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实践中期报告

2024-05-23

教师专业实践中期报告(通用8篇)

教师专业实践中期报告 篇1

汽车维修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总结报告

实践人

实践时间:2017.12.10.-----2018.01.31 实践总结:

本次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收获很多,在河南东明汽配、德美华、车享家实习期间,我们主要进行了现场观摩、上岗操作,熟悉了相关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切实感受日常教学和企业对工人的技术要求之间的差距。为以后日常工作中更好的发挥教学能动性、积极促进教学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刚到公司,公司就组织我们参观了公司的汽修车间及钣喷车间。参观结束后我被安排到机修二组进行实习。该车间主要是汽车各种故障修理,所以在实践期间,我积极向车间师傅请教,获益良多。

在实践期间,我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虚心接受工厂管理人员的指导和要求,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整个实习期间我感触颇多,主要有以下两点体会:、1、学生的技能应与企业要求相适应

通过这次企业实践,使我了解到中职学生在校所掌握的知识与企业需求相差甚远,教学设备和相关技能赶不上时代的需求,课本知识远远不够。就我实践的项目来说,汽修专业学生同样会实习钳工,但是学校教学中的钳工到目前还局限于锯锉加工和钻床上的孔加工,而目前多数企业中多采用手用工具加工。所以,以后再汽修专业的钳工实习中还应加入装配的相关知识和一些手用工具的使用。

2、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应适应企业需要

中职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不仅能感受到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的差异,更能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学校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比较落后,不能符合岗位需求。所以在教学改革中药坚持学以致用原则,突出实用性、加强实践性,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想能够符合、贴近企业的需求学校教育就要走进企业。通过企业实践我开阔了视野,对模具专业相关工艺有了全新的认识。不仅是自己的技能有所替身,还为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和指导学生实习起了指导性的作用。通过这次实习我也深知自己的不足。专业技能和职教理念仍需进一步加强学习。

通过企业实践,了解了行业企业设备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对汽修工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为我们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提供了依据,使我们教学更有针对性与适应性,以便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结合企业要求与学校实际情况,我个人觉得学校在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1、加强学生爱岗敬业教育,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诚实守信,从基层做起。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

2、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鼓励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企业管理。学校聘请更多的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的企业工程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体系等。

3、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夯实学生理论功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企业文化应与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对接 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企业内部倡导和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精神氛围,应该让学生提前感受到企业文化,通过校园文化感受到企业员工工作纪律要求和工作态度的严谨作风,是学生在校园内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并认同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也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职业素养的一条重要路径,学生在校园内通过这样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为今后在企业的立足和发展奠定基础。

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应适应企业需求

中职学校教师霞企业实践,不仅能感受到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的差别,更能清晰的认识到我们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比较落后,不能符合岗位需求,这可能也是我们中职学生不受企业欢迎的原因之一,通过企业时间可以熟悉相关的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和用人标准,这为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通过企业实践,不仅开阔了视野,还为专业课程设置、课程改革、指导学生实习起到了指引性作用。通过这次实践也深知自己的不足,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职教理念仍需进一步加强学习,为今后自己的努力学习指明方向,同时还要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加企业实践,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当代职业学校教师。

通过近两个月简短的实践,我觉得教学一定要贴近企业的实际情况

现在的汽车行业有比较多的工具,在实际教学中没有,而且学生毕业的时候,到用人单位手里面的证书也没有几个,用人部门的主管问几个简单问题,很快就发现在学校基本上什么也没有学,到了工作岗位还得从头学起。

带我们的师傅这样说:不管什么学校毕业,只要肯吃苦,在一线学三年,肯定比在学校学三年管用。在实践过程中,我边实践边思考便提高,有以下几点收获:

1、企业实践丰富了专业教学资源,使教师们了解了车桥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了企业的现场环境。收集了相关的工作流程、岗位操作技能,进行了详细的生产过程记录,并且拍摄了许多生产管理制度的照片。一方面,为专业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更为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实际、生动的素材,丰富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这些资料还可充分应用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以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实践经验的获得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对下企业实践,我们提出了要求,学习中要带着课堂教学改革的问题和任务去学,深入生产一线。教师们了解和实践了车桥制造中先进的技术,凡在专业教学资料中讲解的知识,在这里基本 上都能看到,而且在工作中还亲手操作了。经过这次锻炼,教师们表示专业课程中将不再是纸上谈兵,可以非常自信的跟学生介绍这些设备的功能和使用,并且马上把实践操作的经验写入校本教材。

另外,教师们还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企业在技术人才需求方面存在的需要和当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究竟在什么地方,得出了要能够使中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使他们能够得到企业的认可,就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企业技术需求和产业发展来适时地更新教学理念和教材内容。

教师专业实践中期报告 篇2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教师教育一体化已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90年代以来, 我国上海等地的高校关于教师教育一体化, 在普通教育领域做了大量的开创性工作, 以期解决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彼此隔离、互不衔接、各自为政的弊端和局面,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在特殊教育领域, 尤其是在教师专业化视野下, 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几乎是空白。开展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一体化的研究, 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 而且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二、“一体化”的定义

这里“一体化”是指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考虑到特殊儿童的特殊性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复杂性, 从培养和培训的目标、课程、内容、模式、师资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全程的规划设计, 建立起特殊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的, 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特殊教师教育体系。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课题研究为依托, 以教师专业化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 结合我院三年制专科特殊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与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结合学院承担的全国、江苏省特校骨干教师、专任教师 (全员) 继续教育培训及学院教育实习基地学校教师校本培训工作的实践, 通过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等方法的综合运用, 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及教师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一体化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四、研究过程

本研究分为调查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分职前和在职两个研究方向, 各个阶段及方向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和影响。

1.调查研究阶段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 。首先, 对江苏省106所特校教师 (共3 920人) 基本情况、专业素质、在职培训现状及需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分析, 反思江苏省特殊教师教育 (包括职前和在职)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 提出实施对策。主要开展了如下五项研究:一是特校教师基本情况调查。主要包括特殊学校基本情况, 教师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学科结构等基本情况。二是特校教师专业素质调查。主要包括教师的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等方面, 以便了解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水平。三是特校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和需求调查研究。主要包括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继续教育的现状、继续教育的课程、继续教育的教育模式和实施建议等等。三份问卷调查的发放, 覆盖江苏省所有特校及教师, 问卷平均回收率达85%, 因此, 调查问卷的结果具有全面性和有效性。四是江苏省特校教师分学科专项调查, 选择数学教师群体进行问卷调查, 主要包括数学知识结构, 数学教学能力结构及教师的职业道德等等。五是对特校教师身心健康、工作压力、职业认同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其次, 是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文献研究主要对国内和国际近年来对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理论研究及观点进行综述;比较研究运用比较的方法对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课程和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主要通过对特殊教育教师现状的调查、文献综述和比较研究, 找出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2.理论研究阶段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 。在理论研究阶段, 结合学院关于培养目标教育思想大讨论和三年制特殊教师教育课程计划的制 (修) 订, 主要对特殊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研究。首先是结合全院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思想大讨论, 进一步明确各专业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其次是开展课程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形成学院独具特色的“博爱树魂、能力为本、教康结合、教学研一体”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和三年制专科特殊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师培训方面, 主要是学习教育部和江苏省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结合江苏省特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实际, 围绕特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含义、继续教育目标系统的构成、继续教育模式的架构和继续教育保障机制的建立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 继续教育核心目标是提高教师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主要包括促进主体专业发展, 强化教师学习能力和习惯, 引领教师向研究者转换, 提升教师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四个方面。

3.实践推广阶段 (2009年1月至今) 。结合三年制课程计划的两轮实施, 积极进行课程大纲、重点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初步形成以三年制专科特殊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为保证, 以课程计划为核心、180门课程大纲为框架、一批 (十二本) 专业重点教材为枝叶的、“博爱树魂、能力为本、教康结合、教学研一体”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师培训方面, 结合江苏省特校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的拟订和实施, 结合学院特殊教育实习基地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 把第一和第二阶段形成的成果应用于实践推广, 形成了符合教师专业化理念的多样化的教师培训方案和模式。

五、研究进展

本课题经过六年的研究和后续的实践探索, 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与培训一体化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的重要进展:

1.从专业化理论视角出发, 认为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括重在奠基的师范学习阶段、重在适应的入门阶段和重在提高的在职阶段等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前后递进、相互联系。因此, 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必须掌握每个阶段专业化的内涵、内容、要求和特点, 统筹规划, 实施教师培养与培训一体化策略。另一方面, 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过程实质就是教师 (师范生) 的专业成长过程, 就是指教师 (师范生) 通过专门训练、实现培养目标的过程。因此, 研究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过程就是探讨和发现教师 (师范生) 专业化成长及其规律的过程。

2.教师教育培养目标 (培养什么样的教师) 是决定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的根本性问题, 是教师专业化的具体标准。我们认为, 特殊教师教育应以培养人格化、复合型 (特教专业教师与学科教师的复合) 、应用性 (特教实践能力) 人才为其培养目标[1], 以注重博爱精神和人文关怀为师德教育的核心内容。研究认为, 要将教师教育各个阶段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 在确定教师专业发展的终极目标的基础上, 提出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将职前培养目标定位于“具有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 目标的核心是促进其可持续全面发展。职后培训应将专家型教师作为终极目标[2], 又分为新教师入职和在职提高两个阶段, 新教师入职培训阶段的目标应定位于“合格的教师”, 完成角色转变;在职提高阶段的目标应定位于“高素质的优秀教师”。而且, 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目标应定位于“转变观念、激发内需, 拓展内涵, 完善结构”, 目标的重点是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3]。这里, 职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解决师范生的择业和就业问题, 在职培训目标主要是解决在职教师履职的胜任和优秀问题[4]。

3.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培训目标重要载体和主要途径。对此我们进行了重点改革, 形成独具特色的“博爱树魂、能力为本、教康结合、教学研一体”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建构了“一专多能、主辅结合、重在实践”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应注重以残疾儿童诊断评估、个别化教育、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及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建构, 突出师范生的特殊教育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二是应注重以专业能力训练为主线, 建立包括诊断评估、心理治疗、言语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在内的特殊实验室、实训室, 形成校校 (校内实践与特校教育实习) 结合、教康结合、教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师培训方面, 本研究认为“按需施教”是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原则, 进行培训对象需求分析是对教师有效培训的突破口。形成了“按需施教、分类培训、分层实施”的教师培训方案和模式。这里, 职前培养在课程结构上应该以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业的基本素质为原则, 要突出两个职业特点。一是强调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的道德修养。二是强化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从职业要求的角度看, 在职培训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道德;二是相关知识的系统、深化、更新;三是教学技能的完善提高;四是掌握特殊教育新技术和手段;五是增强教科研创新能力。

4.我们认为, 特殊教师教育培养与培训一体化的改革, 仍停留在经验层面和低层次水平上。加强特殊教师培养与培训一体化改革与研究应侧重在如下几个方面:在研究方法上, 应注意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研究内容上, 要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加强特殊教育教师职前职后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在研究重点上, 在做好整体综合研究的同时, 实现向分类、分层、分学科的研究转变, 加强研究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3]。

5.本研究不仅在理论层面上将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人才培养定位结合起来, 更以此为指导, 开展了特殊教育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探索, 涌现出一批教科研成果。同时, 我们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成果反哺社会, 从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的视角将特殊教育教师的人才培养和特殊教育教师的“国培”、“省培”、“校培”计划结合起来, 用研究成果指导培训实践, 为全面提升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做出了新贡献。

六、研究成果

经过六年多的研究和两个周期 (六年) 的人才培养和培训的改革实践, 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与培训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取得的主要成果是:

1.理论成果

运用教师专业化的理论, 系统探讨了特殊教师教育培养和培训一体化的目标、规格、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特殊规律, 明确提出特殊教师教育应以培养“博爱树魂、能力为本、教康结合、教学研一体”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为其培养目标, 对此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阐述。本研究不仅填补了我国特殊教师教育研究的某些空白, 而且对于指导我国特殊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促进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成长, 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成果包括:在《中国特殊教育》等核心刊物上发表系列论文22篇;出版专业课教材12本, 五本教材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一门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两项成果获江苏省高校第七届和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教学成果一、三等奖;一项成果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成果获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一项成果获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实践成果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不仅注意将研究和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思想大讨论结合起来, 而且注意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创设了特色鲜明的优质课程平台、实践教学体系。因此, 本研究不仅表现在出了一批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更重要的是职前职后两个层面一体化教学改革深入展开, 促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成果包括:研制完成了特殊教育等八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体现特殊教师教育特点的“一专多能、主辅结合、重在实践”课程体系;建构了“博爱树魂、能力为本、教康结合、教学研一体”复合型、应用性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几年来,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 调查反馈表明, 学生就业单位满意度达100%;特殊教育专业被评为省特色专业, 特殊教育专业群被评为省重点专业建设群, 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康复中心、特殊教育专业实训基地被评为省实训基地, 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团队被评为省优秀教学团队;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阶段理论, 形成了“分类培训、分层实施”的教师培训方案和模式;六年来, 运用系列成果进行实践推广, 举办全国、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研究班175个, 参训人员25 856人次, 为60多所教育实习基地学校进行了100多次继续教育校本培训, 促进了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为全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与培训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近两年来, 在江苏省评估院组织的全省省、市级教师培训中心评估 (专家现场评估和第三方评估) 中, 江苏省特教师资培训中心均名列第四名, 受到受训教师、学校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丁勇.专业化视野下的特殊教师教育职前职后[J].中国特殊教育, 2006, (10) .

[2]王树洲.论教师教育的职前职后一体化[J].教学与管理, 2011, (1) .

[3]田寅生, 方俊明.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继续教育需求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11, (1) .

机电类专业青年教师企业实践报告 篇3

一、企业介绍

河南龙翔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输配电一次电力设备和二次控制设备及相关自动化技术的综合性企业,系郑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金5000万元。公司位于郑州龙湖新区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科技园内,拥有8000多平方米的现代生产厂房及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设备,是全国校企合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重点扶持企业。

二、实践目的

深入企业一线,了解和掌握该公司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及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特别是企业对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需求,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力所能及地完善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教学改革。

三、实践过程

笔者在河南龙翔电气有限责任公司的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理论培训:安全培训、技能培训、规章制度培训等。第二阶段,手把手学习操作:跟着工厂的师傅学习和练习电气控制产品的生产实践,主要包括开关柜、环网柜、箱变、段路器、无功补偿等生产工艺,解决在现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习非晶变的生产经验和专业技能。第三阶段,独立操作:独立在现场工作以及应对现场各种情况。

四、培训收获

1.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在企业实践期间,笔者踏踏实实从生产一线做起,抓住一切机会自己动手操作,积累经验,切实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笔者熟悉了企业的技术改造、设备的安装调试、电气设备故障检修等工作,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技能,也对以前所教理论课程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使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大大增强,提升了自主技术开发研究和指导学生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

2.熟悉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了解了行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经过实践,笔者熟悉了企业生产工作流程,了解了与自己所教专业相对应的企业、行业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有利于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当前生产现状的新技术、新工艺,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课程教学中,笔者把行业现状和特点如实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尽早与社会接轨,避免因走出校门时与行业实际脱离太远,从而产生种种不适应。

3.有助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下企业锻炼,笔者了解了相关行业、企业的就业状况,通过自己亲身体验,掌握了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要求,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根据企业要求与工作过程特点,笔者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按知识结构分模块,按能力结构分项目,按认知规律分任务,采用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笔者根据企业对员工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沟通协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的要求,修订教学计划时加大了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培训课程比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自身修养。

4.丰富了专业教学资源

通过下企业实践,笔者了解了电气自动化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了电气类企业的现场环境。笔者收集了开关柜、环网柜、非晶变的工作流程、岗位操作技能、作业流程中的有关要求,进行了详细的生产过程记录,并且拍摄了一些现场照片。一方面,这为专业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更为专业实训室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实际、生动的素材,丰富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另一方面,这些资料还可充分应用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5.提高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企业的每一道工序流程都是非常严谨的,现代化的生产线不容许任何环节出错,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作为教师,学生的素质和专业水平就是我们的产品,只有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能为社会所用的人才。通过实践锻炼,笔者原来在工作中存在的懈怠思想一扫而空,树立了培养合格人才的高度责任感和迫切性,同时增强了治学的严谨性。笔者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把在企业中所学到的吃苦耐劳、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去,同时,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企业可改进的地方

教师专业实践中期报告 篇4

企业实践报告

(节选)

第二部分7月24日到7月27日北海公园

我们组分配在北海公园琼华队实习。

首先,感谢北海公园各位领导、员工对我们的无私支持和帮助。是他们使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北京精神之包容厚德。

琼华队孟队长对我们提的要求可以说有求必应,而且效率极高,使我们在短短的四天时间里见习了多个岗位。从检票、咨询、站殿到导游讲解,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对我们都非常诚恳热情,有问必答,让我们收获颇丰。尤其是孟队长克服困难帮我们联系参观仿膳,仿膳虽在琼华岛并非琼华队辖区,甚至不属于北海公园管理,但孟姐为了支持我们的学习活动积极与仿膳协调,使我们能够顺利参观仿膳,了解中国真正的御膳文化,大开眼界。

在这里还要特别感谢北海职工食堂的工作人员。7月26日中午我们为了观摩陈宇导游的工作耽误了午饭时间,一点多才赶往食堂。我们不过是来进行社会实践的外来人,本来想这个时间有饭吃就不错了,没想到食堂工作人员在特意等候我们。他们不仅给我们保留了热的饭菜,还担心我们口渴特意为我们现做了鸡蛋汤。我们深深感动!我们一致认为这不仅是敬业精神,更体现了北京人民的热情,体现了北京精神的厚德博爱!因此,再次郑重的对食堂工作人员及公园领导表示感谢!

其次,从专业角度谈体会。

在这四天里,我跟了4遍导游讲解全程,观摩了7位导游的讲解。和各岗位多位工作人员交谈,体会如下:

1.导游工作不好做

(1)讲解精度受游客游览时间精力局限。

在观摩多位导游讲解过程中发现:团队游客往往日程安排过于紧凑,在北海公园停留时间大多只有一个半小时,到达公园时要么相当疲惫要么匆匆赶行程。散客为了省钱大多不请导游或蹭听讲解。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讲解词准备再好也无用武之地。如何在短时间内体现出大知识量这是个难点。

(2)团队人数不固定。如果遇到大团队,我们导游的工作重点就在数人数

了。怎么在讲好讲解词又带好游客之间取得平衡,这是第二个难点。

(3)景点地形局限影响讲解。善因寺虽面积狭小,但位置绝佳,在此可以俯瞰故宫和中南海全景。在这里导游稍微多讲几句游客就会贪恋美景滞留不前,游客密度上升,安全成问题,对古建保护也造成压力。讲得少了游客往往虽然跟着上去了但不知道看哪里,游览效果很不好。如何在讲解时机、讲解内容、游览人数与古建保护、游客安全之间取得平衡,这是个太费心思的难题。

(4)游客的水平参次不齐,我们的讲解如何做到众口皆宜,需要导游人员根据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灵活把握,这一点需要时间的磨练。

2.检票工作不好做

虽然民众素质在十年间已有明显的提高,但中国人口众多,检票口依然存在各种人各种逃票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工作人员传帮带,老带新,每人练就一双慧眼,保护好景区的收入。

3.站殿工作不好做

这个岗位看似简单实则单调,工作环境看似舒适实则无奈。夏抗蚊虫冬抗冷风的同时,要时刻防备各种客人对景点的各种破坏行为,不时还要回答各种客人的各种问题,不好做啊!

4.咨询工作不好做

北海公园说小了是北京的脸面,说大了是中国的门面。位于我国首都的这个公园几乎世界各国的游客都有。在这里特别提出佩服工作人员的口语能力、欣赏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5.卫生工作不好做

虽然公园的卫生保洁工作已经承包出去了,但公园工作人员仍然要对卫生进行监管和维护。北海公园作为首都的门面形象非常重要,游人素质参差,卫生维护工作相当繁琐和繁重。

6.景区游览项目开设不容易

琼华古洞里六十甲子虽是现设景观,但它的文化传承意义重大。出于游客安全考虑不能过多宣传,宣传的少了必然影响景区收入,这是个矛盾。琼华古洞不能宣传,其上的著名古建延南熏也就随之埋没,这是第二个矛盾。两个矛盾看似简单,解决却不容易。

第三,从专业角度谈发现的问题,意见和建议。

1.白塔里到底有多少颗舍利,应统一口径。

我观摩的这7位导游讲解的白塔舍利数量不同,从0到18颗说什么的都有。从维护景区形象角度,这个数量应该统一口径。

2.导游词应精耕细作。

(1)不同时间长度、不同游客数量、不同团队性质的讲解应该各有侧重,不能千篇一律。

(2)讲解词中至少要给游客留下一处深刻的知识性印记,培养其二次游览欲望,这样有助于提高景区形象和门票收入。

3.导游技能应加强

(1)与游客的情感交流要加强。

要勤与游客对视,这样才能看出游客对讲解词的反应,及时调整讲解内容和方法,提高讲解效果和游客满意度。

(2)讲解员应补充旅游心理学知识。

多研究游客心理,才能抓住其心理需求讲解,使讲解效果事半功倍。

(3)讲解员要学会控制“散漫”游客。

在游览讲解过程中有些游客就像教室里散漫的学生,注意力非常不集中。这时讲解员需要注意的一是游客“我可以不听,你不能不讲”心理,你因为他不听而停止讲解可能引来投诉;二是这样的客人最容易掉队给工作造成麻烦。所以讲解员有意识培养自己对群体的控制能力。

4.咨询处口语还可以再好

例:(1)公交车票价一人一元不是“one Yuan one person”,而是“one Yuan per person”

(2)六十甲子各神是相应年份出生人的“angel”(守护神),而不是“leader”(领导)。

5.咨询处提交信息平台的资料填写应再规范

咨询处向旅游局西城区咨询中心网络系统填报的报表中,游客游览类型一项工作人员填写的都是休闲。实际情况是附近居民到公园游玩性质确属休闲,但至少目前到北海的旅游团队性质都是观光,大部分外地散客来公园的性质也是观光。这两种情况应该区别开,以方便旅游局的相关统计。

6.卫生巡视还需加强

北海公园游客的绝对数量非常庞大,里面必然存在一定比例没有养成好习惯的游客。一旦某个角落有一点垃圾,就会被这些游客认为这里可以扔垃圾,从而导致垃圾堆积,影响景区形象。实习的四天里我几次观察到以上现象,所以说公园卫生巡视工作还需要加强。

第四,与北海公园员工座谈会的交流意见

(一)给讲解员的建议

1.接团后首先与地陪及时交流,了解本团行程、游客概况,掌握游客简单信息。

2.迅速观察游客精神面貌,结合地陪提供的情况,做出讲解初步规划。

3.讲解时紧密观察游客反映,根据游客反映灵活调整讲解语气、内容、技法。具体讲解技法可参看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导游实务》导游服务核心技能章节。

4.导游员参与轮换站殿工作,这样可以听到不同同事对同一景点以及同一同事对同一景点的不同讲解,有助于互取所长,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女导游员如何令讲解更幽默风趣。

我理解这个问题的本质应归结为“如何把知识讲解得深入浅出”。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

比如讲解“永安寺的狮子头朝里”一处,我们讲解员都运用了设问方法,这很好。解释设问时可以说:因为桥是元代至元三年1266年始建的,寺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桥比寺岁数大了将近四百年。顺治皇帝啊~~大家都知道,就是那个出家当了和尚的皇帝~~比较尊敬前辈,建寺的时候保留了元代桥的原貌,没有动这对石狮子。等到又过了100年乾隆皇帝扩建永安寺,重修永安桥的时候,他的祖爷爷都没有动的石狮子他怎么敢动啊!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对石狮子是保留了元代的风貌。它们的头朝着里,一来因为它们本来就是守护桥的狮子,二来是因为它们年纪大,后来虽然修了寺也没人敢动它们。看来古代人文物保护的意识可比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强啊。

(三)增加北海收入问题

1.北海观光线路设计是否可以多设计几种路线。尤其是针对时间相对宽裕的散客,可否按照游览时间的长短设计多个参考路线,做出简图,告示在公园各个入口处,给游客以游览指导(路滑危险位置要明确指出)。比如一个小时的游览沿用目前的精品游路线,一个半小时增加琼华古洞(站点人员一个,培训其能够简单讲解八卦和六十甲子知识)、延南熏。两个小时的游览在上一个基础上增加五龙亭、小西天、铁影壁等指示路线。本着不走回头路的原则,看可否在阅古楼和小西天之间增设码头?两个半小时以上的游览再增加哪些等等。线路规划做详细,留住客人的同时就留住了消费。客人在公园游览时间延长,一可以增加小门票收入,二可以增加餐饮和旅游纪念品的收入,三游客在景点接收到的信息越多,对景点的满意度越高。

2.讲解收费处明确分出第一次游览和二次游览不同的线路和价格,即便目前很少二次游览现象,但对于二次游览市场是一个刺激。

3.增加线路意味着增加讲解内容,导游员需要更多的讲解知识培训,是否采用还需要成本核算。

教师专业成长报告 篇5

一、悉心学习,夯实自我。

古人云:“学无止境”。一个人想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就要不断学习。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能用过去的知识面对今天的学生,去教未来的学生。为此,这些年来,我特别注重自己的业务提高。一是及时认真的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学习活动。二是是走出校门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活动。几年来,我先后参加了全国思品教学年会及陕西省思品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外出学习,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四是利用网络进行研修学习。这几年我国培省培,共聆听报告40多学时,参与研讨25次,并认真完成了布置的作业和论文。五是深入课堂向年轻教师学习。几年来,我先后听课达200多节,从不同的老师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也改变了我的思想和理念。六是向书本学习。几年来,我每天坚持阅读《中国教育报》《教师报》《人民教育》等报刊杂志。同时,每天还坚持阅读许多名师、名作家的经典著作。主要阅读了白岩松的《幸福了吗》、《霍懋征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李烈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孙双金的《情志教育》魏书生的《教学艺术漫谈》、《魏书生的故事》,窦桂梅的《玫瑰教育》、《回到教育的原点》、《听窦桂梅老师评课》,李嘉诚的《李嘉诚全传》,俞敏洪的《从容一生》郎朗的《我是郎朗》,郎国任的《我和郎朗30年》、卢勤的《长大不容易》刘喜梅《好课是怎样炼成的》等优秀的著作。通过这些优秀文化的吸纳,不仅改变了我的价值观、世界观,而且还给我注入了强有力的文化力量。总之,学习为我的成长增加了潜在的正能量,让我自主,自觉的栖居在教育的大地上,为教育,为社会、为孩子们尽着自己的绵薄之力。

二、认真教学,尽职尽责。

作为一名教育人,我主要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在担任的是五年品社教学工作以来我丝毫不敢懈怠,努力学习,仔细研究,先后做好了以下工作:一是每期都能够认真研读品社课标,了解品社课的教学目标,仔细分析品社课与思品课的异同,从整体上把我这门课的教学要求。二是认真研读品社教学相关的教辅资料,以及国内关于品社课的教学文章,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使自己能尽快的投入品社课的教学之中去。三是认真研读品社教材,不断挖掘教材蕴藏的思想文化内涵。作为品社课教材,比较简单,但要把看似简单的课程教好,还很不容易。因此上,我一边研读、解读教材,一边细心研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研读的过程思考如何在社会知识的传授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如何在品德的培养中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而选择最佳的教学思路。四是充分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思品课其实是一门并不太好教的课,所以要求教师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能就书教书。故而,我每节课前从网络中大量搜集与之有关的教学资源,并将所得的教学资源合理整合,制作成形象的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也指导学生做好资料的搜集。几年来,先后制作了课件60余个,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思品课的兴趣。五是精心上课,提高思品课的有效性。在思品课教学中我严格要求自己。每节课前认真备写教案,并实施二次备课。上课中,首先坚持了课前提问的方法,对上节课知识进行提问,培养了学生复习旧知的习惯。同时,精心设计导课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几年来,先后设计了故事导入法,视频导入法,图片导入法,辨析导入法等10余中导课的方法,通过不同的导课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品社课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在授课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学学习、合作探究、分组交流的模式,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我将活动纳入到品社课教学之中,先后在品社课上,开展了辩论会、故事会、现场模拟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并培养起健全的人格。除此之外,我还特别注重课堂的小结。几年来,先后采用了名言提升法,歌曲升华法等结课方法,使品社课达到了完整统一。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我认真布置作业,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并及时扎实的批改学生作业,并强化的了学生作业的订正。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在其中考试中平均成绩超越其他班级十多分,而且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大提高。

三、认真研究,让品德教学活起来。

(一)课堂是学生吐露心声的地方

品德课堂不同于其它课,它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问题对症下药,要想准确把好学生的脉,必须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因此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是上好课的基础。

有话可说就是说围绕谈话主题,学生有充足的谈话内容。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说的实实在在,课前做好调查是个好办法。比如教学《怎样面对烦恼》一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课前深入生活实际了解生活中存在的真实的问题,这样他们就知道爸爸、妈妈乃至同学、老师都有烦恼,而且烦恼的问题也各不相同,从而认识到烦恼存在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即生活处处有烦恼。从课堂反应来看,没有调查的孩子就没有这些事实的依据,与其他做过调查的孩子反应有很大差别。

很多人有话不想说,为什么呀?缺少一种氛围和倾诉的对象。认识到这一点,我一般上课前会有一个小小的交流,比如:观察一下老师,你猜猜老师有什么特点?猜猜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等等,接近师生距离,为想说营造宽松的氛围;另外,课堂活动中适时播放一些音乐,有助于拨打孩子的心弦,打开他们的心声,激发他们说的愿望。

敢说与想说不一样。敢说需要勇气,不怕别人嘲笑,不怕别人看不起敢说的前提是认识到了说出来的重要性,能帮你解决问题当然就敢说了。课堂有必要的时候,我会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或认识先写下来,然后读给大家听。这时我们就会真的像心理医生或知心姐姐一样帮孩子疏通阻碍,达到真正的回归到生活、指导生活的教学目标。

“三说”做到了,孩子们大胆吐露心中的秘密,我们的品德课才能实实在在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课堂来源于生活,也要回归生活

品德课程的编排内容均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课堂的教学是引导提高学生的认识,内化他们的思想,外化他们的行为,所以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定要高于生活,不能在孩子原有的水平上转圈圈。比如,教学《家庭中的礼节》一课时,我们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生活中的礼节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方面是家人之间的礼节,另一方面是待客的礼节,这些礼节具体都有哪些是很讲究的,我们既要指导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些礼节,也要指导他们在行动上得以体现。但学生品德修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我们从课堂延伸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去,不断强化,天长日久,孩子们行为认识一定会有或多或少的改变。

(三)品德课堂是活动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整合课程,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天文、地理、人文、历史都涵盖其中。这样的内容,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的本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品德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课堂摇身变成心理访谈型、活动参与型、现场辩论型、问题剖析型等多种形式,这样的形式符合孩子的心灵特征,更容易吸引孩子积极参与。千万不能将品德课变成道德说教课。

四、成绩与不足。

多年的品德教学让我与这门课结下了不解之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xx年和20xx年两次被评为铜川市教学能手;执教《帮助残疾人》一课获得陕西省一等奖第一名和全国优质课奖,教学设计《帮助残疾人》在20xx年第4期《中小学教材教学》发表。《教师要勇于“亮相”》等多篇论文和教学设计获得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在西安市雁塔区20xx年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评优活动中,荣获小学品德组一等奖;荣获西安市教学能手称号;曾多次在全省进行示范课教学。

我清楚地认识到,在成绩的背后还有一些遗憾。1.活动的设计感觉还不够灵活多样。2.虽然关注了社会实事和身边的社会现象,但还不能自如地把运用到教学之中。3.对一些偏重地理知识和人体生理结构的课准备起来感觉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下手。

当然,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也有不少的困惑。比如,我们到底能利用生活中的哪些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活动中能够创造哪些情境,什么样的情境能让学生更容易身临其境;地理类的课程如何开展教学互动等等。

基于以上的困惑,我期望在这次培训中自己能有这样一些收获:

1、对品德生活(社会)课程体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和了解,深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课标中一些要求的准确定位。

2、社会在发展,我们的教学也在不断变化,我们新的教育理念都是什么,这些理念的意义何在。

3、品德课整合了多门课程,我们是否可以将它分成不同的类型,如果可以,它们都有哪些特点,我们怎样把握住它们的特点进行更好的教学。

点滴想法,不够成熟,请老师批评指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悠悠育人之旅。俗话说得好“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工作中我谨记自己是一名教师,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用美好的人生理想去影响人,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人,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人。用一颗宁静的心灵,守住平平凡凡的课堂,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寻求一份心安理得的快乐!

我在品德学科方面的成长之路,是与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教学反思分不开的。

一、在理论学习中成长

“润物有情如著意,滋花无语自施工。”诗句娓娓道出了品德教学追求回归生活,淡化教育痕迹,如春雨无声润万物的意境。品德学科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具有活动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征。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生活》是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形成和发展人的德行。教育家卢梭也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获得直接体验,而活动化教学就是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存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为特点,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活动性是品德学科的主要特点。

品德学科强调尊重儿童的真实心理,尊重儿童的内心体验。强调教育的真实性,活动的有效性,生活的指导性。它追求的是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享受到热爱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生活,使孩子们在每一项活动中,活有所得,活有所获,活有所成,活有所值。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新

课标是我们教学的指挥棒,教师要仔细研读课标,把握教学之舟的舵,使我们的教学朝正确的方向前行。在品德课的教学中,我基于课标,在摸索中前进,探究中创新,实践中反思,总结中成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之中,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生活。”因此,在品德课的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儿童实际生活,使活动设计源于生活,充分体现品德培养回归生活这一理念。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研究,形成了“活动――体验――感悟――实践”的品德学科教学模式。

三、在教学反思中进步

在一次教师培训中,我有幸聆听了师大张承明教授的讲座。当听到张教授所举的例子:“父母皆祸害”;清华学子问卷调查中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还我童年”时,我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反思我们的教育理念,反省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使我们的课堂富有生命活力?是一个值得我深思的问题。经过探索和研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使我们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1、精心预设,让课堂精彩连连。教师要仔细研读课标,明确每一学科、每一单元、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要真正走进教材,实现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研读教材,剖析教材,初步设计教学思路。教师要真正走进学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教学,广泛收集资料,研读教参,完善教学设计。

2、动情教学,让课堂情意绵绵。教师教学时要投入激情,充满感情,饱含热情。让情感的涟漪在课堂上荡漾。教师的每一句语言,每一种手势,每一个动作,每一次板书都应该是用心的、动情的,这样才能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教学韵味。

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学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角色,课堂上的演员是学生。我们所能做的是给孩子们一个活动,让他们主动参与,积极讨论;给孩子们一个话题,让他们共同交流,畅所欲言;给孩子们一个舞台,让他们尽情表演;给孩子们一段时间,让他们体验感悟,静心思考。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唯有体谅学生,才能其乐融融。

4、 巧妙生成,让课堂意外纷呈。只有精心预设与精巧生成的有机结合,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如果说预设靠的是教师的用心,那么生成靠的便是灵感和智慧,即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只有博学方能多才。教师要善于发现课堂中的“意外”。让意外变为有机的教育资源,为打造有效、有趣而又有意的课堂教学服务。在孩子们崭新的蓝图上,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青年教师入企业实践实践报告 篇6

中职教师到企业实践是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迫切需要。在教师培训途径当中,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是中职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也是职业学校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本人于2013年3月至2013年8月,深入到河北师大第二幼儿园进行实践学习。经过这几个月的实践,对于学校以后人才培养问题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这次的工作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专业技能,也培养了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影响深远。

一、实践概况

为了加强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校企融合,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教育部组织中职学校的青年教师入企业实践,采取“师带徒”模式,通过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专题讲解、交流研讨等形式实施,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增进对企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的了解,并结合企业实践改进实践教学。

我实践的企业是河北师大第二幼儿园,该幼儿园是一所高校附属幼儿园,原名“河北师范学院幼儿园”。始建于1950年,是河北省示范性幼儿园和石家庄市卫生保健示范幼儿园,该园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创新求特色的发展理念,坚持“服务孩子、服务家长、服务社会”的办园思想,形成了“团结进取、求真创新、敬业奉献、争创省市一流幼儿园”的良好园风。环境优美、设备齐全, 师资优良,现代化教育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对青年教师入企业实践非常重视,精心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这次学习很有收获,跟幼儿园的认真负责,高度重视密不可分。

二、实践内容

在实践期间,我始终保持积极主动、严谨勤勉的工作态度,虚心接受师大二幼领导和班级带教老师的指导和要求,在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和培训。

本次实践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保育员工作实践。实践教师集体学习了保育员的工作职责、保育员的工作内容、保育员工作细则及卫生标准、幼儿园卫生保健规范和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了解了保育员工作一日流程,掌握了保育工作的技巧。保育员是幼儿园重要的工作人员,是第一线的幼教工作者,保育员的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照顾好幼儿一日的起居饮食;要创设良好的环境条件;要充实和改善保教设备;要提供人、财、物的要素;要促进幼儿保教活动的顺利开展等等,保育工作又是纷繁复杂的,班级卫生,配合教育教学,保健工作,物品保管,每天入园晨检,卫生消毒,幼儿盥洗、进餐,午睡,户外活动,离园等各个环节必须全面兼顾,但每天也要突出重点,周一剪指甲,周二洗毛巾,周三擦玻璃,周四洗水杯,周五整理床铺。在深入保育员工作期间,我掌握了消毒水的配兑,擦桌子的方法,幼儿饮水的要求,学会了幼儿伤害的应急处理,这些知识对我以后的教学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阶段:教养员工作实践。如果把保育员工作简单的定义为体力活动,那么教养员工作是体力和脑力的结合。幼儿园教师对本班工作全面负责。1,教师对本班幼儿的安全负责,严格执行安全制度,防止事故的发生,幼儿的平安是健康成长的前提。2,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教育工作目标、计划,并组织实施,做好教育笔记。教育教学工作是我们本阶段学习的重点,每天认真听带教教师讲课,学习带教教师传递知识,组织课堂的方法,张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她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大四班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完成教学活动,观摩她的课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享受。在本阶段,每周实践教师要选择一节课进行试讲,我的每节课,张老师都会旁听,课后向我提出建议,我在自评和他评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这为上好公开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讲课过程中我体会到幼儿园的每节活动都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备教材,备幼儿,备方法,即使课前在脑海中模拟了教学情境好多次,上课过程中幼儿活跃的思维,也总会给课堂带来意外,这要求教师出了具备基本的教学能力外还应具备更高的课堂应变能力,了解幼儿的年龄特征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和幼儿建立平等,尊重的师幼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用爱和幼儿交流。3,极参加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改实验的立项与研究。每周二,主班老师和副班老师会参加教研活动,教师共同备课,相互学习,这有助于教育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幼儿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说课比赛,带领教师申报课题,组建了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团队。4,做好家长联系工作,了解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家园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师大二幼的家长群体素质较高,有科学的教育观,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师大二幼的教师也本着平等尊重合作的原则争夺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教师和家长建立了融洽的关系。

为了更快的提高实践教师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认识,师大二幼为实践教师组织了丰富的专业讲座,如:《幼儿园入园策略》、《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途径》、《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幼儿园教师如何评课》和《奥尔夫音乐活动理论与实践》等等。从讲座中我不仅学习到专业知识,也认识到一个专业化的老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搞教育科研。面对新的教育对象,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我们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搞教育科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及时与同行交流,不断向专家请教,及时反思和改正,我们的教学能力才会有发展,才能成长为专业化的教师。

第三阶段:撰写实践总结、专业技能考核、交流汇报、举办总结表彰会。幼儿园工作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多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我成为了一名幼儿园教师,能够协助班级教师做保育和教育工作,通过了师大二幼组织的保育员理论和实践考核,并进行了公开课展示,师大二幼还举行了实践教师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键盘、舞蹈、折纸。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虽然实践教师在中职学校所教专业各不相同,但大家认真备考,相互帮助,共同通过了考核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实践之后,我们应该自我总结,认真梳理,形成材料,将所学知识运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

三、实践心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为期六个月的脱岗实践培训过程中我虚心求教,知识上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行动上实现了从中职教师到幼儿园教师的角色转换,思想上经受了职业道德的洗礼,带着教学问题深入企业实践,收获了书本以外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从实践过程看教师发展。当前,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急需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技能型教师队伍,但较多中职教师存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不熟悉企业岗位工作的现状,很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动手能力的匮乏影响了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专业课教师需要传授给学生真正实用的技能,而这些技能恰恰是书本和学校里最欠缺的,也是教师本身所欠缺的。专业教师通过实践观摩,实际参与,亲身体会和了解企业对中职学生的技能和素质要求,体验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有助于转变观念,不照本宣科,不讲授已过时的教学内容,而是结合行业、企业实际,按最新标准传授给学生,这样,使教学真正贴近企业实际。

2,从企业要求看学生培养。做好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让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有明确的认识;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教授给学生最实用的专业技能;重视学生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另外,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企业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总结,自我发展和提高。

教学实践经验促使教师专业成长 篇7

技能一:掌握熟练的实验技术。对于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来讲,训练自己的动手能力非常重要,即实验操作要规范,实验的成功率要高。我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上课之前必定会先自己反复操作,直至摸索出最佳的实验条件。我还会改进某些实验方法、实验仪器,或是寻求实验材料的替代品。

记得有一次上课做金属腐蚀的实验,要用到铁钉和铁丝,而市场上买到的铁钉和铁丝因做了防锈处理,很难使其生锈。为了买到能生锈的铁钉和铁丝,我跑遍半个市区。虽然颇费时间,但当看到学生利用自己学到的金属腐蚀的知识,使铁丝在短短几分钟内锈迹斑斑时那种兴奋的神情,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因为化学是实验科学,学生不能在纸上做实验或在黑板上画实验,化学的许多学科方法和思想只有在实验过程中才能体验或者形成。

技能二: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对于名师而言,除了必要的教学技巧以外,还需要对任教学科有深刻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反思和研究中得来的。我会针对课堂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反哺教学。

中职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探析 篇8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专业教师 企业实践

一、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入企业实践背景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十六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提出,要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

2006年,国家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充分认识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重要性,并对形式内容、组织管理等相关工作要求做出了重要指示。

2010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中重点任务的第五点加强队伍建设一点中明确提出,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不仅要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到中职学校来担任兼职教师,而且要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校长培养,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二、专业教师入企业实践问题

1.专业教师入企业实践积极性不高

教师对入企业实践的态度问题也是该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导致教师入企业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时间问题。教师企业实践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为了避免耽误教学任务,学校通常会把实习时间安排在寒暑假。这样教师就必须牺牲个人休息时间来完成实习任务,教师因此产生抵触心理。

(2)待遇问题。教师实践期间学校的待遇问题也是教师培训不积极的一个重要原因,除必要补助外,也应给予教师适当的路费、三餐等补助。

2.专业教师入企业之前学校缺乏具体规划

中等职业学校在选派专业教师入企业时并没有进行总体规划,布置的任务过于笼统,有的学校甚至不给入企业实践的专业教师布置具体任务。这样致使很多老师放不下身段,不能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不能克服从“教师”到“学徒”的心理障碍。这样既不能使我们的专业教师了解生产一线的工作流程,又不能让教师真正参与进企业的生产环节中来,达到提高自身职业技能的目标。

3.缺少对入企业实践教师的考核与测评

目前,专业教师在参加完企业实践之后,往往都是以提交一份实践报告而结束任务。但是,实践本身就是教师的亲历亲为,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一份书面形式的报告远远不能全面展示教师的实习成果。这种提交实践报告的形式,过于简单片面,而且时常流于形式,很难反映教师参加实践之后的真实水平,评价性很弱。

三、对策及建议

1.政府加强引导,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积极推行专业教师入企业实习,政府应在机制体制上加强引导,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制度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制度应包括如下内容:

(1)政府部门对制度实施的管理与监督职能。

(2)学校对选派专业教师入企业实践的人员遴选、待遇补偿、结果评定等的硬性标准。

(3)企业对接纳中等职业教师入企业实习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等。

2.学校规范管理过程,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中等职业学校应规范专业教师实践管理过程,要把专业教师入企业实践制度化、常态化,建立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长效机制。

(1)学校应当严格选拔培训教师,选派骨干教师进入企业,以求在本校形成示范与带动作用。

(2)学校应合理规划教师的实践过程,做到教师实践有目的、有任务、有成果。

(3)严格制定实习教师的实习成果评定标准。

3.“师傅负责制”贯穿专业教师入企业实践的全过程

教师实习实行“师傅负责制”。也就是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入企业实践也应当同学校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一样,由企业安排工作任务,由专门的技术工人作为自己企业实践的“校外导师”。

中等职业学校在企业为教师设置“校外导师”,并给予其一定的补助,甚至是将其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这样既有利于师傅与教师一对一的学习与交流,又能提高师傅带教师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把师傅聘任为本校兼职教师的做法,既丰富了学校的师资队伍,又可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南周.企业实践:促进专业教师专业化成长[J].中国教育报,2007-04-03(10).

(作者单位:包艳青,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上一篇:坚硬的反义词及造句下一篇:36种动物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