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素养结题报告

2024-10-24

教师专业素养结题报告(精选7篇)

教师专业素养结题报告 篇1

山东省基础教育科学“十二五” 规划2015课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提升教师素养的研究

结题总报告

一、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源于2008年,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越来越越清晰的认识到:教师是最具魅力和价值的课程,教师素质的提升与课程实施开发的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密切联系,我们选择这个课题进行研究,主要目的就是寻求教师素养提升和有效开发校本课程的结合点和规律所在。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很多比如:发展学生,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并有利于形成更合理的教师资源配置;发展本地的课程资源与建设:发挥地方、学校乃至社区独特的优势及传统办学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多样化的认知环境和活动空间,有利于提升教师研究和开发教育资源的能力。发展学校: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在教育质量、教育科研、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升办学层次。

二、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1、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源于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针对国家/ 政府课程开发的弊端,要求政府应明确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进行权力分配,把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实现课程行政主体多元化和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这一思想很快波及到世界上众多的国家,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了把课程的决策权部分下放给学校的课程决策,产生了在“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支配下的许多操作模式。可以说,校本课程开发是当今

/ 7

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也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取向。

2、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世界范围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就现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具体领域来说,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2)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研究、(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研究。其中,前两个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的研究比较少。

3、关于“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的研究: 目前理论界探讨的两大热点问题,即“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项研究非常丰富,但是将二者统合起来进行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主要内容:

校本课程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学校”的实际问题。它有高度的灵活性和生成性。校本研究是新形势下小学教师需要面对的新课题。教师作为学校和校本研究的一分子,要怀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自身的发展作为

/ 7

开展校本研究的出发点和动力,用创新的方式开创校本研究的新局面。

创新点:

传统的校本课程的研究是单一的研究学校的教育特色,或只研究学校教师素养的提高,一方在另一方的基础之上进行研究探索,而我们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在于把二者有机地整合,让学校的教育特色和教师的素养共同提高。校本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更是对学生学习经验和个性品质的改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跑道”,更是学生“奔跑”的过程。课程应是开放的、动态的、民主的、科学的。所以,以学校为基础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的所有成员以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都可以参与校本课程中来,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将校本课程开出学校,开到现实生活中去;开发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学生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它应重视学生自身独立的生命价值。

四、研究的步骤及方法 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大阶段: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2015.5—2015.06.10,搜集资料组建课题组,制定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

实践阶段 2015.06.11-2016.04.20,实施阶段。第三阶段

总结阶段 2016.04.21-2016.05.30,深化实验阶段,准备结题材料,写出实验报告。

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 7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国学经典课程开发

通过一年的实践和研究,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形成了国学的学校教育基本途径,并通过国学教育,收到了以文化人的初步效果。

1.精心选编读本,让国学经典教育循序渐进。

中华经典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小学生应该诵读那些经典篇目,各年级应如何循序渐进是优秀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问题。

我们组织全体语文老师从认真研读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入手,组织编印校本课程《经典读本》。经过系统学习,认真统筹,深入论证,我们发现,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背诵75首诗歌,而现行教材中涉及到38首,其他37首诗歌在什么时候指导学生背诵是完成75首诗歌背诵任务的关键。尽管有各种版本的“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但目的性都不明确。我们结合教材中涉及到的69首古诗词,共选编了168首古诗词分6册供小学生诵读,每学年一册。为方便学生系统接触中华古典文明,诵读经典,我们还把《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对韵歌》《增广贤文》《孝经》《论语》(节选)编入各年级读本。

通过试用,我们发现,这样的编排比较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够循序渐进,又有效的避免了课内外的重复。

2.精心组织诵读,让经典浸润孩子的学习生活。

/ 7

晨诵,每天清晨,学生伴着熟悉的校歌走进教室,就开始了经典诵读的晨诵活动。诵读内容有昨天语文老师抄写在黑板“国学之窗”的诵读内容和我校编印的《国学经典读本》上面的内容。老师会根据情况进行范读正音训练,会适时的进行齐诵训练。

集体齐诵 :上下午,课间操时间,全体学生在校园操场集合后,每班轮流产生的学生代表上台,带领全校师生诵读《论语》,朗朗的读书声都会从校园内传出,孩子们浸润期间,生命得到经典的滋养。

午写:每天中午上课伊始,学生眼睛保健操时间以后,会非常有秩序的拿出国学经典笔记本,调整好坐姿后,静静的抄写经典语段。在横平竖直、一笔一划的抄写中,学生感受经典的力量。感受汉字的文化和方方正正的形体美,不仅仅是积淀经典,更是享受国学,滋养生命,快乐成长。

3.精心组织展示,让经典学习的后劲更足。

班级展示活动:各班会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经典诵读的活动,各种国学诵读展示,国学感悟沙龙,以及国学交流主题班会等,为学生们诵读经典不断的注入新的动力和兴趣。

节目展示:节目展示分为级部节目和学校节目,舞台有每年春季和秋季的学校“阳光大课间”展示月活动平台和每年一度的学习“学生综合才艺展演”展示平台。学生精心准备诵读节目,或领诵,或齐诵,或诵唱经典,或载歌载舞诵经典,形式灵活多样,备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喜欢,学生也在展示的过程中进一步树立了自信,坚定了好好诵读国学经典的决心。

/ 7

国学经典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生成长,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积累和精神积淀,学生在诵读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国学经典课程的开发促进了教师发展,教师在诵读中,改变了自我,获取了智慧,丰厚了底蕴,读出了人生色彩,实现教师师德的提升;国学经典课程的开发促进了学校发展,推动了课程改革,丰富了校园文化,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

(二)实验操作课程开发 1.成立开发小组,确立课程目标。

儿童,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执迷于浩瀚星空的无尽猜想,他们会欣喜于自然界的一花一叶、一虫一草的微小变化,他们乐于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

基于此特点本课程注重儿童对周围事物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强调用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使孩子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知识,通过在“做”中、在“玩”中掌握知识,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

我们成立以业务校长为组长,各科骨干老师为组员的课程开发小组,经反复研究,确定本课程目标为:

目标1:让儿童在做中学,培养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科学的欲望。

目标2: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小现象,从生活经验中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

目标3:使学生掌握关键的基础的技能,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目标4:学会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并且能够对观察和实验的过程、结果进行陈述。

/ 7

目标5:有求真务实、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见解,能听取与分析不同的意见,而且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勇于改变自己的观点。

2.反复探讨研究,形成教学模式

科学实验操作课程选择贴近儿童世界的课外探究活动,采用两条腿走路,协调发展科学课堂上和课堂外的学习。通过探索式学习,经历“问题情景—建立假设—寻求证据—解释、交流与应用”的基本过程,这样的教学模式能让儿童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与发展。

科学实验过程帮助儿童体验科学实践过程,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科学创新精神,提升科学文化素养,激发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让广大学生走进科学世界,让其体验科学的乐趣,丰富生活提高学习文化知识的素养,培养其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3.搭建展示平台,培养学生能力 请补充!

开发校本课程,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团队的形成。加快校本课程的不断开发,将是我们今后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永恒目标!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提升教师素养的研究课题组

汶上县汶上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2016-3-20

/ 7

教师专业素养结题报告 篇2

研究如何培养(提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一是指从技术角度上培养学生高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二是指从人文角度上培养学生如何辨别信息、评价信息,如何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在当前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与方法,增强信息社会中中学生的道德、情感、伦理、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个体的培养没有固定的模式,通过研究探讨学生形成信息素养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一些实现方式,找到信息素养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方面,帮助学生成长。

研究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也只能从学生对自己和对周围世界看法着手。教师的任务就是辅导帮助学生,激发学生自身学习适应的潜在能力,主动积极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

二、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就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方法;二是信息素养的养成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方面。

1.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方法

(1)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培养信息素养的先决条件

通过调查表明,学生获取信息比较盲目,信息安全道德意识不强,男同学与女同学在选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有效沟通与表达的方式有待提高,针对本次调查及为了以后更好的组织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课程实施中充分考虑高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出了一些解决现状的思考与设想。

(2)信息技术课堂是培养信息素养的“主阵地”

①提供有价值的的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的操作实践过程;信息技术教材的编写。

②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建立主题式学习网站,教学博客,网络博客是目前网络中流行的一种信息表达方式,采用写日志的方式对个人用户的信息进行管理。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需要对学习的任务进行分类总结,若由老师每次都去点开学生的作业文件,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同时学生的整个学习成长的过程也不能得以完整体现,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在短短的课堂中也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基于以上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结合网络博客系统的特点,三中率先尝试了教学博客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

③从“任务驱动”教学到基于“问题”的教学探究。针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适当地引入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把教学与学习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解决复杂的、实际的或真实的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④从做中学,从做中成长,从做中养成。在“做”的过程中,学生首先要有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信息进行批判与评价,其次在能够将得到的信息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有用的部分,再次在“做”的过程中可能是多次循环重复的实践,学生能够在“做”中形成运用多种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最后在这样现实体验、理解实践、评价和反思“做”的过程中,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树立起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3)建立多元化客观评价学生信息素养的机制

主要包含两方面:评价指标立体多维和评价方式多元化。

评价指标立体是指在评价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时候,将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表达信息的整个过程都纳入评价的范围之内,对学生在在信息社会中成长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核。

评价指标多维是指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不能单一地只从技术角度评价学生高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基本能力,还从人文角度,对学生如何辨别信息、评价信息、表达信息,信息意识强弱,信息社会中中学生应有的道德、情感、伦理、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等内容进行适度有效的评价。

评价方式多元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二是评价的形式多元化。强调教师转变为注重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小组评价的多元评价模式。要真正落实信息素养的评价,同时又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需要在形式上有所选择,主要的评价形式有:上机操作评价、纸笔式评价、作品评价等。

2. 信息素养的养成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

(1)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主要表现在:①理解信息社会中出现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②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和简单的加工能力;③懂得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加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④在信息社会中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面对新的事物具有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⑤遵守信息社会的道德规范。

(2)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信息素养的重要体现就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反复的尝试和不断的修改等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获得感悟与体验。在信息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我们积极培养学生的各种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主要是以中小学电脑作品比赛和科技创新大赛为平台。

(3)学生的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技术课程通过引领学生走进技术的世界,经历技术的发展,理解技术的思想和方法,感悟信息文化、技术设计的文化的内涵,形成对技术与人们日常生活以及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比较全面、客观、辨证的认识,促进学生对技术文化的理解,通过技术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可以提高学生表达、交流和评价的能力。

(4)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

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需要良好的信息素养为基础,具体表现为:①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②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和表达能力。③良好的信息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与操作能力。④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

(5)学生信息社会思想道德的养成

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一个重要的指标是培养学生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品质,以使他们在信息社会中一举一动都能够符合文明人所应该遵守的准则。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不断渗透,在不同场合中不断加以引导,适应地加以控制、建设良好的网络文化。

(6)信息学奥赛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

做到夯实基础与破解难题结合、竞赛教学与常规教学结合,双轨复式的培训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养成学生持之以恒的习惯、养成学生持之以恒的习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锻炼学生仔细严谨的习惯

三、存在的问题及设想

本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于学生的个体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跟踪调查,但由于三年以后学生都已经毕业,后续的实证资料收集比较困难,因此研究内容还不够充分。另外,对于中学阶段信息素养的培养我们主要是从信息技术课程或相关信息技术竞赛中研究学生的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较少涉及其它学科中信息素养的养成对学生其他学科学习的影响的研究,也使课题研究存有遗憾。

教师专业素养结题报告 篇3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

我校《骨干教师在教师队伍中专业引领的作用的研究》课题,是朝阳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立项课题(JG10ST11)。经过两年精心准备和科研工作,今天结题,我代表课题组向各位专家、领导汇报,请论证指导: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本课题是以我校骨干教师专业引领中青年教师队伍为基点的研究,随着优秀老教师的逐渐退休,一批中青年教师要迅速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也需要一个更为合理的发展平台。

农村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在专业成长的旅程中面临着重重困境。

二、课题实验的意义和价值

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精华,能够影响集体成员中的每一个人,带动群体共同进步,推动整个教师队伍的工作,稳定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因此农村小学的发展则在谋求教育教学装备现代化的同时,构建学校教师发展的平台,使一批优秀的理论基础扎实、学科造诣深厚、业务技能精湛的骨干教师引领带动全校教师整体素质的迅速成长,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一)教育理论的理论依据。

(二)教育学依据。

四、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所探讨的农村骨干教师引领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旨在如何改变过去的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发展模式,强调专业发展要基于学校的具体情境,强调求实与教师的教学工作直接相关,突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上的主体地位。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

2.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的周期与阶段

(一)组织准备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

开展活动:

1.收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组建课题组,撰写课题实施方案;

2.组织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和培训,在开题之前再次讨论确定方案;

3.酝酿召开开题会议,准备相关材料。

成果:

一是课题申报书;二是课题实施方案;三是开题报告。

(二)课题实施阶段( 2011年3月——2011年9月)

1.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进行试验。

2.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研究的内容组织实验活动。

3.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展示研究成果。

4.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并通过课堂教学观摩等形式展示成果。

5.及时发现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正。

成果:

研究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等。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3月)

1.收集、整理试验资料、数据、总结研究成果。

2.撰写课题实验报告、论文。

3.完成《骨干教师在中青年教师中专业引领的研究》课题报告。

成果:

1.课题结题报告。

2.课题成果汇编。

六、课题实验的结果与分析

(一)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引领的研究

1.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帮带计划。

2.专家讲座。

3.骨干教师的集体引领。

4.个人学习。

(二)骨干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引领的研究

开学初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的常规课的观摩活动。各课题组积极结合学校计划,深入进行“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通过各研究组的探讨,在展示骨干教师教学风采的同时,也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了集中观摩学习的平台,也体现出青年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运用的不足。

(三)骨干教师在教学反思方面引领的研究

骨干教师将教学反思分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及课后反思三大块内容,分别对全体教师加以引领。除了骨干教师专业化的引领外,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终身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各自能力、个性、情感等成熟、提升的过程,是走向未来持续发展的过程。

(四)骨干教师在课程标准方面引领的研究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课改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使全体课改教师了解和掌握新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功能和教学方式上的重大变化,达到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七、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1.以“备讲说评”为基本模式,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搭建一个平台。

2.骨干教师观摩课活动,一种直观有效的研究形式。

3.师徒结对青蓝工程,打造合作、研究型团队。

八、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通过两年来的深刻的研究,我们初步形成了一条农村骨干教师对教师队伍引领的方法,不断实现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目的,使教师在教学认知、行为上逐步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

九、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

通过骨干教师对教师队伍的引领,拓宽了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研究领域,研究一条解决农村骨干教师专业引领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行动研究中,教师由传统的被动教育教学成为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使教师拥有教育科学研究的学术地位,研究过程本身就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过程。

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设想

(一)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实践操作存在一定难度。

(二)由于理论和实践上的局限,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骨干教师在教师队伍中专业引领的培养上还不够系统和完善,随意性很大,责任心及认真态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师专业素养结题报告 篇4

2011.1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同时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特别强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本课题研究的主旨就是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任务。

2、在2008年春全县教学工作会议上,教研室特别提出“以倡导学生集体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经典为内容,加强古诗文教学,做实小学语文素养教学课题研究”。

3、在现行的语文教学中,一是小学生的写字训练一直引不起教师的足够重视,表现出写字姿式不正确,写字不规范,影响着小学生身体发育成长和对母语学习的良好熏陶。二是阅读训练面窄量小,与《课标》要求差距大。三是习作训练篇幅少,质量差,关键是学生无话可说,内容不具体。四是古诗文诵读动热一阵、冷一阵,难于使祖国的传统经典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难于夯实小学生人生成长的文化底蕴。

4、时值课程改革大好时机,我们已经积累了较好的实验经验和实验基础,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部分教师对此项工作有了认可。有局领导和教研室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中心校的一班人信心坚定,一定能够做好此项课题的研究工作。有比较优越的远程教育资源和多媒体网络做基础,方便广大教师查阅资料和相关信息。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校长、教务主任任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强的人力资源。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依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课程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一要求和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能力在内的多方面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求公民具有综合的语文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本课题立足于小学语文教育,力求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打下良好根基。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良好的发展和提高。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三、课题研究的界定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诠释:“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本课题主要包括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和古诗文及经典诵读六个方面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及内容

1、通过三年的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和古诗文及经典诵读六个方面的训练,明显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2、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逐年增加学生古诗文及经典文章的积累数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3、使学生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地基础。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中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习作能力等。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五、课题实验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 实验对象土门关小学1---5年小学生。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和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操作简单成效显著的实验方法。

2、文献研究法。从多学科角度对对实验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研究点,防止重复研究,尽量避免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案。

3、观察研究法。主要通过自然观察这一辅助方法了解有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4、个案研究法。主要是针对课题研究中的某一现象和某一教育对象进行研究,力求教育实验由个别现象向一般化规律转变。

5、经验总结法。实验教师应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得失,自觉地将自己的实践与相关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在理论指导下,不断地修订实验方案,改进实验的操作方法、手段。

6、调查研究法。主要调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其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是否有变化,其中变化是向着实验者所希望的变化还是事与愿违,在不同情况下又如何调控。

六、课题的实验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语文素养的培养,要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发展服务,针对学生个体,因材施教才能达到实验目标。

2、整体性原则。即根据科学原理,统筹规划,科学运作,追求教育的整体效应和最佳效益。对实验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改革,系统创新,建立良好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层次性原则。即关注学生的差异,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目标,设置不同的教育途径。具体而言,也就是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发展差异,因材施教。

4、实践性原则。即坚持实践第一,教、学、做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创。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完善,亲自体验,自我评价。在实践中体味学习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

5、主体性原则。即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积极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导性和创造性的作用。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一)课题论证、设计、启动阶段(2008年4月——2008年5月)

学校领导、教导处反复进行课题论证,选定课题,形成研究方案。召开课题开题会,正式启动课题研究。这个阶段主要的工作有: 1.成立机构,健全组织。

2.申报课题,由县教育局立项。

3.学习有关理论,学习国内外有关“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资料和成功经验。

4.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5.实验教师学理论,学方案。6.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二)课题深入实施研究阶段(2008年6月—2010年12月)

1.2008年6月—2009年12月:按照课题实验与研究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指导实验教师确立研究的子课题;邀请专家对教师的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研讨、交流,学期中和学期末进行总结汇报。

2.2009年1月—2010年10月:通过阶段性工作总结,对前段的研究工作进行梳理,微调研究计划,推进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同时继续定期举行阶段性研究汇报交流。

这个阶段所做的工作是:

(1)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2)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3)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4)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三)课题研究成果展示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1月)

这是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概括研究结果,形成研究结论。这个阶段要做的工作主要有:

1.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编辑研究论著。2.展示研究成果。

3.召开结题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八、课题研究成果

在教研室的科学引领下,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科研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实验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很高,每位教师都根据学校的总课题确定了自己研究的子课题,课题研究一步步深入,在研究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

(一)分解课题,研究实践,反思提炼。

1.找到识字写字教学策略(唐占莲、王占梅、师延萍)

(1)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四大途径:①充分发挥教师范写的作用;②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练习,在练习中培养;③从写字姿势入手,确保学生有正确的写字姿势;④运用鼓励性评价,在作业中实践良好的书写习惯。

(2)扩大学生识字量的五大策略:①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为识字提供源动力;②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拓展识字空间;③通过汉字教学帮助记忆使学生触类旁通,如理解记忆、形象记忆、比较记忆、想象记忆等;④充分利用字典这一工具书培养自主识字能力;⑤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识字。

此外,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发现,目前就写字而言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学生缺乏写字的兴趣,学生写字姿势不规范,教师对写字作业的批改简单化。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将继续探讨解决策略。2.口语交际须联系生活(严香、刘启超、刘世蛟)

我们从三个大的层面探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

(1)挖掘教材的训练因素。其中包括:借助插图想象说、借助插图表演说、续编课文填补空白。

(2)巧用多媒体激活学生的语言情趣。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学生要说;注意直观,发挥想象,使学生会说。

(3)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开掘口语交际的源泉。比如今天是妇女节,你想对妈妈、女老师说什么?在学雷锋活动中,你是怎样做的?星期天你和爸爸妈妈去公园,公园有什么变化?向大家介绍介绍。3.阅读训练,向教学模式求发展。(张霞 关顺兰 王秀英 杜德良)关顺兰老师的 “问题引领法”、王秀英的“词语引领法”,张霞的“复述点拨”杜德亮的“短语引领”法特别是张霞老师的复述式阅读教学模式和关顺兰老师的问题引领受到县级推广。关顺兰老师的问题引领:

教师设计问题为中心,以“五环三步”作为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第二环节: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第三环节:合作交流,归纳概括;第四环节:独立思考,拓展应用;第五环节:勇攀高峰,拓展创新。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解决问题又分三步进行,1、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3、教师点拨,解决问题。张霞老师的复述式模式流程:(1)、检查预习,复述主要内容。(2)、边读边复述边感悟。(3)、角色转化创造性复述。(4)、回归课文 升华复述。

4.习作之旅,彰显语文硕果(张霞 刘启超 严香)

作文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三位教师毅然知难而进,探索出作文教学的新路子。张霞的赏评课模式“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病因诊断----出谋划策”,刘启超老师对低年级写话的三环节指导法(情境创设-----指导说话----生活化写话)、严香五环节习作讲评课(指导修改----找对手修改----帮扶修改----佳作展示-----师生评价)

经过课题组研究具体操作如下:

细心指导---放手让学生批改---赏评(课时安排)

(1)、先指导写法(10分钟就可以了)------学生写(30分钟)(2)、自改-----学生大声朗读两边,找语病、找错别字,自己改。

(5分钟)-------誊抄(20分钟)(3)、互改

课堂以小组为单位朗读,修改(分组时老师要注意学生的搭配,修改的时候给出相应的要求,第一遍字、词、句子有误的地方给以纠正,第二遍按批改要求进行眉批,最后写出评语。)由对手、帮扶对子间进行(我是先进行了几次示范后才让学生做的)——15分钟,这是初次修改。

(4)、返回学生自己再次修改——老师收齐 ——此刻,收来的作文,错别字已经很少了,也几乎没有不通顺的句子了,优美句子、相关句子已划出,再加上小组员的眉批,评语,老师只需浏览式批改,所以批改起来速度也很快了。——这是三次修改。(5)、赏评,榜上有名—佳作亮相---病因探究---出谋划策(第3课时)

5、让信息技术成为农村小学综合性学习的支撑点(张霞、师延萍)

“媒体激情---小组分工列出问题提纲---组织搜集材料(上网)----小组课件演讲式展示---习作或办手抄报再次内化” 6.师生评价,共促提升(谢先邦、李金桓)

正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评价环节一样,恰当的评价十分利于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各子课题的研究教师在进行课题的过程中,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首先学校设计了层级评价机制,通过笑脸、奖章、奖杯的评价载体达到对学生激励性评价的目的。利用滚动日记进行评价也是教师的得力手段之一,通过大家在滚动日记上互相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增强的严格要求自我的意识,每一个、每一个笔划、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要细细斟酌,学生的语言素养在字斟句酌中得到提升。此外,教师常用的评价方法还有《弟子规》生活力行表评价、小组评价等方法。

7、合理安排学生预习充分展示预习的效果 语文预习四步曲(严香)

●明确预习目的,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合理地安排预习时间,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教给学生预习方法,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重视预习检查,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8、经典诵读(全体课题组成员)

语文素养的提升重在弘扬中国古诗词

加大力度向我中华古诗文迈进。现在我校的一年级的学生能背诵二十首古诗;二年级学生能背诵四十首古诗,对《三字经》也能熟练的通遍背诵;三年级的学生能背诵五十六首古诗,并且能背诵十几首宋词,《弟子规》的背诵能做到通顺流利、抑扬顿挫;四年级的学生能背诵七十首古诗和十几首宋词,《弟子规》的背诵更是彰显出了古文特有的韵律;五年级学生积累的古诗量已达到了百首,宋词的积累也达到了20首,对于《论语》中所讲的人生哲理已有所领悟,并能表现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国学课堂优秀教学模式(读经典----悟经典----诵经典)

(二)经过实验与研究,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在各级各类语文测试和语文类竞赛活动中成绩显著;学生作文频频多次获国家级奖。经过调查访问,我校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后语文及其他学科学习有后劲,综合素质高;编辑印发了校内优秀学生作文集。

(二)通过实验与研究,实验教师的语文素养和科研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涌现出张霞、严香、杜德亮、师延萍等一批学习型、研究型教师;严香执教的《詹天佑》获国家级三等奖,张霞在北京国学课堂展示中获二等奖,《让信息技术成为综合性学习的支撑点》这一成果成为全省骨干教师培训的主题;加快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培养了一支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先后有1名教师执教省级示范课。1名教师被评为西宁市教学能手,2名教师被评为县级名师,2名教师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3名教师被评为县级学科带头人,3名教师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

(三)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成果类文章8篇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或获奖;课题研究报告有一定的创新性、学术性,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摸索出较为科学的规律,为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作出一定的贡献。

九、存在问题及设想

通过研究,我们分别从识字写字、听记、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等方面找到了许多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但困惑仍然存在。

(一)阅读能力还须继续提升 通过几年的实验,大多数学生的读书兴趣被激发出来,校内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但部分学生只是停留在浅层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还没有形成。

(二)让阅读更好地促进习作

研究过程中,教师发现有一部分学生阅读量很大,但习作水平进步不大。如何处理读书与习作的关系?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这是实验教师需要继续解决的课题。

(三)书写习惯还须加强

实验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的研究与实践,学生的识字、写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执笔姿势、写字姿势还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没有达到自觉。

教师专业素养结题报告 篇5

汕头市潮南区陈店中学

课题组负责人:陈逢浩

主要参研人员:钟旭升、陈泽璇、曾和石、谢伟齐、杨建清、陈瑞丰、方水波 执笔:

摘要:我校课题组承担的 “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历时一年多(从2010年5月开始至2011年6月结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报告对学校(农村面上中学)教师专业素质现状、问题与对策作了系统归纳,把对策作为课题研究的重点。实践研究探索了进一步促进了我校教师业务素质,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班级管理、教育与课堂教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区教育局和教研室领导多次来我校检查和指导工作,对我校“抓科研,促教学,提质量”的工作策略和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

关键词:乡村教师 业务水平教学 现状 问题 对策

“提高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研究”是一项涉及多学科、整体性的教研活动,目的在于深刻分析目前在新课改背景下我校农村教师的现状,反思和剖析新课标下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解决问题的对策,把课教育学进一步引向深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此课题10年5月正式立项后,我校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管理方案”,扎实开展了课题研究,狠抓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整体上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极大地推进了我校管理体制和教学改革,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现结题报告如下:

一、实验研究的背景

1、教育发展需要教师素质的提高,新课标改革的推行使得乡村教育与教师素质水平提高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成为成败的关键。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等方面都发生了积极、可喜的变化,但是把这种变化放在日新月异的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下,放在全区教育发展的环境中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必然成为教育改革的新阻力,影

1响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必将拉大已存在的我校与全区其它学校的差距。

2、推行新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上渡过的,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将,是学生成长的主导因素之一。认真研究教师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从而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而这一主题的践行必须依赖于教师素质水平的提高。要保证教学质量这一旗帜高高飘扬,就必须不断积极推进教师素质水平的提高。

3、进行新课程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对这个学校满意不满意,关键看学校质量。教学质量高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就要不断反思、总结。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紧抓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素质水平这一主线,才能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切实保证。

4、我校开展的一系列课题研究教育改革和学习型组织的设置,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学校领导班子对课题的重视,和学校骨干教师的积极参与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和假说

本课题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上级相关文件对教育的要求,近年来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等为依据。课题研究的假说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以教师师德树立,教师业务素质水平的提高为抓手,改革教育教学中效率低、效果差的现状,倡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主动发展,逐步实现教育教学内容多样化、生动化与实效化。学校教育管理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优化教育教学设计,探索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育教学模式,实施有效教育教学,实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中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家庭)的和谐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重点。

本课题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学校在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面临的困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指导如何走出此困境,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教育教学

2的要求;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学校方面,包括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校本研训、上级组织诸培训、教师评价、经费投入等对研究主题发展的影响;第二教师方面,包括高尚师德的树立对自身素质水平提高的影响,教育理念、教学思维方式、教学方法等专业素质在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中的运用;第三是学生方面,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方法、家庭和社会环境学校及教师对学生全面发展影响。

课题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对策”。就是针对学校的现状,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和问题,采取什么措施,采用什么对策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围绕主题课题组成员逐步深入对该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分列: 34 期间我校教师受聘镇中心教研组

5参与人员根据分工步骤获得的数据、存在的问题和结论,进一步修订原有计划,再研究,再反思。这样在多次循环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基础上撰写研究报告、论文。

六、研究的过程与基本做法

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进行:

具体工作进展:

2010年5月-8月做好课题研究准备:

1、开题:就学校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和对课题研究做好动员,确定人员名单进行研究人员培训,提高对课题研究重要性认识。

2、讨论课题研究总体方案:讨论、提出所需理论框架、获得理论与实例的途径;

3、讨论形成课题研究的方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调查分析法;

4、确定研究对象:本校实际教育教学,即教师、学生、家长与教育教学实例;

5、人员分工:就参与课题人员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工、培训与指导; 2010年8月-12月进行课题研究论证:

1、就本校教师的职业理念、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观进行访谈、调查问卷,记录、分析问卷并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方法(提高业务水平)的途径之一:对本校教师(主要是青年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每周教职工大会由学校领导班子对本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政治学习时间),提高教师对提高业务素质水平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2、就上述情况进行走访和走进课堂,对比前后教师的业务水平,级学生对课堂的看法与期望;对培训实践及前期工作进行小结,提出利用网络技术(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级培训中的理论、教学实例等)集体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师德学习力度。因为师德是教育事业深入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而不断的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是师德认识的外化。举行师德学习论文评优和开展班主任工作能力比赛,提高班主任对学生、班级教育管理水平及效果。

3、由教导处牵头落实推门听课,获得课堂教学第一手资料,汇总教师课堂 6教学听课记录,课题组讨论,就再次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和提高的措施。以外因推动力,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落实撰写学期教育教学论文,分析教师反馈的情况。

2010年12月-2011年4月进行课题阶段性总结,将阶段成果形成方案在学校内部推行:

1、就学期缴交的教师教育教学论文进行评优,提出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深度反思、自我再认识、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典型事例再认识、积累更新与提高,是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内需”;

2、分教师部分(教情)和学生部分(学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教育教学要有普遍性、针对性及两者的统一,了解学生、社会(家庭、家长)的需求,有的放矢是教育教学对教师业务的要求,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必要,是业务水平提高的必须。

2011年4月至今还在进行研究:如何构建有效的学校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业务素质水平提高

汇总各方面的思考、调查、分析对比结论,青年教师需求、学生、家长、社会期望,提出:乡村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必须由具体学校及各镇教育组,执行贯彻教育教学政策法规、布置上级教育部门工作为外在动因。立足本校实际,提高学校效益,激励和鞭策青年教师不断健康成长。课题研究一年来的主要做法:

①、为严格课题管理,有效推进课题研究,学校制定了《课题管理方案》明确了课题组负责人,主要参研人员,各学科实验教师及实验子课题。

②、保证每月2次的课题组会议,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进行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等。

③、按照“行动研究”要求,各成员教师积极研讨,不断反思,及时总结,积极撰写论文,学校进行了推门听课制度。

④、除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参加市、区教育教学观摩课外,学校还经常性组织校级赛教,积极参加区上赛教及各级征文活动。

⑤、实行领导分工尊点制,增强教研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继续落实班子成员包抓教研组工作,尊点领导按时参加教研组活动和教研组组织的其它教 7学活动。规范了教研活动的管理,明确了教研组活动时间、内容、要求等,尊点领导协助教研组长指导本组开展实验研究,和本学科教师一起研究解决实际中的遇到的问题,定期对本课题相关项目向课题组通报情况,共同研究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学校还实行了教研组活动校长参与制,各教研组轮流每周在校长办公室开展研讨活动一次,校长亲自参与,指导工作,极大地增强了教研组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⑥、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鼓励全体教师把自己在教改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等整理成文。学校已结集大量校本教研论文集: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总结及学科教研论文。

⑦、提高教师素养,进一步促进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各老师每学期至少制作一件课件,对教师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实质的促进作用。

七、实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一年多的研究,我校“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素质水平”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取得了圆满成功,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提高业务素质水平的途径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2、期间组织参加去首届班主任工作能力大赛获得三等奖,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或市、区、镇奖项多项。

3、在镇性检测中我校的成绩名次上升明显,在中高考中我校的业绩有着突破性的进步。

4、老师具有亲和力,师师、师生关系和谐、平等、民主、进步。立足本校、立足实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生乐教好学氛围初步形成。

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看法变化,普遍认同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体验到在教学中不断的进步了。

八、提高农村教师业务素质水平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进行了认真调研,提出了改革课堂教学的策略并付之实施。81、定期的分析学生,了解学生学情,为更好地展开教育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张开教育教学;

2、对新教师等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学情况跟踪,掌握教师动向,提供提高途径,发布培训信息。

3、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①学习活动做到经常性。

教研理论学习活动,组上进行统一的安排,在每周教研活动时前20分钟左右的时间专门用于教研理论学习及学习心得交流;举办 “教师论坛”活动。由专门处室负责组织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培训工作。每两月一次理论学习自测活动。

②学习内容做到专题性。

每个阶段,学校确立教研专题子课题,供教师研究,每次教研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步骤,专题明确、内容充实。在交流研讨中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科研能力。

③学习方式做到多样性。

在学习方式上做到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定时讨论与随机交流活动相结合。一方面学校努力为教师创设多种理论学习的渠道,定时安排学习活动。另一面,积极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尤其是动员青年骨干教师多读理论书籍,勤做读书笔记,畅谈读书心得。并把个人理论学习情况纳入对骨干教师的考评。

4、优化集体备课。学校加强备课组建设,精选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及备课组长,单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研讨活动,双周则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使合作备课的交流面更深更广,使集体备课更具实效性。其次改进操作方法,首先由备课组长精心挑选本学期的重点,难点课题,制订集体备课计划,确立中心发言人。每次集体备课先由中心发言人钻研教材,收集材料,精心设计教案,并作中心发言。然后组内成员交流意见,设想自己的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分头上课,再课后集中反思。集体备课我们不追求大家统一,而是让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独立备课能力。

5、挂钩领导每周进课堂听课、评课、指导不少于两次,并及时给予评点、指导,及时了解教师教学教改动态。对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监控教学教改 9发展情况,一方面使领导与教师之间加强合作探讨,共同熟悉教材、检验教法,积累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为教师工作出谋划策,促使我校的课堂教学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和预定目标发展。

6、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三环121”课堂教学模式。即:将课堂分为三个环节(1)引导自学;(2)互动探究;(3)反馈拓展;将课堂教学时间划分为三段,第一环节用10分钟时间;第二环节用20分钟时间;第三环节用10分钟时间。最后用3-5分钟留给学生做作业,教师查漏补缺,个别辅导。实践证明,这个教学模式,操作简单,学生喜欢,教学效果好。

7、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专题研讨。科研领导小组根据学初确定的教研专题开展系列化的听课、评课活动。教导处组织了全校教师开展大型听课、评课研讨活动。将市、区级立项课题研究与学校课程改革研究紧密结合,将教研课题,区内教研教改相结合。开展好课题研讨、听课、评课活动,为担任课题研究的老师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使其成为教改路上的先行者。

8、大力开展“区域联动教研”。我校继续加强和教师交流沟通,邀请骨干教师来我校进行指导和培训,同时对我校新教师等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工作,学校继续开展示范、研讨、协作、交流等活动,进行联校教研。择时确定校本研训“开放周”,欢迎市、区、友校领导教师到我校听课,与我校教师进行互动交流研讨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9、为落实“人人都是培训者,人人都是学习者”的要求,深入开展校本研训活动,打造教师团队,形成组织合力,将教师的个人学习变成团队学习,形成共振效应,学校设置年级组又打破年级组,教研组界限的原则,个教师社团组织,明确了各个社团活动的时间、内容、参与人员,提出了活动要求。创新了校本研训形式,形成了我校校本教研特色。拓展了研究思路,增强了研究实效,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10、在教师中开展了“八个一”研训活动。即:读一本教育理论书;订一份学科教学刊物;上一堂高质量的研究课,构建和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个性化课堂教学模式;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承担一个校本教研课题;搞一次学术讲座;开展一次培训活动。

10进一步落实了“三级培养、以校为本、培赛结合、注重过程”的原则,建立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以评估促落实,以管理促实施,以活动促提高,创造性开展工作。提高教师素养,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各老师每学期至少制作一件课件,备一个校性公开课,促进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最终是靠学生的学习质量来反映的,为此,学校通过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学习常规要求,开展学习方法指导,完善帮扶措施,评选学习榜样,设立奖学金等措施,严格管理,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八、对课题研究过程中一些问题的思考

1、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的关系处理问题。不可否认,传统教学存在很大弊端,如以讲为主,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家长作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等。但是如读书、记忆等传统教法仍然有效。好文章要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公式、单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但有些教师为了“创新”放弃了这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基础打不好,何言万丈高楼。新的教法要用,课件要用,优质资源要用,关键看怎样用,只有恰当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精心设计,便使学生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培养了基本能力,为今后发展积蓄力量,这才是一堂好课。对于此问题的突破,关键在于教师对于新教育理念的把握,和对新的教育技术的掌握,也就是关乎教师业务水平的事。

2、学生教育与课堂教学设计还不能深入。表现在:一是对学生了解不渗透,没能深入到学生家庭,学生的世界里去;二是教材吃得不透,不能准确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学生容易掌握的讲得太多,而学生不容易掌握的又讲不透。三是方法单一,经常用一种方法进行教学,缺乏主动反思和完善和创新。久而久之,学生缺乏新鲜感和学习热情。四是缺乏学习方法指导,应把学习方法指导写入教案之中,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这对培养喾一的能力至关重要。五是对课件的运用还完善,有些课件纯属多余,是课堂教学中不该有的“豪华装饰”,好看但未必有用。

3、教育教学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尤其是课堂教学。一堂课怎样才算是优质课,虽然有评价标准,但这些标准也不是尽善尽美的,况且一节课也说明不 11了一个教师的真正教学水平,针对课堂教学,如何评价教师,如何评价学生需要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这方面仍需进一步研究。

4、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找准存在的问题,在困难和问题面前不能有等靠的思想,要在机制创新中求发展,以实际行动去获取成功。

尽管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但这一实验研究也真正促进了“研修、研训、研习齐创新,学校、教师、学生共成长”。质量是生存的根本。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我校决心借本课题的研究,继续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发展步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校将通过课题的研究,再深入探索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有效手段,从管理的角度研究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教师专业素养结题报告 篇6

结题报告

◇ 策划 钱国华 ◇ 执笔 严邝明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这要求职业学校的课程及教学模式应和产业部门的生产经营有效对接,为学生就业后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继续学习能力等方面奠定基础。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作了方向性描述:“在对大类专业相应行业进行行业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的方法,遵循技术型、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着眼于学习者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建立适应岗位(群)所需要的学习领域和以项目课程(包括任务中心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群,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规划,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建设,以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为核心。因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差异,各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差异,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建设更多体现校本化的特点。加强校本化教科研,借助于产业部门的力量,走“产学结合”之路,开发和实施专业课程,是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的必由之路。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职业学校的课程改革经历了“宽基础、活模块”,“理论学习——技能操作一体化教学”等几个发展过程,2002年以后,“项目教学法”被引进中职学校课程及课堂,2005年以来,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开发项目课程逐步成为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的主流。在本课题规划、申报时,苏中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产学结合项目课程还只占专业课程中很小一部分,远没有达到《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规划》中规定的“以项目课程为 主体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中“主体”的要求。另外,开发出来的单科项目课程尽管符合了职业岗位需要,实用性、应用性较强,但存在知识技能零碎不系统的倾向,没有体现“模块化”的特征。

本课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有很强的理论及实践探索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为:

1.贯彻与体现“产学结合”的要求,探索建立具有苏中地域特色的机电、模具、服装、电子、计算机、财经等专业模块化课程框架体系,依据模块化课程框架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渠道,开发并实施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项目课程,并由此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系统。

2.实施与“产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立足课堂,面向现场,任务驱动,建设富有校本特色的理实一体化课堂模式。

3.建立和完善学校层面的课程管理制度,如课程计划管理,项目课程开发、实施及评价管理,师资培训及管理,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等制度,形成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机制。

本课题研究基本实现了预设目标,其意义在于:

1.有利于推动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开发涉及众多专业门类的具有苏中地域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模块化课程,为省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提供提供可资借鉴的范例,积累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2.有利于培养适合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技能型、技术型人才,提高中等职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能力。

3.有利于提升教师课程开发及实施能力,促进了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模块化课程

指职业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在职业分析、生产分析的基础上,将若干项生产技能的学习确定为项目学习模块,然后遵循职业实践的逻辑顺 序以及学习者的智能水平、认知规律,将这些项目学习模块综合统筹、优化组合,组成的系统科学的专业课程及课程体系。

模块化课程主要特点为:①作为专业课程的主体,它和专业基础课一起组成一个较为完备的的课程体系,对应的是某个专业门类在职业实践中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它是通过学校与产业部门的密切合作,运用职业分析、岗位职责分析、工作任务分析、教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开发出来的;②它由若干个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的项目模块组合而成,每个项目模块对应某项具体的岗位任务;③它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生产发展,科技进步,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不断升级,模块化课程根据工艺技术的升级和创新,适时改进和调整项目,吐故纳新;④职校专业课程改革,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特点不同,新技术新工艺翻新很快等原因,统一课程难以兼顾,因此,模块化课程更多显现出校本化特点。

2.产学结合 指职业学校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与产业部门、生产单位紧密联系,及时了解生产一线职业岗位技能规格和状态,及时了解经济社会对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作出相应的调整;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方式尽量与对应生产岗位要求相契合,注重实践运用,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在本课题中,侧重指职业学校借助产业部门和企业的力量,开发与相关行业、企业用人要求密切结合的课程,使之能更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3.“产学结合”模块化课程开发与管理

“产学结合”模块化课程开发指将中等职校教学与实际生产岗位需求紧密结合,以职业领域分析、教学分析为前导,综合统筹,科学筛选,确定若干学习项目,构建模块化课程框架,思考各课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位置、作用及相互关系,编制课程计划,然后运用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的方法,开发项目课程并付诸实施,不断积累,不断反思优化,以形成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符合学习者发展需求的专业课课程体系。

“产学结合”模块化课程管理用以规范课程计划编制、课程开发实施、课程更新等流程,包括课程计划管理,项目课程开发、实施及评价管理,模块化课程适应生产发展的动态管理,师资培训及管理等内容。

4.苏中地区“产学结合”模块化课程开发与管理

苏中经济板块经济包括南通、扬州、泰州三个区域,随着江苏省“沿江产业带”建设的深入发展,该经 济板块呈现越来越强的经济活力。学校针对苏中地区产业结构特点及产业部门对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具体要求,贯彻“产学结合”的精神,开发适应经济社会要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有效保障实施,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的为区域经济服务。

加强和苏中地区兄弟学校在模块化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上的交流,及时了解兄弟学校在项目课程建设方面的成就,积极推广本校课程建设成果。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的过程

1.理论研究:拓宽视野,广采博取求突破。

2006年,我们开始实施本课题时,国内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处于起步阶段,当时能够找到的国内理论参考主要是《江苏省职业学校课程改革行动方案》,但它更偏向于目标何行动指南。因此,我们利用互联网、职业教育类的杂志,搜寻德国、美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相关理论,研究他们职业知识分类、职业知识排序、职教课程组织等理论,并结合国内的人力资源理论、普教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改革理论、课程评价理论等进行探索。从这些理论中我们吸取营养,确立课题操作的行动依据。2006年底,课题组设计了“产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开发的“技术流程路线图”。该流程设计由教科室牵头,拿出初步方案,通过各次课题研究碰头会、学校课改工作会、课改推进会上的碰撞不断完善起来。这个流程不是个别人闭门造车搞出来的,而是众多参与者从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角度出发,集体智慧碰撞的结果,这种碰撞过程,就是一种研究。回过头来看,此流程设计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和江苏省后来大力推行的项目课程开发流程是吻合的。

在课题推进过程中,课题组十分注重关于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理论的学习,关注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的最新进展,以多种形式组织课程理论学习:外派教师参加各级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理论培训,并完善了校本转培训制度;外请省内专家,内选校内课改骨干等,举办系列讲座;创立了课改现场会、课改论坛等活动形式,宣讲课程建设理念,进行课改实践;承办了省、市课程改革现场观摩活动,本校教师和课程专家及外校同行进行了思维碰撞;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兄弟学校课程建 设经验,并邀请兄弟学校领导、教师到我校为我们的模块化项目课程建设把脉等。

多渠道的理论学习,使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宽,保障了实践探索的质量。2.现状研究:寻找同盟,突出重点求质量。

课题组贯彻“产学结合”策略,把能力本位作为目标、把职业实践作为项目课程模块化的线索,在行业企业中广泛寻找同盟,支撑项目课程的开发探索。2007年起,学校各专业部都成立了课改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作顾问,各专业部还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课程理论专家等组成课改咨询委员会,对项目课程开发进行技术指导。

2007年初,课题主持人钱国华同志撰写了论文《课改视野下工作任务的筛选和提炼》,登载于校报《通职信息》,该文提供了和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改调研的行动指南,指导开展项目课程开发调研。

要保证项目课程建设的质量,应突出“就业导向”,项目必须源于本地区行业企业生产实际。2006年9月份开始,学校各专业对苏中地区相应行业企业及职校毕业生进行调研,通过教师到企业进修、问卷调查、开座谈会、个案分析等调研手段,获得关于苏中经济板块产业结构对技能型、技术型人才需求的相关数据,分别撰写了本专业的《模块化项目课程开发调研报告》。

各项目课程开发组(项目组)也遵照先赴企业调研,后开发实施课程的行动准则,派出骨干教师到同盟企业蹲点进修,了解该项目在企业里组织生产的具体情况,撰写调研报告,并将生产方法生产工艺融入项目课程中。

3.行动研究:加快实践,着力开发求效率。

2006年底,课题组编制了学校“产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方案,之后每学期都出台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推进要点、进度安排等文件规范项目课程建设行动,及时将理论研究向课改行动转化。2006年4月,我们通过实行招标制度试点,成立项目组,吸纳骨干教师加入,开发了《简单凸模的线切割加工》、《三相异步电动定子绕组更换》、《俄罗斯方块游戏软件设计》、《现金会计实务操作》、《印花枕套设计(平涂风格)》5门单科项目课程,使教师获得初步感性认识;2007年2月,学校五大专业群分别选择了机电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服装设计与制造、会计电算化、电子信息技术5个专门化方向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职业领域分析和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分析;2007年4月,机电 技术应用专业选择数控专门化方向率先开展课改试点,并被省厅认定为省课改实验点,08年4月,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也被省厅认定为省课改试验点。截至2010年7月,已先后开发了6个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30余门项目课程标准,积累20余门项目课程教材或教学活页,初步形成了产学结合模块化的项目课程体系。

在项目课程建设实践中,课题组设计组织了大量活动,如举办校本培训、组织课改论坛、组织课改现场会、组织外出取经、组织校企对话等活动,着力推进项目课程建设。

4.团队构建:组合培训,扩容队伍求发展。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注意加大对教师进行项目课程理论及开发实务、专业技能的等方面的培训。学校用足省教育厅给的各类培训指标,每年有近40位老师参加省骨干教师培训和四新培训(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近三年有10位教师到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接受培训。我校每年有大量的专业教师到企业进修,到生产一线了解企业生产任务,进行体验式培训。由行业、企业代表组成课改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也适时对专业教师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讲座。学校通过课改论坛等平台,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参加过出国培训、国家和省骨干教师培训的老师回校后都必须进行转培训,一部分在课改实践中率先成长起来的教师被我们请来进行业务辅导和经验共享。

对的具体课程开发,学校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着力打造几个整体业务能力强、具有高效率、团队凝聚力的项目组。对表现优异的项目组,将有产学合作发展前景的升格为以项目组组长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学校将帮助其完成注册,公开对外服务,学校已有洪琪工作室、张宇霞工作室、朱新民工作室等三个名师工作室。

通过各类培训、课改实践及政策激励,我们的研究队伍、课改师资队伍不断扩大,为“产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建设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5.文本创生:适时总结、系统积累求品位。

从每学期的课程建设要点、课程建设总结来看,可以清晰看到我们的课题向前推动的运行轨迹,从单科项目课程开发试点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改试点,到6个专业的铺开,每个环节上都有较多的过程性资料和相应成果,我们都能注 重积累,不断总结。

课题研究中过程性的资料有:问卷调查表、座谈会记录、校本培训记录、课题组项目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等。课题研究的成果性材料有6大专业“产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开发调研报告、6大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30余部项目课程标准及校本教材或教学活页、教师的教研论文等。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尤其注意将实践成果理论化,即使提炼总结经验,形成理论成果,出现了一批有分量的论文,其中发表于省级及以上教育类刊物的27篇,发表于南通市级教育类刊物的10篇。《课改视野下工作任务的筛选和提炼》、《项目教学课程改革应避免的几个误区及对策》、《对职校校本项目课程开发的思考》、《把握项目课程实质,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促进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数控专业项目教学法的思考和实践》等论文分别发表在《江苏教育》、《职教通讯》、《职业技术教育》、《西北职教》、《交通职业教育》等颇有影响的职业教育类杂志上;另有《增值式评价策略及其在项目课程中的应用》、《中职学校课改背景下教师短板及解决策略》、《职校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刍议》、《关于职校生顶岗实习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等论文参加省职业教育课改创意论坛(2007年到2009年),获得3个一等奖,10余个二等奖、三等奖,产生较好的影响。

(二)研究的方法

在本课题研究中,或先后或同时运用了以下方法:

1.调查研究法 通过发布和回收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联合苏中地区兄弟学校,了解并掌握本地区产业结构特点、企业各岗位分布、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以及同类学校“产学结合”课程开发状况,为确立本校“产学结合”模块化专业课程建设的方向及内容重点,构建“产学结合”模块化课程框架体系等提供直接依据。

2.文献研究法 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国内外职业教育“职业知识的分类理论”、“职业知识的排序理论”、“职业知识的组织理论”等课程建设理论,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

3.行动研究法 课题研究与项目课程建设实践相结合,研究者与实践者互为一体,贯彻边研究边改革的精神,致力于实际问题的解决。4.个案研究法 对若干个新开发“产学结合”项目课程进行深度剖析,以点带面,提供借鉴指导,促进课程开发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优质高效。

四、研究成果的概述

(一)探索了“产学结合”项目课程建设赴企业调研的策略,对苏中地区相关行业企业工作岗位分布及任务、生产技术与工艺等情况进行了分专业调研,对苏中地区中等职业学校“产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开发及实施情况进行了较深入剖析。

1.明晰了赴行业企业调研的行动策略。

项目课程的开发,关键和难点是工作任务分析和学习项目设计。学习项目的设计必须以企业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科学准确的行业企业调研,是项目课程成功开发的必要前提。课题组钱国华和严邝明同志分别撰写了《课改视野下工作任务的提炼》和《中等职校项目课程建设赴企业调研的操作方略》,用以指导对行业企业的调研。

①确立对行业企业调研的目标。

调研必须遵循从行业分析到工作任务分析再到教学分析的工作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企业及社会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项目课程建设的调研,以提炼在多数企业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典型工作任务为目标。通过调研,熟悉行业生产现状,拓展职业领域视野,对行业中各类企业的了解达到一定广度;通过调研,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深入研究,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了解达到一定深度;通过调研,比较各企业的生产任务的异同,提炼共同性,实现典型性的归纳;通过调研,了解并把握学生的学习实际,结合学情改造典型工作任务,使之成为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项目,并实现学习单元的前后呼应。

②遵循对行业企业调研的要求。

A.调研贯穿课程建设整个过程。不能仅把调研看成是专业课程改革的前期基础,调研应贯穿整个项目课程建设过程。调研既是项目课程设计的基础,但同时,在项目课程的实施、评价等阶段,也离不开调研。项目课程的实施阶段,应边实施,边调研,根据企业及学生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课程设计,调 整实施方式及实施环境;项目课程的评价,也离不开调研,体现在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企业的适用效果为评价标准,广泛听取学生及企业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B.调研兼顾多种层次性特征。为实现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突出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调研应兼顾多种层次性。

调研企业的层次性:既要熟悉国有企业又要了解独资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的生产情况;既要掌握本地企业的相关情况,又要了解外地企业的情况;既要了解大中型企业的情况,也要了解小企业的实际,借此拓展职业领域视野,对行业中各类企业的了解达到一定广度。

调研内容的层次性:既要调研学习者,又要调研企业人员。对企业人员的调研,既要面向一线工人、技术骨干,还要面向技术主管、人力资源主管等,广泛获取关于工作任务内容、工作任务展开程序、工作任务的实施环境、产品的检验等方面的材料,以提炼“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所需经验。

调研顺序的层次性:调研应遵循从职业领域分析到工作任务分析再到教学分析的实践顺序,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螺旋型上升的思维过程。首先进行职业领域调研分析,开拓职业视野,尽可能多的了解企业,从各个企业中提炼共性,从而熟悉行业现状;再深入到典型企业调研,分析工作任务,提炼典型任务,设计学习项目;还需将开发实施的学习项目通过调研来检验和评价。

调研方法的层次性:为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应根据地域及校本特点,研究设计适合自身的调研方法。一般说来,将多种调研方法组合使用,更能提高调研的效率和真实性。调研应广泛调研和典型调研相结合;一般调研和深入蹲点相结合;问卷调研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等。

C.调研成果及时归纳和交流。课改调研是项时效性很强的工作,调研成果应及时归纳提炼,用以项目课程设计、实施、评价。教师之间、专业之间、学校之间,应将课改调研成果进行经常性沟通,实现资源共享。

③创立对行业企业调研的方法。

为保证所开发实施的项目课程在企业中既有广泛性、普适性,又有高效性、针对性,课题组在项目课程开发调研中探索创立了“三步调研法”:借助毕业 生、顶岗实行生进行广泛调研;借助教师赴企业进修进行典型调研;围绕专业能力体系表、实施性教学计划、项目课程标准及教学活页等进行专家调研。

A.广泛调研: 以获得企业工作岗位分布、各岗位常见工作任务、生产流程及生产工艺特点、生产设备及生产工具等信息为目的,科学设计调研问卷,利用学校就业生及顶岗实习生的渠道,向他们所在企业发出调研问卷,获取较广泛的行业生产方面的信息,了解并提炼各行业常见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调研问卷分两类,一类面向学生,另一类面向企业人员。面向学生的问卷,主要获取产品、工艺、生产环境、所学知识技能适用性等方面的信息;面向企业人员的问卷,获取生产任务、企业对员工要求、行业发展展望等方面的信息。此类调研也可搭配使用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法进行。

B.典型调研: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选取本专业对应行业的典型企业3到4家,借助教师赴企业进修的渠道,进行深入调研。选取典型企业时要综合考虑到企业规模、生产工艺先进程度、产品知名度等因素。教师在企业进修时应重点考察并学习企业岗位分布,各岗位常见任务,各个任务的操作流程,生产设备及生产工具使用,岗位操作要求等。赴不同企业进修的教师回校后开展交流,筛选并提炼岗位任务,编制职业能力体系表。

C.专家调研: 各专业聘请对应行业有经验的企业专家和课程方面的专家组成课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前期广泛调研及典型调研的基础上,各专业相继编制职业能力体系表、实施性教学计划及项目课程标准等文字材料。采用“头脑风暴式”或“特而非式”等方法,充分发挥专家们的智慧,请专家们对模块化项目课程建设的相应文字材料提建议和意见。职业能力体系表、实施性教学计划、项目课程标准等,通过“特而非式”调研,经过专家的多轮论证,不断优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可约请专家来观摩教学现场,项目课程教学活页形成后应约请专家审定。课程评价阶段,约请专家对课程进行验收及评价。

2.获得了项目课程开发的“蓝本”。

我校机电、电子、财经、服装家纺、模具、计算机等六大专业,对苏中地区对应的产业进行了调研,经历了广泛调研、典型调研、专家调研等阶段,分别形成各自专业的“产学结合”项目课程开发的调研报告,并以此为蓝本,编制了本专业的职业能力体系表,开发出实施性教学计划。①机电专业 2007年暑期对富士康科技集团、振华港机、金驰机电、宏图机电等企业进行了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座谈会等形式,与已就业的本专业毕业生、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生产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重点了解了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和我校数控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分布,各岗位重点工作任务,及对职业能力的要求。

②电子专业 2007年10月份开始,电子组织部分专业课教师对苏中地区 30余家电子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和发放调查表的形式,围绕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和知识能力、知识结构情况,企业对电子类人才的需求状况和素质要求等问题展开,获取了项目课程建设的基础数据,形成调查报告。

③模具专业 2007年10月份开始,组织6名模具专业教师组成项目课程建设社会调研组,对我校毕业生、顶岗实习生、模具企业、用人单位进行了广泛调查。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不同的调查内容,灵活合理的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抽样调查、资料查询、案例分析、座谈反思等方法对社会人才需求整体状况、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情况及用人单位对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进行调查,获取项目课程建设的基础数据,形成调查报告。

④服装家纺专业 2007年暑期,开展了对服装家纺行业岗位分布及能力要求,本校毕业生岗位适应情况,用人单位对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等的调研,获取了服装家纺专业培养目标、毕业生敢为分布及职业能力要求、用人单位对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数据,形成调查报告。

⑤财经专业 2007年10月开始,我校8位会计电算化专业老师组成项目课程建设社会调研组,对部分毕业生、实习生及其工作岗位进行了广泛调查。调查组调查了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等近四十家各类大中小型企事业单位。被调查对象主要为:单位的财务负责人、会计主管及我校1993-2007届会计专业毕业生和2006级实习生。其中有公司经理、私营业主、财务科长、现金出纳、成本会计、车间统计员、仓库保管员等。本次调研形式主要为企业走访,采用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就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学习的文化、专业课知识与现行岗位能力的适用性,用人单位会计岗位的需求情况和对毕业生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全面调查,获取了项目课程建设的基础数据,形 成调查报告。

⑥计算机专业 2009年7月至9月,调研组利用暑假休息及开学初不太忙的时段进行计算机专业项目课程建设的行业企业调查。调查期间,课题组成员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在南通市范围内对多个行业进行了大量的走访,对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人员、网站建设与维护人员的社会需求量、薪资情况、知识技能要求等状况作了大量的问卷调查,并于10月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归类整理,筛选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3.剖析了苏中地区职业学校的课程建设情况。

课题组通过走访、电话调查、网络调查、参加专题会议等渠道,既请专家会诊了我校项目课程建设的推进情况,又了解了兄弟学校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写出《苏中地区中等职校模块化项目课程开发与管理情况综述》,对这些学校的项目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较深入剖析。

①项目课程建设围绕“五大任务”逐步推进。

苏中地区的中等职校,“产学结合”项目课程建设大都围绕“开发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完善促进学习者智能发展的评价方式”、“建立新的课程管理制度”、“形成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机制”等五大任务逐步推进,虽然起步有早晚,行动力度不尽相同,但在以上五个方面,都取得一定进展。

②项目课程建设的实施路径逐步明晰。

一是走“产学结合”之路,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实验。大多数职业学校立足于当地产业格局,依托本地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进行项目课程建设。象仪征职教中心校依托上海大众汽车开发汽车专业的专业课程;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和扬州餐饮行业密切合作,既开发项目课程,又开发新的菜品;如皋职教中心校依托熔盛重工,开发船舶专业的专业和课程等。

二是走“由点及面”之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扩大课程建设实验。以实际问题为抓手,立足于学校实际需要,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探索,边研究、边实践、边推广,许多学校探索了按照专业和实验班开展实验的多种方式。

三是走“课题引领”之路,借助于课题研究开展项目课程建设。如东第一职业高中、高港职教中心、靖江职教中心等学校发挥了应用性课题研究对学校课程建设实验工作的引领作用,从行业的职业标准、岗位工作任务 分析、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等方面选取课题开展应用性研究,并把研究中的成果运用于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的培训上。

③项目课程建设的团队及职责趋于明确。

许多学校的校长作为课程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挂帅,通过规划引导、方案制定、课程管理、制度建设、组织构架等整体性布局,确立了学校课程建设的工作方向。项目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由学校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等组成,主要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模式改革、相关产品研发等工作。

4.培育了一支胜任项目课程建设的教师团队。

课题组在对教师进行项目课程建设的培训中,围绕凸显中职课程建设个性特征的“职业能力”、“职业视野”、“校本开发”等关键词,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重要推手,加强对先进课程观、课程开发技术的培训,通过师资来源“四源并进”、是自培训“四位一体”、教师职业成长“四能并举”、教师团队“四组并存”等工作方法,培育了一支胜任项目课程建设的师资队伍。

①师资来源“四源并进”。一方面,学校致力于加强在职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主动和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本校毕业生精英联系,主动聘请他们来校讲学,形成教师来源专兼综合,四头并进的局面,促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②师资培训“四位一体”。学校统筹安排好教育系统内培训、赴企业进修、校本培训、自我培训,四类培训一盘棋,为每位专任教师提供系统培训的机会。尤其是赴企业进修,我校将之称为“体验式培训”,规定每位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的企业工作时间,以此加强“产学结合”的契合度。

③教师职业成长“四能并举”。四能是指专业业务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学校视“课程开发能力”为教师职业能力的新增长点,通过建立教师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教师职业成长评价机制来促进教师能力的整体提升,通过建立骨干教师库、建立项目组等一系列管理手段,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

④教师团队“四组并存”。学校教师团队目前有教研组、课题组、项目组、年级组等四类。其中,项目组是项目课程建设背景下诞生的新型教师团队,它一种是临时性教师组织,围绕某个工作任务,将来自校外行业专家、多个教研组的 教师组织起来,集体攻关,任务结束,项目组一般也解散。我校着力探索了项目运行机制,如人员组成与分工、经费保障、项目开展、项目监控、项目评价等。项目组如果出色完成任务,并有产学结合面向社会服务的优势,我校将其升格为名师工作室,为之投入注册资金,使其对外服务。

(二)探索建立了产学结合模块化化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原则及技术路径,逐步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1.探索确立了“产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

①应用性原则 项目课程开发要从本地资源的实际出发,突出实用性要求,以本地行业企业典型产品的生产为蓝本;课程开发要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突出能力本位要求,以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提升职业素养为立足点。

②灵活性原则 项目课程开发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模块化的项目课程为主体,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新精神。

③协调性原则 项目课程开发必须与国家、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保证与国家及地方课程的协调统一。要防止与国家课程必修与选修模块简单重复,防止项目课程成为国家统一课程的随意加深与拓展。

④动态性原则 项目课程实行动态管理,课程内容应反映经济社会最新的生产知识、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方法、经营理念,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及时作出调整。

2.探索确立了“产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开发的技术路径。

精选典型产品生产为课程内容、确立合适的学习方法及模拟企业化的教学环境,是项目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应满足的三要素,围绕这三要素,课题组研究探索了“产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开发及实施的行动路径:“五步行动法”。,第一步,进行职业领域分析及岗位能力分析,撰写调研报告,编制职业能力体系表。

采用多种调研方法,遵循从广泛调研到典型调研的思路,加大和行业企业合作力度,对大类专业对应的行业和企业进行用人需求、岗位任务、岗位能力等方面的调查分析,撰写调研报告,编制职业能力体系表,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第二步,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及学情分析,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在职业领域分析及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内容分析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项目,编制实施性教学计划。编制实施性教学计划的核心是创新课程结构,课程结构中应包含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德育课程、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模块化的项目课程等,其中,项目课程应成为专业课程的主体。

第三步,提炼学习项目,开发项目课程标准及教材(教学活页),进行课程实施实验。

《课程标准》的开发以课程内容纲要为核心,以省教育厅下发的规范格式为蓝本。内容纲要应是模块化设计,以不同的任务来区分模块。开发实施项目课程时,应注重成果的多元化,开发和使用诸如活页讲义、多媒体课件、资料卡片、音像制品、教具等多种形式呈现的校本教材。

第四步,探索与项目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设计,进行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改革。

项目课程的教学设计体现能力本位、任务驱动、学生主体、合作学习等教学要求,积极探索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将课堂建立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促使教、学、做合一。广泛使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师徒结对教学法等,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学环境设计应尽量向典型企业看齐,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生产经验。

项目课程的教学评定应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经验,发现和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其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充分反映学生不同智能类型和水平;广泛采用笔试、口试、面谈、观测、现场操作、工件制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成果演示、作品评价、学习方法记录、自评、第三者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建立以能力为本位、评价主体和方式多元的课程评价体系。

第五步,探索“产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的评价与管理制度,促进课程进一步优化。

学校以“客观描述、价值判断和增值探索”为课程评价目标,制订评价准则,对项目课程的目标、开发实施方案、实施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学习情况等进行评价。建立以学生、企业、教师、课程专家等为评价主体的多元课程评价体系;建立课程审议、开发实施、反思评价、二度开发的运行管理机制。课程评价应在客观描述的基础上作价值判断,并以二度开发为目标,通过增值探索,指导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课程评价,对已开发实施的项目课程提出完善建议。在课程的第二轮实施时根据评价建议进行二度开发,不断完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评价及教材建设,以多轮打磨,打造校本精品课程。

根据社会生产、科技进步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理念引进课程,将过时的知识、技术、工艺、方法、理念调整出课程。

3.开发出六大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①机电专业 机电专业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使用,从事数控编程与数控加工以及相关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等工作岗位,对应“劳动部车工中级工证书”、“劳动部数控车工中级工证书”等职业技能证书,编制了本专业的职业能力体系表,并开发出实施性教学计划,构建了以《榔头的制作》、《机械制图教模的制作》、《国际象棋的制作》、《图章的制作》、《台灯的制作》、《艺术笔架的制作》、《徽章的制作》等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并开发出多部项目课程。

②电子专业 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电子电信制造业产品装配、调试、检验、销售、和服务等一线岗位,对应劳动部门电子技术方面的职业资格考试,梳理了用人单位对中职电子技术类人才的岗位要求,编制了职业能力体系表,开发出实施性教学计划,构建了以《电子测量与仪器》、《电子产品调试与检验》、《电工电路制作与调试》、《模拟电路制作与调试》、《数字电路制作与调试》、《电子产品装配应用技术》等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电子专业课程体系,并开发出多部项目课程。

③模具专业 通过调研,获取了用人单位模具人才的岗位分布及能力要求,用人单位、毕业生对学校模具专业课程建设的建议等数据。面向模具设计和制造,冲压与塑料成形机械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生产一线管理等工作岗位,对应“劳动部模具钳工中级工证书”、“AUTOCAD绘图员技能等级证书”、“数控机床操作技 能中级证书”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编制了职业能力体系表,开发出实施性教学计划,构建了以《冷冲模具的测绘》、《塑料模具的测绘》、《模具模板制作》、《简易凸形模具制作》、《不锈钢电饭锅盖模制作》、《塑料杯盖模具的制作》、《垫片冲裁模具制作》等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并开发出多部项目课程。

④服装家纺专业 以调研为基础,面向服装造型设计、样品制作,服装成衣生产、质量检验与管理,服装样板设计与推档,服装产品开发与服务,服装成衣制作与生产管理,外贸跟单与服务,工艺编排与生产管理,质量检验与控制等工作岗位,对应“服装样品制作中级工证书”、“服装CAD操作行业认证”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编制了职业能力体系表,开发出实施性教学计划,构建了以《市场分析与营销策划》、《服装典型部件结构造型与工艺》、《裙装制图与工艺》、《裤装制图与工艺》、《衬衫制图与工艺》、《两用衫制图与工艺》、《西服制图与工艺》、《贸易单证与实务》、《技能鉴定模拟考核》、《印花枕套的设计》、《印花被套的设计》等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开发出多部项目课程。

⑤财经专业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面向中小企业现金会计、成本会计、辅助会计、总账会计等岗位的实务操作等工作岗位,对应“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珠算等级证”、“会计电算化证”等职业技能证书,编制了职业能力体系表。开发出实施性教学计划,开发了《现金银行结算会计实务》、《往来会计实务》、《材料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总账会计实务》、《会计软件操作》模块化的项目课程。

⑥计算机专业 以前期调研为基础,面向汉字速录、软件应用、网络维护、影视和大众传播媒体行业的设计、策划等工作岗位,对应劳动部门的计算机技术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开发了实施性教学计划,构建了以《微机基本操作与录入技术》、《操作系统WINDOWSXP》、《办公自动化—WORD排版艺术》、《办公自动化—EXCEL图表制作》、《办公自动化—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Photoshop平面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基础(二维)》、《网页动画设计软件Flash》、《网站的构架设计Dreamweaver》、《网络布线与小型局域网搭建》、《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并开发出多部项目课程。

(三)加强实训基地等教学环境建设,实践探索与模块化项目 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项目教学法,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1.破教室局限,设仿真企业生产现场的教学环境。

以往专业教学,理论课在教室进行,实训课到实训基地。项目课程教学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统一,其课堂一般放在实训车间或实训室。

①模拟真实的车间环境

首先,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在环境布置、设备配置、文化氛围、管理模式等方面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车间环境。

其次,突出地域特征,实训室的设备和设施在类型、功能、技术参数等方面尽量贴近当地企业;教学计划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根据未来岗位的工作特点妥善安排;按照当地行业对技术与工艺的具体要求设计训练项目;实训室与当地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一批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实训室的兼职教师或顾问。

再次,实训过程要注重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标准化意识、成本意识,及时进行6S的渗透教育,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世界标准、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强调技术的应用性与训练的实效性。

②实训场所科学分类、合理布局

实训室如何分类是建设实践教学基地首先要确定的问题。一般可以采取如下一些模式:

一是根据技术的应用领域或技术群按技术大类来划分实训室,一般可按机械、电子、生化、汽车、自控、管理、经济、艺术等划分。根据学校发展规模,每类还可以细化,也可以合并;二是根据专业的设置来划分实训室,此方法最适合项目教学工场建设,其最大好处是专业人员全方位参与实训室的规划与建设,可以确保实训室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三是是根据学科属性划分实训室,在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也有一些基础类实训室应按学科划分。这些实训室的主要功能既有技能训练,也包含学科理论学习必须要做的实验,比如物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基础等实训室。

以上三种划分方式可以互相融合,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应结合学校的具体情 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实训室内部设备布局一般有四种模式。

第一种是按工艺流程布局。有些技术类职业岗位面对的实际工作具有很强的工艺流程性,一环紧扣一环,每一环都由严格的工艺控制,可以按工艺流程布局;第二种是按生产流程布局。某些技术类别对应的职业能力包括生产流程中相对独立的不同工位的多种技能,可以考虑按生产流程布局;第三种是按实务流程布局。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许多专业,其职业岗位面对的不是产品而是各种报表、帐单、票据等文件,其技术应用不是去操作机器生产制造产品,而是用脑和机器去处理各种事物,这些文件或事务按照一定的流程在不同的工位上得到处理;第四种是按技术模块布局。某些技术类别,其岗位能力由多种相对独立的技术模块组成,比如自动控制专业包括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技术、PLC技术、变频技术、液压气动技术等。其实训室按技术模块布局比较合适。

③接近生产实际,体现先进技术和工艺

实训教学在采用的设备、训练的内容等方面应尽量接近生产体现先进技术和工艺。

要接近生产指要从生产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真刀实枪的训练;技术要符合工厂实际,在实践教学中注重技术的应用、技术的先进程度、学生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接近生产中先进工艺是从科学、合理、规范的要求出发,在项目实践教学中注重标准化意识与质量意识。

2.破“三段论教学”模式,设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

职业教育传统“三段论”教学模式是指第一步教师传授新理论和技能,第二步学生练习,第三步教师集中评讲。传统“三段论”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学习兴趣难以充分激发。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和学的模式,它以某个“项目”为学习任务,完成项目任务是学生的学习目标,该目标能激励学生自觉融入项目的完成过程中,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中等职业学校引进“项目教学法”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在自我探索、合作探索中完成新知识的建构,新的操作技能的形成及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促使他们形成继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在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中,“项目”往往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者设计一项具有社会实际应用价值的方案或服务。前者主要应用于工 科类教学中,后者应用于经济管理类、服务类专业的教学。同时“项目教学”也可以成为专业理论课甚至某些文化基础课新知识教学的中心环节,而不仅仅新授课之后进行的一种辅助性的练习手段。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倡导项目教学法,紧紧围绕“学生主体、能力本位、任务驱动”三个关键,作出有效探索:

①推行理实一体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有机结合,知识服务于技能,将课堂的主阵地建立在实验实习室或生产实习岗位中,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实践,“做中学、学中做”,形成教、学、做合一。理实一体课堂明确规定每个项目应达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学习目标,以能力目标为核心,我们对掌握相应能力的判断是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并能将之运用解决项目任务。理实一体课堂以完成一个实践项目为核心组织,根据项目的大小,我们一般安排两课连上或一个半天。

②以任务驱动教学过程,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以能力为本位,在课改教学过程中,强化任务意识,把完成某个项目的生产或某项服务的设计作为课堂的目标及进程把握,学习评价的依据。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负责地做好集体指导和个别辅导,使学生都能完成每个任务。所以在项目课程试点的理实一体课堂中,我们有时会安排了两位教师合作教学。

项目体现出“实用性”,能将一个或多个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项目生产的产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项目进行过程能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的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项目学习体现出“探究性”,学习内容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同时项目内容必须包含激发学生兴趣的亮点,能勾起学生探究欲望及成功的预期;项目体现出“综合性”,项目的背景知识往往呈现比较复杂的构造,可以是多个单元知识的综合应用,甚至是多个课程的知识的综合运用。

③以小组合作为学习形式,加强合作意识的培养。

合作学习就是利用学生的交往——交流智力强项,根据学生的知识和智力特点进行分组学习,利用小组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分工、互动、头脑风暴等策略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自己的多元智力。合作学习要 求学生就某个学习主题进行合作,建构对该主题的认知并经历平等和互助,小组成员都要对小组的成就贡献知识和能力并努力完成相同的任务。

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智力特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对学生分组时要坚持异质结合的原则,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根据学生特长进行有效的分组,使各小组学生能优势互补,相互取长补短,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在该主题的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贡献并能建构对主题知识的理解。

④以开放学习为拓展延伸,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项目教学”活动因“项目”的大小教学时间或长或短,但总的来看,一个完整的“项目”不可能总在课堂上进行。“项目”内容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学习活动不仅局限于某个知识单元或某门学科。

“项目教学”活动的开放性体现在时间的开放上。一个较大规模的“项目”,很可能要花几周甚至半学期或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开放性还体现在空间的开放上,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室或实习实验工厂进行,但为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也会出入与图书馆或网络机房,在书本及互联网上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有时学生也可能走上社会,去企业寻求帮助,或是找相关老师或其他专家帮助解决问题。在开放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破传统教师岗位角色,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学校的传统教学中,专业教师的角色比较固定,理论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泾渭分明,一般由理论教师在教室内完成理论知识教学,再由实习指导老师在实训车间指导学生练习操作技能。这种将知识与技能人为割裂地教学模式无法胜任项目课程的教学。承担项目课程教学的教师,既要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要能进行技能实训指导,其岗位角色体现出“双师”特征。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使专业教师能承担理论及实训教学的双重任务,是推进与项目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的必备前提。

课题组探索总结了“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几种模式:

A.“校本位”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以学校为主体,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培训形式、培训内容、考核方式纳入学校的工作范畴。学校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制订培训计划,教师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参加培训。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学校和教师在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具有培养体系连贯,培训目标、形式、内 容切合实际,形式灵活,考核方便等优点。但这种模式也有一定局限性,主要是受制于本校教育资源的数量、水平,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培养的质量。B.“培研结合”模式。培,指培训;研,指教研、科研。这种模式主要是指让教师带着教研、科研课题到有关师资培训机构培训学习,寓研于培,寓培于研。这一模式不仅可以克服“校本位”模式的局限性,还由于培训的目标指向更为明确,可以更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借助培训机构的力量解决教学实际、生产实际中的某些难题,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但这一模式往往受经费等因素的制约,参与的面不可能很广。

C.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可以整合校企资源,实现区域资源共享。校企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选派教师到企业参与一线管理,了解、掌握新设备的性能与使用、熟悉当前企业生产所采用的技术、工艺、流程;可以选派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共同进行产品研发、技术革新,在合作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可以让教师到企业的相关岗位上顶岗操作,在生产过程中提高操作技能水平。这一种模式往往可以实现学校、企业的双赢,深受学校、企业的欢迎。

(四)确立了新课程下学业评价的原则,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建立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多元化学业评价体系,探索实施了“增值式”评价模式。

1.确立了学业评价的原则。

①评价内容综合化原则。既关注显性学力的评价,更要关注隐性学力的评价,在职教课改背景下,学力的评价应该以模块化的项目课程为载体,通过项目课程的实施综合地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方法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加以全面评价。

②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参与评价者应包括老师、同学、家长、其他管理服务人员及被评价者本人,课改背景下,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将更多地采用项目式课程,其特点之一就是与实际应用具有密切的联系,在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将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与市场与企业与客户打交道,所以在学力评价时,来自于学校外部的所有这些客户的评价也应该是一个重要方面。

③评价实施过程化原则。应采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情境式评价等评价手段的应用。

④评价方式多样化原则。应广泛采用笔试与口试结合,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考试结合,知识技能性考试和活动性考试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⑤增值式评价原则。要注重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尤其是针对职校院校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情况,更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材评价,引导纵向增值,淡化横行比较,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学力逐步增强。

2.梳理了职校生学业评价内容。

职校生学业评价的内容从层次上讲包含了基础性学力评价、发展性学力评价以及创造性学力评价,从性质上讲包含了通用性学力评价和专业性学力评价,用冰山模型理论的观点看,又可以分为显性学力评价和隐性学力评价。

以机电专业为例,基础性学力中除包含了基本的读写算等通用基础能力外,还包括机电类专业从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如:基本读图和识图能力、基本的机械常识和电工知识以及基本的机械装配、电气安装等技能,所有这些基础学力的评价基本可以通过学校的笔试或实践操作考试来完成,属于显性的范畴,也就是冰山模型中浮于水面上的部分。同样,发展性学力包括学习主体为主动适应迅速发展的未来社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具备的自我学习的兴趣、态度、能力与知识基础,如:自我提高的意识、读书学习的习惯、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而进行的外语学习能力、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能力、驾驶技术学习能力等,就机电类专业学生而言还包括适应本岗位工作并且实现专业发展的能力,以及岗位群之间转换所需要的转岗能力,如由读图到制图、由手工制图到计算机绘图的能力,由车削加工到铣削加工的转换能力,由操作工到质检员、设计员的发展能力等,这些能力在未经过专门培训或其自身实践之前都属于隐性范畴,属于冰山模型中隐没于水面下的部分,是学校常规的考试手段所无法加以评价的,需要设计专门的方法加以测试和评价,这也正是教育界所关心而又难以操作的一个问题,多元智能理论和所谓的“第十名现象”恰恰说明了加强对这些隐性学力开发和评价的重要性,也反映了现有学校教育评价机制尤其是学力评价机制的欠缺和片面性,冰山模型学说表明:隐没于水下的那部分冰山占到了冰山总体积的80%以上,现代生理学也为我们充分展示了人的潜能的巨大性,所有这些充分说明了 对于隐性学力的培养和评价的重要性。此外,在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题的新课改背景下,以质疑、探究、批判、创造等为主要特点的创造性学力应该越来越成为学力评价的主要内容。

3.探索实施了“增值式”评价模式。

增值式评价策略是发展性评价思想的一种具体应用,其主要观点认为应该从起点看变化,并不断确定新的起点,不断评价新的变化,以不断肯定进步、促进不断发展、鼓励逐步提高。

项目课程融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于一体,其实施是以小组形式进行的,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同时涉及与课堂外市场的联系,需要用到包括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协作等非智力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等通用职业素质,所以项目课程实施涉及的评价主体及评价维度都呈现出更多的多元性。

①确定评价主体。在项目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被评价者(学生)不仅要与课任老师、班主任打交道,而且要与学习小组内其他同学打交道,项目实施中还涉及材料的采购与项目产品或作品的宣传推广与销售,学生还将与市场客户打交道,这一过程还会与家长联系,所以项目课程评价的主体应当包括课任老师(相当于上司)、同组同学(相当于同事)、客户、班主任及家长等。

②确定评价维度。项目课程的每一项目或模块均有具体的学习目标,这些目标主要涵盖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通用职业素质(包括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学习或做事的态度与敬业精神、学习或做事的方法与技巧等),这些就是评价的维度。

③设计评价记录表。主要包括:A.评价表(供评价者使用),一个项目或模块(一般作为一个评价周期)一张,每张评价表上的被评价者包括项目组所有成员;B.评价汇总表(又称学生成长记录表,供项目课程主任教老师使用),每张表上的被评价者只有一个人,每个项目课程有一个汇总表,是对该项目课程中所有项目、所有评价者评价意见的一个汇总,该表包含两种,一是按评价维度汇总,二是按评价者汇总;C.评价反馈表(供项目主任教老师向每一学生反馈最近一个项目或模块学习情况使用),一般一个项目或模块评价结束即向学生反馈一次,每一项目或模块可以单独一张反馈表,所有该项目课程所包含的各项目或模 块的反馈也可以在一张反馈表上;D.自评反思表(供被评价者本人进行自评、针对评价反馈表反馈意见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办法及改进目标使用);E.学生个人成长K线图(供项目课程主任教老师使用),反映被评价者在项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增值变化(进步)情况。

④评价的实施。主要明确如下几个问题:

一、谁来实施,即明确评价者、汇总者、反馈者、反思者;

二、什么时间实施,一般一个项目或一个大型模块作为一个评价周期,在每个项目或大模块结束时进行评价,各评价主体评价完毕即交由主任教老师汇总,之后即向学生反馈,被评价者接到反馈表即进行自评反思并填写自评反思表,然后与老师进行交流;

三、如何实施,各评价主体要充分了解被评价者,平时要积累有关过程资料,做好记录,如记分册、学习日志、工作日记等;评价时要独立、客观,反映被评价者的真实的变化(增值)情况,项目课程主任教老师或项目主任教老师在汇总时要综合各评价主体的意见,综合地反映被评价者的增值情况;主任教老师在反馈时要跟被评价者个别反馈交流,力求独立进行;在填写评价表和反馈表时,可以借鉴股市反映股价涨跌变化的办法,分别用向上的箭头↑和向下的箭头↓表示进步和退步,即增值的情况,用双箭头↑↑或三箭头↑↑↑表示进步或退步的幅度变化,即增幅的情况,在“评述与期望”栏目中也可以借鉴股市反映牛市与熊市的办法分别用红色块表示肯定的评述,用绿色块表示不足而需要努力的期望。

⑤要注意的问题。对于评价者而言,既要注重评价,更要注重反馈,对于被评价者而言,既要注意反思,更要加强改进。无论是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都要树立发展性思想,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别人,评价和反馈的主要是增值变化的情况,评价者更多地要看到被评价者的优点和进步之处,多加鼓励,多提希望。作为主要评价主体的教师要善于发现作为被评价者的学生的潜在的能力和素质,要善于做能发现千里马的伯乐,更要做能把普通树根雕琢成艺术品的根雕师。

(五)探索建立了“产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的评价体系,完善了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保障制度。

1.探索建立“产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评价体系。

①明确了项目课程评价的目标。项目课程评价的功能目标可定位为客观描述、价值判断和增值探索。A.客观描述 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系统收集和分析校本项目课程前期调研、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于实施、教学环境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信息资料,对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进行质和量两方面的描述,为其后工作奠定基础。

B.价值判断 在客观描述的基础上,对照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对项目课程价值和作用进行判断,主要体现在:

需求判断:判断项目课程是否符合学生及企业的需求,是否符合课程计划的需求。主要着眼点在于学习项目的设计是否源于典型工作任务,其在各类企业的适用性;学习项目是否符合学生学习心理,适合学生在该阶段学习。

课程诊断: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的指导下,明确项目课程课程目标、开发与实施过程、教学环境设计、教学模式选择、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中的优点及缺点,并提供修改建议。

课程比较与选择:对相同专业领域内容相近的项目课程,通过比较其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明确其优劣,从而做出选择,对优秀课程写出书面推荐意见,向学生推荐。

C.增值探索 校本项目课程评价致力于课程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促进课程间的交流,使项目课程通过评价得到优化,更符合企业生产实际、更符合学生学习实际。增值探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激励功能:通过评价反馈,对开发相对成功的项目课程的教师团队形成激励作用;对不太成功的项目课程,则通过指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等促使教师去完善项目课程。

导向功能:教师本人参加课程评价,也得到评价结果反馈,这些能促进教师更熟悉新课程理念、熟悉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路径,对今后的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起到指导作用。

交流功能:校本项目课程评价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反馈——调节系统”,是广大教师共同研究和交流的过程,有助于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②确立项目课程评价的主体与指标。

职业学校校本项目课程的评价主体是多元的,由开发团队自评、学生代表评、企业代表评、家长代表评、教师代表评、课程专家评、学校课改领导小组评等组成。在评价开始前,学校应明确评价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各方的评价范围及权重分配。所约请的各方代表一定要有代表性。

课题组研制了《课程建设项目评价细则》等课程评价的文件,项目课程的评价指标由以下五个一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内又有若干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有指导性描述。

一级指标1:课程开发组人员素质,由“开发组组长”、“项目成员整体素质”、“教研能力、创新能力”等二级指标构成;

一级指标2:课程目标及组织框架,由“课程目标”、“课程框架与内容”、“教材开发”等二级指标构成;

一级指标3:教学模式改革,由“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成果展示”、“教学评价”等二级指标构成;

一级指标4:教学条件,由“教学环境设计”、“教具开发”、“教学资源外延拓展”等二级指标构成;

一级指标5:教学效果,由“学生学习效果、“在企业的适用性”、“经验共享与推广”等二级指标构成。

③确立了项目课程评价的实施方法。

在众多课程评价模式中,选择CSE模式进行项目课程评价,包括四个步骤:需求评定、选择方案、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A.需求评定 评价项目课程的目标是否符合企业的生产需求,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否体现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经验的统一。该评价过程以听取企业代表、学生代表的看法为主。

B.选择方案 评价课程开发团队的行动方案的可行性,对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性和开发成功的可行性作出评价,包括对资金使用、实训设施、人员配置等情况进行研究。该评价过程以听取课程专家、教师代表、企业专家、学生代表等的看法为主。

C.形成性评价 本过程重点在于发现课程开发团队在开发与实施项目课程的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借鉴了项目管理中“检查点”、“基线”、“里程碑”的等概念,进行该过程评价。检查点,指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对项目进行检查,比较实际与计划之间的差异,并根据差异进行调整。开发与实施一门项目课程的周期往往需要一年,我们可以选择每个月检查一次项目开发团队的工作进展情况并进行评价,每个月的某一固定时间即是检查点。

里程碑,完成阶段性工作的标志。我们可将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中的一些阶段性工作定义为里程碑,如课程开发调研报告、职业能力体系表编制、项目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环境的布置、各个教学单元的结束、学习成果展示等,在这些工作阶段性完成后,可组织相应人员对开发团队的工作进行评价并反馈,以及时修正偏离目标的地方,保证课程开发目标的实现。

基线,指一个(或一组)配置项在项目生命周期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正式评审而进入正式受控的一种状态。基线其实是一些重要的里程碑,其相关环节要通过正式评审并作为后续工作的基准和出发点。在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课改调研报告、项目课程标准、教材(教学活页)、产品展示、开发与实施反思等可作为基线,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在这些环节实施完毕后进行及时评价,并给出正式反馈。

D.总结性评价 在上述三个评价过程的基础上,对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和相应的判断,并及时向开发团队反馈。该过程由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综合开发团队自身、学生、教师、企业、家长等各方面意见,对开发团队的工作进行客观描述、价值判断及增值探索,使项目课程得到优化。

2.提供“产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基本保障。

①经费保障: 学校每年事业经费预算中独立设置课程开发与实施经费,由课改领导小组统筹使用,做到专款专用。

②师资保障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落实教师赴企业进修制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项目课程开发者、实施者给予理论和实践的指导。通过专家引领、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等多种途径提高教师建设项目课程的水平。

③实训保障 加强实训基地、实验室、图书馆、校园创业基地、科技创新活动室等设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项目课程实施提供物质保障。

④课程资源保障 加强校企合作建设,以企业的参与来保障项目课程的质量。可采用“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双方有关人员共同编写符合企 业需求的教材,由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评审”的模式进行课程改革的合作;“订单培养”可采用“以企业为主导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案例、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据此实施教学,以企业为主组织教材编写,或直接使用企业已经编好的教材”的模式。

⑤经验共享保障 学校认真总结项目课程建设经验,充分发挥优秀项目课程的示范作用对取得突出成果的专业、项目组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选择有产学结合前景的项目组升格为名师工作室,学校帮助其进行工商税务注册,使其能对外进行技术服务。

3.探索建立“产学结合”模块化项目课程建设的管理机制。

①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该小组由校长,教学校长,教务实训科研部门人员、各专业负责人,企业代表、教师代表等组成,负责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审议学校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制订项目课程开发与管理的配套的制度,检查评估开发与实施的执行情况等。

项目课程建设实行项目管理,由项目组负责各门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各专业聘请相应行业及企业代表组成课程建设咨询委员会,在生产任务提炼、生产知识、工艺、技术、方法,经营理念等方面给项目组以指导。学校教科室承担课程理论的研究,为项目组提供课程理论方面的指导。

②制度管理 为了确保学校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制定了相应的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课程审议、教学管理、项目课程评价、教师校本培训、学校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及激励制度等。

③经费管理 学校每年预算中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课程开发与实施,由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统筹使用。各项目组根据课改项目所在专业特点及规模大小,学期初编制课程开发实施预算方案,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经研究配置经费及相关设备。课改经费由项目组专款专用。

根据申报项目组的多少等实际情况,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可选择招标或指定的方式确定课程开发与实施项目组。

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对各项课改成果进行质量评定,对优秀成果,进行物质奖励。④实施管理 学校将各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在实施前的一个学期递交南通市教育局审定。每隔一段时间,学校向市教育局报告有关实施情况,确保学校课程的顺利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作用。

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要适时组织对项目课程的评价,并将评价意见和建议向开发项目组反馈,指导项目组二度开发。实施性教学计划及项目课程实施动态管理,根据生产及科技的进步及时调整。

⑤资源管理 项目课程原则上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发,也可以联合其他兄弟学校、教研机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并通过网络、教研活动等方式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

项目课程由专业部和教务处共同管理,专业部和教务处建立课程档案。⑥评价管理 依据学分管理制度,由教务处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每16课时计1学分,记入学籍档案。项目课程的考核可采用笔试、口试、面谈、观测、现场操作、工件制作、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成果演示、作品评价、学习方法记录等多种形式,防止单一以笔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的依据。

五、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探讨如何建立学校与企业关于课程建设的长效合作机制。

在课题运行中,各专业项目课程建设赴企业调研大都是集中进行的,是学校主动寻找企业帮助。而如何建立校企课程建设合作的长效机制,激发企业参与的兴趣,是政府、企业、学校都应思考的问题。

校企关于课程建设的长效合作机制体现在:将学校教育延伸至企业,使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参与工学结合课程及其教材的开发,全面实施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并实现其常态化和规范化;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校企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同承担专业教学,校企共同实施教学考核与质量监控;全面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技能;强化生产性实训,建立具有真实工作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体现全方位育人的顶岗实习——实习内容是校内学习的延续,合作单位有专门的岗位供学生轮流上岗,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实习指导,学校教师和企业有关人员全程进行管理。如何激发企业的兴趣,明确企业参与培育人才的责任,此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2.探讨以课程建设为平台,以“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形式促进职教名师队伍建设。

职教名师工作室的理论及实践探索启动稍晚于普通教育,目前将职教名师工作室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从中不断总结经验,提炼理论经验的研究还是一个空白,职教名师工作室运行处于自发状态,尚没有建立从工作室人员组成及选拔机制、工作室运行的机制,工作室的工作策略,工作室成果鉴定及推广机制等一整套理论;普通教育名师工作室功能定位主要是新课改背景下名师资源的培养,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除名师培养功能外,还要关注其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项目课程开与实施等方面的功能,如生产性实习指导、校企合作技术开发、对企业员工培训等,以促进名师工作室在学校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或教科研部门主导,区域内职业学校共同参与建设的名师工作室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加强区域内各校合作建设名师工作室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集中发挥名师资源的团队优势,以名师工作室为单位开展项目课程建设的实验攻关,促进优质课程资源的推广,此方面的研究有重要的探索价值。

3.探讨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由名义上的“双师”真正实现“双能”。

一般来讲,“双师型”教师是指持有“教师资格证+职业资格证”的教师。但鉴于目前我国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制度不规范,证书资格与实践操作能力并不完全相符的事实,具有“双证”的教师也不一定能很好地胜任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工作。

如何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篇7

关键词:体育素质;体育教师;提高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51-01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师范学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体育教师总量严重不足,现有的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不少地区没有专职的体育教师。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就必须先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对于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我认为可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

爱的情感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它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对学生真挚的热爱。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巨大动力。它最能激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最能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这种情感驱使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对学生诲人不倦。使教师以更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挖掘出自身最大潜能,创造最好的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广博的知识体系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体育教师既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艺,又要对相邻学科有广深的涉足和了解;同时还要懂得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学以及计算机技术,才能不被改革大潮所淘汰。为此,综合型的体育教师应努力增加自身的文化知识底蕴,掌握体育方面的基础知识。体育教师只有具备深厚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把体育课讲的形象、透彻、生动,从而激发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体育教师只有熟悉并掌握体育运动方面的基础知识,以此触类旁通,使学生逐渐对个体育运动共通的特征有所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

三、综合能力

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容易产生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只有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课堂气氛才会活跃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宽松、活跃的课堂看似很“乱”,但实际上是“活”的,正所谓形散而神不散,让学生在“乱”的课堂上学到“活”的东西,要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具有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把握好课堂,驾驭好课堂的能力,这样才能既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挥,又达到教学目标的效果。

其次,体育教师应具有创新能力。创造是艺术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就意味着我们将在前人获得的成果上徘徊,教育就停滞不前。时代发展呼唤创新人才,社会进步需要创新人才。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我们现阶段教育的当务之急。《体育课程标准》标准中指出:“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体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体育运动的情趣,发展体育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体育新课程标准还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中,把“创造”作为专门一项予以阐述,可见,《体育新课程标准》是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这对体育教师无疑提出了新的挑战。

此外,体育教师要具有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一堂好课的标准在于教师从多方面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教得有效、学得愉快,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教得有效就是说一堂课有一堂课的目标,这节课你的目标没有完成,无论你教法多好,教态多么美丽动人,采取了怎样先进的、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教学,这节课一定是失败的。

一堂课上完后,学生学会了什么,有多少人基本学会,老师一定要心中有底。本质上来说体育教学当然要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技能、技巧、锻炼的方法等,只不过由传统的教师包教,改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合作学习。其次,学得愉快就是说学生在这节课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是愉快的,是充满兴趣的。

这里要避免几个误区:一是片面追求热闹的场面,以为学生笑了、运动了、气氛热烈了就是好课。二是单纯的兴趣观。学习的有趣与学生的思考、探究应有机结合,毕竟体育课不仅仅是玩,它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的问题。

四、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教师工作的好坏与个性心理特征有一定的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假如教师情绪不稳定,工作缺乏热情,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丧失上进的信心;教师性格偏执,会使学生滋生逆反心理;教师心理失衡,对学生缺乏爱心,也会使学生感情冷漠。

可见,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体育教师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心理健康的体育教师才会有心理健康的学生。只有那些情绪稳定积极,生活中有广泛兴趣和活动领域,对他人和社会富有情心的人才能具有诸如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情绪特征,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精神,豁达的胸怀和真诚的态度等健康的心理素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认为,教育的成功归功到底决定于教师,而不是决定于教科书和方法。

总之,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有助研究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形成适合于自己、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

参考文献:

[1] 杨 征.论当代教师的素养[J].高教研究,2006

上一篇:七夕节唯美文案下一篇:即将回家的心情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