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践基地

2024-09-21

专业实践基地(精选12篇)

专业实践基地 篇1

随着独立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 学院更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学生各种实习、实训活动, 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如何建设好一批稳定、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当前独立学院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与长隆集体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探索, 并取得一些成效与体会。这些体会能力为独立院校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参考。

1 建设经管类专业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

经管类各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学生必须在实践能力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以适应社会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能将企业与学校培养经管类专业人才的标准结合起来, 共同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提高就业质量, 提高更广泛的就业机会。同时加强专业建设, 培养“双师型”的教学队伍, 促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是实现校企共赢的有效途径。近年来, 国家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 这些文件的出台, 都反映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共性的问题

2.1 教育观念比较陈旧

由于我国高校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高校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教师认为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附属, 因而只注重课堂的理论, 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所以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缺乏对校外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2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缺乏规范性标准

目前大部分经管类专业的基地建设是基于企业与学校或个人的某种关系建立的, 他们之间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任务, 而不是合作关系, 一旦发生人员的变动, 基地便难以继续, 从而影响了基地的稳定性, 独立学院尤其突出。基地建设只停留在表面上, 这样基地建设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国家对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没有相关的建设标准, 这也是导致了基地建设的不规范性。

2.3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不足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需要经费的支持, 由于经费不足, 实践教学的效果和校企之间的合作稳定性都将受到影响。

2.4 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不到位

主要有三种表现:其一, 由于实践教学的时间进行集中, 企业一次性接受的人数有限, 加之专业扩招之快, 学生人数之多, 基地较分散等原因, 使基地的建设与教学管理难以保证;其二, 校企单方管理;其三,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运营中没有监督和管理机制。

3 经管类专业长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3.1 经管类专业教育需转变观念, 重视实践教学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经管类专业的教育需转变观念,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首先, 要合理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其次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再次, 教师们要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教研教改活动, 通过改革,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提高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随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 教师对经管类专业教育观念有所改变, 一个从传统教育模式向创新教育模式转变的热潮在各高校兴起。重视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势在必行。

3.2 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与建设

选择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标准为:一是, 行业龙头企业, 企业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完备, 管理与安全保证制度健全;二是, 专业对口, 满足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三是, 校企之间有良好的运行关系和校企互赢互利的共同点;四是, 双方领导重视并愿意承担各自的责任与任务。

根据上述四项标准, 华商学院将长隆实践教学基地群定为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旅游业大型化企业集团, 是广东省旅游龙头企业集团, 经营集主题公园、豪华酒店、商务会展、高档餐饮等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世界级大型综合旅游度假区, 旗下拥有广州长隆与珠海长隆两大板块。该基地主要对经管类各专业选定长隆集团方向培养的学生, 进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联合培养。

3.3 构建长隆基地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基地质量保障体系, 使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 体系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

3.3.1 组织保障

为确保基地建设与管理稳步发展, 校企成立了三级管理机构, 一级由双方单位的主管领导、分管领导组成实践教学基地指导委员会, 负责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方案、规划、制度制定。二级由双方单位具体部门领导、主管人员等组成基地领导小组, 负责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实施, 实践教学工作指导、协调等工作。三级是实践教学指导小组, 由各岗位的基层领导、指导教师、管理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实践教学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三级组织机构, 责任明确, 分工具体, 相互协作, 共建共管长隆实践教学基地。

3.3.2制度保障

校企双方制定一整套适合基地的管理、安全制度责任及协议, 规范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 明确三方的责、权、力, 做到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 以保证校方、企业、学生的共同利益。如《长隆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实习三方协议》、《学生管理手册》、《实习安全责任书》等。

3.3.3 过程监控

在每个实践教学活动中, 校企双方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负责工作指导、协调、监管;双方指导教师负责全程管理监控;教学方面有计划、总结、质量分析;教学结束后双方对学生进行考核综合评定实践成绩;同时评选优秀实习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及奖励。

3.3.4 评价保障

1) 制定实践教学基地评估指导, 每年评估一次;

2) 企业对学校组织实践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3) 建立合理的评价考核保障机制, 加强校企合作, 促进基地更好的发展。

3.4 改革校外实践教学模式

(1) 构建校企共管的三级组织机构, 共同管理、监控基地的建设与教学过程管理;

(2) 共同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 对经管类各专业选定长隆集团培养方向的学生开展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工作;

(3) 旅游管理专业 (酒店方向) 的学生实行“3+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专业的全部学生第7学期集中到长隆酒店、横琴酒店进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部分学生直至就业。

3.5 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长隆集团有限公司对经管类专业人才的要求及岗位工作任务对学生的要求, 建立相应的“企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开发3-5门“企学结合”的课程和课程标准。

3.6 校企共建指导教师队伍

长隆基地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是由校企双方共建, 企方主要指派经验丰富的优秀骨干承担指导教师;校方指派青年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他们通过指导学生来了解企业经营、服务状况, 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并且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提高自身实践教学的能力, 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3.7 多方筹集资金, 加大基地建设经费

长隆基地建设与运行经费, 采用学院实习经费计划拨一点, 省、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给一点, 企业资助一点, 学生自己出一点的办法筹集实习经费。基地经费严格管理, 专款专用, 保证基地建设与运行的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近年来, 华商学院在与长隆集团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基地考核机制、师资培训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通过深入的探讨, 以促进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

摘要:本文以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经管类专业与长隆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为例, 重点阐述了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 分析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为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孟祥宾, 魏泽.论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

[2]艾训儒.新时期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问题及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 2012 (1) .

[3]宋殿辉, 孙广, 季晓依.独立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认识和实践[J].物流科技, 2009 (2) .

[4]李建楠, 刘玉峰, 李春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中心困境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 (9) .

[5]易文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开发与建设[J].南方论刊, 2013 (7) .

专业实践基地 篇2

环境科学是一门非常综合而复杂的学科,是典型的跨学科领域专业,除了本专业的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环境工程等明显的专业领域之外,还涉及到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高新技术、污染治理、环境修复、景观建设等许多方面,其特点是理论和工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紧密结合,因此环境专业的人才需要具有很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以及系统整体优化的观念。环境类人才的就业也具有多元化特点,如果该专业的学生只注重理论学习,所涉及的实践领域不足、实践能力低下,将导致他们陷入竞争优势不足的窘境。事实上,环境科学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对口单位类型很多,应该包括管理类单位如各级环保局;专业类单位如各级监测中心站、环评单位、清洁生产咨询部门等;科研类单位如各级环科院等;工程类单位如污水处理场、固废填埋场等;还应包括各类工厂的环境监测部门,各类与环保相关的公司,如环保仪器生产、销售、污染检测与治理、环保工程等单位,甚至还可包括各种自然保护区、景观设计与管理部门等等,从政府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到各种环境保护、环境修复、环境咨询公司等应有尽有。高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应尽量建立门类齐全的实践基地,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兴趣方向的学生的专业实践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基地是环境科学专业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开展环境科学专业校外实践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与本专业相关工作的内容与方式,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领域的理解,在实践中掌握环境专业相关技能,开阔学生眼界,提高其实践和创新能力。完善的实践基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适应社会,适应竞争。环境科学专业校外实践让学生直接参加环境管理、监测、生产等实际工作的现场培训,是强化专业知识、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纽带。另外,环境科学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也加大了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参与高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给学生提供真实而专业的工作环境,使学生学到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使他们直接体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特点,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其见识,有助于学生就业后顺利地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深造提供更多机会。实践基地的良好运行也能够保证向实践基地单位输送符合其要求的合格专业人才。因此,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学校与社会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改善了新模式下的实践教学条件,有效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专业实践基地 篇3

一、高校学生党建立足专业实践基地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党员服务质量

专业基地是日常紧密型联系的单位,有较好的沟通和合作的基础,更能发挥党员服务的优势。从服务成效看,立足专业实践基地的党员服务,不是空谈的假服务,不是一时的秀服务,支部师生党员更没有把它当成额外的任务,大家反而乐在服务中,更为积极的争取服务基地的机会,将服务基地内化为自觉行动,优化了服务意识的同时,也提升了服务的能力,实现了师生、基地、专业、学校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形成了持久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有利于拓展党建工作载体

一直以来,学生党建工作主要集中在政治理论学习活动上,工作区域多在校内班级或党支部,很少涉及专业基地。学生党建工作立足基地,不仅拓展了党建工作领域,深化了学习教育内容,创新了党员服务的陣地,通过定期开展贴近专业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保证了党员服务基地工作的规范化、经常化和制度化,也有效提升学生党建工作的生动性与实效性。

(三)有利于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学生党建立足专业基地,通过有效的机制建设,明确职责分工,科学优化考核;通过开展扎实有效的服务基地的活动,有利于积极发挥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让每位党员能够以身示范,以“专业服务树形象、服务基地促成长”来要求自己,真正树立起“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从而增强了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实现社会服务与专业发展共赢。

二、高校学生党建立足专业实践基地的主要做法

(一)学前教育专业党支部的组成

学前教育专业党支部是在学院党总支领导下,由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和入党

积极分子组成,是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基地,也是预备党员的考察基地和学生党员的教育基地。

(二)学生党建立足专业基地的工作思路

学生党建立足专业基地,在学院党总支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共同指导下,依

托学前教育专业每周五下幼儿园的“走园”教学模式,以及日常的其它专业实践活动,以“专业服务树形象、服务基地促成长”为目标,将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进行进一步拓展至专业实践基地。

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示范性、

紧密型幼儿园基地;另一类是学院紧密型社会实践基地,有地方团市委、福利院、敬老院等。

(三)教师党员示范引领

每位支部教师党员均参与服务基地,除日常与幼儿园交流和指导之外,另有三类服务方式比较突出。

第一类是支部教师党员挂职幼儿园副园长,服务实现常态化。挂职期间,她们通过课题指导、讲座、教研活动、环境布置、读书沙龙组织等方式服务基地。

第二类是组织大型“学教研共同体”活动。此项活动是以往全市幼儿园教研活动的升级版,活动内容主要有某一领域活动的展示、教师的研讨、专家的点评、专家相应的讲座等。其中,展示的教学活动经过了多轮的磨课与指导,相对较成熟;教师的研讨面向全市的幼儿园教师,分组分主题研讨,各有侧重。

第三类是每周一天的“走园教学”活动。全体支部党员教师于每周五这一天雷打不动深入幼儿园,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环境创设问题的研讨等。

(四)学生党员接力协作

每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服务均参与服务专业基地活动。其中服务幼儿园基地的内容主要有四类。第一,在基地建立党小组。为了提高服务基地的能力,在条件成熟时,我们在基地建立临时党小组,参与基地的理论学习和党员活动。第二,协助幼儿园开展大型活动。如协助幼儿园开展园庆活动、亲子运动会、春游等活动。第三,协助幼儿园环境布置、玩教具制作。第四,协助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

学生党员服务社会实践基地的主要内容有两类。第一,义务支教活动。比如,学生党员利用暑期,参加学院的支教服务团,每次支教时间长达1个多月,为企业外来民工子弟的孩子们带去了丰富的“营养”大餐,陪孩子们度过了快乐的暑期。又如,党小组成员利用周末参加“爱心之家”的义务支教活动,“爱心之家”的成员均为相关企业外来职工的孩子们,其中因为毕业等原因,第一批学生党员无法继续,但是爱心接力棒在传递。第二,定期深入福利院、敬老院开展敬老爱幼活动。

三、高校学生党建立足专业实践基地的成效

(一)教师专业指导能力提升。支部教师党员深入基地、服务基地,其良好的服务广受基地老师们的欢迎和认可,其科研指导、教学水平等专业指导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

(二)学生专业水平快速发展。支部学生党员积极参加服务基地的活动,在服务基地中,其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树立了良好的学生党员的形象,得到基地老师们和负责人的欢迎和肯定。在服务中,学生党员们不仅熟悉了幼儿园工作,加深对幼儿的认识,促进了专业成长,更增进了对专业的热爱,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专业基地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对于支部党员服务基地的做法,各专业基地既认可又配合,因为在服务中,基地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其幼儿园管理水平、教师保教观念和能力,研究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保教的能力等得到了大大提升,有的幼儿园甚至在省一级幼儿园的建设中受益匪浅,顺利获批省一级幼儿园;有的幼儿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办园的起点。

(四)学前专业快速发展。由于支部党员教师均是专业里的骨干教师,承担着专业里重要的教育教学管理任务。他们的成长夯实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打响了学前教育专业品牌,收获了学前教育专业大发展。

经实践检验,立足专业基地的党员服务活动室学生党建与学生管理的新途径,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旗帜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展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当然,可以进一步通过开展立足专业基地的党员服务活动展示风采,促进支部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同时做好对广大非学生党员深入细致的调查,听取学生对支部工作及党员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后续工作的良性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清华,丁恒星.在学生公寓建立大学生党员工作站的实践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月

2.陈长生.高校学生“党员服务社”进公寓建设的实践探索[J].科技信息,2013(24)

专业实践基地 篇4

高等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组成部分, 其中理论教学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 这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而实践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 通常要在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等现场完成, 尤其是管理类专业对于实习基地的依附性相当大。可以说,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是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学生的实践能够有保证,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就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经济形势和学生整体就业形势的变化, 迫使高校越来越重视到学生实践环节的设计及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本文主要分析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保障因素, 并以实践教学一条线为思考角度, 设计教学环节改进的思路, 并对如何维护和发展实习基地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保障因素

1. 领导高度重视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想保障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学生与社会的双向选择使高校的就业率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学生就类似于企业的产品一样, 老师和学校必须学会经营和促销, 但前提是必须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而这一产品在投放市场之前就应该接受过考验, 就是我们这里指出的经历过实习和实践的锻炼, 而这些锻炼是离不开实践教学基地的。这就要求高校从领导到教师都要高度重视此事, 尤其是校领导要高度重视, 使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制度化、规范化, 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深入企业进行工作。

2. 资金支持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物质保障

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习、实践需要支付费用, 学生及教师的交通、教师的指导等同样需要支付费用, 而据调查目前各高校的实践费用都很少, 难以满足需要, 因此, 在领导高度重视的前提下, 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是实践教学基地能够建立和长期维护的一个物质保障。

3. 规章和条例的制定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制度保障

学生的实习和实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需要将其纳入整个教学环节, 学校要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广发展的原则, 将所有的环节纳入教学计划, 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和条例, 建立相应专业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 总结每次实习的经验教学, 修订和完善规章和条例, 以保障每一次实习和实践的顺利进行。

三、实践教学一条线, 改革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一条线”的主要观点就是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各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 单独制定学生的实践教学计划, 以构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体系。也就是说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 将学生的整体培养目标进行分解, 成为互相联系的子目标, 分解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去, 最后固化到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中, 变成制度化的实践, 使学生每个学期都能进行不同性质的实践, 通过这些子目标的实现来保证总体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整体通盘考虑, 使两者的培养目标相互补充相互协调, 拧成一股绳, 共同完成培养目标而并不是要将实践教学孤立。[1]

实践环节的教学计划要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本, 还要注重实践、实习教学环节的设计四年不间断, 尤其是对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要形成体系, 这需要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共同保证, 笔者提供以下创新 (以管理学科中的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见表1) :

要完成第二学期的实习任务, 主要是靠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完善, 可以调动营销教研室的教师创立以营销教师为主体的营销公司, 鼓励学生自办创业团体, 部分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组创模拟公司;加强院际模拟公司之间的商务往来, 构建和完善模拟公司的网络以实现资源共享;加强校企联合, 动员企业和实习基地将“分子公司”开到校园中来, 让学生能以参观模拟现场的形式首先感受到企业的发展现状。组织学生开展相关企业的市场调查, 进一步了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学期学生进行的是专业技能实习。要求学校要进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即教师不仅能够驾驭课堂, 更能够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带领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实习, 尤其是对于营销专业的教师来说, 要真正懂营销知识, 从事过一段时间的营销实践, 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实习的机会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帮助。

在第六学期, 学校或学院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参与综合性的业务实习, 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就业的方向, 并可以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为就业做准备。在这种实习的过程中学校要花大力气建立一批实习基地, 加强与基地的联系, 通过校外的顶岗实习, 加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学生可以在实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明确论文的写作方向并收集相关的资料。

第八学期为课题研究及毕业设计, 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 学生要结合自己实习的所见所思来完成写作, 教师也可以将自己的科研课题与实习和实践相结合与学生共同进行研究。当遇到问题再返回岗位进一步收集资料获得帮助。

通过这种不间断的培养, 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做人的知识, 做事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一直与基地的建设息息相关, 关注基地的发展, 从而会更好的促进基地自身的建设。

四、实践教学基地的维护及发展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实践教学基地 (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 对高校学生的培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所以, 校方要认真思考实践教学基地的维护和发展问题, 使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1. 加大经费和精力的投入, 搞好校企联合

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实践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所以, 首先要寻求好的合作伙伴, 为全体教职员工提供到企业中实践的机会, 以增强这些教师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践性, 二是每个学期学生有固定的实习地点, 可以将整个的公司的发展规划融入到理论教学中, 从而使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 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情况有针对性的培养人才, 达到迎合市场需求进行订单式培养的效果。当然, 还要从维护实习基地的角度进行工作, 使学校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2. 远程实习和实践模式的探讨

在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践的过程中, 许多学校都面临着资金、安全、管理等问题, 有时学生在外地实习, 教师由于路途遥远等原因难以完成指导任务, 所以建立远程实习的模式是值得探讨的。就是针对存在上述问题的单位, 在实习之前由教师将企业的实际情况反映给学生, 在学生选择相应的企业之后自己深入企业以最短的时间实地了解企业情况, 领取任务, 回到学校对问题进行解决, 这时候教师可以进一步介入进行指导。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学校的实际管理问题。

3.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使学生掌握从事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 发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教师的社会兼职, 尤其是到实习基地的企业进行兼职, 一方面是教师增强实际操作的经验, 另一方面也能亲自为企业建设建言献策, 还可以参与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 之后教师将创新型、实践性的教育理念纳入教学中, 可通过多安排案例分析课、社会实践课、专题活动课等形式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根据施教教学基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从而使校企双方同时获益, 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摘要:本文从分析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各种保障因素出发, 从“实践教学一条线”的角度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设计, 并探讨了如何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发展和完善的问题, 以期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一条线

参考文献

[1]周竞学, 朱红, 李庆丰.“实践教学一条线”改革模式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5

[2]朱清贞, 汪涛武, 袁春生.经管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系统的改进[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 2005, 3

专业实践基地 篇5

缺少产学研的联系,多数合作仅仅停留一纸协议上,相互之间没有约定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责任,合作的内容也大多是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学校为企业做培训工作等等,缺乏更深入的技术合作,而且实践教学基地的参差不齐,缺乏稳定性,也都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2.2 建设标准低,校内实训基地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实践教学要求

当前国内旅游本科院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和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但是由于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场地环境限制等原因,大多院校校内实践基地仍不完善,不能满足专业实践教学需要。

湖南科技学院校内实践基地的状况也不容乐观,现有1个校内实践基地,3个实验室(其中1个在建)。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量的不足导致部分专业实践课程不能够开设,进而制约了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设施设备较陈旧,实践基地的质量不高,也不能很好满足实训需要,有些只能进行简单的操作训练,综合性的情景训练难以进行;有的只有简单的空间,只能进行一些单一的技能训练,这些都严重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2.3 校外旅游实践基地建设滞后

经过发展,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校外旅游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发展仍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校外实践基地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二是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层次低。

湖南科技学院一直在努力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并进行多次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签订了一系列省内外实习基地,与几个基地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等等,但综合来看仍存在很多不足。

一是校外实习基地数量多,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进行真正地长期合作,到目前连续合作时间最长不超过4年;二是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层次低,旅游企业往往只是将实习学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派往最基层的服务岗位,缺乏管理岗位实习的机会,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三是毕业实习相对规范,但专业见习和课程实践运用校外基地少,没有发挥出基地应有的作用,也没能为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应有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援助。

2.4 旅游实践基地师资队伍薄弱

师资队伍是实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资水平的高低将决定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对实践基地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具备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

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专业教师队伍的师资薄弱问题,已成为制约实践基地建设的障碍。

专业实践基地 篇6

摘 要 近年来,由于社会和企业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实践教学占主体部分的园林专业,更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有助于学生完善专业技能,培养动手能力,更能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与社会接轨,成为优秀的园艺人才。

关键词 园林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中图分类号:S7-4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3

园林专业具很强的实践性,还有跨学科、综合性应用型强等特点。园林专业的目的是培养出合适的园林规划、设计、管理、建设的专业人才,其培养过程离不开实践教学的作用。因此,建设园林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园林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校扩招和改革,很多学校面临资金紧张,设施不齐全等问题,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情况也爱不尽相同。笔者就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1 地位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教学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实践”在高职教育中突出了重要地位。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出活跃于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采用教学基地的方式很有必要。

从各大高校实践教学基地教学成果可看出,基地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适应工作岗位,锻炼操作能力,习得职业技能的场所。其作用主要有:模拟生产现场、训练专业技能、激发动手乐趣、巩固理论知识等。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学生能真正体会一个工作者在岗位上的所思所想,从而全面提高知识与技能,增强综合素质,成为适应社会岗位的专业人才[1]。

2 意义

2.1 园林专业学科特点

(1)园林专业具有课程设置较为复杂的特点。园林专业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的繁殖、培养与管理,参与城乡各处园林绿化的设计规划,园林建设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工作。这导致专业课程涉及到城市规划、美学教育、人文教育、心理教育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强的要求。因此,园林专业的课程设计也覆盖了植物学、设计规划学、艺术学、美学等多个方面,学科综合性较强。

(2)园林专业具有实践教学多的特点。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科学研究型、专业应用型、技能实践性及知识实践型等。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就需要专有的实践教学基地予以支持。当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倾向实用性和技能型,更希望员工不经培训即可上岗,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科特点和社会环境双重作用下的大势所趋。

2.2 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

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对于园林专业学生来说,实践教学基地能提供苗木、花卉的管理经营场所,掌握重点植物繁殖的过程控制,训练灌溉设备、机械、肥料的使用;还能用于训练园林造景,实践苗木花卉的种植与移栽,练习草本花卉造型、数目造型、屋顶造型及垂直绿化造型等多种设计;还有更多的如草坪造型、盆栽布景、水景布景等多种教学融入其中,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和园林相关技能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 建设原则

3.1 可持续性

由于学校财政能力有限,不能长期对该专业这一个基地提供资金支持。因此,基地在建设之初,应考虑到市场规律,利用基地实训的同时进行经济活动。基地可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先进的植物培育设备,承接社会工程,解决基地的经费问题。例如,可培育优势植物出售,承接园林布景规划与设计,培育优良种子出售等。通过这种方式赚取经费,能有效解决基地的维护经费问题,并及时更新基地内设施设备,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

3.2 节约性

在自给自足的同时,不能忘记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实验项目选取时,应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取舍,安排特色强,具有代表性的必需实验;避免项目繁杂,多而不全的现象。采购实训设备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购,不能追求高档昂贵的设备,造成入不敷出的情况。规划基地规模时,应考虑到办学规模和人才培养方案,使用合适的建设用地。总之,要突出节约性,充分考虑自身条件来进行基地建设。

3.3 标准性

实践教学基地的目的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用人才,因此,基地的建设一定要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企业标准。实践项目的开展也应有标准体系予以参考,通过有序的执行时间任务,合理衔接理论与实践,做到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控制。对于单一教学项目,所使用的设备应达到市场先进水平,所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科学而规范,以保证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3.4 一致性

实践教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要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才能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因此,基地建设应与学科建设保持一致,保证专业在不同时期,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保证实践与理论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教学系统,从而达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3.5 前沿性

为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变换,实践基地的设备与管理体系也要在有条件及满足教学需求的基础上适当更新,保持与国际接轨,与科技前沿接轨,与高新技术接轨,这样能使学生毕业后不落后于时代,并快速适应岗位。

4 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指导思想

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有课程实践与综合实践两方面,课程实践包括植物认识实习、树木学实习、苗圃实习、花卉实习、栽培实习、草坪培育实习及园林规划实习;综合实践包括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这些实习应保证,学生完成之后嫩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技能。所以,实践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行业先进水平为标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为目的,结合校园环境建设,形成集培训、科研、教学及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3]。endprint

5 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从指导思想可以看出,园林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要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多个环节。基地需要计划实验设施、场地、教学人员、管理人员及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计划等软硬件建设,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

5.1 基地建设总体思路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紧密围绕实践教学为主,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核心,结合学校可用资源来进行。总体说来,实训基地应包括园林植物教学部分、设计训练部分、园林工程教学部分、交流展示部分四大部分。

5.2 园林植物教学部分

本部分主要用于培育教学型植物,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种植物生长习性,培育方法的了解,并提供植物的养殖培育实践场所。根据该教学区的教学要求,学校应根据地方维度与气候条件,本着“气候相似性”和“维度相似性”的原则,引进典型、常见、重点的园林植物,并利用温室技术,栽培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特殊气候植物。将该区域建设成为供盆景学、园林花卉学、苗圃学、植物栽培学等学科进行实训的场所,并加强其植物资源开发的能力,使其能向市场提供质量优良的园林商品。

此部分下属有园林苗圃和温室区、盆景区、果园区3部分。园林苗圃和温室区主要用于生产园林花卉与苗木,并经营管理实验场所。通过在这个区域的实践,学生能熟练掌握园林苗木、温室花卉的生产,并熟悉园林经营管理基本环节与方法,熟悉栽培设备与配料的使用;盆景区主要用于盆景制作与鉴赏,通过在这个区域的实践,学生能熟悉盆景制作原理、练习盆景的管理与养护,并学会盆景欣赏陈设等专业技能;果园区主要用于果园树木的养殖培育教学,通过本区域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果园树木的养殖,培育与管理[4]。

同时,这个部分还有出产园林产品的功能。将培育出的优质园艺苗木,设计的靓丽盆景以及培育出的果蔬投入市场,能为实践基地赚取可观的运营经费,保证可持续发展性。

5.3 设计训练部分

该部分主要用于训练学生进行插花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与工程设计等课程设计,帮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强的职业技能训练。同时,也用于一些设计表现的基础训练,包括园林设计构成训练、园林美术训练、园林制图训练、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训练等。主要设施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房、园林设计室、插花设计室及图文输出室。

此部分下属有园林小品区、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区、草坪绿化区。园林小品区主要用于提供学生园林建筑的实训场地。通过在一片留出的空地中,由学生自主设计、制作、布置园林小品,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调用,帮助学生从环境、技术、形式及功能等方面掌握园林小品的多重要素,训练他们的设计素养、绘图机能及丰富想象力。园林植物种植区主要用于园林设计规划和植物造景训练,通过在此区域中布置的多种园林植物造景案例,使学生掌握树木移栽方法、植物种植原则,并对苗木造景、花卉造景、水生植物造景等有深刻的认识。草坪绿化区主要用于草坪的设计、施工及维护。在此区域有多样化的不同种类草坪造型设计案例,通过此区域的实践,学生能了解草坪的设计、维护、修剪的基本技能,并掌握草坪用机械的应用。

5.4 园林工程教学部分

此部分能够让学生加强园林规划的认识,巩固园林建筑设计与园林规划理论知识,实践掌握园林规划设计与管理的专业技能。这个区域主要功能包括园林建筑测量、建筑模型展示、园林工程设计开发、园林场地测绘、园林土方工程计算、园林工程模拟招标及园林工程项目预算决算等。主要设施包括园林工程测量室、模型建筑展览室、园林模型制作室及园林设计室等。

5.5 交流展示部分

此部分用于师生交流设计成果与设计经验,总结经验教学,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进步的目的。学生参赛作品,获奖作品,优秀设计成果等都可放在此区域展示。主要设施包括多媒体学术报告厅、园林植物标本厅、影音资料厅及优秀设计成果展示厅等。

此部分下属有生活区、教室区、垂钓水景区。生活区和教室区为师生提供了办公、休息、作品展示、食宿后勤等服务,是实践基地运营的后备力量,是学习之余的放松场所。垂钓水景区也是供师生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不仅通过在水塘周围布置水景起到水景教学的作用,还营造了优美的环境,陶冶情操,令人心旷神怡[5]。

6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四大部分和众多区域的组成,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成为训练学生职业技能,巩固结合理论与实际,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场所,也成为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生产创收的经营场所。希望本文对部分高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有所帮助,更希望毕业生们走向社会都能成为服务社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雷凌华,等.地方本科院校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

[2]张呈,张忠狮.高等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使用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3]马三生,陈英.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J].边疆经济于文华,2011:12

[4]孙宝源 郭海云.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概念与特征[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72-73.

[5]王业社.园林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应用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64-65.

专业实践基地 篇7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动漫专业,教学反思

吉林省通化市青少年宫是通化市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顺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开展各种专业的实践活动。动漫专业自创立以来,一切运转正常,受到学生欢迎,学校、家长、社会认可。在动漫实践课堂上,学生了解动漫的基本知识,掌握制作的基本技巧,通过学习使用电子手绘板、压感笔,绘制自己喜欢的动漫形象,完成简单的动漫作品,充分体验创作与创新的乐趣。为更好地发展动漫专业,我们经常听课评课,交流研讨,想方设法地开展好教学工作,主要反思如下。

一、在教学组织方面

1. 为积累经验,完善教学,动漫专业积累完成三个记录本: 《动漫专业教师随笔》《动漫专业学生随笔》《动漫教室维护记录》。

第一本《动漫专业教师随笔》在第一时间里真实地记录了动漫专业教育教学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怎样解决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教学设计及班级管理方面的设想及执行情况,点滴积累真实验证了动漫专业的发展轨迹,为今后的教学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新到专业的教师更快适应动漫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经验积累。

第二本《动漫专业学生随笔》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记录的真实感受,实践体验和完善建议。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学生的反馈和意愿,有的放矢地为今后教学的细节完善提供参考借鉴,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让动漫教学更加符合当今学生的实践需求。翻看学生随笔,看到学生的进步和对动漫的热爱,让我们教师倍感欣慰,我们力求让每个同学都有一次难忘的实践之旅。

第三本《动漫教室维护记录》,准确记录了各项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情况,维修和维护情况,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出现和应急处理办法,实践课上常见故障的排除,为将来顺利的开展教学,积累了很多实际经验,也为避免出现类似情况提供良好的解决办法。

2. 为学生更加牢固的记忆所学知识,我们制作了知识点提示卡,学生可以按照提示卡内容独立操作,教师对所教知识一目了然。

3. 一整年每批学生都签订设备使用责任书,对号对名检查,确保设备的数量和质量,物品使用实行责任追究制。

二、在教学方法方面

现今的动漫艺术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技术手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造力的培养尤为突出,因而必须建立崭新的培养目标、教学理念、教学结构和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内容和评价体系,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动漫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改进了如下教学:

1. 通过实例教学,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分层解决能力

在上课前准备一些漂亮的动漫实例,实例中包括课堂教学要点,让学生先欣赏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带着学生分析实例,把动漫效果进行分解,变成学生熟悉且易于掌握的一些“小”动漫效果,然后教师再逐一对这些“小”效果进行详细的操作讲解,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就清晰了,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

对于到青少年宫动漫实践室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来说,他们有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对于FLASH大都第一次接触,也从没用过手绘板和压感笔,因此学会使用工具和软件是首要条件。但教学的重点并不在操作技巧上,而是动漫效果分析上,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只要学生学会了如何分析动漫效果,那么不管他今后遇到什么样的动漫,都可以通过分析后,把看上去复杂的动漫简单化并且制作出来。

学生在学习一个具体动漫效果的过程中,不仅对新知识点印象深刻,还可以通过复习以前的知识,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科知识更加系统化。

在掌握制作动漫基本技巧和分析实例的基础上,为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过程会带上拓展部分。拓展部分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可轻视,对于操作性很强的动漫实践,就更不能缺少这一环节。动漫制作中拓展的要求及实例设置必须要恰当,比如讲解引导层的使用时,在学生掌握了引导线是一条两端开放的不规则线条以后,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个拓展问题: 如果要做一个地月系运动效果的话,该怎么做引导线? 这时学生肯定说,画个空心椭圆就行了! 可实际学生在亲自做了之后就会发现另一个疑问,引导线可不可以是封闭的曲线? 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依靠自己发现问题,并且想办法在实践中找寻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创造能力。

2.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主要内容

只有在思维上先有创造性,才能谈及在能力上有创造性。在教学中,应坚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引导,同时注意思维方式的迁移,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采用阶段式,每阶段运用不同的主题教学法,培养创造能力。主题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结果的教学模式,而是更多的强调主题研究的过程。教师在每个教学阶段给出一个主题,由学生自行搜集整理资料,研究分析,讨论问题,动手实践,完成主题。学生在完成主题的过程中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 想象寻找、分析、绘制。学生首先要通过观察、联想、回忆等确定主题完成的内容。通过寻找一个切入点来搜集资料,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分类。通过资料的分析,讨论并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动手实践,绘制完成主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积极主动的。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不止是引导作用,更多的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向不同的个体方向发展,体现个人鲜明的个性,从而创作出不同形式的作品。

适时的阶段性小结,一方面,是对学生阶段性成绩的肯定,学生知道自己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可以让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走得更远; 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了解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下一阶段性目标。

3. 通过学生反馈,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培养创造力

在动漫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们去做一些老师没谈及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疑问,也可能是一些特殊操作,甚至于是老师都还没注意到的。如果老师能看到学生的这些发现,这对教学是很有帮助的。人们都知道一个道理: 达到同一个目标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可是你知道的方法就一定是最便捷的方法吗? 这可不一定!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就有可能发现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因此,多听听学生的,会启发我们的思维,开阔我们的思维空间。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发现,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能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漫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动漫技术,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造能力,做出源于自己内心的、漂亮的、美好的作品!

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探讨 篇8

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是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司法实践的桥梁,也是实现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保证。搞好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是学校教学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学校与社会互动的需要。目前我院法学专业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实现了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能够有效检验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情况。

1 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是实践的能力,是主体有目的、自觉把握客观世界的能力。在心理学意义上,实践能力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它不是单纬度的能力结构,而是多纬度、多层次的有机结合体。实践能力是个体得以成功的重要方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以及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其中实践性智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体将已有思想、经验以及对信息的分析加以整合,并契合特定环境,解决实际问题,达成目标的能力。[1]

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指学生运用法律,针对案件事实,进行法律分析,提出意见或参与法律诉讼的能力。[2]包括专业技能训练与提高和专业技能应用与服务两方面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基地培养学生法学实践能力,其途径是学校统一安排学生去教学实践基地实习,实习中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习业务来锻炼和培养法学实践能力。由于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实习的教学实践基地类型一般包括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充当指导教师的相应地为审判员、检察员、律师。在法院实习的学生可实习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案件的审判业务;在检察院实习的学生,可实习侦查犯罪、批准逮捕、起诉、出庭支持公诉等业务;在律师事务所实习的学生可实习法律咨询、代书、出庭辩护、民事代理、非诉调解等业务。至于具体的实习工作,在法院或检察院实习的学生一般从事书记员工作,如整理卷宗材料、担任庭审记录或检察官调查等;在律师事务所实习的学生一般担任律师的助手,如起草法律文书、担任记录、协助调查等。在这些具体的实习工作中,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办理具体的案件,培养和提高实事求是、秉公办案的业务能力,分析案件、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语言文字写作和表达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教学实践基地培养学生法学实践能力是通过学生在教学实践基地的实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活动方式实现的。如担任记录、讨论、法律咨询、起草法律文书、收集典型案例、撰写实习总结报告等。这些不同的活动方式都从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锻炼和培养着学生的法学实践能力。其中,担任记录主要担任与当事人谈话和庭审记录,这种活动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事求是、适用法律程序的业务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讨论主要是参加实习单位的案件讨论和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师生对案件的讨论,这一活动通过学生对真实案件的分析和发表意见,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案件、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法律咨询是学生对当事人的有关法律问题进行解释、说明或提出建议,这一活动不仅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可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起草法律文书是学生协助指导教师写作有关案件的法律应用的文书,通过写作这样的法律文书,使自己语言文字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办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收集典型案例是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注意调查研究,收集和整理有明显特点和代表性的案例,使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撰写实习总结报告是学生实习结束时对实习活动进行的总结,它包括业务总结和实习总结两部分。

2 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选择与建设内容

2.1 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选择的条件和指导原则

要建设好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首先要选择适当的能够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实习单位。由于学生来源复杂和地域广泛,能够作为学生实习单位的司法实践部门很多。在确定选择哪一家实习单位作为教学实践基地时,该实习单位应具备满足和符合法学专业学生实习的条件,其条件应包括:(1)必须是从事法律适用或应用的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2)能一次性接纳3名以上的实习学生;(3)能为实习学生配备业务能力强、法律执业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教师。

在具体选择教学实践基地时应遵循以下指导原则:首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法学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根本所在,把是否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作为评价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标准。其次,质量建设是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中心任务。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不可盲目追求数量,在建设中一方面要寻求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基地,另一方面则要不断提升校外教学实践基地的档次和质量,使学生在教学实践基地真正能学到实际的本领,接触到实际业务。再次,以点带面,建设示范性基地是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发展策略。在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统筹布点、突出重点、分类指导。要满足实习的需要,需要建设一批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教学实践基地,这些教学实践基地无论就规模、实力、管理模式、实习效果、以及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等方面均比其他教学实践基地要强,以此起到引导作用,推动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最后,共建、共享、共赢是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基本方针。学校通过教学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企业通过学生实习寻求单位的储备人才,学生通过锻炼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做到共建、共享、互利、巩固发展。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合作,努力达到多赢的局面。

根据以上原则,在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选择范围上,围绕建设专业技能训练与提高和专业技能应用与服务两种类型的教学实践基地,范围应当主要是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安机关。

2.2 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内容

教学实践基地作为法学院(教学单位)与基地单位双方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共建、共享、共赢的活动方式上体现灵活、多样,可使法学院与教学实践基地双方实现多方面的合作和互助,在建设内容上,主要包括:(1)基地单位接收法学院法学专业学生的实习、见习,并给予实践和技能上的指导;(2)法学院在学校的支持下建成桂林市最具规模的法学图书、电子信息资料系统,可为基地单位提供便利的查询条件;(3)双方可建立疑难案件的研讨、论证机制,法学院可提供专家咨询意见及司法建议;(4)双方不断加强科研合作,可开展一系列的横向课题研究和调研工作、论证工作;(5)法学院发挥人才聚集优势,积极参与基地单位的业务素质培训规划和实施工作,以成人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依托,为基地单位培养高层次人才;(6)双方互通信息、交流成果,建立法学教学、学术研究、立法、司法等最新信息的经常性沟通渠道;(7)教学实践基地通过适当方式为法学院的实践教学提供案例来源。

3 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立模式、组织与管理

教学实践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在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模式上,按照以点带面,建立多层次、多类型教学实践基地,创建紧密联系型基地。多层次是教学实践基地从基层司法机关到省级司法机关,多类型是教学实践基地涵盖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律师事务所、法律事务所。教学实践基地有书面协议式和口头协议式,在桂林市区作为实习单位的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签订教学实践基地协议书。法学院自2002年以来,在桂林市区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确定了17家教学实践基地并签订了教学实践基地协议书。在桂林市外的实习单位,每年去的实习学生虽然数量不多,但也经常有学生去实习的,如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法院、广西区高级人民法院等,法学院与这些实习单位达成口头协议。紧密联系型教学实践基地,是在已有的教学实践基地中,按照建设示范性基地原则,根据交通、路程、实习容量、教学科研需要重点建设一些教学实践基地,为此,法学院确定了桂林市人民检察院、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法院、桂林市七星区人民检察院、桂林市秀峰区人民法院、桂林市叠彩区人民法院作为重点紧密联系型教学实践基地。

对教学实践基地的组织与管理,是以协议为基础,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为此,法学院在桂林市区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先后确定了17家教学实践基地,并与这些实习单位签订了教学实践基地协议书,奠定了双方合作与互助的基础。法学院制定了《实习指导书》、《学生专业实习管理规定》、《实习带队教师工作职责》、和《实习考核标准》等规范性文件指导实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中,法学院与教学实践基地通过每年召开实践基地联谊会建立起联系机制,增强双方合作基础。专业实习中,学院领导到实践基地进行实习检查,组织实践基地单位负责人座谈,听取他们对实践基地建设的意见,感谢实习单位的支持。法学院与实践基地单位进行密切的双向合作,最突出表现为法学院与桂林市检察院连续几年共同承担广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重点课题,并获得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一等奖。同时利用学院所拥有的科研、技术优势为实习单位提供相应服务,选派专家为桂林市法院、检察院实践基地培训干部和业务骨干,实现真正的双赢。法学院聘请实践基地单位的专家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为学生作学术报告,开展专题讲座,如法学院与桂林市人民检察院经协商,在全国开办法学专业的高校中率先开设由若干名检察官主讲的检察理论与实务专题系列讲座,不断巩固双方合作的基础。

4 结语

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是一种不断探索和创新的活动,其出发和着眼点是培养学生法学实践能力。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选择有其条件要求,要遵循一定的指导原则。在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模式上,可以按照以点带面,建设示范性基地,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建立多层次、多类型教学实践基地,创建紧密联系型基地。

摘要: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场所,是教学单位与基地单位双方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教学实践基地的利用和发展,促进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完善。选择和建立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要遵循一定的条件和原则,在模式上,可建立多层次、多类型教学实践基地,创建紧密联系型基地。对教学实践基地的组织与管理,以协议为基础,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

关键词:法学专业,教学实践基地,探讨

参考文献

[1]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等译.成功智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12,21.

专业实践基地 篇9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践基地,校内资源,效果

广东金融学院从专科升格为本科, 层次已经不同, 其教学方面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学院对教学改革的探索非常重视, 每年都立项进行支持。本文所做工作即是在我院教改资金的支持下进行的。笔者隶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与本系同事带领学生与我院后勤服务中心合作, 一起开展了在校内建立计算机专业实践基地的探索工作。

一、我系专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 教学实践在我院日常教学中的比例越来越重。但是, 作为文科专业为主的金融类院校, 我院的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环境建设还很欠缺, 一直以来只能以机房等类似的环境取而代之, 这与实际教学实践要求相差深远, 导致教学实践过程简单化, 从而致使学生缺少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应用实践的机会, 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在毕业时, 由于严重缺乏实践经验, 失去很多就业的机会, 只能选择去一些对信息技术要求较低的行业 (如保险公司、银行前台等) , 限制了我系毕业生的流向, 降低了我系毕业生的竞争力, 束缚了我系学生的发展方向。尽管我系已经和一些公司合作, 建起了一定规模的实践基地, 但数量有限, 特别在实践的时间安排上, 由于公司项目的随机性而通常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二、建立校内实践基地的必要性

从我系情况来看, 学生对专业认知程度低, 在毕业时普遍换行业就业。一方面与计算机及相关专业非其志愿专业而是被调剂有关。另一方面, 我系在实践性教学环节非常薄弱, 没有通过有效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特别是实际动手能力。我们认为, 当前应改革收获不大、流于形式的“传统”的专业实践做法, 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经费, 恰当地安排实践内容, 真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工作能力。而在校内建立实践基地的最明显的好处是:第一、学生真正可以动手实践, 从而可以提高专业实践的实际效果和质量。第二、方便指导老师和学生交流, 以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第三、可以节省实践经费。

三、在我院后勤服务中心建立实践基地的可行性

目前, 我院信息化进程还处在较初级阶段, 后勤服务方面的问题尤其明显, 与当前蓬勃发展的教育背景极不相称。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后勤, 一流的后勤离不开一流的信息化电子服务平台。我院后勤部门的系统功能与实际管理存在差距, 对此, 我院后勤服务中心的领导和职工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也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以往的后勤服务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由于技术开发人员对高校后勤发展情况本身不熟悉, 对后勤服务流程中的问题没有深刻体会, 系统功能往往与实际工作流程发生冲突, 系统可用性不高。而且, 外部人员开发系统通常后期维护与系统升级不能及时到位, 影响系统的更新和升级。所以, 后勤服务电子化平台建设的实际情况, 需要懂技术, 对高校后勤了解, 并能提供及时、定期后期维护的人员参与开发。而高校大学生是后勤服务的主要对象, 也是后勤服务质量主要受益者和评价者。让大学生参与高校后勤的管理和信息化的建设, 将有利于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建立一个沟通、理解与互动的桥梁。通过学生深入开发出来的电子平台可以加快后勤信息化建设进程, 提升高校后勤的综合保障力和高校的市场竞争力, 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发展, 改善后勤管理水平和后勤服务质量, 获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因此, 借我院重视教学改革的契机, 我们申请了一项兼顾教学与应用的教改课题。希望通过教改实践探索学生专业课程实践的方式, 寻求改善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方法, 并满足后勤部门对信息化建设实际需要, 既有教学改革上的尝试, 又有实际应用上的成果。

四、实践与成果

在我院后勤服务中心建立校内计算机专业实践基地, 需要项目和经费等相应条件, 并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对实践基地建设的认知。

我院后勤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开发工作交由我系的教师、学生和后勤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完成, 其意义明显。一方面后勤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参与开发工作, 有利于他们熟悉信息化后的日常操作、管理和维护工作;另一方面, 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师和学生参与, 有利于学院的教学实践改革。而经费来源于学院的教改项目资金, 不足部分再由后勤服务中心提供。

2. 当前急需建设的项目。

根据后勤服务中心的实际情况, 当前急需建设电子服务平台和车队车辆管理软件。其中电子服务平台是构建相关服务部门的网站系统, 包括后勤服务中心网站、金龙阁膳食服务网站、医务所网站、网上报修网站等;车辆管理则是开发由我院车队使用的单机软件, 并在条件成熟时将其升级为网络软件。

3. 实践的模式。

一方面要为后勤服务中心建设开发电子服务平台或管理软件, 另一方面又要达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即达到专业实践的目的, 因此我们采用学生动手开发, 老师只负责指导的“导师制”的实践模式。在项目初期, 先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老师、学生和后勤服务中心相关部门人员共同参与, 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初步了解用户需求、业务流程等内容。在明确了模块划分后将参与的80多名学生按06级和07级、男生和女生混搭的形式组成各个小组, 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模块, 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内部工作安排, 并定期向指导老师汇报工作进度或商量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

经过近2年的实践, 开发出的实际成果有: (1) 车辆管理软件。该系统主要用户是学院后勤服务中心领导、车队管理部门领导和信息员, 实现的功能主要有:车辆管理、查询日常出车的信息、制定出车计划、车辆统计信息查询等。 (2) 医务所网站。主要实现两个方面的目标, 一是通过网站让师生了解我院医务所各方面的信息;二是通过网站后台管理医务所相关信息。 (3) 金龙阁膳食服务网站。主要实现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是通过网站让师生了解食堂近阶段提供的菜品、点餐等信息;二是通过网站让全院师生对食堂窗口服务人员进行服务评价以便管理者有针对性的提高管理效率;三是通过网站后台管理本部门的相关信息。 (4) 网络报修系统。其主要功能有, 一方面使维修部门及时了解报修信息, 也可了解维修后反馈意见;另一方面大大缩短了设备的维修周期, 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5) 后勤服务中心网站。其主要功能有:资源整合, 为广大师生提供一站式网络服务;信息公布;通过中心网站与广大师生员工进行交流, 并对师生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反馈。

五、关于建立校内实践基地的思考

学生在校内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践, 其效果好过校外基地, 是勿需质疑的。但在校内仅建立一个后勤服务中心实践基地, 对我系近千号学生来说, 仅是杯水车薪, 是远远不够的。但实际上我们学校还有很多部门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 而信息化的需求又很迫切, 因此在学校内部还有大量可开发的资源。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本项目的经验, 与其他部门合作, 既可解决该部门的实际应用需求, 又可建立更多供学生进行专业实践的环境。

在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车队的基层作业人员觉得车队管理系统不好用, 医务所领导反映虽然相关信息都在网上公布了, 但学生还是打电话或跑到医务所去咨询, 类似等等。究其原因, 一是某些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于手工作业, 或习惯于自己原来的作业程序, 对部门的信息化工作还有抵触, 这也导致了某些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大打折扣。这与很多企业上马ERP项目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是如出一辙的。二是我院整体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 尽管某些部门如教务处、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的信息化程度比较高, 但在学生中尚未形成这种意识, 导致有更快捷简便的途径不用, 而依然采用传统的方法。虽然这些行为也是可理解的, 但同时也说明我院的信息化工作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其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前景却是可期待的。

参考文献

[1]张舸, 刘利强, 周细义.计算机应用技术校内实习基地开放探讨[J].实验室科学, 2009 (3) :175-176.

[2]任淑淳, 杨俊和.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12) :95–97.

专业实践基地 篇10

关键词:校内基地实践,创新性改革,工程项目管理

0前言

2012年, 教育部将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 (部分)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简称“建环”) 。主要培养从事供热、通风、空调、冷热源、净化、燃气等方面的设计、研发、施工、运行、系统保障等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对新专业的解读可以看出, 工程实践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这也就对高校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华北电力大学 (以下简称“我校”) 建环专业于2000年开始培养本科生, 专业教师十几年来不断探索和尝试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 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校内基地实践环节, 综合了几年来的指导经验, 提出一些探索性创新措施, 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建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思路。

1 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本科实践教学涵盖了专业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校内基地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 由于校外实践受到实习地点难找、经费不足、实习内容单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校内实践就成为了弥补这些缺陷的重要手段, 而校内基地实践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环节之一。

通过对以往校内基地实践情况进行分析, 仍有如下问题存在: (1) 学生思想上懈怠, 对实践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缺乏动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拖沓进度、走过场、对指导教师过度依赖的情形时有发生; (2) 思路不够清晰, 理论和实际没有联系起来, 且大局观和创新意识薄弱; (3) 技术方法陈旧, 跟不上社会主流。 (1)

2 校内基地实践改革创新措施

2.1 明确发展路线, 差异化管理

我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实施高校, 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特色, 在新型建筑体系不断涌现, 智能建筑、绿色建筑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根据新的建环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结合我校“大电力”学科体系优势, 初步制定了建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目标。

在校内基地实践中, 指导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兴趣、竞赛经验和就业意向, 进行差异化管理, 耐心引导并制定相应的实践规划, 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 喜欢CAD的学生可以进行假定条件下空调机房系统设计, 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进行空调水系统或风系统模型制作, 准备进入工程建设公司工作的学生可以尝试编制采暖管道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在兴趣和就业的引导下,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容易被调动起来。

2.2 结合工程管理, 培养未来的工程师

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意识到, 大学里的实践环节, 尤其是校内基地实践环节, 并不只是知识的积累和考察的一种方式, 更是对未来就业的提前演练。而且, 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也需要通过实践环节来融会贯通。事实证明, 实践环节中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 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建环学生在校内基地实践过程中, 除了灌输专业技术的知识, 还应掌握相应的工程项目管理知识, 这样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责任感、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简单来说, 工程项目管理, 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 通过策划和控制, 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对于项目的不同参与方来说, 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有所区别, 以施工方为例, 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以及与施工有关的组织和协调。由于时间较短, 不可能在校内基地实践环节中进行全面详细的介绍。因此, 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建环专业特点, 我们将工程技术知识渗透进实践内容中去, 并利用项目管理知识来实现全过程控制。

基本的项目实施方案可以按照以下几点来制定: (1) 项目概况; (2) 质量目标; (3) 组织管理; (4) 安全措施; (5) 技术措施; (6) 进度计划; (7) 验收评价。

项目实施过程中, 有几点需要指导教师特别注意:一是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层层建立岗位责任制, 设置兼职安全员;二是掌握相关的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使学生明确项目各个环节的质量目标;三是对需要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建立质量控制点, 制定相应技术措施, 确保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四是掌握现场实际情况, 若进度滞后则采取相应纠正措施, 确保每项活动按进度计划进行。

以散热器拆装及管道连接水压试验项目为例, 适用标准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以及《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置组长一名, 操作人员两名, 辅助人员两名, 兼职安全员一名, 各岗可轮换;将电动设备使用及水压试验作为安全和技术交底的重点严格把控;验收评价方法为:试验压力下观测系统10min, 压力降不大于0.02MPa, 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 不渗不漏评价为“合格”, 否则为“不合格”。项目结束后各小组进行总结, 从项目的具体情况入手撰写项目质量评估报告。“不合格”的小组要认真分析, 绘制因果分析图, 找出具体影响因素, 图1为散热器水压试验因果分析图示例。

2.3 技术革新, 思想创新

大学课堂所学的知识往往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其原因在于建环专业涵盖面广、相关设备多而散、技术设备更新快以及教材更新周期较长。实践环节作为知识与应用之间的桥梁, 必须紧跟时代脚步, 把握行业特点, 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尽可能地拓宽视野, 持续关注行业内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发展。

校内基地实践环节中, 已经通过采用实物拆装、模型讲解、电教片等方式, 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 也提升了校外实习的效果。 (2) 除此之外, 还可以与专业学科竞赛如“人环奖”、“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项目相配合, 鼓励本专业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解放思想, 大胆创新, 提高处理实际工程的能力, 促进暖通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3 小结

校内基地实践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实现了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水平和工程项目管理水平, 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质量专业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华北电力大学建环专业校内基地实践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我们并不满足, 探索之路仍在继续, 未来我们将以工程管理为基础, 技术创新为主导, 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工程师。

注释

1时国华, 魏兵, 杨先亮.建环专业校内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科教导刊, 2012 (9) :61-62.

专业实践基地 篇11

关键词:高职服装专业;实践基地;特色研究

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是一门艺工交叉、文理融合的边缘学科,也是直接面对市场的产业学科,尤为强调知识的应用性与实践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培养“动手能力强并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技术人才”,所以,实训环节的教学工作是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基本实践技能养成—专项核心技能形成—职业环境下的技术应用”的思路,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与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按照“校企合作、多方共赢”的原则,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内外服装专业实训基地,开展特色实践研究。

一、构建具有特色的实际运作模式

在进行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将实习实训环节分为认知实习、分项训练、综合实训(模拟、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就业等几个阶段。带领学生广泛、深入地进行服装市场和行业调研,根据目前行业发展现状大胆调整实践教学计划,逐步建立一套具有高职特色的服装专业实训基地方案,制订相应的教学规划,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和工作室教学有机结合,校内学科各方向间有机结合,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基地有机结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交叉互动的大实践教学体系,并形成一个实训类型的教材体系。

二、建设具有特色的校内实践基地的实际操作

1.按照企业流程设置不同的专项工作室,组合管理形成符合行业现状的专业链条。工作室的教学与实践的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实践环境,它比传统的实践教学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广泛的实践教学面。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平台的课程学习后即打破专业和班级界限,以自由开放的形式选择专项重新组合,采用工作室上课模式,教师以团队的形式组合授课。我院先后建立了服装品牌设计工作室、特种机工艺样衣实验室、服装营销实体店铺、璐比大学生创业基地、内衣设计工作室、服装表演多功能厅、形象设计工作室、摄影工作室、服装实训车间等实践教学工作室,进一步确立了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搭建服装设计基础教学、服装专业工艺基础教学、整体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市场营销方向实践教学的多维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为专业学生提供了认知基本理论、锻炼基本技能、提高动手与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的公共学习平台。

2.项目驱动引领实践教学进程,引进企业项目为主要授课内容。以企业工作过程导向设计教学,最大限度体现企业的生产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我们有计划地安排了服装品牌设计、服装营销策划、服装产品陈列、服装商品企划、服装工艺与制作、发型设计、化妆技法等针对性、实战性、综合性强的实验教学环节,设置了实践教学周,加强对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服装设计基础教学、服装专业工艺基础教学、市场营销方向实践教学、整体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多维立体实践教学平台。

3.校企合作常态化。将企业项目引进学校的实践教学中,由于企业的产品研发项目具有时效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可以保证我院实践教学常态化、持续化,同时也要求我们在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上,与企业保持一致,并按照企业生产流程设置实践课程内容,根据企业订单情况循环进行。通过校企合作,巩固并建设一批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群,为了更深层次地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我们主动与企业加强联系,根据岗位不同要求,设计工学结合方案,与企业寻找利益的结合点,将项目贯穿于实践教学过程。

4.采用“产、学、研、赛、展”等多种实践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传统教育的标准化培养模式,实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特色教育模式。针对社会需求,把服装专业大赛和服装生产、科研的要求作为设计主题,通过增加实践环节的教学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提升其发展能力,并拓展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项目组成员专项技能突出,无论是教师参赛还是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级赛事连连获奖。目前项目组成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外80余项赛事并取得优异成绩。

三、构建具有特色的校外实践基地研究

1.双向介入式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企业化管理、准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将服装企业生产车间引进学院,双方共同参与教学和管理,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和设计项目,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利用学院的人才资源,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学生通过参与款式设计、版型制作、样衣制作和生产工艺单制作,获得更多的实战锻炼机会。

2.真正实现共建共管理,校企双赢。关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有效解决了实践基地建设停留在表面、企业大多数都是被动地接收实习的学生、学生实习的效果不佳、就业矛盾突出、达不到校企双赢等突出问题。学校多年来非常重视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根据专业的办学特点,与多家知名企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并聘请企业的优秀管理者和设计师作为专业顾问、兼职教师。向这些企业开放我系的资料室和相关实验室,并共同进行科技研究和市场开发。

专业实践基地 篇12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现状

目前会计校内实训室只是停留在对某一家企业经济业务的研究上, 还摆脱不了单一、孤立进行会计实践教学的框架, 校外实践基地重形式轻实效的情况普遍存在, 主要表现在:

1. 校内实训室设置以单一企业为基础的会计操作内容。

几乎所有学校校内实训都只停留在一个企业 (一般是制造业) 某一个月的经济业务操作上, 没有建立不同行业、不同性质单位既有相对独立又有相互往来联系的经济业务实践教学体系, 不能全面反映各公司的联系, 也无法编制合并报表。这样学生在操作时对会计的理解往往会比较片面, 知识面会比较窄, 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会计专业校外实践基地流于形式。

由于会计资料的保密性, 一般企业不愿接收实习学生从事会计实操工作, 即使单位接收, 但企业会计人员毕竟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而且也因为没有教学经验, 缺少教学组织和逻辑训练, 能否将核心技能和经验在短时期内传授给学生存在一定的难度。正是这些原因, 许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实习时都是从事其他专业内容实习, 会计实习流于形式, 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3. 真正双师型素质教师十分缺乏。

从表面上, 高职院校双师型素质的老师比例都很高, 但由于我们国家教育体制造成会计专业教师主要来自学校, 一般都没有会计实际工作经验, 同时会计双师型素质教师标准定得太底, 有些教师考一个经济师、统计师也可以成为会计专业的双师教师, 有些教师只要到企业盖几个章就说明在企业工作过而成为双师型教师, 而真正有工作经验具备双师型素质的会计人员因学历不够而被学校拒之门外。导致学校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双师型素质教师十分缺乏, 也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瓶颈。

4. 实践操作课程成绩评价考核体系不完善。

会计实践操作课程评价考核一直以来都是大家争论比较多的问题, 总的来讲会计实践操作成绩考核评价体系主要由平时表现、平时作业、实训实操和期末考试这几部分构成。但由于实训实操考核工作量大且成绩难以把握, 许多学校降低实训操作在总成绩中的比重, 提高了期末理论考试在总成绩的比重, 使考核评价又回到了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老路上, 这种只重形式不看效果的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在相当多的高职院校都存在, 这样评价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会计职业技能水平好坏。

二、完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看法

1. 建设以产业资金链为基础校内分岗实训基地。

(1) 建设会计分岗实训室实训操作仿真环境。 (1) 将实训室分成分成十个区间, 按不同行业企业分设十个会计操作区间, 每个操作区就要把它当成一个企业, 设立企业的财务部门, 操作区内要设计好企业概况、企业营业执照、企业国税登记证、企业地税登记证、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书。同时企业都要有明确的组织结构、会计分岗职责和技能的要求, 并确定会计分岗的工作流程和会计分岗实训内容, 这是我们会计分岗操作是否仿真的前提条件。 (2) 每个操作区间 (即企业财务部门) 根据企业会计实际工作情况设六个会计岗位, 即 (出纳岗位、成本会计岗位、税务会计岗位、内部审计岗位、财产物资 (往来) 岗位、会计主管岗位) , 每个企业都要有充足的会计资料和各种会计印章来满足学生操作的需要, 因此十个会计操作区间就要以企业为单位收集不同特色的会计资料, 并把全部经济业务资料按岗位进行归口分类。 (3) 在时间方面, 每个企业至少要有十一月、十二月和一月连续三个月的会计业务资料, 以便让学生掌握不同时期会计业务的处理, 也为学生能比较全面、完整、发展地了解企业情况提供真正的业务支持。操作中教师按会计岗位工作流程介绍操作中需要掌握和注意的会计知识, 同时配有一个企业整套的操作实务, 让学生在岗位操作中去理解和掌握会计知识, 为了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分岗操作时间, 每门行业会计课程理论和实践课时都按一比一分配比例来分配课堂时间, 强化学生的实操能力。 (4) 集团公司以产业链或资金链为基础, 把十个会计操作区间分为两组, 一组是按某类产品的产业链为纽带组成拥有五个行业企业的集团公司;一组是五个行业企业按控股资金链链接的上市公司, 并定期编写合并报表。 (5) 设立税务和审计二个服务企业的机关单位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 税务、审计和会计事务所的操作资料来自于十个企业的会计资料, 并按工作要求设计好各自工作程序和规范的表格资料。真正把会计分岗实训室建成囊括各种会计核算业务的经济小社会。

(2) 完善学生在会计分岗实训室操作程序。强化学生实操能力采用分组的方法进行。每个小组由六名学生组成, 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在操作区财务部门分别负责六个会计岗位, 承担不同会计岗位工作的学生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协作, 处理各种会计业务, 最终完成全部会计业务操作。每班按六十个标准学生计算, 就可以组织十个小组进行操作, 每操作完成一次企业全部经济业务, 小组中的成员必须重新组合, 依次扮演六个不同的角色进行轮岗操作, 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各岗位的操作业务。每一次操作都是在电脑中完成, 学生操作完成每一次操作都能马上显示学生的操作成绩, 老师根据学生六次操作中的分数和过程来确定实操成绩。按教学计划要求学完十个不同企业的会计, 就可以同步操作完六十个岗位的经济业务, 再加上两大集团公司的十二个分岗操作, 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完成大量的不同企业的分岗实践操作, 由于会计分岗操作仿真性强, 学生通过操作不但可以提高会计操作水平, 而且能很快胜任各种性质企业会计工作, 这就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3) 完善实践操作课程成绩评价考核的体系。校内实训是会计职业院校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内实训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会计教学质量的高低, 而建立科学完善的成绩评价考核体系是校内实训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应建立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并重、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考核办法的评价考核体系。

学生第一次接触会计知识就是从《会计核算基础》开始, 因此《会计核算基础》应按对小型企业会计的要求的进行实操练习考核, 考核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过程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遵守纪律、学习态度、专业操作能力三个指标, 由指导老师进行考核;行业会计教学分岗位进行会计实训操作, 将行业会计设计成六个岗位, 即每个团体小组由六位学生组成, 担任会计主管岗位的学生任团队小组长。每个岗位都是一个考评指标, 每个岗位指标都量化具体标准, 过程考核只要由小组团队成员互评、团队负责人考核和指导老师方面进行考核, 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遵守纪律、专业能力、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四部分内容;结果考核包括个人各岗位操作成绩、团队成绩两方面内容, 这样会计实践操作评价就比较全面;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主要操作对象是企业集团, 评价的指标和考核的内容大致与行业岗位实训相同, 只不过考核结果重点放在关联方业务往来、合并报表和财务管理三个方面, 会计实践操作评价难度最大, 需要进行细分标准才能完成。

三、建立由毕业学生自己开办的校内代理记账公司

建立由毕业学生自己开办的校内代理记账公司, 学校免费为创业学生提供办公场地, 创业学生只需要投入三万元即可, 记账人员可以由在校学生来担任。采用这种形式, 学校一方面可以给大学生创业提供条件, 会计专业学生开办代理记账公司可以不支付办工场所租金, 从而减少经营成本;另一方面, 由于是本校学生诚信情况比较了解, 合作风险比较低, 业务可以是直接代理记账业务, 也可以从第三方转入代理记账业务, 这样就会有大量的代理记账业务满足大部分学生和老师就近在企业参与会计实战操作, 减少了校外实训中组织和管理上的麻烦。只要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代理记账公司制定好企业操作规章制度, 这种形式也可以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也就能为学生真账实操提供非常好的实训平台

四、强化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

1. 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会计实账操作培训基地。

与税务师事务所培训部门合作对学生进行真账操作培训, 税务师事务所利用代理记账的优势, 有充足的会计真实资料, 操作场所在税务师事务所进行。实账操作分两个步骤内容进行, 第一步学生在校内分岗实训室进行手工和电算化会计模拟操作课程, 由合作单位派会计专业人员承担实训教学的指导, 为学生完成会计模拟实习操作课程后进行真账操作把关;第二步分批到税务师事务所进行真实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学校专职教师参与到学生真账操作指导中去。税务师事务所培训部门与学校的合作是长期、稳定的关系, 双方要遵守合作协议, 认真履行职责。税务师事务所培训部门可以通过真账操作平台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既可以成为税务师事务所的储备人才, 也可以向其他企业输送会计毕业生, 解决学校学生就业的另一种渠道;学生通过真账操作可以在短时期内增加学生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税务师事务所也可以通过与高职学校的合作提升自己培训部门的影响力。这样的培训式合作能达到双赢效果。

2. 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专业课程共建。

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我认为重点放在共建专业课程上。进行专业课程共建首先应分析专业课程的特点、内容及共建的结合点, 拿出一门专业课程进行试点, 让校外实践基地来设计某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并由其派专业人员来进行教学, 同时学校也派专职教师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去从事会计实际工作, 共建校企合作课程, 编写校企业合作教材, 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

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专业课程共建要有长效运行的互动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约束机制, 这样才能实现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 才能保证其有序高效运行。

五、提高会计教师会计教学水平

学校应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改变目前高职学校会计教师操作能力不足的现状, 走出去:对那些学历高, 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 要让他们定期到企业从事会计岗位工作, 提高他们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和会计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要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 会计师和讲师是确定会计双师的最底标准, 其他同会计无关的证书都不能认同。这样就能真正提高双师的质量, 才能让老师的素质上一个新台阶, 使教学真正能融入到实操中, 教学更贴近实际;请进来, 学校在教学中可以聘请有丰富会计实践经验的会计师以上的中高级会计人才为校外兼职教师, 参与会计专业的教学中来, 特别参与会计实操教学, 缩小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 让学生能更直观地认识到会计工作的精髓。专职教师与校外兼职教师可取长补短, 使会计教学既生动活泼又贴近实际, 使会计老师的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大家来共同参与, 只有这样, 高职学校的教学水平才能有真正的提高, 学生的实操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加强。

摘要:会计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只是停留在对某一家企业经济业务的研究上, 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比较流于形式。本文提出应重点建设按产业资金链为基础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只是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一个补充。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吕秀娥, 张海晓.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校内仿真实训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 2011, (15) .

[2]吴韵琴.高职会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证券期货, 2011, (06) .

上一篇:后浇带的施工下一篇:北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