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职业教育职业化

2024-09-29

透视职业教育职业化(精选12篇)

透视职业教育职业化 篇1

一、教师职业倦怠重释

自弗洛登伯格于1974年首次提出“职业倦怠”以来, 该领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许多研究者都在各自的研究中对其进行了界定, 而这些界定都是基于最基本的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 即人们所熟悉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和组织学理论。这两个理论模式和分析框架对职业倦怠的不同解释, 代表了两种在本质上不同的理论取向。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内, 以玛勒诗 (Maslach) 与派恩斯 (Pines) 为代表, 他们提出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 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其中, 情绪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部分, 指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 个体就会随之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 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 即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增长。

而在组织学中, 奎内斯 (Cherniss) 提出:职业倦怠是由于长时间从事要求苛刻或令人沮丧的工作所造成的个人消极的变化, 是个体的职业态度与行为以负性的形式逐渐发生改变的过程。它一般包括:应激阶段, 即个体资源与工作要求之间不平衡;疲劳阶段, 指及时、短期的情绪紧张、疲劳和耗竭;个体防御性应对阶段, 负性的工作态度与行为出现。

尽管上述有关职业倦怠的定义彼此不一, 但我们仍可发现其共同之处:在情绪方面, 表现为长期高度紧张、疲劳状态 ;在工作方面, 表现为工作压力大;在精神状态方面, 表现为消极、负性状态。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认为职业倦怠是指工作人员由于工作压力大, 情绪长期烦躁, 付出与所得不一致, 而陷入一种精力衰竭的状态, 最终导致对工作丧失兴趣。

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职业倦怠的一个重点。把职业倦怠研究延伸到教育教学领域, 必将为教师素质的持续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新的契机。综观上述观点, 我们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情境中, 由于长期面对琐碎复杂的工作要求与压力, 引发情绪疲劳、能量耗竭、效率低下、热情降低, 最终导致对自主性、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丧失兴趣和激情的一种去个体化现象。

二、教师职业倦怠探因

1.社会因素

职业倦怠不仅是个人的生存状态, 也是社会面貌在个性心理特征上的一种反应。社会存在与变迁影响了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

(1) 信息技术的挑战。

在无限膨胀与频繁更迭的信息洪流面前, 教师已不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源;在年轻人占主导地位的后喻社会里, 年长一代反过来要向年轻一代学习。这一系列挑战迫使教师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网络资源来丰富课堂素材等, 挤占了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业余时间。所有这些都使教师不堪重负, 并极易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过度疲劳。

(2) 社会地位的弱势。

教师的社会地位通常指教师职业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尽管教师的社会地位在不断被强调, 但就目前来看, 教师的经济待遇较低、社会权益得不到及时合理保障、职业声望不高等现实问题, 对广大教师产生了一种潜在的压力。献身教育的崇高理想和社会地位的弱势现实之间的巨差大大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继而发展为职业倦怠。

(3) 选聘制度的缺陷。

我国现行选聘制度未能严格把好教师“入口关”, 不少动机不纯的人陆续“混”入教师行业, 为日后职业倦怠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对这些人而言, 教师未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未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育也不是促进社会与个体发展的神圣事业, 而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对这些不热爱教育事业、缺乏奉献与进取精神的“教师”而言, 教育教学何乐之有?长此以往从事一项没有乐趣的职业, 对自身无疑是一种摧残。

(4) 教育改革的两难。

“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 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真实写照。在现实教育实践中, 教师一面要引进新的教学理念来改革课堂结构, 同时又要对学生进行各种训练以应付一系列的社会性选拔考试, 如中考、高考等。教育改革的两难造成了教育者人格的分裂。这一系列的压力时刻困扰着教师的精神世界, 这恰恰是教师职业倦怠滋生的沃土。

2.学校因素

职业倦怠不仅是单纯的个人压力问题, 而且是个人与工作情境 (学校组织) 互动的结果。

(1) 师生矛盾的凸显。

美国教育协会民意测验发现:“管教学生的困难已经成为教师压力及倦怠的主要因素 (Shaknarow&Farber) ”[1] 。伴随我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与冲突化, 学生的问题行为也日益凸显。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难免会有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是极端行为, 难免受到学生家长的责难和学校领导的批评, 甚至会被处分。整日游离于这种难以调和的师生矛盾中, 难免会让教师对其从事的神圣事业感到失落、无助、沮丧。

(2) 人际关系的僵化。

学校是教师的第二家园, 教师之间相扶相帮的氛围能让所有的“家庭成员”感受到关爱与快乐。但是在现实的学校情境中, “条板箱式”的工作方式使得教师人际关系冷漠疏远, 教师之间或各自为政或文人相轻, 这样的家怎能让人去爱并为之付出一切?生活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情境中, 教师的身心健康会遭受严重影响, 倦怠问题迟早会产生。

(3) 内部管理的科层化。

在学校的科层化管理之下, 教师对学校管理事务缺乏参与权与发言权, 教师的工作以学生成绩及升学率为评价标准, “师以生贵”有失公允, 教师因得不到及时、合理的激励而丧失掉积极性与主动性。他们在工作中整日呕心沥血却受多方责难, 重压之下自身发展受阻, 难免会产生厌倦情绪。

3.职业因素

教师职业相对于其他职业的特性, 随时随地诱发着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

(1) 教师身负众望。

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 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感召下, 在学生家长望子女成龙凤心态的强化下, 教师身负的重任和期望也在不断加重。教师的有限工作必然不能全部满足这些又高又多的期望, 冲突与压力也就随之产生了, 它们弥散在教师的日常工作甚至生活中, 无形无色。

(2) 工作方式复杂。

教师对学生来说, 既是知识的传播者, 智慧的启迪者, 又是情操的陶冶者、信念的激发者。因此, 教师工作是一项复杂并富于个性化的工作, 它要求教师既要遵循规律, 又要创新求变;既要言传, 又要身教;既要讲究科学, 又要讲究艺术。这些要求增加了教师工作的难度, 使得一些教师在面对困惑时容易畏难退缩, 无力应付而催生职业倦怠。

(3) 业绩长效隐蔽。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成效有些是立竿见影的, 但大多在此时此地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是一个长期的、后显的过程。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归因于自身的努力外, 还有无数老师默默无闻地托举, 至于哪位老师的功劳大一些更不得而知。因此, 在艰辛的付出之后, 教师得不到及时的回报和认可, 这就导致了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降低, 影响到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4.个人因素

一些现有的研究大多从人口学变量 (如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 和人格特征 (如A型性格、低自尊、外控型等) 两个方面来分析个人因素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笔者认为人口学变量和个性特征具有个体差异性, 而且是心理学的视角, 不打算把它们作为个人因素的考察方面。本文认为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人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职业动力不足。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与就业压力的增大, 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不乏“功利”或“将就”的态度, 往往对将要从事的职业缺乏足够的了解与诚心。一旦入职后发现与自己的初衷不符, 就会产生抱怨心理, 教师也不能脱嫌。教师的职业动力不足, 不仅体现在入职前, 还有入职后;不仅在新教师身上存在, 在老教师身上也有体现,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2) 多重角色冲突。

角色是人们在群体及社会中由于占据一定的地位而表现出的态度与行为, 或所应履行的职责。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重化, 在学校要扮演教员、领导、心理保健者、纪律执行者、学生的知己与朋友, 在学校外的家庭或其他社会组织中, 可能是人妻、人母甚至更多。承担的角色越多, 角色间的利益冲突与转换也就越剧烈, 如果教师不能妥善处理这种不和谐, 压力就会随之产生。

(3) 完整自我缺失。

一些教师在学校之外的时间, 常被用来备课、批改作业, 或者是处理一些家庭事务等。“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式的生活, 使他们的生活比较孤立、封闭, 与社会的联系少。如此一来, 教师会容易局限于狭隘的工作功能所塑成的局部世界之中, 不能以更宽广的眼光去看待整个世界, 不能借此实现自己并将自己导向一种整体性的存在。教师的工作与休闲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用于自身全面发展的闲暇时间反而成了工作的补充, 成了“被遗忘的时光”。

三、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1.社会:建立支持网络

(1) 还原教师凡人本性, 给予合理期待与肯定。

教育是神圣的但不是万能的, 教师也并非像神一样无所不能、无坚不摧。每个教师个体是一个真实的人、普通的人、有限的人, 而非古书中的圣贤。他们有着普通大众的能力, 也有着普通大众的欲求。因此, 社会各界要对教师合理归位、寄予理性期望的同时, 也要给予肯定。教育主管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促进教师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使教师具有良好的效能感, 从而对工作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情感。

(2) 优化教师聘任方式, 完善教师资格制度。

现行的《教师资格条例》对于教师资格的认定中, 诸如“热爱教育事业”的表述过于抽象, 尤其是对从教动机的排查有所欠缺, “教育教学能力”应如何界定和把握等还需进一步明细。各省市要结合教师聘任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不断完善教师资格制度, 尽快制定教师资格标准, 强化对拟任教师情域的考核, 使真正符合条件的人进入教师行业, 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3) 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了教师享有的专业自主权, 如“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指导评定学生权”“参与学校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这些权利的落实是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的有力武器。相关部门和机构应进一步完善落实法律法规, 将“纸面规则”落到实处。

2.学校:构筑组织文化

(1) 完善激励机制, 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与工作环境或条件相联系的保健因素, 只能防止员工产生不满情绪;与工作本身有直接联系的激励因素才能起到激励员工积极性的作用。在学校管理中, 要重视教师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的建立及其操作的公平性, 合理处理提职、晋级、进修、评优等与广大教师切身相关的问题, 以此来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促使其对工作尽心尽责。

(2) 改进校园文化, 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

教师所在学校的组织文化与人际网络会影响到教师与其他人员的交往互动, 影响到教师的专业行为与工作态度。学校要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 对教师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校长和教师属于学校活动的核心人物, 校长和教师的交往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组织气氛是否融洽。因此, 校长要多关心、支持教师的教学工作, 真正做到管理为教学服务。学校应组织各种集体活动, 为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创造机会, 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生成。

(3) 加强培训指导, 引导教师的职业成长。

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指出: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发展规律, 在引导阶段和生涯挫折阶段比较容易陷入职业倦怠。就职初期, 初任教师往往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正如卡瑞克和卡兰翰 (Cruick & Callanan) 所说:“一个师范生的书桌与一位教师的书桌之间的距离, 虽然在直线跨度上很短, 但是它确是这些年轻人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所要跨越的一段最长的心理上的历程。”[2] 因此, 针对不同阶段的教师所遭遇的问题及感受, 学校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援、协助、培训、辅导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教师职业生涯课程, 组织教师参加校内或校际间的研讨会, 邀请教育专家讲学, 或是教师结对子等方式来帮助这些教师摆脱倦怠, 顺利度过低谷, 不断追求专业成长。

3.教师:学会自我调适

(1) 正确认识职业倦怠。

办法远比问题要多,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教师要对侵蚀自己生命的职业倦怠学会自我认知、自我调适。作为教师个体, 当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症状时, 应正确认识倦怠问题, 勇于面对现实, 分析自己的压力来源, 主动寻求帮助, 加以化解。作为教师个体还应意识到职业倦怠并不是只在一生中发生一次的现象, 它可能像病菌一样潜伏在我们的周围, 随时将我们俘获。如果我们能学会识别职业倦怠的症状, 防患于未然, 那么我们就能很快地回复平衡的身心状态, 而不需要一个较长的恢复时期。

(2) 合理渡过休闲时间。

教师相对于其他职业群体, 休闲时间比较充裕, 加上寒暑假, 一年约有160天的假日。休闲不仅是量的问题, 更是质的问题。休闲是“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 它的意义体现在:“一是解除体力上的疲劳, 恢复生理的平衡;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成为心灵的驿站。”[3] 因此, 休闲为解决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提供了动力与支撑。教师要学会休闲, 提高休闲层次。在闲暇时间, 教师既可以选择适当的运动、户外游乐、媒体娱乐、家庭活动、社交等实践活动, 又可以进行升华师德境界、反思教学实践、沉淀教育理论等精神活动。它使我们在精神的自由中体验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 从而克服职业倦怠带来的身心俱疲。

摘要:教师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 其生存状态不容乐观, 已严重影响到教师、学生及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并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在对教师职业倦怠重新认识的基础上, 从社会、学校、职业、个人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其成因, 并指出:社会建立支持网络、学校构筑组织文化、教师学会自我调适, 是帮助教师应对职业倦怠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教师,职业倦怠,探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 2003 (2) :62-64.

[2]Indith C Christensen, Ralph Fessler.The Teacher Career Cy-cle Understanding and Building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J].Allyn&BaconBoston, 1992:160.

[3]马惠娣.人类文化思想史中的休闲———历史文化哲学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 (1) :55-65.

透视职业教育职业化 篇2

幼儿园,以前对于孩子而言,这象征着快乐的童年,美好的回忆,无忧无虑,然而现在的幼儿园生活真的有那么美好吗?看了下面的几则消息之后,让我们真的该深思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老师们是怎么想的?孩子们又会怎么想呢?这样沉重的“童年”真的有必要吗?

中广网北京10月27日消息 长春经开区某幼儿园大班男孩东东,5岁,20.5公斤。还没上学的他,就有15本教辅材料了,放在一起约重7.5公斤,比东东体重1/3还多!像东东这样书包已装不下书本的幼儿园小朋友,在长春还真有不少。

幼儿园里孩子的书包何以如此之重?

民办幼儿园使用的教辅材料五花八门,有的幼儿园声称英语教材直接从国外购进。

特点一:定位高端市场 从国外引进教材

在高新区众恒路附近一家大型连锁幼儿园,老师告诉记者:“教辅材料是我们园长从国外带回来的,一套800元。”

幼儿园老师介绍,这套教辅材料不可以看,“除常规课本外,教材里还包括教学用具、实验器材、美术用品等,都全了。”

无独有偶,东东所在的大型幼儿园,也是从国外引进的教辅材料。

在走访的10所民办幼儿园中,这两所是从国外引进的教辅材料,两所幼儿园入园儿童分别为115人和176人。

幼儿园教学内容的国际化,为何出现在两所超百名孩子的大型幼儿园中?“幼儿园教辅材料国际化,构成了幼儿园强大的品牌支撑。那些有实力的幼儿园,有条件整合国外教学资源,从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引进教材,所以教具、学具都很贵,现在很多家长又买国外教材的账。幼儿园的品牌定位在高端市场,这也是满足高端教育投入的需要。”吉林省幼教专家指出。

特点二:托儿费越贵 教辅材料也越贵

相比中小型民办幼儿园而言,托儿费用比较昂贵的大型幼儿园,自选教辅材料价格高昂。

在3所100人以上的大型民办幼儿园中教辅材料费用最少也要300多元。一些中小型幼儿园不仅托儿费便宜,教辅材料费用也很“实惠”(如下表)。幼儿教辅材料差距悬殊的,不只是从20元至868元价位上,在教学内容上

也是相当悬殊。

朝阳区湖西路附近一小型民办幼儿园,大班只有4本教辅材料,包括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的《弟子规》、《学前语文描红》、《数学》、《拼音》,定价26.8元。在之前的全国两会上,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对目前国内不少地区存在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深表担忧,幼教业内人士也纷纷发出整治小学化幼教的呼吁。其实,一些基本而明显的道理,我们早就并不陌生:幼儿教育不是简单的智力开发,幼儿教学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科学的幼儿教育应该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扎实的身体基础、良好的性格行为习惯都应该从小着手培养,幼儿教育应该偏重这些方面,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然而,时至今日,许多家长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提前开始为孩子恶补拼音、写字、算术,一些幼儿园也为了盈利也纷纷打出各种特色班的招牌以吸引生源„„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蔓延着,并似有愈演愈烈之势„„

就读于贵阳市区一家幼儿园的玲玲,生活被母亲安排得满满的,每星期一、三、五学画画,二、四学书法,星期天还要去学声乐,当然,玲玲在幼儿园还要认汉字、背唐诗、学算术。孩子累,父母也不轻松,除去每年近万元的育儿费用,“每天的生活就像打仗”,背着画板、乐器接送娃娃,甚至还要“在下班之后跟孩子一起学习。”

据了解,贵州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进步主要体现在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十分钟内可以做多少算术题等方面。于是当地不少幼儿园就迎合父母的要求,教孩子认字、背诗、做算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最刺激家长神经的一句话,也成了众多幼儿园开展、众多家长接受小学式教学的最佳借口。由此,幼教“小学化”现象在贵阳悄然出现,并愈演愈烈。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一家私立幼儿园园长,对此表现得非常无奈。她说:“我们也知道做游戏应该是幼儿园的基本教学内容,但是,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游戏多了,认字识数少了,就会有家长找上门来提意见,搞得我们也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开一些特长班,让孩子多学习知识,否则幼儿园生源就会下降。”广州市某省一级幼儿园的园长分析认为,幼儿教育之所以出现小学化现象与一些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是分不开的。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更加注重哪所幼儿园学到知识多,就把小孩送到哪所幼儿园去。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民办幼儿园和许多自负盈亏或承包性质的公办幼儿园为了招徕生源、多赚钱,便一味

迎合家长的心理,不顾幼儿的接受能力而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

银川市第一幼儿园园长王玉义认为,教育是有规律的,比如教育大纲规定幼儿早期教育达到的目标为“幼儿在各种游戏中欢度幸福童年”。当孩子对汉字、诗词还没有感兴趣的时候就强行让他们学,一旦到孩子上了小学真正开始接触这些知识的时候,就开始厌倦,提早学习严重挫伤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针对全国不少地区幼教小学化现象,幼儿教育专家们普遍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幼儿园里这种对知识的强化灌输和强制学习的做法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并由此产生了厌学情绪。据了解,全国30个省市的调查都表明,在小学一年级儿童中就已有35%左右不喜欢语文,40%左右不喜欢数学。这正是那些短视的、急功近利的“教育”结下的苦果。

另外,部分幼儿园教师在传授知识上不一定正确和准确,使得幼儿到了小学便会先入为主,很难纠正。

幼儿园开设小学课程表面上看是向小学靠拢,让孩子早起步、早领先,实际是一种“近得利”的短视行为,是违背幼儿自身发展规律的拔苗之举。她认为儿童的发展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训练,不能随意逾越其认知发展阶段。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几乎可以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玩,玩童才是健康儿童。幼儿园要教育幼儿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使其能一生持续地学习、有质量地生活。这种“隐形教育”远远比单纯的认几个字、会做几道题的“显性教育”重要得多。

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小学化”教育模式不仅会增添幼儿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现在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上的体现就是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和健康、轻松的心理状态。幼儿园应该培养孩子乐于动手动脑的习惯,使孩子有自己的兴趣,而不应该一味地让孩子学习书本。

华中师范大学教科所孙明重教授则说:“不顾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一味拔苗助长,盲目攀高,只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长期的、大量的、枯燥的训练,使幼儿失去了天性和兴趣,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少孩子在压力下过于自闭、独处,以后就会恶性循环,更加不愿与别人交流。有的孩子则以自我为中心,经不起挫折、批评,将来一旦遇到挫折就可能改变一生。

部分幼儿教育专家对各地幼儿进行成长跟踪和调查,他们分析发现,这种急功近利的小学化教育,至少造成三个方面的危害。

1.损害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园的“小学化”教育模式不仅会给幼儿增添沉重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在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过程中,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上的体现是培养孩子的兴趣,比如识字只要孩子会“识”即可,不要盲目地教孩子“写”,以免教育不当让孩子生厌,要让孩子拥有自由想象的空间和健康、轻松的心理状态。

2.错过幼儿教育“关键期”

从事幼儿教育研究、教学以及管理20多年的幼教专家朱继红认为,幼儿园应该成为孩子们的乐园,“玩”应该是他们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在玩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具备坚韧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幼教要完成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以后才不会惧怕上学。

朱继红表示,家长们挖空心思地选择幼儿园,一心想让自己的孩子多学一点知识,殊不知单调的学习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孩子错过了一些受教育的“关键期”,如3岁前是训练口语的关键期,结果被英语、算术过多地挤占了,会阻碍孩子的全面发展。

3.扰乱小学教学秩序

由于各个幼儿园不同程度地提前进行小学化教育,造成小学入校新生基础参差不齐,让小学一年级老师难以教学。照顾基础低的吧,学过的学生根本就不想学;迁就基础高的吧,没学过的学生又听不懂。这种情况常使小学教师无所适从。让这些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正确、拼音教学不规范等等,而这些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这可是要影响孩子的一生的。

这些幼儿园里 “小学化”教育遗留下的后果,给小学老师教学带来诸多不便,严重扰乱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最终受害的还是那些孩子们。

透视职业教育职业化 篇3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规划;原因透视;完善方向

随着信息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全面快速深入,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的中国社会亟需一大批素质过硬、基础扎实的高素质人才。但伴随着高校扩招带来的毕业生逐年激增,高素质人才却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高销低产与供给的失衡,并集中表现为大学生就业难与对大学生能力质疑等方面。

1.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日增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刻不容缓

随着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影响席卷全球,2009年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据《2009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一书相关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最热门本科专业(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的毕业生半年后失业人数仍达6.7万,占本科总失业人数的32.9%。其中以法学为首的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失业的人数在万人以上,分别为14%(法学)、11%(汉语言文字)、10%(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热门专业失业严重,充分暴露出我国当下专业人才培养比例的失衡。另一方面,200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仍然失业的比例为12.1%,而在找到工作的人群中,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工作的比例为28.6%,其中每一个百分点都代表着约5万大学毕业生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一项针对获得签约的应届毕业大学生的职业满意度调查数据显示,只有37.4%的人对于找到的工作感到满意。以上数据表明,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形势不容乐观,但本应由职业生涯规划指引与完成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自我职业素养与核心竞争力养成无法达到社会的需求,高等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高销低产与资源浪费。

引发上述社会问题固然不排除高校不合理扩招与经济形势变化等因素,但面对迫在眉睫的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加强以大学生本位的个性化、有针对的个人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完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模式,是各高校解决我国目前专业人才紧缺下的国内大学生供给失衡的当务之急。

2.我国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情况之现状分析

在哈佛商学院一项关于“十年后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抽样调查中,100%的调研对象选择在社会上拥有财富、成就和影响力。但是,他们中只有10%的人写下目标并作了规划。10年后,调查小组追踪发现,那10%为自己定下目标、作好规划的人,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是全部受访者的96%。这组数据,对于在校大学生们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如果从来没有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过长远规划,那么很可能等到了30岁,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真正专长和对自己未来的准确定位,从而出现在毕业求职时处处碰壁,或对已有工作不太满足,不得不频繁转行,要花费很大力气和付出很大的机会成本,使自己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近期的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确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当然,问题首先来自于职业规划的主体人群---大学生本身。

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在国外己有多年的历史,但在国内尚属起步。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各类组织对人力资源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对个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生涯结束期和职业生涯开始期,大学生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正确定位自己,发展自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在这一交替时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之路,不仅有助于缩短职业适应期,减少职业试错过程,而且对今后的职业成功及对社会的贡献都有很大帮助;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有利于人尽快成才,而且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教育部办公厅日前面向全国高校提出:“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旨在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和创业。高校相应指导部门应当摆正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重要意义,树立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观,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为培养高校人才服务。

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依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2.1 专业选择的盲目性与短视性导致高校学子择业期许“先天不良”

在目前的升学体制下,绝大多数学生在专业选择时并未对其名称背后的具体内容与就业前景作深入分析,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很少考虑甚至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这种填报志愿时对所选专业以及自身兴趣特长的双重模糊,使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心理落差巨大,为如何建立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规划理念带来了障碍。近期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调查报告显示,有9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择业困惑,36%的从大一就开始感到困惑。对于择业困惑的原因,53%的大学生认为主要是不明白自己所适合的职业,还有23%的则认为主要是找不到适合自己兴趣的工作。面对择业困惑如何处理,六成人选择调整心态,而认为需要寻找专业职业规划师的却不到5%。各学历的人对职业规划都有所了解,但接受程度都不高,其中本科生接受服务的仅为10.6%。

2.2 对自我认识的模糊导致大学生自我规划成为“空中楼阁”

作为在校大学生,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这是正确评价自我的前提,也是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自我认识包括个人的兴趣与特长、个人的性格与价值观、个人所选定的目标与需求、个人的工作经验、个人的学历与能力、个人的生理情况等在内的七个方面,只有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清楚自己的不足与缺点,才能避免自身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的盲点,才能确立正确的、合理的职业目标。

但是我们遗憾地看到,很多人进入大学之后放松了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多数学生的大部分活动空间都局限于校园,缺乏对社会就业形式、对人才要求的准确认识,因此相当一部分人在个人认识上以及未来的自我职业发展上是模糊的。如,在问到“您了解您的兴趣吗”时,42.56%的学生回答说“不了解或不确定”;在问到“您了解自己的个性吗”时,59.9%的学生回答说“自我认识”,而29.95%的学生回答说“别人指出”;在问到“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和劣势吗”时,37.83%的学生回答说“不了解”,而29.6%的学生回答说“不确定”。由此可见,在通过高考模式进入大学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与中学教育的缺失,学生只是专注于个人的学习与成绩,无法正确地认知自我。既然不能全面地了解自我,一定会在大学四年中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较多的障碍;即使有就业指导课的教育,也不能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症结所在。

2.3 职业规划理念缺位使得大学生职业规划“成效不彰”

目前高校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逐渐开始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渐渐被在校学生所认识并被接受,但在普及面上还是不够广。在问到“您知道有职业生涯规划测评吗”时,46.58%的同学回答说“不知道”;在问到“您是否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时,58.32%的同学回答说“尚未进行,但想进行测评”,8.06%的学生回答说“尚未进行,也不想进行测评”。由此可见,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大学所学专业在未来的就业方面还存在盲目性;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定位还不清晰,还没有了解自己的专业在将来毕业就业时的竞争压力,更没有一个合理、清晰的规划,也没有建立一个明确的职业观,也不能转化为自身的意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在学生心中还存在模糊的状态,也没有普及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更没有对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很好的、全面的指导作用。

3.我国高校职业规划教育尴尬处境之原因分析与完善思考

虽然各高校纷纷开展职业规划辅导与毕业生就业指导等相关活动,但基于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启蒙阶段,导致高校相关指导课程社会实用性不强、学生认可度不高,就业指导沦为求职面试前的“临阵磨刀”,使其本身存在价值大打折扣。经过几年的实践,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达到预期的成效,学生并未通过职业规划获得科学而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的方法,对职业规划的认可度不高,自觉性不够。

3.1 职业生涯规划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许多高校开展了针对毕业生的集中性就业辅导工作。但仅靠毕业前的一次或几次职业辅导讲座以及为学生提供工作信息、求职技艺和适应工作技巧,并不能提高学生职业准备和规划意识,许多重要的职业技能和职业品质绝不是短暂的求职技巧指导所能解决的。目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在高校没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来组织,多数高校把就业指导等同职业生涯规划,以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择业技巧为内容,忽视了这些客观环境与学生主观状况之间的联系,使其失却了为在校生自我职业素养培养指明方向与衡量标准的功能,导致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及意义模糊,难以将所学与自身情况相结合,认为职业规划的可操作意义不大。

3.2 职业规划辅导设计理念滞后,深入性研究相对空白的现状

纵观各高校职业规划辅导方面的师资配备与教材设置,不难发现,由于缺乏专门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权威性著述,各高校的相关指导课程多为借鉴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书籍,在理论适用和模式选择上,不能够很好地切合在读大学生的实际,缺乏理论积淀与对职业规划理论与模式间内在联系的深入认识,导致指导水平难以衡量,指导效果成效不彰。对于高校来说,有理论、技能和经验的教师很少,缺乏专业的教材,缺乏高水平的指导人员,教育方式和途径也亟待改变。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既是一项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应建立一套自己的科学体系。因此,如何加强课程建设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高校相关部门,应在新生入校起就开展理论教学和操作指导,并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专业方向,进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向学生灌输职业发展理念。深化相关理论方面的研究,切实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应大学生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模式与指导方式,尽快提上高校教育改革的议程。

3.3 疏于为学生营造职业化的整体氛围以及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识形成的对结果的期望的影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最终目的在于增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调动起学生自我实现的积极性,将自我能力养成意识由被动接受向主动自我完善转变。但如今,各高校并没有向同学充分阐释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为同学提供结合自我特征进行自我规划的科学模板与技术、信息支持,也没有充分以学生为本,注重指导,创新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笔者认为,只有使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指导贯穿高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以学生个体为中心为主导,创新形式,调动主体积极性才能实现高等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4.结语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对社会生活的每个人都显得愈发重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其个人的问题,更是高校的责任,需要国家、社会的共同关注。值得庆幸的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普及与方式改良等问题已经引起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及社会工作者的担忧和重视,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呈现出逐步深入的趋势。树立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观,确立学生自我促进式的培养模式,运用科学模式指引,让职业规划理念贯穿高校学子自我完善之主线,使高校学子借助对自我发展的准确定位,以更科学、更积极的姿态去应对大学生活以及未来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不仅是高校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更将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同时也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宋冬梅.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问题的思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10):29-30.

[2]汪凌勇.知识管理:理论研究与时间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4,(4):29-31.

[3]李莉,马剑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4):3-6.

[4]蔡荣生,解廷民.法律专业学生求职规划[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5]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美)亚历山德拉•利维特.上大学为了什么:职业规划从校园开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7](英)约翰·米多顿.职业规划[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

[8]Jeffrey H. Greenhaus(美).Career Management[M].South-Western.2003,19-37.

[9]Richard S.Williams.Career management & career planning[M].H.M.S.O.(London).1981.

透视职业教育职业化 篇4

1. 上海: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能力。2.天津:探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3.四川:发展职业技术培训, 抓好职业教育对口支援。4.重庆:健全协作培养、分段培养等技能人才培养方式。5.武汉城市圈:立足“两型”社会建设, 实施“319”工程, 提高职业教育的有效性。6.河南:百亿助推职教发展, 为中部崛起培养技能型人才。7.广西:探索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子。8.三峡库区:加强职业培训, 促进移民就业、致富。

透视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 寻找职业教育发展新路, 展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前景, 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和发展趋势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功能, 不断完善政策法规。2.产教相融, 继续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3.更新观念, 重视职教师资队伍建设。4.加大职业技术师范类院校建设, 为职教师资注入新的活力。5.以人为本,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建设。6.增强品牌意识, 促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7. 以就业为导向, 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8.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小学美术教育未来趋势透视 篇5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艺术教育也 有了显著的进步。以美术为例,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①美术的观念更完整,更充实。美术不再被认为仅仅是 “画画儿”,而是被理解为融绘画技巧、艺术创作、欣赏、批评和艺术史为一体的、广义的审美教育。②这种 教育的目标更偏重于未来公民的基本审美素质培养,而不是少数技巧高超的艺术家的早期训练。③教师的专业 化(即同时受过中高等艺术与师范教育的)程度及基本素质有很大提高;美术教材(及教学参考用书)的内容 涵盖面扩大,技能、知识的内在系统性增强,且充分考虑到儿童智力发展的年龄特点。这种教学不仅受到学生 们的欢迎,而且可以说,现在的儿童所受到的艺术教育比他们的父辈要充分得多,也健全得多。这种教育的发 展和进步也因而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但是,教育尤其是今日中国的教育应该是充分前瞻的。它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应成为现代社会不 断自我更新的动力之一。与今天相比,面对21世纪的中国社会肯定还会有巨大的变化,中国的基础教育也势必 会有不断的改革和探索,美术教育当然不会例外。那么,美术教育改革的趋势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做一点推 断或透视,以更自觉地迎接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和新的变革。

我们认为,我国未来的小学美术教育中,“表现”的因素将逐渐受到重视。这不仅是说绘画教学中对“表 现主义”作品、流派、技能与方法的介绍将占有一定比重,学生的“表现”能力将得到培养,而且是说教师教 学中的一些基本着眼点、观念和方法将发生明显的变化。

所谓“表现”,我们指的是运用各种艺术形式要素表达个人内心意愿、情感、感受和思想过程的手段或方 法。作为一种心理机制,“表现”或许是与生俱来的,而作为一种符号方式,虽然同样是一种艺术手段,将内 心“无形的”冲动、体验、情绪甚至态度、评价转换成一种外在的、可见的形象、象征或符号,要比“写实地 ”描绘已是外在的、有形的事物或对象的表面特征更困难,也更重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认为音乐更 多是“表现的”)。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像某些极端的艺术流派的宣言者那样,希望以某种观念与技法取 代以往的全部艺术实践与技法,对于写实的画风与技法我们同样重视,我们并不主张人们在二者间进行非此即 彼的抉择,但我们相信,“表现”作为日常的、甚至更一般的表达方式具有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带来的更多意义 。

这种预期有什么根据呢?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有如下几个层面:首先,21世纪的中国社会无疑将进入现 代化的阶段,而现代化有其特有的属性和形态;其次,现代化的中国将对其基础教育提出相应的要求;然后才 是逐渐增加“表现”因素的小学美术教育对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我们将依次讨论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现代化曾是中国人长期的理想和奋斗方向。关于现代化人们也有不少相同、相似或不同的看法与希望。我 们希望指出的是,从目前我国实行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及到的发展规划中,已经可以清晰地感觉 到现代化观念的合理转变。在当初“四个现代化”的提法中人们着眼于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物质生产手段的 巨大发展。在不少人认识中以为现代化社会就等同于理想社会,这样的看法显然不切合实际。关于现代化,下 述几点认识也许是重要的。

其一,实际上现代化不过是一个历史范畴,恐怕是人类社会各个民族总要经过的特定历史阶段。这时,科 学技术的确有着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人们将更切身地经历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经历整个生产 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在这时,不仅企业的规模、设备在扩大、更新,它的整个管理、营销、分配模式必须 作现代化的转换。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也随之变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社会 的民主化、法制化过程也势在必行。

现代化将不仅给人们带来福祉,同时会给现代人带来问题甚至灾难。无论在哪个国家或民族,从前现代社 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都不是在理想的条件下实现的,甚至不是在自觉的基础上按部就班地实现的。因而一旦社 会经济迅速启动并以较高速度持续发展而新的秩序又难以一下子建立时,就会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在社会生产 规模迅速扩大时,自然资源和环境可能同时受到极大破坏;在社会总财富增加的同时,分配上的差异也在加大 。甚至可以说,当一个社会的财富迅速增加时,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并不一定迅速改善。

第二,现代社会一方面使个人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以种种方式割断了与血缘社会或地缘社会的关系,由于 工业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青年的就业同样也更少能靠各种社会关系轻易获得,企业要求的是具有更高专 业技能和更高学历的“白领”和“蓝领”员工。在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社会是尊重个人的才能,而非他的`身世 。

另一方面,现代化社会又是在日益强化的竞争条件下实现的,不仅许多局面最终要靠个人独自去面对,去 控制,而且势必使个人的压力感增强,对每个个人来说,他不仅面对更多的幸运和机遇,也面对更多的风险和 挑战,这都要求他有更强的承受能力和特殊才能,而这些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具备的。

第三,19世纪以来,尤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后,西方社会出现了种种“后现代”的理论。“后现代” 呼声所表达的其实就是对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以后的西方现代社会的抨击、批评、控诉以及校正的意向; 是对人(这里指个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一次“非人化”的抗议;是对人类理想和普遍价值的顽强追求。这 些理论或意见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或后发型)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四,国内理论界已有人注意到,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之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过程之处,就在于她抓物质文 明建设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只有实现了这一点,中国的现代化才是有自己“特色”的和创造性的, 并且也才是行得通的。尽管中国社会尚处于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从没有 像今天这样紧密过。中国在这种交往和联系中不仅能实现自己的社会目标,而且能与世界人民共同创造一种更 和谐的未来。

现代化概念的上述几方面含义或许是我们在思考与之相适应的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及其美术教育改革与发 展趋势的问题时所不应忽视的。

现代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确实在为现代社会培养大批的、高质量的建设人才,在 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功能;也正是在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中,各种教育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 理论及教改方案才涌现出来,从而大大改变了传统学校的面貌及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但是反过来说,现代教育 的特长是在分门别类的职业培训,却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完整性及人文精神的涵养。因而当人们对“现 代化”有了一种新的反省以后,不也应相应地要求教育作出适当调整,甚至要求教育为救治或预防现代社会的 弊病而作出安排吗?

现代学校教育的高效性不仅是教育科学与教学技巧带来的,也是现代社会的需求,即市场的需求、竞争的 动机刺激出来的,因而它可能带有短期行为的特征,这样,它培养出来的人有可能是片面发展的。仅从我国的 实际情况看,为什么社会刚刚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教育中片面瞄准考试、追求升学、单纯重视“主 科”成绩的倾向就十分严重,且难以纠正呢?其原因或许除了人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对于现代化缺少全 面的理解和历史的认识,还有一个原因在于传统中国对教育的设计更多是以社会为本位的,更多强调为社会培 养建设人才;“成才”的价值取向一直超过对“成人”的重视。显然,我们遇到这样一种境遇:由于传统社会 的定位,因而现代社会及其教育依然不会自动地注重育“人”。

事实也是如此,在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以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带来了自由,却没有给这些解 放了的“自然人”以足够的教养,在那些标榜“文明”的社会及其对外关系中竟出现了比“原始社会”更野蛮 的现象。现在,西方一些“后现代”的思想家想做也正在做所谓挽救西方文明的工作,这些工作的一部分也将 在教育领域展开。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要把现代化和后现代的工作合二而一的民族及其教育事业,就需要在“ 育人”的问题上更加重视,充分前瞻,有新举措,而不是跟着西方及其教育的老路走。

具体到学校教育上,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要强调其目标是培养完整、健全的人格。关于人格,哲学家、社 会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有种种定义和看法,其间也有极大的差异。我们这里说的人格有这样几层意思: ①它是相对独立于社会和他人的一个“位”或“格”,它有自身比较明确的界限和不同侧面。在社会现实及发 展中,这个“位”可以表现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也可以表现为个人的尊严、行为模式和伦理态度。②相 对于人的躯体它是人的内在的诸方面之和,相对人的外在行为与种种表现,它是其内在比较稳定的动机及常模 。③人格自身是一个由各种心理―文化要素组成的、不断发育、变化着的结构,其核心是人的生命和创造的需 求与驱力。人格的发育和变化既取决于他的活动、他与社会、他人的互动,也取决于个人对其人格的自我意识 水平。④相对于他人,它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差异。这主要是其结构要素在组合关系和发育程度上的差异造成的 。

人格当然是有具体内容的,而这种内容在历史或不同人的人生中总是要变化、发展的,每个人对人格自我 的塑造也是其终生的使命,因此我们强调在中小学校中的人格培育指的只是对儿童、青少年完整、健全人格结 构发育和初步塑造的意识、关怀与安排。我们希望孩子们在成人、进入社会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人格结 构,他们不仅有现代社会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有对社会、历史、文明一定的认识,也有对自我及其未来发展方 向的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对社会现实及其他人的比较健康的态度。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在社会中发挥其创造性; 建设性地面对种种社会现实与人际交往;不仅在成功时能戒骄戒躁,而且在逆境中也坚韧不拔。这样,社会的 发展、进步才可能是与人的发展同时完成的,而不是以相当一部分人为代价的。

当前的教育已经注意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希望利用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来养育新一代的情操、 心灵,但应该意识到的是,今天的道德教育一定要是建立在完整人格培养的基础上才会是真正现代化的;也才 可能会是有中国特色的。无论什么样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都必须由一个有理性有理想的、有选择和判断能力 的、有生命活力和同情心的主体去遵循,这样的人才会是“自律的”,这些规范本身也才是“道德的”。换句 话说,真正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知识结构完整的问题,不仅是知识结构中有没有道德内容的问题,而只能 是完整人格培养的问题。用许多教育工作者的话说,就是要使孩子先成人,然后才是成才,这是我们今天的教 育必须明确的最主要问题,也是今后一段时间教育改革的方向。

如果上述各点能够成立,那么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强调“表现”内容的教学和“表现”技能的培养就具有明 显的意义。作为艺术教育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课一般说将培养学生一种与科学的或逻辑的思维所不同的直 觉思维(指对情境或事物结局的综合推断)能力,培养学生对形式以及形式、内容间适度关系的敏锐感受力和 判断力。但注重“写实”的美术与注重“表现”的美术还是有些差别。

起码,它将充实人们对艺术创造力的理解。在注重“写实”的艺术教育中,创造性往往仅被理解为对客观 形象的记忆和想象,至多是组合;而在强调“表现”的艺术教育中,创造更多的是指生活中尚没有的、不可见 的形象的首次出现(通过音乐作品欣赏人们会较易理解这一点),它为生活增添新的内容。这也扩充和完善了 知识的结构,改善了人们的“知识”观念。

更重要的分别是在学生人格培养方面。现行教育在强调“双基”(或“三基”)教育的同时总是把小学生 当成“一张白纸”,把“知识”当成是纯客观的规律等;而相应的美术教育也只是强调对外在的、“美的事物 ”的观察和描绘(西方文艺复兴以来、贯穿整个近现代绘画的透视观念等也就暗含其中),强调“写生”;即 使逐渐增加了“绘画形式要素”的内容,也是强调它服务于外在事物描绘的功能。

应该说,“客观的”科学知识系统的逻辑思维的训练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同理,客观描绘外部 事物的能力(“写实”)对于学生、甚至是将来专门从事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的学生来说也是必要的。但问题 是在进行这种内容上相对客观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将学生的情感与冲动压抑掉。目前一些学校对课堂纪律的优 先强调、对“学习习惯”的过分强调事实上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有的学校已经在强调“寓教于乐” (强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趣味性),而另外的学校甚至强调“乐学、会学”(强调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 学习方法培养),更有趣的是,小学音乐教育近年的改革正是与维持课堂纪律的方法问题结合在一起的,这里 的道理是什么呢?我们认为,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调动起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命与创造的冲动,将其转化为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在全部学龄前时期获得的经验、形成的交往与表达模式;尊重他们幼小、但已经形成的 基本人格和人生态度。只有这样,他们的学习才会是高效而有乐趣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才从根本上说 是融洽和建设性的。我们不要像在工业开发时期对环境所报的先开发后治理的态度那样,希望先通过“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纪律约束,抑制住孩子的原创力而在相当一段时间的系统知识学习中培养起一种“纯智力”的兴 趣。这样做所付出的代价将是高昂的。

相对说,注重“表现”的美术教育有完全不同的教育原则。它相信、爱护和扶持孩子们天生的生命冲动和 创造冲动,努力理解并启发他们大胆表达自己在学龄前时期获得的各种经验及其个性差异,尊重孩子们基本的 感觉和表达的愿望。在教学过程中,它引导学生将内心世界的感受变成可见的,从而强化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 自我观照,并通过美的教育对这些幼小的心灵给以指导;它也引导学生理解他人(的创作及情感表达方式), 通过鉴赏和艺术批评,建立起宽容的良好人际交往模式,学习到坚持己见、说服他人、容忍不同意见和进行妥 协的种种技巧。我们相信这种教学将使孩子在未来的建设和社会生活中,不仅有更高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也 更容易正视现实、面对竞争、承受逆境,有良好的适应感和判断力,也多一些正常渲泄的手段和幽默感。

应该说明的是,我们并不主张一种艺术上极端的“自我表现论”,也不主张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的极端个人 主义倾向。相反,我们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积极的引导和教化过程,是使孩子们的情感逐渐升华,逐渐社会 化并形成亲社会倾向的过程。孩子要表达自己并不错,但他们不仅应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同时也应知道尊重 他人,尊重他人的同时也是自尊的表现。因此,注重表现的美术教育过程中有必要加强艺术批评的内容,学生 的作品不仅是画出来的,也应是在相互间“说”出来的。我们注重的是,通过基础美术教育和美术兴趣教育, 不仅给孩子基本的美术熏陶,也应达到对学生完整、健康人格的培养,从而它同时是一种道德教育或品德教育 。

总括起来说,强调“表现”的美术教育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有两个方面:首先针对学校知识教育的科学内 容,它给予学生艺术的训练,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的同时,情感方式、表达方式也得到相应发展。它还配合了 更直接的品德教育的展开。这才使学生的人格发展是完整的、全面的。其次,对于学生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 它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在“主科”学习中成绩不理想,因而缺少成就感,产生自卑 心理;另一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上有缺陷或家庭关系上有阴影,而通过美术教育尤其是“表现”的训练,可以部 分地对这些学生有补偿和治疗作用。如果说,美术学科是个“没有错误答案”的学科,那么“表现”艺术的教 育就更是如此;艺术表达的转化和升华方式更是克服心理疾病的有效手段。因此,未来的教育趋势,现在我们 只想说,“表现”的艺术教育将成为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一种趋势或潮流,而且是值得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 去主动探索的方向。

教育“拼爹”现象透视 篇6

“寒门出贵子”风光不再

一直以来,人们都对应试教育持批判态度。的确,应试教育弊端明显,“唯分论”课业负担沉重,让天真烂漫的孩子丧失了童心。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应试教育却给寒门子弟带来了机会,让寒门子弟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以期改变自己的命运。可到如今,这种公平竞争的优势越来越小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长将“孩子的教育”与“家长的称职”划上了等号,“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富有人家的孩子真正做到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参加各类兴趣、特长培训,长大后如愿进入名校,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寒门子弟,接受的是一般的传统教育,培训班、特长班则都是浮云。“寒门出贵子”这一传统励志的事例越来越少见,社会底层通过教育向上流动的渠道也有越来越狭窄的趋势。

城市的寒门学子尚且如此,更遑论广大农村家庭的穷孩子。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刘云杉调查统计1978—2005年近30年间北大学生的家庭出身发现,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子比例约占三成,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农村子弟只占一成左右。

教育“高投入、低产出”,读书改变命运这条路越来越窄,也越来越崎岖。高学费让不少贫困家庭陷入了“债务危机”。据有关报道,为培养一个大学生,国家级贫困县——甘肃省会宁县贫困家庭普遍负债在5万元左右,相当于10年以上的家庭纯收入。甘肃省近几年返贫人口中,一半左右因教育支出过大返贫。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农村寒门学子,只有考入一线名校,这条路才会相对平坦。而教育资源不均衡,名目繁多的加分,高考内容的能力化导向等,都让农村寒门学子输在教育之路的起跑线上,考上一线名校自然也越来越难。

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二十五中语文老师林晓红与同事在暑假对学生进行家访时发现,在家庭清贫的学生家里,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什么课外书籍,孩子阅读面比较窄。他们的父母通常因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仅限于吃饱穿暖,对于孩子学习上的事,则鲜有问津。在这些现实条件下,寒门学子还有什么优势与家境富裕的学生竞争?面对现实,很多农村学生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在生活的压力下,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就辍学了,不得不外出打工。如此,又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寒门子弟即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但毕业后求职历程辛酸而曲折、不得不回到老家讨生活的也并不是个例。读书改变命运,曾经是多少寒门学子的信念,可如今,这一信条正受到挑战与质疑。时下,大学毕业后几年里都就不了业的农村寒门学子,越来越多。“好不容易跳出了农门,怎么又回来了?”存在这样疑问的不仅仅是农民。新浪微博的调查结果显示,逾七成网友赞成这样的感叹。

家庭背景已成为子女成长过程中一道不断升高的“隐形门槛”,普通人家尤其是寒门的子女,难以进入社会上升通道。给权势阶层子弟放行,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学校带来更加可观的利益。正因为双方都能获利,“拼爹”之风才会不断蔓延。

人人生而平等,不论背景如何,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这既是个人理想,也是社会发展方向。“拼爹”之风盛行,必定会严重伤害教育应有的公平,上名校将越来越成为家长金钱与权力的竞争,本应以改善和促进教育公平为主旨的义务教育,将成为强化阶层差距的工具。如此,将严重损害公平公正的社会发展基石,继而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拼爹拼背景的趋势看涨

去年的“小升初”电脑派位公布后,在一家央企分公司任中层经理的“乐天派”大柳情绪颓然低落,干什么都提不起劲来,朋友之间必要的应酬也不参加了。“唉——儿子的上学问题没解决好,很不开心。”大柳的宝贝儿子去年9月上初中,想去离家较近的一所市属重点中学,但愿望落空,被电脑派位去了一所历史没几年的普通中学。“都怪我这当父亲的没什么过硬的社会关系,想花钱请客都请不到关键人物,悲哀啊!耽误了孩子……”

义务教育阶段的“幼升小”划片招生,免试入学。“小升初”由电脑派位,这听起来很公平的,可实际上靠的是一个家庭的综合实力。既要有过硬的社会关系,还要不差钱,该出手时能大方出手。

有人总结称,在一线城市,中考最易,高考其次,“小升初”最难。为了争夺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小升初”成为许多家庭的精神枷锁。尽管国家禁令频出,却依然堵不住乱象丛生——违规办班、私设门槛、权力寻租、人情开路、以钱择校、招生腐败,义务教育的升学路径竟异化为“拼爹时代”的畸形怪圈。

教育资源竞争家长们对孩子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从托儿所就开始了。在北京,孩子从上托儿所到上大学,家长都要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地拼关系,才能享有优质教育资源。多少年来,北京的重点中小学一直是富裕家庭子女扎堆之地。每天下午四点,东城灯市口一带都是车水马龙,因为那里聚集着好几所市属重点中学、小学。接孩子的高级轿车也比比皆是。家长们的竞争手段都离不开权与钱,交得起不菲择校费的,都不是普通人家。调查显示,北京近20所小学的择校费从3万元到12万元不等。上好的幼儿园,费用比上大学还贵。

综合素质竞争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看考试成绩,综合素质愈发重要。有关调查显示,34.5%的上海家长要求孩子参加过多种课外培训班、兴趣班。35.7%的家长要求孩子参加一种培训班、兴趣班。0-3岁孩子参加兴趣班的平均费用为2061元,4-6岁孩子为3362元,7-12岁孩子为6330元。而寒门学子大多这方面投入远远不足。

文化背景竞争家庭文化背景的竞争是一般人家子女难以越过的无形门槛。优秀的学习潜质及明确的人生目标,与家庭文化的熏陶是密不可分的。柳先生和妻子都是大学毕业后进国家机关当公务员的,家中宽敞的书房里,几个大书架里列满了书籍。父母闲来无事,就一起与女儿读书绘画下棋。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孩子自然深受影响。孩子高考时,成绩自然不错,再加上父母妙不可言的“运作”,女儿顺利地被一所自主招生的名校录取,且是本、硕连读。

家长实力竞争每年新学期伊始,广州不少名牌小学的新生家长忙着报名应聘火爆的家长委员会(家委会)。不少家长感叹,应聘家委会真是名副其实的“拼爹”——家长也要竞争或地位、或资本的实力。于是,学校家委会可以假借全体家长的名义,与学校管理者、教育行政部门,甚至校外经济组织结成利益小团体。学校将收取的补课费、竞赛费等五花八门的费用,通过家委会“名正言顺”地实施。普通家长难免感到自己“被代表”,但无可奈何。而家委会成员自然会被学校方面看重,给予各种关照,甚至有求必应。

更可叹的是,如今社会上流行有这样一个口头禅:“我们无力改变这个社会,但是我们必须为了适应这个社会而改变自己。”当孩子的上升渠道逼仄,又不甘心代代“平庸”下去,普通家庭的家长们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宁可“勒紧裤腰带”,甚至举债度日也要把孩子送到名牌学校去读书。“不蒸馒头争口气”,孩子学出了名堂,将来有个好“拼头”。这些普通家庭的家长盲目干预孩子的教育,导致教育资源拼抢越来越激烈,最终会打乱良好的教育运行秩序。

我们的教育改革虽然不能做到绝对的公平,但是也至少得保证教育不是明码标价的商品。有钱有势就能读名校,就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异地高考拼爹无疑更是让这种思想底气更足。据《北京晨报》2015年5月14日报道,南方某高校10年所招保送生绝大多数为厅官子女。这种“拼爹腐败”所导致的教育不公平,是在制度保护下披着“合法外衣”剥夺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使得没钱没权的优秀贫民学子还未竞争,就已经被淘汰。这种命运起跑线上的“隐性不公平”才是教育的最大悲哀。

必须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拼爹现象蔓延开来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加大的城乡差异,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盲目干预等。拼爹的盛行,致使焦虑感弥漫于人们的内心,一旦自己的愿望没有实现,往往归咎于无力拼爹的弱势。当这种心理和焦虑充斥于社会,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公众对教育公平的不信任感加剧。一系列事实表明,升学考试、招生录取、新生入学,仍然是时下腐败的高危点,成为权力寻租的工具,变成了一些有钱、有权、有关系者子女上名牌学校的捷径。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规范或原则。教育公平的定义就是要保证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等个人和社会因素不妨碍人达到其能力所允许的教育高度。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基本的、最低标准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公平,首先必须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扩大和切实保障基本的教育机会公平。在义务教育阶段,应着力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巩固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着重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切实落实政府在办好学前教育中的责任,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中,应将主要面向未成年人的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基础性普惠性教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围,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更加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

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措施应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当前重点是继续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尤其是财政投入为主的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进困难地区办学条件尽快达到国家基本标准,不断完善国家教育资助政策体系,使其有效全面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困难群体。同时,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科学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致力于教育的均衡发展,为促进教育公平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应是坚持教育制度规则公平。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重大教育政策及改革举措前,必须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预设规则程序征求社会意见,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将教育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切实执行到位。同时,做好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实施招生考试“阳光工程”,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更好制度基础,营造更好社会氛围。唯有如此,才会树立制度的权威,使教育公平进程得到有力保障。

江西省教育厅规定,中小学校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到学校就学工作。公办中小学要挖掘办学潜力,扩充招生容量,合理利用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接收形式,可以插班就读,也可以单独设班,使他们能进得来。加强教学管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进城农民工子女与普通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加强学籍管理,定期深入学校对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学情况进行检查核对,防止学生辍学。

可喜的是,2014年以来,全国教育事业紧抓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任务,在“破解”一些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取得新成效,在培养学生成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成绩,尤其是入学率明显增加。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部署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这一系列举措,凸显了尊重教育规律、规范行政权力、加强社会监督等改革要求。随着这些举措的逐一实施,将从根本上铲除“招生腐败”等生存的土壤,为每一个学子提供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透视职业教育职业化 篇7

一方面, 学生进入中专后, 对接受职业教育缺乏心理准备, 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动力不足, 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基础相对薄弱, 教师也缺乏一种应变的心理准备, 以至于出现职业倦怠心理,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这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尤其是数学课的教学难度相对较大。如何才能搞好农村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呢?多年农村职教的数学教学工作经验及近几年来对教学的认识,使我觉得搞好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深入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把握了学生的特点,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实施教学,农村职教学生主要有那些特点呢?

1. 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

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初中时期成绩并不是很理想,目标也不清楚,他们考高中无望,心理上有一种失落感。因此,进入职业学校以后,在心理上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难以树立。

2. 厌学情绪、消极情绪严重。

农村职教的学生总觉得自己学习不如别人,老师同学看不起,所以对前途不抱太大希望,有的甚至得过且过。这种消极心理势必给他们接受教育形成障碍,对学习尤其是枯燥无味的数学课更是产生厌学心理。

3.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薄弱,理解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于种种原因,各种心理所致,学生不能很好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前面学不好,后面的知识就更难掌握,只能习惯性地死记硬背公式定理,呆套题型解法,数学学习停留在记忆模仿的认识水平上,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

4. 不善于总结反馈,导致知识记而不牢,用而不活。

一般来说,职教学生在智力方面与普教学生不会存在太大的差异,只是在知识学习上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使他们对今后的学习产生困难,有的甚至丧失信心。

二、切实改变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育理念

通过对农村职教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做好数学教学中差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细致的任务,需要数学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积极地从多方面探索有效途径和对策。

1. 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鼓励学生回答问题。

课堂上要努力做到: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建立一个师生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

2.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思想。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教师是训导者,学生是机械的接受者,这种“教师教,学生学”的呆板型教学方式,既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中就要改变过去片面强调知识传授方式,要把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三、教好农村职教学生,还要在教学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1. 实施“尝试成功教学法”,增强学生自信心。

做农村职教的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要过高、过急,先要注意到学生的实际,采用符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起步“浅、慢、少”,多给甜头,让他们尝试成功,使他们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实现近期目标,增强自信心。例如有时上课我会特意让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回答那些浅显的、简单的题目,并不失时机地表扬、肯定他们,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就大大的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2. 实施“情感教育”,拉近师生的距离。

我对农村职教学生实施情感教学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让每一堂课都在对学生的赞美声中找到质量。课堂上常用“哄”、“诱”、“鼓励”等手法使他们燃起学习的热情,抓住每一个机会让他们自主表现,并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进步都给予肯定。第二,充分利用自习课、晚自习对数学课后的答疑进行情感教育。一个上完课就走而不重视课后教学反馈的老师很难说是一名好老师,特别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数学教师,更要珍惜课后与学生的沟通,这不仅有助于教师发现并纠正在施教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足,还能更好的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学生得到相应的关怀和发展。

3. 实施“阅读教学法”,在阅读中培养兴趣、开发智力。

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数学史话,数学趣味书籍,给他们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使他们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增长见识的同时激发兴趣。

4. 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总结和反馈。

“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 在教学中要善于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由于学生基础差,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我就着重基本概念的讲授和基本公式的理解,教给他们基本可靠的解题方法。因为我发现,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差的学生,在数学中的错误很多时候是由于概念的不清而导致的错误。所以要教会他们如何在阅读中、做题中理解概念和公式,如何总结做题的方法,从而抽象出一些类型题目的数学模型等等。

透视职业教育职业化 篇8

关键词:医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建设

教师职业道德, 也叫师德, 具体是指从事教师职业所需要的有特殊要求的道德。它往往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品质, 是教师的一个行为准则。医学专业教师往往具有职业的特点, 即具备医师、教师双重身份, 必须遵守教师和医师的双重职业道德规范。对于高校医学专业的教师来说, 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影响着培养出来的医疗卫生事业人才水平的高低, 还关系高校的声誉、生存和发展等。因此, 有必要探索如何提高高校医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素质, 这对张家口市医学院校的发展, 甚至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很重大的意义。

一、张家口市高校医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现状

本研究以高校医学专业教师师德现状为研究对象, 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90份, 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调查对象为张家口学院医学专业教师及北方学院医学部教师 (包括临床带教教师) 。统计显示, 该市高校医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 但由于存在各种因素的阻碍, 问题也是难免的, 尤其在少数教师身上问题突出, 这从整体上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

(一)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不清楚

部分教师把“稳定”作为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主要原因, 对职业理想的追求逐渐变为对第二职业、“走穴”的追求。对于他们来说, 大多是因为高校教师的自由度比较大才选择这一职业的:完成本职工作后, 自由支配时间较多, 可以做一些兼职, 这就导致了部分教师对自己的本职工作用心不足、精力外流, 进而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

对于临床教师来说, 他们的职业观念淡薄, 在内心深处医生身份大于教师身份。另外, 部分临床教师, 为追求职称岗位, 急功近利, 重科研论文的发表, 轻临床教学工作, 甚至将临床教学工作看作是谋求职称岗位的手段而不是责任。

(二) 教学运作的适应性和有序性不足

肩负临床工作的医学专业教师因医疗任务繁重、突发事件而对教学工作难于投入更多的精力, 常会出现上课迟到或旷教等现象, 也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 上课照本宣科,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 教学实施缺少重要的教育专业等基础的支撑

对于教师来说, 把自己的工作作为一个职业来看, 需要教育理论作为指导, 来进行教学。教育专业的知识主要包括本体性的知识——学科专业的知识、条件性的知识——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实践性的知识——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的个体经验。从我国医学专业教师的培养现状来分析, 他们还未能完全掌握这些内容。对于多数的医学专业教师来说, 其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比较浅显, 即只停留在初始的水平, 未能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以及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准。这种情况下, 他们的教学往往单一、呆板, 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四) 年龄结构欠合理, 出现断层现象

我市医学专业教师出现两头重的现象:年轻教师比例过大, 聘请的退休专家比例过高, 呈现出新老交替、青黄不接的现状。因缺少中间层传、帮、带的作用, 医学院校的教师队伍凝聚性较弱。另外, 年轻教师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如不满足于现状, 对物质利益看得重, 缺乏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等。

(五) 对病人、学生缺乏爱心

少数临床教师爱心不足:作为医护人员, 未能关爱自己的病人;作为教师, 未能关爱自己的学生。这影响了医患关系、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六) 教师创新精神不强, 因循守旧

调查结果显示, 某些教师的知识方面结构变得退化, 教育教学方法不新, 没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等, 未能适应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这是影响我市师德建设的重要因素。

(七) 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教育合力差

部分教师崇尚个人奋斗, 对同事及领导出现文人相轻的现象, 难以团结协作。此外, 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常出现各自为战的分散现象, 如任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专业课教师与临床教师之间, 缺乏交流和沟通, 难以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二、师德建设问题的原因

(一) 教师自身因素

首先, 部分教师的认识不足, 不能加强对自身职业道德的修养, 尤其是部分年轻教师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 因业务的繁重和工作压力的巨大, 高校医学专业教师往往过于忙碌, 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自身道德修养。

(二) 学校因素

学校师德建设机制工作乏力。部分高校行政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没有重视教师的利益、要求, 而对于学校的管理缺乏民主性, 从而阻碍了教师工作的热情。此外, 把医疗、教学和科研变为一体来对待, 这是发展职业生涯的一种方式, 但却造成医学专业教师的精力与时间得不到合理分配, 影响了他们规划发展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三) 社会因素

首先, 社会存在浮躁的现象, 往往追求的是名和利, 严重影响着医疗行业的发展, 对于医学专业教师来说, 养成一个自律、自觉的品性会更加困难。其次, 国家扶持力度不足, 使得人们的重视程度不高, 使得教师对教育的热情不高。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医学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 营造师德建设的良好文化环境

可通过主题教育、座谈学习、经验交流、典型宣传等多种活动形式, 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让广大教师认识到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二) 严把临床教师选派的双重道德关

临床教师在医疗实践中除了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外, 其言行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医德、品质。学校要严把临床教师选派的双重道德观, 既要注重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 还要关注他们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

(三) 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机制

1. 建立医学专业教师执业资格考核制度。

为了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保证医学专业教师的水平和素质, 应建立特殊的医学专业教师执业资格考核制度, 不仅要考核教师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还要确保他们具有一定的医学人文素养, 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

2. 要完善医学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

通过各种培训, 来指导教师的学习和成长, 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

3. 建立阶段性的脱产带教制度, 让医学专业教师暂时脱离紧张的医务工作, 把心思放在教学活动中, 这既可暂时摆脱疲劳所致的职业倦怠, 又能够保证教育质量。

4. 健全师德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

我们要重视对师德的考核, 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 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方面建立激励机制, 并把师德作为评价临床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 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自觉性。如建立教师教学和医疗工作档案, 达到水平晋级, 并且和岗位聘任、职称评聘相挂钩, 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 张家口市高校医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的提高是一项长久、繁琐、细致的工程, 它除了需要广大医学教师付出全身心的努力外, 也需要得到医学专业院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医学专业教师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季全兰.医学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 (6) .

[2]匡长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原因分析[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 .

[3]陈露.浅谈医学院校师德建设的新机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 .

透视职业教育职业化 篇9

1 法律意识谈薄、存在瑕疵的观念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 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对现行法律和法律现象的心理体验、价值评价等各种意识现象的总称。它包括人们对法的本质和作用的看法, 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 对法律适用的评价, 对各种法律行为的理解, 对自己权利义务的认识等等 (2) 。就目前情况来说:少数民族集聚区的普法宣传都是用本民族语言和汉语进行大力宣传的, 尤其是乡村医师班的学生都是90后, 那么, 自然这些群体在法制宣传上有所耳闻目睹, 并且具有亲身感触, 甚至对法律行为产生后果的利与弊显然具有清醒的认识。但是针对乡村医师班的学生来讲, 绝大部分存在对法律意识的概念的模糊性, 在行为实施过程中往往忽略其法律的尊严, 在维护自身的权益方面缺乏其法律意识。关键时刻不知道如何使用法律的武器, 无形中将法律意识抛弃在九霄云外。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一般有心理、观念和思想三个方面组成。其中, 思想体系是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理性阶段, 也是法律意识的高级阶段 (3) 。从根本上来看, 该群体在法律意识的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瑕疵的观念。由于, 生产力水平低下, 征服自然界能力的较弱, 表现出该群体在成长过程中从思想上、观念上、心理承受能力方面对法律意识的综合参数的缩小。尤其是教育水平的落后也导致接受家庭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 往往面对现实采取消极的观望态度, 失去保护自身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

2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变通不到位

习惯法是我国习惯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总结, 并被民族成员广泛遵守或认可的, 是一个民族的主要特征 (4)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成长的该群体, 对平等和不歧视具有片面的考虑, 就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变通转化成国家制定法的合理运用存在一定的不理解和认识。平等和不歧视, 是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核心价值所在。斯大林说:“每一个民族的特点﹑特殊性是其在世界文化共同宝库中增添的贡献。一切民族不论大小, 都处于同等的地位, 每一个民族都是与其他任何民族平等的”。 (5) 在众多国际人权法律文件中, 充分体现了对平等和不歧视原则的确认和宣扬。如《世界人权宣言》中第2条指出“人人有资格享受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 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明确地提出了“不歧视”原则, 其第26条规定:“法律应禁止任何歧视并保证所有的人得到平等的和有效的保护, 以免受基于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理由的歧视。”对我国来说, 我国加入了多个国际人权公约, 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应遵守这两项原则, 保护少数民族权利, 实现民族平等。这两项原则在我国宪法中也有所体现, 其第4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基于这两项原则, 少数民族享有与多数民族同样的权利。从法律层面上来看, 如此丰富的法律条款给予我们更多了解法律知识, 同时要不断提高法律意识, 努力维护自身法律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就存在的习惯法的升华和运用理应正确认识和把握, 避免该群体在法律意识方面对习惯法的误导和加以改善。

3 增强法律意识的出径

弗兰克说过:“人不是为法律而创设的, 而法律却是人并为了人才创造的” (6) 个人就是法律的基点, 法的主体是人, 规范的是人的行为, 调整的是人的社会关系, 实现的是人的价值, 人是法律的归宿。康德所言“人不是手段, 而是目的”的意义正在于此。卡西尔在《人论》中也说到:“人并没有与生俱来的抽象本质, 也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永恒的人性, 人的本质是永远处在制作之中的, 它只存在于人不断创造的辛勤劳作之中。因此, 人性是人自我塑造的过程。” (7) 人性塑造的过程是动态的, 不断发展的过程。无论遇到多大困难, 人类对正义、自由、权利、平等等法的价值的追求却从没停止过。人们通过立法的形式对人类在斗争中取得的权利予以确认, 并在司法过程中实现自己的权利, 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法的价值。以道德为底线、法律为准绳。坚持引导该群体利用道德观念的支持和倡导该群体增强法律意识多下功夫, 正确寻找出路和打通绿色通道。

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秩序的调整手段, 必然是以一定的人性为依据的。所以在利用法律武器是提倡和引领该群体正确使用的方法而非感情用事。法律意识则是法律素质的主观方面, 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 “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 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 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 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 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 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8) 。从自身的行为当中改变自我的法制观念有利个人的走向社会的发展。

严格地来讲, 该群体成长的地区均为民族聚居区和宗教意识相对强烈的环境中生存。我国现行《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正如伯尔曼所言“法律与宗教是两个不同然而彼此相关的方面, 是社会经验的两个向度”, “没有宗教的法律, 会退化成一种机械的法条主义。没有法律的宗教, 则会丧失其社会有效性” (9) 。但是, 往往在面临维护法律的尊严时, 该群体将宗教与法律混为一谈, 无法解释和运用, 最终忽略法律的功效, 导致自我无法面对法律行为产生的要件。

由此, 笔者认为:要想彻底改变该群体的法律意识性, 必须从理性出发, 从宣传法律知识为起点, 倡导国家制定法的重要性和法律的重要作用。最为经典的是古希腊圣哲亚里士多德的论述:“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 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10) 。避免当今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大量冲击, 把更多农村青年教育和培养成为我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栋梁之才。我国《宪法》第21条规定:“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 鼓励和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街道组织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 开展群众性的卫生活动, 保护人民健康。国家发展体育事业, 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 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我区农村基层队伍的法律意识和改变处于低端状态的局面。我国《宪法》修正案第13条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由此,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 并将继续加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 要反对大民族主义, 主要是大汉族主义, 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国家尽一切努力, 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在日常教育当中要适时、有效、持续的加强和提高乡村医师班学生的法律意识, 积极维护自身的权利和义务的观念, 培养具有法律意识的合法公民。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和落实, 充分地保障了广大少数民族政治平等和权利平等, 这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有利于各民族间的团结和繁荣。要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首先要明确少数民族权利是一项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双重性质的权利。由各种形式的法制教育, 使学生增强法律意识, 形成认同感。这些措施对维护民族团结、建立“依法治校”和谐校园, 国家统一和边疆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在当今新疆处于跨越式发展阶段具有历史性贡献。

4 结语

为了使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机构能够在短时期内得到改善, 满足广大农牧民朋友的医疗需求, 党和政府千方百计将医疗人才扎根在一线农牧区而采取的人才培养措施。通过发现该群体的法律意识的匮乏到增强需要一个过程, 在转变的过程当中采取实施有效的有力措施扭转其局面, 应理性对待, 在发展中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关注, 提高该群体的法律意识而努力。

摘要:本文就我院培养的大学专科阶段乡村医师班的现行运行模式, 进一步透视该群体的法律意识, 采取相关措施和手段提高和增强其法律概念入手, 禳解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乡村医师,学生,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0.

[3]伯尔曼著.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透视职业教育职业化 篇10

实践证明, 一个没有幸福感, 没有积极向上心态的教师, 不仅不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 而且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积极心态的阳光学生。只有具有职业幸福感的教师才能把教育工作作为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 才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 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满腔热情地关爱学生。

一、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主要成因

1.教师心理期待与现实处境的差距。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劳动。教育具有周期长、效益不明显等特点, 教师这个职业的劳动成果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现。由于长期辛苦工作而看不到效果, 这样就容易产生对职业兴趣的丧失, 教师就很难体会到成就感与幸福感。农村教师看不到城市学校那样众多宽敞明亮的多媒体教室, 看不到琳琅满目的图书馆和阅览室, 看不到丰富多样的活动器材和标准体育场, 他们切身体会到自己工作、生活环境艰苦而工作难度又相对较大, 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理想而又感受到自己的知识廉价时, 这一切不能不让他们有心理落差, 感到担忧、失望,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影响着教师的生活质量和职业幸福感。

2.教师职业要求与权益待遇的差距。

教师的职业要求把教师的专业化定位在“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上。专业化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创造活动, 而不是一种按照既定模式的机械操作, 这种职业要求给教师带来高强度的压力与挑战。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的农村教师必将承载更重、更沉的负载。

3.学校刚性管理与情感需求的差距。

公办农村学校的发展活力相对不足, 师资队伍老化, 结构性缺编的问题长期存在, 但一直没有得到较好解决, 并且有加重的趋势。学校管理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提高教学质量, 追求升学率, 保证学额数。这已成为学校校长、老师的共同行动。对此, 学校制定了详尽的量化管理细则, 而这些细则往往“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

二、提升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几点思考

追求师生共同幸福是学校教育生活的目标, 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何让教师幸福应当是教育的重要议题。我们可从教师、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来探讨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幸福感的方法与对策。

1.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作为教师, 要树立正确的职业幸福感观, 要懂得教书育人的重要性。教师行业的特点决定了我们行业的特殊性, 因为它不同于其它行业。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会影响到学生终生的生活和幸福。所以,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一要提升人格魅力。教师的幸福感是教师职业最高的境界, 要想成为一名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 首先要具有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使命感, 拥有自己的职业理想, 始终保持一个平和、愉快的工作心境。不能面对和接受现实的教师, 就会失去对幸福的感受力, 是很难有幸福感的, 所以教师要加强学习, 不断提升自我境界, 塑造好自身的人格。其次, 要具备良好的性格特征。优秀的教师对自己的能力总是充满信心, 虚心向他人学习, 对工作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认真执行目标的决心和毅力, 对教育中的突发事件能沉着冷静地妥善处理。再次, 要具备持久的职业动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需要时间的磨练, 有的教师愈挫愈坚, 在困境中求进步, 在艰难中勇于前行, 对自己的工作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和不懈的追求。二要提高专业水平。打铁还须自身硬。教师职业是一个幸福伟大的职业, 又是一个强调专业能力的职业。只有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 精湛的教学技艺, 在工作中做到驾轻就熟, 从容攻克一个个教学难题, 及时准确为学生答疑解惑, 才能使教师得到“学生的爱戴感、教学的胜任感、探究的新鲜感、成功的愉悦感”, 从而体会到幸福。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是教师的幸福之源。三要增强幸福能力。心理学家认为, 幸福是一种感受。对于教师而言, 不同的幸福能力会有不同的幸福感受, 这取决于教师对幸福的认知水平和体验能力的高低。它可以通过学习、历练并掌握化解不良情绪的方法来获得, 树立以创造为幸福、以学生的进步为幸福、以学校的荣誉为幸福、以自己的奉献和发展为幸福。在幸福中寻找教育的真理, 在幸福中感受成长的快感, 在幸福中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此, 教师生活中的幸福必将会越来越多, 老师的心也将会愈加宁静而充实。

2.学校应努力让教师成为学校的“第一”。

国家督学、当代教育名师李希贵用他自己的实践证明:当教师成为“第一”, 很多我们在教育改革中面临的种种问题都很容易迎刃而解;当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 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他认为, 教师是否具有幸福感应该成为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指标之一。学校与校长工作的核心理念应是生命和幸福, 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师生的幸福;其内容和过程应该能够激起教师的幸福感受, 致力于“给教师幸福的权利”, 让教师感到满足和满意。因此, 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努力做到:一要唤醒教师的人生价值。教师队伍是一支素质较高、专业化程度强的群体, 他们一般不缺理想的追求, 往往是因为长期的劳累、机械的重复, 有的老师将理想的火花暂时藏起。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揭示:“人的自我实现”是人的本质需要。学校管理者可去开发具有激励作用的创意, 如举办“教师成果展”、“我的学校是我家”、“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等联谊、评选活动, 让校园充满激励和温暖, 使每位教师都感到自己人生价值和理想实现的可能。让教师在自己的追求中, 不断地进行创造, 增强自己的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 不断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并在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中, 尽享职业的幸福。二要改善教师的生活状况。一些学校, 管理者最感到自豪的地方往往是有多少高楼大厦, 添加了多少硬件设备等等, 可学校为教师生活的改善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却往往轻描淡写。农村小学教师因为特殊的区域特点、环境条件, 决定了他们工作时间长、任务重 (农村孩子问题多, 父母不懂教育或在外打工的多) 、收入低 (除了工资几乎没有其他收入) 、工作生活环境差。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当开源节流, 不仅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硬待遇, 还可增加教师培训、外出学习等方面的软待遇。学校也要适时组织开展文化、健身、娱乐等活动, 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 增强教师工作的乐趣, 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 提高教师生活质量, 让教师感受到生活的幸福。三要尊重教师追求幸福的需要。学校管理应服务于教师的合理需要, 人性中最大的需要是追求幸福, 尊重人性就是尊重教师追求幸福的需要。首先, 学校管理者要重视并善于沟通。有一句话说得好, 了解了就理解了, 理解了就接受了。学校管理者既要注意加强自身与教师的人际沟通, 也要注意促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沟通, 积极创造有效沟通的机会。一般来说, 学校管理者与教师间的疏远、猜疑以及矛盾等, 大都是因为缺乏对话和沟通造成的。作为学校管理者, 要关注到这些问题, 积极为教师创造对话和沟通的机会, 把问题摆在桌面上来解决, 及时消除意见和矛盾。学校管理者要主动积极地与教师多联系、多谈心、多沟通, 坦诚地征求意见, 说明情况, 以达到相互理解, 进而达到相互信任、互相支持的目的。其次要尊重教师, 让教师感受到自己的重要, 在管理中应努力做到四个一点一多”:柔一点, 多一些春风化雨;文一点, 多一些生命关注;粗一点, 多一些个性张扬;活一点, 多一些宽容。真诚地欣赏每一位教师, 不吝啬对任何一位教师的鼓励与赞美, 乐于为教师的成功喝彩, 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 在校园生活中是有尊严的, 让每位教师感受到学校因他的成长而骄傲, 让教师感到在校园里心灵的自由、理想的放飞和奋斗的快乐。

3.社会应理解乡村教育并提高经费的投入。

教育中, “以人为本”是一个核心概念。而这个“人”中, 最重要的又是那些弱势群体。所以, 在解决好进城务工子女教育的同时, 也需要我们带着感情, 肩负责任, 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对乡村教育特事特办, 让乡村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让乡村小学教师更有幸福感。所以, 在国家社会的层面应努力做到: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充足的教育投入是农村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由于社会发展的历史原因, 农村地方财力的捉襟见肘和中央教育投入的有限, 导致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修订案) 》, 从不同角度完善了相应的制度规范, 如:为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增长, 确立的“三个增长”原则, 政府和地方若能各司其责, 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状况, 农村学校软硬件设施, 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将大为改观, 他们也会享受与城市教师、学生一样的幸福阳光。二要确实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 主要是通过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学术地位、职称地位来实现。保证《义务教育法 (修订案) 》中明确的:“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地区补助津贴”等规定的按时兑现, 呼吁适当降低农村教师中高级职称、骨干教师评定的条件, 提高他们评优、评先的比例, 对长期坚持在农村任教的优秀教师要多予鼓励, 大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待遇。三要寄予教师合理的社会期望。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人才的巨大重任, 社会对教师也寄予了深切的厚望, 问题是如果把教师视为“神”, 以为教师无所不能, 一旦教师的努力与社会的期望不能合拍的时候, 对教师的责难便开始了。问卷调查显示, 教师的工作压力有10.3%来自社会期望。社会的宽容和支持是教师成长的有利环境, 合理的社会期望可以降低教师的社会压力, 因此, 社会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去衡量教师的劳动成果, 政府与教育管理部门要引导社会公众建立合理的期望, 多关注教师的优秀成果和先进事迹, 形成社会对教师良好的信任感, 多一份理解和宽容。这样, 教师便会多一份和谐幸福!

透视数学新课改的人文教育 篇11

关键词:透视;新课改;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9-039-2

人文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一、透视的背景

1.由于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还有很多教育细节不符合新课程理念。

2.部分学生在努力学习数学的同时,逐渐地厌烦冷漠数学,而且随着数学知识的丰厚、厌倦的程度也在加剧。

3.有部分学生在离开中学几年后,问他些数学知识现在还能派上用处吗?他茫然不知如何应答,或是干脆回答:“真不好意思,除了加减乘除,其他的都还给了教师。”

4.新课改进展并不顺利,在有的地方甚至还引发了争议。面对新教材,有的地方出现了老师不会讲、学生不会学、家长不理解的问题。有的家长甚至认为使用新教材后并没有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本质上的提高。

5.总的讲,此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想法很好,但在实施中,因配套措施、培训、资金等方面跟不上,确实也存在不少问题。

6.升学率仍然是悬在老师头上的一把剑,在此情况下,催生了新一轮课改的怪胎:教师一边应付上头推行课程改革,一边仍按老方法教学。

7.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最直接的执行者,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新课程实施的效果。目前的师资水平不尽如人意,师资培训虽然初见成效,但是还不足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二、透视的基础

1.新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这一重大改革进入了最为关键的时期,最需要的已经不是为改革唱赞歌,而是反思!反思改革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

2.尽管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非常美好,但是,改革的推进还是应该步步为营,不能操之过急。

3.教材质量不断提高,教材多样化格局初步形成,教材立项、审查、选用制度逐步建立,促进了公平竞争机制的形成,教材的质量明显提高,教材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广大数学教育工作皆在当前普通高中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积极探索,努力开拓。

三、透视的根源

新教材强化了素质教育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特长的发展,但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广大教师努力克服“应试教育”的影响束缚,主动迎接新教材和新思想的挑战,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受到传统的教学影响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①重内容,轻教材的运用,② 重结果、轻过程教学:③重机械的题型分类,轻知识系统的归纳,④重知识的传授,轻教学的灵活多变;⑤重数学解题任务,轻数学的教育功效。纵观以上几点,仍然存在着数学应试教育代替了数学素质教育,甚至有些地方更加严重。

四、透视的意义和价值

1.教学角度:①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而且也是一个情感交流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和兴趣。在整个数学过程中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给学生以充分自主的权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设计充分地动起来,创设一个良好和谐的学习氛围。②合理布局课堂结构,优化数学教学方式,整个教学活动,教师既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也要注意给学生以想、说、练的机会。想、说、练机会的多少,就是学生主体作用的标志之一,也是教学方式优化的标志之一。③加强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主要有:A、运用情感手段强化自我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B、挖掘教材的潜在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C、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探究和创新。“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成就”,教师要指导学生大胆地去猜想,去创设。同时,在倡导学生积极创设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在授课时,应启发学生多提问、多探究,敢猜想,积极思考、分析,并进行自我判定;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索的喜悦。

2.培养能力角度:数学的能力一般指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门学科的能力要求有时代性,也有相对稳定性,从培养新世纪所需的人才角度考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海里博击风浪,善于游泳的人才考虑,还应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就是从获取的信息中,通过分析、发现、评价、选择进行判断决策,并能迅速反馈及时调整,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数学教育应该是开放式的,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判断、探究、创造,更应该倡导学生积极提出问题。

3.应用角度:把数学作为一个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用工具上,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它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尤其在科学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数学化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一门学科只有达到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是真正发展了,一项技术是否成熟的标志便是数学化程度,正如谷超豪先生所讲的,现代高科技的核心便是数学,数学已成为人类理性文明高度的结晶。数学教育的功能和任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而:一是提供给学生一门技术性、工具性的学科,以适应今后生活及工作的需要;二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

五、透视的最终目标

1.教学角度:①更新教育理念,推进了人文教育,教师应努力克服“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束缚,主动迎接新课程和新思想的挑战,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选择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到宽松,课余不会被繁重的作业所困扰,有更多的时间消化课堂知识。②逐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已成广大教师的共识和努力方向。③逐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④促进人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高。

2.育人角度:数学有具大的教育作用,理性精神,意志毅力,有条理的思考、责任心、自信心,科学态度,探究创新良好习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数学教育在于培养人:①它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提高认识的确切性,精密度与预见性,提高认识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②它启迪人们思维,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掌握一种思维运演与表达工具,提高思维效率,求得思维经济。③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接受,它激发我们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崇尚理性。④它训练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⑤它培养我们坚强意识,形成良好习惯。⑥它使我们受到理性美的感染,提高理性水平,培养造美才能突出数学思想的育人作用,通过它达到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3.文明角度:人的素质的提高、智力的充分开发是人生的一种享受,数学也体现了人类的一种精神生活,学习数学、使用数学、体会数学、品尝数学、创造数学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种满足。数学教育亦使学生从数学中获得一种文化享受。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需努力做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充分提高揭示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不仅让学生看到活跃的前台,还应让学生了解丰富的后台。②让学生明白数学不仅仅是一些演算的规则和变换技巧,它的实际内容是能够让人们终身受益的是思想方法。一般说来,数学学得较好的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好,这也说明数学的学习,尤其是推理意识的培养,对公民的文化素养提高是大有帮助。③数学文化的内涵不仅表现在知识本身,还寓于它的历史。通过对数学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世界数学宝库中外数学家令人神往成就,更重要探索先人的数学思想,有助于掌握数学发展的规律,指导数学的进展,预见数学的未来。④数学的文化意义更重要的在于它的应用价值,只有用于社会实践融入大众文化的学科,才是有生命力的学科。

我国当前提出的素质教育以及数学新课改也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领域观念转变的结果,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规律,作为数学教育,我们必须从观念上和实践中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的方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之能适应未来事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丰增春.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2(6).

[2]邱珊珊.浅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师的要求.数学通讯,2004(1).

透视两会教育热点 篇12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表示, 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县 (区) 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指出, 现在之所以出现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就是由于教育质量不高, 发展不均衡, 只有普遍提高教育质量, 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公平。“改革创新是制度保障, 要实现上述育人的目标、教育发展的目标, 唯有改革创新, 克服阻碍教育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在制度上予以保障。”政府应担起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之责, 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改善薄弱学校, 制定学校建设的统一标准, 但关键还是在于提高教师的质量。因此提倡实行校长、教师定期交流的制度。这需要全社会努力, 要解放思想, 并在制度上有所创新。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说:择校问题引起了社会很大的关注, 也是教育部各个相关司 (局) 着力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当前义务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就是要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这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之道。

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谈到如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时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建立全国统一的教育资源平台, 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免费向公众开放, 向学校开放, 让西部地区、让农村地区、让弱势群体都可以利用网络来获得最好的教育资源。比如说, 可以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好的教案、最好的试卷、最好的练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都免费提供给需要的教师和学生, 这样的话, 可以在很多程度上改变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教师资源、教师素质相差比较大的现状。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今天, 以《纲要》为标志, 中国教育处在了再出发的关键时刻,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国教育成败的关键——加强国家教育领导力建设问题。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和平说:义务教育的均衡问题主要不是办学条件的均衡, 而是软件资源, 特别是教师的均衡。

扬州市市委书记王燕文建议国家教育部门积极推动电子书进校园, 解决学生书包过重的难题。王燕文称, 电子书减少课本纸张的消费, 实现一次投资, 重复使用, 有利于电子化和信息化的普及;推动电子教材的发展, 也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共享。

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徐涛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小组讨论中说:现在, 许多地方把均衡发展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有了显著改善, 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成绩是显著的, 但是我们看到仍存在诸多问题, 尤为突出的是办学体制不顺, 办学条件差距大, 校际竞争不公平, 出现了名校人满为患、差校门可罗雀的严重失衡现象,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工作。

在代表委员的谈论中, 我们看到最多的字眼就是“教育均衡”, 而在现阶段, 作为共享资源的最好载体, 教育信息化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本较低、便捷高效的途径。目前,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时期, 通过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已经构建起一个遍及全国中小学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初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和效益, 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2010年2月28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发布, 其中第十九章专门谈到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但是如何加快推进呢?正如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王珠珠所言:我们只有直面教育信息化的新任务, 提升教育信息化技术基础,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育信息化进程才能加快。

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 而加速教育信息化是其他方式在短时间内难以替代的推进教育公平的战略措施。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刚刚结束的2010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指出, 加快教育信息化, 特别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需要切实做到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为班班用多媒体教学创造条件;继续加强资源建设,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开展教师培训, 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虽然教育信息化建设目前处在一个好的发展时期, 但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如信息网络覆盖率、利用率低, 信息技术及应用水平不高等, 我们现在能做的, 就如《纲要》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 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整合现有资源, 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 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相信, 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正在并且会继续大踏步前进。

上一篇:群众路线的价值探寻下一篇:1+2+1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