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高校

2024-09-28

国内外高校(通用12篇)

国内外高校 篇1

绩效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在推动组织发展战略、提高管理效能、改进服务质量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绩效管理的前身是绩效评价,国内也经常叫绩效考核。当前绩效考核大多存在“重考核、轻管理,重结果、轻过程,重评比、轻诊断,重奖惩、轻改进”的倾向,关注的是“打分排名”,而非自身素质能力的提升。这种做法使许多教师热衷于各种学术评奖、做课题等,造成教师急功近利、竞相攀比的心态,甚至为得高分走关系,难以沉下心来,潜心研究学问,提升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 违背了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

1国外高校绩效评价方法综述

国外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较长,对于高校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也起步较早。美国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 前苏联卫星上天刺激到美国人的神经直接引发了教育改革运动。 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国家的危机中》, 引起美国上下对绩效的关注,1998年美国国会颁布《高等教育修正案》,提出建立师资培养质量报告的要求,为教师绩效责任制的提出奠定了法律基础。教育责任制的扩展,进一步完善了教师评价制度,形成了以学系、同行、学生评价为主体的评价体系,从教学、 科研和社会服务三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其中教学评价是绩效评价的关键方面,并且划分年度评价、晋升评价、终身聘用评价三个类别。科研评价中采用同行评价机制、成果计数法和引用分析法三种方法具体评价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水平,而社会服务评价则因学校的不同和系,对教师设置不同的评价要求。

英国的高等教育常被称之为精英教育,英国的高校教育评估包含科研评估和质量评估两方面,其首次评估始于1986年。科研评估(简称RAE) 由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和其他两个基金会及北爱尔兰教育部联合组成,对全英的所有高校实施评估工作。科研评估用于评价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博士、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同时评估结果与基金会的拨款直接挂钩,质量评估则侧重于本科学生和课程型硕士的培养。科研评估项目分为68个评估单元,每个评估单元由一个评估组负责,评估结果划分为7个等级,通常每3-5年评估一次。RAE以同行评估为主,为保证评估的广泛参与性和公平性,参与评估的专家来自英国高校的教授、学者,同时也有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海外顾问团。为保证评价过程的公开和透明,评价过程的全部资料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查到。

在国家推进绩效评价方法的同时,不少学者也开展了学校绩效管理评价的研究,比如美国学者贾勒特在1985年提出采用包括运行指标、外部指标和内部指标在内的三类指标作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随着平衡计分卡在企业使用取得了较大成功,国外高校开始把平衡计分卡方法逐渐引入到高校绩效评价中,比如美国加州从1993年开始的高校教学改革中,把平衡计分卡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绩效管理方法在各高校推荐使用。

2国内高校绩效评价方法综述

国内由于高等教育发展起步较晚等原因,绩效评价方法也起步较晚,相关研究内容较少。国内关于教育评价最早的著作是李聪明在1972年出版的《教育评价理论与方法》一书,该书中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教师评价的概念。著名教育学家苏渭昌在《教育评价技术》 一书中也涉及教师绩效评价方法。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教师绩效和教学绩效评价受到了教育部重视,教育部在1991年5月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教育评价工作的开启,随后在1993年,教育部高教司成立了本科教育教学评价研究小组,2002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了《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该方案确定了我国教学评价中“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建设原则。

在我国教育部的大力推进下,教学质量评价受到了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纷纷开展对教学效率评价的研究。2001年邓国胜提出了可以覆盖高校教学评价的非盈利组织评估体系,该体系包括组织能力评估、使命战略评估、项目评估和非盈利性评估等四大评估模块,该学者在2004年更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问责、组织能力和绩效的 “APC”评估体系,该体系具有评估可持续性、操作简单性等优势。

王远和尚静就大学教师绩效评价制度的有效性分析进行研究。 文章在对大学教师评价分解和分类的基础上,从分析政策的角度上构建了大学教师评估制度的有效性分析模型,通过分层抽样对五个不同的系及不同职称的教师,就某大学教师评估考核文本进行访谈,通过比较访谈结果和预期差距得到当前制度有效性低的结果。 文章通过分析以期建立制度和个人双赢的结果。

郑利研究了平衡计分卡在高等学校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文章首先对平衡计分卡的产生和强调“平衡”的原则进行论述。其次分析了其在高校绩效管理应用中的可行性,在介绍高校战略地图的情况下,说明了基于战略地图的高校平衡计分卡构成的基本内容,探讨了绩效指标在设计中应遵循的与战略保持一致、可量化、兼顾平衡、加强内部共识的原则。为高校平衡计分卡的建立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3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绩效管理概述

在高校学者纷纷进行绩效管理研究的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学者也结合当前职业院校的教育现状进行了不断探索。

麦海燕研究高职院校绩效评价平衡计分卡的指标体系构建。 研究者在肯定《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在学生就业、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指导意义的同时,从学生成长、财务收益风险等方面进行补充论述,通过准则层、目标层、指标层指标、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同时参照教育部的标准指标和行业指标进行设置,对本文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黄专途、何向荣展开平衡计分卡在高职院校战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研究者先以客户(即学生)企业(即用人单位)的视角为逻辑起点,探讨政府、企业、学生以及院校之间不同的价值差异和客户价值主张,构建了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五个战略主题,通过运用平衡计分卡理论,分析了学院发展的5个战略,找出目前管理的薄弱环节,通过关注创造价值的关键流程,从提高人力资本准备度、关注客户价值主张、组织资本协调一致方面进行阐述,从而实现学院战略中心型组织的发展目标。

杨丽基于平衡计分卡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初探进行研究。 通过分析平衡计分卡的的实施步骤,从四个层面阐述平衡计分卡应用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具体内涵。在战略实施方面,阐述骨干高职院校需要处理办学机制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与非重点专业、专业能力培养与通用能力培养等5个方面的复杂关系。阐述国家示范高等院校在财务、利益相关者、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方面的可操作路径与方法,启发人思考。

吴晔就平衡计分卡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运用平衡计分卡突破传统的高职院校“德、能、勤、 绩、廉”的考核指标,针对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实际从四个维度设计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平衡计分卡,并提出了分岗考核、量化、平衡一致,全员参与的体系原则。文章对于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国内外高校 篇2

摘要:高校创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通过对国外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评述及国内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介绍,分析其对我国未来创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Review of Enterprise-pioneering Education Patterns in Higher-education Institu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Abstract:Enterprise-pioneering education in higher-education institutions has been drawing climbing attentions. This paper did a research review of enterprise-pioneering education patterns in higher-education institu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se review, this paper analyzed their enlightenments on the progressing patterns of Enterprise-pioneering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引言

创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有越来越明显的表现.据统计,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公司有46%出于MIT的创业计划大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高校的创业计划大赛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之一.创业能力已被提高到与学术性和职业教育同等的地位,称为大学生能力的“第三本护照”.目前,我国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很大.在高校实施积极的创业教育,将对我国就业压力的环节及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一、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1、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以教学对象的年龄、心理、知识面、知识需求为依据,将课程分类设置,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对本科生侧重于创业企业的基本实务管理等方面,而对研究生(主要是MBA)更侧重于创业企业的创新发展;有稳定的创业课程教学科研队伍.创业导师大部分为有过创业经历、并担任过或现在仍然担任一些企业的外部董事,对创业领域的实践、发展趋势及创业教育的社会需求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创业教育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鼓励学生进行创业.

美国创业教育注重非课程式创业实践.为使学生获得经营企业的感性认识和创办企业的经验知识,培养的自信心态和长远眼光,一些如商业计划大赛、团队拓展训练、资深人士短期讲学、创业俱乐部等的非课程式的创业实践应运而生.同时,美国大学以会不定期邀请创业成功人士、投资家等担任兼职讲师,置种子基金鼓励有想法、有点子、有发明的学生与风险投资公司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企业的感知;争取社会资源的认同、支持.美国社会基金机构、企业联盟和大企业以赞助创业教育竞赛、资助或奖励接受创业教育的优秀学生、开发创业教育课程,支持创业教育师生组织的活动、提供众多的体验式教育的实习机会等形式为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动力.

2、新加坡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新加坡高校创业教育采取文凭教育模式,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创业教育定位在专业教育的范畴.学校开办专业的文凭课程——科技创业和创新课程(TIP:Techno-preneurship & Innovation Program).他们每年在应届毕业生和有创业志向的在读生中招考生源,收取学费.课程为期 16 周,由南大和华盛顿大学合办.

学员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南大接受为期 10 周的密集式的创业知识和能力培训,包括《创业和商业计划》、《新企业市场营销》、《新企业金融》、《知识产权和技术管理》等 10 门课程和团队拓展训练.教学师资聘任创业教育学的`专家、企业家、咨询顾问、知识产权律师、风险投资商、商业领袖、新加坡政府经贸部门的高官等,教学方式以开放式研讨体验学习为主.第二阶段赴美留学 6 周,学员要到斯坦福大学参加系列研讨会,走访硅谷著名企业和刚刚起步的创业公司学习实战经验,随后在华盛顿大学学习5 周学会学以致用.合格学员将获得南大和华盛顿大学联合颁发的研究生文凭.

年起,南大开始实施“新美中铁三角全球教育计划”,TIP 将增设为期一年的硕士课程,上课将采取 EMBA 的模式,教学环节增加了上海张江高科园区.拿到研究生文凭的学生,可以把修得的 30 个学分带到硕士课程,再修 15 个学分就能够取得创业教育硕士学位.

3、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采取分层次模块化课程结构.20 世纪 80年代,澳大利亚高校开始对研究生进行创业教育,其创业教育主要是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建立“小企业创业机构”,主要由技术和继续教育(TAFE)学院来完成.

模块化教育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对创业教育的几个通用模块进行学习,主要在创业目标、创业心理等基本内容进行学习.此后,根据自身特点,针对性的选学相关内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选学不同学时要求的模块.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案例研究,引导学生分析个人情况和创业条件,分析市场、设计出创业方案.最后,引入企业参与环节,与企业积极互动,成为其最大特色.企业委托高校进行创业教育模块教学,高校则将企业开展学生实践实习作为创业教育的又一大教学模块,这些举措使企业可以参与到学校的创业教育质量评估中来,使创业教育更具实践性.

4、印度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印度与我国情况类似,高校的创业教育也是围绕解决就业问题而出发,依靠课堂教学,直接采用国外的原版教材,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印度的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家族企业特点,一些大学的创业教育便迎合这种需求.如 Narsee Monjee 管理学院开设了为期两年的家族企业管理项目,旨在帮助学生做好技能、知识和精神上的准备,以便经营其家族企业.

在印度,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校组织全国性,甚至是国际性的创新大赛、创业大赛.很多大学还成立了创业中心,协调课程、活动、项目和资源.例如, 印度管理学院创业中心每年举办国际商业计划书大赛, 该项赛事为亚洲最大的商业计划书大赛之一.这些比赛对于促进创新、倡导创业很有好处.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大致分为课程模式和创业实践活动方式两个方面.

从课程模式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综合性的课程模式.把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课程,由多种类型的课程组合构建而成.包括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学科课程; 课内外结合的科技活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课程; 通过舆论导向,宣传媒介作用的环境课程; 边学边做、学做结合的实践课程.把多种课程形式相结合,形成广义的课程模式.

二是单一性的课程模式.即开设一门创业教育课程, 通过一套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完成教学任务.

三是课程与科研活动相结合的模式.是指一方面把学科课程、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创业教育,另一方面,把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以课程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推动全校的创业教育工作.

从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方式看, 目前也有三种类型:

一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能力为侧重点的非功利性创业教育模式.其特点是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的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开展创业教育.

二是以提高学生创业知识、创业能力为侧重点的功利性创业教育模式.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设置专门机构,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园等, 教育学生如何创办企业,并为创业学生提供资金资助和咨询服务.

三是综合性的创业教育模式,即上述两种模式的结合运用.一方面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实施科技英才计划,资助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创办公司提供创业资金和技术咨询,使学生创新成果走向产业化.

三、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1、加强本土化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从各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可以看出,各国高校的创业教育都是紧密结合各国情况推出的适合本国情况的课程模式,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教育模式还在不断完善中,我们在借鉴各国的优秀模式的同时要更要结合我国国情及各地方的地域特点,学生的发展特点,形中有中国特色的切实有效的创业教育模式.

2、与企业合作增加教学实践环节.

在创业教育模式上我国借鉴了国外高校的很多做法,但整体来看,我国创业教育还多是以学校的课堂教学为主,缺少与企业的联合,学生的实习实践环节较少,使得学生对企业真实的运营环节还缺乏足够认识,使得创业教育课程缺乏实践性.

3、引进多元化师资力量.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且大多数是高校的专兼职教师,我们应多元化师资队伍,使一些企业家、咨询顾问、知识产权律师、风险投资商等等都成为教学队伍中的一员.

参考文献:

王琳媛. 知识经济中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硕士论文

于雷. 澳大利亚 TAFE 办学模式及其借鉴. 辽宁高职学报,,1

张海燕. 海外高校的创业教育.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8

国内外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辅导员;归属感;测量工具

一、引言

“归属”一词最早是在心理学领域产生的,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指出人类有归属与爱的需要,而这一需要是其他高级需要出现的前提。在此后,归属感引起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家的广泛关注,并开展了各类的相关研究,而关于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研究甚少。

高校辅导员归属感对于辅导员自身的自我效能感、集体效能感都具有很深的影响。辅导员如果可以感受到学校的支持,满意自己的住所和待遇等,那么辅导员对抗挫折的勇气和力量也会增强,反过来也会增强辅导员对学生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认同感。有研究表明,辅导员的归属感与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辅导员归属感较低的学校,可能会导致辅导员孤独感和流动性大等。因此,高校辅导员归属感应引起学者的重视,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从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概念界定、测量工具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并就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可借鉴的思路。

二、国内外归属感的研究

(一)国内学校归属感研究

归属感是员工所处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与某一特定组织的目标与价值观认同,有把实现和捍卫组织的利益与目标置于本人或所在小群体直接利益之上行事的意愿,并希望能维持其成员身份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较强的归属感可以促进个体对集体的力量,并且有利于个体自我的实现。

高校是作为一个社区、集体而存在的,它所激发的辅导员归属感不仅仅是对教师归属于这个社区的认识,还应该包括群体里的其他人特别是同伴关系的感知。国内学者杜好强认为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对自己属学校一员身份的认同及对自身与学校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结果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知觉。陈红也认为学校归属感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形成的,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对学校的认同和投入,具体包括学校环境、教师支持、同学支持、班级氛围四个维度。

国内学者包克冰、徐琴美也认为学校归属感应该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及乐于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刘徐坤英把学校归属感定义为学生把自己归入所就读的学校,以及由学生和教师所组成的集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学校成员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包括对学校的认同、投入、喜爱和依恋等,对自己能够成为学校的一员而感到高兴,认同学校的教学及其各种发展目标,愿意通过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来促进其发展。

(二)国外归属感研究

归属感亦称隶属感、隶属。归属感的探讨,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犯罪社会学家特拉维斯·赫希提出。他在其社会控制理论中认为,社会纽带可分为四种:依附、承诺、参与及信念,而依恋是对集体的认知以及个体关心集体的程度,包括归属感、自豪感、安全和舒适感。在赫希看来,归属感既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个体对集体的依赖,正是因为这种依赖,才会减少社会犯罪的发生。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对人的归属感较强,中年时期对事业和家庭的归属感较强,老年时期对自然的归属感较强,而高校辅导员基本都处于中年时期,所以对事业的归属感较强。

麦克米伦和查韦斯在社群意识中提出,会员关系、影响力、整合与满足需求、分享情感是社群意识的四个方面,其中会员关系由五个子构面组成,其中之一便是归属感与认同感,即成员感觉自己属于社群,并且接受社群的价值与象征。这一定义除了说明成员对于社群的归属关系的认可,更是涵盖了情感还有行为动机,已经超过了赫希对归属感的认识。

到了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伊-F·鲍迈斯特提出了归属感的定义:“归属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驱动力,它驱使人们去构建并维持最低限度持久的、积极的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满足种驱动力涉及两个标准:第一,存在着和其他人进行频繁、积极满意互动的需要;第二,互动发生的前提,必须是互动当时与对方具有稳定和持久的情感上的相互关心。”鲍迈斯特又进一步将归属感定义为一种“驱动力”,对人们的情感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归属感不仅仅是个体归属于集体的情感认可,而且会因此而产生行为动机,驱动着人们积极主动地建构稳定和持久的人际关系以及团队关系。

三、高校辅导员归属感

(一)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研究的意义

1.高校辅导员归属感是自己对身份的认同

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归属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高校辅导员这个职业的存在已经有六十几年了,但对于高校辅导员的综合研究尚缺乏,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归属感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目前高校里面有的学生甚至是领导对辅导员工作不认可,这会打击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而且辅导员工作本来就是琐碎的工作,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所以很有必要进行研究,辅导员归属感高,那么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将会有更大的提升。事实上,高校辅导员归属感越高,则说明社会对辅导员身份的认同高。

2.高校辅导员归属感是自己对情感的体验

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最基层、最直接的实施者。他们伴随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学生接触最多、交流最广,也是对学生影响最深的教育者之一。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与学生打交道,一旦自己的付出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辅导员的归属感会大大增强,因为那是辅导员自己在工作中对自己情感的体验。

(二)高校辅导员归属感定义

辅导员职业归属感是指辅导员经过一段时期的工作,陆佳宁定义辅导员职业归属感定义:在思想上、心理上、感情上对辅导员职业产生了认同感、价值感、使命感和成就感。陆佳宁主要是从思想、心理、感情上对辅导员归属感进行的定义,缺少从环境方面的分析。

归属感指个人自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唐东燕认为教师归属感是指教师在同一所学校长期互动交往过程中,而产生的乐于将个人生命融入组织的比较稳定的态度与情感。归属感是教师长期的、全面的、自觉主动的工作积极性的积淀、凝聚与升华,是教师对学校发展整体的深层反映,更是教师前进的动力。

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归属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在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满足后主导人们生活的优势需要。这种需要若不得到满足,将“强烈地感到孤独、感到遭受抛弃、遭受拒绝,经受举目无亲、浪迹人间的痛苦”。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辅导员归属感是指认为自己是学校的重要份子,认同喜爱自己的工作,得到家人和学校的支持,体现自己对他人的价值,并且在学校环境中受其他人的欢迎和尊重,在这个环境中能身心愉悦,最终得到自我发展。

四、高校辅导员职业归属感的测量工具

不同的研究者对“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概念界定不同,所采用的测量工具也不尽相同。国外较为广泛使用的测量工具主要是古德诺编制的学校归属感量表。该问卷包含18个题项,采用五点等级评定法,主要是由教师自我评价,以此来测量高校辅导员的主观归属感。后来,哈格堡对PSSM进行了修订,形成包含11道题的学校归属感量表(新量表包含了三个不同的因子,归属、拒绝和接受)。

2006年内地学者包克冰和徐琴美对PSSM量表进行了修订,得出最后的试测版本包括11个题项,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后来潘发达等又对PSSM量表进行了翻译,并测量了1006名大学生,得到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的中文版学校归属感量表,包含归属感、认同感以及学校依恋三个维度。除此之外,国内研究者也根据各自的定义和理论编制了相应的问卷。

五、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研究总结

首先,概念界定多樣。基于已有的研究发现,学术界对“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定义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定义。尽管学者们对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研究正在不断扩大、深化,但是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标准定义。概念界定的多样化为结论的相互比较带来了困难,也给研究的规范化、系统化与整合化造成障碍。

其次,研究对象较单一。已有的研究中,研究对象以高校年轻教师居多,而对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研究较少,而且更多的是集中在对中小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研究。

最后,本土化研究较缺乏。一方面,就已有的研究来看,国内研究者较为广泛采用的测量工具是学校归属感量表(PSSM)的中文版,虽然量表的信效度都达到统计标准,但是它毕竟是基于西方的特点和环境制定的,对本土情况的适用程度可能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虽然国内已经有部分学者基于本土情况自编了调查问卷,但多是小范围进行,尚未开展大规模的调查,难以形成具有普适性的结论。

(二)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研究展望

开展本土化研究。根据本土文化,编制适用于本土情况的调查问卷,形成具有普适性的测量工具和结论,深入了解我国高校辅导员归属感的状况和特点。这也有助于提出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高校辅导员干预方案,促进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实现。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0.

[2]李海峰,邸俊燕.归属感: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继续教育研究,2012(2).

[3]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4).

[4]McMillan,DavidW.Chafs,DavidM..Senseofcommunity:Adefinitionandtheory.JournalofCommunityPsychology,1986,14(1):6-23.

[5]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6]陆佳宁.高校辅导员职业归属感现状调查研究.科教文汇,2012(13):9.

[7]唐东燕.独立学院专职教师的归属感研究.管理学家,2013(19):46.

[8]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014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SKSZ52。

作者简介:徐俊生(1988—),男,中共党员,广东揭阳人,学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管理学院辅导员,管理学院党总支宣传委员,管理学院学生第三支部书记。

国内外高校公寓化管理研究概述 篇4

从目前文献检索来看, 国外对高校后勤学生公寓化的研究有很多。近几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学生公寓管理的服务质量理论研究。现今, 欧美已有不少高校成立了服务质量研究机构, 以服务质量研讨会 (Qusi, Quatliyni Sevriec) 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性学术会议相继召开, 一批颇具影响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据美国学者菲斯克 (Ryamnod Fisk) 等人于1995年所做的一项文献调查, 服务质量是迄今为止服务管理研究方面最为集中的问题。

1980年, 格罗鲁斯 (Christian Gronroos) 在一篇关于服务质量的论文中提出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概念并对其构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从而完成了对服务质量这个最重要概念的界定, 由此也标志着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研究的全面开展。此后, 相继有众多学者开始对服务质量进行研究, 并在该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差距分析模型、SERVQUAL评价模型等。这些理论成果的取得奠定了国外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的基本框架。而将服务质量的研究成果应用于高等教育服务领域是目前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的新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高等教育服务的质量问题逐渐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关注, 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服务质量理论开始被普遍应用到高等教育服务领域, 成为高等教育服务质量保障的有效方式和手段。

二、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学者对于公寓管理领域的研究专著较少, 一般以章节的形式散见于学生管理或高校管理改革等方面的著作中, 而且多为宏观的介绍。但是, 在各期刊杂志中却汇集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学者们关注高校公寓管理的角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高校学生公寓物业管理模式。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后, 新的运行机制还处于摸索状态。在这种新旧制度变更的背景下, 学生公寓管理暴露出一些问题。袁传品认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后, 学生公寓管理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投资者的经营思想与培养人才目标不一致增加了管理难度;管理权限不清;高校后勤部门人力资源的“过剩”与“不足”影响了学生公寓的有效管理。傅炳银提出了大学公寓管理的新思路:转变观念, 由管物到育人;领导重视, 组织健全;制度完善, 规范管理。彭维对大学生公寓管理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认为应该实行“多元化”管理。总体来说, 在管理模式上, 研究者们普遍的观点是:首先要通过设置学校公寓管理委员会、公寓管理中心、校院公寓管理系统, 及学生自治委员会等专门机构来构建学生公寓的物业管理模式;其次, 要通过学生公寓的配套服务与综合管理的模式来构建学生公寓的物业管理模式;最后, 要通过借鉴ISO9000~2000质量标准服务体系来构建物业管理新模式。

笔者认为, 目前已有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学者们已经认识到学生公寓管理与社会公寓物业管理的不同主要是表现在育人方面和微利方面。但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深入, 管理主体的变化导致对学生公寓功能认识、定位未达到统一;二是学者们已经注意到学生公寓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但在管理主体多元化的前提下, 没有明确各主体的主要职责及其相互关联。对各主体的机构配置、人员的配置、规章制度的健全上, 标准服务化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仍处在一种探索与争执的阶段上。还没有找到更有效的办法来发挥这个公寓阵地的作用。

(二) 高校学生公寓教育管理模式。

国内多数学者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当前高校学生公寓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主要对策。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 公寓教育管理的体制和机制还未完全理顺;第二, 学生公寓内特别是校外学生公寓文化设施缺乏, 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三, 学生公寓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不能有效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大部分研究者主要从实际工作出发,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如李春如建议要努力构建良好的公寓环境。吴秀芳建议转变管理理念, 形成齐抓共管管理模式。刘永锋认为要引导学生参与公寓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有些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构建了富有特色的学生公寓教育管理模式。其中, 有代表性的是南昌大学党团学组织进公寓、党团学干部进公寓、宣传文化阵地进公寓的“三进”公寓管理新模式以及山东科技大学的党政团组织进公寓、学生政治辅导员进公寓、计算机网络进公寓、心理咨询及健康进公寓、学生社团、学生会组织进公寓的“五进”公寓管理模式。山东科技大学的“五进”公寓模式与南昌大学的“三进”公寓模式有相似之处, 其相似之处在于都是通过寓德育于管理中, 把公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来建设。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学生公寓管理。

学生公寓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 公寓具有场所固定、人员集中流动性小等特点, 具备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良好条件。近几年来, 学者们开始积极探索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进公寓的新途径。聂平莉等人认为,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分制实施的进一步完善, 传统意义上的班集体作用逐步被公寓所代替。大学生呆在公寓里的时间占整个课余时间的80%以上, 公寓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休闲的主要场所, 也是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李辉艳等人探讨了高校公寓管理的教化功能。认为高校公寓管理具有养成教育功能、思想政治教化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赵金崇认为当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公寓管理工作与思想教育工作脱节, 公寓管理工作过程缺乏双向互动, 其空间和内容日益扩大。董宏等以浙江大学为例, 介绍了浙江大学现有的思政工作与宿舍管理相结合的模式, 提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学生宿舍, 是宿舍管理发展的方向, 也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方向。

(四)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

大学生公寓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它从属于校园文化, 公寓文化建设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诸多方面。周珊详细论述了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的现象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 认为不良的公寓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都会影响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引起心理障碍的产生。故而学校和学生双方应主动积极合作, 构建良好的公寓文化环境, 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现阶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高校公寓文化被赋予了许多新内容。张恩明认为教育者应该努力拓展高校文明公寓建设的内涵, 扩大文明宿舍建设的外延, 努力营造宿舍文明、高雅、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赵守政论述了学生公寓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群体文化”的涵义。要建设好公寓文化, 必须健全公寓管理制度, 依托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 以思想政治文化为基石, 加强知识文化和娱乐文化建设, 提升文化品位、增添文化气息, 逐步形成文化层次多样化的公寓文化体系, 使公寓成为集教育、休憩、娱乐三位一体的大学乐园。

从以上文献的梳理中可以看出, 受2005年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出台的影响, 目前学者对于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方面的研究在量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新政策相对于旧政策做出调整的地方, 比如:管理模式的变化、后勤社会化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影响等。此外, 相对于政策层面的探讨, 关注实践层面的文章相对较多, 主要原因在于, 对公寓管理进行研究、发表相关研究成果的主体大都是在实际公寓管理工作中的实践者。因此可以说, 这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公寓实际管理经验的总结。而且, 这些研究主要是从管理者的视角出发, 多是政策性的建议, 而对于公寓生活的实际主体———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因此, 公寓管理领域的相关研究, 一方面为本研究开拓了思路, 奠定了理论基础, 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 对研究关注点的忽视也为本文留下了一定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克里斯蒂·格鲁诺斯 (Chsriti Grnooros) .服务管理与营销:在服务竞争中管理真诚的瞬间.莱克兴通出版公司, 1990

[2].袁传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与学生公寓管理[J].科教文汇, 2007

[3].傅炳银.大学宿舍管理的新思路[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4].彭维.多元化管理:大学生宿舍管理模式的新探索[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5].李春如.对思想政治工作进大学生公寓的几点思考[J].常熟高专学报, 2004

[6].吴秀芳.加强学生公寓管理的几点思考闭[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7].刘永锋.浅谈地方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学生公寓的管理[J].陇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学版) , 2006

[8].聂平莉, 何玉初.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新探索闭[J].科技信息 (学术版) , 2006

[9].赵金崇.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研究与探索田[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0].董宏等.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新探索——思政工作与宿舍管理相结合[J]教育发展研究, 2003

国内外高校 篇5

主机时期,从上个世纪六0~七0年代起,计算机开始在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流动中扮演角色。除了科学计算之外,各种计算机辅助教育软件,即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软件的开发前后列入国外1些高校的钻研规划中。无非因为当时计算机利用还不普及,过分集中的使用方式,缺少利便的人机交互手腕,和昂贵的价格等给CAI的实际利用带来诸多难题。

从七0年代开始,个人计算机(PC)的呈现及其普及,为CAI的钻研、发展与利用提供了前提。八0年代美国许多高校树立了CAI教室,学生随时可以到这种教室中通过计算机进行自学,也可在其中展开教学、辅导以及培训等流动。如依利诺斯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是当时展开计算机辅助教学流动比较先进的学校之1,有1个很大的CAI中心。在指定的计算机试验室中,可以进行不同种类课程的教学流动。比较典型的有英语语言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通过计算机终端,自学不同程度的英语课程,这在当时已经经是很先进的了。这个时代计算机虽然在高校的许多流动中,如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患上到必定的利用,但只是作为传统教学以及管理的1种辅助手腕,传统的教学以及管理模式并无遭到很大的冲击,比如,“黑板+粉笔”的传统课堂教学依然占主导地位。

九0年代计算机网络,尤其是因特网的呈现,给高校的教育带来深入的影响,高校信息化进入1个斩新的阶段。咱们可以从下列方面做出分析。

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

在高校的正规教育里,信息化使以教师为中心、面对于面、“黑板+粉笔”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遭到很大的冲击。首先,信息技术进入传统的课堂,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手腕取代了“黑板+粉笔”,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更为有效。除了此以外,信息化还带来大量网络教学的新模式,如网站教学、网络辅助教学、资源型学习、兴致学习、互动学习等。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模式相比,不但情势别致,还引进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更为重视施展学生的主动性等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信息化不但从方方面面影响了高校的正规教育,同时使函授、业余教育等传统的远程教育,不管从内容以及情势上都起了巨大的扭转。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正在对于普及高等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和实现终身学习等方面发生重大的影响,已经引发不同领域专家和各国政府的高度注重。

我国高等学校大范围的信息化建设大多始于九0年代,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了一0~二0年。在沿海地区以及较发达的城市,高校信息化的建设最近几年来有了10分迅猛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利用于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个领域,获得很好的效果。据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提供的材料,清华大学目前每一学期已经有七00多门课程采取网络辅助教学,校内有两万多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课程。我国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也有很大的发展,据报导,一九九九年我国仅有四所大学开始远程教育试点,在读学生最初只有七000多名。目前已经发展到六七所大学,共有学生一三0多万名。

网络化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高校信息化提供的另外一个首要机遇是,数字教育资源的同享与应用,这1点也将会扭转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容貌。尤其是因特网呈现之后,资源同享已经经国际化。从教学的角度看,通过网络的资源同享,使咱们有可能学习并享用最早进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法子,真正实现国际化的“名校名师”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资源的同享,在较短的时间里,既可缩短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又可缩短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从高校的科学钻研,博士生与硕士生等高层次人材培育的角度看,网上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也能够较快地缩短咱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而我国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是高校信息化面临的首要课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应当说咱们是相对于后进的。以数字藏书楼为例,美国1个校级的藏书楼――如加州数字藏书楼(California Digital Library,CDL)就具有三二00万项数字学术资源。我国数字资源的建设还刚刚起步,中文网上资源还10分匮乏。这些现状一样会影响到高校的信息化建设。

数字校园

国内外高校 篇6

摘要:以国内外部分高校为情报源,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现状,采用比较研究方法、逻辑推演方法等从多方面分析国内外各高校现行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点、异同点及存在问题,借鉴西方国家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经验,提出适于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6.074

1引言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自国内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首次招收从事管理科学研究的硕士研究生以来,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逐步发展与完善,截至2015年,全国设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校已多达289所。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集管理、经济和、计算机、工程技术等多科学交叉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但现今社会仍面临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质量和数量上的需求不对称的“尴尬”状况,所以,让管理科与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实践相一致变得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对国内外部分高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期望进一步揭示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统一性,对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2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划分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为了实现管理目标,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科学、数学、系统科学、经济和行为科学、工程方法及社会科学知识,结合信息技术,对人员、物资、设备、技术、能源和信息等组成的各种系统进行设计、评价、决策、改进、实施和控制,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此外,管理科学与工程体系划分在国内外略有不同,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3国内外典型高校现行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对比

3.1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的比较

通过查阅国内外高校官网资料及相关文献,整理综合得出表1所示的国内外典型高校现行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对比,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近年来,国内外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均趋向于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根据学校综合实力或院校特色的不同,致力于培养全面或专业人才,课程特征总体都贴近现实,考虑到社会需求,注重社会实践,但国内高校仍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子;在考核方式上,国外高校较之国内高校更加多元化,国内高校对学生考试成绩较为看重。故国内高校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仍有很大完善和发展空间。

3.2国内一般院校与“985”、“211"高校的比较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各高校官网信息,综合分析得出表2所示的国内一般院校与“985”、“211”高校关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比较,“985”、“211”高校在经费投入、教学设备、学术交流等方面较普通高校有着较大优势,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对普通高校起着引领的作用。“985”、“211”高校放眼于国外高校,积极学习国外优秀经验,为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做出积极探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3国内重点综合类大学与同层次财经类高校的比较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设的专业类可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国内一般偏理工类大学多把管理科学与工程划为工科,对于财经类院校或偏管理类一般把管理科学与工程划为管理学门类。对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国内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学科培养模式有两个显著特点:(1)重点综合类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更注重编程技术的教学,偏工程应用,重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并以此为发展重点方向;(2)财经类大学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更注重管理类知识的教学,偏财经应用。此外,根据各个学校的特色会略有不同。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注重农林信息的教学,偏农林信息应用。

4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分析

4.1学科范围广,但不深入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涉及管、农、工、理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学科,交叉性的学科特征导致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概念及其关系没有明确的界定,像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等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情况,外加教学时间的限制,导致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出现“范围广,不精”的误区。

4.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离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迅猛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人才社会需求对其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通过我国部分高校现行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大多数学校与企业缺乏一定的交流与沟通。社会对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人才的需求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而我国高校在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实践中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学校教学与实践需求脱节,以致人才市场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人才“供需”不等,增加了学生就业的难度。

4.3教学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平台建设起步较国外晚,由于教学经费及师资、学术交流上的限制,导致大多数高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设备不齐全,或存在功能单一、运行封闭、低效性等诸多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4教学模式单一

通过与国外高校对比,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课程较国外高校更为看重传授理论知识,教学模式较单一,不能很好地践行实施“多元化”目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一定力度。而国外高校大多比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设置实践课时和课外实践课题,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运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5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认知度、认可度不高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涉及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的交叉学科,即该学科学生既学习管理类知识,又学习计算机技术。这是一个学科优势,然而,却也形成了一个“误导”疑惑,不同的高校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的专业根据学校侧重点不同设置在不同的学院,有的设置在管理学院,有的设置在信息学院,还有的设置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故导致大家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认识存在一个普遍的困惑,到底它是属于管理还是属于技术呢?再者,企业招聘时,也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产生了疑惑,有的企业甚至没听说过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可见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在社会上很低,很不利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5关于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5.1科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应以社会需求为基准,结合发展环境,科学定位,加强学生对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故建议各高校加强管理科学与工程下所属专业特色,打造不同的专业特色,有利于促进学科的知识创新与科学定位。例如像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可以医学信息系统或企业信息管理等为特色,培养具备管理与专业知识的实践性人才。同时,各高校应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要求其阅读一定数量的相关课外专业书籍,增加学生专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

5.2与时俱进

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及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起步慢,使得国内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一直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中,其研究问题和研究背景也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都在不断变化与发展。因此,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对称问题也需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故建议各高校积极与社会企业、业内专家及其他高校交流学习,多举办一些学术交流会或实训讲座,把握最新研究进展,用最新的知识与技术来进行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与应用,不断完善本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校方,要想拓展学生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视野,就得不断学习世界先进技术与经验,引进新思想、新理念。

5.3加大教学平台建设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知识涉及计算机技术,因此很多课程要求我们实际上机操作,并要求设置一定时间的实践课时,因此加大教学平台建设,保障教学设备与教学质量至关重要。故建议如下:(1)作为校方,学校须得积极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到国外高校进修,或参加相关培训课程并为其提供一定补助;再者,鼓励教师在不影响本职工作时,继续进修博士学位或者积极参与实践项目。(2)作为学院或者相关负责人,须得积极争取政府和学校资金,建立管理科学与工程教学实验室,像沙盘模拟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高质的教师资源和优质的教学设备。

5.4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网络信息一体化,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已不能满足现今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教学要求,故建议各高校可以通过积极发展MOOC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优化教学模式。实现网络化教学与课堂式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充分利用网上共享教学资源,还可以节省老师的备课时间,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甚至,还通过MOOC网络资源实现学生在宿舍也可以上课。其次,建议各高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构建校内平台与校外企业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同时不断跟进企业对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的需求,进而培养出企业优秀的管理人才。最后,不断加强师资建设,通过企业调研丰富教学经验,充实教学内容。

5.5脚踏实地,注重宣传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其科学体系不断完善,培养出来众多优秀的管理人才,但现今国内高校普遍上存在一些共有的问题,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国内知名度不算高,最近几年就业竞争激烈,但政府和各大高校对外交流时,积极宣传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正确阐述该学科下各专业的定位和该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公众和各企业提供正确的视听,尽量消除之前的“误导”疑惑。同时,也建议各高校积极设立该学科相关比赛,通过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打开一定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6总结

国内外高校 篇7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可以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因此, 科技成果转化已经受到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目前, “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70%, 美国和日本甚至达到了80%, 而我国仅为20%左右。”[1]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能力和贡献是高校自身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不仅能够避免科研成果大量浪费, 而且对企业、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高等学校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之一。

“十五”期间, 高校作为第一单位承担“973”计划项目并担任首席科学家89项, 占立项总数的57, 05%, 承担“863”各类项目 (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专题项目) 占总项目数的近40%。2006年度, 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9项中, 高校参与获奖15项、占51.7%;在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41项中, 高校参与获奖25项、占61%;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84项中, 高校参与获奖106项、占57.6%。高校在三大奖中的获奖比例都超过了50% (以上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统计均不含国防专用项目户) [2]。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 高校已成为我国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高校科研成果中可以转化的仍属少数。有学者指出:“我国高技术研究计划, 15年来投资几百亿元, 产出很多论文, 但专利很少, 产品更少。目前, 我国每年近3万项科技成果中, 规模转化率不到1%。浪费了大量的科研资源。而且, 经济增长成本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以上, 生产同一单位产值, 消耗是日本的8倍, 美国的4倍, 印度的2.5倍[3]。”从总体上看, 科技成果少、成熟度低、市场适用性差、转化率偏低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含义

“科技成果转化”在国外一般被称为“科技经济一体化”和“技术转移”以及“技术创新”。西方国家的学者对技术创新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 一致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 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 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4]

而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二条对科技成果转化定义为:“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 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 即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测验、开发、应用、推广直到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 发展新产品等活动。”[5]

可见, 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目的是要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按照一般的技术创新观点, 科技成果转化包括设想阶段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研发阶段 (小试、中试) 、实用化阶段 (进入到企业) 和商品化阶段 (如图1所示) [6]。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指高等学校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 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 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 发展新产业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科技成果研究阶段的结束、商业化活动的开始。

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不仅涉及科研体制、观念意识、市场机制多种因素, 而且还涉及高新技术成果技术成熟度、成果买卖双方利益分配、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成果转化政策保护、中介机构培育等一系列关系的碰撞和融合。

有的学者认为宏观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他们认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 难就难在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科技管理体制、金融管理体制等不健全。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科研人员学术意识强, 市场意识淡薄;企业创新意识薄弱, 应用高科技成果缺乏主动性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体系不健全, 包括人才流动不顺畅、信息流动不畅通、技术市场体制不健全等。

还有的人认为:科技成果与市场经济脱节、成果成熟性和适用性不强、科研管理体制与市场不接轨、资金投入缺乏保障、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商品需求机制、技术市场的建设不完善等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笔者认为, 高校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因素中并不是某个因素起决定作用而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着科技成果能否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些因素的相互结合实际上共同构成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模式。我们认为, 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模式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转化模式。

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模式及特点

在我国目前主要存在3种科技成果的转化模式:

2.1 自我转化

是指高校科技成果的持有者以现有政策和环境为依托, 自己兴办企业, 创造条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转化速度快、耗时短, 并且能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后续开发;缺点是生产资金短缺、管理上存在先天的缺陷、市场开拓能力弱等问题。

2.2 合作转化

是指技术成果的拥有方与合作的企业以合股或利润分成 (或产权部分转让, 部分合股等) 方式把科技成果投入到一个现成的企业进行生产。合作转化中的核心问题, 是双方 (或几方) 在合作过程中风险分摊和利益分成问题, 因此, 合同中要明确各方在各个具体环节上承担的义务和权利。这一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科技成果提供方只提供成果和生产建议, 其他生产条件由合作企业提供, 经营策略也以企业方针为主。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科技成果提供方的风险小、转化速度快;缺点是不利于成果的后续开发, 而且由于该成果并非按企业要求开发, 所以产品的市场接受情况不一定令人满意。

2.3 成果转让

是指科技成果拥有者通过技术市场把科研成果一次性地以部分或全部或特许权等形式转卖给企业。采用这种转化形式的科技成果的成熟度一般都比较高。这种模式量大面广, 高校将科技成果转让给企业, 有两种做法:单项科技成果转让;企业委托高校设计或科研。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过程简单, 科研投入可以迅速得到弥补;缺点是买卖双方都要花费信息搜索成本, 如果成果的成熟度不高有可能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以上3种模式的科技成果都应该是应用型的科技成果, 但是3种模式下的科技成果又有所不同, 主要的区分标志是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和专用性程度。通常情况下, 科技成果专用性越强, 则产品也相对成熟;反之, 科技成果的通用性越强, 则产品的成熟度低, 需进一步研发工作。成果转让虽然不是直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模式, 但是能有效提高科研人员的市场意识, 使科技成果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 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有巨大的帮助。

侯东云认为,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具体包括以下几种途径实现的:[7]

(1) 通过技术市场转让科技成果。

(2) 列入国家、地方的有关科技成果推广、产业化的各类计划。

(3) 创办高校科技企业。

(4) 创办上市公司。

(5) 建设大学科技园。

(6) 兴办大学科技产业基地。

(7) 大学与地区或企业联合建立成果转化基地。

(8) 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列入国家重大工程。

3 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模式及特点

3.1 美国主要做法及特点

3.1.1 设立专门机构

美国高校技术转移的标准模式就是建立有法律、商业和技术专门人才组成的技术成果转化办公室, 并通过美国大学技术管理协会 (AUTM) , ——一个以技术转让为其核心目标的全国性组织, 进行广泛的合作与联系。[8]

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在研究人员和产业界之间建立一座桥梁, 负责有关成果转化工作, 如发现并评估新的技术成果、负责与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及风险资本进行联络、根据专利的技术特点、开发价值、市场前景等因素, 与企业谈判并签署转让协议、为有条件创立新公司的科研人员提供项目孵化的部分资金、寻找管理人员等[9]。哥伦比亚大学的“创新企业”, 哈佛大学的“技术与商标许可办公室”、美国中部的“十校联盟”、等高校科技中介机构都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1.2 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技术转让使许多大学受益颇丰。为了照顾各个方面的利益, 调动其积极性, 各高校还负责制定了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例如, MIT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的技术转让收入15%用于技术发展, 其余由专利发明人、所在系和学校各拿1/3。哥伦比亚大学对技术转让收入采取了另一种分配制度:获利10万美元以下的转让收入, 发明人拿40%, 专利代理人、研究项目单位、大学各拿20%;1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 发明人拿20%, 专利代理人、研究项目单位各提成20%, 余下的分为大学26.4%、学院6.8%、系6.8%。[10]

3.1.3 政府立法

为了扭转美国上世纪80年代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局面, 1980~1988年联邦政府通过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案, 其中, 最主要的法案是1980年颁布的《拜杜法案》 (Bayh-DoleAct) , 其他辅助法案有1980年颁布的《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案 (Stevenson-Wydler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 、1982年颁布的《小企业创新开发方案》 (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Act和1986年颁布的《联邦技术转让法案》 (Federal Technology Transfer Act) , 1988年颁布的《贸易与竞争法案汇编》 (Omnibus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ct) , 另外还颁布了相关的行政命令。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拜杜法案》, 该法案的核心是:允许美国各大学、非盈利机构和小型企业为联邦政府资助的科研成果申请专利, 拥有知识产权, 并通过技术转让而商业化;并允许进行独家技术转让。[11]该法案使大部分科研单位制定了较为规范的专利保护和转让的规定和条例, 明确了单位、研究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鼓励研究者将其研究成果推向企业, 尽快商业化。

3.2 德国的主要做法及特点

德国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兴办科技园区, 另一方面又采取了许多优惠措施鼓励大学毕业生和青年企业家进入技术园区创办新技术企业。为了加快高校科研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速度, 密切高校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合作关系, 自1983年起, 德国政府还采取专项投资的办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80多个类似科技园区的科技中心或创新中心。建设中心的费用由政府、国家银行和企业各承担1/3。中心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也是免费的。这些中心的经费也由政府、银行和企业按比例负担。[12]

3.3 日本的主要做法及特点

日本大学技术转让机构 (Technolog Licensing Organization, 简称TLO) 架起了大学与企业的桥梁, 沟通了大学和企业, 大大地降低了科技成果的信息不对称性。为加快高校科研成果的产品化和企业化。日本政府制定了大量的法律、法规等支持政策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其中的重要法规之一是《大学等技术转让促进法》 (以下简称《TLO法》) 。TLO法的全称为《关于促进大学等的研究成果向民间企业转让的法律》 (第56号法律) , 于1998年实施, 并于2002年对其进行了修改, 其实施的目的是, 通过TLO机构使大学等国家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能有效地向民间企业转让, 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产业的开拓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产学合作上, 日本政府本着“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基本国策, 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制度, 现在仍在致力于各项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建立完备法制体系的良好环境, 为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促进企业科技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13]

4 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4.1 在大学内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门机构

为了承担起“技术创新”的作用, 国外大学内部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如美国各高校都设有技术转让办公室或者类似的部门;芬兰所有的高校都设有的“技术咨询部”或“技术服务部”, 负责将本校的科技成果向社会推广, 转化为生产力;德国西部50%以上的技术学院建立了类似机构的约占25%。[14]这些机构一方面为高校教师、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寻找市场, 另一方面将企业的课题的经营动态给学校的教师和科技人员,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起“牵线”、“搭桥”作用。在我国, 大学还很少有类似的相对独立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因此, 在我国高校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队伍来支撑的专门机构甚为必要。

4.2 发展风险投资业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与高收益的而且周期长的活动, 这就决定了难以从常规商业渠道中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美国科研成果转化最快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风险投资业非常发达。高科技风险投资事业, 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 但在发达国家已成为实现高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途径。为了使我国高校的科研实力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应大力发展高科技风险投资事业, 引入市场机制, 加速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4.3 健全高校科技成果中介服务体系, 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社会扩散

要保证信息畅通, 使科技成果快速进入市场, 科技中介应发挥更重要的桥梁作用。科技中介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各类创新主体的粘接剂和创新活动的催化剂。科技中介机构是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的服务机构, 在有效降低创新创业风险、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中,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4 充分发挥政府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职能

自1980年开始, 美国政府把科技成果转化纳入相关部门的职责中, 制定了有效的政策措施, 从而进一步推动政府支持的研究开发成果的商业化。[15]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创新系统工程, 外部环境对科技成果转化起着推进或阻碍作用。因此, 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政策环境等。具体来讲, 政府可从三方面着手: (1) 制定法规和鼓励政策, 尤其是需要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 使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法可依; (2) 制定和实施各种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计划; (3) 共建产学研合作机构。

4.5 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科技成果评估标准和利益分配机制

由于科技成果具备无形资产的特性, 其价格难以准确合理地得以确定, 具体操作过程中又缺乏对科技成果价值合理科学的评估标准和原则, 并且合作中还会牵扯到许多具体问题, 如技术转让允许的地区范围、时间长短、付款方式、合作形式、知识产权是否得到有效保护等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造成供需双方在价值和利益分配上的认识不同, 产生分歧, 导致成果转化过程漫长, 甚至失败。因此, 需要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科技成果评估标准和利益分配机制。

综上所述, 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实践中, 高校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项基本功能于一身, 具有对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作用, 高校是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现阶段高等学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 高校通过多种途径和模式转化科技成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 应当承认,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总体状况并不令人乐观。究其原因, 转化模式问题是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上述分析的中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中, 并没有一种模式是适合所有高校的。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选择有利于自身成果转化的模式。此外, 还必须把握科技成果转化的规律, 根据不同的科技成果类型选择不同的转化模式, 方能事半功倍。

摘要:文章分析了国内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和特点, 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建议。

国内外高校 篇8

自20世纪末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据中国教育在线统计数据可知,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2013年达到699万,2014,2015,2016年突破700万,分别达到727万、749万、765万,不断刷新历史记录。但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却一直徘徊在70%左右,待业人数逐年增加,依据初次就业率数据和截止时间计算,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时待业人数34.2万,2013年达到196.4万,12年期间平均每年增加15.7%,加上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拉动效应减弱,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完全匹配,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要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好就业问题,除了各级政府和高校积极寻找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措施外,还应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

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积极采取了有效措施,推行了一系列优惠减免政策;不少企业也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创投基金,为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启动提供帮助;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创业氛围的营造。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大学生创业环境在不断地得到改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尝试自主创业。但是由于政策落实不够到位、资金短缺、经验不足等多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一直不尽如人意。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大学生创业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重点从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胜任力,创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探讨,试图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关的解决方法进行思考。

1 大学生创业意愿研究动态

Krueger(2000)将创业意愿定义为潜在创业者是否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是人们具有类似创业者特质的程度以及人们对于创业的态度和能力的一般描述。是否具有创业意愿对大学生今后是否会走上创业之路具有决定性作用。国内外学者关于创业意愿研究比较多的集中在创业意愿的“构成维度”与“影响因素”两个方面。

1.1 创业意愿的构成维度

Bird(1988)认为创业意愿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创业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市场等的意愿;二是理性的和直观的维度。Krueger(2000)等将创业意愿分为三个维度,包括前瞻性、创新和冒险精神,并探讨了创业环境对三个维度的影响。国内学者李永强(2008)将创业意愿分为责任性承担的创业意愿和无责任性承担的创业意愿。刘志(2013)归纳出大学生创业意向结构包括创业行为倾向、创业希求性和创业可行性三个维度,并提出了创业意向构建的国家框架、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与项目扶持、实施分类培养与个性化教育等三项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措施。

1.2 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Brockhaus(1980)指出年龄、性别、教育水平以及父母角色模型都会影响个体的创业意愿。Bird(1988)认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能力共同决定创业意愿。Luthje(2003)等对MIT的工科学生进行调查,得出创业态度是影响工科学生创业意愿最重要的因素。国内学者李俊(2008)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创业准备、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等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研究结论是:大学生创业对自己的创业能力和品质评价较高,而实际创业准备不足,最终导致创业意愿缺乏。王华峰(2010)等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关键因素包括朋友的支持,风险承受力,领导能力和创业教育等,其中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段利民(2012)等通过调查问卷对GEM模型进行检验,并指出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教育和培训、研发转移和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等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显著。陈文娟(2012)等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探讨了创业特质、创业认知、创业态度以及创业环境等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关系,得出大学生创业意愿更大程度上决定于创业态度。类似的研究还有:王满四等,冯磊等,蔡颖等分别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

2 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研究动态

2.1 国外关于创业胜任力的研究

国外关于创业胜任力的研究比较早,无论是在研究广度还是研究深度上均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胜任力”(competency)最早在1973年由Mc Clelland(1973)博士提出,他直接把影响工作绩效的个人条件及行为特征称为胜任力。1993年Chandler和Hanks提出“创业胜任力”概念,其定义为识别、预见和利用机会的能力。Lans(2011)等对荷兰348个农产品小企业主进行了创业胜任力调查,得出创业胜任力的核心维度包括分析能力、追求能力和网络能力。Omrane和Fayolle(2011)以创办新企业为载体,把创业过程分为新项目发布、创业者承诺、新创企业生存和发展三个不同的阶段,并且从认知视角对不同阶段对创业者胜任力的不同要求进行了分析。Obschonka(2011)等发现,青少年时期的创业胜任力会对日后取得创业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2.2 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研究

国内学者主要从不同的维度对创业胜任力进行划分,通过实证研究,从而确定不同因子所占的权重,进而提出提高创业胜任力的有效对策。王沛,杨景峰和木志荣结合调研数据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维度进行了实证研究。但木志荣(2008)所收集的调研数据没有进行有效的统计检验,其科学性有待进一步验证。而王沛,杨景峰(2010)所选取的被试样本的代表性不强,样本数量也较少,不足以构建出信用效度较高的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吴孝颖(2010)等确定了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主要维度和创业绩效的主要指标,研究了创业胜任力和创业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熊花(2011)指出大学生创业胜任力主要包含智商因素、情商因素和健康因素三个维度,提出除了政府、社会和高校等多方面的要构建支持系统以外,学生也要从自身出发提高创业胜任力。陈建安(2013)等指出创业胜任力是指创业者成功完成创业任务所需具备的能力,并从特征观、环境观和过程观三种不同的角度厘清创业胜任力的概念,然后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划分了创业胜任力的结构维度,分析了创业教育与创业学习对培养创业胜任力的影响,并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创业胜任力培育和开发的方法。

3 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研究动态

对于大学生创业环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环境概念界定与要素划分两方面。

3.1 创业环境的概念界定

Child(1972)认为创业环境属于企业自身感知的客体。Desai(2003)等提出创业环境是一种制度环境,包括标准系统、调节系统和认知系统。国内学者苏益南(2009)认为创业环境是指创业者在进行创业活动和实现创业理想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能够利用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张帆(2010)认为创业环境实际上就是人们创业的内外部条件,它是由综合因素构成的整体。

3.2 创业环境的要素划分

国外最具影响力的创业环境要素划分研究成果包括两个:一个是由Gnyawali和Fogel(1994)于1994年提出的5维度模型,分别是创业和管理技能、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社会经济条件、资金支持以及对创业的非资金支持。另一个是GEM模型,该模型将创业环境分为政府政策、政府项目、研究开发转移、教育和培训、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实体基础设施的可得性、文化及社会规范、金融支持等9个方面。另外,S.Shane(2000)指出,创业的环境方面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但是在可衡量性方面还缺乏相应的工作积累。

国内许多学者也对创业环境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苏益南(2009)在研究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将大学生创业环境分为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教育与培训环境、融资环境、社会文化环境5个维度,指出我国当前大学生创业环境存在缺乏创业扶持政策、创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不完善、创业融资困难等主要问题。张帆(2010)认为创业环境包括时代环境、地域环境、人际环境和物质环境四个方面,并从人才培养环境、政策、实践平台等多个方面提出营造良好创业环境的对策。朱永跃(2012)等从支持主体的视角将大学生创业环境分为政府支持环境、高校支持环境、金融机构支持环境、创业培训机构支持环境和社会网络支持环境等五个部分,并运用实证分析法,提出了完善某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的对策建议。

4 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4.1 创业意愿方面

(1)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关于创业意愿的测量模型没有统一标准,缺乏创业者内在与外在的系统化研究体系。

(2)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多受外界创业环境的影响较大,在现有的研究中基于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少;同时,系统性考虑创业环境中各因素对创业意愿作用的差异性的研究更少。

(3)大多数的实证研究多是通过对某一地区的大学生创业意愿进行调查,但是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极大的国家,不同地区(如西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的大学生创业意愿也会有较大差异。另外,不同就业形势的高校的大学生创业的意愿应该也会有所差异。因此,现有的大多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2 创业胜任力方面

(1)关于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大多数是在当时的背景下以某个角度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但是社会发展背景是动态的,因此,大多数的研究相对比较缺乏前瞻性和综合性。另外,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维度的划分主观性较强。

(2)有不少学者是通过调查获取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因素的重要程度的,但是调查对象的选取多数是在校大学生,缺乏实际创业经验,只是凭主观意愿选择其认为重要的因素,但是在实际创业过程中,可能与其有所出入。另外,即便是对正在创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很多并未真正取得创业的成功,创业胜任力因素在创业者身上的绩效很难区分优劣,在研究对象的选择方面缺乏细致的划分,导致研究结果在科学度上不足。

4.3 创业环境方面

(1)国内外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创业环境模型,但是对于创业环境的维度划分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学者对于创业环境的维度划分随意性大,缺乏科学依据。

(2)国内关于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研究多数是简单的理论阐述或现象描述,研究方法多以定性分析为主,运用定量分析的研究还很少。

5 对策与建议

(1)对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研究:在模型构建方面,应该综合国内外众多研究成果,使构建的创业意愿模型尽量完善、科学;在研究内容方面,应该注重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系统性地考虑创业环境各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便于实际操作中有意识地注重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较大的因素,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在调查对象选择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地区差异与高校间就业形势的差别。

(2)对于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研究:在研究角度选取方面,应根据不同形势下对大学生创业胜任力要素的要求不同进行动态研究;在模型构建方面,应结合国内外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模型,构建尽量科学的研究模型;在研究对象选择方面,应该对不同创业阶段的大学生进行区分,是否具备实际创业经历对创业胜任力要素的认可程度是不同的。

(3)对于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研究:在模型构建方面,应该在国际上具有权威的模型基础上进行构建,跟随时代需求,不断完善模型,使其能够充分反映实际情况,真正能为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在研究方法方面,由于我国关于大学生创业环境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方法多以定性分析为主,但是为了取得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应与科学的定量分析相结合。

6 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可知:(1)创业胜任力维度划分应当根据不同地区院校特点,区别对待,划分适合某一类高校或专业学生的维度,值得进一步研究;(2)创业意愿与环境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细化,找到真正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微观因素,这一方面可以借鉴行为经济学与心理经济学分析的理论;(3)创业胜任力研究应当更着重于系统性,不单一研究大学生创业的的胜任力,与胜任力有关的其他影响应当加以研究,以在控制其他因素影响前提下研究大学生胜任力才显得更有实际意义。

国内外高校 篇9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教学, 所以在高校中, 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优劣与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务管理的效率和现代化程度。我们需要一种灵活智能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来解决半自动化的管理方式, 应对高校发展中的“规模膨胀、教学教务工作繁杂多变”的态势, 提高管理效率, 实现大学校园教务管理的电子化、协同化、网络化, 使教务部门能更有效地管理和监督各院系的教学、学籍、成绩、课表等其他事务管理, 使管理人员及时而充分地获取自己的工作日程、通知、会议等。

一、国外高校教务系统的研究现状

世界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 他们一般具有较大规模的稳定的技术队伍来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持, 有自己高带宽的专用网络, 来重新调整教育目标, 制定教育改革方案, 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教学系统的现代信息化管理, 国外的许多大学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和研究, 从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 现在已比较成熟, 形成了一套规范科学的管理模式。在国外, 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并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建设, 构建出一个较成熟的数字化校园平台。目前美国已经有85%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目录服务, 有72%的高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注册服务。在欧洲, 各个大学也相继建立了信息化教务管理平台。

其管理信息系统模式一般都是以全局数据信息集中统一管理的中央数据库模型, 而软件开发的系统架构多半也是以C/S, 或者B/S模式进行设计的, 它们将整个学校的教学资源以集中数据平台的方式从全局的角度统筹管理, 以提高整个教学管理效率, 加大不同系统和模块间的数据流通速度。由于多年的探索和改进, 目前国外高校的这种管理模式规模已初具规模, 其运行也处于一种比较完善和稳定的阶段。

虽然国外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已逐渐成熟, 但由于相应的教学机构和国情的不同, 教学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差异, 我们还不能完全照搬他们的管理系统模式, 只能是在借鉴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合我国实际教育和管理行为的教务管理系统, 所以也不在此详细叙述。

二、国内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和逐步产业化, 我国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经过了很多年的努力, 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从引入PC开始, 到建设初级校园局域网、中型百兆校园网, 乃至大型千兆校园网和互联网数据中心 (IDC) , 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地跨上一个新的台阶。条件好的学校, 依托校园网, 围绕本校教务管理实际情况开发各管理模块;条件差一些的学校, 就采用单机版的教务管理系统, 仅实现其中一些相关的模块, 并不是全部教务管理环节都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现在, 各大高校在经历了以硬件投资为主的校园网建设之后, 在需求的拉动之下, 开始了新一轮注重软件建设、以“强调应用”为主题的、以软件开发为主的应用系统改造的新的阶段。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 主要是在传统校园建设的基础上, 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手段, 将分散的信息资源统一进行管理, 形成一个虚拟的数字空间, 使得现实的校园信息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和扩展, 从而实现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各高校的教务管理系统都有自身的特点, 不尽相同。在该阶段, 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建设目标是在传统校园网系统的基础上, 利用先进的开发技术, 将各种分散的教学资源统一起来, 搭建出一种异构的数据共享平台, 并在该数据平台的基础之上完成各种老系统改造和新系统的开发, 从而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需要。

但, 传统的信息系统架构基本上都是基于局域网、客户机/服务器模式。基于局域网方式开发的系统, 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但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差。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是在局域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主要是以服务器的计算为主, 对客户机的要求不高, 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控制较强, 目前这种架构多数用在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领域中, 缺点是对于分布式应用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差。

浏览器/服务器 (B/S) 结构主要是针对分布式应用而开发的, 是对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一种改进和升级。通常情况下可以将该模式下的系统分为三层架构, 也就是浏览器层、Web服务器层和数据库管理层。浏览器/服务器 (B/S) 模式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架构, 对于解决分布式应用有良好的效果, 但是对于系统的安全和用户控制能力较弱。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制度的不断加强和深化, 而教务教学工作是一所高校的工作重点内容, 是整个学校日常工作的核心和基础, 需要利用现代化高科技管理手段组织、管理、协调和指挥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关的活动, 以便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同时需要能够灵活智能的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这就使得高校的日常教务工作越来越繁杂多变, 而传统的信息系统架构, 在技术层面和业务逻辑层面并不能直接的通信和交互, 这就不能满足复杂多变的业务逻辑处理需求, 而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 新的基于Java EE的多层体系架构的信息管理系统快速地发展起来。

基于Java EE的多层体系架构的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是在传统软件的三层架构的基础上, 增加了一层业务逻辑管理层, 该层主要是集成整个大型系统中的业务功能模块, 并将其抽象为业务组件。多层体系架构则根据具体的系统需求灵活的调用业务逻辑组件, 完成不同商业应用之间的业务集成功能。多层体系架构为企业提供的威力和灵活性是强大的。如果一个组织将它的IT基础设施抽象出来, 并以粗粒度的服务方式表示它的功能, 那么服务的消费者就能够以独立于底层实现的方式访问。

在功能上, 主要是包括信息管理功能、系统查询功能、学籍成绩管理功能、教学计划管理功能、课程管理功能、教材管理功能、教师管理功能、选课功能、排课管理功能、考级管理功能、考场编排功能、教务信息管理功能等等。如由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所使用的教务管理系统主要包含数据维护、基本数据管理、教学计划管理、开课管理、学籍管理、教室管理、排课管理、毕业管理等。各模块的功能划分又体现了开发者对数据库的建模思路, 模块的划分映射到相应表对信息的划分。在运行模式上, 教务管理系统的基于网络使信息管理集中化, 利用网络数据库存储信息, 通过专用客户端界面, 实现各院系与教务处的业务往来。采用文件共享的网络结构, 利用桌面数据库存储信息, 教务处内各模块管理人员通过专用客户端界面对各模块进行操作。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务管理模式的同时, 结合本校的具体实际情况, 设计开发符合自己条件的教务管理系统。但是大多数的高校没有自己的教务管理系统技术研发能力, 普遍热衷于以直接购买软件公司产品的方式来搭建本校综合教务管理平台, 而且都十分期望能够选择一套技术成熟、功能完善的综合教务管理系统软件产品, 如清华大学开发的“UEAS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湖南青果软件有限公司的“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杭州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正方高校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湖南强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强智综合教务管理系统”、西安康德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高校综合教务管理系统”等。根据青果软件有限公司和正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网站发布的信息可知, 截至2010年6月, 青果公司软件高校用户已达700余所, 正方公司软件高校用户已达800余所, 两家公司的软件产品已占据了市场的主要份额。

三、结束语

纵观目前国内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在安全性和信息更新化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计算机网络具有形式多样性、终端分布不均匀性和开放性、互联性等特征, 容易受病毒、恶意软件、黑客和其他不轨行为的攻击, 因此加强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安全措施就显得相当重要。且各现有系统资料资料单独建立, 共享性差;在以管理者为主体的方式中, 信息取舍依赖管理者对于信息的认知与喜好, 较不容易掌握用户真正的需求, 也因此无法完全满足用户需求。这些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摸索与完善。

摘要:高校教务管理系统是高等院校日常工作的重心, 工作繁杂多变, 涉及到整个院校的各个部门和领域, 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管理系统。为进一步提高高校信息化管理水平, 研发基于网络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 以便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实现教务管理的智能化。本文对国内外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国内外现状

参考文献

[1]马恒宇, 《浅谈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现状与改进建议》,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2]袁月梅等, 《国内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发展概况分析和网络化运用研究》, 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7

论国内外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差异 篇10

1. 观念。

中国强调思想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国家是国防的主体, 在政府的主导下, 进行更多的理论教育。俄罗斯的国防教育重在培养尚武精神。美国把保卫祖国和民族利益作为全体公民的“终身义务”。法国把“精神防务”作为一种威慑力量。印度宣称自己的社会制度最民主, 号召民众为保卫祖国而献身。

2. 目的。

国防教育的目的由其所处的安全环境决定, 具有较强的时代性。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备战为目的;20世纪80年代, 是确保利益安全、呼吁和平、反对战争、倡导和谐、培养国防观念、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目前, 则是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国防观念, 核心是发展利益。朝鲜、以色列、伊朗、叙利亚等因所处的安全环境比较严峻, 以备战为目的。日本是增强优患意识, 为其军国主义扩张政策寻找借口。美国的国防教育是其政治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其世界的主导地位。

3. 机构。

随着高校机构改革, 高校军事教学机构出现了多种合并:保卫处与武装部合并为武保部;学生工作处和武装部合并为学生工作处或两者联合办公等, 一些保留武装部的学校无专职军事教师或机构设置名存实亡。目前, 中国已正式开展国防教育的普通高校, 大多数也成立了相应的军事教研室, 没有成立教研室的暂由武装部或其他部门代管。教研室多归校直属单位, 与武装部是平行关系, 另有少数教研室为武装部下属单位, 仍无专门的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主管部门, 自上而下未形成有效力的管理机构, 易出现责任归属不清等问题。俄罗斯在学校设军事教研室, 还设军事系, 如医科大学的军事医学系、经济学院的军事财会系等, 培养具有高等军事专业知识的国防人才。

4. 师资。具有高级职称的比较少, 无职称的占比例较大,

年龄结构年轻化。目前中国高校专职军事教师大专学历的最多, 其次是本科以上学历, 还有初中以下甚至是无学历, 以及少数的高中学历者。瑞典的心理防御委员会专门负责国防教育, 直属政府领导, 成员由教育部、文化部、警察总署、国家电台和电视台、各大报刊的最高负责人组成。越南的国防教育由现役军人、院校教师和国防教育中心教师组成。泰国由部队派人与地方教育部门一起, 对大学生进行军训和国防知识的学习和教育。以色列、朝鲜、美、英和波兰的国防教育师资由军队的现役军人承担。

5. 立法。

中国的国防教育立法相对外国建立较晚, 2001年4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内容较宏观, 操作性不强。20世纪50年代初, 国外就有不少国家把国防教育纳入了法制的强制轨道。美国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的国防动员法规及具有法规性质的国防动员计划, 如《1947年国家安全法》、《普通军训与兵役法》等, 并且设立了军训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 1958年通过了《国防教育法》, 明确了国防和教育的关系, 使两者齐头并进。

6. 教育内容。

中国传统的国防教育有军事训练及军事理论课教育。前者, 各高校采用集中时间开展训练;后者, 现行教学大纲下无确定课本, 各校的课本参差不齐, 课时有长有短。国防教育从内容上和形式上均单一, 且国防教育未渗透和交叉到其他学科中, 学生基本上完成军训及修完理论课后就没再接受正式的学校国防教育。英国为强化学生防务意识, 除在许多大学设有专门的军事学位, 办有专门的军事刊物外还利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舆论优势, 开辟专栏和专题节目, 让学生回答有关防务的基本知识和一些重大问题, 并在许多学校建立各种军事研究团体, 广泛吸收学生参加, 且把它作为学生防务教育的重要社会活动。学生可自愿参加陆、海、空军组织的训练活动, 训练时间安排每周一二个晚上或周末, 假期集中训练一二周。参训学生可领取参训费。其中部分参训学生已与国防部签订参军合同。根据合同, 学生学习期间由国防部支付学费, 并发给生活费, 毕业后参军。如违约, 学生将如数退还所有学费和生活费。

表1

各国国防教育的经费承担以色列越南

国家承担部门

中国

印度

中央和地方

中央和地方

国防军

国防部 (培训部门)

英国国防部

美国国防部

最高司令部

7. 教育经费。

各国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经费几乎都由国家负担, 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地方政府也承担部分教育经费, 美国还设立了军训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制。

泰国

参考文献

[1]刘大维, 汪强.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4) .

国内外高校 篇11

【关键词】国内外;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综述

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有效体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是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了解国内外高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从而能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加强组织和管理,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柳礼泉等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中,从合理定位、知行合一、基地教育、社会实践、阅读实践、案例教学、研究实践、校园文化、虚拟环境、必备条件、保障机制、立体评价、师者先行等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戴艳军、杨慧民主编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教学参考用书通过“教学案例”、“思考讨论”、“案例点评”、“教学建议”等模块的设计,紧密围绕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心筛选和解析了近百个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实际和心理需求,可读性强且极富教育启发意义的典型教学案例。为集中说明问题,该书对教学案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加工整理,其内容是对本课程示范教材的拓展、深化和丰富,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又能够拓宽学生的理论视野,为该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

贾培荣在《“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研究》中对“基础”课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实践教学现状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开展实践教学的建议。徐锋华、赵海燕、张春梅在《“基础”课实践教学探讨》中分析了该课程实践教学与一般教学活动的不同,并论述了实践教学的一些原则。王滨有在《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和德育活动刍议》中提出高校“基础”课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和德育活动有机结合,提高课程实效性。吴建国在《“基础”课实践教学探索》中重点阐述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意义。黄焕初在《“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路径》中论述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并就其实施途径进行了设想。

杨军在《“基础”课实践性教学研究》中论述了“基础”课实践性教学的理论基础、特点、范畴,分析了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实践性教学的体系架构。屈莲花在《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法研究》中论述了高校“基础”课的性质任务、主要内容及教学方法,分析了“基础”课运用实践教学法的依据与必要性以及实践教学法的类型、实施及效果。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虽然没有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但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国民精神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和历史教育的旗帜下悄无声息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很重视对公民的“美利坚民族意识”教育。老布什在《重视德育教育》一文中强调:“必须把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家庭参与重新纳入教育计划。”美国极力强调学校德育环境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强调的是一种间接性、渗透性的教育注重实效性首先表现在正面灌输的同时,注重将课堂灌输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延伸教育宣传的时间和空间,避免生硬说教。

英国1988年颁布的《国家课程》把培养“有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的绅士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在政府规定普通学校八项基本目标中,有四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法国在学校开设了“共和国公民的伦理与道德”课程,其目标“在于使每个人获得自由和负有责任,在于培养集体观念,使每个公民成为有教养的人。”德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政治养成教育和宗教教育开展,政治养成教育工作受到德国社会的大力支持并以法律的方式被明确规定。《联邦德国教育总法》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

俄罗斯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重建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理念,重新恢复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如俄政府颁布的《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纲要》中,不仅强调要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而且对这支队伍的补充及激励机制都做出了明确的表述。

日本在其规划的《21世纪教育目标》中认为:“只有重视思想素质的培养,才能保证人才的健康成长。”将“二战”后教育实现目标“智、德、体”的顺序改为“德、智、体”,呼吁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应与其他学科有相同的地位,设置为必修课。

朝鲜十分重视对社会全体成员进行主题思想教育,并探索出了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例如:说服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使他们自觉地接受先进思想,形成坚定的信念,克服他们在思想意识中存在的不足;榜样教育,利用正面的榜样进行感化是朝鲜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课堂教育,主要是通过政治课和其他各种教学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2]柳礼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3]戴艳军,杨慧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贾培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⑸

[5]徐锋华,赵海燕,张春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探讨[J].学习月刊,2006.⑼

[6]屈莲花.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实践教学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国内外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 篇12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高校,综述

近年来, 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 学分制在各高校中得到普遍的推广, 这进一步扩大了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和学习的自主性。如何帮助大学生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 确立自己的人生规划,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具备顺应时代要求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的推广, 全面、细致和客观的总结分析其在整个层面上的运作显得颇为重要。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与理论基础

从西方教育史上看, “导师制”概念的产生可追溯到14世纪的英国, 由当时创办牛津大学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提出并实践, 直到17世纪, 导师制才普遍被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应用于研究生教育中, 这时的导师制实际是“个别辅导制”。美国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于1869年在哈佛大学推行本科生选课制, 1872年开始实施学分制。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在19世纪末开始仿效美国高校实施学分制, 并进一步将原来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推广到本科生的培养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仿照英国牛津、剑桥等高校的经验建立导师制。1937年, 英国学者Michael Linsday在受聘我国燕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时, 开始着手推行导师制。1938年, 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将本科生导师制普遍应用于本科生教育中。鉴于导师制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行之有效的作用, 当时国内其他高校相继效仿。新中国成立后, 高等学校普遍实行前苏联的学年制, 取代了解放前的学分制, 因此, 导师制也未能在国内推广。进入21世纪后, 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开始在部分院系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国内对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起步晚, 主要集中在经验、做法等实证研究上。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相对成熟, 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 比如学习自由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学习自由理论是西方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理论基础, 最早是由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洪堡提出的。学习自由理论是指学生选择什么时间学、决定学什么、怎么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独特思想的自由。多元智能理论是在1983年由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中, 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现象上提出的。他认为, 人的智力应该是一个量度他的解题能力的指标。他在《心智的架构》里提出, 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存在等范畴。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

韩少华、余柏民认为导师是指为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额外进行学科辅导的教师, 也指有时与学生及其家人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教师。发展至后来, 导师泛指在高等学校或研究部门中指导学生学习、进修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师, 特指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完成课题研究和毕业论文的教授或副教授。导师制是指导师在一定期间内, 对少数几个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方法, 目标是以问题为中心,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内容、研究方向、人生规划等都诉诸于导师的指导, 导师和学生之间定期交流和沟通, 导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更多是扮演一种“师父”的角色。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实行班级制和辅导员制的同时, 聘请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 对他们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学生管理和教育制度。

三、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多年来, 很多学者就高校在实行学分制的同时有必要配套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已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全面的本科生学分制应包括选课制、学分绩点制、导师制和聘任制等基本制度, 其中选课制是前提, 而导师制是实施学分制的重要保证。现阶段我国高校推行的学分制, 已与选课制、导师制、学籍管理制度、学分互通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随着学分制的全面启动, 建立适合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已势在必行。由此看来, 导师制可以说是学分制顺利实施的制度保障之一。此外, 学生在本科阶段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阶段, 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塑成阶段, 因此, 有学者认为, 导师制应用于本科教育比研究生教育更有意义。

四、本科生导师制的实际应用模式

本科生导师制因高校文化的不同、师资力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应用模式。金津在其硕士论文中对中国学者廖英和胡守华就本科生导师制实际应用模式的研究进行了很好的归纳总结。廖英从导师的角度出发细化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模式, 不同类型的导师制对教师资格与投入的要求不同。例如, 实行“多栖教师模式”的导师制是指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指导, 担任导师的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和教学经验。英国剑桥大学便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辅导员模式”的导师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指导, 这种模式对导师的专业素质、师生比等要求相对宽松, 导师相对年轻化, 指导周期可以较长, 指导学生的规模较大。“专家模式”的导师制主要是从导师的研究方向出发,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的专业指导, 因而对导师专业素质及教学方式做了严格的要求。牛津大学是“专家模式”的典型代表。最后, 廖英提出我国现阶段应实行“阶段性”、“综合性”、“纵横性”的本科生导师制。胡守华从导师制实施对象及周期的角度将中国目前实行的导师制划分为四种类型:“全程本科生导师制”, 从入学起就跟随导师进行研究性学习, 导师从思想、学业、和生活各方面给予全面指导;“高年级本科生导师制”, 从高年级开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 指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举办讲座和研讨会;“英才本科生导师制”, 按照一定标准, 在优秀学生中实行导师制;“低年级本科生导师制”, 为推进和完善学分制, 学校在低年级学生中实行导师制, 帮助学生选课和选专业。

五、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尚属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其研究尚处在起步和探索的阶段, 许多学者对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的实施给予客观的分析, 总结如下:

1. 思想上曲解“本科生导师制”含义。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时间较短, 加之, 中国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比较深, 一些高校对学分制教育的实质、特点与意义尚不完全理解, 也就决定了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际应用缺乏正确的认知。现今, 一些高校普遍欠缺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土壤, 缺乏科学的实施方案。同时, 一些教师自身在担任导师一职的时候, 对自身的定位也不科学, 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身的事情, 不能恰当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致使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只停留在字面意义上。

2. 本科生导师制缺乏良好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

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高校的实施尚属探索阶段, 很多高校缺乏对导师的激励和监督, 随意性比较大。而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没有任何经费的投入, 一些导师的工作更多是出于一种“义务劳动”, 这不利于增强导师工作的积极性。本科生导师制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院系权责不清, 学生工作部门、党团组织和导师之间的联系不强, 对导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 容易使导师对其工作缺乏责任心。

3. 本科生导师制的师生比过低。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对高校导师数量的要求很高, 而随着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 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在上海交通大学许多院系, 一位导师一般指导三到五位同学, 但是国内许多高校的导师一般要指导10位以上的学生, 而导师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压力比较大, 其本科生导师一职根本无法覆盖每一位同学, 所以, 本科生导师制的设立也就形同虚设, 失去其应有的意义。

4. 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导师和学生是本科生导师制应用过程中的双主体, 双方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紧密和谐的。而在我国高校中, 在本科生导师制指导关系确定方面, 由于缺乏“双向选择”的确立原则, 由院系层面的指定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同时, 较之国外, 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对导师和学生每周内都有交流时间的规定。在我国高校中, 本科生导师制缺乏对学生的约束, 往往出现在给学生指定教师后, 学生对导师的工作缺乏科学的认知, 对其研究的方向缺乏兴趣, 学生和导师“零交流”的局面。

六、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对策

由于本科生导师制尚处在探索阶段, 会遇到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但是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 本科生导师制已经彰显出其精英教育的品质和价值, 是一种蕴含无限生机的育人模式与机制。在吸取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 许多学者也总结出了加强本科生导师制管理的一些优良做法。

1. 科学合理的定位是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根本。

对本科生导师制科学合理的定位就必须首先正确认识本科生导师制与学分制、班主任和辅导员、研究生导师和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本科生导师制是为了减少混学分、凑学分而引起的选课盲目性、片面性, 满足学生弹性学习的需求。严格意义上, 本科生导师制是学分制的一种重要补充。其次, 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事务,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业指导的负责人和联系人, 本科生导师不担负日常教育与管理的任务, 三者权责分明。再次, 任课教师是学生课堂教学的第一负责人, 研究生导师在学生科研、论文指导上负有直接的责任。在我国一些高校中还对之加以区别, 比如北京大学把本科生导师制定义为顾问导师制, 上海交通大学着重在对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指导和辅导, 这两个大学都明确导师不直接负责学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2. 创新本科生导师制的实现范式是实施的关键。

针对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应用过程中师生比例低的现象, 众多学者也总结出来一些新的做法和经验。第一, 针对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个人自由选择和自愿组合, 鉴于此类学生相近的资质条件、价值取向和情感认同, 采用“多对多”、“导师组”和“一对多”等的形式, 可以促进学生在特定方面的发展。第二, 项目导师制。我国高校中, 针对学生全面的发展, 会有创业学院、大学生挑战杯等以学生自己的研究为支撑的项目, 高校可以设立此类项目的导师, 为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开发提供载体和平台。第三, 论文导师制。论文导师制在高校中的普及相对全面。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组织框架、研究思路、参考文献等给予指导, 提高学生的论文质量, 同时, 也避免了任课教师“批量阅卷”的弊病。第四, 英才导师制。英才导师制的实施是大众化教育平台上实现精英教育的内在要求。低年级的学生通常情况会以通识教育为主, 其专业的发展方向尚不能完全确定, 英才教育可以从大三开始, 针对学生在校已经取得的综合排名和相应的兴趣爱好, 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 确立自己的导师。

3. 健全运行体制和机制是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保证。

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需有校、院系层面健全完善的运行体制和机制, 其中包括资源整合共享机制、经费长期投入使用的机制、遴选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评价机制和准入准出机制。实际应用过程中, 需要着重完善的有: (1) “双向选择”机制, 导师的研究方向、学习背景、学术业绩以及所带学术的情况等, 切实通过保障知情权来落实选择权。 (2) “交流合作机制”, 为了避免本科生导师制“空壳”的现象, 需要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给予相应的约束。我国厦门大学等高校采用《指导册》等形式对学生和导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时间、内容等给予详细的阐述, 增加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3) “目标责任制”, 本科生导师制应把整个指导期划分为几个阶段, 坚持阶段性任务和终极目标的有机结合, 实现“导”的义务与“学”的责任的统一, 通过双方目标责任的落实来促进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刘月秀, 谭仕林, 徐正春.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8) .

[2]张宝昆.人的因素对大学发展的影响[J].外国教育动态, 1988, (1) .

[3]韩少华, 余柏民.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的比较研究[J].班主任之友, 2006, (5) .

上一篇:数据光盘下一篇:室外照明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