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烟区发展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2024-11-02

新烟区发展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精选8篇)

新烟区发展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篇1

烟草在线专稿

随着贵州黔东南州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现代烟叶产业已确定为该州八大产业之首,州委、州政府决定在天柱、三穗、剑河、锦屏、黎平等北纬27度区位的县市大力发展天柱特殊清香型烟叶,以上地区,多为新烟区,在发展烤烟生产中,均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现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存在问题

1、认识不足

(1)老百姓对发展烤烟生产缺乏信心,种烟积极性不高。新烟区的老百姓大多没有种植过烤烟,对烤烟生产的生产流程,扶持政策、市场前景缺乏认识,多数人报着试一试的思想和观望态度,因此,在落实土地和生产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影响了计划任务的落实和生产进度。

(2)少数乡镇领导对发展烤烟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现在中央的惠民政策,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就是靠群众自觉自愿,群众不愿做的事,干部磨破嘴皮也无济于事。所以在工作中只是轻描淡写的,蜻蜓点水式的,不做深入实际的宣传发动,不耐心细致的作群众工作,缺乏正确引导和典型引导工作,只求存在,不求发展。

2、劳动力缺乏

农民外出打工的优厚待遇极大的吸引了农村70%以上的青壮年农民,他们被眼前的利益所驱使,每年外出务工,月收入最低也可以赚1000元以上,一年可收入1-2万多元,他们看不上种烟的收入。大量劳力外出,家庭剩余劳力严重不足,直接影响了烤烟种植。

3、土地分散

二轮土地承包以后,好多农户土地已经相对固定,土地分散到各家各户,而现代烟叶生产要求以整村推进,规模发展为指导思想,重点培养职业烟农,户均种植面积8亩以上,所以,好多烟农想种植烤烟,苦于没有足够的土地,这样,导致一部分烟农放弃了种烟。因此,土地流转,集中使用,已成为现代烟叶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烟区发展烤烟生产急怠解决的问题。

4、烟农缺技术、缺发展资金

(1)烟农缺乏烤烟种植技术。新烟区大多数烟农对烤烟种植技术不甚了解,还存在起垄高度不够、盖膜不严、施肥不匀、栽植过浅、田烟开沟不深、垄向不合理、拉绳不直、病虫防治不及时等现象。也是新烟区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烟农缺乏必要的生产资金。新烟区相对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基础薄弱,老百姓较贫困,缺乏相应的生产资金,严重制约了老百姓种烟的积极性。

5、干部缺管理经验

烤烟生产是一项季节性强、技术环节多的工作,在新烟区怎么样发动群众,怎么样组织老百姓生产,怎么样落实生产技术措施等等,都是新烟区抓烟干部面临的实际问题,需要不断学习、总结和提高。

6、烤房建设难度大

新烟区烤房建设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工场化建设;二是烤房群建设;三是单座烤房建设。前两种形式由烟草公司全部投资,但存在征地难度大等问题;后一种形式一座烤房烟农需投入5000元,对于新烟区的烟农来讲,这无疑是一笔较大的投入。

7、技术标准实施难度大

现代烟叶产业是以“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指导思想,要求科学管理,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实施的情况,直接影响到烟叶质量和烟农的效益。由于烟农对烤烟生产整个技术流程不熟悉,对贯彻烤烟生产的技术标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轻视和怠慢思想,往往会对烤烟生产带来严重后果。

8、部门服务有待改进

现代烟叶产业需要多部门合作,合作方式、合作程度对烤烟生产是否顺利发展有很大影响。目前,新烟区在发展烤烟生产过程中,少数部门对发展烤烟认识不足,认为烤烟生产是农业部门和烟草部门的事,因此积极性不高,制约了烤烟生产的健康发展。

9、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新烟区在烤烟发展过程中,虽然已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和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但如何提高组织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奖惩制度的有效落实,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对策

1、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抢抓发展机遇,特别是政策支持机遇、市场要求机遇。首先是各级领导要提高认识,把烤烟生产当作强县富民的朝阳生产抓紧抓好,认真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实行严格的目标考核管理,并与经费挂钩。还要解决群众的认识问题,采取正确引导,算帐对比的方法,利用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种植烤烟的优势和面临的新机遇,让群众自觉地接受这一产业,让他们充分认识种植烤烟的实惠,用利益驱动来督促烟农种植烤烟。

2、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土地问题。土地问题是制约发展烤烟生产的瓶颈,所以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土地政策,根据各烤烟基地乡镇的实际,制定出相应的补偿标准,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对那些土地宽余的农户、外出务工的农户,提供一定的补偿,将有限的零星土地资源有偿地向烟户和能人转移,并成为稳定的烟农,实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生产,让烟农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这样才能让烟农有足够的土地种植烤烟,不因为缺少土地而发愁,成为收入稳定的固定烟农。

3、要加强政策促动。在发展烤烟生产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都要制定切合实际,灵活多样的激励政策,从面积落实、烤房建设、物资供应、跟踪服务等方面对烟农给予倾斜,用政策调动群众种烟的积极性。同时要抓激励政策的落实。县烤烟生产管理部门要根据烤烟生产进度要求搞好阶段安排,定期不定期地搞好检查督促,通报情况。对发展烤烟生产工作力度大、措施得力,成效显著的乡镇、村组和烟农实行重奖,以此来激励和促进烤烟生产的均衡发展。

4、加强部门合作、搞好技术服务和指导。首先,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以群众利益为重,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搞好协调服务,认真负责地指导群众发展烤烟。其次要加强技术服务。烟草管理部门及烟叶技术人员要抓住农时,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技术指导,统一技术口径,促进烤烟生产达产达效,要将指导成效和工资挂钩,促使其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搞好技术指导,帮助群众发展烤烟。再次要搞好物资供应。根据烤烟发展的任务要求,早计划、早购进化肥、农膜等专用物资,实行无偿服务,送货到村组,发放到农户,最大限度保证烟农发展生产的需要。

5、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普及技术知识,帮助烟农掌握各环节的生产技术。狠抓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培训,确保每个种烟户有一个明白人,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探索新思路,加大运用和推广新技术,在技术上要更新、管理上要创新、服务上要实际,把增产、提质、增效的措施落到实处。

6、正确处理好烟叶生产与烟叶收购的关系。一要切实加强对烟叶收购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指导,向群众宣传烟叶收购有关政策规定,协助收购部门按照“约时定点、干部带队,轮流交售”的原则,组织烟农有序交售。二要完善收购制度,强化收购管理。坚持以质论价原则,坚持杜绝压级压价、抬级抬价,坚决杜绝“人情烟,后门烟”,严格实行“四公开一监督”制度,即公开收购政策、公开等级标准、公开收购价格,收购人员亮证上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全面推行收购预检制度,烟农交售烟叶前,必须经技术员初检,并发给初检合格证,增强自我监督力度,提高工作透明度。三要各方配合,规范收购市场。严厉打击烟贩、烟霸,强买强卖等扰乱烟叶收购市场的违法活动,切实维护烟农利益。

7、加强烤烟生产干部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烤烟生产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要把年富力强、责任心强的干部充实到烤烟生产管理干部队伍中来,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培训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选送到老烟区进行挂职培训;二是在县内进行培训。二要加强烤烟生产技术队伍建设。与大专院校或职业技术学校举办烟叶生产学业班,学成后,充实到烤烟生产技术队伍中来,服务于烤烟生产。

8、早谋划、多协作、抓落实,确保烤房建设顺利完成。各级各部门要协助烟草部门对烤房建设用地进行规划,并落实烤房建设用地,保证烤房建设用地的要求;烟草部门要作好烤房建设计划,抓好质量监管和进度监管,确保烟叶正常烘烤。

9、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保证烟农生产资金的需要。金融部门应尽量简化贷款手续,让烟农能及时拿到贷款,保证烤烟生产正常进行。

新烟区发展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篇2

农业, 是关乎一个国家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 对我国的长足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而农业活动则是指以农、林、牧、副、渔业等的形式而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 构成这些企业的形式主要包括:农作物种植企业、林业企业、畜牧业企业、副业企业、渔业企业以及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的联合企业等各种类型的企业[1]。因而, 伴随着农业企业应运而生的农业会计出现了, 它是指以农业企业为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化的行业会计。具体说来, 农业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并且结合会计学中的各种专门方法, 对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连续的、系统的、全面的、综合的监督并反映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 农业会计的特点

2.1 农业会计中成本核算受自然再生产的影响

对于农业生产活动而言, 其劳动生产对象主要是具有生命体的动物以及植物, 与工业产品不同, 这些对象具有生命体, 因而也有着自身独有的繁殖、生长与发育规律。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遵循这些生产对象的繁殖、生长、发育规律并进行相关再生产的过程。正因为如此, 人们对这一过程所能干预的程度相较工业产品来说较低, 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周期较长, 且容易受季节性。地域性影响, 这导致了农业会计中的成本核算不可避免地受自然再生产的影响比较明显。

2.2 实行分散的会计核算体制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农业企业经营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和丰富。农业经营核算的方式也由过去的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的方式, 转变为双层经营、分散核算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 除农业企业需要为自身设一套账以进行会计核算以外, 其所属各承包单位也必须分别为自身设账, 以便反映其生产经营的过程和成果, 最后加以汇总。因而在核算上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多层次。所以, 农业会计核算的主体相较工业企业而言比较多, 并且在农业会计核算中通常采用分散的核算体制, 更进一步增添了农业会计的复杂性。

2.3 农业成本核算不易进行实地盘点

农业生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其特点是生产周期较长, 资金周转较为缓慢, 因而对于资金的占用量也比较大。在农业活动中, 经济再生产要以自然再生产为基础, 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 进而导致生产收支在时间上不均衡。在会计核算中, 在产品的价值量一般要用实际投入的资金量表示, 而生长阶段的农作物在产品的价值, 难以通过实地盘点的方式加以准确地测定, 这也给农业成本核算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因此也造成了农业会计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3 农业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资本市场与融资渠道不健全

当前, 我国农业企业对于资本市场的利用效率相对工业和服务业而言是比较低的, 虽然存在农业上市公司, 但是投融资制度仍然不够完善, 对于农业上市公司的监管也不够到位, 这直接反映出我国农业会计在农业企业信息披露上存在不足。近年来农业上市公司由于其特殊性, 成为了造假舞弊的重灾区, 从蓝田股份, 泰丰种业到绿大地, 以及前一段时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的獐子岛, 种种迹象表明, 对于农业上市公司, 资本市场仍然存在制度和监管不健全的问题[2]。除了上市公司, 非上市的农业企业则存在一定程度上融资困难的问题, 而农业会计无法真实披露农业企业的信息, 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银行向农业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加之农业企业本身投资回报周期较长, 对于长期负债的偏好性强, 当前我国农业企业存在一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解决的问题, 而这进一步导致了这些企业设备、人才不足, 影响了我国农业资本化进程。

3.2 农业会计的核算较为复杂

农业会计核算较为复杂是我国农业会计发展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农业会计作为以农业企业为主体的进行核算的行业会计, 需要会计学和农业学科等多学科、多领域结合。农业会计比起一般会计有着更高的专业性。农业会计的核算内容广泛而更加复杂, 农业企业会计核算往往需要涉及农、林、牧、渔等农业行业以及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其他多个相关行业, 因而以农业企业为主体的会计核算往往需要对涉及多个行业的企业活动进行核算, 分别计算各个领域的费用与成本、以及财务成果, 核算内容非常广泛。对于农业会计的发展而言是一个内在的不利条件。除此之外, 农业活动的主体在性质、规模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且较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使得农业会计核算更加复杂。

3.3 农业本身具有不稳定性和差异性

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存在着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相互结合, 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对于自然条件存在较大的依赖性。这也导致了农业生产较工业而言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具体而言, 农业生产作业具有特殊性, 受气候、地理因素影响较大, 劳动时间与农畜产品生产或生长时间显现出不一致, 以及农业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和地域性强等特点。这导致了农业会计的核算周期具有不稳定性且差异性较大, 给农业会计进行准确核算增加了难度。

3.4 农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亟待提升

农业会计能否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这与从事农业会计的会计人员素质有着直接关系。虽然我国对于农业产业扶持力度加大, 使农业会计核算日趋重要, 但是农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仍然不够高, 面对农业会计本身较为复杂要求, 很难对于农业企业会计信息进行恰当的确认、核算和披露, 致使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不完整、不准确, 难以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需求。

4 我国农业会计发展问题的解决思路

4.1 改革现行会计制度和采用更准确的农业会计核算方法

在国际上, 会计制度较为发达的国家一般对特殊行业都会设立不同的会计标准, 考虑到行业的特殊核算要求很难在一般企业会计制度中得到满足, 笔者认为, 我国有必要以我国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为蓝本, 通过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颁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和其他国外较为权威和专业的核算准则,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 制定适用于我国的农业会计专业核算办法, 加强对农业活动的专业化核算[3]。通过这种方式, 现行会计制度将能够更好地与我国实际情况相适应, 更加准确的核算, 将带来我国农业会计水平的重要提升, 也是建立健全我国现行农业会计制度, 是解决我国农业会计发展问题的先行一步。

此外, 由于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在生产中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别, 我国传统会计对于工业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分为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等三种方法。但是这种成本核算方法在农业会计成本核算中明显不合适, 因为农业生产以动植物为对象, 这些对象的生长繁殖没有办法像工业产品那样处理, 对待农业会计核算应该改变核算方法, 例如设置“农业生产成本——机械作业成本”账户来反映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所消耗的机械作业带来的成本。

4.2 加强农业会计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大势所趋, 信息化革命在诸多产业领域的应用正掀起一场又一场产业革命。而在农业会计核算中引入信息化这一因素, 将会大大改变我国农业会计发展所面临的窘境。然而, 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铺开农业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前期资本与投入。而农业企业融资本身就更加困难, 回报周期也比较长。笔者认为, 政府应该安排农业会计发展信息化建设所需的资金。由地方政府统筹管理, 或者成立提供信息化服务的专门企业或者组织, 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与此同时,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这一领域, 并且给予充分的优惠政策, 使得企业资本及其他社会资金都能够为农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助力。除此之外, 鉴于国外在农业会计信息化程度高, 经验较为丰富, 应该考虑向国外购买专利设备等, 或者可以考虑以合资方式适当引入外国资本进入这一领域, 以加快我国农业会计的信息化建设, 直接推动我国农业会计发展。

4.3 提高我国农业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农业会计本身是会计学与农业学科综合而成的一门行业交叉学科, 相比较单纯的会计学和农业学科而言难度更高, 现阶段, 我国在农业会计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很大的缺口, 农业会计从业人员一般而言素质较低, 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农业会计在应用领域水平的发展。笔者认为, 国家应该加强我国农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建设, 减少我国因为农业会计人员素质不足而给我国农业会计发展带来的影响。具体而言, 应该考虑以下几点:在高校中鼓励开展农业会计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力度, 加大经费投入, 并且引导分流一部分在校会计专业学生进入农业企业实习等等措施, 以提高农业会计从业人员素质;除此之外, 加强农业会计从业人员思想道德建设, 由于农业会计所具有的特殊性, 农业会计的相关信息披露一直是会计舞弊的重灾区, 通过加强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 使得我国农业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信息舞弊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4.4 建立健全对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监督制度

前文提到, 农业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一方面, 信息披露存在不足,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向这些企业融资的积极性, 导致投融资渠道也较为狭窄, 进而促使部分农业企业造假舞弊, 这二者之间形成了类似恶性循环的关系, 不利于我国农业会计的发展。建立健全对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制度, 一方面能够提高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可靠程度, 客观促进我国农业会计水平发展, 一方面又能够鼓励社会资本向农业企业进行投融资, 拓宽农业企业投融资渠道, 形成良性循环。在这一过程中, 农业会计发展也得到了较大的促进。具体而言, 建立健全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监督制度需要强化交易所、政府职能部门与第三方审计的作用, 使他们形成良性互动,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农业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水平, 倒逼我国农业会计的长足发展。

5 结论

本文从农业会计定义出发, 辨析了农业会计的特征, 以及制约我国农业会计发展的主要问题, 并最终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贺旭玲.我国农业企业会计制度问题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4.

[2]沈宏益.农业会计核算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会计之友, 2010, (4) :10-12.

新烟区发展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问题;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大,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对建筑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是每一个工程建设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和问题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技术质量是产生问题的关键。

现代的建筑综合性越来越高,既要美观又要符合建筑的结构可靠性,所以技术含量也就相应地增高。而且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使得所涉及的专业也跟着相应地增多,每个专业的技术人员都有自己的作业空间和范围,技术上的深度和要求也不相同,每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虽然能够做到对本专业的施工进行完美的规划,但是建筑工程讲求的是各个专业的共同搭配和合作,依靠单独的专业技术是很难满足建筑工程的整体要求的。而且各个专业的技术人才在时间和空间的支配上往往不能做到统一,也加大了建筑工程施工的难度,在技术上不能做到全面细致的研究,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很容易产生问题。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因素

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制度还是靠集体承包制、分工合作制,没有一个团队能够做到技术与施工完美结合的。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混乱也就成了产生问题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的施工制度,分包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每个分包的单位在工作的范围上很难界定,没有明确哪个环节是哪个分包的施工单位的责任范围。

3、材料和购配件的选购不合格和使用规范。

建筑材料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一方面,选购不合格材料或与使用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材料和构配件,送去检验的材料与施工实际使用的材料不同,另一方面,即便是材料合格,但使用材料数量不足或操作工艺不规范,无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4、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措施经费投入不足。

安全生产是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是企业效益的保证。我国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等,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以此保障生产安全。但是,在实际施工现场管理中,安全意识不强,往往是重生产,轻安全,只要进度,不要安全;在人员配备方面,只有施工技术人员,不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费用投入监管缺失,安全措施费用变成了企业的预期利润,安全保障经费没有保障。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制度

首先,健全现场管理组织机构。企业要以项目经理制度为依托,建立一套以项目经理、现场安全管理人、现场技术负责人、各分部分项管理人以及基层管理组长为成员的现场安全管理小组,明确各科室责任人的职责与义务。

其次,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要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各级负责人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应负的责任,签署相关责任状,将每一项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身上。

再次,加强与工程监理单位的合作与沟通,根据企业现场施工的实际状况来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避免现场管理的随意化。

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强化各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

施工现场作为项目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我们必须加强对其的控制力度,将生产施工的各个环节纳入控制范畴之中,以有效地统筹全局。对此,企业必须从施工设计、人事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来严把质量关,有效控制现场生产行为。施工企业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审核制度,将审核问责严格贯彻到各生产环节之中,从人员行政审核、物资采购审核及质量控制、现场巡检等方面来做好监管,强化现场质量控制力度。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现场管理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影响巨大,在实际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对于建筑工程的材料管理过程包括建筑材料的采购、检验和供给材料。现场管理部门针对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对市场材料供应商所供应的材料进行分析、对比,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建筑材料供应渠道,尽可能简化建筑材料的供应环节,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材料供应成本。管理部门要对市场状况进行全面深刻的了解,根据市场的供给情况,及时调整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材料供给,保证建筑材料进场的安全有序,维持建筑工程建设施工的有序进行。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现场管理质量监督部门必须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及时对采购的材料进行质量查验,保证材料质量。日常施工的现场管理中,管理部门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安排建筑材料的发放,并对发放的建筑材料进行跟踪监督,避免建筑材料的浪费。

4、提升人员准入机制,加强对员工的综合培训

直接施工人员是施工的最基本单元,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企业必须做好内部行政管理,提升相关人员的准入机制,新员工必须要坚持进行培训、考核,合格以后方能上岗操作。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以及应急机制的培养,提升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消除侥幸心理,从而保障现场施工顺利进行。

结语:在当前建筑工程行业高速发展时期,必须建立安全、科学、合理、高效的建筑工程项目现场管理制度,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职业道德素养、安全施工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并加强对机械设备、施工工具和建筑材料的管理,保障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才能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扩大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田志风,韩永慧.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途径及其重要性[J].今日科苑.2007(16)

[2]李继勇.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J].四川建材.2007(05)

[3]牛洪震,张东彦.施工现场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7(22)

新烟区发展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篇4

1 城市交通现状

1.1 机动车辆现状

截止2007年年底,晋中市城区常住和暂住人口为32.3万人,而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为82 676辆,其中小汽车29 108辆,占机动车总量的35.2%,从统计资料来看,机动车年增长率为8.5%。

我们选择了市区中心的18个路口进行交通量调查。小汽车占到63.8%,出租车占13.3%,其余摩托车和大、中、小货客运运行量占到22.9%。

可见,汽车增长速度太快,而机动车的通行量主要集中在城中心,人们的出行主要在市区中心活动是造成市区交通拥挤的原因之一。

1.2 局部区域交通现状

2007年年底,道路总长度223.4 km,全市路网密度5.24 km/km2,主城区路网密度5.77 km/km2,道路用地率10.86%,道路广场用地率11.8%,人均道路面积19.85 m2/人。

路口交通流量在3 000量/高峰小时以上路口占调查路口的55.6%。主要分布在汇通路、迎宾街、中都路沿线,从交通运行状况看,路口负荷度为0.45~0.93,调查路口平均负荷为0.73,路段流量主要分布在迎宾街、汇通路、锦纶路、安宁街、顺城街。

结论:1)某些地区交通出行需求分布与交通网络供给能力不相匹配。2)交通出行分布特征:核心总量大、区域集中,与核心区路网功能结构不相适应。3)核心区居民出行量占总出行量的65%以上,机动车出行量占全市机动车出行量的55%。4)核心区土地面积占25.7%左右,商业、办公、金融、学校、政府机关等主要交通产生、吸引源的建设比例占全市70%以上。5)路网结构。主干路长度160.9 km,占道路总长度72%;次干道和支路长度占道路总长度28%,路网结构呈倒“金字塔”形,但路网通达能力差,整体协调能力不足。此外,交叉口渠化处理不合理、铁路立交形成瓶颈,道路整体运行能力低。6)主要对外交通不畅。太原—晋中之间的交通联系是晋中市最主要的对外联系。目前只有一条道路相通,通行能力明显不足,道路交通超负荷运行。

1.3 公交系统现状

根据调查表明,公共汽车每841人拥有一辆公交车,城区共902辆出租车,每1 000人拥有出租车辆不足8辆,年客运量城区为3 247.2万人次,空载率为30%左右,公交线路平均长度21.7 km,其中城区公交线路11条,平均长度为15.1 km。乘客换乘系数1.82,大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划》规定的1.5,其中换乘2次的比例较大,说明局部公交线网有待进一步调整。

此外,在问卷调查中,反映公交车拥挤、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居多。

1.4 我市静态交通现状

1)停车设施供需不平衡。按照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城市公共停车场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 m2~1.0 m2计算,我市严重不足,我市共有小汽车29 108辆,基本停车泊位应是29 108个,公共停车泊位为基本停车泊位的20%,需5 822个。外来车辆为公共停车泊位的21.5%,需1 252个,则当前停车泊位共需36 182个,缺口为1万个,无法满足泊位的需求,导致了机动车违章乱停现象。

2)路边停车场规划不善、管理不严,路内停车场设施不合理。调查数据显示,停车位中心区较少、外围较多,停车供应结构不合理。路内停车占用了大量可供通行的道路面积,严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同时,由于路内停车基本占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因此造成了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争道、交通秩序混乱、交通事故多发的局面。从畅通和安全的角度来看,在我国城市混合交通的交通现状下、大比重的路内停车是极不合理的现象。

2 城市交通一般原则

1)依据晋中市总体规划,使城市交通用地和新城发展及旧区改造相结合,将交通规划内容纳入城乡总体规划之中,成为法定规划内容的组成部分。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发生吸引率高的商业金融、行政办公、医疗卫生、中小学校,使城市交通流向趋于合理。3)为了减少外地车辆对城市增加交通压力,应在城区边缘地带以及进出城区的几个主要方向的道路附近设置停车场,以减少穿越车辆对城区的交通压力。4)整合物流园区,将现在城区的粮食仓库、石油库、沥青库搬至东、南外环边,既保障城市安全,又能使交通畅通。5)今后,凡商业金融、高层办公、住宅一律配建地下停车场(库),合理布局地上停车库。6)为避免造成交叉口交通组织的混乱,停车场的出入口应尽量设在次干道上,如设在主干道旁时,则应尽可能的远离交叉路口。

3 晋中市城市交通问题解决思路及建议

3.1 加强城市交通战略的实施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交通系统对城市布局和土地使用的引导作用日益突显,特别是在建设集约型城市和节约型社会的总目标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我市在太原—晋中同城化趋势突显的情况下,应加快城市交通战略的实施,两市之间考虑快速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通达性、便捷性、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经济的发展、小汽车保有量将呈明显增长趋势。停车设施建设应以发展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为辅。

3.2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世界银行家史特尔先生经过大量调查调研得出结论,要真正解决道路拥挤问题必须控制和正确引导交通需求。根据我市的情况,发展公交优先政策将是解决当前交通拥挤的一条合理可行的出路,要想吸引人们增加使用公共交通运营方式的次数,就必须提高公共交通的整体服务水平。配套合理的首末站、枢纽站、停车场、优化线网设置,构成便捷的大公共交通体系。同时,通过改革调控,合理调整车辆税费,控制私家车的增幅。以停车场为辅,路面停车场为补充,形成布局合理、比例恰当、使用方便的停车设施和管理体系。

3.3 加强场站建设

我市近期应新建老城、新城、商贸城、经纬路、思凤街公交首末站;改建火车站、新建迎宾西、新城客运枢纽。

针对具体路段的停车场规划,太行小学西新建3 500 m2停车场一处,专供接送中、小学生家长泊位,减少迎宾街行车压力。市政府前结合绿地建设,新建地下停车场一处,主要为到市政府、市医院办事人员停车,也可分流一部分到商业区出行的车辆,限期将百货广场的地下停车场库堆放物腾空,尽快使用,既解决百货商场的停车问题,又可美化该区的景观效果。

3.4 合理路网级配

我市路网密度低于5.2 km/km2~6.6 km/km2的国家标准。且干道分布不均匀,主干道系统不完善,断头路多,支路路网密度更低,仅1.6 km/km2。道路分配不合理,所有这些造成了交通供给和需求失衡。目前,要解决城区交通拥堵问题,首先,要尽快修定思凤桥、纬四桥、龙湖桥形成城区的外循环,减少城区核心区的交通压力。其次,搞好渠化措施,拓宽中都路—迎宾街路口、开辟右转弯车道,增加路段的畅通性。最后,尽快打通新建街二标段、安宁街一标段、蕴华街中段、晋华街中段拓宽工程,改善交通微循环。

3.5 引入高科技管理手段

市政府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大投入建设、更新交通管理手段。建设综合电子交通运输资讯平台,对交通监察、事故处理及交通资讯发布实现全面管理,通过在主要道路上加装各种智能化交通管理设备(包括监视电视、信息指示路牌、速度检测仪等)提高交通管理整体水平。此外,市民良好的遵纪守法意识也是我市交通得以安全发展的保障。

综合看来,我市的综合交通要健康发展成一个系统工程,这其中既有我市不断完善的长远城市交通规划,也有大量的硬件设施建设、严格的管理体制,更需市民良好的社会意识和道德意识,缺一不可。

摘要:通过对晋中市机动车辆、局部区域交通、公交系统及静态交通现状的调查,总结了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城市交通的一般原则,提出了晋中市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思路及建议,从而推动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现状,原则,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新烟区发展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篇5

【关键词】电费核算管理;现状;问题;解决思路

前言

电费是供电企业主要的收入来源,所以电费核算管理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经营的好与坏。因此,这对电费核算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具有很高的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保证在工作中耐心细致认真,不能粗心大意。尽管对于电费核算管理工作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供电企业也有自己的诸多规定,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电费核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供电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发展不适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供电企业发展也十分的迅速,然而电费核算管理的发展并没有跟上供电企业的发展速度,最终导致供电企业的电费核算与营销不同步。营销部门对电费的考核时间一般是在下一个月的上旬,而财务部的电费核算则是核算当月的电费量,二者在截至时间上的不一致导致电费核算管理出现偏差;在进行回收电费时,营销部门所关注的自身的任务有没有完成,而且他们在进行报送时为了追求最大效益的电量,会多报电费数额,这就造成了报送的与实际的电费数额不相符,导致财务部在进行电费核算时出现困难。另外,在核算员进行核算管理时,供电企业对于核算员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进行核实和处理,从而影响了供电企业的发展。

(二)缺乏对抄表核算计划的管理

在供电企业中,对于抄表工作的管理缺乏统一的管理措施和机制,这就导致了不同的地区出现不同质量的抄表工作。由于缺乏管理,抄表员抄表的时间会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时间去调整,甚至有的抄表员不去抄表,而是自己估算电量,这就造成了抄表的数字不能真实地反映出电量的多少,给供电企业的核算工作带来了难题。

(三)在电费核算管理工作中,电费账务存在着问题

首先,电费核算中财务信息真实性差。我国有一个具体的考核制度来考察供电企业的电费管理状况,然而有些供电企业为了完成考核指标,私自篡改电费账目、调整电力销售量,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财务信息混乱,账目缺乏真实性。

其次,缺乏对电费应收账龄的清晰分析。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供电企业中,也采用了辅助电费核算的系统。现阶段,这个辅助系统正在向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以求为供电企业提供更为有力的帮助。然而,供电企业中许多的相关部门没有对电费查询软件进行及时的更新,这样一来,就阻碍了对电费应收账龄的计算,使得统计出来的数据缺乏真实性。

第三,缺乏对坏账规范、有效的管理。供电企业中会存在一些坏账,为了对坏账进行处理,供电企业会采用相关的软件进行处理,然而软件毕竟存在缺陷,对于已经回收上来的坏账不能进行更新,也就不能反馈到电费核算管理系统上,导致了电费核算出现错误。

二、电费核算管理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电费核算管理的科学化

实现电费核算科学化管理包括将管理人员的观念科学化和将管理方法科学化。观念科学化是指改变管理人员传统的管理理念,让转变后的管理理念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变得更为客观和全面。管理方法科学化是管理理念科学化的支撑,可以保证管理的效果,管理人员在进行电费核算管理时,要将传统的管理方法中好的地方保留,再结合新的管理方式,实现对电费核算科学的管理,比如可以将软件和人工来结合,用人工来避免因为软件自身的缺陷所带来的问题,用软件来检查人工在进行电费抄表、计量时出现的错误。

(二)加强电费核算管理的制度化

制度是一项工作能够规范进行的保证,所以加强电费核算管理的制度化,有利于保证电费核算管理有序的进行,无论电费核算管理的内容多么的复杂、繁琐,制度化都可以将工作内容严谨的体现出来,从而让电费核算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电费核算管理的制度化除了可以起到规范工作内容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监督管理人员的作用,避免管理人员出现失职的行为。

另外,还要实行电费核算管理的责任和考核制度化。责任制度化利于将具体的职责明确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从而促使他们各尽其职,大大的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考核制度化与责任制度化是相互关联的,当出现失责的行为时,会对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进行追究。

比如在供电企业中,电费核算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抄表、计费、出票等,核算人员在进行每一项工作时,都要对工作进行统一核算、审计和分析,保证每一项工作的过程都按照制度化执行;负责电费核算的工作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要进行严格的要求,采用正确的方法来保证核算的准确性,同时对核算材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

(三)加强电费核算管理的专业化

专业化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全方面的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质,增强管理人员队伍的责任感,保证管理工作正常的进行;二是管理方法和手段的专业化,这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管理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理的效果;三是电费核算业务水平的专业化,具备专业核算业务的核算人员才能保证电费核算的准确性。

(四)加强电费核算管理的信息化

目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时代,这就要求供电企业的电费核算管理也要实行信息化,从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电费核算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主要依赖于信息化管理设备,在我国的供电企业中都已经采用了辅助电费核算管理的系统,利用这个辅助系统建立一个完善的数据库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数据库系统也成为了实现信息化的设备保障,在加强电费核算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不断地完善数据库系统技术,从而更加完善的实现电费核算管理的信息化。

(五)加强电费核算管理的人性化

供电企业提供电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所以供电企业可以算作是服务行业,因此只有不断的提升服务质量才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在应对客户的诉求时,要保证服务时更为人性化。人性化服务可以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有的地方比较偏僻,不方便缴费或者缴费方式比较单一,对于此种问题,供电企业可以增采取多种缴费方式,为客户提供方便。个性化的服务不仅提高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还可以让供电企业更快的回收电费。

三、结论

目前,我国供电企业电费核算管理的现状是总体水平呈现偏低的状态,所以对电费核算管理工作的改善是十分有必要的,良好的电费核算管理才能促进供电企业长久、健康的发展。只有将电费核算实现科学化的管理,并具备专业的管理人才,利用制度化将电费核算管理规范化,才能不断的提高电费核算管理的水平,解决当前电费核算管理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娇辉.电费核算管理中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9):134-136.

[2]常春玲.加强电费核算管理问题的对策[J].科技风, 2013(18):271.

[3]张宏.浅谈供电企业电费管理之电费核算[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3):123-124.

新烟区发展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篇6

关键词:畜牧业 发展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S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1(c)-0140-01

引言

农业经济我国国民经济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畜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的农业发展情况。畜牧业对于增加农村和农民的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畜牧业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并且逐渐的朝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应该看到,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在我国农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之下,我国的畜牧业在当前阶段还存着很多的问题。如何进一步促進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成为相关部门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1 畜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1.1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畜产品加工业滞后

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幅员辽阔。但是由于我国具有大量的人口,这就使得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相对比较短缺,而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资源更是十分的匮乏,这就使得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必须走一条节粮型的道路。但是,当前我国的畜牧业的产业结构十分的不合理,内类产品中仍然以耗粮较高的猪肉为主,而其它的以草为主的肉类品种数量比较小,且畜牧业主要产品中肉类所占比重最大,蛋和奶所占的比重大致相当。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也加重了我国的粮食生产的负担。

畜产品的质量相对较低,一些优质的畜产品的数量远远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特别是一些高档的牛肉以及禽类产品。这些都使的我国的畜产品的加工行业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缺乏完善的产业链,各种加工的程度也比较的初级,附加值不高。

1.2 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国的畜牧业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逐渐了建立起相应的繁育机制,但是尚没有行程完整的繁育体系,不能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良种禽畜。由于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很多的两种禽畜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导致大量的良种退化,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畜牧业的优良品质。

1.3 兽医工作基础薄弱,重大疫情时有发生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的发展,逐渐朝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高度密集的养殖容易造成大规模的疫情爆发。当前订我国的畜牧兽医尚没有行程完善的体系,特别是一些基层的兽医队伍比较的薄弱,很多兽医站没有配备足够的兽医。同时缺乏专业的设备和技术,这就使得在疫情的预防和应对上存在巨大的漏洞,一旦爆发大规模的瘟疫。往往会给一个地区的畜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1.4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竞争能力弱

我国的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虽然能够调动广大农户的积极性,但是应该看到,这样做的同时也使得畜牧业的生产比较的分散,单独的农户很难进行生产以及设备的更新,大多仍然停留在人工养殖的阶段。同时单个的农户在进入市场的时候往往缺乏必要的信息支持,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降低了产品的价值。也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以畜牧业高新技术为支撑,推进畜牧业结构调整

当前我国的畜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扩大养殖规模来实现的,整个畜牧行业的科技水平不高,这就使得畜牧业的发展缺乏必要的科技支持。这就要求加大对畜牧业的科技投入和开发的力度,通过高新技术不断的培育优良的品种,提供产品的质量,同时也做好相关的疫情的研究和控制工作,为畜牧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继续稳定发展食粮家畜饲养的同时,继续加快奶业等草食家畜的发展。

2.2 加大扶持力度,培育具有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

针对我国畜禽养殖以农户分散为=E体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密切产销关系。加大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积极培育具有强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科技人员+协会+农户”模式生产模式,使生产各环节的参与者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实现利益共赢。

2.3 加快推进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工作

尽快恢复县,乡一级的兽医组织,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加快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以动物的检疫、检验为重点强化产地检疫和畜禽流通的检疫监督。建立健全我国动物疫病防治的长效机制,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增加对基层动物防疫部门的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经费。积极推行和建立当地化的仔猪家禽繁育体系,实行自繁自养,减少外源性感染-加强牲畜贩运监管,切实加强对畜禽贩运和销售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强基础免疫,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培训,提高防疫人员技术水平,做好免疫注射工作。改善村一级防疫结构,每村设多名防疫员,提高防疫密度;要重视疫苗保存、稀释和注射剂量要求,强化防疫责任管理。制定防疫目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防疫质量,提高畜牧业应对疫病风险的能力。

2.4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开辟各种融资渠道

为促进大通县畜牧业经济的有效发展,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出台各种扶持政策,开辟各种融资渠道。不仅要明确大通县畜牧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而且要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及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同时围绕区域特色,优先扶持对区域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的发展,优先考虑对主导产业起较强拉动作用的大中型龙头企业、养殖小区的建设,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畜牧此产品加工企业带和主导产品群。积极争取畜牧业有息贷款和政策性贷款,多渠道争取牧业发展础础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以项目争取资金。采取国家、集体,个人投资的方法,扩大畜牧业的投资来源,鼓励农牧民投劳投资。进一步实施畜禽良种补贴政策,积极将动物防疫经费支出纳入常年财政预算,形成长效投入机制。

2.5 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新烟区发展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篇7

1. 发展势头强劲, 接待能力和实现收入增长较快。

由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在旅游工作做出的决策合理, 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大做文章, 使旅游框架体系已初具雏形, 在“大旅游”战略的浪潮中, 陕县旅游事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11年, 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32.6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10.24亿元。

2. 坚持科学发展, 结合县情编制了规划。

为科学实施开发建设陕县的旅游资源, 以“一个中心”五个战略定位为指导, 高度重视大旅游发展, 依托独特的矿泉神水资源和天井窑院、达摩禅宗文化圣地等厚重的历史文化, 大力实施“旅游强县”战略, 在旅游发展上初步形成了东线文化古迹游、西线休闲度假游、南线山水生态民俗文化游三条特色旅游线路。

3. 扎实有序地推进崤函古道石壕段申遗工作, 专门成

立了申遗领导小组, 按照申遗各项指标要求认真操作实施。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最终确定为我国首批“丝路”申遗点之一, 给陕县的旅游开发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4. 加大拓宽投融资渠道, 加快了景区景点旅游开发步伐。

今年我县13项旅游建设项目正在有条不紊进行。如:温泉神水休闲度假项目建设工作, 甘山公园4A级景区创建工作, 天井窑院的整修与开发等一系列工程的开发与建设, 对整合陕县旅游资源, 全力促进旅游业创品牌, 拉动县城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 全力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

积极参加市、县和旅游系统组织的国内、省内旅交会、旅洽会等各种宣传推介活动, 多层次地宣传和推介陕县丰富的旅游资源, 深化和各大旅行社的联手合作, 包装精品旅游线路, 充分挖掘景区的文化内涵, 努力推进与周边省、市、县 (区) 旅游联动开发与对接, 形成客源互补、联合推动、双赢发展的格局。

二、制约大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

1. 品牌瓶颈。

旅游业要靠大品牌震撼人、吸引人、留住人。目前, 陕县没有像仰韶文化、函谷关老子文化、豫西大峡谷漂流等知名度高的大品牌,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陕县旅游业对外界的震撼力和吸引力。崤函古道石壕段申遗工作虽然一锤定音, 但品牌效应和知名度由于各种原因还没有发挥其优势和龙头作用。

2. 交通瓶颈。

陕县通往各主要旅游景区景点的交通不便利, 表现在路况较差, 路面较窄, 而且道路标志不明晰。

3. 规划不够超前。

陕县旅游规划滞后于旅游经济的发展要求。初期制订的旅游发展规划, 不能与时俱进, 不能及时根据形势发展需求调整和发展旅游事业, 导致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不够, 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等。

4. 企业竞争力不够强。

陕县旅游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分散、各自为阵的现象, 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 缺乏市场风险的整体能力。

5. 休闲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集中表现在:休闲旅游设施供给不足, 类型单调, 分布散乱, 没有形成特色明显的集中休闲区域。

三、大旅游建设的发展思路

1. 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 构建大旅游产业群。

针对当前陕县大旅游建设存在的尚未形成成熟的行业合作机制问题, 最好的解决途径就是构建大旅游产业群, 将各个旅游关联行业用紧密的利益纽带整合在一起, 规范行业合作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 以大旅游产业集群的形式深入挖掘旅游经济的规模效益。为此, 要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旅游区 (点) , 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工农业科技旅游示范点, 建设一批结构合理的旅游饭店群体, 组建一批跨地区、跨所有制专业性的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景区经营管理、旅游商品开发与生产等大型企业。同时, 促进中小旅游企业朝“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除了大力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外, 还可充分利用陕县现有的厂矿企业和现代农业龙头企业, 开展现代工业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和民俗风情等休闲旅游, 充分利用陕县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田园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 大力开发乡村旅游, 突出农事参与, 文化体验, 绿色生态观赏等特色, 使乡村旅游成为陕县旅游的新亮点。

2. 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加大旅游资金投入。

在现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 进一步出台更能吸引客商的优惠政策, 吸引更多投资商来陕县发展旅游业。本着不求所有, 只求所在的原则来发展大旅游建设。要在争取国家对交通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基础上, 把休闲度假设施投入的注意力和聚焦点放在民营投入上, 实行全方位融资。对旅游优势资源, 尤其要鼓励外资的引进, 扩大开放度, 提升知名度, 确保休闲度假胜地建设加快推进。同时, 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 提供优惠政策, 鼓励民间资本参股旅游业, 实现资本向旅游业的加速集聚。同时建议在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上, 要将项目捆绑, 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3. 挖掘文化内涵, 提高旅游品位。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生命力、没有活力的旅游。陕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空相寺佛教文化、天井窑院和剪纸民俗文化、温泉养生文化、甘山森林公园和黄河湿地生态文化相互辉映, 崤函古道、周召分陕、石壕杜甫题诗处等历史人文古迹远近闻名, 天井窑院、剪纸艺术并称“民俗奇葩、豫西一绝”。坚持旅游搭台, 文化唱戏, 深入挖掘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和农耕文化, 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4. 确立合作共赢理念, 加快旅游经济一体化进程。

陕县大旅游建设, 应按照“区域联动,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的原则, 大力推动区域旅游联合, 共同铺筑旅游无障碍通道, 加快旅游经济一体化进程。

一方面要着眼三门峡市大旅游发展格局, 强化陕县与各县市区之间的协作、交流, 实现旅游要素的合理流动, 有序开发, 实现区域内大旅游开发的大联动、大协作, 共创特色旅游精品;另一方面, 与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山西, 陕西等周边旅游新兴地区相连, 坚持以地方利益为基础, 以政府协作为补充, 以市场交易为基本合作方式, 加强与这些地区主要客源地及周边著名景点之间的合作和沟通, 采取灵活多变的空间组合战略, 完善板块之间的整合与配套, 通过联合打造跨区域旅游线路, 构建区域无障碍旅游区, 实现旅游市场的扩展和旅游空间的延伸, 开创陕县大旅游发展的新天地。

为实现合作共赢, 应强化三方面工作:一是要整合和共享旅游资源, 塑造区域旅游品牌, 进行整体形象包装和营销, 实现资源共享、产品互补、信息互通、客源互换。二是要打破各种壁垒, 消除各种体制性和行政性障碍, 联手打造无政策障碍、无交通障碍、无服务障碍的旅游大市场。三要不断完善合作与协调机制, 共同搭建旅游大平台, 营造良好的旅游大环境, 实现地区各城市之间相互开放, 相互依存, 相互协调, 共同发展。

5. 搞好旅游宣传营销, 扩大旅游知名度。

旅游业是注意力经济和形象产业, 需要强有力的宣传推介和营销传播。旅游策划就是编故事, 旅游营销就是出卖故事。现代旅游营销观的基本理念有:使旅游成为人的本能需要;使旅游成为制造快乐的产业;使品牌成为现代旅游的核动力;使注意力成为印钞机。

6.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提高接待服务能力。

为提升陕县的大旅游功能, 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 提高接待服务能力, 以满足中外游客和广大市民在陕县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按照“旺季抓经营, 淡季搞建设”的思路, 加快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解决旅游景区交通的问题。 (2) 旅游宾馆、饭店要加快设施设备更新步伐, 提升档次, 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3) 旅行社作为旅游业的“龙头”, 要积极开拓市场, 不断扩大客源, 提高自己的经营水平。 (4) 加快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

摘要:本文对陕县大旅游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结合陕县实际, 提出了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 构建大旅游产业群;加快招商引资步伐, 加大旅游资金投入;挖掘文化内涵, 提高旅游品位;确立合作共赢理念, 加快旅游经济一体化进程;搞好旅游宣传营销, 扩大旅游知名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提高接待服务能力六个方面的发展思路, 以便更好地为陕县大旅游建设提供理论服务。

新烟区发展存在问题与解决思路 篇8

校企合作是指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 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不同资源与环境, 把课堂教学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和岗位能力的生产现场相结合的一种办学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培养具有实践操作经验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直接途径。不少院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因此, 分析不同合作模式的特点, 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 对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 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再认知

2.1 校企合作是职教发展的必由之路

首先, 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校园氛围和企业的生产环境不同, 课堂教学和现场操作的效果不一样。只有通过校企合作, 才能把企业的技术、设备、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成功地嫁接到学校的教育体系中来, 从而逐步让学生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 校企合作是由职业教育的特质所决定。

其次, 由于我国的教育投入有限, 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实习基地和师资队伍等办学条件相对不足, 实训条件相对薄弱;加上随着市场的变化, 企业的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的更新速度非常之快, 学校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来保证实训条件跟上企业改进更新的速度, 人才质量难以保证。因此, 高职院校必须以校企合作为结合点, 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急需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2 校企合作是双师型师资培养的重要途径

校企合作不仅能较好地解决实训条件, 而且能充实和优化教育资源, 改善办学条件, 增强学校的办学竞争力。一方面, 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或行业的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 指导学生实习或举办专题学术讲座, 及时地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技术改进等新情况与学校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行业人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 学校依托企业, 每年派出部分教师到生产一线锻炼, 与企业零距离接触, 提高教师的技术运用能力, 丰富其实践经验, 及时地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生产工艺与技能, 积极参加国家有关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 确保专业教师的教学不脱离企业实际。因此, 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途径。

2.3 校企合作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

校企合作不仅能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性, 让学生为希望从事的职业去学习, 强化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促使学生学业进步;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化学生对职业角色、职业选择、职业实践的认识, 帮助学生开展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 拓宽学生就业的选择途径, 为有针对性地教学、实训、实践、就业选择提供渠道。校企合作是全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 成功的高职教育都离不开校企合作。因此, 校企合作能激发办学活力和竞争力。

2.4 校企合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4.1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是基于企业用人需求, 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下, 共同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一方面, 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及其发展趋势, 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工学结合的教育环境, 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使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同时, 把企业的用人要求直接融入到职业教育中, 做到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双向参与, 使高职院校办学贴近工作实际, 贴近职业岗位, 贴近社会实践, 不断增加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 真切感受到真实的工作场景, 学习岗位技能, 领略行业以及岗位的文化氛围, 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2.4.2 高技能人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企业需要一大批有一定理论基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可以更快地培养适应企业、行业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 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 为企业储备优秀的可用之才;校企合作可以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 有力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 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3.1 校企合作概况

我国高职教育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 是基于目标导向型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 即为满足企业人才质量需要而进行的可以效仿的实践教学的一种样式。通过这些样式, 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 以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劳动者的素质, 并增强企业部门与高职毕业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可能性, 但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学校偏重自身办学利益, 企业行为短暂, 没有长远的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合作的深度处于浅层次, 合作的观念和行动也存在一些问题。

3.2 校企合作模式

3.2.1 依企业参与的方式分

(1) “企业配合”模式, 即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 企业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的培养任务, 例如投入设备和资金帮助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 企业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这是目前我国多数高职学院的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

(2)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即实行校企联合, 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 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

(3) “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 即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过程和学校人才培养, 分享办学效益。企业是全方位的整体参与、深层参与, 管理上实行一体化管理。如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高职学院注入股份, 进行合作办学, 对高职学院承担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

3.2.2 依产学研合作方式不同分

(1)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共同组织教学, 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 “2+1”模式, 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实习, 后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模式。

(3) “工学交替”模式, 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 学用结合的教育模式。

(4) “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 即从学生的输入到输出, 都是完整的订单式教育服务, 是双方输入优质资产的教育, 是强调联手、优势互补、双向提供发展后劲的一种教育模式。

(5) “实训一科研一就业”模式, 即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合资独资企业、国营企业、私营企业等, 以校企、院企、室企合作等形式, 进行合作办学、技术开发、联合培养、人员交流、基地共建、课程开发等合作。

(6) “双定生”模式, 即招生就能就业, 以销定产, 培养与需要相互结合, 出口决定进口, 实行人性管理。

(7) “工学结合”模式, 即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双向介入, 把学生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8) “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 即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

(9) “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 即从社会需要、市场需要、群众需要出发, 极大地调动企业在办学中资金投入和资质整合投入的积极性。

3.2.3 依合作的深度分

(1) “浅层次合作”模式, 即学校专业方向按企业所需确定, 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 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 聘请行业 (企业) 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委员会成员, 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 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

(2) “中层次合作”模式, 即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 建立横向联合体, 成立董事会, 形成多元投资主体。争取国内外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董事会, 社会各相关行业、企事业以董事单位的身份支持学校发展, 并建立由知名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 按岗位群的分类, 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非专业能力素质的要求, 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

(3) “深层次合作”模式, 即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 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 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 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 建立利益共享关系, 真正实现“教学—科研一开发”三位一体。学校在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术、营销、管理、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可获得相关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和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为课堂教学提供案例, 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3.3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3.3.1 认识不足

首先, 无论是政府、行业 (企业) , 还是学校本身, 对“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然性、必要性的理论认识不成熟, 实践不到位, 仍处于表里不一、言不由衷的阶段。其次, 很多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教育思想, 多数企业只是选择企业所需的人才, 而不参与人才的培养;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 把培训和教育学生视为额外负担。再次, 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 因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和办法, 教师也因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而缺乏积极性,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3.3.2 政策无助

(1) 虽然成立了校企合作协会, 并开展了大规模的试点、试验。但政府还没有建立权威、完整的校企合作的准则和指导手册, 缺乏理论高度的分析和教育层面的探索, 尚无制订高职校企合作制度、法律、法规, 虽然一系列的文件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校企合作开展, 但对学校和企业均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2) “订单教育”很大程度上受政策导向的影响, 国家缺乏有力的财政支持和政策保障, 与之相关的经济和政策环境还不具备, 还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奖励机制, 企业和学校没有得到来自政府的具体的政策保护。

(3) 国家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 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 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

(4) 企业用工仅受劳动力市场影响, 无资格准入限制, 现用现招, 不委托培训;企业用工计件付酬, 不重视工人技术等级, 也不重视是否受过专业教育, 工人换岗和辞职性大。据调查, 学校安置的毕业生, 工作一年后仍在原单位工作的只占25%。学生的随意流失给企业用人计划造成被动和负面影响。企业对学生的表现不放心、不满意, 并有反感情绪, 企业不愿合作。

(5) 大多数企业没有建立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 只满足于目前的生产效益。事实上, 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 主动营造环境和提供条件, 与学校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才是解决企业高技能人才紧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3.3.3 办学不活

(1) 学校办学定位不准、办学形式单一、教育资源分散, 学生择业心理期望值高, 与学校培养的企业生产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相矛盾, 双方的期望目标存在较大差异, 致使学校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 培养的学生缺乏实用性。

(2) 学校与用人单位缺乏了解与沟通, 专业设置不合理, 教学计划不科学, 教学内容不实用, 教材陈旧, 致使培养目标不能适应劳动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在“你学的知识到企业能用上吗?”的调查中, 60.2%的学生认为用不上, 10%的学生认为理论上有联系。

(3) 一些学校办学条件差, 师资力量不足, “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 不能让学生达到企业所要求的技术技能水平, 致使企业不愿录用。

(4) 学校体制改革滞后, 本位主义比较重, 没有转变观念, 不能从国家、企业、学生、学校等多方面出发, 以“多赢”角度考虑校企合作, 始终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角度去思考校企合作的问题, 没有建立和完善弹性学制, 缺乏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 制约了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3.3.4 缺乏有效运行机制

(1) 缺乏保障机制。近年来, 从中央到地方, 虽然相继颁发了一系列关于开展校企合作的文件、意见,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校企合作的开展, 但是, 国家在推行校企合作制度方面没有上升到立法层面, 无法使这些文字变为可操作的、有约束力和保障力的法律规则, 对学校和企业均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2) 缺乏沟通机制。学校的运做机制和企业运做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 微观的运行制度不够成熟和完善, 校企合作还没有真正融合, 校企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机制, 没有从系统的观点出发, 通盘考虑, 统筹运作, 整体推进, 无法实现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 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和预期效果。如果学校转变观念, 确立“以企业为中心”, 一切以社会需要和企业需要为准则, 致力于发挥学校的优势和潜力去解决企业用人需求的问题, 那么, 学校将成为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3) 缺乏双赢机制。很多学校的本位主义比较严重, 始终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角度去思考校企合作的问题, 不利于合作的内部机制和外部条件的健全和完善, 出现合作动力不足, 活力不够, 信息不畅, 资金不足等问题。多数企业没有建立长远的人才战略意识, 只满足于目前的生产效益, 认为人才的培养不是企业的职责, 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 仅停留在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方面。这种合作形式简单, 深度不够, 合作双方各自的管理体制也不健全, 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 没有达到双赢的目的, 无法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机制。

(4) 缺乏监控机制。目前的校企合作, 大多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 合作模式单一, 缺乏长远规划, 不少合作仅仅停留在学生短期实习安排上, 有的只是为了教学评估需要而请求与企业签定一份简单文字协议, 举行一个签字仪式或实习基地挂牌仪式而已。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而又少, 满足双方实际需求且具有长期性深度合作内容非常缺乏, 并且, 校企合作过程也没有任何机构进行有效的检查指导, 合作效果也无法监控评价。

(5) 缺乏科学选拔招聘制度。企业选拔招聘员工一般以外在形象、语言表达、基础知识等外在非专业因素为标准, 把专业因素放在其次, 缺乏科学选拔招聘制度。且企业也不可能成批量地接收同一专业的学生,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校企合作的真正开展。在德国, 学生的实践实习几乎都是学生自己寻找企业, 在企业里真刀实枪地工作和科研, 企业依据法律承担培训教育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实事求是地对其进行评估和考核。

4 成功校企合作构思

4.1 正确引导, 形成共识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加强政策引导和推动, 统一思想认识, 明确“面向社会、着眼未来、服务经济”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 积极支持和配合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正确定位抓职教就是抓经济, 抓就业就是抓稳定。把教育的长周期性和人才市场的短周期结合起来, 建立崇尚技术教育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以接受职业教育为荣;发挥政府总体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监督协调等宏观调控职能, 统筹管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各项工作, 通过引导、扶持、指导, 搭建平台, 整合资源, 促使院校、企业建立双方自愿、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合作方式, 转变职能, 分工配合, 齐抓共管, 一统多参, 相互配合, 从而形成职业、产业、就业紧密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4.2 积极营造合作环境, 争取法律法规保障

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交流, 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 更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 应由市场经济规律和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 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因此, 各级职能部门应当积极行动, 主动作为, 营造一个有利于校企双方深入合作的外部环境, 建立和健全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制度, 建立相关基础文件, 如, 《校企联合办学协议》、《联合办学规划》、《联合办学经费使用管理办法》、《企业职工继续教育实施管理办法》、《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 建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加强对企业教师管理, 强化激励机制, 坚持教学质量评估和考核, 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环节进行督察和评价, 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由校企双方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鼓励和保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建立新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 企业必须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 课程评价标准必须将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起来;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机构, 如校企合作委员会等, 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的有关问题。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 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建立具有标准齐备和运行规范的劳动力市场和培训市场, 全面建立和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完善财政支持政策, 保障资金的投入和使用, 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4.3 校企互动, 实现双赢

加强校企合作交流互动, 进一步拓宽沟通渠道, 学校充分认识企业的深层次参与教学过程是保证高职教育特色和质量的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把优秀专业教师主动送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培训, 及时了解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带着教学中的问题, 向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 在教学中及时补充生产新技术、新工艺;也可聘请行业、企业中有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能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学校讲学指导或任教, 形成一支以专任教师为主, 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 多征求企业的意见, 使校企合作不仅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 还能满足企业长远的需要, 以解决毕业生的出路、满足社会需求的变化。

同时, 企业要将校企合作作为营造“学习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识到实习生潜在的价值, 主动参与教学, 提出教学要求, 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 制订教学计划, 积极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 供学生参观、实训或顶岗实习, 不能单纯地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 要积极调动学生对工作的兴趣和激情, 锻造他们的工作实践能力, 并在实践中考察学生的表现, 为今后录用为新员工打下基础, 努力实现校企互惠双赢。

5 结语

综上所述, 校企合作形式多样, 各具特点, 实现校企成功合作, 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校企双方要从培养人才的生源和培养模式出发, 结合实际情况, 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学以致用, 其主要目标是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从而提高技术工人的职业素质, 满足企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校企合作工作任重而道远, 只有政府、企业、学校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下, 不断探索和实践, 进一步总结经验, 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国情、校情的校企合作的成功之路。

摘要:通过调查分析, 阐述了校企合作的模式及特点, 分析了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发展思路:正确引导校企合作, 达成校企共识;积极营造合作环境, 争取法律法规保障;增强校企互动, 实现校企双赢, 以期为新时期高职教育开展校企成功合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校企互动,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李高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分析与思考[J].成人教育, 2009 (9) :33~35.

[2]安雪晶.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 2009, 11 (3) :3~4.

[3]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0) :68~73.

[4]王文槿.关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调查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 :24~26, 42.

[5]李芹, 谭辉平.政府在高职产学合作教育中的角色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3) :58~59.

上一篇:艺术实习报告下一篇:安踏亚运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