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体系

2024-09-26

基地体系(通用11篇)

基地体系 篇1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经济发展的竞争已从企业发展战略向产业集聚战略演化, 产业集聚通过协同效应显示出新的竞争优势。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产业群、德国斯图加特的机床产业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群等众多色彩斑斓的“经济马赛克”日益启示人们:“特色就是优势, 特色就是生命力”。随着国家“十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启航, 我国产业发展进入一个重要转型阶段, 产业集群力量完全进入主战场, 我国特色产业基地正驶入快速发展和扩张的快车道。辽宁作为国家传统老工业基地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 省政府紧紧抓住国家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历史机遇, 对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大量探索。2008年以来, 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准确把握形势, 坚持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探索出以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重要载体, 努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加快推进创新型辽宁建设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了一批以技术链和产业链为基础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可以看出, 发展优势产业与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其起到的至关重要作用已开始受到广泛重视。

一、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现状

目前辽宁特色产业基地尚处于第二阶段, 正为第三阶段“扩展裂变发展”做准备。1995年10月, 东大软件产业基地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 仅比首个国家产业基地江苏海门新材料产业基地晚4个月。据相关数据显示, 2012年前三季度, 全省重点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7420亿元, 同比增长23.7%, 完成全年任务的75.7%;固定资产总投资达4551亿元, 同比增长27.9%, 其中项目投资达3605亿元, 同比增长40.6%;新项目 (投资额超两千万的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新注册、新开工、新投产项目) 总数达3527个, 其中投资额10亿元及以上新项目72个;销售收入超百亿产业集群达59个, 完成全年任务的79%, 其中县域17个。36个县域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4782亿元, 占全部重点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的27.5%。特色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 发展态势强劲。

二、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问题分析

(一) 政府管理机制不完善

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需要政策作支撑, 近几年, 辽宁省、各市政府针对特色产业基地的政策只有《辽宁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 仅是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认证和管理办法, 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缺失。产业集群管理中, 辽宁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产业集群发展处是辽宁省重点产业集群主管部门, 而产业集群发展还依托于省中小企业厅、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国资委、各市经信委、产业集群所在园区管委会等部门, 因部门繁多, 从而出现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现象。导致特色产业基地在管理、审批、数据上报等方面出现混乱, 造成资源分散、协调不力、效率低下等问题。在辽宁部分特色产业基地中, 还存在政府角色定位不清、公共服务供给意识淡漠的现象, 政府失位和越位者屡见不鲜。在基地发展中, 政府会有意无意改变其职能角色, 如强行拆分产业链, 参与到行业的业务管理之中, 在基地企业中募集资金用于基地品牌宣传, 或者以此促进特色产业基地的专业化分工等越位管理的行为。

(二) 总体规模和竞争实力不足

辽宁特色产业基地总体规模与发达省份比较还存在很大差距。个别特色产业基地特色不明显, 产业层次不高, 产业关联度不足。基地内产业链条不完整, 相互配套程度偏低, 处于产业链高端的产品不足, 产品附加值偏低。地方政府在利益驱动下, 纷纷建立各种类型和级别的开发区, 并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五六个领域, 产品结构也高度趋同。见商就招、见资就引, 导致基地之间定位的重叠。目前, 除本溪、抚顺、朝阳、阜新等几个大型的特色产业基地正逐渐形成创新能力, 由生产型转向创新驱动型发展以外, 其他大多数基地尚处于建设初期或生产发展阶段, 处于创新匮乏期, 还不具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产品科技含量低、设计研发能力弱、重量轻质等问题反映出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自主创新能力较低。

(三) 基地自主创新能力不济

经济结构的调整依赖于人才结构的调整, 科技创新的推进离不开创新人才的集聚。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不足是制约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 辽宁省的各类人才的分布结构, 主要流向在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 人才的流失与失衡对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极为不利。在科技研发队伍中缺乏技术专家和高级技术人才;R&D经费强度为1.53%, 基础研究经费强度应在千分之一左右, 基地的基础研究投入、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辽宁省企业设立技术研发机构的比率较低, 研发机构的层次级别普遍较低, 多数企业的研发机构都未经认定, 属于内部科研机构, 整体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较弱, 企业研发机构仍存在数量不够多、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发展不够平衡等问题。技术创新平台缺失, 仅有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组织, 但由于没有系统的规划, 政府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 建设参差不齐, 发展也极不平衡。

(四) 基地建设措施不健全

在基地内, 园区领导普遍更注重大企业而忽视中小企业, 注重硬环境建设而轻视软环境的营造, 注重经济总量攀比而轻视生态环境建设, 致使基地内中小企业税费负担重、融资环境较差、支撑体系薄弱、环境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 辽宁主导产业的自身配套生产功能欠缺, 特色产业基地的设立多数集而不聚, 数目很多的情况下, 导致资金分散, 投入到相关配套设施购买中时, 就会导致每个基地中, 配套设施均有不全、不新现象, 众多产业的科研开发、教育培训、合理物流、信息平台、政府服务等系列配套支撑力薄弱, 基地领导对园区相关配套设施的使用及更新, 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 这些均对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三、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整体处于催化快速发展时期, 建设和完善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创新服务体系, 既要立足于特色产业基地的整体规划和发展, 这需要强化政府导向, 注重体制和机制的改革, 营造有效竞争和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又要遵循创新服务体系自身构建要素, 在“基础条件-支撑平台-优化手段”三个层面探索服务体系系统发展的措施, 全面开创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新局面。

(一) 加强政府引导, 完善特色产业基地政策措施和组织机制

在现有《辽宁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 出台省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 从总体目标、规划布局、招商方向、保障措施等方面给予明确规定;设立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专项资金, 推动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建立异地投资的产业分工机制、财税共享的良性竞争机制、公共服务平台互用的配套协作机制, 促进基地之间的横向衔接、错位发展, 避免同质化竞争;建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基地发展工作机制, 高度重视产业基地发展战略, 统筹规划工作重点, 层层落实目标任务, 宏观指导和监督基地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切实担负起“提高园区科技含量”的重任;职能部门应把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的权利和义务公开, 做到阳光政务;加强沟通, 对服务过程中与企业需求产生的问题要制定及时、合理的解决方案, 让企业明确行为规范, 让官员清楚义务和职责。

特色产业基地的核心主体在企业, 政府只有及时调整管理思路, 真正实现由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换, 才能提高基地管理效能, 才能真正提升企业主体作用, 从而推进特色产业基地的整体实力。降低新办企业入门标准、建立深入中小企业走访制度、实施更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累进税, 降低低档税级的税率, 提高企业税收的起征点, 并制定各种中小企业税收的减免及宽限政策;及时调整城镇土地等级和征税标准, 暂停征收多项行政事业型收费, 下调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企业缴纳比例, 暂停征收企业工会费等。政府采购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分配比例, 给中小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稳定的市场空间。

(二) 加强产学研联合, 增强特色产业基地创新能力

产业基地, 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据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技术链的不同, 可以将不同基地科技活动进行差异化规划和管理;建立网上技术市场, 搭建一个全新的科研成果交易平台。在互联网上构建一个技术中介大平台,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推进企业自主创新, 走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路子。鼓励重点特色产业基地有针对性地与国内外顶尖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集团研发机构、相关实验室对接, 着力引进基地科技管理、通用技术研发、软件设计与科技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鼓励基地内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知识创新工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计划, 在基础性、前沿性技术领域抢占先机, 赢得基地发展的主动权。鼓励支持基地内建立统一的创新平台和研发机构, 着重研究开发一批基地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由科技厅设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专项资金, 支持重点特色产业基地建立公共技术研发中心。政府对进口规定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 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培育高附加值产品,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议对辽宁省特色产业要加强政府监管和企业自律, 建立健全产业质量指数评价体系。在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中, 试行质量指数评价方法。建立辽宁省特色产业质量状况的预警信号系统, 对产品质量实行有效监控。加强质量管理教育, 培养先进的产业质量观念, 提高质量意识;发挥政府指向引导作用, 运用现代科技技术, 建立辽宁省特色产业共享质量服务平台。用产业质量水平, 提升区域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振兴辽宁省特色产业;力促集群产品优化升级, 引导企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 鼓励企业立足于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 以市场为导向, 建立由基地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共同参与、分工合作的产品研发和科技攻关一条龙体系, 打造具有自己特色的专有技术和核心技术, 开发高技术、高档次、高附加值的产品, 使产品结构向精品化、高端化迈进;重视技术研发, 提升产业关键技术水平;加强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深入推进辽宁省产业创新联盟建设。鼓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 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 签订有法律约束力的同盟契约, 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 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三) 优化资金配置和管理, 推进“五才”工程

辽宁要构建以政府政策性资金为引导, 创业投资为龙头, 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核心, 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为两翼,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支撑的特色产业基地科技金融体系, 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实现政府引导性投入稳步增长、企业主体性投入持续增长、社会多渠道投入大幅增长。同时, 政府管理部门要对各基地科技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率做出测评, 从而使各种渠道用于基地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资金作用达到最大化。建立资金投入后的验收问责制度, 形成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多管齐下的监督机制, 增加科技自主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的压力, 提高科技投入的有效率。从产业基地的构成看, 自然资源、物质基础设施、资金资源、人力资源等都是产业基地形成的最基本要素。人力资源, 作为科技和知识的有效载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地区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国际上的经验证明, 要实现产业基地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可持续发展, 关键是要积聚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因此, 政府要以实现特色产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 制定人才发展总体战略规划, 重点完善和深化“五才”工程, 合理谋划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域外人才与本土人才、科技人才与技能人才等的引进、培养、使用、流动和激励工作, 突出重点, 以点带面, 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环境, 发展壮大人才队伍, 优化人才结构, 建设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人才开发体系。以技术入股等形式探索科技人员参与股权分配制度, 激发广大科技人员为产业基地建设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 优化软硬环境, 夯实特色产业基地物质基础

完善特色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要从整体规划基地设施建设, 提供基地发展所必需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改善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外部环境, 加快企业集聚, 提高产业集中度。同时, 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集群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新突破;完善特色产业基地信息化系统建设。信息技术带动工业进步的实现途径是引导、促进、改造、提升, 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 是增强基地内企业的科技含量, 提高基地内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 特色产业基地管理部门要以推进和落实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战略为契机, 提高认识、多措并举, 引导企业积极推进和实现两化融合;完善特色产业基地物流系统建设。产业集聚不仅与运输有关, 而且不同类型的产品对运输的依赖性也呈现较大差异性。因此, 发展和壮大特色产业基地, 提升产业集群化, 必须要进行物流系统规划, 形成完整的、全程的、高质量的物流服务能力;完善特色产业基地绿色循环网络建设。要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特色产业基地为目标, 贯彻实施《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以及《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规章, 利用绿色生产、资源节约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方式方法,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降能耗, 促进传统高能耗型产业集群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转变;完善特色产业基地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 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转型、矛盾凸显、利益多元的背景下, 加强特色产业基地文化建设是基地发展的内在要求, 持续发展的关键, 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也是打造特色产业基地品牌的重要战略。

基地体系 篇2

论文 关键词:东北老 工业 基地改造   诚信原则   社套诚信体系建设

论文摘要: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对于 经济 建设、道德建设以厦 发展 先进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振*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的实际.通过对诚信原则厦东北三省社套诚信体系建设具体举措的比较。对东北三省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举措给东北只省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现代 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部署,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对于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1诚信和诚信原则

诚信,是指诚实信用。诚实,不说谎;信用,说话算数,做事踏实,言而有信,行而有果。诚实信用原则,简称诚信原则,是一个古老的道德原则,在 法律 上是个古老的民商法原则,而在实践中的应用或适用范围,已远远超过了民商法领域。它原意是指:社会民事经济活动的参加者(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从善意出发,正当地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杜绝欺诈、说谎、弄虚作假等,以维持当事人之间以及与国家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关系的原则。

对诚信原则的发展作以考察,可以看到:该原则先是作为道德原则出现在氏族社会,到了阶级社会出现国家与法律时发展为法律基本原则;该原则作为法律基本原则,从只有少数国家采用发展为所有国家逐渐明确肯定该原则;该原则从诉一讼法或民商法的原则发展为其他法律部门甚至宪法原则;该原则从国内法的基本原则发展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诚信原则是法、政治 、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法律的本质特性,是我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石。

在国内,近年诚信缺失的现象非常严重,如假证、假币、假票、假药、假酒、假烟、假账、假广告、假新闻、假医生、假警察、假投资、假验资,等等,“假”在社会上几乎无处不在,诚信危机已在社会上广泛蔓延,东北三省近年来诚信缺失的现象亦大有发展之趋势。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信用环境不健全或是恶化已经成为制约东北振兴的一个关键因素,影响着东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大局,单纯地“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加快东北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刻不容缓,已成当务之急。对此,我们既要面对当前信用缺失的具体原因,如产权不明、市场发育不全、改革不到位、政府行为的不确定与不规范、缺乏信用文化环境、社会信用法制不完善、缺乏失信惩罚机制等,又要从完善社会信用立法、完善信用服务、加强信用文化及信用监管等方面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2东北三省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具体举措比较

2005年8月,辽宁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意见》提出了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到2010年逐步实现“一个保障、两大平台、共大体系”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标准及有关法规,提供法规保障;建立信用基础平台,提供服务与应用的技术支撑;建立信用监管平台,提供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构建政府、企业 和个人信用体系,形成全省信用体系基本框架。辽宁信用数据交换中心项目已经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准,正实施和建设,它通过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信息资源框架,建立信用数据库,开发、整合、查询、发布各种信用信息资源,为全社会信用行业特别是信用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奠定基础。先期完成对信用数据源部门的同业征信,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联合征信。该中心的主要建设任务是“一个平台、三个数据库、一个网站”,即:建立辽宁省信用数据交换平台;政府、各种机构(企业)和个人信用等三类数据库;“信用辽宁”站。

2006年3月,黑龙江省开始“诚信龙江”建设,以“商业诚信”和“企业诚信”建设为中心环节,采取曝光严重失信企业、建立企业法人诚信档案等措施,带动诚信建设全面展开。“诚信龙江”建设的目标:力争用五年时间建设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地方立法初见成效,有关配套制度基本形成,社会信用服务行业有较大发展,对信用缺失行为形成有效的社会联防和制约惩戒机制,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全省经济发展环境有一个根本性转变。作为起步之年,黑龙江省建立了严重失信企业曝光制度,2006年起将每季度召开一次严重失信典型曝光会,每次至少曝光5个失信典型,并向社会公布,起到警示和震慑作用,促进改善企业信用状况。信息产业厅的企业联合征信平台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信息公开披露载体“诚信龙江”网站已投人运行。企业和企业法人代表诚信档案建设规划已完成,进人落实阶段。通过各有关单位联合共建企业和企业法人代表诚信档案,可实现企业信用资源共享,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各行政监管部门对企业实行有效监管提供服务,为支持保护守信企业、惩戒失信企业提供事实依据,为黑龙江省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创造条件。伴随各行业信息的逐步整合,逐渐形成涵盖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网。

通过对东北只省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具体举措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三省政府都已经认识到了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着手开展实质性的建设工作,尤以辽宁省的规划与建设更为系统和全面。吉林省虽然起步较早,但是诚信建设内容比较单一,仅针对企业质量,缺乏政府的规划和推动,难以形成体系;黑龙江省起步较晚,诚信建设内容单一,仅针对企业和企业法人代表,虽然提出了初步的建设目标,但欠缺形成诚信体系的可操作性措施。

即使是规划较好的辽宁省,创新体系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

3对东北三省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建议

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应当包括社会信用制度、社会信用服务系统和社会诚信文化三个层面的建设。        3.1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总体建议

(1)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核心。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 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加大诚信体系相关制度的建立,围绕个人、企业 信用信息的共享,明确规范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使用,规范信用服务机构的市场准人和运行规则,以及政府部门的公共信息服务和监管,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收益机制,有针对性地制定配套的地方法规体系,为社会

信用体系的确立和完善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2)完善信用服务体系。信用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关键。要按照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规划信用服务行业的建立和 发展 。要完善信用信息传递和 网络 披露机制,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信用信息资源的网络系统,依法实行信用信息的传递和披露,提供查询服务。要在不侵犯公民隐私权和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建立个人、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

(3)加强信用文化建设。要在传统信用的基础上加快建立 现代 信用观念,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文化,大力普及信用知识,积极开展社会诚信创建活动,为老 工业 基地振兴营造和谐信任的社会环境。

(4)加强信用监管。完善的信用监管体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可靠保障。要建立信用管理机构,一是在已成立的各类行业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信用管理协会;二是工商部门作为信用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其作用。

3.2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特别建议

(1)建立企业负责人个人档案数据库

企业负责人个人档案应包括其在担任该企业负责人时的企业信用基本情况。将企业信用记录同时记载到企业负责人个人名下,企业信用就有了明确的责任人;客观上还有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企业家制度。

(2)建立从事企业信息服务人员数据库

政府对从事企业信息服务的中介机构监管薄弱,造成虚假信息泛滥,给社会和 经济 秩序带来很大危害。如果建立了从事企业信息服务人员数据库,一旦发现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出具虚假信息,即宜布对其不信任,对其以后出具的报告不予认可,从而形成有力约束。

(3)建立被惩罚人申诉机制

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中的企业不良行为警示系统对企业的影响巨大。因此企业违法记录记人企业不良行为警示系统前,应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记录企业:所有不良信息记录应完全对被记录企业开放,允许其查询、申诉,以及时纠正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4 )建立企业利益平衡机制

现在守信企业与失信企业利益颠倒,存在失信有利、守信失利的不合理现象。政府部门在处理违法企业时,也是先罚后赔,甚至只罚不赔,守信企业的利益得不到补偿。建立良好的企业信用环境,必须重视和解决企业利益失衡问题。

(5)建立企业信用 教育 机制

基地体系 篇3

课程基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开发一系列特色校本课程,为不同潜质、不同水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多层次的选择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通过课程资源开发,满足师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优良品质。

为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一些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在很多学校建立了课程基地,旨在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内涵发展,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这些课程基地就包含不少以生物学科课程建设为目标的课程基地。为让这些课程基地更好地发挥其主要功能,在课程基地建设之初就要着手开发和开展特色生物校本课程,为“新型课堂”服务。

为了让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开展更加切合课程基地的要求,同时也考虑地方的特色、学校的特点,生物校本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一、确定课程总体目标

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之初就提出课程开发的三个目标:一是依托课程基地,为课程基地建设服务;二是依托地方和学校实际,为学校课程多样化服务;三是依托学生发展需要,为学生素质发展服务。

所谓依托课程基地,就是我们开发和开展的校本课程要围绕课程基地进行,为课程基地建设服务。如我校的课程基地主题是“植物利用体验”,因此,我们开发、开设的校本课程都要围绕植物利用来开发和组织实施。依托地方和学校实际,就是要根据学校和地方实际情况和地区特色,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如我校历史悠久,植物种类繁多,有依托植物景观,特色鲜明的校园“十大景观”;各个教学班历来有设立“班花”的传统等,这些都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立足点和素材。同时,我县是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花木种类繁多,有大型的植物组织培养基地和名贵花木繁育基地,有南、北花木的驯化基地等,这些也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通过与这些特色资源相关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既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设置,又弘扬了学校和地方的特色文化。依托学生发展需要就是无论是开发还是开展校本课程,其主体目标是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服务,要符合本校学生实际,不盲目跟从,更不盲目拓展。

二、确定具体开发方向

明确课程开发的主体目标后,就要着手调查可以用来开发校本课程的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是要培养学生能力,二是要易于开展。本着这两点出发,我们要围绕以下几点做好工作。

首先是依托课程基地。就是要紧紧围绕课程基地的建设目标去考虑校本课程的开发;此外从立足校园考虑,就是要从校园内已有条件出发,充分挖掘校内可用于开发与课程基地相关的校本课程资源,目标要明确、清晰。如围绕我校“植物利用体验”课程基地,我们通过调查后拟开发“校园木本植物分布及用途调查”、“校园药用植物”、“校园食用植物”等校本课程。

其次是依托地方和学校特色。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乡土特色,都有与课程基地切合的课程素材,学校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中要充分体现和展示出这些特色,以便通过课程的开展,让我们的学生认识到这些特色,将这些特色进一步发扬光大,同时,由于这些资源就在我们身边,也便于我们开设课程。如我们依托县“花木之乡”、花木繁育基地(包括大型组织培养室)的资源优势,拟开发“花卉的繁殖技术”校本课程;依据学校教学班设立“班花”的传统,为让学校的“班花”文化更加完善,拟开发“班花与励志”的校本课程;依托校“撷英园”(其中栽培的花木都是由各个地区校友捐赠的各地的“市花、市树”),为让“撷英园”能够更大地发挥其功效,拟开发“市花、市树欣赏”的校本课程等。

三、课程开发资源调查

在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方向和目标后,就要组织老师和学生对预想的开发目标进行资源调查。调查分为不同小组进行,在调查之前,要针对不同调查对象,明确需要调查什么,如何调查,小组如何分工,还要设计不同的调查表格,如“校园木本植物分布及用途调查”,首先有校内调查小组调查校园内有哪些木本植物,都分布在哪些地方?目前生长状况如何?是人工栽培的,还是天然杂生的?调查小组还要配备照相机,把调查植物的典型照片拍摄下来,对于暂时不太清楚的一些植物也要拍摄下来,回来后上网去查,或者查阅其他资料等。资料收集小组成员要负责查阅一些植物的主要特征。用途调查小组调查这些植物基本用途可以通过网络、自己了解、走访等形式调查。对于调查获得的信息和数据,要进行分类统计,输入电脑,以电子信息形式储存,以便及时调用。

四、组织校本课程开发

在调查的资源分类完成后,就需要组织课程的开发了。课程开发需要关注几个问题:一是服务对象。我们校本课程学习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开发的校本课程专业性不能太强,文字要简洁易懂,学生通过自学也能够清楚。二是要尽可能结合教材。校本课程是对国家、地方课程的补充,是为国家、地方课程服务的,因此,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必须始终牢记这一点,尽可能多联系教材知识,最好是教材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三是要贴近学生生活。校本课程有助于拓展学生知识面,更需要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有机会去实践和观察,这样对他们更有帮助。四是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学生感兴趣,我们开发的校本课程才有用武之地,否则,我们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东西,没有学生感兴趣,也没有学生愿意选学,我们开发的校本课程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吸纳一部分学生参与,让学生参与讨论,这样我们的工作才更有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课程开发过程就是要将收集来的资料和数据分类整理,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基本框架进行重新整理、分类、排序。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内容要舍去,对不足的部分要加以补充。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校本教材的编写,生物校本教材要尽可能做到图文并茂,便于学生阅读和自学,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对照学习或实践。

五、课程实施和完善

校本教材编写完成后,要付诸实施还需要编写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这也是作为一门课程所必须的。各种准备条件完善后,课程就需要在学生中组织实施了。由于不同学生的需求不同,因此不同的校本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实施方式:有的可采用兴趣小组的方式,成为一些同学的选修课程或研究型学习课程,如我校编写的“校园木本植物分布调查及用途调查”、“校园的药用植物”等;还有些校本课程不宜作为选修课程,但很多知识可以作为同学们了解的内容,因此可以作为班级读物,供给学生课外阅读,如“班花与励志”(选班花时作为参考)、“市花、市树赏析”(参观“撷英园”时除了标牌介绍内容外,该校本教材可以作为拓展和补充)等。校本教材在使用过程中,要不断征求使用的教师和学生的意见,逐渐加以修订和完善。此外,还需将校本教材的内容上传到校园网课程基地网站(或网页),便于同学们在浏览课程基地网站的同时也能在网上学习到这些课程。

六、校本课程的体系性

无论是哪一所学校,要让自己的校本课程更具特色,显然不是一两门校本课程就能够体现出来的,而是要体现出其系统性,即具备一定的体系。由于我们的校本课程是围绕具有鲜明主题的课程基地来开发和开设的,因此不难形成体系。但是在开发和开展过程中,还是要关注特色性和服务性这两个方面。服务性要体现出为学校课程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为课程基地服务的基本理念。要立足于本土特色,尤其是校园特色,并且要易于开展。

基地体系 篇4

关键词:校企联合,创新实践基地,CDIO,培训体系

0 引言

近年来, 教育界和工业界逐渐认识到由于严重脱离实践, 高校工程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难以适应现实工业生产的需要。为此, 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 (学) 会, 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也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当前国际上比较成功的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理念和实施体系, 该模式2001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多所高校共同开发, 其显著特征就是实现了高校教育与工程实践关系的重构———在继续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向关注生产实践回归。CDIO以工程项目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 涉及构思 (Conceive) 、设计 (Design) 、实现 (Implement) 、运作 (Operate) 四个环节, 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1,2]。

作为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主要平台, 校企联合共建创新实践基地拥有企业的资金、设备或技术支持等有利的产业资源, 同时又由于其选拔机制而拥有为数众多的学有余力、实践兴趣浓厚、动手能力强的学生, 非常适合将CDIO模式引入其培训体系中, 实现“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 形成课内学时的有益补充, 培养具备优良工程素质、工程思维和工程实施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1 CDIO培训体系的构成

校企共建创新实践基地的CDIO培训体系主要分为两部分: (1) 与共建企业合作, 邀请企业技术人员以专题讲座、企业论坛及技术培训的形式,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讲解产业人才需求及产业动向, 介绍当前在国际标准化设计中所采用的设计技巧、设计方法、测试标准和质量管理流程, 进行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新器件的使用培训及设计样例讲解。 (2) 采用源自企业一线的课题, 经过分解、提炼后, 成为适合进行学生培养的课题。我校各创新实践基地先后开设了《中颖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rotel设计与提高》、《FPGA实践与应用》、《机器人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设计调试》、《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等培训课程, 使学生与产品研发、生产中的各类技术问题和最新研究成果实现紧密衔接, 学生工程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2 培训项目设置

结合产品的工程设计周期, 从产品研发的过程出发来设置训练项目。为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项目设置多层次难度选择:

(1) 基础层次:面向低年级学生, 分别针对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单片机、DSP、EDA、ASP.NET、CSS、HHML等核心内容设计课题, 培养动手能力和对工程项目的兴趣, 项目组成员学会分工合作, 度过项目组磨合期。

(2) 综合层次:其内容是基础层次多个模块的综合, 这个环节主要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分解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懂得如何用基本模块来组成复杂的系统。项目组分工逐渐明确、优势互补, 实现有效合作。

(3) 跨学科集成层次:面向高年级学生, 根据企业需求及产业发展趋势, 题目涉及自动化、机械、计算机、光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多方面, 鼓励学科交叉, 内容包括:信号检测、电源电路、无线搜救、资源管理、舆情监控、虚拟社区旅游、社区养老服务管理等。鼓励采用多种方案实现设计目标, 鼓励引入新知识、新技术, 优先采用合作企业提供的新器件、新设备[3]。

3 项目开展形式

在实现方式上, 专题讲座及技术培训由创新基地统一组织, 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项目训练采用开放式实验形式, 指导教师布置设计任务, 给出参数要求和大致参考方案, 具体的设计和实施则由项目组发挥学习自主性, 在规定时间限度内, 通过查阅资料、教师答疑和学生自己的实践来完成。创新实践基地负责提供设备、场地和技术支持。项目完成后, 由指导教师进行验收, 给出评价意见。

项目训练过程中采用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学生自由组成3~5人的团队。项目负责人负责“C”环节, 包括需求分析、技术设计、技术程序计划制订, 并协调各环节工作。硬件和软件制作者负责“D”和“I”环节, 其中“D”主要包括工程计划、图纸设计以及实施方案设计等;“I”包括制造、解码、测试以及设计方案的确认, 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产品的过程。技术文档的撰写和整理者负责“O”环节, 主要是对前期程序进行评估, 包括对系统的修订、改进和淘汰等, 并将需要改进或创新之处反馈到“C”环节, 实现项目研发的闭环控制, 更加贴近实际产品的更新过程[2,4,5]。通过完整的项目训练过程, 使学生得到资料搜集、任务统筹、综合分析、设计调试、说明书撰写、团体协作方面的锻炼, 零距离体验现代工程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S

参考文献

[1]李善寿.“CDIO”工程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施方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0) :164-166.

[2]王硕旺, 洪成文.CDIO: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教育的经典模式:基于对CDIO课程大纲的解读[J].理工高教研究, 2009, 28 (4) :116-119.

[3]高原, 王土央.依托电子竞赛构建电子信息实践活动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 (8) :154-156.

[4]The CDIO TM Standards:2[EB/OL]. (2008-06-30) [2009-04-13].http://www.cdio.org/tools/cdio_standards.html.

基地体系 篇5

关键词:机械;实训基地;实训;安全

1.问题与原因

职业教育的发展,使职业院校的实训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给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机械类实训基地而言,目前普遍缺少类似生产企业的生产安全保障措施,给操作者、仪器设备的安全乃至社会的安全带来隐患。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现阶段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系统的关于机械实训安全保障措施,暂时停留在根据现象、根据经验出台的规定及措施,系统化的实训安全体系及保障措施有待完善。

实训基地的使用部门与分管部门安全责任不清,具体执行时出现扯皮等现象,使实训安全具体落实效率不高。

缺少关于人身、仪器设备、水电火及其它等安全预案。

潜在或产生实训教学不安全行为的四种主要原因是:对实训安全的认识态度不正确;缺乏安全知识或操作不熟练;管理上的欠缺;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及不良环境。

2.实现机械实训安全的基本途径[2]

对设备工作位置的要求:如,设备的位置应安全可靠,使操作者的动作合乎生理要求;设备的工作面高度应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

實训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安全措施:如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对加工区易出事故的因素进行约定。

实训教学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如,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规章制度的建立;安全督查;仪器设备的检查。

3.体系建设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针对存在的问题,宜制订既能符合实训基地的安全实训教学,又能兼顾培养学生具有企业安全生产意识的实训安全体系。基于此,宜由实训基地所在部门承担起内涵管理责任;学院根据自身实训条件,配套相应政策及资金扶植,建立起一套专业的保护操作者、设备及环境体系,体系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3.1安全范围的划分

主要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空气污染及噪音环境及其它配套设施,划分责任区域,实行定人、定机的管理制度;空气污染及噪音是多数院校忽略的,应从源头及监控上做起,担当起社会责任。

3.2仪器设备方面的规章制度建设

主要包括仪器设备危害及安全操作规程两个方面的内容。仪器设备危害包括:机械危害的因素,机械伤害的形式,机械伤害的结果,机械事故的原因,机械安全的基本要求等。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使用规程、使用守则[3]、设备的维护管理等。根据仪器设备操作特点及实训教学要求,制订上述两方面的规章制度。

3.3加强操作者的劳动保护措施

根据各职种的安全操作要点,结合实践教学要求,重点强调与监督“三个要求”,即工作前的要求、工作时的要求、工作结束时的要求,落实三个要求到实训教学过程中。

3.3.1规范各工种劳动保护用品范围

如,车床、铣床及磨床工种:防护眼镜;劳保鞋;口罩;工作帽;工作服(带紧袖口或配套袖)。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工种:防护眼镜;劳保鞋;工作帽;工作服(带紧袖口或配套袖)。钳工工种:防护眼镜;劳保鞋;工作帽;工作服(带紧袖口或配套袖)。电切削工程:绝缘鞋;工作帽;工作服(带紧袖口或配套袖)。

3.3.2规范各工种个人劳动保护用品标准及管理办法

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学生自己配备的部分,二是学校给学生配套的部分,并细化学校配套部分的管理办法。如:学生自己配备的部分:劳保鞋(或绝缘鞋);工作帽;工作服(带紧袖口或配套袖)。学校配备的部分:口罩(标准:一个学生一次实训一只);手套(标准:一个学生一周一副);防护眼镜(标准:定学时更换,一副眼镜寿命标准按单个学生累积120学时计;意外损坏由使用者负责,自然损坏不计)。管理方式:购置口罩、手套及眼镜的经费纳入实训耗材费用之中,由学院库房统一管理;或学校统一采购及统一管理。

3.4目视化管理措施

主要是通过视觉传达作用,利用人的大脑对所看到的进行简单判断而产生“对”或“错”的结论的管理方法[1]。图示标识机械实训场所安全提醒及应注意的问题,加强实训现场实训安全的目视化管理主要实施手法包括:示意图形,颜色标识,数字化识别,展示牌及声音提示等。其主要管理的对象包括:整个实训基地的目视化管理,如整体颜色、道路规划、文化宣传及区域划分等;实训现场的目视化管理,如实训班级与实训工种管理、实训教学进程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工具管理及物料管理等。参加5S管理办法,进行目视化管理的推进。具体到机械类实训基地上,目视化管理的内容如下:

机械设备类:设备名牌及状态的标识;电气控制箱的标识;电力安全警示;设备清扫与维护方法;设备注油点标识与管理方法;润滑油供给标识等。工具类:颜色标识不同用途的工具;防尘物品放置方法等;安全规范类:禁止类标识;保护性标识;警示性标识;消防栓标识;消防疏散标识等,如通道、油品存放、用水用电用气等其它提示性标志。

3.5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安全建设

实训安全重视制度建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把这些制度及规定要融入到日常的实训教学过程、课程实施中。把实践教学内容与实训安全相结合,实训指导老师宜在几个方面重点强调:一是把握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阶段的安全教育与总结;二是严格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着装符合要求;三是把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与实训操作步骤、产品生产实训结合起来;三是安全有预案机制。

3.6其它配套条件的安全建设

配套实训基地主要仪器设备实训室的,还有其它辅助装置,如空气压缩机房、砂轮房、下料房及油品存放区等。这些辅助装置有压力、噪音、灰尘、异味、电及火等隐患或危险。除了要有专门的存放位置之外,还要与实训教学的仪器设备一样,定期检查及维护保养,对不符合国标安全的,要立即整改。

职业院校机械类实训安全与工业企业生产安全一样,都涉及到人身及设备的安全。要做到无事故或少事故,在参照企业及5S管理的基础上,制订符合自己单位实际情况下的安全责任体系并切实履行这些,是保障实训安全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胜军,刘海亮主编.制造业目视管理标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吕保和,朱建军主编.工业安全工程。北京:化工工业出版社,2004

基地体系 篇6

1管理体系的构成

企业管理体系,是维持企业运作和取得效益的一系列管理方法、管理机构、管理理念、管理人员的总称。具体到生产基地,则又涉及到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OHS AS18001以及精益制造体系的融合, 可以称为生产基地的一体化管理体系。

2生产基地管理体系评价模型的建立

2.1评价模型

生产基地的管理体系评价模型包括体系管理组织、体系运行和体系的IT应用3个部分(如图1),其中体系管理组织包括建立了体系管理组织(包括组织职责、工作流程等)、体系管理工作实现闭环管理(计划、执行、反馈和行动)两个评价标准;体系运行包括体系文件对关键业务全覆盖、体系文件与公司授权规定一致、体系执行与文件规定一致3个评价标准;体系的IT应用包括信息系统流程满足一体化体系要求、信息系统流程权限确认和变更两个评价标准。

2.2体系管理组织评价标准

(1)体系管理组织的建立。通过查看体系管理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和体系管理制度等,评价生产基地是否建立了完整的体系管理组织,是否有明确的体系管理职责分工,是否建立了体系管理制度。

(2)体系管理工作的闭环管理。通过查看体系管理工作计划 (年度)、执行过程中的交付物,评价是否有体系内审或自查工作, 是否对自查问题建立机制进行了改进。

2.3体系运行评价标准

(1)体系文件对关键业务全覆盖。首先确定生产基地的关键业务有哪些,梳理关键业务框架,然后把该基地的体系文件和关键业务作对比、分析,评价生产基地体系文件对关键业务的覆盖程度。

(2)体系文件与公司授权规定一致。根据生产基地的定位和管控模式,企业总部对它们的授权不一致。需要根据各个生产基地的授权,梳理体系文件是否符合授权的要求。

(3)体系执行与文件规定一致。通过流程测试,检查关键业务或问题暴露较多业务领域体系文件的执行符合程度。

2.4体系的IT应用评价标准

(1)信息系统流程满足一体化体系要求。对比、分析信息系统运行的流程和体系文件的要求是否一致,包括流程环节、流程运行时间、流程处理人员等。

(2)信息系统流程权限确认和变更。信息系统用户权限设置与岗位职责是否匹配;用户是否只能对授权给他们的系统资源进行操作;对用户权限有没有进行定期审核和确认;权限变更是否必须经过审批。

3生产基地管理体系评价模型的特点

(1)适合制造企业下属所有生产基地。体系评价标准与产品无关,与工艺无关,因此适用于对所有生产基地的体系评价。

(2)量化评价。对评价结果分层级给予一定分数和权重,从而实现对体系工作的量化评价。如对体系文件的评价所示 (见表1),量化评价后可以对各生产基地进行横向比较,从而比较客观地评价各生产基地的管理体系水平。

(3)明确关键业务评价。建立适合生产基地业务框架,结合企业对生产基地的授权,明确关键业务,对关键业务进行评价。

4生产基地管理体系评价指标的建立方法

建立生产基地管理体系评价指标的目的是用以监控和评价生产基地一体化体系的运行过程,从体系角度为生产基地经营绩效的分析提供依据。采用流程绩效指标分解方法,把生产基地的KPI分解到体系文件上,再从内部效率、外部效果两个角度提炼过程评价指标。

生产基地体系评价指标的建立,必须要遵从SMART原则:

S:具体的,specific,定义非常清楚明确;

M:可衡量的,measurable,数据能量化统计(最好能从现有系统中自动获取);

A:可达到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制定的过程绩效指标是可实现的;

R:相关的,relevant,基于客户需求和流程目的驱动;

T:基于时间的,time-bound,定期审视和评价。

摘要:对建立有多个生产基地的制造企业来说,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统一评估这些生产基地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促进各生产基地的管理能力提升。本文从管理体系的构成出发,从体系管理组织、体系运行和体系的IT应用3个方面建立起评价模型,并在企业中进行了实践应用,证明是可行、有效的。

基地体系 篇7

1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的现状与战略意义

1.1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在海西战略中的意义

打造“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是国务院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是加强两岸合作,积极承接台湾制造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客观需要,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尽快缩小与国际制造业先进水平差距的重要途径。将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的战略定位符合海西区区情及产业发展现状。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制造业发达,扛起中国制造业的“半壁江山”,有“世界工厂”之称。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具备制造业发展所需的港口、区位、资源和产业等优势与潜力,为加快建设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意见》的《实施意见》,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轻、重工业协调发展,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聚集、发展,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日渐成型。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也有力推进和加速了福建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大大提升福建省乃至海西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造业在海西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表1、表2所示);(2)主导产业已经形成。通过承接港澳台制造业转移和跨国资本、引导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造业转移以及内地重化制造业的转移,作为海峡西岸制造业主体的三大产业,近年来保持了高速发展的趋势。截至2009年,信息产业5年平均增速超过20%,销售收入在2010年达3 100亿元;被称为“工业之母”的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总产值7年增长了5.5倍,2010年达2 592亿元;石油化工产业由弱变强,2010年产值超800亿元,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18]。(3)海洋经济成为重要支柱。近年来,国内外投资者看好福建港口资源优势,纷纷在福建省沿海投资建设石化、钢铁、汽车等重化工业项目,一大批关联企业不断向沿海临港工业园区集聚,初步形成了投资规模大、关联度强、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产业集聚明显的临港重化工业雏型。

注:根据福建省统计局《福建统计年鉴2005—2010》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注:根据《福建统计年鉴》(2010)的相关统计数据计算而得

1.2 基于产业集群的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战略意义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集群的竞争密切相关。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表现在地方特色企业集群上,这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氛围,主要表现在增长速度、市场占有率、集群创新、生产率等方面,这是其他区域和非集群企业无法比拟和模仿的,而作为产业集群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其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地理集中性,这种产业地理集中能够产生广泛的集聚经济效益。先进制造业基地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内企业持续的创新动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这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形式难以相比的,从而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以提高基地的竞争力。同时,产业集群可以发挥其独特的竞争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形成。无论是上海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部经济”模式、浙江的“小狗经济”模式还是广东的“集群制造”模式,三地区制造业的发展都不约而同地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产业在空间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上都十分明显,因此,海西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应关注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生成和发展。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未来发展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尽快建立起产业支撑体系,其中,工业又担负着挑大梁的责任。相信,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产业集群必将给海西工业经济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最强有力的推动。现阶段,以专业化的工业园区为载体,福建省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较快,行业群体性规模迅速壮大,已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至2009年,福建省30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42%,其中,20个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均超百亿元,7个入选全国百佳产业集群。福建入选全国百佳产业集群数居全国第5位[6]。

2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产业集群支持体系构成及其发展现状

2.1 市场服务体系促进闽台及区域合作

良好的市场服务支持是发展产业集群的前提。产业集群的市场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引导,连接群内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起来的专业化、系列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专门为群内企业服务的网络,包括能够提供市场效率的专业化中介服务组织、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金融服务渠道和能够提高集聚效应的物流服务体系。现阶段,福建省着眼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进闽台及中西部区域合作。一是专业化中介服务不断扩大,如科技中介服务,福建省现已初步形成由创业、咨询、市场三种类型组成的多元化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全省有技术咨询类中介机构800多个,生产力促进中心81个,其中国家级示范中心5个。二是积极推介海西港口,打造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福建省海、陆、空立体化交通网络及“海西”半日辐射圈的成型[17],为企业产品、原材料的运送以及人员的交流,为福建省乃至整个海西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构筑提供了便利条件,周边地区特别是许多中西部地区通过福建这一通道,加强省际边贸联系,拓展对台对外经贸合作,形成沿海港口与内陆腹地联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三是金融服务渠道不断完善。以闽台合作为例,福建省通过加大信贷支持拓展融资渠道,推进台资企业融资工作。截止2008年底,福建累计引进9 718家台资企业,按历史可比口径,吸收合同台资20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42亿美元,分别占福建合同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15.2%和16.9%。另外,在民营经济方面,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闽籍企业家、经销商有着信息灵敏、投资实力雄厚、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势,许多民营企业已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在进行新一轮的投资创业过程中将潜在的民间资本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投资优势,为福建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18]。

2.2 技术开发体系推进基地集群创新

有效的技术开发体系是集群创新的保证。由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正由主要依靠投资推动转向投资和技术共同推动,尤其是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正逐渐增强,可以说,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有着强烈的需要。近几年来,福建省依靠不断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整个产业发展逐步实现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从注重单项技术创新向集成创新转变。从2006年开始,福建陆续启动25个省级重大科研专项,已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近年来,全省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28家,涌现出厦华电子、星网锐捷、新大陆、厦门钨业、漳州万利达等一批具有较大规模、竞争力较强的高科技龙头企业,还建成了一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工程化开发为目标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和行业技术研发基地[17]。据最新统计,福建综合科技水平居全国第九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第五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居第六位,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居第十三位和第十一位(具体见表3);全省2/3的市(县、区)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其中一半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县、区);全省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2个,孵化基地面积22万多平方米;有技术咨询类中介机构800多个,各类技术贸易机构1 300多家;建立了省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创办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提供专利代理、风险评估、投资融资等多项服务。

注:1)“据福建统计年鉴2009(福建统计年鉴2010无该类数据);2)#表示其中项

2.3 区域创新网络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所谓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系统。完善的区域创新网络是发展产业集群的基础。作为一个区域经济体,其包含的主体要素主要由政府、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五类(如图1),只有以主体创新功能发挥为基础,建立一种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新型合作模式,才能使区域经济实力增强。近几年来,福建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关系进一步密切。福建省拥有39所高校和121家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所属独立科研机构,覆盖了11个学科门类217个硕士点和10个学科门类53个博士点,并形成了以经济、化学、海洋、生物、环境与资源科学等在全国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此外,福建省还积极走“品牌路线”,打造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支持企业争创中国名牌、驰名商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世界名牌实现快速扩张,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发境外资源和市场,收购或参股国际品牌、营销网络、研发机构;发挥工业园区的载体作用,提升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配套协作企业,优化生产协作流程,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2008年以来,福建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达177个,并已连续4年居全国第5位,其中制造业的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比重很大。在闽台合作方面,两岸产业对接步伐加快,台湾百大企业在闽投资已增加至40多家,福建累计吸引台资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厦门LED光电产业、福安机电、泉州船舶制造、福清机械工业等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集群基地[19]。

2.4 政府支持体系加快集群基地发展

适度的政府支持是集群发展的环境条件。由于市场机制固有的缺陷,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很难保证区域始终沿着最优路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发展产业集群还是需要政府的支持。通过政府的介入和干预,控制产业集群的外部负效应、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消除市场进出壁垒、维持市场秩序,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集群内部出现群而不聚的现象。2004年,福建省出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明确提出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这一目标,福建省工业实施项目带动,以项目投产、项目开建和项目策划以促增长、调结构、增后劲、保发展的目标在近几年开始显现成效。从福州青口到厦门灌口汽车产业基地,从湄洲湾石化基地到东山湾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各地以龙头项目为突破重点加快发展,一个个具有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正在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呈现大项目带动产业大集群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快步前行的喜人态势。2009年,福建省政府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和其它产业的一批重点项目的投资力度,其中投资额在3 000万元以上的计划投产项目约500项,总投资近1 300亿元,全部达产后可年新增销售收入1 780多亿元;计划完成投资1 700亿元,开工300项投资在5 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施300项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在闽台合作方面,2009年4月,福建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四个方面加大吸引台商投资力度和帮助台资企业转型升级[20]。建立与之配套的银行贷款风险保证金制度以形成价值更大的特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出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17]。在培育、认定、推荐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方面,福建省还相继出台实施品牌战略带动政策,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2.5 人才支持体系促进基地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优势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福建省人才及其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领军人才的培养。福建有着独特的人文魅力,具备良好的科教和人才支撑能力,每年毕业的大中专等各类人才达20多万人,在代表我国自然科学界最高荣誉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福建籍的有100多位,人口平均素质相对较高,成为推动我省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强大的智力支持。以福建省最重要的一所省属“211工程”重点大学福州大学为例,其始终把贴近海西、融入海西、服务海西作为行动指南,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找准定位,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开放式办学特色,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完善技术转移机制,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适应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的需求,为海西建设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21]。另外,福建省还致力于台湾人才的引进,通过发挥本省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强闽台职业教育、闽台校企、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合作,加大台资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力度;通过引导省内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校)针对台资企业布局和用人、用工要求,设立对口专业,培养台资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探索开展专业人才订单培养,为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服务。

3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支持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来看,尽管海西,特别是主体区的福建省在产业集群支持体系方面己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欧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方面都还存在差距,总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3.1 市场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是专业化、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还没有专门部门和企业从事产业服务工作,总的情况是: 兼职服务多,专业化服务机构少;服务活动多,有效服务少;准政府协会多,真正的民间组织少。在大多数服务企业中,一无专门人才,二无服务项目,三无创新机制,四无服务平台和服务手段。由于中介组织机构融资困难,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中介组织大多管理不规范,决策不科学。二是物流基础设施,如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等基础设施建设超常推进可能存在重复建设问题,连接海峡两岸的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大工程需要更谨慎的统筹规划。

3.2 技术开发体系存在的问题

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一是历史原因。改革开放之后,福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基本上是依靠引进国外机器设备和人才而实现的,由于没有在引进之后相应跟进消化吸收创新,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基础还比较薄弱。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经济基础;三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太少,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人才基础;四是产业政策引导和政府宏观调控效果不明显,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标准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3 产业集群内部环境制约

制造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既需要有细化的专业化分工,又要求各产业之间能够密切配合。首先,由于历史原因,福建产业集群内上下游产业间关系不紧密、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产业集群内部环境较差,集群缺乏集体行动的规则、规范。许多集群内部的企业间缺乏必然的产业联系,难以形成各种能够推动企业有效互动和互相促进的共同机制;产业集群内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关联产业和支持产业缺乏;产业配套能力差,分工协作程度低。其次,由于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始终是非正式的社会关系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不重视理性化正式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的人际关系虽然密切,但是相对封闭、延伸的半径小,难以形成相互之间的最大认同和接纳。制度信任的不足导致人们只相信有血缘关系以及不具有血缘家族关系却有着亲密交往关系的亲朋密友,海西产业集群下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内部还未形成一种很好的信任制度。

3.4 政府导向存在的问题

存在政府误区。目前,各种工业园区被视为产业集群的升级版,而在依据本地特点构思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发展中介服务体系等方面,海西区政府还缺乏周全的规划与有效的行动。海西区各级政府对集群内公共产品的认识不足,供给有待加强:地方公共产品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包括专业市场建设、集体品牌的创造、设立共同的技术创新机构、教育培训机构、产品质量检测设施、举办交易会、展览会等。在集群发展规模上,既缺乏对产业集群上、中、下游产品和水、电、气等公用辅助设施的统一规划布局,又缺乏对产业集群的物流运输、环境保护、管理服务、政策扶持、服务支撑等方面的统筹规划,这是产业集群无序发展的根源所在。

4 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的建立

4.1 建立完善的产业集群市场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对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1)福建省政府应通过采取统一规划,制定法规,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培训人才,实行优惠信贷和减免税,承担和分散风险,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等,加快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的构建、引导和聚集,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服务支撑。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把中介组织当成真正的民间组织,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推动海西市场中介组织的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健全对市场中介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完善法规,将市场中介组织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完善市场中介组织的准入制度,规范中介组织市场,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市场中介组织开展国际市场中介服务。(2)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建立健全信用制度,推行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中介服务机构创建良好的融资环境,解决中介服务结构融资难的问题。可集中财力加大财政投人,设立先进制造业产业专项发展基金,支持和鼓励先进制造业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民资银行组建步伐,引导和鼓励各级金融机构支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二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统筹规划以避免重复建设。规范物流市场,消除“条块分割”,减少交易风险,降低交易成本。继续推进连接海峡两岸的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福州、厦门、泉州等中心物流节点城市和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大中型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依托临港工业、产业集群和台资企业集中区,围绕原料供应、半成品和成品仓储配送,建设物流配送或专业配送中心。加快保税港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完善保税物流体系,推进闽台港区对接,发展保税仓储、贸易采购、配送中转等业务。

4.2 构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开发体系

一是加大制造业重点领域和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用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向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研发、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高新产业技术产业化、行业重大技术改造等方面倾斜。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技术创新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吸引社会多元投资。引导并调控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方向,使各类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度等措施,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以及重大产品的关键和共性技术,组织实施更多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形成与一流创新体系适应的人才支持体系,重点在厦门湾、闽江口、媚洲湾等闽台产业对接集中区搭建人才交流、产业技术研发转化和技术培训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三是发挥有关部门的协调作用。在省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宏观指导,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产业协作与重组。有关部门发挥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企业解决有关问题,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加强区域优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技术标准等级,完善地方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化在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完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制度,推进州(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合,共建技术创新实验基地,提高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供给能,为海西先进制造业参与国外竞争创造条件。

4.3 发挥各创新主体作用,加强闽台及区域合作

首先,要培育区域创新文化。通过海西特有的“三缘”关系网络,促进区内创新主体间形成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共同行为准则,创建一套共同遵守的产业和行业规范。通过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非正式关系网络(如企业家网络)来促进合作,由取得政府支持的企业家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创新、开放、倡导市场文明和商业道德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使得信息和资源在企业中能够共享,加快创新的扩散。其次,通过整合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在闽台深度对接下,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应大力推进重点工业园区、基地、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建设,以园区基地为载体、以产业链延伸为主线推进产业集群基地发展。在积极推进和深化两岸科技合作战略的同时,“发挥闽浙赣、闽粤赣等跨省区域协作组织的作用”,以加强海峡西岸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通过不断完善的省际交通基础设施,打破行政壁垒、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城市间合理分工,积极扩大海西区与其他城市已有的产业合作,推进产业发展和升级。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虚拟产业集群,利用网络经济所创造的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系统,使产业集群的运行能够突破时空概念,在更大范围内共享资源、共享信息而有效地解决产业集群跨区域合作的困难。最后,各创新主体各司其职。在创新活动中,政府通过法律、经济和组织管理手段在制度、环境和政策层面引导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协同创新,使区内相关创新主体发生协同效应。由政府牵线搭桥,引进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设立与产业集群直接相关的研发机构、产学研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等;组织专业研究人员为企业开展直接相关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集群企业的人员素质,并面对面以辅导方式帮助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作为主要结点的中介机构,应在服务于区域创新方面发挥沟通、协调和粘结作用,如建立综合性的中小企业协会和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广泛组织社会资源,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面上推广。

4.4 转变政府职能,有效发挥政府作用

一是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制定有效的产业集群发展指导目录及政策。福建省政府应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快区域协调机制建设,开展政策合作和区域政府协调,统筹规划功能布局,形成区域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前后配套、链接紧密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要在构建产业集群总体思路下设计招商引资的目标吸引政策,有目的地吸引那些具备产业带动优势和有产业关联效应或配套协作功能的项目进入,以促进相关集群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提升;在对各地招商引资的考核时,要把重点放在对产业配套环境、产业集群招商的考核上;实行更优惠的市场准入政策,降低门槛,鼓励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向集群进一步集聚;对集群内的新上项目放宽审批权限,逐步实行登记备案制;推行更加积极的资金扶持政策,政府技改资金及科技三项费用等扶持资金应有意识地向集群倾斜,引导集群的发展。就目前海西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情况看:(1)主导产业为石化产业。(2)支柱产业为电子信息、纺织鞋服产业。(3)辅助产业为装备制造业。(4)潜导产业为半导体照明、微波通信、环保、生物医药、精密仪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

二是优化创新工作环境。推行电子政务,简化审批程序,努力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政府行政办事效率,减少行政审批环节,减少政府收费,减低外部成本;建立有利于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政策、法律和市场环境;加强能源、交通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和整合,实施优势互补,联合发展,创造更优的投资硬环境。

4.5 建立人才聚集与管理体系

基地体系 篇8

信息技术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它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已经渗透到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的特点决定了信息类人才的培养不应只停留在课本知识的传承上, 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其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实践的能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积极建设创新实践基地, 根据学生发展方向的不同, 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信息类学科竞赛和科技立项创新活动。通过科协等学生社团组织, 加大宣传力度, 产生良好的朋辈教育效果, 较好地促进了信息类人才的培养。

1 探索建设创新实践基地

2010年, 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腾出近150平方米的空间, 筹建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建设之初, 学院自筹经费15万元, 更新了电脑桌、实验台等, 并购置了机器人舵机、控制器等基本设备, 并利用中央修购专项资金更新了投影仪, 维修了多媒体教学系统, 完成了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 学校投入30余万元, 完成实验室基础设施、网络环境、基本测试条件和主要实验工具与测试仪器的购置和建设。从8点到23点, 学生可以通过申请到实验室参加学科竞赛的培训和开展创新项目研究。

创新实验室支持学生从事信息类科技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ACM亚洲区程序竞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软件大赛和“毕昇杯”全国电子竞赛等比赛。同时, 创新实验室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等科技课题的开展提供支持。实验室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 实行项目指导教师负责制, 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室项目开发, 具体内容以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为主。在资产与实验室设备处的大力支持下, 在近两年试运行的基础上, 2011年年底, 该实验室正式挂牌, 成为我校首个全天向本科生开放的实验室, 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012年, 在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运行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联合电工电子实验室和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室, 组建了信息技术创新实践基地。其中电工电子实验室拥有电工电子实验平台、模拟和数字实验箱、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实验设备。作为承担全校基础实验教学任务的实验室, 电工电子实验室可以为全校工科学生提供电子线路方面的课外实验帮助。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室是我院的专业实验室, 除了拥有高性能计算机、示波器、万用表、图示仪、频率计、信号发生器、数字电桥等教学设备外, 还配有嵌入式系统、SOPC系统实验箱和物联网系统实验箱等, 可以供学生从事硬件为主的科技立项和学业探索活动。经过评审, 信息技术创新实践基地2012年成为学校首批校内创新基地, 得到了资产与实验室设备处设备和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

两年来, 我们还分别邀请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等高校的学者来基地开讲座;同时, 组织部分学生参观了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开阔学生的视野。基地还与北京中创信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信息类公司合作, 商讨共同建立“产学研”基地, 为学生提供走进职场前的实习和专业技能培训。

2 构建信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几年的探索, 我们逐步形成了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如图1所示) 。依托创新实践基地的师资和场地资源, 在学校基地建设费用和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支持下, 通过发挥学院学生会的宣传和组织作用, 成立了多个学科竞赛兴趣小组和科技实践活动兴趣小组, 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师和学长的帮助下, 兴趣小组引入校内选拔赛, 从众多爱好者中, 挑选竞赛队员, 并对有一定技术优势和特点的科技作品进行重点培育。经过一到两年的培养, 我校队员先后参加了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学科竞赛, 如亚太区ACM程序竞赛、RoboCup机器人竞赛、“蓝桥杯”全国软件竞赛和华北五省计算机应用竞赛等。

ACM队和机器人队已成为学校较具影响力的学生竞赛创新团队, 吸引了信息工程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众多优秀学生参与。以ACM队为例, 每年4月有针对大一新生的选拔赛, 12月有针对全校学生的校程序竞赛。通过积极宣传, 吸引优秀学生的关注和参与。获准参加ACM队和机器人队的学生, 可以申请暑期免修小学期课程, 专心准备比赛。教练根据其暑期表现评定成绩。对于获得铜牌或三等奖以上的学生, 在保研、评优等方面给予加分奖励。这一系列举措调动了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

学校大力实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 进一步唤起了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热情。基地与院学生会安排有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进行申报动员, 邀请有一定项目申请经验的学长交流项目申报和实施体会。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立项的学生科技团队, 可以向基地负责教师申请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和调试工作。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教师以及学长进行学习和交流, 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 也为其后续的学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基地的日常运行中, 我们采用“学生自主, 教师为辅”的管理模式, 定期安排教师辅导, 并检查各小组研究情况[5]。建立了训练队队长负责制, 队长协助指导教师组织日常的学习和交流活动。为队员建立申请、训练、竞赛和退出档案, 督促队员遵守纪律、珍惜机会。

在参考已有各种管理规章制度的基础上, 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理办法, 从制度上保障了基地的开放性和有序性。具体的管理办法主要有, “开放实验室人员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仪器安全管理及损坏、丢失仪器设备赔偿制度”和“实验室卫生工作制度”等。目前, 基地正组织力量进行实验室智能系统的设计[6,7,8,9]。该系统统筹兼顾实验室的课程实验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 不仅实现实验室相关信息的查询、统计、人工预约等功能, 还将融入物联网技术, 实现设备的动态位置及状态管理, 实验室预约的专家推荐, 与现有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以及门禁和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对接, 在功能上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3 与课堂教学体系衔接

基地作为学生课外从事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场所, 对培养学有余力的学生的专业素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受场地因素的限制, 能够进入基地的学生只是少数。所以, 基地的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将课外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纳入课堂教学体系的探索, 以惠及全体学生。ACM队的指导教师组织ACM队队员历经一年多时间, 完成了ACM在线评测系统的设计和部署[10] (http://acm.cugb.edu.cn) 。该系统不仅成为校ACM队日常程序训练和暑假集训的平台, 还是校通识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和计算机专业课程数据结构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实验教学工具, 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影响。从2011年开始, 我们尝试将ACM程序设计纳入计算机和电子专业的小学期实践教学中。为此, 我们动员师生收集和创编了近七百道较简单的题目, 并将它们分成输入输出、数组、字符串、排序、查找等类别, 以便在教学中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入体会。同时, 我们在小学期课程的最后两天分别安排个人赛和团体赛,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紧张和快乐。由于参与和了解ACM竞赛的学生逐渐增多, 近几年, 我校都保持着较好的竞技水平。

同样, 机器人设计也成为电气自动化专业大四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购买相应的实验设备, 从简易的运动小车控制入手, 让全体学生较全面地将单片机、电气控制等课程知识学以致用。学生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 自觉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4 主要培养成果

我校以建设信息技术创新实践基地为抓手, 联合学生会等力量, 通过建立和完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三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主要有:

(1) 每年均取得ACM/IPCC亚洲区竞赛在中国内地的全部现场赛资格, 至今已取得现场赛4枚银牌、9枚铜牌的好成绩;

(2) 获得全国软件人才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9项, 北京赛区一等奖26项;

(3) 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共获得一等奖19项、二等奖26项;

(4) 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 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

(5) 获首都“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

(6) “毕昇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大赛, 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

(7) 以大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三大检索论文6篇。

此外, 吸引优秀学生参与ACM队和机器人队, 通过他们取得的良好成绩, 树立了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 端正了学风, 稳定了专业情绪。以20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 在一年级时有12名学生转专业。在大一暑期, 他们经历了为期3周的ACM程序设计实践课程学习, 经过教师的精彩讲解, 学长的耐心辅导, 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而且消除了对编程的恐惧感, 更重要的是对专业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至今, 没有学生转专业, 也杜绝了留级现象的发生, 学风明显好转。

5 结束语

通过建设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我校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和资金支持, 以参加高水平的学科竞赛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为牵引,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投身课外学科实践活动。实践证明, 通过这样的活动, 不仅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还可以有效改善学风, 促进课堂教学工作,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通过建设校内创新实践基地, 以参加高水平的学科竞赛和开展科研项目为牵引, 鼓励和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投身课外学科实践活动。及时将实践教学成果纳入教学体系, 惠及全体学生。实践证明, 建好校内创新实践基地不仅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发展, 还有效改善了学风,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创新实践基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学科竞赛

参考文献

[1]马运波, 尹剑波, 赵玉才.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机械设计创新基地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 2013 (21) :10-11.

[2]吕念玲, 陈纪鑫, 殷瑞祥.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思路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29 (8) :279-280.

[3]王军, 李明, 牛小玲.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10) :198-200.

[4]赵强, 穆克, 姜丽.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建设电子实践创新基地[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2, 29 (4) :363-366.

[5]李慧, 魏红伟, 尤文.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的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4) :279-280.

[6]吴良, 邹志宏, 吴文华.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5) :169-172.

[7]姜浩, 吕志丰, 黄贺.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6) :110-112.

[8]甘小红.高校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0 (3) :47-49.

[9]董超, 翟猛, 窦慧洋.RFID技术在开放性实验室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 2012, 34 (7) :55-57.

基地体系 篇9

对于什么是生产性实训基地, 教育部在《关于全国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曾这样描述:“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 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 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在2007年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推荐预审标准 (试行) 》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中也有类似的描述。这里都提到的关键字是“企业、学校、设备、技术、师资、实训”, 这是从政策面我们看到的官方定义。专家们认为, 只有具备实现“工学结合”, 实现学生顶岗实习, 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三个要素,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性实训;同时, 只有具有建设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管理模式企业化和实训工作情境化等五个方面的特征, 才是真正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无论是专家的观点, 还是官方的文件, 归结起来, 都包含企业的参与, 要有生产性设备, 要有产品产生, 要有企业氛围等因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是按照企业化的管理、设备和文化, 承担真实的生产任务, 在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指导下, 以学生为主体, 多岗位轮动, 完成生产任务, 其成果要按照企业化的标准进行检验, 同时, 要进行成本核算, 有可持续发展力。但生产性实训又区别于企业的实际生产, 不能将它们完全等同起来, 它们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培养人为主要目标, 而后者以赢利为主要目标。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是指在校内依据企业化的样式对基地进行设备布局和环境布置, 并参照企业要求的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员工管理、绩效考核等管理模式建立起来的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践教学场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具有教学和生产两大功能, 其特点是学生在校内就可以感受生产化环境、真实化任务、企业化管理, 满足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养成等要求。基于上述认识, 笔者认为, 对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评价应从建设理念和定位、实训情境、实训任务、运行管理以及实训效果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这五项内容是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所必须具备的五个必备因素, 抓住这几个要素, 就抓住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本质和全貌。

生产性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 有关实训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较多, 但针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评价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因此, 生产性实训基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很有必要, 也很有意义。有了评价指标体系, 不同的评价者对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评价便有了统一的标准, 有助于提高评价的可信度。

在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之前, 首先要了解评价指标的内涵和定义。评价指标是评价内容的载体和外在表现, 是评价对象在某个方面本质特征的具体化体现。评价内容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联系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的桥梁, 它既要反映评价客体的本质, 又要体现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的需求, 是反映评价对象某个方面本质特征的具体化的行为要素, 是对评价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只有体现评价客体的本质, 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测量;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反映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的需求, 才有可能达到评价目的。

就生产性实训基地评估来说, 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必须遵循“科学、客观、合理”的原则。本指标体系是在充分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经验基础上, 组织有关专家、教师及学生共同讨论研究、制定出来的。本指标体系是二级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具体内容见表1。

指标内涵

(一) 建设理念和定位

生产性实训基地不是随便购置几台机器, 引进企业简单组合就能成功, 最终取决于其建设理念是否先进, 定位是否准确。理念是指导, 是灵魂, 没有先进的建设理念, 实训基地建设得再好, 也不会成功。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定位是基地建设理念的反映, 体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思想和价值追求。生产性实训基地不是完全为了生产, 最终要将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作为整个实训基地建设的最终目标。基地应根据专业需要和自身条件, 找准自己的位置, 明确在一定时期内基地的发展目标、建设形式、服务面向等方面的定位。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定位应该具有全局性、整体性, 基地要有明确的责任, 要有奋斗目标, 以便使基地获得理性指导, 最终形成具有全面性和根本性的基地发展战略目标。

(二) 实训情境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很重要的要求就是按照企业真实的氛围来安排对学生的实训,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实训条件和实训氛围, 前者是指要具备与企业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设备, 后者是指要具备与企业相同或相似的设备布局和文化氛围。实训设备的配置要突出先进性和实用性, 要做到贴近生产现场、新技术、新工艺;基地设备的配置既要确保大部分设备是目前企业所用的主流生产设备, 也要有部分设备体现先进水平, 以保证实训设备的先进性。生产性实训基地文化的文化氛围应以大学文化建设为主体, 以企业文化建设模式为依托。

生产要有真实的环境, 要有真实的产品, 这就要求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 通过引进企业管理、企业人员和企业产品, 以企业产品为主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要从技术、工艺流程、管理、人员配置和要求、质量标准与安全生产等方面都接近或模拟生产环境, 打造企业文化氛围。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环境建设过程中尽可能贴近生产第一线, 环境文化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力求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与职业氛围, 让学生在仿真的实训环境下按照未来职业岗位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 得到相关技能的训练和职业规范、职业态度、职业习惯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 实训任务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训任务可以来源于企业真实的项目, 也可以是模拟的教学任务, 但对产品的用途、设计、选材、成本、工艺、评价、时间等都要按照企业生产的要求。实训项目的选择坚持实用性与先进性原则, 涵盖较全面的专业知识, 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体现当前行业中应用的先进技术, 尽可能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包含在实训项目中。一个典型的实训项目不仅能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因此, 在评价这项指标时, 要重点考核是否在真实的企业化生产环境中生产真实的产品, 是否真正采用工厂产品生产工艺和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人员指导的职场环境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实训过程中, 要选择具有典型性、递进性的产品, 参加实训的学生和学生实训岗位具有可轮换性。

(四) 实训管理

生产性实训基地区别于传统的校内实训基地, 因此, 评价实训基地的管理就要有所差异。目前, 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主要有学校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模式、校企共同管理模式三种。但不管采用哪种管理模式, 要看这种管理模式是否有利于建立校企“双赢”的合作机制, 是否有利于建立实训基地发展的长效机制, 是否有利于建立实践教学的机制, 是否有利于建立调动企业员工及师生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是否有利于建立“双师”培养机制。要保证管理有成效, 推行工作目标责任制是较为有效的手段, 不仅要对管理人员落实岗位责任, 制定工作目标, 还要对责任目标进行阶段考核, 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 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忧患意识和积极性, 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要保证生产性实训的顺利进行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制度建设就显得很重要。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建设, 才能保证基地技术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制度建设可以在原来教学管理和实训课程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 同时, 在实训或生产环节适当引入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比如, 财务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实训教学管理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物资供应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产品研发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 使管理制度系统涵盖实训项目完成的整个过程。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涉及的人员多而繁杂, 既有企业的各类员工, 也有不同班级的学生, 还有专业教师及管理人员。生产性实训基地既要按时按量地完成生产任务, 又要满足学生实训教学的要求, 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 建立完善和合理的考核机制, 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员采取相应的考核办法, 将考核结果与学生的实训成绩挂钩, 与企业员工的工资及奖励挂钩, 与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挂钩。

(五) 实训效果

学生实训的成果可以是一个零件、一套方案、一组数据等形式, 对学生实训效果的考核, 要坚持校企共同考核, 其评价办法可参考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及学校传统的实践教学评价方法, 组织相关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对生产性实训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审核。考核不仅体现在“产品”是否达到企业的质量标准, 而且要将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是否达到了企业要求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是否爱岗敬业, 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纳入考核体系中来。

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一般实训基地相比, 具有难度大、要求高、投入大等特点, 因此, 对其效益也应作为重要的指标加以考核。既要考核教学效益, 努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也要考核社会效益, 建立社会声誉, 同时, 还要考核经济效益,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为学校发展提供动力。

结语

生产性实训基地评估工作是监督、指导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 也是实践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满足了社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要, 对探索有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然, 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评估工作还在起步阶段, 需要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王召鹏.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要素的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 (5) :205-207.

[2]薛建荣, 王靖, 王俊.关于构建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评估体系的探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3) :156-158.

[3]丁金昌, 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2) :57-58.

[4]李增芳, 朱程, 周明州.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及策略分析[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11 (2) :79-81.

基地体系 篇10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电大教育    实习实训基地    评估体系

一、引言

国务院于2011年10月批复《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武陵山片区成为全国扶贫攻坚工作的先行区和示范区。时任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加大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开发力度。胡锦涛同志强调应“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把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和培养自我发展能力作为促进就业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着力点,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地方电大在实现民族地区发展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作用,地方电大如何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关键还是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相结合,发展完善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评价体系必要且紧迫。

武陵山集中连片贫困区是我国18个国家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如何推进发展武陵山片区区域内生动力的增长机制,地方电大人才培养是重要一环。实习实训是高等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电大服务地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重要综合性训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具有如下重要意义:

1.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规划是学校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高等学校必须重视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显然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2.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通过项目实训提高实际项目技能和积累项目经验,为企业挑选人才和学生就业提供平台。

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学生就业。“以服务地方为导向”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地方电大結合地方企业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服务能力。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及现状

1.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作为20世纪末期出现的一种发展战略理论,得到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国家要实现现代化,教育必须发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以市场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研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2.合作教育理论:合作教育是由英文词汇“Cooperative Education”翻译成的,1906年,美国赫尔曼·施奈德教授针对当时高校教育与社会脱节及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首次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提出合作教育问题。合作教育思想及方法一经提出,很快被世界许多国家采用。国际社会对合作教育的含义表述略有不同,但强调的核心是一致的,即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一定要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的联合教育模式。

3.教育质量管理理论:质量管理是跨学科领域,对教育质量的研究应该从全方位、多视角、多层面、多学科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数学模型、ISO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已逐渐应用在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研究成果中。还有其他一些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如戴明循环理论(PDCA理论)、自适应模糊推理系统(ANFIS)的质量评价理论等开始引入研究范围,积极拓展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研究方法。

4.实习实训人才培养研究:目前,国内学者对高校实习实训人才培养的相关研究有:张培茵、王玉在(2009)《旅游高等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提出校内实习基地“生产化与教学化”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以“实习实训战略联盟”为支撑的行业岗位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以“人才订单”培养模式为辅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韩卢敏、陆林在(2009)《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的创新研究》中提出从实习模式、实习流程、实习评价体系等方面对专业实习管理进行创新,构建适合行业需要的实习管理模式。刘明贺在(2008)《高校环境工程专业产学研教学模式探索》中提出通过对专业教学特点及就业需求的分析,提出建立校企实习实训新模式。

5.实习实训合作教育研究:国内学者对实习实训合作教育的相关研究有:张炼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中认为:“实习实训合作教育概念在实践中不仅要重视学校与企业科研的生产与开发,更重要的是把人才培养内容纳入实习实训合作的每一个环节,它是一种双向参与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王章豹在《产学合作:模式、走势、问题与对策》一文中指出:“广义的合作教育指高等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经营及人员交流、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面结成的互利互惠、互补促进的联合与协作关系。”实习实训合作教育可以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因此,电大开展实习实训合作人才培养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

以上这些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没有明确提出以服务地方为导向的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以及关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模式和实践的研究不够深入。二是没有提出具体的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根据以上所述,结合西部地区武陵山片区电大人才培养的特点,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为导向的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概述

实习实训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建设是多学科、多领域的结合,涵盖高等教育、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本文研究对象是武陵山片区地方电大,从电大与地方行业、企业实习实训结合的角度,以服务地方为导向,研究探讨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建设问题,围绕武陵山片区发展急需的实习实训结合、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等核心问题开展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武陵山片区地方电大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作为一个整体建设,结合地方发展规划,行业急需,优化专业培养方案与培养方式,在教學过程中体现开放性、职业性,缩短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期。建立以服务地方为导向的实习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建立开放式实习运作和管理模式,把实习实训合作思想和理念转化为行为规范和具体操作,使实习实训基地运作模式改革落在实处,真实有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的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四、实习实训基地的质量评估体系构建

1.评估的主体。创新型人才工程是提升国家人才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创新性人才建设工程中的重要方面之一,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是推进学生实践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具有创新性、实用性人才的关键环节,是培育具有竞争能力的人才队伍的重大战略,评价主体应包括实习实训基地、实习学生、就业企业等多元主体,评价角度应该是多维度的,以便系统全面地掌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及技能信息,让师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从而逐步形成自主特色的评估体系和监控体系。

2.评估的指标与内涵。研究实习实训基地的质量评估体系,从基地建设、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障制度、实训条件、基地队伍、实习生就业、就业企业评价等方面制定实习实训基地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评价和考核。实习实训基地质量评估体系指标具体见表一。

表一    实习实训基地的质量评估体系指标

3.评估过程。实习实训基地的质量评价体系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提供了评价标准,应当注意到评估是为进一步提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依据,不仅注重对结果的评估分析,还应注重对实施过程的评估,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控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为实习实训基地合作评估提供依据。

五、结语

本文选取武陵山片区地方电大实习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作为研究主要内容,假定人才培养是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因素,人才培养评价是地方电大、企业和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关心的关键问题之一,拥有行业、企业需求的技术专长的人才是地方发展的内生动力,武陵山片区地方电大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人才,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量化评价的核心内涵。该体系的建立解决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建设和发展中人才培养及科学评价的问题,使地方电大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Kevin J.McDermott,Ozdemir Gol,Andrew Nafalski.Cooperativev education in south Australia.The 30th Annual Frontiers in Education Conference,2000:vol.2.

[2]Gary R.Martin.Professional Practice Seminar:A successful course for preparing students for their Cooperative Education Experiences (or the work place in general)from 2003 ASEE Annual Conference and Exposition: Staying in Tune with Engineering Education,2003:8010-8016.

[3]Patricia L.Linn,Jane Ferguson,Katie Egart,Career exploration via cooperative education and lifespan occupational choice,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Vol.65 No.3,2004:430-447.

[4]Brcaux,Aminta Hawkins.The impact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oncareer indecision,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and career decision-making style among college students,2004.

[5]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0,(1):93.

[6]管庆智.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教育科学研究,2000(1).

[7]王章豹.产学合作:模式、走势、问题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9):115-116.

[8]王瑞兰.依托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4).

[9]易洪雷,薛元,张彩云,裘玉英,詹建朝.基于校企合作联盟模式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4).

[10]蔡敬民,董强,余国江.高等院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新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02).

[11]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当代教育论坛,2005(3)3:28-29.

[12]韩虎群.高校产学研结合模式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6(11).

[13]张晓东.人才培养与产学研结合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S1).

[14]吴阿林.应用型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1).

基地体系 篇11

自2012年兰州市被确定为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来, 以兰州高新区作为主要建设载体, 紧抓我省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机遇, 在规划建设示范园区、促进文化产业提升、形成产业集群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2013年, 基地文化和文化科技型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8.3亿元, 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56亿元, 企业数量达到128家, 并初步形成了集表演、娱乐、电子出版、创意设计、印刷业等于一体的综合文化产业体系。

按照规划, 在“十二五”期间基地将建设13个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园区, 总投资达80亿元。目前, 奇正·马家窑文化科技产业园、南特·敦煌软件和动漫文化产业园等4个园区已启动建设。在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的同时, 基地利用高新技术同我省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优势文化资源相结合, 积极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集群, 初步形成了兰州文化传媒产业集群、兰州创意文化产业集群、珍贵历史文物和旅游资源保护开发产业集群等3大产业集群。

【基地体系】推荐阅读:

蚕桑基地07-20

科普基地05-14

临床基地06-23

基地分析06-25

基地稳定07-07

红色基地07-07

种植基地07-07

专业基地07-25

维修基地08-28

基地模式08-29

上一篇:创新型科技园区下一篇: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