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对策

2024-09-22

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对策(通用8篇)

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对策 篇1

浅谈国内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

(×××学校×××学院,410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旅游业正处在一个稳步向前发展的过程,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影响其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最终解决,不仅会阻碍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还可能使中国旅游业不断恶化甚至陷入万劫不复。本文主要针对国内旅游业的现状做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现状;解决方案前言

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要素。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起来。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2.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每一年人数平均增长10%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也在10%以上。

2.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游览购物仅占15%。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

58元。

2.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江浙泸、广东等地,象敦煌、九寨沟、西双版纳、黄果树瀑布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2.5天~3.5天,“一日游”也占有很大比重。

2.4、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加入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主要地位。

2.5、旅游法规不健全,经营秩序混乱。旅游者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护,国内旅游者“花钱买罪受”,被宰被骗,屡见不鲜。由于旅游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性,容易导致垄断价格,有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自行定价,巧立名目,价格多变,如报纸上披露的庐山、华山垄断旅游景点,旅游者拍照要收费。广西桂林“野马”宰客十分厉害。有的甚至规定只准本地车辆上山接送客,外地车辆严禁上山(如山西五台山)。价格变化多端,乱涨价严重,存在着“质次价高,质次不符”的现象。国内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与建议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对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各项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针对以上现状及缺点,国内旅游业应从几个方面开展:

3.1 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提高城市旅游产业定位与扩大规模,高度重视旅游业,制定了旅游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但是,从目前我国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看,产业规模还不够大,与世界先进旅游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建议切实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旅游的积极性,做强做大旅游产业,推动促进旅游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3.2 加大城市旅游投入,加强宣传活动

近年来,我国对城市建设、旅游功能配套设施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财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目前我国旅游市场宣传促销经费投入情况看,资金投入少,难以满足目前旅游市场宣传促销的需要。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旅游业的宣传工作,每年划出一部分经费,其来源可从各级政府税收拨款,另一方面也可敦促各有关旅游企业支付一定的宣传费用,群策群力,把宣传工作做好。对主要客源国,宣传应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避免以“名山大川”千篇一律的做法,因为不同的客源国有不同的爱好,例如夏威夷在日本客源市场之所以有竞争大,重要原因是突出“冲浪、海泳、夏威夷歌舞”等自身特点。我国对日本则可以“文化古迹、名族特色、佛教胜地”等为特点。在宣传方式上,也宜采取多样化,如通过举办旅游产品展销会、各行业交流会、缔结友好城市、组织友好访华团,并通过各种图文并茂的印刷宣传品等。多渠道融资,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境外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实行重大外宣、招商、文化交流等活动与旅游宣传有机结合,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性、世界性的交易会、博览会,举办层次高、规模大、轰动效应强的会展、旅游节庆活动,烘托旅游气氛,营造旅游氛围,打响旅游品牌。

3.3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以完善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各项配套设施。

象西方发达国家,为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努力使凡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行业,包括宾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都做到尽善尽美和富有特色。我国目前因财政困难,对旅游业仅有少量投资,而且这情况在近几年不致会有大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设施的庞大需求与资金短缺的现实形成尖锐的矛盾。因此,只有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对外开放面,对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各行各业,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是唯一可采取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在较短时期内全面改善我国的旅游环境。

3.4 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1)加大红色旅游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卓越贡献及在中国革命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使外界增强对革命老区的认识。特别是要弘扬革命老区在继承革命传统、振奋革命精神方面的积极影响。

2)推进红色旅游区域协作。为了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国家旅游局提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构想,即全面整合“红色旅游”资源,大力构建“红色旅游”体系,不

断推出“红色旅游”精品和线路,并逐步辐射到其他“红色旅游”区(点)。推进“红色旅游”意义重大,既是促进中国旅游业更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又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发展、整合各方资源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需要,更是推进中西部旅游、进一步增强中国旅游业发展后劲的需要。

3)向延安等较知名的红色旅游区学习。延安是较早发展起来的红色旅游区,取得了较好的经验。革命纪念馆是延安最主要的景点之一,该馆在国内首创“说、唱、跳”相结合的讲解方式,使珍贵的史料成为鲜活的延安精神传统教育课堂。他们还组建“延安精神宣讲团”赴全国各地宣讲,受到广泛好评;在学校里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为“小小讲解员”,请他们利用节假日为观众做义务讲解,得到了参观者的普遍赞誉;聘请研究延安精神的专家、学者和老红军、老八路、老干部,组织开展报告会、读书会、“重走转战陕北路”等活动,增加大家对延安这座红色城市的了解与热爱。

4)积极开拓思路,在加强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的前提下,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按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进行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各种渠道引进外部资金、融集民间资金,保证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开发资金的充足,采取合作、合资、租赁、转让等多种灵活的经营方式,盘活红色旅游资源,尽快产生红色旅游的带动效应。

3.5 进一步规范城市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近几年,我国始终把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作为发展旅游的中心任务来抓,积极开展旅游市场整顿,打击各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行为,不断优化城市旅游环境,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旅游商品无明码标价,城市服务存在站点少、发车密度低,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建议适当增加车辆和站点,进一步方便满足游客的需求。同时,进一步搞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服务水平;加强旅游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业务精通、服务一流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在全社会强化“亲旅”意识,营造“亲旅”氛围,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不断实现旅游业发展的新突破。结论

中国地大物博,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及丰富的资源方化,具备着大力发展旅游行业的必要条件。只要我们能够解决目前存在的困难,扬长避短,师夷长技,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旅游业将会站上一个足以令世人仰慕的高度!

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对策 篇2

一、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 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 在旅游人数方面呈现了稳步增加的态势, 且旅游消费总额也不断增加;在旅游消费结构方面, 购物消费仅占一小部分, 大多数的资金都花费在吃住行方面, 观光旅游占据着绝大比例, 旅游质量较低;在旅游服务方面, 相关服务配套设施相对比较落后, 且服务水平普遍不高, 不能满足游客享受性的服务, 所采取的相关措施还远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 主要遵循就近原则, 且多数倾向选择知名度较高、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旅游景点。

二、我国国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1. 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缓解就业压力。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服务行业, 其行业系统十分庞大, 且对服务人员的要求相对较低, 许多劳动者经过适当培训都可以从事旅游行业, 因此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 有利于促进区域地方经济的发展。

通过发展旅游业, 能够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 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于缩小区域内的贫富差距有一定的益处。

3. 能够带动区域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新产业的产生提供了新的机遇, 有助于相关产业的资源整合, 促进产业链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4. 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

通过发展旅游业能够拓宽游客视野, 陶冶情操, 促进游客的身心健康, 实现游客精神上的愉悦, 满足精神生活需求。

三、当前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旅游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从事旅游行业服务工作的人员的整体素质还相对比较低, 专业水平较差。管理人员对市场营销的理解不够深刻, 只能通过打价格战来吸引客源, 不利于旅行社的未来发展。有些导游不注意自身服务技能水平的提高, 过分追求经济利益, 将工作视为一种单纯的挣钱手段, 严重损坏游客利益。

2. 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投入的资金和精力都比较少, 一方面景区的安全基础防护设施建设存在漏洞, 游客的人身安全不能充分得到保障, 另一方面景区交通设施建设不足, 遇到客流高峰堵车事故常有发生, 此外相关服务场所建设不足, 过分追求高档化, 超出了普通游客的经济承受范围。

3. 国内旅游业市场秩序混乱, 缺乏足够的法律保护。

当前我国旅游业还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手段, 宏观调控能力呈现出不足的状态, 这就导致了旅游业市场秩序的混乱, 一方面行业内部的竞争秩序混乱, 单纯靠打价格战来吸引客源的状况经常发生, 极大地影响其他单位的利益;另一方面行业经营秩序混乱, 损坏游客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 游客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证。

4. 旅行社产品过于单一, 缺乏多样性。

旅行社单位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关投入不足, 旅游产品缺乏足够的特色, 普遍大众化, 多样性和新鲜感都略显不足, 很难吸引到人们的注意。同时旅游单位专利意识不足, 侵权事件时有发生。

四、解决国内旅游业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1. 对旅游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要注重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通过对其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新来实现自身素质和水平的提高, 为游客能够提供更为专业更为舒心的服务, 要使工作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正确的认识, 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2. 加大对旅游景区基础服务设施的投入力度, 保证质量。

旅游景区要加大对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对相关设施要进行充分地完善, 使其能够充分地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 满足游客的使用需求, 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同时要注重对新景点的开发, 将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产品。

3. 国家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约束市场秩序。

国家应当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步伐, 建立起一套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 来充分约束规范市场秩序, 减少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出现, 同时为游客的切身利益提供充分保证, 对于损害游客利益的行为要予以严厉惩处。

4. 旅游单位要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 树立加强专利意识。

旅游单位要深化对市场营销的认识和理解, 以实力和服务质量来开拓市场, 要加大对旅游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 通过打造出具备自身特色的旅游产品来吸引游客的眼球。

五、国内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就目前形势来看, 一方面, 国内旅游业的旅游方式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 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旅游观光, 增加了旅游的娱乐性和享受性;另一方面, 旅行线路逐渐延长, 人们不再仅限于短途旅游, 大范围跨区域旅游不断增多;同时, 旅游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在吃住行等方面旅游单位提供了更为优质的服务, 提高了游客的旅途舒适程度。

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 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 同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预测, 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国内旅游业朝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姝, 彭巍, 蒲妍冰, 董明达, 沈娱.中国大型项目旅游的发展态势及对策分析[J].社科纵横 (新理论版) , 2012年04期.

[2]张榕.新世纪浦江县旅游业发展思考[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关于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旅游业;文化;发展

历时六个月,余秋雨先生走过了26个国家96个城市,《行者无疆》这本书从文化的角度记录了余秋雨先生在旅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从余先生优娴、从容的笔触中,笔者感受到中西旅游业发展上的差异,结合自身的所感所闻,对国内旅游业的发展有以下几点思考。

1.改变狭隘的旅游观

中国是个最具旅游潜力的国家,联合国有关部门也曾预测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旅游终点国,但目前中国还远远没有成为国际旅游的热门地带。这主要与观念有关。国内往往将旅游活动狭义的界定在景区、景点范围内,可在欧洲,日常生活场所也会被看作观游对象,比如周末热闹的小广场、傍晚路边的咖啡厅。所以在欧洲,即使是那些不太发达国家,很多普通家庭都有接待外国旅客的能力,大量寻常道路都有符合国际规范的路标、加油站、咖啡馆和厕所。可在中国,沿途厕所问题是使外国游客止步的一大因素。这一方面说明国内旅游观的狭隘,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我国城市公共设施的不完善。而当在我们国家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出现游客自由的脚步的时候,我国将成为一个旅游大国,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2.保持景观的原汁原味

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欧洲比国内更能保持原汁原味。

自然景观上,比如奥地利的山区景观。余先生写道:“奥地利的当代风采……应该走远一点去寻找,走到那些当初被看成冷僻荒野的山区农村,走到因斯布鲁克到萨尔茨堡、林茨的山路间。寻找时,有小路应该尽量走小路,能停下逗留一会儿当然更好。”奥地利的山区满山满坡种植地毯般的绒草,或者整治一片片森林,色调和谐统一。草地、森林虽经人力所致,但人的痕迹却完全隐潜。农舍全部采用纯净的自然色,原木色、灰褐色或是深黑色,在形态上也追求板屋、茅寮的效果。这同一些中国农村致富后急于建设现代化建筑,凌驾于自然之上不同,也少有类似于别墅、度假村之类损害自然风光的城里人印迹,真正的、让人享受到最淳朴的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上,欧洲人更注重保持传统,一般都保持事物原来的样子,因为是原物,就更容易引起人的联想。位于瑞士伯尔尼克拉姆大街的爱因斯坦故居,是沿街店面房屋中最普通的一间。楼下是个嘈杂的小餐厅,餐厅的名字和爱因斯坦的名字并立,游客稍不注意,会以为这是一家名字叫做“爱因斯坦故居”的餐厅而错过参观这间诞生了相对论的房屋。如果在中国,大概楼下的餐厅早就被赶走了,也会挂上光鲜明亮“爱因斯坦故居”的“大号招牌”。可正由于瑞士政府这种不张扬的做法,游客更能体会到爱因斯坦当年的生活状况,在参观时的心理感受更深刻。相对的,国内因为种种原因,有些原物已不再,甚至出现拆古建筑、建新古董的情况。

3.开发特色的旅游产品

国内旅游产品的趋同现象也是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比如说“祝您一路平安 ××留念”的红色条带,在泰山买得到,在长城买得到,甚至于在小城市的庙会上也买得到,宫廷团扇更是遍布在很多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商店里。再如笔者在苏州买的小钱包,在开封买的首饰盒,而西安的回民街上到处都有卖。人们出外旅游,毕竟有一种求新求异的心理,各地相似的旅游产品无法激起人们的购买欲望。

在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上,笔者觉得提高民族工艺的艺术品位,加大创新力度,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大唐芙蓉园里的面人师傅和制作老版年画的大胡子师傅曾让笔者眼前一亮,书院门里的桃核雕刻也曾让笔者驻足,尤其是他们埋头自己的手艺,并不像一些商家吆喝声不断,让笔者觉得更有吸引力。可是我国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中,与国外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从记事,逛庙会时,面人师傅的面前就是孙悟空、站在细铁丝上的小鸟,虽然也有功夫熊猫等新形象,可对它感兴趣的大多还是孩子,而国外游客也许另当别论。

中国工艺文明在近代的失足,余秋雨先生在号称世界第一瓷都的德国东部小城迈森找到了答案。迈森的瓷器制作,两百年前来自中国。当时中国数千年的瓷器工艺早已发展到了炉火纯青,迈森当时只是依葫芦画瓢,学造仿制品。而当他们终于学到中国瓷器工艺的诀窍,立即开始了自己独立的发展历史。不管科技工艺多发达,他们尽量坚持瓷器的手工成分,由工艺师笔笔手绘。而迈森的经验是:严守名牌专利,坚持年年创新。所以在余先生去瓷厂的那天,瓷厂里人山人海,挤满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而且瓷器的价格不菲。这着实让出生于越窑故地的余先生大吃一驚,也无疑是在给我国的民族工艺敲警钟——创新才会有新出路啊!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在逐步完善,但是诸多民族手艺面对现代化工业生产、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处于后继无人的状况。民族手艺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展示民间工艺、转变思路、不断创新产品等方式为我国的民族工艺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寻求生态位。

旅游作为第三产业中越来越重要的一员,追根到底要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要提高效益,必然要吸引人们去旅游,那么,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人们最想去哪类地方旅游,人们最想购买的旅游纪念品是什么,就需要规划者作研究。《行者无疆》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文人眼里的欧洲和旅游,也促使笔者思考文化和旅游的关系,笔者认为只有将文化寓于旅游业发展进程中,才能在突出旅游地的特色的同时,传承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国内生态旅游产生与发展研究综述 篇4

摘要:人类面临生存环境危机的20世纪,全球兴起了保护生存环境的绿色浪潮。生态旅游作为回归大自然的绿色旅游应时产生。我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发展生态旅游潜力巨大。从相关文献的分析来看,可以从生态旅游的产生,生态旅游与传统 旅游的对比,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生态旅游中国发展研究

Abstract: facing the crisis of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rise of global wave of protecti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green.Ecological tourism as a return to the nature of green tourism timely.Ecological tourism in China started late, but the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are rich and unique.Eco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 is tremendous.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can produce from ecological tourism, ecological tourism and traditional tourism,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of importance.Keywords: ecologicaltourism,China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

生态旅游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强调回归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与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共进 可持续发展思想有着密切联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原则。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目前生态旅游收入已占世界旅游业总收入的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生态旅游修正了传统大众对资源及环境的认识误区,其保护的主旨使其成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一条通道。为此,生态旅游迅速在全球普及并成为一种时尚。

中国发展生态旅游历史悠久,早期 的山水旅游活动中就包含朴素的 生态旅游思想;如《尚书》记载,舜有五年一出巡的惯例饿,二月东出泰山,五月南巡衡山,八月西巡华山,十一月北巡恒山。但作为一项事业在我国受到重视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1982年。这一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建立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将旅游业的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此后我过生态旅游事业经历了80年代初步发展和90年代迅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全国首届生态旅游发展研讨会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召开,会上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关注和起点。1999年的中国生态旅游迎来两大盛事:1:我国首次承办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国艺博览会2:国家旅游局把1999年定为“生态旅游年” 把中国生态旅游推向了高潮。

二: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

传统的大众旅游是指人类经济发展、大众参与的旅游。它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其迅猛发展为生态旅游奠定了物质基础。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大众旅游是近10多年来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建立在传统大众旅游基础上的旅游业在全球发展十分迅猛,这主要得益于日益增长的大众传统的旅游需求和科学技术赋予旅游业强大的开发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已不满足走马观花的观光旅游,不注意保护旅游对象和保护自然的路是不通的。1983年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生态旅游这一概念。使传统旅游中注入了生态观。

对于传统旅游业,利润最大化是开发商追求的目标,而追求享乐是旅游者的主要目标,其最大受益者是开发商和游客,由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代价则主要由社区居民承担。这种旅游是不可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业旨在实现寂静、社会和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利润和环境资源价值的维持。开发商、游客、社区居民及社区都是直接受益者,环境问题得

到有效措施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

三: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的发展与人类居住环境质量的恶化。即工业、农业、交通业的现代化、城市人口过度密集、空气不洁、水质不净、食品不绿、噪声污染、垃圾围城等环境公害密切联系。这使有识之士更积极地倡导环境的绿色浪潮。

生态旅游也有关于旅游开发和旅游者的活动。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合理的、科学的规划和引导,就会导致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例如动植物的破坏,种群结构的破坏和地表,自然资源的破坏,甚至于延伸到社会经济环境。

生态旅游的产生确实给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但它存在的负面影响以及发展障碍也亟待解决。生态旅游在很多人眼中,在很大程度上都属于自然旅游。特别强调旅游活动场所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但有些旅游设施、旅游经营者行为、旅游者行为却与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如下表生态旅游环境不协调的类型与内容:

四: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1: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客源市场的拓宽可行性日益明显;生态旅游者将持续增加。生态旅游产品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

2: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这是由国际生态旅游发展趋势的带动与我国自身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有利条件所共同决定的。1:资源条件: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不仅有众多奇丽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而且有丰富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就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而言,地质条件复杂、地貌类型繁多,气候类型多样、江河湖泉数以千计,以及丰富的生物种类和生物群落类型。就人文生态旅游资源而言,我国是人类主要发源地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5000年以上。民族众多,各民族与其生活地区的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信仰、文化、社交、礼仪、节庆、居民饮食、婚恋、丧葬、宗教等民族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2:市场条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旅游业迅速发展至1997年,国内旅游人数为

6.44亿人次,全国旅游出游率为百分之五十二点四。其中国内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二点五八亿人次。出游率百分之92.4,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数3、85亿人次,出游率为百分之40.相当一部分游客以自然与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为旅游对象。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居民的外出旅游已

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广阔的市场。

3:国外市场:据《旅游统计年鉴1998》资料,到1997年,我国的旅游入境人数已达5758.79万人次,来话过夜旅游者达2376.69万人次,世界排名第六。许多外国游客对中国秀丽自然与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兴趣。这是一个庞大的国际生态旅游潜在市场。

4:其它有利条件:1:政府部门的重视:我国国家旅游局非常重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将生态旅游在合格国际旅游发展潮流与我国的环保政策结合。国家环保局、国家森业局,中国科学院一起将1999年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提出‘走向自然、认识自然、保护环境’的主题口号。目的在于普及生态旅游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倡导文明旅游。地方各级政府的旅游及相关部门为配合国家这一主题年行动,纷纷结合各地的实际,推出具有地方夜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如吉林省举办中国长春净月潭冰雪节、贵州省推出‘黄果树世纪游’:海南省提出全省要做美生态旅游的文章。2: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我国生态旅游业尽管起步晚,但到现今已初具产业规模,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经验基础。已建有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游乐区、民族接待村等,一大批生态旅游目的地。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得比较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体系已建立健全,培养和锻炼了许多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在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实践中总结了有益的经验教训,这都为下一步生态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3:‘天人和一’的传统文化基础。

五:总结

从总体上来看,生态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施。但只要是旅游业则具有两重性。只有在两者中找到一个平衡点,生态旅游才能健康发展。既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破坏环境,也不能谨小慎微,而不发展当地的经济。总之,保持生态旅游的多元化,合理开发,科学运用,才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硬道理。

参考文献:

1:吕永龙。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自然资源学报。1998.12:杨桂华、钟林生、明忠庆《生态旅游》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春峰译。刘宝琨校,引自中国旅游报,1995年9月7日

4:张凌云。适度与平衡。旅游业开发的环境保护问题。中国旅游报。1997年4月1日 5:章海荣。旅游业--------生态、文化、经济的协调发展趋势、贵州民族学院报。1992年学第四期

6:张福庆.《中国生态旅游投资战略研究》

7: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 《生态旅游》

8:中国人民大学《旅游管理》

9:山东青岛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马波《生态旅游在中国:研究回顾与本质研究》

吉 首 大 学 张 家 界 学 院

国内生态旅游产生与发展研究综

指导老师

姓名

贵州旅游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篇5

吴琼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凯里 556000)

[摘要]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贵州应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有利时机,抓住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力量加以重点解决,以推动整个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健词] 贵州 旅游业 发展对策

一、贵州旅游业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旅游市场的优势

1.丰富的旅游资源

(1)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贵州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著称于世。全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1000多处,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里,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奇峰、峥嵘诡谲的岩石、飞珠溅玉的山泉、云蒸霞蔚的飞瀑、烟波浩淼的湖泊池沼、高古幽深的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

(2)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民族文化、屯堡文化、历史文化为代表的多元山地文化,以其古朴神秘、热情奔放、多姿多彩吸引着广大海内外游客。这里世代居住着汉族及苗、侗、布依、彝、水、仡佬等17个少数民族,古朴的习俗和灿烂的文化蔚为大观。

2.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

贵州属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6度,为四季皆宜的观光、旅游、休闲、考察、探险之地。尤其在夏季,已经成为众多游客的避暑胜地。

3.丰富的水资源

贵州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纵横,瀑布众多。黄果树瀑布世界知名。众多的河流造就了大量的漂流资源。而以赤水河水酿造的茅台酒,被称为“国酒”,更是誉满全球。

二、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第一、理顺旅游业管理体制。

在旅游业的管理体制上,要做到“三权”分离,使景区的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行业主管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政府主导和行业主管是旅游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条例之一。所谓政府主导,指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政

府部门对旅游业要正确定位,给旅游业发展予宽松的产业政策和较多的投入。在旅游业发展中作好宏观调控,把旅游管理的权力最大限度地放在旅游管理部门。旅游管理部门则应作好旅游发展的具体规划;协调好旅游行业内部的相互关系;加强对旅游产品的监督和管理力度,把好旅游质量关。

第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旅游地的吸引力。

贵州比较具有市场竞争力是旅游资源是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来源于优美的生态环境。尤其是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更高了。贵州是一个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泛的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旅游的环境容量较小,在大规模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管理,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接待人数不断增加,将引起生态环境质量的迅速退化,最终又限制着旅游的发展。因此,要保证贵州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努力做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在旅游发展中打出“生态”牌,在生态环境上大做文章。

第三、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的旅游人文环境。

从目前来看,旅游目的地总是在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都是相对比较贫穷落后的地方,当地的居民素质普遍偏低。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旅游者的目的、动机、兴趣爱好等都在发生着变化,旅游者更多的想要了解旅游地的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国际旅游的发展,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的交流将更为广泛。因此,客观上要求旅游地居民要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旅游尤其是国际旅游的发展趋势。旅游主管部门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旅游地的居民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等进行培训,这也是提高旅游地竞争实力的一种有效措施。

第四、严把导游质量关,提高导游员综合素质。

贵州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旅游资源,如黄果树瀑布、安顺龙宫、织金洞等,对发展入境旅游有一定的市场竞争能力。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贵州的导游员乃至全国的导游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对旅游景点的相关科学知识背景了解不多,讲解时往往局限于一些表象的东西,比如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景点的外观形象等。对于景区景点的一些内在的科学性的知识知之甚少,不能满足游客的求知需求。今后对导游员的录用考查要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要大力培养能掌握多门语言的导游员,满足国际旅游迅速发展的需要。

第五、加强对贵州旅游资源的整体包装宣传,提升贵州旅游形象。

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很丰富,但长期以来,贵州旅游接待人数与周边省份如云南、广西、湖南等相比差距较大,许多国内国外游客往往经过贵州直达云南而很少在贵州停留。其中有一重要因素就是长期以来对贵州旅游的包装宣传不够,导致贵州的旅游形象较差,人们对贵州的了解不多,认识不深。要保证贵州旅游在今后的发展中稳步前进,政府必须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全方位、多层次地对贵州旅游进行包装宣传。要让国内国外的游客了解贵州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特点,知道贵州、向往贵州、走进贵州、怀念贵州。

旅游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产业,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贵州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把贵州的旅游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使贵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成为西部地区的真正的旅游大省。

参考文献:~

《旅游地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保继刚 楚义芳 彭华 编著

《贵州旅游地理》贵州科技出版社 杨龙 编著

[作者简介]

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对策 篇6

朱德贵

〔内容摘要〕 发展六盘水旅游要做好规划,找准定位,打造精品,加强宣传,大力开发,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关 键 词〕 旅游 规划 对策

〔作者介绍〕 六盘水市旅游局 副局长

六盘水文化古老多元,气候凉爽舒适,交通四通八达,群山逶迤,峡谷幽深,风景奇绝,民风淳朴。既有古老神秘的史前古人类文化和古夜郎文化,又有“三线建设”带来的多元的现代工业文化;既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又有自然天成的喀斯特山水文化,凉爽舒适的气候资源享誉全国,有“中国凉都”的美称;境内铁路公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造就了六盘水一流的地质地貌,“国家地质公园”名至实归。六盘水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禀赋极高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理应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旅游并没有取得相应的地位。

六盘水已经制订了《六盘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中国凉都、夜郎古地、运动城市”的总体形象定位,做了许许多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有利条件。但是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六盘水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由于历史的原因,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和重点发展能源原材料而无暇顾及旅游业的缘故,旅游业未能真正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盘子,对旅游业投入少、重视不够,使得旅游发展起点低、步子缓慢。

第二,对六盘水的旅游资源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六盘水即使有一些旅游资源,也多在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开发建设难度大,目前还无力顾及,旅游市场也不明朗。

第三,对六盘水的旅游发展缺少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可行的总体策划思路,在有限的建设资金投入上采取撒胡椒面的方式,走一步算一步。许多品位、禀赋很高、具有潜在的旅游资源还藏在深山人未识,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拓展。

第四,六盘水至今仍没有一个能够吸引人的旅游精品,现有的景点犹如散落的珍珠,缺乏一根串起来的主线。

因此,六盘水的旅游产业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做艰苦细致的工作,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向《六盘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努力。

要大力发展六盘水的旅游产业,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发展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结合《六盘水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策划、思考、宣传、规划、建设各个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打造旅游精品,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提炼这一发展理念呢?结合六盘水的实际,笔者认为,“咫尺秘境·中国凉都”较为准确。

把“咫尺秘境·中国凉都”作为六盘水旅游业发展理念的定位,理由有三:其一,这种表述给人以神秘、向往、易达、舒适的感觉。其二,这种表述符合六盘水旅游资源的状况,可以为宣传、规划、建设、营销统一认识,利于今后的工作部署,若能够一以贯之,加大力度,不出几年,六盘水的旅游业将会呈现后来居上的局面。其三,这个定位内涵丰富。“咫尺”,强调交通便利,来去方便。六盘水境内铁路公路纵横交错,作为西南地区的铁路枢纽,东进贵阳,西至昆明,北上四川,南下广西均十分方便,有四省立交桥的美誉;“秘境”所包含的,既有历史、文化、景观、地形地貌方面的内容,也有少数民族文化、风情、习俗的内容,集“稀·奇·古·怪”于一身。“稀”、“奇”:凉爽舒适、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是为“稀”、“奇”之一;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民族风情和三线工业文化,是为“稀”、“奇”之二;在不足一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保存了喀斯特地质现象、典型地质剖面、大地构造形迹、山原地貌景观、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群、古人类遗迹等丰富的内容,而且又比较集中地出现在3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是为“稀”、“奇”之三。

“古”在六盘水的体现更为充分,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群、古人类遗迹、古夜郎文化、古建筑、古植物等等,种类繁多,丰富多彩。

“怪”,主要指六盘水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怪异奇绝的峡谷风光,如峰丛、峰林、石芽、石林、坡立谷、天坑、竖井、峡谷等等,也包括比较集中地出现在3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保存的喀斯特地质现象、典型地质剖面、大地构造形迹、山原地貌景观、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群、古人类遗迹等丰富的内容。

“中国凉都”的“凉爽、舒适、滋润、清新,紫外辐射适中”的气候特点已经权威认可和为世人所公认,既是六盘水的城市品牌,更是六盘水的旅游品牌。

从这一定位往外延伸,六盘水旅游业的灵魂是什么?毫无疑问,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六盘水的旅游文化可谓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史前古人类文化、古夜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三线工业文化、喀斯特山水文化等等,发掘整理后都是六盘水的宝贵财富,更是发展六盘水旅游的宝贵财富。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看,目前,发掘整理古夜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三线工业文化是当务之急。

紧接着的问题是,六盘水有些什么旅游景点、景区?可以形成规模吗?答案是:有!而且是天然的、原生态的、多种多样的、高品位的、成规模的。

六盘水的旅游景点多而散,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旅游资源发掘工作的深入,浑然天成、没有人工雕琢痕迹的天然美景和原生态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逐渐展现在世界面前,而且都是吸引游客的绝佳亮点。这就是我们发展旅游业的后发优势。只要用一条条主线将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六盘水美丽迷人的风光就会呈现在世界面前。

光照电站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极佳的首选主线——北盘江。光照电站大坝蓄水,自然抬升了北盘江的水位,形成一条天然的观景水道。从市中心区出发,抵发耳或营盘后乘船沿江而下,美境尽收眼底,到毛口上岸,沿水黄线返回市中心区,形成一条环线。游客还可以在环线上的多处景点逗留游览,回头路很少。在这条环线上,有“六盘水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大部内容,如苍翠欲滴的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美丽迷人的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其中有红九军团渡江地点虎跳石,可开辟具有体验、探险性质的红色旅游支线),奇险峥嵘的北盘江峡谷风光、令人留连忘返的格所河峡谷风光、撼人心魄的花嘎“溶斗”、飞天图腾等,沿途还有古朴神秘的陇脚·月亮河布依生态文化园以及将要沿水黄线建设的景点。我们可将这条旅游线命名为“凉都秘境游”,并设计为一日游、两日游、三日体验游、五日体验游等多种形式,用天然美景留住游客,展现“凉都秘境”的国家地质公园风采。游客也可从黄果树到郎岱古镇,然后从毛口溯流而上,尽览“凉都秘境”风光后西上昆明或东下贵阳,北至四川或南抵广西。

环线上公路铁路皆宜,只需修建几个码头和不长的连接公路或步道;水路蜿蜒曲折,乐趣奇妙无穷。主线的建设可与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密切结合,从形成环线入手,有侧重地逐步建设精品景点。这样,六盘水旅游落后的局面就会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环线的建设和开发同时也能够大大加快沿线深山区和少数民族村寨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因此,我们还可以利用扶贫资金,把旅游基础设施、基本条件建设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大幅度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益。

这条主线建成后,其他分县(区)或跨县(区)的主线可作为后续建设的内容。

六盘水旅游发展的方向如何确定呢?一般而言,旅游大体上可分为景观旅游、休闲旅游、体验旅游三种类型。虽然景观旅游还在方兴未艾,但“休闲旅游、体验旅游”已经开始成为旅游的主流。而六盘水的旅游资源正好与这一主流相契合。凉爽舒适的气候、原生态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令人神往的古生物化石群和古人类遗迹、建设在坡立谷地形上的已具雏形的现代化城市、种类繁多的工业区,无一不是“休闲旅游、体验旅游”的最好注解。因此,六盘水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应该确定为“休闲旅游、体验旅游”,按照这一方向在《总规》的指导下制作《详规》,选择景点,建设景点,打造精品,做好营销工作。“休闲旅游、体验旅游”的主要方向确定以后,紧接着就需要充实四个内容——“乡村(城郊)旅游、工业旅游、民族风情、夜郎古地”。一是通过充实这四个内容,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为城郊农民提供脱贫致富的手段,丰富凉都旅游的内容,拓展游客的食、住场所,缓解夏季高峰期的食、住矛盾;二是通过充实这四个内容,不断打造六盘水的旅游精品,提升六盘水的旅游品位,提高农民、市民的素质,加快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三是通过充实这四个内容并与“休闲旅游、体验旅游”紧密结合,可大大提升游客的旅游兴致;四是通过充实这四个内容,为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开辟贵州西线旅游局面,打造西线旅游品牌,吸引贵州东线、中线旅游和过境旅游的游客。第五,我市的工业旅游是一个特色和亮点,基础好、受欢迎、易建设、品种多、见效快,融休闲、娱乐、科普于一体,至少在省内是一大创新。当然,其他内容如红色旅游、会展旅游、有条件的高品位景点旅游(如风电场上马后的坡上草原风光游)等也应该考虑,但属于一有条件就上的类型。而以上四个方面则属于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类型。

六盘水较高的旅游资源禀赋由于历史的原因,外界并不知晓或知之甚少,甚至误将六盘水当作六盘山的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还必须继续加大宣传和建设的力度,笔者谓之为“两全”“奇”美措施——全方位宣传,全社会动员,以收“奇”美之效。

全方位宣传,就是统一宣传理念,精心组织,围绕“咫尺秘境·中国凉都”加大宣传力度,尤其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多渠道、多角度地展现“咫尺秘境·中国凉都”的魅力。全社会动员,就是要继续大力实施政府主导战略,运用政府组织协调的强大作用,推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形成强大的合力,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的进程。除了已经采取的十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外,还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激励措施,在总方案的指导下,采取“多渠道投入、多方位建设、总方案整合”的多赢方案,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在建设和打造“民族风情”、“三线建设”、“乡村旅游”、“煤炭文化”等旅游精品上发挥重大作用。在这方面,成都打造乡村旅游的成功经验和攀枝花打造“三线建设”旅游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发展国内旅游业的对策 篇7

旅游业作为快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旅游业造成了一定影响,尤其是接受入境旅游的国际旅游部分。现在全球已经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大大提高了出境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对国内的旅游市场造成了挤出效应,这种效应在高端游客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国国内的旅游市场将如何发展已然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人均GDP、CPI和人民币汇率三个最可能影响国内旅游市场发展的因素着手,运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探求它们与国内旅游人数之间的相对准确的定量关系,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2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2.1 模型的建立

根据微观经济学理论,影响人们对某一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相关替代品的价格。对于国内旅游而言,我国的消费品物价指数可以基本反映在国内旅游花费情况,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则可用人均GDP来衡量,至于相关替代品的价格则可用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来表示。因为当人民币汇率上升或者下降时,境外旅游相对于境内旅游的价格也在上升或下降,进而影响人们对旅游地点的选择,选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则是因为美元与多国货币挂钩,人们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可较为全面的反映由于人们币汇率的变化而造成的境外旅游费用的变化。本文所用的数据均为年度数据,这是因为在一年中旅游有淡季旺季之分,年度数据可以比较客观的反映国内旅游市场的一般情况。基于以上分析,建立如下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其中Dt为国内旅游人数,cpi为消费品价格指数,ex为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agdp为人均gdp。

2.2 原始数据来源

本模型使用的是1991~2008年的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统计年鉴。

2.3 实证结果

由于模型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首先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后发现所有变量均为二阶单整,可以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用EG两步法对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可得模型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协整,因此模型不是伪回归。通过eviews软件用OLS法估计出的结果如下: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AGDP和EX对国内旅游人数的影响较为显著,而CPI则对国内旅游人数无显著的影响。删掉CPI这个变量重新对模型进行协整检验,并做OLS回归得:

在去掉变量cpi后,所有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该方程的F检验也很显著,表明该模型的线性关系较强,而且调整后的R2=0.990053,表明模型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DW值为1.761795,表明模型无自相关。对模型进行ARCH检验,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模型也不存在异方差。

3 结语

3.1 消费品物价指数对国内旅游的需求影响不显著

CPI统计的物品中绝大多数是一般性商品,而服务产品相对较少。而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人们消费的大多是服务性产品或者是纪念品,因此,用来反映一般商品价格的CPI对国内旅游人数的影响并不显著。

3.2 汇率与国内旅游人数正相关

当人民币升值,即汇率下降时,对人们的影响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所谓替代效应,就是指当人民币汇率提高后,国内旅游价格相对于出境旅游价格上涨,部分国内旅游的居民受汇率上升的影响而选择出境旅游,导致国内旅游人数下降。所谓收入效应是指人民币升值将有利于居民旅游消费的增长,人们币的升值不仅增加了居民的财产,而且加强了居民对中国经济的期望,进而对自己的预期收益更加自信,根据预期收入理论,这将促使他们更多的选择出游。通过以上计量分析,当汇率下降时,国内旅游人数也相应的下降,也就是说汇率下降对人们在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的选择上替代效应是超过收入效应的。事实上,当汇率下降时,旅游消费的高端顾客比一般顾客更倾向于出境旅游,而无论是在酒店的住宿上,还是餐饮娱乐的消费上,这部分高端顾客都是给企业创收的主要来源,因此这部分高端顾客的流失会对国内旅游的整体收益造成不容忽视的影响。

3.3 人均GDP与国内旅游人数正相关,且人均GDP较汇率变动这一因素来说对国内旅游影响更大

从结果来看,对国内旅游人数起主导作用的实际上是国内的人均GDP。随着国民收入的普遍增长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旅游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旅游消费也因此具有了普遍性。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自己的预期收入持乐观状态,这就刺激了人们对精神消费的需求,进而导致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4 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目前,全球已经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高速增长的GDP和持续升值的人民币更加刺激了国人的旅游消费的欲望,使旅游业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会更加快速的发展。在面对境外旅游强大的挑战下,国内的旅游市场要想占据优势地位,本文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4.1 争取并稳定新的客源——儿童客源与老年人客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旅游市场上,儿童游客和老年人游客逐年增多,且增速较快。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有关儿童和老年人的旅游产品还很少、而真正符合他们特点的旅游产品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儿童和老年人这两个市场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两块宝藏,争取到这两块市场无疑会大大增强国内旅游市场的竞争力。

对于儿童市场,目前市场上推出的少年儿童旅游产品存在诸多问题。现在市场上的儿童旅游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学”为主的各种主题夏令营、冬令营等,另一类是以“游”为主的亲子游产品,模式显得特别传统,主题也比较单一。而且儿童旅游过程过于注重于“学”,忽视了“游玩”这个功能。此外,儿童旅游中还面临着儿童导游少、针对性服务少等主要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旅行社在今后对儿童市场的开发上,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解决安全问题。旅游前要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在旅游前为学生购买旅游保险,在旅游中要按比例为学生配备导游和随行人员,落实责任,确保学生的旅行安全。(2)加强产品的针对性,产品主题要多样化。旅行社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推出有个性、有深度的精品儿童旅游线路。(3)平衡产品中的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使两者平衡发展。儿童旅游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不仅要体现游,而且还要使孩子有所学,因此,旅行社在设计产品时要注意平衡两者,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对于老年市场,目前市场上推出的老年产品也存在诸多问题。由于老年人普遍具有节俭的性格,对价格很敏感,而且他们大多喜欢悠闲自在,慢慢地对景点进行品味,所以老年旅游产品不同于常规旅游产品,但目前旅行社在设计老年人的旅游产品时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到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国内旅游市场要想争取到这一潜在的重要客源,在设计产品时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在目的地的选择上,要兼顾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在行程安排上,要尽量做到内容充实但节奏缓慢;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要根据不同阶层的消费能力,按消费梯度针对性地设计产品。总之,国内旅游市场要想争取到需求日益增大的老年人客源,不仅要设计独特的产品和合理的价格,也要从服务细节入手。

儿童和老年旅游市场虽已起步,但还不完善,进一步细分市场,有针对性地推出差别化、专业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成为旅游企业下一步的必修课。

4.2 创新旅游模式,开发新的旅游景点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日渐成熟,现有的旅游模式和传统的旅游景点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对现有旅游模式进行创新,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在今后的时间中应该成为相关旅游部门的主要任务。针对近年人们旅游个性化增强这一趋势,国内旅游的相关部门可以创新出一些有别于传统旅游模式的新业态。如最近出现的比较受欢迎的高尔夫旅游、自驾车旅游、游艇旅游、邮轮旅游等等。至于新的旅游景点的开发,随着今年来户外旅游的盛行,一些有冒险精神的年轻人逐渐对尚未完全开发的原生态的旅游景点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因此,旅行社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多开发一些比较安全的原生态的旅游产品,使旅游真正成为一种和自然融合、释放身心的休闲方式。

4.3 平衡各项旅游要素

目前我国从旅游“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结构上看,存在一定程度地不协调、整体效益差的问题。单拿旅游商品来说,在发达国家,旅游商品收入已占旅游总收入的40%~60%,而我国总体看,尚低于世界旅游购物平均水平,因此,随着人们收入的普遍提高,在今后的发展中,可设计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刺激人们的购物欲,同时加强星级酒店的建设,使旅游中的“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整体效益。

4.4 加强对国内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

国家也要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制定宏观旅游发展规划,规范旅游市场的法律法规,加强国内旅游业的基础和服务建设,为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完善的政策与制度支持,以此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争夺出境旅游的客源,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

[2]荆艳峰.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旅游市场的影响[J].价格月刊,2005,(12).

[3]刘霁雯,冯学钢.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09,(16).

国内外瑜珈旅游发展研究 篇8

摘要:瑜伽旅游是休闲旅游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对旅游者的身心放松有着一定的作用,能够缓解人们在紧张工作环境中疲惫的身心,是当前市场营销重要消费的项目,更是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对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瑜伽旅游;返璞归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F592.3

0 前言

瑜伽旅游项目的发展主要依靠瑜伽文化、瑜伽哲学、瑜伽体式修炼等内容,在国内外的瑜伽发展中,都会根据自身国家的发展特征来对瑜伽旅游进行一定的改进,但从总体瑜伽的主要内容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都是通过瑜伽的动作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特征,来实现炼意、炼气、炼身等,从而达到缓解身体疲劳、疏松紧张的神经等目的,更能通过一些经典的动作如,背部凹拱等动作来治疗腰椎、颈椎疼痛,本文主要对国内外瑜伽旅游发展进行分析。

1 瑜伽旅游概述

所谓瑜伽旅游,主要是以瑜伽为主的旅游休闲活动项目,瑜伽旅游是引导瑜伽行者回归大自然进行生命体验的重要方式之一,提高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更注重生命体验有益于放松休息[1]。瑜伽旅游与其他旅游项目有着很大的差异性,瑜伽旅游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休息、游玩的旅游项目,而是一项对自身进行放松调整的休闲手段,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下,在现代社会快节奏带动下,一些工作紧张的人群比较适合参加瑜伽旅游,用来调整自己、放松自己,更有利于缓解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

例如,在瑜伽体位法的引导下,通过正确的跪、站、倒立、坐、卧等各种姿势对身体各个部位进行扭转、伸展以及弯曲等,能够使人体的脊柱、内脏器官、肌肉等之间进行很好的摩擦和牵引,能够有效的缓解工作上带来的身体不适,如,很多背部凹拱的动作对治疗腰椎、颈椎疼痛、下半身血液循环不畅等常见病治疗有着一定的作用[2]。另外,瑜伽旅游中的语音冥想和休息术等对缓解压力、镇定紧张的神经、改善睡眠等有着一定的作用。此外,瑜伽旅游是大多数女性非常热爱的旅游项目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瑜伽可以雕塑体型,更能达到减肥和收臀的效果,深受久坐办公室形成梨形身材女性的热爱。

2 国内外瑜伽旅游的發展

2.1 国内的瑜伽旅游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身体健康也原来越重视,但是,在工作以及生活的双重压力下,给人们的身体以及精神都带来极大的负担,而在近些年来,我国瑜伽旅游也逐渐受到国人的关注,瑜伽旅游也逐渐成为缓解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3]。瑜伽旅游主要以瑜伽为主,通过在旅游中渗透瑜伽文化给人的精神以及压力的放松和缓解带来一定的作用,在近些年来,瑜伽旅游的发展逐渐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而且瑜伽旅游项目也受到人们关注,更多的人选择在假期参加瑜伽旅游来缓解工作压力,瑜伽旅游也成为我国市场营销的重要项目之一。

根据中国瑜伽联盟对瑜伽会员进行数据统计,我国有瑜伽网站超过200家,注册瑜伽会馆数量已超过800家,专业培训学院近20家,注册的瑜伽企业也有超过30家,更有很多与瑜伽企业有着关联的企业不下50家,这些都为我国瑜伽旅游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从近些年对一些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进行调查发展,瑜伽会馆的加盟数量每年都在逐渐的增加,瑜伽旅游也成为各大城市重点的经营项目。另外,近几年我国瑜伽教练的培养也逐渐被重视起来,每年走进社会的瑜伽教练都呈现多倍的增长,因此,从这个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瑜伽旅游项目的发展潜力不容小觑。

2.2 国外瑜伽旅游的发展

我国瑜伽旅游项目的发展主要起源于印度,印度以及一些国家特别注重练身,而瑜伽就是练身的重要方式之一[4]。瑜伽旅游是国外特别重视的旅游项目之一,尤其是像印度这类特别重视练身的国家,更是将瑜伽作为国民练身的重要运动项目之一,而且,通过近些年对印度等国家的瑜伽旅游项目发展情况来分析,古老而神秘的瑜伽是美体瘦身、减压调神的秘密武器,瑜伽的超凡脱俗、身体效果的感觉以及修身养心无限的魅力深受各大国家所重视,而且瑜伽旅游项目的发展逐渐走向国际市场。

3 促进瑜伽旅游发展的方法

3.1 以返璞归真作为瑜伽旅游发展的动机

最早的瑜伽运动是室外运动,但是,在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瑜伽也逐渐由室外转向室内,主要是是受到紧张的时间以及城市化发展等因素影响,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生活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也逐渐将室内的瑜伽运动转向室外,到大山中、森林中、大海边、溪流旁等体验瑜伽,去呼吸更新鲜的空气,并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5]。瑜伽旅游主要就是将返璞归真作为动机,将瑜伽欲动回归自然,在远离城市喧嚣的条件下,走进优美、清静、洁净、开阔的大自然中,通过将身心融于自然,并得到升华,在回归自然、追求淳朴、享受自然的动机下去参加旅游,如,乡村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等,瑜伽旅游也逐渐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重要发展项目之一。

3.2 以文化渗透作为瑜伽旅游发展的文化基础

瑜伽旅游的发展应流露出瑜伽文化,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去吸引人们积极来参加到瑜伽旅游的行列中[6]。从印度传入我国的最早瑜伽主要以练身为主,是菩提达摩带入到中国的《达摩易筋经》又名《易筋经》,主要所传授的功法包括内壮、静功、炼气、外壮、动功、炼意、炼形等,并与古印度瑜伽项目所提出的八支行法极为相似,八支行法即內修、外修、调息、坐法、禅定等。瑜伽旅游虽然是旅游的重要项目之一,但是,要实现瑜伽旅游业的发展,更应注重文化的渗透,让更多人了解瑜伽的文化,尤其是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人们对外形、身材、健康等越来越重视,可以利用瑜伽的功效来达到人们所要实现的目的,从而促进瑜伽旅游的快速发展。

4 总结

综上所述,人们在日益激励竞争市场下生存,长期保持紧张的工作状态以及在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会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而瑜伽旅游作为健身保健、休闲放松的重要方式之一,对缓解压力、疏松紧张的神经等有着极大的功效,更是当前市场营销中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项目。通过本文对国内外瑜伽旅游发展研究,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以及自身对瑜伽旅游的了解,主要对国内外瑜伽旅游的发展进行剖析,同时也提出了以返璞归真作为瑜伽旅游发展的动机、以文化渗透作为瑜伽旅游发展的文化基础等几方面促进瑜伽旅游发展的内容,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促进瑜伽旅游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 陈永力,杨心浩.道家精神与瑜伽智慧——通往身心和谐的道路[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2] 余利容,赵强,张乾伟.绵阳健身房瑜伽项目开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上一篇:垃圾分类志愿者的活动总结下一篇:吉林省高考作文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