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研究

2024-06-10

国内外研究(共12篇)

国内外研究 篇1

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 企业碳氧化合物的大量排放是其首要因子, 而碳信息的披露是碳管理最直接的数据来源,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已经成为当前环境管理会计领域的前沿。

一、碳信息披露研究现状

(一) 环境信息披露内容

由于没有碳排放会计准则的约束, 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比较广泛, 形式比较灵活。国外学者环境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分为外部环境管制政策信息、内部环境信息、环境负面影响和正面的保护措施对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这三部分, 另外, M.Ali.Fekrat, Caria.Inclan和Davia Petroni (1996) 认为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还要求披露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管理行为的反应。而我国学者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环境财务数据信息、环境绩效评价的信息, 以及成本和负债会计处理方式。其中, 将环境内容细化为:与环境有关的收益和支出, 环境管理绩效, 环境问题对公司的资产负责表、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相关的环境会计政策等。

(二) 环境信息披露模式

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 不同的途径下披露的环境信息程度存在差异。由小到大依次为年报、公司网站、独立报告, 大部分企业倾向于运用独立环境报告形式, 使用公司网站对年报进行补充披露, 并且逐渐使用非传统、新的披露方式。由于企业环境行为和环境事项的复杂性, 不符合传统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标准, 至今仍未纳入财务会计报表体系。孙兴华、王维平 (2000) 等人认为可以将环境信息在传统的财务报告里进行补充列报或者调整现有财务报表基本架构, 亦或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为了同时反映经济受托责任和环境受托责任, 向春华 (2010) 提出将独立报告模式与补充报告模式结合起来披露环境会计信息。

(三)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聚焦于碳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多, 其主要从企业外部压力和内部驱动因素两方面进行讨论。Cho和Patten (2007) 研究发现外部压力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各利益相关者、社会公众的舆论或市场行为, 其中投资者的关注程度是最主要的因素。H.C.Li和K.F.Hua (2010) 认为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大于内部利益相关者, 而中间利益相关者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策略的选择。针对公司内部驱动力, 普遍认为公司规模和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正相关, 重污染行业披露水平明显高于非重污染行业。而在债权人压力、企业实际控股人性质与地理位置的相关性上则存在一定的分歧。Elijido-Ten (2004) 认为债权人压力与环境信息披露这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Clarkson (2008) 则持相反的观点。李晚金等 (2008) 认为CEO是否两职合一、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比例及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程度之间的关系不明显, 而Simon和Kar (2001) 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中企业家族成员的比例与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意愿呈负相关。同样, Karim等 (2006) 发现外资股权集中度越高的企业在年报的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环境信息较少。

(四) 碳信息披露的数据质量

碳信息披露项目 (Carbon Discloure Project, CDP) 所披露的温室气体 (GHG) 排放信息和碳会计处理方面的信息程度不够, 其收集的碳信息数据质量欠缺, 不能满足政府、投资者、NGOs等利益相关者对碳信息的需求。在2008年标准普尔500公司中, 仅有5.6%的公司披露了相关GHG排放的信息, 在年报中提到气候变化的公司只有24%。Elizabeth Stanny (2010) 分析2006年至2008年碳信息数据, 结果显示:强制性披露效果优于自愿性披露, 并且公司更愿意概括性披露碳信息, 回避碳排放数据及碳会计处理方法。Brendan O'Dwyer et al (2005) 认为CDP公布的数据可靠性不强, 主要原因是CDP没有成功建立信息需求者和碳信息披露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导致其缺乏由独立的第三方实施审验。

在国外有较为完备的准则和规范作为研究和推广碳会计的前提下, 我国碳会计理论与实务还落后于国外, 在这方面我国需要加快环境财务会计体系与FASB、IASB的趋同, 积极研究有关碳会计规范有关的配套准则。张巧良 (2010) 指出碳管理信息披露可以通过设置独立的气候变化信息板块的方式来披露, 或在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描述气候变化信息, 建议通过后者来实现现有财务报告与碳排放报告的有效融合。同时将碳信息披露的内容细化为:碳排放数据、统计方法, 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治理、战略、风险、机遇、管理业绩等信息。

(五) 碳信息披露项目 (CDP) 的披露框架

碳信息披露项目 (CDP) 一直致力于将气候变化的信息融入商业策略和投资决策中, 已向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 800多家上市公司发出其年度气候变化数据披露请求, 主要在管理部分、风险和机遇、排放这三方面进行调查。管理方面的调查具体包括:公司治理层面的管理机构、激励机制, 公司战略, 公司开展的减排目标、行为以及社会责任报告。在风险和机遇方面, 2011年设计的调查问卷将气候变化的风险与机遇类型分别划分为三类:法规风险/机遇、有形风险/机遇以及其他风险/机遇, 并且最后的结果显示风险与机遇的六个部分重要程度相同。测量与核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作为温室气体管理的关键环节, 主要从排放核算方法 (新增关于排放基准年的问题) 、排放数据 (包括三个范畴、温室气体的具体排放数据和外部审验情况) 、温室气体细分、能源、排放绩效、排放交易等方面对公司展开调查。

(六)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体系

世界各国对基于碳排放信息披露的评价体系的构建方式并无标准, 尚未形成统一意见。目前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评价体系主要为环境业绩方面的评价体系。

世界各地的政府机构、会计机构及环保团体组织等相继提出了关于环境业绩应包括的指标指南。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是: (1) 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 (ISAR) 。ISAR提出将环境业绩指标融入财务业绩指标来考核企业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 (2) 由非政府组织领导的全球性报告促进行动 (GRI) 。从1997年开始GRI就着手研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内容, 包括环境、社会和经济等各指标。 (3) 促进全球发展可持续委员会 (WBCSD) 。WBCSD将环境核心指标概括为:破坏臭氧层的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原材料消耗、水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等指标。 (4) 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ISO的ISO14031环境业绩评价体系包括:环境状况指标和环境绩效指标。

国家层面的企业环境业绩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包含在国家环保总局的两个通知的附件中, 以及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全球并购研究中心等提出的“中国公司责任报告编制大纲”中。2003年5月发布的“关于开展创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活动的通知”附件2中, 提出6个环境指标:环境管理体系、排放达标、总量控制、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量、单位产品水消耗量、单位工业产值。而在2005年11月发布的“关于加快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的通知”附件和2007年三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公司责任报告编制大纲”又引入了社会影响、环境责任与业绩描述。

二、研究现状的总体评价

通过对国内外碳信息披露文献的回顾和梳理, 可以发现, 目前国内外碳信息披露研究都相对不够成熟, 我国企业主动披露碳信息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在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上均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会计环境信息的碳信息披露内容、方式、影响因素以及框架这几方面, 为后面的学者研究提供了不少的方法和思路, 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碳信息披露框架和评价体系, 不仅使企业之间的信息缺乏可比性, 而且不利于监管部门进行碳管理。二是参与碳信息披露的企业以大型上市企业为主, 民营企业或者中小型企业很少涉及, 因此实证研究的数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三是由此而构建的碳管理方法很难适应小型企业的碳披露, 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四是由于缺乏一致的核算标准, 且碳披露数据缺乏严格的审核, 披露信息定性多于定量, 难以将碳信息披露进行量化和制定出具体的碳减排目标。五是与国际环境信息披露相比较, 我国碳信息披露呈现出参与公司数量少、数据质量不高、主动性不强、可比性差的特点。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环境法规、国家制定的有关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会计准则和国家的重视程度等不同而造成的。

总之, 碳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需要今后的学者辨证分析以前学者的研究成果, 通过实证研究不断完善和验证理论研究。同时, 需要强化会计体制改革, 加强环境会计制度准则的建设, 明确规范环境事项的确认标准和计量属性, 以全面体现企业的经济责任和环境责任。

摘要:由于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碳信息披露这一概念近年来受到监管层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与研究, 结果表明:目前关于碳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披露内容、披露模式、影响因素、披露质量等方面;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诸如碳信息披露口径不统一, 规范化程度较低, 实证研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某些研究结论存在分歧等问题。

关键词:环境会计,碳信息披露,CDP

参考文献

[1] .向春华.我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 2010.

[2] .张巧良.碳排放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差异化研究[J].当代财经, 2010, (4) .

国内外研究 篇2

1.1.2模型分析

刘易斯模型的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阶段,即城市的劳动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如图中WS所示。

最初的资本为K1,雇佣的劳动为OL1时,资本家的利润所得为D1WF。因为假设利润全部用作新资本投资,资本量由K1增加到K2,继而增加到K3,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曲线即劳动需求曲线也相应地由D1(K1)外移到D2(K2)和D3(K3),这三条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WS分别相交于L1、L2、L3,OL3>OL2>OL1,说明劳动就业随着工业部门扩张而增加了,增加的数量及劳动力转移量分别为L1L2和L2L3。因为劳动供给曲线WS是水平的,L1L2和L2L3是可能存在的最大的劳动转移量。直到农村的剩余劳动转移完之后,农业的边际生产率就会提高,从而农村劳动者的收入也会相应增加。这时工业部门再想得到更多的劳动力,就必须得提高工资水平,这样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往右上倾斜,如图中虚线SS′所示。这时就到了劳动力转移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劳动和资本一样都属于稀缺要素。

1.2、刘易斯模型是否适用于中国实际?

刘易斯模型假设发展中国家存在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即二元经济结构,这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相符的。我国的工业化模式是一种政府高度介入的模式,农业起初为了贡献工业而成为一个被剥夺的产业,随后又成为被拯救的产业,始终处于经济的“瓶颈”部门。因此形成了工业发展超前、农业发展滞后的二元经济,并且伴随着产生了具有刚性的二元经济结构。

刘易斯模型还假定农村的边际生产率很低,接近于零,且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提供无限的劳动供给,这一点与我国的现实情况也基本相符。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劳动力非常丰富。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就业不足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农民只是在两个农忙季节才真正参与农业劳动生产,加一块儿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农闲季节就成了“失业者”,因此我国农村实际上存在大量的隐蔽失业者,即剩余劳动力。

并且在农村一家的农活根本不需要一家所有的劳动力参与就能完成得很好,这说明劳动边际生产率很低,接近于零。刘易斯曾表示,他说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为零不是指一个人时的边际生产率,而是指一个人的边际生产率。当农业部门撤出一部分劳动力后,剩下的劳动力会通过增加劳动时间来保持总产出不变。这和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是一致的。再者,我国农村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很低,城乡收入差距可高达几十倍,因此在这样的城市工资水平上,如果没有人为干涉,会有无数劳动力愿意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就业。即农村对城市的劳动供给是无限的。

刘易斯还有一个假设和我国现实情况是极为相似的,即资本的稀缺性。我国属于具有劳动力禀赋的国家,但是我国的资本却是非常稀缺的。然而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早期阶段,我国把大量的资本投在了城市的工业部门上,对于农业的资本投资是很少的,甚至于牺牲农业发展工业。这和刘易斯的传统农业部门没有资本投入的假设是基本一致的。

由此可见,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是比较适用于当前的中国国情的,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当然,任何一个理论都有其缺陷,刘易斯模型虽然受到许多发展经济学家的赞扬,但是同时也受到了种种的批评。而且各国的实践也早已告诉我们,不同国家基本国情、发展阶段、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差异决定了要利用某个特定的理论和模型对所有国家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作出具有普适性的解释并找出具有普适性的对策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一点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我们在利用刘易斯理论指导中国的改革时,应该有所考虑,制定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政策。

1.3、刘易斯模型的政策指导意义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应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劳动力无限供给的阶段,城市工业部门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传统农业部门中,伴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不断流出,劳动边际生产率将逐渐与工业工资水平接近,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业部门逐渐进步,从而传统农业部门得到了改造,二元经济结构的痕迹慢慢消失。至此达到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劳动和资本一样成为稀缺要素。这说明一个国家要想从劳动力丰富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经济发展到具有发达的现代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经济,政府必须鼓励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至少不能阻碍这种转移。

刘易斯模式把工业化和城市化密切结合在一起。该模式所说的农业部门等同于农村部门,工业部门等同于城市部门,即把劳动力的职业转换与人口的地域迁移看做是同步进行的。这样有助于避免城市化滞后和过度城市化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相比较其他产业而言过于重视工业化发展,所以现在我国工业化的目标已经达到,但是城市化却严重滞后。刘易斯模式对于我国这种现状的改变是具有参考意义的。

国内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篇3

关键词:学习动机 国内外 研究现状

一、学习动机的定义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推动力,它关系到学生是否愿意学习以及学习好坏的问题,从而也影响到人口素质和国家培养人才的质量。同时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可以进一步探索和验证、丰富动机的理论,所以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影响动机的因素很多,有内在因素、外在因素,还有中介认知因素等,因此其培养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国外学习动机研究现状

在理论分析研究中,都是从认知的动机理论来阐述的,例如Nona Tollefson的“动机认知理论的课堂应用”把动机认知论应用课堂,认为教师能应用动机理论来分析他们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发展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在与成就有关的任务中扩展努力的愿望。Houle通过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结果发现,这些学习者的动机类型可以归纳为三种取向:其一是目标取向,个体以学习为完成的明确目标的方法。二是活动取向,自语寻求一种社交接触。三是学习取向,个体为了求知,参加学习的理由是为了收到良好的教育。welters(1998)认为动机和学习之间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而不是一种单向关系,而且动机也并非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没有必要把学习活动推迟到学生养成适当的兴趣和动机之后再进行,通常教授一个没有学习动机的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暂时忽略他的动机状态,并集中精力尽可能有效的对他施加教学。BarryJ.Zimanerman在“自我效能:学习的必要动机”中论述了自我效能的信念对学生的学业情境的改变,对自律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学生学业成就思想的传播都是很重要的。Bernard Weiner在“来自归因的个人内部和个人之间的动机理论”这篇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两种相关的动机归因理论。一是个人内部的理论,包括自我定向意图(特别是成功的期望)和自我定向情感因素(骄傲、内疚和害羞)。另一个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论,包括他人的有关责任心的信念和他人定向的生气和同情的情感因素。这两个理论各自是由两个不同的比喻:作为科学家的人和作为法官的人所指导的,在这篇文章中Weiner:还考察了一些实验的证据,这些证据支持以上理论中的概念以及概念所结合的现象。

三、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的现状

国内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有两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集中在相关研究和干预研究上。国内的实证研究大部分是相关性质的研究(王振宏刘萍2000,张焰黃希庭1999,宋剑辉郭德俊1998,王振宏1999,方媛祝蓓里2000,梁海梅郭德俊张贵良1998等),他们从认知动机观的不同理论、概念出发探讨其对学业成就、成就动机等的影响,干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归因训练手段上(随光远1991,韩仁生1998),它们利用归因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这些是针对中小学生而言的,并且是结合学科教学活动进行的。

刘慧军认为就目前学习动机在我国的研究现状,有两类动机改变程序是可行的,一种是针对特殊个体的,其目的是改变个体的认知以促使其更好地适应。这类程序要求选择个人进行干预,另一种动机改变程序是针对一般课堂的,它实施的前提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益。

四、研究成果分析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关于动机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特别是指向学习困难或低自我概念等问题学生,也有少量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Teresa Gardenia and Paul R.Pintrich 1996)但这是相关研究。绝大部分干预研究只是利用归因训练作为干预手段,而归因训练主要是针对问题学生的,即具有不良的适应认知和适应行为的学生,这类学生有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缺乏能力的倾向或者不是将成就结果归因于努力的倾向,所有干预研究都是基于学生已存在动机问题,而去寻找解决的有效途径这个基础上的。此外,这些干预研究往往是在教学活动中结合某个具体学科课程而进行的。J.M.Keller教授曾提出的ArcS动机设计模式就是结合具体课程而设计的。学习动机培养固然可以结合具体学科在教学中进行,对中小学也有一定必要性。但是结合具体学科培养的动机是一种具体学习动机,例如学数学的动机,学语文的动机,学体育的动机,学英语的学习动机,等等,具体动机只适合于特定的范围(课题),某具体动机能否迁移到另外的范围(课程)中去呢?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另外,关于学习动机的干预研究大都集中在中小学,这当然有必要而且很重要,因为中小学是基础教育,所以必须抓好学习动机培养、激发工作。对于大学生来讲,学习动机同样重要,因为大学生的培养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前景,所以我们还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当今大学生受我国教育体制尤其是考试制度等中存在的弊端的影响,加之现实社会中的实用主义,功利思想、就业压力、赚钱、竞争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人们感到比较浅层化。因此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也是很有必要的。专业调剂生除面临一般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问题外,还存在着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度问题,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一系列学校、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他们的学习动机比一般大学生更有待于提高。同时,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他们的年龄、知识面、价值观、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等有很大的变化,并且大学学习侧重于从研究角度,从学术观念出发来组织教学,大学生不能只靠教学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可借助中介认知调节机制的影响来培养一般的积极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刘惠军,王斐.1994~2002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状况分析.教育探索,2004,(12):106-107

[2]隋洁,朱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与知识获得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345

[3]刘瑛.小学生喜好的外在奖赏及其运用.应用心理学,2003,(9):33-37.

国内外研究 篇4

PTC是正温度系数效应(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的简称,泛指正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PTC材料是一种典型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半导体电阻,超过一定的温度(居里温度)时,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增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PTC被广泛用来制造各种自动恒温发热体,起动开关元件,过流及过热保护元件和旁热信息感应的温度传感器。由于,PTC材料研究的跨学科性及制备工艺和方法的纷繁复杂性,科研人员难以把握其发展过程并了解到主流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信息。因此,本研究从文献计量学角度,统计分析有关文献,借助信息可视化处理软件,将国内外PTC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研究热点、发展脉络与前沿演进以知识图谱的形式直观、形象展现出来,从中获得详尽的对比分析结果,以期对我国PTC研究人员提供快速独立科学判断的客观依据。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的citeSpace系列应用软件中的最新版本CiteSpace Version: 3.0.R5,对国内外PTC研究文献进行共引分析和关键词共现分析,借助产生的知识图谱来展现国内外PTC的研究热点及前沿领域。

本研究的国际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的SCI数据库,CPCI-S数据库,用“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作主题检索,检索时间选择2001年至2011年,在数据下载的过程中,仅保留“Article”、“Proceeding Paper”类型,去除“Review”、“Letter”等类型,得到872条文献记录。每一条记录主要由作者、题名、关键词、摘要和文献引文组成。下载的数据以download*.txt文件命名保存在同一个文件夹内。国内数据来源于数字出版平台中国知网,文献类型限制为期刊、学位论文、会议,采用主题=“正温度系数”OR主题=“PTC” AND“电阻”的检索策略,时间范围限定在2001至2011年间,得到1048条文献记录,以Ref格式导出数据,受平台限制记录中并不包含文献引文信息。

3 可视化分析

3.1 发文量比较分析

由检索结果可列出年度发文量,如表1所示:

由图1可见,国内外PTC的发文量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态势。国际论文的上升趋势从2001年持续到2004年,之后处于震荡向下态势。国内论文在2002年经历了一个低谷后,受2002年国际论文大幅上升的影响,走出低谷文献数量持续上升,且赶超国际论文,直至2007年达到最高峰值。近几年,国内外文献数量渐趋渐同整体放缓,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趋于稳定。

3.2 高被引文献比较分析

3.2.1 国外文献分析。

将检索结果输入Citespace,得到PTC研究共引网络知识图谱,如图 2所示。

图 2有144个节点、385条连线,每个节点代表一篇文献,节点越大该文献被引用次数越多,节点间的连线代表文献间的引用,连线越粗共引次数越多,文献间的关系越紧密,研究问题越相近。被引频次排名前5的文献信息,如表2所示:

前3篇高被引文章都是针对陶瓷PTC导电机理的研究,HEYWANG W于1961及1964年分别发表了Barium titanate as a semiconductor with blocking layers、Resistivity anomaly in doped barium titanate,率先提出晶界势垒模型,认为多晶BaTiO3半导体材料的晶粒边界存在二维受主表面态,而该受主表面态引起的表面势垒受到材料铁电性的控制(势垒高度与相对介电系数ε呈反比),因而决定了电阻率的几何因子随温度上升呈现峰值[1,2]。Heywang的模型比较圆满地解释了PTCR效应,成为后来PTCR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至今仍能对陶瓷材料PTC现象的宏观机制做出明确的解析。随后,JONKER GH于1964年发表了Some aspects of semiconducting barium titanate,文中提出晶界铁电补偿模型,对Heywang晶界势垒模型作了修正,他认为在居里温度以下,表面电荷完全被极化电荷所补偿,表面势垒消失;而在居里温度以上,BaTiO3由铁电相转变为顺电相后,由于自发极化的消失,使有效表面态密度增多,势垒增高,电阻率急剧增大 [1]。HUYBRECHTS B [2]等的The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ivity in barium titanate,对PTC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提出若想获得高性能的PTCR陶瓷材料,必须严格考虑各类掺杂物及烧结时间对其性能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最有效的掺杂物配方。排名第五的则是对高分子PTC导电机理的研究,Ohe,Kazuyuk等 [3]认为复合高分子材料的导电并非因为粒子接触形成导电链的欧姆机理,而是电子在能隙间的跳跃,即通过聚合物基体的薄膜夹层的隧道电流形成,是一种微观量子效应的体现。

3.2.2 国内文献分析。国内被引排名前5的文献信息,如表 3 所示:

由表 3可见,国内PTC研究高被引文献的作者集中于罗延龄,共有3篇文章被引频次排名进入前5位。其中《PTC特性的复合导电体系中炭粒子分布的逾渗模型与电阻率的计算》被引排名第一,文章论述了炭黑填充型导电高分子复合体系的几种导电理论,讨论了导电载流子分布的各种假说及模型,比较了不同模型的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的差异性[4]。文章对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导电机理进行了本质性分析,为功能导电高分子材料的优化设计和加工制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罗延龄等的《热处理对聚乙烯/炭黑导电复合体系形态结构及PTC特性的影响》则借助WAXD、SAXD和DSC等手段,研究了炭黑与聚乙烯复合体系在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的结晶行为及聚集态结构的大尺寸效应对PTC(Pos. Temp. Coeff.)特性的影响 [5]。沈烈的《聚乙烯/炭黑/碳纤维复合材料阻温特性》排名第二,研究了碳纤维对聚乙烯/炭黑复合材料阻温特性的影响,并对导电机理做初步的探讨 [6]。唐小锋 [7]等的《BaTiO3基PTCR陶瓷的复阻抗谱研究》采用复阻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BaTiO3基PTCR陶瓷的电性能。

从发表时间上比对国内外PTC高被引文献,国际高被引文献发表时间(1961年)远早于国内(1996年),反映我国PTC的基础研究起步较国际晚35年。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内外也存在明显差异,国际排名前5的高被引文献中有4篇是关于陶瓷PTC的研究,1篇是关于高分子PTC的研究,研究的也都是PTC的基础理论,而国内与此恰恰相反,4篇是关于聚合物PTC的研究,只有1篇涉及陶瓷PTC,应用研究型文献为主;可见,相对于国外的陶瓷PTC热来说,国内则是高分子PTC更为热门;从被引频次来看,国内篇均被引频次35远远低于国外篇均被引频次99,影响力及受同行关注程度不及国际文献,其原因一方面和文献本身质量有关,也和国内研究起步晚偏重应用研究有关,基础理论研究早先在国外已有深厚基底。

3.3 研究热点比较分析

利用文献题录中的关键词,并借助Citespace软件,来确定PTC研究的热点领域。关键词在一篇文章中所占的篇幅虽然不大,但却是文章的核心与精髓,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因此对文章的关键词进行分析,频次高的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8,9]。

3.3.1 国际热点。

运行CiteSpace II软件,设置合适的阈值,选择使用关键路径(pathfinder)算法,对科学文献引文共引网络的路径进行分析和处理,并通过显示高频关键词来确定PTC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生成图 3所示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得到节点102个,连线313条。

图中每个圆圈代表一个名词短语,节点大小代表该短语出现的频次,出现次数较多的可认为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可见国际研究热点主要有电阻系数(resistivity)、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电学性能(electrical-properties)、陶瓷(ceramics)、钛酸钡系(BaTi03)、行为研究(behavior)、电导率(conductivity)等。频次大于50的关键词如表 所示:

3.3.2 国内热点。

将检索的文献输入Citespace,同样使用关键路径(pathfinder)算法,对科学文献引文共引网络的路径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国内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 4所示:

为了便于比对,参照国外关键词列表,表格 5列出国内PTC研究共现频次排名前12的关键词。

从表格 5可见,国内研究热点主要分布在正温度系数、炭黑、复合材料、钛酸钡、导电复合材料、热敏电阻、高密度聚乙烯等。由于获取数据时包含正温度系数、PTC,上述词汇出现的频次会明显大于其他关键词,故此不将其作为分析的重点。

对比国内外出现的热点词汇,发现两者间即存在各自独特的研究领域又存在共同的研究领域交集。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有炭黑、复合材料、钛酸钡、电性能,它们代表了国内外研究的主流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词汇由于受到的重视度不一样,它们的热度会有所差别。如对于炭黑的研究,国内出现频次高达106次,而国际出现频次为53次,从出现频次排序上看,除了PTC本身之外,炭黑列为国内研究的第一重点,由此可见国内对炭黑的高度重视。炭黑作为一种制作高分子PTC的主要导电填料,在与聚合物共混之后生产PTC产品。炭黑受其粒径大小、粒径分布、聚集状态、分散性、制作方法、可添加性、表面处理方法等影响形成种类繁多的炭黑型号,不同的炭黑型号与聚合物共混之后具有不同的电学性能,所以对其进行不同试验研究其与电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以研发出具有不同特性的PTC产品是国内目前主要的研究热点。对于电学性能的研究,国内出现频次38次,而国际出现频次为96次,电学性能的研究可以细化成电阻系数、耐电压、耐电流、反映时间、工作电流、动作电流等领域,国际上的相对研究热点电阻系数、电导率都属于电学性能研究范畴,电阻系数在国际研究热点中还位列第一,可见,国外对于电学性能的关注无论是数量还是深度上都明显大于国内,由此,突显出国内对电学性能研究的不足及加大研究力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分析国内外热点词汇还可以发现,国内炭黑出现的频次(106次)大于钛酸钡(71次),反应国内对高分子PTC研究较为热门,而国际上与此相反,陶瓷制品(86次)、钛酸钡(81次)都属于陶瓷PTC范畴,其频次排名在高分子PTC范畴的炭黑(53次)及聚乙烯(52次)之前,反应了国际上陶瓷PTC的热点趋势。研究起步及研究内容的不同侧重点,也造成了国内外PTC领域各自特有的研究热点及风格,具体表现在国内特有的热点词汇如高密度聚乙烯、带隙基准、温度补偿;国外特有的热点词汇如陶瓷、微结构、行为研究。国内特有的热点词汇突显了国内研究的特色,而国外特有研究热点则可作为国内研究者们努力的方向。

3.4 国际研究前沿分析

利用Citespace 软件中提供的引用膨胀(citation burst)技术和算法,该算法结合被引时间分布,根据被引频次的变动趋势,而不仅仅是频次的高低,探测出频次变化率高的文献来确定研究前沿领域演进情况 [10]。不管文章被引用多少次,都能够从中识别出突发文献。因此,一个新的研究前沿,即使还没有吸引足够的引文,在图中也能被显示出来 [11]。将检索结果输入Citespace,运行得到基于文献共引聚类的时间视图,如图 5示:

图 5 中突发文献用红色圆环所标识出来,它们反应了PTC研究前沿领域演进情况。

表6列出了前十位引用突发文献,表格还用红色标识出在限定的2001年至2011年间引用激变发生的时间段。Heywang于1961年发表的一篇高被引文献同时被作为突发文献而检测出来,其引用激变发生在2002-2004年(详见图6)。

表 6有7篇文献的引用激变发生在近期,对其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得出PTC最新研究前沿主要有:无铅PTC材料的研制、多壁碳纳米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纳米复合材料。探究研究前沿的形成过程发现:无铅PTC材料的研制,是由于现有居里点超过120℃的PTC材料几乎全都是通过加铅来实现的,但铅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及产生环境污染,2005年欧盟RoHS指令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助推了环保型无铅高居里点PTC材料成为最新研究前沿。对于多壁碳纳米管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因为有研究发现通过添加少量的多壁碳纳米管能显著提高混合纳米复合材料的PTC强度和重现性;具有高粘度特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用作PTC载体时,能消除的NTC(负温度系数)的影响且重现性好,随着近年来纳米技术的发展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突破了关键性生产技术,多壁碳纳米管、混合纳米复合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自然而然成为PTC领域学者众相追逐的焦点。纵观可知研究前沿与其他技术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它给PTC研究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技术热点和活力,要想预测前沿科技,势必需要关注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4 结语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有关PTC年度发文量、高被引文献、热点及前沿的对比分析研究,大致可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相关结论:

•通过国内外文献的对比分析发现:国内PTC研究受国际研究影响,但也形成自己渐长的领域。

•通过高被引文献的对比分析发现:国内外PTC研究形成了以HEYWANG W、Ohe,Kazuyuki、罗延龄、唐小锋等为代表的研究队伍;国内偏向于高分子PTC研究,国际侧重于陶瓷PTC研究。国内应该加强对PTC基础理论研究,努力提高文献质量水平。

•通过国内外热点词汇图谱的对比分析发现:炭黑、复合材料、钛酸钡、电性能是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主题,但是国内外它们在热度上还是存在差异,炭黑是国内第一热点,而电性能则是国际第一研究热点,国际上对电性能的研究比国内较为细致和深化,也突显出国内对电学性能研究的不足及加大研究力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再有,国外热点词汇聚集于陶瓷PTC领域,国内热点词汇聚集于高分子PTC领域。反应了国内外不同的研究倾向。

•通过国际研究前沿图谱的分析发现:无铅PTC材料的研制、多壁碳纳米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纳米复合材料是国际PTC目前最新研究前沿领域。

另外,由于CNKI导出的数据不包含引文数据,所以无法对国内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PTC专利文献将作为后续研究开展。

摘要: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绘制出国内外PTC高被引文献、研究热点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分析认为,炭黑、复合材料、钛酸钡、电性能是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热点主题;国际上倾向于陶瓷PTC的研究,而国内侧重于高分子PTC研究;无铅PTC材料的研制、多壁碳纳米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混合纳米复合材料是国际PTC最新研究前沿领域。

关键词:Citespace,知识图谱,正温度系数,PTC,可视化分析

参考文献

[1]JONKER G.Some aspects of semiconducting barium titanate[J].Solid State Electronics,1964,7:895-903

[2]HUYBRECHTS B,ISHIZAKI K,TAKATA M.The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ivity in barium titanate[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1995,30(10):2463-2474

[3]OHE K,NAITO Y.A new resistor having an anomalously large positivetemperature coefficient[J].Japa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1971,10(1):99-107

[4]罗延龄,王庚超.PTC特性的复合导电体中炭粒子分布的逾渗模型与电阻率的计算[J].高分子通报,1998(4):23-33

[5]罗延龄,王庚超.热处理对聚乙烯/炭黑导电复合体系形态结构及PTC特性的影响[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6,9(3):329-336

[6]沈烈,徐建文,益小苏.聚乙烯/炭黑/碳纤维复合材料阻温特性[J].复合材料学报,2001,18(3):18-21

[7]唐小锋,唐子龙.BaTiO3基PTCR陶瓷的复阻抗谱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0,15(6):1037-1042

[8]BAILON M R,JURADO A E,RUIZ B R.Analysis of the field ofphysical chemistry of urfactants with the unified scienctometric modelfit of relational and activity indicators[J].Scientometrics,2005,63(2):259-276

[9]BELVAUX G,WOLSEY L A.bc-prod:A specialized branch-and-cut system for lot-sizing problems[J].Management Science,2000,46(5):724-738

[10]CHEN C,IBEKWE-SANJUAN F,HOU J.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cocitation clusters A multiple perspective co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7):1386-1409

国内外研究参考 篇5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在检索了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滞后发现国内外有关旅游专业酒店实习效果评估的论文很少但是相关的研究很多。近几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育研究逐渐得到许多教育和科研人员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旅游专业实习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实习效果、实习教学模式、实习过程管理、实习与择业意向研究等方面。现将相关的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第一旅游实习效果的研究。成慕敦、陈素平指出影响旅游本科生酒店实习效果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的差距学生实习前的高期望值和实际效果的差距、高校培养的学生和酒店需求的差距、酒店的近期目标和行业的发展目标的差距提出要发挥学校、学生和实习企业的积极性三者互相约束互相补充实现“共赢”1。王永挺认为学生的实习效果并不理想目前很多酒店管理专业院校的学生毕业时不能立即适应饭店工作必须通过培训和一段时间的锻炼方法才能胜任工作岗位造成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旅游院校对学生的实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学生实习上不愿花费太多的人力和财力缺少实习教师学生的实习指导名存实亡2。邓振锋等对酒店实习效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满意度、实习基地选择及酒店对实习生的管理等方面做了调查并针对不很理想的实习效果提出了相应措施3。第二关于旅游实习教学模式的研究。冀东怡2008指出酒店实习模式可以创新通过实习与课程同时进行、实行轮岗制度、聘请酒店管理人员讲座、指导教师全程陪伴等方式进行了改革并在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4。张利民、张福安2001提出旅游与饭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新思路认为旅游管理专业要重视能力培养建立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的理论教学体系实现产、学、研结合建立“双线”人才培养模式5。刘洋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环节之一的认识实习效果入手阐述了实践环节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强调培养人才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并指出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规定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手段6。第三关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李俊、李旭峰等分析了建设教学实习基地的意义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了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的原则提出了实习就业基地的运行模式7。郑岩、周力2008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及其功能进行了探讨研究指出旅游院校要合理建设规划充分发挥好实践教学基地教育实训、专业培训、社会服务、职业资格鉴定等四个方面的功能8。张静2005结合高职旅游酒店专业的发展状况和教学心得阐述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任务与作用并提出了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创新构想即走品牌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道路9。李德明、程久苗2007从地区概况、酒店内部指标、待遇与工作环境、学生发展四个方面构建了酒店实习基地评价体系建立了综合评价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并对具体的实习酒店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10。纪红坤2008认为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足够的资金实习计划不科学学校、企业、学生合作困难等方面应该从走产学研办学之路整合实训基地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握旅游酒店产业发展的脉搏等方面入手有效解决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问题提高实习基地建设水平11。第四关于专业实习过程管理的研究。费寅从实习前教育、实习基地的选择、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和加强实习考核等四个方面提出解决实习管理问题12。翟向坤2008通过分析高等职业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如实习基地少且不稳定、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且效果一般等提出需重新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体系加强实习管理制定出科学的实习管理对策以实现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13。谌世龙2004分析了酒店实习的测评对象和测评方法从实习管理的组织机构、实习计划的制定和测评指标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论述14。第五关于实习与择业关系的研究。杨效忠、汪淑敏、叶舒娟、陶晨晨等2008以高校旅游管理本科学生为调研对象进行酒店实习前后感知问卷调查比较学生对酒店工作、实习与就业的关系等方面的感知变化探讨酒店实习前后学生就业倾向差异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15。王兴琼2008从酒店实习角度出发探讨旅游管理人才隐性流失的问题实证研究酒店实习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择业倾向的影响16、17研究结果表明实习生对实习酒店的工作报酬、领导水平和培训机会方面的主观评价显著影响其对酒店行业发展的预期和在酒店行业的择业倾向实习生对酒店行业发展的预期不仅影响到其在实习酒店留职的倾向也影响到其他酒店求职的意向。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旅游教育的研究比较注重应用性旅游就业是其研究的重点旅游实习的研究也多研究旅游实习与就业的关系等。第一旅游实习含义的研究。旅游实习的含义很多不同的学者对于旅游实习的解释也不尽相同。Davies1990认为实习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通过实习学生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思考并加以巩固18Fox2001把实习看作是学生们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差距的机会19 McMahon Quinn 1995把实习称作是一种有监督的工作经历在实习过程中实习学生会受到特殊指导和关心他们并不是自己一个人工作20。第二旅游教育与旅游实习关系研究。旅游教育与实习的关系受到了广泛的讨论。Shortt1992指出旅游教育必须要满足旅游企业的需要但是这种要求不能仅仅依靠一流的师资队伍来达到还要配备充足的实践操作设施21。Terry Lam Larry Ching2007以香港的旅游及酒店院校为例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其研究主要侧重于学生实习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发现学生实习前的期望与实习后的感受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学生的实习期望较高实习后的满意度偏低其中上级主管、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来自上级的管理与帮助是影响整体实习满意度的三大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就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之间的网络关系提出了一系列对应的改进措施22。第三旅游实习与就业关系的研究。旅游酒店业中劳动力需求的增加并没有刺激旅游相关专业毕业生行业内就业人数的增加反而其数量有显著的下降Barron and Maxwell199323。这种尴尬的矛盾局面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国外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Berta2003指出佛罗里达州的旅游酒店专业学生对于潜在性晋升有很高的期望这与将来职业发展的高期望相联系所以调查中85实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旅游行业做兼职24。Jekins2001认为迫使学生们离开旅游行业的原因之一是学生们认为旅游或酒店业得工作形象不好与其他行业比起来它属于体力收入相对较高的行业而且具有很大的挑战性25。Zhang H.Q等以Charles Strut UniversityCSU为例分析该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实习情况以及毕业生高就业率、高流动率的现状分析得出仅55旅游专业毕业生仍在从事旅游工作指出重要原因之一是旅游专业毕业生比较注重职业生涯的驾驭能力和职业发展26。第四旅游教育与就业的关系研究。Ghosh、Siddique和Gabbay2005在研究中在提出要重视旅游教育的职业相关性vocational relevance和实践适用性Monika2005 在研究中对该观点表示支持明确提出学生的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应该是旅游教育和产业关系中的一个关键点27他曾撰文强调学生的就业机会应该是指导旅游教育发展的原则。虽然旅游行业能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旅游教育还值得讨论但其提出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即旅游教育是否应该是“职业应用教育”旅游业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是否可以被忽略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上Kirstie和AnneRichardson2006充分肯定了合作与联合教学的积极成效28。Teng2006指出自2000年以来台湾的旅游酒店专业学生人数有了极大的增加但是旅游行业内就业人数却有所减少供需不平衡现象严重。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通过实习学生们对于旅游就业并不是很满意29。

分层教学的国内外研究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国内外研究

“分层递进教学法”强调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基础,帮助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一、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中也详细阐述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这篇论著强调学生应该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重视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二十世纪,基于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传统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素质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从而保障教育事业的普及面,逐渐谋求教学模式转型。除此之外,就近入学制度推广以来,高校招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各地区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只有深刻落实分层教学,明确学生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993年,上海市在虹口区教育学院以及上海教科所的合作下,

对飞虹中学的教研活动进行深入的考察,随后上海市便推出了“适应学生个别差异性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基于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教学模式分层、教学目标分层以及教学评价分层的模式,开展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调查数据显示,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养都有着显著的提升。

分层教学模式在随后的发展中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符合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作为新型课程,信息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课程,有一定的差别。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处的背景、家庭状况以及社会环境都不尽相同,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

有关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式的尝试,给分层教学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研究的理论基础,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在信息技术水平中参差不一和两极分化的问题,也为本文研究有关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国外研究现状

在美国,分层教学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出现了以能力分班为标志的教学形式,该教育形式主要是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哈利斯在圣路易州创立的活动分团制。随后在其他欧美国家也开始实行并普遍采用分层教学活动。

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交替之时,在美国,出现了较多分层教学形式,例如“速进班”、“机会班”、永久分组制等。著名的教学组织形式道尔顿制和文纳特卡制在这期间盛行。然而,在之后出现的经济大萧条和“二战”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各国的分层教学也出现了停滞。

二战后,分层教学也得到了恢复,相应的教育理论也涌现了出来,比如著名教育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給分层教学带来了多样化的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并出现了很多沿用至今的分层教学形式。1993年美国教育统计中心做了一项调查,约有86%的公立学校在实行分层教学,在其他国家,分层教学的开展也非常普遍。政府定于1998年开始对每个学生实行因材施教,重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此特地缩小了班级规模。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出现了例如费勒登贝格模式、FD分层模式为代表的分层教学形式。法国则为了保证教学的民主化,采用了将初中课程分为必修与选修,高中则分为了普高与职高。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也就是在二战结束之后,日本逐渐采取分层教学模式。日本的高中根据学生的各项学习情况编制为不同的班级。在日本基本上采用的是跑班选课形式,首先学校根据学生自己的志愿将数学和英语分为两个层次教学。日本的高考则是由学生自己选择考试科目,学生可以按照自己所选的科目自主选择学科的层次,并进入相应的班级学习。

总之,在国外,分层教学相对成熟,有多样化的形式,但是,有些教师对分层教学持有一种质疑的态度,认为分层教学存在许多弊端,国外的分层教学方法在一些方面值得我国学习,但考虑到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同区域的差异以及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在进行分层教学过程中不可以完全照搬国外。

参考文献:

[1]魏聪.分层教学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2]刘敏.高中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模式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国内外研究 篇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酒店数量剧增, 不断扩大的改革开放、低碳旅游和产业转型升级, 都要求酒店必须提高绩效, 从而提升酒店竞争力, 这是实现酒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自从20世纪80年代Charnes和Cooper等发表第一篇相关文章以来, 国内外学术界对酒店绩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产生了一批颇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文章中中文文献依托CNKI中国期刊网数据库资源, 分别以“酒店+绩效”和“酒店+效率”为检索词进行检索, 结果显示:酒店效率相关文献为16 216条, 酒店绩效相关的文献为5 509条。

外文文献以Hotel&Restaurant+Efficiency or Performance为检索词在Scopus等数据库中检索, 不断进行二次文献检索, 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遴选后再进行信息分析。

二、基于研究方法的分析

从已有文献来看, 酒店绩效评价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国外对酒店绩效研究相对较早, 早期研究中, 许多专家学者尝试运用量—本—利分析法、住宿业接待指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收益管理方法、易腐性资产应收管理法、倒伏指数法、收支平衡分析法、收入绩效指标法来评价酒店经营绩效。我国学者对酒店绩效及其定量研究的较少, 大多采用旅游统计年鉴上的经济指标或者财务数据对酒店绩效进行评价。这些研究方法多是单因素分析法, 无法对早期酒店经济效益做出全面、科学评价。

为了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 前沿分析被提上日程, 前沿分析又分为非参数估计法和参数估计法两种。前者是以数据包络分析 (DEA) 为代表, 后者是以随机前沿分析法 (SFA) 为代表。通过对文章进行梳理, 我们将近几年国内外酒店绩效研究方法总结归纳如下。

(一) 非参数估计法

1. 射线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由Charnes等人 (1978) 提出的非参数估计法—数据包络分析 (DEA) 能有效解决以上方法存在的弊端, 已成为绩效评价最具代表性的方法, DEA的模型有很多, 国外运用最多的是BCC和CCR模型。Baker&Riley (1994) 最早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探讨酒店经营绩效;Anderson (1999) 等最早运用DEA理论中的BBC模型和CCR模型对美国48家酒店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研究;Barros发表了系列文章对酒店效率进行了研究。此外还有Brown、Reynolds和Both等均采用此法评价酒店绩效。

国内对于酒店绩效研究起步较晚, 大多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 以陈浩等为代表, 运用DEA方法对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的星级饭店的效率进行研究。前期的研究单纯静态描述比较多, 吉生保、谢春山等利用超效率模型对酒店绩效进行了动态测评。我国大部分研究成果也使用BCC或CCR模型, 仅有少量文献利用修正模型计算酒店的相对效率, 比如方叶林、黄震方等利用改进的DEA分析方法, 对中国31个省区星级酒店相对效率进行测算。

2. 非射线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随着数据包络分析理论的发展, 学者们将传统的射线包络分析法加入了输入/输出项的非线性松弛变量, 这就产生了非射线数据包络分析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区分酒店有效与否, 更重要的是能指明无效率的程度, 为如何改进提供了依据。例如, Wu等人测评了23家台北酒店的绩效, 并比较了BCC模型和非射线模型之间的差异。在非射线法中, Sun和Cheng等人、Ya-Ling Huang等人、Ali Ashrafi等人运用Tone提出的SBM (slacks—based measure) -DEA模型来评价酒店绩效。

近几年来, 针对DEA只能静态描述效率, 对同等效率无法排序的缺陷, 学者们采用DEA方法与多种方法的改进结合。比如将DEA与曼奎斯特指数 (Malmquist Index) 相结合, 如Hwang、Chang首次运用DEA和Malmquist指数对台湾54家饭店管理效率进行了动态分析;Barros、Alves、Shui-Chuan Lin&Yao-Hung Yang以及生延超、张秀玲、阮程、徐春波等都尝试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对酒店绩效进行分析。也有学者采用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window-DEA窗口模型来评价酒店效率的动态变化, 它不仅能够比较同一决策单元不同年份中的效率的不同, 还能区分不同决策单元间的效率差异:比如Yang、Pulina等人、Roh和choi、Ying hua Huang和Hani I Mesak均利用window-DEA对酒店动态绩效变化进行了研究。

在评价绩效方面, 以上各种模型各有优势, 但都无法解决存在的“黑箱”效应, 仅考虑初始投入和最终产出, 不考虑过程中其他因素, 无法剥离环境和误差因素对效率值的影响。对此, 一些学者将传统的模型进行分析, 如Fried等人提出了DEA三阶段模型, 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效率。在酒店绩效评价领域, 多阶段法和网络DEA已有所应用, 比如Keh、Yu、Hsieh和卢洪友等人。目前国内学者尚未运用改进的网络DEA模型对酒店绩效进行实证研究。

(二) 参数估计法

为了克服DEA方法统计数据的局限性, 随机前沿方法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SFA) 能够很好地利用统计检验证明模型设定的有效性, 它的最大优点是考虑了随机因素对于产出的影响。Anderson (1999) 利用古典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美国48家酒店企业管理效率, 结果表明所有企业的平均效率达到了89%;Barros先后两次对葡萄牙酒店绩效进行测算;Ching-Fu Chen、Hu、A.George、Satoshi Honma and Jin-Li Hu采用SFA法来评价绩效;Xing Shi和Ding tao Zhao采用两阶段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2002~2008年中国酒店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此外, 还有学者尝试使用平衡计分卡法 (BSC) 、灰色关联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杜邦分析法等来评价酒店绩效。

三、述评与展望

(一) 研究述评

三十多年来, 国内外学者在酒店绩效评价研究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

从以上的文献综述来看,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国内外专家学者试图采用各种定量方法来评价酒店绩效, 从原有的定性研究到现在的定量研究占主体。尤其是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被大量研究用于绩效分析中, 并结合多种统计模型研究酒店绩效。

早期的研究者多是管理学、经济学背景, 研究角度多是管理绩效、经营绩效, 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 以地理学、社会学、环境学、生态学等为背景的学者逐渐渗透到酒店绩效的研究中来, 学科之间交叉和融合程度加深。

(二) 研究展望

1. 加大对酒店绩效评价理论的研究。究竟什么是酒店绩效的本质内涵, 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理论, 理论基础薄弱, 这不利于指导我国酒店业持续健康发展。

2. 加大对酒店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在科学选取指标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仅要关注经济效益, 还要尝试构建生态 (环境) 、社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 加大对酒店绩效比较研究。比如横纵向比较、时空比较研究和中外酒店绩效的比较研究等。

4. 加强运用综合绩效评价方法。

运用定性与定量、传统方法与数理模型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将成为未来酒店绩效评价的发展趋势。

从整体上说, 国内学者对于酒店绩效的研究起步晚、基础弱, 在新环境下的实践中, 酒店绩效评价工作也有其新特点和新要求, 需要构建以动态评价为主的新方法和技术体系。对酒店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 不仅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彭建军, 陈浩.基于DEA的星级酒店效率研究—以北京、上海、广东相对效率分析为例[J].旅游学刊, 2004 (2) :59-62.

[2]陈浩.基于DEA的浙江星级酒店效率评价[J].江苏商论, 2005:76-77.

[3]陈风丽.基于DEA的中国饭店经营效率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09.

[4]郭妍菲.中国饭店效率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 2009.

[5]吉生保, 等.中国餐饮旅游行业的经营绩效及收敛趋势—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SORM-BCC超效率模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 33 (11) :63-72.

[6]谢春山, 王恩旭等.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五星级酒店效率评价研究[J].旅游科学, 2012, 26 (1) :60-71.

[7]方叶林, 黄震, 等.中国星级酒店相对效率集聚的空间分析及提升策略[J].人文地理, 2013, 129 (1) :121-127.

[8]张秀玲.星级饭店经营效率研究一以芜湖市为例[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 2011.

[9]阮程.基于DEA方法的中国沿海三人经济区高星级饭店业效率评价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 2011.

[10]Shui-Chuan Lin&Yao-Hung Yang An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al 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Five-Star Hotels in Taiw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4, 6 (4) :12-22.

[11]Ying hua Huang, Hani I Mesak.Dynamic efficiency assessment of the Chinese hotel industr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2, 65:59-67.

国内外服务质量研究述评 篇8

早在20世纪80年代,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竞争的加剧, 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许多实证研究证明了高质量的服务对增加市场份额、投资回报和降低生产成本有重大贡献, 因此服务行业纷纷把高质量的服务作为竞争优势。

近年来, 由于我国服务行业竞争的逐渐加剧,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政府机关也开始关注我国的服务质量。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质量振兴纲要 (1996年——2010年) 》。2004年, 首届中国服务质量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服务质量已经引起各方的关注。

国外研究现状

最初的服务质量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国外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

1. 关于服务质量内涵的文献回顾

(1) 服务质量的定义

服务质量, 是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简称。在1982年, Gronroos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 定义为消费者的服务期望同其服务感知的比较。如果服务感知大于服务期望, 那么服务质量就是良好的;如果两者相等, 服务质量就是可接受的;如果服务感知小于服务期望, 服务质量就是低下的。服务质量的差异比较结构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自Gronroos以后, 众多学者进行了研究, 他们认为服务质量是主观的, 是企业提供的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其取决于顾客购买前的期望、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 服务质量与产品质量的区别在于:服务质量更难被消费者所评价;顾客的评价取决于他们的服务期望与服务感知的比较, 既要考虑服务的结果, 又要考虑服务的过程。

(2) 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众多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 认识到了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如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顾客的满意度和企业的盈利能力明显相关, 会影响顾客的感知价值和购买意愿。关于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目前学者们已经达成了共识:一是直接影响顾客的感知价值;二是间接影响顾客的购买行为;三是间接影响顾客以后的购买行为。

(3) 服务质量的维度

早在1982年, Gronroos就提出了服务质量的两个维度: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另外, 公司质量作为过滤器来影响着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相应地, Lehtinen将服务质量分为实体质量、相互作用质量和公司质量。

基于Gronroos的研究, Parasuraman等人开发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并在1988年提出了著名的服务质量五维度模型:响应性、可靠性、安全性、移情性和有形性。

2.关于服务质量测评的文献回顾

尽管众多学者对于服务质量的内涵形成了共识, 但由于服务本身的特点, 使之与产品质量相比更不容易测量。因此出现了以SERVQUAL和SERVPERF为代表的两类不同的服务质量测量方法。

(1) SERVQUAL

SERVQUAL是Parasuraman等人在1988年提出的, 基础是Gronroos的服务质量差异模型, 即:SQ (服务质量) =P (服务感知) -E (服务期望) 。SERVQUAL分为期望和感知两部分, 各部分都有22个问题, 采用7点尺度法来测量。在1991年, Parasuraman等人重新修正了SERVQUAL, 得到了更高的信度和效度。

(2) SERVPERF

SERVPERF是由Cronin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 顾客对服务绩效的感知就是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 不用通过与顾客的期望相比较来得到, 即SQ=P。因此, 它只是SERVQUAL中的服务感知 (P) 部分。

(3) SERVQUAL和SERVPERF的应用比较

到今天, 关于SERVQUAL和SERV-PERF的争论仍然没有停止, 有的学者认为SERVPERF使用简单, 便于操作, 而其他学者坚持SERVQUAL能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改进。尽管哪种方法更优越还没有定论, 但从众多研究来看, 与SERVPERF相比, SERVQUAL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除了Parasuraman等人把它应用于保险业、汽车维修、电话公司和电脑制造之外, 还有银行业、护理业和旅游业等。

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服务业市场竞争的加剧, 服务质量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 由于我国服务质量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 所以还没有形成系统理论。

1. 服务质量的重要性研究

汪纯孝等对广东省3家旅行社进行了实证研究, 探讨了服务质量、消费价值和顾客满意对顾客行为意向的影响, 得出了以下结论:服务质量对顾客的购买行为既有显著的间接影响, 也有显著的直接影响。韩经纶等在酒店业和报业进行了实证研究, 证实了服务质量影响顾客满意度, 也影响顾客的重购意愿。王永贵通过在电信行业的研究发现, 尽管顾客知道某企业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 但这未必意味着较高的顾客满意, 也并不代表顾客将会义无反顾地与该企业进行交易, 顾客还会考虑价格的因素。因此, 只有在顾客觉得企业交付的价值得到强化时, 较高的质量才有意义。在质量水平类似的情况下, 随着价格的降低, 顾客感知价值可能增加。而由于顾客价值的消极调节效应, 服务质量对顾客满意的贡献可能会随之降低。吴东晓在对饭店品牌价值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了饭店企业中服务质量对品牌表现的影响, 指出服务质量对于饭店品牌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 服务质量的测量研究

在我国, 由于研究还不够深入, 服务质量测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还处于检验和应用国外模型阶段, 其中应用最多的是SERVQUAL。张健兰等 (2003) 详细介绍了SERVQUAL在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严浩仁 (2004) 基于SERVQUAL设计顾客满意度量表, 在杭州市移动电信业进行了实证研究, 分析了服务质量差异形成的原因, 并提出了服务质量的改进建议。李蓉等 (2009) 通过以某接待宾馆餐厅为例, 应用SERVQUAL从顾客满意度角度对外包项目服务质量进行了测量, 具体论述了饭店如何对外包项目的服务质量进行测量和管理, 为外包项目服务质量控制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

3. 提高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

徐洪斌等 (2004) 阐述了差距模型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中的意义, 提出以差距模型为基础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曾立裘 (2007) 在阐述服务质量差距分析的意义以及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基本内容之后, 分别分析五个质量差距的产生原因, 并提出质量差距弥补的方法, 以此来提高服务质量。

徐虹等 (2008) 在详细阐述饭店服务质量内涵的基础上, 从剖析PZB服务质量模型所提出的五个差距产生的原因入手, 提出了饭店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

王洁 (2009) 在分析星级饭店服务质量的概念、内容的基础上, 指出我国星级饭店的现状以及服务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并给出了我国星级饭店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

国内外研究的比较

1.国内外研究的共同点

从以上国内外研究回顾可以看出,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 学者们都注意到了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对于良好的服务质量能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顾客购买意愿和提高企业知名度达成了共识。

在如何测量服务质量方面, 到现在为止,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着分歧。国外主要有SERVQUAL和SERVPERF两类不同的方法, 但是哪种更好仍然没有定论。在测量服务质量方面, 我国还没有自己的测评方法, 虽然较多地应用了SERVQUAL, 但也有学者采用SERVPERF, 并且哪种方法在我国的跨文化适用性较好也没有定论。

2.国内外研究的不同点

在研究内容上, 可以看出, 国外的服务质量研究已经成熟, 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服务质量的测评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服务业。而我国由于服务质量的研究刚刚起步, 还处于起步阶段, 多是就服务质量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特别是服务质量测评研究还很少, 主要是采用国外的SERVQUAL方法。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 国外的研究通常运用实证研究, 说服力较强。而我国的研究多采用定性研究, 根据行业特征来提出服务质量改进的策略, 由于过于笼统, 研究结果的针对性不强。但是, 同时也可以看到, 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已经开始尝试实证研究。但是在服务质量的测评研究上, 我国还没有自己的测评工具。在现阶段, 借鉴国外成熟的测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服务质量是很有用也是必要的。但是由于SERVQUAL源于西方发达国家, 所以在我国应用时还要考虑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需要对它的跨文化适用性进行研究。

小结

国内外创新政策发展研究 篇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任何国家或地区想要再单纯依靠传统工业和进出口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引擎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了。2003年10月, 高盛公司的一篇报告中将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并称为“金砖四国”, 四个高速发展的经济体引领了全球经济的发展。最近几年, “金砖四国”的声音却越来越小, 原因就是依赖传统工业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体们, 在高科技产业爆炸式发展的如今, 再一次被美国、日本等科技强国拉开差距。中国要想在这一轮产业革命中把握住机遇, 需要创新政策来帮助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 国外创新政策的发展

2.1 美国的创新政策

美国是世界上最崇尚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 所以美国的创新政策更倾向于为创新活动建立一个更合理的发展环境。美国的创新政策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60~70年代, 美国经济受到日本等国的冲击, 石油危机、贸易赤字、高失业率等一系列问题使政府开始考虑介入工业创新活动。但美国主流思潮认为新技术的研发是市场失灵的问题, 而新技术的应用与扩散则是市场可以解决的问题, 政府只需关注技术创新的前端就可以了。虽然尼克松政府开始重视相关产业的税收优惠, 并修订了反托拉斯法来鼓励不同企业在研发活动中进行合作, 但是, 这一时期创新政策的主要内容仍是对科研机构的直接资助。

20世纪80年代, 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仅仅支持技术的供应端并不足以让高新技术产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技术的需求和信息高速公路的搭建同样非常关键。政策工具开始变得丰富, 除了加大税收优惠, 鼓励风险资本参与R&D活动, 还有政府对创新产品进行定购, 降低产业进入壁垒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 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发展制高点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美国政府在创新政策领域则进一步放宽视野, 除了原有的政策之外, 美国政府在加强政企合作、军用转民用项目的实施、加大教育投资、创新文化的大力宣传、基础信息设施建设等领域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为创新活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环境。

2.2 欧盟的创新政策

欧盟创新政策的发展与美国比较相仿, 同样经历了类似的三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前, 政府制定了“二分法”的政策框架, 即只针对大学、科研机构的研究界进行政策支持, 产业界就由市场机制自行调节。80年代以后, 科学、技术、市场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复杂, 政策也开始转向同时针对产业界和学术界, 以此构成了“学术研究界—产业界—政府”的三元合作。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许多观点开始认为创新的不利影响因素, 除了“市场失灵”之外, 还存在着“系统失灵”的问题, 即制度上的缺陷。由此, 欧洲各国开始关注环境和制度的建设, 为创新活动提供更好的土壤。

当前整个欧盟的创新政策体系中, 主要有四大重要的政策工具:科技框架计划、中小企业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

科技框架计划是全欧性的多投资、宽领域、内容丰富的研发计划, 每四到五年一个周期, 如今已经实施了七个计划, 硕果累累。

欧盟各成员国都有制定支持中小企业成立的保护政策, 而欧盟层面上的政策则更多的是帮助这些企业发展壮大, 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市场环境。

人才政策方面, 欧盟采用了与第三国或者国际组织进行科技合作的INCO计划, 充分利用各国的人力资源, 协同发展, 弥补自身的不足, 当然各个国家也在积极培养大量本国的优秀人才。

知识产权, 是新时代知识经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欧盟对于专利的保护意识很早就已显现出来。1997年起, 欧盟颁布了《欧洲共同体专利和专利体系绿皮书》等一系列政策, 在各个层面上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 用法律和行政手段保护专利, 同时促进专利信息的传播, 搭建专利流动的平台。

2.3 日韩的创新政策

日本可以说是产业政策的发源地, 二战过后, 日本经济一片狼藉, 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力, 日本政府以煤炭、钢铁和电力等工业部门作为重点, 将整个社会的资源向这些重点行业倾斜, 甚至允许某些程度的卡特尔的存在, 实现了国内经济的快速腾飞。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爆发, 对日本的重工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日本政府开始意识到不能过度依赖这些传统工业。20世纪70年代, 日本政府出台了“阳光计划”和“月光计划”, 分别聚焦于开发替代性能源和节能技术, 从此拉开了刺激高新技术产业的序幕。经过二十年的调整, 日本的创新政策从引进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向创造性的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日本经济在新兴产业的带动下, GDP达到了全球第二, 并保持了三十年之久。

韩国的创新政策可以说是日本模式与欧美模式的结合。二战后, 为了促进国内经济的复苏, 韩国政府同样大力扶持重工业, 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与大企业许多优惠。20世纪80年代, 韩国政府曾向德国学习, 让位于市场, 政府的政策主要是维护市场环境, 而让市场的力量自行调节。这一时期韩国经济确实取得了很快的发展, 但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使韩国深受其害。此后, 韩国政府调整了其创新政策, 积极制定各项政策鼓励计算机、电子、半导体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在产业发展进入正轨之后不过多干涉, 在可控范围内让市场自发调节。

资料来源:OECD官方网站、科技部网站。

3 国内创新政策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创新政策的演变

我国的创新政策起步较晚, 从改革开放至今只有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但是, 创新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80年代开始, 我国政府出台了大量的鼓励政策:以鼓励基础科学研究为目标的973计划, 以刺激高技术研究为目标的863计划, 和以促进科学技术产业化为目标的“火炬计划”等等。

在各项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 我国研发 (R&D) 经费投入的增长非常快。R&D投入基本上保持与GDP相近的速度在增长。就最近的十几年来说, 2000年的R&D投入为895.7亿元, 而2011年已经增长到了7335.36亿元, 翻了八倍有余。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3.2 我国创新政策的现状与不足

虽然我国的创新政策和高技术产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变革已经向市场导向、开放的创新体系有了很大的转变, 但是距离真正成熟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创新政策还存在几个不足的方面:

(1) 市场环境尚不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不断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子, 竭力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干预。但是, 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许多缺陷, 市场环境不够公开、公正。

(2) 融资体系不够发达。创新活动在初期往往都是需要大量投入的, 对于资金的需求非常大, 能够有自由资金支持研发投入的企业毕竟是少数, 这就需要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来为创新活动提供前期资金, 金融市场越发达, 融资成本越低, 那么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越高。

(3) 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契合创新体系的发展需求。2012年, 我国教育投入占GDP比重约为4%, 与美国的8%仍有较大差距。另外, 国家鼓励本科学校扩大招生规模, 但是本科教育更注重通识教育, 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却不够重视, 导致了大学生走出校门之后往往需要重新开始学习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

(4) 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缺乏联系。现在的创新活动往往是企业自身组织一批科研人员开发自己需要的技术, 或者高校等专业的研究机构自行研发一些技术之后再去寻找有意向的企业进行合作。这样的创新模式明显缺乏效率, 与欧美早期的创新模式类似, 学术研究与产业界脱离, 科技发展与产业化不能同步。

4 总结与政策建议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自身发展的特点, 对于创新政策的发展, 我国还需做好以下几点:

(1) 着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各个发达国家如今的创新政策都已经从单一的产业扶持或科技扶持转向了建立更完善的市场机制。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存在着资源对大型国企的倾斜, 要尽力改变这种情况, 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 对创新活动进行税收等方面的帮助, 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和宣传。

(2)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业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缩影, 发达的金融业对创新活动的支持绝对是无可替代的。除了银行贷款要对高科技的中小企业倾斜之外, 各种风险投资和金融中介机构也应鼓励其加快发展。

(3)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在培养大量高素质本科生的同时, 也应注意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企业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方面给予一定补贴, 并可在社会上开设各类专业技能的培训。

(4) 加强企业与科技机构之间的联系。企业与高校或者专业科研机构之间可以进行结对合作等方式, 让创新活动和产业化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让创新活动更加高效地进行, 已经成为了各个国家都极为重视的课题。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我国的前面, 我国要想在未来的世界经济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 更需注重创新政策的研究, 建立更合理、更高效的创新体系, 使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能不断赶超发达国家。

摘要:在最近的数十年中, 工业经济逐渐向知识经济过渡,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快速崛起, 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往往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导入期, 这个时候, 就需要政府介入, 帮助这些产业加快其发展速度, 这样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全球经济中占得先机, 提高本国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创新政策,知识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史东辉.产业组织学[M].格致出版社, 2010.

[2]徐翔, 聂鸣.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综述[J].武汉: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11) .

[3]樊增强.日本、欧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比较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J].现代日本经济, 2005.

[4]刘兴远.科技创新: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J].江苏统计, 2000 (6) .

国内外医患关系研究述评 篇10

1 医患关系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术界对医患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50~60年代学术界成果颇多, 如:塔尔科特·帕森斯 (Talcott Parsons) 、托马斯·萨斯 (Thomas Szasz) 、马克·赫郎德 (Mark Hollender) 的医患社会角色理论;戴维·海斯、鲍蒂斯塔、埃里克·卡斯尔的医患交流与沟通理论;信息不对称的研究以及医疗保障制度等。社会学家认为, 医患关系不单单是医生和病患两种人他们之间的事情, 还牵涉到病患和他们周围各种社会群体的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 医患关系是整个社会结构的组成部门。

1.1 医患社会角色理论

美国社学会家塔尔科特·帕森斯在他的《社会系统》 (1951) 一书中提出了“病人角色”的概念, 他在他的社会理论中加入了对医学的功能分析, 这促使他会考虑到病人与自己生活中社会系统的关系;导致了“病人角色”概念诞生, 这个概念是解释西方社会中病人行为特征最贴切的理论工具[1]。帕森斯认为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基于医生帮助患者有效地处理健康问题这一基础之上;当医生将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用于患者身上时, 医生处理统治的角色, 而患者处于服从地位, 即接受、拒绝或协商与医生提出的推荐治疗方案;但是, 在紧急情况下, 医生必须对患者做出迅速的决定时, 患者的拒绝或协商的选择也会变得无效。帕森斯“病人角色”概念具体内容总结为以下四种: (1) 病人被免除了“正常”的社会角色; (2) 病人对自己的疾病状态不负责任; (3) 病人应该具有尝试祛病的愿望, 即有康复的义务; (4) 病人应该寻求技术上适当的帮助和与医生合作[1]。帕森斯医生角色具有4个特定的方面: (1) 技术上的专门性; (2) 感情上的中立性; (3) 医生对待病人的普遍性; (4) 职能的专门性[2]。帕森斯的病人角色理论是从医患双方的社会橘色、社会态度和社会行懂的框架中看待医患关系。该理论规定了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同时也适用于患者本人和与患者互动的医务人员[3]。

1956年托马斯·萨斯 (Thomas Szasz) 、马克·赫郎德 (Mark Hollender) 发展了帕森斯的病人角色理论, 他们认为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影响医患互动的决定因素, 并且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医患关系可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主动-被动”模式, “指导-合作”模式, “相互参与”模式[4]。医患关系这三种模式的提出, 为医生的临床决策和行为扮演提供了理论指导, 对医患关系的缓解具有意义[5]。

1.2 医患交流与沟通理论

“以患者为中心”的理论得到了大多数医生的赞同时,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问题。着重研究了患者试图修正医生治疗方案的方式, 他们发现患者不是要医生相信治疗没有起作用, 就是用实际行为来抵触治疗, 比如患者故意减少应该服用的药量或增加药量;因此, 要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解决医患之间额沟通问题, 只有良好的沟通才可以使得医生患者之间共同解决问题;所以, 戴维·海斯和鲍蒂斯塔认为, 医患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协商, 而不是医生简单的下命令, 让患者机械地、没有疑问的遵从过程[6,7]。随后的研究者Clair (1993) , Rier (2000) , Waitzkin (2000) 等进一步的证实了医患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并指出医患互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参与者相互理解的能力, 并且认为医生与患者在地位、教育程度、职业训练和权威方面的差异会成为有效沟通的障碍[1]。埃里克·卡斯尔 (1985) 指出, 信息如果满足以下三个检验就可以成为医疗情境下重要的治疗工具: (1) 减少不确定性; (2) 提供行动的基础; (3) 加强医患关系[8]。威廉·马德森注意到文化因素对医患沟通交流的影响, 对于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患者来说, 与医生的互动会有困难, 并由此可能造成双方的误解, 因此产生冲突[9]。

1.3 信息不对称的研究

美国经济学家Sheman Folland等 (1993) 指出有证据表明, 患者和医生双方在某些程度上都存在信息不灵, 但是对比之下, 患者更处于劣势;Slephen Shmanske (1996) 也有同样的观点;还有Akira Kurimoto (2004) 指出, “患者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 他们一般缺乏选择的机会和信息的渠道, 传统上医生的决定被看成是绝对的和最后的, 所以说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医患沟通效果[5,10]。

1.4 医疗保障制度

外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国模式是按社会经济制度、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医疗卫生状况不同而加以区分, 根据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种制度模式:国家卫生服务保障制度模式、社会医疗保险型制度模式、商业医疗保险型制度模式、储蓄保障型制度模式, 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分别为英国、德国、美国、新加坡[10]。不同医疗保障制度模式与医患关系的发展, 不同国家根据自己本国的国情而做出选择, 然后任何制度模式都存在利与弊两面性, 所以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有积极地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对于这四个制度模式下的医患关系造成紧张的主要因素有:病人长期等待得不到及时的医疗照顾, 病人对医生的诊疗行为、技术的疑虑, 不合理的使用卫生资源, 造成资料浪费, 从挂号到见到医生需要等候时间长[5,10]。

2 国内医患关系研究现状

近年来, 由于国内的医患关系不断紧张医疗纠纷层出不穷, 国内学者对医患关系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由于医患关系的多重属性, 学者们大致从它的技术性、伦理性、法律性、经济性、社会性, 多角度地分析医患关系的现状、冲突的原因, 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等。下面是近10年来有关医患关系研究的各类书籍。

2003年全国第一本统编教材《医患沟通学》出版发行, 2013年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医患沟通》出版发行;社会书籍:姜雪林《病房警示录:医患沟通案例评析》 (2005) ;庄一强《医患关系思考与对策》 (2007) ;赖其万《医人:关于医患关系的那些事》 (2008) ;古津贤、李大钦《多科学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2009) , 王亚峰、霍修鲁《医生的困惑与反思:医患沟通与人性化服务》 (2009)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医患关系调查研究》 (2010) ;张琪、朱俊生、李文中《医患关系的经济学研究》 (2011) , 屈英和《“关系就医”取向下医患关系互动关系研究》 (2011) ;李功迎、刘新民《医患行为与医患沟通技巧》 (2012) 、胡汝为、刘恒《医患关系·责任政府下的法律规制研究》 (2012) ;陈一凡《医患关系法律分析》 (2013) , 简海燕《医患危机与媒体关系研究》 (2013) ;鲍勇《医患关系现状与发展研究:基于信任及相关政策的思考》 (2014) , 柯杨《北大微讲堂·我所理解的医疗体制与医患关系》 (2014) , 殷东风、王立波《社会转型医患关系的社会学研究》 (2014) 。

2.1 国内基于医患社会角色理论研究

基于社会角色理论, 吕宜灵等[11]根据我国医患关系的社会现象分析及不同时期, 将我国的医患关系定位为三总模式: (1) 计划经济体制及之前时期是“主动-被动型”; (2)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是“指导-合作型”; (3) 现阶段为“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张红等[12]认为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社会角色理论和方法, 有利于体现医改新形势下公立医院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医院行为和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有助于解决医患矛盾, 使患者对医院的信誉度、满意度提高。贪宗梅等[13]对于医生角色概念给予新的诠释:医生角色与医生是两个不同概念, 医生只有处于诊疗过程中, 对患者承担特定的诊疗责任时才充当起医生角色;并且认为在社会角色理论视野看, 医患关系角色集中的各个角色, 只有按照各自角色要求和规范, 自觉地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才能使医患关系走向和谐。张艳欣等[14]用社会学理论分析现阶段我国医患关系中的应用中提出医患关系的双方即:病人与医生, 加强对自身角色领悟, 理解角色期待, 减少角色偏差。

2.2 国内基于医患交流与沟通理论研究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称之为沟通, 而沟通的目的就是人们把自己想要表达出的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传递, 并且达成共识, 协调一致。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医患关系做为基础, 而有效的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的大前提。张淑清等[15]认为医患沟通的意义在于是为了满足医患关系、医疗目的和医疗服务情景的需要, 是特定的人际交流;优质有效的医患沟通, 首先需要医患双方有沟通的愿望, 然后必须具备沟通的信息及合适的沟通场所和方式;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患者, 对医疗活动的理解和医疗服务的需要也存在差异, 所以有效的医患沟通必须满足四个需求和一个期望即:“首先医务人员要及时的了解并能满足患者被理解的需求, 其次受尊重的需求, 再则及时又有序服务的需求, 最后是感觉舒适的需求;与此同时也要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曾婉辉[16]指出良好有效的医患之间的语言沟通有利于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南京医科大学专家在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和上海的30所医院进行“医患关系暨医德现状调研”, 各个医院随机选取30名病人和15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其中在医患间缺少沟通这一项的结果显示:21.29%的患者和27.46%的医护人员认为医患间缺少沟通, 患者觉得医护人员未能很好地履行告知照顾义务, 从而导致医患双方信任度降低的重要因素, 医患间信任度失衡, 会使医患间不能再维系良好的交流互动[17]。吕宜灵等[11]调查结果显示, 江苏某医院2009年因医患沟通不当导致的医疗纠纷构成比例为53.33%。张平[18]调查结果指出医方认为教育程度不同是造成沟通困难的主要原因, 而患者认为医患地位不同是造成沟通困难的主要因素。焦峰等[19]实地调查显示在医生是否主动征询患者诊疗意见的评价, 结果为很主动和比较主动的医方比率是12.5%和41.4%, 患方为20.6%和22.1%。

2.3 国内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研究

国内学者关于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研究成果很多, 概况起来研究的方向有以下几个方面, 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成因、信息不对称的类型、信息不对称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及解决或者改善信息不对称的对策等。刘宝民[20]在论文中描述了信息不对称的特点: (1) 普遍性; (2) 客观性; (3) 不可消除性; (4) 可缓解性。并根据医疗行业涉及到对象及单位如:医院、医生、患者、行政管理部门、药厂、医保等, 概括了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类型: (1)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 医生和医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3)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4) 医保机构和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赵佳[21]指出在医患关系中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医疗过程中相互对应的医患个体之间, 彼此信息掌握的不均衡状态。秦其荣等[22]认为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医疗供方诱导患方就医的逆向选择, 并会产生医患双方道德风险行为, 从而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陶月玉等给出了应对策略[23]: (1) 医患之间加强沟通。 (2) 加强医患双方教育, 医务人员讲医德、患者就医讲道德。 (3) 对全体医务人员有效激励在报酬、社会声望、人格尊严等方面。 (4) 完善保险: (1) 商业医疗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督与制约作用; (2) 医疗事故保险和医疗责任保险对降低医生职业风险的作用。 (5) 建议“第三方”机构即中介机构的作用, “第三方”机构独立于被评审医院和卫生行政部分的医疗免费咨询机构, 重要的是机构设置上的独立, 利益上的独立, 避免与医方或患方“共谋”和“庇护”, 真正发挥出信息沟通的作用。

2.4 国内医疗保障制度研究

不健全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24], 医疗保障作为一种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 不仅在保障水平、覆盖面、费用分担等直接影响患方就医的经济负担, 而且在费用支付方式的选择等监督机制约束着医方的诊疗行为, 引导医疗资源的有效运转;因此, 医保制度不论在整体层面还是内部层面都对医患关系的发展产生影响[25]。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及其他社保构成。到2013年底, 我国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的参保率、参合率分别稳定在90%和95%以上, 医疗保障人群基本上做到了全民覆盖[26]。

但是, 在分级诊疗制度上缺乏深刻的认识, 三大基本医保制度没有明确参保人员的基层首诊制度, 参保人员选择就诊医疗机构随意性很大, 往往首选就是大医院, 首先是增加了大医院的工作量, 浪费了医疗资源;其次是损失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医保基金的安全受到威胁;再者增加了参保个人的经济负担[27]。虽然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初步实现了全民覆盖, 但是在总体上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尤其在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等方面不能满足公众[27];在医药费用上仍然存在问题, 造成公众觉得“看病难, 看病贵”的现象还是存在。刘洁等[28]对太原市居民做了医患关系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其结果为影响医患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医疗体制 (33.9%) , 医务人员因素 (28.1%) , 院方因素 (19.6%) , 患者因素 (15.6%) ;其中在医患关系现状的调查中有79例与医生发生过争执, 而争执的原因中有认为医院收费不合理占24.6%[28]。

3 结论与思考

服务补救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篇11

关键词 服务补救 研究综述 国内外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1国外服务补救研究现状与成果

1.1服务补救的概念

有关服务补救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国外学者Gronroos最早将服务补救定义为服务提供者在服务失误发生后所采取的反应和行动,也称之为顾客抱怨处理。Hart,Heskett&Sasser认为服务补救就是企业用来解决顾客抱怨,并透过处理抱怨建立顾客对企业信赖的策略。Kelleyeta认为服务补救是服务企业在服务失误后所采取的一连串的“补救”措施。它是一个广义的服务补救,特别强调服务补救需求的事前预测,与狭义的服务补救、顾客抱怨处理存在一定的区别。Gronroos将服务补救的概念修正为:服务补救是服务提供者在服务失败时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1.2服务补救的测量维度

有关服务补救测量维度的研究成果很多,主要有下列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Bell&Zemke认为针对不同的失误应采取不同的补救行为,他们提出了服务补救的五种方式:道歉、及时恢复、理解、象征性的赔偿和跟进。

Bituer使用关键事件技术(CIT)对餐饮业、旅馆业、航空业三个行业进行了调查,研究区分了有效和无效的服务补救方法,最后发现,承认服务失败产生、道歉、解释原因以及实物补偿均为有效的补救方法。

Hoffinan,Kelley&Rosalsky通过研究餐饮业,大大发展了服务补救的特征维度,将服务补救的策略归纳为以下七种:补偿、退款、管理层出面解决、纠正错误、替换失败的服务或产品、道歉以及不作为等七种。

Boshoff提出了抱怨的便利性、反应时间、有形补偿、道歉以及可靠性等五个方面的补救特征。

Smith,Bolton&wagnern通过各种行业补救措施表象归纳,提出了各种行业均适用的表征服务补救措施水平的四个共同特征维度:补充主动性、有形补偿、响应速度、道歉。

1.3服务补救的影响因素

Richard等人在对搬家服务业的研究中发现,服务补救人员的态度对总体服务满意的影响最为显著,其影响甚至高于损失补偿对顾客满意的作用。

Smith等认为顾客情绪、员工的移情性也是调节服务补救方式作用的重要因素。同时,行业差异对服务补救方式作用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学者研究了公平理论中的公平因素、具体的沟通形式、文化差异、顾客本身的期望—感知差异分别对服务失败和服务补救的影响。

1.4服务补救的结果变量

现有的文献对服务补救作为结果变量的研究主要围绕其对顾客满意、顾客情绪、顾客忠诚、顾客行为意向等方面展开。

Bitner等的实证研究表明,服务失误本身不一定就会导致顾客产生不满情绪,顾客是否满意是由企业是否存在服务补救系统决定的。

Erevelles从顾客情绪反应的角度研究了服务补救的影响。

Kelly研究认为顾客对服务补救的满意与他们对总体服务质量的感知成显著正相关。

Blodgett等对服务补救与口碑传播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Hoffman,Kelly和Rotalsky研究认为饭店应从结果、程序及互动三个方面对失败的服务进行补救,从而提升顾客对服务补救的公正性感知。

Ah-KengKau&Elizabeth Wan-YiunLoh研究发现抱怨者对服务补救的满意度受到感知公平的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接受了服务补救但不满意的顾客更可能进行负面的口碑传播。

2国内服务补救研究现状与成果

郑绍成对零售服务业的顾客采用关键事件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服务补救满意程度会对顾客购买意愿产生影响。

宋亦平,王晓发现顾客对服务补救的评价受服务失误的不同归因影响。

王毅,景奉杰提出了一个基于感知价值的顾客补救后满意的整合模型,研究服务补救与服务失误交叉作用对顾客补救后满意程度的影响,同时考虑了顾客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

赵冰对服务补救与顾客对企业的信任程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时考虑了顾客的感知价值和满意感的中介作用。

范秀成专门对网上零售业的服务补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列服务补救策略。

常亚平,姚慧等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研究了服务补救对顾客忠诚的影响机制。

3研究述评

国外关于服务补救的研究主要围绕其概念、测量维度以及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展开,研究成果丰硕。国内研究主要从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角度展开,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系统地从心理授权和工作卷入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的还很少,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还十分有限。

参考文献

[1] 郑绍成.服务失败、服务补救与购买意图之研究[J].东吴经济商学学报,1999,25:61-92

[2] 宋亦平,王晓艳.服务失误归因对服务补救效果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5,8(4):12-17

[3] 王毅,景奉杰.基于感知价值的服务失误补救后顾客满意的实证研究[J].市场营销,2005,12(24):47-52

[4] 赵冰,涂荣庭,符国群.服务补救如何影响消费者转换意向[J].营销科学学报,2005,1(2):1-11

[5] 郑秋莹,范秀成.网上零售业服务补救策略研究——基于公平理论和期望理论的探讨[J].管理评论,2007,19(10):17-23

幽默国内外研究综述简介 篇12

人类被认为是地球上唯一能理解幽默和欣赏幽默的生物。幽默的效果是强大的, 它能减轻紧张的氛围, 调节人际关系并把欢乐带给人们。简言之, 幽默是能够在人类思维中引起某种情感的智力活动。幽默非常普遍, 它出现在各种文学体裁之中, 因此值得学者们深入研究。实际上, 人们对于幽默的研究已经涉及到多个领域:哲学, 心理学, 社会学, 语言学和文学等。

2 幽默研究的国内概况

幽默一词最早来源于屈原的作品, 是指狗会出奇不意的攻击人类。林语堂根据英语单词humor翻译为“幽默”。从国内来看, 对幽默的研究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李兰萍 (2002) 认为, 语用原则与英语幽默的产生有内在的联系。进而从语用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前提、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等方面出发, 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王金玲 (2002) 从俄语语料出发, 总结认为对幽默语言的理解依赖于分析其逻辑、修辞、语言技巧和语境。

王文斌, 林波 (2003) 尝试从概念整合理论和关联理论来解读英语幽默言语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杨洁 (2003) 则尝试从语义、语用、语境、语音、修辞手法和语言的逻辑性几个角度对幽默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进而探讨幽默语言的发生机理。

冉明志和罗亮 (2007) 认为幽默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心理, 强调概念整合理论对言语幽默理解的认知过程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他从认知角度,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的四个子网络对幽默言语的认知过程进行了分析。

尉万传 (2009) 强调运用传统幽默经典理论和语用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相关理论, 对幽默进行多维研究。他对言语幽默的表达手段从语言和逻辑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描写, 并考察了社会文化语境对幽默的制约。

戈玲玲 (2011) 从幽默文本的翻译角度出发, 从言语幽默概论的视角, 研究幽默中文作品的本源概念及具体的翻译模式。

综上所述, 可以发现目前国内对幽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深入, 并且近年来, 从认知角度、心理机制角度出发的研究在增多, 并且出现了不仅限于对英语或汉语的语料的研究, 还出现了其他语种如俄文的语料研究。研究方向涉及到如下方面:语义学、语用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修辞学和翻译。

3 幽默研究的国外概况

从国外来看, 对于幽默的研究涉及到多种学科, 如:人类学、符号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及人工智能。但这些学科都是以优越论/蔑视论、释放论和乖讹论为基础的 (尉万传, 2009:12-15) 。这三大理论已经构成了国外研究的基本态势。

3.1 优越/蔑视论 (Superiority Theory/Disparagament Theory)

其基本观点包括:笑者处于优势地位, 而被笑者处于劣势地位。优越/蔑视论强调, “笑者借嘲笑别人或事物的不幸, 或通过蔑视别人或事物来显示自己的优点。” (蔡辉, 尹星, 2005:5) 人们总是在相互竞争中, 笑表明人意识到自己比他人更加优秀。“亚历山大·贝恩意识到, 所有的幽默都包含着对事物的劣化。他在两方面发展了霍布斯的理论, 其一, 他指出我们不必意识到自己的优越, 其二, 被嘲笑的对象不一定是人, 一种政治制度或一种现象。” (尉万传, 2009:12) 而学者Charles Gruner则重新阐释这一理论。该理论要点如下:惊奇这一要素是幽默所不可缺少的;在每一个幽默的情景中, 都存在优胜者和失败者;乖讹总是出现在与幽默有关的情景之中。

3.2 释放论 (Relief/Release Theory)

一般认为, 释放论是与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有关, 人们倾向认为幽默引发的笑能释放社会约束造成的紧张和压抑心理。弗洛伊德是该理论的基础代表, 他从精神分析学和心理节省的角度来考察机制幽默。“弗洛伊德将笑话区分为有意的和无意的, 有意得笑话包含攻击性的或关于性的内容, 而无意的笑话则很少具有情绪情感方面的影响, 仅能诱发微笑。” (蔡辉, 尹星, 2005:5) 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他将玩笑和机智局限在人的本能和心力节省的范围之内, 从而忽视了笑和幽默的其他很多层面的东西。“他并未关注什么是幽默, 以及有哪些因素促使我们认为幽默好笑, 实际上它可以看作是关于笑的理论。” (蔡辉, 尹星, 2005:6)

3.3 乖讹论 (Incongruity Theory)

根据Attardo的观点, 该理论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当代幽默心理学研究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是对幽默和笑的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理论。乖讹这一概念大概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 甚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18世纪的康德被认为是第一个从乖讹的角度来为幽默下了完整的定义的人, 他指出, 幽默来自于从期望到期望不能实现的突然转换。” (蔡辉, 尹星, 2005:6)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与叔本华为乖讹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黑格尔强调, 在本质和现象的对比、目的和手段的对比之间, 如果出现了矛盾及不相称, 从而造成现象的自我否定, 该现象即是可笑的。叔本华强调笑的原因只不过是对概念与现实实体之间的乖讹的突然了悟。 (蔡辉, 尹星, 2005) 现代幽默认真解读的一个常见的模式是Suls乖讹-消解 (Incongruity-Resolution) 模式:在第一个阶段, 笑话的接受者发现其对原文的期望被笑话的结尾证明是不能成立的, 即接受者遭遇到不和谐。在第二阶段, 笑话的接受者注重对有关形式的问题的解决, 尝试找到某一个认知规则, 它能够让妙语部分和笑话的主体相联系, 使不和谐的部分变为和谐部分。学者Attardo增加了“准备”阶段, 他将Suls的二阶段、模式扩展为三阶段的语言学模式, 即准备-乖讹-消解模式。 (尉万传, 2009:17)

4 总结

综上所述, 可以发现国内主要的幽默研究成果集中于语言学文学, 修辞学和翻译的方面。国内幽默研究的语料也不仅仅局限于单一语种, 例如俄语的语料幽默研究。而国外的幽默研究涉及到的学科范围更广, 层次更深入, 例如:人类学、符号学、心理学和人工智能。值得注意的是, 幽默研究在国外的历史更为长久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目前国外对于幽默的研究成果是建立在优越论/蔑视论、释放论、乖讹论基础之上的。本文粗浅的认为要渗入了解幽默机制, 国内年轻的学者们对于以上这三大理论有必要作进一步了解。

参考文献

[1]Attardo, Salvatore.Linguistic Theories of Humor.[M].Berlin/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 1994.

[2]Attardo, Salvatore.The semantic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theories of humor.Hum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or Research.1997.

[3]Koestler, Arthur.Humor and Wit[A].Mchenry, Robert.Encyclopedia Britannica[Z].20thed.Chicago: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1993:682.

[4]蔡辉, 尹星.西方幽默理论研究综述[J].外语研究, 2005 (1) .

[5]戈玲玲.论幽默文本中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基于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学刊.2011 (01) .

[6]李兰萍.语用原则与英语幽默[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 (2) .

[7]冉明志, 罗亮.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言语理解胡诠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7.

[8]王金玲.论幽默语言的特征与技巧[J].外语学刊, 2002 (3) .

[9]王文斌, 林波.英语幽默言语的认知说用研究[J].外国语, 2003 (4) .

上一篇:科举与国人的教育观下一篇:农村集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