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基地

2024-07-25

专业基地(精选12篇)

专业基地 篇1

实习基地是金融学专业学生参加实习活动的场所, 是学生了解社会和企业、接触金融实践的桥梁, 对训练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为例, 对目前金融学实习基地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并探讨加强金融学实习基地建设的途径, 以期提高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金融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1、实习基地是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金融学科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这就决定了金融实践在金融教学中有着课堂教育不能取代的独特作用。目前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有课程实践教学和集中性实践教学, 其中课程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堂案例分析、试验教学;集中性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认知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习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将其分配到实习基地进行实地锻炼, 完成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实习基地正是培养和提高这些能力的重要平台。

2、实习基地是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信息反馈源

通过校企共建校外实习教学基地, 金融学专业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和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发现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并能和行业、企业中的专家共同研讨问题,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有利于专业学科与社会需求和发展的动态接轨。

3、实习基地是学校培育“双师型”教师的摇篮

“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技能的培养, 这就需要实践经验丰富、应用能力强、岗位技能方面具有优势的“特色”教师。教师走出“象牙塔”到实习基地锻炼, 可以深入了解社会需求, 丰富课堂教学素材, 把握学科重点, 让学生学有所用, 学有所获, 这也培养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为学院建立“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储备人才。

4、实习基地是学生就业的有效渠道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 大学生就业越来越成为高校办学的一个难点, 目前每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00多万, 而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模扩张更是迅速, 就业问题更显突出。有资料表明, 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毕业生不仅更容易找到对口的工作, 而且起薪也高于平均水平, 因此实习基地的建设能大大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对就业情况做过统计, 2008、2009年学生在实习基地平均就业率达到73.90%, 数据见表1。

二、金融学专业毕业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在武汉、荆州、洪湖等地有10个实习基地, 数量上基本上满足了实习的需要, 但是由于学校在实习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实习基地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的作用并不理想。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实习基地选择的随意性

由于金融学专业的特殊性, 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实习单位一般为银行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而这些单位的很多业务是保密的, 学生到这些单位实习会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秩序, 因此很多单位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这就造成学校在选择实习基地时没有任何选择权, 只要实习单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 学校就会和实习单位确定合作关系, 而没有考虑实习单位是否有条件和能力接纳学生实习。如果学生分配到那些条件不足的实习基地, 就会导致学生没有专人指导、不能接触实际业务, 实习流于形式。

2、学校对实习基地的经费投入低

由于学校对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原因, 学校在实习方面的经费投入仅仅只能解决学生差旅费和住宿费的问题, 对实习单位基本上没有资金投入。学校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和关系的维持基本依靠个别教师的私人关系, 实习单位既得不到经济补偿也得不到社会荣誉的补偿, 造成实习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实习单位即使接受学生实习, 由于缺乏经济和荣誉上的约束, 实习单位对实习也是持敷衍的态度。

3、学校与实习基地缺乏必要的互动

首先, 学校与实习基地没有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学校与实习基地的关系疏远, 只是到了学生实习时才与之暂时合作, 而没有形成长久的合作关系和日常化的联系。其次, 学校与实习基地的合作形式较单一, 仅限于学生单方面去实习基地实习。学校既没有对实习基地介绍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已经具备以及欠缺的能力, 也没有对实习单位实习过程的组织、落实进行监督, 造成实习基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不了解, 学校对实习单位业务 (特别是特色业务) 不清楚的现状。再次, 金融学专业实习计划缺乏特色, 既没有根据实习基地的自身状况来设计实习的内容, 也没有根据实习基地的要求安排合适的学生。

三、加强金融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途径

1、严格规范实习基地管理

首先, 学校应成立实习基地管理委员会。学校应认识到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成立由教学院长、教务部门负责人、金融专业负责人、学工系统人员组成实习基地管理委员会, 为实习基地的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委员会专门负责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维护。其次, 要制定实习基地的选择标准, 可以从专业是否对口、规模大小、地区分布、负责程度、学生实习反应等方面对实习基地进行评价, 保证实习基地的质量。最后, 应加强对实习基地的监控。对实习基地的监控要从计划的合理性、执行的有效性等方面来进行, 学校应检查和监督实习基地的安排是否合理、实习的时间是否有保证、相关负责人员是否落实到位、实习参观和专题讲座的内容是否恰当, 确保学生对实习基地的现状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实习基地存在的问题有深入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 使学生通过实习基地的实习, 能力得到切实地提高。

2、增加实习基地的经费投入

要解决实习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单纯依靠学校增加实习教学经费来稳定学校和校外实习基地之间的合作关系显然是不够的。首先, 从高等教育属于社会公共事业这一角度出发, 学校层面应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 呼吁政府在经济、人事、税收、保险、劳动保护和知识产权等政策方面向实习基地倾斜, 例如采取税收优惠等措施, 鼓励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设立实习教学研究专项基金, 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营造有利的宏观环境等。其次, 可以借助学校、企业及学生的积极性多方筹措资金。常见的方式是学校对实习基地入股, 即学校以无形资产或有形形式持有校外实地基地的一定股份。最后, 应仿效国外一些大学的做法, 学校可以加强和校友的联系, 成立校友实习基金专门用于实习基地的建设。

3、加强学校和实习基地的互动

(1) 建立实习基地联系制。学校应与实习基地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 平时可由专人负责通过电话、邮件、传真等方式加强双方的沟通和联系, 重要节日捎上学校的祝福和问候;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联谊会, 为学校与实习基地之间、实习基地与实习基地之间提供机会、搭建双向平台, 通过座谈会的形式, 听取实习基地单位负责人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意见;不定期赴实习基地检查学生实习情况, 并与实习基地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交流, 双方就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认真的讨论和总结;邀请企业相关人员与学校一起修订完善教学计划以及实践实习教学大纲;定期对实习基地进行考核, 并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

(2) 开展项目合作。学校应借助实习基地这一平台, 结合实习基地工作人员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高校教师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对科技信息的敏感性, 与实习基地开展技术、项目等深层合作, 例如通过教改立项、科研立项等形式对金融机构金融新产品的开发、业务范围的拓展、风险控制等问题进行研究, 以调动实习基地的积极性。通过项目合作, 使金融机构实现经济效益, 学校提高科研实力, 为学校校外实习基地的长期稳固发展铺平道路。

(3) 进行学术交流。学校可聘请实习基地的专家作为实习指导教师或客座教授, 为学生做学术报告, 参与实习教材、教学实习大纲的编写, 参加学生毕业论文 (设计) 的指导及答辩工作。学校亦可派教师去实习基地进行实地调研、作学术报告, 为金融机构的发展出谋划策, 从而加强双方的联系, 增进合作。

(4) 进行人才培训。一方面, 学校可以为实习基地职工提供继续教育和培训, 在图书资料与文献查阅等方面为他们提供便利, 使学校成为实习单位职工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另一方面, 允许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论文设计, 实行双导师制, 即学校安排学生的第一导师, 实习基地安排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优秀职工担任第二导师, 论文设计的选题与实习基地需要解决的问题相结合, 第一导师定期到实习基地检查学生的论文进展情况, 询问存在的问题并给以指导, 且与第二导师进行交流, 双方就实习和论文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探讨。通过这种方式, 既加大了学校与实习基地的合作力度, 又为实习基地解决了难题,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谓“一举三得”。

摘要:实习基地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金融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存在实习基地选择标准缺乏、经费投入不足、学校和实习基地缺乏互动等问题。本文以湖北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实习基地为例, 探讨加强金融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金融学专业,实习基地,建设,途径

参考文献

[1]徐玲、马澜:经管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考探索——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例[J].时代教育, 2009 (11) .

[2]张丽、景永平:经管类学生顶岗实习组织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 2010 (4) .

[3]陈晨、刘在云、周晓璐:应用型大学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 .

专业基地 篇2

蔡赫1金志民1柴军红1 任荣1 陈立红2

(1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1570122牡丹江友博药业有限公司牡丹江157012)

摘要:为了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制药专业的人才,实习实践是非常重要环节,好的实习基地是保障实习能否正常进行的前提,针对制药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我们进行了认真思考,并提出实习基地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制药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 642 44

Thinkingabout the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 in biological pharmacy

JIN Zhi-minCHAI Jun-hongRENRongCAIHeCHEN Li-hong

(Mu Danjiang Normal CollegeMu Danjiang 157012Mu Danjiang You Bo Medicine Limited CompanyMu Danjiang15701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s in biological pharmacy with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practice training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section.Good practice base can make sure whether practice can normally proceed.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happen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xternal teaching base, we took it into a serious consideration and took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Key words: biological pharmacy ,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CLC num ber: G 642 44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各药品企业和科研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变化,人才的需求即要有创新能力又要有实践经验。这对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本科院校大多采用“3+1”的培养模式,即在四年的学习时间里,三年在校内完成理论课,一年在企业进行实习,加大了实践学时,充分认识到实践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几届学生的实习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我们认真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旨在提高学生适应企业的需求。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

现阶段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各高校必须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显然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保障。实习基地建设是学院和企业在战略层面的合作,是一种学院、企业、学生“三赢”的合作模式。对企业而言,通过教学与顶岗工作交替进行的方式,充分利用学院从事高等教育的优势和培养应用型人才资源,为企业培养并输送专业人才,是企业进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实现了人力资源供应与需求的平衡。对学院而言,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实践理论、验证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关键,通过实训基地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在行业的优势,使学院对学生的培养体制紧地与市场结合,使培养的人才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学生来说,学生可以在学中做、做中学,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使他们能更平稳地、更快地完成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过渡。通过实习,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建立比较稳定的实习基地必将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帮助和促进作用[1]。

2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实习经费不足,学生实习产生交通费、体检费、住宿费、材料费及教师指导和补助费等一些费用,随着物价一路攀升,而我们的实习经费没涨,我们失去了对企业的选择,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积极性都不高,制约了实习的效果。有些资源不能共享,一个学校二级学院都在联系实习,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规划。有些专业实习基地是可以共用的,比如我校化工制药和制药工程专业的基地建设,不能很好地联合起来共同

建设,必将使有限的资金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2.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问题,大多数院校都是在理论课结束后,进行专业实习,对于学生来说,这样很不利,尤其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两年之后都忘掉了,这时实习意义并不大,理论课结束后实习,大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自已的不足,本想回到课堂在好好学习,可没有机会了。制药专业使用的设备比较多,而学生只能在实习过程中看到外形,而内部构造不了解,使用原理比较模糊[2-4]。

2.3实习基地偏少,目前市场经济下的企业追求质量和效益,学生实习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反而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负担,企业对员工要求也比较高,由于实习人数较多,如果对学生监督不到位,还可影响生产。因此大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实习生进厂[5-7]。由于实习单位不能保障,每年的实习都在重新寻找,有时找不到合适的企业,有些企业偏小,学生人数增多,实习效果不佳。

2.4实习过程中给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偏小,制药企业不像其他企业,他具有特殊性,都是生产线,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下一个生产流程。如果学生在某个流程出现操作不当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产线的生产,给企业带来损失。

2.5专业教师缺乏,随着各高校扩招这种特殊的现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总体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以我们专业为利,最近三年新近20名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他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有着较高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不足甚至没有,不利于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学任务重,理论课教师比例大,实验指导和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大多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企业实践经验比较小,很难充分开展实践教学,多数是流于形式,对学生的技能提高不明显。实习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2.6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自本科扩招以来,学生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不如以前,给指导教师和工厂技术人员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当今就业也多元化。可能毕业不从事本专业,思想认识上有些错误,有些学生利用实习期间复习科研,认为实习没有什么用途,这样就影响一部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3实习基地建设的措施

3.1针对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问题,我们将在制订下届培养方案中加大了见习时间,结合企业机器检修和上新设备时,让学生进厂参观实习。平时实验室仪器采购和调试,请设备厂家技术人员进行专业仪器设备使用和维修讲座,增大学生对仪器设备的直观认识,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习效果。

3.2结合经费不足问题,我们选择一些用人不足的企业,使我们的实习生项岗实习,企业适当给予一定的费用,为企业解决人员不足问题,也给企业聘人减少一定的费用,也解决学生实习经费不足的带来的困难,也为学生就业增大机会。学校应考虑物价上涨因素,适当加大实习经费支出。

3.3实习基地偏少,主要原因是实习基地的建设多数在二级学院,学校投入经费不足所致,实习基地建设应纳入学校统一管理,本着互帮互利,长期协作的宗旨,在学校统一管理下建设实习基地,力度和影响力比较大。一般企业愿意与高校合作,来提高其影响力。加大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增加企业的信认度和认知度,达到稳定实习基地的目地。

3.4实习过程中给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偏小现象,学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我们从网上下载了仿真软件,基本与生产的环境一致,使人一目了然,学生可以通过在模拟企业的各生产工艺、岗位等环节上进行充分的操作演练,有助于学生对实习生产整个工艺流程快速认识与掌握。学生再到校外企业实习,接纳程度必将大大提高。这也有利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3.5参加技能培训和技能大赛。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既锻炼了专业教师,增长了见识,又可以认识到差距,找到自己的不足,来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使教师与岗位任务、市场情况进行有效接轨,按企业的营销模式和工作方法,增加实践和动手能力。通过专家和技术人员作报告或现场授艺,使专业教师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和技能。通过参加企业的学习后,就可以对所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实验室和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改革有了明确的方向

和目标。我们制药专业在论正培养方案时他们就提出了许多宝贵经验并采纳。

3.6为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生没有进入实习基地之前,我们要求缺乏专业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必需定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在学生实习期间担任实习指导教师。通过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使教师及时地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实践,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了解制药工业GMP、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与法规,了解最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等制药工程及药物制剂方面的发展动态。然后回校对实习的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制药工业经济分析、整理生产技术资料的能力。使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认可,便于实习基地的稳定建设。稳定的实习基地可以有针对性的编写实习教材,便于学生预习和深入理解实习的内容。也可使实习教师对基地建设一年比一年熟悉,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也避免建其他实习基地而浪费经费。

3.7加强与实习基地的联系,了解学生实习过程中存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在联系中掌握企业对毕业生的反应,为以后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材料,通过联系为毕业生的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通过联系也让企业感到我们对实习生实习环节的重视。通过听取意见和建议,也能很好地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适应社会对制药专业人才的需求。

3.8加强与企业多元合作,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为企业举办各种人才培训,帮助企业提高人才素质和专业技能。利用学校科研优势与企业进行科研合作攻关,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充分利用实习基地企业的专业技能人才,实践场所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开展学生专业实习、毕业设计、项目合作和第二课程活动[8]。

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环节,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了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学生的实习质量逐年提高,我们将总结经验和不足,切实提高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水银.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6,13(2):108-109

[2] 李雯,谭翎燕.制药工程专业认识实习的实践与思考[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8)12:114-116

[3] 左勇,潘训海.地方高校如何建设制药工程专业[J].药学教育.2006,22(1):12-14.[4] 欧阳臻,宁德刚等.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和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2004,26(4):71-74.[5] 刘瑞江,张业旺等.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模式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 2009;(20)7:1735-1737

[6] 彭代银,马凤余等.校企合作联合培养高层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J].药学教育,2004,20(2):3-5.[7] 元英进,尤启冬等.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药学教育,2006,22(1):15-16.[8] 庄义修,王文明等.建设中药制药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7(20)5:96-97

蔡赫1983-女,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生物学管理。

牡丹江师范学院高师院校重内涵、强实践、探索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10-XY01001)

牡丹江师范学院校企联合培养制药专业实用型人才新模式的研究项目(10-XY01038)

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基地构建 篇3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改革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服务行业,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行业要求、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而其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要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和大学生就业率,就必须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但是多年来,校外实践基地一直是困扰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较棘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校外实践基地的确定、建设、管理等方面。

而造成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各方面棘手问题的根源在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和旅游企业的经营目标之间存在的偏差。因此,对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基本模式应结合该专业培养要求、实践教学特点、旅游企业运行规律等进行多维度的重新思考。

1.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目的,旅游管理专业应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出发,按照旅游行业发展的特征和要求,一方面培养专业理论知识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求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具体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看,学校不仅要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也应不断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1.2大学生就业的保障

招生规模扩大、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市场不完全、就业观念有待更新等原因使大学生就业峰与社会就业高峰重叠。大学生就业难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而缺乏工作经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是其中最重要原因。因教、学、用的矛盾,造成大学生专业知识相对较强、但较缺乏良好的心里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了保证充分就业,人才培养要立足市场,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内容,加大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生产第一线,积累实践经验、为就业做准备。

1.3地方经济发展人才的需要

高校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个方面。人才培养要立足地域、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要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上,需要稳固和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践基地。

2.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存在的问题分析

校外实践基地因能更好地提供系统的技能训练环境,故其地位和作用更让人关注。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是指院校通过与旅行社、酒店、餐饮企业、旅游景区等旅游企事业单位签订实习协议,由旅游企事业单位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满足学生顶岗实践学习需要的场所。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满足专业技能实施的场所,又能为企业注入新的生机,为旅游企业解决劳动力短缺以及技术管理上的困难,便于旅游企业发现和选拔人才。因此,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和旅游企业的共同发展架起了一座桥梁,也便于学校和旅游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实践教学的计划能顺利开展,保证实践教学的规范化。多年来,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一直影响着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重数量、轻质量

这是实践基地建设初期面临的主要矛盾,因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经验不足和人才培养的急切需要,学校只能走唯重数量、轻质量的建设道路。所以,学校在校外实践基地的选择上缺乏计划和建设梯度。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掌握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掌握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运作规程及处理突发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考虑到学生实践知识的掌握和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旅游管理的校外实训基地应该是多元化的,应在旅行社、旅游景区及高星级饭店等旅游企业事业单位设实践基地。但很多院校缺乏周详的考虑,大多利用自己现有的人脉资源设置实践基地,在选择上存在盲目性、随意性,只要能和这些企事业单位取得联系,无论规模大小亦或企业是否成熟,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层次和多方面实践能力锻炼的需求,造成实践基地的建设严重缺乏梯度,重数不重质。

2.2重建设、轻管理

这个矛盾在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中期比较明显,历来也是基地构建环节中比较难解决的问题。许多院校非常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谈判并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和场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签订后却缺乏必要的沟通、更谈不上有效的维护和管理,使得矛盾凸显。当有教学实践需求和任务的时候,还必须经过间接渠道和实践基地沟通,实践基地也往往不愿配合其教学任务甚至排斥。主要是一方面因学校还处于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阶段,缺乏相关经验,更缺乏相应的配套环节,导致对基地的管理缺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校和基地的双向互动不够,双赢效果不凸显。

2.3重形式、轻模式

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功能和利用情况来看,实践的时间大多数安排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学期,这属于典型的先学理论后实践的模式。因与学校的教学目标不相同,旅游企事业用人的目标往往注重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短期效益出发,且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一个相对短期的教学活动,因此,企业在安排学生实践岗位时,更多地需要仅从企业的用人实际出发。企业不可能抽出大量时间、精力指导学生,且会影响企业原有工作流程和管理秩序。学生就被安排在相对固定的工作岗位,大多从事简单重复的劳动,缺乏流动性,只停留在参观企业、看生产流程和企业浅层交流的层面,不重视实习生的心理诉求,由此产生学生知识需求和企业岗位供给之间的矛盾,从而使学生对实习工作产生片面的认识,不利于整个实践教学活动的良性发展,背离了专业培养的目标。

3.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建设解决的对策

针对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存在的以上问题,并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的特点,要加大建设投入,大胆走出校门,走向企业,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拓宽基地建设渠道,不断探索新的建设模式。利用所处区域优势,抓住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大力加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优秀的应用性人才。

3.1构建校企双赢机制

探索教、学、用的合理相结合,开辟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构建校企双赢机制。这能从根本上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高企业接待学生实习的热情,发挥教学实践基地的功效。校企合作是旅游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极具活力的手段,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实现:(下转第11页)(上接第6页)一是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岗位和机会,让学生参与旅游企业(饭店、旅行社和风景区等)运营管理服务的具体实践活动,使学生顺利掌握操作技巧;二是企业为学校提供对学生的需求信息,使学校根据行业和市场需求培养人才;三是让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和运作,从而不断地用实践来充实教学。旅游管理专业也应该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为旅游企事业提供管理咨询规划、市场调查、员工培训等服务,通过这些服务,加强双方的沟通和理解,使实训基地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3.2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

师资队伍建设是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一支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对学生的实习能进行切实有效的专业指导,第一,鼓励教师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特点、围绕实践基地需要申报课题,让教师带着课题走向企业、了解企业、参与企业的管理与生产。第二,定期选派年轻教师到实践基地挂职。第三,鼓励年轻教师参加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技能证书考试。此外,还可以聘请实践基地的优秀“管理人员”作为客座教授来给学生们讲授行业的新发展、新业态和新问题。因学校侧重的是理论知识和外语等基础技能的教育,企业则侧重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通过企业优秀管理人员和基层服务人员向学生介绍旅游企业员工的职业要求在旅游企业中的成长历程,让学生对旅游企业有更加感性的认知,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3.3实现实习与就业的一体化

选择某些专业性结合较强、效益较好的校外实践基地并建立稳固的双赢合作关系,实现实习与就业的一体化可以施行“阶梯式”实习模式即在整体优化原则的指导下,按照由浅入深,由单项到综合的循序渐进规律,从行业认知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循序渐进。每个实践步骤都有针对性,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角色的转换过程。适当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也能与企业更好地融合,利于就业。如此,真正做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相关者最大互动,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既能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功效,又能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可以充分满足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的构建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将教、学、用的合理相结合,开辟产、学、研道路,兼顾学校、企业、学生利益,才可以把这项工作做好,培养旅游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祁颖.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新思路和基本模式[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5).

[2]李波.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理论与研究,2008,(02).

[3]郑慧,于灏,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1).

[4]冉祥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设与思考[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1).

药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 篇4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药学专业[2], 课堂教学与药学实践必须紧密结合, 强化药学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加强药品的生产、药品的流通、药品的质量控制、医院药房、社会药房等的实习, 在加强建设校内实习科研基地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校外实习基地。

1 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药学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因此,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让学生进入药品生产、流通、检验和药学服务的一线, 在实践中升华所学的理论知识。然而, 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 过去的实习模式出现了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1 药学行业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不高

由于药品是特殊商品, 与人的健康和生命息息相关, 再加上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和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大, 越来越多的企 (事) 业单位更注重医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导致药学实习单位接收实习生的积极性不高[3]。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接受的药学专业实习生如果不能留在本单位继续工作, 那企业所付出的管理成本、培训成本等相对来说就比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相对较差, 操作熟练程度也较差, 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实习生不具有很强的约束性, 这给实习生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导致部分药学行业不太愿意接收实习生。另外, 药学实习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从而使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1.2 实习过程与效果不理想[4]

药学专业实习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实习, 药学服务的内容很广, 药品的剂型很多, 制备工艺复杂, 设备多样。虽然实习的总时数比较多, 但均分到每一类药学服务、每一种剂型、每个工序和每台设备时的有效实习时间很短, 使得实习生不能深入学习, 甚至到实习结束尚有未到过的岗位和工序, 使实习仅停留在表面上。而实习单位也不大愿意让实习生实际操作, 认为实习生在药学服务和生产场所内不仅碍手碍脚, 还得担心他们的安全。

1.3 指导教师水平不高[3]

在实习过程中, 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对生产实际情况有较充分的了解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还应该掌握理论教学的知识。而目前药学系大部分校外指导教师都为行业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人员, 理论知识相对缺乏, 对实习生的实习不能进行有效指导, 程序性应付多, 深层次的指导少, 再加上对学校的理论教学进程、深度、学生知识面等情况把握不准, 使指导缺乏针对性。总之, 实习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指导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

2 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思路

2.1 建设的总体思路

我校药学系成立于2005年, 实力较弱, 在实习基地建设的总体思路上, 考虑借鉴我校护理系实践创新实习基地的建设思路, 即立足专业特点、面向行业实际、注重动手能力、提高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在满足药学专业课程要求的前提下, 面向基层药学服务和药品生产与管理实践, 建成一批能满足药学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优质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2.2 选取校外实习基地的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是药学专业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和学习专业技能的重要场所。因此, 选择校外实习基地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对于药学专业而言, 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则。

2.2.1 管理水平高、技术先进

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 应该是行业内管理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的企业,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保证学生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 应重点选取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和现代先进管理理念的企业。企业管理水平高, 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全面素质大有益处, 也便于学校进行实习管理。

2.2.2 规模大、效益较好

企业规模大、效益好, 就意味着实习基地的硬件条件能满足实习教学的需求, 具有较好的实习条件, 可以接收学生实习和吸纳就业, 这有助于学校进行实习安排和提高就业率。一般大型企业的产品品种较多、剂型比较齐全, 这有利于学生全面学习专业技能和技术, 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行业认同感和对今后工作的信心。

2.2.3 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

以校外教学基地为依托, 产学研相结合, 教师和学生参与合作研究项目, 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 提高了教学质量。高校可以和企业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科技实力得到极大加强。企业得到了好处, 就会更加重视与高校的合作, 重视对教育的投入。例如, 郑州卓峰药业为我校每位实习生每月提供300元人民币的实习经费,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2.2.4 就近、稳定原则

在选择校外实习基地时, 应遵循相对稳定、就近的原则。在满足实习教学要求的前提下, 教学基地应尽可能在省内选择或选择离学校位置不太远的企业。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校企双方联系和学生实习时的交通和管理经费, 更重要的是能保证合作和联系的经常性和及时性。除此之外, 还要考虑实习单位能否为实习生提供较好的生活与学习条件, 是否具备安全、劳动保护、卫生等方面的条件。

3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成果

在校系两级领导的指导下, 我们研究了新时期企业的特点, 制订了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原则, 采取了多种合作模式, 开发了基地的功能, 成立了由学校、医院、药品企业、药品监督部门等代表组成的药学专业实习建设指导委员会, 制订了多方合作的保障制度, 指导药学专业实习建设, 形成互利共赢、多方合作的育人机制。组建了由我省各地、市知名医院、知名药品企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学校参与的“豫健医药集团”, 实现了人力、资金、市场、智力等资源的优势互补。学校将行业作为锻炼教师和培养学生的平台, 行业借助学校人才谋求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国内外高职教育的实践证明, 实习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 而校外实习基地是完成实习实训教学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实习基地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通过不懈努力来完成。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我们探索出了适合药学专业并覆盖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监管和药学服务领域等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1]刘小如, 刘晓峰, 王芸.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全程化药学服务模式探讨[J].吉林医学, 2011, 32 (23) :4955-4957.

[2]杜利月.药学专业独立实践教学考核改革探索[J].中国医学创新, 2010, 7 (15) :183-184.

[3]李卫平, 许奇, 钟雷.高职教育实习实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建设教育, 2009, 4 (4) :40-42.

专业基地 篇5

毕节一中基地班招生

一、特色目标——培养航空后备人才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是直属于中国民航总局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亚洲最大的航空人才培养基地,是世界知名的“蓝天大学”。毕节一中为了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2010年5月,学校与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签定民航飞行员生源基地协议书。从2010年5月起毕节一中正式成为民航飞行学院的飞行员生源基地。

作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后备人才培训基地,毕节一中将面向全校在校学生(有一中学籍)开办民航飞行专业后备人才基地班。

二、基地班招生计划及报名

1、招生计划:一个班,50人。

2、报名条件:年龄:高一年级不能超过17周岁(1994年8月31日后出生);高二年级不能超过18周岁(1993年8月31日后出生);高三年级19周岁(1992年8月31日后出生)。男生身高1.68米以上、女生身高1.64米以上、五官端正,身体健康。

三、报名及体检安排

1、报名时间:2011年10月15日——2011年10月31日。

2、报名地点:毕节一中教务处,并详细填写报名表。

3、体检安排:面试和初检:2011年11月1-5日,由学校组成的基地班招生领导小组组织面试和初检;复检:2011年11月8——10日,对初检合格的学生组织体检。体检标准按民航飞行专业的体检表准执行。

四、培训班培训及管理

1、学生必须在学校统一教学的要求下,认真完成普通高中的基本课程。

2、针对民航专业的特殊要求:(1)强化英语,由学校指定英语教师进行强化训练,培训时间为每个星期天的上午(两个小时左右)。(2)开设体能训练等课程,由学校指定体育教师进行体能强化训练,培训时间每周一到五的上午6:30——7:20。(3)班级管理,培训班的班主任由学校指定进行体能训练的体育教师担任。

五、培训费用

专业基地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营销专业;实习基地

独立学院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因其生源决定其生存和发展,所以教学特色和质量成为办学的基础。实习基地建设是独立学院培养人才和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要想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就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一、实习基地的作用和地位

实习基地是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及实践教学设计的基础,对实践性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发生直接影响。从办学经费和资源看,独立學院主要靠自力更生、自主经营、政府及社会在资金上的帮扶较少。市场营销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特别需要校内、外实习基地相结合使用,因此,完善和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对人才培养起到关键影响,其作用和地位表现如下:

(一)理论联系实际,检验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是教师将书本理论与社会现实相融合,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过程。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可以增加社会认知,培养专业技能,最重要的是让教师授课不再“纸上谈兵”,学生听课不再“枯燥无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这意味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因此,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十分重要。

(二)深化教学模式改革,突出专业特色。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深化实践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创业、创新在校内实习基地尝试自主创业,了解经营本质;根据专业课程设置,提供学生相应地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岗位和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习过程中身临其境、换位思考、掌握工作专业技能。通过校内、外实习基地的综合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强化教师实践能力。 独立学院由于起步较晚,师资结构上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色,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和退休的老教授居多,师资力量与公办高校相比较为薄弱。通过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聘请老教授做专家、指导学生实践;鼓励青年教师到校外实习基地企业中去实践调研,重点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方式、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的相关岗位职责、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企业中的具体应用,结合企业实践改进实践教学,成为“双师型”教师,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二、独立学院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广外南商为例

广外南国商学院(简称“广外南商”)是一所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校以“通基础、精专业、强外语、重实践”为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外语特色鲜明,不断促进“外语+专业”和“专业+外语”的交叉融合。营销专业是南商第二批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置的本科专业之一,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目前已有6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94%,其中不乏中国邮政、中国银行、汇丰环球、白云山制药等知名企业,就业学生普遍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营销专业一直致力于实践教学改革,积极与企业合作,做好实习基地建设,但在此过程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一)校内实习基地数量不多、资源分配不均、教师指导不足。广外南商现有23个本科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学校占地面积仅600亩,在经管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方面,分别设立了“楼阁咖啡”、“创客平台中心”、“小木屋创业基地”、“联合一百超市”、和“精品百纳店”5个,但这5个实习基地真正能供实践教学使用的不多,因经管专业学生多、基地少、资源分配不均,加上独立学院专业教师工作量大,几乎无暇应对指导学生开展创业或专业实践。学生的校内实习基地个别项目经营业绩不理想,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校内因没有相应地教师激励政策,让教师对实践教学的开展热情不高。

(二)校外实习基地形同虚设、实践利用率较低。校外实习基地面临的两大问题分别是:(1)一些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的企业不愿与独立学院共建实习基地,他们的合作对象是重点本科院校;(2)一些刚成立的中小企业急需开拓市场,建立知名度和美誉度,愿意进行校企合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

(三)教师不愿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动力不足。独立学院的教师基本工作课时每周均比普通公办高校的教师多4-6节,由于独立学院的生存和发展也面临优胜劣汰,青年教师要想发展除了兼顾教学工作外还面临科研压力。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一些代课的兼职教师只着重课堂理论灌输,忽视实践教学。而本校在职教师苦于自身工作压力和学生安全问题,宁愿少一事不如多一事,对实践教学的开展流于形式,利用案例分析、课堂小组展示等来替代到校外去进行企业实践。

三、独立学院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建议

(一)合理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公平合理地资源共享。学校应着手从自身平台建设出发,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处处有专业实践的机会。在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上多元化发展,公平合理地进行资源分配,例如,在有限的校内实习基地上以时间轮替的形式分配给不同学院和专业开展实践;或者是以地理位置区域划分实践基地归属给不同学院专业进行管理,对学生和老师都分别给予相应地激励措施:如学生的校内实践可以给予学分认证和经营业绩物质奖励;老师的实践指导可以转换成工作量核算。

(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对口,善于运用基地的各类资源。独立学院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首先要善于运用母体学校的资源优势,发挥协同效应,争取资源平台共建共享,与优秀企业建立良好地合作共赢关系。其次营销专业在与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时要对企业进行评估,看看企业所提供的岗位和资源是否能与专业匹配,后续能否开展多种形式地合作,例如“引进来-走出去”,将企业讲师引进课堂,让学生走出课堂。互动沟通、往来频繁,真正地把实习基地使用起来。

(三)对实践指导教师开展相应地激励措施。学校在追求提升教学质量时可以改革教学模式,同样应注重在用人制度、激励措施的改革。以营销专业为例,可以组建实践教学小组,抽派几名教师专门负责实践教学工作,实践教学小组团队最好能够老、中、青三代结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另外,在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时要做好安全指导,避免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意外,同时也应当与实践指导教师签订免责协议,如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安全事故,不应让指导教师承担责任。

总之,独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要突出专业实践教学特色就必须走好“实习基地建设”的差异化路线,既不能模糊专业定位,与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混为一谈,也不能纸上谈兵,将实践教学变为一个口号,只有接地气、务实地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才能真正获得“双赢”。

参考文献:

[1] 沈秀,杨殷伟.独立学院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0):12-14

[2] 陈子辉.高校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与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 8) :170.

护理专业社区实习基地的建设 篇7

1 社区实习基地建设的背景

1.1 国外社区护理实习基地现状

国际护士会在1973年就明确提出,护士的职能应包括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也就是说社区护理要提供从围产到临终人生全过程的健康服务。美国护理联盟于1993年指出必须建立社区护理中心,为护生的实习提供基地。日本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部大多数都设社区护理实验实习基地。英国社区医生“首诊制”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功能[2]。

1.2 国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是以英国的社区模式为框架,结合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形成了以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和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形式[3];服务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覆盖面广。以郑州市为例,郑州市现已有5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全面覆盖了郑州市中心城区。

2 我院实习基地建设情况

我院于2010年5月开始启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基地,经过调研、考察、谈判、签订协议书和实习基地挂牌等工作,现已正式挂牌5家。我院为了提高社区护理实习基地教学力度,加强教学实力和提高教学质量,按照需求分别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习基地投资电脑、打印一体机、办公桌椅、学生住宿双人床、连排椅等办公设备家具。

2.1 我院社区实习基地建设标准

符合我院实习基地建设标准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才可以成为我院社区实习基地。我院建立社区实习基地标准:(1)有意愿并积极与我院合作;(2)符合国家社区建设标准要求(有营业执照);(3)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规范齐全(网络档案);(4)具有一定规模和社会声誉(大于70%为标杆社区);(5)经营状况良好,经营机制和管理模式比较先进;(6)医护人员具有一定的带教能力(具有医师、护士执业证书);(7)能提供学生教师实习进修和科研场地(多媒体教室等)。

2.2 双方签协议挂牌

对选定的符合履行学院和社区责任和义务的社区首先签订履行责任、义务的协议书,双方领导共同挂牌正式悬挂统一制作的标有我院名称的“社区实习基地”的牌匾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当地的知名度,利用我院的无形资产扩大其影响,增强其荣誉感和责任感。

2.3 我院现有社区实习基地

我院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其中1家为国家级示范社区。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6个~11个社区。

2.4 获得省级“社区护士培训基地”

我院现已获得省级“社区护士培训基地”,今后的社区护士培训工作可以全面展开,为提高我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工作者的服务技术水平做出贡献。

2.5 社区实习基地资源利用状况

2.5.1 毕业实习与见习

目前已制定护理本科生社区实习大纲;已有2009级护理本科学生88人在2013年3月4日进入3个社区进行毕业实习;《社区护理》专科护理学生的课间见习每年约1 650人次;研究生的社区实习也正在进行。

2.5.2 教师社区进修

每年有2名~4名教师到社区进修学习,各个社区服务中心也大力支持,挤出办公室专门作为标有我院名称的“社区护理教研室”办公场所用。

2.5.3 教学和科研

目前我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开展的科研项目有6项,主要是脑卒中病人的康复调查研究。

3 社区实习基地建设展望

3.1 社区护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实训基地

我院要继续加强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使学生通过实习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结合心理学和康复护理的知识,做好入户调查和健康教育。同时,能够增强学生的交往与沟通能力,通过家庭探访使学生学会与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的人的交流方式[4]。我院还要继续培养实习基地的师资,互派专家交流讲座,进行必要的硬件投入,争取赢得各级政府的支持与鼎力相助。

3.2 社区实习基地建设远景

我院要把社区护理实习基地建成社区护理博士研究方向的科研基地,规范社区实践教学制度。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与科研的交流和合作,资源共享,实现合作双赢。

摘要:阐述社区实习基地建设的背景,介绍护理专业社区实习基地的建设实践。

关键词:护理专业,社区实习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龚芳秀.社区护理实习基地建设探讨[J].中外医疗,2012(18):127-129.

[2]孟仲莹,杜兆辉.实践社区健康管理提升社区健康水平[J].中华全科医学,2011,9(7):1101-1102.

[3]李月,韩丽沙,苏春香.高等中医院校护理专业本科学生社区护理实习及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教育,2012,9(7):307-308.

专业基地 篇8

一、当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人才培养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的单一依靠校外基地实习的模式及实习管理方法已暴露出不少问题, 影响了学生实习效果, 导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 往往不能满足建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1.施工现场实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学校连年扩招, 学生数量大幅增加。如南华大学建筑工程专业一个年级8个班 (包括船山学院) 约320名学生。如此庞大的队伍在往返施工现场的交通住宿过程中管理组织难度大, 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 建筑工程施工场地通常比较狭小, 300多名没有任何现场经验的学生涌入工地,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实习地点、内容和时间难以和实习企业相协调。目前学生的实习时间一般都是按照教学大纲事先安排好的, 而建筑施工企业的作业地点、作业内容和时间是不定的, 这就往往导致在实习期内找不到合适的工地、合适的项目作为实习项目。而且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基地无法固定, 每年都需要更换和重新联系, 大大增加了实习指导老师联系实习单位的难度。

3.实习经费不足。由于物价飞涨, 实习交通住宿费大幅增长, 使得实习经费支出不断增加, 而学校对实习经费的投入增长缓慢, 导致实习经费严重不足, 从而影响了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实习质量。

4.学生实习真正参与生产实践的机会少, 实习效果差。由于施工现场条件不足、学生人数过多、实习时间短、现场工程师或施工员出于工程进度与安全考虑等原因, 学生多是跟着施工人员参观工程施工现场, 很少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实习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走马观花, 未达到实习大纲对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要求。

二、三位一体实习新模式的构建

针对现有单纯依靠校外实习基地所存在的弊端, 南华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拟以南华雨目校区建设为契机, 充分利用现有校园实习资源, 提出“校园景观+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新型实习模式的构想, 将实习理念融入校园景观建设, 建设校内教学模型实习基地, 并以校内景观和校内实习基地作为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场所, 在学生具有一定现场经验后再去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新的实习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习经费不足、联系校外实习基地难度大、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等问题, 并将实习教学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贯穿于本科学习的全程, 能有效提高实习的效果。

1.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习基地建设主要包括建筑教学模型基地建设及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库的建立。建筑教学模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参观与实训操作的场地, 土木电子信息库的建立将丰富实习教学的内容, 拓宽学生的视野。 (1) 建筑教学模型实习基地建设。在校内实习基地中建设新型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 (见图1) 。该建筑教学模型, 包括基坑支护工程模型、承重筏板基础、基础工程模型、主体工程模型, 所述基坑支护工程模型设于承重筏板基础四周, 在承重筏板基础上依次设基础工程模型和主体工程模型。该教学模型通过将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四种常用结构按基础工程、基坑支护、主体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实训操作区等内容有机地安排在模型内, 建筑类院校教学时用到的建筑节点全部涵盖其中。通过本模型可进行参观观摩、质量检测, 也可进行砖墙砌筑、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测量放线等工种操作。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主要展示内容和实训内容展示见表1和表2。 (2) 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库建立。为了使学生全面了解土木工程建造施工组织过程, 计划广泛收集国内外建筑尤其是先进施工技术和著名建筑建造资料, 采用多媒体资料, 以立体模型、多媒体教学软件、图片等多种手段, 创建施工现场立体氛围, 全方位展现房屋、桥梁、道路、基础、隧道等建筑的建造过程, 构筑形象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将上述资料上传到网上或制作成光盘, 建成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库, 供学生在线观看或借阅观看, 为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培养创新能力, 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2.校园景观建设与学生实习的有机结合。在南华大学雨母新校区建设中融入学生实习的理念, 并利用现有校园景观进一步充实校园实习基地建设, 实现实习基地与校内景观游园二合一的设想, 真正寓学习于休闲。 (1) 现有校园实习资源的利用。校园内都有办公建筑、文教建筑、体育建筑、居住建筑等各种功能不同的建筑物, 同时校园内还存在一定的道路系统, 甚至可能存在常见的桥梁。对于建筑认识实习来说, 可以根据建筑功能、结构、层数等角度选择实习对象, 一般有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教师公寓、实验楼、体育馆、文化科技中心等建筑, 以这些建筑为对象, 使学生获得建筑分类、建筑结构类型、建筑构造等知识。对于道路桥梁认识实习来说, 以校内各种道路系统为对象, 使学生获得道路的基本知识;如果校内存在桥梁, 还可以获得桥梁的基本知识。对上述实习资源进行选择, 采用标志牌予以标示、介绍, 作为校内景观实习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把实习的理念纳入到校园景观环境规划中。在新校区建设中, 在保证校园道路、绿化、水体、休闲设施等景观要素的设计符合校园景观设计风格的前提下, 把其中的一些雕塑、假山、建筑小品等用建筑构件 (如砖砌条形、钢筋混凝土等各种基础, 仿真桁架结构、网架结构等空间结构, 圆或方攒尖顶亭子等梁柱结构) 来替代, 使实习基地与校园景观一体化, 完成实习与校内景观游园二合一的设想, 真正使学生寓学习于休闲。在校园水体上设置各种类型的桥, 不仅可以作为实习对象, 又可以解决交通问题。结合道路与水面的交汇情况, 设置独木桥、砖或石砌拱桥、浮桥、亭桥或廊桥等传统桥梁;仿真设置钢筋混凝土或钢材梁式桥、钢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现代桥梁。桥的设计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比例, 但基本构造要完整, 同时考虑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校园内设置的一些休闲桌椅, 除了考虑美观效果外, 适当考虑实习的需要, 在选材上采用钢材、天然石材、木材、水磨石板、水泥制品等。

3.新实习模式适用学院及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建成后将适用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核资源与核燃料工程学院、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多个与土木工程相关的专业及学科方向, 能够为近1200名学生提供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课程实验等多个实践环节的教学场地和教学条件 (见表3) , 甚至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个科学研究的实验场地。

三、新实习模式的优势

1.实习更加便捷, 提高了实习效果。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得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不再受时间场地限制,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部分课程实验在校内进行, 学生还可以动手进行操作实训, 使实习更加便捷高效, 大大减少了传统实习的舟车劳顿, 节约了实习的成本。

校内实习可以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 指导老师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教学材料和指导学生实习, 而学生也有了足够的时间和场地继续动手实干, 甚至是科学创新。学生在到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之前, 先在校内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中已掌握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对施工过程有所了解, 将更加明确自己的毕业实习目的,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大大提高了学生实习的效果。

2.学习完全融入到日常生活。校园景观建成以后, 既是校园内特色的休闲场所, 又是进行实习教学的场所。各个实习构件均有名称标志和相关介绍, 学生完全可以在日常休闲、散步、观景的同时, 学习到建筑、桥梁方面的专业知识, 真正达到寓学于乐的效果。

3.增添了校园特色及人文景观。以建筑构筑物为景观要素的校园景观及校内建筑模型实习基地将成为人文特色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是学生实习教学的场所, 同时也是校园特色景观。

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 其建设模式的探索和改革是永无止境的。针对现有单纯依靠校外基地实习模式所存在的弊端, 南华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以雨母新校区建设为契机, 充分利用现有校园实习资源, 提出了“校园景观+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三位一体新型实习模式, 提高土木专业实习教学的效果, 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 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 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摘要:实习是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现有单纯依靠校外基地的实习模式所存在的弊端, 南华大学城建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提出了“校园景观+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三位一体新型实习模式的构想:以校内景观和校内实习基地作为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场所, 在学生具有一定现场经验后再去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该新型实习模式将有效地提高学生实习的效率, 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关键词:实习,校内基地,校园景观,三位一体,实习模式

参考文献

[1]杜国平, 戚甘红, 赵乔乔.一种新型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P].中国专利:CN201220381498.7, 2012-08-02.

专业基地 篇9

关键词:实习基地,现状,新闻

实践性教学是大学新闻专业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实践性教学绝大部分时间是以学生实习为主, 因此实习基地建设是一件大事, 应当格外重视。我校是新办这个专业的学校, 对此认识不全面、重视程度不够, 对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路缺乏深度和广度, 没有固定的实习基地, 实习处于凌乱状态。所以, 改革我校新闻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思维模式, 很有必要。那么, 如何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规范化的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基地是我新闻传播学院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目前我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实习基地普遍采取校内外相结合的形式, 校内的实习基地主要由校报、校刊、校广播台、学校网站等组成, 校外的实习基地主要是由各级专业新闻媒体、网站和各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构成。这些实习基地对实习生培养、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也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规范化不强等问题。

首先我们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实习基地管理制度。

1.学校存在着对专业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或者对学生实习时间的设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部分学生, 实行“分散式”实习方法——学校不集体带队实习, 让学生回生源所在地或通过个人途径自行联系实习[1]。建有实习基地的地方, 却流于形式, 没有完善的实习鉴定制度, 往往是一张实习鉴定表了事, 另外, 学生实习时间设置有待改善, 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习时间过度集中, 接收媒体不堪重负, 而且周期较短, 实习生往往刚进入角色, 实习就已结束。

2.多数新闻媒体不把接待实习生的任务确定为常规工作, 重视程度不够, 且实习人数不断增多, 办公设备紧张, 实习生易“惹事”等, 很少有媒体主动招聘实习生, “实习单位难找”已成为众多新闻学子普遍遇到的难题。

3.我们的实习基地管理制度缺乏稳定的互利互惠机制, 无法更好调动媒体的积极性[2]。现行新闻实习基地建设体制并没有使接收媒体完全受益, 因此大多新闻媒体对实习基地建设兴趣不高, 尤其是非名校的新闻实习基地建设往往是靠学校领导、教师和媒体人员的私人关系来进行的, 日积月累逐渐变成双方的一种负担。

另外还存在着实习生的思想准备不足的情况。

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大多对记者的形象仅仅停留在“锄强扶弱”、“为民伸冤”的光辉层面上, 认为记者所到之处必然受人尊敬、欢迎, 没看到记者行业的艰辛与不易, 进入新闻单位实习才发现现实距离与设想太远, 再加上实习生通常被指派做一些“鸡毛蒜皮”的新闻, 还要负责端茶倒水、擦桌抹椅等琐碎事务, 采访对象对实习生也不像记者那么热情, 使之很快陷入“心灰意冷”的状况。

面对实习基地建设出现的以上问题, 我们经过多年认真的考察与实践, 准备在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实习基地管理机制。

第一, 更新基地建设的理念。

许多大学对实习基地的建设, 采用由学校联系, 然后派遣学生到单位实习的方法。实习基地一般也相对固定。我国许多大学都开设了新闻专业, 而新闻媒体的增长量, 远不能适应和容纳这么多毕业生前来实习。因此, 有必要对新闻实习基地的建设进行重新定位与思考。首先要在观念上进行更新, 新闻实习基地的建设应该是多元的、立体的、复合的系统, 而不是单一、固定的模式。

第二, 建立规范化的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基地制度

1、学校要与新闻媒体签订长期合作的实习合同并挂牌运行, 合同应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义务, 双方都要树立责任意识。此外, 学校还应制定相应的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制度, 对可能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规范。学校除了自己要投入实习基地建设基金外, 还要多方筹措资金, 充分调动学校、媒体、学生的积极性, 努力争取社会资助, 从而保证实习基地能够正常运转。此外, 要建立科学的实习评估体制, 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标准, 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有切实可行的考核手段。每次实习结束都要对学校、媒体、实习生各层面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 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 以资后鉴, 不断改善;其次, 媒体则应制定实习生管理规范, 包括必要的发稿制度, 外采花费报销制度等, 在保证媒体作品质量的前提下, 适当地给予实习生新闻作品以倾斜, 以鼓励实习生的积极性。

2、学校要与媒体之间建立互利互惠机制

现代化社会中不同对象之间的合作只有达到“双赢”, 才富有持久的生命力, 才能获得良好的效益[4]。在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过程中, 学校和媒体应该通过一定的形式努力追求各方利益的共同点。

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可以承担媒体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员工培训的任务, 可以定期的免费接收新闻媒体一定的数量记者、编辑等进修, 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在举办学术交流会议、申报教科研项目时宜积极邀请实习基地的记者、编辑参加, 共同参与课题研究, 还可以委派教授定期到媒体去作学术报告和形势报告;学校还可以考虑聘请实习基地新闻单位的资深记者、编辑担任新闻传播专业的兼职教授, 为学生授课, 参加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学校还可与媒体实行设备、图书等优势资源共享, 免费向实习基地的记者、编辑开放新闻实验室、校图书馆等。

综上所述, 新闻传播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涉及到社会、学校、媒体、学生等多方面的问题, 需要各个方面协调运作, 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希望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 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为学校建立起规范合理的实习基地管理制度, 并可以顺利、切实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陈欢, 陈春生.高校新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 2008, (02)

[2]卢胜西.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J].中国林业教育, 2004, (03)

[3]马新起.高教改革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1, (04)

专业基地 篇10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动漫专业,教学反思

吉林省通化市青少年宫是通化市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基地,顺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开展各种专业的实践活动。动漫专业自创立以来,一切运转正常,受到学生欢迎,学校、家长、社会认可。在动漫实践课堂上,学生了解动漫的基本知识,掌握制作的基本技巧,通过学习使用电子手绘板、压感笔,绘制自己喜欢的动漫形象,完成简单的动漫作品,充分体验创作与创新的乐趣。为更好地发展动漫专业,我们经常听课评课,交流研讨,想方设法地开展好教学工作,主要反思如下。

一、在教学组织方面

1. 为积累经验,完善教学,动漫专业积累完成三个记录本: 《动漫专业教师随笔》《动漫专业学生随笔》《动漫教室维护记录》。

第一本《动漫专业教师随笔》在第一时间里真实地记录了动漫专业教育教学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怎样解决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教学设计及班级管理方面的设想及执行情况,点滴积累真实验证了动漫专业的发展轨迹,为今后的教学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新到专业的教师更快适应动漫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经验积累。

第二本《动漫专业学生随笔》是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记录的真实感受,实践体验和完善建议。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学生的反馈和意愿,有的放矢地为今后教学的细节完善提供参考借鉴,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让动漫教学更加符合当今学生的实践需求。翻看学生随笔,看到学生的进步和对动漫的热爱,让我们教师倍感欣慰,我们力求让每个同学都有一次难忘的实践之旅。

第三本《动漫教室维护记录》,准确记录了各项设施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情况,维修和维护情况,课堂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出现和应急处理办法,实践课上常见故障的排除,为将来顺利的开展教学,积累了很多实际经验,也为避免出现类似情况提供良好的解决办法。

2. 为学生更加牢固的记忆所学知识,我们制作了知识点提示卡,学生可以按照提示卡内容独立操作,教师对所教知识一目了然。

3. 一整年每批学生都签订设备使用责任书,对号对名检查,确保设备的数量和质量,物品使用实行责任追究制。

二、在教学方法方面

现今的动漫艺术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技术手段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创造力的培养尤为突出,因而必须建立崭新的培养目标、教学理念、教学结构和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内容和评价体系,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动漫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改进了如下教学:

1. 通过实例教学,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分层解决能力

在上课前准备一些漂亮的动漫实例,实例中包括课堂教学要点,让学生先欣赏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带着学生分析实例,把动漫效果进行分解,变成学生熟悉且易于掌握的一些“小”动漫效果,然后教师再逐一对这些“小”效果进行详细的操作讲解,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就清晰了,操作起来也比较容易。

对于到青少年宫动漫实践室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来说,他们有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对于FLASH大都第一次接触,也从没用过手绘板和压感笔,因此学会使用工具和软件是首要条件。但教学的重点并不在操作技巧上,而是动漫效果分析上,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只要学生学会了如何分析动漫效果,那么不管他今后遇到什么样的动漫,都可以通过分析后,把看上去复杂的动漫简单化并且制作出来。

学生在学习一个具体动漫效果的过程中,不仅对新知识点印象深刻,还可以通过复习以前的知识,将新旧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科知识更加系统化。

在掌握制作动漫基本技巧和分析实例的基础上,为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过程会带上拓展部分。拓展部分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不可轻视,对于操作性很强的动漫实践,就更不能缺少这一环节。动漫制作中拓展的要求及实例设置必须要恰当,比如讲解引导层的使用时,在学生掌握了引导线是一条两端开放的不规则线条以后,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个拓展问题: 如果要做一个地月系运动效果的话,该怎么做引导线? 这时学生肯定说,画个空心椭圆就行了! 可实际学生在亲自做了之后就会发现另一个疑问,引导线可不可以是封闭的曲线? 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依靠自己发现问题,并且想办法在实践中找寻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创造能力。

2.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创造能力的主要内容

只有在思维上先有创造性,才能谈及在能力上有创造性。在教学中,应坚持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引导,同时注意思维方式的迁移,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采用阶段式,每阶段运用不同的主题教学法,培养创造能力。主题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结果的教学模式,而是更多的强调主题研究的过程。教师在每个教学阶段给出一个主题,由学生自行搜集整理资料,研究分析,讨论问题,动手实践,完成主题。学生在完成主题的过程中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 想象寻找、分析、绘制。学生首先要通过观察、联想、回忆等确定主题完成的内容。通过寻找一个切入点来搜集资料,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分类。通过资料的分析,讨论并解决遇到的问题,通过动手实践,绘制完成主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积极主动的。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不止是引导作用,更多的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向不同的个体方向发展,体现个人鲜明的个性,从而创作出不同形式的作品。

适时的阶段性小结,一方面,是对学生阶段性成绩的肯定,学生知道自己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可以让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走得更远; 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了解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下一阶段性目标。

3. 通过学生反馈,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培养创造力

在动漫制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们去做一些老师没谈及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疑问,也可能是一些特殊操作,甚至于是老师都还没注意到的。如果老师能看到学生的这些发现,这对教学是很有帮助的。人们都知道一个道理: 达到同一个目标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可是你知道的方法就一定是最便捷的方法吗? 这可不一定!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就有可能发现你意想不到的东西。因此,多听听学生的,会启发我们的思维,开阔我们的思维空间。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发现,不断修正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能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漫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动漫技术,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造能力,做出源于自己内心的、漂亮的、美好的作品!

专业基地 篇11

摘要:实践教学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当前我国飞机部件修理行业发展状况,建立稳固的实践教学基地既能满足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节约建设资金,又能提升师资力量,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飞机部件修理专业人才。

关键词:飞机部件修理 实践教学基地

伴随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民航业获得快速发展,民用航空器部件维修市场需求与国内民航维修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据统计,目前国内维修单位仅具有29%的飞机附件维修能力,即使在国内完成测试和翻修,其核心部件的深度维修仍需送修国外[1]。为满足民航行业对飞机部件修理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秉承“立足民航、服务地方、面向世界”的办学理念在2010年创建了飞机部件修理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航空器结构修理、起落架修理、机械附件修理、动力装置修理、电子附件修理和电气附件修理等生产第一线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在四年的建设和发展中,通过与企业的广泛合作,建立了以大型飞机附件修理企业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基地,逐渐形成了“依托行业、产学合作、双师双证、国际通用”的办学特色,成为培养中国民航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1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目标和思路

我校充分利用地处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地理优势,中国民航维修业快速发展的行业优势,与民航维修单位建立了校企优势互补、共建互赢的飞机部件修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推行专业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了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建与专业教学相适应的学生实习、实训岗位,指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保障了学生实习实训的质量;聘请了一批飞机附件修理业务骨干,参与实践教学工作,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同时将企业的相关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提升了专业的技术服务能力。

2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内容

2.1 校企双方共建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基于行业标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实现产学、工学紧密合作,获得行业、企业支持,将产学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2]。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法规CCAR147部等民航行业标准,参照飞机附件修理执照培训大纲的知识要求,由实践教学基地专家和学校双方完成飞机部件修理专业人员所需的知识、素质、能力的分析,修订飞机部件修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校外实训课程和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完成专业所规定的生产实践及其他实践教学任务。

2.2 校企协同管理基地建设,创建三级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学校将与实践教学基地签定合作协议,成立“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中心”,建立学校、教研室和企业“三级”管理模式;学校建立、健全与实施《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实践训练考核办法》、《安全操作管理规程》和《文明生产规章》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教研室负责教学规划、协调、检查和评估;企业兼职教师具体负责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的组织管理、技能训练等工作,保证每名学生有专人负责,同时贯彻落实学校和企业联合制订的实习计划,具体落实顶岗实习任务,做好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考勤、业务考核、实习鉴定、安全教育等工作。

2.3 利用企业资源,弥补校内实训条件的不足。实践教学基地提供真实或仿真实的实训场景,熟悉相关行业先进的设备、技术规程和生产工艺,利于顶岗实习和课程实训的学生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培养现代化生产和科技发展倡导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加强学生思想素养与专业素质的培养。

2.4 校企共同开发实训项目,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基地是处于正常运转的企事业单位,实训的项目均是相关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及工作岗位,而且还能使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专业规范化训练,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课程标准开展项目实训,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职业岗位要求,针对实训内容的特点和目标,编写具有很强岗位针对性、实用性且合乎高职学生认知结构的实训教材、指导书;把国内外最新知识、最新技术和最新工艺,充分体现到教材和新的课程体系中,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2.5 校企双方承担对“双师型”队伍的培训,提高实践基地的师资水平。学校选择有相应学历、技术职务和技能等级的指导教师,参与基地建设与课程管理,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并持续选派学校的相关理论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工作。通过校企合作专职教师可以通过接受企业顶岗实习的训练,或是与企业人员共同进行科技开发,从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6 完善教学监督,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学校主要负责专业实训课程和定岗实习工作的开展,对实践课程进程管理和监督,以及校外实训课程和定岗实习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并及时向校外实践基地负责人反馈,便于负责人能及时的了解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同时,在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一系列考勤、考核、安全、劳防、保密等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进行职业道德培训。使学生在实训期间便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从思想上热爱本职工作,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

2.7 基于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基地教学实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根据生产的需要,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实践工作项目”,依据飞机部件修理手册和硬件资源,学生有机会在实施项目中参加实践教学的全过程:收集信息,查阅资料,制定维修计划,进行部件的检测与维修,反馈控制,成绩考核,激励了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让学生不仅掌握了实践技能,也锻炼了学生沟通,合作,协调,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知识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岗位技能。

3 实践教学基地实施效果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飞机部件修理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按照“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行业标准,以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按照“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原则,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的特色教学和技能训练项目为主完成专业课程实训和企业实习。

实践教学基地贯彻落实学校和企业联合制订的实习计划,具体落实实习任务,做好学生实习期间的考勤、业务考核、实习鉴定、安全教育等工作。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校企双方要加强对学生的工作过程的控制和考核,实行以企业为主、教研室为辅的校企双方考核制度:教研室对学生的工作报告进行评价,占总成绩的30%;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并签字确认(或加盖单位公章),占总成绩的70%。凡参加顶岗实习时间不足学校规定时间80%者,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由学校指定专任教师给予评定,并结合企业实习成绩,向教务处提供学生实习总成绩,并择优向实践教学基地推荐就业。

我校飞机部件修理专业目前在校学生为251人,每年定期输送70名左右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完成校外实训、实习和专业培训,达到9500人日,每年向实践教学基地推荐就业学生人数达到30名以上。

4 结束语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为学校节约大量的基地建设资金,缓解校内实践教学的压力,又充分利用了企业资源,为了解民航行业对飞机部件修理人才要求的变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窗口,从而使学校可以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同时使学生不仅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加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了实际的工作,感受到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组织协调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民用航空维修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2011.06.

[2]纵榜峰,刘鹏.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257-258.

[3]周宇静,张建荣,雷曙光.开拓创新 放眼未来 创设飞机部件修理新专业[J].中国科技信息,2011(21).

专业基地 篇12

一、护理实训基地的结构和功能

中职学校护理实训基地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1500平方米, 应设有至少三个实训中心, 即基础护理实训中心、临床综合护理实训中心和急救护理实训中心, 条件好的还可以增加小模块实训中心等。其中基础护理实训中心应包括护士站、准备室、模拟病房、护理训练室、多媒体示教室等;临床综合护理实训中心应包括健康评估室、内护、外护、妇护、儿护、手术室、中医护等实训室;急救护理实训中心应包ICU病房、模拟抢救室、急救训练室等。实训基地应拥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 总值应不少于200万元。使护理实训基地形成与临床医院一致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ICU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刷手间、现代化的护士礼仪训练间及情景模拟示教室等。

专业性护理实训基地的功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各类护理专业学生提供完备的、与护理实际工作相接近的实训场所, 满足护理实训教学需求。二是开展师资培训工作。三是开展对外技术服务工作, 成为区域医疗培训和下岗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的培训基地。四是开展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培训及考核工作。

二、护理实训基地师资现状

中职护理实训基地教师资现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不能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育人作用。

1.各学校都存在现有护理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务结构以及专职和兼职教师的比例结构仍然不尽合理。“双师型”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严重匮乏, 特别是具有高级职称的实习指导教师就更少。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在数量上也严重不足。

2.教师队伍优化机制不健全, 教师的紧迫感不强, 优秀中职教师师资人才引进渠道不畅, 受人事制度限制较大, 管理中竞争激励机制不健全。

3.对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培养上亟待于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总之, 中职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培养渠道不畅, 缺乏骨干教师和专业学科带头人, 师资培养、培训、录用、选拔制度及途径和方法等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三、护理实训基地的师资配备

(一) 教师条件

1. 教师的基本条件

(1) 爱护理教育事业, 安心从教;

(2) 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识, 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3)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做到为人师表;

(4) 具有专业发展的意识, 坚持终身学习;

(5)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能够互相协作;

(6) 具有护理专业或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学历。

2. 教师的专业能力

(1) 教学能力:取得教育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具备护理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熟练把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2) 实践能力:实践技能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点, 更是实训基地教师必备能力, 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 能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 “纸上谈兵”的教师已逐步被淘汰。新教师要尽早参加各种实训培训。

(3) 教研与创新能力:善于接受新知识、新理念、新信息, 分析和解决新矛盾、新现象、新问题, 能够不断学习把握职教新形势、新特点, 进行新课程开发,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不断研究教学问题, 总结教学经验, “以研促教”,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职业指导能力:中职学校毕业生多直接步入社会, 如何能使学生快速把握岗位、适应岗位, 这就要求实训指导教师要把职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爱好、职业形象和职业责任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创业观。

(二) 教师专长与数量

根据护理实训基地的结构和功能, 按照每学期至少6个班额参加各实训室实训的基数进行计算, 则至少需要护理专业实训教师24人, 其中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外科护理专业课程的实训任课教师各3人, 专职实训指导教师6人;妇科护理、儿科护理、中医护理专业课程的实训任课教师各2人, 专职实训指导教师3人。所有教师均应具有本科学历, 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并逐步形成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领头人、中青年教师为教学骨干力量、一线专家为技术后盾”的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训教师队伍。

四、合理进行护理实训基地教师配置的思考

要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作用必须加强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以培养中青年专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 重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建立有利于中职教师资源合理配置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职业学校定位、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教学要求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

(一) 树立师资合理配置的新观念

1. 注重人才资源开发和引进优秀人才。

教师管理模式、机制和方法的改革要有利于教师潜能的充分发挥, 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 有利于优秀人才的接受和引进。学校要将人才的内引外联结合起来, 以市场机制为导向, 建立相对稳定的人才师资队伍和出入有序的流动人才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师资来源渠道要拓宽, 要吸收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担任专兼职教师, 充实专业教师队伍, 改善师资的来源和结构。

2. 健全激励机制, 营造竞争氛围,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形成能上能下, 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一是对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称职的教师, 分流处理;二是实行多劳多得, 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三是要建立优秀教师评选制度, 对取得优异成绩和显著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

(二)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 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能力。

2. 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

教师大多重视理论课教学, 实践能力相对较差, 必须通过加强师资培训, 要求教师经过培训获得“专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各类“技能证书”, 成为“双师型”教师。

(三) 健全管理机制

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是护理实训教师的重要组成。完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制度, 通过重点培养、选优扶持、动态管理的办法,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优秀人才培养格局, 为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有利环境,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 结构合理的专业梯队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

有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才能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才能实现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 中等职业学校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摘要:师资配备关系到实训基地功能是否能够实现, 关系到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分析了护理实训基地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目前护理实训基地师资现状, 探索了护理专业专业性实训基地师资配备的标准以及管理措施。

上一篇:超声波测距系统下一篇:移动通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