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心理疾病

2024-10-02

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精选12篇)

心理问题≠心理疾病 篇1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多是独生子女,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心理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方法。

(一)问题的表现

目前,中小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很多调查和中小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和生理问题。

我们将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一个归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的紧张;二是学习所造成的压力;三是在“自我”方面出现问题。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王建宗统计了近5年来所接收的6万多次的热线咨询内容,把各类问题作了分析,其中人际关系方面问题占42%,学习方面问题占27%,两项占了近70%,余下的是“自我”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咨询者来自重点学校的占45%以上,可是重点学校在所有中小学里的比例仅占5%,可见,重点学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要远远超过普通学校的学生。

首先,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具体分析如下:(1)师生关系的问题;(2)亲子关系的问题;(3)同伴或同学关系的问题;(4)对异性的看法问题。这四个问题还可以细细分析,只要某一个环节人际关系紧张,就会产生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上。具体分为:(1)学习压力问题,并由此造成种种心理行为问题。(2)厌学问题,即厌学情绪突出。(3)学习困难问题。我们在调查中看到,学习基础差的中学生占40%以上。(4)学习障碍问题,甚至出现极个别的“学校恐惧症”。例如,一进学校就头痛或肚子疼,一上某教师的课就恶心或拉稀。

再次,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自我”上。具体分为:(1)自我评价问题,评价过高或过低,于是在自尊心、自信心上出现问题;(2)自我体验问题,由于体验的错误,往往出现自卑、焦虑或逆反心理;(3)自制力问题,因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表现出耐挫力过弱。如果这三个方面问题联系在一起,会造成心理行为的严重问题。北京某校初一女学生,因母亲工作繁忙来不及为其做好饭菜又来不及做详细解释,只是让她匆匆吃了顿方便面,而这个女生自我认识较差,误认为母亲对她有看法,自我体验又不准,觉得失去母爱,再加上缺乏自制力,结果为吃一顿方便面而自杀,从而酿成极大的悲剧。

人际关系、学习和自我,三方面问题往往联系在一起构成并发症。有位在上小学时获得大奖的三好学生,其母在其上市重点中学后对她寄以很大的期望,希望她在班上保持在前10名,可是她的学习成绩却排在第35名之后,母亲就以自杀相威胁。这不仅造成亲子关系紧张,而且给她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压力,在她自己感到失去自信心之后,离家出走3天,险些造成严重事件。幸亏学校及时发现,及时寻找回来,对其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才使她逐步摆脱心理阴影,最后获得较好的发展。

(二)问题的起因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行为问题,并非现在才有,只不过今天的问题更为严重、更为突出。原因在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这主要是因为“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这里具体又分为外部原因和自身原因。

其一,外部社会原因。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主要表现在:(1)社会上滋长的“一切向钱看”的消极现象,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助长了她们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2)在当前教育体制下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方针的条件下,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3)有些家庭教育不当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现象。像离婚家庭子女失去正常教育,易产生情绪低沉,不能适应现实生活,致使学习成绩降低、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于使品德滑坡、人格异常。有些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娇惯、纵容、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懒惰、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够合群等毛病严重。(4)大众传递中不健康的内容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所有这一切,都同《意见》指出的“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相违背,都是产生“问题”儿童青少年、“学校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的根源。

其二,学生自身原因。除了社会各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因为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较多的是青少年期,这正是心理学家所谓的“危机期”。这种观点表现在各派心理学家的思想上。例如,斯普兰格将这个时期比喻为“疾风怒涛”阶段;霍林斯基称这个时期为“心理断乳期”;艾里克森提出,这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就是避免自我同一性的“危机”等等。我们不必照搬西方心理学家的这些观点,但是,青少年期处在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阶段,一方面,这个阶段是理想、信念迅速变化的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萌芽趋于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是生理迅速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情绪情感日渐发展,但两极性严重,自控性差,使逆反、对抗心理容易出现。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因此,青少年心理发展,必然是两极分化严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处理好幼稚向成熟、童年向青年过渡时期的各种矛盾,使之日趋成熟化。

总之,中小学生由于社会和个体发展阶段的原因造成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要预防、解决这些问题,一条主要的途径是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心理卫生的保健医生,也必然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为了学生的健康成熟,教师不仅要为他们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帮助他们掌握自我教育,即调控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方法与能力。

心理问题≠心理疾病 篇2

她是小五年级的学生,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但是她仍然觉得很苦恼,因为她在班上人际关系不是很好。

她觉得班上其他同学成绩不是很好,还嫉妒她的成绩好,她说:“当我做作业或看书的时候,有同学叫我拿作业给他抄或叫我传递东西,打乱了我的思路,我感到很讨厌。”

一、案例分析

有自负心理的人有很强的自尊心,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总是把自己凌驾于别人之上。与人交往时,她们倾向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即使明知自己错误,也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接受别人的观点。做事以自己为中心,很少关心别人,但却要求别人都能为她服务。

自负性格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错误的自我意识造成的。可以说自负缺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评价过高,夸大自己的长处,不明自己的短处。自负者往往缺乏修养,以清高、盛气凌人来显示自己的优越,对人缺乏尊重。

二、指导方法

感激与赞美别人,而且是发自内心的,这对于自我评价过高的自负者来说确实不容易,但只要肯积极学习,一定能学会的。青蛙坐在井底时,会觉得自己好大,天很小,但当它跳出井口时,就会发现天好大,自己很小。每个人都有优点和长处,承认他人并且赞美她人,这会改变自负者的人际关系,同时也会得到更多的感激和赞美。

当心理医生患上心理疾病 篇3

2009年底发生的胡德堡枪击案是美国军事基地有史以来最严重、造成损失最大的枪击事件之一。这次枪击事件引起了美国各方,乃至全世界的极大关注。美国的舆论和民众一边为哈桑调治受伤的身体,一边筹备不同名目的听证会,希望把问题弄个水落石出。

初步调查显示,阿拉伯裔的哈桑是典型的双重人格心理扭曲者。全美国都难以置信,一个成熟的少校精神科医生,怎么转瞬之间就成了凶神恶煞的杀人犯呢。

犯罪心理学讲,杀人动机与杀人者的人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格又与精神特质存在着内在联系。心理不过是精神层次在处理生活和工作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内心活动,这种内心活动只能通过行动来进行观察。然而,罪犯在犯罪之前的心理活动通常是非常隐秘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无法在事前发现实施犯罪征兆的原因。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就是罪犯内心不为人知的、隐秘的心理活动及变化过程。

心理学将心理疾患分为三类:一是无法面对现实,因现实而导致情绪上的焦虑、抑郁等反应的神经官能症;二是脱离现实的神经病;三是人格异常。

第一种情况,多数人都可能碰到,它一般不会持续太久,稍加排解即可见效,不会造成什么大的伤害;第二种情况只能依靠药物或强制入院接受治疗;第三种情况最危险,它是在患者和周围人全无察觉的情形下造成伤人害己的突发事件。中国留学生卢刚、韩国学生赵承熙,还有今天的哈桑,都是人格异常的害人者和受害者。

人格异常患者处于犯罪潜伏期的个体从外表看与正常人没有任何区别,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在自己的潜意识深处,一种为害作恶的能量正在慢慢积蓄。就像一只火药桶,情绪的引信一旦被刺激点燃,它就会挣脱理智的束缚,带着能量的轰鸣,以骇人听闻的施暴行为,害人害己。

人格异常有不同形式,以哈桑为代表的枪击事件制造者是其中的妄想人格异常或是边缘人格异常。前者的典型特征是忧心忡忡、疑心重重,总以为别人有意加害自己,所以对牵扯到自己的任何事都非常敏感,宁肯错怪,也不愿轻易原谅别人,为人偏执冷漠却自以为客观理性。当他们在受到极度压力且无法得到认同和重视时,很可能铤而走险,甚至是以残暴的杀戮使自己获得解脱。

哈桑在大学时代就执意反对对伊斯兰国家发动战争,并多次写信给政府机构,建议赋予有阿拉伯背景的军人有权不参加针对伊斯兰国家的战争。但他的建言并未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在2008年4月得知自己所在的军医分队将于年底被派往阿富汗时,哈桑的情绪沮丧到极点,但谁也没有料到他会用扫射战友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愤懑。

边缘人格患者的自杀率极高。他们的情绪、人际关系和自我形象总是在极端的范畴回旋。他们突出的表现就是无法控制愤怒的情绪,甚至用自残的方式都难以奏效。与他人的关系不是珍若生命,就是被贬得一文不值;每当面临被抛弃的可能或自以为会被抛弃时,便想方设法地挽回,一旦失败,就会走上绝路。

心理疾病之所以难以发现和难以治愈,是因为他们疾病多为混合体,不是单一的表现形式。但又无一不具备易怒、偏执、以自我为中心、放纵自己和要求绝对公平的心理疾病的基本特征。

体育锻炼与心理疾病问题研究概述 篇4

1 体育锻炼对抑郁的抵抗效能研究

1.1 体育锻炼是否具有抗抑郁效能

自20世纪初, 人们就开始研究体育锻炼与抑郁之间的关系。1926年, 沃克斯提出体育锻炼是传统治疗已与方法的一种辅助手段。他认为, 锻炼会产生频繁的神经刺激, 导致腺体分泌的增加, 从而产生幸福的心境。1967年, 摩根对抑郁症患者、无抑郁症状者和抑郁中等程度者进行研究, 以了解抑郁与身体中脂肪所占比例、反应时、握力和肌肉受耐性之间的关系。他发现, 抑郁症患者只是在肌肉耐受性上低于另外两组, 在其他指标上与另外两组无显著差别。

大量有关身体锻炼和抑郁患者关系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表现为情绪低落, 悲观自卑;脑子反应慢, 记忆力减退;不愿说话, 什么也不愿干。此时,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 物质代谢加快, 有利于消除疲劳感, 使愉悦感增强;有效改善了患者的思考能力。通过运动, 患者才会去考虑做什么, 怎么做, 帮助其恢复对生活的控制能力。体育锻炼能够增强患者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 有利于病情恢复, 预防复发。体育锻炼对抑郁情绪有一定的缓解, 但这不是治疗心理健康的必须的手段, 二者并没有存在确切的因果关系。可以这样说, 参加体育锻炼可以辅助治疗抑郁症, 要想彻底治愈永不复发, 必须得靠药物治疗。

1.2 锻炼的抗抑郁作用能持续多久

美国北卡罗来那州杜克大学医学院研究了156名50岁以上, 患有严重精神抑郁症的男子。将他们分为三组进行试验, 第一组每周运动3次, 每次半小时;第二组只靠药物治疗;第三组药物治疗与锻炼治疗兼顾。16周后, 三组病人的病情都有显著改善, 这表明三种治疗方法均产生了效果。再过6个月后, 发现运动组抑郁症复发的比例最低, 只有8%, 药物组抑郁症复发率达38%, 药物治疗和锻炼治疗兼顾的小组抑郁症复发率为31%。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布鲁门索指出, 原先是假设两种治疗方法兼顾的小组效果会最显著, 但结果却发现锻炼治疗的效果更持久。这可能是由于锻炼组的病人更为主动, 对病情有“自我掌握感”, 随着病情的改善与锻炼的进行, 形成良性循环的缘故。但研究小组同时也提醒, 不要把体育锻炼看做万灵丹, 因为实验对象不包括严重到有自杀倾向或近乎发疯的病人。

一项新的研究认为, 当经常运动的人中断自己的运动时, 两周后心情就会变得很差。研究发现, 对那些经常进行有规律运动的人来说, 如果一两周不去运动, 心情就会变得更抑郁。该研究包括40名经常进行适量、有规律运动的人, 实验结果显示, 被迫不做运动的“假期时间”并没有为任何人的精力进行了充电;相反, 还让人感觉比以前更糟。

有研究对32名男大学生以50%两种运动强度分别进行30min的慢跑和踏级的测试, 并在运动前以及运动结束后5min、30min和60min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运动中积极和消极的情绪随练习强度和方式的不同波动, 但30min有氧运动后产生的即时效果是积极情绪和疲劳感觉增加, 消极情绪降低到基线, 运动结束30min和60min后, 积极情绪增加, 心理疲劳感觉降低。经检验, 两种运动强度和运动方式经30min有氧运动后产生了相同的情绪效应, 积极情绪呈上升趋势, 消极情绪呈下降趋势, 并且这一心理效果至少保持到运动结束后60min。

虽然一系列的研究结果对锻炼的抗抑郁作用持续时间并没有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但我们发现锻炼确实给抑郁消极的人带来了积极影响, 并对其心血管功能有很大提高, 而且, 在研究开始有有临床性抑郁的病人通过锻炼获得了一定的治疗。

2 体育锻炼对焦虑症状的良好效能

焦虑情绪不仅表现为精神性焦虑, 比如心烦、急躁、胆小害怕等, 还会有一些躯体症状如心慌、心悸。综上所述, 焦虑情绪是人们惯有的一种心理, 然而过度持久的处于焦虑状态中就会演变成焦虑症, 从而危及到人的心身健康, 只有及时防治, 方可避免危害的进一步加深。

体育锻炼分为有氧锻炼和无氧锻炼两种, 临床研究发现经常参加有氧运动 (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对人的情绪有9种良好的作用, 其中第一种便是放松精神, 减轻焦虑。哪种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缓解焦虑, Morgan (1987年) 做了7个系列实验研究, 结果发现, 只有当锻炼强度在最大心率的70%以下, 才可以达到降低焦虑的效果, 太低强度的锻炼对于较低焦虑并没有明显作用。Raglin (1987年) 等人发现, 进行体育锻炼后的2h内焦虑程度会有所降低, 但实验参加者在休息30min后心情又回到了原来的水平。至今为止的30多个关于焦虑的体育锻炼效果的研究结果显示, 只有有氧运动才显示积极的效果。

此外, 还有研究证明, 不论是长期的身体锻炼还是一次性身体活动都可产生良好的情绪效益。长期身体锻炼是指每天或定期参加锻炼活动。而且锻炼持续时间在10个月以上。一次性身体活动是指持续时间为30min左右的运动活动。有研究显示,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使焦虑程度下降。30min时长的跑步可以使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有效地改善, 同时还保持高水平的精力, 仅一次自行车练习便可以让健康或不健康的大学生焦虑程度下降。更有甚者, 5min的徒步行走也有助于提高心理情绪状态, 缓解焦虑。根据各项研究得出, 不论何种形式或者时长的体育锻炼都对焦虑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 对体育锻炼治疗强迫症作用的研究

目前, 社会竞争愈演愈烈, 大学生面临着就业与继续升学的压力, 高压的校园生活使不少大学生都与强迫症结缘。然而我们国家在如何缓解这一现象的研究很少, 有些学者尝试着将体育锻炼与强迫症结合, 试图通过适当的体育运动来改善强迫症的负面影响。实验表明, 低强度的娱乐性集体运动对于改善学生的强迫症, 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维持平和的情绪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研究者认为, 要从学生兴趣出发安排运动处方, 以游戏和娱乐为主导的运动项目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强迫症状。另外, 娱乐性的集体运动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 以淡化强迫症所带来的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 为有效治疗强迫症打下基础。

通过翻阅文献资料发现, “多管齐下”治疗手段所产生的效果远好于单一的治疗手段。因此, 虽然目前在体育锻炼对强迫症治疗效果方面的研究很少, 但是在体育锻炼对强迫症的辅助作用是不可否定的, 且在此方面的研究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4 体育锻炼对缓解精神分裂症等的影响

在体育锻炼干预精神分裂症这一方面目前还没有比较系统的研究, 大多数只是病例报告或者是不可代表大众的小群体研究, 不具有普遍性, 严谨准确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总之, 就目前的研究表明, 在帮助精神分裂症病人改善情绪和提高自尊方面, 体育锻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若想减轻他们思维混乱, 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

此外, 有一些学者在体育锻炼和酒精等其他药物的使用方面, 做了初步的研究。部分研究结果得出的是,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帮助精神病患者改善负面情绪并且增强自我概念;另外一些研究表明, 体育锻炼在提高患者的节制能力方面有明显效果。

5 结语

锻炼心理学的研究证实, 体育锻炼除了能够有效增进身体健康, 还可以有效地防治心理疾病。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体育锻炼有助于抑郁情绪向积极方面转化, 而且不同的锻炼方式产生的效果有所不同, 但体育锻炼的抗抑郁效能究竟有多大, 尚待实验研究加以证实;即时和长期的体育锻炼都能有效地降低焦虑水平, 而且体育锻炼降低焦虑的程度与年龄和健康状况无关, 但重要的是什么样的锻炼形式能更有效地降低焦虑的程度;研究表明, 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个体的睡眠状况, 对由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一次性失眠、短期失眠、精神症性和心理及生理慢性失眠有一定的疗效。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李娜.大学生抑郁情绪与体育锻炼干预测试[J].体育与科学, 1998 (2) .

心理问题≠心理疾病 篇5

首先,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的数量不断积累和在此基础上出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于是表现出阶段性。连续性则是指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后一阶段既包含有前一阶段的因素,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

其次,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在正常的条件下,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可逆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例如,身体的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着从头部延伸到身体的下半部的头尾法则(从头到尾)和从身体的中心部位延伸到边缘部位的远近法则(由近及远);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维。

再次,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在心理发展过程,个体心理的各个方面相互关联,某个心理机能的发展会影响其他心理机能的发展。例如,3岁前后和13岁前后儿童会出现两个反抗期,这两个时期儿童会在认知上表现出具有独立主张的倾向,同时在情绪上会表现出剧烈的变化。这一发展现象表明,认知机能与情绪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心理问题不等于精神疾病 篇6

那么如何应对常见的心理问题,避免产生精神疾病呢?在此,推荐几种常见心理疾病的应对方法:

孩子心理有问题 根源往往在家长

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孩子与家长的沟通问题、孩子的厌学问题以及孩子与异性之间的情感问题,往往源于孩子早期的教育。

家长的类型有三类:一是不懂教育却很关心孩子,二是既不懂教育又不关心孩子,三是既懂教育又懂得关心孩子。

有的父母很爱孩子,但因工作等原因不能和孩子一起生活,造成父母关爱缺失;有的父母怕孩子受到挫折,包办孩子的一切,却造成孩子的逆反。专家表示,做父母难,其实是不知道如何做父母!

成年人心理问题 职场诱因占主导

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复杂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职业倦怠和人际关系紧张两个方面。

职业倦怠,是指人在工作时表现出消极、厌恶以及反感的情绪。很多年轻人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表现出极高的工作热情,但随着时间推移,原有的激情逐渐消退,当遇到挫折与困难,往往会产生厌恶工作的心理,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人际关系紧张,具体到每一个人情况有所不同,但形成这种现象除了个人因素外,也与当前的社会环境有关。(据《健康报》)

地震后伤员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干预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由四川灾区转入我院治疗的伤员15例, 男7例, 女8例;年龄15~61岁, 平均37.2岁;2例无家属陪同, 其余均有;均为各种骨折及软组织损伤;骨折13例, 占87%;软组织挫裂伤10例, 占67%;轻中度贫血6例, 占40%;高血压Ⅲ期2例, 占13%;1例在地震中丧妻;1例术后需行多次截肢手术;1例在余震中损伤出现马尾综合征。

1.2 评估方法

采取自行设计的地震伤员护理评估单, 包括地震伤员的行为、情绪、沟通等, 采用护患交谈、与医护人员的配合等方法进行评估和分析。

1.3 心理干预方法

心理干预在国外被称为危机干预, 是指在遇到灾难事故时对当事人进行的一系列心理疏导活动[1]。心理干预的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分析受害者的危机状态, 应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 除了考虑受害者个人的心理资源和应对能力外, 还要了解受害者的同伴、家庭、职业、宗教和社区的影响[1]。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将个体内部适当的应付方式, 与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充分地结合起来, 从而使受害者能够有更多的问题解决方式的选择机会[1]。我们采取普遍的心理干预方法和针对特殊个体的心理干预方法。

1.3.1 普遍的心理干预方法

1.3.1.1 营造舒适、家庭式的生活环境

由于大多数病人在地震中失去亲人或家园被毁, 在伤员来到病区前, 护士们在病房里贴上“欢迎灾区伤员”“这里就是你的家”等温馨的标语, 床头柜摆上鲜花, 并在病房配置微波炉、饮水机、电视机等设施, 使伤员能体会到家的温暖。

1.3.1.2 加强护患交流

护士接待病人热情有礼, 提供周到的服务及详尽的讲解, 以人为本, 实施“三心” (热心、耐心、爱心) 关爱, 消除病人的陌生感。最好的支持是用真诚的目光注视着病人, 握着对方的手, 静静地听他说, 让病人感到安全和温暖。护士要经常耐心、诚恳地与病人交谈并以熟练的护理技术操作取得病人的信赖和配合, 收集病人资料, 分析评估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 在与病人沟通过程中, 应用“三心”来建立病人的信心, 聆听病人倾吐苦闷, 宣泄焦虑的情绪, 给予同情、理解, 使病人心理得到放松[2]。医院也可上网查阅并下载一些医护人员“该讲与不该讲的话语”发给收治灾区伤员病区的护士手上, 并对“爱心病区”的护士进行集中培训、指导。对于特殊的病人, 则由医院安排心理医生为其做心理辅导。

1.3.1.3 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

虽然病人在住院期间有很多热心人关心、帮助, 但对于伤员自身来说, 最大希望是医护人员能够救治好自己的伤病, 早日康复回归到社会。所以在病人心情平复后, 我们除了指导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外, 更多的是教会病人进行自我功能锻炼。

1.3.1.4 放松疗法

帮助病人分析焦虑的原因, 鼓励其表达情绪和情感、看电视、与病友聊天, 鼓励其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听音乐。有研究表明, 音乐能使病人缓解紧张情绪, 提高应激能力[3];同时能使病人感觉舒适, 分散病人的注意力, 有助于减轻疼痛和焦虑感[4]。

1.3.1.5 重视家属的心理

地震发生后, 社会的焦点都放在病人身上, 而忽略了同样也经历地震的其他人群, 如病人的家人, 地震也会对他们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各种不良心理影响下, 丘脑-自主神经系统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内分泌系统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及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从而影响身心健康[5]。所以, 我们同时也应关注家属的行为、语言, 及时开导家属, 让家属拥有乐观的心理态度, 更好地给予病人最大的帮助。

1.3.2 特殊个案心理干预

对于一些特殊的病人, 医护人员应善于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 主动与病人交谈, 让其倾诉心中苦闷, 谈话时注意语言文明和语言的技巧及内容, 尊重病人的人格, 残疾者不可歧视, 在尊重中使病人消除心理障碍和自卑情绪, 使病人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伤、病、残程度, 敢于面对社会[6]。在我院收治的灾区伤员中有一位病人在转入我院时, 右腿下1/3已行截肢手术, 左小腿严重挤压伤合并骨室筋膜综合征, 刚转入我院时, 病人和家属抱着很大的希望保住左腿。但是由于病人病情重, 体质差, 伤口感染严重, 经过多位专家会诊后, 决定对病人的左小腿也行截肢手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 病人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失衡反应, 主要表现为焦虑、疑虑、抗拒、悲观、适应能力下降、有轻生念头等[7]。医院根据病人的特殊情况安排了两位心理咨询专家对该病人进行一对一的心理治疗, 在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的共同努力下, 病人终于接受现实, 主动提出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还有一位病人是在余震中受伤, 为L2爆裂骨折术后、右耻骨上下支骨折、骶骨骨折 (S3) 、骶尾部Ⅰ°压疮 (大小3 cm×5 cm) 、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失血性贫血、马尾综合征。当病人感到躯体活动障碍时, 便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8]。刚开始病人由于双下肢感觉障碍、小便失禁及剧烈的疼痛, 情绪一度非常低落。我们通过为病人详细介绍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相似病例及成功病例等, 使病人重建信心, 配合医疗护理工作。最后, 病人手术后经过悉心的康复护理恢复较快, 1个月后病人能拄着拐杖下地行走。

2 结果 (见表1)

经过对伤员进行上述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 全部伤员都能心情平稳, 并主动接受和配合医院的治疗和护理。

3 小结

有效的危机干预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 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 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灾害后有效干预可望明显降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9]。在很多时候, 灭顶之灾并没有破坏我们的信念和意志, 而目睹到灾害事故中的死亡与毁灭, 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1]。因此, 地震后人们的焦点不应仅集中在死难者身上, 更要关注那些精神饱受创伤的生还者、悲痛欲绝的家人, 对于他们而言, 噩梦才刚刚开始, 只给予他们集体性、仪式性的慰问以及金钱补偿是远远不够的, 救治他们受创伤的心灵, 在他们的心灵中注入希望, 使他们免于陷入灰暗的生活, 能够更好的面对未来。比起房屋家园的重建, 心灵世界的疏导和救助、干预和抚平显得更加重要[10]。

参考文献

[1]刘春华.灾害事故救援中的心理干预简析[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7 (3) :47-50.

[2]黄兰, 麦洁岚, 余田桂.心理干预对胃癌病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现代临床护理, 2008, 7 (4) :37-39.

[3]冯宝琴, 谭惠芹, 符钻英.音乐辅助疗法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导报, 2004, 10 (10) :186.

[4]唐佳.音乐疗法在围手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进展[J].护理研究, 2007, 21 (1C) :197-199.

[5]戴晓阳.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50.

[6]陈爱云.截肢病人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J].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1, 7 (8) :428.

[7]陆美华.截肢23例病人的护理干预[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5, 30 (1) :85-86.

[8]腾亚琴.截肢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 1999, 15 (6) :53-54.

[9]汪向东, 赵丞智, 新福尚隆, 等.地震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13 (1) :28-30.

心理问题≠心理疾病 篇8

一、优秀生存在的心理弱点

1. 心灵脆弱

心灵最脆弱的学生往往是那些整天陶醉于鲜花和掌声中的优秀生,他们时时被成功的喜悦包围着,耳中充满了别人的赞叹和夸奖,一旦失败,心灵便遭受沉重的打击。有的承受不住家长、教师的冷落和同学的嘲笑,有的总是怀疑别人看不起自己,久而久之,心灵便蒙上了一层阴影,变得越来越容易受到伤害。同时,这种心理畸形的产生也缘自于外界的各种压力。如家长、老师的期望值过高,就会使学生一度处于紧张状态;如果因成绩不好而被训斥,他们就会为自己得不到理解而苦闷彷徨。从某种程度上说,优秀生的抗挫折能力远不如后进生。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弱点暴露得越来越明显,那些在社会上经受一次打击就从此一蹶不振的,往往是学校里的优秀生。

2. 爱慕虚荣

虚荣心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而在自尊心特别强的优秀生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正确对待虚荣心,它可以变成一种行动的动力,指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否则,它将成为学生品德形成的阻力,引导学生误入歧途。过强的虚荣心会使人产生嫉妒心理。如许多优秀生不愿意与比自己强的同学来往,在班级中拉帮结派,贬低他人等等,这些都是嫉妒心理的表现。而这些狭小的圈子,又往往是教师不易觉察的。

3. 自私恐惧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教师、家长的竞争意识正在不自觉地影响着学生。尤其是优秀生,他们的分析能力强,竞争意识强,他们深知成功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因此,他们时时处处害怕别人超过自己。一方面,他们不断地学习、锻炼,另一方面,又希望别人尽量少学一点。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他们往往不考虑集体利益,更不愿意去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使是老师的“命令”,他们也是心不甘情不愿,马马虎虎,应付了事。

4. 孤立自负

自负是指一部分优秀生自以为了不起,他们看不起后进生,不和后进生来往,甚至当面讽刺、嘲笑后进生。这方面的误导往往来自于家长,许多家长不愿让孩子与差生交往,担心孩子跟后进生在一起会受影响。其实,他们意识不到,如果让孩子学会关心帮助差生,那将是对孩子最好、最有效的心灵陶冶。

二、矫正优秀生心理弱点的几点对策

1. 学会正视现实

现实是残酷的,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挫折。教师应该帮助优秀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让他们学会正视现实,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学会怎样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而不应该一味地去讽刺、批评,让他们承受更大的压力。

例如,我曾教过一个叫李晓霞的学生,她是在四年级时由东北转来的。小姑娘很可爱,并且是原来班级中优秀的学生。因此,我没过多地注意她的学习情况。开学的前两个月,她的成绩总是处在中游,我以为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可后来我发现她的成绩越来越差。于是,我找她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谈话中,我得知:她老家的学校并不十分重视教学,教学管理不严,不少学生荒废了学业。而她特别要强,凭自己的努力,每次都考90分以上,而90分就是第一名。她一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没想到,到了新的学校和班级中,她连中等都考不到。再也没有同学羡慕她,再也没有老师表扬她,于是她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以为自己再也没有出息了。我诧异了:难道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优秀生就这样不堪一击吗?我认真帮她分析了目前她的处境以及将来要面对的现实,给她讲了爱迪生、居里夫人从逆境中崛起的故事,使她对现实有了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树立了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了学习态度。期末考试,她一跃成为全班前几名。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这个学生能力是有的,但是我们教师如果不及时排除她的心理障碍,她可能从此销声匿迹。这足以证明教育的力量,也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这件事告诉我们:打开心灵之窗,才能启迪智慧之门。

2. 学会正视自己

优秀生的悟性比较强。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时刻提醒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各方面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要为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也不要为一次小小的失败而一蹶不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教师应多为优秀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与失败的痛苦,从而激发他们的斗志,让他们在磨练中成长。在班级中,我曾组织开展了“认识自己”“正视失败”“超越自我”等一系列主题班会和“寻找自己的位置”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许多学生也因此摆脱了内心的苦闷和彷徨。

3. 学会善待别人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剂良药。在一个班级中,优秀生的带头作用不可忽视。如果他们都能善待别人,无私地为班级服务,为同学服务,那么整个班级的各项工作都会被带动起来;如果优秀生在同学心目中没有威信,那整个班级就会失去向心力,如同一盘散沙。如市“十杰儿童”张璐的转变就曾带动了全班同学的转变,这件事使我至今难忘。

事情发生在三年前我刚接四年级二班的时候。记得这个班的学习成绩当时是级部第一,又是“文明班级”,所以我满怀喜悦地踏进这个班。可是没过几天,我发现班干部背地里勾心斗角,同学之间的关系也非常冷漠,整个班级仿佛持续在冷战中,没有一丝勃勃向上的气氛。优点没多少,乱子倒惹了一大堆。面对这样的“文明班级”,我不禁有些愕然,几次想发火,却又忍住了,因为许多同学在辩解中都提到“张璐如何如何……”原来,张璐是班里的优等生,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但对班级的事情却漠不关心。同学们几次选她当班干部,她都不干,原因是怕耽误学习。原来,同学们都在以她为榜样呢!于是,借班队会的时间,我给同学们讲了怎样摆正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学习知识与锻炼能力的关系等,许多同学大受启发。课后,我找张璐单独谈话,她还是不愿当班干部。没想到,过了几天,张璐在上体育课的时候把脚扭伤了,我带她去医院敷了药,并特意说服了几名平时被她看不起的同学每天护送她回家。在这期间,一有机会,我就给她讲这几位同学如何热心,集体如何温暖……张璐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自私与狭隘,认识到自己的自私不但在同学中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使自己失去了许多锻炼能力的机会。于是在我的帮助下,她担任了学习委员。张璐不愧是学习优等生,她小小年纪竟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她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毫无保留地介绍给了大家,并在班里成立了帮困小组,热心帮助每一位同学。她的转变给整个班级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在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下,她两年间代表学校拿回了七个市级比赛奖励证书。“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不错,如果张璐当初走不出那个自私狭隘的小天地,就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你如果在后进生身上费尽心机却毫无起色的时候,不妨从优秀生的身上捕捉教育的契机,矫正他们的弱点,发挥他们的优势,这也是班级管理中一股强大的力量。

论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 篇9

一切经济现象发生背后的深层原因都应在人的心理中去寻找。比如,我们说家庭联产承包这一农业制度变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就是因为该制度变革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激发正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致贫的原因很多,但人自身是最重要的原因,尤其是人自身的心理或精神原因。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就必须首先瞄准、找准“人”身上的心理致贫原因。人的心理因素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对经济活动有重要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人的心理因素这一非物质原因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中的伟大作用。24年来,习近平同志一直强调“观念扶贫”、“精神扶贫”、“扶贫要先扶志”的扶贫理念。例如,1992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习近平同志聚焦贫困与发展问题的著作———《摆脱贫困》,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该书中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先飞、先富的关键是我们头脑里要有先飞、先富的意识。我们一向认为,地方贫困,但人的精神和心理不能贫困;贫困并不可怕,但可怕的是人的精神和心理贫困。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首要意义并不是摆脱人们物质上的贫困,而是首先要摆脱人们头脑中的意识、精神和心理贫困,只有摆脱了心理和精神的贫困,才能彻底摆脱物质上的贫困。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1]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扶贫要扶志”的扶贫理念。例如,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河北省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顾家台村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指出,“扶贫要扶志,有志气、自力更生很重要!”[2]不到一年时间,2013年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腹地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调研扶贫开发工作时再次强调,“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3]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扶贫要扶志,要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4]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16年全国“两会”湖南省代表团座谈时指出,“扶贫要扶志,补齐精神短板。精神贫困首先体现在贫困者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信心。精神扶贫则使人精神上有力量,实践中有力量,这样扶贫就扶到点子上、扶到根子上。不拔掉精神上的穷根,就不能拔掉经济上的穷根。精神脱贫是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5]“扶贫要扶志”中的“志”是什么?《辞海》对“志”字义的基本解释是:“在心为志”,“志”即人的心理或精神“[6]。”扶贫要先扶志“即扶贫要先扶人的心理或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一文中还提及了“新邵贺贫”、“两个县争戴国家贫困县的帽子”、“一个县一直戴着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帽子”的事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看了一些材料,反映说2012年初,某省某县(经查实为湖南省新邵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该县政府网站上随即发布‘特大喜讯’,热烈祝贺该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这就是“新邵贺贫”事件)。还有一个案例,是说两个县争戴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落败的县长含着泪说,我们县这次之所以没能争取到国家级贫困县的资格,就是因为我们县实在太穷了。再有,有一个地方一直戴着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帽子,其实,2005年该县就已经进入了全国百强县之行列,2011年因媒体曝光,国家级贫困县的资格才被取消。据说,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国中部百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评比榜单上,竟有17个国家级贫困县。对于这种现象,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一下,该摘帽子的就要坚决摘,不该戴就坚决不要戴,没什么好照顾的!”“新邵贺贫”(1)、“争戴贫困县帽子”的现象,一方面暴露了如今贫困地区政府及民众总是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于外部帮扶(或扶贫),贫困地区政府及民众“等、靠、要”的对外依赖心理还相当严重,贫困人口自力更生精神、劳作精神、自信心和坚韧意志严重缺乏,这在贫困地区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实质上就是人们心理贫困(或精神贫困)的表现,心理或精神贫困已成为制约贫困人口收入增长和脱贫致富的重要非物质原因。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现行国家扶贫政策体系的某些不足。长期以来,我们在救济扶贫、物资扶贫、资金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项目开发扶贫、对口帮扶扶贫、生态扶贫、搬迁(移民)扶贫等的同时严重忽略了贫困人口心理(或精神)贫困与心理(或精神)扶贫。如今,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的某些深层心理贫困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二、习近平心理扶贫观对新时期反贫困的启发

检验一项扶贫政策的得失成败,主要不是看外部给贫困地区和人口多少援助资金、开发项目等,关键要看该扶贫政策是否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产生正向激励作用,而不能使贫困地区政府和贫困地区人口产生负向指望心理、依赖心理、懒惰心理和畏惧(困难)心理,更不能“越扶越懒”、“越扶越贫”。在脱贫致富中,能否最大限度激发贫困地区政府和贫困人口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将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发,就是通过某些制度安排(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度)来激励人的积极心理和行为,促使人们更加努力、更加勤勉地工作或劳动以创造财富,就是变过去“外部(扶贫部门)要我(农户)富”的被动扶贫模式为现在“我自己(农户)要富”的主动脱贫模式,其实质就是持续不断地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内在动机或欲望的人的心理过程。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心理贫困和心理扶贫的思想给新时期中国反贫困实践以巨大启发,这就是:国家在物资扶贫、资金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项目开发扶贫、对口帮扶扶贫、生态扶贫、搬迁(移民)扶贫等的同时,应高度重视贫困人口心理(或精神)贫困与心理(或精神)扶贫问题,切实把心理扶贫提上国家顶层议事日程和反贫困实践上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序,跋,1-4,7-8,67-68,215-216.

[2]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29、30日)[G].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6):56-59.

[3]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N].人民日报,2013-11-06(1).

[4]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2015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15-10-17(2):2.

[5]习近平.心中的扶贫短板如何补齐?[EB/OL]www.chinanews.com/ll/2016/03-18/7802567,shtml.

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 篇10

1. 过度焦虑与急躁

就业时许多大学生既希望谋求到理想的职业"又担心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还担心自己在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并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感到心中无底"因此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焦虑是正常的#但一些大学生的焦虑却过了头"成天都充满了各种不必要的担心以及造成精神上的紧张不宁$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意志消沉"行为上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过于急躁"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常常心急如焚$东奔西跑"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又缺乏对就业形势的冷静观察以及对自我求职的理性思考"做了许多吃力不讨好的事#

2. 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心理

与就业时的急躁心理相反的是一些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消极"平时也不参加招聘会"有单位来了就看看"如果不满意就等下去"满意时也不主动争取"抱着%你不要我是你的损失&的态度"期待着有单位会主动邀请#还有些人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肯轻易低就"明明已经找到工作"但拖着不肯签约"总希望有更好的单位出现#另外有些大学生自视条件很好"认为%满腹经纶&%博古通今&%学富五车&"可以大有作为"但在择业时却常常要么碰壁要么找到的工作不满意"于是抱怨%世上无伯乐&"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成天闷闷不乐$怨天尤人#

3. 攀比与嫉妒

在求职中"同学之间%追高比低&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同学在求职中经常相互吹嘘自己的职业待遇好$收入高"导致职业期望越来越高"求职变成了自我炫耀#还有些同学看见或听说别人找到了条件优越$效益较好的单位心理上就不平衡"抱着%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态度非要找一个条件更好的单位"而不考虑自身的条件$社会需要特点$职业发展及就业中的机遇因素#一些毕业生对别人所找的工作心存嫉妒"特别是看到自认为条件不如自己的人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就更容易出现嫉妒心理"于是有些人故意对别人的工作冷嘲热讽$贬低$讽刺和挖苦意图打击别人#

4. 抑郁与逆反

在择业中受到挫折后"一些毕业生同学会感到无能为力$失去信心"表现为失落抑郁$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意志消沉"他们常常会放弃一切积极的求职努力$听天由命#严重时还会对外界的环境也漠然置之"减少人际交往"对一切都无所谓"并进而导致抑郁症#而另外一部分毕业生"则对正面的职业教育$职业信息存在逆反心理#对来自辅导员$班主任$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及同学和用人单位的正确信息$善意批评与建议"他们不相信$不听从"偏要对着干"要按自己的一厢情愿去求职#

5. 说谎侥幸与懒散心理

有些同学认为用人单位不可能去查实每个人的自荐书是否真实"而且在面试时时间比较短"不可能对自己作全面的考察和了解"只要自己当时充分地表现一下"把工作骗到手"签好协议书就行了#于是"一些毕业生把别人的获奖证书$成果证明等偷梁换柱地复印在自己的自荐书里"而且自己明明没有当什么干部"也没有参加什么社会实践活动"也照着别人的写上"甚至胡编乱造一番"以至有时在用人单位收到的自荐书中一个班竟出现了五六个班长#还有的大学生在面试时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无所不能"结果经过现场实践考核或试用时就马上露出了原形#有的毕业生签约比较早"往往在离毕业半年前或更长时间就落实了单位"这时就容易出现懒散心理"认为工作单位已定"没有什么可以担心了"应该松口气$歇歇脚了"于是学习没了动力"组织纪律散漫"考试仅仅追求及格"毕业论文只求通过"甚至长期旷课$上网$夜不归宿#

6. 心理不满与行为$生理反应失常

由于就业市场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以及某些专业$学校不易找工作的客观现实"一些大学生在遇到就业挫折时就容易出现各种不满心理"比如有些同学认为%学习靠自己"就业靠关系&"还有些同学出现了对专业$学校的抱怨$贬低#在各种不满与不良就业心态的影响下"还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生理反应#这些不良行为有故意旷课$夜归$喝酒$起哄$闹事$损坏东西$打架对抗$进行不良交往$行为怪异$过度消费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严重违纪与违法行为的出现!由于心理应激水平高"心理冲突强度大"有的毕业生会出现一些躯体化症状"如头痛#头昏#心慌#消化紊乱#神经衰弱#血压升高#身体酸痛#饮食障碍#失眠!

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1. 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

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但许多大学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经过对就业市场#就业形势的客观了解与深刻体验后"我们必须明白现实情况就是如此"无论是抱怨还是气愤都没有用"这种就业情况不可能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改变的!在就业市场上的用人单位找不到人#大量的毕业生无处去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因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普遍较高的缘故!因此"要顺利就业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要知道现在再好的单位"将来也有下岗的可能"因此"在择业时要看得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整个人生的职业生涯!在当前获得一个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也就是说"在择业时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选择一个职业"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2. 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传统观点认为人们工作就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职业对个体的意义已经远不是如此简单"职业可以满足人们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多方面需要!如最近有人对职业价值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了交往#义利#挑战#环境#权力#成就#创造#求新#归属#责任#自认等11个类别的因子!因此"职业的价值是丰富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体发展#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自己一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要在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树立重自我职业发展才能使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不怎么样"但发展空间大"能让自己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3. 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

大学生就业中的许多心里困扰都与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职业有关"因此正确地认识自我的职业心理特点并接受自我"是调节就业心理的重要途径"并可以帮助自己找到合适的职业方向!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职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自己的择业标准以及依自己目前的能力能干什么样的工作"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更适合自己!因此在认识自我特点后还要接受自我"对自我当前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抱怨"也没有必要自卑"因为自己当前的特点是客观现实"在毕业期间要有大的改变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承认自己的现状"学会扬长避短!

大学生就业中的机遇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了解并接受了自我特点以后"还要学会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这样才能保证以后的求职顺利!要抓住机遇首先必须要多收集有关的职业信息"多参加一些招聘会"并根据已定的择业标准进行选择!需要注意的是机遇并不是对任何人都适用的!一个工作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对别人合适的"对自己不一定合适"因此一定不能盲从&要时时记住"只有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4. 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如一些专业$热门%"有些则$冷门%&又如女大学生找工作容易受到歧视等!面对这些问题仅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实"就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如果能通过求职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能成功!要对可能出现的求职挫折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应把就业看作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认识职业生活#适应社会的机会"应通过求职活动来发展自己"促进自我成熟"因此$不以成败论英雄%!其次"自己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出现求职失败有许多原因"可能是因为你选择求职单位的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你的价值观与单位的企业文化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总之"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

5. 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

在求职时"自己或身边的同学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态是正常的"没有必要过度担心#害怕自己有心理障碍!当然对于这些不良心态也要学会主动调适"必要时还可以寻求有关心理专家的帮助!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励自己#相信自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向朋友#老师倾诉"寻求他们的安慰与支持!最后"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郊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排解心中的烦闷"放松自己的心情!通过对自己在就业时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自己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一些人格缺陷!

6. 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心理压力与减压心理操 篇11

由于心理压力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乃至人们的整个健康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医学家和社会学家等,都对其十分重视。近年来,人们对于心理压力来源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展,发现现代人心理压力的来源有以下5个方面:

1、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比如变迁新居,更换工作,转换学校,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开始为人父母,等。

2、身体病痛或不舒服:包括自己所感到的生理疼痛,生病,或者是由于气候环境变化所引起的不适感,等。

3、抑郁或焦虑:由于某种事件或情景所引起的情绪低落和焦虑不安,以及由于个人的气质或性格所造成的长时期抑郁和焦虑。

4、遭受挫折: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与失意,以及动机受阻和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等。

5、矛盾和冲突:生活与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矛盾,会给我们带来内心的冲突,而内心的冲突又会产生心理压力。

对于沉重的心理压力,“减压心理操”可以全面消除紧张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对思维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恢复良好的工作效率。

静思卧养操用一种你认为最舒适的体姿,坐在高度适中的椅子上,让家人缓缓地按摩你的肩、颈部肌肉。其间,均匀的深呼吸,并轻微地转动头部。此时你注意力必须全部集中到放松的感觉上来,时间一般以15分钟左右为宜。可缓解工作时注意力不能很好地集中、思维凌乱等心理障碍。

耳部按摩操选择一种舒服的体姿平躺或静坐,然后闭上双眼,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耳朵。拇指在后,食指在前,自耳朵上部向内下部来回轻轻捏揉,约10分钟左右。可改善记忆力减退的状况。 提腿摸膝操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先平抬左腿,用右手摸左膝:再抬起右腿,换左手摸右膝,如此交叉练习3分钟。然后改做平行练习,即抬左腿,以左手摸左膝;再抬右腿,以右手摸右膝,持续练习3分钟。动作要舒缓,有韵律,眼睛保持平视,全身自然放松,类似于做广播体操的“整理运动”。由于大脑两半球对躯体功能实施对侧控制,即右半球控制躯体左侧,左半球监管躯体右侧,该练习可以促进两半球协调工作,缓解单侧用脑过度所引发的身心疲劳症状。

心理问题≠心理疾病 篇12

关键词:孕妇,心理问题,心理辅导

孕妇在妊娠期期间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以及社会角色即将转变等因素都会使其在分娩前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 导致孕妇焦虑、恐惧或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 尤其是在初产妇中, 此类不良情绪的发生率非常高[1]。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孕妇的身心健康, 不利于顺利分娩, 长期的心理压力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不利于优生优育工作的进展。本文将分析孕妇在妊娠期间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有效的心理辅导对策,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区2014年1月~2014年12月进行心理咨询的50例孕妇作为观察组, 同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5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 年龄20~37岁, 平均年龄 (27.79±4.51) 岁;初产妇29例, 经产妇21例。对照组中, 年龄21~36岁, 平均年龄 (25.56±5.53) 岁;初产妇26例, 经产妇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产次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心理状况调查

两组孕妇均于产前2~3天经我院自拟《妊娠期心理情况调查表》对心理情况进行分析, 调查前对所有孕妇进行相关培训, 以确保调查的可行性和真实性;本组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100份, 回收率100%。

1.2.2 心理辅导

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 观察组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 具体方法如下。

(1) 焦虑和恐惧:多是由于孕妇在期盼新生命的同时也会因为分娩知识的缺乏, 导致其对分娩的结果、胎儿安危以及婴儿的抚养等问题过分担心, 针对此类孕妇应向其介绍分娩的机制、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告知其分娩的安全性, 增加自然分娩信心, 缓解不良情绪。

(2) 陌生和孤独: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由于孕妇对医院的环境陌生, 而且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 导致其担心胎儿的安危;另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及家庭的压力, 如工作、胎儿性别、意外怀孕等[2], 都会增加孕妇的陌生与孤独感, 因此在护理中要注意倾听孕妇的心理需求, 及时给予心理辅导, 并争取其家属的支持, 增加孕妇的安全感。

(3) 沉重和抑郁:由于孕妇对分娩中疼痛的畏惧, 会压抑其心情, 而且随着产程的进展宫缩越来越强, 这种不良情绪也会越来越明显;另外, 经济因素也是导致孕妇沉重和抑郁的重要因素, 在护理中要注意指导孕妇进行自我心理暗示, 告知其疼痛是可以忍受的, 减轻孕妇的心理负担。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针对所得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 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问题

焦虑和恐惧、陌生和孤独、沉重和抑郁是孕妇妊娠期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分别占47%、29%及14%。

2.2 分娩方式

经相应心理辅导后, 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72%, 明显高于对照组 (4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孕妇在妊娠期期间的心理性症状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 一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顺利度过, 但是对于较为严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心理症状或心理障碍, 要引起孕妇及家属的高度重视, 避免造成围产期及产褥期病理性症状的发生[3], 增加分娩的风险, 不利于胎儿的健康发育。

本组研究中,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焦虑和恐惧、陌生和孤独、沉重和抑郁是孕妇妊娠期期间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通过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后, 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为72%, 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明通过针对孕妇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辅导, 可以明显缓解其心理压力, 提高自然分娩率。

参考文献

[1]唐静.心理挂会因素对孕产妇及胎儿心理生理影响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13) :183.

[2]沈闻佳, 耿文秀, 顾红亮.心理辅导对孕妇产前抑郁的干预[J].上海精神医学, 2010, 22:403-406.

上一篇:10kV配电工程下一篇:含泥沙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