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旅游(精选12篇)
国内外旅游 篇1
1 引言
美国学者Stansfield在其著作《美国旅游研究中的城乡不平衡》中首次阐述了城市旅游业的重要性, 提出了城市旅游是旅游业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1]。但是, 国外大部分学者都将重点放在城市旅游的实证研究上, 轻视基础理论研究, 至今尚未见到城市旅游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迹象[2]。所有这些都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国内城市旅游研究[3]。我们从国内研究城市旅游的数篇较有代表性的文献综述上可找到一些研究的脉络 (表1) 。国内学者古诗韵[1]最早展开对城市旅游综述的研究, 在介绍国外文献之后, 也对少数涉及城市旅游的国内文献进行识别和整理;之后, 秦学[3]对国内外城市旅游文献进行了补充研究。此时城市旅游的文献在数量上有了较大提高, 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内容概括和方法分析上, 缺乏基础理论的研究。2004年, 薛莹[4]围绕两个核心问题:城市旅游及其发生地域、城市旅游与城市本身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因此, 加强城市旅游的基础研究, 对城市旅游的定义、概念、内涵、演化规律以及城市旅游产品、旅游者行为等方面进行细化研究成为一种共识。郑嬗婷[5]在此基础上对1995—2005年国外文献进行了全面综述, 侧重于研究内容扩充和研究方法的分析。此外, 还有一些学者侧重于发展趋势、研究热点、薄弱环节和对我国城市研究的启示。
注:根据参考文献整理而成。
上述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旅游市场、城市旅游形象、城市旅游发展模式、城市旅游结构与系统、城市旅游的影响和城市旅游发展与趋势上, 虽然对城市旅游产品有所涉及, 但是未对城市旅游产品进行专题性的挖掘与研究, 对城市旅游产品的研究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 我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追踪学习法”, 对城市旅游研究内容体系中的产品专项进行综述。通过可利用的国外数据库网络资源, 对国外城市旅游产品文献进行全面的搜查, 并补充了2005—2009年的大量文献, 在细致整理的基础上, 总结了城市旅游产品的理论框架。
2 城市旅游产品定义
国内外对城市旅游产品定义的论述甚少。国外学者Jansen-Verbeke[6]将城市旅游产品界定为:历史性建筑物、都市风光、博物馆、画院、体育和其他各项活动, 这些是城市旅游的第一要素。此外, 把虽非核心但也很重要的旅游活动, 包括饭店、餐厅、商场、购物场所和其他服务列为第二要素, 交通和旅游基础设施则被看作辅助因素。国内学者保继刚[7]在其专著内提出了对城市旅游产品的理解:“城市旅游产品的构成同其他旅游形式旅游产品的构成是一致的, 即是旅游经营者所生产、准备销售给旅游者消费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总和, 是由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进入性四部分构成的。
3 城市旅游产品类型
3.1 城市文化旅游产品
文化旅游产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①博物馆产品。Ted Silberberg[8]认为, 文化旅游给博物馆和遗产地带来重要的经济利益, 提出评估文化旅游产品的8个要素, 并从动机角度将文化旅游市场分为完全动机型、部分动机型、附属动机型、偶然动机型和圈外5大圈层。Myriam[9]利用梯级洞察方法分析得出博物馆作为城市旅游产品要素起到的关键作用。②民族旅游产品。Susan[10]指出威尔士的民族旅游具有民族信息的媒介作用, 旅游景点给城市提供了一个展示的机会。③休闲旅游产品。城市文化休闲旅游可能采取的几种形式是博物馆、画廊、节日、建筑、历史遗迹、艺术表演等活动。Hyounggon[11]将文化休闲景点分为四种主要类型:音乐节和旅游景点, 商业休闲公园, 当地节日和集市, 与知识、审美追求相对应的景点。④其他。商业活动、庙会、高端文化旅游产品。Ewen[12]研究了澳大利亚的古董、收藏品、纪念品, 非首都城市维多利亚的古玩业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Lan[13] 认为, 庙会是我国台湾地区十大著名旅游活动, 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 而环境战略在发展寺庙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3.2 城市遗产旅游产品
Gary[14]调查了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遗产旅游地, 指出当地发展的两个趋势:①充分发挥遗产地的自然和文化魅力;②开发新的折扣购物中心等城市旅游产品, 这将有助于当地旅游的多样化发展。Peter[15]对后现代遗产旅游进行了研究, 体验了曼彻斯特的“北方好莱坞”之旅。他认为媒体为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重建了城市形象。Alison[16]以英国的伯明翰为例, 分析了市中心的工业遗产景点, 指出开发遗产旅游产品可以达到经济和社会的平衡。Alison[17]指出了让英国游客真实访问工业文化遗产地的方法;Janet[18]指出了我国台湾地区原住民文化节是吸引游客的最重要因素, 可作为文化旅游产品进行推广, 以促进旅游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3.3 城市事件旅游产品
Bill[19]对谢菲尔德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进行了研究, 认为投资奥运会与旅游业的发展可促进城市复兴。Bob[20]调查了在荷兰斯海尔托亨博斯市45位访客, 认为爵士音乐节、大教堂和餐馆促进了城市旅游的发展。Heather[21]指出积极型体育旅游是去参加体育活动和前往观看体育赛事, 而怀旧型体育旅游包括访问体育博物馆、著名的体育场馆, 体育主题巡游等。Annette[22]探讨了两个欧洲同性恋友好目的地曼彻斯特和阿姆斯特丹的发展, 指出同性恋活动创造了一个同性恋群体的城市节日。
3.4 城市夜间旅游产品
城市夜间旅游产品的理论研究滞后于旅游实践, 主要集中在夜经济、夜市、夜总会酒吧等方面:①夜经济。Julio[23]讨论了夜市中的性文化与泰国经济之间的关系。②夜市。Dallen[24]指出印度尼西亚街头小贩市场形成了一个文化中心旅游, 表明在夜间产品上区分正式和非正式部门变得越来越模糊。An-Tien[25]调查了来台湾访问的香港华人游客夜市市场的旅游动机, 外出就餐占绝对统治地位 (88.5%) , 其次是日常购物 (56%) 和寻求新颖性 (32%) , 同时指出台湾夜游市场存在盗窃、交通和停车等问题。③夜总会酒吧。Krzysztof[25]分析了英国和波兰深夜游客的喜好类型是城市夜间旅游者的一个细分市场——夜总会和酒吧。
4 城市旅游产品要素研究
城市旅游产品是发生在城市地域内, 由城市旅游吸引物、城市旅游设施、城市服务和城市可进入性等构成的满足旅游者需要消费的物质产品 (有形产品) 和服务产品 (无形产品) 的综合, 故城市旅游产品的要素包括旅游吸引物、城市旅游设施、城市旅游服务和城市可进入性, 这些要素共同形成旅游产品的支撑体系。
4.1 城市旅游吸引物研究
城市的有形依托吸引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Adam[27]以西埃德蒙顿购物中心为案例地, 认为把一个非常大的购物中心和主题公园结合起来, 可以创造城市旅游产品。Ning[28]讨论了北京胡同旅游中民居住宅的吸引力。Howard[29]认为伦敦戏院是城市旅游目的地一个重要的吸引物, 伦敦西区的音乐剧在伦敦戏院剧目中占有主导地位。Huey[30]认为, 历史街区可以带来良好的吸引力, 有助于振兴城市发展, 而城市无形旅游吸引物主要包括城市动态活动、城市形象、节事、会展和互联网站等。早在1985年, Anthony[31]就研究了美国的艺术旅游组织, 发现文化节事能够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学者研究了“爱丁堡节”对整个城市形象的创新作用, 表明节事活动吸引了游客。Gyehee[32]分析了50个国家的官方旅游网站, 发现互联网也吸引游客。
4.2 城市旅游设施研究
对城市旅游设施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献很少, 但城市旅游设施作为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Donald[33]发现了在美国亚加拉大瀑布附近商业中心的土地上出现了以旅游为导向的设施, 并形成了一个明确的旅游商业区。McKercher[34] 对香港的文化景点进行调查, 发现旅游景点里的大型专用设施最受欢迎。Tim[35]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案例的分析, 发现大力发展的旅游设施造成了对遗产旅游地的种种破坏, 认为应抑制快速增长的旅游设施建设。
4.3 城市旅游服务研究
早在1987年, Peter Hall在他的文章《城市发展和旅游业特征》中指出, 20世纪80年代欧洲一些城市的传统工业出现了经济衰退, 旅游业在服务经济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提供老年人就业机会、改善生活质量等。Peter[36]描述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经济经历了重大变革, 制造业就业下降, 服务经济增长率上升, 国际国内旅游的增长, 由此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4.4 城市可进入性研究
Christian[37]描述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三次大规模的基建投资, 其中空中交通建设使哥本哈根减少了贸易壁垒。Kyushik[38]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分析了首尔城市公园的适用性, 并提出了城市公园空间分布的管理方法。Karen[39]研究了曼彻斯特海外游客的目的地满意度和城市公共交通使用等方面的绩效评价, 认为公共交通的可进入性和安全性对目的地满意度的影响重大。
5 结论与启示
城市旅游产品是城市旅游的一个细分领域, 城市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了城市旅游的发展。城市旅游产品的理论研究大多还停留在各个案例地和具体某个产品的实证研究上, 缺乏全面完整的研究体系。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我们提出城市旅游产品的研究框架 (图1) 。
在研究方法上, 对比研究、历史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地调查等方法开始广泛应用到城市旅游产品的研究中, 定性研究有向定量方法转化的趋势, 并且引入了城市规划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如城市建筑和城市文化的涉入, 但数量统计模型和数学方法的应用相对较少, 需要在方法和理论上拓展和深化。
在研究内容上, 城市文化、遗产、事件、夜间旅游产品丰富了城市旅游吸引物的类型。购物中心、主题公园、民居、街区、剧院、节事、会展等都成为城市旅游吸引物, 并且人们在逐渐深入挖掘城市特征和新的吸引物。城市文化旅游吸引物越来越得到重视, 博物馆产品、民族产品、休闲产品正在以新的视角被推出, 商业活动、庙会、高端文化旅游产品成为文化旅游产品新的补充。遗产旅游产品是城市的“新和旧”、“历史和现代”的结合体, 展示农业、工业和后工业时代的特征, 是城市旅游重要的领域。城市事件旅游产品多样化, 越来越多的关注集中在受欢迎的体育产品上。城市夜游产品从某种程度上延长了城市“时间”, 无白天黑夜的界限, 能让游客更好地与当地文化交融, 夜市和酒吧成为夜游产品研究的热点。城市旅游产品研究内容的扩大化, 从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城市旅游空间, 随着一些社会公共资源转化为新的旅游吸引物, 城市旅游产品的挖掘有利于城市的复兴和再发展。
在理论框架上, 除了对城市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外, 把城市旅游设施、城市旅游服务、城市旅游可进入性作为一种支撑要素加以考虑, 可衡量一个城市旅游发展的程度。城市旅游设施的完善可以增加城市旅游的吸引力和城市受欢迎的程度。对城市旅游服务的研究, 更多地是从产业的角度, 宏观地讨论了对服务经济的作用和影响, 而城市旅游服务对一个城市发展旅游的重要性未得到强调, 城市旅游服务有逐渐细化的研究趋势如对酒店、集散中心等的微观研究。城市的可进入性是由城市的外部交通、内部交通和相关的政策环境构成, 对旅游者的满意度有很大的影响;城市铁路、轻轨、公共交通网络不仅是城市的交通资源, 还逐渐成为城市旅游的一种产品, 特别是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交通工具。而城市对外的政策环境是城市对游客态度的反映, 是城市可进入性的软环境, 会以信息和形象的产品形式加以传播。
摘要:在回顾国内外城市旅游已有文献的基础上, 对国外城市旅游产品这一专项内容进行了文献述评, 内容集中于城市旅游产品类型包括城市文化旅游产品、城市遗产旅游产品、城市事件旅游产品、城市夜间旅游产品和城市旅游产品, 要素包括城市旅游吸引物、城市旅游设施、城市旅游服务、城市可进入性。
关键词:城市旅游,城市旅游产品,理论研究框架
国内外旅游 篇2
姓名:潘仕园班级:11旅游景区1班学号:114150220
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人们对旅游职业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我国旅游职业教育无论是在办学规模、教学质量,还是在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等诸多方而,都与我国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存在许多不相适应之处,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就宁波城市学院为例,与国外旅游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自身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一、国外旅游教育的特点
以最具代表性的3个国家美国、瑞士和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情况作一探讨,发现它们有以下特点:
(一)行业协会作用突出
美国没有专门的旅游管理部门,只设有白宫旅游政策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的旅游发展政策,而其他职能则主要由行业协会、企业及教育研究机构通过产业政策和市场来进行引导。因此,美国的旅游教育研究呈现出高度的市场化特征。尤其是美国饭店业协会,一直致力于饭店经理人员的培训及资格认证工作[1]。
瑞士旅游教育主要为饭店教育,它由饭店协会创立。瑞士饭店协会不仅是代表瑞士饭店业的官方组织,还创建了瑞士洛桑饭店管理学校,相继在全国建立了20多家培训饭店。可见行业协会在旅游职业教育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院校旅游教育与研究[2]。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领域由澳大利亚旅游理事会(旅游企业的最高行业协会的)、澳大利亚旅游研究局(由联邦政府资助的)、澳大利亚旅游研究理事会及澳大利亚旅游研究学院等组织广泛参与,共同推动。
(二)建立了政府、企业、院校合作体系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经济地位的逐步提高,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制定了一些政策,从而保障和落实各项旅游人力资源的开发,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美国许多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研究旅游教育,在美国著名旅游管理学院任教的都是权威人士,不仅具有博士学位而且均在知名酒店里有过很丰富的工作经历。美国饭店业协会出版发行酒店管理学教科书,并在世界各地1400多个大学、学院、职业技术学校以及高中广泛使用[3]。
店校合一是瑞士办校的一大特点。学院课程设置包括三期专业课程和三期带薪实习,实
习在瑞士酒店或餐厅进行,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澳大利亚,旅游企业纷纷与高校联合,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形式、交叉式的培训网络结构。
(三)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美国注重旅游高等教育可从近几年旅游院校增加的数量得以佐证。美国EI颁发的证书及文凭在旅游业内享有最高的专业等级。它除了为酒店管理者提供的专科、本科学历教育,还为酒店35个重要位置颁发资格认证,职位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若想继续深造,拿着美国旅游协会颁发的证书,便可入读北美、亚洲、欧洲、澳洲和南美洲大学,读一或二年课程则可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瑞士侧重于旅游职业培训,瑞士酒店管理学校课程由低到高分为证书类、文凭类和学位类3类。学位类的课程是最全面、最系统的课程,它分为学士和硕士课程。所以瑞士的旅游教育更加多元化。
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由职业教育发展而来。既重视学历教育,又重视职业教育,以国际认证制度的建立来促进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进程[4]。
(四)面向国际,注重回炉培训
美国、瑞士、澳大利亚的旅游教育都朝着国际旅游的水准发展。广泛开展国际范围的合作,注重分析能力的培养,放眼全球,培养学生的商业道德观及沟通技巧。旅游企业始终将继续教育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尤其是瑞士旅游饭店的普通教育,它可以直接招收15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经过三四年教育后,可以成为一名技工。旅游饭店的中级管理人才,必须是受过技工教育且在实际工作中锻炼1~2年才有被招收的资格;旅游饭店高级管理人才的招生,生源必须来自经过中级培训并在饭店的中级岗位上从事数年工作的人。因此,要想成为一名中高级管理人才,必须脱离实际工作岗位,返回学校进行回炉培训[5]。
二、中国旅游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宁波城市学院为例
在教学上,未考虑旅游是相对特殊的专业,采取普通的教方式,学生入校后感到无所适从,毕业时感到没有学到东西,已经与市场发展形成矛盾,迫切需要改进。
(一)办学目标模糊。
城市学院旅游专业的开设较少考虑自身的办学特点,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而办学招生,考虑的因素较少,办学目标和宗旨也不十分明确,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进而又影响了学校的办学声誉,不仅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办学质量[6]。
(二)学生就业状况不乐观
目前学院职业教育培养的大多是低层服务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培养相对欠缺。另外,在酒店从事服务工作,生理和心理上都要接受不断的挑战,上班时间不能休息,中午吃饭也只有半个小时,而且必须轮换就餐。这些服务行业的特性使酒店业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下降。
目前旅游专业的学生就业难是一种普遍现象。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旅游企业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人才与需求不相符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结果。这不仅给学校和企业造成很大影响,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及学生家庭造成很大负担。[6]
(三)教学模式有所提升,但缺乏创新意识
城市学院虽然也开设了实践性的课程,但数量太少,效果也未达到预期,大部分的课程沿用的仍是普通教育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述、学生记录为主的教学方法。目前,学院还没有实习基地,教学中仍然普遍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传递和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7]。
(四)培养目标不明确,职业特色不突出
学院的旅游专业教学是在中专基础上的简单重复,几乎都是培养技能型的服务人才只不过多了一些囫囵吞枣的理论、管理知识,但这些知识从来没有经过实践,饭店不可能让这样的人直接进管理层,因此只能让他们从最基层的服务工作干起,以至于学生频繁跳槽,甚至脱离旅游行业,造成旅游教育资源的浪费。其结果是大批旅游企业缺乏中、高级管理人才,技能服务型人才大量过剩,而大量旅游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又找不到适合的工作。
(五)课程设置随意性,缺乏特色专业建设
学校不加分析地迎合所谓社会需要,专业设置随意性强,未经科学论证就轻率地增设或砍去某些专业,忽视其科学性,课程开设日趋职业岗位培训化,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及优势。这种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片面追求“实用”的倾向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及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六)缺少“双师型”师资力量
学院旅游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至今仍然存在两种不适应现代旅游业教育的现状:一是部分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二是部分老师重技能而轻理论。学生无法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只能从书本上学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开发锻炼,很难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7]。
三、我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对策与思考—以宁波城市学院为例
学院的旅游职业游教育发展应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积极与国际接轨,转变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在学科建设、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层次结构、实训基地、师资队伍等方面不断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旅游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一)突破现有教学模式
1、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旅游职业教育要培养现代化国际化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必须构建与国际旅游发展潮流以及国际教育发展潮流相适应的现代教学内容,其核心就是抓好课程建设。
2、实现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旅游职业教育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4加强合作机制,建立“校、企、政一一体化的培养模式。[8]
(二)“开放式“教学,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特色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旅游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经验交流,邀请实践教学成效显著的相关专家来校进行技术讲座和学术交流,介绍优秀的实践经验。学校之间或校企之间经常开展交流与合作,有利于相互了解,有利于相互借鉴,有利于相互促进,有利于互通有无。特别是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提高学校的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有极大的甚至是不可代替的作用,因而应积极开展校企问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等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9]。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于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倡的是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通常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所谓“走出去一就是教师通过有计划的国内外进修到旅游企业兼职、挂职或是带队实习等手段,了解行业最新信息与动态,掌握旅游行业运行机制,丰
富旅游管理社会实践经验。“请进来”是通过聘请相关旅游企业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为兼职教师,聘请旅游行政部门的官员、专家、国内外著名企业的CEO来做讲座,他们带来的新的理念、新的信息可以补充实践教学的不足,同时也可以增强校企之间的联系。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学者型“与“实践型”两者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势在必行[10]。
旅游职业教育的出路问题首先取决于我们的正确认识,只有正确看待这门学科,转变固有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旅游职业教育要适应旅游业国际化的趋势,同时尊重教育规律,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尽快结束目前被动适应、无序竞争、外延扩张的局面,树立质量意识,以崭新面貌出现在职业教育领域,探索一条质量领先、适度集中、整合发展的新路。
参考文献:
[1] 田喜洲.美国的旅游职业教育[J].职业教育2004(5).[2] 赵丹青.瑞士人职业教育的新发展[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1999(6).[3] 王红.国外旅游教育对中国的启示[B]1009-1750(2004)05-0082-02
[4]郝索.外国旅游管理体制研究及对我国旅游业改制的启示[J].人文杂志.2001,(3)
[5]蔡家成.诌议国外导游管理体制及其成因[J].旅游学刊.1995,(3)
[6]钱炜.中国旅游教育与培训:问题和对策.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
[7]徐红罡,张朝枝.中外旅游教育比较分析与启示[J].旅游学刊.
[8] 周慧玲.机遇与挑战——论职业旅游教育的发展.湖南科技学院学报[J].
2005年12月第26卷第12期.
[9]许建,廖任文.《探析创新旅游职业教育的途径》科技信息,2006年第5期.
国内外旅游商品开发研究述评 篇3
【摘 要】本文通过对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体分析,对我国旅游商品开发设计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在产品设计,生产包装,市场营销,产业集群,开发策略,文化提炼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旅游商品;旅游产业集群;文化;开发设计
一、国外旅游商品开发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旅游商品的相关研究着手较早,研究也较深入,这与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旅游发达程度密切相关。
1.在旅游商品的开发内容方面
Kenny Wooton(1998)阐述了素有“旅游王国”之称的西班牙,在其主要的旅游省区都有代表性的纪念品,如仿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乘坐的帆船模型,金属、木制堂吉诃德雕像等;名城巴塞罗那也有展现自己城市风格的纪念品,其中沿地中海的旅游景区有海石、贝壳等制成的纪念品等;Richard Buckley(1997),Paul Levy(1999)指出“浪漫之都”法国的纪念品突出历史特征和民族特色,如艾菲尔铁塔模型、卢浮宫名画纪念品等设计精美,使游客可以购得“到此一游”的象征物;此外,古希腊城堡、荷兰风车、威尼斯水城、丹麦美人鱼和旧金山吊桥等各国或城市的象征都已被作为旅游商品的开发内容等等。
2.在旅游商品生产方面
Paul Sinclaire(1996),Ted Gup(1998),Alison Cook(1999)指出旅游商品应该花色品种繁多,以适应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商品不仅要有纪念性,也要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包装不仅要求精致,也要求艺术性,待商品用完后包装也可作为纪念品保存;此外,许多旅游商品为旅游者和出差人员提供方便,如:有可随身携带的方便晒衣袋、方便服药罐等;还有许多旅游食品随时可用,不须再加工,很适合旅游者的要求。
3.在旅游购物方面
Hsieh等(1992)提出了评估购物在旅游经历中的作用的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对旅游者的时间预算和支出进行登记;Dallen J. Timothy & Richard W. Butler(1995)构建了模型解释边境购物在旅游业中的作用;Hobson J.S. Perry(2001)分析了影响日本旅游者购物行为的文化因素和旅游者、旅游企业、零售商三者的关系,并建立了影响日本旅游者购物行为的解释模型;Bo Hu & Hong Yu(2007)根據游客的手工艺选择标准和购物牵涉程度,将旅游购物者分为3类,并针对这3类购物者进行了分析。对于旅游购物场所,David A., Kaufelt(1994,1999)指出到处都有为旅游者购物提供方便的场所,如大型购物商场、购物中心、世界名牌店、名人商店、专卖店、连锁店、免税店等,聚集著名商家的商业街,集剧院、歌厅、银行、书店于一体的方便商店等。
4.在旅游商品营销方面
日本学者酒井建二(1999)在分析旅游、地方经济与土特产品生产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在旅游业各活动中与地方经济关系最密切的是土特产品的生产经营,从而进一步提出通过土特产品的市场营销活动振兴地方经济的措施;新藤健一郎(2000)从现代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提出开发土特产品的新视角及模式。
二、国内旅游商品开发研究综述
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商品开发进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旅游产业的集群研究
国内学者对我国旅游产业的集群研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比较普遍,如徐燕(2010)乡村旅游产业集群,詹丽(2014)生态文化产业集群,但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研究总量较少,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10年以来且以地域性研究较多尤以张家界地区比较集中如李宗利(2009,2013),伍正刚(2013),陆婷婷(2015),田开春(2013),周永健(2014)。两位学者杨美霞(2007) 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3和李宗利(2009)张家界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发展探讨,以张家界为例对旅游商品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开创了我国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研究的先河。李宗利学者对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研究较多相对广泛和成熟,如旅游商品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形成因素与动力机制(2013)4,产业融合视角下其发展路径(2013),保障体系(2013),主要问题与对策的研究(2013)。
2.区域旅游商品开发
区域旅游商品开发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如陈劲松倡议以扎染、蜡染旅游商品的系列开发设计与研究作为云南的旅游商品的系列研究开发设计的突破口之一,以期带动出诸多系列的云南旅游新产品;张慧霞,周柳华(2004)在分析山西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山西旅游商品开发的战略构想;杨桂红等(2006)试探性地分析和构建了促进云南旅游商品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赵晓燕(2007)对北京旅游景区旅游商品的发展进行了研究等等;高力群; 杨波; 刘小龙(2010)对河北地域文化符号在旅游商品转化方式上进行研究。研究的范围大多数都是以行政区为标准,涵盖了省、市、县等各级行政区。这类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出现研究的“雷同”趋势,分析不够深入。
3.中国旅游商品开发策略研究
关于中国旅游商品开发策略的研究是其次的重点,目前对这部分的研究基本上是笼统地指出目前中国旅游商品的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相关原因及解决对策。如唐建宁(2002)在对旅游商品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试图对目前我国旅游商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通过联系实际提出关于旅游商品发展的意见;张道洲(2003)对如何扩大中国旅游商品的开发与销售进行了研究;丰之(2004)探讨了如何抓住2008奥运商机,开拓旅游商品;张蓓(2007)在借鉴国外旅游商品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整合资源优势,强化品牌意识,创新销售方式,加强政策引导等可行性策略;周睿(2016)从文化体验角度构建设计四川旅游商品等等。
4.旅游商品市场、营销方面的研究
曹国新(2005)从旅游资源性形成的公共物品、产权关联引起的外部经济、附加价值不确定带来的信息不充分等7个方面,解析了中国旅游商品的市场失灵;彭蝶飞(2006)从确定目标市场、制定合理价格、选择有效促销方式、创新销售模式、创建商品品牌及市场信息反馈6个方面,探讨了区域旅游商品的营销策略;李勇,沈苏霞(2007)针对旅游商品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府行为在市场培育中的着重点等;刘曙霞(2009)旅游商品营销创新研究。
5.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相关研究
进行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相关研究的人员有艺术设计、工艺美术专业人员,如:陈涛(2007)针对我国旅游商品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旅游商品的包装设计策略;此外,余岚(2007)从分析旅游者对旅游商品的心理需求入手,同时透过旅游商品包装的特点,讨论了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的技巧;其他学者,如:田定湘(2006)从分析旅游商品的概念入手对旅游商品進行了分类,并阐明了其主要特征,提出旅游行业要重视旅游商品的包装,要在包装的色彩、图案、内涵上下功夫。
6.文化与旅游商品开发的相关研究
大多数学者在文章中强调重视文化因素,核心刊物中就文化与旅游商品开发的相关研究较多且多以文化与旅游商品相融合的角度,马晓京(2005)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解读旅游商品;杨美霞(2009)以张家界,凤凰古城为例,对民族地区旅游商品的市场需求及开发对策分析;朱淑珍(2014)以旅游商品为例,对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链模式进行了研究5;陈刚(2012)对川滇泸沽湖地区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市场进行调查6。文化旅游角度对旅游商品开发设计的系统研究较少。
可以预见,未来对于旅游商品的研究将涉及更多领域和学科,其中产业集群视角下结合消费者需求角度进行文化旅游商品的研究也将成为热点之一。
参考文献:
[1] 陈昕.国内旅游商品研究综述[J].旅游研究,2013.5(1).
[2] 陈品冬、田秋东.中国旅游商品开发研究综述[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2).
作者简介:
张翠晶(1981—),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旅游开发。
国内外民族旅游研究进展述评 篇4
一、国外研究进展
从文献检索情况来看,国外学者对民族旅游的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
1. 概念研究
民族旅游概念最初来自于国外学者对一些土著民族的旅游人类学考察。因此,在西方文献中,民族旅游也被称为土著旅游或原住民观光。目前国外学者有关民族旅游的论述主要包括:Smith是第一次使用民族旅游这一术语的学者,并将民族旅游定义为“是把古雅的土著风俗和奇异的居民推销给公众旅客”的旅游形式(1)。Cohen认为,“民族旅游是观光旅游的一种变体,是以在社会上、政治上不完全属于该国主要民族的群体为对象,由于其文化特色、自然生态环境或独特的旅游价值而展开的一系列旅游活动”(2)。巴特勒等人则将民族旅游定义为“以原住民的文化为观光吸引物的一种旅游观光形式”。Bruner认为民族旅游是旅游者对某些群体进行观察的旅游活动,这些群体具有显著的“文化、自我认同与生活方式,并且被贴上种族、原始、少数民族、民俗、部落或农民的标签”(3)。
2. 游客对民族旅游的感知研究
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Jingjing Yang、Chris Ryan和Lingyun Zhang分析了汉族游客对台湾地区少数民族旅游地区风景的感知和意向,通过问卷分析发现,尽管少数民族为当地旅游发展做了很多工作,但只有少数汉族游客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4)。Janet Chang通过对少数民族旅游者的研究发现,“对异文化的探索是游客到民族地区的旅游动机中最重要的要素”(5)。Peter Jordan等学者认为展示给旅游者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比较小的、正在衰退的文化,甚至是目前只作为遗迹展示的历史性少数民族文化(6)。Rodrigo de Azeredo认为文化变革与民族旅游是人类学研究中经常关注的内容,但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过度商业化严重,可通过文化复兴来振兴民族旅游(7)。Yiping Li以加拿大萨卡通市遗产公园为例,通过半结构访谈,分析了政府机构、旅游企业、民族旅游从业人员对遗址公园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问题的解决方式(8)。
3. 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影响研究
随着旅游的发展与游客的逐渐增多,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国外学者Gianna Moscardo、Philip L·Pearce从民族文化旅游者的视角审视来分析民族旅游市场发展与特点,并通过调查澳大利亚文化公园的游客,分析了四类游客对民族旅游的兴趣点与族裔特征,探讨当地民族旅游开发对当地民族文化产生的影响(9)。Johan F、María S G通过一手问卷调查数据,在分析“民族凝聚力与民族亲和力的特点基础上,分析了游客对民族文化的”感知差异,认为国家间的贸易交流对民族文化有很深影响(10)。Navarrete V、Rae Jenkins S分析了基于不同文化民族、家族背景下文化冲突问题,以及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种族歧视现象,并提出解决文化冲突问题的措施(11)。Kosica A、Phalet K分析了移民过程中民族分类,以及在旅游地民族角色偏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文化适应策略(12)。
4. 民族旅游开发产生的利益分配研究
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给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各方面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博弈与纠纷,利益分配问题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Kayoko Ishii以泰国山地部落为研究案例地,分析了民族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关系。旅游发展增加了当地少数民族社区的收入,但对亲属之间的社会关系则带来了深刻地影响[(13)。Li Yang、Geoffrey Wall Stephen L.J通过对西双版纳实证考察分析,认为各级政府在发展民族旅游过程中的投入、消费和生产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出台的政策加剧了利益分配的紧张,未来当地旅游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文化保护、公共参与(14)。Alison C、Jane L以多民族群体集聚地英国伯明翰为研究案例地,提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照顾到各个族裔群体的需求(15)。Li Yang、Geoffrey Wall以中国西双版纳为案例地,以社会学理论分析了发展民族旅游与民族吸引物开发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发展民族旅游过程中政府、游客、旅游企业、民族社区之间的利益模型(16)。David Jamison分析了肯尼亚地区民族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种族冲突、过度商业化问题,认为旅游发展使得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被利益所取代,并对以后旅游发展造成影响(17)。
二、国内研究进展
通过学术期刊网(www.cnki.net)检索,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呈上升态势。
1. 民族旅游概念与理论研究
我国学者对“民族旅游”概念的探讨多以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旅游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李伟将民族旅游定义为:旅游者在西部各具自然生态特色和文化特征的少数民族地区所进行的各类旅游活动(18)。刘晖将民族旅游界定为:“民族旅游是指游客被异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少数民族所吸引,而前往‘异文化’人群去体验异域风情的一种短暂旅游经历”(19)。邓永进认为民族旅游是“人们以观赏、领略、感悟、探索民族文化、民族社区甚至民族共同体为主要目的的旅行和暂时逗留中所进行的物质与精神活动的总和。”(20)
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对民族旅游理论进行了探讨,李忠斌、文晓国通过对民族旅游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深入分析认为:“民族旅游就是旅游者以民族聚居区域为旅游目的地,以该民族文化为内核,以经济、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全面了解民族文化特质及生产、生活状态为目的一种参与、体验活动。”(21)赵巧艳通过剖析现有研究忽视民族旅游与社会性别互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在布迪厄的实践理论框架,并借助“布迪厄实践理论的四个关键概念:场域、习惯、资本和策略,诠释金坑旅游与红瑶女性角色变迁的”互动机制(22)。潘盛之将旅游划分为两种类型:民族旅游和族内旅游。民族旅游是指“游客和旅游对象分处于两种以上的不同文化氛围之下,游客是一个民族的成员,而各旅游”对象分属于不同的民族,族内旅游则是指旅游者和旅游对象同处于一种文化氛围,或说他们属于一个民族,他提出“民族旅游的概念相当于跨民族旅游。”(23)
2. 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于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面,黄萍认为民族旅游实质上是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其可持续发展可以解读成一系列可度量的具体目标,可通过一套可衡量持续性发展状态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分析,可以为地方政府及相关利益群体科学、合理推进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24)。张瑛认为营销经历了生产导向、销售导向、营销导向和社会营销导向四个时代,民族地区在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造成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破坏,可通过社会营销在迅速发展民族旅游的同时保证它的可持续发展(25)。谢金林、陈刚认为民间组织对社区自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凝聚民族的力量,以集体的力量宣传并保护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而为民族旅游持续发展提供保障(26)。桂榕、吕宛青认为民族文化旅游化保护,是民族旅游社区文化传承保护与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并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说明旅游—生活空间是民族旅游社区文化旅游化保护的空间格局,是民族旅游社区地方再造及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27)。
3. 民族旅游认同感研究
关于民族旅游认同感的研究涉及面比较多,张瑛、李建明认为少数民族的符号及其结构体系具有多样性并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延续(28)。胡晓、王飞霞认为民族旅游跨文化带来的良性传播能够很好地促进一个具有文化多元性和差异性的和谐社会的建构(29)。张机、徐红罡基于符号互动论的视角,从主客互动的类型、内容、方式与互动控制等方面构建起一个民族旅游主客互动的研究模型(30)。马岚从Gudeman经济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了民族旅游问题,认为社区根基是民族旅游文化能够存在的基石,也是其发展旅游业的根本资源(31)。白凯认为社区认同反映了国家、区域、种族和文化的认同,“民族社区外部认同对复兴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族群认同、重构民族精神都有着巨大的影响。”(32)
4. 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王兆峰,杨琴揭示了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与产权保护的内在相关性,并提出在产权制度下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33)张海燕、王忠云从产业融合的视角构建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模型,从地域性差异、文化气质差异和服务个性三个方面提出建设措施(34)。韦复生认为“民族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发展的耦合与创新及利用民族文化不可复制的文化特征,是西部民族地区追赶的潜在优势。”(35)阳宁东以九寨沟旅游表演为例,揭示出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演进的互动关系,指出“旅游的发展演进为民族文化的复制、再造、建构、消解等现象提供了平台,而这些文化的重新生成又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价值化及其功能的转化,促进了当地旅游的发展和演进。”(36)
5.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学者们通过不同视角,不同研究方法对不同少数民族旅游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行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措施。丁健,彭华通过对影响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和开发模式进行分析认为,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旅游地民族感知、空间集聚与竞争、决策者行为、当地居民态度等是其影响因素,而开发模式上可分为原地开发模式和异地开发模式等(37)。马晓京通过总结我国“民族旅游的保护性开发发展类型,提出建立民族生态旅游村是民族旅游”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38)。李广宏、席宇斌认为可从“旅游之夜”向“夜之旅游”的市场定位转变、“遍地开花”向“限量规划”的产品布局转变、“舞台化商品化”向“民族性原真性”的资源开发转变等三个角度实现少数民族旅游产品的开发(39)。杨兴洪以贵州地区天龙、郎德与中洞三种开发模式为例,分析了三者在发展少数民族旅游过程中模式的利弊及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40)。陈兴贵通过对当前民族旅游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发现民族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在开发过程中应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当地居民为主体,旅游项目应充分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并注重民族旅游的社会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41)。
三、研究述评
通过前文对国内外关于民族旅游研究相关文献的整理、分类和分析,研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研究成果丰富
国内外学者对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从社会学、人类学、旅游学、地理学、管理学等视角入手,分别从民族旅游的影响机理、利益分配、管理模式等问题上进行了深入探讨,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2. 理论研究较少
对民族旅游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理论的研究较少,大部分学者是以实证研究为主,选取特定的群体来进行研究,采用田野调查、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取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系统分析和数学方法的运用等增强其研究的说服力。从而可见,国内外学者对民族旅游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案例研究,研究热点集中在西部民族地区,研究对象一般都是以单个群体为主,主要以针对游客的研究为多,只有部分针对社区居民的调查。
3. 研究具有局限性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关于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旅游对民族文化的影响的研究。研究内容上主要基于对民族旅游理论的构建、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民族旅游认同感等方面的研究为主。而对民族文化旅游活动的性质、形成条件、供给与需求等方面的研究较稀薄,针对民族旅游发展中对民族文化如何保护,各方面利益均衡分配的措施的研究较少。
摘要:旅游业在民族地区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收入是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偏远的民族地区,更是如此,旅游业直接关乎少数民族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同时,旅游业促使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给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引起了各学界学者们的关注,对民族旅游的研究越来越丰富。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民族旅游相关文献的梳理并在分类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民族旅游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提出见解和展望。
旅游合同(国内旅游)(台州) 篇5
一、本合同文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浙江省旅游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制订的示范文本,供合同双方当事人使用。
二、本合同适用于国内旅游。
三、本合同的乙方必须持有《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分支机构必须以组团社名义和甲方签订合同。
四、乙方应根据本合同制定的旅游行程,作为本合同附件在出发前交给甲方。
五、甲方在签订合同前,有权要求乙方出示合同提及有关的乙方有关证书、证明文件和旅游管理规定。
六、乙方提供的与本次旅游有关的广告、宣传制品视为本合同的一部分,对乙方具有约束力。
七、甲方应妥善保存有关票据、证明及资料,以便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作为投诉凭证、索赔证据。
甲方(旅游者):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
乙方(旅行社):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浙江省旅游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的基础上,甲、乙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旅游时间
旅游时间共________晚________天,旅游线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为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出发地点__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行程结束地点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 旅游价格和支付时间约定
甲方参加本次旅游共________人,报价总金额为(人民币)________拾________万________千________百________拾________元整。包括:交通费(不含机场的行李超重费)、餐费(若在飞机上用餐,则不另外安排用餐)、住宿费(不含酒店内各种酒类、饮料、洗衣、通讯等费用)、门票费(不含园中园门票)、导游服务费及________________费。
甲方应在出团前________个工作日内将旅游团款直接交付乙方或汇入乙方指定的银行________________(帐户名称:________________,帐号:________________);甲方在支付全部旅游费用后,乙方应当出具旅游发票。
第三条 旅游有关事项的约定
1.用餐标准:________________
住宿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
2.交通工具:________________
3.游览景点:________________
4.平均每天安排购物不超过________次,每次购物时间不超过________分钟。
5.自费项目:________________
自费娱乐项目总金额为(人民币)________拾________万________千________百________拾________元。
6.导游应按《导游服务质量》规定,为甲方提供服务。
第四条 甲方的违约责任
1.甲方逾期付款的违约责任
甲方预期付款不超过________个工作日的,自合同规定的应付款限期之第二个工作日起至实际付款之日止,甲方应当支付逾期应付款的利息,利息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甲方在出团前未支付全额旅游团款的,乙方可以终止合同。甲方承担乙方的直接损失,并支付旅游合同总价_____%的违约金。
2.擅自变更行程内容的违约责任
国内外旅游 篇6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内外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动态,并对湖南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了思考,期待随着近年来全球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一种地域生态农业文化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旅游项目——旅游观光农业在湖南省内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发展。
【关键词】旅游;观光农业;动态;启示
【中图分类号】F5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449-01
1.国外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研究动态
1.1旅游观光农业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
包括了旅游观光农业与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文化、乡村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三个方面。FleiSCher等(2000)以以色列典型的乡村旅游形式一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农庄旅游(BedandBreakfastoPeration)为例,认为乡村旅游规模很小,旅游季节短,带来的收益较低,对地方经济影响不大。Sharply(2002)则认为“在传统农业已经衰退的乡下地区,旅游观光农业已广泛成为促进收入和增加劳动机会的有效来源。”walmSley(2003)指出“在大都市和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为休闲、娱乐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ramwenand和Lane(1994)提出“促进旅游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就是要处理好当地社区、假日游客、旅游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
1.2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市场营销研究
Hja1ager(1996)认为旅游观光农业是在多功能农业的基础上,由农业多样化经营形成的“旅游观光农业因其规模小、特色设施、环保主义而形成富有创新性的旅游产品”但其潜力还未能充分发挥。Ann(1999)提出了日本乡村地区旅游观光农业市场营销的四点建议:建立相关组织;评估市场;销售产品;提高经营者的意识。
1.3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学者们特别强调在发展的同时,要保护乡村的自然和文化传统。JoSe等(2002)的研究表明:“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可得的资源是所有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Petrzelka(2005)也指出“虽然对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有不同看法,但一致认为社区工作的重点在于保护当地的文化和价值、反对出让农田。”Re1Chel等(2000)运用 GroKnrSS的服务质量感知模型对以色列观光休闲农业服务质量进行研究,并认为管理、营销和适当的培训对于提升服务质量非常重要。Pilar(2005)通过运用MultinomialLogit模型对M盯cia地区游客选择民宿的研究,指出民宿的多样性(注重大小和类型)将会吸引不同层面的游客。
2 国内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研究动态
2.1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动力机理研究。
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动因主要归结为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从需求角度来看是市民逃避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渴望回归乡野的心理需求;从供给角度来看,观光休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白廷斌、骆静珊(2001)认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旅游观光农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鲁怀坤(2002)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都市的飞速发展,城市居民的内在需求是旅游观光农业兴起的根本原因;居民收入的迅速增加是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动力所在;农业的休闲、观光、健身、娱乐、度假等非物质性功能是旅游观光农业产生的内在机理。
2.2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市场营销研究。
郑健雄(2003)借用广告学中“定位”的概念分别从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政策、产业以及企业等方面为未来台湾观光休闲农业的走向寻求定位策略。陈昭郎 (2003)研究了台湾民宿旅游的类型及其行销策略,认为农村民宿区分为“艺术创作型”、“复古经营型”、“赏景度假型”、“农村体验型”、“社区文化体验型”五中类型,并提出成功经营农村民宿的行销策略为:(一)明确其类型并选择有利的目标市场,(二)独特且具优势的定位,(三)满足游客需求的产品策略,(四)畅通的通路策略,(五)有效的促销活动。
2.3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资源、开发研究。
徐峰(2000)将旅游观光农业资源划分为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产品资源、旅游资源4类,并建立了旅游观光农业资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四个一级评价因子:农业资源的评价、生态评价、观光资源评价、效益评估。旅游观光农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开发规划原则有别于其它旅游产品,观光休闲农业的开发应遵循突出特色、明确主题、充实文化、体现参与、强调环保、持续发展、依托市场、满足需求、注重效益的原则。
3 对湖南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考
国内外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现状的差异比较与分析,旅游观光农业在国外已有近70年的发展历史,而湖南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历史只有短短的20多年。国外的技术水平、经济情况都明显超越湖南,在湖南观光农业发展中做了很多贡献,所以与国外存在差异。
(1)发展规模:旅游观光农业区域半径不够发展规模。根据国外研究表明,观光农业区域半径为29.5公里,其经济效益才能发挥到最佳水平。目前,国外各种观光农业园都有一定的规模,并且其技术含量高,年平均收入可达上千万美元。而湖南的观光农业在发展规模上远远不及国外,有一半以上的观光农业为小规模的农家乐。并且其场点布局分散,缺乏科学性及合理的规划,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观光农业型基地。
(2)技术水平:在发达国家及部分东南亚国家的观光农业园内,其生产手段都向全自动化、设施化、智能化趋势发展。在美国,很多中等规模的农场及所有大型农场都安装了GPS全球定位系统。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及自动驾驶装置,由电脑控制机器作业,无需人工操作就能完成田间各项工作。在湖南,拥有高科技技术的观光农业园数量屈指可数,并且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
(3)管理模式:国外旅游观光农业发展之初就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发展规划、政策及法规,并在资金上积极扶持,形成了整套的管理经营模式。他们拥有专门发展观光农业的管理机构,农户要开设观光农业园需向有关部门申请,由他们聘请专家对准备发展的地点进行实地考察与评估。通过详细的规划与设计,由景观生态、水土保持、森林、园艺环境工程、旅游观光、农村建设、民俗文化、地政等各方面有关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组成咨询小组,执行观光农业规划设计的决策咨询。在湖南,这种规范的管理模式根本就没有。
(4)客源市场:从国外观光农业客源市场结构特征来看,其客源主体是受教育水平较高且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群。他们选择观光农业旅游不是因为其费用低廉,而是因为它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心理需求。从湖南省内观光农业的客源市场结构来看,中、低收人阶层的城市居民是观光农业的主体客源。据李学东等对成都郊区的一些观光农园的游客组成调查发现,高收人阶层(经理、主管等)对观光农园的光顾次数占其出游总次数的47%,中等收人阶层占55%,而低收入层次占81%。
参考文献:
[1] 刘达华.略论旅游农业[J].特区经济 1989(6)
[2] 卢云亭、刘军萍,观光农业,北京出版社,1995
[3] 刘军萍. 旅游观光农业[M]. 北京出版社, 1995-6.
创意旅游的国内外发展及研究述评 篇7
创意产业在我国也称文化创意产业, 指从个体的创造力、才能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 创意产业是商品生产和文化艺术创意的融合, 包括表演、电视电影、艺术品、出版、古玩、建筑、时装、广告、音乐娱乐、软件开发、动画等行业。
当前, 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出现了变化, 文化和创造力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要素, 这种经济发展主导要素的变动引起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兴盛。当今世界, 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 而是有着庞大经济效益的客观现实。在2002年, 全世界文化市场的规模是1.1万亿, 到了2010年, 达到1.9万亿美元。
在最近的10多年, 英国经济总量增长70%, 文化创意产业增长了93%, 这充分显示了英国经济的巨大转变, 从制造型转向创意服务型。在2010年, 英国的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国家GDP的5.7%, 在加拿大达到3.5%, 在美国达到3.3%, 在澳大利亚达到3.1%, 在法国达到2.8%, 高于旅游产业所占每个国家的GDP。如新加坡、韩国、荷兰、丹麦等国, 都是创意产业发达的国家, 不仅有自己的发展特色, 而且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的创意产业以及创意旅游发展状态
近些年来, 我国的创意产业同样有着很不错的发展, 尤以香港、台湾最为突出, 文化创意产业正欣欣向荣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深圳、上海、成都、北京等城市正在努力推动创意型产业的发展, 建立了一些具有领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5%。2010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57万亿元, 若是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走向融合发展, 文化产业链就会向旅游方面拓展, 旅游产业就会相应取得更多更好的内容和附加值。
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性很强, 并且可以与许多产业融合。目前, 技术在进步、产业大融合, 并且消费在转型, 创意产业对于旅游业等许多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旅游业已经进入了战略调整期, 要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发展, 就是要转变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发展形态, 由注重经济功能向发挥综合功能转变。
在一些大都市, 创意产业比较集中发达, 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也已经有着融合的发展态势。创意旅游, 是旅游产业与创意产业两者的共同结晶, 这种新的旅游方式和活动, 具有原真性。在实践界也有诸多地区和城市开始发展旅游创意产业, 如南非约翰内斯堡将当地最重要的旅游业和创意产业联合发展, 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三、国内外对创意旅游的研究状态
国内外对创意旅游的研究才刚刚迈开步伐, Crisp Raymond和Grey Richards在2000年提出了创意旅游的概念, Mattsson在2000年的时候, 研究了旅游企业创新的组织与管理。国内学者首先研究创意产业, 之后出现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研究。厉无畏等人主要探讨了创意旅游产业的涵义 (2007) , 王慧敏分析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 (2007) 。
近年来, 国内学术界虽然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但主要集中在界定创意产业概念、探讨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等方面。关于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则停留在宏观层面, 缺乏从各个环节进行整合研究。对创意旅游的开发和研究, 理所当然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关注的热点。
摘要:创意旅游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晶, 对创意旅游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国外早已经提到日程上。尤以英国和美国最为突出。我国对创意旅游的研究以及对其进行开展的实践工作, 已经提到日程上来, 应该加大力度进行两者的产业融合, 完善创意旅游发展之路。
关键词:创意旅游,国内外,研究述评
参考文献
[1]厉无畏, 王慧敏, 等.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的创新发展思路[J].经济管理, 2008 (1) .[1]厉无畏, 王慧敏, 等.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的创新发展思路[J].经济管理, 2008 (1) .
国内外旅游可持续发展文献综述 篇8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学当中的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其他多学科都都有所应用并且相当广泛。例如,我们在CNKI中以“可持续发展”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并设定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和CSSCI,检索结果多达16151条。但是通过比较检索结果中是关键词数量我们发现,可持续发展为16126,而与旅游学科直接相关的关键词最多的为“生态足迹、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其数量依次为352、346、342。“生态旅游”和“旅游业”分别为154和91。这与检索结果的综述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多个学科中都有所应用和发展,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其大理论框架下是一个分支;旅游学科内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最为紧密的是生态旅游相关理论。
基于上述结论在CNKI中以“可持续发展”并含“旅游”为关键字进行期刊文献检索,并限定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以及CSSCI,共输出605条检索结果(截止于2015年3月)。并且在Science Direct中以“sustainable”并含“tourism”为关键字,并且限定来源为Journals,时间为最近二十年,共输出740条检索结果(截止于2015年3月)。
按照文章发表时间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通过上述统计可以发现,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总体呈上升态势,于2007年出现一次低潮后,继续增多,与2011年达到一次峰值后有所下降。而国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持续呈增长态势。
二、国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概念的定义往往是一个领域研究的基础问题。但就是这个基础问题往往困扰许多学者,并且由于旅游学科的复杂性和交叉性,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领域里,对什么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着几种不同的概念。
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WTO)(1998)给出的定义为: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能满足当前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的需要,同时又要能够满足未来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的需要。联合国(United Nations, UN)(2001)认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以这样的方式和规模在一个地区发展和维持的旅游,即它在长期内仍然保持活力而不会以可能阻止其它活动和过程的成功发展的方式,使(人的或物质的)环境发生退化或改变。
当然,对于这些官方给出的概念,不少学者认为太过于笼统,因此也有了从各种研究视角的解读。例如MILLER G(2001),AHN B Y, LEE B K, SHAFER C S(2002)指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政府、企业、社区、景区等等各个利益相关集团之间达到协调发展,以及预期的生活品质、环境质量、政府与企业效益并能够持续下去的发展状态。这种概念是在旅游产业的整体视角下从资源和环境的角度出发,强调能够得到它们之间的一种公平、整体、协调、与高效的发展和利用。也有一部分学者将“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解为一种旅游活动的方式,或者称之为“可持续发展旅游”。例如TEPELUS C M(2005)与Budeanu A(2005)都指出,大多数旅游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或者是不良反应都是由大众旅游造成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的旅游是一个“小规模的解决办法”。该研究指出生态旅游运营商可以通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对可持续旅游理念执行及对旅游者不良行为监督达到长期保护有效发展的目的。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由于可持续性的概念最初是来于自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所以时至今日很多生态环境学者仍把可持续发展限定为生态的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范围内衡量生态系统要素所确定的可持续性,可以有比较统一的范式,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早先提出的根据可持续发展所评价的对象的状态-压力-响应指标与参照标准的对比模式。例如,对目的地景区土地利用而言,可以根据一定周期内的酸雨强度(压力)、景区范围内的土壤酸化程度(状态)与相应的可承受的酸雨强度和土壤酸度的范围的参考标准,评价生态旅游景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参照标准需根据生态旅游景区当地具体的生态系统的物理特性来确定,这种指标体系实际上反映的是可持续发展能力性的物理背景。
早在1998 年,Garrod B, Fyall A就提出,应该把研究重心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转移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上来,并建立了一个测量可持续旅游的框架。因此除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更多学科的研究应该被吸收到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来。例如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倡导的绿色GNP指标,就是从原GNP指标中减去对资源环境的消耗。美国CASCADIA国家公园,考虑对设施满意的游客比例、对野生动植物观景机会满意的游客比例、具有良好栖息地的濒危物种比例、达到目标数量的濒危物种比例进行测定。以色列北部乡村旅游地YIRON, 设定的游客破坏行为、个人隐私侵犯、游客偷盗、噪音和大气污染、娱乐设施改善、基础设施改善等14个基本指标。伴随着人们对旅游可持续发展内涵的深入理解,以及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指标的应用也在不断地发展,如承载力、可接受的变化范围、旅游者偏好和经历、目的地生命周期、舒适指标和旅游者影响管理等,被应用到发展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三)环境承载力
旅游可持续发展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目的地的环境承载力的问题,尤其是生态旅游目的地。早期的学者将自然环境作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主体,以景区自然环境的恢复能力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研究要素包括水体、大气、土壤、植被、生物以及整体性的旅游资源等。例如MATHIESON A, WALL G(1982)提出的一个地区在资源没有受到不可接受的破坏水平时所能维持的旅游水平,以及WALL G, WRIGHT C(1997)提出的对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不产生可监测到或至少不可逆转的生态变化时的游客数量。但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所涉旅游可持续发展及的内容愈发广泛,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亦变得更加复杂。近年来以“人与地”为中心的研究理念得到学者的普遍认同,并成为现今研究的主流观念。例如SIMON F.G,NARANGAVANA Y, MARQUES D.P(2004)提出的在自然环境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变化和游客体验质量没有出现不可接受的降低情况下,特定景区的游客人数最大值。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标准大多是结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各利益主体讨论的结果而制定的,当然也有根据调查实验获得。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旅游可持续发展实际是各种相关群体在一个复杂开放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制定政策和规划的时候,利益相关群体的诉求是必然要考虑的。因此,基于利益相关者群体理论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也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热点。例如,Forsyth T(1997)认为旅游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努力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还可以增加企业绩效,因此他认为企业应去主动地适应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要求。Budeanu A(2005)则强调旅游服务企业尤其是行业中的领先者,应该利用他们在行业中的主导地位,促进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整体的旅游业中得意的宣传与实施,他们也应该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Rivera J,Leon P D(2005)研究了来自不同旅游企业的CEO的教育、环境专业知识、民族特征等不同因素与旅游企业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的相关性。Fortanier F,Wijk J(2010)研究了非本地的酒店企业在当地促进就业的数量和形成的就业质量,与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三、国内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国内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虽然晚于国外,但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也并不久远,因此国内学者在不断汲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我国旅游发展实际,也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以旅游活动不破坏资源环境为核心以及前提,管住旅游活动的长期发展,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强调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许涛,张秋菊,赵连荣(2004)指出游可持续发展目标是: 在现实和长远目标中提高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并通过旅游开发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维护旅游发展的环境资源质量(包括自然、人文环境要素),必须以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为前提,考虑旅游对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考虑旅游活动对当地文化遗产、文化传统的影响。要保持并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生命力,维护公平的经营环境。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崔凤军,许峰,何佳梅(1999)认为可持续发展旅游的原则包括了环境限制性、利益最大化、自然资本原则、预警原则、环境质量原则、污染者付费原则、道德伦理原则等。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国内学者在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中也作出了深入的研究。王良健( 2001) 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综合评价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牛亚菲( 2002) 根据指标体系的功能要求和各个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包括状态层、诊断层、趋势层和目标层四个层次,并对每一个层次选取了相应的指标。此外,还有专门针对某一类型的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例如韩春鲜( 2007) 对干旱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黄燕玲,罗盛锋,程道品( 2009) 对农业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胡雯,张毓峰( 2011)对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罗烨,贾铁飞( 2011) 对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等。
(三)环境承载力
国内关于“carrying capacity”存在着“容量”与“承载力”两种提法,虽然确实能够从词义中辨析出细微的差别,但是其本质上并无区别。吴净, 李好好认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旅游环境承载力约束下合理进行开发的问题。它具体包括旅游目的地经济承载力、生态环境容量、资源环境容量以及社会承载力。孙睦优在研究中对旅游环境承载力作出的阐释指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容包括了生态环境、资源空间承载力、居民心理承载力以及相应的经济承载力,取得上述四个分项的最小值就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综合体现。汪嘉熙(1986)对浙江地区苏州园林景区旅游者进行了调查来确定苏州园林的旅游承载力。保继刚(1987)研究了北京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楚义芳(1989)对旅游承载力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测量公式。胡炳清(1995)在研究中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限制性因子和最小值定律,并依此提出数学模型定量地给出了景区内旅游人数的评价方法。崔凤军,刘家明(1998)又分别以山东的泰山等地为例,构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数(TBCI)及计算的模型,利用游客密度、景区用地强度和景区收益强度三个基本分项指数进行了比较实用的测量。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关于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相关群体的研究,主要涉及利益分配、群体认知和社区参与三个方面。胡北明,王挺之( 2010) 探讨了九寨沟景区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群体对生态旅游内涵的认知与发展生态旅游的态度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在利益相关群体的选择上,则选取了旅游者、旅游企业经营者、当地居民、政府工作人员四类群体。李进兵( 2010) 认为,旅游开发商和当地居民是旅游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并通过建立开发商和当地居民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不同利益分配机制下二者对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姚娟,陈飙( 2010) 研究了新疆天山地区牧民对定居工程和参与旅游态度两方面的认知及其对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四、结论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梳理与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国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趋势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而国内则在2011年出现了下滑。其原因在于2011年开始旅游相关研究整体出现下降趋势,此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联系最为紧密的生态旅游研究也与同期出现下降。
(二)国内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以下四个方面:概念与特征、评价指标体系、环境承载力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但是又各有不同,例如国内关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从生态环境及资源本身进行考量,而国外除了关于生态资源评价体系外,还有诸多关于环境资源,动植物甚至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的研究;而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中,国内大部分研究要考虑政府的角色与作用,而国外很少。
国内外旅游与休闲业发展研究综述 篇9
休闲的英译是Leisure。 休闲在希腊语中为Schole, 意思是休憩和教育活动, 揭示出从事休闲活动和教育活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系, 也即休闲活动是以接受一定的教育程度为前提的。
1952 年, 瑞典哲学家皮鲁耳出版了《 休闲:文化的基础》 一书, 洼释了休闲作为文化基础的价值意义, 指出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态度, 人有了休闲, 就会因为心态的平和而感到生命的快乐和意义。经过分析整理, 常常见到的有以下三种:
( 1) 从休闲的最基本意义进行分析, 认为休闲是“ 时间”, 主要指“ 劳动以外的时间”, 这类的学者有马惠娣、邓崇清、季国清、美国学者托马斯和杰弗瑞等。
( 2) 把休闲看作是人的“ 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 一种存在状态”, 持这类观点的学者有许斗斗、季忠、刘啸霆、美国学者约翰·凯利等。
( 3) 把休闲看作是“ 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对时间的使用”, 这类学者主要有楼嘉军、邓志阳、梁颖、宋瑞、法国建筑师科尔比西埃、法国社会学家杜马兹迪埃等。
从这些定义来看, 国内外学者对“ 休闲”概念的理解与把握, 是一致的:一是, 认为体现“ 休闲”的直接存在物是“ 时间”, 而且这样的时间是人们求得必要生存需要之外的时间;二是, 具体的休闲呈现物是一种表现人类生活方式的动态状态或过程;三是, 认为休闲的存在价值主要体现在人们“ 体悟人生与领略自我、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实现自由”三个需要之中。
2 休闲旅游的发展趋势
赵振斌1999 年在“ 人文地理”杂志上发表题为“ 双休日休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的文章, 认为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还比较高, 我国处于国内旅游的初级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国内旅游的特点应是短程、短时、少花费, 周末休闲旅游正具有这些特征。因此, 双休日休闲旅游应成为我国当前国内旅游的主要形式。 刘群红在2000年发表文章认为:旅游目的地正在从传统的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向通过旅游是身心得到休息、放松、陶冶生活情趣等转变。 因此, 以休闲为主要目的的休闲旅游成为旅游业中的热点和支柱, 休闲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并认为休闲旅游的客源市场呈现大众化和多元化的趋向。 2004 年, 冉斌对我国休闲旅游研究的结论是“: 中国的旅游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中国的休闲旅游产品和旅游装备生产体系亟待加强;通过发展休闲产业可以缓解旅游产品在市场上所表现出来的供不应求现象, 在客观上也丰富了旅游的内涵, 扩大了经营范围,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也满足了人的多方面消遣享乐的需要。 吴克祥等根据发达国家旅游市场观光旅游只占30%, 休闲旅游和户外运动占70%以上份额的现实, 认为我国旅游业发展还停留在观光游览的单一模式上, 限制了人们的消费;随着我国居民自由时间的增多, 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休闲观念的形成, 对休闲旅游的需求正在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多层次的旅游休闲需求要求改变单一观光型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应该构建以休闲活动为主体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 世界旅游组织亚太部主任哈什·瓦玛在2001 年“ 中国休闲经济国际论坛”上说, 到2020 年, 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的第四大消费市场, 中国人将钱花费到休闲旅游上, 正成为一种趋势。
3 国内外休闲研究发展动态
3.1 国外休闲研究的发展状况
国外的休闲研究是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近代工业的发展后逐步成熟起来的。 很多思想家试图通过休闲, 重新思考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形式。 休闲发展为一个重要的消费门类。 有关休闲的研究视角也开始多元化。到目前, 国外 (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 已经建立了包括休闲哲学、休闲社会学、休闲行为学、休闲心理学、休闲人类学、休闲政治等在内的完善的休闲学科体系。 国外的主要研究机构有:
( 1) 世界休闲组织 ( World Leisure Org.)
成立于1952 年, 它是一个具有联合国咨询地位的非官方机构, 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有关国家、地区的官方、非官方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举办论坛, 提供出版物, 开展相关研究、教育、咨询和培训项目。 其主要出版物World Leisure Journal和World Leisure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力。
( 2) 美国休闲和娱乐协会 (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Leisure and Recreation)
( 3) 加拿大休闲研究协会 ( 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Leisure Studies)
( 4) 欧洲旅游和休闲教育协会Association for Tourism and Leisure Education ( ATLAS)
( 5) 美国公园与游憩管理研究会 ( American Academy for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
( 6) 澳洲休闲研究协会 (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Association for Leisure Studies)
3.2 休闲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状况
在我国, 著名学者于光远最早提出要进行休闲理论研究。尔后, 在他和龚育之、成思危等学界泰斗以及我国知名休闲学研究学者马惠娣等人的推动下, 相继成立了中国休闲研究会等学术机构。 随之有一大批学者进入了休闲研究领域, 召开了一系列学术会议, 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 建立了一支研究队伍。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也更名为旅游与休闲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旅游研究室同时改为旅游与休闲研究室。 2002 年,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设立休闲管理系。同年, 中山大学在重新组建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时, 也在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基础上, 成立了旅游与休闲学系。 浙江工商大学 ( 原杭州商学院) 旅游学院已把休闲学纳入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课程之中,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学院也在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课程中渗透了休闲学内容。
同时, 休闲研究也逐步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由马惠娣等人主持的“ 休闲产业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 闲暇时间、我国公众文化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等国家级课题相继完成, 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从20 世纪90 年代后期开始, 我国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休闲问题。作为休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部分学者从介绍国外休闲研究入手, 分析了休闲的概念、休闲研究的一般内容以及国外休闲研究的基本情况, 为建立我国自己的休闲研究体系提供了一个参考背景。 休闲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 从理论研究角度看, 其多重性、复杂性、交叉性特征尤为明显, 对此我国研究者分别从经济学、社会学、哲学、文化学等角度对休闲的价值、特点等进行了分析。
有关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的讨论是整个休闲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很多学者探讨了休闲的特点、休闲经济的成因、休闲经济的作用、休闲产业的概念、休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总体说, 认为发展休闲产业和休闲经济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必然, 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解决就业问题, 而且有利于公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马惠娣、徐峰等学者在介绍国外休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探讨了如何推动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等问题。 而对于休闲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大部分研究者给予了最多的关注, 研究者们分析了休闲经济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原因、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制约发展的因素以及未来发展的对策。 研究者普遍认为, 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引起的消费结构变化、居民收入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休闲在全球的发展等因素促进了休闲在我国的发展。 而发展休闲产业对于扩大内需, 促进消费, 加快城市化进程, 解决就业问题, 改善投资环境, 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 如没有正式的产业体系, 难以制定相应政策和产业标准对其进行扶持和管理;政府有关部门对休闲产业发展势头准备不足, 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观念意识落后等。 对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种建议。
4 总结
纵观国内外对休闲与旅游发展的研究, 可以发现休闲与旅游的蓬勃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为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但也是巨大的挑战, 作为旅游教育机构, 如何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开发设立休闲与旅游专业, 培养出高素质的休闲与旅游专业管理人才, 也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摘要:对休闲的概念、休闲业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了回顾, 分析了国内外对旅游与休闲业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旅游与休闲,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1]马惠娣.文化精神之域的休闲理论初探[J].齐鲁学刊, 1998 (3) :P90~107.
[2]邓崇清.简论休闲与休闲消费[J].改革与战略, 2000 (5) :1-7.
[3]刘啸霆.休闲问题的当代意境与学科建设[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 (5) :61-62.
[4]楼嘉军.休闲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2) :5-9.
国内外旅游业和农业融合发展研究 篇10
关键词:旅游业,农业旅游,产业融合
新世纪城市发展脚步不断加快, 城市人口和建筑物密集化程度不断加大, 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 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开始向自然清新的田园生活迈进, 城郊的农村地区, 真正的乡土气息村落逐步成为都市人的旅游选择地, 旅游业与农业正在以不同的方式互相渗透, 融会贯通。本文探讨国内外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情况, 总结经验, 并提出对我国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启示。
一、研究意义
产业融合是产业演化的高级表现形式, 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为旅游业和农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旅游业与农业的产业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促进产业发展。传统农业一直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通过和旅游业嫁接, 可以提升农业价值。同时, 旅游业本身领域比较窄, 通过和农业嫁接, 可以扩大范围, 促进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旅游业与农业二者相结合, 使两个产业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丰富了游客的旅游活动内容, 为游客提供了多样的旅游方式。旅游业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和购物, 体现了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 同时也以广泛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和新的旅游体验项目, 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旅游, 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求。
旅游业与农业的产业融合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出路。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给农业带来新气息, 加快以农业为主地区的经济发展,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打造独特的田园风光, 为花园式农村发展奠定基础, 为农民增收、就业提供机会。
二、国内外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的发展情况
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是将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有机结合的新型产业发展方式, 有效的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业与农业的结合发展在中国起步较晚, 但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就已经开始, 真正兴起浪潮是在20世纪中期以后。本文主要将旅游业与农业产业融合的时间分为3个阶段:初级融合期、紧密融合期和新兴融合期。如表1所示。
(一) 一些国家和地区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的发展情况
1. 初级融合期。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是旅游业与农业融合的初级融合期。许多国家意识到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益处, 开始在农业领域发展旅游业吸引游客, 开始进行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尝试, 有的国家还成立了协会。例如, 德国在1850年建设“市民农园”用于蔬菜水果种植, 随后发展为新型生产性景观, 并在1919年颁布《市民农园法》, 成为世界上最早制定市民农园法律的国家[1]55。1865年, 意大利成立“农业与旅游协会”, 城市居民可以通过协会初步了解乡村生活, 到农村体味田园野趣。日本是“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 但最初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
2. 紧密融合期。
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是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紧密融合期。世界旅游发达国家采取政策支持和引导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土地和财政方面的计划和条款相应出台, 加强了各国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执行力度, 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引下, 指明了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方向;许多经营者看到了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内在前景与效益, 对旅游业与农业的产业融合发展进行投资;各国体验农业旅游的游客人数增加, 旅游质量提升, 产业规模扩大, 旅游业与农业在真正意义上开始紧密融合。
1954年, 法国联邦国营旅舍联合会主办“法国农家旅舍网”。此后, 如法国农业与渔业协会、全国农民联合会工会、农业商会、全国农民联合会、法国国际旅游推广协会等组织和中介机构相继成立, 有力促进了农业旅游的经验交流、信息传播和人才培训[2]101。1983年后, 德国市民农园更加突出为都市居民提供体验农家生活的功能, 经营方向相应地由生产导向转向农业耕作体验与休闲度假[2]102。美国政府自1962年, 就开始在政策上鼓励农业旅游,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保证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 在1992设立“农村旅游发展委员会”对农村旅游发展的政策进行研究, 并成立“农村旅游发展基金”, 对农村旅游发展进行资金上的支持[3]。日本“绿色旅游”研究会在1992年发表提倡“绿色旅游”的中期报告一书, 这是一本最初展示“绿色旅游”发展方向的书籍。从1993年起, “绿色旅游”作为日本国民生活的一种新方式被正式推出[4]32。据1996年日本全国农业委员会都市农业对策协议会的统计, 日本的都、道、府、县和市、村各级政府都有振兴都市农业的举措。政府注重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 对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们提供经费支持、技术情报和学习经营方法资助等。都市农业采取多样化经营, 有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等。韩国于1994年制定《农渔村整备法》鼓励农村地区开展以休闲为目的的观光农业, 支持城市周边开展周末农场。1999年, 又制定“农业·农村基本法”, 推进“绿色旅游”[4]33。中国台湾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休闲农业, 80年代后期, 观光农园的内容更加丰富, 规模场地不断扩大, 出现了自助农园、森林游乐区和休闲娱乐农场等, 为游客提供采果、露营、烤肉和垂钓等休闲活动, 走向多元化和经常性经营[5], 并于1990年设立“发展休闲农业计划”, 1994年“农委会”出台“发展都市农业先驱计划”, 积极辅导各地创办示范性的体验型市民农园[6]。
3. 新兴融合期。
21世纪是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新兴融合期。这个时期更加注重旅游业与农业的产业融合效率;旅游业与农业的产业融合向多元化方式发展;将科技融入到旅游业与农业的产业融合发展中, 关注环境问题, 提倡生态农业。新形式的旅游业与农业的产业融合方式, 更好的满足了各类人群的需求, 形式的新颖和交通的便捷吸引了大量游客, 在高科技技术的支持协助下, 信息的快速传播也为游客选择旅游地点提供了方便。
2000年, 法国建立“国家市郊农业发展网络”, 标志市郊农业正式纳入国家及地区发展规划。意大利2002年夏季有120万本国旅游者和20万外国游客, 到各地的“绿色农业旅游区”休闲度假[7]。意大利的乡村旅游主要类型有农场度假、农场观光、乡村户外运动和乡村美食旅游等。手工制作、古文化体验、乡村节日之旅、乡村美食和骑马等都是很受欢迎的项目。2001年, 韩国农林部策划制定“绿色旅游中长期推进计划”, 2002年, 选定18个“绿色农业体验村”作为绿色旅游实验区[4]33, 农林水产食品部在2010年组建“都市农业全国协商会”, 专为都市农业发展制定中长期规划和相关法律。韩国对都市农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都市农业实态分析方面, 包括城区内农民的经营状态、农田及周末农场利用状态、都市农业国内外案例及政策体系建设、以及都市农业的价值评价研究等。
在此融合时期, 有些学者也对旅游业和农业新的融合形式提出自己的观点, Sharon Phillip[8]等人对新兴的休闲观光农业特点做出进一步的明确, 归纳总结出5种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类型:非工作农场农业旅游;工作农场, 被动接触农业旅游;工作农场, 间接接触农业旅游;工作农场, 直接接触, 演示农业旅游;工作农场, 直接接触, 正宗农业旅游。Privitera D[9]指出有机农业旅游特点:农业活动是基于有机农场基础上的;旅游和娱乐活动以生态旅游原则为准则;强调环境保护和自然景观的保护;提供更健康、安全的食物和娱乐服务;为环境保护提供额外的经济资源;使用自然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架构风格。
(二) 国内旅游业与农业产业融合的发展情况
中国旅游业与农业结合发展起步比欧美发达国家晚, 最初形式是“农家乐”, 游客可以到农家院吃农家饭, 欣赏农家景色, 在农家住宿, 参与农事, 体验乡间乐趣。1991年上海“南汇桃花节”掀开了我国农业旅游发展的序幕。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 掀起一股乡村旅游高潮。2001年国家旅游局把“推进工业旅游和农业旅游”作为工作重点, “农业旅游”的概念被正式提出[2]104。
国务院相继出台各项文件, 加快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的脚步。旅游业在国家1号文件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经济社会功能凸显。2009年, 国务院在《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建设现代林业, 发展山区林特产品、生态旅游业和碳汇林业”。2010年1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指出, 要“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和农村服务业, 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旅游业成为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
云南、浙江等省纷纷出台文件, 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以旅游促’三农’,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 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升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意见》指出:“创新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机制。鼓励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特色村充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旅游接待和公共服务设施。积极探索利用荒滩、荒坡及林地等非耕地建设农家乐休闲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接待设施的政策措施。”在农业与林业为主导的文件中, 大多会提出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旅游产品形式。旅游业成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突破口。
三、启示
(一) 政府的资金资助
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在欧美发达国家起源较早, 在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 各国政府的资金支持是产业融合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资金资助可以有效保证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顺利进行, 并减少发展上的资金障碍。我国在进行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过程中, 应该借鉴国外资金资助方法, 有效优化产业融合过程, 最大程度避免资金问题带来的产业融合阻碍, 使产业融合顺利进行。
(二) 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
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在各个国家都要受到适当的政策保障才能维持正常运作和持续发展。有效的政策保障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合理发展, 只有在国家法律体系和正确的政策保护下才能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功能。我国旅游业与农业都处于升级发展的初级阶段, 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 项目奖励, 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等强有力的政策扶持, 推动旅游业与农业各自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旅游业与农业的产业融合, 发展产业新形态。通过建立配套的保障机构, 协助政府执行法律法规, 健全产业融合的发展机制。
(三) 组织机构要具有出色的团队领导层
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对促进双方面的产业进步都是一项长期任务。农业地区要发展旅游业, 做到旅游业与农业有效的融合发展需要领导层具有前瞻性。尤其在我国, 农村地区发展落后, 要找到合适的旅游业与农业的产业融合方式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快速进步, 需要领导层有敏锐的决策, 打破产业间障碍, 做到与不同企业家之间的协调合作, 将企业和农村地区旅游景点集中起来创造积极的外部条件,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寻找合适的途径提高农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机会。
(四) 良好的规划旅游开发项目
农业地区的旅游开发资源丰富, 有效利用资金, 在现有旅游资源基础上开发旅游项目, 能够促进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应该发挥督导作用, 将农业地区的商业机会与旅游业相关联, 做到有计划的开发旅游项目, 引导当地企业积极加入到旅游项目规划活动中, 并在农业地区鼓励个体提供旅游开发建议, 动员全地区各方面因素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只有好的规划, 才能吸引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并使已经游览过的游客有再次回到旅游地游玩的兴趣, 招揽更多的外地企业进行投资开发, 促进经济发展。
(五) 有效的宣传方式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达到最大的宣传力度, 促进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 需要网络等高科技手段的宣传。在我国, 城市发展不均衡, 城乡之间差别很大, 有些地区网络设施并未普及, 获取信息速度和质量明显低于发达地区, 对于这类地区, 应配套设有民间社团或机构, 定期获取最新信息, 并及时宣传给本地居民,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争取做到全民参与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 要加强对外宣传, 将农村地区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农业进行规划, 通过网络、社团、机构向外界进行宣传, 使农村以外的地区更全面的了解到乡村旅游新概况, 以保证游客在短时间内, 无空间差别的获取第一手信息, 选择合适的旅游地点。
(六) 旅游环境充分尊重游客意愿
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和建筑物密集程度的提高而带来的资源紧张、生态恶化、景观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更加向往没有城市喧嚣的乡土氛围, 舒缓压力, 释放紧张情绪, 品尝健康食物。尤其在我国大中城市, 居民生活受到严重污染, 环境破坏程度逐渐加大, 很多人喜欢走出城市感受另一方水土, 呼吸新鲜空气, 寻找绿色空间, 到有乡间气息的狂野游玩。因此, 在城市周边根据游客意愿设置不同的田园体验式区域吸引游客, 有利于促进城市周边旅游业的发展, 并在与游客互动的同时, 促进旅游业与农业更多新形式的结合。
国内节庆旅游文献研究综述 篇11
关键词:国内 节庆旅游 研究综述
在体验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 旅游因契合了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需求, 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在旅游前景看好同时竞争也日趋加剧的情况之下,世界各国纷纷开拓新的旅游项目, 节庆旅游成为普遍采用的形式之一。例如西班牙的斗牛节、挪威的海盗节、德国的啤酒节、日本的樱花节等等, 都引起了游客的极大兴趣, 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对节庆旅游相关概念的探讨
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研究发现,国内学者对节庆旅游尚无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相似的提法有“节庆旅游”、“节事旅游”、“事件旅游”和“文化节”等等。
吕镇、王艳红和李天恒(1995)认为旅游节庆日就是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事业,从民族文化、民间节日发展来并定期举办的节日庆典活动。朱佩军(1998)认为节庆活动是指人们根据某节日所采取的庆祝、祭祀、纪念等活动。李力和崔卫华(1999)把旅游节庆的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旅游节庆指一些内涵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包括节日、地方特色产品展览、体育比赛等具有旅游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特殊事件;狭义的旅游节庆是指周期性举办的节日等活动。2003年5月和6月,戴光全和保继刚(2003)联合发表了《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和启发》,对西方主要国家事件及事件旅游的研究情况和学科发展进行了介绍,这是国内学者第一次对西方事件旅游研究进行的全面系统的介绍,为国内的研究建立了基础。
笔者认为所谓旅游节庆是指一定区域内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可以被用来开发成旅游消费对象的各种节庆事典活动的总和。
二、国内节庆旅游研究综述
1.中国节庆旅游的实践先于理论研究
我国的节庆旅游首先在温岭旅游城市创办起来。1983年, 河南省洛阳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节庆旅游之一牡丹花会。1984年和1985年,山东省、黑龙江省也在当地民俗活动的基础上分别创办了潍坊国际风筝会和哈尔滨冰灯节,揭开了中国节庆旅游发展史上的第一页。
2.节庆旅游理论的探索与发展
中国节庆旅游的理论探索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991 年,王明波、韩天雨等人编辑出版了中国地方经济文化节,系统地介绍了各地经济文化节的基本概况、组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李怀林(1992) 、蒋祖云(1994) 、孙永强(2001) 、兰铁民( 2003) 等在文章和专著中从节庆文化的角度对节庆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 吴必虎(1997) 在中国国内客源市场的系统研究一书中, 把上海市的节庆活动之龙华庙会列为一项旅游吸引物做过相关分析; 朱佩军(1998) 在总结传统节庆活动发生地的种种特征后, 认为大中型城市将是节庆旅游兴起的首选, 并较早地提出节庆旅游活动产业化的观点;石玉凤、李建国、单博诚、王尚志(2001) 在充分肯定了节庆旅游的文化与经济两种功能基础上, 着重从经济功能对地方经济活动的工作原理及节庆旅游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细致的阐述, 分析了在这一过程中的社会投入与产出等方面的问题, 总结出地方经济文化节慶旅游过程的工作原理、节庆旅游这一产品的内部分析、节庆旅游过程中诸方面的关系, 并建立了三种节庆旅游数学经济模型;陈文君(2002) 从节庆旅游的文化功能层面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文化主导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节庆旅游的文化性、多样性、参与性都构成了旅游吸引要素, 也为旅游商品的营销和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李玉新(2003) 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了节庆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 提出节庆旅游的经济影响只是节庆旅游影响的一个方面, 它还会给目的地带来正负两方面的社会影响。在扩大经济影响的同时, 社会影响的方面和程度也会发生变化,当负面的社会影响过大, 可能会对节庆旅游的发展起到不利的作用; 秦美玉(2004) 提出节庆旅游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 在具体设计、策划、举办节庆旅游时, 应以节庆旅游文化的原则, 按照有关文化旅游及文化产业的要素来进行。
三、结论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 国内对节庆旅游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1)研究成果总量少, 滞后于节庆旅游开发实践。
(2) 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义、分类、特点、要素、开发意义等一般问题的探讨和界定上, 或者是对其中某方面进行探索, 研究视野较窄, 研究内容相对单一。
(3) 对传统民俗文化节研究相对成熟, 对现代商业旅游节庆活动研究较少。
(4) 缺乏节庆旅游形成机理的研究。
(5) 缺乏节庆旅游空间竞争及其功效研究。
我国的节庆旅游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不能很好地把握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关系,将二者孤立起来;许多研究尚显空泛,存在着相互抄袭的现象;研究方法有限,主要是文献和调查;系统化不够等等。这与我国研究的宏观条件有关,也与我国节庆旅游发展起步不久,发展时间不长有关。
在未来的日子里,应当多借鉴国内外节庆旅游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加强对节庆旅游的总体把握。随着我国节庆旅游实践的继续深入,人们对节庆旅游认识也会日益加深,关于节庆旅游的研究也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吕镇,王艳红,李天恒.旅游节庆日产品的设计研究[N].青岛大学学报,1995-10(1).
[2]朱佩军.旅游节庆是都市旅游的生力军[N].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09(3).
[3]李力,崔卫华.城市旅游节庆的构成要素及牵动效应[N].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0(2).
[4]陈文君.节庆旅游与文化旅游商品开发[N].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4).
[5]张彬彬.城市事件旅游活动的地域差异[J].旅游科学,2003(4).
国内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展述评 篇12
产业融合是使不同产业以及同一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交叉、相互补充、 相互渗透, 从而促使不同产业向同一方向汇合或运动,逐歩形成新产品或新产业的过程与结果。作为一种以信息技术推动下产生的新的经济模式,“产业融合” 的现象开始在全球迅速推广, 并逐渐扩展到金融、物流、农业等领域,尤其适用于旅游业领域。 在旅游领域中,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动、资本市场的介入、 旅游市场需求的增加, 这些对旅游产业内部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变革, 还是外部因素对旅游产业的影响而言,都表明了旅游产业融合时代的到来。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出台将产业融合确定为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010年, 国家旅游局进一步明确了通过加强旅游业与第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来培育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工作思路。 旅游产业的融合促使新的旅游产品出现,许多旅游企业在融合过程中,不断突破自身发展的局限,创新经营方式和模式,创造了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形成了以旅游产业为主的新兴业态。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旅游产业融合不够成熟,还处于起步和初级阶段,旅游产业在产业融合中发展中自身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旅游业态创新能力明显滞后。 在此背景下,如何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更好融合,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成为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从旅游产业融合的大背景出发,从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入手, 对当前旅游产业融合研究进行系统梳理, 借鉴国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解决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病,尝试并对后期相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二、国外研究进展
通过文献检索,我们发现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对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还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 在国外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内容上,很多学者牵联到了对文物遗产旅游的研究。 Chang,et al认为城市文物遗产旅游的发展,通常受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全球的因素推动城市旅游的发展;另外一个是当地的因素也对城市文物遗产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Brian,et al研究和探讨 了影响文化旅游发展的因素,认为旅游收入、文物管理机构等相关因素是造成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Apostolakis分别阐述 和分析文物遗 产旅游的供给、需求、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作为现代营销工具的角色对遗产旅游形象的定位与宣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Ballesteros,et al以西班牙南部 的4个采矿区遗产旅游为例,强调了社会身份对文物旅游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社区中有特色的文物旅游的影响更具有深远意义。[4]Miguel Vidal Gonzalez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与个人身份之间的关系。[5]
亦有学者关注旅游产业融合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Dimitrios认为,信息技术对于旅游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是信息技术提升了企业战略和业务的管理,进一步提出旅游业要想在市场中赢得竞争和胜利, 就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战略管理来发展,以此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实力,旅游业才能获的更好的发展。[6]Dimitrios Buhalis认为 ,信息技术是旅游业的生命线,信息技术对于旅游业的管理和竞争力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Kaluza等人认为当今社会中,数字融合对旅游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8]Broring和Stefanie以营养保健食品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为例,分析了产业融合对不同产业背景的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9]Dimitrios Buhalis、Rob Law认为互联 网技术推动 着旅游业的发展。[10]Arja Lemmetyinen 、Frank M. Go采用个案研究法和深入访谈法,研究了旅游商务网络的价值链体系,认为协调合作活动是旅游企业网络的一个先决条件。[11]Cesar Camison、Vicente M. Monfort-Mir认为旅游 企业的技术和 创新组织及创新能力对旅游产业融合的产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12]
还有一些学者关注旅游产业融合与政府管制的关系。 对于产业融合而言,正是由于政府管制的放松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融合,所以研究政府管制对产业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尤其是在新时代下,对政府行为的要求更是具有深远意义。 因此,许多学者对政府管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 Egon Smeral认为在全球化发展下,旅游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 就要获得有效的政策支持,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实施有效的网络技术和管理技术去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提高旅游企业的收入, 从而减轻旅游企业在全球竞争下的压力。[13]Blackma认为, 电信和其他产业间的融合产生了很多积极的效应,如融合之后使得人们可供选择的网络增多,享有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信息,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等,所有这些效应的发挥都是基于在一个适应信息市场的新的规制框架下所产生的。[14]Mitchell指出产业融合时代实施管 制的两条重要原则: 一个就是要求在融合背景下, 收缩对先行领域的管制;另一个就是保持高度灵活的管制政策。[15]Heesvelde指出,管制者的任务就是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企业变革、创造公平的消费环境、 提供消费者购买和选择的权利等, 认为现代化的管制框架是保证政策实施的关键要素。[16]
Greg Richards、Julie Wilson从供给和 需求的角 度出发,研究和探讨文化创意旅游的发展。 文化创意旅游要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不断更新和开发旅游新产品,积极应对挑战,使原本埋没的文化旅游市场能够重新展现,成为人们关注的市场。[17]Adam Weaver认为旅游产业与军工企业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市场的力量推动了两者的融合, 认为军工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对双方都有利可图,都有利于两者的共同发展。[18]Joanne Connell认为影视旅游已成为一个日益增长的行业,是许多旅游目的地想要发展的产业,文章突破传统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研究影视和旅游的融合,有助于影视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19]Gunjan Saxena、Brian Ilbery以英国威尔斯边区的落后农村为例,探讨农村旅游资源对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农村局部地区可以发展乡村旅游。[20]
三、国内研究进展
为了了解国内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发展的情况,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旅游产业融合”为篇名或关键词进行精确检索。 经过遴选梳理,可看出,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逐步增加。 但总的来说,学者们对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的成果较少,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是因为我国的旅游产业融合本身还处于起步阶段, 不够成熟的阶段。 纵览旅游产业融合现状,可以发现其研究成果有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的研究上。
1、概念研究
颜林柯认为,旅游产业融合就是产业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形成新产业的过程。[21]王慧敏认为旅游产业集成发展的模式是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22]徐虹将旅游产业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新产业的过程称为旅游产业融合。[23]陆晓清认为旅游产业融合由于技术融合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使其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从而使产业边界模糊化,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现象或过程。[24]
2、类型研究
周旭霞认为旅游产业融合主要分为旅游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和旅游产业的延伸融合。[25]杨颖认为旅游与一、二产业的融合、旅游与服务业的融合是旅游产业融合的两种类型。[26]王颖认为产业融合的类型主要有产品方面的融合、 组织方面的融合、 空间方面的融合和智力方面的融合。[27]杨振之认为旅游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旅游与信息产业的融合、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旅游与服务业的融合、 旅游与农业的融合是旅游产业融合的五种类型。[28]
3、路径研究
麻学锋从技术、功能、资源、市场四个方面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29]张海燕、王忠云提出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路径是技术、 企业、市场、产品等方面的融合。[30]石培华认为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旅游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是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31]何建民提出了3种实现旅游产业与别的相关产业融合的路径。[32]王朝辉认为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是资源融合、技术融合、旅游与服务业融合以及政府指导下的市场融合。[33]李太光、张文建认为旅游产业融合有3种路径:即“泛休闲化”、“广服务化”和 “准模块化”。[34]
4、模式研究
汪清蓉提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创新的基本模式,即从制度文化、市场、资源等三个层面进行深层次的立体整合。[35]杨娇分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过程中的三种发展模式:渗透型融合模式、重组型融合模式和延伸型融合模式。[36]李洋洋结合了798艺术区进行说明分析,提出延伸性模式、重组性模式、渗透性模式是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三种模式。[37]卫奇琦认为动漫业和旅游产业市场融合的表现形式包括ACG节会、赛事、动漫购物街(区)、动漫主题公园、动漫景点、动漫主题休闲场所等。[38]刘俊清总结出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为技术渗透、市场共拓、资源共用和功能附属四种融合模式,并提出了旅游产业融合的路径。[39]
5、效应研究
王明星认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有着非常紧密的结合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40]刘训华、 王兆峰从产权的视角,分析了保护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对旅游产业优化升级以及持续发展的作用。[41]余洁指出将旅游产业整合为旅游文化产业或文化旅游产业,有利于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42]杨坚影视业与旅游业的影响是相互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43]庄清娥认为,旅游业与会展业的融合有利于加剧会展企业与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强企业横向边界的拓展和纵向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消费的提升等。[44]
6、对策研究
张建认为通过开发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产业链、提高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等措施,可以促进都市旅游与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45]邹利江从分析江西省红色旅游和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入手,提出了江西省红色旅游与体育旅游融合开发的对策有提炼理念、整合资源、提升形象、拓展市场和造势促销等。[46]庄猛提出了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47]张广宇认为促进济南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主要是推动城市转型,提升济南魅力;塑造统一的城市形象,全力打造“天下泉城”的城市品牌;统一城市营销,形成多维一体的媒体与信息平台;构建元素健全、功能完备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突出重点,抓好亮点,做好经典文化旅游产品。[48]
四、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述评
通过对外文期刊和中文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文化与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搜索、 分类和分析讨论, 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外在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通讯、金融、传媒、电信、娱乐、商业等领域中, 在旅游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涉及的产业融合问题不多,主要是从文物遗产旅游、旅游产业融合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 企业的促销和管理、企业的融合型产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国内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与国外相比较,国内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大部分学者大都从理论上去研究旅游产业融合的问题,探讨产业融合的相关基础性问题。
第二,国外对于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较少, 主要是以实证研究为主, 研究中多以具体的案例分析和说明,一般通过实证研究去构建相关指标,然后通过对指标的评估和判断去获取数据。 国内对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理论研究缺乏系统的体系,研究成果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受到实际情况的制约和影响, 对于理论的系统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国内也有对旅游产业融合的实证研究,但只是采用了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 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研究方法上,国外和国内的多以定性研究为主, 缺乏定量的研究和分析。
【国内外旅游】推荐阅读:
国内外海岛旅游05-14
国内外旅游地产综述08-16
国内外旅游国际化11-30
国内外典型旅游文化案例分析10-09
国内旅游客源06-20
国内城市休闲旅游11-30
国内旅游发展12-19
国内度假旅游论文07-03
国内旅游景区开发08-30
国内滨海旅游文化研究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