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2024-12-10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通用11篇)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篇1

摘要:当前,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也越来越引起教育者的关注。本文从环境适应、人际关系、网络吸引、就业压力、恋爱心理及自我认识六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并初步剖析了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外影响因素。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原因

近年来,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佳者呈上升趋势, 辍学、离家出走、自杀、跳楼事件在高校中频频发生。有研究表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女生比男生严重, 农村同学比城市同学严重, 一般院校比重点院校严重, 独生子女心理障碍问题尤其突出。

1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目前大学生在不同情境、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是不同的, 概括起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1 对新环境的不适

对于大部分新入学的同学来说, 他们第一次远离家乡, 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和集体, 跟陌生的人打交道, 难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适应问题, 如失眠、烦躁、焦虑、恐惧等, 情况严重的甚至想退学回家。由于大学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和中学有很大不同, 对于在中学时时处处需要老师监督指导的新生来说, 一旦考上了大学就开始放松, 没有明确的学习、生活目标, 缺乏动力。此外, 他们对于大学里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和主动式、探索式的学习方法难以适应, 很多学生由于自制力差而导致学习成绩差, 进而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

1.2 人际关系的障碍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其心理健康水平。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既渴望拥有纯洁的友情、浪漫的爱情, 亦渴望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以享受孤独。所以他们常常处在一个个体心理闭锁又渴求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心理冲突中。尤其是一些贫困生或来自于单亲、离异家庭的学生极易产生自卑心理而孤立离群, 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不愿与人交往。还有一部分同学自负心理严重, 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看不起别人, 优越感超强而不主动与他人交往;由于害羞而过于胆小慎微, 害怕被人关注, 又不甘心被人冷落;自信心不足, 总是担心被人耻笑或拒绝;少数同学由于缺乏社交能力和勇气而不愿与人交往, 甚至产生社交恐惧, 而使自己常常处在苦闷之中。部分同学则由于与同学发生摩擦或冲突而焦虑、苦恼。

1.3 虚幻网络的吸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 上网人数不断增多, 而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已成为网民主体。沉迷于网络也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 如大一新生刚入学因为生活、学习环境不适应就开始在网上交友、玩游戏甚至观看色情电影等, 以此来寻求心理平衡。久而久之, 他们因为沉迷于网络而减少了与家人的沟通、与同学朋友的交流, 对生活失去兴趣, 对人际交往冷漠, 对现实社交活动表现出不适感及自闭心理。有的因为上网过度而产生紧张、抑郁、焦虑等心理, 有的甚至因为长期沉迷于虚幻网络而导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混乱, 如骂人、讲脏话、泄露他人隐私、网络犯罪等。

1.4 求职就业的压力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择业已逐步实现市场化, 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更具自主性和选择性的同时也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以下心理问题:如未完全了解就业形势和社会需求, 期望值过高, 完全按照自己的理想谋求职位, 一旦受挫碰壁就灰心丧气;急功近利心态, 对职业和单位的选择上过分追求个人利益而无视国家利益和职业的社会价值;一部分同学总是抱着“吃皇粮”、“端铁饭碗”的心态, 一心追求稳定工作, 被这种“从一而终”的传统就业观念所束缚, 无法发挥他们的潜能;亦有一部分同学存在盲目从众心理, 忽视自己的专业特色, 一味地追求热门职业、热门地方, 没有将自己的专业与个人发展相结合;还有一些大学生在择业中存在自卑、自负、嫉妒、焦虑、攀比心态, 造成心态失衡。

1.5 交友恋爱、性心理的困惑

大学生已进入青年中期, 处于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渐趋成熟的阶段, 虽然性知识匮乏, 但他们已经有了性冲动和性需求, 渴望交友, 向往爱情, 据不完全统计, 大学四年或五年毕业时, 谈过恋爱的同学约占总人数的80% (1) , 在大学生群体中, 对谈恋爱持赞成态度的占81.5% (2) 。大学生谈恋爱期间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有:1、单相思。这是一种以一方对另一方一厢情愿的倾慕与迷恋为特点的畸形爱情。一方自愿奉献一切, 近乎疯狂, 一旦遭到另一方拒绝, 伤心绝望、痛不欲生, 从此一蹶不振;2、恋爱搁浅。恋爱一方否认或终止恋爱关系, 给另一方造成严重的自身影响。失恋后, 他们或自暴自弃, 或死缠烂打、自残身体, 更有甚者会轻生、自杀。3、恋爱行为越轨。不少热恋中的大学生出于对性的好奇会引发性冲动、性发泄、婚前性行为乃至同居现象的产生, 而他们也会因为无知、无力承担责任而惶恐、惧怕、不知所措, 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1.6 自我认识的失调

有些学生在中学时是家长、老师的宠儿, 是学习上的佼佼者, 但到了大学后, 发现很多同学多才多艺, 而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一个普通的小人物, 原来的优越感和受宠地位瞬间化为乌有, 自尊心受到挫伤, 如果不善于辩证思考和正确对待, 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影响自己的正常发展。对那些来自于农村、城镇下岗家庭、单亲离异家庭的学生来说, 自己的家庭环境让他觉得低人一等, 内心很压抑, 很多人因此而具有强烈的自卑感, 性格孤僻, 不愿与人交往。看到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以用手机、电脑等高档消费品, 而他们却连每天的生活费都要精心计划好, 如此大的反差使他们悲观失望, 甚至产生敌对、嫉妒心理。

2 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在心理因素和外部环境上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复杂多样, 既有自身成长阶段的因素, 也有外部社会、学校、家庭等的影响因素。

2.1 自身因素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 心理的发展趋处于迅速成熟但尚不完善时期, 他们所处的年龄阶段是一个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 也是最富特色、最具矛盾性的心理转折期。这一时期的心理发展不平衡, 情绪不稳定, 很容易出现思想上摇摆不定, 行动中忽冷忽热现象, 这种长期的心理冲突会使人的心理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 甚至使人产生厌世、绝望情绪, 引发严重的心理危机。同时, 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一些不正确的自我意识如以自我为中心、自卑自负等都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另外, 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也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如同样的生活挫折, 有的人积极应对, 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有的人却消极应对, 自暴自弃。一般来说, 性格内向、心胸狭窄、多愁善感的人较易产生心理障碍。

2.2 外部因素

2.2.1 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带来我国市场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结构、社会意识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及价值评价等方面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被当下流行的各种理念, 如物质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金钱至上、分数至上、张扬个性、实现自我等吞噬着。另外, 各种网络传媒信息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强烈冲击;东西方文化差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又使他们感到茫然、困惑、无所适从;各种压力, 如生存压力、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尤其是就业压力使大学生们不知所措, 难以承受, 进而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2.2.2 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 因此学校教育环境的优劣也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如良好的学风、校风, 不仅有利于陶冶道德情操, 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反之, 则使学生觉得大学生活枯燥乏味, 失去兴趣。另外, 学校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是大学生毕业求职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课程设置应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一致。否则, 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就业水平。同时有的学校尚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也没有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师资不足也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2.2.3 家庭因素

家庭氛围、家庭环境、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结构 (单、双亲) 以及家庭经济状况都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密切相关, 直接影响到子女能否健康成长。家庭气氛过于沉闷或严厉, 缺乏民主, 使孩子不敢大声说话, 自由谈笑或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见解或看法, 这种家庭的孩子缺乏自信, 容易抑郁;而放任式的家庭又导致孩子任性、娇惯, 缺乏生活自理及挫折承受能力。在亲子关系不良、夫妻不和, 经常吵架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比较孤僻、忧郁, 敏感, 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的家庭“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一心要孩子光宗耀祖, 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 导致心理障碍。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家庭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产生自卑、孤僻、早熟和孤单的心理, 不利于子女身心发育。

3 结束语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 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决定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也是其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 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王兵, 蔡闽, 衡艳林: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 2005 (12) :30-32.

[2]王兵, 蔡闽, 衡艳林:大学生恋爱观调查分析[J]中国性科学, 2005 (12) :30-32.

[3]黄洁:国内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比较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 1999 (6) :31.

[4]黄一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教育策略[J]学术论坛, 2007 (8) :190-193.

[5]郝雁, 权正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分析及伦理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 (6) :122—124.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篇2

最近有调查研究表明,虽然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主流,但有些状况令人担忧,主要表现有:

1.心理健康不佳者呈上升趋势。据有关统计资料介绍,我国高校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1989年是20.23%,1999年是29.30%,2004年,沈阳某高校对其中3384名大学生的心理调查显示,41.54%的学生有心理问题,51.54%的学生有偏执倾向。调查中有轻生想法的学生占总数的1.5%。拒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等机构透露,有16.0%到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表现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和抑郁情绪为主。研究还表明,心理健康问题女生比男生严重,农村同学比城市同学严重,一般院校比重点院校严重。

2.心理健康问题是造成大学生辍学、自杀的主要原因。据北京市16所院校调查分析表明,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在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的学生中,神经症患者分别占76.1%和54.8%,而神经症又以神经衰弱为主。最近几年,沈阳每年都有因心理问题而自杀的大学生,也有因为心理问题离家出走的大学生。而且有上升的趋势。

3.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障碍突出。拒天津市有关院校调查,天津高校的独生子女数量大约占到大学生总是数的51%,近年来出现轻微和重度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因双方同是独生子女互不体谅对方,导致恋爱失败使学业受到影响,引发自杀倾向的,占到有自杀动机人群的90%以上。天津市一所高校近一年来接待处理不好宿舍人际关系,导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症状的心理咨询达700余人,1100余人次,为患有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学生办理休、退学和转诊30多人次。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成因

简单来讲

1.发展目标不明确

上大学前目标十分明确,一切服从这个目标,所以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哪怕是放弃最喜欢的游戏,也无怨无悔,苦战备考劲头十足。但一旦考上了大学,特别是自己不理想的学校,就变的苦闷,找不到发展目标,苦恼至急。

2.学习不适应

大学的学习方法和中学有很大不同。特别是有不少学生习惯了中学那样的处处离不开老师指导的学习方法,对大学以主动式、探索式为特点的学习方式难以适应。

3.自我评价失当

有些学生到了大学后,发现很多同学多才多艺,自己相形见绌,原来的优越感和受宠地位顿时化为泡影,自尊心受到挫伤,如果不善于辨证思考和正确对待,就会产生消极的自卑感,这会妨碍自己的正常发展。恋爱心理困惑有一部分学生思想上缺乏必要准备,更没有形成客观的择偶标准,在性心理的骚动以及感情的引导下,迅速冲破友谊的界限谈起了恋爱,但他们缺乏解决恋爱中矛盾与冲突的修养和能力,当遇到挫折时,不知如何处理,产生压力与困惑。

究其实质

1.社会环境因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良的社会环境往往对心理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社会结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评价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上的经济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误区和“精英主义”情结压迫着学生的心灵;泥沙俱下的大众传媒内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都给大学生的心灵带来强烈冲击,暗中潜滋学生不健康的心灵;各种观念的碰撞、各种文化的差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等等,都使他们感到困惑、混乱、矛盾、茫然、紧张、不知所措;观念动荡的压力、经济危机的压力、择业就业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贫困学生的生存压力、学业压力——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从不同方面向学生压过来,特别是就业问题,大多数学生都意识到,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恐慌、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更有甚者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上述原因如块块巨石压在他们的心头,又如一张无形的网将他们死死缠住,在这种负担下,他们的心理很难承受。当心灵被压得扭曲变形时,他们也就走上了偏邪的心理历程。

2.家庭环境的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个性会产生很大影响。人的先天素质只为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而父母的教育方式及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关系到子女能否健康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大多数与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当有关。单亲家庭、父母离异往往影响子女的身心发育,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产生冷漠、孤僻、早熟、自卑和孤独的心理;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吵架甚至武力相加,在这样一个没有爱、经常冲突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胆小忧郁,对人缺乏信任,而且具有敏感多疑心理,难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家庭气氛过于沉默或严厉,缺少民主环境,使孩子从不敢大声讲话、自由说笑或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见解,这样的孩子自信心不足,过分抑郁;而放任式的家庭又导致子女任性散漫、无组织无纪律、顽皮的个性;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一味的娇惯、纵容、满足子

女的一切愿望和要求,使他们对挫折的容忍能力很弱,稍有磨难便一蹶不振;还有的学生离开父母生活无法自理而痛苦不堪,甚至想退学,或心理失衡走向极端;还有的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通过高期望值来施加压力,让儿女实现其光宗耀祖的理想,易使子女产生压抑,一旦受挫,心理防线便崩溃,导致心理障碍。

3.青春期因素

大学生基本上处于青春期的中后期,心理的发展正在完善过程中,他们所处年龄阶段正是一个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也是最富特色,最具矛盾性充满好奇与渴望的心理转折期。这一时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处于家庭和社会二者若即若离的关系中。然而青春初期所造成的心理被动遗留下了许多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当时只顾埋头备考而压抑下来的,到了大学后,没有师长的严格管束,压力骤然减轻,心理上却感到极度的不适,于是产生了各种心理困惑。如有的学生青春初期对自我形象的认同还未彻底解决,到了大学,看到别人俊美潇洒,总感到自惭形秽,长时间调适不好则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自信心;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性生理已经发育成熟,性意识开始觉醒,开始向往与介入朦胧的校园爱情,他们开始关注异性、渴望与异性交往,但由于缺乏交往经验,怕自己说错话、做错事,被异性看不起,反而更加封闭自己,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还有的学生因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出于嫉妒心理,到处找别人的弱点,说别人的怪话,不是想靠自己的努力赶上别人,而是企图用这种办法击垮对方;另外,大学生虽然生理发育成熟,心理上却不够成熟,心理状态仍带有一定的幼稚性、依赖性和冲动性,两者之间的落差,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还有一些学生,成长顺利,一帆风顺,遇到的挫折少,心理承受力低,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4.个人素质因素

在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其实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心理压力的承受水平不同,因而有的人会产生心理障碍,有的人却没有。一项调查分析表明,凡是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中,大部分人的性格属于内向不稳定型,属于粘液质或抑郁质,即他们的心理有一定的易损伤性和对生活事件的易感受性。其性格缺陷表现为:内向、心胸狭窄、抑郁性高、神经质、多愁善感又难于表露,自卑感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比较困难,活动范围狭小。所以,个体心理素质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特殊的人格特征,是导致心理问题的内在因素之一。

5.心理冲突因素

青春期的大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这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危机的时期。诸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情与理智的矛盾,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心理困惑与寻求理解的矛盾,自我价值与社会标准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解决不好,长期处于矛盾的冲突中,再加上情绪控制力的局限,因此常出现思想上摇摆不定,行动中忽冷忽热。这种心理冲突常给人以挫折感,极大地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它消耗人的心理能量,使人的心理功能得不到正常发挥。长时间的心理冲突甚至可以引发人的厌世、颓废和绝望。

总结

贫困大学生问题成因及其对策 篇3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238—02

一、贫困大学生的界定及构成

贫困大学生主要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专家这样界定:月生活费低于150元的为贫困生,低于90元的为特困生。考虑到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现状,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可能不够准确。笔者认为贫困大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按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足100元,本人提出申请生活补助或助学贷款,家庭所在乡、镇政府或工作单位出示家庭经济收入的证明,辅导员根据该生平时生活状况讨论和审议,校学生处审核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

笔者从本年级的贫困生分析来看,其构成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相对固定的人群。包括来自西北边远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父母只靠土地为生,收入随着自然环境时好时坏,生活不稳定;来自城镇家庭,父母无固定工作,收入微薄且不稳定,难以承担学生的固定生活和学习开支;家庭负担沉重者,多是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弟妹要抚养,家庭经济不堪重负等三种。二是非固定人群。即家庭有重大变故的学生,如家庭经济变故——家人或本人病重需要支付高额医疗费,甚至负债累累,生活难以继日;家庭婚姻变故——随着近年来离婚率的不断攀升,部分学生因父母离异导致生活学习费用供给不正常,学习生活费用也就成问题。尽管贫困大学生的构成各有各的不同,但他们在高校里却有着共同的特征。

二、贫困大学生基本特点

据估计,本校贫困生所占比例达到30%左右,笔者所带年级的学生中,贫困生比例大约为26%,从这些贫困生的基本情况调查表以及对其平日生活的了解来分析,他们中绝大多数来自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家庭,或者家中发生重大变故,经济拮据,生活十分困难;由于贫困,他们又成为了学校中相对的弱势群体,具有孤僻内向、忧郁自卑等消极的心理特征。具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贫困生生活状况普遍较为艰难。随着我国高校学费、生活费水平的逐年上升,贫困生的生活状况也普遍较为艰难。我年级有50%左右的贫困生入学时学费是靠全家节衣缩食积攒;有20%的贫困生学费来源于向亲友借钱,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还有20%左右的贫困生学费拖欠;有一半左右的贫困生每月生活费在200元以下,其中“吃饭”一项是绝大多数贫困生的最主要开支,他们基本无能力购买日常用品和学习用品。

其次,贫困生对校园生活不适应。由于他们大多来自欠发达地区,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与大城市不同,导致他们容易出现适应不良的现象。比如有的学生因为方言较重,与同学交流困难,影响了自己社交的信心;有很多贫困生不适应一些现代化的工具,使得他们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里显得十分不适应。贫困大学生是一个心理敏感的群体,当他们面对过多的“不适应”时,往往容易导致自卑、焦虑和自我封闭心理,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可能会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

再次,贫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日益凸现。由于经济拮据、生活不适应、面临经济和学业的双重压力,再加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和封闭的状态中,表现出过分敏感与性格孤僻内向,容易自叹不如、盲目自卑;顾及面子、拒绝帮助等等。不过目前很多研究往往以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为重点,主要探讨由经济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问题,如不平衡感、自卑感、失落感等等,却常常忽视由贫困而引发的社会适应问题。

除了上述劣势外,贫困大学生同时还表现出许多优势。

首先,贫困生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极高的积极性。他们肩负家人的期望和自己的理想,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绝大多数同学都把时间用在学习上,在课余时间里,阅读课外书籍是最主要的业余爱好。本年级约有60%以上的贫困生获得过“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项优秀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及各类奖学金,体现出其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其次,贫困生的社会适应程度普遍较高,心理更加成熟务实,面对困难有较强的承受能力。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由于生活所迫,贫困生的社会化进程普遍较同龄人早,社会经验相对丰富;较多的打工和社会实践经历又让他们克服了许多大学生具有的“骄娇”二气,意志比较坚强。大多数贫困生都能做到自立自强,实践成才。他们遇事比较有主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显现出较强的独立性。

三、贫困大学生特点成因分析

贫困大学生这些特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这些社会根源使得贫困生的心理、生活状况发生着复杂的变化。

1.“金钱至上”的影响。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惟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加剧了贫困生对金钱的渴望,导致心理失衡。一旦别人讥笑自己穿戴不时髦、经济不宽裕,贫困生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焦虑感。

2.对贫困生资助方式不当的影响。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传不够或者教育滞后,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感到是在接受施舍,精神上受到了挫伤,从而加重了自卑心理,甚至拒绝资助。

3.学费的畸形高涨。据有关部门统计, 2005年全国高校收费大都达到了5 000元以上,而2005年我国农村居民年收入也只有3 255元。我校地处陕西又是文科类院校,虽然学费没有超过5 000元,但对于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学费必是一项巨额支出。高校收费的增幅与我国人均收入增幅不相称,无形中造成贫困生的比例快速攀升。

4.分配制度的改革。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贫困大学生没有“后盾”可以依赖,不够自信,因此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心理上便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神经质等问题。

5.社会保障机制的落后。我国教育储蓄基金所覆盖的群面相对狭窄,很多的农村贫困家庭并不知晓这种基金的存在,并且基金所针对的又是有固定收入的小康家庭,农村的孩子根本得不到社会保障机制的帮助。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体制还不成熟,许多银行也不愿意承担高校贫困生学费、生活费这类的没有担保的、没有利息的贷款风险,使贫困生在入学前仅有的一线希望再度破灭。

6.高校对贫困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近年来社会各界对贫困生的关注主要表现在经济资助方面,而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了解、关注的较少。青少年在求学期间,正是其人生观、世界观逐渐成型的时期,助困与育人相脱节,使贫困生产生不健康的心态和心理问题,这必将影响其人格发展。因此,在强调和谐社会、强调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今天,还要强化育人环境,形成和谐成长氛围,注重贫困生人格培养。

四、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对策建议

1.完善学校和政府的贫困生资助体系。目前高校贫困生工作已基本形成了以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包括在学校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设立助学岗位使贫困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助学金、由政府拨出专款对贫困学生给予的补助、一年一次的减免学费等。愿国家、社会、学校共同努力,共同关注,使得更多的贫困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资助。

2.建立合理的贷款制度。高等院校应该积极与银行合作,建立全方位的贷款制度。学校可以为银行提供在校贫困生的详细情况,不能仅限于学生与银行的中介角色,如实反映贫困生的要求,使银行了解到正确的信息,制定针对贫困生的贷款计划。应该特别注意新生的贷款工作,避免出现学生因不了解相关政策,而放弃深造机会。在监督还款上,学校可以通过保留毕业证书原件督促毕业之后的贷款申请人按时还款。这可以使银行更放心地向贫困生提供优惠政策。

3.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保障贫困生心理健康发展。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我们应该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通过思想道德修养等公共课程,以及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及时发现和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高校还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勤工助学渠道,在为学生争取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减少其在社会上打工可能遇到的风险。广大教师尤其是辅导员更应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引进专业社工。高校对贫困生的工作除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或学生工作机构解决外,在条件的允许下,还应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合理地引进专业社工,包含对贫困生的专业心理辅导、对社会捐助的争取和管理,以及与贷款机构的合作。这些内容都需要专业的社工人员来进行操作、管理,从而更合理、有效地解决贫困生问题。该体制可以先在某些高校中进行试点。高校的社工人员可以对贫困生进行定期、匿名的心理辅导,帮助贫困生缓解压力;还可以开展基金会、企业与贫困生之间活动,找到可以让捐助人和受助学生互惠互利的帮助方式;另外,社工人员还可以引导贫困生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胡捷.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桂世权.谈辩证认识贫困大学生心理[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3]邵贵平.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3).

[4]刘平,吴燕.贫困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管理对策[J].教育学术月刊,2009,(9).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篇4

1.1 人际关系适应不良产生孤独感。

个别学生性格内向, 自我封闭, 与现实世界隔阂, 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

1.2 学习成绩不佳产生焦虑感。

学习目的不明确, 缺乏学习动力, 没有紧迫感, 适应困难。有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沉溺于网络, 武侠小说, 产生厌学心理。

1.3 恋爱心理困惑。

情绪和情感不稳定, 情绪起伏大, 情感变化快, 恋爱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变异, 如产生自卑感、自闭等心理问题。

1.4 成长中的矛盾产生的困惑感。

大学时期常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这一阶段充满成熟与不成熟的矛盾, 容易产生困惑。

1.5 经济负担压力造成的失衡感。

目前, 较高的学费对于贫困家庭是个不小的负担, 同时也给学生带来很大压力。而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过分重视物质享受, 这种差距容易对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不平衡感, 甚至出现自卑感。

1.6 意志不坚定。

个别学生常出现有压力但动力不足, 有信心但不能持之以恒。

1.7 就业心理困惑。

在择业过程中, 就业心理准备不足, 方向不稳定, 一日三变, 还有部分同学在择业中不认真思考, 表现为从众心理。

2 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常见原因

造成大学生个体人格缺陷与心理障碍疾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既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客观原因。

2.1 生理成熟与心智、理智幼稚的矛盾冲突。

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 生理发育已基本趋于成熟, 但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育, 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各种观念初步形成、尚不成熟的关键时期, 反映出心理的初步成熟和不完善。随着单亲家庭的逐渐增加, 也给儿童的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在意识中常呈现着:独立性与依赖性交织, 情绪与理智同在, 强烈的求知欲与相对较差的识别能力并存。由此产生了自尊与自卑的冲突, 乐群与防范的冲突, 竞争与求稳的冲突, 理想的恋爱观与具体问题发生矛盾的冲突等。

2.2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

当代高中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 达到了全身心投入学习的程度。理想是“进名牌大学, 学热门专业”, 但因种种不可预知和自身难以把握的因素, 结果进入普通院校。理想与现实脱节, 导致他们的心理落差太大。尤其是平时学习成绩优秀, 高考发挥失常的学生, 心理上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 他们错误地认为“学校的层次决定人的命运”, 他们嫉妒那些上了名牌大学, 考上了热门专业的同学, 心理不平衡, 内心充满了苦涩、迷惘和压抑。

2.3 成才压力与家庭经济入不敷出的矛盾冲突。

市场经济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繁荣, 也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他们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努力奋进。成才的压力导致超负荷运转, 重视“考研”、“升本”、“过级”, 长期处于紧张的临战状态, 精神压力很大。

2.4 择优录用与恶性竞争的矛盾冲突。

双向选择是大学生就业制度的重大变革, 但目前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 择优录用还未完全落到实处, “人才市场”在某些部门和某些地方成了“人”、“财”市场。大部分大学生在即将毕业的最后一年不能安心学习, 四处托关系, 八方找门路, 有的甚至不惜重金铺路而出现困惑、不安、紧张的心理反应, 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强烈更复杂。

上述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 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此外, 因身体健康状况不良造成心理障碍的也较多, 还有其他一些突发或长期困扰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策略

我校原为一所军队医学院校, 整体移交已有4年, 在保持原有部队严格管理特色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 尤其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全人格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3.1 明确标准, 做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并举。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成立时, 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乃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心理健康是相对生理健康而言的, 是指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个体, 在高级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 内心世界平衡稳定、人格健全, 能以社会认可的方式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及其发展的良好精神状态。根据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标准以及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 (A.M aslow) 和米特尔曼 (M ittelman) 等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年龄、心理和社会角色的特征, 大家公认的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是: (1) 智力正常; (2) 健康的情绪; (3) 和谐的人际关系; (4) 健全的人格; (5) 积极的意志品质; (6) 能够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 (7)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按照这样的目标培养, 就能够达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也是解决大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的重要途径。

3.2 建立免费的心理咨询机构, 实施有效的心理与能力训练。

学校建立了三级心理咨询体系, 包括学校心理咨询中心、院系书记和辅导员、学生心理互助小组, 均经过正规的心理咨询师培训, 并取得了相应的资格。对普遍性的心理问题进行集体心理讲座, 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的心理咨询, 开展生动有趣, 丰富多样的活动, 内容应包括:自信心训练、语言表达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情绪控制训练、潜能拓展训练等等。活动形式有演讲、电视欣赏、游戏、角色扮演、团体讨论等。

3.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如开展体育比赛、文化艺术节、知识竞赛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远离家乡的大学生尽快融入陌生的环境, 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 健康发展的思想意识, 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如在活动中体现的团队意识, 可以防止学生犯个人主义错误, 注重集体荣誉和团结精神, 克服学生注重自我的狭隘意识, 健全和完善自我意识。

3.4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

学生社团的积极参与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及时发现问题, 随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议开设诸如“成功学”、“大学生行为指导”、“人际交往知识课”等类似课程。也可以讨论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处理人际冲突、如何应对生活困惑、如何把握个性发展以及恋爱问题等。

3.5 注重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是自我支配、自我管理, 多数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校内的社团组织或社会公益活动。而个别学生因自我控制能力差, 迷恋网络等。我们学院历来重视学生课余时间的管理, 配备专职辅导员, 与学生同住公寓、同听课、同用餐, 及时发现个别学生的心理异常表现, 对症处理。特别是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并在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上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开展健康有益的公寓文化活动。我们制定的定期随机调整寝室制度, 扩大了学生的交际范围, 提高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锻炼了学生的适应能力, 加深了同学之间的了解, 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奠定了基础。

总之, 当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需加强, 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共同承担起这份责任, 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 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我们在这方面发现的问题还很多, 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

摘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结合目前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全面分析其问题的成因,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成因

参考文献

[1]赵冰川, 黄健, 凌平.师专学生群体心理状况的分析及对策[J].健康心理杂志.2004, 12 (1) ;61.

[2]王玉鹏.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原因初探[J].大众心理学.1992, (3) .

[3]王应杰.高校必须重视心理教育与发展咨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1, (3) .

[4]曲素艳.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调查及心理障碍成因分析[J].河北师范人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3, (1) .

[5]刘健.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1994, (2) .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篇5

一、中学生表现突出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对自己的品质、智力、能力等感到怀疑并做出过低评价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学校每年的新生大部分来自乡下,师资和办学条件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成绩远不及县城的学生。起跑线上的落后使他们产生自我否定的自卑心理。

2.焦虑抑郁心理。焦虑和抑郁心理都是中学生中较为常见的心理失调症。他们内心很孤独却又不愿意向同学或老师倾诉;而在学习方面,这些学生往往会无法集中精力,课堂上反应也比较迟缓。然而,这些学生却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对于成功的渴望,但由于对于失败和挫折的承受力较差,往往经不起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打击,周而复始,这些学生就长期生活在考试失利的痛苦和恐惧之中。

3.逆反心理。部分学生会对外界的刺激产生违背常态的反应,导致他们对于教师、家长的教育感到厌烦甚至逆反。有些学生,甚至故意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这在学生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种逆反心理。

4.厌学心理。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巨大,导致他们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下降,害怕考试等,进而演变成厌学心理。部分学校设立特重班、重点班、艺术特长班等,更加剧了普通班学生的厌学心理。

二、中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成因

1.学习的压力过大。在现行的中学教育体制当中,教学的知识重点与学生的学习动力都是以考大学为目标的。大学虽然扩招,但学生又面临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于是考重点、考名校就成了学生新的追求。

2.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及家庭环境等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心理成长有直接的影响。个别家长素质低,当着孩子面,出口成“脏”,甚至把大量时间浪费在打牌上,对孩子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有的家长用粗暴的教育方法,导致彼此缺乏感情交流。

3.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一些人认为“金钱万能”,没有精神寄托,缺乏崇高的理想,消极颓废心理严重。信息社会向学生提供了太多不良诱惑,如追星热、黄毒、黑社会暴力等。由于青少年思维活跃,喜欢标新立异,但有限的鉴别能力,有意无意中的耳濡目染,盲目模仿崇拜,多种心理疾病自然滋生出来。

4.学校教育的不当。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部分学校教育工作存在一些弊端。如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重行为表现轻心理过程等。

三、教师要帮助中学生消除心理问题

1.担当好“心理医生”的重任。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人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压力和竞争是常伴左右的,学生应该懂得把考试和学习看作是一种对阶段性成果的检测,而不是一个人成功或是失败的结论。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合理定位,并逐渐挖掘其自身潜力。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从而为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既不要过分自卑,也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再次,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调控。运动、听音乐是释放情绪较好的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参加体育运动或是听轻松的音乐,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能放松心情。

2.要扮演好“励志师”的角色。一是教师要时常鼓励学生。不管学生的情绪处于巅峰还是低谷的时候,教师都要予以鼓励。而且,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我进行调节与暗示,别人可以做到的事情只要努力他们也可以实现。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能提高斗志,树立自信心。二是要讲究鼓励方法。一般可以采取短期目标激励的方法,让学生在考试前为自己设定合理的预期目标,在考试后对比目标达成率。还可采用榜样激励法,把班级中的优秀学生作为学习的榜样,以此来鼓励学生。

3.要充分发挥“协调员”的作用。一是要与其他任课教师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任课教师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二是家校形成合力。教师要定期家访,通过学生在家的表现来全面地了解学生,同时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学生的状况也有所了解,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协作,使得教学目标方向一致,和衷共济。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篇6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 主观因素

现在的大学生, 刚入学时年龄普遍在二十岁左右, 虽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已基本形成, 但由于一直处于学校环境中, 对于人生及社会的认识处于初级阶段, 还无法以成熟视角去看待突发问题, 同时也无法完全做出理性的判断。大学生多数已经成年, 他们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评价已经达到了较高层次, 但仍会发生认知偏差, 可能会过高或过低的评价自己。[2]

(二) 客观因素

1. 社会因素

我国处于改革开放步伐加快、经济迅速发展的转型时期, 各种社会关系的复杂化, 较为突出的案例是不少大学生因交际困难而在虚拟网络世界寻找心理满足, 有些学生会深陷网络精彩之中, 久而久之将会影响大学生正常认知、情感及心理定位, 严重时可导致人格分裂等。[3]如今的社会结构已经发生巨变、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 导致毕业时就业状况和入学时天之骄子的心理预期差距太大, 会对大学高年级学生造成很大精神压力。

2. 家庭因素

(1) 父母的教养水平。当今社会, 家长普遍存在着一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对孩子要求过高, 甚至经常批评孩子。独生子女家庭中, 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满足孩子任意要求、放任孩子、缺少管束。父母教养水平的差异, 一方面可以成为大学生们勤奋学习的动力, 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大学生的心理负担。

(3) 家庭结构是否完整。我国许多家庭因父母双方离婚、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事情受到创伤, 家庭结构变得不再完整。从小生长于这种家庭的孩子不在少数, 其中大部分学生会存在心理问题, 这种影响会延续到大学甚至整个生命过程之中。

(4) 家庭经济状况。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由于城乡差别以及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的收入悬殊问题在高校学生中也表现出来。高校的贫困生无法逃避的现实是:在生活条件方面与大城市来的学生有很大的反差, 他们除了参与学业竞争外, 还得承受因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压力。

3. 学校因素[4]

(1)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滞后。现在各大高校并未真正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部分高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及咨询, 从而将不同的心理问题混为一谈;没有健全的心理辅导体系以及成熟的专业心理辅导人员, 只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后, 被动地进行诊疗并不能急早的发现及评定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动向。

(2) 生活环境改变。从中学进入大学, 学生过一种集体式的但又独立的生活。但由于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 许多人通常会因第一次离开父母而过不惯集体生活和缺乏一定的自理能力、常常倍感孤独寂寞而感到经常处于压抑和焦虑之中。

(3) 学习环境变化。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 经常会感到茫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在大学里, 学生之间的竞争不只是围绕着成绩, 还多了社交、学识、组织等内容。这时, 很多学生首先会对自己进行否定、变得不自信、比较消极, 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落差。

(4) 人际关系障碍。大学相对于中学而言, 是一个较为“开放”的场所, 它不仅容纳了来自不同文化、地域的学生, 而且这些学生的生活习惯等方面也迥然不同。学生之间在交往时的摩擦在所难免, 部分同学则由于与同学发生摩擦或冲突而焦虑、苦恼。出现了交往困难。

(5) 情感冲突。当代大学生渴望获得异性的友谊甚至是爱情, 由于他们存在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不平衡, 导致了心理晚熟与其生理早熟这一矛盾现象, 在解读“爱”时出现偏差。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策略[5]

(一) 提高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 各种深层次矛盾首次显露, 经济体制改革下的市场经济的消极方面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西方文化发生碰撞, 这些都增加了大学生成长的不稳定性。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的不断转型、中西文化的不断碰撞, 这样势必会导致当代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因此在这种新形势下, 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来说显得非常重要。

(二)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及监督

国家颁布了相关文件以来,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地得到加强, 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际需求仍未得到满足。为了达到实际要求, 应加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 对专职心理咨询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适当添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要的必要设备并扩充心理教师队伍。

(三) 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6]

1. 适时开展心理健康调查

心理健康调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手段和根据, 它起到了心理卫生的宣传作用, 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大学中要及时的通过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等形式, 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 从而整体把握他们身心健康状况, 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为学校制定有关教育管理政策提供参考资料。尽量做到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与预防, 并向他们提供及时的帮助, 防范于未然, 真正做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2. 加强大学生自我心理的调节和控制

一是要让大学生正确地评价和认识自己, 清醒地认识到并勇敢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接受现实自我, 为实现理想自我而不懈努力;二是要做好大学生利用网络的引导工作, 逐渐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更好地解决自身问题;三是要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心理互助。心理互助特别是同伴之间的心理互助不仅能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而且还能使得大学生心理更加和谐。因此, 高校应该通过大学生同伴心理互助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并把它作为自我教育的内容。

3. 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诊治与咨询

加强高校心理教师队伍建设、补充适当人员, 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教师等进行专业培训, 使他们及时把握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动向掌握他们的内心动态, 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咨询服务。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合理宣泄及调试:让学生学会转移注意力, 会正确宣泄自我的不良情绪。为摆脱不良的心理困境, 大学生要做到:一是建立有规律的生活, 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严格按照该表进行生活及学习。正确对待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二是进行体育锻炼, 通过各项有益活动, 锻炼身心, 增强自身的心理抗压能力。

三、结束语

总体来说, 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学校、家庭、社会及自身的各种压力。大学生是社会的希望和栋梁, 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关系到社会发展更关系到国家振兴。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象牙塔”, 是培养身心健康学生的关键所在, 当代高校教育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整合各方面力量, 以培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大学生而努力, 从而实现校园到社会的衔接。

摘要:近年来,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该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及高校的广泛关注。从主观及客观因素方面, 初步探究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疏导大学生心理问题社会要提高对大学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性的认识, 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及监督, 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段元梅.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预防[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9.

[2]王绍文.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学习工作的介入[J].法制与社会, 2012 (27) .

[3]袁铌.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性干预的探索[J].文教资料, 2012 (24) .

[4]李红海.资助体系运行中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12 (19) .

[5]高红霞.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探究[J].才智, 2012 (4) .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篇7

一、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个承载了家庭、社会高期望值的群体, 大学生对自我的定位往往较高, 这使得他们的成才愿望非常迫切。但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却处于相对来说不太成熟的阶段, 适应能力较差, 这种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本身就容易引发心理方面的一些问题。而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背景的特殊性, 过早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 心理方面出现一些障碍和问题在所难免。主要表现在:

(一) 自卑、自尊与敏感并存

贫困大学生多数来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信息相对闭塞的地区, 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他们通过自身的艰苦努力步入大学校门, 往往被当地人视为骄傲和榜样。进入大学后, 他们自身也会对学习目标有较高的定位, 这种高期望值和贫困生自我的高定位, 会让贫困生在心理上压力比较大。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 在同学中树立威信。但是, 由于家庭贫困, 他们又不得不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用于勤工助学, 进而又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 加之原有的经济反差和经济因素造成的思想包袱, 贫困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会瞬间激化, 从而产生自责心理, 原有的自尊感便会转化为自卑。因此, 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 贫困大学生的内心显得尤为敏感, 对于其他同学讨论的内容, 他们会习惯性地将自己的一些处境对号入座。他们会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尊, 渴望交流但又不会轻易将自己心里的秘密告诉他人, 在人际交往中常感到不被理解, 对别人的评价也比较介怀。在他们敏感的内心世界, 自尊心与自卑感交织。

(二) 焦虑、抑郁与矛盾心理

贫困生一般都是经过艰苦环境的成长磨练的, 他们希望靠自己的不懈努力, 特别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来换取一个好的前程, 他们中的很多人把读书当做自己摆脱现状的唯一途径。然而, 进入大学后, 面对校园中贫富悬殊的现状, 特别是当“高手林立”而学业差距不明显的现状, 使他们平日引以为豪的闪光点逐渐失去时, 强烈的挫败感便油然而生。随着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 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逐年增大, 对于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不到好工作的担心成为令他们头疼的问题, 对前途的不确定性使他们感到十分焦虑。有调查显示, 因贫困导致心理抑郁的大学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当现实与理想产生的差距较大时, 他们时常会产生莫名的低落情绪, 而对自己情绪的过分压抑会让自己变得易怒和焦虑。还有一部分抑郁情绪是由于情感因素造成的, 有些贫困生对异性有仰慕之情, 但迫于自己的现状羞于表白, 不敢主动接近, 他们更担心由于表白遭到拒绝后同学们的嘲笑, 从而产生了男女情感方面的抑郁心理。

(三) 人际交往障碍

出于自卑以及生活经历等原因, 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独立、孤僻的特点, 他们遇事比较有主见, 在学习与生活中也多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和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但这种独立性又容易转化为性格上的孤僻和封闭, 他们独来独往, 不愿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更不愿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在内心渴望融入同学的圈子, 但在交往中却显得比较被动和敏感, 在面对某些无心伤害之语时, 他们出于保护会将自己封闭起来, 从而给人留下不合群的冷漠印象。在遇到困难时, 他们往往选择一个人承受, 而不会求助于老师或同学。渴望交往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回避交往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他们内向封闭的心理, 从而遭遇人际交往的障碍。作为在校大学生, 他们的年龄多数在20岁左右, 正处于心理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障碍容易在内心形成一种封闭心理。

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人的主观需求和动机同客观现实之间经常存在着种种矛盾, 正是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构成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主观因素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观因素与个体的认知密切相关。根据心理认知治疗理论, 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认知假设往往影响人们对于事物的评价, 这种认知假设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 不易察觉却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这种潜意识一旦被某种严峻的生活现实激活, 则会在大脑中出现情绪抑郁和焦虑等障碍。主要表现在:首先, 部分贫困生对自身弱势形成的归因偏差导致了不平衡的心态。能否正确看待自身贫困的形成原因, 直接关系到贫困生心理健康与否。正确的归因产生积极上进的心态, 反之则容易走向消极。在现实中, 他们将贫困的原因片面地归结为客观因素导致, 更多的抱怨体制改革与政策欠缺。其次, 既成的劣势事实加剧了自卑心理。有些贫困生在抱怨社会不公的同时, 又习惯于认命, 将贫困归结于家人和自己的能力缺乏, 这使得他们自降身价, 缺乏抗争的勇气和生活的激情, 给整个人生涂上一层灰色的基调。再次, 高抱负与低容忍力造成了挫折心理的形成。多数贫困生对通过上大学改变自己命运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值, 这种期望与现实之间的适当差距对个人有着明显的激励作用, 但过高的期望则很容易导致挫折感的产生, 甚至使个体意志消沉, 行为失常。

(二) 客观因素

除了贫困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之外, 也有很多纷杂的外部环境造成的困境与限制。具体表现在:首先, 是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造成贫困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巨大的学费开支和日益上涨的生活费开支, 无疑会给贫困大学生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 来自校方催款的压力以及还贷的压力经常交织在一起, 使贫困生经常处于矛盾之中。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 校园中无处不在的消费热点和相互攀比的消费心态, 又无时无刻地冲击着贫困生的心理, 这在无形中又给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增添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其次, 是教育因素。多数贫困大学生来自偏远地区, 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考入大学。然而, 受到农村原有文化和教育环境以及应试教育的限制, 许多贫困生在进入大学后发现, 他们和其他同学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劣质的教育环境使他们显得缺乏个性, 而且综合素质较差。进入大学以后, 浓厚的校园文化活动驱使他们尽快融入主流校园生活, 这对他们来说是需要付出一定艰辛的, 贫困生自身的素质差异和融入主流的愿望之间的矛盾常常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最后, 是社会因素。随着西方经济个人主义哲学的流行, 社会上开始弥漫着一种观念, 即贫穷是个人的懒惰与能力的缺乏造成的, 社会上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将贫困完全视为个人问题的集合。在市场经济的推波助澜下, 金钱逐渐变成衡量一切社会文化的标准, 人际关系开始变得势利而冷漠。社会上流传的这些观念, 无疑会给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负担。

三、贫困生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基于贫困大学生因经济贫困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以及高校等多个层面建构一整套系统的管理方式, 把物质解困和精神解困结合起来, 开发贫困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帮助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一) 完善和落实经济资助政策

要帮助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经济资助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目前, 学校主要依靠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制度来解决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 但奖、助学金的覆盖范围明显太小, 大部分贫困生还是依靠助学贷款来解决经济问题。在财政收入相对充足的情况下, 各级政府部门应在原有基础上, 加大对贫困生的帮扶力度, 提高相应的资金投入, 争取使得奖助比例与贫困生比例保持均衡。此外, 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学生资助机构, 负责制订、落实和完善贫困大学生帮扶的各项政策, 加大对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等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力度, 发挥学校的舆论优势, 积极鼓励和争取社会团体、企业或者个人在高校设立奖、助学金, 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高等学校应切实负起责任, 充分利用国家对大学生“奖勤助贷补”的相关政策, 使贫困大学生能够得到完成学业和正常生活所需要的经济保障, 消除他们因经济负担而产生的心理焦虑。

(二) 加强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

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 仅靠物质上的资助显然是不够的, 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应建立心理健康咨询的专门机构, 并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老师进行心理问题咨询和帮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虽有较快发展, 但是这项工作的基础仍然相当薄弱, 尤其是针对一些像贫困生这样的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弱势更加明显。贫困大学生是一个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 但社会和学校对于他们“心理贫困”的关注显然还不够。当前, 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帮扶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高校应提高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将此项工作作为学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 组织专人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况, 充分利用好网络、新媒体等新手段的积极作用, 动态把握其心理特点和需求。同时, 相关部门应定期邀请大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开设心理辅导讲座,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和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引导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 针对不同对象的心理问题特点, 有的放矢, 消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心理, 通过情绪调控帮助他们降低内心的焦虑心态。另外, 高等学校也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在学习、生活、创业、工作经历上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校友或社会人士进行现身说法, 通过他们的奋斗经历和成功经验, 用这种示范作用去感染贫困生, 帮助他们走出心理低谷。

(三) 多种方式提升综合素质

经济资助和心理帮扶不是助困的全部。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后顾之忧和心理上的负担之后, 高等学校应教育贫困大学生以自我发展为起点, 培养其自强、自立、自信、自尊的品质, 激活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动力。大学阶段是贫困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深他们对于招生制度、学费制度、国家助学政策、学校资助体系等方面政策的理解, 引导他们正确处理自身成长成才和解决经济困难之间的关系,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贫困现象以及贫困现象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与挑战。此外, 高校还应就政府和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和关爱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感恩教育, 将其作为贫困生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倡导他们把学习、做事和做人统一起来, 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乐观的处世方式、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使他们在享受资助的同时, 学会用爱心回报社会。

综上所述,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只有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才能帮助贫困生走出困境, 健康成才。

摘要:近年来,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 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探索其心理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 将有助于全面做好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各项工作。本文针对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从完善和落实经济资助政策、加强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以及提升贫困生综合素质等角度提出解决途径。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问题,高等学校

参考文献

[1]周学军.民办高校学生资助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9) .

[2]张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救助[J].江苏高教, 2012 (1) .

[3]肖琼, 薛保勤.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劣势及干预建议[J].中国青年研究, 2007 (1) .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篇8

任何心理问题都有其诱发的原因, 那么, 诱发大学生心理疾患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认为可以分为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方面。外界因素又主要有社会, 家庭, 学校等三个方面。个体自身因素主要是指个体适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在此, 本文仅从外界因素这一角度来分析原因, 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心理问题的外在成因

1、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改革开发的步伐不断加快。网络时代的到来。迅速涌现的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 给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各种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 多元化使人们的竞争更加的激烈。复杂的社会现象严重了影响到了高校, 影响到了学生对人生价值取向的正确树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使在高校的大学生对未来的生活状态越来越迷惘, 压力感和紧迫感也日趋强烈。社会结构发生巨大的变革, 在这个动荡时期, 法制法规还不健全, 社会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现象, 如享乐主义, 拜金主义, 网络时代带来的网络诈骗等。丰富的信息渠道, 纷繁复杂的人生价值取向, 严重的影响的青少年对正确人生观, 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使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多元性, 不稳定性, 给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2、家庭因素

大学生世界观, 人生观的形成是以其少儿时期的思想, 观念为基础的。可见, 家庭教育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的不可忽视, 也是无可取代的。

家庭背景对学生个体的影响:在农村出生和在城市出生的孩子, 由于生活背景和家庭经济条件的差异, 他们的人生机遇不同, 会造成不同的命运。

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个体的影响:父母处事态度, 生活方式等家庭氛围的影响, 对学生从小树立良好的品行起着积极的作用。家庭经济的差异对学生个体的影响:家庭贫困的学生是心理的弱势群体, 他们对于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无力支出, 加之与其他同学的攀比心理, 无形之中加大了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 使其精神上和物质上都不能满足个体需求, 自尊心收到挫伤。

3、学校因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滞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 但还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 因此, 高校在大学生人格的形成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相对滞后, 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被混同于一般的思想问题, 没有引起重视和专门的心理咨询师进行辅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各个高校还没有系统正规的普及, 即使有老师的传授, 也只是一味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并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和核心内容。心理辅导人员不够系统和专业, 并不能将心理咨询和辅导形成体系。不能主动的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只是被动对学生进行的诊疗和初步的帮助。

心理问题的帮扶工作是长期而有效的, 心理弱势的群体并不愿意在公众的场合寻求帮助, 他们害怕别人歧视的目光, 并有很强的自尊心, 内心封闭, 不愿与人沟通, 这就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细心观察, 爱心沟通, 长期帮扶的素质, 多鼓励, 多表扬, 多关心, 使其达到真正的“健康”学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在这一特殊环境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对策

1、呼吁社会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良好生存空间。

加大宣传力度, 给予心理健康的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 帮助和理解。从小的家庭方面说, 为人父母, 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 健康的家庭氛围, 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讲究方法, 平等对话, 互相尊重, 不溺爱, 不娇生惯养。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也是当今值得探究的重要课题。

2、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一个人

健康心理的形成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高校角度来说, 一是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在课程安排上, 要贯彻素质教育的原则, 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大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 要引导大学生从正面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指导。促使学生自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二是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校园氛围,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为同学增进友谊, 提高相互协作意识, 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和心理素质的培养有促进作用;三是完善高校的心理咨询, 帮扶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的自身水平。利用网络, 社团等有效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心灵交流的平台, 即使的发现, 消除大学生思想的不安定因素, 加强人与人的沟通。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总之,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升大学生个体心理素质为主旨, 本着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为根本出发点, 在日常生活中, 积极的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健全的人格的形成, 进而实现大学从校园到社会的进一步接轨, 为实现其价值观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越来越高。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与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仅从大学生心理问题外界因素来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篇9

(1) “审时度势, 厚积薄发”的先就业后择业心理。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 受学习专业以及工作经验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他们寄希望于临时安顿下来, 待积累经验后, 能重新获得较好的二次就业。毋庸置疑, 这种就业后再择业的过渡性择业心理, 是当代大学生从理想趋于理智的心理表现。

(2)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实力求职心理。随着人才市场运作机制的完善, 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择业时都持一种“凭实力说话”的观念, 靠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去寻求理想中意的职业, 然后同个人能力、社会关系与家庭背景等因素的相互结合, 是很必要的影响因素。

(3) “天生我材必有用”、“爱拼才会赢”的自主创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和鼓励艰苦创业的倡导下, 部分创业意识较强的大学生利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优势自主创业。这种心理非常适合现代社会急需扩大劳动就业机会的形式, 也有利于大学生自身广泛的实现人生价值。

2 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不良心理分析

(1) “患得患失, 无的放矢”的紧张焦虑心理。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 过度焦虑引起的紧张、不愉快乃至恐惧的期待情绪, 会使人处于极度敏感的自我封闭状态。由于对前景无法准确判断, 因此在择业时缺乏理性思考, 存在“杞人忧天, 优柔寡断”的现象, 行动上漫无目的, 造成精神上紧张压抑、消沉茫然等现象, 严重影响着求职状态。

(2) “身无所长, 技不如人”的自卑怯弱心理。自卑心理表现在对自己的行为能力不敢肯定, 不能正确定位。部分大学生由于择业初期受挫, 在求职过程中面对竞争对手时缩手缩脚, 怀疑否定自己的能力, 由于心理羞怯自卑的原因, 从而在择业时往往不能充分展示、推销自己, 对前途失去信心, 持消极逃避态度。这对大学生求职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 “一叶障目, 随波逐流”的盲目从众心理。长期的学校群体生活, 促进了学生处理事情的从众原则导向。因此, 不少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也一如既往地坚持“群帮性“原则, “鸭子过河随大流”, 别人找什么工作, 自己也跟着去找什么工作, 根本不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 更不去分析社会的需求和将来的发展, 盲目从众, 贻误了良好的求职机会。

(4) “浮夸骄躁, 骄奢淫逸”的虚荣攀比心理。有的大学生缺乏自我客观分析, 脱离现实, 幻想舒适、高薪的就业趋向, 在择业定位的时候, 老是拿自己和别人的工作待遇为标准进行比较, 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另外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时追求安逸清闲、洒脱自在的享受心理, 宁可待业也不干“艰苦”的工作, 缺乏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3 大学生产生各种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社会因素:现代社会人才机制的运行, 导致扩招剧增的大学毕业生与就业岗位严重失调。社会上的不正之风, 对毕业生就业心理产生巨大冲击, 使一些学生心态失衡, 产生焦虑、急躁、偏执和抑郁心理。

(2) 学校因素: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政策教育, 缺少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训练, 缺乏健康心理疏导, 大多数毕业生缺乏竞争综合能力, 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 因此产生了偏执、自负等不良心理。

(3) 家庭因素:家庭的职业定位、社会背景等因素, 促使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了一定的依赖心理。传统价值观念的改变, 导致学生择业时急功近利, 虚荣心理严重, 缺乏职业责任意识、忽视职业的深层价值。

(4) 自身因素: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的特殊群体, 由于社会阅历比较浅, 心理发展尚不稳定, 不善于甄别问题和分析问题, 不能正确自我定位、心理承受力差, 所以会产生盲目轻率的自卑心理。

4 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 努力推动经济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端经济、知识密集型产业, 积极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延展学生择业岗位, 保障大学生就业岗位的稳定。

(2) 构建大学生人才就业政策法规, 完善人才交流市场的监管机制, 对招聘单位进行资格认定, 建立良好的人才市场运行秩序, 优化用人制度环境, 反对就业歧视, 使大学生就业真正走向市场化、法制化。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篇10

关键词:职校生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7

一、职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角色转换和环境改变带来的心理压力

进入职业学校,每个学生都要经历角色的转换与适应环境的过程。对新的环境、人际关系、教学模式不适应,就会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如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所以应该特别注重对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失衡期,成功地实现角色转换。

2、交际引起的心理压力

在中职学校,交往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大家来自不同乡镇,成长环境不同,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生活习惯及不同的认知标准,学生之间的磨合成为一个新问题。他们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有的同学有自闭倾向,不愿与人交往。导致学生交际困难有以下几个原因: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溺爱,变得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缺乏合作精神,不懂得尊重他人等等。由于交际困难,一方面导致学生产生自闭心理,另一方面由于无倾诉对象,产生抑郁,缺乏自信,会加重心理压力。

3、择业引起的心理压力

当前,学校推荐就业和自主择业已成为职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大,毕业时的就业状况和入学时的心理预期差距较大。同时,面对求职时理想与现实、专业和爱好、职业地域与薪酬待遇等方面的矛盾,使学生无所适从,既急于毕业又害怕毕业,使他们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形成心理压力。

4、恋爱受挫造成苦闷心理

中职学生由于性意识的增强,渴望与异性交友恋爱,但由于他们心理未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理想中的交友恋爱与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经常发生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心理障碍。失恋导致学生心理苦闷,影响学业,造成心理障碍,更有甚者出现心理变态或轻生心理。

5、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不少学生一方面因交际困难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上网成瘾,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不愿与人面对面交流,久而久之,会影响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成长。

二、影响中职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

中职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既有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自身素质的问题。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教养态度、教育方式等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对学生的性格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育轻思想心理教育的现象,导致多数学生适应能力、协调能力、受挫能力差。

2、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会产生直接影响。由于应试教育造成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生活紧张而使学生产生巨大心理压力,从而产生压抑、烦躁、缺乏生活情趣、性格不开朗等心理倾向,尤其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经历中考的失败,感到自卑、忧虑、孤独的现象更为普遍。

3、社会环境的影响

变化剧烈的社会大环境,时刻影响着在校学生。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的巨大变化,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不断提高,择业的困难,使得职校学生无所适从,容易产生困惑、迷茫和不满、内疚等心理。

4、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影响

影響和制约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有:第一,部分学生存在人格缺陷。表现为孤独、冷漠、多疑、冲动、固执、以自我为中心等,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导致难与人相处;强迫型人格障碍导致过分自我束缚,处处怀疑,常常紧张,苦闷和焦虑;自恋型人格障碍导致自负,不接受批评和建议,人际关系困难。第二,自我意识缺乏客观性和正确性。许多学生期望值过高,偏离实际,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第三,缺乏科学的社会认知。对社会缺乏科学、全面、正确的认知,受到社会消极因素影响较多而产生悲观消沉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篇11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 利益格局差距日益加深, 日新月异的社会变迁引发出来的心理问题也逐年增加。当代大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综合素质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自身发展, 还关系到全民的素质提高, 更对跨世纪人才的培养有着决定性作用。专家指出,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逐渐增多, 值得整个社会共同关注。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精神卫生中心公布的一项数据调查显示, 10%~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大量调查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是由于自卑、狭隘、焦虑、强迫、怯懦、抑郁、嫉妒、敌对、猜疑以及神经衰弱等心理障碍引起的, 所以必须果断解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防止发病范围进一步扩大和蔓延。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从以上现状中不难看出, 我国大学生之所以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素质问题, 和他们所在的社会环境以及当前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当今社会的剧烈变革给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与冲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复杂、强烈, 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不适。

大多数大学生在中学时代经历的都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两点一线的生活, 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考入大学以后, 环境上发生变化, 生活上需要自理, 学习上需要独立, 同学们又来自全国各地, 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 导致很多学生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 容易产生孤独感。

2. 学习压力。

从中学到大学, 是一个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过程。大多数人进入大学后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方法不适应或所学专业和自己的兴趣相抵触, 造成学习成绩不理想, 在心理上产生压力和不平衡感, 甚至面临休学、退学等现象。

3. 交往问题。

大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而敏感, 他们对友情、爱情有着无限的渴望, 在情感上也容易感到迷惑和失落, 情感关系处理不好, 就会出现各种负面情绪, 容易导致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根据某统计数据的结果, 可以了解到, 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为人际交往感到困惑, 其中还有少数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兴趣爱好, 这些不同造成的差异, 使得有些学生对人际交往产生了戒备心理, 这种戒备与渴望交往的矛盾, 也是当前部分大学生产生失落和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就业困扰。

大学生常常对未来有美丽的憧憬, 向往美好的生活。然而,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就业难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不能正确地自我分析、自我定位和自我评价, 就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因此很多大学生对未来和前途充满迷惑。如何在就业困难的大环境中寻找自我发展, 成为大学生必须面对的严峻考验。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决定人的心理素质, 所以心理素质的提高自然就离不开专业的教育与训练。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高校应该致力构建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专业教育队伍建设为后盾、以学校心理咨询为保障、以为学生解决后顾之忧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以便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校的和谐稳定。

1.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创造良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大学生学习、生活离不开校园, 而校园文化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 也是一种隐性的德育课程。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激发斗志、规范思想行为, 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学校可以通过美化校园环境, 增设健康向上的活动场所,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重视校园媒体宣传, 提供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 来满足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为他们展示才华、抒发激情、提高竞争力、获取自信提供平台。

2. 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

专业知识的掌握决定心理素质的提高, 开展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关键在于把握好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高校应将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作为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水平的主要手段。在学习心理学与心理卫生知识的同时, 还需要加强心理健康训练, 使大学生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 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 增强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 提高自我保健的水平。

3. 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群体特殊, 教学内容专业, 单一的教学体系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综合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专业工作队伍。各高校可以通过专、兼、聘等各种形式,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 兼职教师为辅的专业团队。通过定期开展对专业团队教师的业务培训, 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各高校还要以强大的专业教育团队为后盾, 通过扎实的课堂教学、丰富的心理教育活动、建立网络心育、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

4.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的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心理障碍 (包括焦虑及焦虑症) 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设置心理咨询机构, 配置专业人员, 保证活动场所以及物资、经费到位,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询平台, 已成为各高校必须面对的共同课题。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在适应、人际交往、情绪、性格等各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 减轻就业困扰, 还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开发潜能, 超越自己。

5. 做好择业与就业指导。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就业形式在日益更新, 市场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在这样严峻的就业环境下, 学校应积极开展就业咨询及指导工作, 为学生消除在激烈竞争下的心理压力。首先要帮助学生完成从校园向社会的顺利过渡, 实现心理上的转变与适应;其次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 为他们开辟就业渠道, 争取就业机会;再次可以结合社会实际需要开设一些关于就业的专题讲座, 拓宽学生的视野,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这些工作地开展与落实, 学生将会克服自卑与恐惧心理, 大胆、积极地迎接社会对他们的考验。

参考文献

[1]张大均, 吴明霞.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空心薄壁高墩施工技术下一篇:防止外墙渗漏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