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固定资产评估

2024-10-17

国内外固定资产评估(精选8篇)

国内外固定资产评估 篇1

固定资产主要是指在生产经营中提供生产耗用的价值比较大的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无形损耗,而这些无形损耗很难用客观的数学模型进行评估,再加之一些动态化和市场化的影响因素,使得资产评估方法的选用在会计核算的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决定了固定资产评估结果的好坏。

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经济快速的蓬勃发展,固定资产评估作为企业核算、重组等方面的一个重要内容,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对于它的研究,许多国内及国外的研究人员,结合各种案例与算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

一、国外固定资产评估的研究

上世纪80年代末起,国外的一些研究人员结合各自时代的经济特点,分别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对固定资产评估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

S.J.[1]根据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中的重置成本法的基本理论,通过分析相关分析因素的影响深入阐述了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适用范围并提出了相应的改正方案。Moorehead等根据统计学计算规律对重置成本法中计算因素进行了统计归纳,然后运用相关统计理论对重置成本法进行了很好的演译。Wilson等[2]通过分析重置成本法的种种不足,基于新的计算因素假设,对之前传统的重置成本法进行了补充计算,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Timothy D.等[3]基于当时的经济条件,运用直接计算方法对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中的现行市价法进行了推演,并给出了详细的核算步骤。Rchard K.等[4]根据比较法的特点,结合某一具体企业,对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中的现行市价法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结果。Phillip S.等[5]从比较法的比较指标入手,通过对比这些比较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对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中的现行市价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出一些参考建议。James等[6]针对收益现值法的核算特点,着重对其优点展开深层次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收益现值法的成本核算能较好地揭示固定资产未来的创收与盈利水平,能深层次地体现固定资产潜在价值的高低,评估结果与真实情况更趋于一致,较为可信。Fisher等[7]针对影响收益现值法核算的关键因素--折现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结合某一具体算例,就如何选取和确定折现率中的相关折算参数给出了相当有用的参考方案,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在进行了大量的固定资产评估的理论研究后,大批研究人员开始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际的经济领域中。MAI.结合成本的相关理论,针对某一企业进行了固定资产核算,并在核算实践中对现有的一些评估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责任编辑:曹娜

Dotzour[8]结合具体经济核算实例对重置成本法进行了推演,将核算结果与企业实际运行进行了对比,从实践角度深入分析了这一方法的准确性与可信度,并指出了这一算法应用实践的种种不足。H.,MAI[9]结合重置成本法的繁杂运用过程,详细论述了这一方法在应用中的种种不足,并给出了一些好的改进方案。Iwan等[10]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后,针对重置成本法的核算特步,重点对其灵活性及可行性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了这一算法严重不足之处,也给出了一些合理的改进措施。SRA[11]和Ellsworth等[12]给合相关企业固定资产评估案例对现行市价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具体运用实例来深入分析这一方法的应用范围和不足,并给出了具体的改进环节。Boronico等[13]同样结合具体的评估案例对现行市价法的可靠性展开研究,深层次地对这一方法进行了评测,指出结果的可靠度及可信度。Keating[14]给合收益现值法的特点,综合应用这一方法对具体案例进行了推演,并针对推演过程给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法,同时也取得了一些应用方面的成果。

二、国内固定资产评估的研究

国内关于固定资产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晚。这主要源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步伐。早期,由于迟缓发展的我国商品经济,没有市场操作行为,固定资产评估也被行政手段所代替。而在之后,由于长时间计划经济的实施,行政手段及政府命令代替了评估方法,严格意义上来说固定资产评估也没有得到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外资的引入,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市场行为也逐渐活跃起来,我国的资产评估工作才开始慢慢地步入正轨。而其后,随着相关法规及管理办法的出台,资产评估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这些也使资产评估工作有法可依。随着改革地进一步深入,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市场化行为越来越多,我国的资产评估工作也取得较大的成就。然后鉴于历史原因,虽然一些国内的研究者对资产评估进行了研究,但我国关于资产评估的一些理论研究与实践还存在不少空白区域。

王子林[15]等针对我国当时不完善和成熟的市场体系,结合国外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资产评估标准。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弥补了国外研究者关于资产评估标准的模糊概念。运用这一资产评估标准理论,我国企业资产重组进程取得了较大进展。陈小悦[16]和茅宁[17]等在固定资产评估的研究中引入实物期权理论。他们对实物期权理论体系及其实际应用都进行了分类与总结,并结合具体算例,分别运用连续理论模型和离散理论模型对实物期权进行了评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王少豪[18]在对租赁资产价值评估的研究中,运用期权定价理论,完成某一具体实施实例的资产评估工作,在对比几种方法的结果上得出了较为理想的基于基权定价理论的租赁资产的价值评估结果。高佳卿[19]从期权理论出发,对传统投资所运用的决策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解析,找出了其不足之处,并在此不足之处上构造出一个全部的投资分析模式及体系,具有良好地应用前景。葛文雷[20]则根据不确定性的租赁问题,运用模拟评估的方法对租货税后相当成本的概率分布进行了演绎。文葆如等[21]针对不同类型的资产成新率的确定进行研究,提出了稳健可行的评估经营性租赁资产的方法。叶谦[22]根据B-K期权定价模型,针对某一具体计算实例,修正了后付等额年金的计算模型,使计算出来的租赁设备的价值评估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对于类似的资产价值评估也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随着现代计算方法的完善,一些新的方法也应用于固定资产评估中。陈耀辉[23]在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固定资产评估的熵值—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然后运用这一综合评价模型对某一具体算例进行了推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一模型运用模糊概念将影响各评价因素重要程度系数中人为主观原因降至最低,使资产评估的结果与实际更加接近。干尧根[24]结合某企业的机械设备资产评估实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其进行了资产评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黄家声[25]采用因素综合计算法来评估老设备在延长使用期内的资产价值,并进行了对比,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三、结论

综上所述,虽然国内外的一些研究者对固定资产评估的方法从理论至实践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化行为越来越频繁,资产的分类如何能做到与相应的市场匹配,固定资产评估体系越来越庞杂,评估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如何能使评估方法适应新的发展是我们在今后不断的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引入一些新的方法和计算模型也将是以后进行固定资产评估研究的重点与热点。

国内外固定资产评估 篇2

【字体:大 中 小】 2010-09-01 11:12:43

来源: 中国天气网

目前全球对建筑“绿色”与否的评估标准主要有: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领先能源与环境设计建筑评级体系”(LEEDTM),英国的建筑科研组织(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BRE)“环境评价法”(BREEAM),日本的CASBEE体系等。其中以LEEDTM标准体系为最完善,是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最具有影响力。

美国的LEED绿色建筑评级体系

为了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与实践,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建立了一套自愿性的国家标准LEED(Leadershipin Energyand Environmental Design-领导型的能源与环境设计),该体系用于开发高性能的可持续性建筑,进行绿色建筑的评级。简而言之,LEED是设计、建造和世界上最好最环保建筑的一套先进体系,整个项目包括培训、专业人员认可、提供资源支持和进行建筑性能的第三方认证等多方面的内容。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

为了推动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2006年6月1日,原建设部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第一次为“绿色建筑”贴上了标签。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以《标准》为基础,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住宅建筑)或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通过这六类指标将建筑划分为一星至三星3个等级。

为加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出通知,印发《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明确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有效期为3年。

通知明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具体组织实施等管理工作和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价工作。委托具备条件的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开展所辖地区一星级和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

通知指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其中,“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对处于规划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对其进行评价标识,标识有效期为2年。“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对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对其进行评价标识,标识有效期为3年。

从LEED看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任何一套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特别是一些推荐性的评估体系,都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如果这些基本的问题无法得到很好地解决,那么这套体系最终不可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实施:

第一个问题就是开发商如何受益?

也就是如何让得到绿色认证的建筑得到更高的估值,这会给开发商带来最直接的利益。当然这是针对那些不仅仅是想“打绿色牌”,炒作绿色的发展商,而是一些脚踏实地的,具有前瞻性的开发商。因为我们目前所讲的绿色建筑,不仅仅是建造完之后的给一个认证,而是需要在整个建造过程中给与监督和指导,这势必会增加部分管理成本,或咨询费用,虽然良好的节能设计会对最终的运行维护带来较大的利益空间,但一般的开发商是无法分享到这部分利益的。增加的部分成本既然无法从后期的运行中回收,那就只有在一次性的销售中消化。当然对于那些真正具有高品质的绿色建筑,购买者肯定会受益的。也就是说,只有当开发商能够从开发真正的绿色建筑中获益时,市场才可能形成有利于消费者的方向转型。

在这方面,美国的LEED做得比较成功。美国人现在研究的,不仅仅是LEED本身怎么再去完善,还包括怎么改变资本市场的评估方法,让LEED认证的建筑得到更高的估值。大家可以去查阅LEED的资料,他的很多公开的资料都在讲一个问题:LEED认证不一定会带来房屋建造成本的增加(通常会在一定的额度内),即使增加,也会通过他们的房产估值这个环节,将通过LEED认证的建筑的价值给与更高的价值评估,也就是说,同样的建筑,有LEED认证的会比没有LEED认证的更值钱。开发商当然有积极性去获得这个认证。不过,LEED认证这样的地位的得来,与它长久以来保持自己的市场开放性和公正性是分不开的。第二个问题是住户如何受益?

绿色建筑当然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这话说起来容易,可目前老百姓关注更多的是什么呢?绿色建筑只有让最终的消费者体会到好处时,才会真正的接受它,进而形成需求,促使发展商按照某个标准开发更多的绿色建筑,进而形成良性的循环。终端用户关注的,最直接的当然是买房时候的成本效益比,不是说房价越便宜越好,也不是说越贵越好,而是最符合“我”的需求最好:住着安全、方便、舒适、健康。另一方面,也是绿色建筑目前最容易打动老百姓的地方,就是节能。目前普通百姓对建筑能耗的理解还不深,但这正是绿色建筑较为本质的一个特征,可以通过“节能”,慢慢的让老百姓接受“绿色”这个概念。第三个问题是绿色建筑相关的产业链如何受益?

比如材料供应商、产品供应商,甚至设计院,从我们公司的作绿色建筑的一些项目经验来看,要实现一个真正的绿色建筑,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和协调,这其中就包括开发商、产品供应商、和设计院。在这方面,LEED又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制定LEED标准的人员中,几乎各行各业都有,其中各个行业协会起了较大的作用。而我们国家目前的标准太多学术研究的东西,市场化方面,或者说运行机制方面考虑的还是不够。

以上几个问题也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能够谈谈自己的看法。下面我谈谈对绿色建筑评估、认证的一些肤浅的理解和认识,其实更多的是提出了一些疑问:

1、绿色建筑评估、认证的实质(以LEED为例)

如何评价一个评价标准?大而全就好么?越准确越好?在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对于绿色建筑是什么这个概念问题都争论了很久,始终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说法,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概念含义太广,很难把握,往往顾此失彼。直到去年仇部长的发言,将这个概念作了很好的解释,简单的说就是“四节一环保”,目前6.1颁布实施的这个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这个风格:他甚至没有一个权重体系。但我觉得这并不是他的不足,相反为他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铺垫。我记得去年10月份有一家开发商就用这套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对自己的项目进行了自评。也就是说,评价本身已经变成一个比较简单的事情,余下的事情就是如何通过评价来指导设计、保证施工品质。(1)全生命周期的评价(Life Cycle Cost Assessment)

由于绿色建筑的实现需要从很早的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入手,直到建筑运行一年以后看实际的运行效果,因而绿色建筑的评价是一个过程管理,而不是最终的一个标签而已,另一方面,他还体现在对建筑物全年能耗模拟的重视上,LEED规定必须对建筑物进行全年能耗模拟和评估。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思想在新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经有所体现。但在价值评估方面还不是很具体。(2)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过程

所以绿色建筑评价更多的体现为一个质量控制的过程,也就是刚才讲的过程管理。对于做绿色建筑评价的第三方咨询机构而言,这是其工作中工作量最大部分。不仅要求对设计图纸的审核、施工过程绿色节能部分工作的监督和落实,还要求对产品性能、调试、运行维护计划等进行密切的跟踪,甚至要求去现场察看。这部分在LEED中体现最为明显的是,施工期间的室内空气品质管理,水土保持及泥沙淤积控制等得分点,都要求现场的照片作为证明文件的一部分。(3)整合设计(Integrated Design)的过程

在我们的项目中,整合设计的思想贯穿始终。也就是说,评估除了在最终的认证,给与绿色的牌子以外,在整个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也十分重要,具体地说,就是不断和设计院的建筑师、工程师,甲方的工程师进行沟通,对设计院的方案进行在采光、照明、通风、围护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否定和肯定。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对于真正热爱绿色建筑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充满乐趣和想象力的过程。

(4)一套证明(Verification System)系统

LEED关注点并不完全在于分数,而是如何证明在实践中确实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所以,LEED体系的最终的认证,特别看重这些证明文件,比如施工现场的照片、体现整合设计的设计研讨会现场照片,对于屋顶花园,不仅需要设计图纸,详细的面积计算比例,还需要实物照片;对于能源消耗,需要能源模拟的计算报告书,生命周期的价值评估报告,以体现节能技术的效果,只有这些材料齐备,才能获得节能那个得分点的分值。当然,USGBC(LEED认证实际的执行机构)不会一个一个得分点全部看过,他采取的方式是抽查部分容易出问题的得分点进行非常详细的检查。

这个工作,对于咨询或认证机构而言,往往是枯燥而乏味的,而且,这些证明材料的收集几乎涵盖了开发商、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甚至物业管理每一个与项目相关的每一个专业工程师,其沟通的难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5)市场推动(Market Promotion)原则

客户价值!客户价值!这就回到我最初的发言,也是任何评估体系生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他到底能为客户带来什么价值?而我国绿色建筑的推动有很强的政府背景,可以说,目前这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更多的是一个政治任务,因而我们今天的沙龙还不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评价体系的市场运行机制上,而不要放在内容和结构上,其实在内容和结构方面,这个标准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LEED,但LEED的成功并不在于它的内容有多么严谨、结构有多么完善,而在于它以市场为中心的开放性原则!这才是LEED获得世界范围内成功的核心因素。

2、LEED成功的原因

接下来我想花几分钟的时间简单说说我个人对LEED这套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都遭受过大量批评,但依然大受欢迎的原因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1)传播机制

我想大家对这个问题肯定有特别深的感触,在google上搜索LEED,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会搜索出很多的结果。LEED可以在网上注册项目和会员,在网上提交认证材料,他的Rating

System电子版都是向社会公开的,甚至他的一些得分点的审核也是通过公开招募专家来完成的。LEED首先让大家都谈论他,而后大家自然都会去应用它。反观国内的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之后,就出版正式的标准了,前几天刚买到,没有正式的电子版,topenergy论坛一向反应很快,不过这次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影印版出来。这主要限制了人们对他的了解的途径。(2)评价机制(Assessment System)透明公正

LEED的得分点所引用的标准很明确,采用清单(Check List)的形式,很容易上手。其评价过程也是透明公开的,这保证了LEED的声誉。虽然目前国内一些项目在LEED认证上采用了一些手段,为了认证而认证,USGBC对国人的这种炒作的心态也没有办法。橘生淮南则为枳,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特色了。(3)层次性(Understanding Hierarchy)

宣传普及工作做的很好,易于入门,上手。Reference Guide的操作性很强。(4)强调实践性(Practice)

承认自身的不完善,但更强调其操作性。

(5)电子化(Electronics)、网络化(Web Based Service)

易于传播,复制,为人引用、讨论。

(6)基础资料获取(Data Access)

网络传播,基础资料免费。

国内外资产评估准确性研究综述 篇3

西方发达国家的资产评估业在其飞速发展的进程中累积了大量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我国资产评估业起步较晚, 而且其最初目的是维护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开始就受到政府管制, 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资产评估业应该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不能照抄搬西方的研究成果。1997年, Waldy对资产评估准确性进行了正式定义:评估值与市场价格的贴切程度, 即为评估值的准确性。同时, 他对80年代后英国评估界相关研究课题中涉及的“评估准确性”与“评估差异”进行了辨别, “评估差异”被定义为:不同评估师在特定时间、对特定资产得出的评估值之间的差异。现行的关于评估准确性与评估差异的研究是并行的, 它们分别形成两个应用体系, 即英国为代表的法庭审判中广泛应用评估准确性研究成果支撑的裁断标准体系和澳洲评估诉讼案件审理中推崇的评估差异作为审判依据的体系。

二、国外资产评估准确性研究成果综述

国外学者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资产评估准确性进行研究, 定性方面的研究包括准确性的存在问题及其定义、相关概念、准确性对资产评估质量的意义等;定量方面的研究包括不准确性的接受水平、置信水平等, 本文主要从定量方面对国外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综述。评估准确性的定量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以不同评估师对特定资产的评估值差异程度来衡量的评估准确性, 以及用“评估值与交易价格的接近程度”来衡量的评估准确性。

(一) 衡量标准一:不同评估师的估价均值

将不同评估师的估价均值作为评估准确性的衡量标准时, 通常用“错误边际”表述准确性幅度。“错误边际”被定义为一个持有适度职业谨慎的称职评估师出具评估值的合理范围, 很多国外法庭在裁定评估师是否失职、评估是否准确时, 都将“错误边际”作为依据, 如果一个评估值超出“错误边际”的范围, 则不管其过程如何都将被认定为失实的评估结果。1977年, 轰动一时的Singer&Friedlander中第一次出现了“错误边际”概念, 一般情况下“错误边际”是准确评估值的±10%范围内, 在特别情况下, “错误边际”能扩大到15%。在该案例之后, 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法庭, 并发展了“错误边际”原则, 实行了在特殊案例中的“错误边际”由专家提供举证意见的惯例。麦得斯科与舍菲尔德总结了英国绝大部分人认可的观点, 认为超出“估价均值”10%范围的评估值将使评估师陷入被判过失罪的风险。不少专家学者对“错误边际”的范围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虽然不尽相同, 但是大体趋势一致。Hager and Lord邀请了10位评估师对两项资产进行评估, 两种情况下的调查结果为±10.6和±18.5%, 这是一个相对较低的评估准确性水平。布朗和哈钦森等人在此后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并各自提出了5%和5%~10%的较小的可接受范围。至此, 为司法界普遍采用的10%~15%范围提供了支持性依据。随后, 布朗选取了更大的数据范围进行实证研究, 他从相同基金中选取了26种资产, 由两个评估师分别进行定量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结果有很高的相关性, 但这一研究结果展现的高度相关性并不能作为不同评估师的评估高度精准的证据, 只能说明由于资产的分散化使这种差异合理化了。澳大利亚的大卫·帕克采用了有别于其他学者的实证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及个案调查研究了澳大利亚资产评估准确性的可接受水平, 他认为, 澳大利亚的资产评估准确性水平高于其他国家。当然, 在众多研究中, 也有持相反意见的学者, Neil Crosby等人已经开始认识到“错误边际”这一服务于司法实践的概念本身并无事实根据, 真正有意义的是它带给客户的对风险及差错成因的理解。

(二) 衡量标准二:交易价格

以被评估对象日后实际交易价格衡量资产评估准确性时, 通常用一定水平下的可置信度表述准确性幅度, 即“估价置信区间”。继法庭引入“错误边际”由专家提供举证意见的惯例后, 学者开始关注新的衡量方法, 这时, 被评估资产的日后交易价格开始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 以交易为目的或者有置换价格的评估越来越多的以评估日市场的交易价格为基础进行准确性衡量。至此, 将评估值与市场交易价格进行对比成为资产评估准确性研究的另一重要内容。在评估值与交易价格之间接近程度的研究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成果。西方学者玛德西克与Wang对评估准确性的定量研究就是以交易价格为标准的, 得出有30%概率成交价格在评估值10%范围内, 有55%概率在评估值15%范围内, 70%的概率在评估值20%幅度内, 这个研究将评估值的准确性与发生概率相结合。随后, 玛德西克等学者对1973~1991年间的317组子评估结果和交易价格进行了分析, 实证研究结果与Matysiak和Wang的研究结果大体相同。但是, 他们有了新的发现, 评估师在熊市中有高估的倾向, 在牛市中有低估的倾向。除了上述两种衡量方法之外, 还有学者尝试将财务管理的方法运用到评估准确性的衡量当中, 尼科·鲁克斯与格鲁卡·麦考特选择欧洲的法国、德国、英国和新西兰组合资产评估结果进行了准确性的研究, 他们采用财务管理中的DCF法, 将实际组合价值与评估组合价值进行了准确性衡量, 结果显示, 在每一国家的资产组合中, 不管组合资产的规模如何, 实际值与评估值之间的平均差异在-17.4%至11.5%之间, 而且, 在某一资产组合中的资产超过250种之后, 平均差异大幅度下降。

国外对资产评估准确性的研究基本涵盖了该研究领域中的所有主要问题, 其中, 包括准确性的定义、准确性的衡量和大量的实证研究。总结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 由于选择的样本来源、样本规模、地域影响等因素差异, 使得他们对估价均值或交易价格与评估值之间的差异程度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但是, 总体来看实证研究的结果还是趋于一致的:评估值的可接受范围为5%~15%。笔者认为资产评估的准确性是在一定可接受范围内相对存在的, 而不是绝对的准确性, 估价均值和交易价格是目前两种主流的衡量评估准确性的方法, 这两种方法都有其主观或市场影响的局限性, 寻找更加精准的衡量方法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焦点之一。

三、国内资产评估准确性研究成果综述

我国资产评估业在市场环境、评估理论研究、评估准则应用等方面与国外具有百年历史的评估业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巨大差距。目前, 国内在评估准确性问题的研究上, 主要延续了国外的研究方向, 不过, 由于国内的资产评估业起步较晚, 市场还不够完善, 学者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一) 资产评估准确性定性分析

国内在资产评估准确性的定性研究上, 主要集中在评估过程的准确性和评估结果的衡量标准方面。国外的研究已表明资产评估过程的公正合理,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结果的准确性, 国内也有许多学者支持此观点。姜楠认为资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不能仅局限于一个数字的合理, 更要注重过程的合理规范, 所以, 应该保持合理的评估过程, 选择正确的价值类型, 运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并对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披露。黄丽文也比较偏向于过程合理性标准, 她认为在实际中, 如果评估过程采取了适当的措施并完全符合准则要求, 具有公正性、真实性, 则可认定评估值的准确性。可以看出, 许多学者都持有过程合理性标准, 认为资产评估准确性不是指其数值的绝对准确, 而是一种对过程的合理规范性的追求, 首先要保证过程合理, 才能得出合理的评估结果, 正确反映被评估资产的价值。在资产评估准确性的衡量中, 不能只讲究过程合理而忽视对结果的衡量, 因为结果才是评估委托方及社会公众所需要的, 所以, 在重视过程合理的同时更要着眼于评估值的准确性衡量。国内学者对结果标准的定义及研究方法, 都有较多的分歧, 其中有延续国外结果标准的学者, 如陈明高认为资产评估结果虽然不像会计核算那样要求计算精准, 但是其公正性与合理性确是资产评估行业的灵魂, 他认为资产评估准确性可用资产评估值与成交价格的差异来衡量。马小琪的观点与国外的研究基本相同, 认为从结果角度可以派生出“估价均值”与“成交价格”两种不同的准确性衡量标准, 并分别形成了两种用以衡量资产评估准确性幅度的标准:“错误边际”的可接受范围与“估价置信区间”。当然, 也有学者从更宏观的方面阐述对评估结果的衡量, 尉京红认为, 资产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应从社会公众和评估职业界视角分析, 社会公众是资产评估信息的需求者, 他们对评估结果满意程度的评价就是对评估结果合理性的衡量。

(二) 资产评估准确性定量分析

在实证研究方面, 有部分学者搜集了有效的评估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为评估准确性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陈明高以交易价格为衡量标准对资产评估准确性进行了定量研究, 文章结合了我国评估业现状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产评估值的合理差异范围应在±6%~15%较为合适, 管理规范的企业可取±6%的合理范围, 管理不规范的企业取±15%的合理范围。还有一些学者分不同情况对评估结果准确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第一次用资产评估增值率进行分析的是陆德民, 他选取1992年到1996年间深沪两家证券交易所的262家公司上市前增值率, 对上市改组过程中资产评估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

综上可见, 我国在资产评估准确性方面的研究, 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资产评估业的发展。近年来, 证券市场的发展、资产评估业的逐渐规范以及资产评估数据库的建立, 都为资产评估准确性的深入研究创造了条件, 这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在实证方面的研究成果。

四、结论

国内外学者分别站在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对资产评估准确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双重分析。目前, 国外在这方面已积累了丰厚的研究成果, 众多的理论支撑使其实证研究更加完善, 相比而言, 国内在这方面的成果较少。在国外, 学者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资产评估的准确性进行了研究, 针对准确性的相关概念、评估准确性的衡量等问题进行了定性研究, 并且在评估基础数据的支持下, 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定性研究为实证研究确定了研究方向和标准, 即估价均值或交易价格;而定量研究则进一步考证了现实中的评估质量, 并为深入的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相反, 我国资产评估业发展较晚, 对于评估准确性的研究还不太成熟, 而且主要集中在定性研究上, 没有相关的定量研究成果,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资产评估的理论研究。笔者认为完善的资产或资本市场、可靠的评估信息数据库、规范的执业准则和法律规定、评估人员优秀的执业素养与道德水准等, 是促进国外资产评估准确性研究的几个重要方面, 我国应该在这些方面采取必要措施, 为资产评估的深入研究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尉京红:《资产评估质量评价与控制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2]林琳、李艳敏、王建中:《评估准确性研究对评估质量评价的启示》, 《经济论坛》2009年第9期。

[3]马小琪、李汉铃:《国外资产评估合理性研究综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4]王雪荣:《价值评估结果准确度的研究》, 《中国资产评估》2007年第5期。

[5]秦璟:《国外资产评估准确性研究进展及对中国的启示》,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第8期。

[6]Syed Umar Farooq, Subhan UUah, Waqar Alam, Amjad Ali Shah.The Performance of Equity Valuation Models for High and Low Intangible Companies–A Case of United States.European Journal of Economics, Finance and Administratve Sciences.2010 (20) .

[7]Lucio Cassia, Silvio Vismara.Valuation Accuracy and Infinity Horizon Forecas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Europ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2009.

[8]Brown, G.R., Matysiak, G.Sticky Valuations, Aggregation Effects and Property Indices.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0 (1) .

[9]Neil, C.Valuation accuracy, variation and bias in the context of standards and expectations.Journal of Property Investment and Finance.2000 (2) .

资产评估报告-资产评估报告 篇4

评估声明

一、我们在执行本资产评估业务中,遵循了相关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恪守了独立、客观和公正的原则。根据我们在执业过程中掌握的事实,评估报告陈述的事项是客观、真实的。我们的分析、判断和推论,以及出具的评估报告遵循了资产评估准则和相关规范。

二、我们与评估报告中的评估对象无利益关系,与相关当事方无利益关系,对相关当事方不存在偏见。

三、我们已对评估报告中的评估对象进行现场勘查;我们已对评估对象的法律权属状况给予必要的关注,对评估对象法律权属资料进行查验,但无法对评估对象的法律权属真实性做任何形式的保证;我们已提请企业完善产权以满足出具评估报告的要求,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披露。

四、我们具备评估业务所需的执业资质和相关专业评估经验。

五、我们对评估对象的`价值进行估算并发表的专业意见,是经济行为实现的参考依据,不应当被认为是对评估对象可实现价格的保证。我们不承担相关当事方决策的责任。

六、我们出具的评估报告及其所披露的评估结论仅限于评估报告载明的评估目的和用途、评估报告使用者,并在评估结论使用有效期限内使用,因使用不当造成的后果与我们无关。

七、我们在评估过程中没有考虑将来可能承担的抵押、担保事宜,以及特殊交易方式可能追加付出的价格对评估结论的影响,也未考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发生变化以及遇有自然力和其他不可抗力对评估结论的影响。我们对评估基准日后有关资产价值发生的变化不负责任。

八、我们对在已实施的评估过程中不能获悉的评估对象和相关当事方可能存在的瑕疵项对评估结论不承担责任。

一、基本概况

估价对象为武汉市硚口区古田丰顺路天顺园小区9组团10栋403,结构为钢混,建筑面积112.39平方米,设计用途为居住用房,土地使用权终止日期为2059年8月3日。

二、评估目的

为房地产转让提供参考依据。

三、评估基准日

评估基准日为2013年11月3日。

四、估价依据

1、本次估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重庆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实施意见》等有关政策法规和文件。 2、评估相关的资料

《房屋所有权证》【房地证2012字第H150602号】复印件以及本公司掌握的房地产有关资料以及实地勘查所获取的资料。

五、估价原则

此次估价在独立、客观、公正的一般性原则外,还遵循如下实操性原则。 1、合法原则

估价对象房地产符合城市规划为土地用途,容积率、覆盖率、建筑高度、建筑风格的要求,即应以估价对象合法使用、合法处分为前提进行。估价对象已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具备合法性。

2、最高最佳使用原则

在合法前提下的最高最佳使用是能使该房地产获利最大的使用方式。房地产价格受土地与建筑物组合状态的影响,两者的配合适当均衡时,房地产的效用便能高度发挥,而达到最高最佳使用状态。估价对象现状用途为居住用房,以估价对象所在的位置分析,我们认为保持现状用途最为有利,并以此为前提估价。

3、替代性原则

国内外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初探 篇5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将品牌(brand)定义为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区别开来。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区别专业的营销者的最佳方式也许是看他们是否拥有对品牌的创造、维持、保护和扩展的能力。从本质上说,从一个品牌上能辨别出销售者或制造者,品牌的要点,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特点、利益和服务。

对于品牌价值的来源与衡量,学者们存在两种看法。有学者认为品牌价值应以品牌资产来衡量。品牌资产(Brand Equity)的研究源自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西方国家企业兼并浪潮的涌起,品牌资产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尼特米耶将品牌资产定义为顾客愿意为自己所偏爱的品牌支付超过本身价格的额外费用,而这是因为对品牌或产品的钟爱。消费者能够溢价购买自己偏爱的品牌,从而品牌能给企业带来超额价值。目前,各大机构进行的品牌价值评估多是以品牌价值的资产化为基础,通过品牌给企业带来的超额价值来进行的。还有学者认为,品牌价值来源于市场的认可,来源于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依赖与忠诚。此种观点也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但是将消费者的依赖与忠诚转化为代表品牌价值的货币值,并使其科学性和可比性得到保证还存在很大难度。

二、品牌价值评估的重要性

首先,品牌价值评估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高企业竞争力十分重要。对自身产品价值的准确评估有利于企业认清自己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从而帮助其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同时,品牌价值评估的过程也是对自身经营管理的回顾与检验的过程,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兼并、收购、合资活动愈加频繁,为此品牌价值评估也就越来越重要,对品牌价值有了科学、合理的评估对于双方的达成共识意义重大。

三、国外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概述

目前国外的品牌价值评估发展比较成熟,较权威的评估机构包括英国Interbrand公司、《金融世界》杂志(Financial World Magazine)、《福布斯》杂志(F o r b e s Magazine)、世界品牌实验室等。

1、Interbrand评估方法

Interbrand成立于1974年,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品牌咨询公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评估公司,该公司每年一度公布世界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The World’s Most Valuable Brands Rankings)。Interbrand品牌评估法实际上是一种改进的收益现值法,它的一个基本假定是:品牌之所以有价值,不全在于创造品牌所付出了成本,也不全在于有品牌产品较无品牌产品可以获得更高的溢价.而在于品牌可以使其所有者在未来获得较稳定的收益。Interbrand认为应该以未来收益为基础评估品牌资产,为确定品牌的未来收益,需要进行财务分析和市场分析。计算方法为:V=I×G,其中V是品牌价值,I是品牌给企业带来的未来收益,G是品牌强度系数。自2001年起,Business Week和Interbrand合作,每年公布的最佳全球品牌排行榜(Business Week/Interbrand Best Global Brands List),2009年最佳全球品牌前10名如表1所示。

2、《金融世界》杂志评估方法

《金融世界》评估法是由美国《金融世界》(Financial World)杂志在借鉴Interbrand评价法基础上加以简化形成的,于1992年开始发布世界最有价值品牌评价报告。在对产品品牌进行评价时,其主要不同是较多采用了第三方估测数据作为评价标准。其基本模式是“品牌价值=品牌净利润×品牌强度乘数”。其中,品牌强度乘数(multiple based on the brand’s strength)与Interbrand评价法的品牌强度因子意义相同,也根据品牌的领导地位、稳定性、市场份额、国际性、发展趋势、支持与保护等因素进行估计。《金融世界》于1998年停止印刷,其最有价值品牌评价报告也停止发布了。

3、福布斯评估法

2003年,《福布斯》杂志评选了美国最具价值的公司品牌。这次的评价以声誉、管理、革新及人力资源四项内容为基本评价项目,然后对入选公司品牌进行综合考评;公司市值和经营业绩等项目并没有列入评价体系,《福布斯》评估法注重的是品牌发展的能力。自此,《福布斯》杂志相继发布了各种品牌价值排名,研究对象更为集中。《福布斯》于2004-2010年发布了最具实力的奢侈品牌排名;在2010年还发布了最具价值的运动队品牌排名。

当前,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注重品牌的创造与发展,同时也引起了国外的评估机构的注意。2 0 1 0年,《福布斯》中文版与Interbrand公司联合,发布了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

4、世界品牌实验室

世界品牌实验室2003年成立于美国纽约,自成立之后,就开始了品牌价值的评估。它通过对企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等数据的综合分析,判断企业的盈利状况,运用“经济附加值法”研究企业。同时,世界品牌实验室运用“品牌附加值工具箱”,来计算品牌对收益的贡献程度。世界品牌实验室品牌价值计算公式为:品牌价值=E×BI×S,其中E为调整后的年业务收益额;BI是品牌附加值指数,运用“品牌附加值工具箱”计算而得;S为品牌强度系数。

世界品牌实验室每年会发布“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自2004年起也发布“中国最具价值500品牌”。表2给出了福布斯与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中国品牌价值排行榜。

四、国内品牌价值的评估

我国品牌价值评估研究起步较晚,受到关注较多的评估方法有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推出的“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价”。另外,王成荣在借鉴国内外主要的品牌价值社会化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市场特点,提出了Sinobrand评价法。

1、北京名牌资产评估公司评估方法

从1995年到2003年,北京名牌资产评估公司连续9年发布“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其评估公式可以简单表述为:P=M+S+D(其中:P为品牌的综合价值:M为品牌的市场占有能力;S为品牌的超值创利能力;D为品牌的发展潜力。)“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捧行榜”推出后,由于开国内品牌价值评估之先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各类媒体频频转载,一时间名声大噪。现已成为国内外各界了解我国名牌企业市场竞争力状况的重要参考。

但是,随着国内品牌研究以及品牌价值评价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和媒体对这种品牌评价提出越来越多的置疑。首先是品牌人选数量、标准受到置疑,导致评价对象逐年减少,很多著名品牌没有入榜,缺乏公正性;其次是数据来源及使用受到置疑,只凭企业提供的数据进行评价,缺乏真实性和可比性;第三是评价体制受到置疑,交费评价和利益驱动影响品牌入选的普遍性和评价的客观性。

2、Sinobrand评价法

Sinobrand评价法是王成荣于2005年提出的适合国情的品牌价值社会化评价方法,其目的是使之在国际化基础上加入“中国化”内涵。在数据来源上,Sinobrand评价法有两个原则:计算品牌价值所需数据在足够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少,以减少大批量品牌价值比较中不必要的工作量;鉴于中国企业财务数据披露的现实情况,Sinobrand评价法中所需的基本财务数据选取易于获取的财务指标。

其基本公式为:品牌价值=品牌优势值×品牌强度乘数。其中品牌优势值(BAV)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超额利润法,一种是超额定价法。用超额利润法计算公式为,其中Pi为被评价公司税后利润率,APi为同行业普通品牌企业的平均税后利润率,SVi为被评价公司销售额,i为年度指标。对于某些微利润或负利润的行业、企业,可以采用超额定价法。假设被评价公司有m种产品,品牌优势值计算公式为:,其中EPj为被评价公司第j种产品的超额定价,PVj为第j种产品的产量。品牌强度乘数(MOS)的构成要素有品牌状态、品牌历史、品牌趋势。当然Sinobrand的方法是基于理论研究而提出的,还需要时间和实践来检验。

五、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对比分析

Interbrand方法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其科学性、合理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当然,它也存在若干不足。其局限性首先在于,对未来若干年销售、利润情况的预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其次,Interbrand评定品牌强度所考虑的因素是否囊括了所有重要的方面,以及各个方面的权重是否恰当,仍有商榷的余地。另外,Interbrand方法对于中国企业的适用性还有待商榷,尤其是对那些中小型和成长型的企业。

《金融世界》杂志的方法与Interbrand法相比,它更为简单,容易操作。并且它在进行评价所使用的数据并没有全部采用各公司的实际数据,而是来源于咨询财务分析师、商会,为评估中的数据来源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当然,它也存在自己的不足。金融世界评价法适宜对发展较为稳定且著名的品牌进行评价,对于起伏跌宕的品牌价值的评价,则暴露出明显的缺陷。近年来,《福布斯》评估法影响力上升明显。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品牌价值评估的“软化”趋势,但对品牌实力和现实竞争力关注不够。

摘要:品牌作为企业最重要的一种无形资产,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的重视。随着企业兼并、收购、合资活动的日益增多,品牌价值评估的重要性也逐渐为人们所认可。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几个品牌价值评估机构如Interbrand公司《、金融世界》杂志、北京名牌资产评估公司等评估方法,探讨了它们的优点与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品牌,价值,品牌价值评估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Barwise P.Brand Equity:Snark or Boojum?.I nternationalJ ournalo fR esearch in Marketing[J],1993,(10):93-104

[3]、Richard G.Netemeyer,Baliji Krishnan,Chris.Pullig et al.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measures of facets of assets of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4,(57):209-224

[4]、乔均.品牌价值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5]、徐爱军,孙俊华.品牌管理中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7):39—41.

国内外固定资产评估 篇6

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事件、2008年初南方的冰冻灾害及当年5月的汶川大地震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 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有了快速的发展, 应急培训工作也逐步形成体系[7]。但随着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广泛开展, 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缺乏评估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8]。培训质量没有保证使得应急队伍得不到很好的锻炼, 同时也使得大量的培训资源和经费被浪费, 这都深深影响着卫生应急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5]。因此, 做好卫生应急的培训效果评估工作尤为迫切。

为了解卫生应急培训效果评估现状, 合理制订培训效果评估框架, 本文收集了国内外卫生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的案例调查, 以文献回顾的方式对国内外卫生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对象、模型、方法和指标进行提炼和总结, 并对卫生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通过电子文献数据库查阅国内外卫生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案例研究相关文献。文献数据库包括济南泉方本地PubMed、Science Direct (SDOS) 全文文献数据库、Springer Link数据库、CNKI数字图书馆、万方电子期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检索关键词分别是:①卫生应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突发伤害/突发灾害;②培训/教育/课程/演练;③效果/绩效;④评价/评估/测量。英文检索关键词分别是:① public health;②emergency preparedness/emergency response/disaster preparedness/emergency medicine/ disaster medicine;③train/course/exercise/education; ④effectiveness;⑤evaluation/assessment。此外, 笔者还通过“滚雪球”法, 对查找到的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部分进行再次查找, 以做到查缺补漏。

1.2排除和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主题为国内外卫生应急人员的培训效果评估方法、模型和指标的英文和中文文献;② 研究类型为案例研究的文献;③发表时间为1990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的文献。排除标准:①未提及评估方法、模型和指标的文献;②排除综述、个人观点、评论、会议摘要、报纸、新闻、法案等研究的文献。

1.3分析方法

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中提取信息, 运用Mi- crosoft 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录入资料, 并进行统计描述性分析。提取的信息包括:文章标题、作者、培训对象类型、评估模型、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

2结果

2.1文献筛选结果

经过检索、查重, 按照筛选标准共纳入文献42篇, 包括20位作者的英文文献20篇, 15位作者的中文文献22篇。

2.2评估对象

42篇文献中, 评估对象主要包括卫生部门领导、 卫生部门工作人员、基层公共卫生人员、医院应急人员、医学院学生和其他人员。其中, “医院应急人员”包括医院应急管理人员、应急医生和护士。“其他人员” 表示只提出评估对象是参与卫生应急培训班学员, 但未明确对其进行归类的这部分人员。国内外卫生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文献中评估对象构成见表1。国外20篇文献中评 估频率最 高的人员 是 “医院应急 人员”[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国内22篇文献中, 评估频率最高的人员是 “卫生部门工作人员”[]。

2.3评估模型

42篇文献中, 评估的模型主要有柯氏培训效果评估模型、CIPP决策导向评估模型、数学模型。其中, 在文章中完整提出柯氏培训效果评估模型的可以归纳为 “评估模型 (完整提出) ”;部分提出柯氏培训效果评估模型的, 例如, 只针对柯氏培训效果评估模型的反应层和学习层进行评估, 或者只针对柯氏培训效果评估模型的行为层和结果层进行评估, 可以归纳为“评估模型 (部分提出) ”。

42篇文献中, 2篇 (4.76%) 文献属于“评估模型 (完整提出) ”, 15篇 (35.71%) 文献属于“评估模型 (部分提出) ”, 1篇 (2.38%) 文献提出采用“CIPP决策导向评估模型”, 2篇 (4.76%) 文献提出采用“数学模型”, 22篇 (52.38%) 文献未提到采用培训效果评估模型[]。

2.4评估方法

42篇文献中, 评估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定量评估方法和定性评估方法。其中定量评估方法主要有 “问卷调查法”和“闭卷测试法”。定性评估方法主要有 “学员访谈法”、“动态评估法”、“关键人物法”、“场景模拟法”和“查阅资料法”。这其中, “动态评估法”是指将有关的人和事放到整个培训的过程中去进行检测评估, 既看原有基础, 又看目前状况, 更要看发展的潜力和趋势。

42篇文献中, 有37篇 (88.10%) 文献提到了“问卷调查法”, 16篇 (38.10%) 文献提到了 “闭卷测试法”, 16篇 (38.10%) 文献提到了“学员访谈法”, 13篇 (30.95%) 文献提到了“动态评估法”, 3篇 (7.14%) 文献提到了“关键人物法”, 5篇 (11.90%) 文献提到了 “场景模拟法”, 4篇 (9.52%) 文献提到了“查阅资料法”。此外, 有27篇 (64.29%) 文献同时采用定量和定性的评估方法[]。

2.5评估指标

纳入的42篇文献中, 评估的指标可以概括为满意程度、理论知识、态度认知、实践技能、业绩提升、第三方评估、师资评估和组织管理八个方面。其中, 前六个指标是针对学员的评估, 第七个指标是针对授课教师的评估, 第八个指标是针对项目组织者的评估。

42篇文献中, 有22篇 (52.38%) 文献提到了“满意程度”, 36篇 (85.71%) 文献提到了“理论知识”, 14篇 (33.33%) 文献提到了“态度认知”, 17篇 (40.48%) 文献提到了“实践技能”, 10篇 (23.81%) 文献提到了 “业绩提升”, 8篇 (19.05%) 文献提到了 “第三方评估”, 7篇 (16.67%) 文献提到 了 “师资评估”, 6篇 (14.29%) 文献提到了 “组织管理者”。其中, 42篇 (100.00%) 提到了针对学员的评估, 7篇 (16.67%) 提到了针对授课教师的评估, 6篇 (14.29%) 提到了针对项目组织者的评估[]。

3讨论和建议

3.1明确评估对象范围, 针对全体卫生人员展开评估工作

卫生应急人员主要承担的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和医疗救援, 它包括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卫生应急管理干部、卫生应急专业队伍、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医疗救治人员和卫生监督人员等[51,52]。

研究发现, 国内外卫生应急培训效果评估的对象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外“医院应急人员”, 即医院应急管理人员、应急医生和护士, 所占的比重最高, 而国内则主要侧重于针对“卫生部门工作人员”的评估。

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是卫生领域机构、队伍、装备和能力等综合实力的系统反映。任何卫生机构都必须提高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 防患于未然[53]。所以卫生应急培训效果评估的对象应尽可能地广泛、全面。 同时, 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 应采用不同的培训模型、 方法和指标, 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3.2以经典培训效果评估模型为参照, 完善卫生应急培训效果评估模型

良好的评估模型是做好评估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评估模型将引导评估工作按照已有的框架, 从全局的角度和全程的范围对培训项目进行评估。它不仅能够保证培训效果评估质量, 还可以用于指导培训的优化设计[6,54,55]。

研究结果可见, 第一, 纳入的42篇文献中, 使用最普遍的评估效果模型是“柯氏培训效果评估模型”, 少部分文献提及“CIPP决策导向评估模型”和“数学模型”。这说明目前在卫生应急培训效果评估领域, 运用的评估模型比较单一。第二, 采用“柯氏培训效果评估模型”的文献中, 全文完整阐述柯氏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四个层次的比重较低, 大部分文献只是部分运用柯氏模型, 这说明当前对于柯氏模型的理解还不够全面。

实际上, 目前广泛适用于各个领域的经典培训效果评估模型很多, 例如Kirkpatrick的四层次模型、 Kaufman的五层次模型、Philips的五层次ROI框架模型、CIRO模型和CIPP模型等[6], 若可以将其合理运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培训评估领域, 不仅可以确保评估的质量, 还可以提高卫生应急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同时, 柯氏培训效果评估模型作为最广为流传、通俗易懂的评估模型, 评估项目制定人员应当对其四个层次———反应层次、学习层次、行为层次和结果层次充分理解, 从而进行全面的评估。

3.3规范评估工作, 建立卫生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从国内外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的处置中可以看到, 高质量的应急培训工作能够确保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大限度的处置危机状态, 挽救生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迫性和特殊性要求培训评估工作必须有一套全方位、多角度的体系。

从结果部分可以看到, 第一, 42篇文献中, 常用的评估方法种类较多, 基本能够满足培训效果评估的需求。但采用“动态评估法”的文献所占的比重较少, 同时,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的文献所占的比重也较低。这说明多数卫生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项目只侧重短期或近期评估, 缺乏后续的追踪评价。 第二, 在针对学员培训评估的六个指标中, “满意程度” 和“理论知识”所占的比重高于“实践技能”、“业绩提升”。这说明目前的培训更侧重于了解学员对本次培训的看法或检查学员本次培训的学习成果, 而对于反映学员在实际工作中行为改变的指标不够重视。第三, 针对授课教师和项目组织者的评估文献远少于针对学员的评估文献。这说明卫生应急人员培训效果评估不够具体, 缺乏对于参与培训的所有人员的全面评估[8]。

国内外固定资产评估 篇7

1、经济学者的研究综述

经济学对人力资源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西方古典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相关理论,主要是从劳动要素投入产出角度,在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面,对人力资源和经济长期测度模式与方法进行的系统研究。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从宏观角度提出了劳动与产出的测度模式。自20世纪60年代起,芝加哥学派的两位著名代表人物西奥多.W.舒尔茨和加里.S.贝克尔,相继对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投资及其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进展。20世纪80年代,新经济增长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代表人物保罗.罗默和罗伯特.卢卡斯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最具代表性和创造性。这时期的人力资源理论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对社会经济增长的作用上,他们运用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作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

2、管理学者的研究综述

人力资源价值评估问题不仅是经济学者们研究的中心,同时管理学者们也对人力资源价值评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倾向于定性分析,缺乏定量研究;自从人力资源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崭新分支诞生以来,西方国家管理学者们对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研究的逐步深入。从会计学的角度评估人力资源价值,主要有人力资源的成本计量和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两大分支。人力资源的成本计量包括“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三种。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可分为人力资源个体价值计量方法和人力资源群体计量方法两大类。个体价值计量方法包括“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随机报酬评价法”和“内部竞标法”四种。其中,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模型是美国学者巴鲁克.列夫和阿巴.舒尔茨提出的。1964年,美国的霍曼逊提出调整后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模型。随机报酬模型是弗兰霍尔茨1971年提出的一种个人价值计量模型。内部竞标法是赫奇棉和琼斯1967年首先提出的。

人力资源群体价值计量方法主要有非购入商誉法、经济价值法和未来净产值折现法。其中,非购入商誉法最早在1964年由霍曼逊提出。经济价值法又称为“未来收益法”,该方法认为,应将企业未来各期的盈余折算为现值,然后按照人力资源投资的比重将获得的收益分配部分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未来净产值折现法改进了经济价值法,以净产值代替盈余并且将全部净产值的现值总额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综述

国内对人力资源价值的研究直到2 0世纪80年代后期才渐渐地展开,90年代后期成为研究的焦点。国内学者对于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研究多结合我国的国情,使国内的研究带上了不少本土色彩,并往往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特征。我国关于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研究由此也进入了起步阶段。早在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李京文领导的研究团队与D.乔根森等合作研究“中、日、美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就已经对人力资源的计量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张维迎(1995)、周其仁(1997)在其论著中对人力资源的产权问题以及人力资源与非人力资源的关系问题都进行过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李京文、张国初(1997)提出劳动者接受教育的过程被视为劳动者的人力资源积累过程,在此基础上,教育的产出视为劳动者积累的人力资源;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张文贤教授的主要思想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贡献的确认与计量,对人力资源进行定价;李世聪则在分析了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研究现状和测算国内外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力资源当期价值理论,设计了一套全新的人力资源计量模式;朱其树在他的研究中将人力资源看做是一项欧式看涨期权,并构造实物期权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评估;王金凤、纪晓丽从知识要素角度出发将人力资本区分为显性人力资本与隐性人力资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基本模型;毛云芳在详细分析影响人力资源定价的因素包括时间因素、风险因素等前提上,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应用于人力资源定价,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理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还处于研究和实验阶段,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依据依然没有确定。虽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人力资源价值评价方法,但是理论和实践应用上存在重大脱节,很少有企业能够把价值评估方法真正用在实践中。我国目前使用的评估方法多为国外引进,并且研究角度较为分散,所以找到一个适合并可行的人力资源的评估方法是推广人力资源价值理论的关键所在,更是最终奋斗的一个目标。

摘要:本文根据当今企业发展的需要, 指出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快地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快速发展。本文综述了从国外到国内的专家对于员工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结果, 为进一步评估人力资源价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人力资源价值,评估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2]、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3]、Lucas, Robert E.Jr..On The Mechanic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4~42

国内外固定资产评估 篇8

赤潮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灾害, 它会破坏生态平衡和渔业环境, 危害渔业和养殖业, 有毒赤潮还能通过食物链转移造成人畜中毒死亡。从总体上讲, 近20年来, 我国沿海赤潮灾害日益频繁, 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10次左右, 到90年代上升到每年20次左右[1], 进入21世纪以来, 赤潮爆发次数剧烈增加, 2006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93次, 较上年增加11次。其中渤海11次, 黄海2次, 东海63次, 南海17次, 累计面积约19, 840平方公里。有毒赤潮生物引发的赤潮41次, 面积约14, 970平方公里, 主要有毒赤潮生物为米氏凯伦藻、棕囊藻和多环旋沟藻[2]。2007年达到82次之多, 其中渤海7次, 黄海5次, 东海60次, 南海10次[3]。造成我国近海赤潮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的根本原因在于陆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船舶排污及碰撞溢油、海上石油开采溢油增加、近岸养殖过度、近岸旅游造成环境污染等[4]。

自然灾害一直是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 严格来讲, 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是指充分利用人类对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社会系统的研究成果, 对一定区域、工程项目等可能遭受灾害的程度进行可能性意义下的量化分析, 并对采取减灾措施后的可能效果也进行分析[5]。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则是通过风险分析的手段或者观察外表法, 对尚未发生的自然灾害之致灾因子强度、受灾程度, 进行评定和估计。评定是根据致灾因子强度和承灾体脆弱性推断出受灾程度。估计是不确定意义下的估计, “风险评价”也称“风险评估”[5]。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研究的状况

在西方国家,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就开始了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开创了自然灾害评价之先例。其后, 西欧、日本、印度等国家纷纷效仿, 开展了洪水灾害风险评价, 从而推动国际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工作的深入。资料显示, 美国从里根时代起, 政府开始斥巨资资助灾害风险评价研究, 目前, 风险评价技术已成为美国的一项核心技术.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部1991年提出的风险表达式为:

风险度=危险度×易损度[6]

为了改进风险值的估计, 人们从观念和方法上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以地震区划为例, 人们至少经历了极值化阶段、平均值阶段和超概率阶段等三个阶段。

依据赤潮灾害的危害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定义, 一般认为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区内赤潮灾害暴发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评。西方国家开展了灾害风险评估, 取得卓有成效的成果, 但是对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文献专著比较少, 目前收集到与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相关文献中, 或者是对灾害的自然属性的分析, 没有对灾害的社会属性分析, 更没有一个详细的比较确切的灾害损失评估模型。

2.2 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对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 主要研究对象为地震、洪涝和干早等灾种。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为更好地服务于防灾减灾, 国内外针对滑坡、地震、膨胀土、台风、强风、江河洪水、风暴潮和海啸等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作了大量的研究。在我国, 洪水和地震等其它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已经比较成熟, 像刘希林[7]对四川凉山州的泥石流风险度进行了分析;李硕[8]等对西藏那曲地区雪灾区域危险度进行了评判;2001年我国政府发布的第四代地震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参数图》。但对赤潮灾害风险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 只有零星的文献提到了赤潮灾害对海洋经济造成的经济损失。赵冬至[9]、李亚楠等针对1989年渤海赤潮造成经济损失提出了赤潮灾害经济损失的研究技术方法以及经济损失评估模型, 这是在赤潮灾害发生后对其社会属性最先尝试。

文世勇[10]在国内在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 他在研究生毕业论文里重点对渤海海域进行研究.他初步建立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最后通过专家调查法汇总专家意见建立了赤潮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论文里, 作者通过AHp法和Del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 初步建立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的评估模型。文世勇还初步完成了渤海湾海域三种赤潮类型 (无毒赤潮、有害赤潮、有毒赤潮) 的灾害危险度评估、承灾体易损度评估和风险评估, 评估结果与渤海湾海域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从而验证了所研究的赤潮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文世勇提出的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估模型为:

其中, H1表示为致灾因子危险度, ai表示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值, 其值利用AHP法确定, Fi为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个指标单项因子影响赤潮灾害的发生概率。

文世勇提出的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评估模型

其中, H2表示为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 bi表示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个指标的权重值, 其值利用AHP确定, Mi为孕灾环境因子危险度评估中第i个指标的单项因子影响赤潮灾害的发生概率。

故赤潮灾害危险度模型为:其中HH=αH1+βH2, HH表示赤潮灾害危险度, α表示为致灾因子在危险度评估中的权重值, β表示孕灾环境因子在危险度评估中的权重值, 利用AHp法确定。

可以说, 在文献可查的范围内, 文世勇是国内对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研究得最深入的。但是, 其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譬如评估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为了使得评估结果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实际情况, 需要有更加完善的指标体系;其所建立的评估方法实用性有待增强, 作者针对整个渤海地区, 范围比较广, 精度有所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实用效果打了折扣。

3 小结与讨论

本人认为, 未来赤潮灾害损失的风险评估将在构造比较完善的赤潮灾害损失基础数据库 (经济、人口、赤潮种类和毒性等) 的基础上, 通过良好的数模 (公式以及各因子的比重) , 通过与GIS及卫星遥感监测的结合以及现场的实时监视结果, 建立立体化的赤潮灾害损失风险评估系统, 它的优点是可视化、数字化、实时化, 这将为未来赤潮灾害的决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为国家的防灾减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俞志明, 曹西华.九五期间中国沿海有害赤潮灾害状况及其防治对策,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局.二00六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国家海洋局网站, 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局.二00七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国家海洋局网站, 2008.

[4]金先庆等.赤潮的危害、成因及防治,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2, 2.

[5]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和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6]United tiousDepartmentofHu anitarian Af-fairsMiti, tifig.Natural Dlsasters:Phenomena, fectsand0Ptions一Manu alforPolic了Maker-sandPlanners.Ne'York:UnitedNations, 1991, 1一164.

[7]刘希林, 莫多闻.区域泥石流风险评价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9 (1) :54-61.

[8]李硕, 冯学智等.西藏那曲牧区雪灾区域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 10 (1) :86-91.

[9]赵玲, 赵冬至等.我国有害赤潮的灾害分级与时空分布, 海洋环境科学, 2003, 2:22.

上一篇:透视网络围观心理下一篇:专业性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