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共8篇)
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篇1
绿色物流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
一、绿色物流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约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
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工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这也是当前制约绿色物流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二、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还很有限,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尽管绿色物流近几年有了较快发展,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物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一)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
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二)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竞争实力。
除少数企业以外,大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仍比较落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大大影响了物流服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包括传统的运输和储运等流通企业和新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还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三)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服务质量较低。更重要的是,企业缺乏通晓现代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员工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不足,缺少市场开拓的主动权。三、物流管理不统一,阻碍了绿色物流体系的发展,要打破传统的行业与区域限制,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但由于目前我市现绿色物流业刚刚起步,因此物流市场管理与行业管理还没有理顺。绿色物流活动很难达到必须的经济规模和预期的投资回报,致使规模小、实力弱,增长乏力。四、发展绿色物流的法制环境尚未完善。
在多头管理、分段管理的体制下,现行政策法规数量虽多,但相互之间有矛盾且难以协调一致。发展绿色物流所需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尚未出台。物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服务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致使不正当竞争难以避免。物流企业的设立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手续繁琐等,限制了绿色物流的进一步发展。绿色物流的发展建议:
一、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狭义的物流成本包括,产品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中的人、财、物力之总和。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
二、加强物流管理
绿色物流管理从微观上讲,就是运用管理的基本职能,借助现代物流理念和现代物流技术,计划、组织、控制物流的基本业务活动,对物流系统各要素进行有效组织和优化,解决物流系统中供需之间存在的各方面矛盾,为物流系统和各类客户提供满足要求的物流服务。
三、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配送车辆推广使用
加快新能源货运车辆使用。加大政策引导和政府协调力度,制定新能源货车运营奖补办法,积极引导城市货运配送、商贸流通企业和快消品、农副产品、商超配送等领域,推广使用标准化、厢式化、轻量化清洁能源货运车辆。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货车商业运营,探索融资租赁等新型运营模式。
2020年11月7日
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市区域性商贸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确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呈现出良好的势头。商贸流通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物流配送等相关物流产业发展迅速。
但总体上看,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现代物流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是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
物流业总体规模不大,传统物流所占比重较高;
物流管理方式与技术装备水平比较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物流企业规模小,功能单一,缺乏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物流企业和服务品牌等等。我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机遇和优势
我区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是河南省的东大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市应该起到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重要作用。陇海铁路、京九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105国道都在我市交汇,形成铁路、公路双十字交通枢纽。便利的区位交通条件为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我国产业自东向西的梯度转移、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郑州提出建设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城市,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既获得了难得发展机遇,也存在着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我区只有抢抓机遇,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把资源优势、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强劲的经济实力,才能把我区的经济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建议
(一)建设现代物流园区,培育物流企业发展。
按照省政府统一布局,商丘综合物流园区是依托光彩大市场、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在陇海铁路以北、商亳高速公路以西、京九铁路和310国道交汇地带,规划建设以农产品、农资、工业品为主的豫东综合物流园区。积极引导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向园区集聚,使园区成为区域性物流企业聚集地,产生规模效益。(二)构筑功能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
按照服务市场,分类搞活的原则,围绕农产品流通业、商贸流通业、制造业,分别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粮食棉花物流配送体系、商贸批发物流配送体系、连锁零售物流配送体系、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体系,以及特种商品物流配送体系。各物流配送体系相互配合,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化物流服务网络。
(三)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公共平台,提高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
信息平台应根据实际需要,具备对配送、货代、仓储、运输、结算、客户、报关、数据交换、合同、采购、调度等相关物流流程信息管理功能。信息平台建设要具有开放性、模块化及适应性、及时性等特点,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及安全性。(四)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
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范发展一批具有现代商业特征的百货商场、大型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销售终端市场,形成功能完善、规模适中、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的城市商业网点体系。引导商贸流通企业按照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加强企业管理,改造物流流程,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方式和设备,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五)加强现代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大胆引进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物流专业人才,尤其是具有较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组成多层次、专业化的物流人才队伍;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和各类专业教育机构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现代物流教育。
(六)建立物流行业协会。
引导物流企业加强企业合作,建立物流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在信息收集发布、数据统计分析、企业间沟通和联系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物流行业自律管理,促进物流企业的协调发展,避免企业间恶性竞争,同时有利于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的沟通。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篇2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运输过程中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 在运输中不但保护环境, 还把物流运输途中的废弃物引入纳入物流中, 形成物流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循环物流体系。与传统物流相比, 绿色物流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 传统物流以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运输, 而绿色物流是把环境保护和利润最大化两个方面作为原则, 进行物流的运输;第二, 绿色物流的运输过程中时刻以环境保护的概念作为物流运输的重要评价指标;第三, 绿色物流环节不是单向流程的传统物流, 而是把废弃物纳入物流环节的循环物流过程;第四, 绿色物流需要多方面的合作, 不但是物流公司和企业之间合作, 还纳入了政府约束在其中, 于是绿色物流是在政府进行环境监管和测评下, 企业和物流公司三方面需要精诚合作的内容。
绿色包装是指对于产品的包装时对于环境等方面无害的, 可以循环利用或者可以降解的包装, 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包装行业产值近十分之一的产品都会产生包装废弃物, 这不但对于资源造成了浪费, 包装废弃物还对环境造成了破坏。一般认为, 绿色包装应该做到包装减量、包装可回收使用、包装可降解、包装无害化处理和包装对环境无公害五个方面的内涵。
在发展绿色物流时, 很多物流过程中需要循环使用的就是包装废弃物, 如果在发展绿色物流师, 能够解决包装废弃物等问题, 形成良好的绿色包装体系, 那么将对绿色物流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二、物流包装中存在的问题
在研究为了在绿色物流中发展绿色包装原因即是在物流过程中包装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具体如下:
第一, 过度包装。在物流环节中, 物流包装大多是一次性包装, 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且因为“面子”等中国特色问题, 导致我国包装注重奢华、高档等, 导致物流包装过度。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包装废弃物占城市固体废弃物近五成, 其中城市无法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有三成是包装废弃物。
第二, 包装质量不过关。我国很多企业对于物流包装的质量和技术等方面关注度不够, 导致很多物流包装在运送一次后就不能够循环使用, 此外, 因为物流过程中包装不合规格, 导致物流途中商品受到破坏, 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第三, 缺少对于物流标准化的重视。在物流运输过程中, 应该关于物流运输物品标志、规格、质量和技术标准多方面进行系统化的规定, 在物流运输前, 物流公司应该对于包装严格按照标准化收取, 而不是“差不多就行”的思想。包装的不标准化, 不但能够较易产生运输途中的破坏, 还会导致物流作业的时间延长, 所以无论是从时间成本还是财富成本两方面都容易产生问题。
三、发展绿色包装的策略建议
从上文可见, 在物流过程中包装是否得到对于发展绿色物流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作者认为在基于绿色物流的前提下, 努力推广绿色包装能够解决大部分物流包装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发展绿色包装在物流运输上, 从上文可知, 绿色包装具有五个内涵, 从可降解和可循环利用方面看, 发展绿色包装正可以形成可循环的绿色物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 绿色包装能够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 通过循环使用可以减少在包装的浪费。本文认为发展物流包装的策略有如下几点:
第一, 统一规格。绿色包装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所以应该对于绿色包装的生产技术、规格等各方面进行创新, 便于绿色包装在运输中的装卸, 通过绿色包装的大型化、集装化等方面的特点, 来提高物流的运输效率, 实现绿色物流。
第二, 对于包装进行技术创新。绿色包装的可循环性利用, 要求其具有较好质量, 可降解的绿色包装能够对环境不产生负担。这些绿色包装的特性均要求对绿色包装材料进行技术方面的创新, 使绿色包装易于回收实现对于环境的零负担。
第三, 提高对于绿色包装的废弃物再生利用能力, 减少废弃包装成为固体垃圾的机会。
第四, 改进物流包装技术。在产品运输过程中, 提高运输过程中物流机会包装技术, 尽量减少物流在云上过程中出现的损失情况, 节省物流成本。
第五, 利用物联网技术, 发展绿色包装。物联网是新型的物流模式, 目前处于试验阶段, 因此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物联网起步阶段, 就应该包绿色包装问题思考进入这个大战略中, 为绿色包装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互联网商业的发展, 我国物流行业不断的蓬勃发展起来, 于是物流对于环境造成的压力, 不断地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于是绿色物流的概念被提出。在这个背景下, 绿色包装的问题也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尤其是作者发现包装垃圾占城市固体垃圾达三成之多, 绿色包装在物流环节中的使用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定义了绿色物流和绿色包装的内涵, 其次, 基于绿色物流提出了发展绿色包装存在的问题, 最后, 提出了基于绿色物流发展绿色包装的策略。
摘要:随着雾霾等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地走入了大家的视角, 我国的经济政策发展不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注意对于环境的影响。企业和个人日常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所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企业和个人不断规范自己的生产、生活行为。在具体到物流行业, 就是要大力发展绿色物流, 在物流中发展绿色包装, 形成物流行业的绿色化。
关键词:绿色物流,绿色包装,规格
参考文献
[1]金国斌.中国物流包装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J].包装学报, 2011 (04) :1-6.
[2]刘彩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包装物流[J].包装论坛, 2010 (10) :10-13.
[3]尹兴, 孙诚.构建绿色物流体系下的绿色包装[J].包装工程, 2006 (08) :104-106.
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篇3
【摘 要】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理念已经逐步被社会所接收,也得到了民众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而作为绿色供应链中重要环节的绿色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并不理想,绿色物流能够抑制物流过程对自然造成的破坏,实现物流资源的充分利用,绿色物流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总结了绿色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企业在进行绿色物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物流;发展;对策
1.绿色物流综述
1.1绿色物流的概念
绿色物流是20世纪后期才被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查阅了相关文献,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外国学者在研究中提出绿色物流的一个概念是:与环境相协调的物流系统,是一种环境友好而有效的物流系统。
1.2绿色物流的特点
1.2.1绿色物流强调目标多元化
传统物流是以追求企业经济利益作为根本目标的,这就可能引发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而绿色物流更强调长远和全局的利益,强调对环境保护,强调目标的多元化,将追求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作为目标,努力实现二者的共赢,绿色物流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也体现了一种新的管理趋势。
1.2.2绿色物流强调环境保护
绿色物流非常重视环保护,环保的理念贯穿了整个绿色物流的全过程,包括物流系统的总体规划和物流活动的细节管理,无论是按照流动方向的物流作业,还是为了实现能源和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废物循环,都将环境保护作为评价物流系统的重要标准。
1.2.3绿色物流强调系统协同
绿色物流不是针对某个单独的物流环节,而是包括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在内的物流的各个单项作业,还包括了为实现资源再利用而进行的循环物流的过程。
1.2.4绿色物流强调多方合作
绿色物流强调多方的合作,要求政府和企业的积极参与,注重各企业之间的协同,建立合作共生型的企业发展战略。绿色物流建设不仅是企业的追求,还必须有政府的参与,从管理者和政策制定的角度,对物流体系强化管理,在寻求地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共同规划绿色物流的发展。
2.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软件层面,对绿色物流的政策制定有待完善
实施绿色物流不只是企业的事情,也是政府的事情,应该从政府的角度进行管理和约束,强化对现有物流体系的管理,积极建设绿色物流的法律体系。我国政府也制定和颁布了很多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和政策,但是针对物流行业的政策还很少,致使绿色物流体系的发展方向也不清晰。
2.2硬件层面,对绿色物流的设施建设还有差距
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是相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以及与物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相比,尤其与发达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物流业的建设,不利于物流业整体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绿色物流也科学健康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物流基础设施的结构规划缺乏合理性,没能实现资源和设备的优化配置,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使用效率;第二,交通条件制约物流业发展,现有的交通运输条件还不能满足物流业,尤其的绿色物流业发展的要求,交通设施的总体规模仍然较小,交通运输网络覆盖的人均密度远远落后于美国和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第三,缺少物流中心,在国内还缺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较大的综合型货运枢纽,极大的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大中型城市的物流发展,使之不能有效的连接起来,严重影响了货物集散和物流效率的提高。
3.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对策
3.1建立健全绿色物流的政策体系
政府要努力建立健全绿色物流的政策体系,相关管理部门要制定切实有效的环保政策,将降低资源消耗、节约能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理念变成可自行的法律和政策,以补贴和奖励等形式对保护能源、节约资源和爱护环境的行为进行表彰和资助,以罚款或处罚的方式对滥用能源、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的产生行为进行惩治和处罚,利用产业政策强化企业责任感,实现节约型社会的建设目标。
3.2积极制定绿色物流的相关法规
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我国物流的硬件水平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可以从软件层面入手,以政府的角度对目前的物流活动进行规范,改革现有的物流体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指导绿色物流发展的方向,建立绿色物流的发展框架。
通过立法的手段制定相应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将绿色物流提出的节约能源与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制度化和法制化,发动媒体机构,尤其是利用新媒体工具围绕环境保护、绿色理念、节约意识的内容进行宣传,结合国家或地方税收及行政收费等手段对企业的物流行为进行规范,比如:一方面,对那些在物流环节节约能源和资源、认真履行环保规定的企业以表彰或补贴的形式给予鼓励和奖励,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那些在物流过程中造成资源使用浪费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予以限制或惩罚,对于严重违规的企业,利用产业政策或行政手段直接进行限制,遏制那些浪费能源和资源,以及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的发展。
3.3努力做好绿色物流的企业规划
绿色物流的内涵比较丰富,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多,不仅关系到国家和政府的宏观调控,还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推进绿色物流就要求企业从环保的角度思考自身的经营管理和企业战略。
在绿色运输方面,绿色运输是企业使用和接触比较多的一种绿色物流方式,企业可通过科学的规划销售网点、合理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计算和整合配送路线额度等方式,提高车辆利用效率和货物的配送效率,以及减少车辆使用次数;通过联合运输、优化组合运输工具、尝试的货物配载模式等方式,改变传统的运输方式,提高企业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广使用“绿色”交通和运输工具,以降低废气排放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在绿色包装和绿色加工方面,可以通过使用绿色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代替一次性包装,减少一次性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注意提高产品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工作,增加包装材料的使用次数;将原本分散加工的产品根据生产性质进行集中加工,通过同类产品的规模生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企业中要积极建设绿色供应链战略,在策略的制定上,不仅需要考虑企业自身的因素,还要考虑与其它企业的协同问题,从供应链的整体出发,制定绿色物流战略。
4.结束语
全社会和企业应转变观念,不应该仅以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与服务作为经营追求,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节约自然资源、高效使用能源、废旧产品和原料回收,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多做工作,本着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与社会各方面密切合作,为绿色物流的健康发展和实现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谢增铁.绿色物流理论及其发展路径探析[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2(04).
[2]曹霞.中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04).
[3]冯艳薇.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2(9).
[4]杨德义.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途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2(07).
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篇4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外向型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资源环境的约束,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结构调整,所以目前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我国经济向创新经济、低碳经济转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在高科技领域一枝独秀,全世界几乎所有的高新技术产业都源于美国、或在美国发展壮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技术创新与资本的密切结合。以华尔街和硅谷为代表,美国已经形成了资本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联动,从项目发现到筛选以及后期培育等一整套体系。也可以说,美国的资本市场推动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演进。
功能强大,结构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始终推动着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是美国最重要的国家竞争力之一。
不仅仅是美国,欧洲等国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广义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的迅速成长,为其产业升级创造了条件,其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成长速度,从而决定着产业结构升级的成败。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也正处于这个历史机遇期。
经过近二十年来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增强,对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以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资本市场不完善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能否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使之在促进我国产业升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能否顺利转型,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
二、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Rostow(1988)将宏观经济增长与主导产业联系在一起,提出:一国的经济增长是由“主导部门”带动的,经济成长阶段的更替就表现为“主导部门”的变化。然后他进一步论证了一国主导产业的发展,最大的瓶颈就是资金支持,资本对于主导产业发展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McKinnon(1997)针对金融抑制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金融市场化和自由化的观点。他指出,投资就必须积累货币,而完善的金融体制可以将储蓄有效的引导到生产性投资领域,进而促进产业成长,推动产业升级。Rajan &Zingales(1998)以 42 个国家的 36 个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构建金融发展水平与产业成长关系的模型,经过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市场的发展有效地降低了外源融资成本。最后得出结论:金融发展程度较好的国家,市场运行效率往往也较高,产业成长也较快。这表明从行业层面来看,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行业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可以有力地推动产业升级。Carlota Perez(2002)结合历史上出现的五次科技革命,指出科技金融是一种创新的技术经济范式,而金融活动则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技术创新产生新的产业,新产业的巨大盈利性,可以吸引大量风险投资者迅速投资于此领域,从而加快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速度,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国内文献综述
孙莉娜(2003)认为金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为:金融通过影响资本的投向,进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要素向生产力更高的领域集中,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她提出经济发展不应该仅仅表现为量上的增长,而是应当更多的体现为经济结构的升级。因为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就是各种资源不断优化配置的过程,而资源的优化配置正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所以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能够有效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赵蕊(2006)认为,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科技创新的步伐越来越快,这就需要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使得科技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阻碍了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企业的发展需求也得不到满足。所以她提出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来适应新形势下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涂人猛(2011)认为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融资和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为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资源和场所,从而为产业结构升级奠定了基础。具体来说,新兴产业具有创新性、高科技、低消耗以及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等特点,这不仅代表了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可以有力地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但新兴产业要发展就会面临很多问题,诸如发展初期的融资难问题,则需要资本市场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只有加快资本市场的多层次体系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其促进新兴产业成长的功能,进而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重要保障。顾海峰(2011)认为产业升级的过程就是资金向优质产业聚集的过程,而其中资本市场的资金导向机制至关重要。具体来说,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要依赖于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而高新技术上市企业主要分布于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所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可以使高新技术企业募集到更多的资金,进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祁斌(2013)认为资本市场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支点。因为一国产业结构能否实现升级,取决于其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而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场所,其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无论是对于存量经济、传统产业重组,还是对于增量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资本市场都较政府更具优势。而通过合理布局市场和政府的调控,更多地依靠资本市场的作用来自发地盘活存量、发展增量,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国内外研究述评
通过梳理相关的文献,笔者发现研究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增长的文献很多,但集中于研究资本市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的文献则相对较少,而且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各家说法不一。同时很多研究集中于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但如我国这样资本市场初具规模、产业结构正处于不断调整升级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相关理论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在我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三期叠加”给资本市场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更需要相关研究进行补充。
例如我国对股票市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 2006 年以前,但2006 年我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股权分置改革,随后又经历了 2007年的大牛市,以及 2015 年的大震荡。总之 2006 年以后,我国的股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融资额大幅增长,产业结构分布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的作用日益重要,所存在的问题和新常态下资本市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研究的重点已和从前大不相同。所以梳理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史,借鉴其利用资本市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益经验,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三、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经验借鉴
1.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
美国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资本市场最发达且分层最完善的国家。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一战前后,纽约股票交易所一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交易所,美国也在这个时候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二战以后,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繁荣发展时期,整个 60 年代 GDP平均增幅达到了 4.45%.但进入 70 年代以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而通货膨胀率则一路走高。美国经济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在于两次石油危机,物价和工业成本上升,致使美国的传统产业缺乏支撑,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出现全面衰退。但与此同时,以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则正在发展壮大,它们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增长和低耗能。面对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日本、德国等经济体在传统产业方面的步步紧追,美国政府推出了以“里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顺利实现了美国的产业结构升级。
这一系列政策的核心就是大力推进以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业等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发展,具体政策措施包括建立中小企业局、消除垄断并减税等,特别是大力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纳斯达克市场,为新兴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初始资本,这其中的许多企业在20 多年后逐步成长壮大为支撑美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成为美国全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上述事实充分说明,发达而完善的资本市场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总结借鉴美国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经验,对于我国在新常态下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使之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支撑,是十分必要的。
2.美国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经验借鉴
第一,分层次的交易制度。证券交易制度可以分为两种,竞价交易制度和做市商制度。纽约证券交易所因其具有悠久的历史、较高的信誉和充足的投资者,所以采用效率较高的竞价交易制度。NASDAQ 和 OTCBB 在发展初期,由于存在市场规模小、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容易出现市场交易不活跃的现象。因此对于流动性较弱的 NASDAQ 和 OTCBB,更适合采用做市商交易制度。美国的资本市场根据不同的层次以及各个板块的特点,分别设置更加符合其内在规律的交易制度,从而保证了证券均衡价格的实现,这是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和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更好地促进了不同层次市场上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
第二,灵活的转板机制和严格的退市制度。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不同层次的市场之间存在灵活而科学的转板机制,上1板交易。同时,根据上市公司自身条件的变化,市场设置了严格的退市制度。灵活的转板机制和严格的退市制度使得美国资本市场通过科学合理的筛选方式保证了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效衔接和融合。
第三,分层次的上市标准和监管制度。美国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分别遵循不同的上市标准和监管制度。第一层是美国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准和监管制度较为严格。第二层是 NASDAQ市场,主要为新兴产业和具有高成长性的公司提供融资服务,上市标准低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第三层为场外交易市场,由 OTCBB、粉红单市场等构成。场外交易市场主要针对不符合主板或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标准最低。
不同的市场准入制度形成了对企业的筛选机制,使得每个层次都能吸引到适应该层次要求、符合该层次条件的企业。同时,各层次市场之间由于转板机制的存在,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共同完善着美国的资本市场体系,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创新与增长,为其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小结
通过简要梳理美国发展资本市场的历史,能够明显地发现其发展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措施对于促进其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发挥的巨大作用。这也使得美国成功完成了经济转型,保持了国家核心竞争力。其中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就是其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之间,层次分明,功能明确,却又有效衔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最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当时的美国类似,面对相似的问题,解决的突破口都在于发展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而资本市场特有的优化资本配置功能,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借鉴美国发展资本市场的经验,对于建设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而充分发挥其功能是很有必要的。
四、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的资本市场从 1990 年上海股票交易所、深圳股票交易所创立以来,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和新三板市场等多种股票交易平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雏形。我国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 1978-1992 年。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他的各个领域也逐渐开始改革,其中就包括金融领域,资本市场在此时有了发展的萌芽。萌芽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发展的自发性和区域性,市场缺乏监管和规范。
第二阶段是从 1993-1999 年。这个阶段以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为标志,可以称之为资本市场的形成阶段。在形成阶段,资本市场开始纳入市场监管体系,范围逐渐扩展到全国,全国性的资本市场就此形成。
第三阶段是从 1999-2005 年。这个阶段以 《证券法》 的实施和修订为起点,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法治化道路,可以称之为资本市场的发展阶段。在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包括国有和民营的各经济主体不断进入资本市场。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融资需要,我国开始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第四阶段是从 2005 年至今。其中 2005 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以及 2009 年创业板的正式上市,使得我国资本市场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中小板、创业板的开通和新三板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形成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雏形。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对于提高我国资本配置效率、改善企业投融资结构以及推动企业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确定的是,在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必定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已经具有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雏形,但与美国发达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相比,还是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
第一,资本市场各主体缺乏组织性和规范性。
(1)上市公司资质参差不齐。上市公司的质量决定了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发展性。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是从国企转化而来,虽然名义上已经是遵循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公司,但其经营、决策、管理、激励等机制仍未完全市场化。
(2)投资者结构不合理。投资主体多元化是调节资本市场内部机制、控制资本市场波动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创业板、新三板等层次较低的资本市场上,由于其本身存在的高风险,一般只有机构投资者才能承受。所以,数量众多的以获取长期稳定收益为目的的机构投资者,是抑制资本市场过度投资、平抑资本市场波动的关键。但是在我国,尽管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增长很快,但目前市场上仍以散户为主。所以很多情况下,庄家操纵市场、散户盲目跟随、投机气氛浓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这也是我国 2015 年下半年以来,股市大幅波动的一大原因。资本市场上市主体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使得资本市场本身就缺乏活力、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更难以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作用。
第二,市场结构不合理,缺乏对冲和转板机制。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长期以来一直是重间接融资、轻直接融资;重银行融资、轻债券融资,这种融资模式导致了我国整个社会资金分配运用上的低效率,严重影响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风险的分散,也不利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的交易产品主要以股票、债券、基金为主;支持的产品主要有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深证综指等,缺少具有价值发现功能以及平衡风险功能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多层次资本市场要为各类市场供需主体提供适合自己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机制,就必须要有相应的金融产品对其提供支撑。由于金融衍生品的缺乏,不仅导致投资者的投资渠道狭窄,企业发展难以获得需要的资金,还使我国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扭曲,尤其是由于缺乏风险对冲机制,致使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不能得到有效的释放。转板机制的缺乏也使得上市公司无法按照自身的发展情况在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之间进行转换,资本市场不同层次之间也难以形成有效的衔接,进而阻碍了资本市场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作用。
第三,相关的法律与监管不完善。目前我国有关监管资本市场的相关法律,主要是 《公司法》 和 《证券法》。但里面有些规定已经不适合目前我国的发展阶段,应当进行调整。比如,与欧洲和美国对于股份公司成立的最低资本金要求相比,我国的最低要求仍然相对较高,且存在严格的行政管制等。这就使得资本市场无法发挥对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提供初始资金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说,许多参与筹资的公司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的,它们往往把重点放在资本市场的融资上,而企业改制则往往被忽略。这就使得资本市场成为大企业融资的工具,但在企业改制提升效率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对于监管而言,我国目前也尚未建立起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相对应的分层次监管体系。这不仅加大了资本市场的风险,也降低了资本市场的融资效率。以上这些问题都极大地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发挥作用。
五、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借鉴美国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的经验,进一步构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使之能够在新常态下更好地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完善符合市场化要求的上市公司筛选制度
上市公司的筛选制度主要包括退市制度和兼并重组制度。所以,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退市制度,使得落后的产业和企业能够及时退出,新生的产业和企业能够及时上市。其次要完善科学合理的退市标准体系,即针对不同层次的市场有不同的退市标准。最后要建立切实有效的赔偿机制,有效保障退市公司投资者及相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以上几点措施可以充分发挥股票市场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上市公司之间的兼并重组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但目前我国现行的制度使得兼并重组成本巨大,阻碍了其有效进行。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公司并购重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有效的外部约束机制,一方面促进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完善市场化的优胜劣汰机制。
2.减少行政干预,健全股票市场制度
首先,深化发行制度改革,提高资本市场的产业配置效率。我国资本市场在资源产业间缺乏配置效率的根本原因在于股票发行制度还处于行政计划阶段,致使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在西方国家完善的资本市场上,股票发行大都采用注册制,这样的发行程序更具效率。所以,我国资本市场的发行制度应由核准制改为注册制,这样更有利于发挥资本市场促进产业升级的作用。其次,完善股票市场的交易制度,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我国股票市场在产业间配置资源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交易市场缺乏价格的发现功能。相比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印花税等交易费相对较高,降低这些费用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
再次,健全股市分红制度和转板制度。我国股票市场产业间配置缺乏效率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我国股票市场缺乏分红制度。重融资、轻回报是当前我国股市面临的一大问题,这极大地助长了二级市场的短期盲目炒作行为,降低了市场引导长期投资资金进入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和行业的效率,一方面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股市动荡。所以建立合理有效的分红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市场风险,规范市场行为,更有利于资本市场发挥作用。建立健全不同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转板制度,使得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在不同层次的市场之间实现转板交易,让优质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落后企业得以逐步淘汰,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
3.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资本市场监管,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首先,借鉴发达国家发展资本市场的经验,进一步加强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制度规范与监管层面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其次,着力提高中介机构服务的规范化,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加强券商等金融中介机构的业务创新能力,加大金融衍生品的研发力度,着力培养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能力。再次,加大我国机构投资者与国外同行业的合作力度,例如通过成立中外合资机构等逐步实现既可投资国外资本市场又可吸引国外投资者投资我国资本市场的渠道。最后,加快建立国际板,推动境外企业在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使我国证券交易所逐步面向全球企业开放,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全球竞争力,进而利用全球资源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篇5
一、家长的教育观念,希望幼儿在幼儿园学到很多东西,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不应该给幼儿很大的压力。应该还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
二、、师资力量较薄弱。首先,教师队伍总体质量不高。目前,我们幼儿园有教师资格证的只有三位,学前教育专业的只有五位,流动性较大。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较低,很难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
三、加强幼师队伍的培训。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应避免走过场,流于形式的现象。要设置一些关于教学实践,能切身提高幼师教学能力的课程。定期组织全区幼儿教师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并进行考核,全面提升学前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少数民资地区幼儿语言发展较慢,智力受到影响,到小学时,小学教师反应很难教。
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篇6
一、绿色物流概述
与传统物流相比, 绿色物流的特点体现在“绿色”方面, 所谓的绿色是一种特殊的形象用语, 它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说的绿色食物等, 绿色食物主要突出的是一种健康理念, 绿色物流主要突出的是一种环保理念。绿色物流大约在20世纪后半期被相关的专家和学者提出来, 一直到目前为止相关领域还没有一个比较确定的、具体的定义。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绿色物流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例如, Claude comtois指出绿色物流是与环境相协调的物流系统, 是一种环境友好而有效的物流系统。美国逆向物流执行委员会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指出绿色物流也称为“生态型的物流”, 是一种对物流过程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认识并使其最小化的过程。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 尽管各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绿色物流进行定义, 各种定义的本质是在一定程度上相似的, 即绿色物流必须体现出环保理念, 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物流。本文对绿色物流的含义作如下概括:绿色物流的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对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并且通过运用国内外先进的物流技术、物流理念、物流方法对物流进行整体规划, 最终做到物流的高效率、低能耗, 实现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绿色物流的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点, 绿色物流强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强调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突出环保的理念, 环保理念是绿色物流的本质要求。绿色物流最重要的实现手段是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废气、废物的排放。绿色物流这些特征体现的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方面的统一进一步体现出来的是我国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绿色物流的特征、目的、手段来看, 一个企业必须把物流规划放进企业战略中, 从长远角度、宏观角度按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出发, 在创造商品的时间效益和空间效益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 严格按生态环境的要求, 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 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第二点, 绿色物流贯穿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从原材料采购运输、原材料加工、产成品运输、产成品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涉及绿色物流。因此绿色物流涵盖了企业产品的全部过程, 企业产品生产的各个阶段都会利用绿色物流。此外绿色物流的主体包括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经销商甚至还涉及到公众、政府等主体。只要发生货物空间上的移动就会涉及到物流, 只要涉及到物流就涉及到绿色物流概念。因此整个供应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涉及到绿色物流。企业应该从一个宏观的角度考虑整条供应链情况来制定正确的绿色物流发展策略。此外, 在推广和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过程巾, 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整个的物流活动中, 需要政府进行法规约束, 同时提供政策支持。此外, 受到最终影响的公众, 必将是绿色物流不可缺少的主体
二、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鉴于绿色物流是一个比较新兴的概念, 各国在发展绿色物流的时候并没有实际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 再加上我国当前的物流行业状况比较混乱, 因此我国的绿色物流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的问题和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绿色物流发展过程中没有真正的转变观念
就我国目前的物流现状来说, 我国物流行业处于非常混乱的时期, 在这样一种混乱的局面下各企业高层领导以及我国政府相关管理人员很难对绿色物流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在我国从国家政府到各个企业高层绿色物流观念依然没有建立起来。这种缺乏长远性认识的物流发展模式必然与绿色物流发展模式相违背。此外, 企业下属经营者以及产品的消费者对绿色物流观念非常淡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经营者和消费者认为绿色物流是一个遥远的概念、一个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概念,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 经营者和消费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从物流环节下手对环境进行保护, 进行绿色物流。
2. 在绿色物流发展过程中国家相关政策不完善
一个国家绿色物流的发展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是完全不够的, 国家政府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国家的物流行业进行约束和制约, 并且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法规进行管理。国家政府应该从整体出发构建国家绿色物流发展长远规划, 为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做好指引性工作, 为企业绿色物流的发展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此外, 国家还应该完善绿色物流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 做到有法可依。国际上绿色物流较为先进的发达国家一般都会通过制定相关的行业法规、法律法规给予企业政策上的指引。物流行业涉及到国家多个部门、多个行业、多种领域, 这些行业、部门都自成体系, 相互之间独立性较强, 这些因素进一步造成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无序、混乱。
3. 在绿色物流发展过程中我国物流技术较为落后
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不管是在绿色物流发展理论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差距。绿色物流理念在实际中的运用必须以一定的技术作为支撑。由于我国目前物流行业混乱, 没有一定的规模, 各个物流公司之间相互联系非常少, 而且各个企业之间没有长远的物流规划。这种无序状态造成物流行业巨大的资源浪费以及对环境的巨大污染, 这些现象都与绿色物流的发展模式相违背, 例如在物流材料的使用上, 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等方面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环节上, 绿色物流更是无从谈起。
4. 在绿色物流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的物流人才
由于我国混乱的物流行业再加上绿色物流在我国起步较晚, 我国绿色物流方面的人才相对来说比较缺乏。绿色物流发展中人才的匮乏成为阻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一大障碍。从宏观上来看, 国内专业的绿色物流人才缺乏、现有的物流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更是少之又少。人才的缺乏必然是与我国的教育相关, 我国对物流行业教育投入力度不足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物流人才的匮乏。
三、绿色物流发展的相关建议
1. 从长远的角度制定战略规划
制定战略规划不论是对于政府还是企业都是必须的, 而绿色物流的发展需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 在整个大的物流体系中, 不仅仅要考虑到一般的物流需求, 更应该考虑循环物流做到可持续发展。政府和企业针对绿色物流制定的战略规划考虑的方面、制定的方法等都是不同的。从政府的角度, 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从宏观上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 从源头上控制物流活动产生的污染,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指导职能, 促进企业改进物流运输系统、运输方式等。从企业的角度, 首先需要重视绿色物流, 提升绿色物流的发展空间, 采用科学的理论进行指导, 运用合适的途径去实践。在企业内部要成立相关的专职部门, 对绿色物流的推进进行全面的引导、计划、协调、控制等。消费者是企业服务的对象, 消费者对于绿色物流的反应,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决定, 因此消费者对于绿色物流的态度是相当重要的。消费者作为物流活动的终端, 也能从自身的行动中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如消费者积极响应绿色消费, 迫使企业提高对于绿色物流的认识, 消费者还能通过舆论使政府和企业都加强对于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
2. 发挥政府的重要, 引导绿色物流发展
政府通过政策制定, 对于绿色物流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指导和扶持作用, 能够鼓励企业响应国家的号召, 并积极为企业发展绿色物流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政府制定的政策, 具有权威性, 通常在政府推出一个新的政策以后, 会掀起对于这个政策讨论研究的高潮, 有利于绿色物流深入到广泛的地区去。目前, 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有关于发展绿色物流的法律法规, 从整体上来看, 缺乏全面的、系统的发展绿色物流的法律法规。多数企业还停留在发展传统物流, 没有充分地认识绿色物流的重要性, 因此, 政府的引导作用相当关键, 能够帮助企业改善企业物流现状, 提升物流效益。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奖励措施, 或者一套完整的激励机制, 驱动绿色物流的发展。在法律法规制定以后, 政府要严格执行, 对于废弃物排放超标的企业就应该果断采取惩罚措施;对于排放达标, 并积极推行绿色物流的企业, 可以提供优惠或者奖励。另外一个重要的措施是, 绿色物流园区的建设, 这样一个大型的、专门的园区, 能够在选择绿色物流后并发挥现代运营管理的优势, 推动企业发展, 园区在创办成功以后能够作为其他企业的模范。
3. 提升员工操作技能, 重视专门人才的培养
绿色物流可以概括为在闭环的物流活动中 (这些物流活动由多个细分的环节组成, 包括装卸、包装、搬运、运输、流通加工、废弃物处理等) , 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降低污染的排放, 将物流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水平。因此, 必须提升企业员工的操作技能, 才能有效地降低物流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装卸搬运环节来说, 针对不同货物的特性选用合适的装卸搬运工具, 装卸过程尽量采用机械化设备, 减少人工装卸搬运, 避免受损;对于包装环节来说, 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选用环保材料包装, 提高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率, 并且要避免包装材料的浪费;对于运输环节来说, 企业要推行合理的运输结构, 如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 减少污染;对于流通加工环节来说, 要先进行货物的分类集中, 提高加工效率, 减少重复劳动;对于仓储环节来说, 企业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 保障货物储存的条件, 确保货物质量不受损, 数量的正确性;对于废弃物处理环节来说, 要建立多种回收渠道, 如在企业间开展合作回收, 在社区设立分类回收站等, 是废弃物得到很好的再利用。绿色物流工作的推行, 还需要依赖于企业的物流专门人才, 因此企业要重视对这类人才的培养, 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对其进行宣传教育、技能培训、管理培训等, 为企业输入高级管理人才。
四、总结
由于传统物流的种种局限, 绿色物流必然会成为以后物流行业的主流, 同时绿色物流更是时代的需求。鉴于绿色物流的重要意义, 本文对我国的物流现状、绿色物流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 发现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根据这些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建议。
摘要:绿色物流是一个比较新兴的概念, 大约20世纪后半期被相关专家和学者提起并讨论。绿色物流的本质是在物流过程中充分的保护生态环境, 也就是降低对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绿色物流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 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胡国杰.21世纪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状况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5 (2) :53-54.
[2]赵媛, 徐风光.绿色物流的经济性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J].世界海运, 2004 (12) :30-31.
[3]钟波兰.论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物流科技, 2008 (1) :120-121.
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英语;英语教学 中国分类号:G71.5
物流业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随着全球化贸易开展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政府、企业等各方的高度重视。物流专业英语专业课程的开设正是为了适应对新型的物流人才的需求,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课,对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高职院校的重视。
一、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物流专业英语教师
物流专业英语是一门专业英语,是商业经济英语的分支学科之一。物流行业的特点决定了物流专业英语在词汇、语法、结构表达、问题内容等各个方面都具有独特性,涉及到运输、保险、贸易、报关等多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正是由于物流专业英语是一门新兴的专业英语课,设立的时间较短,具备与此相关经验的英语教师相对而言就较少。物流专业英语涉及大多数物流专业英语教师都是由公共英语专业的老师兼任,不仅理论知识缺乏,而且对整个物流行业运作流程的不了解,实践经验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较难满足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目标。
2. 教材内容陈旧,专业性不强
目前绝大多数物流专业英语教材都侧重于以理论知识为主,涉及面十分广泛,许多教材在内容的安排方面都存在有“广而不精”的情况。高水平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精品物流专业英语教材缺失,还缺少对物流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的科学合理分析。
3. 教学体系不合理
绝大多数物流专业英语教师采用从词汇、词组、语法到翻译课文的教学程序及流程,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容易出现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局面,不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手段方面,现在高职院校在课室配备基本都了多媒体教学硬件,但是由于教师的课件太过于依赖课本,过度地强调了语法,缺少实际应用,导致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较差。 4.考核形式单一
在高职院校里,考核形式往往是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相关考核,学生的考试成绩直接决定了他们成绩的高低。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卷面成绩,常常采用重讲解、轻应用;重考试,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1. 加强师资建设、建立教师培训机制,重视实践教学
物流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是提高学生学习物流专业英语的关键。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该建立起一整套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机制。首先,可以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学人才,来补充物流专业英语的师资;其次,鼓励教师去企业兼职、培训,可以组织物流专业英语教师深入到物流企业中去,进行相关的学习、实践,加强教师对现代物流企业的认识,增加教师对物流流程、工作要点、能力要求等运作过程的了解。这样将理论和实踐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学思路会更清晰,教学能力会极大得到提高,更甚至还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第三,聘请资深物流专业英语专家开办各种讲座,组织教师赴其他学校进行交流或者进修,及时掌握最新的前沿信息,不断做到与时俱进。
2. 选择合适高职院校学生的教材,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
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的教材非常重要,关系到与今后工作的连接。在我国,许多物流专业英语教材要么翻译国外的,理论性很强,要么是只是国际贸易、报关、仓储等英语知识的简单叠加,不能反映物流行业发展的前沿;还有一些是结合实际进行的自编物流专业英语教材。教材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实际的物流业务相结合,涉及内容应该全面,有连贯性,时代性,并有相关的数据图表来帮助理解掌握,必要的单元中间还可以配备录像资料。通过多种方法建立起合理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有直观的了解,增强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不同的教学环节,进行系统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做相关练习的同时掌握必要知识。
3. 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订单式”的培养,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来组织教材,筹备双语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英语的各项应用技能,这也是一个非常实用且有效的方法。校企合作是各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物流英语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个模式,企业和学校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更新教学手段,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于物流教学的相关软件,对采购商、供应商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业务运作流程进行模拟,对三者之间的商务谈判进行不同的实训及案例分析。与此同时,为了达到综合应用所学英语的目的,应该努力去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口语学习与交流的平台。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创建物力专业英语自主学习平台。这样,在课堂内外,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 建立完整的教学考核体系
到课率、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的综合考评方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质量,维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但其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普遍存在的“临时抱佛脚”的应付行为,这违背了教学能力培养目标。因此必须建立完整的教学考核体系,使量化评定能够更全面、更合理。在物流专业英语课程的考核方面,改测试语言知识为主为测试语言能力为主。可以采用物流专业英语的视听讨论、英语辩论的方式进行考核,采用多种形式,全方位地考核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篇8
(2013-05-08 08:28:25)近年来,我省坚持把发展家庭服务业作为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采取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政策扶持与规范管理相结合、促进就业与维护权益相结合,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惠及城乡居民、形式多样的的家庭服务体系。
一、我省家庭服务业发展情况
一是组织领导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140个县(市、区)均建立了家庭服务业协调推进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11市成立家庭服务业协会,定期督导家庭服务业工作开展及政策落实情况。先后召开了省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全省家庭服务业工作座谈会、全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和全省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会议,通过会议,交流经验、分析问题,明确发展方向。
二是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省政府先后印发了《山东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山东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2-2015年)》。济南市入选全国十个培育大型龙头家政服务企业(机构)项目试点地区之一,济南、青岛、烟台被确定为中心城市家庭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联系点城市。去年11月份,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山东省家庭服务业可持续发展论坛。
三是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积极推进“千名家政助理培训计划”,举办了2期“山东省家庭服务业企业中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班”,组织开展了“百城千乡家政服务工程”大型公益培训活动,家庭服务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增至512项。去年10月份,全国家政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揭牌仪式在济南市妇联阳光大姐服务中心举行,秘书处正式挂牌落户阳光大姐。成立了山东省家政行业工会联合会,成为我国首个省级家庭服务业工会组织。
四是发展层次进一步提升。推行信息化管理服务,建立了综合信息服务网络,覆盖全省200万户家庭。发挥企业示范效应,在全国“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评选活动中被认定“百强”12户,“千户”80户;成功举办“山东省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第三届山东省家庭服务业“金牌服务员评选活动”。在2012年全国女职工岗位创新技能大赛家政服务类总决赛上,山东省代表队荣获大赛团体优胜奖和个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在“山东就业网”、《山东就业》杂志上开辟专栏,对“山东省省级家庭服务业示范企业”的经验做法进行宣传,努力营造良好氛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家庭服务业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家庭服务业服务人才不足,标准化水平偏低,供给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消费结构升级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劳动者从事家庭服务的意愿不强,居民家庭对家庭服务安全性、便利性和高质量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二是从业机构规模普遍偏小。家庭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具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全省注册资金在10万元以上的、年营业总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数量较少,平均从业人数为百人左右,企业员工制人数不足从业人员总数的30%。三是地区发展尚不均衡。各地区家庭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集中了全省四成以上的家庭服务企业,平均营业额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的50%以上,平均从业人数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的两倍。中西部地区企业营业额和从业人数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是服务范围亟待拓展。全省超过六成的家庭服务企业集中在家政服务领域;养老服务仍然未能得到充分发展,与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趋势不相适应;从事社区照料服务、病患陪护服务等专业化家庭服务企业数量较少,基本未形成规模。
三、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一是强化对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加快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联合电信就业无线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家庭服务业公益性信息服务平台。涵盖信息咨询、供需对接、人才调配、标准制订、资质认证、服务信用监督等功能,为服务业从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社会保障服务,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
二是加强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把服务业从业人员作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重点,落实培训计划和各项培训补贴政策。根据服务业市场需求和用工情况,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在职培训。探索符合服务业职业特点的鉴定模式,鼓励从业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专项能力考核;经鉴定考核合格并获得证书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三是加强服务业经营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将家庭服务业管理人员培训纳入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千人培训计划”,分批次组织相关管理、技术人才外出学习培训。支持高等院校和技工院校开设服务业相关专业,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和中高级专业人才。鼓励有条件的服务型企业单位与高等院校、技工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和实习基地。
【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推荐阅读:
绿色物流发展战略09-22
物流绿色化发展12-30
企业的绿色物流06-19
绿色物流系统的构建07-20
绿色物流的实施策略06-06
绿色物流的开题报告01-09
物流系统的绿色度评价08-03
我国第三方物流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