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发展下的国内需求政策论文

2024-08-09

国际贸易发展下的国内需求政策论文(精选7篇)

国际贸易发展下的国内需求政策论文 篇1

国际贸易发展下的国内需求政策论文

1、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文献综述

自从经济学之父AdamSmith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绝对优势理论问世[3],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古典经济学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DavidRicardo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4],完善了之前的绝对优势理论。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家那里,Heckscher和Oglin则将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引起国际贸易的理论引入国际贸易理论[5],跳出了古典贸易理论一直以技术差别作为贸易基础的思想框架。当代经济学家又从市场和生产规模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国际贸易的成因,这一理论主要贡献者有PaulKrugman等[6]。纵观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可以发现一直是从供给方面解释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从古典经济理论以技术差别作为贸易基础的优势理论,还是Heckscher和Oglin则将资源禀赋的不同作为贸易基础的禀赋理论,到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PaulKrugman的那篇以生产规模和市场不同为基础的《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皆是如此。而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基础,价格是由供求两方面决定的。尽管从供给方面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主流,但从需求方面解释国际贸易成因的思想理论也在发展着。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瑞典经济学家Linder以收入的变动作为贸易基础的贸易模型。林德的研究表明人均收入的提高会造成社会需求的转移,从而影响到国际贸易。罗尔夫韦特按特征的不同对需求进行分类,并用案例研究分析得来的实证的证据加以说明。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收入、偏好、消费者心理等等。传统的研究主要体现以这种微观因素的不同来解释需求,进而解释国际贸易。本文将从宏观的角度,从我国总需求出发,探讨其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

2、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概况

2.1国内需求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较快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等等,都促使了我国的国内需求持续增长。从宏观的角度看,一国的年度总消费额,即国内生产总值,加上进口额,减去出口额,则可以表示一国总的消费额。假设用消费的概念表示国内的需求水平,则可以得出如图1中的宏观的国内需求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1993~1994年的.需求有下降外,1990~我国国内需求是一个持续稳定增长的状态:从需求水平来说,1990年是0.38154,20是2.46774,增长非常迅速。此处不考虑汇率变动等因素的影响。

2.2国际贸易状况

2.2.1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

新中国国际贸易的较快发展出现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大跃进。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国际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对外贸易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纵然面临新的挑战,但我国在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仍然逐步提高。数据显示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情况:199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后,进出口总额更是增长迅速,从1990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0.11544亿美元,到达到1.15455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实质性增长。

2.2.2我国货物进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进出口贸易比例

从整个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看,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腾飞,在整体经济实力上升的基础上,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加大。从上个世纪末到200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逐年上升。

3、计量分析[7]

3.1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如前所述,本文将从宏观的需求出发探讨一国需求如何影响其国际贸易格局。此处,我们用消费代换需求,即消费者和政府在自身条件满足情况下,需求多少即消费多少。国际贸易格局的发展选取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数据,一是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二是我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的变化。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从数量上解释了我国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则是从比例上揭示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在世界贸易中地位。即宏观国内需求分别解释进出口货物的增长和我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的变化,分别从数量和比例上实证。模型如下:Y1i=α0+α1Xi+μi(1)Y2i=β0+β1Xi+μi(2)我们分别用Y1、Y2表示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我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用Xi表示国内宏观消费水平,即宏观需求,μi表示随机干扰项,i表示相应年份。

3.2数据说明

本文所用到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其中国内需求,由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口总额、货物出口总额三个数据组成;进出口货物总额,由进口货物总额和出口货物总额组成。另外,由于原数据单位不一,本文转化为美元为基本单位。3.3模型估计本文采用Eviews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若采用简单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对模型拟合,会出现D.W.值过小,可能导致序列相关,故本文采用广义差分法,将AR(p)作为解释变量加入原模型中,以消除序列相关;然后再进行OLS估计。所以模型将变为:Y1i=α0+α1Xi+α2AR(1)+……αnAR(n)+μi(1)Y2i=β0+β1Xi+β2AR(1)+β3AR(2)+……+βnAR(n)+μi(2)通过消除序列相关后的数据,可以得出两个模型的计量方程:Y1=-0.6163+0.9323Xi+0.8452AR(1)+μi(3)(-1.973)(7.825)(7.027)R2=0.9852DW=2.0041Y2=0.0087+0.2518Xi+1.1AR(1)-0.4838AR(2)+μi(4)(0.249)(9.428)(3.291)(-1.985)R2=0.9852DW=2.1956其中,每个方程估计参数下括号中的数字为估计量的t值。总的来说,两个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可决系数R2分别为0.9852,0.9852,并且每个解释变量的t值较大,说明统计上显著。估计结果说明模型整体上模型拟合的较好。D.W.值也分别为2.0041、2.1956,而两模型的D.W.检验较大临界值du分别为1.36、1.37,D.W.值都处在du和4-du之间,故序列相关已消除。

4、结语

本文通过1990~2006年中国国际贸易格局以及国内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的实证分析,一方面说明1990年~2006年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一则表现为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一则表现为在进出口货物总额世界进出口贸易中的比例;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有着密切联系,随着国内需求的增长,国际贸易也会相应增长,能促进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优化国际贸易格局。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国内需求每增加一个单位,进出口货物总额及其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的比例都会呈现相应增加:国内需求X每增加一个单位,进出口货物总额将会增加0.9323个单位,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将会增加0.2518个单位。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含义。从当前的经济形势看,由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全球经济都在面临巨大挑战。各国政府都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扩大国内需求是各国普遍实施的经济政策之一。在看到各国内需刺激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相信这些刺激内需的政策同样能为本国国际贸易的格局带来优势,同时也能促进整个世界贸易经济的发展。对于应对正常经济危机,恢复本国经济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经济意义。

国际贸易发展下的国内需求政策论文 篇2

从电视终端自身的发展轨迹来看, 一是感官体验的日益提高, 所以有了高清电视、3D电视的饕餮盛宴;一是产品功能的逐渐丰富, 互联网电视、智能电视前后紧紧相随。然而回望近两年智能电视的走红, 或多或少都离不开终端厂商的力挺。若剥去宣传的华丽外衣, 无论是在操作体验、应用服务, 还是内容监控、技术标准等方面, 智能电视的发展着实任重而道远。

抢手的“第四屏”

用户是检验产品成功的重要标准。对于电视产业而言, 开机率的逐步走低、用户群体的老龄化已成为事实。同时其他终端对用户碎片化时间的赢取, 使得电视产业曾一段时间不得不“望洋兴叹”。在多种媒体终端共同瓜分用户时间的年代, 电视的智能化将成为与其他终端形态争夺用户时间的重要一步。

同时从整个终端发展的历程来看, 互动媒体产业联盟专家包冉表示, 电视也是继PC、手机、平板智能化后, 最后一块尚待智能化发展的阵地。所以无论是一直深耕电视领域的传统厂商, 还是拥有丰富互联网运营经验的IT厂商, 各利益方纷纷出击, 以在这“第四块屏”上谋求一席之地。这在最近的CES 2012展上便可一窥究竟:既有索尼、三星、LG、联想等现身说法, 也有Google、Marvell、高通等面孔亮相。

Gartner分析师沈哲怡认为, 无论是诸如中兴、华为等从电信领域转移而来, 以和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合作, 提供机顶盒、网关等网络类型服务的企业, 还是终端厂商从硬件环节逐步向软件过渡, 提供服务平台及应用的企业, 其均有各自的发展空间, 各方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 寻找被市场所接受的商业模式。

而终端, 作为用户市场争夺的重要入口, 已引起了新一轮的市场格局纷争。但智能电视毕竟不是一般的电子消费品, 其所具备的基本电视属性, 决定了当前阶段在用户的消费思维中, 其仍将是耐用品, 而动辄上万元的产品价格, 并非是普通家庭的首选。另一边, 电视的智能化将带来更加快速的产品升级换代, 从耐用品转化为易耗品, 不仅需要消费者观念的转变, 还需要产业技术的支撑。

良好用户体验、应用服务缺失

在电视智能化的发展之路上, 其实可以借鉴当初智能手机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成功, 不仅依赖于多样化的终端产品, 同时苹果所带来的多点触控操作体验以及海量的应用服务, 才是引爆产业发展的关键。同样, 良好的操作体验和丰富的应用服务仍将是助飞智能电视产业的双翼, 但目前智能电视常被人所诟病的, 正是以上两个领域。

操作体验是产品面向消费者最直接的环节。智能手机拥有触摸屏, PC拥有键盘、鼠标, 智能电视也需要符合其显示、功能特性的操作方式。电视发展至今, 上百个频道转换、多样化的应用服务, 使得传统电视遥控器早已难以胜任电视多样化的功能操作, 而触摸屏、键盘也并非应对之策。消费者需要更加便利、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 但适合智能电视的人机交互是什么, 现在仍然悬而未决。包冉认为当前产业发展的关键就是厂商需要在人机交互界面上做出创新性突破。“在这方面, 苹果依然最具优势。”包冉向记者表示, 当前一方面Siri语音控制技术已成功在i Phone 4S上商用;一方面iPad产品也成功普及, 而iPad的出现曾被视为是多设备产品的操控中心。“苹果其实是在搭这样一个局, 首先解决用户最关心的人机界面操作问题, 其次才是应用服务。”包冉说道。

而在应用服务领域, 针对智能电视开发的app应用较少, 现有大部分应用仍是从移动互联网搬移而来, 如愤怒的小鸟等, 其操作体验并不适合现有智能电视。服务提供商需针对电视的独特属性开发相关应用, 而吸引开发者的加入仍需要产业链的成熟以提供其准确的利润回报。

同时在内容提供方面, 特别是在国内, 电视仍是主流价值输出的重要媒介, 广电总局对内容源的把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能电视的发展。工信部研究院杨认为, 智能电视的发展主要是两条路径, 一是走完全开放的纯互联网之路;一是如IPTV或苹果一样, 走“封闭花园”的路径。国内的政策环境使得智能电视只能“自建围墙”, 而对于其中的利益纠缠, 沈哲怡认为得益于国家政策倾斜, 短期内有线电视运营商并不会遭遇较大威胁。

国内厂商处境尴尬

国际贸易发展下的国内需求政策论文 篇3

我国木塑复合材料的研发工作肇始于上世纪90年代,比国外木塑复合材料的研发晚了10多年。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美国率先对来自中国的木质包装进行限制,中国木塑材料的研发及其技术转化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至本世纪初,中国木塑产业雏形渐成。木塑复合材料是一类涵盖面广、产品种类多、形态结构多样的基础性材料,在它身上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资源利用、健康环保、节约替代等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先进理念,由于它的多数产品都具有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由此带来的保护环境的功能,所以近年来逐渐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当前我国政府“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提出更是给我国木塑行业的发展增添了强大的推动力量。

随着木塑材料的优点逐渐被发掘,2002年该项研究工作被列入中国科学院《2002高技术发展报告》;2003年,国家发改委将木塑复合材料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新材料专项项目”;2005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该《通知》就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借国家新经济政策东风,全国性的“木塑热”正在兴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直接从事木塑复合材料研发、生产的企事业单位已逾160家,从业人员10余万人,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木塑制品年产量已接近15万吨,年产值可达20亿元人民币。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导向,木塑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将会成为今后数年内国家重点发展的新材料项目。

木塑产业作为一个多方位、大跨度、专业化、边缘性的新兴产业,其设备、技术和工艺涉及到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液压传动、真空技术、热力传导、流体力学、传感技术、电子自控和微机编程等学科。目前,行业内以青岛远东公司为主要技术代表,其试验样品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南方诸多企业也逐渐凸显出自己产品的特色。此外,国内数家大型企业长期跟踪木塑行业发展进程,积极准备进军木塑行业。据悉,国外杜邦、三菱等强势集团也在密切关注中国木塑行业动态。

目前,国内研发的木塑材料有结构类、装饰类、包装类和特型类等几大类型,包括线材、型材、板材和异型材等多种系列,其适用范围几乎可以涵盖所有原木、塑料、塑钢、铝合金及其他相似复合材料现在的使用领域。已开始涉及到的木塑材料应用范围包括:墙裙、窗台、套门、楼板、连廊、隔断、顶棚、护栏、包边、栅栏、栈桥、洗澡间、门窗套、休息亭、汽车库、船甲板、家具饰件、水上通道、露天座椅、楼梯踏步、露天平台、集装箱铺板、运动场座椅、轻轨隔音墙、多功能墙隔板、高速公路隔音墙等,并开始渗入建筑、家装、物流、包装、园林、市政、环保等行业,年生产总值正逐年提高,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我们认为中国木塑复合材料产业已经到了新一轮发展的临界点。木塑也可以成为循环经济的新亮点。随着人们对环境资源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废旧物资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大力开发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利用废旧塑料和木制纤维生产木塑复合材料制品正是适应这一要求的好项目。在国内,每年产生的各种废旧塑料和木制纤维废料数量可观。但由于国内市场尚处起步阶段,木塑制品在国内市场还没有大面积推广。中国市场与北美市场相比,木塑复合材料及制成品的增长还有相当大的空间,预期国内木塑复合材料市场近年内产量将超过百万吨,产值超过10亿元,并形成新型木塑复合制品体系。中国木塑行业市场前景看好

对于塑料的增强来说,除了传统的玻璃、芳香尼龙纤维和碳纤维以外,天然纤维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许多情况下,木纤维和木屑填充的塑料可以是天然木料或中密度纤维板的不错替代物,它们也能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木纤维与热塑性塑料一起被利用,以生产多种多样的型材产品。木料的比例可高达90%。

任何所期望的剖面都能由一个生产步骤通过挤出生产出来,无需任何后加工,这意味着在生产中也可以实现成本优势。本文对这种有意思的材料组合进行综述,几年以来它已经有了全新的提升。

昔乃添加物,今为主成分在加工热塑性聚合物时,木料和其它天然纤维与无机填充物和增强纤维相比,具有很多的优点。它们更轻,粘着可能性更低,当然材料是可更新的。例如,木屑可用作填充物来削减材料成本,但它也能用来改善强度或不受温度影响的尺寸稳定性。不利的方面是重量有所增多。

木料与热塑性塑料的结合不是新玩意,但依靠新技术,木料已经由简单的添加剂,发展到承担起主成分的角色,具有全新的性能和可能性。木料挤出在美国已经被利用有几十年了,但与塑料挤出和全木料加工相比,并未赢得一个很大的市场规模。八十年代初期,以汽车业的内饰件开始了商业性应用,从那时起不断发展。首次国际性木塑复合材料研讨会于1991年在美国麦迪逊举行。从1990年到2000年,美国市场壮大约在135%左右,特别是在最近五年发展显著。

欧洲人挤出木纤填充型热塑料可追溯到1977年。然而在那时木料含量仅为30%。在时间进程中,这个比例有了大幅的攀升。

“液体木料”这个用语有时被错误地用于成型木料。液体木料被用来描述利用木质素作为基本成分的材料。将木质素与天然纤维混合在一起并加热产生出能承受进一步加工的纤维复合材料。

木料面临的新竞争木料挤出将两种材料的优点非常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木料的正面性能和塑料技术中用到的各种经济型加工方法之间获得了一种协合作用。然而,必须考虑到木纤材料型材的性能不能与聚丙烯(PP)、聚乙烯(PE)或聚氯乙烯(PVC)材料的性能相比。也就是说,就窗框型材用PVC的显赫地位而言,木纤材料不会改变什么。木料挤出更多的定位于迄今被木料或中密纤维板等传统材料所涉及的市场。

木纤型材的表面可以被镶饰、涂漆或喷涂粉末。而且,这种产品可以象木头一样被钉钉、打螺丝、钻孔或刨平,或者象热塑性塑料一样被定形和成型。木料型材的应用范围有着巨大的区别。典型应用有建筑业中的装饰件和百叶窗板、篱笆、房顶地板等。隔音是另一个潜在用途。例如木纤型材已经被用于整扇门、门框和线缆导管。还有倾向于色彩变化的趋势。

低水平的动态提高木料挤出现在的年增长率达到了25%左右,北美市场是最为重要的。这里约有20家制造商正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竞争,并主要是从事户外应用的产品。

但是在已有生产能力和实现产能之间做出区别。例如美国在1998年有10万吨材料被挤出,而已有生产能力约40万吨。整个美国木塑复合物市场只占整个木料生产的1%以下。

与美国的生产率相比,日本的绝对产出率看起来要很一般。欧洲和德国已有生产能力的数据只是很粗糙的指导性数值。

不贵的原料各种木质原材料之间可以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在它们的实际形态、拉伸强度或百分含量等方面。

材料成本与加工量、配方、当然还有材料本身有关系。所以不可能做出任何泛泛评论,但是这些产品的竞争力仍可靠这些例子表现出来:

木纤特别适合于挤出,价格约为0.2欧元/公斤;

PP约1欧元/公斤,添加剂约2-5欧元/公斤;所以每公斤复合料的整体价格低于0.5欧元/公斤。

热固料和热塑料(尤其是PE和PP)是与木粉结合物的传统基材。但是有大量以淀粉基材为基础的新成果,看起来特别适合于户内用途。

需要特定的工艺窗口加工被定位于塑料业用到的工艺。但是就加工温度而言,有几个特殊点要考虑。木纤在200℃以上的温度下因热量而受损,不可挽回地破坏了其性能。因此,只有加工温度相对较低的塑料适合用作木纤的基材塑料。PP、HDPE、LDPE、PS和PVC一般适合于木料挤出。PP于此占据着最大的份量。它具有纯料和回收料都能应用的优点。而且,基材的流动性能与木料含量成比例地变化,有必要采用工艺参数。微妙的一点是塑料的塑化,因为它会破坏木料,损害产品的品质和表面结构。

为了从木料里除去残余水份,可以利用纵列式挤出机或排气式挤出机。

为了避免任何新的大笔投资,必须只在现有生产装置上作细微的调整而生产出这些木塑复合物。通常利用来自辛辛那提或戴维斯标准公司的锥形双螺杆挤出机。因为喂料段的体积大,这些挤出机的优点明显。克劳斯玛菲公司也建立起新型挤出机KMD90-36,主要是为PVC挤出而开发的,同时也确实适合于加工木料填充塑料。但是,单螺杆挤出机也能被应用,尽管其前提是原料被恰当地混炼成粒料。

生产木塑复合材料所用到的木料填充物是碎木片、木屑和几种木浆。木料填充物影响着复合物的机械性能,不只是通过所用木料的类型,而且通过其形状、径距比和所应用的成浆工艺。

木纤与塑料之间的粘着性是差强人意的。为了提高附着力及机械性能,可以对纤维表面进行修整或者加上粘接剂。对于木料挤出而言,通常要添加粘接剂:在PPT作基材的情况里,这可能是马来酸酐PP共聚物,以百分之几的重量比例将它添加到PP当中。

目前可获得的挤出速度约为3m/s。因为模具设计的不断进步,以及螺杆形状的恰当调整,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4m/s的挤出速度。

模头和定径/冷却木塑复合物用工装设计已有技艺的数量比不上现有热塑性聚合物加工技艺的数量。其流动被认为是凝固的流动。就模头而言,必须考虑到流变性能与塑料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窗框生产(如真空箱的水冷)和片材型材生产(如模头冷却板)中用到的许多理念被利用,模具制造商的技艺有赖于将通用模头技术与特殊纤维材料的流变与工艺技术协调起来。

德国PPT公司提供一种模具专利技术,实现木料和其它天然材料与不同基材的挤出,被用于制造展览台位和广告用部件、房屋外层、楼梯和家具业中的许多场合。

PVC熔体压力条件的通常范围是200-300bar。对于截面小的型材和一些配方,400bar及以上的压力也是可能的。

木料挤出的一个大优势是定径。因为被挤料在极硬状态下离开模头,所以它只需要边缘支撑。对于连续冷却,气体喷出是完全足够的。但是在较高的牵引速度下,气体冷却达到其极限,这是PVC制模商所用的具有湿式定径和高冷却效率的技术变得成熟的原因了。这被认为是最新技术。

机械性能产品性能与复合物结构、原料品质和加工工艺有关联。

有大量可能的结合可能对复合物结构及产品性能产生影响。但是有可能做出一些基本的判断:

较长纤提高硬度;

纤维形式和品质影响硬度;

粘接剂提高了硬度、表面质量和吸水性;

细木纤提高表面质量。

只有品质稳定优良的原料,才有可能获得品质稳定优良的最终产品。这里起作用的因素是纤维结构和形式、纤维型类、粒料大小和密度。加工自然也对品质起着重要作用,这意味着必须注意在挤出过程中木料保持不受破坏。不适当的螺杆引起的长停留时间或过热和过度非受控剪切是对木料损伤的主要原因。挤出机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是完全熔化和分散聚合物。

在塑料中添加木纤导致材料性能的明显变化。带木纤PP的硬度(PP-WF)与木纤含量大概成比例地大幅升高。例如木料含量50%的PP-WF的硬度差不多是纯PP的五倍。另外一方面,拉断率由纯PP的百分之几百急剧下降到木料含量20%以上PP-WF的百分之几。表1显示的是木料填充量50%和55%的各种热塑性塑料(PP、PE和PVC)的一些机械性能。为了比较不同木料填充热塑料复合料的机械性能,表中也列出了松木和中密度纤维板的数值。可看出木料重量含量在50%至55%的木料填充热塑性复合物与普通中密度纤维板有着相同的性能。另外一方面,天然木料的机械性能是这些类型的复合物所不能比得上的。

另外一方面,4000-8000N/nm2及以上的弹性模量可以毫无问题地实现,实际值依所选材料而变。

除了纤维与基材的附着性以外,水份含量也在天然纤维/塑料复合物的机械性能上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高的加工温度和天然纤维的预干燥,天然纤维/塑料复合物在生产出来后有着平衡状态之下的水份含量。例如PP-WF70的重量可以在加工之后提高2%左右。要用上6个月的时间重量达到稳定。象这样PP-WF水份含量的变化会伴随着机械性能的显着变化。水份的增多产生出一种材料的“软化”,硬度和强度的下降,以及拉断伸长率的提高。当检验天然纤维/塑料复合物的机械性能时,必须对测试气候、样本条件、生产应用环境予以非常的关注。

国际贸易发展下的国内需求政策论文 篇4

摘要:以美国、欧洲和日本为例,其农民教育法制建设注重实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通过立法确保农民教育顺利开展并提供专项政策支持,有利于扶持农民教育和职业农民发育。与之相对,中国在利用法制建设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还很滞后,需要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立法,保障农民教育培训权益,完善各级立法,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和专项扶持政策。

关键词:法律;农民教育;立法;农业职业教育

法律与法制建设可以有效保障、规范和发展农民教育,促进职业农民培养。通过对国内外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做法进行比较研究,笔者旨在为中国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提出法制建设方面的政策建议,促进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和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国外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相关法律与政策

(一)国外部分国家的法律与政策

1.美国

美国的农业生产主要以规模化经营和农业机械化耕作为主要特点,美国政府一贯重视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的立法,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构建了完善的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和农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提高了农民整体素质。

美国联邦政府于 1862 年颁布的 《莫雷尔法案》奠定了农民职业教育的立法基础。法案规定,按各州在国会中参议院和众议院人数的多少分配给各州不同数量的国有土地,各州应当将这类土地的出售或投资所得收入,在 5 年内至少建立一所“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业有关的知识”的学院。后来,此类学院被称为“农工学院”或“赠地学院”。到 1926年,美国共建立了68所“赠地学院”,在校生人数已达到40万人。《莫雷尔法案》 作为第一部职业教育法,该其指导下的农工学院逐渐发展为美国职业技术的发祥地,并为农工业职业技术的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

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制定了多部与农业技术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如 1917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休士法案》,规定在公立学校中必须开展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要求对农村的在校学生及校外青年进行职业技术教育;1963 年通过的《职业教育法》适应农村工业的迅速发展的趋势,鼓励和帮助各地农村学校在内部建立各种专业性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开设适合当地工厂需求的技术课程并为这些工厂培养技术人员,将“提高从事农场以

外的农业职业人员,即非农业生产人员所需要的能力”纳入了农村教育目标之中。1994 年颁布的《2000年教育目标:美国教育法》和《学校工作多途径法案》,在各州为所有中学年龄段的青年,特别是高中接受职业教育的青年和已辍学的青年建立“学校—工作”多途径体系,使参与这一体系的所有青年达到学术和职业的高标准要求,为继续高中后教育和第一份高技能、高工资的职业做好准备;同时,促使联邦、州、地区、各级学校、各企业、劳工组织、社区组织、家长等主体进行合作,支持和发展“学校—工作”多途径体系,使之成为美国终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德国

为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德国非常重视教育立法,并通过立法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供给,从而培养和造就农业与农村发展所需的实用技术人才。20世纪50年代以来,德国累计颁布了 10 多项职业教育法令,如《职业促进法》、《职业教育法》、《农业职业教育法》等。1973年,德国颁布 《联邦职业教育培训促进法》,主要内容是促进继续教育的发展,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项公共事业和任务。《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了联邦政府和各州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并对工业、农业、商业等多个领域开展职业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农业职业教育法》则制定了包含畜牧业、农业科技、农业服务等职业岗位在内的培训条例,并对职业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职业能力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此外,为提高农民整体素养和农业竞争力,德国通过法律形式确立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农业就业者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必须经过不少于 3 年的正规职业教育;上岗之后,还应在农场度过3年的学徒期,学徒期必须按规定参加职业培训,出徒前要参加行业统一的资格考试,只有拿到绿色证书才能允许独立经营农场。这种严格的职业教育制度保证了毕业生的质量,有效推动了德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3.法国

法国农民教育培训的法制建设经历了一系列过程并且日趋完善。首先,《阿斯蒂埃法》奠定法国职业教育的“宪章”。1919 年 7 月,法国颁布了由省议员阿斯蒂埃(P·Astier)提出的职业教育改革法案,通称《阿斯蒂埃法》 该法案是法国职业教育史上第一部有组织形式的法律,在法国历史上有“技术教育的宪章”之称,第一次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的强制性和免费性的原则,规定 18 岁以下的青年必须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经费由国家和雇主各负担一半。其次,《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是法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依据。1947年,法共党员郎之万和心理学家瓦隆联袂提出 《郎之万—瓦隆教育改革方案》,该方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有付诸实施,但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成为了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乃至以后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其强调了 18 岁以下青年必须免费接受教育的规定;明确了各行各业的价值平等性,间接提高了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加强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衔接,促进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再次,《费里法案》开始建立免费的职业教育制度。19世纪80年代颁布的《费里法案》,建立了免费的、义务的、非宗教的教育制度。此外,1971年7月颁布的《技术教育指导法》旨在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其指出学校教育所传授的基础知

识和普通文化应包括科学与技术,要求不仅应使人获得职业资格,还应使人在职业生涯中能够不断提高;1971 年颁布的 《继续培训法案》,确立了终身教育概念和体系;1972 年颁布的《职业继续教育法》对带薪培训假问题进行了规定。20世纪90年代,法国政府越发注重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要求给予职业教育以相同的社会尊重?1995年,法国总理与各农业协会主席签署了《青年就业国家宪章》。按照该宪章,政府将至少筹集基金,支持农业教育与培训,每年帮助0.8万~1.2万名农业职业教育毕业生创业。1999年7月9日出台引导法案,将农业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引入农业总框架法案。2004年8月13日,法国政府出台关于地方责任与自由度的法律,对职业教育出台做出了新的规定。上述法律的颁布和逐步实施,为法国农民培训提供了政策保障和资金保障,法国的农民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也因此得到了不断发展。

4.日本

日本高度现代化的农业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的农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日本建立并不断健全各类保障机制并不断修改,使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有法可依、依法行事。日本促进农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法制建设可以分为 3 个阶段:第一阶段,战后粮食增产时期(1946—1960)。1947年,日本颁布 《学校教育法》,指出农业学校的宗旨是将高中毕业的农家子弟培养成现代农业骨干人才。1948年 7 月,颁布 《农业改良助长法》,为农业科技的普及提供了法律保障。1950 年 5 月颁布 《农业改良资金援助法》,为促进农业经营的改良、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青少年的培养提供了保障。1951年 6月,国会通过 《产业教育振兴法》,其核心内容是对职业高中,以及初中、高中和大学里的职业教育进行财政援助,以增加对职业教育所需要设备的经费投入。1953 年,颁布 《青年学级振兴法》,由政府资助在村镇组织青年学生对农民进行培训。第二阶段,经济快速增长时期(1960—1975)。1961 年,日本政府颁布《农业基本法》 明确规定,为“使农业从事者及其家庭得到适当的职业,以利于与家族农业经营相关的生活的稳定,必须采取措施充实教育、职业训练和职业介绍事业,振兴农村地方工业,扩充社会保障,等等”。为此,还在其他相应政策方面进行了相应调整,取得了明显效果。1969 年,日本政府制定了 《农业振兴法》,旨在培育农户的自主、自立经营。1970 年,再次修改了 《农地法》 和 《农协法》,对农业及农村人口的培育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1965—1973 年,日本的公共教育投资年均增速为17.6%,很快建立起了完备的教育体系,支持并培养了大批现代农民。第三阶段,经济稳定增长期与新农业发展时期(1980 至今)。这一时期,日本继续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农村生活环境及农民的生活。1980年,日本政府制定了 《农地法》、《增进农用地利用法》和《农业委员会法》等农地三法,对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及相关制度的建立提供法律支持。1984年,日本政府又对《农振法》和《土地改良法》 进行了修改,对农村生存环境极其现代化建设提供法律支持。

(二)法制建设和政策支持的共性分析

1.通过立法确保农民教育和农业职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在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农民、农业教育及其立法工作,保障了农民培训所需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并依此为法律依据完善和改革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体系。例如,美国政府公开发表的专门针对农民教育的报告和白皮书就有十几份,制定的与农民、农业教育有关的教育法达十几部。这些法律、法规在法律的层面确认了农民、农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规定了政府及各部对农民、农业教育应承担的责任与职责,保证了农民、农业教育的经费来源,从而使美国的农民、农业教育得以顺利开展。日本每一次重大的农民、农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举措,都以教育立法为先导;立法是日本农民、农业教育发展的必需条件。加之日本在强化国家立法的同时,注重立法与执法“两手抓、两手硬”的原则,保证了法律的权威性。

2.法制建设注重实效,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国外农民、农业教育立法都十分注重法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并具有一整套科学的法律、法规配套体系。例如,韩国在 1958 年颁布 《职业教育法》,同时颁布与该法实施有关的法规与政令; 《后继农民教育法》 对农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有较为详细的规定和说明。这些做法使相关法案更加贴近实际生活,也比较容易执行。法国等国家通过法律保障本国农民教育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及各方责任认定,不断完善本国的农民培训科教体系。每一项关于农民和农业教育立法草案的提出都颇具针对性,如 《关于指定技能教育设施等规则》、《失业紧急对策法》 和 《雇佣对策法》 等。由于法律条文规定较为科学具体,因此实施起来便于操作,组织起来比较容易,落实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也便于开展相应的执法检查。

综上可见,无论是美国、欧盟,还是日本和韩国,这些国家所出台的一系列事关农民培训和职业农民培育的法规与政策,都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对职业农民的发育起到了直接或者间接的重要作用,值得中国借鉴学习。

二、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法律与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颁布了包括 《职业教育法》 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法律法规,对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大促进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相关政策

1996年国家颁布的 《职业教育法》,第一次将职业教育纳入法律体系,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03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明确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005年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总结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农村职业教育作了新的部署,包括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办学格局、管理体制、各级政府职责、经费来源机制等,强调将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教育,作为今后一段时间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农村和西

部地区职的发展”,从而将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职业教育事业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此,2005 年又被称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年”。

农业与农村职业教育法制建设发展至今,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还包括:国务院 《2002 年关于大力推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3 年教育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颁发的 《关于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03]6号)、2006年7月24日财政部与教育部制定的 《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2007年中央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等。此外,中国出台的其他政策在农村职业教育在招生、学费减免等方面做了不同的界定与规范,如《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国农业教育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等,这些均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

(二)法律政策保障存在的问题

1.缺乏针对农民教育的法律

国内层面,包括《宪法》、《劳动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要对劳动者进行培训。但遗憾的是,受到长期的二元分割体制影响,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将农民当成职业来看,企业也未将农民工作为企业工人对待,对农民、农民工“用而不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低水平劳动,对农民和农民工的歧视观念根深蒂固,严重影响了依法对农民进行培训工作的开展,进而导致农民培训、农民教育始终没有得到稳定的法律和经费支持。

2.政策的相关主体责任不清,体制机制尚待完善

国内事关农民教育培训的相关政策方案设计,大多笼统提到了农民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农业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但对如何落实具体工作、如何体现相关利益主体的责任尤其是政府与行业企业的责任并没有明确规定,导致政策难以落实执行。分析发现,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管理体制仍不顺畅。农民培训是一项公益性的系统工程,量大面广,政策性强,需要政府各个有关部门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由于管理体制缺陷和条块管理的计划思维,无法形成农民培训的整体合力。第二,服务机制仍不完备、配套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够。农民培训需要的土地流转、信贷支持、税费优惠等工作措施尚显无力,新型职业农民开展科技开发、科技承包、提供有偿技术服务、生产经营和创业活动的扶持力度不够。第三,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发展激励机制。在现行的激励制度层面,普遍重精神激励,轻视物质奖励,更少有政治待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相关人

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

三、政策建议

1.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立法,保障农民教育培训权益

新形势下,中国需要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与培养工作进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整合各方面资源,认真研究农民教育立法问题,制定专门、系统的农民教育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使农民教育的组织管理、经费投入、教育机构、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进而保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天津市和甘肃省相继出台了 《农民教育培训条例》 等地方性法规,极大地推动了新型农民培养工作。因此,加强农村职业教育法制建设,首先必须完善各级立法。一是修订 《职业教育法》。鉴于农村职业教育在国家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建议在原法律的修改过程中加入适当条款,以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原则、办学方略、经费来源和使用、权利义务、法律责任等系例问题。二是制定专门法律。鉴于立法工作的实效性和工作难度,可以考虑根据 《职业教育法》 等上位教育法律,制定 《农村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条例》、《职业教育者资质条例》、《农民就业促进法》 等专门法律。同时,在正在修订的 《民办教育促进法》 中加入农村职业教育的适当条款。其次,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明确农村职业教育中政府、企业、企业、行业、职业学校与职业培训机构等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义务。

2.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

首先,完善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支持政策,依托各级职业学校,对参加学习的农民全部免除学费,并给予误工、误餐、交通和教材资料等补助。其次,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倍增计划”,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加大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对农民和未升学的农村高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与专项技术培训,对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农民进行创业培训,并将职业农民作为阳光工程创业培训的主要目标。再次,制定农民半农半读、享受国家助学和免学费政策,教育优惠政策向农民倾斜

国际贸易发展下的国内需求政策论文 篇5

那么, 一国增加其国内需求的经济政策是否与其国际贸易格局有着必然的联系呢?刺激经济的方案在刺激本国经济的同时, 能否增加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优化国际贸易格局呢?

1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文献综述

自从经济学之父Adam Smith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绝对优势理论问世[3],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后古典经济学家的另一个代表人物David Ricardo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优势的贸易理论[4], 完善了之前的绝对优势理论。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家那里, Heckscher和Oglin则将资源禀赋的不同而引起国际贸易的理论引入国际贸易理论[5], 跳出了古典贸易理论一直以技术差别作为贸易基础的思想框架。当代经济学家又从市场和生产规模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国际贸易的成因, 这一理论主要贡献者有Paul Krugman等[6]。纵观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 可以发现一直是从供给方面解释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 从古典经济理论以技术差别作为贸易基础的优势理论, 还是Heckscher和Oglin则将资源禀赋的不同作为贸易基础的禀赋理论, 到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Paul Krugman的那篇以生产规模和市场不同为基础的《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 皆是如此。

而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基础, 价格是由供求两方面决定的。尽管从供给方面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主流, 但从需求方面解释国际贸易成因的思想理论也在发展着。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瑞典经济学家Linder以收入的变动作为贸易基础的贸易模型。林德的研究表明人均收入的提高会造成社会需求的转移, 从而影响到国际贸易。罗尔夫·韦特按特征的不同对需求进行分类, 并用案例研究分析得来的实证的证据加以说明。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 收入、偏好、消费者心理等等。传统的研究主要体现以这种微观因素的不同来解释需求, 进而解释国际贸易。本文将从宏观的角度, 从我国总需求出发, 探讨其对国际贸易格局的影响。

2 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概况

2.1 国内需求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较快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等等, 都促使了我国的国内需求持续增长。从宏观的角度看, 一国的年度总消费额, 即国内生产总值, 加上进口额, 减去出口额, 则可以表示一国总的消费额。假设用消费的概念表示国内的需求水平, 则可以得出如图1中的宏观的国内需求的数据。

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http://www.stats.gov.cn/) 注:因本文经济单位系采用美元, 故已将原来的数据通过当年汇率计算转化为万亿美元, 下同。

可以看出:除了1993~1994年的需求有下降外, 1990~2006年我国国内需求是一个持续稳定增长的状态:从需求水平来说, 1990年是0.38154, 2006年是2.46774, 增长非常迅速。此处不考虑汇率变动等因素的影响。

2.2 国际贸易状况

2.2.1 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

新中国国际贸易的较快发展出现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建立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大跃进。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 我国国际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 我国对外贸易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纵然面临新的挑战, 但我国在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以及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仍然逐步提高。

数据显示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情况:1990~200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 进入21世纪,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后, 进出口总额更是增长迅速, 从1990年中国对外贸易额达到0.11544亿美元, 到2004年达到1.15455亿美元, 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德国的第三大贸易国, 实现了对外贸易的实质性增长。

2.2.2 我国货物进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进出口贸易比例

从整个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看, 由于改革开放后, 我国经济迅速腾飞, 在整体经济实力上升的基础上, 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加大。从上个世纪末到2006年, 我国进出口贸易额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逐年上升。

3 计量分析[7]

3.1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如前所述, 本文将从宏观的需求出发探讨一国需求如何影响其国际贸易格局。此处, 我们用消费代换需求, 即消费者和政府在自身条件满足情况下, 需求多少即消费多少。

国际贸易格局的发展选取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数据, 一是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 二是我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的变化。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从数量上解释了我国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 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则是从比例上揭示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增长在世界贸易中地位。即宏观国内需求分别解释进出口货物的增长和我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的变化, 分别从数量和比例上实证。模型如下:

我们分别用Y1、Y2表示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我国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用Xi表示国内宏观消费水平, 即宏观需求, μi表示随机干扰项, i表示相应年份。

3.2 数据说明

本文所用到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 。其中国内需求, 由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口总额、货物出口总额三个数据组成;进出口货物总额, 由进口货物总额和出口货物总额组成。另外, 由于原数据单位不一, 本文转化为美元为基本单位。

3.3 模型估计

本文采用Eviews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拟合。若采用简单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对模型拟合, 会出现D.W.值过小, 可能导致序列相关, 故本文采用广义差分法, 将AR (p) 作为解释变量加入原模型中, 以消除序列相关;然后再进行OLS估计。

所以模型将变为:

其中, 每个方程估计参数下括号中的数字为估计量的t值。

总的来说, 两个模型的拟合度较好。可决系数R2分别为0.9852, 0.9852, 并且每个解释变量的t值较大, 说明统计上显著。估计结果说明模型整体上模型拟合的较好。

D.W.值也分别为2.0041、2.1956, 而两模型的D.W.检验较大临界值du分别为1.36、1.37, D.W.值都处在du和4-du之间, 故序列相关已消除。

4 结语

本文通过1990~2006年中国国际贸易格局以及国内需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方面说明1990年~2006年我国国际贸易发展迅速, 一则表现为进出口货物总额的增长, 一则表现为在进出口货物总额世界进出口贸易中的比例;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有着密切联系, 随着国内需求的增长, 国际贸易也会相应增长, 能促进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 优化国际贸易格局。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 国内需求每增加一个单位, 进出口货物总额及其在世界进出口贸易中的比例都会呈现相应增加:国内需求X每增加一个单位, 进出口货物总额将会增加0.9323个单位, 进出口货物占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比例将会增加0.2518个单位。

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含义。从当前的经济形势看, 由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 全球经济都在面临巨大挑战。各国政府都采取各种应对措施, 扩大国内需求是各国普遍实施的经济政策之一。在看到各国内需刺激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相信这些刺激内需的政策同样能为本国国际贸易的格局带来优势, 同时也能促进整个世界贸易经济的发展。对于应对正常经济危机, 恢复本国经济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经济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出台内需十措施确定4万亿投资[OL].2008-12-01.http://info.pv.hc360.com/2008/12/01113037427.shtml

[2]李子奈, 潘文卿.计量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亚当斯密.国富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6.

[4]大为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华夏出版社, 2005.

[5]海闻.国际贸易[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6]同[5].

国际贸易发展下的国内需求政策论文 篇6

1 美国和韩国采取的产业援助政策特点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积极干预对外贸易, 采取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的手段, 对产业进行保护和援助;主要手段有进口许可证和进口数量限制以及进口关税和出口退税、减税等, 为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拓国际市场。1993年9月克林顿总统公布了国家出口战略, 确定半导体、电脑、通讯、环境保护、咨询软件工业及服务业等高科技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六大重点出口产业。美国政府还积极参与WTO的创建活动和APEC的谈判, 不惜代价地动用包括外交压力在内的各种手段开拓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 这也导致了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不断。但是, 美国通过这些措施和方法促进了六大产业的发展, 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重要地位。

1972年韩国经济遭遇危机, 银行业财源枯竭, 高负债经营的大企业难以为继。政府推出紧急措施, 冻结企业所欠私债, 使大企业逐渐恢复活力。在这次危机中, 韩国政府针对不同规模的企业采取了不同的援助政策。按照企业的规模大小, 政府对排在前5位的大企业推行“主力业种制”, 要求财团降低债务产权比率, 发展核心业务, 并将属于本企业的非核心企业和绩效不佳的企业剥离出来。对中小企业, 韩国政府则采取了了大力扶持的策略。例如, 指令商业银行将中型企业的到期债务进行转期或延期;由政府出面筹集资金为中型企业提供流动资金等等。为了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 政府甚至对银行的贷款投向进行了严格的规定。除此之外, 尽管韩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以国际市场为依托, 大力发展出口工业, 但对国内市场则采取高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使本国企业集团免受外国企业和外国商品的竞争。

2 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

中国作为世界新兴的经济体, 在这次危机中也不能避免遭受影响。中国的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高, 遭受影响程度不大, 但是中国的实体经济在这次危机中遭受严重损失, 中国的经济增长也面临着重大问题。

2.1 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主要是通过贸易出口传导给中国实体经济。中国的对外贸易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达到了50%以上, 其中对美国市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据统计, 2008年中国对美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经达到了58.2%, 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2.5%。中国央行的研究显示, 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1个百分点, 中国的出口将下降6个百分点。显然, 当金融危机引起美国经济下滑时必将对中国的出口需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 2008年全年我国对美国出口总额为2523亿美元, 比2007年增长8.4%, 7年来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影响的范围和深度不断恶化, 中国对外贸易受到的冲击也不断加大, 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减弱。2008年12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为1833.3亿美元, 同比下降11.1%:其中出口1111.6亿美元, 下降2.8%;进口721.8亿美元, 下降21.3%。我国的出口增速近7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而且这种负增长趋势一直持续到2009年的11月。

我国进出口贸易回落的主要因素来自两方面, 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是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重灾区。这些经济体的经济衰退给中国的出口贸易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同时,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经济环境下, 进口国 (如美国) 为发展本国产业设置贸易壁垒等障碍, 一些外国企业为解决资金紧张采取降低利润的方式加速出口等, 都将降低中国产品出口量。例如, 美国不断炒作中国牙膏、玩具、轮胎、水产品、宠物食品等产品存在安全问题, 限制对中国相关产品的进口, 严重损害中国商品的国际声誉和相关出口企业的利益。

另一方面,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恶化以及美国经济衰退风险, 人民币在美元贬值的驱使下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 就会提高中国产品的价格, 最后的结果是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全球金融危机的继续深化和美元的不断贬值, 使得中国的出口增长更加困难, 中国部分出口企业的生存条件持续恶化。

2.2 金融危机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的影响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 我国经济增长减速明显。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7年增长9%, 比2007年的13%下降了4个百分点, 2009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8.3%, 增速进一步减缓。

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 我国的主要制造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减速现象。钢铁、有色金属、纺织、石化工业等产业的增幅都出现明显的回落, 制造业主要产品的产量及增长速度都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一些产品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数据库。

由于受到出口下滑、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国内房地产市场萎缩以及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等因素的影响, 2008年以来我国工业生产增速减缓, 效益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在2008年10月下降到8.2%, 11月和12月分别为5.4%和5.7%, 达到了近年来的最低值 (如图1所示) 。

3 中国现阶段产业援助政策分析

2008年底, 在金融危机开始蔓延到实体经济之时, 中国政府出台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 以防止2009年整体经济的衰退。在投资计划中, 政府提出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 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产业进行援助。

3.1 钢铁、石化和有色金属产业

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在产业链中处于产业链的上游, 针对这些产业的振兴计划, 既着眼于解决企业当前存在的困难, 有致力于产业的长远发展, 为未来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这些产业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具有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可以较快带动其他产业快速发展等特点, 在经济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3.2 汽车和船舶产业

汽车业和船舶业是我国发展比较迅速的两个产业, 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业发展关系到100多个相关产业, 一辆汽车有一万多个零部件, 也就意味着一家整车装配厂必须有一万多家零部件与其配套。汽车业的发展带动钢铁、有色、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能源、电力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 汽车产业的发展可以对上下游产业的就业起到明显的拉动效应。汽车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 而且在汽车销售以后还可以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如售后服务、保险、装潢等。船舶业的发展将带动上游产业——机械、冶金、电子、电力、仪表、石化等产业的发展, 还可以为下游产业——水运交通、能源运输、水产渔业和海洋开发等产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另外, 汽车业和船舶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解决失业率上升的问题。根据有关部门的分析表明, 每生产一万吨船舶可以直接和间接解决5000个就业岗位;每生产4辆汽车可以安置1个人员就业。

3.3 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 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出口的重要产业之一, 2008年的出口额为5218亿美元, 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36.5%, 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在对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析表明,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我国各部门中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是最明显的。该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为1.4, 在整个国民经济的部门中位于第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上下游产业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其自身发展要消耗使用较多其他产业的产品和服务, 还可以解决大量失业人员问题。同时,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了,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还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4 纺织业

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 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对我国市场的繁荣、出口的扩大、就业和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发挥重要重要。纺织业作为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 已经形成了从上游纤维原料加工到服装、家用、产业用终端产品制造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纺织业的振兴对产业链中上下游产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可以有效地发挥纺织业在国民经济部门中的影响力, 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纺织业的发展可以增加上游产业的劳动者——农民的收入, 进而可以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 进一步扩大内需。同时, 纺织业的发展也可以解决大量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民工就业, 据有关部门统计, 纺织行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2000万人, 其中80%为农民工。

4 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产业援助政策存在的问题, 本文最后将对我国的产业援助政策提出改进的政策建议。

首先, 我国在产业援助政策实施过程中, 通过对不同产业实施不同的产业援助政策实现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援助政策实施的重点是制造业, 在未来我国经济的增长要靠制造业的发展来带动。我国在前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是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转变以及我国劳动力优势的减弱, 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另外, 我国资本累计已经达到一定程度, 可以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来拉动经济的发展。

其次, 我国的产业援助政策应该包含对新兴产业中有发展潜力的产业进行援助。未来经济的发展不只是看经济的增长, 还包括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我国需要对环境污染小、资源利用率高的产业进行政策的援助, 帮助这些产业在金融危机下能够保证产业的循环, 在未来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 我国的产业援助实施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我国产业援助政策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利用政策的引导作用来实现对产业的援助, 而国外的很多国家对重要产业, 特别是对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有重要影响的产业, 通过直接注资的方式来帮助其实现产业循环, 在渡过危机之后再通过各种形式退出.我国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援助经验, 对我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的产业注入资金, 通过控制这些企业的一部分股权对这些企业的发展获得一定的发言权, 从而有利于国家政策更好的实施。

摘要:我国的产业在世界性金融危机和国内二元结构矛盾等因素的影响下, 产生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的后果, 一些以出口为主的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阻碍, 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国家和政府需要对这些产业进行政策性引导, 使这些企业在新时期有新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金融危机,需求结构失衡,产业援助政策

参考文献

[1]陆昂.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和日本产业政策调整评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4, (2) :41-45.

国际贸易发展下的国内需求政策论文 篇7

在去年底结束的2012年中国国际调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览会上, 借由第三届中国调味品新配料技术论坛平台, 来自国内的一批新型配料企业, 围绕“汇集前沿思想展示最新科技发掘食品功能配料新方向”为主题, 就食品配料领域科技前沿思想和最新科技做了精彩发言和探讨, 为国内市场需求和发展的指明了方向。

安琪酵母YE技术总监李沛介绍说:从食用面包酵母中提取的酵母抽提物YE, 富含多种氨基酸、核苷酸和多肽等呈味物质, 具有丰富圆润的口感, 能达到调味企业对增加厚味的要求, YE将是一项能够打破调味品行业现状的技术。天津春发调味料产品总监刘明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大, 人们已由最初裹腹填肚发展至今已达到追求‘健康·享受’的境界, 对春发而言, 洞察到市场动态是难得的机遇, 开发迎合市场的新技术时不我待。”另外, 济宁耐特、广东富农等一线调味企业亦已磨刀霍霍, 在会上, 所展示的新技术、新产品令人耳目一新, 令在场企业代表侧目。

上一篇:JAVA实习报告格式下一篇:同学会篝火晚会主持人的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