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分析

2024-06-25

基地分析(精选12篇)

基地分析 篇1

创新基地是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长期持续投入和积累形成的优势创新组织。创新基地的发展成效集中反映了我国科技资源配置和能力建设的成效, 其发展历程与科研组织体系演变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密不可分。调研表明, 各部门分别建设的各类创新基地受本系统的影响, 治理模式、功能定位和管理制度尚待完善, 应进一步理顺管理体系, 健全治理模式, 突出创新能力, 促成均衡发展。

创新基地发展的初步成效

初步完成整体布局, 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物质基础

在不同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指导下, 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条件平台等重大工程和计划, 各级政府和科研单位围绕优势学科, 初步构建起了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工程化开发、产业孵化服务等创新链全过程的创新基地系列。例如, 在改革开放初期, 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提高基础研究能力, 1984年开始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加快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开发, 1992年以来陆续建设了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在火炬计划的支持下, 先后建立了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特色产业基地等;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动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网络、技术转移示范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据不完全统计, 国家级的各类创新基地已超过2 500家, 形成国家创新体系丰富多样的物质基础, 在集聚创新资源、培养人才、转化成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和管理制度基本成型, 基地的创新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 国家对创新基地在研发项目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购置、人才培养、创新服务等方面的科技投入渠道更为多样化, 稳定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初步形成了适应不同创新基地特点的建设和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创造了条件。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基本覆盖国家创新体系内各重点学科领域, 成为我国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联系科技与经济的重要纽带, 与国家实施的各项重大科技计划相互配合, 推动了科技产业化的发展, 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2008年, 工程中心总资产达340亿元, 获得科技成果2 013项 (其中自行研发成果1 253项) , 申请专利3 819项 (其中发明专利2328项) , 转化科技成果4 726项, 总收入206.02亿元。

影响创新基地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

伴随经济结构转型, 我国科技活动正面临着投入主体、产出主体及产出形式的结构转型, 对创新基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制度创新要求。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主要创新基地的调研发现, 我国创新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中, 建设部门和依托单位性质以及垂直管理体系对基地功能发挥的影响,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基地的布局和发展。

分散化的管理体系制约了创新基地的运行效率

在创新基地建设过程中, 各部门形成了分别建设、分散管理的格局。如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领域, 各部门均建有自己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领域, 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这类基地多数建在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中, 分属教育部、中科院、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管理。这些同一领域或子领域内的创新基地受本系统的影响较大, 造成创新基地的运行管理存在着许多差异, 也产生了一定的管理障碍。主要问题有:一是多重管理使具体的管理制度难以落实。大多数创新基地由一个或多个部门与依托单位共同投资建设的, 随之形成一些自成体系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机制。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基地, 不同部门的管理和评价方法并不统一, 致使在实际的运行管理当中难以落实, 也使得开放服务的要求未能很好地实现。二是经费多种来源、分散申报, 降低了使用效率。创新基地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初始建设投入、后续运行投入及竞争性项目投入等多条渠道, 分属财政部及科技部、发改委等不同部门管理, 经费来源与规模、申请与使用方式差别较大, 经费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依托单位的性质对基地运行和功能发挥的影响

目前国家创新基地建设的基本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 即选择依托单位的核心优势研发组织作为创新基地。这种模式下的创新基地普遍采取非独立法人形式, 实际管理和运行受到依托单位的自身性质、运行规则和历史沿革的影响。

以企业为依托单位建立的创新基地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 尽管运行机制相对灵活, 但是在管理中却存在企业性质与公共性目标的冲突, 不能直接获得公共财政的机构性资助, 而只能获得短期、非连续的竞争性项目支持, 与创新基地所需的持续支持和公共性的特点不匹配, 使得对企业内创新基地的公共财政支持存在法律和制度障碍。

以大学和公益性院所为依托单位建立的创新基地, 由于其依托单位的事业单位属性, 使得对这类基地的管理和投入相对能得到政府各部门的认可。但也正由于事业单位属性, 一方面制约了要实现企业化运作的产业化创新基地的绩效考评, 另一方面, 明确的行政隶属关系增大了跨部门整合科技资源的难度。

以转制院所为依托建立的创新基地, 由于转制后的功能定位和发展差距较大, 造成实际运行管理差别较大。部分重点行业、基础性或公益性的基地由于获得的经费较为充足, 设备更新较快, 人才流失较少, 运行中的问题相对较少;部分小行业的关键院所, 由于技术领域细、服务范围小, 获得外部投入的能力较弱, 设备更新较慢, 公共服务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 人员身份管理和绩效考评有一些问题。

公共服务目标缺乏有效保障

随着财政投入模式逐步向公共财政方向转变, 要求接受公共财政支持的科研组织应更多地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科技服务。除个别基地不适合开放外, 多数国家重点实验室、几乎全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都应该在各自领域内对外提供研发支撑或共享科研设施。但是公共服务至少存在两个障碍:首先, 除国家重点实验室外, 其他多数创新基地都未得到政府的稳定支持[1], 使得这些创新基地往往为生存花费更多的时间, 不仅发展的能力不足, 而且缺乏提供公共服务的动力。其次, 有的公益性基地自身也在参与市场竞争, 缺乏为其他竞争者提供开放服务的利益动机, 即便有余力和能力提供公共服务, 也因管理效率低下而甚少有实际的共享或服务。

缺乏稳定的支持方式和运行费投入

我国创新基地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建设轻运行”的问题。在经费支持阶段上表现为对基地初期建设费投入较为重视, 后期的持续运行投入相对欠缺, 使得大多数创新基地都将争取竞争性项目作为获取经费的主要渠道。竞争性项目随受计划安排、财政预算和竞争的影响而变数较大, 制约了创新基地开展基础性的能力积累。如果有了对创新基地的以运行费为主的稳定支持, 那么结果将大不相同。据对多家重点实验室的调研反映, 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获得可基本满足发展需要的运行费支持后, 更能专注于研发和创新活动, 主动加强学科整合和创新能力建设, 制定提升持续竞争力的战略规划;已获启动经费支持的国家工程中心也普遍认为启动经费基本可以满足创建需要, 但大量公益性技术开发和工程化资金尚需通过市场获取。

不同行业、地区内的基地资源配置差距较大

我国地区间的经济水平以及行业间的科技发展很不均衡, 直接导致面向创新基地的配置资源很难实现效率与公平兼顾。虽然中央财政采取的是较为均衡的配置方式, 但由于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二次支持中, 拉大了不同行业和地区创新基地实际获得支持的差距, 使得创新基地的实际发展不平衡。如个别重点领域的基础性研究试验基地获得支持的渠道和资金较多, 有的基地的条件建设财政投入达数亿元。另外一些关键小行业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尽管是行业内唯一的、最高水平的国家级研发机构, 但各级财政科技投入年均约百万元, 筹措的研发和技改经费只能维持缓慢而有限的设备更新。20世纪70、80年代购置的研究实验和生产检测设备仍在广泛使用, 精密度与国际先进水平望尘莫及, 对本行业的技术进步无从支撑。据对部分创新基地的调研反映, 在中西部省市由于省级财政较少对基地获得的中央财政资金进行二次配套, 而东部沿海省则进行1:1甚至是1:3配套, 使得不同地区创新基地实获支持差别较大, 中西部地区创新基地的创新能力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关于加强创新基地规范管理和均衡发展的建议

为集中有限的科技资源建设一批高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创新基地,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基地的规范化管理, 在提升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同时, 促成均衡协调发展。

保障国家创新基地的公共服务职能, 建立分类考评体系和稳定投入机制

国家创新基地的两个重要功能是自身的持续创新和对外的技术扩散。二者都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支持。应进一步明确国家创新基地的功能定位, 建立相应的考核依据和考评体系, 促进其创新能力更多地转化为技术扩散能力。有关部门可根据科研条件和能力建设的需要, 尝试建立对各类国家创新基地的稳定投入机制。

高度重视地区差距对国家创新基地发展的影响, 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央投入

鉴于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配套投入能力较弱, 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其对创新基地均衡布局的影响, 分区域研究国家创新基地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 对确因地方政府配套投入弱造成的基地运行困难, 建议对其人才引进、设备改造有针对性地加强中央级财政投入。

调动各方积极性, 健全治理模式

依托单位作为创新基地的母体, 对基地的发展及管理运行非常重要。选择依托单位建设国家创新基地, 尤其是需要跨部门、跨单位建设的综合集成性创新基地时, 应本着尊重历史的务实态度, 调动参建各方积极性, 协调解决创新基地与依托单位的关系及相关运行问题。建议围绕体制机制创新开展试点, 尝试按照产权关系理顺创新基地与依托单位的关系, 区分基地应当承担的公共职能和自身创新发展的职能, 探索公共投入和私有投入相结合的公共治理模式, 调动依托单位对创新基地发展投入和管理的积极性, 保障基地的顺利运行。

加强对创新基地的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

创新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应有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统一规划, 明确财政投入方式, 加强能力建设和绩效监测, 规范各项管理制度, 作为择优支持、稳定发展的依据。

我国科技活动对创新基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制度创新要求。

竞争性项目变数较大, 制约了创新基地的能力积累, 如果有了运行费为主的稳定支持, 那么结果将大不相同。

基地分析 篇2

(1)基地北靠虎仔山城市生态公园,西面与湖边水库水源保护区相邻,基地具备良好的外部自然环境。

(2)基地距厦门市前埔国际会展中心约1.5公里,距厦门市东渡港约10公里,距厦门市高崎国际机场约7.5公里;同时基地三面(东、南、西)均为城市干道,南面为红线56米宽的吕岭路,东面为40米宽的五石路,西面为50米宽的环湖里大道,交通十分便利。

基地分析 篇3

【关键词】动漫展会;基地;行业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450-01

一、成都动漫展会的发展趋势

下面就把成都的动漫展会发展做简要阐述,对于成都动漫展会的内容变迁和趋势可见端倪。

1998年6月,成都原创动漫杂志《科幻世界画刊》举办的成都首届漫画展览在四川省美术展览馆开幕。这是成都动漫展历史上首次动漫展会。次年,《科幻世界画刊》又在成都娇子音乐厅举办了动漫展会,COSPLAY比赛作为动漫展的保留节目,首次在成都的动漫迷面前出现,由此掀起了COSPLAY热潮至今不衰。

2003年元旦,四川工业学院国际动画艺术学院主办的成都“向日葵”冬季漫画展在世纪电脑城隆重开幕。高校和民间团体成为了成都动漫展会的主角,这也是成都COSPLAY向专业化发展的开端。

2003年9月,“第四届西部国际博览会分会场.漫画与书法文化交流展”活动顺利召开。10月,由殷商时代和成都电视台经济频道主办的成都市首届游戏宝贝电视选拔赛也拉开了序幕。

2004年1月,“(成都)国际城市动漫画展”举行。这次展览内容包括了多达30000本正版漫画书、2004幅原创漫画手稿、100部经典动画影片和8位国际国内动漫画大师现场签名。同时,西南动漫联盟则承办了“OACC首届全国COSPLAY炫风星秀大赛”成都赛区的活动。

2005年2月举办的“2005成都春季漫展”,由于漫展内容十分丰富多彩,参观人数达到了5万人左右。“CCTV2005年度原创动漫展全国优秀作品巡展”也在8月的成都登场。

2006年10月2日“金熊猫”国际动漫数字博览会举行。11月,“2006中国西部(四川·成都)文化产业博览会。动漫游戏原创大赛COSPLAY决赛”,也在成都开展,这次比赛有国内15个以上的 COSPLAY团队参加,体现出COSPLAY职业化的倾向。COSPLAY竞赛早已成为了历届动漫展会的主要内容并逐渐成为动漫展会的发展趋势。

二、成都动漫展会的拐点

成都动漫展会发展到2010年,实际上其社会效益、影响力和展会所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很难说做到了理想状态。那么动漫展会的拐点出现在哪里?这就是由省文化厅主办,市文化局、双流县政府、国家动漫游戏产业(四川)振兴基地承办的“2010首届西部成都动漫游戏文化节”。这次大型活动,把动漫产业和文化产业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在成都双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有32个项目正式签约落户双流,签约总金额达到了106亿元。如果这些项目都在计划时间内落实,那么该产业园将成为中国西部首个、也是唯一的专业动漫游戏产业园区。这是成都动漫展会从诞生以来,实际收效和影响力最大的一次。这也是政府机构出面主办的最大型的动漫展会。同时,开启了动漫会展的完整模式,成为成功举办动漫展会的范例。

2011年6月,成都欢乐谷举办了“第三届时尚文化季中国国际动漫节COSPLAY中国超级盛典成都预赛”。整个动漫主题活动吸引了国内顶尖的COSPLAY表演团队,现场演绎了精彩的动漫剧。数百名动漫真人表演者组成巡游队伍,创造出浓郁的动漫氛围。这次动漫活动,力图创建成都本地的“迪士尼乐园”效应。主要目的是抓住消费群体,产生影响并形成循环,创造出游乐园区的规模效益,并尝试打造有成都特色的动漫消费模式。总的来说,这两此动漫相关的展会与游园活动,都是非常成功的,都达到了预期目的,规模和影响力足以与常规的国际动漫活动媲美。关键是形成了成都动漫产业中展会模式的正真拐点。

三、为成都动漫展会的发展找出问题与对策

成都的动漫展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完善,到目前以具有一定的模式与运作程序。那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做以下归纳:

(一)一拥而上,缺乏深度策划

动漫会展作为新生事物,从一诞生就受到多方关注。这些关注背后的原因有很多,这也是动漫展会在开始阶段被不断的作为赢利模式,而搬上了商业展会的舞台的原因。但由于主办方和承办单位缺乏一定的动漫商业的运作常识,对动漫产业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往往缺乏较有深度的策划,在影响力与经济收益方面考虑不足。

(二)借壳发挥,主办缺少诚意

主办方背景的纷繁复杂,导致了动漫展会的目的产生了变化。在历届动漫展会中,主办方从院校、企事业单位,过渡到动漫爱好者社会团体,再转回到政府机构与大型产业园区。虽然主办单位的角色在变化,但这当中对动漫产业具有认同感的实际非常少。更多的是借用动漫展会的名义,已会展经济的方式进行牟利的商业活动,这类展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动漫产业的宣传力度,是毫无价值可言的。

(三)组织简单,扶持力度有限

动漫展会发展到今天,已经从以前单一的活动内容,发展到现在层次多样的专项主题活动,因此还要特别注意如何组织、安排爱好者团体与商业单位的场地划分。主办单位的主管部门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体现在文件层面的支持,还要在资金、协作关系上进行实实在在有力的扶持。如果只是挂名参与,那么很难通过展会来达到预想的目的。

(四)层次较低,联动机制缺乏

在成都的历届动漫展会上,动漫爱好者团体一直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对于动漫产业和动漫精神内涵的理解普遍比较肤浅,这是年龄层次和教育决定的。这说明还需要完善的机制来对动漫爱好者团体进行整合和与提高。动漫爱好者团体在动漫展会中占据着COSPLAY的主要舞台,但是由于理解层面低和态度问题,他们基本上长期处于的模仿阶段,谈不上原创创意和成规模的演出效益,这也是近几年国内动漫展会上,COSPLAY从重头戏逐渐变为配角的原因。

京滨城际铁路铺轨基地分析 篇4

1铺轨基地相关规定[2]

1.1铺轨基地选址原则

1.1.1基地位置应根据其供应范围、铺 (架) 作业量、地形地质和交通运输条件、材料供应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1.1.2基地供应半径应根据沿线铁路引入条件、工期要求、机车车辆供应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双线一般不大于200km, 单线以及无砟轨道的铺轨基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1.3基地位置宜设在铺轨起点及中间邻近铁路既有车站的线路附近, 衔接运营线便捷, 对运营线干扰小、邻近技术站的开阔地带。

1.1.4基地宜设在既有站拟扩建线路的一侧。

1.2岔线接轨规定

1.2.1基地岔线应与车站其他站线接轨, 困难条件下可与到发线接轨。

1.2.2岔线与车站到发线接轨时应设置安全线, 并应纳入联锁。

1.2.3岔线与车站有联锁的其他站线接轨时, 接轨道岔也应纳入联锁。

1.3平面布置规定

1.3.1基地的平面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车列出入便捷、调车作业顺畅等因素确定, 并应工艺流程合理, 结构紧凑。

1.3.2基地设计规模应根据综合月铺架能力和铺架方式、轨排生产方式、调运装卸作业方式确定。

1.3.3接轨岔线纵坡不宜大于6‰, 困难条件不应大于12‰;平面曲线半径不宜小于300m;道岔不应小于9号。

1.3.4相邻料堆的间距不应小于0.7m。

1.3.5基地内股道间距和建筑限界应满足大型机械和机车车辆的作业停放、进出及检修要求。

1.3.6门吊装卸线应设在平直线上。

2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城际铁路工程 (简称京滨城际) , 位于环渤海京津冀地区, 线路起自北京枢纽北京通州站, 向东经通州区、河北廊坊市、天津宝坻区、天津北辰区、天津东丽区、天津滨海新区, 迄于天津地区滨海站。线路全长171.785km, 其中北京通州站至宝坻南站段与京唐城际共线, 线路长度为73.96km;宝坻南站至滨海站为新建线路, 新建长度为97.825km。全线时速初测阶段拟定为350km/h, 无砟轨道, 铺轨采用500米长轨条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

本项目中宝坻南站为高架站, 滨海站为路基站。周围铁路网纵横交错, 十分发达, 但多为客运专线。新建线虽处于平原地区, 但是在天津市范围, 受外部控制因素较多, 选择合适的铺轨基地存在一定的难度。

3铺轨基地分析

3.1铺轨基地布置方案。目前每个铁路局都有焊轨基地, 新建铁路[4]不再现场焊轨, 本线为无砟城际铁路工程, 故铺轨基地内不设置焊接长钢轨及道砟存放场地, 但应建设水塔、油库、机车检查坑等设施, 对工程列车进行加水、加油、检测等作业, 还要放置各种起吊装卸设备, 进行轨料的卸车与装车。另外, 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施工具有机械化作业量大、站间距长、区间要多次补给动力等特点, 故而还需在铺轨基地内设置指挥调度中心。且其作为大型临时辅助设施, 轨道工程的大本营, 内部还应建设一些小型临时生活设施。针对本项目特点, 基地内初步布置为5股道, 其中1道为机车检修停放线;5道为长轨存放、装卸线;2、4道为轨料储存、装卸线;3道为调车线。

3.2铺轨基地比选。根据施工组织方案要求, 本项目设置一处铺轨基地, 另基于新建线的相关规定, 设置一处存车场。本项目中将100m定尺钢轨运输至沙河焊轨厂焊接成500米的长钢轨, 之后再由沙河焊轨厂运输至铺轨基地。故从可行性与经济性方面考虑, 考察既有线中的货线或可以办理货运的车站与新建线路基段可以衔接的地方是否有条件设置铺轨基地。根据基地设置原则, 再经过现场踏勘, 北环线的北塘西站与大毕庄站满足接引条件。

3.2.1位置比选。方案一:北塘西站铺轨基地。北塘西站铺轨基地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北环线北塘西站东侧即后方约0.3公里处。运轨走行线由既有北环线北塘西站西侧咽喉区到发线出岔引出, 东折后引入铺轨基地, 最终与新建京滨城际存车线衔接, 由京滨城际存车场向小里程进行铺轨。亦可与京滨城际的存车场做到永临结合, 但考虑到该地块儿为军队用地, 征地时间具有不确定性。 (图1)

方案二:大毕庄站铺轨基地。大毕庄站铺轨基地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北环线大毕庄站东侧约1.8公里处。运轨走行线由既有北环线大毕庄站大里程端咽喉区线位右侧牵出线引出, 向东需设置平交道口穿15米宽的跃进路, 然后通过施工便桥跨40米宽的西碱河, 再下钻在建的高速公路边跨, 折向东南方向到达铺轨基地位置, 最终与新建京滨城际路基段衔接, 向两端进行铺轨。 (图2)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方案一、二各有优势。方案一的征地可以做到永临结合, 但政策与时间上可能存在不便利情况。方案二可以向两端同时铺轨, 从而缩短关键线路上的时间。但是从大毕庄站牵出的运轨走形线较长, 且存在3个控制要点, 虽然在工期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优势明显, 但亦增加了人、材、机的费用, 增加了工程预算。

3.2.2规模、工程数量比选。方案一:场内荒芜且范围空旷无拆迁。但场地周边有在建的津秦存车场和一条建了一半的规划路。施工用电和施工用水均可从北塘西站接引。另外若选择该方案则还需拟建一条施工便道连接到塘黄路用于材料的运输。

方案二:场地范围现为基本农田, 农作物以玉米为主, 且场地范围空旷, 只存在一间小活动板房与些许电线杆需拆迁。施工用电用水可接引正在建的高速公路的水电, 也可接引附近村庄的。可利用在建高速公路的施工便道, 也可新建便道连接到跃进路进行原材料的运输。

方案二的场地规模虽较方案一小, 但也能满足铺轨基地的设场要求。场地内虽有少量拆迁, 但施工便道相对比方案一灵活。方案一范围内为荒地而方案二为基本农田, 应遵循尽量少占农田的原则。在布置方案、位置、规模确定的情况下, 可以计算工程数量, 进而估算铺轨基地的投资成本。本专业主要进行施工组织计划和概预算编制。根据铁建设[2006]113号文[3], 铺轨基地中的小型临时设施费在施工措施费中已含, 不单独计列。铺轨基地的建筑工程费主要由征地、拆迁、铺轨 (含拆除) 、铺岔 (含拆除) 、土石方、长轨存放平台等工程数量确定。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虽然方案二比方案一的拆迁、铺轨、铺岔工程数量大, 但如果两个方案在征地数量一样的情况下, 其土石方、长轨存放平台工程相差不大。

3.3铺轨基地研究对照。 (表1) 铺轨基地的设置地点考虑与既有铁路联络便利, 同时也要考虑各基地间的工程量相对均衡, 以及水源、电源、公路运输等条件相对便利, 尽可能减少临时工程, 少占农田耕地。

4结论

综合以上优缺点分析, 通过政府部门接洽协调, 方案Ⅰ场地问题得到解决, 故暂推荐北塘西站铺轨基地作为本项目的铺轨基地。

本文结合京滨城际, 基于铺轨基地的相关规定, 再通过实地考察, 规划设计了两个方案, 从可行性与经济性, 对每个方案的布置、位置、规模及工程数量进行分析, 最终考虑接岔位置及交通便利情况, 兼顾永临结合、少占农田耕地的原则, 解决了铺轨基地选址这个难题, 有效降低了投资。另外从本专业的角度, 提供了一种研究铺轨基地经济性的思路, 为城际铁路铺轨基地的设置与设计提供了参考。

摘要:铺轨基地设置规划是否合理对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影响巨大。结合实际, 从可行性与经济性上, 对京滨城际铺轨基地的选取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际铁路,铺轨基地,分析

参考文献

[1]铁建设[2009]226号.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S].

[2]铁建设[2008]189号.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S].

[3]铁建设[2006]113号.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 (预) 算编制办法[S].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问题分析 篇5

基本情况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包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我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开展1年多来,完成全县626个行政村的外业地籍测量,完成592个行政村的权属调查工作,共调查宅基地23万余宗,集体建设用地1000余宗。会审完成22.55万宗宅基地,901宗集体建设用地,符合确权登记发证的宅基地19.87万宗,集体建设用地820宗,发证率分别达到88.12%和91.01%,会审后记录已全部完成公示,并拍照存档。目前正集中进行数据库建设和证书打印工作。

现行农村宅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宅基地面积严重超标

我县虽然在1991年经县政府平政发【1991】114号文规定了全县所有村庄的宅基地使用面积,但从本次调查的结果看超用地限额现象十分突出。尤其是南部山区乡镇宅基地超标准更为严重。

2、农村出现大量闲置宅基地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富裕起来的农民纷纷进城购房。他们留在农村的宅基地,受现行法律、法规的限制,不能进行公开合法的转让,但这些宅基地是通过合法途径得到的,村集体组织也无法收回进行处置,闲置了大量宅基地。

3、村、镇建设规划落后

村、镇建设规划不理想,农民住宅处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之中,经常出现“只见新屋,不见新村”的现象。居住规模小、生活基础设施缺乏的自然村依然大量存在,大量分散建造的农居,不仅使村、镇建设规划难以落实,而且也导致自然村缺乏必要的生活基础设施,环境脏、乱,居住质量很差。尤其我县的南部山区农村,宅基地建设更是“随处建”,村庄建设无规划可依。

4、宅基地纠纷不断

从本次我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的情况看,有较多争议宅基地是因为“买卖”双方争议造成的。

随着农村房屋买卖的出现,宅基地转让不可避免,但这些宅基地的转让行为并不受现行法律、法规的保护,属于私下流转。双方一旦发生矛盾和纠纷,法院只能要求双方自己协商解决。由于缺乏法律的约束,双方矛盾容易激化。

5、宅基地权属来源不清

我县农村宅基地数量庞大,但具有合法权属来源的宅基地数量却很少,从最新的统计数据看,全县符合发证条件的宅基地198718宗,有合法权属来源的宅基地90505宗,无合法权属来源的宅基地达到108213宗。如此多的宅基地没有合法权属来源就意味着这部分宅基地不经县政府审批将无法进行证书打印,从而无法尽快实现产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6、市国土局对证书打印工作提出新要求

1、市国土资源局召开了全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培训班,按照最新的市局领导的有关要求,我县需布设从县局到各镇、开发区国土所的专网,通过布设专网,安装服务器进行逐层发证电子审批,此项工作花费较大,并且需要一段时间,希望县政府予以支持。

2、根据市国土资源局有关数据库建设的要求,要对完成的worlk图形数据库转化成arcgis数据库,此项转化需要购买正版的arcgis软件,转化后的图形数据库需要导入发证系统属性管理库,而根据市局的要求,发证系统属性管理库需要购买正版的oracle软件进行转化后打印证书。此项工作解决了部分目前无法解决的数据转化问题,但增加了运行成本,尤其时间上的耗费更是突出。意见建议

一、积极落实集体会审成果

县国土资源局从今年年初到7月初对全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逐村逐户集体会审工作,形成了所有村庄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的会审记录,并经多方签字确认,加盖村委公章。

1、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前集体会审让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当中,让农民群众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真正发挥群众作用,汇聚群众智慧。

2、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前集体会审,能够全面、准确、明晰的掌握农村宅基地现状。

3、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前集体会审有效避免和化解了因宅基地引起的纠纷和矛盾,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

4、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前集体会审能够依法确认农民的权益,保证“颁铁证”、“发实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留“后遗症”,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

5、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前集体会审为今后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用地、有效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保障。

集体会审工作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要在此基础上加快落实会审成果,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二、加强宅基地规范管理

通过集体会审工作,许多村两委干部明白了村庄合理规划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希望在此基础上加强全县农村宅基地建设规划的管理,出台较为细致的规划许可程序,各镇规划宅基地时要严格按照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该村宅基地用地限额进行审核,坚决杜绝超大面积宅基地和违法宅基地的出现,使得农村宅基地地建设规范合理,彻底扭转农村宅基地私自乱建的问题。

三、加快宅基地入市流转

农村宅基地存在较多闲置现象,闲置本身就是一种浪费,在加强规范用地的同时,要对闲置宅基地进行有序合理分配,尽快实现全县宅基地的无偿收回流转制度,实现农村宅基地的有序规范交易流通,盘活农村土地,实现高效利用。

四、宅基地合法权属来源落实

基地分析 篇6

关键词:鄂尔多斯市 煤炭 新型能源产业 基地建设

前言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总体面积约为8.7km2,共有人口139.5万。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经过专业勘测已经得出煤炭拥有量数据为1700亿t,在全国煤炭能源中占有13%的比例,纵观蒙古地区煤炭资源来看,鄂尔多斯市的煤炭占有量已经达到半数以上,而且煤种齐全、煤炭质量优良,属于比较理想的化工、动力用煤。鄂尔多斯市煤炭产业的不断发展,预示着我国能源供应危机得到有效缓解,同时也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

1、鄂尔多斯市煤炭能源产业提升面临的挑战

1.1、水资源工程性不足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

地域性特征导致鄂尔多斯市常年干旱少雨,水资源蒸发量非常大,人均水资源占有率远不如全国人口平均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鄂尔多斯市的新型煤炭能源产业也在不断发展,煤化工产业已经成为鄂尔多斯市政府六大煤化工产业基地建设之一,多数大型的煤化工产业项目已经在建设与规划进程中。但是煤化工产业建设过程中需耗费大量水资源,将会严重影响到鄂尔多斯市的水平衡。陆续建设的煤化工产业将会在某一时期达到用水高峰,这种资源短缺性的缺水问题将会影响工程项目的进度。

1.2、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影响煤炭开发和就地转化

以生态环境角度来看,鄂尔多斯市的地理位置属于农牧交错地带,其气候特征是半干旱过渡干旱,其自然环境特征是草原过渡沙漠、风沙高原过渡黄土高原,以至于鄂尔多斯市常年处于少雨状态,这种干旱的气候导致蒸发量过大,以此引发地表植被稀疏、物种单一化、生态基础条件差、稳定性能不高、自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与恢复能力弱等问题。但是鄂尔多斯市新型煤炭能源产业的发展,是对煤炭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这一过程会涉及到煤电、煤化工等项目的建设,以当前生态环境条件来看将会引起严重的制约。

1.3、煤炭外运通道能力不足限制煤炭产能的发挥

目前,鄂尔多斯市交通道路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纵观铁路工程总量与路网密集程度,能够看出当前鄂尔多斯市境内铁路密度相对较小,尚未形成有效的交通网络,而且铁路多数均为单线运输,这种技术标准低、运输能力差的运输工具对煤炭新型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会提供有效的帮助。新型煤炭能源产业基地的铁路支线非常少,且相关煤炭运输的集装、发运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尚未完善。铁路建设工程受到铁路网的制约,所以鄂尔多斯市内的短途运输只能依靠公路。在未来的发展中,鄂尔多斯市新型煤炭能源产业结构将不断得到优化,资源转换的能力将大幅度提升,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外运输能力的增涨,当前的运输能力不能够是适应与满足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

2、新型能源产业“三大”基地建设规划与措施

2.1、建设资源节约、环境良好型矿区

第一,根据“十二五”中提出的“1个亿吨级、2个五千万吨级和5千万吨级”建设目标,打造鄂尔多斯市特大型煤矿区,并以区域内资源再循环利用为建设核心,实现煤矿新能源产业“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一些列生产路径,科学合理利用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并且保证生产过程中资源节约不浪费。

第二,矿区建设目标应以高效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工业废弃物、安全生产以及循环利用为主,主要突出矿井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性。

第三,建设过程中考虑到产业布局因素,要建设与中小型煤矿相匹配的资源综合利用基地,能够循环利用群矿的工业废弃物,以此建设环境良好的矿区。

2.2、建设国家重点火力发电基地。

随着社会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落后产能势必要经历淘汰。所以,利用鄂尔多斯市能源优势,不断优化火力电源布局,在黄河地区利用超临界、超超临界等先进机组和空冷装置,来组建大型及特大型的火力发电基地。对于矿区、选煤厂这些燃料来源交便利的区域,应主要发展中煤、煤泥等一些热值较低的燃料发电项目。通常情况下火力发电基地的建设布局规划是:第一,常规的发电站建设要沿黄河地区;第二,热电联产项目要建设在旗政府所在地或主要工业园区,这部分区域的采暖热负荷和工业热负荷比较集中。

2.3、建设先进科学的煤化工产业基地

当前,鄂尔多斯市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核心是系统化、节约化、集成化、大型化以及基地化,以此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大型建设项目,以内蒙古多个地区为建设载体,建立以石油替代产品为重点的煤化工产业。其中主要包含五种生产链条:第一,甲醇-希烃产业链;第二,甲醇一碳一化工产业链;第三,煤制合成氨一精细化工产业链;第四,煤制油产业链;第五,煤制天然气产业链。在此基础上,不断延伸与发展产业链条,以产业升级为目标提高加工工作力度,实现纵横交错的网络化产业发展布局。

鄂尔多斯市煤炭能源产业的发展受到水资源、环境换量、运输能力等因素影响,结合自身的煤炭资源利用量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可以规划出能源重化工基地煤化工主要产品发展规模。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条例的出台,国家改革力度在不断加大,鄂尔多斯市在发展进程中势必要面临一些结构上的调整与新型产业化项目的组建,如若不然,将阻碍鄂尔多斯市煤炭能源的合理利用,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资源发展也是一种严重的制约。所以,鄂尔多斯市应抓住这次改革机会,以新型煤炭能源基地发展建设为主,对煤炭行业进行结构上的优化与调整,并以强化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进行资源整合与再利用,凸显出鄂尔多斯市资源优势,并科学合理利用这一优势为为鄂尔多斯市经济、自治区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鄂尔多斯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布局总体规划[R].鄂尔多斯市煤炭局、国土资源局,2013.

[2]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1.

[3]舒歌平.煤炭液化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分析 篇7

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1.1 数据来源

2013年6月, 课题组成员利用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与参与式评估相结合的方法, 到河南省的12个区县21个村庄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 一共发放问卷420份, 收回问卷407份, 有效问卷350份, 有效率为83.3%。

1.1.1 被调查农户特征。

在350户有效调查问卷中, 90%的被访谈者为男性, 年龄多为40岁以上, 其文化程度集中在小学、初中水平。户主家庭人数以三口之家、四口之家和五口之家为主。家庭收入水平多集中在三万元以内, 占60.00%。收入来源以非农业收入为主, 占64%, 具体见表1。

1.1.2 农户宅基地使用情况。

在350份有效问卷中, 农户宅基地使用权面积普遍较高, 宅基地占地面积150m2以上农户占被调查农户数的90.00%。农户仅有一处宅基地的占总户的74.86%, 有2处及2处以上宅基地的家庭占25.14%。整体上, 农村宅基地容积率偏低, 土地利用率不高。13.43%的被调查农户宅基地容积率低于0.4;63.43%的农户宅基地容积率介于0.41~0.80之间。关于农户有无空闲宅基地的调查显示:82.86%的农户家庭无空闲宅基地, 17.14%农户有空闲宅基地。92.29%被调查农户宅基地的主要用途是用于满足自身居住, 仅有7.71%农户的宅基地用于自身居住, 还用于出租、个体经营等其它经济活动。具体状况见表2。

1.2 指标选择

借鉴学者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研究结果, 本文选择年龄、文化水平、家庭收入水平、家庭人口规模、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因变量, 分析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

(1) 年龄:农民年龄越大, 思想越保守, 对宅基地的“祖业”观念越强烈。假设农户年龄越小, 越愿意退出宅基地。

(2) 文化水平:一般来说, 受教育年限越长, 文化水平越高, 越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 其在城镇就业的能力也越强。假设农民文化水平越高, 其退出宅基地的意愿越强烈。

(3) 家庭收入水平:家庭收入水平越高, 在城镇买房、落户的可能性越大, 对生活需求的层次越高, 成为城镇居民的意愿也迫切。因此, 假设家庭收入水平越高, 退出后宅基地的意愿越高。

(4) 家庭人口规模:家庭人口规模越大, 农村宅基地作为生产资料的功效越大。假设家庭人口越少, 其宅基地退出意愿越强。

(5) 家庭收入来源:如果家庭人口中大多从事农业生产, 对宅基地的依赖性就强。若家庭人口中大多从事非农业或外出务工, 其对生活环境改善的愿望就越大。假设家庭中外出和非农务工的人口比重大, 宅基地退出的意愿高于家庭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2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分析

2.1 农户年龄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关系

通过对被调查农户所处的年龄阶段与闲置宅基地退出意愿进行相关性分析, 发现农户年龄越小, 相对来说其退出意愿也越强烈。在被调查农户中, 年龄段处于30岁以下的, 赞成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约占74.70%;年龄段处于30~39岁之间的, 赞成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约占71.60%;年龄段处于40~49岁之间的, 赞成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约占51.40%, 而年龄段处于50岁以上的, 则只有40.70%的农户赞成宅基地使用权退出。随着年龄的增加, 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意愿呈下降趋势。

2.2 农户文化程度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关系

通过对被调查户主所受教育水平与其退出意愿进行相关性分析, 发现户主文化程度越高, 其退出意愿也越强烈。在被调查农户中, 文化水平处于大学及以上的农户, 其赞成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比率占74.90%;文化水平处于高中阶段的农户, 赞成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比率为47.10%, 文化水平处于初中阶段的农户, 赞成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比率为36.42%;而文化水平在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农户, 仅有7.56%的农户赞成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显然, 随着农户文化水平的提高, 对新政策和新事物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更强, 更易于退出闲置宅基地。

2.3 农户家庭年收入水平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关系

通过对被调查农户家庭年收入水平与其退出意愿进行分析, 发现农户家庭年收入水平越高, 其退出意愿越强烈。在被调查农户中, 家庭年收入水平在5万元以上的, 赞成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比率占78.90%;年收入水平在40001~50000元之间的, 赞成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比率占66.10%;年收入水平在30001~40000元之间的, 赞成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比率占48.70%;年收入水平在20001~30000元之间的, 赞成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比率占36.40%;年收入水平在10001~20000元之间的, 赞成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比率占35.20%;而年收入水平在10000元以下的, 则只有23.10%的农户赞成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显然, 随着农户家庭收入的增加, 赞成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比率在提升。说明农户收入增加后对宅基地的依赖性逐渐下降。

2.4 农户家庭人口规模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关系

通过对被调查农户家庭人口规模与其退出意愿进行相关性分析, 发现农户家庭人口越少, 相对来说其退出意愿也越强烈。在被调查农户中, 家庭人口数量在3人及以下的, 赞成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比率约占65.20%;家庭人口数量为4人的农户, 赞成宅基地退出的比例为44.60%;家庭人口数量为5人的农户, 赞成宅基地退出的比例为14.00%;家庭人口数量为6人的农户, 赞成宅基地退出的比例为4.80%;而家庭人口数量为7人及以上农户, 发现被调查农户无一人赞成宅基地使用权退出。随着家庭人口规模的增大, 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意愿呈下降趋势。

2.5 农户家庭收入来源与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关系

通过对被调查户主家庭收入来源与其退出意愿进行相关性分析, 发现户主家庭收入来源与宅基地使用权退出意愿相关性没有其他上述几个因素显著。分析发现, 以纯农业即以务农为主的农户, 一般来说不愿意放弃宅基地, 其赞成退出宅基地的比率仅为19.40%;完全自主创业的农户, 其赞成退出宅基地使用权的比率较高, 为59.70%;在本地和外地务工的农户, 其赞成退出宅基地的比率分别为23.50%和34.00%, 调研中发现, 这部分农户大多是兼业型农民, 农忙时回到村庄, 农闲时到本地或外地的企业打工, 宅基地对他们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3.1 结论

(1) 农户年龄越大, 其退出宅基地的意愿越弱。

(2) 文化程度与宅基地退出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农户文化水平越高, 其退出宅基地的意愿越强。

(3) 家庭收入水平越高, 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意愿越强, 相反, 则越弱。

(4) 农户家庭人口规模与宅基地退出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家庭人口越多, 其对宅基地的生产资料功能需求越强烈, 其宅基地退出意愿低于家庭人口少的农户。

(5) 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非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明显强于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的农户。

3.2 政策建议

针对以上结论, 为推进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 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一是加强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工作, 增强农民就业竞争力。通过开展对农民的就业教育, 培训适合农民的就业技能, 使其能够在城镇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和增强就业的稳定性。二是建立有偿的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对于一户多宅及超标占用宅基地的农户而言, 对其超出法律法规规定标准的宅基地部分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实行农村宅基地收费有利于农村土地产权的建立, 加快农村土地资源的市场化进程, 推动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引导农户建房逐步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三是建立宅基地地价评估体系。建立健全的宅基地估价体系对制定合理的土地价格, 保障土地交易者的利益, 实现土地资产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可为集体土地市场提供地价标准和宏观导向, 又是实施土地公平交易、合理征收土地税费的基础。四是建立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研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农民自愿退出宅基地的经济补偿机制, 开发农民宅基地的经济价值, 剥离宅基地的保障功能。

参考文献

[1]许恒周.基于农户受偿意愿的宅基地退出补偿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 2012, 26 (10) :75-81.

[2]胡银根, 张曼, 魏西云, 等.农村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测算[J].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3) :29-35.

[3]彭长生, 范子英.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2) :154-162.

[4]陈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J].中国农村观察, 2012 (3) :26-36.

东北老工业基地总量性失业分析 篇8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问题集中、困难重重的代名词。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体制转轨和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不适症状,被媒体称之为“东北现象”。而“东北现象”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下岗数量集中、庞大、再就业困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一)城镇的基本情况

1. 城镇登记失业人口

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通过对东北三省各自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进行加权平均,可以计算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每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1995年-2006年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率呈现出整体上升的态势,并且上升的幅度较大。1995年其失业率还控制在2.7%,但2006已达到了5.4%,整整扩大了两倍。而且通过和国家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进行比较,进一步发现,除1996年和1998年这两个年份外,其余年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率都要远高于国家水平。而且在最近2年,这个差距明显扩大。

2. 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失业情况

我国的下岗失业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大规模出现的一种经济现象。自那时起,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成了下岗失业的多发地。1996年,下岗职工占职工总数最高的省份是辽宁省,为14.2%,其次为黑龙江省占13.8%,吉林省的下岗职工比例也高达10.3%位居全国第七。随着2005年底东北三省下岗向失业并轨工作的结束,那些并轨后仍未找到工作的人员,自然而然被卷入失业的大潮。

(二)农村的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作物占农业种植面积84%,三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粮食产量12%左右。但是由于规模小、粮食政策不到位、农业结构不合理等多种因素,造成目前所谓的“新东北现象”,表现为农产品大量积压、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经济效益下滑。东北地区农民的纯收入增长率下降、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的局面,必然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量性失业原因分析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以总量性失业为主,总量性失业表现为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或劳动力需求相对不足。就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总量性失业来说,劳动力供求两方面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总量性失业的供给分析

1. 人口生产的无计划性是决定劳动力供给规模的首要因素

20世纪70年代中期,东北地区普遍开始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这个政策在80年代开始演变为“基本国策”。但是,在这个统一的国家制度中,在城镇和乡村执行过程中,生育标准一直存在不一致问题。城镇家庭实行的是“一对夫妻一个孩”,而农村家庭实行的却是“一对夫妻一对孩”的政策,而且不同的县市在执行过程中,对农村的生育指标进一步的放松、放宽。由此,劳动人口的负担系数进一步增加。

2. 国有企业释放的富余人员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的阶段性增加

在计划经济下,由于实行一种计划型就业体制,国有经济中沉淀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在改革开放后,国有经济被要求与市场经济接轨,国有企业必须释放出富余的劳动力。随着国有经济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原来属于就业的劳动力,有很大一部分变成了要求重新就业的劳动力。在市场经济国家,因市场竞争会有企业破产,从而也会发生就业的劳动力向要求重新就业的劳动力转化,但它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持续的时间上,都与国有经济调整所引起的这种变化不能相比。

3.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的持续性增加

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已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3.2倍.虽然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2000年开始已经跨越了贫困线标准向小康社会转变,但和城镇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样的差距必然推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总量性失业的需求分析

1. 产业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劳动力需求的扩张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产业结构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开始实现工业化。在很短的时间里,赶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步伐,因而在工业化过程中表现出急躁的倾向,结果产业结构走上了一条畸形发展的道路,实现工业化变成了片面发展重工业。人们都知道,重工业与轻工业相比,其资本的有机构成高,劳动的就业弹性小。

2. 所有制结构调整迟缓限制了劳动力需求的增长

198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使私营经济取得了合法地位。但在党的十四大召开之前,一直没有得到顺利发展。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历史表明,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步伐十分缓慢,非公有制经济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3. 技术进步的不合理弱化了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张效应

发达国家因为技术进步而使工业内部的就业弹性下降。但是,在就业弹性因技术进步下降的同时,与技术进步有关的上游产业,如教育与培训,研究与开发,面向生产的服务与咨询等一系列产业和技术进步所需的先进技术设备制造业得到快速扩张,技术进步并没有引起全社会总就业弹性的下降。而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技术进步过程中,不但未能使“第二次就业效应”、“补偿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充分的发挥出来,而且还由于技术进步多以“外生技术创新为主”,从而使得就业链条的上端留在了区外或国外。

4. 国家宏观经济的逆就业倾向限制了劳动需求的增长

从1998年开始,中央实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具有了明显的扩张性,旨在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然而,无论是调控取向还是调控措施,都不具有明显的推动就业的效果。以2002年为例,当年国债投资实际完成额约933亿元,按照投资比重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农林牧渔业(25.5%)、交通运输邮电业(18.8%)、电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6.0%)、制造业(13.9%)、建筑业(8.7%),累计占全部国债投资的83%(刘如海等,2003)。而通过对各行业的就业密集度指数测算表明,交通邮电、电力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制造业、建筑业和商贸餐饮业的就业密集度指数是依次大幅度提高,但它们在国债投资中的优先顺序却恰好相反,即积极财政政策所引导的重点投资领域,却恰恰是就业密集程度低的行业。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失业的治理

(一)控制劳动力供给的增长

1. 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即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2.23‰,一亿多人口的基础,每年增长223万,10年以后人口总量仍然要有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在这个地区必须要通过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来控制人口的增长幅度。但在计划生育的具体实施细则上,与以往相比应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有所调整。如在农村实施国家政策性奖励扶助。

2. 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发展教育,从短期看可以减少总量上的劳动力供给,从长期看可以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避免劳动力供给与需求错位。

(二)扩大劳动力需求

1.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蒋选博士曾对我国1978-2000年间三次产业的边际就业弹性进行过分析。经研究表明,虽然第三产业的边际就业弹性也在下降,但是无论是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比,还是与总体的边际就业弹性相比,第三产业的边际就业弹性都排在第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第三产业中大部分行业的发展还比较落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样它必然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

2.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推进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就业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国有经济变成了劳动者净流出的领域,新增的就业岗位绝大多数由非公有制提供。而非公有制经济多为中小企业,其劳动密集程度高,就业渠道多样,就业方式灵活,进入的“门槛”也比较低,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是市场活跃的基本力量。

3. 增强科技进步对就业的扩张效应

科技进步在一定条件下对就业也会产生“第二次就业效应”、“补偿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为发挥科技进步扩张效应,应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加快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那些产品需求弹性大的产业的进程;其次,通过科技进步开发新产品,开拓新服务,创造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实现科技进步的“补偿效应”;另外,对政府来说,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产业要注意产业的关联度。对关联度高的产业,通过科技进步的上述效应不但可以增加本产业的直接就业,而且还可以增加相关产业的间接就业。

4. 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的单纯CDP取向

政府在引导社会投资时,应注意参照各行业的就业吸收能力确定重点投资领域的优先顺序。信贷政策要改变那种偏好大项目、大企业、国有经济的倾向,充分重视中小企业、农村非农企业的资金需求,取消不合理的人为障碍,使各部门有平等的机会获得资本要素,以发挥其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作用。

5. 积极发展农村经济

在目前城镇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农村依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战场。所以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拓宽农村的就业渠道。首先,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其次,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当务之急是办活乡镇企业,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努力实现乡镇企业再次创业;另外,要加快城镇化进程。

摘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过程中,失业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失业以总量性失业为主。从总量性失业的供求分析,人口生产的无计划性是决定劳动力供给规模的首要因素,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的持续性增加,产业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劳动力需求的扩张,所有制结构调整迟缓限制了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东北老工业基地失业的治理,应控制劳动力供给的增长,扩大劳动力需求,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科技进步对就业的扩张效应。

关键词: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总量性失业,劳动力供求

参考文献

[1]A bowd and Kramarz.The costs of Hiring and Seperation[J].Lab or Economics,2003,(10).

分析高山茶叶基地的防雷保护措施 篇9

1 高山茶叶基地中接地线的防雷技术

在雷电情况高发的基地和地区,如果没有良好的防雷技术,那么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经济损失是必不可免,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采用防雷保护措施来保护高山茶叶基地安全,我们可以在进行防雷保护措施中,采用接地防雷的方式以及防雷器和防雷箱的手段来进行的高山茶叶基地的防雷保护措施,接地防雷方式,可以说在防雷保护措施中,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认可,在很多工程防雷施工中也采用此类防雷保护措施来进行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在高山茶叶基地防雷保护中我们可以采用的接地分类连接的方式来进行高山茶叶基地的防雷,在进行防雷施工中,可以采用一些避雷针的装置,然后进行汇流方式一点接地,将其各类接地线连接在地下的同一个地网中,采用分类连接的防雷方式,主要是为了分开接地线使用途径,将其接地线的功能区别分开,禁止不是同一类型和不是同一地区的接地线,连接在一根接地线中,这样会避免在防雷保护中,反击的情况发生,汇流的方式进行一点接地,就是将其电汇总在一个汇流点中,中间不进行混接,然后通过汇流点用一根线将其汇总的电流引导同一个地网中,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和意义上,避免了回路电流的情况发生。

2 高山茶叶基地中防雷器以及防雷箱的防雷技术

防雷器和防雷箱可以说在进行高山茶叶基地防雷保护措施中,在成本方面以及安装方面相对来说要高一些,但是其防雷的效果可以说具备非常好的效果,可以说其防雷箱技术性具备先进性的条件,在进行雷电防止过程中,可以说防雷技术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必须要做到严谨和严密,这样才会在根本上消除其高山茶叶基地的雷电隐患,在防雷器和防雷箱的选择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其实际情况,来进行防雷设备的选择,避免浪费资源的情况发生,在进行防雷箱和防雷器的安装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安全的原理,因为在防雷保护措施中,其防雷的技术和方式是被分为不同的等级的,在高山茶叶基地的防雷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采用建筑物中安置的一级(B级)防雷器来进行的高山茶叶基地的防雷保护,在进行防雷保护中,我们可以采用模块化的方式来进行防雷的设计,可以采用三加一的保护结构来进行防雷器的设计,使其三个模块进行相线对零线的保护,因为在安装防雷箱和防雷器的过程中,可能会需要一定的电源,因此,如果在高山茶叶基地防雷保护中安装防雷箱还有对其电源进行的有效的防雷措施保护,安装一级防雷器还可以对电源中交流和直流中的电路进行雷电过电压的保护,如果电源发生了故障防雷器还会发出故障信号,一方面可以帮助高山茶叶基地进行防雷保护,另一方面还能够对基地中的用电设施进行保护。

3 结束语

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分析 篇10

1.1 核心思想

做到因地制宜、科学的规划, 合理的布局, 依靠科技进步, 以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为核心出发点, 来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在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 逐渐实现农业从量到质的效益型转变、从农产品供给到农民增收的转变。通过政府手段推动工作转型, 向市场大环境靠拢。

1.2 目标

创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新型体系, 健全完善主要农产品的加工质量安全标准。随着体系的逐渐健全, 提高农产品在我国生产总值的占有率, 使农产总值逐年递增3%左右, 并大力推动经济作物基地和畜牧业基地的建设以及产业化经营链。

2主要原则与重点领域

2.1 主要原则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旨的原则,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地区的优势, 因地制宜, 充分调动地区相关的资源、技术等核心优势, 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技术同时, 引进优秀的先进技术。

2.2 优质粮食基地

在各地区建立相应的具体目标, 分段实施建设计划, 并通过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手段, 满足消费者需要, 完善建设精米加工与出产一条龙, 加大日出产量, 提高整体规模。同时, 农业局负责建立无公害基地, 各地方企业要严格进行无公害生产, 打造出优质的无公害产品品牌。

2.3 优质油料基地

在个别关键性地区, 生产模式单一, 甚至没有大型企业生产精炼油、高烹油来拉动地区毛油生产的再升值。要重点抓住全国建设的相关政策机遇, 扩大地区建设的开发和规模, 同时农业局主要负责起无公害原料基地的建设, 严格监控企业按无公害生产规定的生产, 致力于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不仅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还要能够抵制国外进口市场的冲击。

2.4 优质茶园建设

以重点企业带动, 以高质量、高效益为中心, 重点发展中低茶园建设与改造, 不断更新硬件化设施, 更新优良品种。有效运用农村富余劳动力, 通过建立优质茶园, 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

2.5 优质中药、香料

要依靠地区的优势特点, 主要培养适合当地环境的中药示范园。结合地区风土民情, 发展相关的香料种植、生产, 以提高整体效益。

3发展基地建设的工作

3.1 制定发展规划

各地区、各乡镇要结合自身实际资源优势, 地区对基地建设的意见, 拟定出适合各乡镇的发展规划, 认真组织实施。同时, 各县级涉及到农业相关的部门要做好乡镇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相关手段。

3.2 创新生产经营机制

积极带动各基地的重点企业, 同时定向投入、服务、收购等手段, 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 同时与农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 建立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在企业向农民订购原材料时, 要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返还。

3.3 大力发展重点企业

对农产品加工生产的主要企业, 要大力扶植和放宽相关政策。实行优质的农产品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以及销售服务的整体化经营。同时重点加强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带动能力、竞争能力等建设。支持重点企业引进农产品加工方面的技术、企业管理经验的学习、资金等, 进而提高相关农产品的加工水平, 增强其在农产品加工生产、销售方面的市场竞争力。

3.4 建立完善质量安全体系

各地区要参照国际标准, 建立完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 加强对绿色、无公害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同时要设立绿色、无公害产品、加工样板、无公害产品生产的专柜。不断完善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检验手段, 严格把控质量申报、认证、管理等工作, 严格农产品的生产、质量监控、检测和检查等项目的执法。

3.5 其他相关政策

企业从事农产品的建设开发以及经营, 应优先审批, 按照规定标注进行执行。稳定发展农业科技队伍同时, 大力增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以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等基础方式, 实现创办农业企业和农业产品加工业。

4结语

大力发展和建设优质农产品产业基地, 一方面对农产品的技术研究追赶世界领先水平, 增强国内农产品生产质量;另一面能够更有效地带动地区经济水平增长, 对各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很大引导作用, 有效利用了农村富余劳动力。

摘要:建设优质农业产品基地, 并加速开展农业产品的加工, 可以极大地促进优化农产品的产业链条和区域布局。要增加农业综合效益以及农民的收入, 首要提高农产品的综合利用, 转化增值水平。通过建设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加工等手段,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核心出发点, 积极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 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基地建设,农业产品,产业经营

参考文献

基地分析 篇11

关键词:野外实习;地理科学专业;实习基地;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1-0135-02

野外实习是地理学科专业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开展野外实践教学是学生将地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步骤,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野外工作技能[1]。我院地理学科专业野外实习的主要内容有:地质地貌实习、气象气候实习、水文实习、土壤实习和植被实习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立野外实习基地的意义

学生在完成了自然地理学、地质学、地貌学、气象气候学、水文学、土壤学和植物地理学等课程的理论学习之后,还不能得心应手的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碰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才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具有科研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2]。实习基地是进行野外实习的具体场所,其区域环境特征会直接影响实习的内容和效果。实习基地应该具有区域地理特征明显、自然地理组成与结构的复杂性、地形地貌特征典型、交通便利性和经济可行性等特征[3-4]。本文提出将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创建我校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基地。

二、连云港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创建的可行性

(一)区位条件分析

连云港市位于东经118°24′~119°48′,北纬34°12′~35°07′,总面积6265km2,东西长129km,南北宽约132km[5],是我国于1984年首批提出沿海开放的14座城市之一。连云港是全国十大海港之一,亿吨大港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国际贸易枢纽港。交通便利,横贯我国中部的交通大动脉——陇海铁路从中原一直伸展到这里,通过这条钢铁运输线,可以西通中原、秦陇和新疆。

学生实习时,从开封乘坐火车,车程仅需6个小时,车资60元/人,费用较低。连云港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游客众多,因而该区饮食、住宿等服务业发达。消费水平不是很高,一般来说,学生食宿在40~50元/人/天,学校和学生能够普遍接受。山上的交通方便,制定好实习线路后,能够沿公路到达任意一个实习目的地。

(二)适宜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连云港市,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平原、海洋、高山齐全,河湖、丘陵、滩涂俱备。全市地貌基本分布为中部平原区,西部岗岭区和东部沿海区3大部分。连云港市处于暖温带南部,常年平均气温14℃,由于受海洋的调节,气候类型为湿润的季风气候,略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的多样性,使得连云港市发展成为一个兼具南北特性的植物种群体系,区内景观层次非常丰富。

1.连云港地质。本地区处华北地台南缘,属苏鲁地垒的一部分,基岩主要是古老的中深变质的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长期以来,地表一直处于断块抬升状态,看不到古生代以后的各系地层,结晶基底裸露。由于经受多次地壳运动,构造较复杂。以白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夹有片麻岩、片岩、石英岩、大理岩和磷块岩等。地质构造主要有:(1)褶皱构造,主要为锦屏倒转背斜,出露于锦屏山,轴向北东东,核部为朐山组,两翼为锦屏含磷段,轴面向南东东倾斜,倾角35°~50°,东翼缓而西翼陡甚至倒转,此背斜由于北北东和北东东的横向断层错开呈不连续状。(2)断层构造,正南北向(或北北东向)一组产生时间较早,多为压扭性冲断层;北西向和北东东向为张性和张扭性的正断层或平移断层;北西西向则主要为高角度的张性正断层。(3)新构造运动,晚第三纪以来,新构造差异运动明显,山体等强烈上升,本区以南部分大幅度下降,两者相对高差可达1km。目前本区仍处于强烈抬升的过程中。

2.连云港地貌。本区地貌可分为:冲积——海积平原、剥蚀构造山地和复合型海岸三种。(1)冲积——海积平原,实际上属于黄淮平原的一部分,海拔约3~5m,地表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厚度大致由自锦屏山—云台山向北和向南阶梯状加大的趋势。(2)剥蚀构造山地总称云台山。主要山体由西南向东依次有:锦屏山(主峰马耳峰海拔429m),南云台(主峰玉女峰,高625.3m)、中云台(主峰栖云山高287m)、北云台(主峰桅尖山高605.4m)。它们均由古老的片麻岩、片岩和其他混合岩等所组成,后由一系列近似平行的北西西向高角度的断层所切割,东北和西南两坡由于断层切割,多陡崖峭壁,重力崩塌作用较强烈。部分地点山体西北坡陡而东南坡缓类似单面山形态,山坡坡面现代流水作用强烈。(3)复合型海岸有沙岸、淤泥质海岸、岩岸、砾岸四种。

3.连云港气候。连云港市地处中纬度,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和冬季、夏季昼夜长短的变化,都居适中的地位。加上它东临黄海,海洋对气候也有明显的影响,气温受到海洋的调节,大气降水较多。气候条件优越,寒暑适宜,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连云港市1月平均温度为-0.4℃,七月平均温度为27.4℃,年降水量900.9mm,这和同纬度内陆各地相比,冬夏温度变化和缓,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丰富。沿海一带,受地形的影响,常年平均气温为14℃左右,具有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向北方温带、暖温带过渡地带的特点。

4.连云港植被。本区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南部,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植物种类相当丰富。据调查,大约有147科、1035种左右,其中以菊科、禾本科、蔷薇科、唇形科、莎草科、豆科、毛茛科占优势,大多数种类属华北成分,如麻栎、栓皮栎、侧柏、桧柏、榆、臭椿等。这明显地反映出植物区系为暖温带的性质,使得植被以暖温带的类型为主。但由于本区位置偏南,接近北亚热带,又受某些局部小气候的影响,有许多南方亚热带的种类分布到本区内,如枫香、糙叶树、乌桕、海桐、大叶胡颓子、山胡椒、化香、黄连木、黄檀等,表明了与北亚热带的密切关系。

5.连云港土壤。本市区地带性土壤为棕壤,平原上的土壤大都开发为农田,久经耕种已发育为耕地土壤。现仅有一些低山丘陵区尚有棕壤分布。棕壤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下发育的典型土壤,以酸性变质岩系的风化残积物为成土母质,在温暖带湿润条件下,土壤的矿物质风化和有机物分解强烈,淋溶作用显著,土壤呈微酸至中性。PH值在5.5~6.2之间,通体无石灰反应,典型土壤剖面为Ah-Bt-C型,Ah为暗棕色有机质层,B层和C层大都为棕红色粘重土层。由于植被破坏严重,多发育成粗骨土(酥石岭砂土),土体含砾石,土层浅薄。当雨水不能下渗到粘重土层时,表土富含水分,呈“包浆”状态,形成“包浆土”。

在低山陡坡上部背阴地坡地带,草本植物生长茂盛,在片麻岩残积、坡积物上形成了厚层生草棕壤。在陡坡向阳地带,由于侵蚀作用强烈,植被生长差,形成粗骨土壤。在缓坡地带,纯针叶林下,有机酸强烈淋溶下渗,形成了灰棕壤和薄层生草土。在剥蚀残丘岗地,在酸性变质岩的残积母质上形成了薄层棕壤和薄层生草土。在坡麓古老洪积物母质上,由于滞水而形成白浆化棕壤。在坡积物母质上因受水作用而形成潮棕壤。在滨海平原地区,因长期受海水侵渍作用,在滨海相盐渍淤土上进行着积盐过程,发育了滨海盐土。

三、结语

从上述经济、交通条件和自然地理特征三个方面的分析表明,连云港作为地理科学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是可行的。学生通过对该区域自然地理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准确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现林.论野外实习的组织与管理[J].泰安师专学报,1999,(S1):36-37.

[2]赵媛,沙润.地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4):15-17.

[3]王晓燕.关于野外综合地理实习基地创建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5):27-29.

[4]赵曦,刘耀林,刘艳芳,等.综合性大学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以武汉大学庐山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08,(3):121-124.

[5]梁国付.连云港市植物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14-18515.

基金项目:河南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梁国付(1973-),男,河南林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

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的构建分析 篇12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不可再生能源, 其生产和消费比例占据我国能源市场的重要地位, 属于我国两大基础能源之一, 煤炭为我国钢铁、电力等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原料保障。我国煤炭储量分布总体呈现西北多, 东南少的特点, 我国煤炭储量与生产力呈反方向变化, 所以目前我国采取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总体战略。

与此同时, 隐藏于这种中国特色化的调煤格局下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2008年, 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出现大范围的雪灾现象, 导致路面交通瘫痪, 煤炭资源不能及时供给。2009年, 华北地区百年难遇的雪灾使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地带的交通严重瘫痪, 煤炭的运输物流也出现了严重问题, 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北京、湖北、湖南、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煤炭供给和输送。2010年, 河北秦皇岛遭遇罕见低温天气, 海岸线全部被冰雪覆盖, 该现象严重影响了港口运输, 导致我国华中、华东地区煤炭供应不足, 诸多电厂煤电供应极其紧张。

煤炭供应链衔接问题和煤炭的应急储备问题被摆上台面。一方面, 煤炭的生产和消费呈分方向变化, 由于受国家政策影响, 煤炭开发的重心逐步向西, 煤炭运输的距离也逐渐加长, 煤炭运输的风险性与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大。另一方面, 随着近年由不可抗力因素所导致的煤炭运输过程停滞或瘫痪的现象不断增多, 我国煤炭物流行业也受到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我们应当建设全国性的煤炭应急储备体系, 并在主要消费地区建设煤炭储备基地, 减少极端气象灾害给物流业带来的损失, 以确保煤炭供应的安全稳定。

建设国家煤炭应急储备体系可以综合提升我国能源基本安全, 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煤炭存储量, 对整个市场起到拉升作用。从长远的角度看, 建设国家煤炭应急储备体系可以起到稳定市场、缓解地域突发性供给冲突的作用。

近几年, 我国煤炭应急储备基地的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许多煤炭大省都提出了煤炭应急储备基地的建设规划, 少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投产运营。煤炭物流应急储备体系的建设尚属于新兴项目, 且由于其中国特色的局限性, 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 选择国家迫切需要决策的煤炭应急储备规模, 选址和布局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开展理论研究, 有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煤炭应急储备理论分析

2.1 煤炭供应不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煤炭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能源中占主导地位, 煤炭供应安全则是能源安全和经健全的基石。再次, 我们借鉴有关学者的研究, 把煤炭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供应链断裂或停滞中断的状态称为煤炭供应不安全, 即不能及时对需要用煤的行业进行供给。我们从生产, 流通, 消费三个环节分析煤炭供应不安全的影响因素。

2.1.1 生产环节

在生产环节, 中国煤矿多为地下资源开采, 煤炭不易于蕴藏和储存, 如果井下通风不畅, 就容易发生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由此引发的煤炭生产量降低, 同时也加剧了煤炭市场的供需失衡, 并使煤炭的价格产生很大的波动, 对我国煤炭市场造成负面的影响。

2.1.2 流通环节

在流通环节, 流通安全是制约煤炭流通安全的重大因素, 影响流通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煤炭的运输方式、运输效率、运输安全性、运输安全状况等。我国最主要的北煤南运、西煤东调通道“三西”通道 (山西、陕西、内蒙古) 主要通过铁路交通运输, 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 相对集中于北中南三大铁路通道, 但是, 随着煤炭的消费量不断增加, 晋煤外运出现铁路运输状况紧张、运输能力严重不足、轨道布局不合理、运输系统不配套的现象, 一旦运输中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 整条运输轨道都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对全国煤炭物流运输系统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2.1.3 消费环节

煤炭的消费量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呈正相关的变化, 如国钢铁、电力、化工、水泥等行业受国内外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供给和需求出现大幅度波动, 那么我国煤炭的消费量也随之变化。

此外, 我国煤炭消费总量与季节性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通常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对煤炭供需影响的主要体现为“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而恶劣的气候变化、重大的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都会对煤炭的供给需求产生不利的影响, 这些都是影响煤炭供应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2.1.4 煤炭应急储备理论框架

由于生产, 流通, 消费三个环节中各种影响煤炭供应不安全的因素使煤炭供运处于不安全状态, 因而提出了煤炭应急储备这一概念, 通过煤炭应急储备作用与煤炭经济运行的相关环节, 处理煤炭供给不安全状态并迅速恢复安全供应状态。针对这个过程, 可以构建出煤炭应急储备的理论框架。

在此, 我们可以借鉴之前学者的对于煤炭应急储备理论框架的研究。

3 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关键问题

3.1 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的最优规模

国家煤炭应急储备规模太小的规模会降低了煤炭的供应安全保障力度, 规模太大虽然加强了安全保障力度, 但会加大政府的投资成本, 反而成为国家财政的包袱。因此, 运用科学量化模型确定最有的国家煤炭应急储备规模, 是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决策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参考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把影响煤炭应急储备规模的因素主要划分为煤炭需求量, 对外依存度, 供应中断规模, 经济发展对煤炭消费行业的依附性和储备成本等, 除此之外, 在确定投资规模前还需要考虑政府的财政实力, 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

3.2 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的最佳布局

在确定了煤炭应急规模的覆盖范围和最有规模之后, 还需要对国家煤炭应急规模的最佳布局进行研究, 对储备资源在空间和数量上进行优化, 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低成本以满足对煤炭应急储备基地所需煤炭的需求, 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节约经济成本。

煤炭应急储备基地选址, 就是根据选址的原则, 目标, 按照选址步骤, 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 结合多方面因素, 充分研究和分析煤炭应急储备基地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供给量、供给范围、供应成本等因素, 选出适当的煤炭应急储备的建设地点。建造基地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 少则几百万, 几千万, 多则上亿元的巨大投入, 如果选址不当, 将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 在构建选址模型之前, 首先要明确选址目标。

在分析煤炭应急储备基地选址的影响因素时, 可从应急需求点和储备基地候选点两个方面分析。其中, 应急需求点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煤炭需求量, 对外依存度, 发生供应中断的概率和严重程度, 煤炭消费的季节性, 政治和经济重要性, 区位条件以及交通运输条件。而储备基地候选点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 区位条件, 交通运输条件, 基础设施, 基地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容量限制, 以及政策法规等。

3.3 国家煤炭应急储备规模和布局的关系

储备规模与布局类似于总量与结构的关系。我们不仅应当计算煤炭的总储量, 还应当计算煤炭的总储量在我国合理均匀分配的问题。充分考虑煤炭储备的总收益和总成本, 在大致确定最佳总储量的条件下, 结合当地政府对煤炭的需求、供给, 科学地构建煤炭应急储备选址模型, 大范围的选出优质合格的煤炭应急储备基地, 并对这些应急储备基地给予一定的资源配置, 充分优化煤炭应急储备的区域结构和数量结构。

4 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的决策和建议

(1) 根据煤炭需求时空波动规律准确把握煤炭应急储备规模, 吞吐和轮换时机, 这方面可以借鉴美国在物资储备管理方面的科学研究, 做到对物资储备规模, 储备的收储, 轮换和动用的程序化管理, 实现高效率, 高效过, 低成本的煤炭应急储备运作管理机制。

(2) 根据煤炭流动规律把握煤炭应急储备布局的关键节点, 我国煤炭源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北部地区, 18个汇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和中南地区, 交底主要在以河南, 安徽, 黑龙江, 甘肃为代表的西煤东运, 北煤南运的关键枢纽省份上。因此, 在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布局时, 应重点考虑18个汇地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应急需求量, 并从煤炭流动的关键节点中选择备选的应急储备点。

(3) 分阶段建设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可以借鉴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的经验, 分批分析建设我国煤炭应急储备基地。

(4) 发展地区性, 多种形式的应急储备基地。

摘要:国家煤炭应急储备是确保我国煤炭供应安全的重要保障, 由于该理论与实践尚不成熟, 有关于煤炭应急储备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不多, 许多方面亟须研究。本文先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国家煤炭应急储备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框架, 并对国家煤炭应急储备的规模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有关国家煤炭应急储备整体布局的相关问题, 最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决策建议。

上一篇:布线注意事项下一篇:更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