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实训基地

2024-10-17

专业性实训基地(精选11篇)

专业性实训基地 篇1

护理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 高质量地完成学生护理专业实训任务的关键还是人的因素, 师资配备尤为重要。从护理实训基地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出发, 我们对护理实训基地的师资配备情况进行了探索。

一、护理实训基地的结构和功能

中职学校护理实训基地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1500平方米, 应设有至少三个实训中心, 即基础护理实训中心、临床综合护理实训中心和急救护理实训中心, 条件好的还可以增加小模块实训中心等。其中基础护理实训中心应包括护士站、准备室、模拟病房、护理训练室、多媒体示教室等;临床综合护理实训中心应包括健康评估室、内护、外护、妇护、儿护、手术室、中医护等实训室;急救护理实训中心应包ICU病房、模拟抢救室、急救训练室等。实训基地应拥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 总值应不少于200万元。使护理实训基地形成与临床医院一致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ICU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刷手间、现代化的护士礼仪训练间及情景模拟示教室等。

专业性护理实训基地的功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各类护理专业学生提供完备的、与护理实际工作相接近的实训场所, 满足护理实训教学需求。二是开展师资培训工作。三是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工作, 成为区域医疗培训和下岗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的培训基地。四是开展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培训及考核工作。

二、护理实训基地师资现状

中职护理实训基地教师资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不能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育人作用。

1.各学校都存在现有护理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务结构以及专职和兼职教师的比例结构仍然不尽合理。“双师型”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严重匮乏, 特别是具有高级职称的实习指导教师就更少。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在数量上也严重不足。

2.教师队伍优化机制不健全, 教师的紧迫感不强, 优秀中职教师师资人才引进渠道不畅, 受人事制度限制较大, 管理中竞争激励机制不健全。

3.对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培养上亟待于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总之, 中职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培养渠道不畅, 缺乏骨干教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 师资培养、培训、录用、选拔制度及途径和方法等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三、护理实训基地的师资配备

(一) 教师条件

1. 教师的基本条件

(1) 爱护理教育事业, 安心从教;

(2) 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识, 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做到为人师表;

(4) 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 坚持终身学习;

(5)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能够互相协作;

(6) 具有护理专业或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学历。

2. 教师的专业能力

(1) 教学能力:取得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具备护理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熟练把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2) 实践能力:实践技能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点, 更是实训基地教师必备能力, 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 能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纸上谈兵”的教师已逐步被淘汰。新教师要尽早参加各种实训培训。

(3) 教研与创新能力:善于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新信息, 分析和解决新矛盾、新现象、新问题, 能够不断学习把握职教新形势、新特点, 进行新课程开发,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不断研究教学问题, 总结教学经验, “以研促教”,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职业指导能力:中职学校毕业生多直接步入社会, 如何能使学生快速把握岗位、适应岗位, 这就要求实训指导教师要把职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爱好、职业形象和职业责任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

(二) 教师专长与数量

根据护理实训基地的结构和功能, 按照每学期至少6个班额参加各实训室实训的基数进行计算, 则至少需要护理专业实训教师24人, 其中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专业课程的实训任课教师各3人, 专职实训指导教师6人;妇科护理、儿科护理、中医护理专业课程的实训任课教师各2人, 专职实训指导教师3人。所有教师均应具有本科学历, 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并逐步形成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领头人、中青年教师为教学骨干力量、一线专家为技术后盾”的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训教师队伍。

四、合理进行护理实训基地教师配置的思考

要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作用必须加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以培养中青年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 重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建立有利于中职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职业学校定位、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教学要求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一) 树立师资合理配置的新观念

1. 注重人才资源开发和引进优秀人才。

教师管理模式、机制和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教师潜能的充分发挥, 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 有利于优秀人才的接受和引进。学校要将人才的内引外联结合起来, 以市场机制为导向, 建立相对稳定的人才师资队伍和出入有序的流动人才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师资来源渠道要拓宽, 要吸收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充实专业教师队伍, 改善师资的来源和结构。

2. 健全激励机制, 营造竞争氛围,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形成能上能下, 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一是对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称职的教师, 分流处理;二是实行多劳多得, 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三是要建立优秀教师评选制度, 对取得优异成绩和显著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

(二)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 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能力。

2. 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

教师大多重视理论课教学, 实践能力相对较差, 必须通过加强师资培训, 要求教师经过培训获得“专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各类“技能证书”, 成为“双师型”教师。

(三) 健全管理机制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是护理实训教师的重要组成。完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制度, 通过重点培养、选优扶持、动态管理的办法,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优秀人才培养格局, 为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环境,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 结构合理的专业梯队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

有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才能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才能实现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摘要:师资配备关系到实训基地功能是否能够实现, 关系到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分析了护理实训基地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目前护理实训基地师资现状, 探索了护理专业专业性实训基地师资配备的标准以及管理措施。

关键词: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师资配备

专业性实训基地 篇2

一、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

通过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提高实训接纳能力和技术含量,建成集教学、技术服务、培训、技能鉴定、技能大赛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

二、仿真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

汽车专业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定位为更好地实施和推广校企合作项目,紧贴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将新技术工艺引入教育领域,将技能大赛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具体来说,仿真实训基地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一)实习实训和技能训练的功能。汽车专业仿真实训基地是针对专业课程内容和汽车岗位群技能培养而设立的工作环境和场所,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让学生在贴近社会真实环境的条件下进行实训,使学生从“有所知”走向“有所为”,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

(二)“双师素质”的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功能。汽车专业仿真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要满足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要促进专业课教师向“双师素质”教师转变。同时,通过开展服务社会的汽车技术服务、技能培训和维修服务,提高经费、设备、场地的利用率,实现“校中厂,厂中校”等多种功能,有效地提升职业教育和汽车专业的品牌影响力。

(三)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功能。汽车专业仿真实训基地除面向在校学生实施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之外,还可利用现有职业技能鉴定所的功能,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包括校企合作单位职工在岗提高培训以及社会其他人员培训等。

(四)促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功能。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开展订单培养、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技术和人员的交流,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五)对接技能大赛的功能。

仿真实训基地还要满足举办技能大赛的需要,避免学校重复投资。

三、仿真实训基地的布局及主要设备

按照一类汽车维修企业的结构,并结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雪佛兰杯”技能大赛的要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仿真实训基地总体布局分为整车维修区、发动机拆装区、汽车钣金区、汽车喷漆区和教学区。

(一)整车维修区。整车维修区包括汽车整车维护与保养实训室、四轮定位实训室和汽车整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室,可开展汽车二级维护、汽车四轮定位、汽车空调维修及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技能大赛项目及日常教学的实训实习项目。

主要设备:雪佛兰轿车(款科鲁兹1.6SL AT天地版)、四轮定位仪(百斯巴特)、尾气分析仪(BEA060)、综合诊断分析仪(KT600)和汽车空调检测设备(SPX)等。

(二)发动机拆装区。发动机拆装区包括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室,可完成曲轴拆装、曲轴主轴颈测量、曲轴主轴承3宽度测量、曲轴主轴承轴瓦厚度测量和配气机构(含气缸盖)拆装、测量等,从而保证技能大赛项目和实习实训教学的开展。

主要设备:发动机拆装运行实训台(科鲁兹1.6L发动机)和发动机实验台架(丰田1ZR)等。

(三)汽车钣金区。汽车钣金区包括汽车车身修复实训室,可进行车身电子测量与校正、板件更换及受损门板修复等技能大赛项目和其他教学任务。

主要设备:电子式车身测量系统(Bantam-Shark3)、多功能电阻点焊机(Bantam-FAN I)、气体保护焊设备(Bantam-FAN V1500)和车身(新赛欧三厢(无天窗))等。

(四)汽车喷漆区。汽车喷漆区包括汽车车身涂装实训室,可进行车辆损伤部位的羽状边打磨、原子灰刮涂、原子灰研磨及喷涂中涂前的.贴护等技能大赛项目和其他教学任务。

主要设备:喷烤漆房(ZD-SL600AE)、调漆设备(Nexa Autocolor,配以必须的色母和足够浆盖)、发电泵(康明斯100kW/50Hz)、面漆喷枪(SATA jet 3000 1.3RP Digital)和底漆喷枪(SATA jet 100 BF 1.8RP Demostar)等。

(五)教学区。配备黑板、多媒体设备及桌椅板凳,可满足40名学生同时上课的需要。

四、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资金预算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室约为7万元;汽车整车维护与保养实训室约为42万元;四轮定位实训室约为30万元;汽车整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室约为35万元;汽车车身修复实训室约为53万元;汽车车身涂装实训室约为33万元。合计约为200万元。

五、建设仿真实训基地的作用

(一)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通过汽车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每位教师不仅能胜任理论教学,而且能正确、熟练地指导实践教学。

(二)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汽车仿真实训基地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实物教学手段,构建理论、实践相融合的教学课堂,使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知识与技能的同步养成。

(三)提高专业的辐射能力。汽车仿真实训基地满足了技能大赛的要求,以技能大赛为载体,可以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而推动汽车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专业的示范、辐射作用。

(四)保障学生的就业质量。汽车仿真实训基地贴近企业生产实际,能为教学提供逼真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到企业实习之前就能掌握岗位的技能要求,保障学生的就业质量。

(五)体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汽车仿真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一边进行技能操作,一边学习理论知识,并且教学内容全部来自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

(六)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汽车仿真实训基地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具有社会开放性,不仅可以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而且能承担培训、技能鉴定与技术服务等功能,扩大了学校的对外交流窗口,提升了其社会服务能力。

六、仿真实训基地的管理措施

建立能够保证实训基地运行通畅的管理体系,加强实训基地管理组织建设、管理制度建设。

(一)汽车仿真实训基地采用校、系两级管理的体制,设有校、系两级专门的领导机构,以加强对基地建设的直接领导。

(二)完善基地建设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按照学校实训基地管理条例,修改和制定实验实训的设备管理、安全实习、考核验收、资料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三)检查与评估。对汽车基地实行学期检查、评估制度。从实习实训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教学管理、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制定完善的、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评估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家寰,郭扬.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分析[J].职教论坛,(23).

[2]傅永强,吴文山.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研究[J].教书育人,(3).

[3]秦虹,沈钦文.提升高职院校产教结合执行力的途径[J].管理观察,(2).

[4]孙宝文.高职汽车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3).

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实训基地 功能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内涵就是为社会培养培训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实训基地的建设来加强。

我校汽车专业实训基地现有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9个实训车间的实训场所,108个理实一体化教室,130位专业教师中71%为“双师型”教师,3000余万教学实训设备。4万平方米,建有9栋汽车实训楼,108个理实一体化教室,大力加强专业课程改革,深度推进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师资教科研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率先实现了“全员小班式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学形式,效果显著。下面结合我校在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实践谈些看法。

一、汽车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和目标

我校实训基地建设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培养学生较高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为主旨,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以此来强化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是:充分发挥我校的整体优势,统筹规划,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配套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校企互动、校企合作的原则,与省内外汽车行业产业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在我校现有实验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分步实施,建立符合专业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是: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符合汽车行业产业发展方向和学校发展所设专业的实际需要为依据,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着力提升实验实训设备的技术含量,体现中、高职教育的技术先进性,确保重点专业实训设备的装备条件和设备配套水平。

二、汽车专业实训基地的功能

目前我校有理实一体化专业教室是教室、实验室、实训车间一体化的配置,按标准班45名学生配置设备和工位,场地面积150平方米左右,有些特殊设备还必须设置特殊的条件。一般教室划分为多媒体教学区和实验实训区,按功能区域划分配置设备仪器。在教学中,一般一个班分为二个组,每组20人左右,根据教学内容,配置不同类型,不同数量的教师。采用教师定课题、定项目、定教室,学生跑班的教学模式。这样有利于项目教学的深化,设备、设施的保管,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实训基地主要具备学生实训功能、技能鉴定功能、社会培训功能、应用研发功能、技能大赛功能等五大功能。

1、学生实训功能

通我校过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较好地满足了各类技能教育(中技、高技、技师)层次的需要,实现了专业课模块教学、专业实践模块教学和专业专门化方向实践模块教学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方式,有效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我们做到了“车间与教室合一”、“學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实训与生产合一”,近年来就业率达到了98%。

2、技能鉴定功能

我校实训基地还承担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全国机动车从业资格培训鉴定的作用。充分利用综合实训基地的设施和条件,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工作。职业技能鉴定所设备设施齐全,鉴定场地宽敞,能同时满足汽车、建筑、物流等专业的初、中、高级工与技师的鉴定工作。

职业鉴定所不仅面向市内各大中专院校学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还对社会各大中型企业、4S店、修理厂、建筑公司等企业的职工进行鉴定,鉴定人数逐年递增。实训基地的硬件设施和人才、技术优势为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创造了条件,而职业技能鉴定又拓展、延伸了实训基地的功能,扩大了实训基地的影响。

3、社会培训功能

近三年来,我校培训各类专业人才19000多人次。培训内容涵盖汽车、建筑、轨道、物流、计算机等多个专业和工种,还承接了交通部从业资格讲师培训班、江苏省课改师资培训、无锡市骨干教师培训等,实训基地已成为众多企业的职工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

4、应用研发功能

为更好地发挥基地功能,学校于2004年成立了汽车技术研发中心,研发汽车教具,开展课题研究,鼓励原创技术,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师生的创新能力。我院教师的技能创新已取得很好的开局。 先后申请专利6项,开发出多项成果,已形成工程师、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于一体的研发团队。

5、技能大赛功能

近两年,我校汽车专业实训基地担任着无锡市和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全国技能大赛集训基地的工作,先后对部分实训中心进行了改造,陆续投入大量的整车、设备和先进的工量具,以满足大赛训练和比赛的需要。一流的场地和设备,达到了国赛的标准,受到各类专家领导的一致好评。目前在省级以上技能比赛获得51金78银85铜佳绩,其中国赛9金8银1铜。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

在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我们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把做中学、做中教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但在实训室功能定位、校园文化、校企合作深度、师资队伍建设、利用率等方面面临许多问题和困惑。

1、加强功能定位

实训基地建设时应兼顾学校专业发展规模、分专业方向、实训区功能、模块课程轮转规律、工位设置、教学组织、新技术等因素,加强基本设施建设,配备设备具有前瞻性、实用性,不能办成参观的实验室和学校。

2、融入校园文化,培养合格人才

围绕专业特点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把专业元素布置到实训基地中,在实训楼和实训室中处处体现专业特色。例如:实训楼以世界著名汽车企业和汽车知名品牌命名,文化长廊、卫生设施等均能体现专业的特色与元素;教室的窗帘、宣传标语、宣传背景等体现该教室的教学功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

3、深化校企合作,满足一体化要求

我校分别与丰田TEAM21、通用AYEC、喷涂PPG,钣金史宾尼斯、博世检测、SPX汽车空调、一汽柴油机等品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并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车间,实现了模拟工厂化情景的实习教学,达到了与企业零距离接轨的效果,同时也满足了企业项目课程、车辆检测、整车维修等专门化项目课程的教学的要求。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科研水平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青年教师队伍的培养,打造优秀的教学团队,聘用一定量的兼职教师,形成“双师”复合、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总体素质。制定和实施了专业教师培训培养计划,做好有制度、有计划、有考核,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切实提高专业教师教学水平。

5、规范实训室管理

实训基地建成,后期规范管理和有效使用成了关键,我校建立了实验室管理员、实训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的队伍,明确工作职责,并出台了《实训室制度汇编》,对设备仪器借用、赔偿、维护、保养、使用等管理制度化,使用程序化,有效实现定人定岗定责。

6、提高利用率,更好服务社会

我校就汽车专业实训基地,设置了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整车、检测、新能源环保、喷涂、钣金、汽车美容等十二个模块,共设立了中级工195个、高级工169个、技师96个项目课程。每个项目课程的确定都进行了大量的企业、社会调查,参考国内外大量的相关资料,同时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汇总某个工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形成相关的项目课程。每个项目课程都有明确、具体的课程内容,其教学形式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学习,让学生在实施项目中训练操作技能、团队合作的沟通技能、工种能力和方法能力,体验企业工作過程和氛围,构建理论知识。但使用过程中,个别实验室使用率太低,实验室布局调整时要注意。对部分昂贵设备,使用频率太低,亟需能产业化、科研化。

总之,随着汽车经济的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培养大量汽车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我们越发应该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五大功能,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锻造一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为社会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使我们的汽车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国忠.课程改革引领下的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汽车维护与修理,2011.12.

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分析 篇4

1. 校内实训不足分析。

实训软件虽然有系统性, 但是还是把会计工作进行了人为的分割, 在实训组织上, 往往是人手一册实训资料, 建立一个个小组, 组内分工完成实训项目, 每一个学生只能接触一个项目的部分, 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求知欲, 对整个会计信息如何生成是无法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认识。

2.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困难分析。

我院与若干家单位都签订有合作协议, 但校外实践基地利用情况并不理想。主要原因:一是学校与企业还未建立双赢的机制, 会计类专业不像其他专业, 在岗位上进行短期培训就可以上岗,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至少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 而会计岗位, 由于其特殊性, 使得会计工作不可随意替代, 即使有心辅导, 学生努力, 至少也要三四个月的时间才能独立操作, 在该期间, 企业认为只有成本的支出而不产生任何效益, 另外出于本企业信息的保密性, 学生实习期间主要是跑腿, 理论、技能知识无法得到运用及提高;二是每一个企业接纳实习生人数有限, 受岗位、场地等限制, 一个基地一般只能接纳二三位学生实习。所以以客观存在的公司来给学生提供实训对于会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困难的。

3. 建立实体公司的困难分析。

会计专业建立实体公司一般是会计师事务所或记账公司, 与校外实践基地相比, 有以下显著的优点:一是校办实体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工作岗位, 且可以轮岗, 学生可以在这个真实的业务环境里得到全面、系统的实践训练, 培养职业能力;二是教师既是指导老师又是主办会计, 负责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和管理, 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会计人员, 在操作中提升实践能力;三是将教学与社会服务相结合, 在服务中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进行服务, 起到锻炼师资、培养学生、服务社会、贴近市场、创造效益的作用。

但这种做法从目前条件看并不成熟, 一是日常营运管理要求高, 要设立专门的机构, 配备专门的人员, 负责业务开拓和日常管理, 而学校教师缺少相应的时间和经验;二是会计有保密性, 若客户单位知道资料会给老师作教具使用, 那业务更加难找;三是风险较大, 作为法人实体, 要自负盈亏, 四是会计工作有时效性, 不能及时提供服务, 比如企业报税是在每月15日之前, 还有一些税务局的培训也要按时参加以及企业需要会计资料, 作为会计也要及时提供, 而学校的老师们有相对固定的教学任务, 企业需要的时候往往难提供相应服务。

二、影子公司方案情况

1. 影子公司的基本情况。

影子公司是指不用注册成立经营实体, 利用授权企业实体进行运作的一个记账公司。学校经过企业授权获得经营真实企业业务的权力, 在经营中又独立于授权公司, 对外形成一个类似公司的经营实体———影子公司, 该公司的工作人员由本校老师担任, 模拟真实记账公司的活动, 选择真实记账公司的若干家业务单位, 利用真实资料和真实记账公司的会计一起做账、报税等, 工作流程与真实公司一模一样, 但不形成实质上的业务结果, 像真实公司的影子一样进行着业务, 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应的教学资料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实训。影子公司的实质是校企结合, 从经营上讲, 它是企业的一个下属业务部门;从关系上说, 它由学校提供相应的经营设施, 是学校工学结合教学的一部分。影子公司优点是所有业务与自己设立实体公司一模一样, 但影子公司不用注册, 不用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 既能为老师提供教研基地, 又能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习的条件, 应该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投资少、效果好的教学方式。

2. 设立影子公司的优点。

(1) 经济性。经济性是指学校使用影子公司教学不需要像成立校办实体那样会产生法律规定而在教学中并不需要真实发生的各种支出, 如年检费、验资费、客户的招待费等, 影子公司可以根据学校实力投资建设, 或逐步加大影子公司的投入, 日常支出也仅限于零星的办公用品开支。效果好, 费用低。 (2) 互惠性。影子公司实践教学是校企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互惠性合作, 可以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与企业联合, 利用企业提供的真实经营环境进行职业教育从理论上讲是实践教学的理想方式, 学校利用企业合作可以得到高质量财务信息, 能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企业在影子公司这个方案中, 不需要额外提供场地, 一般不会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不便, 甚至企业不需要承担商业机密泄露和实训学生操作失误蒙受的损失的风险, 通过授权和提供的一些服务从建立合作关系的学校获取一定的授权服务费费用。 (3) 计划性。纯社会实践教学真实性的获得是以损失教学的计划性为代价的。比如记账公司的业务有周期且受时间限制, 一般在每个月的12日之前要做完本会计期间的全部工作, 而教学往往是以一个学期即半年为单位, 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任务的安排牵一发动全身, 实际业务的进展不可能与教学要求同步, 影子公司建立在学校内部, 实际工作人员是老师, 学校可以通过教学计划, 老师可以通过事先设计, 使得真实环境实训与模拟环境实训相结合, 使学生得到系统的会计实践能力训练。 (4) 多样性。一般代理记账公司的客户单位会有几十家, 代理不同类型的经济组织记账业务, 面对的是各类中小型企业, 而我院人才培养的定位是中小企业, 通过影子公司可以了解各类企业对会计工作的要求, 能处理各种形式下的会计核算和日常财务管理业务, 而不同于会计模拟教学中仅仅是以工业企业作为蓝本。而通过授权公司的合同, 做授权公司业务单位的账务, 相当于我院与那几十家业务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

三、利用影子公司教学的实施步骤

1. 成立影子公司的前期准备工作。

影子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机构, 为教学服务, 为保证业务的进行及既定目标的实现, 应该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专门的负责人。具体的会计人员应该由校专职老师担任, 这样通过时间上的统筹安排, 应该能保证影子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然后寻找公司作为影子公司的实体公司, 与之确定合作关系, 签订合作协议。

2. 制定影子公司全真实践教学初步方案。

由于影子公司是首次设立, 没有先例可以借鉴, 运行该方案要分步骤进行, 从而在试运行中能及时发现问题, 修改方案, 为最终在专业汇总全面实施打好基础, 具体分三步。第一步, 初步建立影子公司。教师作为影子公司的工作人员, 利用与合作公司交流获得的真实材料副本和工作流程, 建立影子公司的会计资料, 作为教学素材使用。教师选择部分学生作为助手, 整理资料, 另外可了解学生的能力, 确定今后教学中的重点。该步骤大约需要6个月的时间。第二步, 影子公司基本走上轨道。在前期资料累积和教师经验丰富的基础上, 把整个流程知识点、技能点分成若干模块, 分别插入教学计划的理论课程或实训的某些环节中, 让全体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就能从影子公司中受益。该步骤大约需要6个月时间。第三步, 全体学生利用真实资料实战演练, 时间安排在最后一学期, 通过这一步骤使得学生缩短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教师还能了解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还会存在什么问题, 以最后对整个方案进行修改。

当历时一年半的试运行工作基本完成时, 就可以把影子公司的教学方案落实到日常的教学计划中去了。

3. 落实影子公司全真实践教学方案。

影子公司全真实践教学方案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要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教学, 日常要建立严格的业务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在制度安排上从三个方面着手。

在学校教学时间的安排方面。应尽可能的符合会计的工作性质, 可以在每个星期或每两个星期中选择某一天的一个上午, 安排影子公司的教学, 把每一学年作为一个会计年度, 根据学生专业理论课程开设进度, 来相应增加业务的处理难度, 这样大学三年, 也就有了三个循环, 学生在毕业时, 就相当于在单位干了三年, 有了三年的工作经验, 学生的技能提高, 信心也提高了。

在公司规章方面。公司的业务管理制度的实施是保证教师的业务活动不超越合作企业授予的权限, 防止给学校或企业造成经济或信誉损失的风险。

在档案管理方面。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是记录教学活动和业务活动, 其作用有三:一是作为教学成果备查, 确保实践教学的落实;二是作为业务处理活动责任的证据;三是提高方案执行的质量, 对影子公司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在下一阶段进行修改和完善, 不断提高影子公司实践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不管是校外顶岗实习还是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 都是以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为基本框架, 在会计类专业校外实习难的环境下, 如何在学校的教学体系中, 构建一个较完善和有效运行的“教—学—做”的模式, 尤其是仿真度较高的“做”学的模式是所有高职院校所要追求的, 让学生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学会专业知识的运用,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获得了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花.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学报, 2006, (1) .

[2]杨敏.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 2008, (7) .

[3]杨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2) .

专业性实训基地 篇5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课题编号:GJXH2013-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创建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高校连年扩招,大量会计人才批量涌现,使得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原因之一就是现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存在缺陷、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状况不佳,有些高职院校为了应付评估的需要只是名义上拥有诸多的校外实训基地,但实际上形同虚设并未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将直接导致学生缺乏真正的实训实习经验,造成学生实践技能差,使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严重后果。

2004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并提出“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学生职业技能”。2006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高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特别是探索新形势下校企组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该文件指出:“要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等基本建设,不断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由此可见,培养高端技能型会计人才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搭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平台,创建并运行高水平的校外实训基地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运行模式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出发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内主要侧重理论学习,尽管也进行了一些仿真的会计实训学习,但其毕竟与真实的会计工作场景还存在差距。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想得到质的飞跃和提升,必须要经过校外实训基地的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平时在校内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更加深刻的领悟,其职业能力才会快速提高。以此为出发点,高职院校要立足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创建一批能真正开展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校外实训基地,不断充实、更新、提高会计实训基地水平,努力实现基地规模化、辐射化。

以提高学生的就業率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服务社会为落脚点。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能促进优质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密切了校企关系,拓宽了职业培训业务,创新了职业技能培训方式,更能拓宽学生实习就业的渠道,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服务社会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功能之一,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企业是会计专业的重要职责。高职院校要以实训基地为平台,以技术优势为依托,开展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社会服务活动,使企业获得经营管理的前沿技术以及相关信息和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更要密切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切实加强和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及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以分类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为路径

按照校外实训基地的种类,根据差异的类型实施针对性的建设策略,构建校企双方互相合作的长期机制,不断为学校各个层次的学生实训提供基地。体验型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模式中最容易实现的模式。高职院校可组织会计专业低年级的学生进入合作企业进行参观,了解企业组织结构、生产运行状况及财务常识,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个感性认知,增强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顶岗就业型则是校企相互合作模式中比较深层次的模式。高职院校要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找出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平衡点,推动校企合作往稳定的方向发展。要重点建设一批与高职院校深层合作的企业群,努力实现校企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文化互补、管理互通、互利共赢的深层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实训实习基地要重点开展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可向学生提供在企业财务部门、采购部门、生产车间、营销部门、仓储部门、内部审计等部门的顶岗实习。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与会计师事务所挂钩,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协作同盟。会计师事务所每年年审阶段都有一段时间很忙,应鼓励教师经常到企业做审计,审计过程中有大量技术含量不太高的工作也可以由在校学生来完成,这样既减轻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量,也加强了联系,同时可以使学生接触到真正的企业实际资料,对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将来直接从事会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43期2014年第11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就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情况看,创办实体性公司、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机构或创办类似于经济实体的服务性、经营性的组织也是一条不错的选择。有条件的院校可直接创办财务代理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或税务师事务所,形成自己稳定的实习基地,学校应利用教师中现成的资源,教师中有许多注册会计师、会计师,让教师和学生参加日常的经营管理,从事会计、审计、报税等工作,这样不仅能使一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快速成长,同时也可实现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训常规化。

以科学规范管理学生为保障。为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资源效益,使学生达到训而有成的目的,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校企双方应共同制定《校企合作协议书》、《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规定》等制度,并详细研究确定专业实训项目,制订有关实训教学、学生实践技能操作考核等文件,使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运行达到科学化、规范化。在实训过程中,主要由实训企业指导教师在具体实训业务上予以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将所学知识与实训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一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另外学校专业教师应常驻企业或进行定期指导。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学校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组织学生实训,既注重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技巧等才能。在实训考核中,应将工作态度、工作纪律、工作能力等纳入考核范围,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

中等专业学校电子实训基地建设 篇6

关键词:师资建设,小班教学,仿真实训基地

加强电子电工实训基地建设, 是当前职业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培养能力、做强本专业建设的有力抓手。本文通过泗洪中等专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认为实训基地建设除了应该在基地硬件设备加大投入之外更应以人为本, 强化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 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一、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现在中等专业学校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双师型”教师, 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只满足于两个证书, 只要有证就是“双师”,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误区, 在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上并不能达到很高的水平, 要走出这个误区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深化中等专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积极推进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的聘用制度, 优化教师队伍。

专职教师是中等专业学校教学的骨干。通过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设岗办法及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2. 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为教师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中等专业学校应当把教师的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有计划有目标的工作。学校要认真制订和落实有效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 落实师资培养、培训经费, 形成促进教师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激励机制, 重点选择和培养专业带头人, 大力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

3. 完善教师管理制度, 确保职教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中等专业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 要切实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使用, 积极实施“名师工程”, 可以借鉴有关高校的做法, 实行“首席教师”“名优教师”制度, 挂牌上岗, 优绩优酬。积极拓宽职教师资来源渠道, 努力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 营造一个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的职教办学氛围, 确保职教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4. 鼓励并资助在校师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 对参赛取得成就者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小班教学提高实训质量

实施小班化教学后, 教学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重组, 教学活动的密度、强度和效度以及师生互动关系必然得到增强, 教育教学的内容、方式、技术、手段、评价等都会发生新的变化。学生参与体验, 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师生交往中学习, 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 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小班化教学的实施也给电子电工实训基地的建设带来了良好的契机。

1. 它解决了在某一实训内容上学生人数过多的难题, 使学生有更多的操作时间和空间。

2. 实施小班化教学后, 实训基地围绕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必

须灵活地增设更多的实训内容, 采用小规模、小投入、多层次、多内容的思路, 做活了实训基地。

3. 增加了师生互动的机会, 提高了教师指导实训的效率。

4. 催生了一个灵活多样、内容丰富的电子电工实训基地, 也促进了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三、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

由于电子实训中一些仪器仪表的更新速度较快并且价格不菲, 所以利用一些电子仿真软件, 如Multisim等, 学生们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 通过拖拽和点击鼠标, 完成电路的连接、测试、分析等实验。仿真实训基地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软件功能, 把造价昂贵的硬环境用模拟软件来实现, 把不易更改的实验条件用软件来替代, 把一人独占的实验设备变成多人共享的联网环境, 把庞大的实验装置在方寸之地的计算机屏幕中模拟, 换句话说, 仿真实训基地从功能定位、训练内容和操作方式等诸方面与真实的实训环境相差无几, 但其突出的优点是造价低廉、变换灵活、评价方便、占位不大和维修费用低, 可以预见, 只要不断改进, 不断与企业标准靠近,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一种具有前瞻性、灵活性和实效性的新型实训基地———仿真实训基地一定会在职业技能训练的领域里大显身手。

参考文献

[1]郭家星, 屈有安.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07 (4) .

[2]张跃勤.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长沙大学学报, 2002 (12) .

[3]熊莉娜.对中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卢湾职教.

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构想 篇7

1场地紧缺, 技术条件落后。

随着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推进, 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注重加强对学生专业认知的教育。各类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也一改原来在教室内由教师一支粉笔讲天下的局面, 强调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 重视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这些都对实训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学校对各专业实训基地的投入资金来源有限, 对会计专业的实训场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些情况造成了会计专业实训场地建设的滞后。

2教学机房普遍, 具有专业特点的实训场地建设不足。

在现有的会计专业实训场地中, 比较多的是机房建设, 借助一些教学软件满足专业课程的实训要求, 即使是诸如会计岗位实训室, 也多是采用机房形式, 在位置上挂上岗位标牌就形成了所谓的岗位实训。会计专业的技能特性要求和对会计专业学生培养特性的要求在实训场地建设中没有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3场地利用效率不高。

在会计专业实训场地建设过程中, 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场地功能单一, 场地的利用效率不高, 往往仅能满足某一方面的实训要求, 不能兼顾各学期各阶段的实训要求进行有机组合, 提高实训场地的多功能性是场地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之一, 提高场地利用效率就是提高了学校有限资源的利用率, 也能比较好地发挥基地的辐射作用, 使之成为多功能的技术服务与推广的中心。

4创新性实训基地缺乏。

新形势下学校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但通过调查发现, 大多数学校会计专业实训场地建设基本雷同, 缺少学校自己的特色, 与产学研工作结合也不够紧密, 不能体现学校创新型实训室的建设理念。

5校企合作力度不够。

实训基地建设途径之一是校企合作。目前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校企合作的形式比较单一, 深度合作和校企双赢的局面较难形成。

二、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1围绕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会计专业实训基地。

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常包括专业认知、学科内实践教学、岗位实践、综合实践等内容。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满足各项需要, 形成具有会计专业特点的实训基地。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就已经建设成了省示范性财经商贸实训基地, 其建设思路和成果值得推广和学习, 其“展示中心”以各种直观的素材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其各种“实训中心”满足了学生各项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与操作技能的实训、岗位实训和综合实训等;其“实验室”有针对性地满足了学生进行会计岗位手工实训和动手操作审计业务的需要。

2创设条件保障基地建设的先进性和多功能性。

(1) 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和进步会很快地应用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 学校的实训场地建设应跟紧企业的步伐, 保证学生在学校的能力培养与社会的需求接轨, 在条件许可的时候应具备超前性。如当企业报税由人工转向网上报税时, 当出现了网银时, 学校的相关教学软件就要跟上企业的发展;在今天企业信息化管理蓬勃发展时, ERP实践教学就必须在学校内得到运用和发展。

(2) 建设一室多功能的实训场地。在会计专业实训场地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有些场地在功能设置上比较单一, 造成一个场地可能只是阶段性地被使用,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在设计场地时应该考虑其多用性, 一室几功能地使用。如现在较多学校使用的企业经营模拟实验室就可以与ERP沙盘实训室以及学生创业教育实训室融合, 真正提高实训室的使用效率;再如将低年级学生的教室与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室融合, 只需要将学生的课桌进行改造, 就可以在满足学生上课的同时满足学生基本技能和手工实务的训练, 达到传统会计模拟实训室的功能。

3建设有学校特色的会计专业创新成果实训室。

江苏省职业学校的“五创” (创高技能、创新大赛、创优风采、创意论坛、就业创业) 之一是创新大赛。许多创新的高招妙招往往来自于学生对学习实践的不满足, 来自于教师教学的新需要。这些成果如何在开发成功后让其产生真正的价值, 手段之一是将其运用到学校的实训基地中。

4校企多方合作, 加强实训室建设。

在实训基地建设中, 校企合作的范围很广, 仅以校内实训场地建设而言, 一方面可以借助企业的力量参与实训室的建设规划、借助企业的成果 (如软件) 运用在相关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中, 也可以借助企业的资金参与学校实验室的建设。

摘要:实训基地建设是五年制高职办学的基本环节, 校内实训基地具有培训受训者职业技术能力, 服务社会和技术研发的功能。加强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可以实现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可以进一步促进会计专业建设。

关键词:校内实训基地,现状分析,建设构想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示范性财经商贸实训基地》, 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专业性实训基地 篇8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实训基地建设经费有限

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大量设备与资金, 但近年来, 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办学规模急剧膨胀、教学质量评估等原因, 基建规模非常庞大, 人才引进力度大增, 消耗了大量财力, 使原本有限的教学经费更加紧张, 进而严重影响实训基地建设经费, 使实训基地的数量与质量都受到影响。

2.实训软硬件相对滞后

一些高职院校使用的财务实训软件, 是依据旧企业会计准则开发的软件, 还未及时更新;有的财务软件操作起来太简单枯燥, 应用性、职业性不强, 实训软件滞后于当前实际情况。

同时, 缺乏一套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首先, 目前会计实训仍然依附于理论教学, 一般是在会计专业理论教学完成, 或学生即将到校外实习前才进行校内模拟实训, 然后学生自己联系单位进行校外实习, 而此时学生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已基本忘记了。其次, 会计实训教材明显滞后, 还未开发和引用依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实训教材, 而且实训项目主要侧重于很简单的交易和事项的会计核算, 学生在财务管理、税收、审计等方面的操作技能难以得到锻炼。再次, 会计专业实训考核管理办法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怎样正确地评价与考核每位学生值得我们深思。

3.校外实训基地数量匮乏

设有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 一般来说会计专业的学生很多, 需要大量的顶岗实训岗位, 但每个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极其有限, 提供的实训岗位也有限。有些单位担心培养了学生, 优秀学生却不愿意留下来工作。

德国、澳大利亚、瑞士、新加坡等国家高职教育事业比较发达, 其中澳大利亚政府在相关法规中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瑞士各工商企业、行政机构都愿意出资用于职业培训, 以保证本行业后继有人, 兴旺发达。而我国在这方面与国外差距很大, 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不愿意成为学校的会计实训基地。

由于校外实训基地严重缺乏, 学生会计顶岗实训不能真正落到实处, 加上对校外实训学生的管理不到位, 很多学生利用这个时机找工作, 真正用于顶岗实训的时间很少, 甚至少数学生根本没有参与会计顶岗实习, 而只是做了虚假实习资料。

4.实训师资结构欠佳

从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来看, 会计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专业实践经验, 教学任务又繁重, 难以抽出时间参加专业实践。虽然相关部门开始将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职称评定条件中, 但还未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系统, 也未纳入教师质量评价系统, 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真正重视。

5.实训效果不容乐观

从校内实训情况来看, 由于经费限制、软硬件配套相对滞后等原因, 实训职业情境仿真性不强, 会计专业实训内容与项目的深度及广度、实际业务的处理及应变能力, 都受到很大影响。并且从实训资源共享、实现各方利益多赢来看, 校际之间实训室的开放合作开展甚少, 与社会、行业、企业紧密联系较少。

从校外实训情况来看, 由于会计工作有其特殊性、各企业自身条件的限制、接受实训企业的合作态度等原因, 造成校外会计顶岗实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些企业的财务人员担心学生专业能力差而耽误他们的工作, 给他们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只让学生做些整理装订会计资料等辅助性工作, 会计实际操作机会很少, 严重影响了实训质量。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1.实用性与先进性

在实训基地建设中, 实训软硬件力求与当前实际情况同步, 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改革实训内容、方法、手段, 编写先进的配套的实训教材, 使其实训标准、实训要求、相关制度与现代企业中的相应职业活动要求、职业情境接轨。

2.共建共享性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改善管理模式来建设会计专业实训基地, 想方设法争取社会、行业、企业各方力量参与, 加强校际之间合作开发建设, 甚至吸引和鼓励民营资本加入, 实训基地可以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 达到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多赢。

3.职业性

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与文化氛围, 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 体现教学做合一, 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训, 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4.效益性

在满足会计教学需要的同时, 我们应提高实训基地的技术含量, 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 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益。在建设方式、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措施

1.经费保障

经费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 学校必须在教学经费中设置专项资金用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同时,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高职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 创新建设机制, 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 保证足够的建设资金。在实训基地建设中, 可以采取政府投资、银行贷款、企业赞助、校友会捐赠、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共建共享等多种方式建设实训基地, 使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数量与质量都能满足要求。

2.政策支持

国外经验表明, 高职教育能否成功, 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各地教育和财政部门应支持高职教育并制定相关法规政策。国家应在《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以及各省教育厅出台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的基础上, 尽快制定强化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发展、参与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配套政策, 充分调动行业与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政策中明确提出行业、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要求, 如在资金、设备、人员等各方面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同时, 对接受或支持实训基地建设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 如在税收方面, 对参与企业可以在所得税上实行一定的税收减免或税收返还;在金融方面, 对参与企业可以在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3.实训教材建设

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教材应及时反映学科前沿技术与行业的发展进步, 我们应组织职业院校的师资、富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与企业专家、财务软件专家共同开发应用性与操作性强的系列实训教材、实训项目、教辅及实训软件。

(1) 尽早开发和使用依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实训教材 (包括会计手工操作、会计电算化、ERP实训等教材) , 彻底淘汰校内实训中仍在使用的不适合当前实际经济情况的教材, 避免浪费实训资源, 提高实训效果。

(2) 按照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会计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开发和使用实训教材。进行校内校外实训相结合, 训练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专业综合能力、顶岗实习能力, 不仅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 还要培养学生在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等方面的能力。在会计手工和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基础上, 细分会计实训项目, 设置岗位基础能力训练 (重点进行会计程序与规范性训练、会计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训练) 、顶岗实习能力训练 (出纳核算与管理、往来账款核算与管理、资本管理与核算、财务成果核算与管理、财产物资核算与管理、纳税申报与核算、成本核算与管理、财务报告及分析等8个岗位训练) , 这些实训项目的训练都需要相应的实训教材。

(3) 实训项目内容要尽量充实完整, 实训情境尽量逼真, 涉及的经济业务难易适中, 提高学生参与实训的持续性、积极性。

(4) 开发多种形式的实训教材。可以在目前以文字教材为主的基础上开发电子版教材或网络教材, 使学生能更便捷地在网上进行学习与实训, 强化学生的电子信息处理能力。

4.充分利用校内财务处实训资源

我们既然想方设法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希望企事业单位与学校合作, 那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各院校财务处现成的教学资源作为校内实训基地之一呢?财务处作为学院的一个职能部门, 办公设施齐全, 财务人员具备较强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财务工作经验, 有些财务人员既拥有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又是讲师或副教授, 在学校实训又有地理位置优势, 学生与本校财务人员容易沟通交流, 学生在本校财务处实训, 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内资源。当然, 由于财务工作的涉密性, 有些资料不便对学生开放, 但可以通过加强管理, 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不涉密或涉密程度较轻的会计业务提供学生实习, 重点指导学生熟悉会计操作流程与技能。

5.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在实训基地建设中, 必须重视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优化实训师资结构, 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 实训指导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水平, 又有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首先, 鼓励专任教师通过考试取得“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并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脱产或半脱产的专业实践, 或利用寒暑假进行挂职锻炼, 保证教师每年有2~3个月的时间进行专业实践, 充实丰富专业实践知识, 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其次, 可以从企事业单位聘请有意致力于教育事业的会计实务人员, 经过教学业务培训, 担任实训专职或兼职教师。

6.管理制度建设

(1) 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创新。

对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可以实行开放式的企业化管理模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益, 发展成为集教学、培训、技术咨询、职业技能鉴定等全方位的多功能教育培训中心。实训基地使学生与会计专业“零距离”接触, 满足会计专业教学需要, 如有剩余资源可对外开放并适当收取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也有利于各高职院校随时掌握人才需求状况, 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方向。各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行业协会或职教集团, 积极主动服务社会, 开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按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职业培训, 为企业提供会计、税收、财务等技术咨询, 协助企业制订企业内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学校应争取资格使实训基地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与鉴定任务, 如会计电算化培训与考证、珠算等级鉴定、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培训与考核点等, 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2) 教师管理制度。

学校应提高教师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并形成制度化管理。将教师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系统, 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考核指标之一, 与教师职务职称晋升、年度考核、收入分配等挂钩。

(3) 学生管理与考核制度。

为了提高实训质量, 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实训, 都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与考核。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累计有一年的时间参加会计专业实训, 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学生实训考核结果由学校评价、企业评价、行业专家评价等综合形成。对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更要注意加强管理, 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 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 防止学生借顶岗实习之名而放任自流。同时, 还应为参加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必要和合理的劳动报酬和安全保险, 建立健全学生实习期间的劳动保护制度和安全保险制度。

摘要:实训基地建设是实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建设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张进.粤、新、港三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比较研究[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 2004 (3) .

[2]戴桂荣, 张泽.高职院校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喜”与“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7) .

[3]杨敏, 廖良林.高职会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困境及对策[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 (6) .

专业性实训基地 篇9

关键词:高职,动漫专业,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共建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突出实用性、技能性和岗位针对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训基地,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提出了校企合作共建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实施方案, 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 我国学者和职教界专家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也作了一定的研究, 在中国知网以“实训基地”为关键词进行搜索, 共查阅到有关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文献七百多篇, 在这些文献及其参考文献中发现, 体现实训基地建设的相关文章还是比较多的。通过浏览这些文章, 发现实训基地建设各有特色, 但是, 有关动漫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文献少之又少。李晓静、郭飞燕写的《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动漫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探讨了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在动漫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实践。相关专业的一些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还有:龙安梅写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构建模式研究———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依托学院、社会的优质资源, 探索出了工作室、合作制、顶岗实习等三种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及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模式, 实现了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尹敬齐写的《影视类专业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探讨了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传媒艺术系影视类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等。

国内研究者对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对深入研究本课题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我院的动漫专业在运行过程中, 面临着许多新形势和新问题, 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如何实现真实的或仿真的动漫职业环境, 如何对动漫专业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如何实现动漫专业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等问题都有待研究与探索。这就要求我们汲取国内现有的经验教训, 提倡创新和开拓, 探索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实训基地建设新思路, 探索建立集教学、培训、对外技术服务、科研开发于一身的开放的动漫专业实训基地。笔者拟结合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 根据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两种模式提出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方案。

校外实训基地的两种构建模式

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模式是在校内建立与产业运作一一对应的模拟仿真实训基地或真实岗位实训平台, 在校外建立校企合作的顶岗实训基地。

(一) 模拟仿真校内实训基地及其构建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按照教学设计, 在校内实训的作品创作实训中,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要聘请企业经验丰富的动画师等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实训的内容是企业真实项目 (见表1) , 经过生产性实训后, 学生可以掌握真实动画片的开发流程与操作经验, 这样, 学生在生产性实践教学与第五、第六学期的校外顶岗实习之间可以有机衔接, 相互融通。

素描、速写等内容实训 在素描、速写、色彩、动画概论等教学中, 由企业负责提供实训计划、实训内容、实训素材。学生在校内教师指导下, 利用课外时间 (晚自修或者自修课) , 每周至少上交5张素描或速写。通过基础实训, 巩固学生专业基础知识, 强化学生专业意识, 培养学生实际绘画动手能力并陶冶情操。

分镜头剧本设计和卡通形象设计 学生在动画造型基础、泥塑、动画运动规律、平面动画设计、Photoshop教学结束后, 在本学期最后4周时间里, 由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负责, 分成4组, 分别完成分镜头剧本设计和卡通形象设计。通过实训, 使学生了解分镜头剧本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熟悉分镜头剧本的基础上, 进行原创动画片前期人物造型设计、人物造型服装、道具以及转面绘制等。

二维动画创作 在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指导下, 根据企业教师提供的动画片主题要求, 在充分调研二维动画片生产流程的基础上, 结合学院信息学科优势, 将传统手绘创作与现代数字技术有机结合, 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 每个小组一个剧本, 完成剧本创作、人物设定、场景绘制、后期合成等各个环节工作, 实现动画片的全程原创。通过二维动画创作的实施, 为动漫专业学生提供难得的实习实训机会, 推动“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创新, 实现专业学习与创作实践的相互促进, 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坚实支撑, 为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也为进一步深入探索“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累宝贵经验。

三维静帧制作 在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的共同指导下,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剧本分前期设计组、模型组、材质渲染组完成三维静帧制作。通过三维静帧制作, 使学生对前期设计、三维建模、三维渲染模块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能够完成建模和渲染涉及的所有工作, 了解动画制作流程。

三维动画创作实训 在完成三维动画、影视后期制作、三维特效等课程学习后, 学生在校内外教师的共同指导下, 根据企业实际项目, 由企业教师提供图文分镜头, 根据动画制作的流程, 模拟现实的公司部门, 成立一个小型的动画制作公司,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实际创作中加以应用, 以对未来的岗位工作有一个切身体验。

(二)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具体工作过程

为了营造动漫公司的气氛, 可将教学地点由教室改到动漫制作计算机室进行教学, 这样可让每个学生“边学, 边做”,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首先, 根据企业实际项目《交通看看看》, 由企业教师提供《交通看看看》第095图文分镜头, 依据动漫制作流程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特长, 双向选择, 将学生分到动漫制作公司的各个岗位:三维建模组、三维场景渲染组、三维动画组、影视后期制作组等, 然后由学生自我推荐一名导演 (总负责人) 和每个组的组长, 一般三维动画组成员相对多一点, 在12人左右, 其他小组一般是5~7人。项目总监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担任, 控制项目的进度和质量。学生通过直接扮演动画开发组中的成员角色了解动画片制作过程中的角色、过程、规范和执行方法, 提高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能力, 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其次, 企业技术人员给学生讲解动画片制作的要点, 从分镜头剧本分析出发, 让每个小组制定各自的计划, 每个学生完成自己的模块, 小组内合作完成各自岗位要求的工作。在动画制作期间, 由企业教师每周组织一次小组会议, 集中检查进度, 解决共性问题。

再次, 动画片完成后, 由企业教师和任课教师进行考核, 成绩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小组组长评分、团队贡献得分和最终答辩成绩共同构成。

最后, 学生在完成企业项目《交通看看看》后, 结合其中的动画内容, 修改其中的分镜头剧本, 特别是对白部分, 在此基础上, 完成《上学记》、《抢亲记》两部动画片的制作。

通过“模拟仿真校内实训基地”, 可以实现校内学习与校外工作的结合, 达到学习知识和熟悉动画制作公司环境的目的。通过作品创作, 可以了解如何处理开发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合作能力, 从而可有针对性地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努力使自己适应社会需要, 在掌握学习技能的同时, 实现职业素质培养的目的。

(三) 校企共建校外顶岗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既是对校内实践教学的延伸, 也是对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在校外实训基地, 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作为实习指导教师, 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是学徒与师傅的关系。校外实训基地是处于正常运转状态的企业, 学生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真实的环境, 执行的规范也都是职业标准规范, 实训的项目均是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工作。在这一真实环境下进行第一任职岗位实践, 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 而且能使学生经过职业规范化训练, 完成关键能力的培养, 实现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和企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目的。

在第四学期末, 根据动漫专业的特点, 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目的是使学生具备更加熟练地使用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和相关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自己今后从事的动漫岗位工作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在这两个月期间, 由校内教师交替负责学生实训期间的纪律、安全和管理工作。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分为二维动画制作组和三维动画制作组, 在各个大组的基础上, 继续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根据动画制作的流程要求制作一个完整的动画片, 对小组成员也要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进行分工, 开展团队协作。

(四) 校外实训基地的具体工作过程

二维动画制作组 第一至第二周练习手绘, 第三周开始分组进行动画片剧本的创作及项目分析、创意设计、素材准备 (图片、影像资料) 、动画规划等, 分工进行动画片的分镜头剧本设计, 学生各自进行动画片制作及影视后期特效制作, 加入音效, 最后渲染动画文件。实习小组充分利用Flash制作动画的各种技巧, 根据自己的特长决定动画片的题材, 每个课题要有自己的卡通造型、背景音乐、角色动作、表达主题、场景设计等内容。

三维动画制作组 第一周熟悉三维动画公司的制作流程, 第二周根据自己创意的剧本分组进行动画片剧本的创作及项目分析、创意设计、素材准备 (图片、影像资料) 、动画规划等, 分工进行动画片的分镜头剧本设计。第三周进行动画短片模型制作, 每个学生针对动画片剧本的要求, 进行模型创作, 互相探讨, 反复修改。第四周进行动画短片模型制作和场景制作, 要反复修改。第五到第七周进行动画制作, 根据分镜头剧本的设计要求, 每个学生分到4~5个分镜头, 对自己负责的分镜头进行动画关键帧设计、动画动作设计、动画编辑等。第八周进行影视后期特效制作, 最后渲染动画文件。

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培养学生对动画片制作流程、手绘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提高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时在选材、取景、构图等方面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对动漫相关企业的工作岗位产生直观的认识, 校外实训基地可以磨炼学生的毅力, 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 促进其与社会接轨, 积累生活阅历, 在组织纪律、团队协作、艰苦朴素等方面经受锻炼和考验。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可让学生学会吃苦, 学会忍受, 学会技能, 学会合作, 学会做人。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 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 企业对我院动漫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有了新的认识, 加强了学院与企业的交流, 为下一步校企合作办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校企合作, 共建实训基地与“双师型”教师队伍

我院的动漫专业一直致力于通过团队结构的改变实现“双师”团队的建设。学院先后派遣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下企业锻炼, 参加企业生产实践, 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专业教师通过浙江红点影视制作公司参与企业管理工作和技术支持工作, 既为行业提供了人才支持, 又可有效地掌握校企合作信息, 更可以锻炼教师的组织协调能力。动漫企业先后派出一定数量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学校和企业科研人才相互渗透, 充实了教师团队建设, 提高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水平。

校企合作, 共同开发实训教材

学院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也体现在企业参与课程建设上。每个专业都按照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 根据典型工作过程重构课程体系;每门课程都按照典型工作过程分为多个学习项目 (情境) , 每个学习项目 (情境) 与企业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开发, 对典型的工作过程进行整合, 将涉及的知识、技能、企业的管理及职业素质要求融合在一起, 开发学生的学习材料 (学材) 。此外, 还要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精心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

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我院建立了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体系, 按照真实的企业经营、管理环境, 建立健全了检查监督机制, 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 采取聘任制, 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监控评价和反馈体系。聘任专业教师担任各部门主管, 轮流聘请学生担任各部门副主管。明确了职责分工, 由专业负责人或实训基地负责人担任“模拟公司”的决策者和管理者, 有效引入了国家、行业统一标准, 制定了人才培养标准。

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模式通过签订协议, 明确供需关系和条件。校企合作共同负责制定实习计划、实施、监督、检查与整体协调。学校的学籍管理与学分制管理文件中对专业实习与实训工作都有明确的规定, 学院出台了专业实习实训工作管理方法。专业教研室组织的每次实习实训都有指定的实训教师专门负责, 并制定了实训大纲、计划和指导书。实习人员进入实训基地后须遵守公司各项制度, 按实习岗位的划分进入各自办公区域。每个实习人员都有相应的负责人, 实习人员在各自负责人的带领下完成各自项目组的日常工作。在实习中, 与合作企业一起加强针对岗位任职需要的技能培训, 提升毕业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提高其就业能力。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培训, 在各实训项目中均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基本技能训练, 担任“组织者”、“管理者”的角色, 以达到综合能力训练的目的。在实训过程中, 学生要有详细的实习周记, 实训结束时由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评定成绩、给出评语。

专业性实训基地 篇10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训基地 实践模式 探索

一、高职院校校内会计实训的必要性

在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按实训任务不同,可分为教学性实训和生产性实训。生产性实训又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校外生产性实训又叫校外顶岗实习,就是组织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但是由于会计工作专业性较强,会计资料具有保密性,不少单位会计岗位有限,容纳不了过多的会计实习人员,加之企业会计人员本身工作任务繁重,往往不能给予实习人员及时的更多的指导,使校外实习效果并不理想。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指“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和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实践教学模式。” 各高职院校都纷纷通过加大校内会计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训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缩小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为毕业后能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不能紧密结合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步走,即先进行理论教学,而后进行核算原理的实践。还有部分学校只是进行理论教学,实践环节是空白。在会计教学计划课时安排中,高职院校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往往在毕业前集中安排1~2个月的校内综合实训。由于学生已经将之前所学理论知识遗忘了许多,在实训中遇到问题较多,还要重新学习,实训效果并不理想,使实训流于形式,造成理论与实践分离,教学内容前后不能有效衔接。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 只懂得基本的会计理论, 实践动手能力很差, 综合分析和解决财经问题的能力普遍偏低。如何使自己培养的会计类专业毕业生具有过硬的业务水平, 娴熟的会计实务操作技能, 使所学与所用零距离, 毕业与就业零过渡, 增强就业竞争力是职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会计校内模拟实训项目仿真度低,与实际会计岗位相脱节

现有的校内会计模拟实训大多是选择某一工业企业或商业企业一个月的业务作为实训项目,往往不涉及或很少涉及其他行业的经济业务,而不同类型的单位会计处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实训仿真度较低,具有一定局限性。许多高职院校模拟实训的要求和层次都比较低,只有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课程中运用模拟实训,而涉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纳税会计等课程的实训项目还非常少。在现行的会计校内模拟实训中,往往忽视会计实际工作中职业岗位的设计,学生不明确如出纳、成本核算、稽核和涉税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及岗位标准,难以适应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岗位。学生往往只具有一定的账务处理能力,但是遇到问题后的应变能力、决策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并没有多少提高。

(三)校内实践条件有待完善,会计模拟实训效果欠佳。 首先,各项会计模拟实训基本上没有专门配套的教材,一般都是由任课教师编写,不够规范,系统性不强,影响了会计模拟实训的效果。其次,会计模拟实训的硬件设施落后,有的院校目前仅有“手工实训室”,尚未建有“电算化实训室”,由于资金短缺,实训室的配备的软、硬件都比较滞后,达不到仿真要求。最后,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许多高职院校会计教师都是从大学校门跨进高职院校校门任教,没有在企业工作的实践经历。平时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也没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或者接受专业培训,导致大部分教师缺乏会计工作的实际经验,不具备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的“双师型”素质。

二、解决校内实训基地实践模式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确立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会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立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掌握会计专业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会计实践能力,能够在中小企业从事出纳、成本核算、纳税申报、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管理工作的社会需要、行业认可、企业能用的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教学教学模式设计、实训项目选取、教材配备、指导教师培养等方面都要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

(二)实训基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设计

校内会计实训,全部采用适合高职教育的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其针对性强、实用性强,需要“工学结合”,具有传统的课堂教学法不可比拟的优势,使教学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要依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对人才需求编制课程标准,通过对会计工作的实地调研,按照会计工作过程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的整合与序化,打破了传统教学中课堂知识灌输的模式,强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将实际会计工作整合为具体的教学项目,在每个项目下分设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内容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衔接性强,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同时将理论知识穿插其中,通过每一个单元的学习,既满足了学生考证目标的需要,又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切实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任务,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环境,通过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和岗位专业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体现了就业为导向的教改理念。实训的资料来源于合作企业,增强了教学的真实性,提高了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校企合作的机制和能力培养的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进行引导点评,实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

(三)创造仿真的生产实训环境

实训室是校内实训基地的载体,承担职业技术培训功能。实训室主要依据实训项目及其所需要的材料来划分,主要以模拟工作现场为主。高职院校要加大投入,建设好基地教学所需的仪器设备和多功能场所,如会计手工、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实训室等,营造出仿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利用教学软件、多媒体设备以及常规的教学资源,如各种录像片、幻灯片、视听光盘等,了解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还可以利用网络课程资源(电子书籍、电子期刊、各大网站),直观性、针对性、有效性地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由单一走向多元化,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拓展成为了可能。

(四)加强基地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指导教师是实训教学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实训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水平。要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新型的“雙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既可担任理论教师、又可担任实训教师,教师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企业见习、实习等途径了解企业,积累工作经验,以企业生产第一线的实践经验,以实际的职业任务来组织项目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形象、生动,贴近实际。要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或挂职锻炼,提高实战经验;安排教师进修培训,学习教学理念和方法,开阔视野;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和参与实训教学,实现教学相长;鼓励教师考取与任教学科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除此之外,还应该拓宽会计教师来源渠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学术水平高、专业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充实教学队伍,使专兼职教师在教学经验、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素质,也有利于学校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沟通,为真正实现校企合作打下基础。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3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课题编号:GJXH2013-7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陈丹,陈建松.高职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

浅谈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篇11

一、东盟新形势下, 经管类实训基地对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给广西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机遇, 也为广西高校经济类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根据《广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阐述, 2015年全区高技能人才队伍总量为28万人, 2020年达到38万人, 高技能产业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数比例达到20%以上。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发展, 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凸显各自产业优势, 走出去或引进来的同时, 势必需要一批具有良好职业技能、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经管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训基地的积极作用。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 新增100所左右骨干高职建设院校, 推进地方政府完善政策、加大投入,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增强办学活力;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基地。可见, 实训基地对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二、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经管类实训基地一般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主要为学生实训课程提供实训场所, 而校外实训基地则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场所。从实际调查中, 我们发现高职院校经管类实训基地建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 实训基地的模式较单一

由于受经费、场所、人员等的影响, 广西的大多高职院校的经管类实训基地都是属于模拟经营过程运行模式, 而不是真实的市场经营运行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训基地无产品输出, 无经营利润要求, 由于环境、业务的仿真性和企业经营活动的人为的、合理化的设计, 很难让学生进入角色去面对复杂的市场经营环境、处理实际产生的而不是事先设计好的问题, 从而不能有效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不高

现实中, 不少高校都是以专业为依托建设实训基地, 校外的实训基地往往是该专业的毕业生顶岗实习时用到, 校内实训室也是上专业课的实践内容时才会用到。有些实训室或因为专业性太强只能为某一课程服务造成服务面窄, 或者是因为实行封闭管理只对本系开放不对外系开放, 或者实验员缺乏等原因, 而导致开放度低, 利用率低的现状。

3. 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效果不佳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不少高职院校都较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东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的大背景下, 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更是层出不穷。然而运转的结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也就是说, 校外实训基地通常没有发挥学校预期的效果。学生在校外实习期间普遍感受到, 由于公司的自我保护原则, 学生很少或者根本不能接触其核心部门, 更别提真正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难题, 加之实习时间有限, 学生自身又不够重视和努力, 以致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三、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策略

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有明确要求: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主导, 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加强实践性教学, 如何发挥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的作用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提高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基本保证。

1. 加快多种模式实训基地建设

按照实训场所不同, 我们习惯把实训基地划分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而高职经管类专业实训基地按照实训环境和技能训练的层次划分, 可以分为仿真性实训基地和经营性实训基地。仿真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可以分为:自建型、区域共享型等。仿真性实训基地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职业认知、职业基本技能等素质。经营性实训基地可以分为:校企共建型、学校自营型、校外顶岗型、校园创业型等。经营性实训基地可以让学生真正立足企业实际, 独立处理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真正达到锻炼综合能力、提升技能水平的目的, 从而让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实现就业的零适应期。仿真性实训基地和经营性实训基地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补充, 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 二者并重, 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2. 开发综合业务实训课程

实训课程是实训基地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 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 实训基地就难以体现价值所在, 因而加强实训课程的开发和统筹规划各项实训业务变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应该以市场为导向, 以职业素质为本位, 以专业知识为基础, 以工作流程为主序, 以工作任务为核心, 积极探索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态度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式。开发综合业务实训课程可从实训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开发模式的选择等多方面考虑, 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才能真正让实训基地充分为课程服务, 才能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3. 整合实训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可按课程群的分类为指导思想, 把实训基地分为三大平台:公共基础实训平台、学科基础实训平台和专业实训平台, 构建既相对独立又相对衔接的平台体系, 由学校实训中心来统一管理, 统筹安排实训课程。这样既可以满足单个实训项目和单个实训课程的教学需要, 又可保证单个专业综合性实训的教学需要, 还可以满足跨专业、跨学科、交叉学科进行综合实训的教学需要。笔者所在学校在每年的期末都会开展“最受欢迎教师”、最佳实训课、实训先进个人等评比活动, 这可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促进交流与学习, 不断进步, 从而不断提高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实训基地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本文阐述对东盟新形势下技能型经管类人才的重要意义, 分析当前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使用的现状, 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经管人才。

关键词:实训基地,高职生,能力培养,作用

参考文献

[1]阎泽.实训基地概念探源与内涵逆思维——兼谈要素、意义、功能[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9, (6) :34-39.

[2]陈秋媚.集约化理念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0, (2) :65-67.

上一篇:国内外固定资产评估下一篇:艺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