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问题与成因

2024-06-03

存在问题与成因(共12篇)

存在问题与成因 篇1

1 当前企业消防人员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一大批现代化企业迅速成长壮大,对企业消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和要求,但由于企业消防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未能很好解决,影响了企业消防工作的落实。据调查资料显示,当前企业消防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很不适应企业发展对消防工作的客观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业务上,绝大部分企业消防人员的文化程度低于本企业的平均水平。具有正规大学文凭的甚至一个也没有,缺乏起码的文字水平,不能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结合本企业实际组织草拟文件,工作摸不着规律,常年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二是在技术上,许多企业消防人员对消防技术不懂或懂得甚少,对现代化的消防设施设备基本不会管理使用和维护保养,发生故障不会排除,使其成了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摆设品”。三是在思想上,有些企业的消防人员不能正确对待工作分工,存在干消防工作出力不讨好的思想,缺乏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

2 影响企业消防素质提高的原因

造成企业消防人员素质偏低的原因有主要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些企业特别是有些大中型企业的重点防火单位,不能正确理解《企业法》赋予的权力和义务,在短期行为和趁当权捞一把思想的驱使下,借企业改制,关、停、并、转机构,削弱了消防力量。企业消防组织机构不健全是影响消防人员素质提高的重要原因。二是消防人员更换频繁。新上任的消防人员“隔行如隔山”,有的根本就不懂消防,难以胜任本职工作。三是“责、权、利”激励机制不落实,许多企业对消防人员所取得的成绩与所应得的报酬不能很好地挂钩,分配不公,消防人员不能按劳获得应得的同等待遇,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消防人员素质的提高。四是教育培训不规范。企业本身受条件限制,当前基本上难以对本企业消防人员进行有效的自培;当地消防主管部门对社会有关成员的培训,由于力量不足,培训时间短,教材不系统,不规范,缺乏特色和个性化、连续性,达不到专业化培训层次标准,情况表明,对企业消防人员的培训体制有待进一步改革。

3 提高企业消防人员素质的对策

提高企业消防人员素质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其中建立健全一整套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各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企业消防管理运行新机制,非常重要而不可或缺。

3.1 企业消防投入机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提高企业消防人员素质必须舍得投入,满足企业经济对消防的要求。一是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把企业消防建设纳入企业经济建设总体规划,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同步发展。二是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规模、消防能力、防火等级等实际情况,科学确定企业消防力量投入,按适当比例实施合理有效的投入。三是企业应根据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张,发展前景和趋势,适应形势需要,适时调整企业消防结构、布局,不断增加消防力量投入。四是重视消防机构的投入,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及其重点防火单位,应按规定建立健全自己的消防机构,赋予必要的权力,使其真正履行好消防安全职责。五是建立和完善企业消防及人员风险投资基金,解除其后顾之忧。

3.2 企业消防人员培训机制

搞好企业消防人员培训是提高其素质的基本途径,根据当前企业消防人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搞好企业消防人员培训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企业消防人员的培训,即企业创造条件自培、鼓励消防人员自学成才,送院校深造,当地消防部门定期进行培(轮)训等;二是编制规范的不同层次的系统化、个性化、专业化的企业消防人员培训教材,理论与实践同举共茂,侧重于企业消防的急用和实用性;三是建立企业消防人员“双重”任用制度,保持企业消防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对企业消防人员的聘用、解聘、转岗等工作变动,不能企业一方说了就算,应由企业上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批准。四是根据知识经济的要求和消防事业的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消防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再教育和适度超前教育,促进其素质不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3 企业消防人员激励约束机制

企业消防人员是企业消防工作的主体和直接操纵者,是企业安全的骨干力量和主力军,充分发挥好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至关重要。一方面,企业消防人员要从思想上、业务上、技术上加强自身建设,正确对待工作分工,树立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消防科学知识,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尽快成为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另一方面,企业应完善奖惩严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包括消防人员在内的企业员工一视同仁。要严格兑现安全责任制中的奖惩条款,重奖自学成才和做出突出贡献的消防工作人员,切实做到“责、权、利、荣”落实到人到位,调动他们以满腔热忱的工作态度投入企业消防事业中,为确保企业安全做出积极的贡献。

3.4 企业法人代表全面责任运行机制

企业消防建设投入机制和消防人员培训及激励约束机制,能否建立健全和有效地动作,最关键的因素取决于企业法人代表及其态度。客观事实说明,法人代表对消防工作重视与否,关系企业消防工作的成败。企业应建立健全法人代表全面责任运行机制,正确理解厂长(经理)负责制,履行“企业法”赋予的全面责任,即不仅要履行生产经营责任,还要相应履行安全责任,确保企业在良好的安全环境中快速、健康地发展。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企业改革“关、停、并、转”机构中,要“刀下留情”,对消防安全保卫科室要“网开一面”,为企业安全保留一个不可空缺的位子。

3.5 社会各界多轮联动机制

企业消防人员素质的提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充分发挥好各有关方面的职能作用。

3.5.1 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通过对企业消防实施主导管理以促进消防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种管理不是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对企业的大包大揽,而主要是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宣传等手段进行宏观指导和监督:一是在法律手段方面,通过制定法规、条例约束企业行为。鉴于《消防法》在涉及企业方面的条款不够具体详细,有必要随着形势的发展在消防母法《消防法》的基础上,相应制定子法《企业消防法》或《企业消防条例》等法规,其中对企业消防机构的设置,消防人员的编制等方面要进行明确的条款规定。二是在行政手段方面,通过制定和下发通告、通知、规划、方案等行政措施,直接指导企业消防安全工作及其消防人员培训活动的开展。三是在经济手段方面,主要是运用税收、利润、信贷、资金、工资等经济杠杆的作用,对企业贯彻落实消防法规及其消防人员培训情况按规定进行必要的奖惩。四是在宣传手段方面,运用各种媒体和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为企业消防工作及其人员素质的培训提供舆论支持,对贯彻消防法规不力,消防人员素质低下,不能完成消防工作任务,造成重大损失和不良影响的企业,给予曝光批评,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氛围。

3.5.2 充分发挥当地消防部门的监督作用

当地消防部门应根据消防法规赋予的权力和义务,坚决排除一切干扰,勇敢地担负起对各企业的执法监督。要建立健全企业消防档案,全面掌握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及重点防火单位的消防情况;要按规定监督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消防机构,配足配齐消防人员,搞好消防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业绩和职称评定;要关怀并为企业消防人员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对长期战斗在企业消防第一线的消防人员,对在企业消防工作突出贡献的消防工作者,应积极推荐给政府给予奖励,符合条件的可报请“劳模”等荣誉称号,提高企业消防人员在企业和社会上的地位;要按有关规定把好对企业消防人员的聘用、解聘、转岗关,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有必要打破地区、行业、部门和企业界限,实施消防人才交流,把优秀的消防人才推荐到大中型、特大型和重点防火单位任要职,使他们在新的岗位和工作环境中充分发挥优势效应和作用。

3.5.3 充分发挥院校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

我国“十五”发展规划提出教育要适度超前发展,但当前我国消防教育特别是对企业消防人员的专业教育培训严重滞后,企业消防人员大专学历层次的教育还未提到应有位置来研究和解决,很不适应企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客观上要求我国各类院校在改革中应把企业消防人才培养纳入运行轨道。院校有良好的教育培训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不可取代的作用,完全可以在人才培养中向企业消防专业延伸,为企业不断输送消防管理和技术人才,使企业逐步改变消防人才“断层”的落后状态,不断步入一个与现代企业经济和现代企业消防相适应的全新阶段。

摘要:分析了当前企业消防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影响企业消防人员素质提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企业消防人员素质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消防人员,素质,问题,原因,对策

存在问题与成因 篇2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 者:陈卫中  作者单位: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广东,汕头,515078 刊 名:成人教育  PKU英文刊名:ADULT EDUCATION 年,卷(期):2007 “”(10) 分类号:G718.5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学质量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存在问题与成因 篇3

一、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影响

1998年高校扩招后。高校毕业生日渐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愈显突出。2009年总数将达到611万人。去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雪上加霜,大学毕业生就业遭遇寒冬。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2009年全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不容乐观。企业关闭、裁员,就业岗位减少,加剧了就业形势困难,同时也影响到国家可以用来促进就业的财政支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二、高校人才培养结构的不合理性

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上的不合理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即结构性失业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目前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1、专业设置的不合理

目前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不能有效地按市场需求来调整,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变化错位。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往往是根据自身条件,有什么老师,就开什么专业,不管市场是否需求。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或者是按招生当年的市场需要大规模扩招某些专业的学生,4年以后市场是否能完全吸纳则很难把握。这就从源头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本来就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高等教育却往往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及时地进行主动调整,进一步扩大了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在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劳动力市场需求最多的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然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很大程度上还没有实现合理的变革与转型,没有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与需求结构相吻合的劳动力供给的实践性突破。

2、综合素质的培养存在严重缺欠

持续的大规模扩招必然大幅度降低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从而使培养质量受到影响,高校办学条件日趋紧张,生均办学经费逐年下降。但迫于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多数高校选择了外延式扩张发展的道路。这些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不少课程知识老化、陈旧;在教学方式上,以教材、教室、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长久以来始终没有彻底打破,教师主宰整个课堂,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无法进行深入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实践技能培养,应试教育、单纯的知识教育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成为影响学生自身发展的瓶颈因素。比如,很少有充足的经费保证学生实习和实践教学,很少组织学生进行与专业有关的社会实践或其他社会活动。面对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心理素质差等,对岗位不了解,对生产一线的技术水平和工作性质没有正确认识,由此也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的现象。

三、政府在宏观调控上存在制度缺位

1、人事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据调查,不少中小型私营企业急需大学水平的管理技术人才,却因没有申报用人指标的途径,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派遣、户口、档案等问题,不能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享受平等的“公民待遇”。导致一些毕业生担心身份、待遇、今后发展受影响不敢或不能签约,企业也因招不到人才望才兴叹。同时,基层和西部地区急需各类大学毕业生就业,现行户籍管理制度规定,如果大学毕业生应聘去基层工作,他们的户口和档案就将一并派遣到工作地,再流动就会碰到制度性障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形成,制约了就业选择。这些现象都表明,我国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与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尚无较顺畅灵活的机制对接。

2、优质公共服务缺位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出现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直接见面、双向选择的工作格局,市场机制在人才选择和使用上发挥了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一些“双选会”、“网上招聘”、“订单式”培养模式相继出现,丰富和发展了就业工作社会化、多元化渠道。但是,随着供求比例的日益失衡,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和机制缺乏统一、规范、高效的运行保障。就业市场往往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战,有人事部门举办的就业人才市场,有教育部门举办的就业人才市场,还有劳动部门举办的人才市场。这就造成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重复性奔波,既浪费了时间,也增加了成本,甚至还贻误了时机,影响了学业。

四、用人单位不合理的用人观念

1、用人单位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大学毕业生固然不仅要有宽博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各种各样的综合技能。但目前用人单位盲目地提高用人要求。把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合格证书等都列入基本应聘条件之中,个别甚至出现对相貌、身高的歧视性条件要求的极端现象。导致国家规范的大学生就业各项要求在实际执行中出现偏差和走形,影响了就业工作的组织和开展。

2、用人单位青睐高学历现象严重

继本科扩招后出现研究生扩招,“海归人才”成为“海待”,就业市场中高学历人才积压严重。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大量海外学子在国外难求一职,纷纷回涌。大环境影响下,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市场成为买方市场,单位不愁招不到人才,提高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有些适于专科生的职位被本科生占据,有些适合于本科生的职位被研究生所占据。造成了严重的学历浪费现象。

五、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狭隘性

1、精英化的就业观念

据调查,毕业生感兴趣的三类单位分别是外企、国企和政府机关,比例达到70%,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集中在1000~3000元。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期望值有所降低,但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还是认为学生的期望值偏高,两者之间差异大

2、就业订终身的观念一定程度上存在

应试教育和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分配体制,长期影响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铁饭碗”的传统意义尽管已经破除,但“铁饭碗”的意识并未完全根除,一定程度上,饭碗是铁的甚至是金的成为就业的重要导向反而愈演愈烈。有的大学生停留在社会更多地给予和机会的等待和认识上。对自身迎接挑战、回报社会缺乏内应力。

六、社会不良现象的存在

就业靠关系,有没有出路决定于有没有关系的现象比较广泛存在。有些在校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却因在找工作时没有社会关系而被一些单位拒之门外。相反,一些在校期间表现平平、成绩一般的学生却找到比优秀学生好的多的工作,挫伤了一些优秀毕业生的积极性,也给就业带来了恶劣影响。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毕业生所学专业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高等教育同市场之间脱节;高校毕业生对市场、对就业工作缺乏充分的了解,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没有切合实际的规划: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性机制尚未形成。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国家应进一步落实、完善各项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各层次的高校都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高等学校必须真正担负起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桥梁作用;高校毕业生要树立面向基层、先就业后择业、自主创业的新型就业观。国务院最近出台了4万亿元扩大内需的投资方案,将对人才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高校也应该及时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形势变化调整招生计划,实行招生与社会需求对接,避免大学毕业生结构性过剩,学科建设应该与国家政策、产业结构对接,增加基础建设、医疗、教育、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通过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社会、政府、学校、家庭、企业与个人的合力,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文勇,马树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科学出版社2006,8

[2]尹忠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6

存在问题与成因 篇4

1 培养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国防生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尽管各类院校培养国防生有着近10年的摸索和实践经验, 培养模式和培养体制不断在提升和完善, 但是, 在军事素质培养方面, 管理机制如何更好地与军队现代化要求相匹配始终是院校内部急需解决的问题。学员的生活、学习、训练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做支撑, 才能确保其余工作顺利开展。目前院校大部分培养与管理机制都是长时期使用同一种, 或是直接使用上级组织制定的, 各级领导没有详细分级负责的体制, 不能系统地安排与谋划国防生培养工作,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培养对象的不断变化, 没有及时对该院原有的旧制度进行相关调整和修改, 出现管理力度不够、管理成果弱化等现象, 显然这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中军队人才培养的要求, 影响了国防生整体的培养工作。国防生除了在院校学习期间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信息化战争知识、部队管理知识, 还要有能力将自己的军事素质和这些知识融为一体, 这就要求院校能够建立基础知识和军事素质相协调的培养机制, 完成军事知识从单一向复合转变的过程。

2 军事素质培养有待加强

国防生军事素质的培养是衡量军事人才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志, 近几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国防生在军事素质的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制约了国防生军事素质的提高, 也成为国防生培养与管理工作中的障碍。

2.1 军事素质薄弱

国防生在地方大学大部分时间学习的是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 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弱, 缺少实践经验和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对现代化战争中需要用到的武器装备更是了解不够, 缺乏使用和维护设备的能力, 远远达不到军人所必备的基本军事素质标准。大部分国防生在毕业后并不能立即投入专业性工作, 必须有1~2年的过渡期, 才能独立开展工作。在平时的军事训练上, 大部分国防生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接受训练任务时缺乏积极主动性, 态度不够端正, 不能牢固掌握军事条令条例等基础性规章制度, 以至于从院校走入部队后不知如何带兵, 如何训练, 如何更有效发挥指挥和管理能力, 虽然热情较高, 但缺乏经验, 体现不出新时代军人应有的风貌。

2.2 培养与管理的针对性不明

培养的针对性不明主要体现在国防生专业教育指向方面。现如今大部分院校的国防生培养模式划分都较为粗放和宽泛。因为当前国防生主要还是依据在校期间签约的不同军兵种而进行相对宽泛的培养。而这种培养方式导致专业教育指向过于模糊, 在一定程度上对国防生长期培养的有效性起到了阻碍作用。另一方面, 国防生的任职岗位是在他们毕业后才能确定的, 这就意味着他们是先培养再上岗, 培养的课程并不是完全针对个人所属岗位的, 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才培养的步伐, 而且由于培养的针对性不明确, 很多时候国防生对于自身发展感到彷徨和迷茫, 不知道学成后将进入什么样的工作环境, 导致一定程度上培养与任职使用的脱节。

3 培养与管理的过程有待创新

国防生作为军队里一个特殊的群体, 曾经有过在地方大学学习与生活4年的经历, 部队如果想要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军人, 必须紧贴他们的思想实际, 认清他们在哪些方面需要被重点培养和管理。

3.1 管理的方式单一

由于国防生培养的大部分时间在地方大学, 有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 使得国防生学员在进入军队院校之后普遍呈现组织纪律观念不强、服从意识较差、对部队管理的适应能力不够等特点, 而国防生学员的管理工作基本与普通军校毕业学员是相同的, 都按照部队的要求统一管理, 而没有针对国防生学员自身的特点因材施教, 这虽然增强了学员们的纪律性, 却在另一方面也压制了他们的自主积极性。因此, 对国防生的管理方式还有进行多样化尝试和改善的空间。

3.2 组织纪律观念差

国防生在地方大学有机会接触各种新鲜事物, 接受的是多元化教育。因此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较强, 创新意识较强, 有层出不穷的新鲜想法, 从这一方面来说, 他们进入军队院校能够给普通军校学员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国防生在地方大学学习期间, 受校园大环境的影响难免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 组织纪律性可能会优于地方大学生, 但是与军校学员相比, 还是会存在很大的差距。

3.3 学习上缺乏目标性

地方大学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 培养了国防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因此从整体看, 国防生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方面比普通军校学员有优势。但是由于缺乏对部队的了解, 缺乏对自己将来任职岗位的了解, 许多国防生从大学毕业进入军队院校后, 对未来比较茫然, 不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因此在学习方面也表现出缺乏目标和动力不足等问题。

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 是军队培养生长干部的重要渠道, 是实现军民融和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建立健全国防生的培养机制, 对军事素质培育严格把关, 不断创新综合素质的管理, 才能把国防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摘要:随着国防生培养制度的大力推行, 在培养过程中许多缺陷与不足得到有效纠正, 在依托地方大学培养后, 国防生的自身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但是在进入部队任职后, 也同样暴露出了军事素质薄弱等问题, 如何做到从院校到部队的有效衔接, 走好在部队任职的第一步, 找出国防生培养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是关键。

关键词:国防生,培养与管理,军事素质

参考文献

[1]冯小宁, 陈占炬.关于解决国防生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 :34-35.

[2]唐旭丹.普通高校国防生培养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 2008.

[3]王立丁.国防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 2007.

[4]张立双, 姜军, 刘迪.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探索与实践[D].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6) :112-114.

存在问题与成因 篇5

及对策分析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的监督管理,现在仍然是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和易滋生腐败的重点板块。特别是一些村干部在财务管理;集体资产的处置、资源的开发和项目开发建设等的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想象还是时有发生,并且,农民和集体的上访还时有发生,这都是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如何管理好农村集体“三资”有效的化解农村信访矛盾,对于基层党委政府来说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现就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对策和建议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存在的问题

1、“三资”台帐管理不完善。当前的农村集体“三资”的涉及面广、涉及的项目多,而且是复杂多样的,这就存在村干部在其过程中有顾此失彼的现象。部分村干部对属于村集体的资金、资产和资源不清楚、管理混乱,管理台帐没有健全完善。对村集体资源、国家惠农政策和集体的收益等项目的情况登记不全、不细甚至是没有登记。

2、合同签订不规范。现在国家对农村板块越来越重视,强农惠农政策也逐渐增加。所以,农村当前存在大量的经营发包、不动产的租赁、产权转让、工程建设和土地承包流转等项目,但是由于乡镇和村组对合同的拟定和签订不重视,造成了有些合同的签订随意性大,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有的甚至是没有书面合同只是口头协议,造成群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就更谈不上集体“三资”保值增值。

3、村务公开走过场。现在存在个别村只是把财务单纯的进行了书面上公开,而不注重村资产资源在如何处置和使用上的公开,并且,在集体经营发包事项、农村基层建设项目、强农惠农政策等方面的公开上还不全面。

4、民主决策难实行。当前少数村还存在“一人说了算”的现象,特别是在集体砂石、瓷土矿、山林、土地、果园等集体资产的发包出租时,没有按要求走民主程序,没有进行公开招投标,没有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决定,都是由村支书或村委会说了算,严重违反相关规定,并且也与群众路线的要求相违背。

5、村级财务管理不健全。现在虽然实行了“村财乡代管”,但是有的乡镇(场)还只是对行政村的账目进行了代管,而并没有对其账目中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管理,这就造成了对村资金管理上的漏洞,还有的乡镇农经站虽与行政村签订了协议,但却没有真正的实行,就造成了“村财乡代管”的有名无实,并且,有的乡镇一个村出现了资金管理上的漏洞、混乱,如没有及时的制止,弥补清理,其他村就会积极效仿,致使全乡镇村级资金管理混乱。

二、问题的原因

1、思想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后,部分乡镇干部就认为村上的收入减少了,没有资产可进行管理了,还有部分人认为现在的财务制度就很健全了、再加上有群众的监督,村财务的管理就会很完善,不会出现管理上的漏洞;二是认为农村实行自治,不应该多管。三是现在农村的财务情况复杂,不好管理。由于在认识上存在偏差,导致乡镇干部没有对村财务管理引起重视,没有对村民反映的财务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查和处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财务管理的不正之风。

2、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力量薄弱,投资严重不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乡镇农经站的基本职责之一,但一些乡镇的领导干部对此项工作在认识上还不到位,重视度不够,乡镇农经站人员常年为乡镇中心工作奔波,无法顾及到自身原有的工作,往往是“顾此失彼”。同时一些乡镇村级集体“三资”管理体系不健全,又在人员、办公设施、资金投入上严重不足,这就造成了一些工作无法开展。

4、村、组两级干部做事不顾全大局。特别是有丰富资源的组集体,根本不理或者是直接绕开“村两委”自行处置集体资源,一盘散沙,根本不顾及村集体的利益。

5、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渠道不畅。一是纪检机关监督乏力。由于今年走群众路线,对于村干部是党员的,纪检部门还可以查处,但对于不是党员的,纪检部门在查处时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二是群众监督乏力。分散的家庭经营,使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三是村两委班子内部监督不力。有的村由村书记一人说了算,大事不开会,小事不研究,班子成员根本就无法监督;四是民主理财小组监督乏力。有的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不是民主选举的,不为群众说话;有的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文化知识水平较低,达不到理财小组成员的要求;有的村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原则性不强,禁不住诱惑。

三、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存在问题与成因 篇6

一,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流通费用居高不下,农产品价格缺乏竞争优势

在通货紧缩的大背景—下,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近年来却稳中有升,特别是单位耕地面积投入的农电、农水、柴油、化肥、农药、地膜与活劳动等的增加、“上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以及农业经营规模狭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等,使得农业的生产成本行上升的趋势。2002年,内蒙古的水价上涨了12.3%左右,电价卜涨了大约1.4%,燃料价格也有所上升,从1991年到2001年,山内蒙古粮食总产量一半以上的玉米,其每亩化肥费上涨了50%以上,农药费上涨了700%多,机械作业费上升了200%以上,人工费用上升了近230%。内蒙古农产品的流通体制不够完善,农产品的流通费用较高。近年来内蒙古粮食的流通费用每年达20多亿人民币,流通费用占销售成本的比例在50%以上。我区的玉米从出库到销区(南方)的运费为100—200元/吨,而美国的玉米出U到我国运费为150元/吨左右,二者基本相当。生产成本与流通费用“双高”的作用,导致销售成本攀升,从而使我区农产品的价格缺乏竞争优势——降价则不能保本、不降价又很难销售出去。作为内蒙古最主要粮食作物的玉米,每吨经营成本比同内主产区高250元左右,价格超过同际市场均衡价格大约70%,占内蒙古粮食总产量20%左右的小麦,每吨经营成本比国内主产区高出200元以上,价格超过国际市场均衡价格的大约50%,我区大豆的成本每吨高于国内十户区300元以上,价格超过国际市场的50%多,我区的甜菜、甜菜糖的价格都高于我国南方廿蔗、甘蔗糖的价格,而且超过同际糖价的70%左右,我区部分油料的价格低于同际市场,但成品油的价格超出国际市场平均价很多。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加入WTO后,内蒙古农业所面临的竞争形势愈米愈激烈,不仅表现在价格及其成本竞予的严峻性,而且随着WTO框架下农业办议条款的逐步履行,农产品进口配额的逐年增加与进关税的逐年下降,大昂价格较低、质量较高的国外农产品及食品势必要涌入我同市场,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挤占,而外拓国际市场,又受到农产品品质、价格、绿色化程度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这样,在——定时期内内蒙古农产品卖难、积压等不断加剧的势头就很难遏制,农业及其产品的市场需求前景不容乐观。

二,农副产品的加工率,转化率及商品率较低,种一养一加,种一商一加等农业与其相关产业的产业链有待于形成,完善

内蒙占的农区畜牧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奶牛、肉羊及其特色养殖也开始兴起,但距国内国际的先进水平、离农副产品转化的需求还相差较远。2001年,内蒙古农业部门结构中畜牧业的比重为38.9%,还在全国的先进水平之下,而国外一些农业发达国家一般叫达60%以上,差距是十分明显的。我区农副产品通过牲畜的转化率仅为20%左右,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率只有大约10%,大量可成为优质饲料的农业原料被浪费或粗放利用,农副产品转化为需求潜力大、竞争能力强的畜产品的途径需要进一步拓展,农区畜牧业必须得到空前的发展。

内蒙古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了伊利、蒙牛、鹿王、鄂尔多斯、草原兴发、金河集团、恒丰集团等全国知名企业,但总体上还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与世界先进水平更足相差甚远,而且相对于畜产品的加上,农产品的加上就更显落后。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增值大都是农业产倌的三倍多,而我国不到80%,发达同家加工食品约占食品消费总量的80%,而我国仅有30%左右,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高达80%,我国农产品加上率大约为30%,而我区农产品的加上率还小于20%。大多以原粮、油料等初级产品进入巾场,价格不高、竞争力弱,使我区的农业收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内蒙古农产品的商品销售率较低,不仅在于农业的专业化勺规模化水平低、小农经济的封闭式循环还有一定的遗留,以及农产品的品质较低、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等;还在于流通渠道不畅,农民缺乏代表自身利益的销售服务组织,产品的宣传、促销不够等。我区已有179个农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产品标志,出于广告宣传、推销竞销的缺乏或不当,使诸多绿色、安全、高营养的农产品鲜为人知。

三。农业(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偏大,农业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需要加快

2001年农业(第一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内蒙古为23.2%,全国平均为15.2%,我区比全国水平高出8个百分点,2000年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内蒙古为25.0%,西部地区平均为22.3%,我区比西部地区的平均水平还多出近3个百分点。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偏大,既说明了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速度缓慢,上业化水平较低;同时也说明了农业在内蒙古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小仍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蒙古农业在二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从1980年一2001年减少的幅度不大,波动性却很大,如1980年为26.4%,1985年又升至32.7%,1990年达到最高的35.3%,1995年降到,J 31.2%,2000年又降至25.0%,2001年稍减为23.2%,2001年仅比1980年减少了3.2个臼分点。而全国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卜的比重2001年比1980年缩小了15个百分点,两部地区的该比重2000年比1980年下降了15.3个百分点,均相当于内蒙古降低幅度的近五倍。

2001年乡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内蒙古第一产业82.0%、第二产业6.7%、第三产业11.3%,全国第一产业67.3%、第二产业14.7%、第三产业1 8.0%,内蒙古比全国第一产业高14.?%、第二产业低8.0%、第三产业低6.7%,2000年乡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内蒙古比西部地区第一产业还高8.0%、第二产业低1.4%、第三产业低6.6%。这说明我区农利第二、三产业很不发达,工业化及城市化水平低—F,农民的经营对象与收入来源还主要集中于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农村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内蒙古农业(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有所下降,1995年为3.9%,2000年为2.6%,2001年为2.0%,其中2001年比全国同期的增长速度还要低0.8个百分点。说明因连年自然灾害的打击,我区的农业损失严重,农业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降低较多。们2002年内蒙古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会有一定程度的回升。

四,农业部门结构,种植结构及产品结构逐步改善,结构调整优化的速度相对缓慢

内蒙古农业的部门结构逐步向合理化的方向演进,农林牧渔结构中“农”的比重从1985年的63.9%经1990年的65.7%与1995年的62,0%降至2000年的56,8%、进而又下降到2001年的55.3%,“牧”的比重从1985年的29.2%经1990年的29.6%与1995年的34.0%升‘至2000年的37.8%、进而又上升到2001年的38.9%,林业、渔业的比重也呈/,势。然而内蒙古农业部门结构调整优化的速度相对缓慢,从1980年到2001年农业部门结构r—户农、牧的比重,内蒙古的“农”仅‘卜降了不到1个白分点、“牧”上升了10.1个百分点,而全国的“农”下降了8.5个百分点、“牧”上升了13.9个百分点。

山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内蒙古农作物的总播面积山1999年的6077下‘公顷减少到2001年的5707千公顷,减少了近6。1个百分点。粮食什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比重山1999年的81.5%下降到2001年的?6.8%,降低了4.7个百分点,说明经济作物、饲草半:1什物的种植比重增加了,种植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然而,内蒙古2001年粮食作物面积的比重7 6.8%,较全国同期的该比重68.1%,还高出8.7个百分点,也就是在粮经草三元结构中,内蒙古的经与草所占的比重为23.2%,而全国平均水平是31.9%,我区种植结构的进化水平还相对落后。

五,农业科技水平较落后,单位面积产出量与劳动生产率不高

内蒙古农业的科技贡献率缓慢爬升,由“八五”期末的34%逐渐增加到“九五”期末的39%,特别是巴彦淖尔盟的农业科技贡献率目前达到48%。然而发达国家的农业利技贡献率已经升到70%左右,我同的平均水平也大约在50%以上。相比之下,我区农业的科技进步水平还比较落后。农业科技服务机制、推广机制、创新机制等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要重续农民、农业与农业技术、科技人员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由于我区农业的基本建设水平、科技水平等都扪刑低下,农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所以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内蒙古谷物的单产2000年3579公斤/公顷,2001年3854公斤/公顷,均比全国2000年4753公斤/公顷低得多,我区小麦的单产2000年2946公斤/公顷,2001年2462公斤/公顷,而全国2000年为3738公斤/公顷,我区豆类的单产2000年965公斤/公顷、2001年966公斤/公顷,而全国2000年为1588公斤/公顷,总体上说,我区粮食单产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3。我区主要农产品的质量也较低,玉米含油、赖氨酸、蛋白质不高,花色品种巾欠丰富:小麦出粉率仅为60%上下,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5%左右。

山于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纤营规模狭小、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等,使得我区的农业劳动生产于还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

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乏力,农村消费需求疲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减弱的趋向内蒙古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9801 9 9 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3.58%,1990年——1995年为14.98%,1995年——2000年为9.41%,而1997年一2001年仅为2.61%。从1995年以后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大幅度下降,1997年一200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15%,比我区的2.61%还要多0.54个目分点。

内蒙古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低于全国的水平,1980年低10元,1990年低39元,2000年低215元,2001年低393元,而且叫以看出我区与全国农民收入的差距早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值也开始下降,如2001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73元,比2000年的2038元低65元,比1999年的2003元少30元,比1998年的1982元还要低9元。

造成农民收入增长停滞甚至下降的原因很多,但我区农业及其农产品的竞争能力较弱,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是主要的原因。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农业(第一产业)的占80%以上,来自第二、三产业的为17%左右,来自工资性收入占16%左右,而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仅占50%左右,来自二、三产业的在44%以上,来自工资性收入也在31%以上。

存在问题与成因 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能力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影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水平与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从实践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来看,培养高校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既需要高校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更需要高校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建设。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等学校实践性课程的理论知识是形成专业实践能力的本源,只有掌握系统的实践性课程的理论知识,才有可能以此为依托,有效地开展专业实践活动。而众所周知,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根本上取决于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鉴于此,本文系统分析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探析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组织、个人等角度阐释其形成原因,以深化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的认识。

一、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实现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办学主体而言,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侧重于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此培养目标下,毕业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强弱尤其重要。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从业方向和工作内容而言,该专业的毕业生必须熟练掌握全球贸易规则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多边纪律,并需要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流程与工作技巧。这些能力只有通过成体系的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才有可能初步形成。而诚如我们所知,在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开设过程中,师资队伍无疑是影响实践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是否具备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决定了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从而直接决定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二)是影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对于理论性课程而言,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具备一些自身的特征,其突出表现为:首先,课程内容紧贴现实经济生活,这使得,对于很少开展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的学生来说,其由于缺少具体的体验,在理解专业知识方法具有较大的难度;其次,由于受政策、国际惯例、行业惯例等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其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具有较强的易变性;最后,由于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经济环境的易变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实践类课程知识的运用并非是简单的从课本到现实的一个点对点过程,其往往需要依据现实经济条件作出一定的调整,而这需要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深入理解实践类课程的理论知识。由于实践类课程具有这些特征,就使得实践类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特质。具体而言,应紧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精准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与从业要求,并应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或与特定实践类课程相关的专业实践活动经历。由此可见,毫无疑问,只有具备一支高水平的实践类课程的师资队伍,实践类课程的授课教师才有可能在实践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将空洞的专业知识生动化、趣味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课堂教学参与度,为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根本保证。

(三)是提升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在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规格不断提升的现实背景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的重要突破口。而如上文所述,实践类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会直接影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从而会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与质量对于提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关键性影响。

二、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如上文所述,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薄弱,师资队伍的欠缺影响了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总体而言,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难以满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具体来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践类课程教师对实践类课程授课内容的讲解不够透彻和细致

由于缺乏专业实践活动经历,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对实践类课程知识要点的理解完全依据教材,对课程中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阐释相对粗糙,甚至对教材中的一些与最新实践活动不符的内容难以察觉。这导致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对授课内容的讲解不够透彻和细致。

(二)实践类课程教师教学方法单一,难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由于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自身实践经历匮乏,其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照本宣科,难以将空洞、抽象的知识联系实际,进行针对性的案例教学,或在案例教学中对案例背后的实践技能知识进行充分、有效的挖掘,从而难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所以课堂教学效率提升难度较大。

(三)实践类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的能力有限

由于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专业教师缺少系统性的专业实践活动经历和从业经历,实践类课程教师尽管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但是实践与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其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活动难以进行有效的指导,并及时解决学生专业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显然,这不利于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成因

综上所述,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实践类课程授课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不强。结合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造成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相对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缺乏足够的积淀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目前国内众多综合型大学、财经类与外语类高校以及独立学院均举办了该专业。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办学主体,独立学院举办该专业的时间相对较晚,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方面,独立学院缺乏足够的积淀,举办该专业的人才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独立学院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较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建设水平提升较为缓慢。

(二)独立学院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缺少有效的战略

相对于理论性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战略。由于独立学院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时间相对较晚,实践性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经验较为欠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培养的内在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难以在短期内制定出有效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战略。显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

(三)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缺乏专业实践活动经历

如上所述,就目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的构成而言,大多数教师为高校毕业不久的青年硕士或青年博士。这些教师虽然学历水平相对较高,但是缺乏专业实践活动经历。这使得,在实践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课堂教学水平提高难度较大。

(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缺乏有效的职业规划

诚如我们所知,高等学校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而在高校教师的成长过程中,依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岗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备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才有可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书育人能力。而从当前独立学院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师很少制定切实、有效的职业规划。这导致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类课程教师难以不断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和专业技能,从而不利于实践类课程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而言之,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关系到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而如何有效解决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个有待学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武海霞.浅析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

[2]李燕飞.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13).

[3]何解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

浅析独立审计存在问题的成因 篇8

独立审计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 经营权和所有权真正相分离的基础上自发产生的。由于独立性是评价审计存在问题是否合理的依据, 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存在的基石和灵魂, 是注册会计师出具客观、公正审计意见的根本保证, 是倍受关注的焦点。独立性问题是在众多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因素中最为本质的。从独立性含义开始浅析, 期待对其有更深刻的理解, 对完善行业管理有所启迪。

独立性包括实质上的独立与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 是要求注册会计师与委托单位之间必须实实在在地毫无利害关系、在审计中保持的一种公正无偏的态度、在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不依赖和屈从于外界的压力的一种精神状态。在执业过程中严格保持超然性, 不主观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 不使自己的结论依附和屈从于持反对意见利益集团或人士的影响和压力。

二、独立审计存在问题的成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由于审计本身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各方面因素的制约, 以及被审计企业在利益驱使下, 采用各种方法粉饰会计信息, 审计人员往往难以对被审计企业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除此之外, 社会公众民主法制意识日益增强, 审计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越来越大。

(一) 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自身原因

1、盲目接受业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服务行业的竞争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面对有限的客户市场, 许多事务所不管自身业务水平与业务能力的高低, 也不管客户的信誉程度, 失去了应有的职业谨慎, 增大了审计风险。

2、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

一方面, 由于我国审计发展的时间不长, 审计人员经验和能力不够高。特别是一些先进的现代审计技术, 有些素质较低的审计人员根本无从适应。另外, 少数审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也是导致审计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

3、内部管理机制不严。

有的审计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为了节省审计成本, 没有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 没有建立和健全审计三级复核制度, 完全放任审计人员自己承接业务, 个人独自从事审计工作全过程, 自己发表审计意见, 并且将审计人员的工资直接与审计收入挂钩, 这就导致审计人员为增加审计业务量而努力工作, 不顾审计质量, 使审计风险大大增加。

(二) 审计风险的外部因素

1、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

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被审计单位出于不同的目的, 由于不同的利益驱动, 会产生不同的动机。有的企业为了上市, 虚构业务, 虚增利润;有的企业为了偷税漏税, 虚增成本, 降低利润;有的企业领导素质低下, 管理能力差;有的企业集体舞弊;有的企业竞争不力, 效益不好, 生产经营管理不善, 财务状况恶化等等。所有这些, 都增大了被审计单位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 给审计机构与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带来困难, 为正确发表审计意见造成不利影响, 形成一定的审计风险。

2、社会对审计结果的期望。

近些年来, 社会期望的审计范围越来越广泛, 对审计结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 期望值越来越高。随着世界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 广大投资者对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日益重视, 而这些报表真实性的可靠程度又通过审计报告来理解, 因此, 他们的投资交易活动更加依赖于审计人员发表的审计结论。一旦他们在金融市场受到损失, 就会想方设法从审计人员那里寻求补偿。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

1、加强对审计计划的管理和控制。要降低审计风险, 必须事前作好合理而详细、有效的审计计划, 使以后的审计工作有序进行, 增加以后工作的针对性, 减少盲目性, 为以后收集足够而有效的审计证据提供依据。

2、认真编制审计方案, 明确风险责任。审计方案, 是顺利完成审计项目任务, 达到预期审计目的而编制的具体工作计, 是检查、考核项目审计质量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应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并具有可操作性。

3、确定适当的重要性水平。会计师事务所要在对客户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进行评估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客户制定不同的重要性水平, 对客户的审计风险从会计报表层次、账户层次和会计分录层次进行全面控制。通过对分录、账户和报表三个层次重要性水平的控制, 可对报表整体的审计风险有了详细的测试和评估标准, 从而为履行审计程序和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准确的依据。

4、严格履行程序。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关键, 应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中, 按照制定的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把握审计质量, 控制审计风险, 并作好工作底稿记录, 为以后复核查考提供依据, 减轻事务所的审计责任。

5、运用科学的审计方法。在审计实施过程中, 审计人员能否正确、合理的运用审计方法, 将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效率, 影响到审计意见和结论的正确性。特别是一些现代的统计分析、经济管理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对提高审计质量更是十分明显, 但也可能会增大一定的审计风险。为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 审计人员都要结合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 合理选择审计方法, 规范审计程序, 以控制审计风险。

6、提高独立审计质量。必须把审计纳入到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与治理的体系中综合考虑、全盘规划。目前在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方面也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那就是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后续教育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难切实把握住注册会计师的真实状况和需求。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提高会计师执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方面工作的力度, 从而提高独立审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海彬《审计实务》,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存在问题与成因 篇9

(一) 审计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从现有财政体制来讲, 地方预算收入主要由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财政局组织完成。国税部门负责征收的增值税25%部分, 是地方税收收入的主体, 在地方预算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 基层国家税务局不属于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对象, 因此无权对其实施审计监督。有管辖权的国家审计署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基层国家税务局长期没有进行审计, 造成了上级审计机关无法审计, 基层审计机关无权审计的状况。这一矛盾, 致使基层预算执行审计不同程度地存在审计结果不完整、不真实的问题。

(二) 审计手段和方法相对落后。

目前, 预算执行审计所涉及的审计对象, 信息化建设都处在较高水平, 而基层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都处在较低水平。同时, 预算执行审计领域还未开发出通用的审计软件, 无法与财政、税务、国库等部门计算机系统联网, 从而影响了预算执行审计的效率。

(三) 审计执法力度未完全到位。

由于受现行体制、机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基层审计机关大都不能正确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存在审计执法不能完全到位的情况。审计处理大多是采取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的办法, 避重就轻, 形成的审计报告大都是点到为止, 不痛不痒, 尤其是影响到本级政府或政府部门利益的重大问题, 很难如实反映到同级人大常委会。即使处罚也只是象征性的, 在客观上起到了庇护纵容的作用, 致使有些单位违纪违法问题屡禁不止, 屡查屡犯。

二、预算执行审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现行审计体制的弊端制约预算执行审计的执法力度。

目前, 我国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由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的体制, 审计机关的人、财、物都掌握在政府手中。财政预算虽然是财政部门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 但重大事项是经过政府研究决定的。所以, 审计预算执行情况, 实际上是在审计政府。因此, 审计的独立性必然受到影响。同时, 审计预算执行情况必然对财政部门进行审计, 但审计机关的审计经费由财政部门安排和拨付, 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影响了审计的执法力度。

(二) 审计法律法规滞后制约预算执行审计职能的发挥。

一是预算执行审计立法滞后。随着各项财政改革措施的陆续出台, 1995年1月颁布施行的《预算法》, 部分内容已经过时, 包括与预算执行审计有关的规定, 亟待修改。二是预算执行审计处罚规定滞后。《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已颁布施行6年, 但至今没有出台实施细则, 对财政违法行为进行处罚不具有可操作性。三是预算执行审计规范化建设滞后。目前与预算执行审计有关的审计准则、评价指标体系、审计工作规程等尚未建立健全。

(三) 审计人员素质和结构不合理制约预算执行审计的成效。

不少审计人员难以摆脱传统的思维定势, 预算执行审计仍然侧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 效益性审计的理念尚未贯穿到审计的全过程。同时, 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明显不足, 难以满足预算执行审计的需要。此外, 人员结构也不尽如人意。行政管理人员多, 专业审计人员少;年龄偏大者多, 年轻人少;业务单一型人员多, 开拓复合型人才少。加上受编制的限制, 高素质的人才进不来, 不适合干审计的又出不去。

三、改进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对策研究

(一) 改革现行审计体制, 扩大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范围。

为确保审计执法的独立性, 必须研究改革现行审计体制。建议审计署将基层国家税务局的审计权限授权或下放给基层审计机关审计。为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审计的控制力和执行力, 建议修改和完善有关预算管理的法律、法规, 将审计切入点前移, 对预算编制、部门决算实行审计审签制度。

(二) 加大审计执法力度, 有效发挥预算执行审计的作用。

力求做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对于预算执行审计中查出的问题, 要在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下, 真正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三) 创新审计技术方法, 不断提高预算执行审计的效率。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 尝试将审计机关的计算机网络与财政、税务、国库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联网, 从单一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 变事后审计为适时监控, 提高审计效率。同时, 要以数字化为基础, 积极推进计算机审计, 总结推广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 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方式。认真研究以网络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 积极开发预算执行审计的实用软件, 全面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

(四) 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尽快提高审计监督人员的素质。

要采取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方式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引导审计人员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提高驾驭现代审计手段的能力。基层审计机关应把好人才引进关, 按照公开、公平、择优的原则, 严格人员的招录聘用程序, 真正引进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审计人才, 充实基层审计队伍。

参考文献

存在问题与成因 篇10

1.1 特征

路基整体或局部不均匀沉降;路基纵横向开裂;路基滑动或者边坡滑坍。

1.2 成因

工程地质条件不良, 原地面比较软弱 (如泥沼地段等) 若填筑前未经换土或软基处理, 易形成压缩下沉或挤压位移;工程地形条件复杂, 当路堤穿过沟谷时, 沟谷中心填土最大, 向两端逐渐减低, 由于填土高度不同而产生不均匀下沉;水文气候等因素, 降雨量过大、洪水、冰冻、积雪或温差过大, 都可能使高填路堤产生不均匀下沉;路堤填料, 若填料中混入种植土、腐殖土或泥沼等劣质土, 或土中含有未经打碎的大块土或冻土等, 填石路石料规格不一, 性质不匀, 乱石中空隙很大, 在一定期限 (例如雨季) 可能产生局部明显下沉。

设计方面, 如断面尺寸不合理, 边坡取值不当, 排水、防护与加固不妥, 未对高填路堤进行稳定性验算, 且施工工艺、填料未作特别要求说明;施工方面, 填筑顺序不当, 未在全宽范围内分层填筑, 填筑厚度不符合规定, 填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水稳定性差, 原路边坡没有去除植被、树根, 未做台阶处理;不同性质的填料混填, 因不同土类的可压缩性和抗水性差异, 形成不均匀沉降, 路基填料含水量控制不严, 又无大型整平和碾压设备, 使压实达不到要求;施工过程中未注意排水, 遇雨天时, 路基积水严重, 无法自行排水, 有的积水浸入路基内部, 形成水囊, 晴天施工时也未排除积水控制含水量就继续填筑, 以致造成隐患, 施工单位责任心不强, 自检控制不到位。

2 预防处治措施

2.1 设计方面

做好地质勘探调查对路线经过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探查, 尤其要对特殊路基段提供详细的设计资料, 地表不良路段, 设计可考虑换土或掺白灰、水泥及铺设土工布等措施。

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必须保证不因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及冻胀作用的影响而降低其稳定性, 按照路基设计规范要求, 根据土基干湿类型及毛细水位高度, 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 当路基填筑高度受限制而不能达到规范规定时, 则应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 如:换填砂砾、石渣等透水性材料设置隔离层或修筑地下渗透沟等以避免地面积水和地下水浸入路基, 影响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基强度与稳定性。土质挖方路基, 须换填不少于60cm砂砾, 石质挖方路基, 须设置30cm砂砾垫层, 横向排水不畅路段要加设盲沟。

明确路基填料质量标准要求在各级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中, 必须明确不同填高内路基填料的CBR值 (最小强度) 及最大粒径要求。种植土、腐殖土、淤泥冻土及强膨胀土等劣质土严禁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砾 (角砾) 类土应优先选作路床填料, 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可填于路堤底部。

完善路基综合排水设计县级以上公路工程设计中, 必须遵循因地制宜, 整体规划, 综合考虑的原则进行路基纵、横向排水设计, 避免造成路基两侧长期积水浸泡路基, 使路基承载力下降面发生沉降变形。在村屯路段必须设置排水边沟, 平坡路段边沟须设有纵坡, 确保排水通畅。高填方路段采用集中排水措施, 并与警示桩、防撞墙统筹考虑, 要求在每20-40m及主要变坡点处设置简易或永久性泄水槽。挖方段根据上边坡的汇水而积来设计截水沟, 并考虑边坡土质和边坡, 设置挡墙防止塌方, 路基较低路段可以采取加设砂砾层及渗水盲沟, 并加大、加深边沟等排水措施。

确保路基边坡稳定性高填、深挖路基的边坡应根据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规范确定, 高填路堤必须进行路基稳定性验算。填方边坡过高时, 可考虑在边坡中部加置边坡平台。

积极采用路基综合防护形式积极推行植物防护与硬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护形式, 在比较稳定的土质边坡采用种草、铺设草皮、植树等植物防护措施。岩体风化严重、节理发育、软质岩石、松散碎 (砾) 石土的挖方边坡以及受水流侵蚀, 植物不易生长的填方边坡可采用护面墙、砌石等工程防护措施, 沿河路基、受冰侵害和冲刷路段采用挡土墙、砌石护坡、石笼抛石等直接防护措施。

2.2 施工方面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合理安排施工段的先后顺序, 明确构造物和路基的衔接关系, 对高填方段应优先安排施工, 在施工中以施工组织设计为龙头,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合理调配人员、设备, 是保证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开工前要认真审阅设计文件, 详细了解各段的填、挖情况, 地质情况, 填、挖土质和调配情况, 对重要地段要作重点勘察, 进一步核对设计资料, 发现设计文件中有误及时上报业主, 妥善处理。

认真清除地表土不良土质, 加强地基压实处理, 地表植被、树根、垃圾、不良土质 (盐渍土, 膨胀土等) 必须予以清除, 同时应加大地表的压实密度, 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处置。

填筑路基前, 首先, 必须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 避免路基受水浸泡。特别是地基土为黄土、粘土等细粒土, 在干燥状态下 (最佳含水量) 结构比较强, 有较强承载能力, 一旦受水浸泡, 将易形成翻浆或路基沉降, 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畅通尤为重要, 工程监理和施工质量自检人员应认真监督;其次, 要严格选取路基填料用土。路基填料确定前, 需进行土质分析、CBR值、标准击实等试验, 对于种植土、腐殖土、淤泥、强膨胀土等劣质土和CBR值、最大粒径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材料, 不能用于路基填筑;再则, 路基填筑前还要根据设计进行施工放样, 建立半永久性的临时水准点和坐标点并做好记录。路基坡脚放样一定要准确, 确保路基宽度满足设计要求, 路基坡角范围内, 要求清除杂草、树根、淤泥等, 并进行整形碾压, 压实度须达到规范要求。旧路加宽、半填半挖段做好宽度不小6m的向内倾斜的台阶。

填石路基与鸡爪形地段路基施工, 可利用重型夯实设备进行强夯处理, 或将土工隔栅 (土布) 水平分层布置在填石路堤内, 防止或减缓细料在填料空隙中的流动。

路基施工必须分层填筑, 分层碾压, 严禁路改工程中滚填, 一般路段压实度不得大于30cm, 构造物两侧 (桥涵头处理) 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不同性质的土不能混填, 同一种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50cm (两层) 。路基填筑须全幅填筑, 一次到位, 严禁帮宽。碾压过程中, 要控制好含水量, 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后, 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压实度检测每层2000m2 (不足2000m2按2000m2计) 不少于4点。根据不同填土类型和压实厚度, 选择好压实设备, 对于砂砾土振动压路机具有滚压和振动双重作用, 效果较好。

路堑施工要保证排水畅通, 对上坡施工时, 应注意确保坡体的稳定性, 避免欠挖或超挖现象发生。石方爆破尽量采用中小炮, 光面爆破的方法, 避免大规模爆破形成松散面积过大, 坡体失稳, 机械开挖时, 边坡应配以平地机或人工修整。路床顶面如有超挖, 应清除松方并采用透水性材料进行回填, 并认真碾压, 压实度按路床项目标准进行控制。

路基施工中, 按照设计要求首先做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 以保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路基顶面做成2%~4%横坡, 以便于表面水及时排出。

路基土石方施工时或完工后, 应及时进行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和养生。各类防护与加固应在稳定的基础或坡体施工。防护工程的砂浆、混凝土, 应采用机械拌和, 随拌随用, 并注重做好养生。

摘要: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 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 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受水、温度、土质等客观因素影响, 同时也受行车荷载的作用, 路基设计、施工方法及养护方法是否正确等人为因素制约。文章分析了路基工程质量的通病、成因, 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了一番探讨。

存在问题与成因 篇11

关键词:学前教育  适龄幼儿  教育体系

1 目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

①学前教育的整体的教育水平相对滞后

多年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因此,对学前教育的研究与国外相比,相对滞后。这造成了目前学前教育的理论滞后,同时,从事学前教育的人员的学历素质偏低,从而造成了学前教育的水平相对落后。

②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

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得农村教育落后于城市教育。我国的幼儿教育也明显的存在二元财政投入体制,国家的财政倾向于城市的幼儿园建设,这就使得城市的幼儿园得到长期稳定的财政投入,发展也比较完善;农村幼儿教育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财政支持其发展长期处于落后和停滞。此外,城乡之间的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村的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队伍老龄化、学历低、职称低等问题。在农村,幼儿园虽然解决了孩子就近入园的现象,但是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办园条件简陋、缺乏政府的管理和指导,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幼儿教育处于落后的状态,并且生源流失严重。

③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在不断增长,房地产的开发突飞猛进,但是,由于国家监管不力很多居民小区并没有配建幼儿园,导致小区附近的儿童“入园难”。有些居民小区虽然配建幼儿园,但是这些幼儿园多数是民办幼儿园,收费大多昂贵,普通收入的家庭难以承受,普遍感觉“入园贵”。由此催生了部分没有经过政府批准的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建立不正规不合法,收费虽然低廉,但是缺乏政府的有效监管,保育教育质量差,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④不同性质幼儿园发展不平衡

目前,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公办的幼儿园,尤其是有着特殊关系的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无论是人员经费、还是办公经费等都有国家的支持,所以在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方面都普遍高于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也得到保证,关键是在收费方面远远低于民办园。而民办幼儿园,由于缺乏支持,只能自负盈亏,因此造成整体的教育质量偏低。

2 存在问题的成因

①政府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不够,政府在学前教育上并没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由于现阶段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而政府将其推向市场,让学前教育事业市场化得到发展。将本该是公益事业的学前教育市场,这也是一种短视行为,因为市场有逐利性和自身的缺陷,如果不加有效的监督、管理和引导,它不仅不能促进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反而会带来更大的严重后果。

②政府财政投入比例偏低,投入结构失衡。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经费只占公共教育经费的1.3%左右,而国际平均水平要占到8%,有些国家占到了11%,泰国甚至占到了16.4%。可见我国在学前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我国教育经费占GDP不到4%。不仅如此,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结构也严重失衡,有限的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主要投向了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却没有得到政府财政的支持。因此,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出现了“马太效应”,这是当前群众对学前教育不满意的根源所在。

3 对于学前教育发展的建议

①政府应转变工作思路,明确学前教育的地位,主动承担提高学前教育水平的主导责任。可以探索研究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中来,这样,将既有利于学前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学前教育入学率的提高。

②大力发展普惠性的幼儿园,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的投入结构,扶持民办幼儿园,增加普惠性、公益性幼儿园的数量。一是实施普惠性幼儿园增量工程,完善公办幼儿园的布局,在经济不发达的区域,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上得起”的普惠性公办幼儿园;二是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投入,落实民办幼儿园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的学前教育服务。使得各收入阶层的儿童都能有学上,上得起学。

③合理规划布局幼儿园,明确配建幼儿园的归属。要保证小区配建幼儿园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在小区验收时,对配建幼儿园同步验收,对违约的开发商加大处罚力度,从严治理。保证每个小区都有配套的幼儿园。

学前教育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学前教育关系着民族的未来,所以解决学前教育的问题刻不容缓,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保护好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未来才会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周小青.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08).

[2]石丽娟.学前课程转变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3).

存在问题与成因 篇12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原因

1999年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跨越式发展。到2011年, 全国各类高等院校达到2762所, 在校生总数达到2308. 51万人。其中, 高职 ( 含专科) 院校达到1280所, 在校生总数达到744. 06万人, 分别占我国高等院校总数的46. 34% 和在校生总量的32. 23%, 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 逐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2013年4月, 新一届政府首次经济形势座谈会上, 李克强总理强调指出, 要把力气更多地放到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上来。因此, 在我国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 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 必须深入了解高职毕业生这个弱势群体的现实就业状况, 提出促进其稳定就业的具体措施、优化路径和政策选择。

针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我们进行了成因研究, 希望能给高职学生的成长辅导和毕业生就业研究提供有效的帮助。

一、社会认知存在偏差

由于国家养老金等政策差异的存在以及社会“学而优则仕”等思想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家庭希望孩子考取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关于职业技术教育, 大家谈起来都认为很重要, 现实生活中又离不开, 打心眼里却瞧不上。说职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没有上职业院校。社会上普遍视高职教育为“二流教育”, 认为其入学要求、办学条件、教学质量、教学水平都是次等的。学生进高职院校学习是迫不得已的无奈之举, 多数企业认为高职院校毕业生都是一些低素质、低文化水平的差生, 认识的错位导致了高职人才的可信度不高, 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和再就业形成了障碍。

二、人才高消费现象较普遍

随着高校扩招和现代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 但是深层次的就业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原来高中生能做得了的工作, 现在企业却要求最低大学本科学历, 原来只录用专科生的职业岗位现在却上升到要求硕士生甚至博士生学历, 使得原来适合于高职生从事的工作现在被高层次人才挤占。这在一步步提升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人才高消费问题, 同时导致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高职院校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或许可以大大提高高职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

三、高职教育质量有待改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企业的用人理念也在发生着巨大转变, 用人单位不仅要求高职毕业生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用操作技能过硬, 而且还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理论素养。首先, 高职生源多来自于中职对口升学或者每年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 文化知识基础比较薄弱; 其次,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多为本科教育的“压缩版”, 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信息服务、办学投入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与市场接轨, 未能形成市场化机制。再次,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多为原来的中职学校、技工学校升格而成, 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实习实训设施, 均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标准要求差距较大

四、性别歧视思想根深蒂固

社会上普遍存在对女性毕业生的偏见和不认同。中国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传统性别观念根深蒂固, 影响了对女性毕业生的能力判断。人们往往低估女性的价值和能力, 认为女性在事业上不如男性有发展潜力, 很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信息中“限男性”“男士优先”等针对女性的限制词语屡见不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 这就使一些用人单位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招收女性毕业生成本较高、预期效益较低, 因此从经济收益角度出发, 女性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受到更多的歧视, 就业更加困难。

五、现行政策体系存在弊端

总体上来看, 农村生源毕业生较城市生源毕业生相对处于弱势, 这是各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 我国实行城乡二元体制, 由于户籍限制带来的就业差异、社会保障差异随处可见。就业过程中, 因为户籍的差异带来的就业机会的差别非常明显。其次,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高职生回乡就业受限。从高职毕业生的供给情况来看, 农村没有适合毕业生就业的对口职业, 使高职生处于“学无所用”的尴尬境地。再次, 就业过程中由于不正当竞争使农村生源毕业生更处于弱势地位。在劳动力市场, 由于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在日益扩大和就业市场的不成熟, 使得就业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度不高, 各种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当竞争现象日益增多。

六、就业信息机制不够健全

丰富的就业信息, 是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再就业的有力保障, 就业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是毕业生和企业充分获取就业信息并实现快速匹配的重要支撑, 直接关系着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成本。信息量的限制, 使毕业生不能及时的获取就业信息, 使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处于弱势。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 具有较强能力的个人可以通过较低的成本获得不容易得到的学历证书, 而能力低的人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甚至不能获得较高的学历证书, 这个理论的直接后果是现在企业和单位争相招聘具有高学历的人, 用人单位招聘员工“要求名校、要求高学历”, 给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形成了巨大的障碍。

七、就业指导服务尚需完善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是使学生客观分析自己, 形成合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载体。目前,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 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不满意, 认为就业指导部门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方面的有力帮助, 这表明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较低, 他们期待更好的就业服务。就业指导课程多限于本校教师承担, 而这些教师本身对就业研究能力低下, 水平不高, 更缺少就业指导的时间, 导致就业指导也只是草草应付了事, 使很多毕业生职业角色很难转换、职业准备不足, 这些也成为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北京:中国教育报, 2012-8-31.

上一篇:统计处理分析下一篇:抽油机井的平衡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