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

2024-06-17

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通用12篇)

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 篇1

1高职物流实训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受实训设备和场地限制

虽然近几年来,各地高职院校如火如荼地建了一些物流实训室,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多数实训的设备和场地并不令人满意。由于资金方面的原因,多数学校的物流实训室面积较小,里面摆放的实训设备多是微型的,在实训室里只是起到一个流程演示的作用,并没有真正的用途。这样的实训室,仿真的成分比较多,学生在操作中更多地只是了解一下各种设备的性能,难以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

1.2实训内容简单,教学方法单一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涉及到硬件使用和软件操作两部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一般只是象征性地布置几个任务,让学生按照要求来完成。这些任务往往与企业实际运作的要求相差甚远。

而现在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一般都是老师先现场演示,再由学生分组操作,然后进行讨论交流。一次课下来,学生真正动手操作的时间并不多,而且一般这次实训课上完,这部分实训内容以后学生也不会再涉及到,这样其实学生对部分内容印象也不会深。在教学中,老师往往担任的是演示者,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教练角色。

1.3片面强调操作技能,忽视素质的培养

随着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使得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而符合企业要求的物流人才严重紧缺。现代物流发展的人才需求问题已引起了经济界和教育界的极大关注。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教学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搬运工、装卸工、仓管员、操作员的实际操作技能,还要具备综合素质,以便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物流教学既要注重物流理论的传授、把握物流发展的脉搏,更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我们在实训教学中恰恰忽视了这一点,过多地关注学生在操作中有没有按照要求来做,对学生的创新、踏实、精益求精等物流领域所要求的素质没有系统的培养。

2改革高职物流实训教学的建议

2.1结合理论和教学实际,建设相关的物流实验室,并与优秀企业合作

物流专业实验室建设是物流专业建设里面的一个关键项目,目前,高职院校物流实验室一般有物流软件模拟实验室、物流企业管理模拟沙盘、物流仿真实验室、〇物流自动化实验室(硬件实验室)等几种形式。建立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增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最佳方案。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解决院校师资培训的问题、实践基地建设的问题,并且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为其度身定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人才需求计划为其培养人才。因此可以将实践教学活动由校内放至校外,即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2.2注重软件与硬件平衡教学

在物流实训教学中,既要有硬件设备的操作,也要有软件的使用。硬件设备的操作主要是一线岗位员工的工作,这是物流管理人员成长的必经步骤。现在社会上最缺的是物流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业对这部分人员的要求是既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又要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好一线的员工。

相对而言,软件的使用要求较高,但它有助于学生掌握物流业务运作的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在软件实训中,学校应尽可能地从合作企业处收集实际的作业数据,提供给学生实训用。另外,在软件采购上,应有所选择,可以选一些分组作业仿真对抗的软件,在模拟的环境下,每个组选择适合自己的策略,最后在竞赛的情况下看哪一组会是最优。这种方式与企业实际的贴近度高,学生也比较感兴趣。

2.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物流行业,速度至关重要。速度不仅指商品流通的速度,还包括反应的速度,这就要求在作业中要有良好的团伙合作。因此,在实训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实训教学中,应该经常分成小组来进行,小组内部由学生自主进行分工,这样有助于学生从集体角度考虑如何让工作的效率最好。

另外,在实训中还应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提高。物流从业人员最需要具备的是严谨踏实、精益求精和善于沟通的职业素养。这些在平日的实训教学中应该刻意地加以培养,比如,在设备的操作中可以让学生按“5S管理模式”来进行,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3结语

总之,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要具有综合性、实践型、专业性及多层次的特点。所以,在实训教学中,教师应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指导思想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有效地利用实训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实训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摘要: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迅速,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物流人才的供给缺口非常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已被教育部确定为我国当代12类紧缺人才之一。为满足物流行业发展的需求,我国各类高职院校纷纷设立了物流专业,大量培养物流人才。一些高职院校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创造各种各样的实训条件来培养学生的物流实操能力。然而,硬件设施建成之后,与之配套的物流实训教学方法却并不完善。针对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本文在学习借鉴别人教学方法的同时,也探索了符合自身情况的物流实训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实训教学

参考文献

[1]蒋沁燕.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的探讨[J].职业时空,2008(12):125.

[2]龙宝庆,朱仕兄,钟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53-55.

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 篇2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中学不到的营销知识,也让我个人更加的成熟和坚强;在实习工作中,当我遇到工作中的困难时,曾夜不能寐的思考解决方法,因为我始终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在具体的市场上,曾受到无数次的拒绝和嘲讽,有多少次在深夜里独自一个人哭泣,有多少次已经决定卷铺盖离开;可是第二天又早早的投入到了新的工作当中,因为我始终相信:生命在于坚持,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我却拒绝放弃。

就这样,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我坚持了下来;如今的我已经变的老练和成熟了,在工作中积极向上,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的解决,曾多次受到主管经理和副总的表扬;在具体的市场上,能很好的处理同客户的关系,同时维护好同终端的客情关系,从而让我感受到了营销给我带来的乐趣。

首先,我介绍一下所在市场的基本情况,我所在的太康市场是豫东深度分销的楷模,实行的是大客户与小客户相结合的乡镇代理体制,除了县城的几位大客户外,在每一个乡镇设一个一级经销商,是完全的市场精耕。

其次,我很有幸能够参加xx年啤酒大战,感受啤酒营销,在我们区域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流通领域的维雪啤酒,餐饮渠道的雪花啤酒,当然了还有其他品牌的啤酒,如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等。

在抢占市场的时刻,在流通领域里铺货时,作为总公司的主打产品金星新一代的促销政策是10带2加1.8升的大豆油,展示两个月,27元/箱;维雪20带3.28元/箱;雪花10带2.28元/箱;竞争是相当的激烈。在县城的每一个终端店都是必争之地,各个厂家都在抢,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餐饮领域的竞争,更是在比拼实力,都在买店,你出3000,我出5000,经过较量我们金星买断了大部分饭店,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花费了将近200万买店费。

时止今天,我的实习期已经结束了,在这三个月当中,我付出了很多的辛劳,同时也收获了硕果;由于我在这段时间里表现出色,已成为集团公司的一名正式销售人员,享受国家统筹及优厚的薪酬待遇。

最后,感谢我的母校——xx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一直以来对我的培养,感谢市场营销系全体老师传授给我的营销知识,感谢三年以来教育过我的所有老师,学生在此向你们敬礼了,你们辛苦了。

感谢当初录用我的集团人力资源总部的段部长和唐部长,同时再次感谢营销部长唐文广先生对我营销知识的指导和教诲。

感谢销售总公司张占波副总对我的关心,感谢主管孙经理对我的培养,感谢太康销售分公司我的同事们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照,再次向你们致谢。

20xx年暑假,我来到了甘肃省宁县人民法院实习。经过了一个月的实习生活,不仅巩固了我所学的专业知识,还锻炼了我的法律实践能力,而且还与法院的各位老师建立起了良好的关系,大大增强了我的人际交往能力,丰富了社会经验,开阔了眼界,受益匪浅。

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 篇3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职业岗位模式;实训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另一类型的教育,它以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具体地说就是要求高职教育应为社会培养、提供能“直接顶岗”的高素质劳动者。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教育至今仍未摆脱计划经济时代教育管理体制的束缚,教学与实践联系不够,“直接顶岗”无法实现,很多毕业生毕业后无法就业或不能对口就业。

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看,许多单位在实际招聘时最看重的是日常会计操作和工作经历,多数企业单位要求应聘的会计人员具有会计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我们的毕业生往往是动手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差,走上工作岗位不知从何下手,对会计职业岗位感到非常陌生,根本不能马上胜任工作。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在校时接受的实战练习不够,接触的企业实际业务太少。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日常教学仍然是突出理论、法规和制度学习,忽视岗位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学完所有专业课后,对会计岗位职责、任务、程序、内容、操作技能并没有熟练掌握,毕业后无法直接上岗,这肯定影响到学生就业。而会计职业岗位实训教学的优势就是使专业目标细化,体现以岗位能力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为本位。因此,高职会计专业职业岗位实训教学势在必行。

一、切合实际地划分会计职业岗位,明确各职业岗位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编写一套适合高职会计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实训教学的特色教材

(一)重新组合岗位实训课程

将会计专业主要专业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按会计岗位重新组合,组合后形成下列职业岗位实训课程:出纳核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核算岗位、往来款项核算岗位、筹资与投资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费用核算岗位、销售和利润核算岗位、税金核算岗位、总账报表核算岗位、财务分析岗位。

(二)明确各职业岗位的实训教学内容

出纳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中货币资金的核算内容和出纳会计实务的内容;存货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中存货核算的内容和财务管理中存货日常管理的内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的内容以及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内容;往来款项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往来核算以及财务管理中的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内容;筹资与投资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投资核算、筹资核算内容和财务管理中的证券投资的管理、筹资管理等内容;成本核算岗位主要包括成本会计以及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等相关内容;费用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费用核算以及成本会计中的相关内容;销售和利润核算岗位主要包括企业财务会计的收入和利润的核算以及财务管理中的本、量、利分析内容;税金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应交税金的核算以及纳税实务中的相关内容;总账报表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报表编制以及会计电算化中的账簿、报表等相关内容;财务分析岗位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中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分析的有关内容。

(三)明确各职业岗位实训教学要求

实训教学必须在接近或达到职业活动环境氛围中进行,并要突出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重实训”的特点,采用指导教师耐心教、学生用心学和亲自动手做的教学方法,并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训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如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客观公正、勤俭节约等方面的培养,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编写具有职业岗位特色的实训教材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主要环节,实训教材又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但从现状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按职业岗位来编写的实训教材极其匮乏,这与高职教育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要求不相适应,教材建设已滞后于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建设迫在眉睫。

二、培养新型实训师资力量

实验指导教师是影响学生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学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目前会计实验指导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会计实践技能,且由于缺乏制度性的定期培训和后续教育,专业知识往往不能及时更新,其整体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加强实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校应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充实“双师型”师资队伍,就应加强专业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继续教育,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去挂职锻炼;聘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会计师到学校来做报告和讲座,或担任兼职专业实训课教师,以确保实训教学环节的实用性和前沿性,把企业里实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和教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另外,还可以从基层单位招聘引进一批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来担任正式教师或实训指导老师。

三、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善校内模拟实验流程

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加强实训的效果,除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教师的引导外,实际操作与模拟效果源自于实践工作中的锻炼。由于财会工作的特殊性,基地建设与吸纳人员方面具有种种限制,而且效果并不理想,因而本文所指的基地建设不是传统意义的基地,而是校企共建的规范基地,并建设完全配套的企业操作系统,业务设置具有训练的针对性。

(一)在原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社会关系,再度合作创建几个多样化的、特色的实训基地

(二)参照各个实训基地的具体特点及实训要求对校内实验实训流程和环节进行重新设计

(三)应针对校外实训基地以及社会化、市场化、行业化和信息化等要求进一步完善、修订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计划,并充分协同实训基地督促执行

(四)进一步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及专业协会等的信息沟通,充分做好信息、意见的交流、反馈和相应改进。

四、按职业岗位组织实训教学

通过各职业岗位的实训教学,使学生对各会计核算岗位做到会建账、能登账,能进行相关的财务报表分析,而且擅长电算化核算,使学生基本具备各会计核算岗位的职业能力。

(一)在校内实验室进行模拟实训

由于会计专业作为一门管理类学科,要在企业进行大规模较长时间的实训确实很困难,因而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必然成为专业实训的主要途径。各职业岗位的模拟实训,侧重于岗前培训,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与实际需要的差距,培养学生适应各种不同会计核算岗位的能力。在实训教学中,教师介绍过模拟单位的有关情况后,就要求学生完全以单位会计人员的身份进行实际操作,按照实训步骤有计划地完成实训任务。为了使学生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如同置身于某一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中,从而达到实训的目的,学校应配备专用的会计实验桌椅、会计核算流程图、图章和其他专用器具,并根据企业财务部门的核算分工,将模拟实验室分为出纳、工资、材料、固定资产、成本等核算组。实训时,由学生轮流担任财务处各种职务,实现“岗位制+轮换制”的灵活有效结合,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战演习,走产学合作教育的路子

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严格、务实的企业化要求,弥补校内实验室实训环境的虚拟性、环节的单一性等缺陷,使学生切身体验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职业化要求”氛围。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到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产学合作不仅是其实施的基本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可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因此,校、企共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双赢”的合作机制,是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

高职会计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办出自己的特色,而职业岗位实训教学就是这个特色的核心。只有加强实训教学的比重,改变实训教学的模式,才能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才能突出高职会计教育的特点,才能培养出既有一定的会计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基层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懿.浅谈高职教育职业能力模块化培养模式[J].科技广场,2008,(4).

[2]陈兆芳.高职会计专业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构想[J].财会月刊,2007.

[3]杨群.高职会计专业模块式教学及其效果分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9).

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 篇4

高职是指高等职业教育, 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职业教育的龙头。高职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级应用型人才。如本文摘要中所言, 现今“旅游业处于高速增长的新阶段”, 高职教育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必要而且发展迅速, 而实训特别是校内实训对于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高职旅游大类专业的实训内容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 并在实训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习态度, 实训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 高职院校均认同实训的重要性, 作为技能的培训方, 院校的实训建设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不可回避的是, 我们的实训教学在开展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笔者作为高职院校实训课教师, 结合自己授课情况以及对其他旅游类实训教学开展情况的了解, 认为高职旅游类专业实训教学开展存在问题有如下几点。

2 高职旅游大类专业的实训开展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实训教学课时安排较少

在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要求实训课时要占到总课时的50%以上, 以体现对实训教学的重视和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但往往这些实训课时会被基础学习领域课程 (公共课) 占用一部分, 然后综合实训占很大部分, 最后留给专业课的实训课时则是少之又少。

2.2 实训内容和企业衔接不佳

(1) 实训项目安排多为截取式, 不能完整体现工作全部内容。为了方便授课多数实训课程在组织教学时会使用项目任务驱动法, 将课程分为几个项目、任务一一讲授、实训, 这种方法优势明显, 但是容易出现实训教学断层现象。

(2) 实训条件受限, 不能和企业挂钩。旅游大类的学生毕业后面对的是全真的工作环境, 著名企业的进入, 但是因为高职院校实训条件的限制, 很难做到毕业就业无缝衔接。很多企业表示对于新型设施设备, 精美用具, 很多学生表现很惊奇, 完全没有使用经验。这主要与一些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跟不上有关, 有的高职院校重视设立校内实训基地, 但往往因为资金问题导致校内实训基地存在实训面积小、实训设备落后, 甚至无大型实训设施设备、实训耗材低劣等问题。

(3) 实训氛围营造不足。实训氛围除了要求仿真的实训环境还要求教师的良好组织, 学生的兴趣支持。但是实际上就算有的院校投资建设仿真实训室, 实训氛围却没有实实在在营造好。如有的院校建设了3D导游实训室, 却成为学生理想的平价影院。

2.3 实训教学组织力度不够

(1) 实训教学组织难以完成教学目标。实训课多为小班上课, 但一个标准班级多在40人以上, 有时甚至达到60人。学生人数不同, 但是教师组织教学方法却相同, 有的人多实训地点无法容纳则采取分组上课的形式, 1组第一节课进行, 2组第二节课上课, 这无形中减少了学生的学习课时, 教学目标完成效果不好。

(2) 教学课堂管理难。很多上实训课老师抱怨实训课课堂难控, 如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英语课程在机房进行, 教师对学生电脑操作很难管理。对于消耗性强的课程管理更难, 如茶艺、调酒类课程, 教师既要教授演示操作流程又要个别指导, 学生消耗又要控制, 课堂不像理论课一样学生端坐教师讲解, 这使得课堂管理很有难度。

(3) 实训教学考核难以全面。实训课考核多采用操作或试卷方式进行, 操作侧重学生技能掌握, 试卷考试侧重理论掌握, 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体现学生的实训掌握情况。而在实际考核中, 学校统一安排考试, 多数实训课程采用试卷考试, 对技能的掌握考核重视度不够, 更难体现对职业素质的考核。

2.4 学生对实训课玩心多于学心

学生对于实训课多是让学生喜欢但学不好的尴尬情况。以笔者所教授的“调酒”课程为例, 很多学生对课程非常感兴趣, 积极性很高, 操作学习认真, 但是他们最高兴的时候不是学了酒水的知识和技能, 而是品基酒、喝鸡尾酒时的感觉。这种情况很多, 有的学生学了电脑操作课程, 但是却在毕业时打字都成问题, 办公软件的操作水平很差。

3 做好实训教学, 体现高职特色, 培养旅游人才

3.1 适当增加实训教学课时

建议增加专业实训课程的课时, 课时安排应考虑每年学生数量的变化, 以完成教学目标来调节。另外, 在课时安排时了解企业技能操作要求, 充分吸收合作企业意见。

3.2 实训体现企业特色

(1) 企业参与实训项目安排。高职培养的旅游类人才应该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与职业标准相适应, 与行业要求相适应, 这样才能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这要求学校实训必须体现企业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职业种类变更速度加快, 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这对从业者的职业知识、技能、态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了使实训和就业不脱节, 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联系接触, 让企业参与实训教学, 共同制定实训项目内容, 使教学目标清晰、完成度好。

(2) 增强实训基地功能。实训基地是高职学校进行教学、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 仿真或实战性的实验实训基地利于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就感受到在企业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 走出校门以后立即与市场接轨。实验实训建设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紧紧围绕实践教学中心任务, 具有先进性、综合性、仿真性、开放性。高职院校应重视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和硬件建设。

(3) 企业参与实训氛围营造。企业将最新的行业发展情况如高职共享, 以便高职实训场所氛围布置仿真。如现今客房部要求床单、床笠及其他布草的规格和以前是否有变化, 应及时反映在实训课堂上;餐饮摆台中中餐的汤匙很多酒店用不锈钢质地、西餐口布材质花纹发生了变化、酒吧里最受欢迎的基酒、茶吧里最吸引人的茶艺演示等等这些都应该在实训中得到传递和重视。企业实际的操作规范要求、操作要领、不同岗位的职责等这些都是实训的重点, 实训室建设、实训材料的准备都应有企业的参与, 让实训成为校内教师进行的企业提前岗位培训, 使实训氛围和企业无差别。只有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真实的职业氛围和学习场所, 才能使得通过校内实训的学生在就业时和企业零距离。

(4) 完善实训基地运作模式。结合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来说, 开封大学旅游学院的校内实习基地采用的是“三点二线二面”的校内实训基地管理运行模式, “三点”即:充分发挥专业实训室为教学服务的功能, 建设成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实训为起点, 综合实训课程为重点, 综合改革专业建设为示范点;“二线”即:以校实训管理处和学院为实训基地的行政管理线, 以学院和旅游企业为实训基地的经营管理线;“二面”即:在生产经营层面上按旅游企业经营运行体系组合实施经营活动的各种要素,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教学层面上设置真实的运营氛围, 让学生按照旅游企业的组织机构, 以岗位角色转换来设置实训项目, 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塑造学生的职业素养。这套管理运作模式经过检验符合行业标准, 促进了专业教学实训水平的提升。这样一套企业参与、符合行业标准的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 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经验。

3.3 做好实训教学组织工作

(1) 做好实训课堂教学组织。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互动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实战教学”、“竞赛式教学”等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 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训基地的实景化和对外开放实现融“教、学、练、做”为一体教学模式, 实现学生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的平稳转化;通过注重第一和第二课堂互动, 注重室内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 注重课堂授课和课下辅导相结合, 使学生的能力培养始终贯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2) 全面考核实训教学内容。实训教学的考核应该是理论与操作并重, 这两者可以通过试卷和操作进行考核, 但考核也应重视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实训课程的创新能力是新世纪高职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以笔者所授课程来说, 要求学生达到的技能要求之一是自创鸡尾酒, 要求学生在理解酒的基础知识、掌握好鸡尾酒的色彩搭配、外观协调、口感喜人等的前提下, 能够利用现有条件自创鸡尾酒并能详细描述其创意。这样的考核不但强化学生对基础内容的学习, 更注重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 利于学生不断出新, 形成创新意识, 并不断强化。

3.4 激发学生实训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实训学习热情应该做到三点:一是以学生为主导,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不是被动学习。二是实训的开展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 事实证明竞赛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等比较受学生欢迎,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另外, 教师个人魅力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高职院校应致力建设“双师型”与“能工巧匠”结合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以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来吸引学生。

3.5 实训应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 专业素质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等。笔者认为作为高职学生应具有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和身心品质。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道德品质的修养、状况和水平;身心品质是指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需的健康体魄和良好心理品质, 如爱岗敬业、谦虚好学、吃苦耐劳、诚信品质等。虽然职业道德和身心品质是个体在社会职业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但学校教育对学生者职业基本素质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素质是从业人员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实训教学应侧重职业素质的有益发展, 重视实训中学生品格的培养、个人修养的引导和团队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实训报告 篇5

一 实习目的 ······································11 了解别克的历史与企业文化

二 实习内容、要求与安排标远别克参观

三 实习的过程

四 实习结果

五 实习后的感想与未来的展望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实训报告

标远别克4S店

期待以久的实训周终于到来了,在早上的时候老师就布置了下午的任务了,听到要去4S店,我就有点兴奋了,老师告诉了我们店名标远别克4S店。让我们回宿舍查找这家企业的企业文化等相关资料。很遗憾我没找到很详细的资料,但是我查了一下别克的相关信息。原来早在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就花了3000大洋购买了当时最新式的别克四门豪华轿车。周恩来总理当年在上海梅园也有别克座驾。1946年抗战胜利后国共重新谈判,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驻留上海,曾收下爱国华侨集资赠送的一辆1941年型别克车。当时,周恩来便经常乘坐这辆别克车去拜访党外朋友或著名民主人士,也多次走出别克车怒斥跟踪盯梢的国民党特务。这辆见证光明与黑暗最后搏击的别克车,至今仍陈列在上海思南路73号“周公馆”纪念馆里。该车至今保存完好,能启动、行驶,是世界上现存的少之又少的老爷车之一。这两列子说明了一些问题,别克很早就打入了中国市场,而且品牌还很好。周总理的这辆别克到现在还能启动,行驶,说明了别克的质量是多好,就不用说了。

看完了这些我就想真的是这样吗?等待着下午到标远验证。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上了校巴,经过20分钟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位于河源大道236号的标远别克的4S店,下车后是陈经理为我们介绍标远别克的历史,标远是河源的第二家4S店,也是河源唯一的别克授权的4S店,从2004年到现在已经是7年了,所以现在店无论是面积还是设备都有点跟不上了,经理告诉我们再过两个月他们就要搬去新店了。新店就在现在标远的后面,占地3000多个平方,比现在大1000个平方左右,设备也得跟上。随后,陈经理带我们参观了店面和接待还有维修这几个方面地方,还很耐心的为我们讲解各个方面的知识,4S店就是“四位一体”为核心的汽车特许经营模式,包括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等。它拥有统一的外观形象,统一的标识,统一的管理标准,只经营单一的品牌的特点。汽车4S店是一种个性突出的有形市场,具有渠道一致性和统一的文化理念,4S店在提升汽车品牌、汽车生产企业形象上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车主愿意花多点钱来我们4S店修车和保养呢!就是因为4S店的整套体系和优质服务和售后优势。车主买的不单只是我们的技术还有我们服务。陈经理跟我们做了个对比来说明国产车与欧美车的差别,为什么别克与其它同排量的车对比用的油多呢!这是因为别克车得车架用的都是比较坚实的钢材,整体车的质量就会重一点了。油耗就随之上升了,安全方面也提高了。每年多花几千块就买了个放心,也是值得的。说道安全方面的话,我好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到过有关于别克车被偷的新闻。这也是不明了别克在防盗这方面的技术也是比较成熟的。

在标远别克我们看到了别克的一般车型都有卖,君越LACROSSE、君威RWGAL、凯越EXCELLE、林荫大道PARK AVENUE、英朗EXCELLE(XT)、英朗EXCELLE(GT)、路上公务舱GL8这7种车型,除了比较昂贵的进口车昂科雷(ENCLAVE)没的出售。其它车型大多数都属于中档车型,价格在十多万到五十多万不等。在陈经理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售后服务部,他为我们详细讲解了这里的运作过程。首先有我们的接待员,在你的汽车有

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 篇6

关键词:中职教育 眼视光技术 眼镜行业 工作过程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66-02

1 立论依据

1.1 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近年通过向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学习,我们认识到人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1]。因为,人的认识只能以整体化的形式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当前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之一,其相关研究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探索的重要课题。

所谓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是指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参照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对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務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2]。这与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目前中职眼视光专业正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人才质量跟不上眼镜行业优化升级;岗位复合、职业更替加快使人才转岗、创岗能力需要提升;中职眼视光生个体差异日渐明显;眼视光课程建设落后于专业发展;国家对眼镜行业的规范化、准入制度的严格化、技能考核的广泛化、深入化,使技能证书的高通过率不再能轻而易举;专本科眼视光生开始与中职生抢夺基层岗位饭碗。作为一个培养适用型、实用型人才的职教专业,要解决以上问题,必须要将职业能力培养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实现从学校到就业的“零距离”对接!而要实现这种对接,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本研究通过变传统教学模式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新型眼视光实训教学模式”(以下简称“工作式实训新模式”),融合项目教学、情景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多种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贴近眼镜行业一线工作实际,实现“所学即为所用”,带动整个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3]。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以德国的“双元制”为代表,其以企业培训占主导、行动导向和项目教学模式为主。值得借鉴,但国情不同不能生搬硬套。国内对眼视光高等教育的实训教学模式研究较多,但对中职眼视光实训教学模式研究几乎是空白。以温州医学院为首,开创了眼视光学高等教育的“中国温州模式”。而我国中职和高等教育眼视光学教育培养目标大不相同。中职是以培养基本技能,注重“实用性、适用性”为原则,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体现中职眼视光专业特色和特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保持一致,力争“老师好教,学生好学”。做到以上要求,目前最好的途径就是探究“工作式实训新模式”。

1.3 我校的现状和实际意义

作为辽宁省唯一的中职眼视光技术专业,具备先进的实训环境、优惠的政策。2012年完成省职教学会科研规划课题《中职眼视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对今后的教改思路较清晰。但此前依旧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导致理论与实践课不够融会贯通,各环节孤立存在,缺乏对专业技能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运用。本研究正是抓住了眼视光专业实践性很强,工作化过程明显的特点,尝试去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我校眼视光专业整体建设,提高就业,带动招生,形成良性循环的阶梯上升式发展。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标

“工作式实训新模式”的课程目标特别是职业能力目标要以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为导向来设定;教学内容要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为根据来构建;教学组织与实施要以职业岗位工作环节和实际情境为逻辑来安排;课程考核要以职业岗位工作规程、作业标准等为规范来进行。总之,要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和学习与工作的一致性。

2.2 研究内容

(1)中职眼视光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坊”实训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2)中职眼视光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法研究及其与情景任务教学法的有机融合研究。(3)中职眼视光基于工作过程的新型实训教材开发。(4)中职眼视光传统教学模式与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5)中职眼视光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模式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研究。

2.3 研究的主要方法、过程与步骤

2.3.1 调研论证,明确核心内涵

深入眼镜行业一线进行职业活动调研,剖析职业岗位工作系统、环节、内容及所需能力。走访兄弟院校眼视光专业,考察课程教改和教材开发情况。广泛检索、收集和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资料。随即邀请领导和专家进行研讨论证,明确本研究的核心内涵、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2.3.2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课程改革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式课程改革,是按照“课程”形式来整合工作分析结果,其目的是实现两个基本转换,即工作体系与课程体系的转换、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标准的转换[4]。课题组通过召开行业专家研讨会,展开眼视光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开发工作。即首先将每个工作岗位(工作领域)所对应的工作任务进行总结,然后把每个工作任务分解出具体的项目,再分析每个项目对应的具体职业能力(包括:学生该掌握的操作技能及理论基础),最后将这些职业能力归结为具体的课程。这同时促进了课程间的整合,因为行业一线工作任务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学科知识。以验光员岗位为例,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所对应的课程为《眼科学基础》,《斜弱视与双眼视技术》《眼应用光学基础》,《验光技术》。显而易见,课程的整合在所难免。

2.3.3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示范课建设和教材开发

选取眼视光骨干教师和所教的《验光技术》、《眼镜技术》、《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3门核心课程,进行“工作式实训新模式”示范课程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设计等。以《眼镜技术》为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如图1所示。协同我校教务科、教育发展研究室制定创新型眼视光实训教材开发方案。对教材团队的编写方案或教材初稿进行初审、复审。

2.3.4 专题研讨

根据科研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组织课题组教师和行业专家进行了专题研讨。拟定研讨会包括:课题负责人发言、行业专家发言、课题研究的教学“实践”教师的经验介绍、示范课教学观摩、领导总结等内容。

2.3.5 研究工作总结

课题组召开了2次研讨会,就课题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及教材开发完成情况及其实际效果和研究报告的撰写等进行了认真研讨,在全面收集整理、归纳分析有关课题研究材料,总结课题管理和课题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本课题研究报告和其他科研成果。

2.4 研究成果形式

相关论文;研究报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创新型实训教材;实训教学课件、教学录像。

3 解决的关键问题

未改革前,在校生说“基础差,跟不上,科目多,内容交叉理不清”;实习生抱怨“校内校外学的内容两个样”;用人单位反馈“校内实训项目缺乏整体化、工作流程化,与行业一线不完全对接,更新不及时”;教师诉苦“课程难讲、学生难教、实验难带”。这些主要是由教学与职业实际相脱节、重知识传授轻职业能力训练、学生职业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无法客观验证、教材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导向造成的。而“工作式实训新模式”初步有效的解决了这四方面问题。(1)其十分强调中职课程教学的“职业性”特征,从而有效促使了教学与职业实际紧密结合,最大限度缩短了“学用”差距。(2)其要求必须以职业能力训练项目为教学内容载体和“教学做”的平台,并直接采用职业岗位任务和职业活动素材作训练项目与素材,从而有效突出了职业能力培养和学生主体,实现了“教学做”的完美融合。(3)其要求课程考核以训练项目完成情况为主,从而能使教学效果得到客观验证;由于其坚持以核心指向主要是看“学生练不练得好”的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4)其要求教材开发必须以培养基本技能,注重“实用性、适用性”为原则,内容以“必须、够用”为度,从而使创新型教材真正成为了先进教学观念之本和突出职业能力训练之本。

同时,其通过让学生实施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学习,如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其感兴趣的任务,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学生时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工作任务多要分小组完成,实施任务的过程多为布置任务、小组自学和讨论、任务实施、小组汇报、总结发言。通过组内及组间的充分交流、讨论、决策等,提高了合作能力,强化了团队意识。而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恰恰是当前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基本素质。

4 结语

“工作式实训新模式”结合我校眼视光专业实际,综合考虑实训条件、学生数量和基础,尝试打破原有眼视光学科体系的束缚,从眼镜行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眼镜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选取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过程安排序化教学体系,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联系起来,最大程度地体现了眼视光专业的特色。但其对师资、实训条件、教学方法等都是一定的挑战,将是一个不断实践、总结、改进的过程。

參考文献

[1]刘占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旅游类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D].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2010.

[2]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45-46.

[3]杨德英,侯昕宇.中职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阜新:阜新市卫生学校,2012.

浅谈职业学校模具专业的实训教学 篇7

模具专业的实训种类较多, 各个实训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实践内容, 虽然它们各有特点, 但实训教学的管理方法却有许多共性, 因此可以相互借鉴。笔者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模具专业实训教学多年, 以模具专业实训教学为例, 就如何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作一些探讨。

1 实训指导教材的编写

职业学校模具专业的实训教材主要是实训指导书。要提高模具专业的实训质量, 首先必须要有好的实训指导书。如果缺乏规范的实训指导书, 就会使学生对实训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缺乏足够的了解。在缺乏总体实训思想和具体基础知识指导的情况下, 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只好摸着石头过河, 在很多基础知识方面遇到问题就质询指导教师和同学, 从而花费了大量的实训时间, 不仅学生自身难以掌握实训的基本要领, 而且指导教师也忙于应对基本知识的问答, 难以达到实训最初预想的目的。本人经过认真查阅相关的资料, 考虑到要进行模具实训的学生此前已经学过基础理论知识, 对实训教学内容作了精心选择, 编写了模具实训指导书。有意识地将课堂上所讲的相关知识渗透到实训实践中, 有意识地选择Pro/E软件和Master CAM软件, 使学生经过CAD/CAM实训的训练掌握了两个软件的应用。模具实训指导书经过一届学生的使用, 显示出强大的指导作用, 不仅能方便学生, 使其能够有效地进行实训, 而且能使指导教师更认真、更全面地考虑该实训的总体内容与目标, 从而为提高实训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职业学校模具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第一线输送模具设计和制造、模具维修、冲压加工的技术应用型中等专门人才和技术操作者。本专业的实训知识结构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大模块构成。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统称为专门知识, 例如: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模具制造实训、冷冲压实训与冲模设计实训、塑料成形实训与塑料模设计、模具CAD/CAM实训等。它涉及模具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维护到操作整个实训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构建模具专业实训教学计划框架时, 应紧紧围绕培养模具专业应用性人才这一目标, 注重学生模具设计能力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 基础理论知识应广而简, 专业知识要专而精, 针对性强。不追求基础理论知识的完整性, 而是根据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理论知识。职业岗位需要什么, 就讲什么;需要多少, 就讲多少, “精”以实用为度, 突出实践性。同时应淘汰原有教材中落后、陈旧的知识, 补充新内容, 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树立他们的瞻前意识, 以保证学生就业后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现代企业需要的是集设计、加工、调试、安装、维修等技能于一体的模具人才, 因而在实训教学中, 必须将设计、制造、使用等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技能培训结合在一起, 并将这些知识系统归类为专业入门。专业强化训练和专业综合应用三大模块, 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

3 教师实训的指导

学生在进行实训时, 指导教师如何进行指导是有一定学问的。实训主要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以及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进行实训的过程中, 如果教师的指导工作过于细致、刻板, 必然会抑制学生的创造能力, 导致学生过分依赖于指导教师, 这种实训表面上看起来做得很顺利, 然而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教师的指导工作过于粗放, 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实训质量,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完成实训任务。因此, 实训指导教师要认真负责, 对学生的指导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对学生提出的基本问题既要认真解答, 同时又要因势利导, 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不要大包大揽地把一些问题讲得过细, 要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空间。实训不同于课堂上课, 教师与学生能经常进行近距离的交流, 教师的耐心和鼓励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自信, 有利于提高实训质量, 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例如:模具CAD实训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进行的, 由于所使用的计算机都连入了因特网, 且现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很多, 对学生的诱惑力很大, 要想让学生一心一意完成实训, 不仅需要一定的管理措施,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 使其对实训产生兴趣。例如:模具CAM实训是要学生把已经生成的程序在机床上进行实际的仿真加工, 指导教师一定要认真负责, 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要让学生明白实训对自身素质提高的意义。因此, 认真负责的指导是保证高质量实训的关键。

4 注重职业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模具专业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针对学生基本功的培养, 要求学生完成一副冲裁模工作零件的设计, 经教师审核后, 全部采用钳工加工方法完成制作。第二阶段是综合能力的培养, 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设计能力的培养, 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三大典型零件 (冲裁、弯曲、拉深) 模具结构的设计;二是模具拆装加工、安装调试能力的培养, 通过模具零件的加工、装配、拆装过程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从零件的成形工艺分析入手, 独立完成模具结构设计, 用AutoCAD绘出模具总装图及各非标准件零件图, 并制定出合理的零件制造工艺及模具装配工艺, 经老师审核后, 最后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对于非工作零件, 要求学生用普通的车、铣、刨、磨等机床加工;对于要求较高的工作零件, 则要求学生通过Master cam软件预先造型并编制出加工程序或线切割加工程序, 在加工中心进行加工;工件的热处理工序可以通过外涉完成。全部零件加工后, 再对模具进行装配, 然后试模, 直到冲出合格的零件。只有经过系统、规范的实习训练, 才能确保学生的职业能力、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使毕业生顺利地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

随着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模具专业的实训教学, 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 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 从不同角度、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才能使学生更快的融入社会, 信心十足的面对竞争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应龙泉:《模具制作实训》, 中等职业学校模具类规划教材,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9年.

[2]潘庆修:《模具制造技能实训教程》, 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教材,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年第二版.

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 篇8

我国对建筑装饰类人才的高等教育主要可分为两类。高等院校中的建筑设计专业, 以理论研究、艺术设计、整体规划为教育目标。另一类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建筑装饰专业, 以培养建筑装饰实际应用型人才为主, 教育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二者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就应该不同。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 是通过掌握基础知识和单项技能, 进一步强化形成综合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具有实战能力, 即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这点对于建筑装饰专业尤为重要。当前, 建筑装饰行业的良好前景和学生良好的就业出路促使高等职业院校纷纷开设与装饰相关的专业, 然而由于师资、设备、实践环境等条件的限制, 该专业的教学水平良莠不齐, 本文通过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的实训室教学展示来说明硬件条件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二、建筑装饰专业实训室

建筑装饰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建筑装饰材料、艺术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 对于建筑装饰实训室的布置充分考虑了这些方面的需求。实训室中央大厅为国际装饰材料、施工工艺体验馆, 设置十个展台展示高端装饰材料, 全场采用专业灯光设计营造了极强的艺术氛围, 使参观学习者一进入实训室就被环境所感染。大厅设置了石膏雕像和科教成果展示区, 并在大厅周围分设5个小型展馆, 依次介绍如下:

1. 整体卫浴体验馆

该厅装设了浴缸、洗漱台、干蒸房、座便器和小便池, 全面展示了卫浴场所的主要情况, 厅内地面和墙壁均贴设墙砖、为方便展示地下管道, 地面为玻璃材质, 可直接观察到下水管道的布置与融接工艺。

2. 整体软饰体验馆

主要展示地板、墙纸、布艺、挂画、配饰等, 并在展馆中间设置研讨区。地面采用符合地板整体布置, 墙纸布艺等展馆四面布置, 并在墙面展示电路布置。

3. 整体木作体验馆

主要展示门窗、隔墙、吊顶。地面采用全实木地板, 四周展示依次布置有石膏板隔墙工艺区、板材展示区、衣柜工艺区、书桌书柜书架工艺区、挑板工艺区、窗套工艺区、门套内门工艺区等, 并在馆中设置研讨区。

4. 整体厨房体验馆

主要展示入水水管、墙砖、包管和吊顶。地面采用地砖铺设, 水管的布置和走向、材质都直接可见并了解施工工艺, 方便参观。并安装了整体厨柜。

5. 国际家居设计馆

模拟行业内装饰公司, 设置了家居设计接待、家居设计、中期服务客户等功能, 旨在让学生了解公司经营各个环节, 熟悉业务流程。

三、实训室的实践教学

实训室主要作为学生的参观、装饰建材展示和结构、工艺了解之用, 对于建筑设计专业学生而言, 在实训室就能直观全面近距离的接触工程实际仿真环境。

整体卫浴体验馆的作用是向学生展示卫浴所需考虑的关键问题。管道和防水是卫浴中的核心问题, 采用防水层和防水瓷砖是必要的方法, 管道的布置和走向这一在常规教学中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关键问题, 通过展示可以快速的让学生领会。其突出特点表现在透视展示,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表面装饰也有所接触, 因此平时不易查看到的内部管道成为了核心因素。

整体软饰体验馆主要作为材料展示和装饰方法的讲解, 尤其是不同材料出现在同一场合的对比效果, 对比讲解和说明, 效果明显。装饰材料的教学掌握最有效的方法是接触实际材料, 而多种材料的对比教学和展示, 有利于学生对于材料的直观认识。

国际家居设计馆同时还模拟了家居的效果, 既展示了家居的各个部件, 又突出了整体设计、整体施工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性, 实际参观和真身感受的效果可以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兴趣。这种设计参考了瑞典IKEA (宜家) 展示方法, 并结合了实训展示方法的开放性, 实景展示最大的优点是直观、有效。

整体木作体验馆除了展示内门、板材、衣柜、书桌、门套、窗套等家装部件等的实际效果, 还集中展示家装需要的材料包括石膏线、石膏板、板材和装修用板材, 这一展馆既有展示教学功能, 又能在教学中讲授这些装修材料的应用方法和布置技巧。

整体厨房体验馆主要展示了整体厨房, 尤其是紧凑型厨房的布置。当前家庭尤其是小户型房间对于厨房的紧凑型要求极高, 通过实际展示教育学生节省平面面积和立体布局的技巧, 全空间的设计理念渗透到各个部分。

实训室贯彻总体布置的思想和立体布置的观点, 如地板在各个展馆不同的布置, 分别展示了地板砖、防水瓷砖、复合地板、实木地板、地毯布置;如吊顶分别展示了防水、防污、光亮效果和温馨效果等多种功能和效果的布置方式。

四、总结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实践, 班上同学都分别完成了综合实训六个系统项目作业, 并在实践过程中收获了知识、团结、协作、勇气。通过实训室进行项目作业交流, 展示同学们的能力, 促进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通过专业教师评议, 使学生博采众长对项目活动有新的认识, 通过领导和教师评议对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总之, 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是全面发展高等职业类教育, 培养优秀的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 建立综合全面的教学体系和实训体系, 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即能上岗工作, 还能达到上手快, 干得好, 无须毕业后再次进行岗前培训的要求。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建筑装饰专业教育应以培养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作为目标。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兼具展示效果的建筑装饰专业实训室, 布置有卫浴、软饰、家居、木作、厨房5个不同功能的展厅, 配合指导教师的实地实景教学, 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建筑装饰,实践项目教学

参考文献

[1]李顺华.企业对高职建筑类人才的素质需求探析——以建筑装饰企业为例[J].四川建筑, 2010, (2) :27-28.

[2]唐春妮.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J].四川建筑, 2009, 39 (5) :9-10.

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 篇9

(一 ) 课 题 研 究 的 社 会 意义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各类企业对熟练技术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 高职高专教材中的实训教学项目很不切合实际, 和企业的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在这种状况下, 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应走校企结合之路, 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紧紧锁定自己的服务对象, 力争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以企业用人要求作为学校培养学生的素质要求, 明确技工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的具体目标, 缩短毕业生职业能力与生产现场之间的距离。亟待开发能适应社会、市场、企业需求的实验实训项目, 并将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达到和企业接轨的目的。

对于职业技术类学校来说, 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是基本教育特色之一,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 职业能力 包括两方面:职业技能和职 业素质 , 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学生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 响所从事 职业活动的效率的高低, 是职业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保证。职业能力对人一生职业道路的选择、事业的成败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社会发展和人才竞争的需 要 , 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人能获得更多的机会。职业能力的培养不仅与学生的主观努力有关, 而且和职业技术教育有密切联系。职业教育一方面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良好职业个性品质。职业技术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

学生的职业技能主要指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职业素养指劳动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基本能力。它不针对某种具体的职业、岗位, 但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都离不开它。它强调职业性、基础性和通融性, 是一种通识能力, 主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 即培养学生的安全保护能力、生产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 ) 课 题 研 究 的教学 意义 。

职业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需要的、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和技术飞速发展的专业能力、持续学习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职业能力仅仅依靠课堂理论教学是培养不出来的, 必须依靠和企业需求相关的案例项目的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 校内项目实践实训中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拓展性、应用性和自主性项目实践实训操作技能是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与创造能力至关重要的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本课题以学院的教学改革为宗旨, 以企业的需求为项目实践教学、实训的目标,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目的, 设计以胜任岗位要求为出发点的项目实践实训教学体系, 将实践学习同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结合, 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职业技术的高技能人才。

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 旨在培养、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是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严谨的抽象思维能力转化为工作能力的一种媒介。实践教学通过其独特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智、潜质、潜能,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课题涉及的药用微生物技术和药物分析均是高职制药专业的主干课程, 其意义和作用在于培养能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进行药品质量管理和监控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他们必须具备与医药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 能从事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环境、所用原辅料、生产的半成品、成品及污染废弃物的分析检测工作。

通过系列化实践教学与活动促使学生习得药学知识, 提高实操能力及职业素质, 形成稳定的良好品质、创新人格和投身社会实践的优秀特质, 为学生快速进入企业、社会创造必要条件。

二、课题研究的程序

职业教育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以促进学生自身潜能的开发为导向, 必须对高职药用微生物技术和药物分析检验技术课程进行改革。近两年我们根据我系现有情况, 对我院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药用微生物技术和药物分析检验技术的实训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以下陈述近两年实训教学过程的改革情况。

(一 ) 建立 突 出 职业 能 力 培养 的 药 用 微 生 物 技术 和 药物 分析检验技术的实训项目。

为了突出微生物及理化检验职业能力的培养, 规范课程教学要求,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我们深入企业进行调研, 了解制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查阅医药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与骨干专业教师召开课程标准的论证会议, 以“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为基础, 对药品检验与质量管理工作岗位进行职业分析, 明确企业对人才的目标和要求及本课程应承担的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求, 同时融入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强调工作过程和知识的掌握, 强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即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工作, 按照“工作岗位 (群) ———工作过程———岗位能力———核心能力———核心内容”的思路, 开发符合职业岗位标准的高职药用微生物技术及药物分析检验技术的实训项目。使学生在学校所学理论、所练技能与生产实际贴近, 受到严格正规的职业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 实现教育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

(二 ) 以 职业 标 准 为 导 向 , 重 组 和 更 新 理 论 教学和 实 训 教学内容。

以工作任务为核心,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模块、实训项目在实际教学中, 以药品检验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分析学生在药品质量检验岗位上所需掌握的工作技能和知识结合工作任务构建药物检验相关理论知识, 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分析药品工作检验岗位的特点, 以教材内容为基础, 打破教材分类讲解的章节顺序, 采取模块化和综合性教学。按照药物检验工技能标准、检验工作程序和工作任务等将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分配。

在生物化学、药用微生物和药物分析课程的项目教学过程中, 将三门课的理论知识进行重新组合, 本着能用、够用、可用的原则, 对理论知识进行重新定义和化分。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采用分段教学法, 将理论知识实验实践技能相结合, 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集中技能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微生物知识,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分段教学法分为三大教学过程, 理论知识方面:第一阶段:生化微生物基础理论知识, 第二阶段:药用微生物、药物分析单项应用知识, 第三步:综合性及拓展性药用微生物、药物分析理论知识。实验实训知识方面:第一阶段:生化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能, 第二阶段:药用微生物、药物分析单项操作训练阶段, 第三阶段:药用微生物、药物分析综合性和拓展性项目实训阶段。分段教学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训划分为三个阶段, 二者紧密联系, 实现理论和实训的有机结合,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理论知识方面 。

(1) 生化微生物基础知识教学阶段。

本阶段主要以生物化学和微生物的基础知识理论和基本实验为主, 主要理论教学任务是有关生物化学和微生物的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生物结构组成的化学, 生物代谢的化学, 微生物的种类和形态结构,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生化和微生物的基本实践训练, 此过程在一年级下学期进行。

(2) 药用微生物、药物分析单项应用知识教学阶段。

此阶段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微生物的生长、营养、代谢和培养的基础知识, 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生长的含义及测定方法、营养类型、代谢途径及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培养基的制备, 样品的浓度梯度稀释法、样品画线法、高温高压锅的使用、灭菌消毒、药物分析的基本操作方法等, 完整讲授完这些基础知识后, 集中进行有关基本技能实践培训时间为一周,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测定微生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并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初步训练。

(3) 综合应用性微生物、药物分析知识的教学阶段。

在已掌握基础性微生物知识的基础上, 进行综合应用性微生物知识教学, 主要内容为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选育技术、菌种保藏技术、食品和药品中微生物数目和种类的测定技术、国标法、食品和药品中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大肠菌群的测定技术、药物各项指标的测定技术等。

在教学安排中, 先讲授应用性综合微生物知识, 在讲授过程中观看相关实训视频, 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综合技能实训的程序和步骤, 展开综合实训的时间为一周。

(4) 拓展性微生物、药物分析知识的教学阶段。

本阶段为理论教学时段, 主要以药学方面药物分析的拓展性应用知识为主,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性和自主性综合技能实训为主要目的, 主要内容有药物的体外抗菌综合技术, 无菌药品的无菌检测技术, 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技术, 抗生素效价的测定技术, 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目的测定技术, 维C银翘片的药用成分综合测定等, 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训项目的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本阶段的主要任务, 时间为一周, 重点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2.生化微生物和药分实验实训方面 。

在技能实训过程中, 采用先基础、先基本、后综合、再提高的逐步训练法。

(1) 生化微生物和药分的基本操作技能。

在系统性讲授生化、微生物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穿插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 使学生掌握实验所需仪器的使用方法、玻璃器皿的清洗和包扎、试剂的配制、染色技术、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细菌、酵母菌、霉菌的形态观察、细菌的单染色和革兰氏技术、酵母菌的大小和数目的测定、酸碱滴定、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等。这个阶段以老师教授、示范, 学生学习、练习操作为主, 不断提高和熟练基本操作技能。采用边上课边实验的方法, 理论教学一结束马上进行实验教学, 强化学生记忆, 在一年级下学期完成。

(2) 药用微生物和药分单项技能操作训练。

在学生完全熟练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后, 进行药用微生物和药物分析方向的单项技术操作训练, 如微生物各种培养基的制作, 高温高压锅和恒温烘箱的使用, 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和干热灭菌、微生物样品的浓度梯度稀释法, 微生物的画线分离法, 微生物的各种接种法,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含量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等。这些项目需在熟练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完成, 药分要综合使用两种以上分析仪器或方法才能完成, 在单项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技能性操作中树立细心、耐心、用心和安全第一的操作理念。

(3) 药用微生物和药分综合性和拓展性项目实训阶段。

在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单项技术后, 进行操作难度大、应用性强的综合性和拓展性项目训练, 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在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同时, 强化团队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应对实验实训中的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综合性实训项目和拓展性实训中采用不同工作程序促使学生由被动性转变为主动性, 由重复操作转变为自主操作, 由简单思维转变为多向思维。

A.综合性实训程序

综合理论知识讲授→教师提出项目→综合实训项目讲授→视频观摩→学生针对视频提问题, 教师现场解答→实训项目预习报告→复杂操作技术教师示范→学生准备综合实训所需的仪器、材料、试剂→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实训操作中教师指导、督导, 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学生书写实验实训分析总结报告→教师评价实训过程结果。

B.拓展性技能实训程序

学生自拟项目调查地点→自拟针对性、拓展性项目→自拟项目计划、项目材料、项目器材、项目目的、项目要求→自拟项目的工作程序→教师指导学生写项目设计提案→对方案提出指导意见→学生完成实训项目→提出难点和疑问→遵循先提出、后讨论、再指导的原则→实训总结归纳性报告及结果分析→教师评价、考核、项目总结。

在综合性实训教学中, 关于药用微生物技术, 我们设计的实训项目有药品中细菌总数的检测、大肠菌群的测定、环境微生物种类和数目的检测、药物的体外抑菌试验、无菌制剂的无菌检测技术、最小杀菌浓度和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技术、药物中常见微生物和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技术等高端检测项目;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我们设计复方碘口服液、维C注射剂、复方氢氧化铝片的含量检测等。

拓展性实训在微生物方面可以以学校、企业、科研单位为实训地, 设定和学校、企业的环境或药品生产、检验相关的实训项目。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项目设计能力, 独立进行实训项目的操作能力, 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完成项目报告总结的能力, 增强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综合性技能培训和拓展性技能实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拓展性项目如学校环境中微生物种类及数目的测定, 百灵药厂生产的维C银翘片的致病菌检测, 药用葡萄糖的全检及从中国药典中选择典型药物的质量检查。

学生参与拓展性实训项目的设定, 在实施过程中积极性很高。通过设计项目, 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显著提高, 总的来说通过本课题的实验实训方法和教学措施, 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基本达到企业的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 达到企业用人的基本要求, 学生在实习中收到企业的好评, 自己也受益匪浅, 达到本课题的目的。

在各模块理论学习时设置相应实训环节, 每个模块都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引领, 涵盖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教学内容与具体的药物检验任务有机融合。采取模块化内容框架结构, 教学脉络变得明晰, 学生容易接受, 锻炼学生独立完成一个检品全部微生物和理化项目的检验。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 在教学实训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补充一些常见分析仪器维护保养和故障维修的实用方法, 补足现行实验教材中缺少的内容, 突出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的紧密结合, 通过综合性和拓展性 实训 , 帮助学生 掌握科学 、系统的思 维方法 ,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工作岗位培训过程, 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掌握今后检验工作的方法、程序及要领, 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到企业工作后, 能尽快适应岗位。

(三 ) 教学方 法 的 改革1.项目教学法 。

该方法主要用于综合实训,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突出“项目引领、工作任务驱动”的特点。综合实训分为以下步骤:教师下达项目任务书———学生接受任务———分组完成资料查询———完成任务———实训总结报告———教师评价。拓展实训分为以下步骤:学生自主提出项目———自主设计工作程序———自主配制试剂、仪器———自主完成项目———实训总结报告及口述汇报———教师评价。

我们选择中国药典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药物, 如维C银翘片的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 环境中微生物种类和数目的检测, 维生素C注射液、药用葡萄糖等的微生物检测和理化检测的全检作为项目任务。在学生工作页中设计了请验单、任务书、检验材料清单、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书、知识拓展等内容, 指导学生按照规范的检验工作流程一步一步完成项目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法 。

案例可以帮助学习者清楚地认识到原理、概念在实际场景中的用处、表现及特定含义和意义, 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动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案例法教学, 使学生加深理解了这两门课程的基本理论, 掌握了授课重点、难点。如在取样规则中, 要求“注意核对样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及包装式样是否一致, 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清洁程度及有无水迹、霉变或受其他物质污染等, 并做详细记录。引入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有患者使用了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后, 出现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症状, 事件中共有65名患者使用了该批号亮菌甲素注射液, 导致13名患者死亡, 另有2名患者受到严重伤害, 经广东药品检验所紧急检验查明是因为注射剂中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二甘醇, 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合查明, 因为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厂以二甘醇冒充丙二醇, 并将其用于生产亮菌甲素注射液, 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口服固体制剂红霉素片要用到几种原料, 规格等级不同, 取样环境和要求也不同。个别企业由于未在无菌取样间进行无菌取样, 造成被取样的几桶无菌原料药受到污染, 给该药厂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该检验员也被停职。通过这一案例, 药物分析检验操作规范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自明。

3.视频演示法 。

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教学录像资料, 增强教学效果。例如, 在实训课上播放一些有关基本操作技能、标准单项操作技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的视频, 既可以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 又可以帮助他们规范自身的实践操作。教师在巡视指导中, 捕捉到学生的一些常见错误操作现象, 也可随时录下来作为教学资源, 在总结时以看录像找错误的形式, 强化学生对正确、规范操作的理解与认识。

4.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论。

在教学过 程中 , 有些内容 可以指导 学生边做 边学 , 理论与技能训练同时进行, 直观性强, 有效实现师生互动。例如 , 在讲授环 境中微生 物类群时 , 可以到学 校环境中 如教室、宿舍 、食堂、实验 室、学校池 塘、用水处 等现场取 样讲解实验 。讲授药 品或食品 中微生物 检测时 , 可以让学 生用身边物品进行检测, 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在讲授药物的一般杂质检查时, 授课地点可改到实训室, 让学生按照药典方法完成药用葡萄糖中一般杂质的检查, 教师穿插在实验过程中讲授氧化物、铁盐、重金属和砷盐等一般杂质的检查原理等。检查完成后引导学生分析药物一般杂质检查的注意事项, 井点评学生的操作和实验结果, 让学生间互相讨论项目的 可行性、项 目程序、项 目结果等 , 强调操作 的注意事 项这样的教 学方法学 生比较感 兴趣 , 容易接受 , 结合在实 验过程中的 感受 , 边做边学 , 很快就能 理解并掌 握一般杂 质检查法的 检查原理 、方法及注 意事项 , 显著提高 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5.科目考试与技能鉴定相结合 , 改进教学考核方式 。

在课程考核方面, 学校将药物检验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并入药用微生物课程、药物分析课程评价与考核体系的改革之中。实施“项目技能考核—模块综合考核—课程最终考核—职业资格鉴定”的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考核。要求学生在完成药用微生物技术课程和药物分析课程学习后, 通过考核取得药物检验高级工证书。在高级工技能考核中, 以具体微生物检验和理化检验为载体, 提供一定数量的待检药品及相应的质量标准, 然后围绕工作任务完成实际检验工作, 从试剂的选用、溶液的配制、仪器的选用与校正、结果的判断到检验记录与报告书的书写等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

因为有了应考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大大增强。该专业多数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 顺利取得了药物分析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大大提高了学生求职时的竞争力。教学组织及学习效果评价都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 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课题的成效总结

本课题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职业标准为导向, 重组和更新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内容, 学生的理论知识符合高职院校的课程要求, 基本操作技能和单项操作技能熟练掌握。综合性技能实训提高了学生对大型综合性技能实训的适应力和操作力。利用真人操作视频教学, 大大提高其对综合性项目的感知力, 将抽象性认识转变为实物实境性认识, 观摩视频中的正确操作技术和技巧。

拓展性技能实训是在综合性技能实训的基础上, 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根据各种不同环境、不同要求、不同目的, 设立相关实训项目, 项目的设定、项目的材料器材、项目的操作程序项目的结果及分析报告均由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仅起指导、督导、评价作用。

拓展性实训在微生物方面的项目可以以学校、企业、科研单位为实训地, 设定和学校、企业环境或药品生产、检验相关的实训项目。通过拓展性实训, 学生的项目设计能力、独立进行实训项目的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完成项目报告总结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本课题的教学实训方法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高级药品检验工的通过率达到了98%, 生物制药1级同学在这次广东中山曼秀雷和浙江阳光药企的工学交替和生产实习中, 在工作技能、适应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作安全意识、尊师爱友等方面都较前几届同学有了显著提高, 受到了企业的好评, 教学实训模式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参考文献

[1]药用微生物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

[2]微生物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

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 篇10

模具属于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 用于最终产品的生产。模具加工是材料成型的重要方式之一, 与机械加工相比, 具有工序少、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易生产、效益高等优点, 因而在汽车、能源、机械、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工业和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中被广泛应用。据统计, 75%的粗加工工业产品零件、50%的精加工零件由模具成型, 家用电器行业80%的零件、机电行业70%以上的零件也都要靠模具加工。同时, 模具工业又是无与伦比的“效益放大器”。据国外统计资料显示, 模具可带动其相关产业的比例大约是1:100, 即模具发展1亿元, 可带动相关产业100亿元。在国外, 模具又被称为“金钥匙”、“进入富裕社会的原动力”等等。

模具设计、模具开发、模具维修、CAM/CNC工程师、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东莞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在各种招聘会上, 模具人才也是企业热衷于标注“急聘”、“高薪诚聘”等字样的少数职位之一, 以致出现了“月薪6000元难聘数控技工”, “年薪16万元招不到模具技工”的现象。

由此可见, 加强模具人才的培养输出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 尤其是需要大量培养具备大专学历的适应模具设计师职位的实用型人才。

结合模具综合技能开发, 进行职业分析,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 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教学条件的, 模具综合技能实训教学体系的开发可以有效提升模具实践教学质量, 为社会培养输出“与职业高度对接、能力不断成长”的高质量模具人才。

2 培养模具综合技能人才的意义

2.1 发挥校办工厂对外经营模式, 加强模具专业的职业“无缝对接”的高技能应用人才

教育部在2006年一份重要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6]16号) 》的第五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中就对“实践教学环节”给予了高度关注, 它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职业院校要实施校企合作,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属于韶钢集团企业办学, 有着与企业千丝万缕的依附关系, 已有的校办工厂具有对外经营的独立法人, 一直以来做为韶钢配件公司除韶钢机修厂以外的另一个备件加工厂, 除满足学生正常实习外, 年产值达200万左右, 拥有先进的模具加工设备, 如四轴加工机床、卧式加工中心 (车铣中心) 以及数台电火花和线切割机床, 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室, 具有较强的模具加工和模具质量检测能力, 对模具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础。

2.2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综合实训教学体系, 可以有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具有很好的时代意义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第一条强调“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4号) 第一条和第八条也强调要“注重创新, 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和“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等。

以质量提升为目标, 通过改革实践教学过程, 创新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开发出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带有普遍适用价值的模具综合实训教学体系, 有效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紧跟教育部对高职教育教学的指导意见, 具有很好的时代意义。

2.3 以质量提高为目标对高职模具专业实训教学体系进行系统化开发和创新, 符合时代职教理念

基于“综合技能”的理念, 紧密结合工作过程, 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系统开发与创新, 以“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教学安排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 以任务驱动下的模具典型零件设计与加工的模具实训活动为载体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 以启发引导式教学等多种先进理念为指导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突出操作性特点, 对学生培养效果的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构建, 形成基于“模具综合技能”培养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方案, 开发出符合高职院校现阶段实际条件的、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模具实训教学体系。

2.4 构建综合实训平台, 拓展学生专业素质, 有益于理论知识与职业能力有机融合

模具综合实训模块开发就是要培养高职学生既具备良好的上岗所必须的专业能力 (职业技能等) , 同时又具备丰富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通用能力 (尤其是学习技能、信息获取及分析处理能力、团队协作组织能力等) , 最终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 使学生既能顺利就业, 快速有效开展工作, 又能形成职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3 目前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现状

近几年, 高职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计划, 量的膨胀势必导致质量的下降, 特别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发展到目前规模, 如何以质量的提高来遏制数量的膨胀这是高职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也是高职教育的工作重点。所以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校内实训等途径来提升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提高“双师教师”的实践能力。调查得知, 高职教育各专业实训教学仍然存在着缺乏系统性、职业针对性不强以及实训效果控制乏力、职业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

3.1 知识体系缺乏系统性

相当一部分实训活动, 是结合相对独立的课程进行, 先天上就存在内容零散的问题, 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作用, 但缺点在于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缺乏系统性。由此学生也无法在一个连贯、有序的实训环境中锻炼职业能力。

3.2 教学内容缺乏职业针对性

主要表现在实训活动的职业针对性不强, 理论讲解与实训内容不对接, 实训任务与职业能力培养联系不紧密, 甚至部分实训活动陷入了追求场面上的热闹而对学生未来职业能力发展没有实际帮助的误区。

3.3 实训教学效果不理想, 控制乏力

鉴于自身的利益诉求, 实习老师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 而理论老师又欠缺实操技能, 实训过程已完成任务为目的, 缺乏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同时考试缺乏过程监控体系, 只凭一份实习报告定成绩, 对学生综合能力评价具有片面性。

3.4 重岗位技能培养, 边缘化职业能力培养

主要表现在对“五个对接”的解读和践行存在片面性, 过于追求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而忽视了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及高职学生终身教育思想的落实, 导致学生作为“操作工”顺利就业, 但后续的职业转换、提升等可持续发展乏力。

4 发挥校办工厂独立经营优势, 加强模具教学改革, 培养综合能力

4.1 借助品牌专业的东风, 加强校办实习工厂设备的完善, 为实训模块开发创造硬件基础

我院模具专业于2004年开办专业已经过了近十年的历程, 模具专业实训已有近500万的设备条件, 有幸是我系机电维修专业2011年被列为央财专项支持的专业服务产业的重点建设专业和广东省专项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 总支持资金达1000万以上, 充沛的资金基础, 我们可以在原基础上增加先进制造加工设备如三坐标测量机、快速成型机等。

4.2 开发模具技能实训模块, 搭建“产、教、学、证、赛”五位一体的实训教学平台

利用校办工厂这一经济实体, 为学生营造校内真实性实习环境, 将产品生产、理论教学、学生学习、教学与科学研究、技能鉴定 (模具专业相关证书) 以及校、市、省、国等各级技能大赛为一体, 搭建师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充分考虑到新手在工作之初可能会不知所措的状态, 较之同类的实训方案, 在设计“熟悉企业”、“熟悉环境”、“熟悉岗位”和“认知产品”四个模块, 目的在于帮助新手熟悉工作内容, 掌握工作方法, 缩短实习周期。

4.3 紧贴行业企业工作实际, 开设以模具设计、零件加工、模具装配等整套模具生产实例的实训项目, 突破单一实训教学孤立的瓶颈

通过实际案例模拟企业生产的环境, 全面地练习学生操作机床的能力, 以模具生产的具体案例为载体, 同时要兼顾理论、实践相统一, 有利于使学生知识的连贯。对于加强课程实践性环节教学, 解决模具专业实践的困难, 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广泛的职业需求性。本方案将大量采集企业模具职业人员典型的日常工作情境及日常工作任务的信息, 遇见的各类问题及其各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 导入学校培养过程中, 增强学生在不断变化的工作情境中随机应变的能力, 这是突破该瓶颈的关键。

4.4 改变传统单调的实训模式, 摈弃传统教学的“只演不练”的教学方法, 实现实训方法的多元化

实训方法既有学生独立操作, 也有协同操作;既有书面写作, 也有口头交流;既有纸质操作, 也有用软件模拟操作, 既有启发引导式教学, 也有任务驱动下的团队协作等, 总之, 将根据模具专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所需完成的任务的特点, 实现多元实训方法综合运用, 达到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学生各种技能的目的。

4.5 开发综合实训教材, 编写有机组合、五位一体的实训用书, 克服了传统实训指导教材内容单一、模式固定的局限

采用新型的“五合一”实训用书, 包括四大块:实训指导书、实训任务卡、实训任务工艺卡、实训报告等。实训指导书在理论上给学生以指引;实训任务卡上包含真实工作情境和工作任务为蓝本的实训项目任务;实训报告上须记录实训演练过程, 供日后随时查阅回顾。这样有机组合、四位一体的实训用书, 克服了传统实训指导教材内容单一、模式固定的局限。

4.6 加强过程评价体系建设, 构建教学效果“立体式”考核评估体系

改变原有“终结性考核评估”的模式, 重视过程考核内容, 以实际工作任务的各个环节为依托, 从各层面进行考核:针对每个流程模块, 设计出能力考核评估方案;构建综合型模具系列活动和专业技能比赛, 以利于学生“学中做、做中学”、“以产带考”、“以赛促练”、“以证代考”, 既是对能力的综合训练提升, 也是对学生培养效果的总体考核。最终建立起针对职业能力的全方位、动态立体的考核评估体系。

4.7 制定合理的、适于经济发展要求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打破学科界限, 顺应广东省“十二五”发展纲要及贴近珠三角发展规划, 根据就业地产业发展需求及企业实际岗位需求, 制定科学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模具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全面发展的模具专门人才。

5 结论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模具综合实训教学体系, 通过项目的开发实施, 有效提升学生实践教学质量, 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 向社会输出“与职业高度对接、能力不断成长”的高质量模具毕业生。藉此解决高职“重知识体系的传授、岗位技能培养不足, 职业能力培养边缘化”的问题, 解决了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 以及与岗位的“无缝对接”的问题。

5.1 完善了校内实习的设备种类, 提高实习工厂加工能力

5.2 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真实加工的实训模块, 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5.3 依托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 搭建实训平台, 开展了企业模具生产的的实训教学活动, 拓展了学生视野

5.4 激发专业教师参与生产的积极性, 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

5.5 全面开展模具技能鉴定, 提高专业证书的持证率, 提高了学生就业对口率

5.6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开展各级技能大赛提供了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6]16号) [Z].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12]4号) [Z].

浅谈烹饪教学中的实训课 篇11

这些年我作为高三烹饪专业教师,对上好专业课有好些感想,特别是上实训课,比如,冷菜拼盘、食品雕刻、热菜烹炒等等。

一、要上好专业技能课,必须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因为这些课都暗藏危险。十年前,我上大四教育实习时,同学的观摩课上发生的事让我永生难忘,特别是后来当了教师就更引以为鉴了。

那天我的同学刚给职中的学生上完雕刻课,下课了我们还在教室指导学生,不经意间上演了“小李飞刀”上的一幕,教室后排一个男生手中的雕刻刀突然从手中飞向讲台,讲台上还站着另一个男生,这男生反应也快,一猫腰,刻刀掠过头顶插入黑板左边的墙壁上,好险啊!要是这男生躲慢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现在想起来还后怕。事后发现发生这一幕的起因竟是因为讲台上那个调皮的男生用刻完花的废萝卜屑玩了一把天女散花。萝卜屑落到了好几个同学身上,当然也落到了甩刀的男生身上,甩刀的男生骂了一句,讲台上的男生又回了一句。甩刀的男生没有下句就飞起了刀子。当时第一感觉就是现在的学生脾太火爆了,太不好管了。那时没意识到这些是可以避免的。

后来做了教师,我上技能课前总是提前给学生灌输安全第一的思想,让学生认真学习安全守则。要让学生知道技能课也是课,上课禁止说笑(握刀时分心易切手),下课禁止在操作间追逐打闹(防摔伤),不要把刀具借给外专业学生,人走必须随时锁门(防止刀具丢失)。刀具放置要安全等等安全条例,这些上课以前都要先说到,不要等到出了事再说就晚了。同时还要提醒学生开玩笑要适度,遇事要大度,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要火爆脾气一点就着,同学之间相互提醒,搞好团结。在操作间一定要注意安全用刀、安全用火、安全用电,防止割伤、烫伤、电伤、摔伤等人身伤害。只有安全了,学习才有保证。

二、要上好专业技能课,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素养

比如,教学生雕刻月季花,你动作娴熟,没有废刀,不到五分钟月季花刻出来了,花瓣薄厚均匀、花型自然,花芯收得恰到好处,整朵花能够以假乱真。每次示范完学生就觉得很简单,但真正自己做起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时学生就服你了。如果你十分钟也刻不出完整的花,而且雕刻过程中多次跑刀,废料去了一次又一次也去不好,你雕刻,学生也为你捏把汗。这样学生会感觉雕刻很难,老师都这样,我们还刻什么,也就失去了雕刻的信心,或者你干脆被学生看扁,以后还怎么教学。所以我们一定要技能够硬、够强。先从技术上镇住学生,学生才会服你,才会心甘情愿地跟你学,只有这样你才能牵住他们的心,他们才能跟上你的进程。烹饪教学离不开良好的素养,实习课上学生会一次又一次问刚学过的内容,有时一个冷拼打底你要连续示范十几次,你虽然烦,但也要不厌其烦地示范下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接近你,有问题才能及时解决。作为专业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还要有良好的素质和修养,专业技术再好但素养低,做人处事不受学生欢迎,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不喜欢你的课,不喜欢何谈学好。

三、要上好专业技能课,一定要重视示范课

上技能示范课时教师一定要用专业术语(专业术语规范、简洁、好记),边示范边解说,语速适当,示范课动作要放慢,并要规范,不出现个人恶习。示范过程中要做到教学规范化,用语精炼专业,操作要领、关键点着重讲。如果是两位教师同上一门示范课时,最好先统一一下教学方法技巧,防止学生上完课,不知学谁的,再问起来,教师会很尴尬。

四、要上好专业技能课,教师要注意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吸取

兴趣是学生学好专业的强劲动力。有了专业兴趣,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心情愉悦地进行学习;相反,如果学生没有专业兴趣,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将是一种折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专业兴趣,才能学习得深入。有时学生会觉得学烹饪没前途,毕业后不好找工作,从而消极怠学,这时专业教师要及时引导,使其恢复信心。专业教师不要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说泄气话,时刻要鼓励学生既然选择了就不要放弃,放弃就等于失败。

最后,做为专业教师一定要注意学习,及时给自己充电。一定要定期参加培训,还要去饭店学习,让自己时刻知道现在市场上流行什么,又出现了什么新技能、新原料、新方法,这样才不至于落伍。另外有机会多带学生参加技能大赛,锻炼自己和学生。

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 篇12

一、实训基地建设采用“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探索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 我们在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加强了与软件技术企业的合作。先后与IBM公司和手机软件制作公司合作, 让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和教学实践过程, 并且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工作。企业的实践证明:要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首先要给出明确的任务, 让学生能够自己根据任务向导, 完成任务, 不懂的地方再向师傅请教, 边做边学, 不断提高个人的技术能力, 这样会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我们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 经过反复的论证, 形成了针对软件专业的“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教学思路

1.全面开展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 软件产业也高速发展, 尤其是软件外包业务的迅猛发展, 需要大量的软件人才来填补各方面的需求空缺。但是, 现实情况是仍有大批软件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无法就业, 也就是说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需求相去甚远, 因此, 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根据我们学院自身的特点, 软件技术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经验, 能使用测试工具进行软件测试。培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成为满足软件测试岗位要求的实用型软件测试人才。因此, 在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方面, 开展将岗位技能、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和实训室建设融为一体综合教学改革。

2.构建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们以培养软件测试岗位需要的实用型软件测试人才为主线, 提出了该专业的实训教学体系的总目标。根据该专业的理论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组织结构, 将需要培养的各项技能分解到每一个实践教学的环节中, 使理论知识在实践教学中得到充分的消化,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构建了有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 我们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将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项目化模块化分解, 按照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的技能目标, 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1.加大投入, 加快基础硬件建设, 提升服务水平

我们聘请了该专业的教授、企业专家及一线教师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一起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指导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

近几年来, 我们一直在加大软件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 建立了一体化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的实训企业基地。为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我们加强了校企合作, 并把校内实训基地向校外延伸。未来几年, 我们还将成“集团理事会”, 并在其指导下, 各系与行业内知名企业以合作共赢为基础, 建立校企合作中心。主要负责实训基地进行常规管理与运作、校企合作的规划发展、对校企合作共建项目。在现有基础上, 充分利用实训基地资源优势, 极稳妥地发展学历教育, 大力发展非学历培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以基本条件建设和开拓市场为抓手,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提高素质为根本, 有计划、有步骤地建成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载体, 合理分布教学培训站点, 组成继续教育的开放式合作网络, 形成教学资源共享、管理服务顺畅、效率和效益明显的局面。

2.加强师资建设, 提升教学能力

结合学院师资队伍规划的要求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的特点, 建设、优化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相匹配的专业教学团队, 重点实施以专业带头人为对象的“名师工程”、以青年骨干教师为对象的“青蓝工程”, 以兼职教师为对象的“双师工程”等“三项工程”, 健全完善师资队伍管理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 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专业能力、研创能力、合作能力, 打造一支具有“理实兼备、国际视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合作企业设立教师工作站, 实现所有专业教师的企业轮训;通过各系部设立的校企合作中心, 吸纳企业派出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在教学岗位或管理岗位兼职;建立教师联系企业制度, 鼓励教师在企业兼职, 开展与企业紧密合作的技术开发与服务, 使教师能及时跟踪行业发展动态, 掌握最新技术, 在项目实施中提升专业水平。

3.完善管理体制, 保障教学质量

(1) 明确实训基地的教学管理职责

实训基地使用主要是专业教师、实训指导教师及实训基地的管理者组成, 必须明确这几者之间的关系。专业教师主要是负责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与修改完善, 并负责实践技能的教学过程;实训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指导, 辅助专业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对设备进行维护维修, 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实训基地的管理者主要负责主要对实训资源进行调配, 以及课外的其他实训项目的管理。

(2) 推进了项目化教学制度

项目化教学由专业教师编写, 制定明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同时对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学注意事项等发布给学生和实训指导教师。学生实训的项目大多与企业行业接轨。这样, 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可以明确知道需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要做, 从而达到在“做中学”预想的学习目标。同时, 项目化的教学制度也为编写项目化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开创校企合作育人新局面

实训基地建设加大了与相关企业拓展战略合作, 推进增长“订单式”的数量和规模, 以订单培养为载体, 将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实现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相互融合, 积极推进“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 开创校企合作育人新局面。整合学校、企业、行业三方人才、技术、信息、设施设备、品牌、资金等资源, 依据“合作建设, 资源互补、利益共赢”的原则, 推进“校中厂”式的校内实训中心建设, 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共建的“厂中校”式的校外实训基地, 创新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 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工作过程紧密结合, 与企业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构建现代化、职业化、开放式、生产性的实习实训环境。完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物质平台和实体空间, 为“订单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力支撑。

摘要:实训基地建设已经成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 同时为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结合软件技术专业, 就如何建设“做中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基地, 从教学思路、建设实训基地的意义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基地,教学思路

参考文献

[1]朱星彬.“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人才培养模式之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

[2]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上一篇:春季攻势 高潮迭起下一篇:实训课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