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业五:理论案例分析

2024-09-23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业五:理论案例分析(精选8篇)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业五:理论案例分析 篇1

理论案例分析。(共2道试题,每题30分)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项外经贸事业不断发展,既实现了量的飞跃,又实现了质的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1978年,我国外贸总额为206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2位,出口排名第34位,进出口只占全球比重0.78%。

2007年,我国外贸总额为21738亿美元,世界排名第3位,出口排名第2位,进出口占全球比重近8%。贸易额从千亿美元迈上万亿美元的大台阶,日本用了30年,德国用了25年,美国用了20年,而我国只用了16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加快了进出口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清理并修订了约3000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贸易政策的透明度不断增强,平均关税水平从2001年的15.3%降低到9.9%。在外贸规模迅速扩大同时,我国外贸结构迅速优化,外贸贡献也显著提升。制成品出口比重从1978年的46%提高到2007年的93.6%,机电产品从3%提高到56%;高技术产品从不到1%提高到29%,这三个比重指标全都超过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目前,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0%,并与消费、投资一起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同时,我国对世界贸易的贡献不断提升,对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从不到1%扩大到11%,并成为美国的第三、欧盟和日本的第二、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真正变成了现实。

(资料来源:北京青年报从引进外资到对外投资)

(1)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原因什么?

(2)评价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中国30年的对外开放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深刻诠释了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的道理。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开始了自1979年之后的第二次对外开放浪潮。在新世纪,新国际形势和全球范围内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我认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需要在自由贸易的大原则之下,加强对民族工业的适度保护。

结合李嘉图比较成本论和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来分析,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证明,无论是生产力水平高或者低的国家,安装比较优势的思想参加分工和贸易,都可以得到实际利益。但比较成本论忽视了国际分工的真实原因,而更明显地反映了发达国家向外实行经济扩张的要求。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中,经济发达国家生产率水平较高,在国际贸易中获利也就较多,而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发展中国家所获利益便相对较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较成本论是发达国家的理论。而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更是直接提出了通过实行保护关税政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保护幼稚工业的主张。这对现阶段中国的对外开放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完全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无条件地全面地开放市场,让发达国家的商品占领我国市场,对消费者来说暂时可以获得“物美价廉”的商品,但从长远看必然会冲击中国的民族工业。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应是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实行适度保护贸易政策。适度保护贸易政策对我国有关行业和企业实行一定程度的保护,使国际竞争限制在中国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并逐步向WTO所要求的国际惯例接轨。而且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有充足的理由实行必要的适度保护政策。我国应该适度保护幼稚工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让其成长壮大后再去参与高水平的国际竞争,这样也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淘汰不合理和落后的产业,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能力和综合国力。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业五:理论案例分析 篇2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国际化的背景下,在以培养从事外贸业务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国际贸易教育中进行双语教学十分必要。

1. 双语教学满足了时代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中国加入WTO后,将会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与融合,国家对企业的进出口限制进一步放松,企业迫切需要一大批熟知WTO规则、国际贸易业务,又有较强英语写作、翻译及口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开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可以满足时代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 双语教学促进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的国际化和规范化。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身就是一个涉外型专业,在该专业中会很广泛地应用相关英文专业术语、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如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UCP500以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都是英文形式。双语教学可以使该专业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准确性、规范化,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按照国际统一的规则进行,提高专业素质和形象。

3. 双语教学符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特点的需要。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经济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尤其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它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有关理论和实际业务的课程,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该课程与英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合同(Contract)条款的磋商与订立、信用证(Letter—of—Credit)的审核、提单(Bill—of—lading)、汇票(Bill—of—exchange)、商业发票(Commercial—Invoice)、装箱单(Packing—list)等出口单据的制作等必须直接用英文来表达。单一的汉语教学虽然能使学生了解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程序,但学生很不习惯用英语思维与操作,在进出口模拟操作实习中,很难自如地用英文草拟建交函电、发盘与还盘信函,不能用英文制作正确、规范的出口单据,尤其看不懂用英文开立的信用证(L/C)基本条款,不熟悉信用证(L/C)的基本表示方法,更谈不上按照信用证(L/C)的审核原则对照有关合同进行审证、改证。因此,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英语知识,是学生以后顺利进行外贸业务工作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准备,也正是本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改革的初衷。

4. 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研究与创新能力的需要。

对外文专业资料的查阅是开拓专业知识面的有效途径,也是从事专业研究与创新的必备条件。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检索外文专业文献的能力很弱,其中一个主要方面的原因在于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相对较低。而外文检索是进行论文写作和专业研究必不可少的工作。只有实施双语教学,才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最新动态,才能形成较好的研究成果。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实施的基本条件

开展双语教学是一项持续工作,必须有全面长期的规划。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适应WTO要求,加快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经济人才;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上,要采用同国际贸易相关专业接轨的教学计划;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也要增加适应于全球化的课程内容,明确选择一些国际上先进的原版教材,使用双语教学。

1. 良好的师资力量是顺利开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的前提条件。

首先,《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不仅专业要精深,英语水平好,还要求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充分理解和运用原版教材。一般专业教师,英语具有一定水平,但深受传统教育培养影响,英语表述能力不足;有些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都不错,却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英语基础较好的专业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自中国加入WTO后,对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并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人才需求的迫切性,从而产生责任感和危机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高自身英语水平。在专业教师中,应选择英语水平较高的人员进行更高水平的英语培训。如在假期以脱产学习的方式进行集中强化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学校应积极创造机会,使更多的教师到国外进修,参加国际交流和交往,了解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教学现状、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为双语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2. 学生的英语水平是顺利开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一般使用的是原版教材,其直接考验就是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这样一来,对学生的要求也相当高,不是适合所有学生,因为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差距很大,不能因为英语水平而限制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不仅对教师是一个挑战,对学生更是一个挑战,它必须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定的接受能力,这在双语教学的实行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保证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要在大学低年级加强公共英语教学,为双语教学提供良好基础。一方面,学校应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外语提供较好的条件,如我校为方便学生听英语,开设了两个调频波段;另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的英语层次不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时宜采取分班教学,对于英语水平较好的要提高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的比例,对于英语水平较差的要减少用英语讲授专业课的比例。

3. 合适的教学材料是顺利开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的有力保障。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的正常开展必须依托外语原版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书,没有原版教材,教师和学生都无法接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一本合适的原版教材,对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在原版教材的选择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困难。首先,国内引进的教材有限,而且价格偏高;其次,原版教材的思维模式、理论体系与现行的中文版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鉴于此,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使用外文教材,或用外文版教材,或用外语授课,或用辅助教材指导阅读,有条件的专业还可向学生推荐2~3门课程的外语教材配合教学,辅导学生阅读等。

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文教学材料不充分,很难保证英文原味。

由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原版教材难度太大,又缺少现成的双语教材,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只能收集整理一些比较符合学生实际的英文材料,或者把现有中文教材中的一部分翻译成英文来使用。限于水平和文化差异,难免有不符合英文原味之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高等院校要尽早编写《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材,以利于双语教学改革,满足双语教学人员的迫切需要。

2. 专业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对教师的个人素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有一定的英语基础,还要能够把传授专业知识的技巧与经验有机地与英语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双语教学的要求。因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师一方面应该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外语及专业水平,尤其是专业外语水平,多借鉴他人经验,听课取经,取长补短;另一方面,学校也应加强对双语教师的培训,安排讨论和讲座,让教师亲身观摩双语教学课,观看双语课录像等。

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缺乏双语教学环境。

实践中我们感觉到,现阶段要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堂教学中把英语作为教学媒介,难度很大。英语用多了,学生根本不理解,无法进行正常的专业知识传授与学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语言环境。学生不能处在像母语一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自然习得英语,而只局限于英语课及双语课等有限的时空,这就大大减弱了他们理解和应用英语的能力。

四、《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建议

1. 聘请外籍教师以解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的师资短缺问题。

解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师资短缺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具体办法:(1)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一方面,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给学生讲授专业课,组织教师听课观摩,提高教师的感性认识和授课技巧;另一方面,学校要创造更多的机会,选派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学习,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2)定期开办“双语教学”培训班。可开设如下课程:双语教学法、科技文献导读、高级英语听说、英汉互译与实践、英语写作、专业外语等。(3)鼓励“校际流动”,盘活教师资源。大力引进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注重青年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

2. 鼓励《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一线教师参与编写英文教材。

有效实施《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离不开原版英文教材的支持。引进英文原版教材的优点:一是英文规范;二是内容新颖,能反映本学科新的进展;三是与国际接轨,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参加国外有关考试。但也存在如下不足:(1)现在大多数的原版教材是以美国的经济、文化为背景,对中国的实际问题针对性不强,学生需对美国经济、文化有所了解才能很好地了解案例分析,否则,原版教材的引进不仅带来了学科目标与学生实际语言能力之间的矛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带来了外国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2)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人不同,反映在英文的表达方式上也有别于中文。有时显得过于琐碎,中文一句话能表达的含义,英文可能使用了整整一页的篇幅;有时又显得过于精简,只给出一个结论,没有中文教材所强调的推导、论证过程等。这无疑会使长期习惯于中文教材的学生感到极不适应。(3)英文原版教材里含有很多较难的专业词汇,特别是一些俚语和地方语言,学生在阅读时往往有“茫然”的感觉,这会大大挫伤学生接受外语教材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所以,鼓励《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一线教师参与编写英文教材十分必要,也迫在眉睫。

3. 科学选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的初始时间。

我们建议,在大学二年级开始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因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基础比较低,英语应用能力相对较弱,不大适合双语教学;大二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不仅适应了大学生活,而且还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并且已经学习了一定的专业基础课,此时采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能够减少学习上的困难,同时有比较多的业余时间进行外语的强化训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如果在这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到大三、大四就会很好地适应了。

4. 准确选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的初始层次。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准确选择《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的初始层次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双语教学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简单渗透”层次,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英语讲述重要定理和关键词等;第二是“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第三是“双语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思考解答问题。开始实施双语教学前,综合考虑课程特点、自身教学经验及大多数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英语应用水平。具体做法有,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掌握学生中通过英语四级的比例,以及对双语教学持肯定及否定态度的比例;通过闭卷测验,了解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情况。这样以来,就能够尽可能地回避讲授初始阶段“教学层次低,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与“教学层次高,学生听不懂,丧失信心”的现象。

总之,在高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专业开展和推广双语教学,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有师资、学生和整个教育大环境的配合。尽管目前在此项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只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高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专业开展双语教学一定能够付诸实施。

参考文献

[1]谢光华.国际贸易类专业推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

[2]任宇石,李向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改革刍议[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6).

[3]唐光辉.论国际贸易专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6).

[4]王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北方经贸,2005,(5).

[5]黄传荣.刍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J].科技教育创新,2006,(17).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业五:理论案例分析 篇3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理论性和政策性强并可供实际操作使用的应用型课程[1]。该课程在高职院校内的设置目的是为了向学生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方案的理论传授,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使学生树立国际贸易的现代意识,理解国际贸易对于全球、地区(国家)经濟以及社会发展的实践意义;了解地区(国家)通过调解本地国际贸易快速改变该地经济现状的具体实例,以及国际贸易中的典型案例;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术语与理论、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特别是其中的贸易合同与进出口流程;学习关于国际贸易的国际法律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并学习其实际应用。虽然高职及其国内同等层次院校在《国际贸易理论与事务》的课程中,教学实践方法、学生素质等都不相同,但在普遍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对教学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课程内容繁杂抽象,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实践难度大

目前《国际贸易课程理论与实务》中理论部分主要介绍国家分工和国际市场,介绍各个国家的贸易政策和贸易措施以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状况[2]。这一部分教学工作主要是理论知识的灌输,通常需要学生强记,手段较为单一。教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主要采取理论讲解的模式,即使有一些突破,如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电影等,但是仍然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次,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仍然很空洞,缺乏具体的实践操作作为辅助支撑,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起来。即使是在国际贸易的实务部分,理论式的规定条款和专业术语仍然占据了较多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且事务部分与理论部分的联系紧密,学生由于在前半部分的理论学习中没有掌握到方法,在后半部分的实务更加难以跟上教学节奏,学习兴趣只会不断下降。

(二)学生外语实操能力差,导致课程的教学目的很难达到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由于本身的教学性质和内容,对于的英语要求较高,而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实操能力本来就不高,这一矛盾直接影响了课程的教学目的难以达到。随着我省高职分数线的逐年降低,许多学生进校时英语都不足60分,要想在短短的2年之内把英语提高到能看懂各类外文单证及专业贸易术语,难度有些大。部分制式的高职院校学生,如网络远程教育、在职教育等,学生的外语四级等级考试的过级率不足15%。由于这些学生常常将学业和文凭作为辅助工具,而讲授教师也由于教学重心的不对称,教学时间不足等因素,造成这些学生在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常常难以达到基本的教学目的,甚至是教学计划也难以完成。

(三)师资结构不尽合理,教师实践不足

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师资结构方面存在三个方面的情况,也导致了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不达标。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师资本身就与大专院校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个问题在各项课程的教授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首先,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中的教师有的是最近几年的毕业生,实践经验少,部分教师甚至是直接从相关专业临时抽调出来,其本身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就不甚专业;其次,教师的深造机会少,知识技术长期难以更新,不但由于长期单一的教学工作,其实践能力也在不断下滑,难以跟上快速更新的国际贸易现实形势;再次,部分教师师德水平不高,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科研研究兴趣不强,教案常年不更新,即使是学期某的考试考核试题也多有类似,而无创新,也为与当前的国际贸易形势存在一定的脱节。

(四)课程以理论考试为主,考核结果与学生所学之间关联不大

目前高职学生的课程最终成绩主要由出勤、作业完成率以及测试成绩组成,而出勤和作业完成率(并不是作业质量)并能直接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而上述所说考核试题常常多年不变,学生只需在考试前适当记忆一些历年试题就能轻松通过考试,对于学生实际的学习质量也不能做出准确的评价。这样下来,学生常常容易投机取巧,规避考核,从而忽略学习的本质要求。课程评价手段的单一性也是影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站在这一角度上,各高职院校应当尽快改革考核方式,真正做到将教学要求同结课后考核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所学能够从考核结果中准确表现出来。

二、在该课程创新中的教学实践及建议把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原有的《汽车构造》、《汽车诊断与维修技术》、《汽车检测技术》等课程分解,重新构成汽车构造、维护、检修和检测模块。形成模块化的教学知识体系。

在实践教学中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和上海技能等级认证规定,将汽车拆装、维护、修理、检测形成汽车电工中级工、高级工的项目化的实训教学技能体系。

参考文献:

[1] 梅晓妍,王民权.高等职业教育形成性考核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1.

[2]伍建桥.高职课程改革与课程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6 2.

[3]方晓霞.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质量观内涵探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

[4]王鑫. 工程教育体系下机械设计课程实验和实践环节研究,载于《中国电力教育》 2010.

[5]田光辉.高职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业五:理论案例分析 篇4

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某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70%,进口价格指数为110%,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60%,计算净贸易条件和单因素贸易条件,并解释结果。

答:净贸易条件=(Px/Py)×100%=63.6%.

单因素贸易条件=(Px/Py)×Zx=70%÷110%×160%=101.8%

2002年,某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0.8,而该国当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800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计算该国当年GDP以及贸易差额。

答:GDP的进出口总额/0.8=(1000+800)÷0.8=2250(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1800-1200=600(亿美元)

贸易顺差=1200-600=600(亿美元)

某国2003年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元,货物贸易总额为2000亿美元,其中服务出口总额为60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400亿美元,货物出口总额为800亿美元,进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该国GDP为3600亿美元。试计算该国贸易差额和对外贸易依存度。

答:贸易差额=(600-400)+(800-1200)=-200(亿美元),逆差。

对外贸易依存度=1000+20003600=83.3%

:假定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出口价格指数为80%,进口价格指数为110%,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为140%,计算该年的净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并解释结果。

答净贸易条件=(Px/Py)×100%=80%÷110%×100%=72.7%

收入贸易条件=(Px/Py)×Qx=80%÷110%×140%=101.8%

解释:该国净贸易条件恶化,但由于出口规模扩张,因而扭转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变化所处的不利局面,而且使该国的进口能力提高了1.8%。

假定某国净贸易条件以1995年为基期,1980年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那么这个国家1980年的净贸易条件是多少?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该国1980年的净贸易条件是;95%/110%*100%=86.36%, 由于该国1980年的净贸易条件N<1,这说明在以1950年价格为基期的条件下,出口商品价格的平均变化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平均变化处于不利地位,即该项国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幅度低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幅度或出口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所以我们称该国贸易条件恶化了.合同规定由我方供应某商品60000打,每打的CIF西欧某港价为1.8美元,自装运港至目的港的运费总计为5000美元,投保金额为发票金额的110%,保险险别为水渍险和战争险。该商品至该港口的水渍险费率为0.3%,战争险费率为0.4%,问我方净收入多少美元(FOB价)? 答:CIF合同总金额(发票金额)应为1.8×6000=108000(美元)应付保险费按投保金额×保险费率计,为10800×110%×(0.3%+0.4%)=831.60(美元)

FOB价为:108000-5000-831.6=102168.40(美元)

2:我一公司对外报价为FOB价每公吨500美元,外商来电要求改报CIF伦敦含佣金5%,保险费率合计为1%,保险加成率为10%,国外运费每公吨50美元,则我方应报价多少?(保留到整数位)答:CIFC5%500+501-(1+10%)×1%÷(1-5%)=585(美元)

6: 我方向西欧某客商推销某商品,发盘价格为每公吨1150英镑CFR西欧某港口,对方复电要求改按FOB中国口岸定价,并给予2%佣金。查自中国口岸至西欧某港口的运费为每公吨170英磅,我方如要保持外汇收入不变,改按买方要求报价,应为何价? 答:①FOB净价=CFR价-自装运港至目的港的运费=1150-170= 980(英镑)

②含佣价=净价1-佣金率980/(1-2%)=1000(英镑)

8:国内某公司按CFR价格进口一批货物到上海港,总金额为10000美元,特约保险费率为10%,平均保险费率为8%,则保险金额是多少?如果按FOB价格出口则保险金额为多少? 答:保险金额=CFR价格×(1+特约保险费率)

=10000×(1+10%)=11000(美元)

保险金额=FOB价×(1+平均保险费率+特约保险费率)

=10000×(1+10%+8%)=11800(美元)

9:我公司向澳大利亚出口商品1000箱,经香港中转,用纸箱包装,每箱毛重50千克,体积为0.06立方米,运费计算标准W/M10级,基本运费为400元人民币,加燃油附加费29%,绕航附加费18%,则应付多少人民币运费?(100港元=80元人民币)

答:0.06>0.05,用体积吨。

运费=0.06×400×1000×(1+29%+18%)=35280(港元)

换算成人民币:35280×0.8=28224(元)

10:我国某公司向美国出口服装25000件,每件售价FOB上海2.75美元,美进口关税最惠国税率为15%,但美按其国内售价5.25美元计税,则该批服装比原先多征税多少? 答:按2.75美元计算进口税为:2.75× 25000×1 5%=10312.5(美元)

按5.25美元计算进口税为:5.25×25000×15%=19687.5(美元)

两者差额为19687.5-10312.5=9375(美元)

11:我国出口合同规定,CIF纽约,每公吨1000美元,现外商要求改报CFR纽约,佣金率为5%,为维持净收入不变,我方应报价多少?(保险费率为1%,加成率为10%)

答:CFR净价=CIF×[1一(1+加成率)×1%×保险费率]

=1000×[1-(1+10%)×1%]=989(美元)

CFR含佣价=净价1-佣金率9891-5%=1041(美元)

14:我国出口到某国商品100箱,每箱毛重40千克,体积为40cm×30cm×20cm,其运费计算标准为W10级,基本费率为80美元,另收燃油附加费15%,计算该批运费。答:运费=0.04×80×100×(1+15%)=368(美元)

15: 假设松香CFRC1%纽约,每公吨计USD100.00,运费每公吨9美元,国内收购价每公吨7元,经营管理费平均1%,试计算换汇成本。

答:出口总成本=(国内收购价十运杂费+包装费十仓租)×(1十经营管理平均费率)

=(700十10十50十7)×(1十1%)=774.67(元人民币)

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CFRC-F-C=100-9-1=90(美元)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

=774.67/90=8.61(元人民币/美元)

16: 我向美商出口罐头一批,价值50万美元,美进口关税普遍税率为45%,最惠国税率为12. 5%,普惠税率为3%,美进口商应支付多少关税? 答:美对从我国进口的商品适用最惠国税率,美商应支付的进口税为: 50×12.5%=625(万美元)

我向美出口男式开司米羊绒衫500打,每件重1磅,单价为20美元,对此羊绒衫美国每磅从量税征收37.5美分加征从价税15.5%,则这批羊绒衫美进口商要支付多少关税? 答:从量税: 500×12×1×0.375=2 250(美元)从价税: 500×12×20×15.5%=18 600(美元)总税额: 2 250+18 600=20 850(美元)

19;某公司对日出口某商品的报价为每公吨180美元FOB广州,现日方来函要求改报CFR东京,如该商品每短吨运费为60美元的话,我方应如何报价? 答:每公吨=2204.62磅每短吨=2000磅每短吨的运费为60美元 则每公吨的运费为=2204.62×60/2000=66.1(美元)CFR价=FOB十运费=180十66.1=246.1(美元)即 我方应报每公吨246.1美元CFR东京

20:受惠国向给惠国出口纺织地毯每平方米350美元,现普惠制优惠差幅15%,受惠国拟将优惠好处60%拿过来,受惠国外销员应报价多少? 答:每平方米普惠制优惠额:350×15%=52.5(美元)受惠国应分享的好处为:52.5 × 60%=31.5(美元)受惠国外销员应报价:350+31.5=381.5(美元)

我方以每打1.8美元CIF New York出口某商品60000打,自装运港至目的港的运费总计5000美元,投保金额为发票金额100%,投保险别为水渍险和战争险,查得水渍险的保险费率为0.3%,战争险为0.4%,试求我方净收入。

答:保险费=CIF×(1十加成率)×保险费率

=1.8×60,000(1十10%)×(0.3十0.4)%

=831.6(美元)净收入=CIF×60,000-F-1

=1.8×60,000-5000-831.6

=102168.4(美元)

答:美进D商要支付20 850美元的进口税。

我公司向美某公司出口功夫鞋25000双,每双售价FOB.上海2.75美元,美进口关税最惠国税率为15%,但美按其国内售价5.25美元计税,则该批功夫鞋比原来多征税多少?

答:按2.75美元计算进口税为:2.75×25 000×15%=10 312.5(美元)按5.25美元计算,进口税为:5.25×25 000×15%=19 687.5(美元)两者差额为: 687.5-10 312.5=9 375(美元)

答:该功夫鞋比原先多征 9 375美元。

某商品每箱毛重30千克,体积0.05立方米,共出口 40箱。原报价每箱30美元FOB上海。现客户要求改报CFR X X港。经查该商品计费标准为W/M,每运费吨费率为200美元,港口附加费10%。我方现应如何报价? 解:W=30×40÷ 1 000 = 1.2 M/T M=0.05×40=2(立方米)∵M>W ∴按M算 [200×(1+10%)] × 2÷ 40=220× 2÷40=440÷40=11(美元)CFR=FOB+F=30十11=41(美元)

答:报价为:X X商品每箱 41美元 CFR X X港。

21:某公司从国外进口一批材料,进口时并没有检验其成分含量,经报关放行放置仓库约一年多,要使用时发现略有潮湿,因而怀疑当初进口的货物不符合合同规定,经分析确实怀疑正确,因事隔一年多,是否可向买方要求赔偿?或经商检机构向保险公司索赔?

答:对于向卖方的有效索赔时间,按《公约》规定,无论如何如果买方不在实际收到货物之日起两年内将货物不符合合同情形通知卖方,他就丧失了声称货物不符合合同的权力,除非这一时限与合同规定的保值期限不符。但在实际业务中,对于一般货物,通常规定其索赔期限为货到目的地后30至45天,对于机械设备则可定得较长些,一般可为货到目的港后60天至90天以上,通常不得超过六个月,而对有质量保值期限的设备,可长达一年或一年以上。

就本案而言,如已过有效索赔期限,则即使买方备齐一切索赔文件,或品质不符确实是卖方原因所至,卖方也有权拒绝赔偿。对于保险公司的有效索赔期限,应为从被保险货物在最后全部卸离海轮后至多不超过二年。不过在实际业务中,多使用航程保单,即在这种报单下保险公司承保标的物从某一地点送到另一地点的风险。所以,货物一年多后在仓库发现变质,无法向保险公司索赔

22:青岛某出口公司向日本出口一批苹果。合同规定是三级品,但到发货时才发现三级苹果库存告急,于是该出口公司以二级品交货,并在发票上加注:“二级苹果仍按三级计价”。请问这种以好充次的做法是否妥当?

答:青岛公司这种以好充次的做法很不妥当。在国际贸易中,卖方所交货物必须与合同规定完全一致,否则买方有权提出拒收或索赔要求。青岛公司在此次交易中虽然以好充次,但因货物与合同规定不符,在出现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买方仍可能提出拒收或索赔。此时我方应采取主动措施,将情况电告买方,与买方协商寻求解决的办法,或者将合同规定交货的三级品改为二级品,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与买方一定的经济补偿或价格折让,但是数额以二、三级苹果的价格差额为限,尽量减少我方的经济损失。需要加以注意的是,无论采取那种解决措施,发货前都要征得买方的同意和确认,以免日后发生合同纠纷。

我方发盘有效期至5月5日,对方接受电报的交发时间是5月3日,但该电报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致使我方收到时间为5月7日,对此我方应如何处理? 答;按《公约》规定接受送达发盘人时生效,本案中的发盘有效期为5月5日,而我方5月7日才受到,则此接应受为逾期接受,已构成无效,对我方不具约束性,我方可不予理会。但如我方愿意接受的话,可于收到接受之日立即以书面或口头通知受盘人,认为该项逾期接受有效,我方愿意承受逾期接受的约束,则可继续签订合同。

某公司自A港装冷冻鱼货50吨(散装),并经公证处公证,船运到B港卸货48吨,也经公证处公证。问航运中失重2吨,投保何种险别可获理赔,船方对于失重是否负赔偿责任?

答:一般情况下,海运中的货物短量的风险可以从投保一切险或者投保平安险或水渍险再加保短量险中得到补偿。但由于下列原因所引起的损失保险公司不予赔偿:(1)被保险人的故意行为或过失所造成的损失;(2)属于发货人责任所引起的责任;(3)在保险责任开始前,被保险货物已存在的品质不良或数量短差所造成的损失;(4)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性以及市价跌落、运输延误所引起的损失或费用;(5)战争险和罢工险所规定的责任范围和除外责任。所以本案例中,货物系冷冻货且又是散装货,故保险公司很难受理这种货物的失重保险。

至于班轮公司的损失赔偿责任,在《海牙规则》中有详细的规定。一般船公司所签发的提单上均有散装货物条款的说明,即承运人对散装货物的短载不负责任。

我国按CFR条件出口一批化工原料,国外开来信用证规定装运期为3/4月,未注明可否分批。我订舱时因数量较大,没有足够的舱位,而必须分2至3批装运,对此,我方是否应要求外商改证? 答:根据《统一惯例》规定,除非信用证另有规定,否则允许分批装运和(或)分批支付。因此,本案中无须改证。

国内某单位向英国出口一批大豆,合同规定水份最高为14%,杂质不超过2.5%,在成交前我方曾向买方寄过样品,订约后我方又电告买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当货物运到英国后,买方提出货物与样品不符,并出示相应的检验证书证明货物的质量比样品低7%,并以此要求我方赔偿15000英镑的损失。请问:在此情况下我方是否可以该项交易并非凭样品买卖而不予理赔?

答:合同规定水份最高为14%,杂质不超过2.5%,从合同内容看,在这笔进出口交易中,双方以商品的规格作为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并以此作为交验商品的依据,属于凭规格的买卖,只要我方所交货物符合合同规定的规格,我方就算已经履行了合同。但是成交前我方向对方寄送样品时并未声明是参考样品,签约后又电告对方成交货物与样品相似,这样对方就有理由认为该笔交易既凭规格又凭样品。而在国际贸易中,凡属于凭样买卖,卖方所交货物必须与样品完全一致,否则买方有权拒收货物或提出索赔。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方很难以该笔交易并非凭样买卖为由不予理赔。

中方某公司收到国外开来的不可撤销信用证,由设在我国境内的某外资银行通知并加以保兑,中方在货物装运后,正拟将有关单据交银行议付时,忽接到该外资银行通知,由于开证行已宣布破产,该行不承担对该信用证的议付或付款责任,但可接受我出口公司委托向买方直接收取货款的业务。为此,你认为中方应如何处理为好?

答:我方应按规定交货并向该保兑外资银行交单,要求其付款。因为根据“UCP500”,信用证一经保兑,保兑行与开证行同为第一性付款人,对受益人承担保证付款的责任,未经受益人同意,该项保证不的撤销。

我某公司进口一批钢材,分两批装运,不可撤销即期L/C,每批分别由中行开立一份L/C,第一批货运后,卖方在有效期内交单议付,我方审单后向议付行偿付货款,我在收到第一批货后,发现货品与合同不符,因而要求开证行对第二份L/C项下的单据拒付,但遭开证行拒绝,问开证行这样做是否有道理?试说明理由?

答:开证行这样做是有道理的。因为,信用证的特点是银行信用,是自足的文件,是单据买卖,银行对付款的唯一依据是单单相符,单证相符而与货物和合同无关。本案中,我方审单后已向银行作了偿付,说明单据本身并无问题,因而,以货品与合同不符要求拒付是无道理的。

上海出口公司 A与香港公司 B按CIF条件成交目行平1000台,由 A缮制合同一式两份,其中包装条款规定为“Packed in wooden case”(木装箱)。将此合同寄至 B方,然后由B签回。B签回的合同上于原包装条款“Packed in wooden case”后加了“C.K.D.”字样,但未引起A公司注意。此后,B公司按合同规定开证,A公司凭信用证规定制单结汇完毕。在此过程中,得知B已将提单转让给另一个商人C,货到目的港,C发现系整台自行车水箱装、与单据所载不符。由于自行车整台进口需交纳 20%进口税,因此,C拒收货物并要求B退还贷款。R公司转而向我A公司提出同样要求。但是,A公司认为B公司已将提单转让给第三者,该行为表明买方对卖方的所有权已作出了相抵触的行为,即已构成对货物的接受。由此,双方产生了争议 答: 本案主要涉及以下3方面问题:(1)卖方忽略C.K.D.造成实际装载与合同和单据不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C.K.D.是Complete Knock Down的缩写,意思是将一件成品完全拆散。本例买方回签的包装条款意思是将整台自行车完全拆散成零件装入木箱,而卖方却整车包装,但单据与合同完全相符。

(2)卖方虽然已经结汇,但买方仍有拒收货物的权利。根据CIF合同的性质,卖方具有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和单据这两项不同的义务,相应也构成了买方的两次拒收的权利,即拒收货物的权利和拒收单据的权利。

(3)买方对提单的转让不构成与卖方所有权相抵触的行为。本案中,B公司将代表货物所有权的提单转让给了 C公司,这种转让只是处置了货物的有条件的所有权,即以货物应与合同相符为条件的所有权。也就是说,当单据的权利移交给买方的时候,买方所取得的货物所有权是有条件的,如果经检验发现货物与合同不符,买方仍有条件拒收,这种条件属于事后条件,因此,B公司对提单的处置并未构成与卖方的所有权相抵触的行为,但是,如果B公司不是转让提单,而是将实际货物卖给或抵押给第三者,刚结果就完全不同。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案 篇5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案

课改类别:第六批校级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项目 授课班级: 工商管理14级 总课时: 32 授课教师:计东亚

第一章 导论

本章课时:2课时 [本章要点] 1.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是学习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的前提条件。注意区分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国际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额、净出口与贸易顺差的差别以及贸易条件的意义;

2.国际贸易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分类有助于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国际贸易的含义。本章从七个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分类和理解,注意区分总贸易与专门贸易的区别;

3.贸易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即剩余产品的出现。国际贸易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国际贸易的发展也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大而不断发展。

本章是全书的导论。国际贸易是各国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成为WTO的成员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和研究国际贸易。在我们学习国际贸易的理论、政策及实务之前,应对国际贸易的产生及发展阶段有所了解,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国际贸易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要有国家的存在,二是产生了对国际分工的需要,而国际分工只有在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这些条件不是人类社会一产生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扩大而逐渐形成的。

原始社会的贸易

在漫长的年代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继续发展,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形成了人类社会第二次大分工。由于手工业的出现,便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商品生产。当产品是专门为满足别人的需要而生产时,商品交换就逐渐成为一种经常性的活动。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出现了货币,于是,商品交换就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这样就进一步促使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由于商品交换的日益频繁和交换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又产生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阶层。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使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进一步扩大。商品生产和流通更加频繁和广泛,从而阶级和国家相继最后形成。于是,到原则社会末期,商品流通开始超越国界,这就产生了对外贸易。

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在奴隶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其特点是自给自足,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而不是为了交换。奴隶社会虽然出现了手工业和商品生产,但在一国整个社会生产中显得微不足道,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很少。同时,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技术落后,交通工具简陋,道路条件恶劣,严重阻碍了人与物的交流,对外贸易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其规模和内容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封建社会时期的国际贸易比奴隶社会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早期,封建地租采取劳役和实物的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并不多。到了中期,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封建地租转变为货币地租的形式,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晚期,随着城市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已孕育生产,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都有较快的发展。

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15世纪末期至16世纪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瓦斯哥达·加成从欧洲经由好望角到达亚洲,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这些地理大发现对西欧经济发展和全球国际贸易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大批欧洲冒险家前往非洲和美洲进行惊夺性贸易,运回大量金银财富,甚至还开始买卖黑人的罪恶勾当,同时还将这些地区沦为本国的殖民地,妄图长久地保持其霸权。这样,既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又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西班牙、荷兰、英国之间长期战火不断,目的就是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讲到底,就是要争夺殖民地和国际贸易的控制权。可见,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同争夺海运和国际贸易的霸权相呼应,这些欧洲国家的外贸活动常常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质,甚至还建立了垄断性外贸公司(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

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段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正式确立。随后英国夺得海上霸权,意味着它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就为它向外掠夺扩张铺平了道路。18世纪中期的产业革命又为国际贸易的空前发展提供着十分坚实而又广阔的物质基础。一方面,蒸汽机的发明使用开创了机器大工业时代,生产力迅速提高,物质产品大为丰富,从而真正的国际分工开始形成。另一方面,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的技术和工具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距离似乎骤然变短,这就使得世界市场真正得以建立。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贸易有了惊人的巨大发展,并且从原先局部的、地区性的交易活动转变为全球性的国际贸易。这个时期的国际贸易,不仅贸易数量和种类有长足增长,而且贸易方式和机构职能也有创新发展。显然,国际贸易的巨大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此时的国际贸易不可避免地带有“垄断”的特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被为数不多的垄断组织所控制,由它们决定着一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和商品构成。垄断组织输出巨额资本,用来扩大商品输出的范围和规模。

二战后的国际贸易

建立起国际联盟组织,共同瓜分势力范围。如果说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活动还在推动资本主义主义方式发展的话,此时资本主义国际贸易则完全是为了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为了更有效地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正因为这样,从全球范围来看,总的说国际贸易的范围和规模在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越来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三次经济危机,战争的破坏和空前的经济危机使世界工业生产极为缓慢,在1912—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只增长了83%同时,这一时期贸易保护主义显著加强,奖出限入措施交互推进,螺旋上升,给国际贸易的发展设置了层层的人为障碍。因此,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贸易的扩大过程几乎处于停滞状态。1913—1938年,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世界贸易值反而减少了32%,而且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增长更为明显地落后于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许多国家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减小了。

在这一时期,国际贸易的地理格局发生了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了各国间特别是欧洲国家与海外国家间的经济贸易联系,使欧洲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下降,而美国的比重却有了较大的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亦有所上升。但在这一时期,欧洲国家仍然处于国际贸易的控制地位,因为两次大战间的经济危机和超保护主义政策措施在限制欧洲各国间贸易的同时,鼓励和扩大了欧洲对其他国家的贸易。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时期,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特点表现为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上。在1913—1937年的初级产品贸易中,食品和农业原料所占的比重都下降了,而燃料和其他矿产品所占比重均有增加。制成品贸易结构的突出变化是重工业品贸易所占比重显著增加和纺织品贸易比重下降。金属和化学品的国际贸易比重也有所增加,但其他轻工产品贸易比重则下降了。制成品贸易日益从消费品贸易转向资本货物贸易,半制成品贸易也稍有增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又一次发生了巨大变化,国际贸易再次出现了飞速增长,其速度和规模都远远超过了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的贸易增长。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3.8%左右)。这意味着国际贸易在各国的GDP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国际贸易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战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两个不同于以前的特征: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二战后,伴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急剧发展,加上资本国际化和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化,国际服务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2/3,其中美国已达3/4,发展中国家服务业所占比重也达1/2。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其总就业人数比重达2/3,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重达1/3。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其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从而效率不断提高,为国际服务贸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不断软化的过程中,国际贸易的交易手段也发生着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在国际贸易上的应用,出现了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贸易手段,无纸贸易和网上贸易市场的发展方兴未艾。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的结构性商业革命,有人声称,没有EDI,就没有定单。据统计,EDI使商务文件传递速度提高81%,文件成本降低44%,文件处理成本降低38%,由于错讯造成的商贸损失减少40%,市场竞争能力则提高34%。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的网上交易量也呈逐年上扬的势头,据国际电信联盟统计称,1996年因特网交易总额为20亿—30亿美元,1998年增长至500亿美元。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为企业生存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为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各级外经贸部门要充分发挥掌握国际市场信息的优势,加紧研究,为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发挥积极的市场导向作用。运用现代先进的电子网络技术,建立高新技术产品的信息数据库和电子交易系统,形成连接国际市场和国内高技术企业产品出口的专用信息网、交易网,使广大中、小高技术企业能够及时获得国内外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和高技术产品的供求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完成自己的技术创新,跻身国际市场。随着历史的演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无论是其总量、规模,还是结构、形式都将逐步改变。

二、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这里讲的商品交换是广义的,即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贸易活动。既然国际贸易泛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那么,它就既包括本国与他国之间的贸易,也包括别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因此,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国际贸易也就是世界贸易(World Trade),一般讲的国际贸易,就是指世界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如果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是指该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因为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的立场来看待这种商品贸易活动,所以称为对外贸易,或者也可称为“国外贸易”或“外部贸易”(External Trade)。有一些海洋岛国或者对外贸易活动主要依靠海运的国家(如英国、日本等),又很自然地将对外贸易称作“海外贸易”(Oversea Trade)。贸易额,又叫贸易值(Value of Trade),是用货币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各国一般都用本国货币加以表示,但为了便于国际比较,许多国家按汇率折算成国际上通用的美元来计量。贸易额通常分为对外贸易额和国际贸易额两种。

对外贸易额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一国的出口即意味着其他国家的进口。

国际贸易额则专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它亦称世界贸易额。因此,计算一国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时,通常只能用本国的出口贸易额与世界贸易额相比较而得出。不注意这点,则可能因重复计算而夸大了一国的国际贸易地位。同时,考虑到有关的运费和保险费等不应算作出口贸易额,世界上一般都用离岸价格(FOB)来计算出口额。只有少数国家的出口贸易额是按到岸价格(CIF)计算的。

用国际贸易额来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和水平,既简洁明了,又便于国际比较,因而它最为通用。可是,如果有关货币的价值发生变动,这个指标就可能会有虚假的反映。例如,由于本国货币或者美元的汇率发生变动,同样数量的出口商品就表现为不同的出口贸易额,有时这个差额还相当巨大。

国际贸易量(Quantity of Trade)

是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按照实物计量单位进行计算,可以剔除价格变动等因素带来的虚假成分,更准确地反映实际贸易情况。贸易值增加了,贸易量不一定增加,还可能减少。但对一个国家千千万万种进出口商品来说,无法用同类计量单位来表示一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只有同种货币的金额才能相加,因此,技术上以剔除价格变动的贸易值来替代贸易量,即许多国家和联合国通常用贸易量指数来表示进出口贸易的实际规模,这样,贸易量的计量单位仍是货币单位。

贸易量的计算要用比较的方法。首先,以基期的价格为基数计算出比较期的价格指数。然后,用比较期的价格指数除比较期的贸易值,从而计算出以基期的不变价格为基础的比较期贸易值,以此作为比较期的贸易量。最后,把比较期的贸易量与基期的贸易值比较,就可以较真实地反映比较期贸易规模的变化。

净出口与净进口 一个国家在同类产品上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在一定时期里(如一年)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如果出口量大于进口量,叫做净出口(Net Export);如果出口量小于进口量,叫做净进口(Net Import)。在某一类商品上是净出口还是净进口,反映了一国对该商品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如果一国对某类商品的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则该国在该类商品的外贸中会出现净出口;反之则出现净进口。另外,净出口或净进口也可能是由于一国的某类商品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造成的。竞争力强,会出现净出口;竞争力弱,则会出现净进口。

贸易差额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里,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叫作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如果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叫做“贸易顺差”或“贸易盈余”,亦称“出超”(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如果出口额小于进口额,则叫“贸易逆差”或“贸易赤字”,亦称“入超”(Unfavorabe Balance of Trade)。贸易差额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标志。一般说来,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在对外贸易收支上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逆差则处于不利地位。争取贸易顺差的手段首先是扩大出口,但是,贸易长期顺差不一定是好事。这是因为,要长期赚取贸易顺差就必须把国内大量的商品和劳务让外国人享受和使用,手中只留有充当国际清偿手段的外汇,这样一来本国自己可用的经济资源反而相对减少,从而实际上降低了广大国民的经济福利。同时,长期顺差往往易于引发同他国的经济摩擦。给本国今后的外贸发展增加了障碍和困难。当今的日本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同样逆差也并非绝对是坏事,贸易逆差若是发生于为加速经济发展而适度举借外债,引进先进技术及生产资料,也不是坏事。况且逆差也是减少长期顺差的手段。因此,从长期趋势来看,一国的进出口贸易应保持基本平衡。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所有对外经济交易的收入与支出总额的对比。如果收入大于支出,称为国际收支顺差(或黑字);如果支出大于收入,则称为国际收支逆差(或赤字);如果收入等于支出,则称为国际收支平衡。但是,一般很少见国际收支绝对平衡的。国际收支是由经常帐户、资本帐户、官方结算帐户等组成的。对外贸易收支是经常帐户中的主要内容,因此,贸易差额对国际收支具有重要影响。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换回多少单位的外国商品。换回的外国商品越多,称为贸易条件好转;换回的外国商品越少,称为贸易条件恶化。在以货币为媒介、以价格表示交换价值的条件下,贸易条件一般以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叫“进出口交换比价”,或简称“交换比价”。

对外贸易依存度(Ratio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rade)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也有人用国民生产总值(GNP)来计算外贸依存度,但现在较多地使用GDP来计算外贸依存度。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一国在一定时期里(如一年)各类商品在进出口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叫做该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商品的种类繁多,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商品的加工程度,把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前者是指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农、林、牧、渔和矿藏的产品,如食品、工业原料、燃料等。后者是指经过机器完全加工的产品,如机器设备、化学制品和其他工业品等。还有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商品生产中所需要的某种较多的生产要素,把商品分为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密集型商品等。联合国正式采用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把贸易商品分为10大类,其中前五类即为初级产品,后五类是工业制成品。一国出口商品构成取决于它的国民经济状况、自然资源丰欠以及对外经济政策等因素。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Trade)从一国对外贸易的角度而言,地理方向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的地区分布和国别分布状况,即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或地区。该指标反映了一国同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以中国为例,2000年,中国的主要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排名前四位的是日本(17.53%)、美国(15.70%)、欧盟(14.56%)、中国香港(11.37%)。这表明,我国同日本、欧盟、香港、美国的对外贸易额所占比重很大,而同拉美国家的贸易交往相对就很少。从国际贸易方面来看,地理方向是指世界贸易额的国别分布或洲别分布情况,反映了各国或各洲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例如,2000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为7.67%,排名第7位。该年,国际贸易排名前三位的是美国(32.98%)、德国(17%)、日本(13.88%)。这表明,这些发达国家参加国际商品流通水平较高,在世界贸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范围广泛,性质复杂,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主要的分类有七种:

1、按商品流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复出口、复进口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出口贸易是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又称输出贸易。如果商品不是因外销而输往国外,则不计入出口贸易的统计之中,如运往境外使馆、驻外机构的物品,或者携带个人使用物品到境外等。进口贸易(Import Trade)进口贸易是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又称输入贸易。如果商品不是因购入而输入国内,则不计入进口贸易。同样,若不是因购买而输入国内的商品,则不称进口贸易,也不列入统计,如外国使、领馆运进自用的货物,以及旅客携带个人使用物品进入国内等。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某种商品从甲国经由乙国输往丙国销售,对乙国来说,这项买卖就是过境贸易。在过境贸易中,又可分为直接过境贸易和间接过境贸易。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本国境内后不存放海关仓库而直接运往B国;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C国境内后存放仓库,然后再运往B国。在过境贸易中,由于本国未通过买卖取得货物的所有权,因此,过境商品一般不列入本国的进出口统计中。

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是指本国从A国进口商品后,再出口至B国的贸易,本国的贸易就称为转口贸易。转口贸易中的货物运输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转口运输,即货物从A国运入本国后,再运往B国;另一种方式是直接运输,即货物从A国直接运往B国,而不经过本国。

复出口(Re-export)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没有在本国消费,又未经加工就再出口,称作复出口或复输出。如进口货物的退货、转口贸易等。

复进口(Re-import)输往国外的商品未经加工又输入本国,则叫做复进口或再输入。产生复进口的原因,或者是商品质量不合格,或者是商品销售不对路,或者是国内本身就供不应求。从经济效益考虑,一国应该尽量避免出现复进口的情况。

2、按商品形态划分: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有形贸易(Tangible Goods Trade)是指买卖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有物质形态的商品(如粮食、机器等)的交换活动。

无形贸易(Intangible Goods Trade)是指买卖一切不具备物质形态的商品的交换活动,例如运输、保险、金融、文化娱乐、国际旅游、技术转让、咨询等方面的提供和接受。无形贸易可以分为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

3、按境界标准划分: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这是由于国境和关境不一致所产生的统计标准。

总贸易(General Trade)是以国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贸易。凡因购买输入国境的商品一律计入进口,凡因外销输出国境的商品一律计入出口。总贸易可以分为总进口和总出口。总进口是指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内)跨国境进口的总额。总出口是指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内)跨国境出口的总额。将这两者的总额相加,即总进口和总出口之和,称作总贸易(General Trade)额。世界上某些国家,如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采用总贸易方式来统计。

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是以关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贸易。凡因购买输入关境的商品一律计入进口,凡因外销输出关境的商品一律计入出口。专门贸易可以分为专门进口和专门出口。专门进口是指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内)跨关境进口的总额,专门出口是指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内)跨关境出口的总额。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额就是专门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总和。这样,外国商品直接存入保税仓库(区)的一类贸易活动不再列入进口贸易项目之中。显然,专门贸易与总贸易在数额上不可能相等,但两者都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时(如一年)对外贸易的总额。世界上某些国家,如美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士等,采用专门贸易方式来统计。

4、按贸易关系分: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

直接贸易(Direct Trade)是指商品直接从生产国(出口国)销往消费国(进口国),不通过第三国转手而进行的贸易,这两国之间的贸易称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是指商品从生产国销往消费国中通过第三国转手的贸易。对生产国和消费国来说,开展的是间接贸易;而对于第三国来说,则进行的是转口贸易。

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的区别是以货物所有权转移是否经过第三国(中间国)为标准,而与运输方式无关。直接贸易可以是生产国的商品通过第三国转运至消费国,间接贸易可以是生产国的商品直接运往消费国。

5、按贸易国数目划分:双边贸易、三角贸易和多边贸易

双边贸易(Bilateral Trade)是指两国政府之间商定的贸易规则和调节机制下的贸易。两国政府往往通过签订贸易条约或协定来规定贸易规则和调节机制,要求两国在开展贸易时必须遵守贸易条约或协定中的规定。双边贸易所遵守的规则和调节机制不适用于任何一个签约国与第三方非签约国之间开展的贸易。例如,在《中美贸易条约》下开展的中美贸易就是一种双边贸易。

多边贸易(Multilateral Trade)是指在多个国家政府之间商定的贸易规则和调节机制下的贸易。同样,多个国家政府之间也需要通过签订贸易条约或协定来规定贸易规则和调节机制,而且这些贸易规则和调节机制也不适用于任何一个签约国与其他非签约国之间的贸易。例如,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国家所开展的贸易就属于多边贸易。

6、按清偿工具划分:自由结汇贸易和易货贸易

自由结汇贸易(Free-Liquidation Trade)指的是以国际货币作为清偿手段的国际贸易,又称现汇贸易。能够充当这种国际支付手段的,主要是美元、英镑、马克、法郎和日元这些可以自由兑换的货币。反之,以经过计价的商品作为清偿手段的国际贸易,则称易货贸易(Barter Trade),或叫换货贸易。它的特点是,进口与出口直接相联系,以货换货,进出基本平衡,可以不用现汇支付。这就解决了那些外汇匮乏国家开展对外贸易的困难。加上现在各国之间经济依赖性加强,有支付能力的国家有时也不得不接受这种贸易方式,因此,易货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十分兴盛,大致已接近世界贸易额的1/3。

必须注意,倘若两国间签订了贸易支付协定,规定双方贸易经由清算帐户收付款,则一般不允许进行现汇贸易。因此,从清偿工具的角度看,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际贸易。讨论与思考练习

1.什么叫国际贸易?它与对外贸易有何区别? 2.简述国际贸易有关的基本概念或常用术语。3.国际贸易主要有哪些分类?试举例说明。4.国际贸易是如何产生的?

5.国际贸易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

第二章 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本章要点] 1.亚当·斯密所强调的在一国拥有“绝对成本优势”或“绝对利益”时进行国际贸易活动的观点是非常特殊的情况,现实中这种情况非常少见。但“绝对成本说”为后来从事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在生产过程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但各国的生产技术是相同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只取决于生产所花费的劳动时间。比较成本说的核心内容是一国应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更大的优势或更小的劣势的商品。其所指的比较成本就是指更大的优势和更小的劣势。与“绝对成本说”相比,其更能解释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国际贸易现象。

3.约翰·穆勒在他的相互需求理论中论及了这一问题:①国际交换比率的上下限是由两国国内交换比率所决定的;②实际的国际交换比率取决于两个贸易国家各自对对方商品的相互需求程度;③贸易利益在两国之间分配的多寡,则决定于具体的交换比率,这个具体的交换比率又决定于两国各自对对方商品需求的相对强度。

一、国际分工

(一)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是指超越了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当各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冲破了国界并广泛发展时,又出现了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联系的基础。国际分工和社会分工当然有相同的方面,即它们都是劳动分工,都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和结果。但是它们又有不同之处:第一,形成的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分工出现于原始社会时期,并存在于其他社会经济形态。国际分工则形成于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时代。第二,商品交换方式不同。前者的商品交换表现为国内贸易,后者的商品交换受到种种限制,一般来说还不能自由地进行。第三,受制约的价值规律不同。国内社会分工的商品交换受国内价值规律所制约,而国际分工的商品交换受制于国际价值规律,两种价值规律的内涵和作用不尽相同。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提高的必然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特别是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虽然社会分工继续不断地有所发展,但总的来讲,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自然经济占着统治地位。此时的国内贸易尚不够发达,只有一些地方性的交易场所,国际贸易更是小规模的和低水平的。因此,各国的社会分工要演进到国际分工的条件并不成熟,邻近国家之间出现少量的国际分工,完全是一种偶然的局部性的现象。

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以后,国际贸易活动开始迅速扩大,手工业生产向工场手工业生产过渡,促进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形成,当时欧洲殖民主义者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建立的种植园,就是早期资本主义的国际专业化生产,它产生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国际分工。

从18世纪中期英国产业革命的兴起到19世纪中期其他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革命的大致完成,则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国际分工真正形成的时期。在这一百年里,这些国家机器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导致它们的生产力水平巨大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极大进步。随之而来的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的迅速进步,又为大大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工具。这样,经济活动必然超越国界和民族的局限,终于把各国的商品生产活动纳入国际分工的轨道,从而出现了真正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机器和蒸汽机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又有新的迅速增长。新的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带来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本进一步积聚和集中,导致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和生产组织的重大变化,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为了攫取高额利润,不仅扩大对外贸易活动,而且开始对外输出资本,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日益国际化。其结果是,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愈益加深,终于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国际分工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促使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动。一系列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崛起,使得原来以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经济联系为主的国际分工形式几乎不复存在。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对国际经济联系的内容和实质也发生重要影响。这些都使战后的国际分工具有新的特征。例如,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迅速发展,同一工业部门内部的国际分工日趋加强,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制成品的分工行列,国际经济活动的范围和形式日益多样化,等等。特别是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更使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有了极大发展。这些都赋予战后国际分工新的内容和形式。

特别是进入90年代之后,世界经贸格局呈现出众多新的特点和趋势,例如,整个世界的经济热战已替代往昔的政治冷战,合作与协调已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主流,世界贸易活动随着乌拉圭一揽子协议的达成而迅猛发展,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形式蓬勃发展,等等,这一切将推动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而预示着全世界的国际分工必将进一步宽化和深化。

可见,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是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对世界经济活动产生着重大影响。

(二)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作用

当今世界的国际分工基本上有三种类型,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这些分工类型的特点各不相同,世界各国参加国际分工的情况也有很大差异,但它们参与的方式基本上有如下三种:

1、垂直型

这种类型的国际分工表现在国际贸易上是指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或者是出口原料和进口制成品。例如,日本身为富裕的经济大国,资源却极其贫乏。其进口额中原料占80%以上,而工业制成品却占出口的90%。这是十分典型的“垂直型”。中东石油输出国则主要出口原油,交换回所需的大部分制成品。它们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同样属于“垂直型”。

2、水平型

这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的生产专业化和协作。例如,欧洲联盟内部15个国家之间的分工合作,就是属于这种类型。

3、混合型

这是指将垂直型和水平型相混合的国际分工方式。其中以德国最为典型。它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是“垂直型”,从中得到了自己所需的大部分原料和其他初级产品;它与发达国家开展的国际分工则是“水平型”,特别是在欧盟内部平行进行的生产联合和专业化分工,都给其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好处。

分析国际分工的类型和各国的参与方式,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国际贸易。那么,应如何看待国际分工对于国际贸易的作用呢?

国际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深化,当然同样能够带来分工所固有的经济利益。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推动生产日益国际化,促使专业化程度不断加强,这就能大量节约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增加使用价值和产品数量。同时,国际分工促使国际商品活动和交换关系空前发展。各国面对优胜劣汰的激烈贸易竞争,自然要取长补短,你追我赶,为自己的经济发展而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这些都十分有益于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因此,节约社会劳动是国际分工带来的最基本经济效益,也是大多数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推动力。

正基于这点,国际分工的发展必然大大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国际分工既是各国之间展开大规模商品交换活动的基本条件,又要借助商品形式来实现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它的扩大和深化自然与国际贸易的增长紧密联系。国际生产专业化的加强,把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厂商联系到相关的或同一的生产过程,一件完整产品的零部件常常来自许多地方,这样国际商品流通势必呈现扩大趋势。显然,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战后世界贸易额持续地迅速增长,已经充分说明了这点。

二、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1[1](Adam Smith,1723—1790)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倡导自由贸易的带头人。亚当·斯密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于1776年写出了一部奠定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简称《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在这部著作中,斯密第一次把经济科学所有主要领域的知识归结成一个统一和完整的体系,而贯穿这一体系的基本思想就是自由的市场经济思想。

1776年正是英国资本主义的成长时期,英国手工制造业正在开始向大工业过渡,英国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残余的封建制度和流行一时的重商主义的限制政策的束缚。处在青年时期的英国资产阶段,为了清除它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正迫切要求一个自由的经济学说体系为它鸣锣开道。《国富论》就是在这个历史时期,负有这样的阶级历史任务而问世的,此书出版以后,不但对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直接产生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没有任何其他一部资产阶级的经济著作曾产生那么广泛的影响,有些资产阶级学者把它奉为至宝。可是,历史很快就把它的局限性和缺点错误显示出来。在这部书出版后将近一百年左右的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已开始逐渐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从此,亚当·斯密强调的自由而又自然的体制已经失灵了,再往后不到半个世纪时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登上了历史舞台,被斯密所强调的资本主义的永恒性就遭到彻底否定。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通过对国家和家庭进行对比来描述国际贸易的必要性。他认为,既然每个家庭都认为只生产一部分它自己需要的产品而用那些它能出售的产品来购买其他产品是合算的,同样的道理应该适用于每个国家。

斯密首先从劳动分工开始论述国际贸易问题,他认为,国民财富的增长有两条途径,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二是增加劳动数量,其中前者的作用尤其大,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主要取决于分工。以制针为例,每个工人单独劳动时,一日绝对制不成20枚,说不定连1枚也造不出来。但经过较精细的分工后,一人一日竟可制成4800枚针,劳动效率提高了百余倍。这表明,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正是来自分工的作用。同样,一国内部的劳动分工原则也应适用于各国之间。据此,他得出结论,国际贸易应该遵循国际分工的原则,使各国都能从中获得更大的好处。一国内部的劳动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各国之间,那么,国际分工如何进行呢?他强调,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在各自占有优势的自然禀赋中后天获得的有利条件。前者是指导致自然赋予的有关气候、土壤、矿产、地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些特定商品时,或许有非常巨大的自然优势,使得其他国家无法与之竞争。后者是指通过自身努力而掌握的特殊技艺,或称之为技术。各国应当按照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然后交换各自的商品,从而使得各国的资源、劳力、资本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相反,不注意发挥优势进行生产,只能导致国民财富的减少。譬如,苏格兰可以用暖房栽培葡萄,然后酿出上等美酒,但成本要比国外高30倍。如果苏格兰禁止一切外国酒进口而自己来生产,那就十分荒唐可笑。亚当·斯密所讲的优势实际上是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意在说明为了更多地增加国民财富,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劣势,即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所以通常称之为“绝对优势理论”(Absolute Advantage)。一国的自然优势和后天获得的优势又总是体现为生产某产品的成本优势,即该国生产特定商品的实际成本绝对地低于其他国家所花费的成本,因此这个理论又称“绝对成本说”(Absolute Cost)。

根据绝对优势贸易理论,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不生产但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亚当·斯密还论述了自由贸易所带来的好处,概括说来,大致有三个方面:第一,互通有无,交换多余的使用价值。就是说,把本国多余的商品输出国外,换回本国无法生产或生产不足的商品,满足了双方需要;第二,增加社会价值,获取更大利益。由于各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参差不齐,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自然不尽相同,这样,通过对外贸易得到的某些商品的数量会超过本国所可能生产的,从而节省了本国的劳动力或增加了使用价值;第三,互惠互利,共同富裕。一国从对外贸易中得到的主要利益在于输出了本国消费不了的剩余货物,因此,即使两国贸易平衡,由于都为对方的剩余货物提供了市场,双方还是都有利益。所以对外贸易具有共同利益,而不是一方得到,一方受损。不难看出,亚当·斯密关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利益的分析基本上是正确的。他对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首先作了理论探讨,同样应予肯定。同时,他指出,国际贸易可以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而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可以说,斯密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局限性很大,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有些国家比较先进发达,有可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些国家可能不具有任何生产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但是贸易仍然在两种国家之间发生,而斯密的理论无法解释这种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从而暴露出他的理论具有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三、比较优势贸易理论

在亚当·斯密之后的另一位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是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其贸易学说是他整个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卫·李嘉图所创立的著名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Comparative Advantage Doctrine)奠定了国际贸易理论演进的重大基础,以后一个多世纪的有关研究很大程度上都是对其理论的补充、发展和修正。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一书论证了以“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为中心的国际贸易理论。作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李嘉图考察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同亚当·斯密一样,也是从论述个人的分工和专业化开始,而且也明确指出,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活动应该根据各国的自然优势和后天获得的优势来进行。所不同的是,斯密讲的优势是指绝对的优势即生产成本绝对低于别国,而李嘉图心目中的优势则是一种相对的优势,也就是比较优势。李嘉图反对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基础建立在各国绝对优势的差别上,认为这种理论无法解释所有产品都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同样要参与国际交换的现实。

那么,什么是比较优势呢?某种商品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或者机会成本三种方法来确定。

(1)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相对劳动生产率是不同产品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或两种不同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用公式表示则可写成: 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于产品B)=产品A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QA/L)产品B的劳动生产率(人均产量:QB/L)如果一个国家某种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同样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反之,则只有比较劣势。

(2)用相对成本来衡量。所谓“相对成本”,指的是一个产品的单位要素投入与另一产品单位要素投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产品A的相对成本(相对于产品B)=单位产品A的要素投放量(aLA)单位产品B的要素投放量(aLB)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相对成本低于别国生产同样产品的相对成本,该国就具有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

(3)一种产品是否具有生产上的比较优势还可用该产品的机会成本来衡量。产品A的机会成本=减少的B产量(?QB)增加的A产量(?QA)李嘉图指出,从个人之间的分工来看,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例如,在制鞋和帽两方面甲都比乙强,不过制帽只强1/5,而制鞋要强1/3,甲的更大优势在制鞋,乙的更小劣势是制帽。所以,甲专门制鞋而乙只制帽,然后双方通过交换都能得到更多的鞋和帽。这就是说,尽管乙在两方面都具有绝对劣势,但那种绝对劣势较小的商品生产(制帽)实际上就是他能得到“比较利益”的相对优势。因此,贸易活动中的相对优势既是指更大的绝对优势,或较小的绝对劣势。这种优势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的相对差异带来的,反映了它在生产成本上的相对差异,所以又称为“比较成本说”(Comparative Cost Doctrine)。李嘉图进一步强调,这种优势标准其实更加适用于国际贸易。这是因为,劳动、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不可能轻易地在国与国之间随意流动,经济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既不会也不可能把它们的居民全部移送到富国,它们唯有正视本国实情,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来增加本国财富。所以发挥相对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不仅论述了国际贸易能够互惠互利,而且阐明这种国际贸易利益具有适用于所有国家的普遍意义。更重要的是,他指明了取得国际贸易利益的关键所在,那就是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这是其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思想,它准确地概括出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极具启迪意义。

必须指出,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是个简化了的理论模式,有着许多重要的假定作为前提条件。大致说来,主要有如下八条:

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只生产两种产品。此即所谓的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模型或2×2模型; 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差异;给定生产要素的供给量,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市场;无运输成本;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

以上八个假设条件对正确理解“比较优势说”十分重要。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不仅在历史上起着重要的进步作用,而且对西方贸易理论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进行国际贸易要扬长避短、将劣势转为优势的思想,也显然具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不过,单纯强调取得比较利益主要是一种静态的微观的分析,而出于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的考虑,有些外贸活动(如进口生活必需品、对外援助等)并不能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因此,不加分析地对待比较成本说,也是不恰当的。

四、比较优势贸易理论的发展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学说,它们的核心思想是自由贸易和比较利益。两位古典经济学派大师提出和阐发的自由贸易学说,始终得到极大多数西方学者的赞成和拥护。“比较优势贸易理论”不断地得到补充、发展和修正,从中演化出许多新的理论学说。本章下面所涉及的一般是20世纪30年代以前提出的理论内容。相互需求说

约翰·穆勒通常被看作是“最后一个古典主义者”,他也自称为斯密、李嘉图的追随者。由于李嘉图没有阐明国际商品交换比率究竟如何确定以及贸易利益将怎样分配的问题,也未考虑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的重要影响。于是约翰·穆勒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中作了进一步的阐发,提出了他的“相互需求学说”(Reciprocal Demand Doctrine)。

同李嘉图一样,约翰·穆勒也认为:国际交换的产生基于两国比较成本的差别;国际贸易的利益表现在可以进口廉价的商品,节约本国的劳动力,并且促进全世界的生产效率的提高;价值规律在国际交换中的作用又明显不同于国内。他进一步认为,国际商品的价值取决于为了得到该商品所须支付给外国的本国商品的数量,换言之,外国商品的价值由国际贸易条件所决定。为此,他明确提出了“国际价值”概念,并第一个作了详尽的考察。约翰·穆勒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关于国际价值论的分析。但是,穆勒的所谓国际价值是指国际交换中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比率,实际上就是贸易条件。其理论涉及的是物质产品的增加和分配问题,即讨论国际贸易利益问题,并不研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有否增加的问题。穆勒讨论了国际商品交换比率的上下限问题。实际贸易条件就是均衡贸易条件,它是由两国的相互需求决定的。

穆勒又进一步指明了相互需求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国际贸易利益的大小取决于贸易交换比率的范围的大小。两国国内交换比率的差异越大,可能获得的贸易利益也越大。这种贸易利益在两国之间分配的多寡,则决定于具体的交换比率。上述内容就是穆勒的相互需求学说,用他自己的提法,叫做“国际需求方程式”或“价值法则”。

穆勒明确论证了国际贸易条件变动的范围和贸易利益分配各为多少,对完善和发展比较利益论不失为一个重要贡献。力图从需求方面深化有关的认识和分析,本身也是不可取的。但是,商品价格虽然受到供求关系的重要影响,毕竟不能脱离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因而穆勒所解释的比较利益和国际价值背离了劳动价值论的方向,并产生重大的错误影响。讨论与思考练习

1.什么叫国际分工?它对国际贸易有什么作用? 2.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之间是什么关系?

3.哪些因素影响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试举例说明。4.简述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

5.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有什么重大意义?试联系实际加以说明。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

[本章要点]

1、如果像李嘉图模型所假设的那样,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那么产生比较优势的唯一原因就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各国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只能部分地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还反映了各国之间资源的差异。在H-O定理中,生产要素不只一种。在每一个地区,应该进口那些昂贵生产要素占较大比重的商品而生产那些便宜生产要素占较大比重的商品,可见,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即决定了各国的相对优势和贸易格局,又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

2、在理想的模型中,国际贸易会导致两国要素价格相等。实际上,由于资源差异、贸易壁垒和技术差异的原因,完全的要素价格相等化是不存在的。

3、二战后,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检验H-O定理,但不少经验性工作非但不能证明该学说的有关观点,反而得出完全相对立的结论,其中最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尽管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反对H-O定理的,但也有支持的,大多数研究者并不相信只是资源差异就能解释世界贸易模式或世界要素价格。相反,似乎有必要充分看到国际上实际存在的技术差异。然而,H-O定理仍然相当有效,尤其是用来分析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时。围绕里昂惕夫之谜所进行的研究和解释又导致了战后初期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产品生命周期说,产业内贸易说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进行的原因。

一、要素禀赋说

H—O定理,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在其诞生一个世纪以后,遭遇到严重的理论挑战。著名的瑞典经济学家贝蒂尔·戈特哈得·俄林(Bertil·Gotthard·Ohlin,1899—1979)接受他的老师伊·菲·赫克歇尔(Eli F.Heckscher 1879-1952)的基本论点和大致思路,撰写出一部重要的现代国际贸易理论著作《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1933年)。在这部被称颂为作出开创性研究的著作中,俄林系统阐发了生产要素禀赋学说(Theory of Eadowment),用以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这就形成后人称作的赫克歇尔—俄林学说(简称H—O学说或模型)。由于该学说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又一块基石,俄林还于1977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俄林首先创立了区域贸易学说。他认为,地区是进行贸易的最初的基本单位,地区间贸易的发展才演化成国际贸易。这里地区的划分不是人为的,其划分标准是生产要素的天然禀赋。所谓生产要素禀赋,指的是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例如有的地区劳动力充裕,有的地区资本量雄厚,有的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同样是自然资源丰富或自然条件良好,矿藏、水源、气温、湿度、日照、降雨等方面又会有众多差别。总之,不同地区的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或者说生产要素比例有着明显的差别,地区间贸易就是在这种基础上展开的。就全世界而言,一个大地区可以包括若干个国家,一个小地区又可以只是一个国家的一部分。因此,国际贸易实际上是区域贸易的组织部分。但是,国际贸易毕竟不同于区域贸易的其他形式,因为各国之间的贸易障碍最多,它们的货币制度、国家利益和国内经济发展特点各自不同,这些都使国际贸易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国际贸易是最为重要的贸易方式。

依据上述分析,俄林较严密地阐发了要素禀赋说。他明确指出,商品价格在国家之间的绝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当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里用同种货币表示的价格不同时,商品从价低的国家输往价高的国家,只要价格差额大于运输成本等费用,这种贸易对双方都有利益,即能够得到的商品都比自己生产的更多。不过他强调,虽则国际贸易的产生起因于商品价格在国家之间的绝对差异,但它真正能发生的话,还须具备重要的前提条件,即贸易双方商品的国内价格比例必须不同。这是因为,没有这种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就无比较优势可言,国际贸易自然无从发生。他又进一步指出,商品相对价格不同是由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同所决定的。很清楚,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来自各国生产成本的差异。生产同种商品,有的花费较多的成本,有的则用较少的成本,前者的价格就会高于后者。

那么,如何衡量生产成本的大小呢?俄林认为,这是商品生产所支付的要素费用即要素报酬所决定的。支付工资、利息、地租的货币额越多,意味着所花费的生产成本就越高。简言之,商品价格的不同取决于生产要素价格的不同,所以,反映商品比较优势的相对价格的差异自然来自生产要素的国内价格比例的不同。这可用表3.1加以说明。这里必须注意,俄林通常采用两个国家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生产出两种商品进行贸易的分析模式,即2×2×2模型。同时为了更明了地说明问题,他还假设两国生产的物质条件或技术系数都一样,即生产要素的密集性相同。此外,俄林仍继承李嘉图的大多数假定。

自从要素禀赋理论提出以来,经济学家们就开始对其进行拓展。在所有拓展中,最有意义同时也是影响较大的,是一系列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定理”的提出与阐发。除了赫克歇尔-俄林的理论“定理化”之外,经济学家们还提出并归纳了一些重要的定理。与基本理论本身联系密切的定理主要有三个:两个是关于商品价格变动与要素价格变动之间关系的定理,一个是关于要素禀赋变化及其影响的定理,分别称为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与雷布琴斯基定理。这些定理是在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国际贸易的影响和后果,是H—O学说的又一重要内容,有些人称为广义的要素禀赋说。

1、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按照H-O定理推断,国际贸易首先会促使两国同一种商品价格趋于一致:封闭经济下本国较为便宜的商品受到外国较高价格刺激而大量出口,价格随之上升;本国原来较为昂贵的商品受到较为便宜的进口货冲击而价格下降。如果不考虑运输成本与贸易壁垒因素,国际贸易带来的最终情形便可想而知:两国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均等化。由于商品价格是由要素相对价格决定的,因此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商品相对价格的上述变化对要素相对价格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现以商品X(假定它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相对价格上升为例,考察一下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变动是如何影响要素价格的。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在每一部门的报酬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即等于其边际产出与商品价格的乘积。在均衡条件下,生产要素在所有部门的报酬应当是相同的。此时,如果商品X的相对价格上升,那么X部门的资本和劳动报酬与Y(假定它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部门就不再保持一致,X部门的资本和劳动可以获得比Y部门更多的报酬,于是资本和劳动就会从报酬低的Y部门流向报酬高的X部门。由于X部门是资本密集型的,所以,X部门生产扩张需要相对较多的资本与较少的劳动相匹配。但由于Y部门是劳动密集型的,Y部门只能释放出相对较少的资本和更多的劳动。于是在生产要素重新配置过程中,对资本新增加的需求(X部门生产所增加所需的资本)超过了资本新出现的供给(Y部门所释放的资本),而劳动新出现的供给则超过了对劳动新增加的需求,从而在要素市场上,资本价格将会上涨,而劳动价格将会下跌。

随着生产要素价格的重新调整,每个部门中的厂商在生产中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也将发生变化。由于资本变得相对越来愈昂贵,劳动变得相对越来越便宜,所以每个部门的厂商都会调整其要素使用比例,尽管多使用变得便宜了的劳动,来替代一部分变得昂贵了的资本。最后,每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都要低于X相对价格变化之前的要素使用比例。

由以上分析可知,X相对价格上升导致它所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资本名义价格上升,以及另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名义价格的下降。但要素名义价格的变化说明不了要素实际价格的变化,只有将要素名义价格的变化与商品价格的变化加以对比之后,才能确定要素实际价格的变化。在均衡状态下,劳动和资本的价格分别为:

w=PX×MPLX=PY×MPLY(3.1)r= PX×MPKX=PY×MPKY(3.2)上面两个表达式表示在均衡条件下,资本和劳动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其中w,r分别代表劳动、资本的价格(或报酬);MPLX,MPLY分别表示劳动在X、Y两个部门中的边际产出,MPKX,MPKY分别表示资本在X、Y两个部门中的边际产出。由(3.1)和(3.2)两式,可以得到: w/PX=MPLX, w/PY=MPLY(3.3)r/ PX=MPKX, r/ PY=MPKY(3.4)上述各等式的左边均表示要素的实际价格和报酬,即各生产要素的名义价格或报酬若分别用于购买X、Y商品时,所能够买到的X、Y的数量。上述表达式表明,要素的实际报酬等于其边际生产力。由于在规模收益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只取决于两个要素的使用比例,与两个要素投入的绝对量没有关系,因此,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对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只取决于两种商品所使用的要素比例的变化。当X的相对价格上升时,X、Y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率均下降。由(3.3)、(3.4)两式可知,r/ PX, r/ PY均上升;而w/PX, w/PY均下降,即X相对价格上升后,资本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上升,劳动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结论: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上升,并使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这个思想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托尔帕(W.F.Stolper)和萨缪尔森两人共同阐发并论证的,因此被归纳为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The Stolper-Samuelson Theoren)。

由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可以引申出另一个重要结论:国际贸易会提高一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原因在于贸易后一国出口商品相对价格上升。根据H-O定理,一国出口商品实际上是在间接地出口其丰裕要素。按照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国丰裕要素实际报酬上升,稀缺要素实际报酬下降。这一结果的重要涵义在于:国际贸易虽然可以改善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这种福利水平的分配在不同要素拥有者之间是有差别的,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

2、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

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的进一步发展,便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这一定理的基本涵义是:随着自由贸易的发生,两国间产品的价格将趋于均等,并将使得两国间要素的价格也趋于均等。

二、里昂惕夫悖论

二次大战以后,随着经济计量方法等经验检验手段的发展,西方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用经验资料来验证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和赫克歇尔—俄林学说。一些著名国际贸易理论家所作的几项有重要影响的验证工作,似乎证实了李嘉图理论的有效和正确。但是,关于赫克歇—俄林学说的验证则出现复杂情况,不少经验性工作非但未能证明该学说的有关命题,反而得出完全相对立的结论,其中最著名的是里昂惕夫的研究。

50年代初,瓦西里·里昂惕夫(M·Leon tief,1906—)运用他首倡的投入产出分析法,试图验证赫—俄学说。他根据1947年美国200种产业部门的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资料,编制了美国的投入产出表。他假设美国减少出口品生产和进口品的数值都为100万美元,然后考察它们各自的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有何影响:当出口减少时,将有多少数量的资本和劳动会多余,而当进口替代商品生产增加时,资本和劳动的需求量会如何增加。按照赫—俄学说,一国出口的是密集使用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的是密集使用本国稀少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一般认为美国是个资本丰裕的国家,它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因此,里昂惕夫期望他的验证将表明,出口产业部门将有相对多的资本量被释放出来,而进口替代产业部门会相对需求较多的劳动量。可是,他所发现的恰好是完全相反的结果。需求偏好论

有人认为,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确实决定了一国的比较利益,促使其出口那些密集使用丰裕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不过需求偏好状况可能会抵消这种作用。如果一国的需求状况特别偏好那些密集使用了本国丰裕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这就可能使得这类物质数量上十分丰富的商品相对需求而言却是稀少的,因而它此时就会改变原先的贸易结构,进口而不是出口该类商品。因此,美国尽管是一个资本丰富的国家,如果它对资本密集产品相对说来有很高国内需求,则完全可能进口这类商品。可见,单是根据进出口商品的生产要素数量资料,并不能对要素禀赋说作出任何推论。应该说,这种说法在理论上能够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但它未能找到多少经验证据予以支持,因而没有被人们所接受。

(一)劳动高效率论

里昂惕夫自己有种解释,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大约达到别国的3倍),如果美国的劳动供给按照劳动效率的高低加以调整,即现有的劳动量乘以3倍,那么,美国实际是一个劳动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所以里昂惕夫之谜的出现就不足为怪了。至于美国劳动效率高,是因为工人所受的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较好、企业管理水平高以及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他还用美国出口产业部门的工资高于进口替代产业部门的工资作为事实证据。但是,这种基于劳动熟练程度有差别的解释,违背了赫一俄学说中劳动同一性的假定,又夸大了美国工人的劳动效率(别人证明至多是1.2-1.25倍),反而真正接受的人也不多。

(二)要素密集逆转论

有人认为,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在每一个国家是不相同的,那么,在一组要素价格下,商品A相对商品B而言就是资本密集型的,而在另一组要素价格下,商品A却变成了劳动密集型的,这就是说,判断一种商品究竟属于哪一种要素密集型产品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例如,农产品在美国被看成是资本密集型的商品,而在广大经济落后国家则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这就是要素密集的倒转。这样,美国进口的商品本来明明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在美国国内可能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从而在美国人心目中造成一种错觉,似乎进口品以资本密集型为主。这种解释明确否定赫一俄学说关于一种商品总是以某种要素密集型方法所生产的假定,实际上指明了它的重大缺陷,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然而,该解释面对着大量与其相矛盾的事实,仍然未能令人信服地证实要素密集逆转具有普遍性,因此有些人认为它还是没有能用要素禀赋不同来解开此谜。综上所述,里昂惕夫对赫一俄学说的验证,不仅开创了用投入-产出法一类经验手段检验理论假说的先河,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实证研究,而且第一个指明该理论学说与事实相悖逆,从而促进了战后各种各样贸易理论和见解的涌现。可见,里昂惕夫之谜的发现已成为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石。对该谜的种种解释,也没有从根本上否定赫一俄学说,而只是试图改变该学说的某些理论前提以适用实际情况。这表明,比较利益说仍是这些理论解释的内核。

(三)新要素贸易论

如果说有关里昂惕夫之谜的种种解释主要还是为了维护赫一俄学说的适用性,那么另外一些学者针对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情况、新特点,又提出不少比较新颖的理论,则直接修正和发展了赫一俄学说。其中一部分人仍然沿袭使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来论述国际贸易的传统做法,但同时赋予生产要素以新的内涵,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由此而产生的新理论统称为“新要素贸易说”,它主要有以下几种。

人力技能论。

这种理论认为,赫一俄学说关于劳动同一性的假定不符合实际,因为一国的人力资源是由教育水平、劳动熟练程度、职业、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的人们所组成,同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关系密切,所以各国的人力结构并不一样,不可能提供同质的劳动。劳动的技术熟练程度有不同的等级,熟练劳动和专门技术不应该同非熟练劳动相提并论,它们是一种“人力技能”,以它们为主创造的是技能密集型产品。按照这样的区分,美国、瑞典、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相对丰富的人力技能,即熟练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例占50%以上,而印度一类较贫穷的国家的非熟练劳动占多数。进一步的经验研究也表明,前一类国家趋向于出口技能密集型产品,而后一类国家则出口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美国出口产品所使用的熟练劳动的比例显然要比进口替代产品的高,进口产品则是非熟练劳动的比例较大,可见人力技能也可单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

同物质资本一样,创造人力技能也需要通过储蓄和投资来形成,所以人力技能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人力投资。具体地说,劳动者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向劳动者的健康、教育、职业训练等方面的投资,劳动力投资上的差异造成了人力技能以及技术禀赋的差异。换言之,一国向劳动力花费的投资越多,所造就的人力技能就越多越高。而熟练劳动者可以不断取得较高的收入,国家也能因人力技能而获得更多的财富。

显然,把创造人力技能当成一种人力资本,指明教育、文化、卫生、公共福利等方面的投资是形成一国人力技能禀赋进而获得国际贸易比较利益的极其重要源泉,有助于合理地解释里昂惕夫之谜。但严格地说,这种理论只是对生产要素禀赋说的进一步扩展,还没有独特的理论创新。研究与发展论。

这个理论强调的是“研究与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对于国际贸易比较利益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与发展”要素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用于研究和开发各种各样新项目、新技术、新产品的投资,它通常用一种新形成的产品中有关研究开发的指标加以衡量。从战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它们的高度重视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使得该要素成为迅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力量。例如,有人根据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总额的比例和科研、技术人员在全部在职人员中的比例等指标,分析了美国19个产业的有关资料以及同出口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其中五个高技术水平的产业在这方面十分突出,其研究开发费用占19个产业的89.4%,科学家和工程师占85.3%。值得强调的是,它们只占19个产业销售量的39.1%,但其出口量却占72%。这显示出美国是个研究与发展占优势的国家,而研究与发展密度高的产品必然就是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因而它能据此取得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技术差距论

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M.A.Ponser)首先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赫克歇尔-俄林模式,提出了技术差距论。

这种理论认为技术也是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因为它改变土地、劳动和资本在生产中的相互比例关系,提高这三者的生产率。因此,同人力技能、研究与发展等要素一样,技术进展也决定着一国生产要素禀赋状况及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可见该理论同样是对赫一俄学说的补充和扩展。不过该理论是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发展的。技术进展是过去以研究与发展工作进行投资的结果,所以强调技术进展对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决定作用,实际上也是强调“研究与发展”要素的作用。技术进展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发展出新的更富效率的方法来生产现有的产品;另一种则是发明出崭新的产品或改进现有的产品。在第一种方式下,技术进展提高了要素的生产率,同时又导致各国之间出现技术差距;在第二种方式下,获得新技术的国家能够出口新产品,并在一段时间里垄断出口优势。简言之,技术进展使得一国能享有特殊的贸易利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一种新技术从创新国转移到其他国家存在一个时差即“仿效差距”。一种新产品进口后,本国消费者认识到它是国内商品的完全替代品从而对其产生需要,会有一段时间间隔,这称为“需求差距”。从新产品进口后到本国生产者意识到它的竞争性威胁,进而摹仿生产加以抵制,也会有一段时间间隔,这又称“反应差距”。正是这两种差距之间的时间差异,决定着国际贸易的可能性和国际贸易利益的大小。这就是说,技术创新国将新产品出口到需求差距比仿效差距更短的国家,就能获得贸易利益,仿效差距中的需求差距越短(即反应差距越长),创新国的贸易利益就越多。可见,技术差距是技术创新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相对优势乃至出口垄断优势的症结所在。

一般说来,需求差距总比反应差距要短,所以创新国能够得到贸易利益。反应差距的长短取决于规模经济、关税、运费、国外市场规模收入弹性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如果创新国从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取得了规模经济(即因生产规模适度而带来的生产节约),并且关税和运费较低,进口国的收入水平和收入弹性较低而市场又较狭小,那么就有利于继续保持创新国的出口优势。反之,进口国的反应差距就会缩短,创新国的贸易利益相应减少。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在许多西方学者看来,用技术差距来解释技术要素对于国际贸易的重要性,还没有清楚地说明仿效差距的具体演变过程,也未指明技术进展所创造的新产品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哪些影响。为了解答这些问题,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弗农(Vernon Raymand)在其《国际投资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一文中,建立了国际贸易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产品技术的变化及其对贸易格局的影响,并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cycle)直接解释美国制成品出口的周期性变化,以及贸易模式的动态变化。以后许多经济学家如威尔斯(L.T.Wells)、赫希哲(Hirsch)等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并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这一理论。

按照这个理论,一个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要经历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在第一阶段,产品仍属新颖,技术上是新发明。美国垄断着某种新产品。由于生产一种新的高级产品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和开发,而美国拥有雄厚的科学技术力量,重视研究与发展的投资,人力资本也十分丰富,所以它在新产品开发上占有优势。而国外对这一项新技术知之不多,而且国外生产者起而仿效生产新产品会有个时滞过程。因此,美国此时垄断着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满足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

在第二阶段,技术已经成熟,生产过程已经比较标准化,成熟的生产技术也随着产品的出口而转移,外国生产者开始仿制新产品。美国新产品在国外打开销路后,吸引了发达国家的大量消费者。随着新产品日趋成熟,生产过程逐渐稳定和完善,生产成本会有所下降。但是,美国进口货要支付运费和交纳关税,又花费大量的科研发展费用,加之劳动力成本特别高,这使得美国进口货的价格比本国生产同类产品要高。于是在本国仿制新产品后,美国产品因为处于价格竞争劣势,只能逐步退出这些发达国家市场,它的出口市场开始缩小。

在第三阶段,技术已不再是什么新颖的和秘密的了,生产过程已经标准化了。此时劳动力成本则成为决定产品是否有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此时,原来的发明国(美国)既更新换代了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又缺乏生产要素配置上的比较优势,不得不开始进口,而发展中国家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呈现出不可比拟的比较优势。于是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在美国结束。

但是这种产品的周期在其他发达国家仍继续着。当它们大量出口该种产品时,有一些后起的国家也会开始仿制它们的产品,进而同它们展开各种市场的竞争,即按照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地演进,直到它们的市场也被后起国家的同类产品所占据为止。总之,新产品的传播和其进出口的消长犹如海涛奔腾,一浪又一浪地向前推进。

必须看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动态的理论,产品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情况下会有各自的特点。从产品的要素密集程度来看,会随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演进而有规则地变化。在第一阶段即新产品时期,产品的设计和生产都须改进和完善。需要科学家、工程师和高技术熟练工人的大量劳动。此时的产品属于技能或技术密集型。在产品即将或已经进入增长的时期(主要是第二阶段),产品创新国已经采用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来制造该产品,即已转入正常的生产阶段,相应地,要素投入已转而主要使用半熟练劳动,产品的生产也改变为资本密集型。等到产品成熟时期即第三阶段,其特点表现为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长期生产,劳动技能相对变得更不重要,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自然较前更高。

从产品的需求状况来看,整个生命周期也发生有规则的变化。在新产品时期,生产者数目很少,产品缺乏相近的替代品,又主要满足高消费水平的需要,所以产品的价格昂贵,其需求面狭窄。到了产品增长时期,市场不断扩大,参与竞争的生产者大量增加,生产成本也趋于下降,此时只有降低价格才能放大产品销路。这样,比较便宜的价格又刺激了该产品的需求。进入产品成熟时期后,该产品已经标准化,各国的技术差距拉平,大规模生产已普遍化,于是生产者之间展开激烈的价格竞争。

从不同类型国家的相对优势来看,它们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也有不同特点。第一种类型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最发达国家。它们工业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资本和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国内市场广阔。

因此,它们研制新产品有明显优势,生产增长产品也获益甚多。第二类是较小的发达国家,它们同样有丰富的人力资本和科技力量,国土虽小而发达。但是它们国内市场狭小,过份依赖出口,致使其生产优势到了产品增长时期就减少,进入成熟阶段更是完全丧失。因此,它们主要适合于研究开发新产品。第三类是经济后起的国家。它们拥有相对丰富的熟练劳动,资本比起技能和科研力量还相对丰裕些,因此生产成熟产品占有优势。况且成熟产品的国际市场比较健全,出口也比较健全,出口也比较容易。可见,不同国家应该只生产那些在生命周期中处于本国具有相对优势阶段的产品。

总之,产品生命周期学说从产品的生命运动过程以及同赫一俄学说相结合,说明了比较利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从一种类型国家转移到另一种类型国家,因而不存在那种一国能永远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显然,它比传统的贸易理论前进了一大步,而且可以用来解释工业品的国际贸易格局,它对我们确定进出口贸易的方向和重点,同样颇具启发意义。

(五)产业内贸易理论

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特点,即绝大多数国际贸易量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而且大部分贸易具有在同一产业内进行的性质,甚至还出现相同产品的互相买卖。此外,战后国际贸易虽有巨大发展,但对资源重新配置和收入分析的变化不见得有很大影响。这些都是传统贸易理论无法给予解释的。不少人先后对此作了探讨分析。70年代中期,格鲁贝尔、劳艾德、克鲁格曼7[4]等人进一步系统地阐述了产业内国际贸易理论,并指出产业内贸易发生的主要依据是产品的异质性、规模经济、需求偏好,引起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界的广泛兴趣。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同时存在着进口和出口同类产品的贸易活动,或者说贸易两国彼此买卖着同一产业所生产的产品。同类产品是那些消费上能够互相替代而生产上又投入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它还有同质和异质的区分。同质产品是指性质完全一致因而能够完全相互替代的产品,如同样的水果、砖等。国际贸易中出现同质产品的买卖,往往来自如下原因:第一,许多原材料(如黄沙、水泥等)单位价值低而运输成本相对很高,消费者应该尽可能靠近原料供应地来获得它们。所以一国可能同时进口和出口大宗原材料。第二,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大量开展转口贸易和再出口贸易,其许多进出口商品的形式自然基本不变。第三,由于一些产品(如水果、蔬菜)具有季节性特点,一个国家会有时进口而有时出口这类商品。第四,某些商品的价格被人为地扭曲(如国家干预导致某些国家一些商品的国内价格明显低于世界市场价格),为了利润极大化,私人企业便同时进出口一些同样的商品。第五,出于经济合作或特殊技术条件的需要,有些国家也进行某些同质产品的交易。这些同质产品贸易只要加入运输成本等一类因素的分析,都仍然能用赫一俄学说加以说明。因此,异质产品贸易分析是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按照产业内贸易理论,异质产品是那些不能完全互相替代的产品。在人们日益追求生活质量的时代里,在科技进步的作用下,出口产品要真正能跻身于世界市场,已不再是依赖其生产要素禀赋的优势,而在于凭借它的某些特色来满足消费者的欲望,因此同一类商品也会有异质性。例如同样是轿车,它们的牌号、款式、性能以及销售服务都可能有所不同,它们都是具有异质性的同类产品。应该看到,正是这种异质性构成了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如果一国消费者对外国产品的某种特色产生了需求,它就可能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比方说,美国轿车豪华舒适,日本轿车轻便省油,两国都有一部分人需求对方轿车的特色,于是两国就同时进口和出口轿车。可见,生产要素禀赋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同样可以进行贸易活动。这样,产业内贸易理论就解释了赫一俄学说所无法说明的战后国际贸易的重要特点。

然而,既然产业内贸易并不来自要素禀赋的差异,那么这种贸易利益又来自何处呢?该学说认为,规模经济是获取产业内贸易利益的来源。一个国家享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它的成本就是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从而得到了生产的优势。这样它的产品在贸易活动中的竞争能力必然大大提高,占据贸易优势,取得贸易利益。规模经济的优势可以分为两种:就静态意义而言,它是指由于延长生产期、减少机器设备的闲置期,缩短原材料和制成品的库存期、提高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等导致单位产品成本大为下降。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指随着生产者的生产经验不断积累而带来越来越多的经济优势,很显然,只要两个国家在两种具有异质性的同类产品生产上各有规模优势,它们就可能发生产业内贸易并且各自获得利益。

规模经济是引起产业内贸易的另一个原因。规模经济通常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因此它与国际贸易模式的决定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形。内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要理解规模经济必须先搞清楚一个概念,这就是规模报酬。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是指所有投入要素同比例增加时,即生产规模扩大时,总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产量的变化程度,规模报酬可以分为三种情形:(1)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同比例的增加。(2)规模报酬递减(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较小比例的增加。(3)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指所有投入的增加导致了产出水平更大比例的增加。上述第三种情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规模经济(scale of economies)。如若存在规模经济,则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总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要素投入的增加速度,意味着平均成本下降,生产效率提高。根据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原因,规模经济可分为内部的和外部的。内部规模经济(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单个厂商的规模而非行业规模;外部规模经济(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则指的是单位产品成本取决于行业规模而非单个厂商的规模。内部的和外部的规模经济对市场结构具有不同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内部规模经济的实现与一个产业或行业内的厂商数量呈反比,即厂商数量越少,专业化程度就越高,规模收益也就越高。内部规模经济依赖于厂商自身规模的扩大和产出的增加。在这种情形下,大厂商比小厂商更具有成本优势,能够迫使小厂商退出市场,从而获得市场实力,也形成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我们知道,新古典经济学常用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往往是以要素边际收益递减为前提条件的,也是以边际成本递增为前提条件的,这种生产可能性曲线或转换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但若考虑到规模经济因素,则要素的边际收益应当是递增的,而边际收益递增也意味着机会成本递减,机会成本递减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应当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规模经济下的国际贸易模式及利益,可以借助一个简单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图式予以表述。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一般由许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的厂商构成,且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即大厂商比小厂商并没有更多的成本优势。

外部规模经济或外部经济是,由于各种原因某个产业集中在一个或几个特定的区域内集中生产,这种地理上的产业集聚降低了该产业的成本。导致外部规模经济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厂商集中能够促进专业化的供应商形成;二是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三是厂商的地理集中有助于产生知识外溢。这一切都使整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所有厂商的成本下降,该产业有一条向下倾斜的供给曲线。产业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

这种外部经济的存在决定了贸易模式。具体地说,由外部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优势,能使该国成为商品出口国。或许出口产业的建立是偶然性的,但一国一旦建立起大于别国的生产规模,该国就会获得更多的成本优势。这样,即使其他国家更具有比较优势,如果该国已先行将产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那么其他国家就不可能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形下,贸易模式并不能根据比较优势而加以确定,强烈的外部经济会巩固现有的贸易模式,可能导致一国被“锁定”在某种以无比较优势的专业化分工模式中,甚至可能导致该国因国际贸易而遭受损失。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瑞士的钟表业。

分析外部规模经济,可以在如下假定条件下,借助一个简单的图式进行,假定有A、B两国,两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对于单个厂商来说均存在外部规模经济,并且由于厂商内部不存在规模经济,两国的产业都是由许多完全竞争的小厂商构成,竞争的结果使得产品价格等于厂商的平均成本。由于历史原因,A国首先建立了自己的这种产业,那么世界市场的均衡点在 E1,其中产量为Q1,价格为P1。现在,来讨论B国介入生产的可能性。如果B国能够占领世界市场,均衡点变为E2,但B国未曾生产过该产品,即Q等于零,那么有意于从事该产品生产的B国厂商就得按生产成本C0生产,而这是市场所不能接受的。

最主要的外部规模经济一般来自于知识的积累。当某个厂商通过经验积累而提高其产品质量或生产技术时,其他厂商可通过对该技术的模仿从中获益。随着该产业整体知识的不断累积,这种知识外溢有助于产业内各厂商的生产成本下降。

如若考虑产业知识随时间推移而积累导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而非单纯成本下降,则外部规模经济就是动态的。一般情况下,知识累积最初由个别厂商突破,而后通过各种形式的“外溢”与模仿传播至整个产业,导致整个产业整体知识积累的增加,由此使产业平均成本不断下降。这个过程与单个企业的边干边学(learning by doing)极其相似,实际上是单个企业边干边学模式的放大,因此也可以借助学习曲线图式予以描述。

此外,还有人试图从需求角度来解释工业发达国家之间产生贸易的原因,提出了“偏好相似学说”。后来它又被引入产业内贸易理论,成为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偏好相似学说认为,一种工业品是否可能出口要由它的国内需求来决定。这是因为,生产者对国外市场不可能象对国内市场那样熟悉了解。他们总是面对国内需求来捞取利润,决不会想到满足一个国内不存在的需求。只有长期为国内需求进行生产以后,他们才开始考虑出口产品。同时,一项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也是国内需求推动的结果。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总是首先在国内市场进行,然后才逐渐适应出口需要。而且,只有存在国内需求的商品才会成为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没有国内需求,生产者难以想象出适合国外需求的产品,或者要花费高昂的代价才能得到国外信息,这自然很难产出优势产品。可见,国内的需求结构决定和制约着一国的出口贸易结构。

该理论进一步指出,需求结构的相似程度决定着两国之间的贸易数量。具体地说,两国的需求结构越相似,两国之间贸易量越大。一个国家在将国内贸易延伸扩展为国际贸易以后,它的产品多数会出口到那些需求结构相似的国家。这是因为,两国经济越相似,它们的社会政策制度、经济政策、文化背景的差异相对小些,所形成的“市场隔离”也较小,从而贸易机会就越多,贸易潜力也越大,彼此的贸易利益也可能越多。经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大的事实,恰好印证了这点。

那么,怎样来衡量需求结构的相似程度呢?该理论认为,人均国民收入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两国的人均收入越一致,它们的需求结构越相似,彼此从事贸易的可能性越大。相反,人均收入水平的明显差异倒成了贸易的潜在障碍。例如,一国拥有优势产品,但别的国家因收入较低而对它缺乏需求,彼此贸易自然无从发生。这表明,具有相同或相近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更易于开展彼此得利的贸易活动。

在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即使两国的要素禀赋相同,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但只要两国的需求偏好不同,就仍然存在着通过贸易共同获利的可能性。现在我们来考察由于需求差别而产生的贸易。

在以前的分析中,我们都假定需求是给定的,而没有探讨过各国的需求有什么差别,以及这种差别是怎样决定的。而事实上,各国对各种商品的需求是很不同的,即在同样的价格下,各国消费者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数量会很不同。造成各国对同一商品需求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决定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1)实际需求。所谓实际需求指的是地理气候等环境的差别造成的需求不同。(2)喜爱偏好。对商品的不同喜爱偏好主要是由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造成的。各国消费者喜爱偏好的差异会造成对同一商品需求不同。不过与实际需求不同,偏好随着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互相影响而改变的可能性比较大。随着喜爱偏好的转移,对商品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3)收入水平。实际上,各国对同一商品的需求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收入水平不同。对耐用消费品、医疗保健、旅游度假、高档住宅等商品的需求,发达国家都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而对粮食尤其是基本谷物的需求,发展中国家则相对比较高。这种需求上的差别是由收入水平不同造成的。讨论与思考练习

1.为什么说赫克歇尔—俄林学说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又一个里程牌? 2.试用机会成本分析法解释一国在机会成本递增情况下是如何获得国际贸易利益的。

3.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西方学者是如何解释它的? 4.具体举例说明新要素贸易说同赫—俄学说的关系。

5.根据产品差距理论,模仿时滞与需求时滞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关系会对贸易产生什么影响?

6.产品生命周期说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7.简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8.西方新贸易理论有何重大特点?请举例说明。9.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几个阶段?

10.电视机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每台电视机的生产需要20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它的单价为60美元;大米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每500克大米的生产需要1单位劳动与4单位土地,其单价是4美元。

(1)如果本国有120单位劳动和200单位土地,外国有40单位劳动和50单位土地,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这两个国家将有什么样的贸易模式?(2)在何种情况下,现实世界中的贸易模式会不同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预测?

(3)根据上面所说的价格,画出电视机与大米的价格与其生产成本相等曲线。

第四章 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本章要点] 1.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各国对外贸易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和国别政策。2.自世界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产生以来,国际贸易政策的主导基本上是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相互贸易关系为准则,同时也体现了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的相互交替。从世界范围看,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大概经历了重商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自由化、新贸易保护主义等阶段。

3.虽然自由贸易具有效率上的优势,能够带来额外的收益,但是在现实中只有极少数国家和地区实行自由贸易,多数国家总是希望通过干预贸易来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4.反对自由贸易而赞成保护贸易的观点主要有:保护幼稚工业论、保护就业论、保护公平竞争论、保护夕阳产业论、改善国际收支论、改善贸易条件论、社会公平论、战略性贸易政策论。

5.贸易政策的决定受不同集团组织起来在政治上为共同利益而行动的不同能力的影响。单边的贸易自由化往往很难实施,而通过国际谈判缔结贸易协定来削减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就比较容易推行,这也正是多边国际经济贸易组织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的原因。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类型与演变 国际贸易政策的内容与类型

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是一国总的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是为该国经济基础和对外政策服务的。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因各自的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而有所不同,并且随其经济实力的变化而不断变换,但就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而言,大体上是一致的:第一,保护本国的市场;第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第三,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第四,积累资金;第五,为本国的对外政策服务。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1、各国对外贸易总政策。它是各国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根据本国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及发展战略,结合本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所处的地位而制定的、在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它是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政策,是整个对外贸易政策的立足点。

2、进出口商品政策。它是各国在本国对外贸易总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结构和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状况而制定的政策。其基本原则是对不同的进出口商品实行不同的待遇。主要体现在关税的税率、计税价格和课税手续等方面的差异。例如对某类进口商品,有时采用较高税率和数量限制手段来阻挡其进 口,有时则对其实施较宽松的做法,允许较多的进口。

3、国别政策。它是各国根据对外贸易总政策,依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而制定的国别和地区政策。它在不违反国际规范的前提下,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外贸策略和措施。对不同国家规定差别关税率和差别优惠待遇是各国国别政策的 基本做法。

1、重商主义的贸易政策

最早的国际贸易政策应属重商主义,它产生于15世纪,时值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始积累时期。重商主义认为,贵金属或货币就是财富,人们获取财富的来源是金银矿的采掘和商品的交换,其中商品的交换更具持续性。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要想使这种商品交换能够增加一国的财富总量,就必须开展对外贸易,因为一国范围内的商品交换只能使贵金属或财富实现在不同居民手中的转移,而不能增加该国的财富总量,只有对外贸易才能够增加该国贵金属的总量(假定本国不生产贵金属)。因此,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理论是,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使另一方受损,要增加一国的财富总量就必须在国际贸易中多出口、少进口,实现贸易收支的顺差,形成外国对本国的贵金属支付。为此,国家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奖励出口、限制进口,使贵金属或财富在本国积累起来,从而增加本国的财富总量。

在具体贸易政策重心上,不同时代的重商主义者的主张是不同的,由此而使重商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了早期与晚期两个阶段。

早期重商主义流行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其贸易政策主张的鲜明特征是,强调限制进口甚于鼓励出口,禁止金银输出。这一时期的重商主义者坚持认为,一国的所有进口都会减少它所积累的货币或“财富”,而所有的出口则会增加它所积累的货币或“财富”,因此增加国民财富的贸易政策应该是尽可能少地输入且尽可能多地输出,最好的政策是光输出不输入。由于早期重商主义者特别强调金属货币余额,因此又被称为重金主义或货币差额论。在16世纪中叶之前的大约150年时间内,欧洲主要君主国的贸易政策都带有重金主义的特征。其中最典型的做法,莫过于严禁输出贵金属。比如,英国在爱德华四世统治期间,即1461—1483年间,就将输出金银定为大罪,与叛国罪相提并论。而欧洲大陆的西班牙、葡萄牙、法兰西等国,亦有类似法规或政策。对于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的政策,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经这样来形象地予以描述:“各国彼此对立着,就像守财奴一样,双手抱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忌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6世纪下半叶之后。其鲜明特征是,强调鼓励出口甚于限制进口,为着扩大出口的目的,赞成适当输出金银。认为既然对外贸易是增加国民财富的主要源泉,一国政府就应该大力鼓励对外贸易,而增加国家财富的外贸政策不仅应该鼓励出口,而且应该鼓励那些可以增强本国未来出口能力的进口;只要出于扩大贸易的目的,适当的金银输出是有利的;只要在贸易中始终保持顺差,即出口大于进口,就会增加一国货币存量,因而增加一国的财富。这些思想在英国最著名的重商主义者托马斯·孟(Thomas Mun,1571—1641)的论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孟在1641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中写道:“对外贸易是增加我们的财富和现金的通常手段,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时时谨守这一原则: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对于出于扩大贸易的金银输出,孟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农民把玉米撒在土地上,初看起来有点疯,但到收获季节,则可以看到他们的远见与智慧。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强调贸易差额甚于货币差额,因此晚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贸易差额论是重商主义国际贸易思想中的核心内容,比货币差额论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在这重商主义流行的几个世纪中,西欧各君主国采取的贸易政策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严格的关税保护政策。对进口货除原材料外,征收高额的进口关税,限制外国制成品尤其是奢侈品的进口。(2)积极的出口鼓励补贴政策。对出口制成品实施财政补贴,现金奖励在国外市场上出售本国产品的商人,禁止本国熟练工人外流和工具设备的出口,为工场手工业者发放贷款等。(3)独占性的海外殖民政策与国家特许贸易体制。各国纷纷开辟海外独占殖民地,发展贸易,政府设立特许贸易公司,独占与某个地区的贸易。(4)国家武力垄断的海上运输。各国竞相颁布《航海法》,实行国家对外贸运输的特许与垄断经营。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大多数贸易理论支持自由贸易政策,但现实中从未有过纯而又纯的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虽会给世界带来经济利益,但也会引起经济利益在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利益集团间的重新分配。一国政府出于某种目的,可以并且必须采取某种手段来干预这种经济利益的分配过程,这正是保护贸易理论的出发点。在一国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保护贸易政策的依据是不同的。

1、主要流行于欠发达国家的保护贸易理论(1)保护幼稚工业论

在欠发达国家中,贸易保护最重要最流行的依据是保护幼稚工业(infant industry)论。保护幼稚工业论的主要观点是:后起国家的新兴工业起步时如同幼儿一样没有自立能力,在自由贸易环境下,必然会被国外有竞争力的同类工业所摧毁而永无长大的可能,因此在欠发达国家中,政府必须通过征收关税限制国外同类产品的进口,以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

这种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Hamilton,1757—1804)于1791年在其《关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提出来的。后由美籍德国经济学家弗·李斯特(F.List,1789—1846)予以阐发。李斯特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中详细阐述了后起国家推行贸易保护政策的历史与理论。

李斯特认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基础是世界经济主义,即只考虑全人类与个人的利益,而没有考虑作为两者中间体的国家的存在。国家之间进行贸易,不能单纯按照商人的看法从价值理论来衡量,还必须时时考虑与国家现在和将来的生存、发展以及权力等有重要关系的因素,即一国的生产力。按照他的理解,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他指出,从经济方面看,国家必须经过以下各发展阶段:原始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时期,农工商时期。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各国应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在农工时期以前的三个阶段,应采取自由贸易政策,以便于国内农产品的出口和外国工业品的进口,逐步培育本国工业基础;进入农工时期后,由于本国产业处于幼稚阶段而缺乏竞争力,应采取保护贸易政策以利于本国工业的生存和发展;而到了农工商时期,随着本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应消除保护政策来充分享受自由贸易的利益。李斯特主张的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促进本国生产力的发展,保护的对象是受到国外强有力竞争的有发展潜力的幼稚工业,保护的期限最长不超过30年,具体措施是以禁止进口和征收高额进口税为手段。

该理论在逻辑和实践上都证明是正确和有效的,但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着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保护对象的选择。正确地选择保护对象是保护幼稚工业政策成败的关键,为此,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选择保护对象的标准和方法。如成本差距标准将保护对象定位于具有成本下降趋势,且国内与国际的差距越来越小的产业;要素动态禀赋标准则提出若一国对某种产业的保护,使该国的要素禀赋发生有利于该产业发展或获得比较利益的变化,则该产业是有前途的。二是保护手段的选择。保护幼稚工业的传统手段主要是征收进口关税,但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既然保护的目的是增加国内生产,而不是减少国内消费,最佳的策略应是采取生产补贴而不是关税的手段来鼓励国内生产。由于采用关税手段政府可以得到关税收入,而采取生产补贴政府既失去关税收入,又要增加财政开支,因而欠发达国家更多地倾向于采用征收关税限制进口的手段来保护本国工业。

另外,通过限制进口的手段来保护幼稚工业还可能付出一种常常不被人注意的社会代价,即推迟接受和普及先进技术和知识所造成的损失,尤其是在大多数欠发达国家处于幼稚阶段的新兴工业或高科技工业领域。最明显的例子是对电子计算机(电脑)工业的保护。为了保护国内幼稚的电子计算机工业,一些国家对国外的电子计算机实行进口管制。结果是,在发达国家电脑已普及到家庭的电子时代,这些国家的电子计算机仍因价格昂贵而使大多数人望而却步。与彩电、冰箱等不同,电脑不是一般的消费品,电脑的普及价值是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先进技术的外溢与普及,限制电脑进口,保护的只是一个行业,拖延的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其损失是远远超过所得的。(2)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观点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以市场的不完全性为基础的。根据不同的情况,学者们提出三种政策可供选择。抽取垄断租金。当本国尚不具有潜在的进入者时,政府对外国垄断厂商商品的进口,可选择征收最佳关税的政策。面对进口国政府的政策措施,外国出口商需要确定自己的对策——是将这种关税转嫁给消费者,还是自己承担全部关税。如果转嫁给消费者,进口国市场上该商品的价格就会上升,从而进口国生产成本比较高的厂商就可能进入市场,形成同外国厂商的竞争局面;如果外国出口商承担全部关税,它必须牺牲掉因垄断市场所获得的一部分额外利润或垄断利润。倘若选择后者,进口国政府的关税收入并非是外国进口产品的加价,而是来自外国厂商为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被迫让出的一部分垄断利润。对进口国政府而言,这种租金征收的原则不是满足于单纯的征收关税,而是征收尽可能多的关税或最佳关税。这种关税达到最佳是指,外国企业处在被迫承担关税的边缘。如果征税水平或关税率过高,外国出口商将放弃阻止进口国企业进入市场的战略。

政府征收关税高到外国出口商放弃阻止本国厂商进入市场的战略。外国厂商在进口国市场上居于垄断地位的情况下,如果进口国政府希望通过贸易政策,使本国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发展起来,进入市场,那么政府将采取征收关税的措施。在此情况下,外国厂商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承担征收的关税,以便阻止进口国企业进入该市场;二是放弃承担关税,默许进口国厂商进入市场,自己只是作为市场价格的领先者,决定市场价格的水平。而后者正是进口国政府所希望看到的,即希望市场价格高到这样的程度,以致进口国的厂商也能卖出自己生产的商品,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从而达到鼓励本国厂商进一步增加商品生产的目的。对外国出口厂商而言,其被迫接受进口国厂商进入的条件是:采取承担关税战略所获得的垄断利润,少于采取允许进口国企业进入市场战略所获得的利润。相应地,对于进口国政府而言,迫使外国出口厂商选择第二种战略的最佳关税水平是:使外国厂商选择承担关税战略后所得的利润水平,低于选择允许进口国企业进入的利润水平。对进口国自己的企业而言,当它进入市场后,能够在跟随垄断厂商定价的基础上弥补自己的生产成本,并获得可观的垄断利润。由此它受到激励,增加商品的生产,使市场的供应量不断增加,进而使市场价格下降。直到外国垄断者认为,该市场不再具有获取垄断利润的价值时,进口国自己的企业将外国企业挤出该国市场。这一结果正是进口国政府实施贸易政策的目标。政府对本国的出口采取某种干预政策。当外国厂商退出本国市场后,本国的生产不断增加,直到能够满足本国自己的需求而有余。实际上,在规模经济能够发挥作用的部门或产业,当企业的生产规模足够大时,它的生产成本也会随之降低,从而该国商品不仅在本国市场上代替了外国商品,而且在第三国市场上也会有与外国厂商展开竞争的实力。在本国厂商与外国厂商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政府的某种支持或资助将有利于本国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在势均力敌的企业搏弈中,额外的支持将改变整个搏弈的天平。因此,政府对本国企业的某种支持或补贴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如果在外国市场上,本国企业处于绝对的竞争优势地位,而外国企业处在竞争劣势地位,以致不需要政府的干预或支持,本国企业也能占据竞争的有利地位时,政府宁愿鼓吹自由贸易。但是这里的自由贸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放任,而是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政府所作出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选择。如果本国出口企业规模过小,以致在国外市场有限的情况下,形成了本国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相互竞争的局面,那么,在此情况下,政府为使本国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或利益,即使本国企业有强有力的价格竞争能力,也要对过度的出口实施干预,从而使本国的出口规模适度。政府的干预工具是对出口征收关税,以便阻止一些生产成本比较高的企业难以在国外市场上获得利润。讨论与思考练习

1.试论国际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2.自由贸易政策信奉者的主要论据是什么?

3.既然自由贸易有贸易保护所不具有的诸多好处,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你估计到什么时候“自由贸易时代”会到来?

4、研究显示,发达国家中消费者为每一个被保护的就业机会付出的代价都不小,为什么政府仍要保护这些行业?

第五章 关税措施

[本章要点]

1、关税是一国政府针对进出本国关境的商品向其经营者即进出口商所征收的一种税收,它是一国调节进出口贸易和实施本国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关税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本国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关税的种类很多,其征收方法可分为从量税、从价税和混合税三种,一般依据海关税则加以征收。

2、一般情况下,进口关税有利于本国的生产者而不利于本国的消费者。

3、在小国情形下,征收关税会降低征税国的整体福利水平,却不能对贸易伙伴国产生影响。小国的福利净损失也就是世界整体福利的净损失。

4、在大国情形下,征收关税对征税国的净福利效应是不确定的。如果关税引起的贸易条件效应比较显著,则有可能改善本国福利;反之,则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大国征收关税会使贸易伙伴国贸易条件恶化,导致其社会福利损失。大国征收关税同样会导致世界整体福利净损失。

5、关税水平可以大体衡量或比较一个国家进口税的保护程度。对小国而言,零关税是最优关税;而大国的最优关税应是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边际损失)与额外得益(边际收益)相等之时的关税水平。

6、关税的有效保护率与名义保护率都反映一国对某一商品的保护程度,但二者往往不一致。如果一国的政策目标是保护最终产品部门,则在关税结构安排上,应对中间产品和原材料少征或免征进口关税。关税的含义和作用 关税的含义

关税(customs duties;tariff)是指进出口货物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出口商课征的一种税收。由于征收关税提高了进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客观上限制了进出口商品的数量,故关税又被称为关税壁垒(tariff barriers)。早在欧洲古希腊、雅典时代,关税就已出现。但统一国境关税是在封建社会解体和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后产生的。这种国境关税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借以实施的主要措施之一。

关税是国家税收的一种。与其他税种相比,关税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第二,关税具有涉外性,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由于关税在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征收,进出口商可以把关税税额作为成本的一部分追加到进出口商品上,最终将关税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因此,关税是一种间接税。同其他赋税一样,关税的征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可预见性等特点。也就是说,关税是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强制征收的,是国家无偿取得的国库收入,其数额是按照国家事先规定的税则计征缴纳的,一般不得随意变动和减免。

关税的征收是通过海关来执行的。海关是设立在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其职责是依照国家法令,对进出口货物、货币、金银、行李、邮件、运输工具等进行监督管理、征收关税、查禁走私、临时保管通关货物和编制进出口统计等。

海关执行海关法令规章、行使管辖权、征收关税的领域称为关境(customs territory;customs frontier),亦称税境或关税领域。货物只有在进出关境时才被视为进出口货物而征收关税。一般情况下,一国关境与国境重合,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况。自由港、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经济特区虽在国境之内,但却在关境之外,因此,设有经济特区的国家关境小于国境。另一种情况,当几个国家结成关税同盟(如欧盟),对内取消一切贸易限制,对外建立统一的关税制度,则这些国家的关境大于国境。关税的作用

征收关税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本国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其中以前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财政关税(revenue tariff),以后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保护关税(protective tariff)。

二、关税的种类

关税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进口税

进口税(import duties)是指进口商品进入一国关境时或者从自由港、出口加工区、保税仓库进入国内市场时,由该国海关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一种关税。进口税又称正常关税normaltariff)或进口正税。

进口税是保护关税的主要手段。通常所说的关税壁垒,实际上就是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以此提高其成本,进而削弱其竞争力,起到限制进口的作用。关税壁垒是一国推行保护贸易政策所实施的一项重要措施。

各国进口税税率的制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有效保护和经济发展出发,应对不同商品制定不同的税率。一般地说,进口税税率随着进口商品加工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即工业制成品税率最高,半制成品次之,原料等初级产品税率最低甚至免税,这称为关税升级(tariff escalation)。进口国也可以根据对商品的需求程度对不同商品实行差别税率,对于国内紧缺而又急需的生活必需品和机器设备予以低关税或免税,而对国内能大量生产的商品或奢侈品则征收高关税。另外,进口国也可以结合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对来自不同国家的同一种商品实行不同的税率。

一般说来,进口税税率可分为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和普惠制税率三种。

1、普通税率。如果进口国未与该进口商品的来源国签订任何关税互惠贸易条约,则对该进口商品按普通税率征税。普通税率通常为一国税则中的最高税率,一般比优惠税率高1~5倍,少数商品甚至高达10倍、20倍。目前仅有个别国家对极少数(一般是非建交)国家的出口商品实行这种税率,大多数只是将其作为其他优惠税率减税的基础。因此,普通税率并不是被普遍实施的税率。

2、最惠国税率。最惠国税率是一种优惠税率,往往和双边或多边最惠国待遇相关。所谓最惠国待遇(most-favoured-nation treat ment--MFNT),是指缔约国各方实行互惠,凡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的内容很广,但主要是关税待遇。最惠国税率是互惠的且比普通税率低,有时甚至差别很大。例如,美国对进口玩具征税的普通税率为70%,而最惠国税率仅为6.8%。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加入了签订有多边最惠国待遇条约的关贸总协定(现由世界贸易组织继承其协定),或者通过个别谈判签订了双边最惠国待遇条约(如中美之间),因而这种关税税率实际上已成为正常的关税率。

不过,最惠国税率并非是最低税率。在最惠国待遇中往往规定有例外条款,如在缔结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或有特殊关系的国家之间规定更优惠的关税待遇时,最惠国待遇并不适用。

3、特惠税。特惠税(preferential duties)又称优惠税,是对来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使用特惠税的目的是为了增进与受惠国之间的友好贸易往来。特惠税有的是互惠的,有的是非互惠的,税率一般低于最惠国税率和协定税率。特惠税最早开始于宗主国与其殖民地及附属国之间的贸易。目前仍在起作用的且最有影响的是2000年6月23日欧盟15国与非洲、加勒比海及太平洋地区77国(简称非加太集团)签订的科托努协定》(前身为《洛美协定》)的特惠税,它是欧共体向参加协定的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单方面提供的特惠关税。根据协定,在协定的8年过渡期中,非加太国家97%的产品可免税进入欧盟市场。

4、普遍制税率。普惠制是普遍优惠制(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s—GSP)的简称,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包括某些初级产品)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一种关税优惠制度,税率一般比最惠国税率低约三分之一。普遍性、非歧视性和非互惠性是普惠制的三项基本原则。普遍性是指发达国家对所有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关税优惠待遇;非歧视性是指应使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无歧视、无例外地享受普惠制待遇;非互惠性即非对等性,是指发达国家应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作出特殊的关税减让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给予对等待遇。普惠制的目的是通过给惠国对受惠国的受惠商品给予减、免关税优惠待遇,使发展中的受惠国增加出口收益,促进其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加速国民经济的增长。

普遍优惠制是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上长期斗争的成果。从1968年联合国第二届贸发会议通过普惠制决议至今,普惠制已在世界上实施了30余年。目前,全世界已有19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享受普惠制待遇,给惠国则达到29个,分别是:欧洲联盟十五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丹麦、奥地利、芬兰、瑞典)、瑞士、挪威、波兰、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美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其中28个给惠国给予了中国普惠制待遇。

给惠国为实施普惠制而制定的具体执行方法体现在普惠制方案之中。各发达国家(即给惠国)分别制定了各自的普惠制实施方案,而欧盟作为一个国家集团给出共同的普惠制方案。因此,目前全世界共有16个普惠制方案。从具体内容看,各方案不尽一致,但大多包括了给惠产品范围、受惠国家和地区、关税削减幅度、保护措施、原产地规则、给惠方案有效期等六个方面。(1)给惠产品范围。一般而言,农产品的给惠商品较少,工业制成品或半制成品只有列入普惠制方案的给惠商品清单,才能享受普惠制待遇。一些敏感性商品,如纺织品、服装、鞋类以及某些皮制品、石油制品等常被排除在给惠商品之外或受到一定限额的限制。例如,欧盟1994年12月31日颁布的对工业产品的新普惠制法规(该法规于1995年1月1日开始执行),将工业品按敏感程度分为五类,并分别给予不同的优惠税率。具体地说,对第一类最敏感产品,即所有的纺织品,征正常关税的85%;对第二类敏感产品,征正常关税的70%;对第三类半敏感产品,征正常关税的35%;对第四类不敏感产品,关税全免;而对第五类部分初级工业产品,将不给优惠税率,照征正常关税。又如美国的普惠制方案规定,纺织品协议项下的纺织品和服装、手表、敏感性电子产品、敏感性钢铁产品、敏感性玻璃制品或半制成品及鞋类不能享受普惠制待遇。

(2)受惠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能否成为普惠制方案的受惠国是由给惠国单方面确定的。因此,各普惠制方案大都有违普惠制的三项基本原则。各给惠国从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制定了不同的标准要求,限制受惠国家和地区的范围。例如,美国就曾以我国不是关贸总协定成员为由拒绝把普惠制待遇给予我国的出口产品。

(3)给惠商品的关税削减幅度。给惠商品的减税幅度取决于最惠国税率与普惠制税率之间的差额,即普惠制减税幅度=最惠国税率一普惠制税率,并且减税幅度与给惠商品的敏感度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农产品减税幅度小,工业品减税幅度大,甚至免税。例如,日本对给惠的农产品实行优惠关税,而对给惠的工业品除其中的“选择性产品”给予最惠国税率的50%优惠外,其余全都免税。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学习心得 篇6

这个学期是大三的第一学期,我们接触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经过近一学期的课程的学习,同时在老师平时的悉心教导下,我对国际贸易这门学问有了赞新的认知与了解,并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深刻的感想。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贸易工作的复杂性,变化性,灵活性,困难性,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外贸工作者应加盖具备的基本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可能有许多环节的操作,是我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虽然一笔进出口业务也没完成,但每天都有新收获,可以说是受益匪浅,这也令我感到非常的满意。我也逐步意识到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和其独有的特点:国际贸易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涉外活动的一个方面;它属于跨国交易,情况错综复杂;受国际局势变化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面临的风险远比国内贸易大,线长面广,中间环节多;商战不止,竞争异常激烈。所以,作为从事国际经贸的人员,不仅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而且还应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驾驭市场的能力和善于应战与随机应变的能力。

一、课程主要内容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它分为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实务。

1.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以及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四大阶段。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2.国际贸易实务

国际贸易实务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以及合同条款和付款方式等。

贸易术语是构成国际贸易单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又称为价格术语或价格条件;同时还是用以划分买卖双方在交接货物过程中各自应承担的责任、风险和费用。而交货地点往往成为划分责任、风险、费用的界点。商品交换离不开运输,对外贸易运输是外贸业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外贸易运输方式种类很多,其中,海洋运输占有重要的地位。货运保险与货物运输一样,是国际贸易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险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也较复杂且技术性强。货运保险的种类取决于运输方式,而海运又是国际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海运货物保险在国际贸易中便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价格、装运、结汇是国际贸易中的三大问题,在国际贸易中,大多以汇票作为支付工具、以信用证(L/C)作为支付方式进行货款的结算。货款的收付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还受到各种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制约。

在学习中,要以国际贸易基本原理和国家对外方针政策为指导,把课程中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政策加以具体运用。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政策与业务有效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课程的过程

1.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以前学过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实务》都是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情况脱节较大,实际操作起来和想象中的出入很大,很不习惯。因此要充分利用好类似的机会,多做一些实际的操作,充分理解和掌握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机会的话还应多去海关、进出口公司等参加实习,或者参观询问,了解情况,提高业务水平。2.加强商务英语的学习

国际贸易中的绝大多数信息的发布、交流、磋商、谈判、单证、文件等都是以英语为主,而且都是非常专业和正式的英语。所以今后还得在英语的学习上下功夫,把基本的英语技能掌握好,提高双语沟通的能力,进而在专业的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商务谈判等课程中能更好的去深入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尽量不使语言成为交流的障碍,避免因为对语言的造诣不深,而在出口贸易的过程中蒙受损失。3.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国际贸易实务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一门专业课,和其他相关学科联系很紧密,需要我们去多多了解掌握。比如价格学、商品学、物流学、保险学和法学等。我们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补充,充分掌握和贸易相关的知识,使我们在做起贸易工作来能对各种流程应付自如,提高效率。

三、结束语

自我国加入WTO之后,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知识经济也成为了主流。如何在贸易大潮中取得先机,如何利用贸易更好的发展经济、改善国民生活质量,这些都是一个国家要思考要探索的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一直保持举世罕见的高速增长。但是,我们深知,经济总量上的增长并不代表经济质量的真正发展,以此我国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方针。在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按照比例排,分别是“出口、投资、消费”。出口是主要增长点。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体在对外贸易上,就是要转变出口结构,从以低价产品为主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转变。因此,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想没有人可以完全对国际贸易丝毫不懂。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业五:理论案例分析 篇7

一、立体-序化-拓展教学模式的内涵

立体-序化-拓展教学模式, 是以培养学生实操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导向, 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支撑, 整合多元关联教学资源, 运用现代新型教学工具, 将课堂教学与课内实训有机结合,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补充融合, 重构序化繁杂的知识点内容, 拓展新型的教学形态, 生成动态、有生命的、逻辑严密的教育过程, 形成纵可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知识融会贯通, 横可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设置专业情境的多元立体化综合教学模式。

二、构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立体-序化-拓展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 立体-序化-拓展教学模式使学生不再成为机械性学习受众。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多以课堂面授为主, 采取灌输式教育, 教学形式单一, 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 适用的国际贸易准则、惯例及标准与现实常滞后于外贸实际, 面对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 不能及时地将外贸业务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观点、新业务融入课堂, 不能完全反映外贸业务实践。过于理论化的教学过程使《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教学缺乏活力, 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充分调动。尽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能够增加教学的生动性, 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仍只是受众, 无法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 在接受知识时未能把理论建立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 常陷入机械性学习的误区, 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立体-序化-拓展教学模式通过采用“教学做”一体, 教学内容的细分模块化, 仿真情景教学等多元立体化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创设优质的教学环境, 将实践环节搬入课堂,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进行实操演练,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真正参与到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来,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意识, 实现高效率的教学过程和立体式的教学体系。

(二) 具体序化课程知识点, 强化课程的系统逻辑性。《国际贸易实务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了函电、谈判、合同、价格、运输、保险、报关、结算、制单等多方面内容, 虽然各部分教学内容涉及的活动都有各自具体的分工与操作, 但又环环相扣、层层相连、缺一不可, 涉及到多个方面贸易知识的综合运用。然而现行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教学内容常常被机械地分割开来, 各知识点彼此分离, 系统性不强, 更显得抽象难懂。知识点学习结束, 课程讲解也完成, 缺乏知识的融会与综合, 更无整体的把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出现不易理解与接受的情况。立体-序化-拓展教学模式强调课程知识点间的渗透与兼容, 将各个孤立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如将国际运输、国际保险、国际税收和国际结算等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由点成线, 构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知识脉络, 再将线连成面, 综合所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管理理论、财务理论等知识, 架构完整的国际贸易知识体系, 学生的学习思路将更宽, 更活。

(三) 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亟需新型教学模式的支撑。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流程包括买卖双方的磋商、函电来往、签约、办理保险、租船订舱、通关手续、支付货款、提装货物、外汇核销等多个环节, 每个环节有具体的分工与操作, 涉及多个岗位与部门, 贸易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也千差万别且不可预见, 由于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学无法安排在外贸的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 教学过程与实际操作脱节, 实际业务中遇见的问题很难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外贸职业岗位需求。立体-序化-拓展教学模式可以将各知识点与贸易业务岗位对接, 基于工作过程确定一个工作任务和若干子工作项目, 以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 将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有机串联, 在完成一个工作任务的同时掌握系统的知识架构。

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立体-序化-拓展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一) 课程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教学过程的多维立体化设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内容涵盖面广, 知识点密集, 既包括国际贸易基本理论知识, 又囊括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际操作内容。为使学生更有效地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 必须打破理实界限, 重组教学内容。为此, 我们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模块, 采用分段式多维模块化教学 (见图1) 。模块一:国际贸易基础理论学习;模块二:贸易实务基本知识学习;模块三:分项目练习训练, 模块四:模拟贸易情境仿真操作;模块五:实地参观学习贸易流程。

2.教学方法、手段的多元化, 充盈课堂教学。以多媒体、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技术为载体, 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充分使用动画和视频技术, 授课过程图文并茂, 提纲挈领, 便于学生直观认知及深度掌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如使用启发式、讨论式及互动式等教学方式,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

3.尝试构建立体交叉的教学体系, 实现学科间的渗透互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多个学科知识。结合其课程的特点及相关学科的内在联系, 构建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基础理论为主线, 穿插教授单证、报关、营销等关联知识点, 补充融入商务英语、外贸函电等外语知识, 多种相关学科相互渗透, 相互联系, 互动发展, 协同培养, 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外语能力的培养, 实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中多学科的交叉立体教学。

(二) 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序列化、系统化。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内容安排上, 结合教学过程的分层次、多模块设计, 形成系统、序化的教学内容。一是制定《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整体要求———总体目标, 使学生“知其然”, 了解学习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和知识运用的主要目标;二是提出各章要求———阶段目标, 每一章的学习要求应与总体目标呼应, 同时各个独立章的教学目标也有差异, 如国际贸易术语的学习是注重合同中贸易条款的订立及买卖双方责任的划分, 而报关则更偏向报关单据的填制;三是各节有要求———单元目标, 各节的目标细化了章的目标, 掌握具体教学内容, 发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四是知识点要求———达成目标, 掌握应学知识点及知识点间的有机关联, 通过情境演练熟悉知识点的技能应用, 加强实操能力。各部分教学内容由整体到部分, 由一般到个别, 不断分化;各层级目标立足知识点, 着眼能力点, 自下而上, 环环紧扣, 横向有联系, 竖向有层次, 形成知识体系。

(三) 教学过程的创新与拓展。

1.设置国际贸易仿真情境, 活化课堂知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中的贸易实务部分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强,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经济环境的变化缺乏感知, 学生很难从书本上的抽象文字感受到真实的外贸实务情境。通过贸易情境设置, 学生不再只是受众, 而是一位独立的交易角色, 从交易者的角度理解理论, 在亲身体验中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活化课堂知识, 真正实现自主性、互动性的教学模式。

2.课外练习的拓展与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仅局限在教室里, 课堂上, 学生作为受众接收教师给予的信息, 无法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而且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涉及专业性知识, 更应关注的是国际热点信息及经济形势。在业务实践中, 因为业务员不了解某世界知名品牌而与自己的客户订单失之交臂的现象屡见不鲜。因而要打破学生的学习仅限学校范围的瓶颈, 增加课外拓展练习、思维创新训练等课外练习。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巩固, 应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新颖的、有深度的与国际热点相关的话题、练习或案例分析, 提供给学生课上或者课下讨论、分析甚至互相辩驳, 将教学过程延伸到课外, 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和迁移, 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3.应用拓展训练改变学生学习观念。拓展训练本质上是一种培训, 但它与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以及具体实践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技能, 拓展训练注重观念、态度。在拓展训练中, “教”是旨在通过提供学习情境、信息、游戏等方式, 为学生创造适合学习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并通过具体情境中的活动获得体验, 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改变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观念, 开启学生的所有潜能, 有效促进了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颖, 刘德光.加入立体化教学元素促成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模式的转变[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2]杨军玉, 田会杰.关于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报) , 2008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业五:理论案例分析 篇8

关键词:课程体系;项目和工作任务;整合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是高职教育改革要求下的产物,是把课程体系的开发建立在工作系统上,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景,把教学内容指向于职业的工作任务,围绕工作任务的实施来展开教学。其目的在于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做到课程学习与岗位工作的“零距离”,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但这项改革进行得相对较晚,比较零星,真正对课程内涵建设进行系统、全面、彻底地改革的不多,高职教育的教学特色并没有得到充分显现。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重视教学项目化,强化实践,突出课证融合和双语教学,开发校本教材和教学资源,注重师资建设。

一、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和质量,课题组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开展了修订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社会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电话与邮件相结合的方式,向深圳20多家外贸企业和100多位毕业生发放了问卷。通过对调研结果的整理,课题组发现目前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仍以传统学科体系课程为主

调研发现,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设置仍按传统学科体系进行设计,不能适应职业工作需要。虽然,部分高职院校已经用一些实务性课程取代了理论性课程,但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课程微观内容的设计与编排远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因而直接导致了课程的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的实施等方面都很难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课程之间重复内容过多

目前,各高职院校外贸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统一,课程开设存在一定的主观性,这必然会造成课程间内容的重叠交叉现象。比如,“对于单证的缮制、信用证审核”等内容的讲解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单证实务》等课程中重复出现。因此,这种不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也不利于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培养,严重影响了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3.课程设置太细,缺乏综合性

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按照国贸实务活动的环节分别开设的,其所涉及的谈判、运输、物流、报关、报检、制单等内容的开设,强调了全面、细化、深入,但没有注重课程间的相互联系,割裂了完成一项具体专业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整体性知识。这样往往会出现学生掌握一大堆理论,学习了一大堆课程,却仍然不能顺利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现象。

4.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有待加强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活动只能在实训室采用模拟软件、课堂中模拟场景来进行,不能接触真实的客户、产品或订单。因此,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难以满足高职人才培养“职业性”的要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设计

1.设计理念

在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依据外贸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定位,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以真实项目为课程载体,把专业培养过程中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进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设计,实现教与学、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

2.设计思路

在保证岗位能力要求和后续课程需要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严格规范的操作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主要流程,并以贸易流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计真实的工作性学习任务,以此为教学载体实施教学。

3.课程目标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作为外贸英语专业最重要的职业基础课,主要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运作过程,以国际贸易合同内容为基础、以合同商订为起点、以合同履行为轴心,是一门具有涉外经济活动特征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本课程理论教学注重创新思维、职业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教学以外贸职业岗位要求为指导,以实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为主线,充分体现“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教学做统一”的原则。

三、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的实施建议

1.教学项目化

在国际贸易相关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项目和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以仿真的项目和任务及工作过程为依据。课程内容遵循国际贸易业务的一般程序,以外贸业务员的具体工作为主线,将课程设计为4个项目:项目一,贸易准备;项目二,合同磋商与订立;项目三,合同履行;项目四,业务善后与争议处理。

2.突出实践环节

教学内容组织采用课堂讲授与校内外实训相结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每个课程任务完成后,均设计一个业务技能训练,在每个项目完成后,设计一个综合训练。校内实训主要借助贸易软件来仿真模拟,校外实训由实训基地公司的业务员带领学生进行国际贸易各环节的实际业务操作,熟悉业务流程,强化动手能力。具体实训项目为:选择目标客户、函电磋商、签订外贸合同、审核和修改信用证、租船订舱、报检、投保、报关、缮制海运提单和核销单、办理退税等内容。

3.突出双语教学

外贸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与国际贸易相关的工作,工作时经常要用商务英语来处理相关业务。为此,对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单证、函电、合同条款等知识要求采用英语进行教授和模拟练习。随着教师水平的提高和学生适应性增强,逐渐扩大教学过程中英文部分所占的比例,探索一种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

4.突出课证融合

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将考证知识与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课证融合,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课程相关内容的选取要尽可能做到与单证员证、报关员证、报检员证、跟单员证等职业资格证考试的相关内容一致,并尽可能在课后练习和模拟测试中使用相关的模拟试题进行演练,做到课证融通、双证并举。

5.开发校本教材及教学资料

目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材种类繁多,但在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安排方面过分强调理论性和系统性,弱化实践环节,这不利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国际贸易工作任务为核心来组织和编写教学内容,做到流程化、任务化、项目化;教学资料包括企业实际的业务单证、实际运作案例等。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外贸实务操作能力、教学组织和协调能力、教材的编写能力等。因此,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尤其要加强“双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或到著名的职业技术学院培训,提高操作技能;鼓励教师积极投入科研活动,尤其是从事外贸英语专业的教学教改研究。

四、结 语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解构学科课程,重构行动课程,以培养学生工作岗位、职位所需综合语言技能。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将对进出口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引领、带动和辐射能力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

[2] 潘琼,李亚丽,李欢,张之浩.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探讨[J].今日科苑,2011,(4).

[3] 乔庆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系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08,(9).

[4] 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上一篇:《狼王梦》小学生读后感600字下一篇:时事报告201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