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题(精选8篇)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题 篇1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一、填充题
1.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2.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 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 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一、填空题
1、中国共有(56)个民族。
2、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有(10)个。3、5.12四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北川老城主要居住的是(羌)族。
4、泼水节是(傣族)的民族节日。
5、(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纯洁、诚心、忠诚和尊敬。
6、维吾尔族的乡村,每年(3)月(22)日过(肉孜)节,迎接新春的到来。
7、(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8、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9、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是(水)族。
10、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英雄史诗。
11、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1979年识别的是(基诺)族。
12、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是(火把节)。
13、我国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大昭寺)。
14、元代,我国著名的女纺织家黄道婆把(黎)族棉纺工艺带到中原,促进了我国纺织业的发展。
15、我国满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是(辽宁)省。/ 7
16、我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主,使用狗拉雪撬的民族是(赫哲族)。
17、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8、我国省级建制的五个自治区分别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19、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
20、我国的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2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2、(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多在元宵、端午和中秋等节日举行。
23、我国最大的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
24、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满)族。
25、发明云南白药的典焕章,是(白)族。
26、我国南方气候湿热,居住的少数民族喜欢干栏式房屋,(吊脚楼)是干栏式民居的代表。
27、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在西藏建造的(布达拉宫),后经历代的不断整修,如今已成为藏族地区最宏伟的建筑。
28、我国最早的航海家郑和是(回)族。他率领庞大的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远航亚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9、在美丽富饶的祖国宝岛——台湾,世世代代居住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是(高山)族。
30、鼓楼、风雨亭、风雨桥是(侗)族的主要标志。
31、(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32、闻名全国的红(枸杞子)、黄(甘草)、兰(贺兰石)、白(滩羊波)、黑(发菜)产于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
33、每年七八月间,(蒙古)族在草原上举行那达慕大会,节日期间举行传统的摔跤、赛马和射箭等比赛。
34、青海省有(6)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
35、青海五个世居少数民族是(藏族)、(回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
36、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1984)年,又在(2001)年进行了修订。
38、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39、(撒拉)族被我国列为人口较少民族。40、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是(自治权)。
41、在民族经济建设方面,我国始终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4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43、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
44、民族识别的原则包括(民族意愿)原则和(民族特征)原则。
45、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46、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自治区。
47、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和(行政级别)的顺序组成。
48、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
4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民族自治地方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50、(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
51、世界上约有(3000)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约(80)%以上的人口信仰宗教。
52、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41)%左右。
53、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伯半岛。
一、填充题
1.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2.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3、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7
4、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6、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7、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8、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9、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10、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11、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12、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13、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14、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机制)不断完善,民族内部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15、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16、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17、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它是由不同民族之间(生产)、(生活)、(文化)发生发展的
18、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19、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20、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1、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22、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
23、民族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4、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5、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
26、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27、只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
28、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
29、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矛盾)的状况,30、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
31、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32、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33、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参政权)、发展经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34、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35、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一个原则。
3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 7
3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38、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39、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40、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41、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自身优势),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42、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通过各民族干部的努力,才能同各民族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43、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4、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定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和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又要培养适当数量的(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45、迅速大量地培养(科技)专业人才,是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
46、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47.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48.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9.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式扶贫。
50.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集约型)的、(素质和效益较高)的经济增长方式。
51、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前提)。因此,一个民族的教育在这一民族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52、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民族教育专门法)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
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53.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
54. 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
55. 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条件)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先导),因而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56.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语言意识)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57.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58.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的)规律、(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繁荣)规律。
59.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60.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61.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63. 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64. 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无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65. 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阻碍)作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
66. 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67. 民族风俗习惯的(人为改革)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7
68.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69.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
70.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
71.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72.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一、填充题
P1)1.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民族发展)及民族问题的途径、(方法)的科学。
P1)2. 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P4)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P2)4. 民族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P2)5. 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一、填充题
1.随着(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和(族体)渊源等。
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4.民族的分类,以(民族属性)和(民族特征)为基本依据。
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
主观上的(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一、填充题
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3.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4. 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机制)不断完善,民族内部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5. 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6. 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7. 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它是由不同民族之间(生产)、(生活)、(文化)发生发展的。
一、填充题
1.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民族性)的内容。
3.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5.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并存。
一、填充题 . 民族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 7
3. 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族问题概念。4. 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5. 只有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
6. 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
7. 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矛盾)的状况,即民族问题。
8. 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配)、文化发展的需求。
9.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阶级斗争)问题。
一、填充题
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3.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1.9万)公里。
4.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政教合一)制度、(土司)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长制度以及(原始居民)制度等。5.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
一、填充题
1.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民主的组织形式)。.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保障族籍权利)、(参政权)、发展经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
3. 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4. 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一个原则。
一、填充题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设立和建设);二是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的行使问题)。
3.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4.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一、填充题 . 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自身优势),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只有通过各民族干部的努力,才能同各民族群众的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3. 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定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和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又要培养适当数量的(从事民族工作)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一、填充题
1.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2.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34.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式扶贫。
5.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集约型)的、(素质和效益较高)的经济增长方式。
一、填充题/ 7
1. 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前提)。因此,一个民族的教育在这一民族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民族教育专门法)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3.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
4. 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等。
5. 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条件)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先导),因而对整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填充题
1.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语言意识)和(语言感情),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2.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3.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的)规律、(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繁荣)规律。
4.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5.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一、填充题
1.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承认和坚持)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3. 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4. 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无形)的力量对各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5. 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阻碍)作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
6. 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7. 民族风俗习惯的(人为改革)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一、填充题
1.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2.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宗教在许多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
3.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适应性),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
4.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信仰)问题与(政治)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5.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与(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 7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题 篇2
贸易保护主义主要是为了使本国经济不至于受到国外经济的冲击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 其通过对关税的增减和限定进出口往来贸易减缓国内经济压力的经济政策。其与自由商贸方式恰恰相反, 前者是限制国际间进口贸易的定额和增加国际间贸易进口关税而后者主要是使进口产品的关税尽可能降低甚至免除, 让国内经济体系能够和国外的经济体系进行接轨, 而避免本国制造业厂商的赋税过于沉重的一种经济措施。
贸易保护主义很容易与进口替代和重商主义相联系。重商主义人为保持一个可观的贸易顺差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在国际外贸中实施进口限制措施以保护国家商品在本国市场里免受国外产品的冲击, 并且对本国产品提供多种优惠措施, 以增强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的政策和主张, 在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过程中其主采取非关税壁垒和关税壁垒这两种手段。前者包括采取配额进口制度和许可证进口制度等一些非关税手段来对国外产品进行一定的限制。而后者主要是依靠高额的进口关税来阻止国外产品大量的涌入国内, 对国内制造业带来影响。以上两种经济政策也是不发达经济国家发展国内经济和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有效措施。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则是将国际间的贸易逆差进行纠正和收支的一个工具。在国际贸易竞争相对自由的阶段, 发展较晚的国家通常会对贸易保护政策大力推行, 而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其提倡的是贸易自由理论, 发达国家人为贸易保护理论只是在国内经济遇到危机的时候采取的临时性政策。但是就国际间各国发展的形式不难看出, 如果发展中国家只是在国内经济遇到危机的情况下才去才去相应的贸易保护措施, 那么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 最终导致达到国家不断输送他国产品, 致使本国产业受到致命的打击。
二、演变过程
很多国家对贸易的保护起源于十五世纪。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是国际资本主义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该阶段中, 由于产业革命和地理开发的影响, 导致欧洲的社会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于出现了社会分工, 使得西欧各个国家的封建经济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并被不断壮大的货币经济替代。当时的财富形态都是用金、银来衡量的, 因此使得人们不断追逐金、银, 但是当时的西方国家是不会生产金、银的, 再加上和东方国家贸易的逆差, 所以当时的金银在西方国家十分紧缺。为了更好的解决金、银缺失的问题, 西方国家开展了殖民地行动, 通过不等价或掠夺的手段获取金、银, 这就为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大量资金, 并最终促使资本主义发展。
直到十八世纪后期, 西方国家与美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致使资本注意形式完全确定。但是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工业发展程度的不均衡, 致使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出现, 其目的是主要为保护本国正在成长的产业, 给本国工业留有发展的空间。制造产业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不尽可以使生产单位快速发展, 同时也可以产生连锁反应, 促进国家其它领域的发展, 使国家综合生产能力提升, 但是在这一阶段, 保护的产业不尽有一定选择性, 同时还限制时间。而且在这段时期, 普遍主张的论点是工业成长以后就必然会拆掉保护壁垒。
随着时代的发展, 贸易保护主义开始向第三阶段过度。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之下, 使国内经济达到平衡, 同时政府阶层也向外贸领域进行干涉, 通过提高或降低进口赋税来增强本国国民的收入。通过政府调节进出口税赋, 使国内产品较比进口产品价格要便宜很多, 极大的促进了本国产业的发展, 通过政府干涉, 引导人民积极购买国货, 在这种条件的制约下, 国民会将更多的收入都花费在购买国有产品上, 极大的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在正统贸易理论描述的完全竞争世界中, 行为主体多而各自的规模较小, 因而决定不了经济运行的结果。在该市场环境下, 经济政策主要依据的是商品特点、质量以及价格。而在此期间, 战略环境会有极个别的行为主体控制市场环境, 其强有力的能力对市场经济的运行结果造成重大影响。其次, 因为技术改革, 技术成为了国际间竞争最主要的竞争因素, 而对于利益的比较基本是人的行为, 同时在该阶段, 一个产业过渡到另一个产业的外溢情况已经存在, 并且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 对提高国家技术发展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政府大力保护和支持这些对国家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组织。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演变,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影响, 尤其是WTO组织的运行, 促使国际贸易发展到全新的阶段。在这个时代的贸易保护注意虽让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上一阶段贸易改革的某些特点, 比如像公平贸易等, 但是在本质上还是有所差异的, 其保护的手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对于国家经济的原有发展现状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 最终致使现今贸易保护理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刘旭.“十二五”时期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贸易.2012 (01)
[2]顾国平.金融危机阴影下的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经济和贸易政治的视角[J].国际论坛.2011 (04)
[3]蔡月姬.中外贸易摩擦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浅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1 (16)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与实践应用 篇3
【关键词】 战略性贸易政策 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 外部经济
1. 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内涵与政策主张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在不完全竞争的现实社会中,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选择有发展前途且外部效应大的产业加以保护和扶持,使其迅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贸易优势来提高产业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战略性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利润转移理论;另一个是以外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外部经济理论。
1.1利润转移理论
利润转移是指政府通过政策来剥夺外国厂商的出口利润,把它转移到本国厂商身上,以促进本国厂商和笨狗产业的发展,从而为本国厂商赢得国际竞争力,打开国际市场。该理论的具体主张主要有以补贴促进进口、用关税获取国外厂商垄断利润、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三个方面。
1.2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认为,某些产业或厂商能够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效应,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带动进口的扩张,但由于这些厂商不能占有外部经济所带来的全部利益,因此这些厂商或产业就不能发展到社会最佳状态。如果政府能对这些厂商或相关产业提供适当的帮助、保护与支持,就能够促进这些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大国际竞争优势,以获得的长远的战略利益。
2. 丰富的成功案例
2.1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发达国家的运用
在研究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础上,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地区)不约而同地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持产业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1.1美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践
随着欧洲和日本的崛起,美国开始转向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美国在全面实施“国家出口战略”的同时,还选择了部分产业作为其扶持的重点。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技术溢出效应,向相关产业扩散技术,推广管理经验,带动了各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协调发展,推动了美国的经济和就业的增长。同时,在传统产业,美国政府积极引用“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迫使别国开放市场,并以反补贴、反倾销、保障措施等形式,限制进口,保护了本国市场及相关产业发展。战略性贸易政策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美国国内市场,为其钢铁等吸收大量就业的夕阳产业得到调整的时间,并促进了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及美国出口的增长。
2.1.2欧洲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践
欧洲则早在欧洲共同体时期,由于意识到自身与美国的技术差距和竞争关系,就曾运用产业政策试图改变旧有分工格局,形成对本国有利的新的均衡。20世纪60年代,欧洲在飞机产业再次成功地实践了战略性贸易政策。飞机产业具备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和学习曲线等特征,是非常“标准”的战略性产业。此前,美国在飞机产业一枝独秀。欧洲先是通过英法两国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共同开发协和型超音速飞机,实现了技术外溢;而后通过欧洲九国政府大量补贴“空中客车”的研发经费,提供出口信贷,并在制造过程的其他方面提供帮助。最终,空中客车公司在飞机产业成功地成为可与波音和麦道公司竞争的寡头之一。
2.1.3日本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践
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根据本国经濟发展战略,将钢铁、基础化学,石油精炼等基础原材料和电机、汽车、造船、电子机械等高附加值制造业等确定为战略产业部门。 80年代,日本将发展尖端技术部门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作为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重点,旨在提高研究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例如在具有外部经济的半导体产业,日本政府采取封闭政策和对通用研究项目进行金融资助等政策予以扶持,其结果是推动了产业发展,并由美国的追随者转变为领先者。总体而言,日本政府通过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加快了电子、石油化工、原子能、汽车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并帮助这些产业保持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相对优势,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
2.2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
战略性贸易政策不但在发达国家得到了较多应用,在韩国、印度等参与国际竞争程度较高、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较深的国家也有成功的案例。
2.2.1韩国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践
由于韩国产业多为面向出口,因此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主要体现为对出口产品和出口产业的扶持与补贴。韩国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产业为重点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20世纪60年代韩国首先实施大规模发展轻纺工业的产业政策,形成了高就业、高增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70年代,韩国在特定产业实行扶持和补贴大企业的政策,在当时收效很大。随着技术在国际贸易中逐渐成为决定性要素,韩国开始通过扶持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政策以实现“技术立国”,并在2005年8月,制定了《韩国2015年产业创新战略》纲要。但是,由于韩国的几乎所有大企业,涉足的行业领域特别庞杂,采取的是“百货商店式”的经营方式,因此,韩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形成规模经济的效果并不明显,且造成了“大而全”的弊病。
2.2.2印度战略性贸易政实践
印度实施战略性贸易的成功实践主要是在其软件产业。印度政府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财力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对软件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重视对国际市场发展趋势的研究,为有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开辟软件出口渠道。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印度软件业的快速产业化和国际化,在世界银行对各国软件出口能力的调查中,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数位居世界首位。为此,比尔·盖茨曾感叹:“除美国外,下一个软件大国既不是欧洲国家,也不是日本,而是印度。”
各国的实践表明,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促进一国产业发展,进而带动经济总体获得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韩国的实践也同时证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应以确定战略性产业为前提,并根据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和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政策措施,否则将出现寻租行为,并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保罗·克鲁格曼、毛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五版.
[2] 保罗·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 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58年.
[4]黄基伟、鲁莹,保罗·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学开创者,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5]李宾,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的应用研究,对外经贸大学,2007.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第三次作业 篇4
1、一国实施外汇倾销的前提条件是(A)选择一项: a.本币贬值
b.本币升值
2、如果一个进口国对本国纺织品服装加工业实施保护,则在该国海关税则表中,下列哪项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是最高的?(C)选择一项: a.棉花
b.棉纱
c.棉衣
d.棉布
3、下列经济特区中,设立目的主要是为了发展加工贸易的是(A)选择一项: a.出口加工区
b.自由贸易区
c.保税区
d.自由港
4、出口国银行将贷款发放给(B),不属于买方信贷
选择一项: a.进口地银行
b.出口商
c.进口商
5、判断下列命题:在关税配额下,进口商即使没有领到配额,也可以办理货物进口报关(B)选择一项: a.正确
b.错误
6、下列商品出口配额,一般采用“自动”出口配额监管的是(D)选择一项: a.焦碳
b.黄金
c.稀土
d.纺织品
7、在“进口押金制”下,进口商需向指定银行(A)存入一笔现金。选择一项: a.无息
b.有息
8、出口国政府给予出口商品以下哪种补贴,进口国海关不能征收反补贴税? 选择一项:(B)a.禁止性补贴
b.不可诉补贴
c.可诉补贴
9、下列选项中,成员国之间实行统一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是(A)选择一项: a.经济联盟
b.共同市场
c.自由贸易区
d.关税同盟
10、下列国家中,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不给予普惠制待遇的是(C)选择一项: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题 篇5
教学理论解答题
如何理解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的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服从教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服从“教”。所以,尽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却处在被动的地位。教师教什么和怎么教则取决于教师本人对语言的认识和教学的经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无论教学方法如何改进,也难以收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于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教学中开始重视学习主体的价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重点,“教”服从“学”,根据“学”的需要随时调整“教”,“教”的依据是“学”。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是优先考虑的问题。“教”是帮助学生“学”或引起学生“学”。“教学”是师生共同的/互动的活动。学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师是辅助者、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取消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放任自流,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助、促进、引起学生学习比以教师为中心的“精彩表演”要难得多。正因为以学生为中心了,教学理论的研究也从单单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转到更加重视对学习者、语言学习/习得过程和学习策略的探讨上来了。
四、简答题(5分)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汉语作为母语教学之异同。参考答案:
(1)起点不同。第一语言教学: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教学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以及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第二语言教学:由于学生不具备最起码的言语能力,教学要从教目的语最基本的发音开始,要从教说话开始。
(2)第二语言学习受到第一语言的影响。由于第二语言学习是在第一语言习得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第一语言会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影响,既可产生正迁移,也可起到负面的作用。充分利用正面影响,预防或排除负面影响,是第二语言教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第一语言习得不存在这些问题。
(3)第二语言学习中存在着文化冲突。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学习第二语言自然要了解、学习、掌握第二语言的文化。第二语言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结合语言教学进行相关的文化教学,扫除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第一语言习得中不存在此问题。
(4)教学对象不同以及对象的学习目的不同。第一语言教学的对象一般是儿童,学习目的比较单一,就是为了掌握母语的交际能力。第二语言教学的对象大部分是成年人。因而学习者的目的多样,影响着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
四、问答题(5分):
简述汉字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答:汉字教学的任务是:以汉字形、音、义的构成特点和规律为教学内容,帮助学习者获得认读和书写汉字的技能。汉字教学的原则:
(1)语和文先分后和,初期汉字应按自身规律教学(2)强化汉字教学,字与词教学相结合
(3)把汉字的构成规律和基本理论,利用汉字的表义和表音功能识别汉字
(4)按笔画、部件、整字三个层次,从笔画、笔顺、部件、间架结构四个方面进行汉字教学
(5)重视对比,加强复习,通过书写认识汉字
四、论述题
9、外国学生常说“她是漂亮。”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参考答案:(1)改为“她很漂亮。”
(2)理由:汉语中形容词可以直接做谓语,而且形容词往往不单独做谓语,经常在之前加程度副词,比如:很、比较、非常等。如果没有强调程度高,此时的“很”,是成句的需要,要轻读。
(3)错误原因:受英语的结构影响“she is beautiful.”
(4)教学策略:教形容词时,强化“很+形容词”的结构。(具体步骤及举例请自行设计)
四、简答题(5分)
23.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的英语、日语等外语教学有何异同?
1、相同点:(1)教学目的相同:都是培养学习者的第二语言交际能力。(2)教学性质相同:均属于第二语言教学。
(3)基本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以及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等相同。(4)学科理论基础相同: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不同点:
(1)教学环境不同:对外汉语教学是在目的语环境中进行的,我国的英语外语教学等是在非目的语的环境中进行的,(2)教学内容不同:汉语(包括书写符号——汉字)和中国文化与英语(字母)及英美文化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测试的方式方法等也应有所不同。
(3)对外汉语教师的母语即学生目的语,我国的英语等教师的母语大都不是学生的目的语。
四、简答题(共5分)
说明:请根据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加以简述。
23、外国学生常说“我明天见面他。”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1)改为:我明天跟他见面
(2)理由:因为汉语“见面”是不及物动词,之后不能加宾语。所以采用介词“跟+名词”的结构将其作为状语。
(3)错误原因:受翻译的影响。“见面”对应的英语翻译为“meet”,而“meet”是一个及物动词,所以容易让学生产生偏误。
(4)教学策略:说明汉语“见面”是不及物动词的同时,增加“跟/与„„见面”的结构,并通过大量例句进行操练。(具体步骤及举例请自行设计)
1.外国学生常说“发音和听力很有意思和比较容易”之类的句子,请分析产生这种偏误的原因并加以改 偏误分析:“和”一般常用于连接体词性的名词、代词及其短语,在连接充当谓语的动词和形容词方面是很受限制。这种偏误产生的原因是受母语迁移的影响,在英语中“and”可以连接句子,因此学生在说有连词的句子时受了母语的影响,加了“和”。应改为“发音和听力很有意思,也比较容易”。教学对策:
教师在教“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个词连接名词、代词,在连接充当谓语形容词和动词方面是很受限制的,通过对比分析强调目的语和学生母语的一些词在用法上的差别。
23、常常听到有的留学生说这样的话:“下课以后,他马上走出去教室了。”请你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原因,并加以改正,并简要说明在教学中你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偏误原因:复合趋向补语的处所宾语位置不对。“下课以后,他马上走出去教室了。”这句话中,“出去”是“走”的复合趋向补语,“教室”是处所宾语,应该放在复合趋向补语的中间。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下课以后,他马上走出教室去了。”
教学方法:在讲授动词的复合趋向补语时,用比较法,将动词的一般宾语和处所宾语的位置做比较,不同类型的宾语,在“V+复合趋向补语”中位置不同,处所宾语要放在复合趋向补语的中间。
教学对策:反复强调处所宾语放中间这样的概念,强化练习,通过反复,让学生明白并且在实际运用中没有偏误。
23、外国学生常说“我想我要再回来北京”这样的句子。请你先分析一下产生这种偏误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改正;再简要说明应采取的教学对策或方法。
答:偏误原因:趋向补语“来、去”的后面不能接处所宾语,如果有处所宾语,应该用在动词之后,“来、去”之前。然而在很多语言中,比如英语中,没有“来、去”的趋向意义,因此,留学生无法理解作为一个独立单位的“来、去”的特殊用法,于是将它与前面的动词组合起来,作为一个单位来使用,于是出现了偏误,这是由于学习者的学习策略造成的偏误。原句应改为“我想我要再回北京来”。
教学对策与教学方法:在趋向补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并强化学习者的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使学习者理解“来、去”所表示的趋向意义,掌握趋向补语“来、去”与宾语之间的位置变化。
创新理论与实践概论题 篇6
2.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党的一元化领导体现为(P197)。(多选)
A党委制和党组制B党管干部制度C归口管理制度D党委领导下的集体负责制
3.地方政府体制结构的形成是(P188)的产物。(多选)A政治B经济C文化D社会发展
4.随着个性心理学的出现,智力一词被广泛运用,出现了一些有关智力结构的理论,如(P7)等。(多选)A二因素论B群因素论C智力的三维模型D个人论
5.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P298)。(多选)A自主创新B重点跨越C支撑发展D引领未来
6.创造性教育要特别考虑到(P344)。(多选)
A呈现式、发现式和创造式B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效果
C创造教学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关系D学科教学、教学方法和课外活动的作用
7.勤奋学习对创新能力提高的作用是(P67)。(多选)
A创新能力开发的必然要求B必须明确范围,突出重点C应寻求技巧D提倡创造性学习方法
8.创新方法类型中的交流激励型,基于交流激励创造规律原理的具体技法有(P118)。(多选)
A交流激励法B智力激励法C竞技赛场激励法D信息交合法
9.行政创新的实现途径主要有(P240)。(多选)
A扩大民主,实施权力下放B健全法治,保障民主权利C转变职能,完善公共治理D以上都对
10.开放教育具有的基本特征是(P346)。(多选)
A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B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
C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和手段D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
11.主要创新方法中的类比法按原理可分为(P131)。(多选)A直接类比B拟人类比C象征类比D幻想类比
12.(P338)是未来教育学习和生活的四大支柱。(多选)A学会学习B学会做事C学会做人D学会生存
13.创造性学习方法包括(P68)。(多选)
A从“学会”到“会学”B从求知到求智C从“占有”到“追求”D从面向过去到面向未来
14.创新能力行为标准中,创新思维的技能包括(P75)。(多选)
A掌握灵感思维与直觉思维B掌握发散思维C掌握横纵思维D掌握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
15.从不同的阶段性划分来看,科技创新过程可以区分为(P273)。(多选)
A感性阶段B概念化阶段C研究开发阶段D设计阶段
16.合理知识结构具有的特点是(P70)。(多选)
A具有高度准确、着眼于联系的概念B具有双重知识结构
C具有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D具有大量程序性而不是陈述性知识
17.非逻辑思维主要表现为(P94)。(多选)A直观思维B联想思维C幻想思维D灵感思维
18.创新主体为了实现创新目标,会表现出一定精神的状态,主要表现在(P106)。(多选)
A盲目自信B以求真与合作来应对复杂性C以乐观与毅力来应对不确定性D以冒险与奉献应对风险性
19.在激励法的自由畅谈阶段,要遵守下述规定(P122)。(多选)
A不准私下交谈B不准代表他人发言C与会者一律平等相待D应力求简明扼要
20.地方政府体制结构的改革之一是坚持改革稳定进行,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P192)。(多选)
A需要进行宏观的战略思考和运筹B需要循序渐进、平稳过渡C革命D剧烈变动
21.创新的个性的特点主要为(P56)。(多选)A勇敢 B甘愿冒险 C不具有幽默 D独立性强
22.创新能力行为标准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P76)。(多选)
A学会处理分歧B运用头脑风暴法C运用类比法D运用结合法
23.智力的基本要素包括(P101)。(多选)A记忆力B思维力C观察力D注意力
24.以问题为中心的理论创新过程包括(P142)等方面。(多选)
A批判性思维B逻辑思维C辩证思维D相关学科知识
25.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的一些特点包括(P211)。(多选)
A民主、人本型政府B法治政府C责任、服务型政府D透明、诚信政府
26.科技创新的特性包括(P269)。(多选)A复杂性B不确定性C高风险性D高投入性
27.对公务员来说,最重要的保护则是允许探索、允许失败。(判断)
28.广泛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多想多思,不是发现问题的基础。(判断×)
29.科学技术作为直接的生产力,对总产出能力的提高产生间接的作用。(判断×)
30.经济增长以知识为基础,科技创新是核心和关键。(判断√)
31.教育创新体系是培养创造精神和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判断√)
32.自主创新(再次创新)是在原有创新成果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或多向拓展,不断改进和创新。(判断P4×)
33.人们干任何事情总是希望一举成功,害怕失败,这不是人的本能。(判断)
34.联想,是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过程。(判断)
35.在行政体制创新中,实现行政组织体制的创新是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判断)
36.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最本质、最根本性的是创新。(判断)
37.创新的机理是突变论,是原有极限的突破、新事物的产生。(判断)
38.类比联想是按照事物之间在原理、结构、形状等方面的相似性进行联想,期望从现有的事物中寻找创新的灵感。(判断)
39.制度是人们创造的用以约束人们相互交往行为的框架,是人们依据一定的价值目标而理性地制定出来的行为规范和关系制约的体系。(判断)
40.政治体制是以国家权力结构为核心的各种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判断)
41.透明是现代政府的功能。(判断)
42.知识经济的来临昭示着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劳力资源、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的时代要成为历史。(判断)
43.揭示创新的心理内容,对于发挥个体的创造才能,提高人才资源品位不具有重要的作用。(判断×)
44.从逻辑上讲,任何真正的问题都是在一定的背景知识之下提出的。(判断P92√)
45.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判断√)
46.文化是一个多重复合系统,不具有复杂的结构。(判断×)
47.跨世纪人才,不仅需要知识多一些、知识新一些,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在新的环境中具有创新能力。(判断)
48.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不代表国家的整体竞争力水平。(判断)
49.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并给出统一解释,既是科学活动的基本目标,也是科学问题产生的最基本的途径。(判断)
50.通过材料的更换实现创新的,就是材料移植。(判断)
51.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是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判断)
52.创新思维包括两种基本的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判断)
53.行政管理的核心是领导者,行政创新的核心是领导者的创造力。(判断)
54.科技创新动态过程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这个动态的整体是复杂的。(判断P272√)
55.创新作为人类知识生产的原动力,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基本素质,体现于知识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判断√)
56.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一个静态过程。(判断P268×)
57.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判断P305√)
58.人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挥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相同的要求。(判断)
59.技术移植法是一种正向(侧向)思维的方法。(判断P135×)
60.理论创新的问题,实质上是哲学认识论问题。(判断P143√)
61.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企业发展的动力源。(判断)
62.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全球R&D投入中,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占(P27)。(单选)A70% B86% C80% D90%
63.2006年1月9日,胡锦涛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用(P24)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单选)A10B15C20D25
64.(P67)主要表现在记忆的快速性、准确性、稳定性和储存性上。(单选)
A综合能力 B记忆能力 C学习能力 D观察能力
65.()是有关创新的想法或设想,它是创新活动的先兆。(单选)A创新思想B信息C知识D劳动
66.(P103)是指引人的活动去满足一定需要的意图、愿望、信念。(单选)A兴趣B自信C动机D意志
67.创新概念最早是(P1)年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的。(单选)A 1912B 1918C 1920D 1926
68.人才资源的开发中,政策性开发指(P51)。(单选)
A人才个体自身不断努力,完善和发展自身的素质和技能 B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培养人才
C制定恰当的政策,培育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D合理使用人才,使人尽其才
69.在(P273),根据市场和技术变化以及有关的知识,察觉到存在一些创新的机会,形成了创新思想。(单选)A感性阶段B概念化阶段C研究开发阶段D设计或试制阶段
70.(P130)是通过对发明创造对象的特性分析,分门别类地将事物或课题的特征或属性全部列举出来。(单选)A希望点列举法B特性列举法C缺点列举法D类比法
71.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P161)。(单选)
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
72.美国人类学家(P306)在《文化与个人》一书中对文化的本质属性作出总结。(单选)
A克鲁克洪 B洛姆 C巴伯 D爱因斯坦
73.中国共产党是通过(P198)的形式而获得执政地位的。(单选)
A革命 B政治协商和人民代表大会选举 C战争 D世袭
74.进一步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P201)是指各政党自身的存在、发展和活动,凡不涉及保密的,都应当向人民群众公开,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监督。(单选)A法制化B制度化C规范化D透明化
75.从文化来源划分,有(P311)。(单选)A海洋文化B城市文化C农耕文化D本土文化
76.美国著名学者(P317)在《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中用生物进化论来解释道德、宗教等社会现象,提出了文化进化的基本观点。(单选)A克鲁克洪B洛姆C威尔逊D爱因斯坦
7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D)。(单选)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执政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78.(P345)提出以天地自然为大宗师的教育思想,主张教学要与自然、生活和社会相融合。(单选)
A孔子B孟子C庄子D荀子
79.(P146)指出:“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单选)A毛泽东B爱因斯坦C邓小平D牛顿
80.环境资源与能源部门不包括(P237)。(单选)A铁道B地震C气象D旅游
81.京津冀都市圈的空间布局,将形成(P258)为次核心的发展格局。(单选)
A北京B天津C北京—廊坊—天津滨海新区D北京—保定—石家庄和北京—唐山—秦皇岛
82.从文化社会发展角度划分,有(P311)。(单选)A海洋文化B城市文化C农耕文化D本土文化
83.胡锦涛在2006年1月9日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P24)。(单选)
A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B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突出位置 C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中心环节D把提高国家竞争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
84.人才资源的开发中,自我开发指(P51)。(单选)
A人才个体自身不断努力,完善和发展自身的素质和技能B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培养人才
C制定恰当的政策,培育人才辈出的社会环境D合理使用人才,使人尽其才
85.在(P273),创新活动的重点是新产品或新工艺并入生产过程中,进行生产。(单选)
A生产阶段B市场阶段C研究开发阶段D设计或试制阶段
浅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篇7
在战略性贸易理论产生之前,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基础上, 而且排出了产品的差别、科技和规模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新贸易理论的产生顺应了现实经济的需要, 对传统贸易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 将实际的经济条件列入研究之中, 而战略性的贸易理论也应运而生。
战略性贸易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该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为前提, 强调了政府适度干预贸易对于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作用。
二、战略性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战略性贸易理论主要包括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
利润转移论是该理论的核心, 它是指在不完全竞争的寡头垄断市场中, 国家从战略性的角度, 积极运用战略性出口政策、进口政策和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的政策等手段, 扶持本国企业的发展, 使其获得竞争优势, 从而扩大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 攫取国外企业的超额利润, 以增加本国的经济福利。这里的贸易政策的直接目的就是从国外向本国转移利润。
而外部经济理论又包括技术性外部经济和收益性外部经济。技术性外部经济是指, 厂商 (或个人、社会) 通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中其他厂商的技术外溢获得技术和知识, 而不必为此付费, 那么对于本国来说, 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 那些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较大的企业就不会得到其理想的预期收益, 从而导致私人投资不足;收益性外部经济是指, 厂商 (或个人、社会) 从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厂商的集聚中获得市场规模效应, 而该厂商同样也可以不必为此付费。对于本国来说, 如果该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处于发展初期, 规模较小, 则政府可以通过保护的贸易政策对其进行扶持, 以帮助其发展, 提高该产业的市场规模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三、战略性贸易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 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也越来越成为主流,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与此同时贸易保护主义也日益盛行, 因为市场毕竟有国内国外之分, 国际间的竞争以不仅仅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 更多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美国对“波音”的战略性扶持, 日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和印度对其软件产业的扶持等等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 中国制定和实施战略性的贸易政策势在必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 既要顺应潮流, 遵守国际规则, 更要积极主动的发挥自身优势, 调整政府的角色, 使之更有效的发展本国的产业, 促进本国的经济发展。
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扶持的目标产业的选择
国家进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关键在于对扶持产业的选择, 因为一国一旦对某一行业进行战略性保护, 必然会对其他使用该资源的其他行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选择目标行业的时候:第一, 一个较好的目标产业应具备生产成本的优势 (比如廉价的原材料) , 或者受学习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影响;第二, 应保证被扶持的产业在一定时间内的很高的行业准入壁垒, 防止其他厂商的进入而导致超额利润的消失;第三, 保证被扶持的产业具有较大的规模和大量的固定资本投入, 从而保证其在与国外相同企业竞争的时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第四, 如果被扶持的产业具有较大的外部经济效应, 则应保证其具有内向型的市场结构, 以避免其技术外溢到国外的相关产业。总之, 该目标产业应该是国内基础设施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如说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汽车产业或文化服务类的产业等等。
(二) 扶持的时间选择
国家对于产业的扶持多在其处于幼稚产业的阶段, 因为这个阶段该产业没有足够的竞争力, 而一但该产业逐步走向成熟, 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时, 政府对其的扶持政策就应该及时取消, 从而使该产业在走向成熟后所获得的收益能够弥补政府扶持的成本投入。
(三) 外部环境的约束
战略性的贸易政策的实施应保证在不违背外界市场环境的前提下, 否则将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贸易制裁和报复行为。一方面, 不能违背WTO的相关规则和制度, 另外一方面, 也不能与和其他国家签署的双边或多边协议相抵触。
四、小结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提出具有重大的意义, 而我国对其研究还尚未成熟, 我国应该结合本国的实际国情, 发挥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最佳作用, 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又一个新的动力。
摘要:近几年来, 新贸易主义逐渐发展, 作为其在国家政策干预领域的拓展, Brander和Spencer等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 并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生及其主要内容的讲述, 提出了针对我国实际国情的发展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建议, 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又一新的途径。
关键词:战略性贸易政策,利润转移论,外部经济论
参考文献
[1]金明玉.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29 (129) :50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题 篇8
[内容提要]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因在分析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区位方面所作 出的贡献,被授予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979年克鲁格曼在《国际经济学杂志》发表了一 篇经典论文——《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 他用十分简单、通俗、易懂的 数学 模型论证了资源相似的两国也可以进行国际贸易,且贸易可以发生在同一行业。“这是现代 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对近30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具有深 远影响”。在这篇文章中,克鲁格曼提出了垄断竞争贸易理论,这一理论最核心的创新就是 把 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引入了国际贸易研究。克鲁格曼不仅在他的新贸易理论中引进了 规模经济这一因素,而且还将“消费者喜好消费的多样性”这一假设作为基础。虽然克鲁格 曼的新贸易理论也有一定的弱点,没有考虑企业的异质性,但其新贸易理论的优势在于能够 与传统贸易理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通常认为新经济地理学出现的标志是1991年克鲁格曼的 开创性文章——《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其中提出的“中心-外围模型”从区域非均衡层 面为劳动力 和企业在城市的集聚提供了一种解释。通过这一模型使我们了解了城市产生的原因和自我维 持机制,而模型的逆转又向大家揭示了城市集聚的空间演化还有其他可能性。克鲁格曼的金 融学研究背景,使其对历史上两次金融危机作出了成功预言,也让这次奖项的颁布格外令人 回味。克鲁格曼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众经济学家,对美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和社会不平 等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奖 新贸易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 金融 危机 贫富差距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9)6-0119-06
北京时间10月13日晚19点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以表彰他在分 析贸易 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区位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克鲁格曼1953年出生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 ,在纽约的郊区长大。1974年获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77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哲学 博士学位。1982年至1983年在白宫任经济顾问。曾先后在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任教,20 00年起任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与国际事务教授至今。1991年38岁的克鲁格曼获得了颁发给40 岁以下经济学家的克拉克奖。他是主流经济学派的衣钵传人和捍卫者,是萨缪尔森和索罗的 爱将。但同时,克鲁格曼又是一位急先锋,敢于向任何传统理论开战。在过去十余年间,他 出版了二十余部著作,发表文章几百篇。无论是国际贸易领域还是国际金融领域都留下了他 经典的足迹,几乎所有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都读过他的《国际经济学》,这已成为国际 贸易方面教科书的不二选择。他在《纽约时报》的专栏,紧跟时事且文笔清晰流畅,为广大 读者喜闻乐见。在公众的眼中,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众经济学家,也被称为继凯恩斯之后 文笔最好的经济学家。他有10多部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如《国际贸易再思考》、《萧条经 济学的回归》、《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汇率的不稳定性》、《预期消退的年代》 、《美国怎么了?》、《流行国际主义》、《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空间经济学》 等。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领域的第一人
克鲁格曼2008年之所以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原因之一,就是表彰他在分析贸易模式方面所做 的贡献。那么,何谓贸易模式?最通俗的解释就是谁与谁进行贸易往来,贸易什么东西。国 际贸易模式的形成,有的是由于气候、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的结果,有的归因于不同国家间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有的是因为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程度和使用中的 相对密集程度不同,还有一些是由随机因素决定的。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如果每个 国家都专门生产并出口本国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从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它们之间的 贸易就能为每个国家带来利益。在李嘉图的贸易模式中,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不同国家各产 业部门之间唯一的不同之处,也是决定国际贸易的唯一因素。而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式中, 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这一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源于不同国家之间商品的价格存 在差异,而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生产成本有高有低,生产成本的高低是因为各国生 产要素价格有差别,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别又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 生产要素丰裕,其商品价格必然就相对低一些,反之,则高一些。因此,生产要素丰裕程度 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所以贸易主要应该在存在一定要素禀赋差异的国家之间 发生,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这一理论似乎能解释大部分的国际贸易。然而, 新的挑战又出现了,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出现了相对于李嘉图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式模式 的越来越大的偏离,即绝大部分国际贸易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的横向贸易,而不 是发生在有着较大要素禀赋差异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同时,国际贸易不仅在不同 行业中发生,而且在同一行业和同类产品中也存在着大量国际贸易,这在发达国家之间更是 如此。这一类贸易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多或少既出口又进口相同的产品。比如,瑞典现在既出 口汽车又进口汽车。而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式,中国只能出口纺织品这类劳动密集型产品 ,根本不能出口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品,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这就是说,已有的理论已无 法完全解释新的现实。
1979年克鲁格曼在《国际经济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经典论文——《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 和国际贸易》, 他用十分简单、通俗、易懂的数学模型论证了资源相似的两国也可以进行 国际 贸易,且贸易可以发生在同一行业。“这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论文,对近30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在这篇文章中,克 鲁格曼提 出了垄断竞争贸易理论,这一理论最核心的创新就是把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引入了国 际贸易研究。克鲁格曼指出,“新的模型让我们完全明白:不断下降的成本是贸易和从贸易 中获利的独立源泉。同时也使我们对国际分工和贸易模式由报酬递增和要素禀赋共同决定的 贸易世界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2]。他认为“在具有规模经济的行业中,一国 能生产的 产品种类和其生产规模都受到该国市场规模的限制。但通过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就能形成一 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该世界市场当然比任何单个国家的国内市场都要大。各国也因此从限 制中解脱出来,在一个比贸易前要窄的范围内从事某些产品的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同时, 通过从别国购买自己不生产的产品来扩大消费者可获取的商品种类。因此,即使国与国之间 没有技术上的差别,贸易仍为互利性的生产提供了机会”[3]。克鲁格曼不仅在他 的新贸易 理论中引进了规模经济这一因素,而且还将“消费者喜好消费的多样性”这一假设作为基础 。例如,一些美国人想要欧洲生产的宝马摩托车,而一些欧洲人则喜欢美国生产的哈雷戴维 森摩托车。这样,宝马和哈雷戴维森都能够利用规模经济的优势构建自己的摩托车品牌并降 低成本,使欧美消费者均能以较低的价格享受诸多选择。可见,新贸易理论既能够解释产业 内的国际分工,又吻合了现实中的贸易模式。因为,作为消费者,我们不断地受到越来越多 的品牌诱惑。当人们满足了食品和住房等基本需求以后,似乎会更倾向于选择消费的多样化 和消费的变化,而选择消费的多样化,会希望产品种类越多越好,但从生产者来看,规模经 济会因生产成本的降低使产品种类越少越好。如何解决规模经济和消费多样化的两难冲突, 这就是通过贸易使两难冲突的折衷余地增加。虽然,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也有一定的弱点, 没有考虑企业的异质性,而企业之间在生产率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非所有企业 都会进行对外贸易,因此很难解释为什么有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了,有的企业则在市 场竞争中规模扩大了。但是,新贸易理论的优势在于能够与传统贸易理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因为,每个产业中有很多差异化的产品,两国之间可以基于规模经济进行差异化产品的产 业内贸易。产业的比较优势可以不表现为某个产业的只出口不进口,而是表现为出口大于进 口的净出口,使H-O模式与克鲁格曼模式浑然一体。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有助于我们 认识 到,传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很可能会被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所取代。因此,中国今 后越来越有可能成为很多具有规模经济产品的出口大国,而纺织品等传统比较优势的产品出 口很可能会减少。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还告诉我们,存在规模经济的产业,内需大的国家 往往可以在出口贸易中具有优势,成为该产业的净出口国。这些观点对我们当前如何应对全 球金融危机,如何扩大内需,如何使庞大的国内市场成为国际贸易的优势具有一定的启示作 用。
新经济地理学的开创者
在克鲁格曼关于“生产规模的增大能够减少单位产品的成本”和“消费者更喜欢多样化的产 品”假设下,他解释了即使有同样生产要素结构的国家之间也可以产生贸易,后来他发现这 两个假设也能够应用于经济地理这一经济学分支的研究上。这一发现,使兴趣广泛的他又将 经济学的边界拓展到地理学的领域,促成了国际贸易学和经济地理学这两个经济学分支的融 合。众所周知,新经济地理学是关于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布的新兴经济学分支,是在传统经济 地理学中加入了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垄断竞争因素,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的经济学新领 域。克鲁格曼指出,当两国或者两个地区在各个方面都相同,而仅仅人口规模不同的情况下 ,人口多的国家和地区更能实现规模生产所需最佳规模,因此产品价格能够更低,也能付出 更高的薪水。这就会造成劳动力进一步向人口多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这一观点似乎较好地解 释了城市化之所以发生的原因,也是其新经济地理学“中心-外围模型”思想的雏形。1980 年克 鲁格曼又撰文提出了“本国市场效应”概念,认为只要存在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生产要素 就会向大的市场集中。在“消费者更喜欢多样化的产品”的条件下,“本国市场效应”使得 拥有更多劳动力的地区会有更高的真实工资水平,并能生产更多的产品品种,从而吸引劳动 力向已经拥有更多劳动力的地区流动,这种流动可能导致城市的形成甚或可能导致中心-外 围体系的形成。11年后,克鲁格曼又发展了这一理论。“通常认为新经济地理学出现的标志 是1991年克鲁格曼的开创性文章——《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其中提出的中心-外围模型 从区域 非均衡层面为劳动力和企业在城市的集聚提供了一种解释。”[4]这一模型的核心 是,企业 愿意把生产区位选在最大的市场,从而节约销售运输成本。而市场的规模,依赖于居民的数 量和其收入水平。这种机制会产生制造业集中在其中一个区域的中心-外围模型。它可以通 过市场进入效应和生活成本效应形成城市集聚;又会通过市场拥挤效应,使集聚在中心城市 的企业竞争加剧,利润减少,迫使企业重新选择区位,搬迁到外围区域,形成中心-外围模 型的逆转。通过中心-外围模型使我们了解了城市产生的原因和自我维持机制,而模型的逆 转又向大家揭示了城市集聚的空间演化还有其他可能性。这一机制支持着在世界各地随处可 见的爆炸式的城市化过程,期间,快速增长的巨型城市为人口越来越被减少的外围所环绕。 可见,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城市集聚理论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东部地区三大城市 群的建设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
两次金融危机的预言者
虽然克鲁格曼主要是由于“分析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方面的贡献”而获得了2008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其实他在国际金融领域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特别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汇率目标 区理论,开创了汇率领域研究的新方向。金融学的研究背景,使保罗•克鲁格曼对历史上两 次金融危机作出了成功预言,也让这次奖项的颁布格外令人回味。当90年代上半期西方发达 国家纷纷出现经济衰退,原苏联和东欧国家面临经济负增长的困境时,东亚经济却一枝独秀 ,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世人不得不对东亚刮目相看,各国强烈感受到了亚洲在世界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国际舆论惊呼:东亚创造了经济奇迹,世界经济重心将由欧美向东亚转移。 而他却于1994年在美国著名的《外交》杂志上撰文,针对世界银行给予亚洲经济增长以“东 亚奇迹”的评价,激烈批评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高度依赖政府主导的资本和劳动力 要素投资拉动,而不是由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获得的高速经济增长,这种仅靠大投入而不进 行技术创新和提高效率的做法,容易形成泡沫经济,因此不具备可持续性,是“建立在浮沙 之上,迟早幻灭”。克鲁格曼的这番言论曾激怒了李光耀、马哈蒂尔等领导人,也引起了经 济学界和政治学界的广泛争论。1996年克鲁格曼在他的《流行国际主义》一书中干脆直接预 言亚洲金融危机即将爆发。当时国内也有不少学者撰文,对克鲁格曼的文章作了回应。笔者 也曾在《当代亚太》1996年第6期上撰文《试论东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兼析东亚奇迹 是否虚幻》,批驳了克鲁格曼的观点,然而,随着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克鲁格曼的“ 预 言”成真,事实证明他是对的。1999年,他的新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问世,该书对墨西 哥金融危机以来的世界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他曾指出:“ 短期中的现实世界正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所有问题都涉及到需求不足。日本发现,传统 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无法起到足够的作用。这种问题可以发生在日本,我们敢肯定欧洲经济, 乃至正在膨胀的美国经济就不会陷入类似的陷阱吗?”[5]今天回过头来重温这句 话,难道不发人深省吗!
2003年,克鲁格曼曾在其出版的专栏文章合集《大破解》中抨击过布什政府的经济和外交政 策。他认为,从长期看,布什政府减税、增加公共开支产生的巨额财政赤字和发动伊拉克战 争将使美国经济发展不可持续,最后引起严重经济危机。2006年2月13日他在《纽约时报》 上撰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作了预见性分析。他指出,从进口与出口规模的简单比较就 可以发现,美国人花费的比他们挣的要多57%。这种“超消费”是通过向日本、中国和中东 石油国家借债的方式来完成的,是不可持续的。或早或晚,美国的贸易赤字将不得不下降, 住房繁荣将会终结,美国的消费者和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回归到经济的基本面。他还指出,由 于太多的经济参与者有着不切实际的预期,美国未来将面临一种“崩盘式”的调整。 2008 年8月15日,克鲁格曼又在当天的《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中指出,由于美国楼市近年来价 格会暴涨,在很多地区房价开始下降,投机需求出现逆转,导致目前市场上充斥着未出售的 房产。而且,由于近三年来楼市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楼市的逆转意味着美国将不 可避免地出现严重衰退。他认为,正是布什推行了过于宽松和缺乏监管的政策,才催生了此 后的金融泡沫,最终引爆今天的危机。其实,在2006年2月13日的《纽约时报》上他就撰文 ,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作了预见性分析。在克鲁格曼看来,这场金融危机和上世纪90年代 的亚洲金融危机是同样严重的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在某些方面可与大萧条时期相提并论。最 近,他还抨击美国政府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就像“用金钱换垃圾”。他认为,除 非联邦政 府为它所购买的资产支付远高于市值的价格,让金融机构及其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捡个大便 宜,而由纳税人承担代价,否则,金融体系仍然会因资本短缺而陷入瘫痪。如果政府准备向 金融机构提供资本,它应该得到出资方有权得到的东西,即所有权。这样,如救市计划奏效 ,收益不会全归最初把事情搞杂的那些人。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题】推荐阅读: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10-29
历年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真题08-0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业五:理论案例分析09-23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实验四装船出运10-02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复习题及答案09-07
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的应用08-28
自考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模拟试题及答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