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问题成因(精选12篇)
心理问题成因 篇1
作为社会弱势的孤儿群体一直受到政府、社会及各方的关注和帮扶。实现“孤儿不孤”的目标也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孤字不仅体现在孤儿没有物质生活的帮扶及社会生活圈的所属, 而且更体现于孤儿心理的无依无靠、孤寂。物质层面和生活层面的缺失, 则可以依靠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救助帮扶来解决此类问题, 而心理层面的心理孤儿问题不仅仅是依靠物质的层面就可以解决。此类的问题需要孤儿教育者、需要相关专家进行共同探索解决。作为一名孤儿教师, 针对此类问题, 我尝试如下探讨:
一、心理孤儿问题的成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
笔者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家庭环境的影响:一是针对福利院弃婴而定性的孤儿的分析。这部分孤儿一出生就没有父母、亲属的概念, 所以在他们的意识里并不存在所谓的温情意识, 缺乏对爱的理解和关注, 容易形成冷漠、自私的性格。二是突发家庭变故而变成孤儿的群体。这些孩子主要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调试巨大的心理落差。他们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着, 明白爱、明白亲情, 而这亲情忽然消失, 他们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心理的调试、与环境的适应, 而由于孩子遭遇变故的年龄较小, 往往无法适应环境变化, 容易生成自卑、孤僻的性格。三是, 受到遗弃的孩子。此类孩子已经具备一定思想意识, 但是受到家人的遗弃, 这类孩子极易形成仇视、反社会的性格。而上述这些都是心理孤儿的心理特征。
2、交往过程中同辈群体影响
有的孤儿进入集中养育机构, 比如福利院、孤儿学校等, 同是背景相同的同辈群体一方面可以淡化孤儿的自卑意识, 有助于孤儿群体意识的产生, 然而这样的集中养育也可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比如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 同辈群体是影响独立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孤儿群体所具备的共有问题, 也会传递给生活在此环境中的孤儿个体。对于没进入集中养育机构的孤儿, 在正常教育环境中生活着, 则需要巨大的心理挑战。虽然有亲属的关怀照顾, 但是缺乏父母的关爱, 尤其看到同辈群体均有父母关爱, 这样极易产生自卑情绪。但是这些孩子和正常的群体一起生活, 这些孤儿可以感受健康孩子的心理特质, 促使其健康成长。
二、解决“心理孤儿”问题的对策
1、尝试探索多元化教育
教育是具备与时俱进性质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内涵必然会发生变化, 应该在传统的理论中结合实际问题, 勇于探索、创新。提倡针对个性化模式的教育, 杜绝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结合孤儿特质, 探索相应教育理念, 打破教育常规思想的束缚, 在新的领域中开拓孤儿教育的新模式, 最终建构孤儿教育体系的理论架构。
教育固然有着本身的理论, 但是教育群体不同, 必然教育的理念也要发生一定变化, 这才是求同存异的真谛。孤儿群体本身和正常家庭的孩子心理上难免有所不同, 所以孤儿群体教育就有自己的特点, 也符合多元化的教育理念。
2、建立沟通的家庭教育模式
作为孤儿的教师, 就意味着身兼两项使命, 教育者与家长者的责任共担, 所以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知识的简单任务, 更要充分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历史使命。我们的教育是教学与家庭教育共担。
沟通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纽带和桥梁, 沟通可以及时解决学习的问题及其他方面的问题, 而这些的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在合理的沟通前提下, 或者沟通发挥其功能时, 这个纽带和桥梁才会架构。那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呢?首先, 树立师者的形象。树立了师者的形象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其次, 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只有公正、公平对待每个学生, 才会赢得学生的爱戴。最后, 学识渊博。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的含量,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建立良好的群体风气
积极引导朋辈群体, 建立良好的班风, 发现群体性问题可以开展团体辅导或者小组的工作的方法集中解决问题, 这样有助于健康群体的风气的形成, 最终促进群体中的个体健康成长, 也促进群体中的个体充分信赖群体, 依靠群体的力量尝试解决问题, 同时有助于形成社会认同感。
4、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针对学生特征及每阶段时间的具体表现,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有助于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可以解决个性问题, 将相同的个性问题进行汇总, 最终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案例进行分析。心理成长档案可以和学生一起建立, 让学生学会在点滴中学会积累成长经验, 避免相同的错误的重复出现, 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及明辨是非能力的提升。作为孤儿教育者, 本身就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这种挑战是来自心理方面及身体方面。所以, 我们要不断进行自我的挑战, 应对时代交给我们的责任, 最终战胜自我, 完成这份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周艳敏、宋慧献:《出版发行研究》, 维普资讯网, 2009年第6期。
[2]张本、王学义、孙贺祥、马文有、徐广明、于振剑:《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万方数据, 2000年第1期。
心理问题成因 篇2
3.3.1缺乏专门的法规和相应的社会保障配套措施
在现行的法规政策体系中,没有关于灵活就业的专门规定。已有的一些相关法规政策不 够系统和全面,灵活就业尚未纳入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对于灵活就业方式的发展缺乏统 筹规划,已有的涉及灵活就业问题的规划操作性不强。所以,社保机构对就业形式多样化难 以应对,原先流畅的办事渠道变得堵塞,简单问题变得复杂。如果仍沿用过去的法规和管理 措施,就难以应对灵活就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尽管少数地区已经对灵活就业人员的 社会保障做了专门规定。但从总体上看,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将灵活就业人员排斥在外,这是制约灵活就业方式发展的重大障碍。
3.3.2现行政策的负向激励作用
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与待遇脱节,直接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的心理预期。有 的省市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可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自愿选择
缴费基数。从制度设计上看,由于缴费基数的大小和缴费年限的长短对月基础养老金没有影 响,以及在同一缴费基数下缴费年限的长短对月养老金总额影响不显著,必然产生促使灵活 就业参保人员选择较低的缴费基数,尽可能缩短参保期限的负向激励作用。现行政策规定缴 费年限满15年者,退休时可以领取养老金。由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年龄结构较轻,许多人认为
退休离自己还很遥远,不如趁年轻积累一部分收入,待退休前15年开始参保也不迟。还有相
当一部分人员在中断养老保险以后不能立即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等到临近退休前几年再重新 开始缴费,以补足15年的缴费年限。
3.3.3社保机构信息化建设滞后
过去占参保人员大多数的国有、集体企业职工队伍逐年萎缩,取而代之的是迅速扩大的 非公有经济实体的就业群体。这些人员较多采用非全日制,非固定单位,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实现就业。由于这些人员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确定,加之缺乏专 门针对灵活就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社保经办机构难以了解、掌握用人单位的经营现状、职工人数、职工收入等基本情况。从劳动者角度看,因为没有信息服务,劳动者得不到有关 信息,培训和相应服务,很多准备创办小企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得不到创业培训和有关 咨询服务,劳务派遣公司等劳务服务组织尚不发达。此外,由于有关部门在提供小额信贷时,23
担保条件限制多,手续繁杂,许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或其它类型的灵活就业者创业融资 困难。
由于现行社会保障管理制度大多数是针对传统正规就业方式设定的。这一制度要求社会 保障关系的建立以正规劳动关系的确立为先决条件。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直接 面对的是各个企业,而不是参保职工本人,解决个案问题的能力较弱,不适合对灵活就业人 员的管理。因为社会保障经办机构信息化建设滞后,而对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关系的管理 应是一种动态、灵活、敞开方式下的“精细化”管理,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较高。
3.3.4参保人员结构与实际就业结构严重失衡
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提供资料表明,在全国2.4亿的城镇从业人员中,国有集体等 正规单位人数逐年减少,而在个体和私营部门灵活就业达1亿多人,但这个庞大的群体却没 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据调查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在国有、集体的正规就业人员中,95%以上 的人员都参与了养老保险,包括西部地区的云南、四川正规就业参保率都达90%以上。以天
津市为例,截止到2002年占全市就业人总数30%的国有、集体的从业人员,80%都办理了社
保关系,而占就业人员总数70%的在个、私等非公企业的从业人员,大部份都游离于养老保
险之外。而那些受教育程度低和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普通行业,脏、苦、累行业的一 般从业人员,其养老保险状况只能是更差。
3.4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发展的现实可行性
虽然我国政府出台了关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保险的政策但在全国范围内效果不是太 明显,参保人数并未大幅度增加,与国有企业几乎100%的参保率相比还相去甚远。究其深层
次的原因,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3.4.1个人缴费的现实可行性
个体户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具有一些不同于正规企业或单位的行为。对企业来讲,缴 费税前列支,并可计入成本,这是其最直接的经济促进因素所在。另外,替职工参保缴纳保 险费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特别是技术骨干人才,有利于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激发 其奋发工作的热情。由于缴纳保险费对企业经济上并无直接好处,因此不同企业对于缴费反 应就不一样。有些企业有意减少缴费工资基数,降低缴费;或由于亏损有意识欠费;或不参 加基本养老保险等,这些均会直接影响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养老保险缴费。灵活就业人员属于24
个人参保,其有别于企业参保职工,在于完全自主决定其缴费行为。以个人名义参保者在养 老保险制度中既是缴费责任人又是养老金待遇的直接受益人,由于与自身未来利益密切相关,只要有经济合算就有动力。关键在于政策的“度”是否合适,法律手段等强制力是否有效。因此,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要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特点,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与,建立 一视同仁的全民基础养老保险政策。
3.4.2效率与公平的实现
养老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要体现效率,另一方面还要体现公平。而公平和 效率具体到待遇上,可以看成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体现了效率,而基础性养老金体现了公平。公平和效率具体到缴费上,又可简单看成是统筹缴费部分体现了社会责任,而划入个人账户 部分体现了效率。因此,缴费和负担水平的确定就要在公平和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下,分清国 家与企业、个人三者的责任、义务和个人未来的享受水平的前提下,计算三者的负担比例,进而确定缴费。研究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问题,就要计算国家与灵活就业人员二者的负担比例 和灵活就业人员未来的养老金待遇享受水平。与企业职工参保比较,少了一个责任方,但是 待遇享受方并未减少,如果要继续采纳与企业职工参保相同的政策,就要确定统筹账户基金 中原来由企业负担的比例由国家还是个人来负担,或者二者按比例来分担的问题。如果完全 由灵活就业人员个人或国家负担都会有副作用。按照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
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的基本精神,灵活就业人员要按照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20%
缴纳。以北京市为例,2005年北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732元,这意味着灵活就业人员2006 年的月缴费金额为2732×20%=474.4元,年缴费额为5692.8元,如此高的缴费致使一些灵 活就业人员难以负担。笔者在调查走访灵活就业人员的过程中,许多灵活就业人员认为现行 的养老保险收费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他们没有多余的钱缴纳养老保险费。
负向激励加剧“逆选择”行为,逆选择(adverse selection)又称负面选择,根源于自愿参保
模式及现行养老保险本身存在的漏洞和偏差。由于有选择权,所以就可以反复研究比较,权 衡利弊之后确保是否参保,人性中逐利、短视、自私的一面导致大多数人有利可图而参保,无利则不参保。有人便充分利用现行制度的漏洞为自己制定出一套缴费少、待遇高的参保方 案。显然,这种风险结构对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的长期收支是不利的,会加重国家财政负担,违背了社会保障公平和效率的原则。25
4北京市两城区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抽样研究
本次调查选取了灵活就业人员较为密集的北京市作为样本,本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调查,具体方案设计见附录1,调查的最小单元为个人(灵活就业人员)。确定调查的各个阶段为城
区、街道、居委会、住户。第一阶段采取与城区人口数成比例的放回不等概抽样抽取区县;
第二阶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来抽取街道;第三阶段采用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来来抽取居委会;
第四阶段,分别在每个样本居委会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抽出灵活就业人员。在北京城八区中,抽取了海淀区和朝阳区作为调查的城区,共发放问卷582份,回收有效问卷500份,回答率 为85.9%。
存在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以下几方面为:
1、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在现行的法规政策体系中,没有关于灵活就业的专门规定,已有的一些相关
够系统和全面。灵活就业尚未纳入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对于灵活就业方式的 筹规划,已有的涉及灵活就业问题的规划操作性不强,所以,社保机构对就业形 以应对,原先流畅的办事渠道变得堵塞,简单问题变得复杂,如果仍沿用过去的 措施,就难以应对灵活就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而原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制 活就业人员排斥在外,因此,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健全成为制约灵活就业方式 障碍。
2、现行政策制度的负向激励作用
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与待遇脱节,直接影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有的省市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可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3 选择缴费基数。从制度制订上看,由于缴费基数的大小和缴费年限的长短对月基 有影响,以及在同一缴费基数下缴费年限的长短对月养金总额影响不显著,必然 活就业参保人员选择较低的缴费基数,尽可能缩短参保期限的负向激励作用。
我国现行政策规定,缴费年限满15年者,退休时可以领取养老金。由于灵活
年龄结构较轻,许多人认为退休离自己还很遥远,不如趁年轻积累一部分收入,年开始参保也不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断保后不立即续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等 前几年再重新开始缴费,一次补足15年的缴费年限,等等。灵活就业人员对政策
偏差,或保险意识薄弱,给社保部门开展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3、社会保险机构信息化建设滞后
现行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制度是针对传统正规就业模式制定的,该制度要求基本
系的建立以正规劳动关系的确立为先决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大部分省市的19 办机构直接面对的是各企业,而非参保职工本人,社保机构解决个案问题的能力 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管理也就跟不上。根据灵活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其基本养老 管理应是一种动态、灵活、敞开方式下的精细化管理,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较高 险经办机构,特别是基层机构受编制、经费的制约,由于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停留在粗放阶段,因而不能适应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管理精细化的需
4、对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了解不足
在以太原市从事灵活就业人员作为调研整体对象的问卷调查统计,在收回的调查中知道养老保险这个名词的126人,占总人数的60%。对养老保险有一点了 占总人数的41.7%。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对自身的合法权益的保障甚至处于无知 虽然当前国家在不断完善、健全相关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政策及社会环境
业人员的参保情况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绝大部分人员仍然游离于基本养老保 以太原市从事灵活就业人员作为调研整体对象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明,仅有30%的 本养老保险。这与全国平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有很大的差距。在2006年底,城 就业人员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有18766万人,约比例66%
。以山西省为例,职工就业人数512.8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492.3万,占全部城镇就业人 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已达到116万人,而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仅 占全部灵活就业人员的12.1%15(见图2-1)。
以太原市从事灵活就业人员作为调研整体对象的问卷调查统计.2007.1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6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1
山西省统计局.统计数字回顾2007年山西居民生活多实惠多保障.中国新闻网.2008.3 15
山西省政府.明年半数非公有制和灵活就业人员要参保.太原新闻网.2007.1220
城镇职工
就业人数
灵活就业
人数
城镇职工
参保人数
灵活就业
参保人数
200
300
400
500
600
城镇职工就业人数灵活就业人数
城镇职工参保人数灵活就业参保人数
鉴于此,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仍是今后养老保险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图2-1山西省基本养老保险覆情况
(单位:万)21
3国内典型地区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青少年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篇3
一、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
通过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与心理咨询的实践,发现青少年常见心理障碍有以下几种:
1、焦虑
焦虑是人的自尊心在可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一种体验。表现为遇事易提心吊胆、惴惴不安、敏感而易受惊,无论是考试还是外出交友,都会产生强烈的焦虑体验。
2、抑郁
抑郁表现为苦闷、悲观的情感和心境,其最基本的表现是“丧失”,包括对学习、生活和娱乐失去兴趣,对前途失去希望,面对困难和痛苦失去办法,无力自拔,同学爱莫能助,对自己失去正确评价等,并伴随着身体不适的症状。
3、偏执
主要表现为固执、敏感、多疑、情感不稳定、暴躁易怒、自我评价过高、对挫折或羞愧的事过于敏感。
4、强迫
主要表现为常有个人的不安全感和不完整感,因而紧张、过分地自我克制、过分自我关注、过分自我拘谨、思想得不到适当的松弛和休息。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
1、性格中的不良因素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性格始终支配着人的行为及其方式,几乎涉及到人的心理活动的全部特点和品质。由于青少年期处于心理的“断乳阶段”,因而心理冲突多、情绪起伏大,这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特征相联系。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心身疾患关系较密切的不良性格主要有自悲、孤僻、怯懦、暴躁、固执、嫉妒、易受暗示、依赖性强等。
2、情绪易起伏波动
情绪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绪几乎参与人的所有活动,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消极的情绪不仅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造成身体疾患。青少年时期的情绪和情感常以极迅速、极强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丰富、广泛、易变、大起大伏的情绪特点,也是引发青少年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3、人际关系敏感
作为社会人,最为广泛、最为复杂、最为必须的需要就是交际需要,这种需要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得尤为强烈和突出。但是由于青少年在伴随着自我独立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感、孤独感和急躁感等人格不完善和心理不成熟的特点,再加上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易感情用事等情绪特点,使其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际心理障碍,产生不少困扰,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4、心理耐挫力差
人一生总免不了要遭受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挫折和失败会使人感到痛苦、烦恼、灰心、失望。青少年人生经历少,对挫折和失败缺乏心理准备,因此对挫折和失败尤为感到难以承受。青少年心理对挫折失败的耐挫力差,主要表现为,一蹶不振。
5、早恋、失恋与单思恋
恋爱阶段的心理活动是人的一生中心理活动最复杂、最奇妙的阶段。青少年时期,性意识和爱意识很朦胧,其特点是单纯、狂热、富于幻想。目前青少年中早恋问题突出,对青少年来讲,恋爱容易产生感情冲突和感情危机,造成心理状态波动大,易引起急性焦虑和抑郁发作,因而也是导致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之一。
6、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不强
自我心理调节和自我心理保健是预防心理疾病的最好方法。但大多数青少年没有自我心理健康保健的意识,当生活、学习、恋爱、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困扰时或遇到较大挫折时,当自己处于焦虑、悲伤、痛苦、抑郁等心理状态之中时,大多数青少年不懂得采取自我调节、自己控制、自我保健的方法来化解。不良心理反应进一步恶化,会导致心理出现障碍,导致心理疾病或自杀的严后果。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
1、家庭因素
学生进入社会前2/3的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因此,家庭环境是影响个体心理素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不和谐的家庭关系会对家庭成员的感知、情绪、情感、个性和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情绪、性格等尚未成熟和完善,非完美的家庭关系会导致青少年冷漠、寡欢、孤独甚至自我封闭、自信心差等心理问题。家庭教育不当,会使孩子失去正常的积极自由的个性发展,缺乏思维的批判性,做事没主意、人云亦云,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唯诺诺、依赖性强、缺乏独立能力,影响人格发展,没有开拓精神,缺乏发散性思维。家庭经济困难会导致学生心理出现自卑、孤僻、抑郁心理。在心态上体现出长期抑郁、焦虑、自我封闭、紧张状态;遇到问题总是逃避,不敢面对现实;性格孤僻,独来独往;人际关系差,情绪不稳定,易悲观。父母一方去世或父母离异后重新组建家庭等不合理的家庭结构,会给孩子的心理上造成创伤,加上同龄小孩的歧视,容易使其产生敏感多疑、抑郁、孤僻、敌对、偏执等心理特征。
2、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师的心理状况,教师的教育方法、手段,以及教师所倡导和培育的班风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产生积极或消极情绪的反应。也就是说,在这种由教师营造的心理氛围和环境中,学生既可能形成满意、愉快、乐观开朗的良好情绪状态,也可能产生压抑、忧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同学之间的年龄、学识、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比较相似,更容易交流并相互影响。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尤其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实践机会,所以构建良好的同学关系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成长有很大帮助。另外,良好的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就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能使学生很好地完善和丰富自我,达到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
3、社会因素
社会是一所没有校门的综合性大学。良好的社会风气会使学生热爱劳动、刻苦学习、诚实正直、尊老爱幼、宽容豁达、意志坚强等;反之,消极的、不良的社会风气、道德风尚、流行文化会妨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所以广大的青少年同学必须正确认识网吧、卡拉OK、劲歌狂舞、影视文化、电子游戏等流行文化。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篇4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对策,分析
目前, 中国大学生面临着喜忧参半的一种状况。喜的是他们张扬、有个性、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我经营、学习、发展能力。忧的是由于受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个人自身因素方面影响。部分学生又表现出抑郁、烦躁、嫉妒、虚荣、自卑、孤独、焦虑等多种心理障碍问题。据《2013年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 约17%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而在这部分心理问题学生中, 约有23%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上存在问题。约有30%的大学生感觉压力很大, 有近35%的大学生存在情感困惑, 14%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 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 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这一组组数据, 在不断警示我们, 要关注大学生心理问题,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一、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一) 家庭因素
尽管学生学习知识性的活动并不会因为学生的家庭环境而有所区别, 但是贫困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必然会在贫困身份这一社会归属感中遭遇到冲突。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自卑感。一般来讲, 贫困生主要是来自农村家庭以及城市中的贫民。因长期生活于贫困之中, 形成了与他们的社会存在相适应的贫困生活行为方式、贫困文化乃至贫困心理。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和谐包括吵闹、打骂、父母婚姻不幸等容易造成个体孤僻、冷漠等不良人格特征。同时,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家长重智育轻德育, 对孩子打骂多、教育少, 使孩子缺乏自信, 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 学校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与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各个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及教育力度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
1. 教育模式长期以来强调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养, 忽视对学生道德、意志的培养。
2. 没有建立一支完善且专业性强的心理教师队伍。
3. 许多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课, 但大都作为选修课而非必修课。
4. 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开展不尽如人意, 心理咨询中心方法、手段落后, 心理咨询教师人手不足, 导致一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舒解。
(三) 社会因素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大学生进行交流和获取信息的极有效形式, 这种新的信息交流机制能使大学生可以在网上真实地表达自己, 发挥个性。另一方面, 过多依赖网络特别是染上网瘾, 则会导致学生成绩下降, 久而久之会形成不愿与人交往, 自我封闭, 严重导致学生心理错位, 进而影响大学生健康性格的形成。同时, 现目前的选人用人机制的不健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严峻的就业市场形势, 使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也使得部分在校学生对前途失去信心, 认为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此长期处于一种焦虑状态, 从而影响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四) 个人自身因素
学生进入大学后, 面对着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往往还不适应, 不少学生表现出独立性差、生活能力不强, 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人际关系上, 由于交往能力有限、交往方法不当, 导致人际交往失败进而产生不愿意交往、自我封闭的心理问题。有的大学生对自身形象的不自信, 或是认为自己太矮, 或是认为自己太胖。同时, 现实中因恋爱而造成的情感危机也会诱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误把友情当爱情、多角恋请等等不成熟恋爱导致大学生恋爱成功率低, 也使他们经历失恋的痛苦和情感的煎熬。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探讨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方面。解决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需要采取积极的干预对策。
(一) 构建学校———家长共育平台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离不开学校, 需要家庭和学校双管齐下。学校应关心学生成长, 积极创造条件及时与家长沟通, 对于学生在学校中的状态应全面反馈, 与家长共同商讨培育学生成长计划, 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学校要尽早通知家长, 积极组织家长和学校一起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以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二) 完善心理咨询机构
现目前, 各高校都设置了心理咨询中心, 这样的专业咨询机构可帮助学生解决部分心理问题, 但仍需要完善。
首先, 高校心理咨询机构要主动发现学生中的问题, 可通过心理素质的问题测试, 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筛查。同时建立咨询中心—咨询团队—辅导员—心理咨询员模式, 多途径获得一手材料。
其次, 在传统的心理测评机制下, 建立学生心理危机档案管理机制, 将学生心理危机档案分类整理, 并利用网络电子信息交换系统, 建立高校学生心理档案网站, 同过网络心理教育者可以在线和心理问题学生交流并指导, 同时学生家长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自己的孩子。
(三)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和班风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学报、校刊、校园网络等方式宣传校园文化, 提倡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 互帮互助, 让学生感受到人间真情, 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和实践能够培养学生自觉参与意识和自觉接受教育的能动性。同时积极向上、宽松友爱的班风也会使班上每一位学生感到心情舒畅, 理解、友谊等多种心理需求可以得到满足。
(四) 适当进行体育运动
健康包括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 有人说, 没有健康的体魄一切免谈, 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适当的体育运动能够对抑郁和焦虑的学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在大学生的压力很重, 除了学习上的压力, 还有来自家庭, 来自社会的压力。体育运动能够磨练大学生坚强的意志, 乐观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体育运动中我们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加强体与锻炼能够塑造大学生优美的形态, 为自己增加自信。
参考文献
[1]宋刚练, 戴浩.关于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科教咨询导报, 2007.
心理问题成因 篇5
对策分析
单亲家庭是指由于家庭中夫妻之间离婚、一方死亡、遗弃、分居或其它原因等,形成了只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目前我国单亲家庭的日益增多,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据民政部发布的《2012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共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有310.4万对,增长8.0%,比上年增加0.2个千分点。通过数据能看到高居不下的离婚率,造成了每天8504个家庭一分为二。
目前,单亲家庭引发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是“教育欠缺”。家庭是子女最早受教育的场所,子女在父母的教育下成长,从父母那里接受教诲,了解、遵守社会规范和行为守则,孩子的品格培养、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等都是来自与家庭教育,因此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时原本要父母双方来共同承担的教育,如果父母缺少一方,就可能会出现家庭教育功能的欠缺。因此,积极开展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工作就是我们教育人和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重大问题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
单亲孩子缺乏自信、冷漠不愿意与同学交往现象十分明显,由于世俗的偏见,单亲家庭的子女认为父母离异总是不光彩的事,自卑感便油然而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从不谈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都保守着这个秘密。家庭的不健全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欠缺,既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自己。由于自卑,不能使自己的理想协调发展,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此外,单亲家庭中孩子敏感多疑的心理特征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显得突出一些。他们对许多事情都非常敏感,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猜疑别人是不是不信任自己,对他人产生怀疑,带来了人际交往的困难。
因父母离异并由此而带来对父母及周围成人的不信任感。他们内心的问题不愿意向父母或其他成人诉说,这样使其交往减少,交往减少又强化其认识上的偏差,结果使幼儿自卑、抑郁、孤独,心理健康严重受损。
(三)有明显的恐惧感、悲伤感离异家庭的幼儿特别易怒,有明显的恐惧感、悲伤感。他们为父母离异而感到羞耻,觉得自己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为此,他们常将这些归罪于父母,甚至痛恨双亲,特别是当离异中的某一方常向幼儿灌输另一方是多么坏的信息时,这种痛恨的情绪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情绪和情感不稳定,离异家庭的孩子情绪上常大起大落.较多恐惧,焦虑,忧郁,悲伤等情绪,情感脆弱,过度敏感,多愁善感,固执,好走极端,有时过分冲动,不考虑后果。性格上孤独冷漠,早熟,对人戒备心重,防范意识强,甚至有抵触和敌视心态。
(二)孤僻冷漠,逆反仇视
逆反心理表现为“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的情绪。逆反心理多半是由于受到或害怕受到别人的伤害而形成的。逆反心理严重的甚至会希望借助自己的逆反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单亲带给孩子心灵上的创伤是难以抚平的,并且负面影响明显,有的孩子对失去父亲或母亲十分痛苦,很长时间不能自拔,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经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落。家庭结构变化的强烈刺激,致使他们的心理开始出现失衡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孩子开始出现孤僻冷漠、逆反仇视的心理。
(三)情绪不稳,厌学严重
家庭内部气氛的不和谐是导致单亲家庭孩子不良情绪的主要原因。单亲家庭中,由于家长自身产生的消极情绪,家庭气氛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造成孩子紧张、焦虑、暴躁等异常情绪。在孩子的眼里,家庭中的欢声笑语少了,父母对自己的百般呵护少了,感受到失去父亲或母亲的巨大压力。由于经常产生剧烈的情绪波动,导致孩子注意力、记忆力下降,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成绩不理想,进而产生了严重的厌学心理。家长应做到
1、摆正心态,调整不良心理情绪。
家长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如果单亲家长长期处于抑郁、消沉、悲痛的情绪之中,那么将对子女的情绪产生消极影响。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就是消除子女不良情绪的前提。因此,单亲家长要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痛苦的现实中走出来的,面对并解决新问题。尽量避免在子女面前怨天尤人,逃避困境,用坚 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去影响孩子,让孩子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2、采取宽严适度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的缺损往往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损,单亲家庭的教育方式往往存在着诸多的偏差,因此对单亲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正确引导就显得更为重要。单亲家庭的父母要加强理性,采取宽严适度的教育方式。不要为了弥补孩子缺失的情感,过分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因为这种溺爱、怜爱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反而会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也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因此,单亲家长要根据子女的具体情况,安排好子女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子女学会自信、自立、自强。
3、家长要对孩子给予理解。
首先,家长自身要明确单亲家庭是一种正常而普通的家庭模式。端正对孩子的看法:孩子虽不幸但不是“可怜虫”;孩子是无辜的,不应视作“累赘”,或视作怨恨对方的“出气筒”;孩子是家庭的成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培育孩子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要让孩子理解离婚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现象,可以学学美国人对孩子说离婚的方式:爸爸妈妈会像以前一样爱你,只是不再爱对方了,这是爸爸妈妈之间的事,与你无关,你要像以前一样快乐的生活!特别要强调离婚不是孩子的过错,不要对孩子说“你爸爸不要你了”之类的话。
4、要保证孩子得到更多的关爱。
家长应在生活上,尤其在孩子的心灵上倍加体贴和关心,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和孩子相处、交流感情,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对孩子遇到的困难和烦恼表示理解,帮助解决,鼓励孩子面对现实,勇敢对待,尽量弥补孩子缺少的父爱或母爱,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安慰。
5、再婚也是让孩子得到完整的家庭关爱的很好的方法。其实现在继父(母)基本都能够视另一方的孩子如同己出,只要再婚的双方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和爱心,让孩子感觉幸福的再婚家庭是很多的。孩子应做到
1、坚强面对现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单亲亲家庭的生活状态是否良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单亲子女能否抱有正确和积极的态度。单亲子女要通过自我学习和心理调节,重新振作起来,坚强地面对现实,勇敢地面对生活。如果遇到挫折或困难,要向家长、朋友或者老师寻求帮助。此外,要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用诚恳、乐观的态度多接触同学,多交朋友,和同学老师取得心灵上的沟通,相信老师和同学也会伸出友谊之手,帮助你解决心理上的困惑,从而以愉快的心境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之中。
2、培养广泛的业余爱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业余爱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课堂教学的局限,能扩大知识面,在培养能力、激发兴趣、等方面也发挥着一定作用,能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单亲子女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特长,培养广泛的业余爱好。同时,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与同伴交流、合作,互相取长补短。这些不但可以激发单亲子女活动的积极性,转移他们的不良心理情绪,而且可以使他们及早发现自己的闪光处,为建立自信心提供良好的机会。学校应做到
1、了解家庭情况,因材施教
要对单亲家庭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首先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个性差异。方法可以是正面观察,也可以从侧面了解。正面观察就是老师要经常注意单亲家庭学生的表现,“察其言,观其色,”及时发现问题,还要注意寻找机会和他们谈心,从中找到单亲学生心理失衡的轨迹。只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本着博大的胸怀走近单亲家庭学生,了解到每个单亲家庭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2、开展有益的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心。
只有彻底摆脱自卑心理的束缚,人的个性才能得到完全的解放,潜在的才能才会被发挥出来。因此,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校园集体活动,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子女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给他们表现自己才能的空间。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单亲家庭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从中获得集体的力量,以此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消除他们的孤独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3、建立心理教育与咨询机构。
学校应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以及咨询治疗机构。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不仅要使单亲家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且还要教育其他同学与同龄伙伴间建立正常交往关系。另外,应及时发现单亲家庭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要剖析原因,对症下药,及时疏导,矫正不良的心理及行为,使其养成自信、自尊、自助的良好个性品质,增强奉献意识和法律观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1.教师要及时与孩子父母做沟通,说服其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孩子摆脱心理困境。2.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注意对待孩子的错误言行,要坚持正面教育。
3.单亲家庭的孩子相对而言更加敏感,在这方面,教师要处处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多鼓励、表扬。4.帮助孩子形成对离异这种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有的孩子思想负担重,怕教师知道家中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教师应帮助他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
通过以上措施能让孩子提高自信心,能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在关爱和信任的氛围里逐步树立起来自信、自尊、自强,取得长足的进步。
心理问题成因 篇6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问题;自我管理
当前中职学校招进来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应届和往届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而且其中不乏品学皆差的双差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生自我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自我管理的心理问题应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将来,也会给学校管理甚至给社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下面我们通过了解中职生的成长环境、受教育的现状,结合中职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中职生自我管理的心理问题产生的背景,力图对中职生自我管理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我认为中职生自我管理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如下几个方面:
一、个人方面
中职生刚经过义务教育阶段,他们的年龄大致在15~18岁之间,还处于情绪波动较大的青春发育期。青春期心理的基本特征对于中职生自我管理的心理造成许多决定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自我意识有所增强,但情绪容易波动和多变,使中职生遇事容易冲动,自制力差,耐挫力弱。
2.成人感的增强,独立性的发展,使中职生产生很强的模仿心理和尝试性,但由于他们认识水平的局限,不能正确区分冒险与勇敢、执拗与顽强的界限,从而诱发“逆反”心理。
二、家庭方面
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往往是从家庭生活、家长的言行举止开始的。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心理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中职生的自我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环境和父母言行举止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
我校地处国家级贫困县,我校学生几乎全部来自县城周围的农村。在农村,家庭教育上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1.父母的不良影响。父母亲或其中的一方思想道德素质或心理素质差,他们的品质、修养、习惯和作风对子女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正所谓“龙生龙,凤生凤”。显然,父母亲自我管理的心理问题会“遗传”到子女身上。
2.缺乏教育。父母忙于发展经济,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在很多情况下父母疏于对孩子的管理,任其自由发展。其结果可想而知,中职生自我管理的许多心理问题,如缺乏时间观念、逆反心理强、目标缺失等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
3.溺爱。由于受计划生育的影响,独生子女或家中只有两个孩子的情况非常普遍,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许多男孩子自小就是家中的“小皇帝”,他们长大后我行我素。这样的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很差,自我管理的心理问题非常突出,特别表现在自制力差和耐挫力弱这两个方面。
4.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近年来,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双方或一方由于生计外出打工,使他们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怀,与父母的障碍加深。另外,很多留守子女受到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照顾多,隔代教育使他们容易放纵自己,事事以自我为中心、集体意识淡薄。亲子关系不完备和家庭教育功能失调,使留守子女自我管理的心理问题变得普遍而又深刻。
三、学校方面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学校环境如教育体制、办学思想、管理制度、教育方法以及学校中各种人际关系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对我校学校环境的考察可知,学校环境对中职生自我管理的心理问题的影响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普教的体制管理职教,以对学生过分的纪律约束与学习成绩为标准来考核教师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严重制约着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与心理问题的解决。
2.在传统教育、应试教育观念长期影响下的教师,一时很难摈弃旧观念的痼疾,往往偏爱优等生,歧视后进生,对“问题学生”不关心、不尊重、不了解,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辄就训斥,从而刺激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与过激行为。
3.课程内容的难度较大,与中职生普遍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差形成很大的反差,从而导致很多学生自卑、懒惰、迷茫。
4.师生关系中的对立成分较大,这可以从每一学期的学生评价活动中反映出来,约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充当着对立型师生关系的角色。师生相互厌恶与反感,造成双方戒备、紧张、对立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并对学生的自我管理造成不良影响。
四、社会方面
社会方面指的是除了家庭、学校之外的一切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中职生自我管理的心理问题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社会压力的影响。目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铁饭碗”初步被打破,社会竞争的加剧,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大,使中职生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社会舆论(中职生在社会舆论上以“打工者”的身份出现)的压力以及以上压力对他们造成的精神压力使他们自我管理的心理问题更加具有社会性。
2.社会不良风气及各种有害思想的影响。当今社会,一些人道德沦丧、心态扭曲,一些人坑蒙拐骗、惟利是图,一些人尔虞我诈、人情冷漠。另外,一些领域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滋生,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这些不良社会风气和各种有害思想正在无情的侵蚀着青少年纯洁的心灵,使中职生在自我管理方面良莠难辨,无所适从,心理问题复杂而又突出。
注: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重点课题“中职生自我管理的心理问题研究”的成果,课题批准号DX[2012]GHBZ22.
心理问题成因 篇7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 主观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 刚入学时年龄普遍在二十岁左右, 虽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已基本形成, 但由于一直处于学校环境中, 对于人生及社会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 还无法以成熟视角去看待突发问题, 同时也无法完全做出理性的判断。大学生多数已经成年, 他们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评价已经达到了较高层次, 但仍会发生认知偏差, 可能会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己。[2]
(二) 客观因素
1. 社会因素
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迅速发展的转型时期, 各种社会关系的复杂化, 较为突出的案例是不少大学生因交际困难而在虚拟网络世界寻找心理满足, 有些学生会深陷网络精彩之中, 久而久之将会影响大学生正常认知、情感及心理定位, 严重时可导致人格分裂等。[3]如今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巨变、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 导致毕业时就业状况和入学时天之骄子的心理预期差距太大, 会对大学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精神压力。
2. 家庭因素
(1) 父母的教养水平。当今社会, 家长普遍存在着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对孩子要求过高, 甚至经常批评孩子。独生子女家庭中, 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满足孩子任意要求、放任孩子、缺少管束。父母教养水平的差异, 一方面可以成为大学生们勤奋学习的动力, 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大学生的心理负担。
(3) 家庭结构是否完整。我国许多家庭因父母双方离婚、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事情受到创伤, 家庭结构变得不再完整。从小生长于这种家庭的孩子不在少数, 其中大部分学生会存在心理问题, 这种影响会延续到大学甚至整个生命过程之中。
(4) 家庭经济状况。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由于城乡差别以及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的收入悬殊问题在高校学生中也表现出来。高校的贫困生无法逃避的现实是:在生活条件方面与大城市来的学生有很大的反差, 他们除了参与学业竞争外, 还得承受因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压力。
3. 学校因素[4]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滞后。现在各大高校并未真正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部分高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及咨询, 从而将不同的心理问题混为一谈;没有健全的心理辅导体系以及成熟的专业心理辅导人员, 只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后, 被动地进行诊疗并不能急早的发现及评定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动向。
(2) 生活环境改变。从中学进入大学, 学生过一种集体式的但又独立的生活。但由于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 许多人通常会因第一次离开父母而过不惯集体生活和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常常倍感孤独寂寞而感到经常处于压抑和焦虑之中。
(3) 学习环境变化。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 经常会感到茫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在大学里, 学生之间的竞争不只是围绕着成绩, 还多了社交、学识、组织等内容。这时, 很多学生首先会对自己进行否定、变得不自信、比较消极, 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落差。
(4) 人际关系障碍。大学相对于中学而言, 是一个较为“开放”的场所, 它不仅容纳了来自不同文化、地域的学生, 而且这些学生的生活习惯等方面也迥然不同。学生之间在交往时的摩擦在所难免, 部分同学则由于与同学发生摩擦或冲突而焦虑、苦恼。出现了交往困难。
(5) 情感冲突。当代大学生渴望获得异性的友谊甚至是爱情, 由于他们存在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不平衡, 导致了心理晚熟与其生理早熟这一矛盾现象, 在解读“爱”时出现偏差。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策略[5]
(一) 提高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 各种深层次矛盾首次显露, 经济体制改革下的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西方文化发生碰撞, 这些都增加了大学生成长的不稳定性。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的不断转型、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 这样势必会导致当代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 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显得非常重要。
(二)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及监督
国家颁布了相关文件以来,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地得到加强, 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需求仍未得到满足。为了达到实际要求, 应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 对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适当添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必要设备并扩充心理教师队伍。
(三) 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6]
1. 适时开展心理健康调查
心理健康调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手段和根据, 它起到了心理卫生的宣传作用, 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大学中要及时的通过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等形式, 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 从而整体把握他们身心健康状况, 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为学校制定有关教育管理政策提供参考资料。尽量做到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与预防, 并向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 防范于未然, 真正做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2. 加强大学生自我心理的调节和控制
一是要让大学生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己, 清醒地认识到并勇敢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接受现实自我, 为实现理想自我而不懈努力;二是要做好大学生利用网络的引导工作, 逐渐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更好地解决自身问题;三是要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心理互助。心理互助特别是同伴之间的心理互助不仅能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而且还能使得大学生心理更加和谐。因此, 高校应该通过大学生同伴心理互助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并把它作为自我教育的内容。
3. 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诊治与咨询
加强高校心理教师队伍建设、补充适当人员, 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教师等进行专业培训, 使他们及时把握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动向掌握他们的内心动态, 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咨询服务。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合理宣泄及调试:让学生学会转移注意力, 会正确宣泄自我的不良情绪。为摆脱不良的心理困境, 大学生要做到:一是建立有规律的生活, 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严格按照该表进行生活及学习。正确对待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二是进行体育锻炼, 通过各项有益活动, 锻炼身心, 增强自身的心理抗压能力。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 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学校、家庭、社会及自身的各种压力。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栋梁, 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社会发展更关系到国家振兴。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象牙塔”, 是培养身心健康学生的关键所在, 当代高校教育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整合各方面力量, 以培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大学生而努力, 从而实现校园到社会的衔接。
摘要:近年来,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该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及高校的广泛关注。从主观及客观因素方面, 初步探究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要提高对大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性的认识,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及监督, 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段元梅.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预防[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9.
[2]王绍文.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学习工作的介入[J].法制与社会, 2012 (27) .
[3]袁铌.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性干预的探索[J].文教资料, 2012 (24) .
[4]李红海.资助体系运行中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12 (19) .
[5]高红霞.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探究[J].才智, 2012 (4) .
心理问题成因 篇8
1. 孕妇常见的心理问题
自孕育活动开始后, 孕妇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变化, 使其情绪处于动态变化中, 各种心理问题随之产生, 尤其是变得更敏感而多疑, 生活中的小事情都可能引起孕妇的强烈反应。孕妇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 焦虑心理。
孕妇的焦虑心理表现为多种形式, 包括担心难产、畸胎、变丑、影响夫妻感情、胎儿性别和分娩疼痛, 其中尤以担心畸胎和分娩疼痛者最为普遍。随着妊娠时间推移, 孕妇焦虑心理的发生率和程度逐渐提高。焦虑心理可能演变为畏惧心态, 导致孕妇长期处于紧张或抑郁状态, 并形成“焦虑—畏惧—紧张”的恶性循环。
(2) 矛盾心理。
不论是否将怀孕纳入计划, 当一个女性发现自己怀孕后, 心理发生变化实属正常。毕竟怀孕可能与孕妇的工作、学习等计划产生一定的冲突, 尤其是初为人母的孕妇, 因缺乏抚育孩子的知识和技能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此外, 经济负担和首次妊娠引致的生理不适应也可能导致孕妇产生矛盾心理。
(3) 侥幸心理。
由于缺乏正确认识或自恃年轻力壮或平时做事不拘细节, 导致部分孕妇在孕期存在侥幸心理, 具体表现为不能按期进行产前检查, 在生活和工作中粗心, 孕期性生活不节制等, 直接影响孕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
2. 孕妇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过深入分析, 导致孕妇产生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多, 包括年龄、文化水平、职业、性格、孕产次以及社会支持系统等。本文认为, 必须从孕妇自身、家庭、社会等方面探寻孕妇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才能对症下药。
(1) 孕妇自身。
本文认为, 孕妇出现上述心理问题, 与其自身的知识体系、调节能力和现实环境有很大关系。 (1) 孕妇可能缺乏与妊娠、分娩等相关的医学知识。这导致一些初产孕妇对怀孕、分娩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心理, 在孕期过分担心胎儿发育、分娩中母婴健康等问题, 对其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 (2) 女性对美的追求引发相应的心理问题。妊娠期间, 由于新陈代谢率逐渐提高, 肠道吸收脂肪能力增强, 血脂增高, 脂肪积存增加, 这是由于身体本能地储备能量物质, 为分娩和泌乳做准备。同时, 妊娠期垂体分泌促使黑素细胞激素增加, 使黑色素增加, 导致孕妇颧面部皮肤出现妊娠斑。对于追求美、注重体形的女性而言, 身体的突然变化可能使其感到茫然, 并担心产后身体恢复, 甚至可能产生自卑心理。 (3) 现实生活的压力。不少产妇担心产后生活的安排, 尤其是对于经济拮据、家庭条件特殊的孕妇更容易因此产生焦虑心理。
(2) 家庭因素。
家庭的影响和压力是产生孕妇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1) 家人对孕妇的过度期望和关心可能反而加重了孕妇的心理压力, 导致孕妇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2) 家庭内部对新生儿性别的期待, 尤其是受传统封建思想和当前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 多数家庭甚至孕妇本人对男婴的期待更高, 导致孕妇在期待生男孩的同时, 又对生女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产生焦虑心理。 (3) 家庭矛盾尤其是夫妻矛盾、婆媳矛盾容易造成孕妇情绪的急剧波动, 增加其焦虑心理。
(3) 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孕产妇这一群体的身体健康关注度较高, 无论是从医院设备、医务人员数量及素质来看, 均能有效确保孕妇及新生儿的健康。但是对于孕妇的心理健康投入的资源有限, 缺乏相对完善的心理健康诊疗和疏导渠道。在国内大中城市可能拥有针对孕妇心理咨询和疏导等条件的医疗机构, 但是大量的孕产妇分布于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 她们无法及时、有效地接受孕期的心理问题诊疗, 导致孕妇心理问题长期难以解决。
3. 解决孕妇心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孕妇的心理问题可能影响身体的正常调节, 使血浆中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浓度增高, 血糖浓度增高, 内脏血流减少, 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免疫功能下降, 从而对孕妇及胎儿的身心造成不利影响, 最终对家庭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 合理、科学地解决孕妇的心理问题有利于保障母婴健康。本文认为, 应从孕妇自身、家庭和社会3个方面入手, 寻求解决途径。
(1) 对孕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对孕妇自身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 通过医务工作者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最安全且有效的途径。 (1) 应向孕妇讲解孕期保健、分娩等方面的知识, 使其了解妊娠期体内分泌活动状态, 减轻其焦虑、矛盾心理, 并建议其定期做产前检查。 (2) 对于孕妇所担心的体型和妊娠斑问题, 对孕妇正确引导和解释, 说明肥胖和体形的改变多数是因为孕期及产后营养不均衡, 缺乏合理的产后训练。正确的饮食和适当的产后训练有助于体形迅速恢复和妊娠斑的自然消失。
对于医务工作者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 团体辅导的方法最为有效。因为它不但针对孕妇共同感兴趣的心理问题展开集体讨论, 使其共同受益, 而且有利于提高孕妇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促进孕妇之间的人际交往、学习与交流, 并在互动中自我调整, 实现效益最大化。当然, 对于特殊情况的个别孕妇应针对性地实施心理辅导, 帮助其消除焦虑、矛盾等心理。
(2) 家庭给予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1) 家人应照顾孕妇的饮食起居, 并对其提供适当的心理关怀, 避免制造心理压力。 (2) 减轻孕妇对性别期待的压力, 并做好孕期和产后的护理工作。 (3) 丈夫在妻子怀孕期间应更多理解、支持、包容妻子, 多陪妻子, 多听妻子的倾诉, 并定期带妻子到医院做产期检查, 帮助其消除矛盾、焦虑以及因体形变化的自卑心理。 (4) 家人可采用音乐疗法帮助孕妇改善睡眠和心理状况。因为音乐疗法是治疗抑郁、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情绪、偏执情绪、精神病性症状等方面问题安全、有效的方法。
(3) 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孕妇的心理问题应该获得全社会的支持。 (1) 考虑到医院资源的有限性, 应将孕妇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社区服务, 通过社会服务向孕妇及家庭宣传妊娠、分娩的健康知识, 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可有效减轻孕妇的心理问题。 (2) 加强计划生育的政策宣传, 反对“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陈腐观念, 为消除孕妇对新生儿性别的焦虑心理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3)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通过转移支付、组织献爱心等形式对贫困家庭提供经济帮助, 解决部分孕妇对产后生活安排的忧虑。
摘要:文章在论述孕妇常见心理问题的基础上, 从孕妇自身、家庭和社会3方面深入分析孕妇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并从对孕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家庭的关怀和支持、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提供解决孕妇心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孕妇心理,原因分析,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郑春华, 吴凤清.孕妇心理压力源及其应对策略[J].医学信息, 2010 (12) .
[2]金艳文.孕妇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方式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2) .
[3]魏海茹, 杜义敏, 李丽雅, 等.孕妇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河北医药, 2011 (2) .
[4]何薇, 林琳华, 姚秋璇.接受产前诊断的孕妇心理状态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 (2) .
[5]施翠芳, 马丹英, 常向东.孕妇心理干预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 2011 (22) .
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篇9
一、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家庭的原 因。
包括经济、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等原因, 家庭经济十分困难, 属于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有的教育方式不当, 对孩子过于宠爱、纵容, 对其成长大包大揽, 导致孩子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差, 心理承受力弱;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 很少花时间关心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有的家庭经常闹矛盾, 父母婚姻不和, 有的甚至是单亲家庭, 与子女交流不够, 导致孩子性格孤僻、自暴自弃, 产生消极、厌世的情绪, 给他们的成长蒙上一层阴影;有的家庭对孩子期望值过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迫切, 给孩子的成长施加很大的压力, 使他们产生反抗、抵触的情绪。
2.社 会的 原 因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各种竞争日趋激烈, 国家对部分下岗职工、残疾人家庭、进城务工人员等低收入弱势群体的扶助力度不够, 导致贫富悬殊过大,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对这些弱势群体子女的求学、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
3.学 校 的 原 因 。
有的学校对弱势群体的危害及其社会影响认识不够, “重视”只停留在表面, 教育手段单一, 教育方法陈旧, 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堵不疏, 使得弱势群体学生在交际、竞争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4.学生的 原 因 。
一些弱势群体子女学习动力不足, 纪律意识淡薄, 缺乏社会责任感, 以自我为中心, 较少与他人交往, 适应环境能力差, 面对家庭、社会、学习的压力无所适从, 压抑、苦闷、悲观、无助等情绪潜滋暗长。
二、解决弱势群体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1.加 强 科 学 管 理 , 针 对 弱 势群 体 子 女 的 思想 情况 , 做 好 教育工作。
(1) 在师德教育中树立转变一位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的意识。为学习困难或行为偏失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 并由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共同负责, 做好针对性的辅导、教育工作。
(2) 开展德育活动 , 每星期各班应组织主题鲜明的班会活动, 使班会课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阵地。
2.对 学生 进行心理 健 康 教 育 。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让学生掌握一些维持和促进心理健康的知识, 能自己认识和处理一些基本心理问题。
(1) 培养学生克服挫折和承受挫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面对挫折我们应积极努力地克服, 不能被挫折打倒, 要努力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另外, 还要让学生懂得不要背负太多压力, 要学会释放压力。要让他们知道, 压力过大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2) 培养学生情绪调控能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惑和烦恼, 要教会他们一些调控情绪的方法和措施, 如倾诉法、宣泄法、注意力转移法、换位思考等。
(3) 教会学生自信。教育学生应像李白那样“天生我才必有用”, 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 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 面对自己的缺陷也要愉快地接受, 正所谓:“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一点缺点都没有的人。
(4) 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帮助弱势群体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会他们懂得尊重他人, 与人平等相处, 乐于与人交往, 只有这样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别人才乐于与己交往。同时, 鼓励他们虚心向朋友或长辈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要大胆与家长、老师或朋友交流。
3.设 立 悄 悄 话 信 箱 和 心理 服 务 室 , 提 供 心理 咨询 与 治 疗 。
利用悄悄话信箱的形式, 让弱势群体学生把心里的种种困惑告诉心理辅导员, 辅导员应该在严格保密的原则下, 耐心对弱势群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并建立个案, 对弱势群体学生提供后续帮助, 直至脱离“弱势群体”。
4. 对 学 生 家 长 进 行 心 理 健 康 知 识 宣 传 , 普 及 心 理 健 康知识。
利用家长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校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在家庭里得到延续。学校心理咨询室要对家长开放, 让家长掌握孩子的心理发展状况, 以便家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 学校应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状况, 丰富信息收集途径, 把关于孩子心理发展的最新信息及时向家长通报, 让家长不断充实、更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5.关 注 弱 势群 体学生的 需 求 。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成因探析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原因
近年来,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佳者呈上升趋势, 辍学、离家出走、自杀、跳楼事件在高校中频频发生。有研究表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女生比男生严重, 农村同学比城市同学严重, 一般院校比重点院校严重, 独生子女心理障碍问题尤其突出。
1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目前大学生在不同情境、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是不同的, 概括起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1 对新环境的不适
对于大部分新入学的同学来说, 他们第一次远离家乡, 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和集体, 跟陌生的人打交道, 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适应问题, 如失眠、烦躁、焦虑、恐惧等, 情况严重的甚至想退学回家。由于大学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和中学有很大不同, 对于在中学时时处处需要老师监督指导的新生来说, 一旦考上了大学就开始放松, 没有明确的学习、生活目标, 缺乏动力。此外, 他们对于大学里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和主动式、探索式的学习方法难以适应, 很多学生由于自制力差而导致学习成绩差, 进而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
1.2 人际关系的障碍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其心理健康水平。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既渴望拥有纯洁的友情、浪漫的爱情, 亦渴望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以享受孤独。所以他们常常处在一个个体心理闭锁又渴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冲突中。尤其是一些贫困生或来自于单亲、离异家庭的学生极易产生自卑心理而孤立离群, 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不愿与人交往。还有一部分同学自负心理严重, 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看不起别人, 优越感超强而不主动与他人交往;由于害羞而过于胆小慎微, 害怕被人关注, 又不甘心被人冷落;自信心不足, 总是担心被人耻笑或拒绝;少数同学由于缺乏社交能力和勇气而不愿与人交往, 甚至产生社交恐惧, 而使自己常常处在苦闷之中。部分同学则由于与同学发生摩擦或冲突而焦虑、苦恼。
1.3 虚幻网络的吸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 上网人数不断增多, 而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已成为网民主体。沉迷于网络也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 如大一新生刚入学因为生活、学习环境不适应就开始在网上交友、玩游戏甚至观看色情电影等, 以此来寻求心理平衡。久而久之, 他们因为沉迷于网络而减少了与家人的沟通、与同学朋友的交流, 对生活失去兴趣, 对人际交往冷漠, 对现实社交活动表现出不适感及自闭心理。有的因为上网过度而产生紧张、抑郁、焦虑等心理, 有的甚至因为长期沉迷于虚幻网络而导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混乱, 如骂人、讲脏话、泄露他人隐私、网络犯罪等。
1.4 求职就业的压力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择业已逐步实现市场化, 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更具自主性和选择性的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以下心理问题:如未完全了解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 期望值过高, 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谋求职位, 一旦受挫碰壁就灰心丧气;急功近利心态, 对职业和单位的选择上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而无视国家利益和职业的社会价值;一部分同学总是抱着“吃皇粮”、“端铁饭碗”的心态, 一心追求稳定工作, 被这种“从一而终”的传统就业观念所束缚, 无法发挥他们的潜能;亦有一部分同学存在盲目从众心理, 忽视自己的专业特色, 一味地追求热门职业、热门地方, 没有将自己的专业与个人发展相结合;还有一些大学生在择业中存在自卑、自负、嫉妒、焦虑、攀比心态, 造成心态失衡。
1.5 交友恋爱、性心理的困惑
大学生已进入青年中期, 处于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渐趋成熟的阶段, 虽然性知识匮乏, 但他们已经有了性冲动和性需求, 渴望交友, 向往爱情, 据不完全统计, 大学四年或五年毕业时, 谈过恋爱的同学约占总人数的80% (1) , 在大学生群体中, 对谈恋爱持赞成态度的占81.5% (2) 。大学生谈恋爱期间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有:1、单相思。这是一种以一方对另一方一厢情愿的倾慕与迷恋为特点的畸形爱情。一方自愿奉献一切, 近乎疯狂, 一旦遭到另一方拒绝, 伤心绝望、痛不欲生, 从此一蹶不振;2、恋爱搁浅。恋爱一方否认或终止恋爱关系, 给另一方造成严重的自身影响。失恋后, 他们或自暴自弃, 或死缠烂打、自残身体, 更有甚者会轻生、自杀。3、恋爱行为越轨。不少热恋中的大学生出于对性的好奇会引发性冲动、性发泄、婚前性行为乃至同居现象的产生, 而他们也会因为无知、无力承担责任而惶恐、惧怕、不知所措, 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1.6 自我认识的失调
有些学生在中学时是家长、老师的宠儿, 是学习上的佼佼者, 但到了大学后, 发现很多同学多才多艺, 而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一个普通的小人物, 原来的优越感和受宠地位瞬间化为乌有, 自尊心受到挫伤, 如果不善于辩证思考和正确对待, 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影响自己的正常发展。对那些来自于农村、城镇下岗家庭、单亲离异家庭的学生来说, 自己的家庭环境让他觉得低人一等, 内心很压抑, 很多人因此而具有强烈的自卑感, 性格孤僻, 不愿与人交往。看到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以用手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 而他们却连每天的生活费都要精心计划好, 如此大的反差使他们悲观失望, 甚至产生敌对、嫉妒心理。
2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在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上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复杂多样, 既有自身成长阶段的因素, 也有外部社会、学校、家庭等的影响因素。
2.1 自身因素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 心理的发展趋处于迅速成熟但尚不完善时期, 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是一个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 也是最富特色、最具矛盾性的心理转折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不平衡, 情绪不稳定, 很容易出现思想上摇摆不定, 行动中忽冷忽热现象, 这种长期的心理冲突会使人的心理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 甚至使人产生厌世、绝望情绪, 引发严重的心理危机。同时, 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一些不正确的自我意识如以自我为中心、自卑自负等都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另外, 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也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如同样的生活挫折, 有的人积极应对,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有的人却消极应对, 自暴自弃。一般来说, 性格内向、心胸狭窄、多愁善感的人较易产生心理障碍。
2.2 外部因素
2.2.1 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带来我国市场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及价值评价等方面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被当下流行的各种理念, 如物质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金钱至上、分数至上、张扬个性、实现自我等吞噬着。另外, 各种网络传媒信息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强烈冲击;东西方文化差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又使他们感到茫然、困惑、无所适从;各种压力, 如生存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尤其是就业压力使大学生们不知所措, 难以承受, 进而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2.2.2 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 因此学校教育环境的优劣也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如良好的学风、校风, 不仅有利于陶冶道德情操, 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反之, 则使学生觉得大学生活枯燥乏味, 失去兴趣。另外, 学校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是大学生毕业求职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课程设置应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一致。否则, 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水平。同时有的学校尚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也没有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师资不足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2.2.3 家庭因素
家庭氛围、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 (单、双亲) 以及家庭经济状况都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密切相关, 直接影响到子女能否健康成长。家庭气氛过于沉闷或严厉, 缺乏民主, 使孩子不敢大声说话, 自由谈笑或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见解或看法, 这种家庭的孩子缺乏自信, 容易抑郁;而放任式的家庭又导致孩子任性、娇惯, 缺乏生活自理及挫折承受能力。在亲子关系不良、夫妻不和, 经常吵架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比较孤僻、忧郁, 敏感, 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的家庭“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一心要孩子光宗耀祖, 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 导致心理障碍。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孤僻、早熟和孤单的心理, 不利于子女身心发育。
3 结束语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也是其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 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王兵, 蔡闽, 衡艳林: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 2005 (12) :30-32.
[2]王兵, 蔡闽, 衡艳林: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 2005 (12) :30-32.
[3]黄洁: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比较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 1999 (6) :31.
[4]黄一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教育策略[J]学术论坛, 2007 (8) :190-193.
心理问题成因 篇11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原因;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69-02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单纯地是一个由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所引起的孩子情感缺失和心态异常的问题,而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
1 家庭因素
为了维持家庭生活的基本经济需求,农民选择外出务工,由于父母的缺位造成家庭结构或家庭抚养方式的改变,使得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甚至缺失,然而家庭教育功能在儿童的婴幼儿时期和青春期的身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1 家庭教育“缺位”:亲子关系失谐与父母榜样作用缺失
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中,儿童是家庭活动的中心,却不是家庭关注的中心,很多留守儿童情感心理被家人所忽视,他们缺乏与父母正常的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留守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对学习、生活、自身变化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然而亲子关系的失谐和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共同剥夺了留守儿童正常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改变了留守儿童社会学习的情境与过程。
1.1.1 亲子关系失谐
在良好亲子关系中,父母不仅要给予儿童情感支持还要鼓励子女情感表达,以此让子女们通过社会交往促成其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内化。若亲子关系失谐,子女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就难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受、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易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困惑。
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抚慰和呵护,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和耐心帮助,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据我们课题组对赣州市部分农村中小学调查显示,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有42%与父母分隔3年以上,最长的达10年,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系主要方式还是通过电话,沟通的内容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情况占71.7%,其次是孩子生活、健康状况占17.2%,只有4.3%的父母会在谈话中了解孩子的思想情感,这说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問题没有得到父母的普遍关注。
1.1.2 父母榜样作用缺失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儿童的观察学习中榜样具有重要作用,父母作为其生活中的“最重要他人”,是最重要的模仿榜样。通过父母榜样作用,儿童可以随时看到和亲身经历父母如何给予自己的关爱,家人如何相互安慰和支持,并且模仿、强化这类亲社会行为,在潜移默化的互动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这类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并有意或无意地将这类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融入自己行为结构之中。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可以模仿的清晰的榜样形象以及父母对其亲社会行为的评价、奖励和强化,人为地剥夺了他们正常社会学习过程,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是非判断,影响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然而此时若不良同伴群体替代了父母的榜样作用,将自己一些消极思想以及一些诸如抽烟、喝酒、进网吧、看不良录像、逃学和打架等不良恶习带入并污染留守儿童正常社会学习过程。留守儿童受到同伴群体的感染,在与他们交往过程中不断模仿、强化这类恶习,从而导致自身误入歧途并影响自己正常社会化。
1.2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家庭的教育方式是留守儿童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决定了其家庭教育方式的特殊性。农村留守儿童所受到的教育不仅来自父母也来自现有监护人。但在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不管是父母还是监护人在教育方式上均存在一定的误区。
1.2.1 外出父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方式:漠不关心和物质满足
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外出务工父母对留守儿童教育采取放任自流和漠不关心的教养方式,很少与子女进行沟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社会化非常不利。由于父母普遍存在“补偿心理”,长期不能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心理上觉得对孩子有所亏欠,往往采用通过金钱、物质上满足儿童的需要来对其进行补偿的错误教育方式,这极易使子女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因此物质上满足并不是儿童健康成长全部需要,父母还应关注他们精神心灵上的需要。
1.2.2 监护人对儿童的教育方式
调查发现,留守儿童4种监护类型主要以隔代监护型和“单亲”留守型为主。
隔代监护的祖辈对儿童教育方式出现两个极端:打骂和溺爱。在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祖辈们承担着很大的压力,他们不仅要辛苦劳作完成家中的全部农活和家务活,还要承担起照料孙辈的责任,生活上的压力让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上没有足够的耐心,一旦孩子们淘气、顽皮、不听管教,就会采取简单的打骂方式,语气用词上不会注意孩子们的感受,这极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还有一部分祖辈对孙辈过度溺爱、骄纵儿童,导致要求放松和原则失效,易使儿童缺乏自我约束力,养成刁蛮任性的不良个性和行为。
“单亲”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教育方式过于严格。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长对子女期望很高,为了不让孩子再走他们的道路,都希望子女能够在家好好学习,将来有一个好的出路,因此对子女学习上要求非常严格,但父母一方外出后,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便承担起督促孩子学习的“重担”,再加上外出配偶的嘱托,使得他们对孩子管束过于严格。当子女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便指责、批评他们,限制孩子们玩乐的自由,结果是许多孩子由于不能达到父母的要求,又不敢公开与父母冲突,所以把不满压制在内心里,极易促使留守子女们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2 学校因素
家庭生活的不完整使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和疏导来弥补亲子关系失谐所带来的家庭教育的“缺位”。但由于农村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观念陈旧等多方面制约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也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
2.1 学校软、硬件条件薄弱
虽然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在赣州市部分农村中小学中试点建立了“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以及“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甚至还有个别学校由政府投入重资打造寄宿制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但这些都只是典型,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基本不具备如此条件,软、硬件设施薄弱。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较差,教师整体学历偏低,基本维持在中专水平,极少有大学学历,甚至还有部分年长的带教教师,农村贫困地区教育普遍存在着教师年龄结构断层现象、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及部分师德意识淡薄等问题。同时农村中小学校硬件设施欠缺,缺乏正规的操场和一些生活、学习配套设施。
2.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限制,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很多教师一提到心理健康教育就理解为思政、品德教育,即使有部分教师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很少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开展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2.3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留守儿童是学校里一个弱势群体,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关爱。由于农村中小学老师和领导也是生活在农村周边,对家长外出打工,子女留守学习现象已司空见惯,很少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性,尚未深刻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因而并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也不够。学校缺乏一系列针对留守儿童的监督管理机制,加上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缺乏沟通,对问题学生难以管理。
2.4 农村学校教育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虽然目前社会广泛宣传现代素质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得到发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是以“知识多少和智力高低”占支配地位,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心育。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学校不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成绩的好坏以及升学率决定一切,加之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紧张,根本没有条件建造体育设施供学生体育锻炼,甚至部分学校根本就不开设体育课,更别谈有专业性的艺术教师教学生唱歌、跳舞等,学生除了烦闷的学习毫无丰富精彩的课余生活,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据我们调查所知,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班级学生数偏多约有50-60人,老师根本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心理状况特别是留守儿童情感心理需求更加无法顾及。
3 社会因素
3.1 庸俗的大众媒体腐蚀儿童的心灵
留守儿童是处于学龄期的孩子,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以致庸俗和低级趣味性的作品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在父母外出务工后,父母的缺位对孩子的监管和控制的弱化为留守孩在不良文化熏陶下的不良行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农村由于缺乏社区娱乐活动,电视、网络这些媒体可能对留守儿童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虽在农村不普及,但它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影响已逐渐显现,虽然在农村没有网吧,个别同学便利用周末时间借故去镇上网吧一玩就是一整天。在我们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在其课余生活主要闲暇活动就是看电视、去网吧或游戏室、打牌和同伴玩耍,且这些活动所花费时间比例大约分别为70.2%、8.6%、4.3%及16.9%。一些网络游戏、影视、书刊为了追逐市场卖点,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不仅让部分留守儿童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也极大地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3.2 政府部门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发挥不到位
留守儿童是一个系列性问题,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共同协调管理,部分地方政府分工细化,各自只负责自己份内事,教育、政法、文化等部门不能有机协调起来共同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地方政府对网吧、游戏室等娱乐活动场所监管力度不够,不能有效禁止未成年儿童的进入;对整治色情文化市场力度和措施不足;对青少年暴力违法犯罪估量不充分不能做到有效预防。
一些农村基层组织根本没有意识到留守儿童问题,对一些农村中散布的诸如“读书无用”等不良言论和盲目攀比、金钱至上的不良风气不能有效制止,对一些聚众赌博行为不加以劝阻甚至个别干部自己也参与其中,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根本没有考虑到为留守儿童建设业余活动场所。
参考文献
[1] 刘霞,赵景欣等.农村留守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适应特点[J] .中国教育学刊,2007.6:7-20.
[2] 刘红.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分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年4月第24卷第4期.
[3] 马芳.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
(接第1868页)
但是,公共卫生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更加严重,对社会的影响更大。公共卫生条件差,易导致食品污染,包括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所以食品安全就无从谈起了。
4 总结
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只有安全的食品才有高水平的公共卫生环境。优质的公共卫生环境也是食品安全的保障。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大计。当前,中国各地都有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但基层还不健全。总之,自2009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有所改善,但是盘点2011年,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说明我国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依然严峻,改善和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邓海燕。食品安全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肉品卫生。2003;10。
[2] 王小莉。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及对策。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6;13(3):209-211。
[3] 王迎秋,李肖紅。郑州市2008年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医药论坛杂志。2010;31(19):104-107。
[4] 景钦隆,毛新武,何洁仪,等。2006-2008 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分析。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22(2):160-164。
高职生就业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篇12
一、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高职院校的学生, 接受的是入学门槛相对较低的高等教育, 同时也是一种职业教育, 即就业准备、生活准备和职业生涯的教育。在就业在过程中, 受到社会偏见和自我认知偏差的影响, 很容易产生如下一些心理问题:
(一)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指指由于某些生理、心理或社会诱因引起的一种轻视自己, 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状态。由于人们习惯以成绩的好坏或者分数的高低来评价一个学生,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所以他们要面对来自社会的偏见和误解, 父母的责备和埋怨以及自身优越感的丧失等现实状况。而这些不公正的对待和错误的比较或参照给高职毕业生带来了长期的心理压力, 以至于他们总是低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总想着自己不及其他大学生, 不敢和别人正面竞争。总认为自己上的大学差、学历低、成绩差、能力差、性格差、气质差甚至长相差和家庭条件差等。这种以偏概全, 自我否定的消极的自动思维严重地冲击了高职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求职的过程中, 面对繁纷复杂的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求职竞争时, 这些学生倍感自卑, 面试时过分紧张和行为拘谨。其结果就是在用人单位面前拙劣地表现自己从而失去就业的机会。
(二) 焦虑心理
焦虑是一种负性情绪反应。焦虑心理是指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的挫折产生的一种过分紧张、忧虑不安和对未来不可计划和预知的消极情绪体验。由于高职毕业生较其他大学生而言, 年龄相对较少, 经历相对较少, 心理稍显稚嫩, 理论知识略少。把他们推向社会的时候, 他们对社会的了解知之甚少, 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估也很不切实际。这时自己到底是就业还是升本、升本怎么升、就业怎么就和在准备升本与准备就业之间如何调节和安排、在找工作和学习之间如何做到两不误以及如何在人生的这个十字路口作出正确的选择等问题都摆在了这些学生面前, 而作为主体的他们, 知道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却又感觉无所事事, 不知道如何下手和坚持, 显得尤其焦虑却手足无措。
(三) 盲从心理
顾名思义, 盲从心理就是指盲目地像多数人那样说话和做事的心理状态。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慎独, 缺乏主见性和果断性。很少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身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就业的过程中, 对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气质类型和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缺乏深刻的认知和了解, 以至于求职时没有与自身条件比较匹配的见解和主张。而是三五成群地盲目投简历, 盲目参加各种招聘会和面试。一般的学生对用人单位都缺乏深入了解, 促使他们投简历或参加面试的因素在于投简历或参加面试的人比较多和招聘的人员比较多这两个方面。找工作的思路就是同学们去的单位或地方我想也去。在为高职生举办的各种专场招聘会和我院主办的招聘会上, 随时都可以见到一些单位前人满为患, 而另一些单位前寥无几人甚至无人前来应聘的现象。无形中, 这些学生流失了很多就业的机会, 从而与成功就业擦肩而过。
(四) 自负心理
自负心理是指个体对自己过高估计和评价的心理状态。高职院校的学生接受的是职业准备和生活准备教育。他们是一些技能型的人才, 在就业的过程中, 到各种各样的基层岗位或一线岗位上去就业应该是比较顺利的。一到工作岗位上, 感觉环境差、时间长、既苦又累、工资低、待遇又不好, 悲观失望。他们觉得自己是大学生毕业生, 不应该到这种地方来工作。特别是那些优秀哪怕稍微优秀一点的学生, 更是不能忍受这种落寞。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应该到大城市、大公司、事业单位或政府机关的办公室去工作;有的学生一心想把所学展现出来, 在管理岗位上大显身手;有的学生想尽快成就一番事业以便出人头地。这些学生盲目乐观, 自大自负、好高骛远、对自己缺乏充分的、客观的认识。在求职的初期阶段对自己期望较高, 不切实际, 比如担心自己大材小用, 找到工作不想去或是干几天就辞职, 挑三拣四到毕业的时候却无业可就。怀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不在少数, 他们给用人单位留下“眼高手低”的不良影响, 既影响了学校的就业工作和用人单位的录用工作, 也让自己失去了就业的机会。
(五) 挫折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们在有意识的活动中, 受到了无法克服的阻碍或干扰, 其需要或动机不能满足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和消极的心理状态。在当前的政治经济环境下, 就业已经形成了买方市场。而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来说, 他们既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较高的学历, 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在面对投递的无数次简历犹如石沉大海、几经面试失败、职业理想不能实现、现实情况太不尽人意、自己选择的职业不被父母及家人理解和接受时, 他们不够成熟的心灵难以化解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和沮丧心理。
二、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如以上的心理问题, 主要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学生本人三个方面:
(一) 社会方面
高校扩招以来, 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 目前全国约有1300多万的应届毕业生, 高职毕业生有300多万,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当今的高等教育已经是大众化的教育。高职教育更贴近的是一种职业教育, 是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工作和生活作准备的教育, 这使得没有社会经历和工作经验的高职毕业生与普通的技术工人相比, 在求职的过程中少有优势。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体制由原来的国家主体包分配转变为现在的大学生主体自主就业和双向选择, 而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的人才已经超过了市场的需要, 两者之间已经失去了平衡, 如今已经形成了买方市场, 是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的市场。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体地位已经明确, 但就业体制仍然不健全, 国家出台了一些支持和保障大学生就业的政策, 与之配套的法规和措施还存在许多漏洞。对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规范不全, 并且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 高职毕业的学生更是深受其害。
(二) 学校方面
在新生入学时, 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对学生进行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教育, 而是在临近毕业的时候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向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前的心理准备教育大都流于形式或者说形同于无,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
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专业性不强、投入比较少、师资力量足、含金量一般的专业办起来比较容易, 各个学校都争先恐后地办, 造成各个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专业趋同, 就业群体结构趋同。
(三) 学生方面
首先,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对自我和社会缺乏客观的、正确的认知和评估。这些学生尚未涉世, 对社会充满美好的幻想, 面临现实的残酷和无情时, 自然难以接受。自我意识过分强烈, 对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总是怀有不诚实的、过高的自信。
其次, 经过高考的洗礼之后, 他们以为来大学后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过了, 所以在入学后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学业和人生, 并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所为直接与以后的就业、工作甚至是人生息息相关, 只是在盲目地学习老师所授, 完全不顾自身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职业理想, 对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践行不够。从学龄上看, 他们已经到了毕业求职的时候了, 可他们从素质、能力和心理上并没有作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贺志燕.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表现与成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08, (4) .
[2]严良达.高职学生就业心理探析[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4) .
【心理问题成因】推荐阅读: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12-10
农村学生心理成因管理06-12
气候成因问题07-22
风险问题成因08-04
中学生逆反心理成因08-03
存在问题与成因06-03
环境信访问题的成因09-01
论警察的心理压力成因及对策措施07-04
问题学生的成因与辅导论文06-26
问题生的成因及转化论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