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报告(通用8篇)
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报告 篇1
汽车维修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总结报告
实践人
实践时间:2017.12.10.-----2018.01.31 实践总结:
本次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收获很多,在河南东明汽配、德美华、车享家实习期间,我们主要进行了现场观摩、上岗操作,熟悉了相关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切实感受日常教学和企业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之间的差距。为以后日常工作中更好的发挥教学能动性、积极促进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刚到公司,公司就组织我们参观了公司的汽修车间及钣喷车间。参观结束后我被安排到机修二组进行实习。该车间主要是汽车各种故障修理,所以在实践期间,我积极向车间师傅请教,获益良多。
在实践期间,我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虚心接受工厂管理人员的指导和要求,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整个实习期间我感触颇多,主要有以下两点体会:、1、学生的技能应与企业要求相适应
通过这次企业实践,使我了解到中职学生在校所掌握的知识与企业需求相差甚远,教学设备和相关技能赶不上时代的需求,课本知识远远不够。就我实践的项目来说,汽修专业学生同样会实习钳工,但是学校教学中的钳工到目前还局限于锯锉加工和钻床上的孔加工,而目前多数企业中多采用手用工具加工。所以,以后再汽修专业的钳工实习中还应加入装配的相关知识和一些手用工具的使用。
2、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应适应企业需要
中职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不仅能感受到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的差异,更能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学校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比较落后,不能符合岗位需求。所以在教学改革中药坚持学以致用原则,突出实用性、加强实践性,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想能够符合、贴近企业的需求学校教育就要走进企业。通过企业实践我开阔了视野,对模具专业相关工艺有了全新的认识。不仅是自己的技能有所替身,还为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和指导学生实习起了指导性的作用。通过这次实习我也深知自己的不足。专业技能和职教理念仍需进一步加强学习。
通过企业实践,了解了行业企业设备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对汽修工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为我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使我们教学更有针对性与适应性,以便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结合企业要求与学校实际情况,我个人觉得学校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1、加强学生爱岗敬业教育,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诚实守信,从基层做起。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2、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鼓励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企业管理。学校聘请更多的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企业工程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等。
3、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理论功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企业文化应与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对接 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企业内部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应该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文化,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员工工作纪律要求和工作态度的严谨作风,是学生在校园内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职业素养的一条重要路径,学生在校园内通过这样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为今后在企业的立足和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应适应企业需求
中职学校教师霞企业实践,不仅能感受到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的差别,更能清晰的认识到我们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比较落后,不能符合岗位需求,这可能也是我们中职学生不受企业欢迎的原因之一,通过企业时间可以熟悉相关的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和用人标准,这为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通过企业实践,不仅开阔了视野,还为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改革、指导学生实习起到了指引性作用。通过这次实践也深知自己的不足,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职教理念仍需进一步加强学习,为今后自己的努力学习指明方向,同时还要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加企业实践,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当代职业学校教师。
通过近两个月简短的实践,我觉得教学一定要贴近企业的实际情况
现在的汽车行业有比较多的工具,在实际教学中没有,而且学生毕业的时候,到用人单位手里面的证书也没有几个,用人部门的主管问几个简单问题,很快就发现在学校基本上什么也没有学,到了工作岗位还得从头学起。
带我们的师傅这样说:不管什么学校毕业,只要肯吃苦,在一线学三年,肯定比在学校学三年管用。在实践过程中,我边实践边思考便提高,有以下几点收获:
1、企业实践丰富了专业教学资源,使教师们了解了车桥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了企业的现场环境。收集了相关的工作流程、岗位操作技能,进行了详细的生产过程记录,并且拍摄了许多生产管理制度的照片。一方面,为专业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更为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实际、生动的素材,丰富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这些资料还可充分应用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实践经验的获得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对下企业实践,我们提出了要求,学习中要带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和任务去学,深入生产一线。教师们了解和实践了车桥制造中先进的技术,凡在专业教学资料中讲解的知识,在这里基本 上都能看到,而且在工作中还亲手操作了。经过这次锻炼,教师们表示专业课程中将不再是纸上谈兵,可以非常自信的跟学生介绍这些设备的功能和使用,并且马上把实践操作的经验写入校本教材。
另外,教师们还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企业在技术人才需求方面存在的需要和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究竟在什么地方,得出了要能够使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使他们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可,就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企业技术需求和产业发展来适时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教材内容。
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报告 篇2
一、中职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指出要完善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 加大国家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文件的发布体现出国家对职业教育老师专业实践能力的高度重视, 是对加强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 对于创新和完善职业教教师继续教育制度, 优化教师能力素质结构, 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中职教师企业实践现状分析
2013年对黑龙江省63所中职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对部分省级教师实践基地进行了走访, 调研主要结论如下:
1. 专业教师有要求, 但时间太短、覆盖面小
通过对63所中职学校的调查, 82.4%的教师建议学校为教师多提供企业实践机会。但在3359名专业教师中, 从2009年至2013年参加企业实践的2477人, 参加企业实践比例仅达74%, 还有26%的教师没有深入企业, 能够实现“每两年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实践”的不足30%, 25所参加国家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的学校完成的情况较好。企业实践多为国家组织的骨干教师的培训和青年教师企业实践为主, 还有部分教师是带学生企业实习, 如果单以学校自行组织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来统计, 数字屈指可数。
2. 中职学校有需求, 但力度不足、资金紧张
63所中职学校中有98.3%的学校认为“教师到企业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和学校教学质量”;认为教师企业实践影响教学工作安排、教师企业实践的成效与学校的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的分别占53.2%和67.4%;调查统计发现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经费每年都有大幅度提升, 从2009年的31, 6070元到2013年287, 8800元, 但94.7%的学校“由学校独自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经费存在一定困难”。
3. 基地企业有热情, 但数量不足、缺乏标准
省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基地的企业对教师企业实践表示积极的欢迎态度, 认为教师企业实践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工作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有利于建立“学习型企业”, 同时参加企业实践教师也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建议, 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提供技术支持, 合作开发项目,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同时, 企业也提出部分参加实践的教师存在态度不认真等现象。
通过调研发现现有省级教师实践基地18家, 各市还没有明确的专业教师实践基地, 数量较少, 远远不能满足教师企业实践的需求。此外, 对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没有具体的标准要求;企业对教师企业实践的内容安排存在随意性, 缺乏系统性;对教师企业实践的效果缺乏评价标准。
三、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有效途径
1. 建立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保障机制
(1) 建立组织保障。学校成立教师企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 将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纳入工作计划, 认真组织落实。
(2) 建立制度保障。制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办法》,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激励机制, 保证教师企业实践待遇, 在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等方面给予补助;将教师企业实践中的考核情况纳入学校考核范围;对于教师企业实践期间取得技术开发、编写实训教材等成果的给予奖励。
(3) 建立资金保障。通过争取各级政府投入、合作校企投入和学校自筹等方式, 多种渠道保证实践资金。
2. 建立数量充足的优质教师实践基地
(1) 建立优质教师实践基地。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教师实践基地标准, 吸引各行业优秀的规模企业积极参与, 积极拓展建立优质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外, 各中职学校也应选定信誉好、可以长期合作的企业建立校级教师企业实践基地, 保证实践基地的数量和专业覆盖面。
(2) 制定系统的企业实践内容。根据专业和行业特点, 制定各专业系统的教师企业实践内容, 使参加实践教师全面了解企业工作流程、岗位和技能要求。
(3) 配备优质实践指导人员。聘请企业优秀人员和行业能工巧匠担任教师企业实践指导教师, 保证实践质量和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3.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师企业实践方式
2006年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教师到企业实践, 可根据培训需求和客观条件, 采取到企业生产现场考察观摩、接受企业组织的技能培训、在企业的生产或培训岗位上操作演练、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
2013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管理办法》明确指出:教师企业实践实行“师带徒”模式, 企业要为每位教师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 (师傅) 。此外, 还有顶岗实践、挂职锻炼和利用教师课余时间的兼职实践等形式, 让专业老师进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
4. 加强教师企业实践质量监控
(1) 加强过程管理。学校应于教师实践基地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 建立包含企业实践申请、企业实践协议、企业实践手册、企业实践鉴定等系统规范的档案, 使教师企业实践做到全程监控, 有据可查。
(2) 建立评价体系。教师企业实践的评价体系包括直接效果评价与间接效果评价。直接效果评价包括考勤、规定的实践内容完成情况、工作效果、实践成果等, 由实践基地企业负责在教师企业实践结束后给出;间接效果评价是指教师在日后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通过参与学校教学课程改革, 校本教材研发, 各级各类技能比赛等实际教学经历, 直观反映教师企业实践成效, 由学校负责记录。
参考文献
[1]张慧,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思考与实践, 高教高职研究, 2012, (34) .
机电类专业青年教师企业实践报告 篇3
一、企业介绍
河南龙翔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输配电一次电力设备和二次控制设备及相关自动化技术的综合性企业,系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金5000万元。公司位于郑州龙湖新区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科技园内,拥有8000多平方米的现代生产厂房及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设备,是全国校企合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重点扶持企业。
二、实践目的
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和掌握该公司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及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特别是企业对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需求,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力所能及地完善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教学改革。
三、实践过程
笔者在河南龙翔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的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培训:安全培训、技能培训、规章制度培训等。第二阶段,手把手学习操作:跟着工厂的师傅学习和练习电气控制产品的生产实践,主要包括开关柜、环网柜、箱变、段路器、无功补偿等生产工艺,解决在现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习非晶变的生产经验和专业技能。第三阶段,独立操作:独立在现场工作以及应对现场各种情况。
四、培训收获
1.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在企业实践期间,笔者踏踏实实从生产一线做起,抓住一切机会自己动手操作,积累经验,切实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笔者熟悉了企业的技术改造、设备的安装调试、电气设备故障检修等工作,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技能,也对以前所教理论课程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使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大大增强,提升了自主技术开发研究和指导学生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
2.熟悉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了解了行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经过实践,笔者熟悉了企业生产工作流程,了解了与自己所教专业相对应的企业、行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有利于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当前生产现状的新技术、新工艺,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中,笔者把行业现状和特点如实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尽早与社会接轨,避免因走出校门时与行业实际脱离太远,从而产生种种不适应。
3.有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下企业锻炼,笔者了解了相关行业、企业的就业状况,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掌握了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要求,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根据企业要求与工作过程特点,笔者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按知识结构分模块,按能力结构分项目,按认知规律分任务,采用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笔者根据企业对员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沟通协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的要求,修订教学计划时加大了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培训课程比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身修养。
4.丰富了专业教学资源
通过下企业实践,笔者了解了电气自动化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了电气类企业的现场环境。笔者收集了开关柜、环网柜、非晶变的工作流程、岗位操作技能、作业流程中的有关要求,进行了详细的生产过程记录,并且拍摄了一些现场照片。一方面,这为专业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更为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实际、生动的素材,丰富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这些资料还可充分应用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5.提高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企业的每一道工序流程都是非常严谨的,现代化的生产线不容许任何环节出错,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作为教师,学生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就是我们的产品,只有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能为社会所用的人才。通过实践锻炼,笔者原来在工作中存在的懈怠思想一扫而空,树立了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责任感和迫切性,同时增强了治学的严谨性。笔者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把在企业中所学到的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同时,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企业可改进的地方
青年教师入企业实践实践报告 篇4
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是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在教师培训途径当中,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是中职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也是职业学校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本人于2013年3月至2013年8月,深入到河北师大第二幼儿园进行实践学习。经过这几个月的实践,对于学校以后人才培养问题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次的工作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专业技能,也培养了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影响深远。
一、实践概况
为了加强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校企融合,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教育部组织中职学校的青年教师入企业实践,采取“师带徒”模式,通过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专题讲解、交流研讨等形式实施,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增进对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了解,并结合企业实践改进实践教学。
我实践的企业是河北师大第二幼儿园,该幼儿园是一所高校附属幼儿园,原名“河北师范学院幼儿园”。始建于1950年,是河北省示范性幼儿园和石家庄市卫生保健示范幼儿园,该园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特色的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孩子、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办园思想,形成了“团结进取、求真创新、敬业奉献、争创省市一流幼儿园”的良好园风。环境优美、设备齐全, 师资优良,现代化教育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对青年教师入企业实践非常重视,精心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这次学习很有收获,跟幼儿园的认真负责,高度重视密不可分。
二、实践内容
在实践期间,我始终保持积极主动、严谨勤勉的工作态度,虚心接受师大二幼领导和班级带教老师的指导和要求,在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和培训。
本次实践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保育员工作实践。实践教师集体学习了保育员的工作职责、保育员的工作内容、保育员工作细则及卫生标准、幼儿园卫生保健规范和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了解了保育员工作一日流程,掌握了保育工作的技巧。保育员是幼儿园重要的工作人员,是第一线的幼教工作者,保育员的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照顾好幼儿一日的起居饮食;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要充实和改善保教设备;要提供人、财、物的要素;要促进幼儿保教活动的顺利开展等等,保育工作又是纷繁复杂的,班级卫生,配合教育教学,保健工作,物品保管,每天入园晨检,卫生消毒,幼儿盥洗、进餐,午睡,户外活动,离园等各个环节必须全面兼顾,但每天也要突出重点,周一剪指甲,周二洗毛巾,周三擦玻璃,周四洗水杯,周五整理床铺。在深入保育员工作期间,我掌握了消毒水的配兑,擦桌子的方法,幼儿饮水的要求,学会了幼儿伤害的应急处理,这些知识对我以后的教学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阶段:教养员工作实践。如果把保育员工作简单的定义为体力活动,那么教养员工作是体力和脑力的结合。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1,教师对本班幼儿的安全负责,严格执行安全制度,防止事故的发生,幼儿的平安是健康成长的前提。2,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教育工作目标、计划,并组织实施,做好教育笔记。教育教学工作是我们本阶段学习的重点,每天认真听带教教师讲课,学习带教教师传递知识,组织课堂的方法,张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她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大四班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完成教学活动,观摩她的课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在本阶段,每周实践教师要选择一节课进行试讲,我的每节课,张老师都会旁听,课后向我提出建议,我在自评和他评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这为上好公开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讲课过程中我体会到幼儿园的每节活动都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备教材,备幼儿,备方法,即使课前在脑海中模拟了教学情境好多次,上课过程中幼儿活跃的思维,也总会给课堂带来意外,这要求教师出了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外还应具备更高的课堂应变能力,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和幼儿建立平等,尊重的师幼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用爱和幼儿交流。3,极参加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改实验的立项与研究。每周二,主班老师和副班老师会参加教研活动,教师共同备课,相互学习,这有助于教育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幼儿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说课比赛,带领教师申报课题,组建了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团队。4,做好家长联系工作,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家园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师大二幼的家长群体素质较高,有科学的教育观,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师大二幼的教师也本着平等尊重合作的原则争夺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教师和家长建立了融洽的关系。
为了更快的提高实践教师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认识,师大二幼为实践教师组织了丰富的专业讲座,如:《幼儿园入园策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途径》、《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幼儿园教师如何评课》和《奥尔夫音乐活动理论与实践》等等。从讲座中我不仅学习到专业知识,也认识到一个专业化的老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搞教育科研。面对新的教育对象,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我们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搞教育科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及时与同行交流,不断向专家请教,及时反思和改正,我们的教学能力才会有发展,才能成长为专业化的教师。
第三阶段:撰写实践总结、专业技能考核、交流汇报、举办总结表彰会。幼儿园工作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多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成为了一名幼儿园教师,能够协助班级教师做保育和教育工作,通过了师大二幼组织的保育员理论和实践考核,并进行了公开课展示,师大二幼还举行了实践教师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键盘、舞蹈、折纸。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虽然实践教师在中职学校所教专业各不相同,但大家认真备考,相互帮助,共同通过了考核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践之后,我们应该自我总结,认真梳理,形成材料,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三、实践心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为期六个月的脱岗实践培训过程中我虚心求教,知识上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行动上实现了从中职教师到幼儿园教师的角色转换,思想上经受了职业道德的洗礼,带着教学问题深入企业实践,收获了书本以外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从实践过程看教师发展。当前,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急需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技能型教师队伍,但较多中职教师存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熟悉企业岗位工作的现状,很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动手能力的匮乏影响了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专业课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真正实用的技能,而这些技能恰恰是书本和学校里最欠缺的,也是教师本身所欠缺的。专业教师通过实践观摩,实际参与,亲身体会和了解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技能和素质要求,体验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助于转变观念,不照本宣科,不讲授已过时的教学内容,而是结合行业、企业实际,按最新标准传授给学生,这样,使教学真正贴近企业实际。
2,从企业要求看学生培养。做好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让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有明确的认识;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教授给学生最实用的专业技能;重视学生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另外,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企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总结,自我发展和提高。
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报告 篇5
《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课题组成员:詹海鸿朱佳伶王立坚陈敏金冉傅蓉
以校为本,是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以校为本,就必须树立校本研究思想,建立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形式,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目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校本教研”是一种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实践证明它能够较好地做到教师培训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对于解决教师教学实际问题有较大的帮助。本课题立足于主课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目标,寻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在新课改实施已经多年,我校的教师中还是存在这样的现象:传统教育的“满堂灌”、题海战术、轻过程重结果的思维方式等等,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未落到实处。新课程下教与学方式的改变首先要求教师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及时转换角色,不断形成新的技能。而观念的更新、角色的重置以及工作方式的转变与专业技能的促进,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锻炼才能形成。
为了增强教师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专业发展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迫切要求我们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型校本教研模式,培养一支富有研究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优质师资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概念的界定
校本教研,是新课改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新的推进策略。
校本:以校为本,或学校本位。学校是教育发生的地方,是教育改革的基点。若要使教育改革成为可持续的事业,那么从教育体制内(尤其是学校)激起改革的动机是十分必要的,而以校为本发展就是此内在机制之一。在以校为本的运作中,不仅强调专业的重要性,更是教育决定权下放的必然反映。
研究:学校和教师为了学校的发展和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展开的一系列实践性研究,主要以教学案例研究为主。在此所指涉的研究不同于理论的研究,也不同于所谓的行动研究,而是涵盖所有为了学校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研究活动。
三、理论依据
1.“教师即研究者”理论:英国课程理论专家斯滕豪斯认为,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育,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规划。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1996年国际教育大会第45届会议的建议中指出,“在一个变化迅速的世界中,在职培训已成为从事所有活动和专业至关重要的工作。因此,教师不仅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应培养其学生在整个生活过程中创造知识所需的态度和技能”。
2.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研究的理论:20世纪80年代,教师研究演化成直指学校问题,将学校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大力倡导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校本教研。斯皮
克“校本教师发展理论”提出,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师素质提高的重心应定位在学校本位的发展、教师职业本位的发展上。
3.“校本教研”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基于学校”,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组织的各种培训、所展开的各类研究、所设计的各门课程等,都考虑学校的实际,挖掘学校所存在的种种潜力,让学校资源更充分地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二是为了学
校,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三是在学校中,即教师要置身
教育教学之中,参与学校发展与改革问题的研究,围绕学校自身问题所形成的各种解决方案
要由学校校长、教师共同探讨、分析,由学校中人来解决。(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郑金洲)
四、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的目标
通过科学的校本教研管理,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领教师关注自身成长,促进专业化发展;用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武
装教师,突出校本教研工作的时代性、创造性、实效性,促使全校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更新知识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积极构
建学习型组织,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素质的共同提高,建设一支师德
高尚、观念新颖、业务精湛,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面向未来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群
体。
2.研究的内容
(1)探索能促进教师成长的制定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
(2)探索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
(3)开发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校本培训资源研究;
五、主要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改进和总结教师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滚动式推进研
究过程。
2、文献资料法,充分查阅资料,借助各种相关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题研究。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教师各方面发展的研究和跟踪调查,从个别提升到一般,以个
别指导一般。
4、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的积累,按照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
六、课题研究的过程回顾
1、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职责。(2012年6月)
(1)健全学习交流制度,学习有关文献资料。
(2)制定子课题工作计划。
2、课题实施阶段(2012年6月—2013年5月)
(1)定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2)研讨经常化,解决在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3)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调整工作计划。
4、结题总结阶段(2013年5月)
(1)对研究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文字资料。
(2)成果上报总课题组
七、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经过近一年的研究,我们摸索出了“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发展”的基本模式:
(一)为促进教师成长,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1、组织机构及相应的管理制度。“搞好搞不好,关键看领导”。建立科学、高效的组
织领导机制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能否规范实施的首要保证。我们认为学校应建立以下这几方
面的制度:
(1)建立学校行政是校本培训负责人的制度。学校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基地,所以校长是
学校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管理。校本培训由教导处或教
研室具体负责实施,教导处或教研室主任负责校本培训日常管理工作。
校长要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确保教师参加
教研和培训所必须的经费投入;要整合教导处或教研室和教研组的力量,使之具备促进和指
导校本教研顺利开展的职能,形成教学、教研一体化的格局;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制定教学
研究成果的奖励方案;要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环
境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2)建立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学校教导处或教研室和学科组是校本教研工作的具体
责任部门,学校要制订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教研的计划、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效
果、评价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并由教导处或教研室具体落实、检查,以保证教研效果。
(3)建立教研组管理制度。明确教研组长的地位和职责、制订详细的工作任务要求,建
立一种促进学校、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加强集体研究,促进学校、教师之间及课程
实施等教学活动中的交流与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使学校、教师之间建立积极的合作伙
伴关系,共同分享经验与成功。加强学校、教师、学科之间的沟通或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
校、学科本位的倾向。
2、规范教学研究制度。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
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从而使以校为本的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主
要包括理论学习制度、备课制度、上课制度、教学反思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学生辅
导制度、学生学习评价与考试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等。
(1)理论学习制度。理论学习制度建设目的就是要营造一种氛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
念,把不断学习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必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为反思提供理论
基础。理论的指导是促进教师专业提高的有效的保证,理论学习要有计划、有形式、有时间
保证、有检查落实和效果。
(2)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制度。校本教研强调“教学即研究”,我们必须建立一种
与之相配套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促使教师把日常教学和教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
其研究能力。建立的教学管理新机制,要有助于教师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发,要赋
予教师自主权。对备、讲、批、辅等教学常规的修订,要降低管理的刚性,增强管理的弹性
和开放性,取消一切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条文,增进新理念、新内容,使教师的教学过
程真正成为研究的过程,专业提高的过程。
(3)教学反思制度。只有善于对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经常反思质疑的教师才能得到较快
发展。所以,我们要建立反思制度,促使教师反思制度化、经常化。在学习教育理论及他人
经验后,要写出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上课之余,要写教后感反思课堂教学得失;
考试结束,也要进行总结、分析成功与不足等等。要引导教师开展既能提高教师理性认识又
能改进实践的反思研究,如课例研究、教学案例或教学故事、做教学情况调查等,寻找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同时也为下一步确立校本课题做准备。
3、校本教研与区域联动校本教研的交流制度。为了使同伴互助得到落实,学校建立相
应的制度积极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牵线搭桥,为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台。这方面的制度主
要应有集体研究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帮带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示范课、公开课展示
制度、教学经验交流制度等。实现教研资源共享,达到深层次的同伴互助。
(1)教研制度。修订完善教研制度,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开展形式
多样的集体教研活动,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
流与合作研究。每个教师都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作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分享经验,不
断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2)集体备课制度。修订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充分发挥学校备课组作用,开展形式多
样的集体备课活动,有效开展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
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通过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反思、交流、互动、共享成果,提高工作效
率,并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个人风格有机统一。
(3)教师帮带制度。实施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青年是学校的未
来,青年强则校强,学校要倡导教师个体之间的相互指导,开展“以老带新”、“结对子”、“范例式师徒结对”等教师之间日常的互相合作和经验分享、交流活动。要求名教师、学科
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帮带一般教师。要完善制度,规定师徒各自的义务,强调双方
互动、合作、共进,建立师徒档案,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成长。
(4)听课评课制度。听课、评课是领导实施有效教学指导的重要措施,是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径,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学校要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听、评课制度,明确听课的节数、记录的要求、评课的要求等,充分地发挥其管理、研究、诊断
及评估教学的功能,促进教师相互学习,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5)公开课展示制度。举行各类示范课、研讨课、成长课等公开课展示,是学校内部或
学校之间教师同伴互助的常见形式。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公开课展示制度,明确展示的内容、对象、时间、要求等,促使活动的经常性开展,为教师互相交流与学习的提供机会,促进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和学生,提高教育质量。
(6)教学经验交流制度。学校通过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教学经验观摩研讨会”、“教学开放日”,“教学开放周”等形式,广泛开展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活动,要定时间和活
动要求,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共享,促进共同提高和进步。
(二)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组织形式
1、制定“教师自我发展规划”。
结合目前我校的相当部分教师,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已经基本掌握了教学的一般规律,已初步完成了职业的适应期。我校前几年在青年教师中实施“教师自我发展”规划。规划内
容有:(1)、自我综合评估。(2)、自我发展方向。(3)、自我发展目标。(4)、自我发展措施。(5)、目标达成情况。实施规划的目的是通过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研水平、科研能力,最终提升教师整体的专业水
平。
2、学科构建研究共同体,为教师的发展架起平台,实现同伴间的互动。
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校本研究强调教师在自我反
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成立了以学科课题组、教研组、备课组为
主要形式的研究共同体。提出了以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首要任务,以集
体备课、案例研讨、专题研究为主要方式的校本教研活动。是通过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共
同评课等形式实现组内成员的有效链接。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发展的场所,也是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
学科教研组则是根据教师所任学科不同及其专长组建的一个研究共同体。主要是通过问
题研究、备课研究、课例研究、课型研究等形式来实现全体组员的多向互动。这样的一个研
究共同体为在课程改革中由于个体的认识差异所带来的共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是真正的依靠团队的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也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碰撞过程。
3、专业引领、专家指导。专业引领主要是指各层次的专业研究人员对校本教研的介入。校本教研虽然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是在“本校”展开的,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因为校本教研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缺少先进理念的引领,就可能困于经验总结水平上的反复,甚至导致形式化、平庸化。争取高校理论支撑,发挥高校作用,采取专家引领,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专家讲座,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提升教师素质,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实现“专家引领、、借力发展”的发展目标,推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能力、科研意识与水平。
(三)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的活动方式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校本培训,使校本培训与教师工作紧密结合,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1、组织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
为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
(1)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结对。明确骨干教师带徒任务、目标,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上好示范课;要求新教师虚心求教,上好求教课。启动了“青蓝工程”,开展“拜师学艺”活动,要求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和骨干教师,自觉履行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职责。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学习成功经验,师徒各展其长,优势互补。
(2)教育教学案例分析。学校承担普陀区区级课题《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案例研究》,进行各种教育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和讨论,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拓宽思路,开阔视野。学校为教师们创设宽松的研究氛围,鼓励教师彼此之间尊重各自的教学自由和教学责任,做到平等交流,相互倾听,互补互益,坚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学研讨取向。组织教师进行案例研究、优秀课例观摩、深度汇谈等团体学习,有力地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3)进行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学校共性“问题”,聘请专家、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举办专题讲座,传授教育教学理论、相关学科知识和素质教育典型经验。聘请名师指导,比如学校开设的“名师工作室”,让专家定期听课、评课,进行教学指导,不仅使教师开阔了视野,及时掌握了教改动态,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
2、结合课题研究开展校本教研。
具有专业化特点的教育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工作的研究,也是一门艺术,它与教育科研有着许多共性。作为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教书育人的工作,都会面临许多鲜活的问题,也会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思考、实践。因而,只要我们能在校本培训中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要求,每位教师同样也可以拥有教科研成果。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以市、区级立项科研课题为载体系统地开展校本培训,把开展教育科研与推动校本培训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组织教师一个阶段集中围绕一个问题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在行动研究中使学校常规工作专题化。通过对教学专题的研究,在化解教学难点、重建教学范式、推进教学改革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保证了全员参与。
3、聚焦课堂开展校本教研。
一切校本教研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提出开展校本教研要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将“走进课堂,行动研究”贯穿整个校本教研的始终。
(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有效课堂教学,一直是各教研组在不断探索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摸索出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各教研组首先从一节课的课堂结构开始进行研究,然后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了错位教学、同课异构教学、先学后教、对比教学以及磨课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这些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是教研的主体,既是老师也是学生。
(2)进行课堂教学反思。
在校本教研中,学校十分关注如何提高教师的自主学习、自我反思能力。学校要求教师做到:课前反思教学设计,课中反思教与学,课后反思成功与不足,及时制定措施加以改进,将反思结果写成教学随笔,为以后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让反思从课堂中来,回到课堂中去,把教学反思纳入到教师的常规考核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交流。教师通过反思,有了心得体会,如果不能把心得体会说出来与同伴分享,那么,提高的只是一个教师。如果能把心得体会说出来与同伴分享,则许多教师都有收获,甚至会在交流中思维碰撞,有新的见解出现。所以,学校非常重视并及时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交流。
(3)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行为跟进”研究模式。
校本教研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校本教研要与教师的教学工作相结合,校本教研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特别是教研组长要有问题意识,发现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这些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校本培训。
比如在案例研究过程中,对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把握,以及传统教学与自主探究学习教学的侧重点的不同该如何处理?教师的教以及学生的练的难度怎样把握?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课题组组围绕阶段性教研的方向,采用“行为跟进”方模式使研究成果及时应用于教学实践,从而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在跟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积淀和生成实践的智慧:从指导老师指导备课、级组教师的集体评课,到反复试教;从课后骨干老师、专家的再次引领,到教师的完美演绎,每次教学行为跟进,教师都会有新的收获。在一次次的行为跟进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自我的专业水平也得到提高。
(4)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是教师新型的、最理想的工作范式,也是学习型教师团队要追求的最高境界。课题研究核心小组设计了一些新型的教研活动,这些教研活动,既是工作也是学习,把工作和学习整合在一起。
首先,使校本培训落到实处。平时的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平时的教研活动是以同年级同学科的几个老师的交流为基本的形式。这样的教研活动从基础做起,使校本培训落到实处。其次,满足了教师想了解平行班情况的一般心理需要,更容易被教师接受,教师能自觉地去做。第三,有利于同年级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会在比较中找出差距,反思自己的教学,吸取别人的好的教学方法,改进自己的不足。第四,促使同年级同科教师形成在合作中竞争的新型关系,教师更加投入地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能。
八,下阶段研究打算
课题研究的起期限是一年,肯定研究不够深入,比如对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校本培训资源的研究,没形成系列,未开发出校本化的培训教材。为与总课题组的研究计划一致,子课题组决定把研究报告上报总课题组。鉴于一年来子课题组的团结协力,形成了一个好的研究团队,课题组准备接受下阶段总课题组布置的研究任务,继续齐心协力,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
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协议书 篇6
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协议书
甲方:贵州省瓮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
乙方:(实践教师)
为加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建立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为规范教师下企业锻炼工作,经双方协商,就我组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有关事宜,签订本协议。
一、锻炼目标:
1、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生产技术特征与生产流程。
2、参与企业项目实施,帮助企业完成技术攻关、产品开发等技术成果。
3、密切校企关系,为今后学生下企业生产锻炼打下良好基础。
4、理清当前企业对学校教学内容的要求,返校后组织课程建设。
二、锻炼要求:
1、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注意个人修养和礼仪,视自己为企业的员工,无故不得旷工、迟到或早退,要给企业留下良好印象。
2、熟悉企业环境,牢记安全规程。
3、必须根据自身专业特长,深入生产一线,参与现场技术问题研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教学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工作内容等:(明确锻炼时间、工作地点、部门、工作岗位和任务)
1、企业名称:
2、企业锻炼时间年月日起至年月日。
3、工作岗位:
4、工作任务或职责:
四、实施与考核办法
1、参加企业实践锻炼的教师要制定详实的实践计划并报专业组审核、备案。
2、企业实践锻炼结束后,每位教师必须认真填写《贵州省瓮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企业实践锻炼鉴定表》。
3、在企业实践锻炼期间教师必须做好每天的实践锻炼日记,学校将组织有关人员到企业进行随访。
4、每位教师必须在实践锻炼结束后两周内写出书面总结,同《贵州省瓮
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企业实践锻炼鉴定表》一起专业组备案。
6、相关的生产实践锻炼的资料存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并与考核、职称评聘挂购。
五、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设置专项档案,包括以下资料:
1、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审批表
2、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考核鉴定表
3、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总结报告
4、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锻炼记录册
5、企业合作开发(技术服务)的邀请函(或证明)
6、实践锻炼期间的成果和形成的其他资料等
六、本协议一式三份,本人、专业组、示范建设办各一份。
甲方:贵州省瓮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
年月
乙方(实践教师):
年月
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报告 篇7
一、接受任务, 制订实践活动方案
会计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之一《成本费用核算》教材领导安排由我负责编写, 而且要求在暑假期间完成。其教材内容的设计不再是传统的按知识的逻辑联系构建教材体系, 工作情境设计也不是甲、乙、丙产品, 或A、B、C材料, 等等。为完成教材编写任务, 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明确下企业实践的任务是参与企业会计岗位特别是成本费用核算的实际工作, 从而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账簿组织体系, 成本费用核算的操作和工作技能, 以及在现实的会计工作中所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等。了解会计专业技能要求, 成本费用核算的具体内容, 为整合教学内容提供依据, 兼顾调研企业相关岗位职责、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制定方案, 如选择哪些企业, 解决在教学中困惑的哪些难题, 以及如何编写教材, 等等, 从而在7月10日前确定实践活动方案。
1. 下车间了解生产工艺过程, 为编写教材设计工作情境做准备。
2. 了解企业成本核算内容要求, 收集资料为教学主要为编写教材做准备。
3. 了解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 确定成本核算方法。
4. 边实践边调研边编写教材。
5. 假期结束前完成教材编写任务。
二、提高认识, 通过实践提高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满足教学的需要
明确实践目的, 在思想上认识到社会实践是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必修课。高职院校强调学生的就业, 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 所以教师首先就必须具有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 这样才能教好学生。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教师储备的知识必须通过不断补充、更新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特别是应用型知识的更新只有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才能实现。因此, 本次下企业实践, 我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查阅证、账、表等资料, 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员工, 不因自己的教师身份而特别, 遇到实际处理与书本介绍不一致的问题刨根问底、虚心请教, 解决了在教学中困惑的一些难题, 在编写教材时弥补了以前教学内容不完善的缺憾, 这些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都将大有裨益。通过实践, 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 教师不仅能提高自己操作技能, 而且能提高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充满信心, 完成教材编写任务
对于下企业调研、实践, 我的初衷是创设好工作情境, 完成教材的编写任务。而工作情境的创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生产类型。带着任务我去了三家企业, 首先去了一家铝业公司, 去公司的第一天, 生产技术部部长带领我们去车间参观, 边看边介绍公司情况, 讲解压铸生产流程。该公司是民营股份制企业, 主要生产铝合金压铸件, 近年来不断调整产品结构, 加快技术创新, 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基本形成了年生产铝合金压铸件300万件、铸造铝合金锭10000吨的经营格局, 成为国际知名企业———海尔集团独家供应商, 每年向海尔集团提供约200万件铝合金皮带轮和法兰盘。接着又去了另一家铝业公司, 去公司的当天, 财务总监带我们去车间参观, 详细介绍了产品的生产流程。该公司是优秀民营企业, 是铝及铝合金产品生产的专业公司, 年产铝及铝合金管材5000吨, 铝合金棒、型材3000吨, 铸造母线6000吨, 有很强的铝加工能力, 是铝及铝合金管材专业生产厂家。该公司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68人, 年均销售收入7000万元, 铝材年加工能力6000余吨。最后去了一家饮料加工公司, 截至目前, 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7亿多元, 拥有生产线8条, 其中从法国和意大利引进的两条PET冷罐装生产线产量达到3.6万瓶/小时, 即每秒100瓶。该公司主要生产16大系列70多个品种的产品。了解、熟悉了企业生产加工流程, 对编写教材创设工作情境就心里有数了。
从理论上讲, 企业选择成本核算方法, 应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来确定。根据在几家企业车间了解的情况, 我认为有的企业根据生产组织特点和生产工艺过程点, 以及企业管理的要求, 应选择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 而非品种法;有的企业根据生产组织特点和生产工艺过程点, 以及企业管理的要求, 选择采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是可以的。我把意见和各公司的财务部长进行了交流、沟通, 他们也有所考虑。在具体的成本核算过程中, 实际工作中对成本的核算更合理、完善, 这是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得来的。我也发现了实际教学的缺憾, 如职工薪酬核算。书本主要介绍采用计时工资制核算, 而我调研的几家企业都是采用计件工资制核算, 在设计工作情境时要加入计件工资制核算;外购电费的分配, 每个月由车间、部门报来耗电量, 加上一定的损耗, 然后由成本核算员负责核算;销售费用每月采用按一定比例预提, 年终清算, 等等。我通过实践充实了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尽量符合实际工作要求, 使学生以后工作时进入角色快, 提高教师实际操作和应用的能力, 同时也完成教材编写任务。
四、校企联系, 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从学校方面, 一是促进了教材开发。带着编写教材的任务去企业锻炼的教师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本着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的原则, 编写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 这些教材符合高职教改的要求, 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效。二是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下企业锻炼, 能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提高工作实践能力, 成为“双师型”教师, 促进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三是收集了大量的信息。下企业锻炼的教师利用工作时间深入企业调研, 收集大量信息。这些信息为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其他一些教学改革提供了直接依据。
从企业方面看, 一是提高了职工的素质。教师下企业锻炼, 与员工进行交流、沟通, 灌输理论知识, 大大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同时, 学校输送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就业, 从整体上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水平。二是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在锻炼中, 专业教师可以把自己平时对有关问题的认识、思考提供给企业,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提高企业领导的科学决策水平。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 而下企业锻炼是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专业教师下企业调研、实践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实践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通过分析会计职业岗位要求, 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成本核算内容和要求, 编写会计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教材。
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报告 篇8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服务企业 实践
1 高职院校教师服务企业实践的必要性
1.1 国外高职教育成功经验的借鉴
高职教育的兴起是社会及产业升级的需求,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比中国起步早,尽管教育模式有所不同,但对高职教育的理念都强调校企之间的合作,为企业培养合适的人才。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随着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企业服务在高职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①70年代校企合作在美国得到了推广和实施,之后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各阶段学校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发展和运用。
1.2 国家政策的导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应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创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及企业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国家目前的导向和重点之一是增加现有教师的服务企业的工作经历,以此为手段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1.3 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趋势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专业所必备的实践技能和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同时要具备职业教育的教学能力,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核心是行动体系的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能力,这涉及每一个专业教师同样包括专业基础课教师。②
2 高职院校教师服务企业实践模式的探索
2.1 借助毕业专题,寻求校企合作研究
毕业专题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毕业专题的选题往往成为高年级学生关注的焦点。我院采用的方式是专业教师给出专题题目,企业人员参与,由学生自主选择。
专业教师选题可以根据当地企业关心的热点进行选题,一方面可增加高校与企业接触点,主动寻找共同的交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接触社会的兴趣。我院生化专业教师根据当地企业的资源进行选题,如万邦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岛啤酒(彭城)有限公司生产终端产生的胰岛素残渣和啤酒废酵母一直得不到较好的利用。生化专业教师以此进行毕业专题的研究,对其进行资源综合利用,受到企业的欢迎,并主动要求签订横向课题。
毕业专题也可以与当地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选题,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专题工作。一方面企业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能够了解当前本行业工艺的缺点或存在的不足,同时给予一定的课时工作量,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增加其积极性,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学校较为完善的科研条件,这两方面的合作,有助于毕业专题实践的开展。目前我院已完成了三届由企业人员参加指导的毕业专题研究。从调查结果看,80%学生更愿意选择有企业人员参与的课题,他们认为可以了解到企业里实际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2.2 依托科研项目,服务周边企业
高职专业课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把握本专业领域的研究重点或热点,才有可能教授好本专业课程。为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教师积极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工作非常必要,要通过科研工作、参加学术会议交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以科研带动和促进教学。我院多次组织教师与企业洽谈,企业关注的是与有相关科研项目的教师,并进行合作联系。
2.3 实施科技服务企业战略,实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③我院在校园内引进企业建立合作培训基地。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各自优势,由学校提供培训场所,企业提供设施设备,师资上互通、互派,合作开展企业员工的招生、教学和培训。
我院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密切与社会、企业、公司等单位进行联系,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灵活多变的人才培养机制,既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培养企业人员,也可以在校外培养人才。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校企共同研究开发实习课程,针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专业技能、职业操守、敬业精神开发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实习课程。
3 高职院校教师服务企业实践的思考
尽管我院在实施校企服务企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其中最突出的矛盾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信息缺失,双方的沟通渠道不通畅。就企业而言,企业大量人才需求的信息,包括数量和人才规格的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高职院校中。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人才调查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不易得到企业方面有效的配合,也就是说有需求但无法传递;另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对于企业实际采用的新技术、新装备不够了解,无法在教学中将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高职院校重点是人才培养,但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的生产效益,因此没有足够的动力实现进一步的融合。
总之,实施高职院校教师服务企业的实践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选择依赖于实施条件和环境。不管采取何种模式,都需要在实践中建立和完善。
4 结语
【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报告】推荐阅读:
旅游专业教师企业实践08-15
教师专业实践中期报告05-23
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实践报告09-06
高职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实施意见06-14
酒店管理专业骨干教师企业顶岗实践总结09-04
专业教师实践艺术设计08-23
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研究06-09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复习08-15
教师专业素养结题报告10-24
教师专业成长调查报告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