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2024-07-25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精选12篇)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篇1

近年来, 市场营销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高职院校相继开设。它一方面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需要逐步予以解决。本文就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方面的问题和对策作一探讨。

一、培养目标笼统、模糊, 应具有明确性

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 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都有类似于“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掌握现代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和相关技能的, 能使用计算机从事现代营销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表述。对于毕业去向, 则有类似于“学生毕业后, 可在企业从事商品推销、市场研究、营销策划、营销管理等工作, 也可在经济管理部门或学校从事相关的教学工作”的表述。

上述表述虽然完整、概括, 但其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并不明确具体, 针对性也不强。笔者认为, 应在市场营销专业总体培养目标相对不变的情况下, 结合不同时期人才市场的需求, 在培养目标方面突出四个特点:

1. 立足企业。

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以服务于企业为主的专业。因此, 应从企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营销问题出发, 注重相应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 使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能很快适应企业营销工作的需要。

2. 突出重点。

市场营销内容, 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商业学、社会学、统计学、会计学、物价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但限于课时有限, 又不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不同时期的市场营销专业, 结合相应时期人才市场对该专业的不同需求, 确立相应的培养目标, 调整课程内容, 作到重点突出, 相关内容兼顾。市场营销专业可设不同子专业, 并以此为中心开设相关课程。

3. 讲求实用。

高职院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主要任务, 是为企业培养能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应用性人才。从这一任务出发, 该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包括市场预测能力, 商品采购、保管、推销能力和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为培养这些能力, 就要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实践, 不仅应通过理论授课使学生真正知道“为什么”, 还必须通过专业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怎么做”。对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来讲, 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4. 区别对待。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生源不尽相同, 有社

招生、在职生、进修生等。其中, 社招生中又分“新高职”和“老高职”。不同的生源, 在文化水平、实践能力和心理特征诸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确立该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时应有所区别。如“老高职”以提高操作技能为主, “新高职”则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并重。当然,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等方面应是相同的。

二、课程设置呆扳, 应具有适应性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 过去一般是三段式:普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些课程之间, 特别强调知识的衔接性与系统性。从传授知识的角度去讲, 当然无可非议。但是,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不仅应掌握必备的知识, 更应提高相应的素质和能力。所以, 就需要对原来的课程设置思路进行改革。应做到:

1. 课程内容与用人岗位需求相结合。

用人单位若侧重于招收商品推销人员, 则相应的商品推销理论与技巧、商品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就应加大比重, 理论与实践并重, 使学生毕业后一上岗就能很快适应工作;同样, 用人单位若侧重于招收营销管理人员, 则营销管理学、营销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所占比重应加大, 以适应营销管理岗位的需求。至于其他课程, 也应随之调整。

2. 课程时间与用人单位需求相结合。

按常规,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一般7月份毕业, 并相应开始就业。而企业用人, 不一定就在该月。从企业需要出发, 学校应源源不断地随时为企业输送所需要的营销人员。这就需要推行学分制, 实行弹性学制, 调整课程门类、课程顺序与课程进度:对于有能力的学生来讲, 可以进度快一些, 使其早毕业、早就业;对于某些主干专业课在用人单位急需人员的情况下, 也可以先开, 上岗后再补开其他课程;对于可开可不开的课程, 可以列为选修课或讲座课, 供有兴趣和有能力的学生学习。

3. 课程深度与学生素质相结合。

高职院校要针对不同素质的学生, 编写不同的教学计划。即使是开设同一门课程, 由于生源不同, 授课时间有限, 侧重点和深度应有差异。若面对“新高职”, 不仅应讲清“是什么”、“怎么做”, 还要讲清“为什么”;而面对“老高职”时, 重点说明“是什么”、“怎么做”就足以了。

4. 课程街接与专业需求相结合。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 要学习十几门乃至几十门课程, 这些课程之间应相互衔接。

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侧重于向合格推销人员方面培养时, 相关课程的开设就应从这一需要出发, 列出教学大纲, 提出某一学科应为推销人员提供的知识, 并培养相应的能力, 使推销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从各有关学科中获得。切不可不分专业、不分需求, 只顾知识的完整性, 忽略不同人才需求的特殊性。

三、教学模式滞后, 应具有时代性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 多借鉴于其他经济类专业的教学模式, 一般采用两段式教学模式:先进行理论课程学习, 后进行实习。在教学实践中, 又往往简化为学完全部理论课程后, 于毕业前夕进行一次综合实习。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有三大弊端:一是市场营销理论实践结合周期长, 不便学生学用及时结合;二是学生学习兴趣低, 学习效果差;三是过多地注重理论教学, 忽略技能培养, 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眼高手低”。为此, 应参考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经验, 结合中国的国情和人才市场对营销人员的需求, 进行必要的调整:

1. 缩减理论授课时数, 加大实践训练课时比重。

德国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实践训练课一般占总课时的60%~70%, 我国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的实践训练课时应不低于50%, 至于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应高于此比例。

2. 改先理论、后实习为边理论, 边实习。

这种做法的基本思路是学一门专业课, 实习一.门专业课;于毕业前夕在用人单位进行综合实习。它有利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把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达到知识与技能同步增长的目的。

3. 加大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培养力度, 强化实习基地建设。

为使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提高专业技能, 搞好实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就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谁来指导实习, 二是在什么地方实习。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应该是专职与兼职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 实习与用人结合。

4. 改进实习方法, 强调循序渐进性。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习, 要分三个层次进行:一是在讲授一门专业课过程中实习, 重点是案例实习与模拟实习;二是在讲授一门专业课后集中一段时间实习, 重点是调查实习与操作实习;三是学完所有专业课后实习, 重点是综合实习与就业实习。三个层次的多种实习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 有助于培养现代化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四、管理机制不配套, 应具有完善性

当前, 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多采用相互照搬、借鉴的方式, 自主创新的内容很少。究其原因, 管理机制不配套是其重要原因。完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管理机制, 目的是创造良好的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环境, 促进这一专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 亟须建立起三种持久且有效的管理机制, 即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

1. 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建立引导、推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机制。从我国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角度进行分析, 存在着市场营销专业与高职院校的关系、市场营销专业与师生的关系、市场营销专业与企业的关系等。在这些关系中, 关键是市场营销专业与师生的关系。从教师与学生的需求角度看, 教师要通过市场营销专业教学, 满足生活和心理需求;学生要通过获得优质营销教育服务, 奠定顺利就业、继续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基础。在高职院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条件下, 市场营销专业的师生既追求各自的价值目标, 又以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为纽带, 构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高职院校在进行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时, 不仅要考虑满足学院的需求, 更要考虑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只有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才有动力。

2. 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机制。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时间和空间安排上的协调程度, 是市场营销专业制订教学计划的依据和安排教学活动的基础。特别是在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上,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计划安排要服从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规律, 教学实施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为此, 从高职院校层面上讲, 要建立一支合格的“双师型”市场营销教师队伍, 签订高职院校与市场营销教师双方约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规定学院与市场营销教师双方的任务、权利、义务和争议仲裁办法, 从而保证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稳定、有效的运行, 实现高职院校与市场营销教师的“双赢”目标, 这是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短效机制。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长效机制, 是通过高职院校对市场营销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逐步形成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市场营销专业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以符合人才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

3. 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检验与评估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情况的机制。如同其他各项工作一样, 要保证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持续、健康地发展, 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从现行的政策、法规来分析建立评价机制的可能性, 目前具有较大的困难。但是, 作为高职院校内部要推动这项工作, 建立评价机制则势在必行。从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内涵与外延看, 应建立两类指标:有“软”指标, 包括培养人才的质量、管理的科学化程度等;也有“硬”指标, 如培养人才的数量、效益, 结合的成本、收益等。目前在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评价方面主要利用“精品课程评估”、“品牌专业评估”和“高职院校就业率排行榜”这些指标体系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评价机制, 才能够检验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正确与否、效果好坏、效益高低及成熟度等, 对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与发展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亚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之管窥[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7, 1

[2]何绍红莫英松: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7, 25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篇2

市场营销专业介绍市场营销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掌握管理、经济、法律、国际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熟悉通信业务和通信新技术,具备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具有市场分析、市场开发、解决企业市场经营方面问题以及营销策划与市场分析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文献检索、信息查询、市场调查能力的综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市场营销学专业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基

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简称4ps为研究主题的一门专业。

人才塑造对营销语言很感兴趣,有做推销员的经历,善于于他人交际,喜欢做市场调查工作,经常阅读有关营销方面的书,创新能力比较强,熟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与税收、经济法、通信经济学、运筹学、统计学原理及应用、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现代通信技术、公共关系、网络营销、管理信息系统。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继续深造的方向是企业管理、经济学。学生毕业后,适合在各类企业从事市场调研、市场分析、销售谈判、营销运作、营销策划、商务沟通等管理和业务处理,特别是在通信运营企业从事经营分析、市场营销、业务开发、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工作,并且为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进行营销管理。

市场营销专业学业导航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

发展前景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中比较实用的类型,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公司,对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职场纵横本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市场开发、营销管理、广告策划、推销服务、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更多精彩文章请访问【北资官网】——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帮您做好职业准备!

2013北大资源研修学院招生,火热进行中!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篇3

【摘要】通过学生的专业认知调查,找到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缺乏动力的原因,以便调整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主动性,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作用。

【关键词】市场营销 专业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17-02

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核心职能,特别是大型跨国企业,尤其把市场营销的品牌管理和公关、市场策划活动视为企业制胜的关键。

1.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和内容有效问卷为213份。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为报考前对所学的专业的了解程度、对自己兴趣的把握程度、对该专业的了解是通过何种途径、选择专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是什么、对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日标的了解程度、对学校的专业教育方而的满意度、是否想过转专业及转专业原因、所学专业的前景信息度等,问卷共设计了11个问题,对专业满意度的评价提出了11个问题,同时对专业各项目满意度评价提出了11个问题。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2.结果与分析

2.1凭兴趣爱好初选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比例偏低

选择学校和专业由于是兴趣爱好选择营销专业的占到36.62%,要受父母和他人的建议的只占到12.68%,但是被调剂的占到28.33%,受分数限制只有报考市场营销的占到28.63%。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大一学生中,兴趣爱好选择营销的人数只有36%左右,但是在做访谈时,大三学生中有50%的同学表示觉得市场营销专业很有意思,在被调剂的同学中,有40%的同学表示不愿意转出市场营销专业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觉得市场营销不是原来所想象的,现在有兴趣学下去并从事相关工作。

2.2专业认知教育不够

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欠缺导致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的盲目性,体现在对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所学课程、培养日标、专业理想、就业方向等等缺乏了解,经调查得知,有80%的学生表示不了解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即便达到了解程度,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要在上学两年,甚至两年以后。虽然近儿年来,学校逐步认识到了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了学生的专业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理想,但调查显示,仍有12.6%的学生对学校的专业教育不满意,3.29%的学生表示很不满意,只有50.23%的学生对营销专业表示一般。

2.3学生自认为专业素质迷茫

在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方面调查中,62.5%的学生选择了随机应变能力,55%的学生选择了用于创新;但是在如何获得这方面的能力时,又很迷茫和无措,有高达82.5%的同学认为应具备英语四六级证书,有20%的同学想过要考会计从业证书。他们寄希望这些证书可以帮助他们获得素质证明。

2.4学生对老师的实践经验很在意

46.01%的学生认为实践经验是很重要的,只有30.99%的学生认为理论水平很重要。据此可以看出学生更希望在课堂上领略商场经营的分享。

2.5学生对专业教育的期望

有高达42.72%的学生认为策划,销售管理的实践很重要,但是只有5.16%的学生表示对这些实践课程很满意,31.92%的学生表示基本满意。

3.思考和建议

3.1专业认知度对学生成功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有着指引的作用

如果带着认知偏差进来,或者是带着无奈和被强迫学习专业,将导致严重的学习动力不足。因此在校期间老师要做很好的引导,否则应该允许其选择自己适合的专业,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意愿的尊重,是高等教育制度进步的表现。

许多同学对于专业认知非常缺乏,对于专业的培养日标、课程设置和就业方向概念模糊,千方百计转入一个“热门”专业,而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众所周知,专业选择和以后的就业密切相关,在转专业的学生中,认为进入热门专业就能够顺利就业。事实并非如此,况且,眼前的热门专业儿年之后可能社会需求饱和或者形势发生变化,成为冷门专业了。因此,避免转专业闹剧的重演和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就应该加强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

3.2建议

3.2.1加强专业介绍活动

目前,学校采取的专业介绍是大一军训后进行一次专业动员。但效果一般,在大一新生毫无概念的情况下介绍培养方案体系,由于学生的理解和介绍能力有限,效果不佳,这种活动要在以后的每一学期都开展,可以请专业课教师或有关专家讲解专业特点、专业优势,帮助学生及时树立正确的专业理想。

3.2.2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实践教学时有着很高的热情。所以现在,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所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每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它包括学生的工作能力、基本能力和求职能力等。无论选择何种专业,学生只有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3加企业实践活动打开学生的视野

需要学校提供资源,使得学生在校能与企业亲密联系,通过实践活动各行各业的市场营销活动运营方式,打开专业思路。

3.2.4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加强学生的就业教育

以职业为导向进行专业选择,避免选择的盲日性。可以请已经在社会上取得成绩的往届毕业生回校进行现身说法,用他们自己的成功事迹来教育学生,学生从中感受到的印象会特别深刻,也最能触及学生的灵魂,引起学生的共鸣。

作者简介:

陈蓉(1972-),女,湖北省武汉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论市场营销专业能力的建设 篇4

我校属于商贸类学校, 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第三产业的商贸领域, 特别是零售服务领域。零售服务的内容是商品和劳务服务对象是人。运用营销学的相关知识和原理, 在与人沟通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 促进产品销售就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技能或关键能力。当认识这个层面之后, 还需要对基本技能和核心进行细分, 直到找到一个定性的能力指标, 并形成职业能力的构成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分为基本职业能力和核心职业能力:

营销专业基本职业能力可以细分为: (1) 敢于面对顾客或生人抬头进行目光交流的能力; (2) 完整、流畅、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沉稳、大方、举止端庄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力; (4) 赏心悦目的微笑等亲和能力; (5) 销售现场把握顾客情绪反应和思维变化的能力; (6) 语言主题和商品卖点的思考、把握和表现能力。

营销专业核心职业能力有: (1) 在销售现场吸引顾客注意, 激发兴趣和欲望, 促进购买等整个销售过程的接待能力 (2) 面对顾客的投诉或异议的应对和化解能力 ; (3) 面对市场忍耐、吃苦、灵活、热情的开发能力; (4) 营销策划与执行能力包括市场调查、目标市场寻找、产品策略等制定, 以及广告或公关促销方案的策划与执行能力。

通过对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能力的分析, 大致可以找到一个本专业的能力指标体系, 作为今后技能训练的参照指标。

二、我校市场营销专业能力训练的方式方法。

针对基本职业能力, 应采取如下做法:

1.公开场合 讲话活动 。讲话不是讲演 , 讲演难度大、要求高、太规范, 讲话较为自由随意轻松些。课前十分钟, 开展在班级前面或坐或站公的开讲话活动, 讲话首先必须有主题, 围绕主题按照程序或逻辑展开, 必须抬头注重目光交流, 上台下台注意自己的身姿和背影, 时间长了若感到班内熟人面孔没有精神压力, 可到生疏班级进行公开讲话训练。若有必要, 则可以录像播放, 让学生自省或公开点评, 假以时日, 效果必定大增, 通过此项活动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目光表达能力和面对公众的心理自控能力等。

2.目光对视 或交流活 动 , 训练眼神 给人的感受 力。让学生站在讲台上, 抬头与大家目光交流, 看着每个人的眼睛, 双方对视时间不能少于三五秒钟。看着对方的面部表情和心灵世界, 提高学生面对和感受生人眼神的能力。

3.亲 和 力 训 练 。 商业职业亲和力非常重要 , 极影响销售业绩, 同时亲和力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反映。 可以找几个学生扮演销售现场买卖双方, 在顾客进场时的欢迎, 或进场后的接待中, 针对性训练服务人员的微笑、点头、鞠躬、声音的音质音量音色、语音的节奏等, 让顾客获得亲和的卖场感受。 微笑能力训练就属于此项活动。

4.公 众 场 合 问 候 致 谢 活 动 。 全体起立 , 让某一个学生抬头挺胸从群体中走过, 目光交流, 大声问候, 借此锻炼学生胆量。

5.针对专业要求 , 开展商品 介绍和推广 活动。锻炼学生把握和表达商品卖点的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以及公共场合表演能力。

6.行为引导 型教学法的广 泛使用与推 广。“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是西方“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在学习内容上是在职业活动分析的基础上, 以职业行为活动为依据,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互相合作参与教学, 教师为指导或导演。在教学方法上运用图片展示法、头脑激荡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法等。我校专业教学广泛使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 取得了丰富的实训经验和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意识显著提高。具体理念和操作过程概念较多、内容量较大, 在此不再赘言。若有时间可现场展示。

7.定期举行职 业能力竞赛。 根据教务处的统筹安排 , 每个专业每门课程都要以职业能力为取向, 设计职业能力训练活动, 开展职业能力技能大赛。通过技能比赛活动, 促进学校职业教学。如商品学课堂上的商品推介活动、法律课的模拟法庭活动、营销课的广告设计活动等。各科活动相互促进共同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以上方式方法是我校近年来开展职业能力训练的有益探索和尝试, 真理和谬误共存, 仅供参考。

三、对当前我校营销专业学生的具体思考。

中职生与普高生入校起点不同, 中职生登记入学, 知识品德、能力差异较大。学校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内的个人素质和状态也不同, 这是中职学校的学生特色。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招生结构中农村学生比例越来越大, 市场营销专业基本能力明显欠缺。班主任或专业任课教师应该清楚, 这样训练时就会因材训练, 有所侧重。现在的中职生知识较薄弱, 思维训练少, 分析能力较差, 年龄小, 对社会层面的人和事的认知、把握能力差。学生刚从封闭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 面对公众场合时的表现能力较弱。基于此, 基本能力的训练必须及早抓起, 在此基础上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术的训练。从前面的分析中, 可以看到当我们把企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与学生能力实际能力状况对比结合起来时, 对能力训练的工作对象和内容就清晰多了;当我们把职业基本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区别对待时, 能力训练的效果就会更显著。

摘要:市场营销专业是我校的主力专业, 班级多, 师资强, 学校经过多年探索, 对市场营销专业能力的定义和训练有某些成熟的想法和做法, 取得较好效果, 本文着意对此进行总结, 以求共同进步。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能力,能力训练

参考文献

[1]范云峰.市场营销.中国经济出版社.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篇5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充实提高、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面;同时结合实习的需要,搜集有关资料。因此也是一次重要的教学环节,它是以实习实践和社会为大课堂,以企业的营销人员、管理人员、有实践经验的销售员为师、是一次更生动、灵活、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通过实习应达到如下目的:

(1)理论联系实际,在深入销售实践中增强感性认识,使所学理论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巩固,遵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继续不断学习;(2)努力拓宽专业知识面,在实习中继续不断学习了解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努力多学习在课堂理论教学中难以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充实专业知识面(3)在实践中,运用市场营销学方法,对实习单位现有的营销方法进行系统的调研,了解单位的营销战略、营销策略。

(4)对实习单位市场营销部门有一个概括的了解,熟悉营销管理中的战略规划、目标市场确定、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促销、价格等基本概况

(5)树立营销意识,学习运用营销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对实习单位营销系统进行概括分析,进而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

(6)认识现代企业,接触社会实践,在实习中巩固所学营销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7)通过生产实习,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实践观念,从而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的市场营销专业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

根据指导教师拟订的专业认知实习任务书,采取参观实习的方式,并适时选择实习地点。具体内容如下:

(1)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创业背景与发展历史、目前运作状况、将来发展规划、管理组织的层次结构等;

(2)了解整个行业的现行现状,了解对手情况,并与对手做比较;(3)了解公司战略管理方面的运作状况,包括目标市场确定、市场细分、市场定位等;

(4)了解公司营销管理部门的运作状况,具体可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

(5)了解公司市场调研的运作状况,包括客户满意度分析,产品满意度反馈分析,渠道分析等;(6)了解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根据实习任务的安排,主要要求如下:

(1)就近在家乡附近找一家工商企业(自负盈亏的制造业企业或商业企业),到其市场营销部门实习3周;

(2)按《实习、实训工作手册》要求,书写实习日记;(3)在实习期间听从企业领导的安排,注意人身安全。

三、实习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3年7月15日到8月5日 地点:桂林市、家庭所在地或其他适当地方

四、实习考核:

指导实习的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查,考查以口试和笔试的形式进行。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习态度、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质量以及考查时回答问题的情况,确定考查成绩(按优、良、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评定成绩)。无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者,不允许参加考查,成绩按不及格计。

附: 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 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能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在考核时能圆满的回答问题,并有某些独到的见解,实习态度端正,实习期间无违纪行为。

良好: 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在考核时能圆满地回答问题,实习态度端正,实习期间无违纪行为。

中等: 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主要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在考核时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实习态度端正,实习中无违纪行为。

及格: 实习态度基本端正,完成了实习的主要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够完成实习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考核中能回答主要问题,实习中虽然有较轻微的违纪行为,但能够深刻认识,并及时纠正。

不及格: 凡具备下列条件者,均以不及格论。

未达到实习大纲中的基本要求,实习报告马虎潦草,或者有明显错误;考核时不能回答主要问题或有原则性错误;未能参加实习的时间超过全部时间的三分之一以上者;实习中有违纪行为,教育不改,或有严重违纪行为,或发生重大事故者,取消其实习资格,实习成绩做不及格处理,在补作实习期间的一切费用由学生个人处理。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实习态度、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的质量及考查时回答问题的情况,确定考查成绩。无实习日记及实习报告者,不允许参加考查,成绩按不及格计。

下学期开学第一周内提交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内容按上述要求的相关内容依次陈述,实习报告必须打印,实习报告格式见附件),并组织实习答辩;

市场营销教研室

二〇一三年六月 附件

2011级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院 :

业: 市场营销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二○一三年 七 月 1 XXX单位专业认知实习报告

1.1 前言

简要说明进入实习单位的时间和结束时间,实习单位地址,主要实习内容等

1.2 实习单位简介

主要包括:实习单位创建时间,单位规模,组织结构(有哪些部门),主要业务领域(从事哪方面产品开发或销售等)。

1.3 实习内容

主要介绍在实习单位学习(看到)哪些市场营销方面和管理方面的东西。比如企业的业务流程、业务规划、客户管理等。同时可以介绍在实习单位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具体是怎么做的。

1.4 实习总结与体会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篇6

关键词:泛在环境 高职图书馆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 服务创新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教学条件优化的核心内容。作为服务教学的高职图书馆,应将服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促进团队专业教学水平提升。泛在环境下,由网络设施、硬件、软件、信息资源和人有机融合的新一代知识基础设施,成就了无所不在、自然且方便使用的学习环境,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其身边便携式设备来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泛在环境改变了学习者的需求与行为,也拓展了图书馆服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空间。高职图书馆必须完善服务基础设施,建立新的服务机制,创新服务模式,根据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建立互动关系,将服务有机嵌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全过程。本文基于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探讨相关策略。

一.加强高职图书馆服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的基础建设

1.创新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服务技术

高职图书馆服务的技术含量成为决定服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在服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高职图书馆要利用技术优势解决关键服务问题,尽快建立数字图书馆,开通网络学习空间,拓展远程服务范围。如利用网络技术解决文献远距离传送,使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超越地域局限;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藏书复本问题,使同一文献同时供多人使用。高职图书馆应加强工作人员技术培训,特别是要聘请学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计算机技术人员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服务。

2.丰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

高职图书馆要丰富馆藏资源,满足市场营销专业教学需要特别是市场营销专业团队成员成长需要。为此,高职图书馆要根据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列出的需求清单,尽可能地建立起市场营销图书室或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信息资源库,或与市场营销专业所在系部共建市场营销专业图书室或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库,订齐市场营销专业期刊,及时采购最新市场营销专业书籍,特别是要协助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收集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料,如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文件、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资料、市场营销专业技能竞赛资料、优质市场营销教案和PPT、贸易类企业生产案例与技术资料以及该专业学生作品,及时分类保存,并建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复本或进行数字化,满足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成员随时随地查阅、下载或保存教学文件的需要。

3.拓展服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范围

随着校企合作层次逐步提高,产学深度融合开始出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已经离不开贸易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兼任相关课程或参与专业、课程建设。泛在环境下,高职图书馆也不再是一座物理建筑的概念,可将服务拓展到校园内外更广大的空间。高职图书馆除了服务学校专任教学人员外,还要积极为相关企业兼职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文献、科技查新及继续教育等多样化的服务。这样能更好地发挥高职图书馆资源优势,满足贸易类企业兼职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性、学术性和研究性需求。高职图书馆利用现有技术条件、数字资源和工作人员搭建起与合作贸易类企业沟通的桥梁,延伸服务范围,特别是为贸易类企业兼职教师提供理想的知识平台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资源信息平台。如利用Blackboard建立共建共享的网络教学平台,满足贸易类企业兼职教师和其他技术人员对远程教学和协作教学的需求。

二.高职图书馆服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模式创新

1.服务内容创新

泛在环境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的信息需求具有多样性、专业化和纵深化、系统性和个性化特点。高职图书馆要将服务重点从文献和信息层面尽快转移到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管理及专业知识服务层面,注重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信息导航和提供专题信息门户,并加强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的信息技术培训。此时,要积极拓展高职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开展培训讲座、导读服务,提供市场营销专业研讨与专业交流的空间。高职图书馆开展常规服务的同时,不断挖掘深层次服务,如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嵌入用户环境,参与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教研项目的酝酿与实施,提供深层次学科化信息服务。总之,服务内容创新着重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强化特色信息与个性化服务,并进一步丰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信息服务内容。

2.服务方式创新

泛在环境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对随时随地达到桌面或现场的信息需求成为高职图书馆服务最重要的特征,而对物理图书馆、印本文献资源、传统服务的依赖显著降低,到馆服务只是高职图书馆服务的一种方式。高职图书馆要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以电子设备为手段,实现书书相联、书人相联、人人相联,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提供智慧化服务。高职图书馆通过网络服务如E-mail、BBS、QQ、IM、视频会议软件等信息交流平台和工具实现沟通,满足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成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得到服务。通过科技信息资源门户建设、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基于科研课题的专业门户建设,建立手机图书馆,进行学科化与个性化的服务,实现网络咨询与参考服务等。各种新兴技术的引入和用户使用的习惯,在技术层面不断推出更丰富多彩的用户体验方式,包括个性化定制、虚拟咨询、短信推送、移动阅读、学科服务博客等,并推进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成员与日俱增的参与。

3.服务流程创新

传统上高职图书馆服务多是单向的过程,缺乏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图书馆相互直接、同步、即时性交互,造成高职图书馆的服务过程与用户需求过程分离。用户参与度非常低,往往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被动的接受者。泛在环境下,用户利用便携式移动设备通过所在学校图书馆延伸到广阔的学习空间,通过无线联网方式接受所提供的信息服务,满足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资源的需求。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需要高职图书馆提供更加多样性和开放性的服务,建立起团队成员与团队成员、团队成员与专家、团队成员与信息咨询人员间的信息交流通道等。

nlc202309010139

三.高职图书馆服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的机制完善

1.提升服务标准,完善服务模式

服务模式与服务反应速度、服务规模共同构成图书馆服务的核心竞争点。传统文献服务无非是对外借阅、咨询解答、追踪服务,即使实现网络化和数字化,高职图书馆也只需将传统服务迁移至网络上,仅改变服务手段而已。泛在环境下高职图书馆服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不仅仅只增加服务技术含量,而是彻底改变服务理念,延展服务内涵。高职图书馆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带动服务,如举办市场营销专业文献展览、专题讲座、专题沙龙等,实现对文献的充分利用和与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成员之间最广泛的互动。高职图书馆按照精细化、人性化特点,基于泛在环境建立服务标准,才能有效保证服务覆盖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活动的全过程,保证不同类型成员得到优质且等值的服务。构建适应泛在环境的服务模式可以稳定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服务质量,使高职图书馆不会因组织机构变革、服务人员岗位调整、流失等因素而影响到服务运营,尤其是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应该按照其服务流程与服务标准,构建并优化适应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服务模式。

2.履行服务承诺,提高服务质量

服务承诺是高职图书馆服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主要因素。泛在环境下,高职图书馆应该进一步明确服务承诺,向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承诺服务项目、服务标准、服务方式等诸方面,并切实履行服务承诺,适时询问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成员感受,及时调整服务行为,以保证服务质量达到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在参考咨询过程中,高职图书馆可以利用Web2.0等技术,聘请馆外专家解答问题并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其他成员参考。高职图书馆还可以了解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需求,通过短信提醒、电话咨询、代理查询等提供主动服务,并根据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特点,利用数据挖掘或数据发现等技术,发掘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潜在的知识需求,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源并及时提供给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

3.建设服务文化,塑造服务信誉

服务文化是图书馆服务内涵的关键。服务文化立足于对图书馆传统文化的继承,通过与现代服务文化的融合,体现图书馆服务理念与导向,展示图书馆服务形象与服务精神。服务文化必须是建立在用户导向基础上的品牌文化,并随着图书馆技术发展、社会环境、读者环境等因素变化不断扬弃与创新。泛在环境下,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对高职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要求更为明显。4G时代的到来,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团队还需要图书馆提供更多主动服务,能够方便地借助网络平台,通过泛在智能工具实现与图书馆信息双向传播。诚信、公平、人性,具备服务道德水平应该成为泛在环境下高职图书馆服务文化建设的重点。高职图书馆应该发挥服务文化的激励与导向功能,促进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的提高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并积极传播服务文化,塑造良好的服务信誉,打造良好的服务形象。

参考文献

[1]张峥嵘.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趋势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5).

[2]邢毅.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驱动力、障碍与战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6).

[3]刘媛筠,李志民.当代图书馆的三种信息服务模式[J]图书馆杂志,2013(1).

[4]邵敏,李欣.图书馆拓展服务探析与案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5).

[5]杨灵芝.泛在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情报科学,2012(3).

(作者单位: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篇7

关键词:市场营销,工学结合,工作机制

0 引言

工学结合是职业学校一种培养的模式,也称为半工半读。对于工学结合,一般把它理解为学校学习和岗位工作交替进行的培养模式,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和部分时间在企业工作,两个过程交替进行。工学结合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实质是产学合作、联合育人,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工学结合的基本特点:一是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岗位实践交替进行,学用紧密结合;二是企业参与了育人的过程;三是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四是具有两个教学场所。工学结合的适用范围:从企业的角度考虑,适用于企业所需的工种,一般是用人紧缺的岗位为宜;从学校培养人才的角度考虑,适用于操作熟练程度或技术要求比较高,学生需要较长时间在企业实习才能掌握实践技术的专业。

对于市场营销这类专业,能否开展工学结合,如何组织和实施,为此我们进行了2年多的尝试。2年来,虽然每个学期都安排了一定形式的工学结合活动,但是总的来说存在着机制不完善,临时搭台,缺乏长期性,质量不高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上的问题,由于没有相关的优惠政策,产学合作、工学交替需要学校去求着企业参与,但是仅凭学校之力,很难给出实质的好处,企业缺乏兴趣。缺少企业参与的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其存在的困难是可以想象的。有认识上的问题,对工学结合长期性认识不足会导致教学模式改革不彻底,教学管理机制设计不完善;对工学结合本质认识不足,则会导致工学交替活动的开展受制于外部条件,活动形式受到极大的限制。有措施上的问题,管理措施不到位,工学结合只是走过场、重形式、轻实质。其结果是使工学结合活动安排和组织缺乏通盘考虑、统一布署和事先规划,这直接导致了专业人才培养中工学结合作用的发挥,工学交替本身有流于形式的危险。总结这两年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识到要保证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机制,这套工作机制应包括工学结合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活动的具体内容的设计和具体活动的安排,还要包括保证工学交替活动顺利开展的管理机制。下面就具体讲讲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对工学结合机制的研究。

1 工学结合工作机制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两年多的工学结合实践告诉我们,工学结合工作必须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坚持阶段性和系统性原则以及组织管理的可行性。

1.1 工学结合活动设计应充分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高职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保证高职能够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正如教高16号文所指出的,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即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工学结合担当了引导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重要角色。这意味着工学结合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活动的设计必须以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市场营销专业以合格营销人才培养为目标,工学结合活动就应围绕着职业能力培养来设计。换个角度说,工学结合是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1.2 工学结合活动设计应坚持阶段性和系统性原则

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校要依据职业能力形成的客观规律而设计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进程。做为职业能力培养途径的工学结合活动的设计也应遵循职业能力形成的客观规律,事先设计好三年的工学结合活动项目,与教学进程同步地开展。

比如我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进程的安排是第一学年公共基础课为主,每学期只开设一门专业课,共两门专业课程;第二学年完成所有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第三学年因为有整整半年的毕业实习,实际的教学时间只有一学期,而且我院的实际情况是到了第三学年有相当部分同学进入了订单模块的学习,教学的课程通常为5-6门专业拓展课程。由此可见,第一学年学生开始接触专业课,专业知识储备有限,专业能力的培养刚刚开始。这时候工学结合活动可以立足于专业意识的培养;第二学年是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最密集的一年,也是专业能力培养最为关键的一年,这一年的工学交替活动应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以具体的营销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第三学年在学校的时间只有一学期,教学重点在于拓展课程,这时,学生已经完成了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也经历了一定的专业能力的培养,所以这时候的工学结合活动就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而且这个时期,大多数学生开始为就业做准备,所以教学的安排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就业的需要,工学结合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在进行工学结合活动设计时,充分考虑培养目标的需要,设置一个与人才培养相吻合的活动目的,并且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认真规划、合理设计每个阶段的工学结合活动,才能保证工学结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3 工学结合活动设计要充分考虑组织实施的可行性

再好的设计脱离了现实基础就失去了意义。同样的市场营销专业,在不同学校,其学生的就业行业、岗位可能会有很大差异,不同学校其所拥有的资源、条件可能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工学结合必定要结合本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开展。

近几年来,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有近一半去金融企业就业,多数的岗位是客户经理。而且我院与金融系统具有广泛的口碑和联络,但是与一般的商业企业和零售业界没有什么联系,这对我们工学结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我们工学结合产生了一定的困扰。金融行业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且金融企业的营销工作比一般商业企业难度大得多,在校学生很难胜任。再加金融企业工作的特殊性,即使是金融专业的学生也很难在学期间找到实习的机会。对我们来说,安排大批的学生参加金融企业短期的岗位实习困难很大。我们也尝试着联系了一系列的商业企业,这些企业规模不大,经营不是很稳定,我们当时只实施了一届学生,第二年就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继续实行。事后我们认真研究了这一情况,发现不同企业的需求是有差异的,要保证不同企业在同一时期接收学生实习,组织和实施存在较大的困难。另外,我院地处远离城市中心的高教园区,与高教园区相邻的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园区,并且园区内基本上是企业的制造车间。可以这么说,在我院附近很难找到可以提供学生实习的场所,而要到城市的其它地方找到学生可以实习的场所,交通和安全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要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性、常规性,就要从环境、条件、资源等到多方面考虑活动的可行性,对我院市场营销专业而言,要依靠行业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开展工学结合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为此我们认真分析了营销职业能力形成的特点,营销工作的特点,紧紧抓住真实市场环境这一要点,立足于本校的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市场环境、学生身边的市场环境,进行了工学结合的设计。

2 工学结合活动系统设计

在认识了工学结合机制设计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我们着重分析了营销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进程,针对学生在校的三年时间设计了工学结合系列活动。根据教学进程的安排,我们将这个高职阶段工学结合活动分为营销意识培养、基本营销能力培养和营销综合能力培养三个阶段。

2.1 营销意识培养阶段

现在升入高职的基本都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特别是进入我院营销专业的学生,从金融专业调剂来的居多,可以说学生对营销专业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再则第一学年专业课开得少,学生对专业的接触比较少。第一学年专业教育的重点就放在营销意识的培养上,在此目标下,我们设计了始业教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观察调研活动、认知实习活动四项活动。始业教育活动安排在学生刚来学校报到时,由一场讲座和外出参观2个活动构成。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开设有关营销职业介绍方面的讲座,以及安排学生去著名的消费品公司参观,让学生认识营销职业和营销工作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第一学期我们还安排学生参加大型展会的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第二学期结合专业课程《市场调研》教学安排,设计观察调研实践项目,既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暑假则安排学生参加认知实习,提高对社会的认识。

2.2 基本营销能力培养阶段

第二学年是专业教育的重要时期,专业主干课程的的教学基本都是在此时完成,学生应该培养起营销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工学交替就应该在营销职业能力培养中发挥作用。为保持与教学进程的一致性,也为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和提高,根据每个学期专业课程教学的不同,设计相应的工学结合项目。第三学期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引进企业策划项目,安排营销策划比赛。第四学期安排推销实践,学生可以以各种形式,推销指定的产品。这年的暑假则安排学生参加专业实习,这次的实习要求学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运营和营销的具体情况,同时了解营销岗位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2.3 营销综合能力培养阶段

第三学年,按照我院的教学安排,第六学期为顶岗实习阶段,第五学期有一部分学生已经进入订单班,开始订单课程的学习,即留在原专业的只是一部分学生。虽然学生情况比较复杂,因为报名参加订单班但是没有被录取,也有衷情于本专业的,但是至少有一点,多数学生是打算以营销岗位为目标的,明智的学生会开始做些就业的准备。这时我们的培养目标应为营销综合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此时工学结合可以模仿技能大赛的的形式设置综合实训项目,甚至专门开设一门课程,保证学生足够的训练时间。

我们所设计的工学结合活动对企业的依赖性很低,可以说多数活动是在学校的条件下开展,这样可以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校内实践虽然形式上缺少了企业这个环节,但是对于市场营销这类专业这么做同样不会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因为现代社会市场无处不在,所不同的是受地理位置和条件的限制,我们很难利用丰富多彩的社会环境,将重点放在了学校周围、学生身边的市场环境,学生市场虽然小一点,但是同样具有个性、活跃、丰富多彩等现代市场的特点,而且学生又比较熟悉和了解,更易进入角色。对工学结合活动进行系统设计的好处是可以根据职业能力养成的规律,配合教学进程的安排,结合本院的特点和资源,有序地开展实践,减少了盲目性和重复性。

但是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科学的组织形式和具体的管理措施,工学结合的有效性还是难以得到保证的。我们的活动对象是全体学生,就如上课一样,这样的教学活动至少大多数学生都应该参加。但是就我们以往的实践表明,没有科学的管理和考核,学生的参与度很低,就如第二课堂、技能大赛等活动,因为是自愿原则,参加的学生并不多。

3 活动组织形式和管理措施

不同阶段,工学结合的目的不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有差异,活动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措施自然应该有所不同。第一阶段,营销意识培养阶段,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刚刚起步,这时的活动老师主导得比较多,特别是新生报到始业教育阶段。如参观活动,老师联系好参观地点,设置好思考题,学生带着问题去参观,根据自己的思考做出回答。再如调研实践,这时老师会设计好调研工具,由学生拿着工具去实施现场调研。第二阶段,在基本营销能力培养阶段,则会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性,这时老师的任务是命题和考核结果,项目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到了第三阶段,即综合营销能力培养阶段,老师只是给出活动的主题和项目考核的要求,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即此时老师只给出活动规则,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可以这么说,伴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能力的提高,工学结合活动形式和管理措施也做着相应的调整,目的是保证学生参加每一次活动都能获得能力提高的机会。

每一次工学结合活动结束,我们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并且每次考核的内容和要求都会随着活动要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教学进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也就是提高活动的有效性。

相信在完善的工作机制的指导下,我们的工学结合活动一定能摆脱原有的盲目性、临时性的弊病,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能真正发挥出工学结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光罗.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新探[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44-48.

[2]平怡,李本初.关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的思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2009,V15(1):113-114.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篇8

(一) 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分布情况

从毕业生的岗位来看, 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家电零售商企业、房地产业, 汽车销售岗位, 分别占总数的26.5%, 18.3%, 19.2;其次是在企业、公司做营销管理和产品推销工作, 这类人员分别占总数的10.2%, 14.4%;三是从事个体及其他行业工作, 这类人员占总数的14.4%。调查表明, 该专业的就业岗位面较宽, 而且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能从事工商企业的营销以及相应行业的产品推销和营销管理工作。

(二) 应加强的能力

在专业能力方面, 被调查对象普遍要求加强营销策划、市场调查分析、商品推销和营销实务的能力;在综合能力方面, 要求加强计算机在专业中的应用、语言表达以及营销写作能力的培养, 如表1所示。

(三) 应加强的实践环节

在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问卷调查和走访中, 毕业生认为应加强商品推销实训、营销谈判实训、营销策划实训和毕业综合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同时, 不少毕业生认为应取得一至两个工种的技能操作等级证书, 以此形成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如表2所示。

(四) 该专业的主干课在现场中实用情况

毕业生认为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实用的主干课程主要有现代市场营销学、营销策划、推销技术、销售心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品知识等, 它们是本专业必须掌握的知识, 如表3所示。此外本专业应加强计算机在专业上的应用、商务专业英语、商务写作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五) 毕业生在现在工作岗位上应急需提高的能力

毕业生普遍认为应急需提高的能力主要集中在营销策划、营销的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等方面, 如表4所示。该结果表明, 很多毕业生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跟不上工商企业营销活动的发展变化, 不仅要对市场营销等知识熟悉, 而且还要对现代市场营销的新理论、新观念有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因此他们急需“充电”提高。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一)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市场营销人员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毕业生应当掌握

必须的文化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和能力,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具有实践动手能力强和一定的创新精神, 在工商企业从事营销策划、商品推销、营销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 构建“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1”是一种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它是指学生在学校前两年通过理论课教学、校内实践教学的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 培养其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 最后一年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及人才规划, 从“大二”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作为自己的人才储备与培养对象, 通过与学生签订协议, 明确学生毕业前应具备何种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质, 提前到企业进行“预就业”的一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预就业”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环节, 在教学管理上, 建立“工学结合”教育教学质量监督机制、质量信息反馈机制, 由学院、企业共同实施质量控制, 学院负责考核理论教学部分, 企业负责考核实践教学部分, 定期开展评教、评学、评管;在教学过程中, 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经营运转活动尽量协调一致, 实行“理论——实践——理论——实践”双循环互动教学模式;在教学资源利用上, 把企业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作为专业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利用企业的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 帮助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 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毕业时, 用人单位对其进行考核, 录用合格者。

(三) 改革课程体系

1.采用倒推法, 设置课程。

由企业人员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对企业、行业营销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进行分析, 采用倒推法, 即学生就业岗位——岗位技能要求——专业知识要求——核心能力要求, 由职业岗位, 进行工作过程剖析, 从所有职业岗位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出典型工作任务 (行动领域) , 再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学习领域) 体系: (1) 素质教育学习领域由思想品德、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和计算应用 (经济数学、计算机文化基础) 等子模块构成; (2) 专业核心技术学习领域由管理 (管理基础、企业管理、经营战略管理) 、市场营销 (现代市场营销实务、推销技术、营销心理学、营销策划、网络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 、公共关系与实务 (营销谈判、社交礼仪) 等子模块构成。

2.整合优化课程。

根据专业能力要素的具体要求和课程目标设置, 通过对典型工作 (任务) 按能力递增进行教学论加工, 有机整合优化课程, 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之一。它既可减少课程门类和教学内容的不必要重复, 又更加体现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

(四) 加强工学结合 注重能力培养

1.建立“工、学”结合的实战营销教学场所。

构建“工、学”一体化全新的营销教学场所:学生实习商场、模拟营销教室 (公司) 、营销策划咨询公司、校外实训基地等, 采用“学习——实习——再学习——再实习”的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讲授后, 把学生由课堂直接带入企业, 参与企业的实际营销工作, 为企业进行市场调查、产品推广宣传、市场铺货理货、处理客户投诉、营销方案策划等多种实际营销工作, 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体验、感悟、把握产品营销的真谛, 从而解决单纯课堂教学带来的使学生对营销的模糊、困惑、漠生, 甚至恐惧的问题。

2.采用模块实训法。

根据专业技能特点和课程知识本身的支撑, 将营销专业实训分为课内实训模块 (含营销案例分析、技能拓展、项目任务) 、现场实训模块 (含卖场推销、上门产品推销、市场调查实训、营销认识实训、营销策划实训) 和岗前实训模块 (毕业顶岗实训) , 各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 又有机结合。这样使学生在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有机结合, 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采用“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 围绕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组织教学, 引导学生通过杂志、电视、图书馆、互联网及市场各方面获得的资料信息, 设计情景进行市场细分、目标顾客群选择、顾客异议处理、促销策划等有目的训练, 并介绍自己对营销问题的认识和见解, 对推销技巧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对产品的说明、示范的设想;对某种产品营销方案的整体设计思路等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

[2]舒卫英.“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16.

[3]申学武.建立完善的“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几个关键环节.[J].现代企业教育.2007.1.

[4]温家宝.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5.11.7.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初探 篇9

1 建设市场营销专业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建立市场营销专业群能够带动相关专业的水平的提升。市场营销专业所在专业群覆盖专业有:连销经营管理、广告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以及电子商务 (网络营销) 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各专业间在技能训练课程、实习基地、师资力量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市场营销专业群将面向企业, 根据企业所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的要求来设计教学重点和实训重点, 另外, 市场营销专业群的各种资源各分专业可以共享, 在提升专业群整体水平的同时, 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训室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都相应得以提升。以核心专业市场营销与子专业网络营销专业的关系为例, 市场营销以传统营销为主, 网络营销是现代营销的一种, 网络营销和传统的市场营销, 不管怎么说都是营销活动, 营销的对象即消费者需求是营销活动的归宿, 网络营销活动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现象, 它具有虚拟的特点, 但它是现实的延伸, 它营销手段的进一步发展。反过来想, 网络营销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应用又充实了传统市场营销的内容。二者形成了互相促进的态势。

建立市场营销专业群可以节省专业建设的大量资本。除了资源共享、互相促进本身就是节约成本的一个方面外, 建立市场营销专业群可以利用品牌优势, 提升专业群内各专业的价值。一般地说, 市场营销是许多高职院校的老专业, 同时, 大多建成了国家级或省级品牌专业, 以市场营销品牌专业建设专业群, 可以使群内各专业都具有品牌效应, 这就节省了群内各专业建设品牌专业的大笔费用。

建立市场营销专业群也是让专业管理走上现代化之路的手段之一。“集约管理等经济学概念走进原本衣食无忧的高等教育, 集群、集成等技术领域的方法手段经管理学化, 也被广泛运用在了高校办学实践当中。这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行集群化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这个原因造成的专业建设集群化可以形象地称为被集群化。”[1]试想, 如果高职院校其他专业都走上了集成化、现代管理之路, 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确实是迫在眉睫之事。

2 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程序和方法

2.1 确定服务对象

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与企业的大营销紧密相关, 具有相当强的针对性, 建设的出发点是满足企业对高等实用性营销人才的需求, 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会随着企业本身的发展情况和市场的变化情况而变化, 这就需要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具有柔性化特点, 以“不变应万变”, 即市场营销专业群的主体课程板块相对不变, 而辅助课程板块可以因时、因情况变化不断适应。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的宗旨是培养高级营销应用型人才, 因此, 服务企业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服务学生,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企业的需要来安排教学内容, 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级营销应用型人才。

2.2 构建建设思路

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不是简单的几个相近或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拼凑和组合, 而是要探索专业群内在的联系与规律, 因此, 构建建设思路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充分利用相关专业教师对服务对象的企业作深入调查, 真正摸清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的具体清单, 企业本身营销岗位群内容及结构, 企业需求营销人才的结构及特点, 再摸清市场营销专业群本身资源的家底, 二者之间的差距是什么?可以使用SOWT分析方法, 知道本专业群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 制定如何扬长避短的建设策略。其次是在市场营销专业群中, 一要明确市场营销是核心专业, 二要明确它的相关专业, 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营销与策划、广告经营与管理等等, 三要明确市场营销专业方向, 如网络营销方向、连锁经营方向、广告管理方向、公共关系方向及具体产品类别方向等等。最后找出各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完成建设框架。

2.3 明确建设内容

如果市场营销专业群的群内专业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广告管理, 一般认为, 市场营销专业群的核心课程群由《市场营销管理与实务》、《商务谈判》、《创业管理》、《销售实务》、《网络营销》、《广告策划》等6门课程组成。这些核心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群的主要教学内容, 它们的改革与建设的成果应能使所培养的营销人才具备职业能力。按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标准, 着力打造这些课程, 根据专业群建设目标,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 对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合理整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2.4 开放办学形式

开放办学的形式有许多, 校企合作是最重要的形式, 校企合作的形式也有很多, 其中, 我们就很选择哪种形式为市场营销专业群主要的开放办学的形式呢?我们先来看看校企合作有哪些形式。许多高职院校的大量实践来看, 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形式, 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 适用市场营销专业群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是集群化这种特别形式, 集群化合作形式可以包含其他几种形式, 可以向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进军, 建设的复杂程度较高、工作量大, 特别有针对性。特别适用市场营销专业群, 可以考虑用市场营销专业群适应企业群的岗位群。

为了校企合作走上稳定、正常和可持续之路, 切实为企业搞好服务, 进一步提高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 促进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应该建立具有特色的相关管理制度, 比如, 可以建立校企合作运行管理制度、校企合作的联络员制度、企业营销骨干到校兼课制度、学校到企业挂职锻炼制度等等。拿校企合作联络员制度来说, 这个制度看起来很简单, 操作也很容易, 但其作用却不小, 它是校企日常沟通的桥梁。联络员应该熟悉所联络企业的基本情况, 道德品质良好, 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 具备一定的校企合作的基本知识工作能力。联络员要与企业定期联系, 熟悉和掌握联络的企业的基本情况, 特别是企业变化的情况, 并负责向市场营销专业群负责人报告, 把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的信息及时通报给企业。

3 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需要讨论和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3.1 如果条件尚不具备, 强行上马会适得其反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近几年实践表明, 专业群建设对高职院校意义重大, 于是,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本身都高度重视, 因此, 专业群建设成了高职院校近年专业建设的一个热门话题, 大家纷纷上马搞专业群建设。其实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 与其他专业群还不同, 如果条件尚不具备, 强行上马会适得其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审查市场营销专业群内若干个专业的技术基础是否相同或相关?是否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术能力要求?能否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的若干个专业?是很重要的。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 不如暂时不建, 否则, 会有很不好的后果。假设某学校有市场营销专业, 计划建设市场营销专业群, 但该校并没开设像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营销与策划、广告经营与管理等相近或相关专业, 或不具备开设这些专业的能力, 而是简单地凑合了一些不相关联的专业, 这就导致“造成资源没有得到共享, 反而限制了该专业的发展, 无论从学生就业, 还是为企业提供服务来说, 这都是有局限的。当然, 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其他问题, 比如核心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等。”[2]

3.2 充分体现集群思想

市场营销专业群的专业不是所含专业越多越好, 更不是几个相近专业的简单组合, 一定要体现集群思想。“集群本意是指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 在某一时期内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同一种生物在一起生活所产生的有利作用成为集群效应。……集群式建设的最大优点是群内各子系统永远都可以享用最优化的教育资源, 子系统某一要素残缺或薄弱都会得到专业群系统要素的支持。”[3]要充分体现集群特点, 在市场营销专业群中, 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广告管理四个专业发挥核心竞争力, 形成一个强大的专业组合战斗群, 回避单个专业教学资源不足、教学实力不强等弱点。把核心专业作为发展专业群的突破口, 提高核心专业的辐射能力。

3.3 合理运用“无界化理念”

“无界化理念认为, 现实中的问题是不分界限的, 无法看到工程之间的界限或学科专业之间的界限, 而学科、专业之间的教条划分和藩篱割据毫无意义并阻碍创新。”[4]这个理论符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认为:万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 在市场营销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广告管理专业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 这些专业的课程之间也存在着联系, 这种联系是固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 但并不是说, 我们在这些固有的联系面前束手无策, 可以找到各专业之间及各课程之间联系的特点建立新的联系和具体的联系, 为我们所用。无界化理念实质就是告诉我们, 不要用一种人为的条条框框来束缚自己的头脑, 甚至可以把任务因素都可以放在一些思考, 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因素为我所用。“魔球理论” (也称信息交合论) 是充分合理运用无界化理念的方法, 是市场营销专业群建设中的一个极好的创新方法。其具体操作程序是:把需要创新的目标作为横坐标, 如市场营销专业, 把各种信息或因素作为纵坐标, 可以是市场营销专业群相关因素, 如电子商务专业, 网络营销课程等等, 也可以是非市场营销专业群相关因素, 像人口、天气、江苏、体育、房地产、小孩 (无穷) 等等, 通过横坐标信息或因素与纵坐标信息因素进行无数次交合, 从中发现有用的、有新意的信息, 根据需要加以整理, 或许就会有一个新的发现。

参考文献

[1]钱结海.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0 (5) .[1]钱结海.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0 (5) .

[2]赵昕.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践的思考与认识[J].高等职业教育, 2011 (6) .[2]赵昕.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实践的思考与认识[J].高等职业教育, 2011 (6) .

[3]钱结海.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0 (5) .[3]钱结海.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0 (5) .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篇10

关键词:中职,市场营销,教学工厂建设,对策方法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 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与企业实际发展相脱离, 在人才培养方面满足不了现代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归根究底, 是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过分强调理论教学, 在实训教学环节重视不够、教学不力, 培养的学生不了解企业实际运作情况, 缺乏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建设落后, 教学实训条件和校内外实训基地不具备或不完善, 教学环节缺乏必备的软硬件设施和教学手段。因此, 要提升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质量必须根据中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 明确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加强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建设。

一、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的内涵与外延

“教学工厂”的概念最初是为满足企业对学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学校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情况下提出的一个先进办学理念。它是以学校为本位, 在现有的教学系统中, 包括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的基础上设立的, 全方位营造项目引导、工厂实践环境的办学理念。

从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的内涵来看, 它其实就是根据“工作过程导向系统化”的现代职教理念, 在合理分析企业社会对市场营销学生需求和中职学生素质特点的基础上, 改革原有课程构架, 开发基于实施模块式一体化、项目化教学形式的适合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训教学场所和内容。

从外延来看, 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应根据学生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不同层次划分不同类型:

第一类是用于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营销以及企业管理理念为主的专业实验室。

第二类是用于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营销实践能力为主的模拟或实体校内实训场所。

第三类是借助社会和企业力量, 在“校企”深度合作基础上建立的用于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营销实战能力的校外实训基地。

二、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建设的对策与方法

从以上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内涵与外延的界定来看, 要建设好这样的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整合与市场营销专业相关或相近的其他经管专业实训资源条件, 建立和完善营销大类专业实验室

与一般的工科类实验室相比, 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应该由多媒体中控系统、网络服务器、教学投影机、教学电脑等一般教学硬件以及与市场营销教学相关的软件平台共同构成。根据学校规模和条件, 在考虑实验室建成后利用率的基础上这些仪器设备等硬件条件可以与财会、物流等经管类相关或相近专业的实验室整合利用, 即相同的硬件基础上配不同专业适用的软件平台。

以南京世格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SimMarketing市场营销专业模拟实验教学软件”为例, 该教学软件平台可以为学生构造了一个虚拟的营销商业环境, 学生可以集中演练他们所学习的营销理论和技能, 充分体验企业从市场调查、竞争企业分析、营销战略制订到具体的营销战术的决策组织的全部过程。教师也可以在学生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的阶段, 利用该软件组织学生进行集中的模拟训练增强他们的实务感性认识, 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此外, 作为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也应包括近几年在中职学校兴起的ERP沙盘模拟实验室。与一般传统的实验室不同, ERP沙盘实验室是采用一种体验式项目化引导来开展教学的实验室。实验课程以手工沙盘和电子沙盘为教具, 通过模拟制造生产型企业的实际经营运作, 在团队协作中把握企业战略规划、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物资采购、生产组织、财务核算和管理等一系列企业活动, 理解企业实际运作中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协调并对企业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认识。因此, 此实验室不仅适用于营销专业学生, 也适用于财会、物流等所有经管类学生, 是整合后的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之一。

2. 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建立一批由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日常经营管理的校内模拟甚至实体经营企业

中职学校在建设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的过程中, 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此类“教学工厂”的模式不固定, 无法像工科类教学工厂一样, 只要有固定场所、有固定的几十台仪器设备就可以创建。但也正因为这一点,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的形式就可以实现多元化, 建设主体也不必完全是学校。可以在充分利用校内学生创业资源的基础上, 建立完善一批由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日常经营管理的模拟甚至实体经营企业, 成为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校内实训的场所和“教学工厂”的一部分。

实际上, 作为学生创业的企业, 它们投资可以不多, 规模可以不大, 经营范围也可以很有限, 甚至经营买卖也可以是模拟的, 但是“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 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在这些校内模拟或实体企业的自主经营管理, 充分发挥其所学之长, 从而在体验市场营销经营实践乐趣的过程中, 提高对营销管理知识的认识, 锻炼营销管理的技能。

更主要的是, 加强这些模拟或实体经营企业的建设, 把它们作为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的一部分规划进来, 教师就可以把《营业员技能实训》、《营销员技能实训》等实践课程的教学从传统课堂“搬进”这些模拟或实体企业, 充分合理利用企业中的货物、道具、场地等一切资源, 采用情景式体验式教学方法, 把更多的营销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这不仅建设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校内实训场所和“教学工厂”的初衷, 更是提高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质量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

3. 充分发挥“双元制模式”优势, 加强校企合作, 建设一批学生校外实习基地

要进一步建设好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 绝不可以关起门来“闭门造车”。利用“双元制模式”的平台, 深化校企合作不仅是现代职教的理念, 也是把“教学工厂”建设从校内引向校外的捷径。

中职学校在建设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过程中, 可以加强与各类相关企业合作, 采取订单培养、中间实习、顶岗实习等各种形式的合作, 与企业挂钩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把“教学工厂”从传统的校内引向校外, 利用校外企业资源让学生可以在实习中更多的获得实际上岗操作机会, 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本企业和产品的情况, 包括产品知识、企业概况、行业环境、岗位职责、业务规范等, 培养学生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产品鉴别能力、市场调查能力、推销能力、谈判能力、与人共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 并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成才开拓现实途径。

当然, 校外实习基地是校企合作的桥梁, 是师生接触营销管理实践的载体。实习基地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 学校要关注基地企业的营销与管理发展, 多派遣专业教师积极开展业务交流与合作, 善于从理论视角为企业把脉、为企业解决营销难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进一步完善学生校外实习基地, 巩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的外延。

三、结语

当前,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出台, 国家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和扶持。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我们只有紧紧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期, 解放思想, 依据企业社会对市场营销人员的要求, 不断加强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工厂”建设, 提升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质量, 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育教学才可以变得充满吸引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志勇.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1999

[2]姚丹, 鲍丽娜.市场营销实训教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

[3]王新玲等.ERP沙盘模拟学习指导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4]王卫东.浅谈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35)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发展问题探析 篇11

[关键词]高职院校 市场营销 专业发展 人才需求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038-04

市场营销的目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交换(或交易)过程,达到满足组织或个人的需求目标。市场经济是与“市场”和“竞争”相伴而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要想成功推销其产品或服务,都必须进行市场营销。可以说,市场营销行为是与市场密切相关的人类活动。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市场营销人才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抢手货”。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历程表明,在各类人才需求中,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始终是供不应求的紧俏专业。改革开放之初,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一些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在开设市场营销专业之初,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各学校都是在摸索学习,在专业建设和办学管理过程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现有的人才培养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难以有效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正确认识市场营销专业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和发展问题,并积极探索市场营销专业发展新思路、新对策,是高职院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一、正确认识和理解市场营销专业

所谓市场营销,是指企业组织以顾客需求为中心,以最有效地促进产品(或服务)的销售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包括产品(或服务)的开发研制、定价策略、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物流服务、售后服务等活动的总和。正确理解和认识市场营销专业,是建设好市场营销专业、实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市场营销专业应用范围广、发展潜力大。任何企业组织,如果要面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就必须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就会形成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市场营销是当前人才市场最紧缺的岗位,但又是录用率低、流动性强、流失率高的岗位。之所以形成这种状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求职者的认识和态度问题。一些求职者片面地认为市场营销就是帮老板推销商品的,是底层工作。事实上,市场营销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是培养个人能力的最佳岗位之一。当然,大学生学习期间缺乏实践锻炼,工作能力亟待加强,综合素质亟待提高,也是市场营销岗位录用率低、流动性强、流失率高的重要原因。

其次,市场营销是一个岗位需求量大、前景广阔的专业。在毕业生就业难、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就业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意义非常重大。目前,其他专业岗位大多已趋于饱和,而市场营销仍高居人才需求的榜首,人才供需缺口很大,这表明市场营销专业前景广阔。同时,市场对营销人才的学历要求并不高深,但却对这类人才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职业道德、综合素养等要求较高。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方面不具备优势,但更强调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综合素养等能力的培养。一些单位在招聘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时,大都提出了“工作经验”方面的要求,这令动手能力相对较差的大学本科生难以在市场营销岗位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再次,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尽管以最优价值销售产品(或服务)是市场营销的主要目标,但市场营销活动不是简单的“卖产品(或服务)”,而应该包括产品研发、广告制作、产品定价、促销策略、物流服务、售后服务等在内的一系列综合性工作。因此,市场营销知识应该包含多学科知识,市场营销人才还必须对商品有深入了解,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公关和谈判能力、敏锐的市场分析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事实上,许多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都缺少这样或那样的知识。正因为他们知识结构不全面,难以在市场营销岗位上取得理想的成绩,结果是“费力不赚钱”,反过来他们还认为市场营销“没有技术含量、没有稳定收入、没有社会地位”,这显然是片面的、错误的观点。事实上,行行出状元,只要把学生培养好,让学生成为满足市场和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学生的就业机会就会很多,就业前景也会更加理想,最终必然会形成高职人才培养与毕业生就业良性发展的大好局面。

二、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国际化、市场化的挑战。我们要真正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之中,就必须全方位开放市场,企业组织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也必将趋于多样化,而高职教育本身也将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因此,高职院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必须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趋势,以及学院自身的资源、条件,着力打造专业特色和品牌,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型营销人才,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并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笔者认为,未来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首先是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日趋规范化。职业院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最早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为顺应改革开放、活跃经济的需要,一些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但在专业发展和建设的初期,各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办学经验、知识积累、师资力量等各方面的问题,专业建设在摸索中前进。由于缺乏现成经验的借鉴,当时的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是不规范的。随着职业院校办学经验、知识积累的不断增加,师资力量的不断增强,各职业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日趋规范化、教学管理日趋成熟化、教学质量评价日趋标准化,这种趋势在当前和将来必然会持续下去,并会得到不断强化,并将成为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其次是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不断加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样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人才培养质量合不合格,关键是看市场认不认可、学生就业成不成功、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不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高职院校只有培养出社会满意、企业接受的专业型人才,才能得到社会认可,才能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而要培养出社会满意、企业接受的专业型人才,必须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生产实习等紧密结合,共同推进:既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生产实习获得劳动技能、实践经验、职业道德的培养。校企合作,就是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生产实习紧密结合的最有效的途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必将有效提高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再次是开放式教育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趋发达,网络教育、远程教育开始成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形式。与此同时,校企合作的不断加强,客观上也要求高职教育摆脱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朝着开放式教学模式改进。在可以预想的将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必然越来越开放,届时,系统的理论教学、生动的案例教学、充足的实习机会,将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提供无限的空间,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必然获得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将得到有效培养、全面提高。

三、未来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市场营销是一项包括产品开发、广告制作、产品定价、促销策略、物流服务、售后服务等在内的综合性工作。因此,市场营销是一项极具挑战性、极富发展潜力的工作,不仅对从业者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对培养人的素质和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未来市场营销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首先,未来市场营销人才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市场营销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其知识体系应该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法律、心理等多学科知识。市场营销已不是简单的推销,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人要想成为成功的市场营销人才,必须具备多学科知识,必须具备艺术家的心态、学者型的脑袋、技术者的手脚。同时,市场营销人才还必须具备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较强的亲和力和交际能力,这样才能与客户谈得来,才能与客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才能与客户亲近,取得理想的市场营销效果。

其次,未来市场营销人才应具备较高的敏锐性。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作为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一方面,市场营销人才在与客户的谈判中,如果能敏锐地察觉客户的心理,就能有的放矢地谈判,并取得谈判的主动地位,取得最佳的谈判效果。另一方面,市场营销人才如果能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对市场需求、市场价格等能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快速的反应,就能够在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而不是呆板地执行企业委托的营销计划,这对企业及时调整战略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再次,未来市场营销人才应具备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成功都必须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营销人员要想取得理想的营销业绩,就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和持久的努力:在学习阶段,他必须刻苦钻研理论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在学习、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我;在工作阶段,他必须坚持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不断总结工作中的成败得失,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营销大师”,取得理想的营销业绩。

最后,未来市场营销人才应具备健康的品质。营销行为是营销人员与客户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这个互动过程中,营销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有足够的自信,包括对自我的信心,对所服务企业和产品的信心,以及对顾客的信心。只有足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营销这份工作,才能成为一名优秀、敬业的营销人才,才能在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本职工作;只有对所服务企业和产品有足够的信心,才能挖掘出产品的特性,使你在客户面前底气十足,信心满满;只有对客户保持良好的信心,并以足够的谦虚、真诚和好学的态度对待顾客,才能赢得顾客的尊重和满意,才能达到成功营销的目的。

四、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招生困境,这种招生困境在市场营销专业中表现得尤其突出。深入分析市场营销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首先,自信心不足是影响学生职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他们在高考中发挥得并不理想,不得不选择职业教育这种形式。这种考试失利可能影响学生的心理,使其丧失学习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并作出较低的自我评价,进而影响学生职业自信心的形成,认为自己成不了大事、成不了气候。这种自信心的缺失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影响尤其突出。与其他理工科专业不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更需要与各种各样的顾客打交道,自信心缺失就会使人畏首畏尾、犹豫不决,进而会压抑其内在能力的充分发挥,也难以使顾客产生信任感,影响市场营销的效果。

其次,班级规模过大,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加上国家对职业教育政策的倾斜和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职学生数量大增,班级规模越来越大,特别是高职学校的文科专业,班级规模动辄五六十人,甚至更多。高职学校专业班级人数过多,表面上是学校发展形势良好的表现,实际上却实显了高职教育资源投入的严重不足。由于班级规模过大、学生人数过多,课堂教学秩序也就难以把握,教师难以针对学生实施特色化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个性,最终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的推进,从而影响高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功利化教学是影响综合素质培养的关键因素。在市场化条件下,作为理性的经济人,高职教育注重技能培养本身无可厚非,而且技能培养也应该是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现实的情况是,受功利思想影响,一些高职院校过于强调技能培养,以至于在办学实践中,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职业道德、思想素养的“软素质”的培养,具体表现为一些职业院校较少开设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观、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一些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片面地追求节约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严格按“格式化”培养人才,结果只能培养出固定规格的“产品”,而不是具有创造性、创业性、创新性的综合型人才。

最后,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影响了学生技能的培养。校企结合是实践教学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内在要求。搞好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要求学生真正回归企业,真正融入市场营销实践活动之中。然而,一些高职院校虽然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但学生的生产实习并没有完全得到落实,一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仅仅停留在意向层面或协议层面,没有形成双向互动、关系稳定、运转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有的学校对学生的实习、实训采取“放水”的形式,对学生是否参加实习实训、参加实习实训的时长、参加实习实训的质量、实习实训质量考核等不闻不问,实习实训成为了学生的“自由活动”和“大放假”,难以有效获得技能培养。

此外,师资力量不足也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师资力量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招生规模大增,但在师资力量方面,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及时跟进。在数量方面,很多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师生比不达标,教师数量不足导致工作负荷过大,教师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开展教学研究、企业实践。在质量方面,多数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来源于高校,没有市场营销的实践经验,“双师型”师资严重不足,这直接影响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效果,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五、促进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趋势以及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促进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职教方法和理念。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也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条件下,以知识经济为原动力、以高新技术和信息化迅速崛起为标志的新经济形态,逐渐取代传统经济形成的统治地位而成为未来经济的主流,这对人才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顺应知识经济和创新时代的要求,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市场营销专业而言,就是要将市场营销理念贯穿到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使营销观念深入人心,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重视,这是职业院校办好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和前提。

二是要明确培养目标,改进教学内容和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对于市场营销专业而言,学生的技能除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外,更主要的是心理素质和社交能力。搞好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首先明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结合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一方面,要针对经济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加计算机知识、市场竞争知识等教学内容的传授。要注重案例分析,避免单纯的、枯燥的理论教学,避免照本宣科。另一方面,要根据现代经济发展趋势,创新市场营销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直邮营销、电话营销、网络营销的能力。要将课堂教学与小组讨论、模拟营销、现场指导、个别辅导等活动结合起来,做到因材施教、特色施教,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是实施差异化战略,加强特色专业建设。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教育必须面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职业教育更是如此。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起步较晚,所培养的人才层次较低,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品牌意识、特色意识,注重培养特色和亮点,注重打造特色专业,并以此为龙头,充分发挥这些专业的示范、辐射功能,提升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但趋同化现象较为普遍,差异化不明显,难以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因此,高职院校要在明确办学定位、充分挖掘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确立差异化战略,形成与众不同的专业风格和专业特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从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学生素质、招生就业、社会声誉等多个方面,建立对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引导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并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提供参考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雄厚的师资力量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得到企业认可的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必须首先构建一支质量过硬、素质较高的市场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当务之急,是要针对师资力量短缺、实践经验不足、知识结构相似的问题,在大量引进教师(尤其是引进生产一线兼职教师)的基础上,鼓励在职教师到校外从事技术兼职、参加国家认可的各种执业资格证书考试,以满足学校“双师型”人才的要求。从教师自身来说,首先要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知识,以充实自身的理论体系。其次要积极参与各种科研活动,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再次要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生产实习活动,包括为企事业单位提供营销策划、提供咨询服务、开展社会调查、担任营销顾问等,要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活动,得到锻炼和提高。

五是完善就业机制,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检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只有其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高的就业率,才算得到了社会和市场的认可,才能做到学校、家长、学生、用人单位“四满意”。因此,高职院校要针对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就业率低的现状,完善就业引导机制,加强对毕业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引导,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推动职业教育事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翟玉强.我国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9).

[2] 何京蓉,颜帮全.创新地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3(10).

[3] 徐斌,甘建平.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市场理论与实践,2013(12).

[4] 张雅静.高职高专市场营销课程主要技能及考核办法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2).

[5] 郎群秀,史保金.中等职业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发展历史与未来[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6] 巴永青.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发展前景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0(3).

[责任编辑:陈 明]

[收稿时间]2014-12-19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南省社科基金(11YBB179)、湖南软科学2011ZK3128阶段性研究成果——李金保教授,课题主持人。

市场营销专业建设 篇12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优化培养方案, 以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中确立的应用能力的结构来确定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组成。实践项目内容设计、实施必须符合学生的能力要求, 实践项目的条件能够配套, 实践项目指导所需要的师资条件能得到保障。力求使学生成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特色鲜明的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符合市场营销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理念

市场营销专业是培养学生能够树立现代营销理念, 运用营销理论解决实际营销管理问题的能力。营销能力的形成需要营销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 但更需要在营销实践中去感悟和积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 更有助于学生对营销理论的理解, 激发理论学习的兴趣。因此, 在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中, 我们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 以理论应用于实践为主线, 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理念。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改革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和改革, 培养“适销对路”的营销人才。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 校内环节主要包括课程实训、毕业论文和第二课堂等。校外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校外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一)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1. 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配套,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改变以往的实践教学环节集中在几周的方式, 采取实践教学环节紧跟着专业理论教学的方式, 在每个学期均安排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相配套, 使得在专业理论教学不断深化的同时, 实践教学也不断地深化。例如针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市场调查”实训项目, 针对推销学课程的“产品推销实践”项目, 针对市场营销策划课程的“营销策划案设计”项目等等。

2. 推行“压缩理论、充实实战、理论与实践结合”模式。

“压缩理论”就是压缩理论教学学时, 浓缩理论教学内容。“充实实战”是指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在这个环节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最多。从实践内容看, 既要结合营销管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任务要求, 又要充分利用大连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与优势条件, 通过设计针对性的实践项目, 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 带着具体的营销问题, 走进企业, 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案。“理论与实践结合”就是学生在营销实践过程中, 对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提炼总结, 通过小组交流、教师点评的方式, 进一步完善实践操作过程和解决方案, 为下一轮实践项目的推进作好改进的准备。

3. 适时增设现代营销类课程。

目前各种现代营销方式, 如电话营销、网络营销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例如, 电话营销这个行业的发展迅猛, 从业人员需求量大增。从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 7%左右的毕业生在从事电话营销或与电话营销有关的工作, 因此我们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电话营销”这样的课程, 让学生在学习市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逐步掌握电话营销的技能。

4. 全程导入实践教学理念, 实践教学覆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 在培养营销专业学生的过程中, 充分利用自身生源条件、师资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培养有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的营销实战人才。因此, 在教学中全程导入实践教学, 形成了四年不断线的全周期实践教学体系。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过程时, 以知识运用和能力教学为基本目的和导向, 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尤其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将实践教学融入本科生四年全过程。第一学年进行两课实践、社会实践、新生研讨课。第二、三学年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训练计划、ERP沙盘模拟实训。大三、四年级开设高年级研讨课, 电子商务实验课。大四年级开展市场营销综合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这样可有效提高学生营销实践技能, 缩短学生进入各类企业以后的“适应期”。

(二) 将职业能力融入课程教学, 实施课证一体化教学

通过职业证书考试培训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直接对接的。将职业能力教育融入课程教学, 使学生课证一体化。既达到课程的要求又达到职业证书的要求, 课程学完就可获得证书, 使课堂教学和职业实践高度协同。这部分教学主要用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也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前全部通过助理营销师资格考试, 获得证书。

(三) 将学生课外活动专业化,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用人单位的了解, 在大学阶段担任过学生干部和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的毕业生工作能力较强, 因此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各种活动, 锻炼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为此, 我们围绕培养学生理论应用能力, 在创新活动中, 结合专业能力训练要求, 开展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娃哈哈杯市场营销策划、创业大赛等赛事, 强调学生活动的专业性和专业特色, 并在教学计划中有相应的学分要求, 保证学生的参与率。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组建了社团———营销协会, 并由市场营销教研室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由市场营销教研室教师组织创立的“大学生服务中心超市”极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 培养学生创新性地运用专业知识。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学校在2008年就将创新学分作为学生必修学分, 今年又对创新学分的实施细则作进一步的修订。

(四) 加强毕业实习,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毕业实习是全面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 是在课程实习基础上完成的最后一项综合性实践训练。因此, 毕业实习是在第八学期进行, 学生在毕业实习后完成实习报告, 要求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撰写毕业实习报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通过撰写实习报告, 一方面要求学生将在实习期间的所做所思所悟记录下来, 对工作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 提高写作能力;另一方面, 也能加深对自身的客观认识, 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 在学生的毕业实习过程中, 专业教师通过“一对一”的实习指导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定期的电话保持联系、追踪学生的活动, 交流的主要内容是要了解学生在工作期间的各种表现, 实习情况以及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践教学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为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培养一批与实践教学目标相吻合的师资队伍, 尤其是要制定新的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方法。为此,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工商管理系成立了“实践工作领导小组”, 建立了近十家校外实践基地, 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考核评价方法。

(一) 广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提出现实中的营销问题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在实践环节, 教师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条件, 设计针对性的实践题目, 必要时教师联系实习企业, 以学生为主体, 完成相应的市场调查, 创业企业的产品定位、渠道设计、价格制定和促销方案的拟订等。在完成每个阶段的实践项目后, 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汇报, 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并进行总结性点评, 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具体要求。在此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体”始终是教学过程的主线, 而把学生的“营销能力提升”作为最终追求的目标。

(二) 实施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 加大实践环节的过程考核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适时提供对应的实训项目的背景资料, 公布学生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经过分工、小组内部交流讨论, 完成本组的任务后, 通过课件形式在班级进行交流, 以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此外, 通过改革课程考核方法作为配套, 增加过程考核的力度, 提高平时学习效果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例如市场营销课程的考试, 理论课程的学习与考试占40%, 实践环节 (包括成员参与、团队协作、调查过程、方案的可行性与独特性等) 占40%, 小组交流汇报 (包括文字组织能力、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发现问题能力、改进与提高能力、实践任务完成情况等) 占20%。

(三) 建设不同类型实习基地实训,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院以培养市场应用型营销人才为导向, 以满足不同职业岗位对市场营销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目的。一是通过建立大量高起点的实践教学基地, 充分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给予学生更多的社会实践、实训机会, 使基础课知识与后续的专业课知识对口, 专业课知识与企业实际应用对口, 课内、课外实训与获得职业资格证接轨, 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能力。二是在企业专门成立就业实习基地, 改变以往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进行与用人单位没有直接联系的教学方式, 加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工作, 更好地实现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

(四) 坚持校企合作, 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分期、分批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训练, 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最新内容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此外, 组织教师参加市场调研项目和营销咨询服务, 以保证本专业教学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并促进教师了解企业的营销实践动态,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营销专业教师近年来利用所学的前沿理论知识, 已为多家大型企业做过咨询项目, 积累了丰富的咨询经验, 在合作中不断提升了业务水平。例如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与娃哈哈集团合作成立市场营销教育实践基地, 企业聘请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专业教师杨娜、王玲、王玉霞为娃哈哈市场营销教育实践基地学生团队的指导老师, 指导学生开展营销实践活动, 并对娃哈哈集团的营销人员进行培训及指导。市场营销专业学科带头人金依明教授在旅顺口区为多家企业兼任营销顾问, 为多家企业做过营销与管理咨询, 为保险业、商业、企业等多类型企事业单位做过营销培训, 普遍受到欢迎和好评。同时借助“校企合作”平台, 以合同或合作等方式, 从企业聘请一定数量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来校兼职, 承担一些职业技能、课程的讲授任务,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战操作能力。例如娃哈哈集团营销部专家来校讲授推销学课程, 将企业最新营销理念及时传授给学生, 深受学生的欢迎。

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效果

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在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市场营销本科专业得到了全面应用和深入推广, 通过与2009、2010级市场营销本科学生的座谈交流, 90%以上的学生认为以问题为切入点讲解相关理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85%以上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的设计对自己今后的工作会有较大的帮助, 从2012届毕业生的反馈情况看, 其在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建设, 本专业的学生素质达到思想素质“优”、文化素质“硬”、专业素质“精”、身心素质“健”, 使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 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一)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通过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 营销专业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意识被激发出来, 其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显著提高, 在各类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以2010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韩子彦为主的创新团队的《路亚钓具与路亚运动创业计划》获得了第八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三等奖;2009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张涛获辽宁省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三等奖;2010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张燕妮表现出色, 夺得第二届未来职场“108将”精英挑战赛比赛的亚军;2009级市场营销本科班的丁晏浩因在比赛中的突出表现, 2012年11月与大连亿达集团签订实习协议;另外还有多名学生被相关企业选中。由市场营销专业丁晏浩、张燕妮、李明珠、鲍景文组成的傲睨天夏团队获得2012年第五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辽宁赛区本科组二等奖。

(二) 学生职业能力强, 就业情况好

在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毕业生因具有较强的职业胜任能力, 受到社会普遍欢迎, 毕业生“双证书”率均在95%以上, 首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 就业专业对口率达到85%以上。毕业生深受行业企业的欢迎, 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和管理骨干, 为辽宁省内外的各企业输送了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在亿达集团、大连桃李、韩伟集团、青岛啤酒等企业都有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毕业生就业情况连续跟踪的反馈结果表明, 营销专业的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强, 上手快, 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 证明我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成功的, 为辽宁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合格的人才。

对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研究, 促进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本专业在逐步形成专业特色的同时, 及时总结经验, 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其他专业的发展起到了辐射和带头作用, 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所形成的培养理念、模式和运行机制等对其他高校相关专业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其他兄弟院校如渤海大学等, 都曾来校交流, 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在人才培养特色方面的做法予以肯定, 并在其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中, 借鉴和参考了本专业的做法和经验。但是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的市场营销专业更是如此。因为市场经济环境在不断变化, 企业的营销实践和反映实践动态的营销理论也在不断更新, 社会对营销人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也不断呈现新的特点, 因此我们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陈琦.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J].经营管理者, 2009, (24) .

[2]周梅华, 昌涛.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6) .

[3]蔡则祥, 刘海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几个角度[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3) .

[4]赵广华.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教学方式新探[J].教育研究, 2006, (6) .

上一篇:音乐创作中心下一篇:更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