等的完善和完美。然而, 受家庭条件、教育背景及个体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籍大学生在上述各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欠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导致农村籍大学生自我评价失调, 突出表现在自我认识不足, 自我评价过低, 从而丧失达到理想自我的信心, 产生自卑的情绪体验。

二、自卑心理是一柄双刃剑

(一) 自卑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

由于自卑, 农村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 虽然内心非常渴望能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 对和谐美好的友情、爱情十分向往, 但自觉土气, 在与其他同学的比较中, 深感自己在家庭背景、个人才能、综合素质、性格气质等方面的欠缺, 他们或者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 过分自负, 自视清高, 对社会现象冷嘲热讽。

(二) 自卑心理限制着农村籍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

自卑心理容易使人孤立、离群, 抑制人的自信心的正常发挥, 使个体的思维停留在狭窄的认识层面上, 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有自卑心理的农村籍大学生会认为自己能力差、被人瞧不起, 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 在认识和评价自己时使用不正确的社会比较, 即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 从而发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上的偏差, 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 其精神生活受到严重的束缚, 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也因此受到影响, 这就不可避免地对其人生发展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

(三) 自卑心理对农村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 人类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 身体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健康。有严重自卑心理的农村籍大学生, 因自卑而自闭, 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反应, 这就会使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 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得不到充分调动,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会因此失去常态, 有害的激素分泌随之增多, 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可见, 自卑使其身心俱损。

不过, 自卑心理是一柄双刃剑。它可以成为成就的动因, 激发人的创造性力量, 成为人奋发向上、拼搏进取的巨大动力。克服和超越自卑感可以使人完善自我, 是走向成功的起点和桥梁, 也是人类文化不断进步的推动力量。因此, 有自卑心理的农村籍大学生不应使自己长时间地沉浸在消极的心理状态中, 而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求摆脱不良心理的方法, 克服和超越自卑。

三、克服和超越自卑

(一) 正视自卑, 积极补偿

要克服自卑心理, 首先必须正视自卑, 承认自卑心理的存在。但要懂得自卑心理并非病态, 每个人在生活中时刻都有可能产生自卑感, 关键在于个人能否正确对待。自卑既不可耻也不可怕, 相反, 具有自卑感的人往往比较谦虚谨慎、细心体贴, 一般不热衷于争名逐利, 加之农村籍大学生多具有纯朴、勤奋、诚实的优良品格, 比起那些优越感强且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更受欢迎和信任。农村籍大学生能考取大学改变命运, 就是因为具有自卑感, 便力图克服之以求达到理想目标。而在大学校园里, 农村籍大学生也应该继续努力进取, 发挥自己的特长, 以不断取得学业的进步和提高综合能力来弥补生活中的缺憾。

(二) 正确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

自卑心理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和他人比较中得出的结论, 与他人的差距容易导致对自身评价降低。因此, 有自卑心理的农村籍大学生要客观、全面地看待自我与他人, 正确认识自我。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 真实的人生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 从而辩证地认识自己内心深处的那种时时存在却又不可名状的自卑感。

(三) 学习心理卫生知识, 做自己的心理按摩师

一般来说, 农村籍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属于心理困扰, 是其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成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 通过自我调适就能顺利摆脱。因此, 农村籍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进行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掌握心理保健和自我调适的一般方法和技巧。首先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利用积极心理暗示的方法, 逐渐习得自信, 树立起自信心;其次, 当心中烦闷、感到心理压力时, 要及时倾诉, 可以向要好的同学、朋友或老师倾诉, 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老师或心理医生的疏导;第三, 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进行体育锻炼等方式来排解心中的烦恼;最后,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社会责任感, 要了解社会现实, 关注民生问题, 摆脱自怨自艾、抱怨人生社会的消极心理状态, 树立用自身所学回报于家乡、造福于一方的事业理想, 使人生不断得到升华。

参考文献

[1][奥]A.阿德勒著, 罗玉林译.阿德勒人格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4.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997.

农村籍大学新生 篇3

1 农村籍大学生几种常见求职择业不良心理

几年大学时光一晃而过,部分农村籍大学生面对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在他们拥有了更多求职自主权的同时,因不适应这种多元化的求职趋势而表现出无所适从,产生如下几种常见的不良求职择业心理。

第一,功利心理。十年寒窗,农村籍大学生终于跳出“农”门,很容易滋生“早日脱农”的急功近利心理。甚至部分农村籍大学生受困于经济压力,不敢待业,需要尽快工作赚钱,这样会导致他们从择业的利害关系出发,仅热衷于对自我利益的追求,对自身准确定位及就业环境的客观分析相对缺乏。因此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会产生过分看重经济、地位等心理,急于追功逐利。如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一心只想进一线城市、去北上广及沿海发达地区;在就业单位选择方面:热衷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国企、机关事业等单位。有了这种求职择业的功利化心理,会导致农村籍大学生产生择业居高不下的期望值。

第二,求稳心理。部分农村籍大学生们受其父辈、亲属的一些计划经济时代传统观念影响,仅从职业的稳定性出发,热衷于在那些会有“有编制”、“有保障”的领域寻求工作,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主创业。因而,每次“国考”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总是上演。若农村籍大学生们将稍具风险的职业都排除在选择之外,这样会导致选择范围变窄,甚至与一些较适合自己的招聘单位擦肩而过。

第三,从众心理。面对多元化的求职选择,农村籍大学生可能会表现出缺乏主见、难以抉择,很容易滋生随波逐流、盲目从众心理。有的学生会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确定自己的就业标准,别人选择大城市,自己也选大城市,别人考公务员,自己也考公务员,别人观望,自己也就等待。甚至求职时只盯住那些应聘者多的热门职业,完全不顾所选岗位到底适不适合自己,完全没给自己一个准确定位,导致失去很多就业机会。

第四,依赖心理。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村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很多现代化农村并不亚于城市,富足的生活让很多农村籍大学生的父辈们将更多精力倾注在孩子身上,很多事替孩子包办,时间长了这也会导致部分农村籍大学生养成一种依赖心理。体现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如面对应聘单位畏首畏脚,犹豫不决,缺乏主见,缺乏自我选择和决断能力,而是听父母、学长之意进行取舍,错失良机。甚至在择业中缺乏勇于独立、敢于担当意识,如“等、靠、要”思想严重,老是想着学校推荐、朋友介绍,父母“跑关系”等。

第五,保守心理。农村籍大学生受教育经历、成长环境等影响,多数比较传统,比较内向,比较保守,这既是一种优良的品格,但同时也会受到一些束缚,产生一些弊端。如有的农村籍大学生从小到大接受偏重应试的教育,即使完成了大学学习,也在个人自信和其他综合素质等方面存在一些欠缺,体现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部分农村籍大学生没有信心面对招聘单位,不敢竞争,缺乏勇气,不敢大胆展示自己的特长,不能引起用人单位注意,受不到用人单位青睐。

2 农村籍大学生求职择业不良心理主要成因

2.1 不能适应新的形势

当前,双向选择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式。在这种新形势下,尤其目前我国大学生大多为90后独生子女,农村籍大学生也不列外。在校期长,基本上没有什么社会生活经验,多数父母的包办抚养,导致他们依赖心理强。当大学毕业需要靠自己身体力行亲自去解决就业问题时,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显得迷惑不定、底气不足、缺乏信心、手足无措,不能有效的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2.2 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大学生依然希望选择体制内就业,尤其在农村,家长和学生常常把就业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认为孩子考上大学就脱离了农村,毕业后就应该找一个体面的工作,怀有较高的就业期望值,更没有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正确就业观。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就会有较大的失落感。尤其面对学生找不到工作的“毕业即失业”残酷现实,家长心理更难以接受,难以理解,甚至觉得是一种羞辱,无颜面对乡亲。在本就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这种传统的就业观带来的巨大压力又直接施加给农村籍大学生们,他们一旦就业受挫,更容易诱发不良心理。

2.3 自身定位不准确

部分农村尤其偏远农村,有的农村籍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班上的佼佼者,特别一旦考取大学,便成为村子的骄傲,整个成长经历都充满优越感,甚至进了大学还有“天之骄子”的自我满足心理。毕业时仍然对自己估计过高,求职择业期望值较大,没有把自己放于整个就业市场中考虑,缺乏对市场总体了解,不能有一个准确地自我定位。这些都会导致他们会在就业地域选择趋向、就业单位选择意向和就业岗位选择考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合自我实际的设想。

2.4 受其他社会因素影响

除了自身原因使农村籍大学生形成不良求职择业心理,还有一些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我国长期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大大削弱了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能使他们就业缺乏信心。有的农村籍大学生讲他们刚进大学时深感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口语能力,甚至讲普通话的水平都远远赶不上来自城市的同学;又如高等学校扩招带来的学校软硬件建设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人数需要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问题,这使得很多农村籍大学生不能充分就业,诱发不良心理问题;再如国家各项引导就业的政策未能落实到位,还未能在全社会完全创建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也是农村籍大学生产生不良择业心态不可忽视的因素;最后如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尚不健全,对于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遇挫时,不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疏导,便会出现一些心理障碍。

3 农村籍大学生求职择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求职择业心理事关农村籍大学生们的就业心态,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择业取向。因此,克服种种不良心理,正确自我调适,是他们成功迈入职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3.1 主动适应社会,调整就业期望值

正确的认识社会现实是农村籍大学生求职择业必需具备的健康心态之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基本现实情况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自主择业与就业的市场化虽然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就业市场上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有人没事干”现象,用人单位招不到人的“有事没人干”现象相当普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要顺利就业就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就业形势,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不能抱着择业就是要“一步登天”,寻求绝对安稳的观念,要正确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职业生涯。当求职择业时机还不成熟时,可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农村籍大学毕业生都将会先后步入社会,逐步寻求自己生存及发展空间,找到自己较为理想的位置坐标。欲达到此目的,那么就先要评估自己专业知识水平,动手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根据这些自身基本条件去比照,有针对性去应聘,可大大提高应聘的成功率。

3.2 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传统观念认为就业就是为了满足个人生存的需要,但是对于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人来说,正确认清就业形势,结合社会需求,把握个人追求,才是正确的就业观。当今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必须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应将个人的需求与社会的需要有机的统一起来,甚至个人的需求服从于社会的需要。只有树立正确择业观,敢于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欠发达地区去,甚至要敢于返乡就业创业,回报家乡。要知道,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的地方,恰恰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寻求更多的创业机会。另外农村籍大学毕业生若敢于从最辛苦、待遇也谈不上理想的工作做起,对于那些虽然眼前工作条件不算好,但对于自己发展空间大,能充分发挥自己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那么“就业难”是会变成“就业易”的。

3.3 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

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要视为正常现象,必须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来对待。遇到挫折不能一蹶不振,重要的是要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因为我们要明白事物的发展轨迹是呈波浪形的,有起有伏以及平稳过程,是动荡的。因而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会受到种种意外打击。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农村籍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甚至会受到很多委屈。要明白在就业市场化、需求疲软、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难免的,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就业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并主动调整自我来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通过求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对农村籍大学生往后的职业生涯都是非常重要的。

3.4 释放求职压力,缓解不良情绪

农村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处于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状态时,不能一味地把不良心情埋藏在心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适,可以很好的释放和缓解压力。可以尝试综合运用释放法、转移法、安慰法、角色扮演法、自我慰藉法、自我激励法等轻松释压,以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态投入到求职择业过程中去。

3.5 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近年已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大学生是最具创业活力和潜力的群体,因此要树立自主创业的意识,可以先就业,积累经验后再择业,后创业,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先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求职择业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的积极心态体现,不仅有利于自身成长成才,还能通过创业来增加劳动就业机会的需要,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体现人生的价值。农村籍大学生更要把返乡创业视为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尚玉峰,刘超,赵彦军.大学生常见就业心理问题及自我调适[J].中国电力教育,2009(01).

[2j李晓东.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极其调适[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8(06).

农村籍大学新生 篇4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关系到社会的很多方面:首先, 导致农民家庭更加贫困。一个农村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读到本科毕业, 花费较高, 有的甚至卖房卖牲畜。其次, 不能就业的农村大学毕业生, 已被社会边缘化, 他们没有强硬的社会关系, 只能去就业中小企业或者和高职高专的学生竞争岗位。最后, 大学生就业难还导致了农村地区失学率升高, 引发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尤其是农村女孩的失学率更高1;造成人力资本的浪费, 给国家和农村造成巨大损失。

一、农村籍大学生的现状及特点

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学子走进了大学。农村籍大学生群体对于高校学生工作者来说, 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籍大学生群体和城镇大学生群体整体比较而言, 综合素质不高, 对知识更加渴求, 有很大的自卑心理。虽然两者差距很大, 但农村籍大学生群体和城镇大学生群体比较也存在着一定的优点:

(一) 独立性强, 抗挫折力强

农村大学生比较辛苦和家庭比较困难使农村籍大学生从小就要学会独立自强, 很少有父母的娇生惯养, 在家帮忙做农活, 大多数同学在上学期间勤工助学, 补贴自己的生活费。他们面对困难的抵抗力比城里学生要强很多。这种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也是深受用人单位看中的。因此农村学生更容易走进刚刚起步的中小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就。

(二) 脚踏实地, 求真务实

农村籍大学生对生活质量要求不高, 只要能解决基本的生活温饱问题就可以, 面对现在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 能够不去攀比, 不去浪费。面对就业企业的选择, 很多城里大学生往往非常看薪资的高低, 想找一些工作轻, 工资高, 离家近的单位, 因此很多就业机会都主动放弃。这一点相对于农村籍大学生群体来说, 他们更加脚踏实地, 愿意选择基层的岗位开始做起, 目的只有学到真才实学, 不会嫌弃工作内容是否繁重。

(三) 懂得感恩, 感谢社会

现在国家已经更多地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问题, 有国家助学金, 伙食补贴, 贫困生助学贷款等有利的政策, 让家庭困难的学生通过国家的绿色通道解决学费的问题, 帮助很多贫困学子完了大学梦。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国家给予了他们上学的机会, 所以有的农村贫困学子在毕业后努力参加志愿西部, 三支一扶, 农村特岗教师等岗位的工作, 不遗余力地回报社会, 感恩社会。

二、影响农村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

虽然农村籍大学生有很多优势, 也有大量的学生可以选择去农村, 去基层, 去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据调查还有63.4%的学生不愿意去农村基层就业, 经过调查发现, 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因素主要原因为:

(一) 基层的发展空间是影响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基层一般是指国家的小城市或者中小企业, 由于经济不发达, 人们的思想意识也没有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对大学生不重视, 导致很多大学生不能实现自我价值, 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 所以阻止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通过调查, 68.9%的学生认为理想的工作应该具有良好的发展机会。

基层的工资待遇比大城市相比, 差距很大。据调查,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四大城市是学生最想去的地方, 而且这些城市的薪资水平也是最高的。农村大学生工作之后最大的压力也来自家庭, 由于家庭困难, 毕业生还担任着接济弟妹或者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因此, 农村籍大学生为了家庭也会更倾向于在城市等发达地区就业, 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 从而满足报答父母的需求。

基层就业岗位偏少、工作环境恶劣, 工作岗位不稳定也是影响农村籍大学生拒绝选择基层的重要原因。基层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 由于刚起步或者财务紧张, 最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产或者需要压缩编制以节省开支, 就使得基层就业岗位不稳定。使得有意向去基层就业的同学望而却步。

(二) 家庭的期望值影响农村学生基层就业

现在农村考上大学生虽然不是凤毛麟角, 但也是寥寥无几, 很多家庭, 几代人才能出一个大学生, 因此, 全家族的期望都寄托在这位考上大学的大学生身上。毕业之后, 通过家人和周围熟人的社会比较, 比较工作地点, 比较薪资待遇, 比较工作职位之后, 让农村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而现在农村的社会意识还是比较落后, 还是以挣钱多少, 工作性质的优劣, 看是否成功, 这使得农村大学生在重重社会压力下也较少选择基层就业。

(三) 学习的专业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就业

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专业方向依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就业。农村对职业需求也是有限的, 对于农业口的饲料学, 农药, 畜牧学, 兽医学等专业的需求量较大, 对于IT专业、金融专业、法学, 心理学等专业的需求较少。因此这也决定了农业院校的同学选择基层就业的较多, 而其他院校会相对减少的。

(四) 心理负担过重

贫苦大学生经历过更多的生活艰难, 也知道生活的艰辛, 因此个人心理负担更重。对于就业的期望值更高, 更想靠自己的就业改变个人的命运。因此, 农村籍贫苦学生到基层就业, 心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只有在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育, 从农村学生从大一开始, 就从心理上卸掉包袱, 消除自卑心理和能改变命运的想法, 让自己放掉一切包袱, 选择适合农村学生的工作。

三、解决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高校已经认识到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严峻性, 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个体心理辅导, 组织实习实训, 努力为农村籍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 积极促进农村籍贫困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整体发展。

(一) 对农村大学生开展全程化的职业生涯指导

农村大学生在小学和中学都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培养, 很少有机会参加各种能力的锻炼, 对于学习课本上的专业知识比较容易接受, 但是, 对于其他各种技能和特长很少了解, 也很少有机会接触校园外的社会实践。部分民办高校已经加强了农村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大一年级就给他们介绍所学专业在当前社会的需求情况及重点攻关学科, 农村籍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学习好专业课程及专业特长, 这样在就业的过程中, 农村籍大学生就有了自己的优势。大二年级组织农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勤工助学, 大三年级进行创业课程和就业指导的八大模块的指导。让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就树立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决心。

(二) 加大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在学校的三年时间, 高校应该积极鼓励农村籍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以各类学生社团组织, 学生会和团组织, 培养农村籍大学生的沟通能力, 组织能力, 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 让他们尽快地融入到高校校园活动中来并逐渐扮演主人翁的角色2。另外, 高校还应该加强校园的实习实训, 部分民办高校已经建立校园工作室, 把企业引进校园, 让学生边实习边学习, 在企业中学习专业知识, 尽快地提高农村籍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 为农村籍大学生提供经济帮助

对于家庭困难的农村籍大学生, 学校不仅严格执行国家的助学金, 助学贷款, 伙食补贴等政策, 在新生入学时要对困难学生开放绿色通道, 满足他们求学的渴望3。学校的团委还尽可能地多组织志愿者活动, 爱心捐款活动, 勤工助学岗位, 领军奖学金 (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的) 等, 学校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的贫困学生解决后顾之忧, 能够更加专心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四) 对农村大学生开展心理热心

心理问题是农村大学生难以自我克服的困难。针对他们存在的自卑, 懦弱, 焦虑等问题, 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或者心理社团积极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座谈和开通24小时的心理热线, 让农村大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找到人倾诉, 恢复阳光开朗的年轻人的性格, 更好的生活和学习。

针对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帮助农村籍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不仅依靠高校学生就业管理部门, 更要依靠国家, 家庭和农村学生本人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争取让更多的有志向有抱负的农村贫困毕业生投入基层工作, 更好的实现农村贫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

摘要:农村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不仅可以有效避开大城市激烈的就业竞争, 而且还可以充分发挥其了解基层、熟悉农村的天然优势, 实现大学生个人和服务单位的“双赢”。部分民办高校来自农村的学生达到46.6%;贫困生达到34.4%。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籍大学生有意向到基层就业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8.5%。基层工作环境艰苦、发展空间小、父母既定期望等因素影响着他们到基层就业的选择。如何采取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让更多的农村籍贫困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当今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农村籍,贫困学生,基层就业

参考文献

[1]、许静.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初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6) :167.

[2]、彭时代.提升地方本科院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云梦学刊, 2010, (4) :119.

农村籍大学新生 篇5

一、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引发的连锁反应

高校扩招增加了农村籍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如果他们千辛万苦读完大学而不能顺利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 不仅会给个人、家庭造成经济负担, 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连锁反应。

(一) 就业难导致家庭更加贫困

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显示, 2013年, 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8 895.9元, (3) 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 很多西部农村的家庭收入要远低于平均值。然而, 公办普通高校的学费标准普遍提高, 培养一名大学生4年至少需要5万元左右。支付这笔巨额学费, 对于年收入不足万元的农村家庭可谓捉襟见肘, 有的家庭甚至是举家向邻里亲友借债来承担这笔巨额投资。巨额投资的背后是这些农村家庭希望可以通过子女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 获得稳定的收入以缓解家庭经济负担。然而, 在现实中, 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导致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处于失业或就业不稳定状态, 高额的教育投资不能及时得到补偿, 办理的助学贷款不能及时偿还, 使本就经济负担沉重的农村家庭雪上加霜, 不但无法改变家庭贫困的现状, 反而会进一步导致农村家庭更加贫困。

(二) 就业难导致弃学现象突显

对于很多农村家庭而言, 对教育的投资主要期望日后子女在个人前途、家庭收入及家庭荣誉等方面得到回报。然而, 在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实面前, 很多家庭, 特别是贫困家庭产生了“读书无用”的想法, 认为“读万卷书不如找份工”, 放弃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 很多农村家庭的子女中途放弃学业, 进入城市打工成为家庭收入来源的主要支柱。弃学后在城市打工的过程中, 由于自身在学历、技能上的欠缺, 他们仅能从事一些收入低、工作环境差、不稳定的临时性工作, 且由于是农村户籍, 难以融入城市生活, 成为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从长远看, 农村籍大学生数量的锐减势必会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降低。

(三) 就业难导致资源严重浪费

农村籍大学生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 导致所学知识不能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而知识、技能又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变化, 如果知识不能及时转化为物质成果, 必然会造成日后竞争力的减弱, 导致知识和人才的严重浪费。

此外, 残酷的就业现实使未就业的农村籍大学生生活窘迫、精神压抑, 饱受来自个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及社会的排挤。从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数据中可以看出, 无论是在家庭、社会层面, 还是在个人压力源维度, 来自乡镇的毕业生都较城市毕业生感受到更多的现实压力。 (4) (见图1)

超负荷的压力很容易导致农村籍大学生出现如仇富、愤世等极端的观念或扭曲的心理。同时, 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使他们很容易被违法犯罪分子蛊惑, 为了获取巨额收入不惜铤而走险, 参与传销、贩毒等非法活动, 从莘莘学子到阶下囚的例子不胜枚举, 成为威胁社会安定和协调发展的隐患。

二、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对于造成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可主要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一) 社会方面

1. 就业容量小

伴随着高校扩招, 每年涌入劳动力市场的新成长劳动力呈井喷态势。从社会的角度看, 面对劳动力供给数量的激增, 社会必然要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 从而平衡劳动力的供需总量。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有不足。以天津市为例, 2013年, 高校毕业生为14.1万人, 而新增就业人数中新成长劳动力为13.77万人。 (5) 通常中小企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军, 从国际上看, 一个国家99.5%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 应有65%~80%劳动者在其中就业。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过少, 截至2013年, 注册的中小企业数量仅4 200万个, 在城乡私营企业就业及个体就业人数为21 856.3万人, 占2013年就业总人数的28.4%。 (6)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 在2013年毕业的大学生中, 有51%的毕业生选择在300人及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就业, 且大多为民营企业或个体, (7) 但由于部分企业存在用工不规范、工资待遇低、发展空间小等问题, 导致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在调查的各用人单位类型中最低。

2. 户籍限制

现行的户籍制度成为阻碍农村籍大学生在城市就业的因素之一, 如在一些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招工考试中, 都对非本地生源进行了限制。此外, 一些用人单位以降低人才费用为由, 通常选择有当地户籍的大学生, 而把农村籍大学生拒之门外。另外, 在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下, 城乡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也存在明显差距, 弱化了的农村基础教育导致农村大学生先天“营养不良”, 为日后参与激烈的就业竞争埋下隐患。

3. 就业歧视

劳动力总量的供过于求使得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过度强化, 从而引发了不可遏制的就业歧视。农村籍大学生由于处于一个相对较弱的地位, 自然很容易成为就业歧视的对象。农村出身、素质不高、不善沟通、家庭负担重、缺乏文艺才能等都成为用人单位拒绝录用农村大学生的理由, 导致很多农村籍大学生在同等条件下失去了就业机会。

(二) 学校方面

从学校的角度看, 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和错位导致大量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目前, 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缺乏前瞻性, 不能依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造成毕业生供给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不匹配。此外, 高等教育对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质量不过硬, 培养的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不足, 导致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和实操技能, 无法适应岗位需要。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70%的本科毕业生、64%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学校安排的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 (7) 另外, 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忽略了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个别差异, 按照统一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进行批量培养, 导致农村大学生缺乏竞争优势。此外, 虽然很多高校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 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但在职业指导过程中, 偏重于就业指导, 方法手段单一, 针对农村籍大学生特点的就业帮扶指导力度不够, 导致他们就业观念落后、职业技能缺乏, 很难实现就业或稳定就业。

(三) 个人方面

1. 缺乏社会资源

在很多毕业生群体中存在“找工作靠关系”这种观念。人才的竞争以实力为重, 但也不可否认, 劳动力市场的择业竞争仍存在不公平现象, 人际关系不可避免地渗入到人才选聘环节中。例如, 机关、国企甚至私企在招聘时, 托关系走后门的现象屡见不鲜。城市籍大学生的父母多多少少拥有一些社会关系, 利用这些“人脉”资源可以为子女就业铺路搭桥, 但农村籍大学生的社会资源主要集中于农村, 且多是处于社会底层、社会影响力相对较小的农民。社会资源的相对贫乏使农村籍大学生在各种完全不透明的招聘中失去去平等的就业机会。

2. 竞争能力薄弱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除了看重专业成绩外, 更看重求职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重要的工作能力主要包括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协调安排、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与城市籍大学生比较, 农村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明显偏弱。一方面, 农村籍大学生在入学时, 其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电脑操作、英语口语、文体才艺等方面的能力及素质普遍低于城市籍大学生;另一方面, 根据《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的数据统计, 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由于承担了更多的事务压力, 得到了更多的锻炼, 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与抗压能力明显高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 如图2所示。在大学四年期间, 由于经济、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农村籍大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和担任学生干部等方面表现出参与意愿不强烈或竞争力不够, 缺乏锻炼提高的机会。早期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的“营养不良”导致其在就业时的竞争能力往往拼不过城市籍大学生。

3. 就业观念落后

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数据统计, 2013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泛渤海湾区域经济体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体就业的比例分别占27.2%、23.6%和20.2%, 而在陕甘宁青区域经济体、东北区域经济体和西部生态经济区就业的比例仅占6.1%、1.9%和0.8%。 (7) “鱼跃龙门”的观点在农村籍大学生中可谓根深蒂固。很多农村籍大学生宁愿在大城市的一级劳动力市场“哭”, 也不愿意回到农村的二级劳动力市场“笑”, 国家一系列“三支一扶”、“支援西部”的就业扶助政策没有引起大学生的足够重视与响应。农村籍大学生在择业时通常会选择工资高、社会保障及福利待遇高的国家机关和“三资”企业。一方面, 主要是迫切希望通过“好工作”收回前期的教育投资, 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 渴望通过体面稳定的工作实现“光宗耀祖”。残酷的就业现实将很多就业期望值过高的农村籍大学生挡在就业门槛之外。

三、学校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提高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率, 破除其就业困境, 需要国家、社会、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个人多方参与, 共同努力。国家需要进行政策引导, 改革传统城乡户籍制度, 对于接受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在税收等方面给予补贴或减免, 制定鼓励农村籍大学生回乡的政策等。社会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国家政策的正面宣传, 传递正能量, 引导农村籍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高校在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方面, 应注重社会需要及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特别是对于农村籍大学生, 一方面, 要加强针对农村发展需要, 如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应用、生态旅游、农村医疗、基础教育等课程的设置;另一方面, 要提升农村籍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 促使他们在城市和乡村都可以有用武之地;农村籍大学生则应在国家、社会和学校搭建的平台上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改变观念、提升技能。笔者拟就学校层面具体探讨对农村籍大学生展开职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内容及有效方法。

高校在对农村籍大学生展开职业指导工作时首先应该明确一个概念, 即职业指导非就业指导。《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一书对“职业指导”的定义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 (8) 据此, 在对农村籍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时应明确三个目的:一是帮助其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 顺利就业;二是注重其职场工作技能的提升, 稳定就业;三是根据其自身特点规划职业生涯, 成功就业。根据这三个目的, 对农村籍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时的侧重点及有效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 详解政策、树立典型

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就业, 尤其是返乡就业的, 如“三支一扶”、“到村任职”、“西部计划”、“农技特岗”等各类基层就业项目, (9) 以及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 目前并没有引起农村籍大学生足够的重视, 从而导致户籍在农村的大学生仍然在大中城市苦苦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返乡就业是缓解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出路之一, 他们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拥有专业知识及技能、掌握一定的人脉资源, 更能够开展实际工作, 不仅可解决就业问题, 更可以通过积极创业实现个人价值。户籍在农村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返回原籍就业, 一方面是由于个人观念问题, 那些一心扎根大城市的农村籍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返乡就业所具有的“成本低”、“机会多”、“有归属感”等优势;另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具体内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学校应担负起为农村生源的大学生进行政策解读的责任, 通过开展系列讲座、政策问答竞赛、橱窗展示、校园板报等方式, 多渠道、多途径地让农村籍大学生能够详细了解全国性的和地域性的优惠扶持政策的具体细则, 如各类基层就业项目的申请条件、受理程序、服务年限、待遇及保障政策、服务期间的档案管理以及在服务期满后可享受的优惠等, 以及针对自主创业方面如贷款的办理、税费减免的优惠举措等。同时, 可通过树立返乡就业成功的典型作为榜样, 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 以点带面传递正能量, 增强农村籍大学生返乡就业的信心和决心, 使其投身于新农村建设, 在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二) 心理疏导、调整观念

城乡分割的体制导致基础教育资源在城乡间的分配并不合理, 从而使很多农村生源的大学生入学时在英语、沟通、才艺甚至普通话等方面与城市大学生存在一定差距, 物质条件、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加之有些农村籍大学生性格内向腼腆, 使他们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不愿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甚少参加集体活动, 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容易产生极端偏执的想法, 在遭遇就业挫折后一蹶不振。针对这一普遍现象, 学校应注意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心理疏导, 通过课堂授课、个别咨询、案例分析、人员素质测评等方法帮助他们正确进行自我剖析, 正视自身的弱势, 采用光明思维法、积极性心理暗示等方法进行心理调适, 克服自卑心理, 增强自信心, 为他们搭建平台, 开展“展示农家子弟风采”等系列活动, 提升其外在形象、内在修养及综合素质水平, 加快他们融入城市集体生活的速度。同时, 根据其自身特点结合职业选择理论通过专业讲座、专家咨询等手段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职业选择, 避免走弯路、走错路, 提高就业成功率。此外, 对于部分农村籍大学生所持的非国家机关不进、非“北上广”不去、返乡就是没出息等狭隘不良的择业观念要及时进行纠正, 帮助他们摆正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位置, 避免高期望所带来的现实冲击, 应将眼光放远, 立足于长远的个人发展。

三、增强技能、稳定就业

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一个最基本的目的是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所以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求职技巧, 为他们提供可靠的用人需求信息, 提供供需双方洽谈的机会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为他们讲解职场礼仪、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并通过情境模拟的方式使其将学到的知识灵活使用, 尽可能多地积累足够的经验以准备接受考验。此外, 学校应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广泛的联系, 一方面, 为农村籍大学生提供在学期间的实践、实习机会, 帮助他们提升工作能力;另一方面, 通过专场招聘会的开办为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架桥铺路。

学校不仅要为农村籍大学生提升就业技能进行专业指导, 更要注意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与塑造, 因为顺利就业只是暂时的成功, 而稳定就业、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才是最终的成功。然而, 在《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关于离职类型及就业满意度的分析中, 毕业生工作半年内的离职率为34%, 三年内发生工作转变的为41%, 这中间有48%的毕业生转换了行业;毕业生进入职场半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为56%, 而三年后的就业满意度下降为43%。 (7) 就业不稳定、满意度低与自身能力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有着密切的联系。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参考美国的SCANS标准对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等五大类型基本工作能力的评定, 应届毕业生对上述基本工作能力的掌握水平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能力满足度为81%。在基本工作能力中重要程度较高的如口头沟通能力、科学分析能力、疑难排解能力等是成为优秀人才 (三年内晋升次数三次及以上) 所必须具备的。这些能力不可能从课本中习得, 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突击提升, 只能通过实际锻炼, 需要长期的培养才能具备。所以, 学校应特别对在这些方面相对更弱的农村籍大学生进行能力塑造与提升,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担任一定的职务, 参与一些活动, 并积极为他们联系实习、实践单位, 切实参与到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中去。

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 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 特别是解决这其中的弱势群体———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多方共同努力, 其中学校应担负起对农村籍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的重任, 增强其自信心, 塑造并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及基本工作能力, 使他们在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大显身手。

参考文献

[1]熊汉忠.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EB/OL].[2015-03-2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f915d0102e620.html.

[2]天津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天津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

[3]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4]袁兴国.高校农村籍毕业生就业特点及对策[J].江苏高教, 2010 (9) .

农村籍大学新生 篇6

关键词:团体辅导,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心理问题,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不和谐因素,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及学者的思考,使就业指导工作日益得到了高校领导层的重视。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但是课时有限,而且只停留在理论讲授阶段,有极少部分高校采用了团体辅导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了干预。这种方式对大学生特别是农村籍大学生的同质团体是非常有效的。

1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

在近些年来,随着就业形势的凸显,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承担着来自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在我国农村大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自然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也就显得不那么乐观。从县城高中到城市中的大学,农村籍的大学生需要承受着因为环境改变而带来的心理上的冲击,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父母的期望、自我实现的愿望,巨大的学习和就业压力、心理上的负担比城市大学生更大[1],这些外在的因素都容易使他们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尽管国家颁布了有利于农村籍大学生就业的政策,也采取了相应的保障措施,暂时缓解了就业的部分压力,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久以来留存的就业难题。这导致农村籍大学生从入学之初就开始担心未来的就业问题,从而在准备就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例如常见的自卑心理、焦虑心理、嫉妒心理、功利心理,这些心理如影随形,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在高校中既懂得就业指导又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师非常少,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非常容易忽略。

2 团体辅导的内涵及积极作用

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探讨、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2]。所以团体辅导以它所特有的优势在就业心理压力的调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是探索缓解就业心理压力,提升就业技能的一个有效手段和重要方法,在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中非常适用。

3 团体辅导在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中的应用设计

3.1 总体方案设计

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开展团体辅导,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通过游戏设置、成员交流、经验分享、案例分享、相互支持等方式,思想进行充分的碰撞,获得内心的感悟和心灵上的成长,增强应对就业心理压力的技能。本次团体辅导共分为8次,每次90分钟,每2周开展一次。本设计为结构式、封闭式、发展性、训练性团体辅导,主要目的包括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并学会运用、培养学生应对就业选择的自信和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3.2 场地选择

团体辅导的场地要选择宽敞明亮的地方,周围环境、空气都比较好,给人舒服的感觉,准备的椅子或者坐垫要柔软、舒适,提供一个安全可以信赖的自由空间。一旦确定下来,就不要发生变化,防止成员由于场地改变而带来的不安全或不适应感[3]。

3.3 组建团体

以毕业生成员自愿报名为原则,通过海报、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进行宣传招募,对参加的人员严格进行筛选,吸引有意愿的、有就业心理诉求的学生来参加辅导。这样有利于团队运作和后期的参与。同时签字《团体辅导协定》,明确权利和义务。

3.4 团体辅导实施方案

第一单元缘聚你我单元目标:建立团队,制定团体契约。单元目标: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活动内容:滚雪球,解手链。第二单元倾诉我的就业压力单元目标:就业不良情绪宣泄和表达。活动内容:牵手诉衷肠,我的压力源。第三单元我喜欢什么单元目标:了解自己的兴趣活动内容:量表测试,海岛旅行,扑克游戏。第四单元我能做什么单元目标:了解自己的能力。活动内容:量表测试,我的自画像,优点大轰炸。第五单元我想要的是什么单元目标:分析自己的价值观。活动内容:量表测试,价值观拍卖。第六单元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单元目标:积极应对策略。活动内容:同舟共济,你是《西游记》中的谁。第七单元我的工作我做主单元目标:全面分析所拥有的资本,了解用人单位喜欢的品质,确定最终目标。活动内容:名片设计,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第八单元明天会更好单元目标:总结收获,分享感受,处理离别情绪。活动内容:播放音乐,写给未来的信,螺旋握握手。

4 团体辅导在农村籍大学生就业心理调试中的思考

4.1 关于团体辅导的领导者

团体辅导的领导者不仅要有心理咨询的基本能力和丰富经历,包括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的经验,还要有个体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在针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的过程中,团体辅导者要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特点,要有良好的亲和力,有利于建立团体关系,工作阶段能够掌控全局,把握团体辅导的进程,可以独立处理突发的状况,结束阶段善于总结,辅导结束后对辅导的总体效果和个体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跟踪回访,针对部分个体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化咨询。

4.2 关于团体辅导的方案设计

虽然都是农村籍大学生,但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在大学期间每个人的就业能力是通过多种渠道培养的,所以,在团体辅导的方案设计上,要根据现实环境和总体需求而设计。团体辅导的方案设计要循序渐进,逐层推入,达到团体辅导设定的目标。

团体辅导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安全、民主、愉悦的氛围,缓解成员的紧张情绪。在这样的氛围中,成员才能消除心理障碍,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在自我探索和行为训练的过程中,良好的关系能够使成员和成员之间感受到彼此的支持、理解和认同。从观察、体验、分享、交流到整合,进而进行深层次的反思,逐渐懂得怎样和周围的人交往和相处[4],进而能够理解他人,更容易与他人沟通,达到心力流动的效果。

4.3 关于团体辅导的实效

通过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团体辅导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有效地缓解他们的就业压力。团体辅导设计的各种活动,可以让农村籍大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各方面内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在团体活动中通过其他成员的及时反馈来更加全方位地了解自己,从而促进他们进行更为有效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5 结论

农村籍大学生在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与城市大学生有一些差距,使得他们内心很自卑,不敢主动同其他同学沟通,多采取被动等待的方式[5]。团体辅导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建议高校有关部门可以对团体辅导进行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使就业指导工作更上一层楼。团体成员将学到的技巧应用到就业的过程中,学会调试就业心理,增强自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促使农村籍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冯桂梅,王晓英.某医学院大学生情绪稳定性调查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11).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徐凤.团体辅导干预择业效能感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应用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4):70.

[4]张玉千,吴汉荣.团体辅导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6,19(5):40-43.

上一篇:延伸意义下一篇:10kV智能配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