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物流

2024-09-11

绿色物流(精选12篇)

绿色物流 篇1

绿色包装是以天然植物为原料制成, 既能够循环和再生利用, 又易于降解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不会危害生态环境、人体和牲畜健康的一种环保型包装。绿色物流是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 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 规划和实施的一系列物流活动[1]。绿色物流活动的构成因素都与绿色包装有关, 包装在绿色物流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施绿色包装策略能够促进绿色物流发展。

一、包装对绿色物流的影响

1.虚空包装给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这种包装的包装物品在整个包装中所占比例很小。它除了欺骗引诱消费者消费外, 也给社会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虚空包装实质上是对资源和能源的一种浪费, 这种包装一旦被消费者发现将会变为一堆废物而一钱不值;虚空包装是城市垃圾和污染的重要来源, 虚空包装被识破真相后, 消费者常常是进行烧毁处置, 在处置过程中会形成大量有害有毒气体。

2.过度包装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和环境污染。过度包装只强调修饰, 大多数以多层次为特点。过分包装, 不仅让生产者增加生产成本, 让消费者多花冤枉钱, 而且造成了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包装大部分是要被扔进垃圾箱的, 中国城乡每年生产的垃圾有4亿吨, 其中60%的生活垃圾是包装物。过度包装增加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费用。

3.包装涉及到整个物流服务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低。在生产和物流过程中, 包装既处于生产活动的终点, 又处于物流活动的起点。但是包装作为物流活动起点其作用要比作为生产活动终点作用大得多。包装时刻存在于物流活动的每一环节中。物流中装卸、搬运、存储、配送和运输等活动实现的效率和质量都和包装有直接关系。产品包装采用何种材料、容器、技术和结构都会影响到物流活动的质量和效率[2]。

4.包装为其他物流功能的正常发挥提供保证。商品实体经过包装后使运输、装卸、搬运储存活动得以方便和快捷地进行。同时包装能保证物流网络的可控性, 信息管理是现代物流标准化的关键内容, 然而产品的种种信息都能够通过产品的包装反映和体现出来。

5.包装直接影响出口贸易发展。随着各国人民环保和健康意识的提高, 拥有绿色包装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市场。现在出口贸易的环境标准和法规日益严格, 绿色贸易壁垒将成为出口贸易的主要壁垒, 不符合进口国绿色标准的产品要么就是在出口数量和出口市场方面受到限制, 要么就是被课以很高的进口附加税, 要么就出现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紧张, 引发贸易摩擦。中国产品的包装和发达国家环保法规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部分国内企业忽略进口国商品包装的要求和法规, 导致产品无法进入进口国家, 使得出口贸易蒙受巨大损失。

二、发展绿色包装的意义

1.发展绿色包装, 减少流通污染, 优化生存环境。绿色包装有着节省材料、合理运用材料、可回收再生产等特点。绿色包装对包装材料的再生利用有明确规定。绿色包装其内涵要求是:包装减量化方面强调最少废弃物、结构优化、材料消耗降低;包装可再生或可降解方面体现易于回收再利用;包装废弃物方面突出不产生再次污染;包装材料方面做到尽可能采用天然材质或再生资源。这些要求在减少污染优化生存环境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加快包装的绿色化建设, 提高国际竞争力。发展绿色包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进入WTO后, 绿色壁垒逐渐取代传统的关税壁垒而兴起。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ISO14000, 它要求企业建立并完善环境管理体系, 使其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实现最小化。

3.实施绿色包装, 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绿色包装, 符合各国人民环境保护的观念, 出口产品时不会因此受到进口国这方面的限制, 节约出口产品成本, 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同时也可以减少贸易磨擦, 促进出口贸易发展。

4.绿色包装策略, 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因为包装的各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资源, 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 因此为了实现持续发展, 应该采取积极措施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绿色包装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理念, 实施绿色包装实质上是一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发展绿色包装, 将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 带来更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中国实施绿色包装的障碍

1.观念认识具有片面性。绿色包装发展滞后, 人们对绿色包装的认识还只停留在观念水平上。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包装思想还没确立, 更谈不上具有发展的前瞻性了。而且产生了绿色包装上的认识误区, 社会上把易降解材料包装和纸包装看成是绿色包装的代名词。而对绿色包装内涵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使用后是否再利用这方面的要求往往被忽视了。

2.绿色包装立法薄弱。同西方国家比较, 中国的绿色包装立法工作处于落后状态。尽管颁布了《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规, 但目前尚无专门的包装管理法规。致使包装不规范行为没有相应法律法规制裁, 也无法引导企业为降低环境成本而自觉努力开发、生产、使用绿色包装材料和绿色包装。

3.绿色包装发展受到资金技术人才制约。生产绿色包装需要采用先进技术, 因而绿色包装产品成本往往比传统包装产品高, 在市场上绿色包装产品与传统包装产品竞争时, 失去了价格优势, 致使绿色包装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3]。

绿色包装发展是以高科技为技术支撑的。同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包装行业的技术差距表现在:高精度和大型化产品短缺, 包装产品配套数量少;产品质量性能差, 造型外观落后、寿命不长;生产规模大并且档次高的企业为数不多, 龙头企业更是缺乏;自主开发能力不强, 缺少科研生产试验基地, 基本还停留在仿制阶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宏观调控不力, 致使很多地方在投资和开发新产品方面一哄而起。其次是资金投入不足, 因经费不足, 致使企业无力研发新产品, 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第三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自主开发产品和创新能力薄弱。

4.国内绿色包装需求严重不足。在中国目前绿色消费还未成为一种主流方式。人们对绿色包装还只停留在观念水平上。绿色包装作为绿色产品, 因为其技术含量要求高, 研究开发成本高, 需求量不高, 从而制约了它快速而大面积推广。也影响了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 无法形成规模经济。

四、实施绿色包装的思路和策略

(一) 政府方面

1. 加强法制建设。

法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强制性手段。健全完备的法律制度, 能够保证绿色包装体系顺利运行, 使绿色包装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有法可依, 以法律形式促进和规范绿色包装发展。在绿色包装立法方面中国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积极、及时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 扶持和保护绿色包装企业及其产品, 同时对那些不符合绿色包装发展要求的企业应限期整改。在制定法规时, 既要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又要与国际接轨, 促进绿色包装健康发展。

2. 给予政策扶持。

政府应宏观调控, 建设包装押金、资源回收奖励、绿色补贴等制度, 为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市场需求, 增加企业收入, 倡导有利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使环保观念深入人心;政府应对资源循环运作的包装生产企业大力鼓励, 在项目审批、市场准入、税收、信贷方面给予政策性倾斜;设立专项基金, 增加资金投入, 优化包装产业结构, 提高包装行业素质;对绿色包装材料的进出口给予关税和配额方面的优惠等。

3. 发挥税收杠杆作用。

为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 鼓励再生材料的使用, 可以发挥税收作用开设有关包装方面的新税种。对于使用不同包装材料的包装征收不同的税率。对于绿色包装则应该免税。充分体现税收的效率性。通过包装税的区别征收, 既相对降低那些使用绿色包装的产品价格, 又提高那些包装废弃物需要特别处理或不易回收的包装的产品成本, 激励生产者采用绿色包装, 从而促进绿色包装发展。

(二) 企业方面

1. 强化绿色包装意识。

目前不少企业绿色包装意识淡薄。在“绿色浪潮”的时代, 作为企业应提高绿色包装意识, 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企业应该理解, 并非所有限制有害环境的商品进口都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企业应该知道, 为了社会的持续发展, 约束甚至惩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必要的;企业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绿色包装既能降低能耗成本、减少污染, 又能提高企业形象, 还能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同和信任, 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包装标志实行绿色化。

在绿色浪潮的推动下, 人们购买商品时由更多关注商品的质量、关注包装的精美, 开始转向更多关注商品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和包装是否具有绿色标志[4]。现在绿色包装成了发展中国家商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阻碍。如果产品没有绿色标志, 要么就被发达国家拒绝进口, 要么就在价格和税收上处于劣势。

3. 包装材料使用绿色化。

绿色包装材料强调的是不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对人体及环境不造成危害。绿色包装材料对发展绿色包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开发使用绿色包装材料是当前各国关注的重点。企业包装材料使用绿色化要求做到:必须避免使用含有毒性的材料;尽量使用重复再用和再生材料;大力开发动植物包装材料;注意选用可降解的材料。

参考文献

[1]夏春玉, 李健生.绿色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83-89.

[2]彭玉兰.绿色物流与环境保护[J].中国环保产业, 2004, (3) :44-45.

[3]郭彦峰.对绿色包装的几点思考[J].印刷世界, 2005, (2) :40-41.

[4]蒋小花.循环经济视角下绿色包装法律研究[J].特区经济, 2007, (2) :231-233.

绿色物流 篇2

[提要]随着物流活动的快速发展,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由此可见,现代物流体系必须进行改进,从而形成绿色物流经营管理系统,这是21世纪新的物流管理趋势。本文阐述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并提出发展绿色物流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绿色物流;问题;建议;发展现状

一、绿色物流的内涵及范围

(一)绿色物流的内涵。20世纪90年代全球兴起一股绿色浪潮,如绿色制造、绿色消费,绿色物流正是这种绿色化运动的结果。我国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英文直译则为环境友好的物流。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

(二)绿色物流的范围

1、节约资源。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2、绿色运输。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3、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

4、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的的包装方式,包括包装材料的绿色化、包装方式的绿色化、包装作业过程的绿色化三个方面。实施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

5、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总和。实施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与废弃物物流顺畅对接,降低废弃物污染及废弃物物流过程中的污染。

6、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物流不仅包括商品空间的转移,也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利用。绿色信息的搜集和管理是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依据,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储存各种绿色信息,并及时运用到物流管理中,促进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

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较晚,存在着各种问题,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落后又不完善、物流中心的经济效益不高、自动化及信息化水平不高、法制建设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物流管理人才等。要想发展绿色物流,必须排除物流发展中的种种障碍。

(1)思想认识障碍。全社会绿色物流理念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各级政府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企业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2)体制政策障碍。我国物流业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分段管理体制,造成物流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物流体系内在联系被人为分割,严重制约物流体系的整体统筹与规划,影响各种物流服务的协调发展,妨碍物流社会化、集约化进程,导致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目前我国在绿色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各种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做好绿色物流的政策性建设,而我国在此方面还非常欠缺,虽然也有相关的法律,但执法不严。

(3)基础设施障碍。近几年来,尽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已有较大的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绿色物流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偏小,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其次,缺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严重影响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第三,物流设施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

(4)技术障碍。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同物流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非标准化行为相当普遍,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资源浪费,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5)人才障碍。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绿色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专业人才也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当前,我国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低,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物流学历教育与培训认证工作滞后;物流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手段落后,严重制约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很快,但懂得物流管理的人才匮乏。据统计,全国获得“物流师”资格的不过数万人。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的调查显示,四地物流人才缺口总数约100万人。

三、对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建议

(1)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政府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其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的经营组织模式,鼓励企业实行物流外包,开展第三方物流,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物流企业要打破“环保不经济、绿色等于消费”的传统观念,应着眼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2)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将有限的资金合理规划,权衡使用,改变目前我国物流业基础设施落后陈旧的现状,以及改善交通拥堵,经营分散的严重问题。建立一些大型的现代化储存仓库、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全国性物流网络或物流联盟,以实现绿色物流便捷、高效的宗旨。

(3)加强对物流资源的整合。政府要加强对整个物流市场的调控,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封锁。要整合企业的运营流程和经济运行流程,提高整体效益,还可以扩展到区域间物流的协调。要整合现有的物流设施设备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实现绿色物流节约、环保的目标。

(4)积极利用高新技术。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实现物流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从而提高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的水平。同时,先进的技术可以增加资源的供给,还能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科技进步能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途径,能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物中有害物质的情况,还能有助于人们提高环保意识等。

(5)建立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综合法律政策体系。物流政策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动力和基本保障。政策的实施具有目标明确、强制执行的特点,可以对绿色物流进行法律和行政调控,对企业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予以约束和限制。另外,政府还可以建立有效的绿色物流激励政策,通过经济杠杆来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

(6)积极开展教育培训,培养人才。随着物流理念和物流技术的发展,物流人才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必须抓紧专业物流人才的培养,开展职业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物流企业的职工,使他们熟悉国际商务规则和相关法律;熟悉物流方式;对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运行方式、发展规律等,都应该了如指掌,运用自如;熟悉现代物流管理;熟悉现代物流技术,成为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

在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绿色物流,提倡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由于绿色物流理念、技术装备以及国家政策上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绿色物流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我们要从多方面努力,结合自身特点,立足于实际情况,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更好地提高我国物流管理业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一个新的领域和空间。

参考文献:

[1]周三元.绿色物流[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王长琼.绿色物流(第2版)[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2.

[3]谢泗薪,王文峰.绿色物流路径:物流绿色化改造的战略选择.中国流通经济,2010.5.

绿色物流 篇3

关键词:绿色奥运;绿色物流;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加工

一、绿色奥运的含义和绿色物流的概念

绿色奥运的含义可以多种的理解,可以指生态绿色,也可以指更深层次上的更广泛的“绿色”。即狭义和广义的绿色奥运之分。

狭义绿色奥运:狭义的绿色奥运是指在申办、组织、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以及在受奥运会应直接影响的举办奥运会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能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绿色,环境绿色等。

广义绿色奥运:广义的绿色奥运是指与奥运会相关的物质和意识上的绿色,这里的“绿色”,不仅是指狭义绿色奥运中的“绿色”,而且还指其它方面的与自然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思想和做法。包括物质绿色和意识绿色两大方面。

绿色物流的概念: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二、物质绿色的主要内容

环境:它包括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奥林匹克宪章上有对奥运会举办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要求,所以说狭义的绿色是奥运会申办城所必须做到的,这使他成为奥运会主办的基本条件之一。环境的改善并非只是政府的事情,而是所有市民的事情,治而不保是没有长效的。

场馆与交通:场馆和交通的建设应更加人性化、科学化、经济化,同时考虑到奥运会后的再利用,避免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负面作用;历届奥运会都很重视场馆和交通的建设,总有一些独具匠心的设计。如 2000年悉尼奥运会澳大利亚国家田径场所在地,曾是屠宰场的肉牛蓄留地。适宜澳大利亚气候环境设计的顶篷,能有充足的光线;环保运动场的自然通风设计;反光板特别设计,使人工灯光需求降低;回收的雨水,供场地浇水、洗手间冲洗的利用及各种节水装置设计;尽量减少PVC的使用,有益环保的天然气发电机装置使用;还有为伤残人士等特殊人士设计的专门设施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场馆建设的绿色。

经费:举办奥运会的经费也要做到绿色,不能没有依据的加大对奥运会的投资,这样会使奥运会可能会造成很多的负面影响。1976年的蒙特利尔奥运会、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都因为投资过大无法收回而对该城市的经济和居民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管理:绿色奥运要求它的管理也是绿色的。管理机构人员组成都应严格控制,以更少的资源办好奥运会。奥运会会给举办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参与的人很多,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如何协调人、财、物,都是奥运会组织者需要科学规划的。

比赛项目:奥运会比赛项日逐届增多,已到300项。奥运会项目的过分增多与奥运会规模无限制地扩大会使奥运会的政治性增强、观赏性减弱,有悖于顾拜旦先生创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这样的趋势可能会毁了奥林匹克运动。而且,由于奥运会对单项金牌数的控制,许多新的进入奥运会比赛的项目,都不得不改变了它原始的模样,换一种形式进行比赛,这样并不一定有利于该项目的发展,导致该项目多样化的消失。

运动营养品:运动是需要营养补剂的,运动训练是需要有效的恢复和提高的方法的,但不能超出国际奥委会药品管理委员会所规定违禁药物和违禁方法的界限,这就是运动营养品的绿色。

当然,物质绿色绝不止这些方面,环境资源恶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增大,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保护越来越重视,绿色奥运中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系统。使奥运会更加符合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要求,才是真正的物质绿色。

三、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的分析

绿色物流管理:绿色物流管理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在奥运中无论政府还是企业界,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为绿色奥运提供保证。

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首先,对发生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低公害车辆、低噪音车辆等)。在鼓励提高更新车辆的同时,采取限制行驶路线、增加车辆检测频次、按排污量收取排污费等措施,进行科学管理。其次,对交通量的管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效率化。再者,对交通流的管理: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绿色运输管理:(1)推广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类型。从货主的角度来说,通过共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从中小物流企业角度来说,由于受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制约,运量少、效率低、使用车辆多、独自承揽业务,在物流合理化及效率上受限制。如果彼此合作,采用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2)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复合一贯制运输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连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另外,它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促进了产销之间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运转。(3)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整合,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绿色包装管理: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其途径主要有: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在流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1)包装模数化: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2)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体。(3)包装科学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采用通用包装、周转包装、梯级利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4)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开发包装物的高功能化,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绿色流通加工:流通加工指物品在从生产到使用两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绿色流通加工应注重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奥运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减少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垃圾丢放,缓解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废弃物物流的管理: 废弃物物流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从环境的角度分析,奥运会规摸空前,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会对社会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废弃物处理的困难,而且引发自然资源的恶化。因此,21世纪的物流活动和2008北京奥运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是当务之急。废弃物物流要从环境保护出发,将其焚化化学处理或运到特定地点堆放、掩埋;降低废弃物物流,需要实现资源的再使用、再利用,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实现目标,企业就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化,而要从整个产供销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围绕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来的循环物流。即管理型物流追求与交易对手共盈;供应链型物流追求从生产到消费流通的效益化;循环型物流追求从生产到废弃物全过程效率化,这是21世纪绿色物流管理和2008北京绿色奥运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体育系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是么是绿色奥运http://www.eku.cc/xzy/wxck/.

[2] 林敬松,钟唯希.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物流,2002,(8).22-23.

[3] 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5-17.

[4] 张文贤.市场营销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6-37.

绿色物流 篇4

1 解放思想讲求实效

解放思想是北京绿色奥运的成功秘诀,也是我们推动绿色物流更快发展的基础条件。

解放思想的主要任务不外乎:一要把当代先进的环保理论从书本中解放出来,成为全民族自觉接受的环保意识;二要把发展经济的环保忧虑从追求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中解放出来,成为全民族竞相迸发的环保智慧;三要把普及大众的环保知识从单纯说教中解放出来,成为中华民族造福全人类的环保行动。

1.1 努力形成全民环保意识

北京奥运会从申办、筹办到举办,始终将绿色奥运同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联系在一起向全国人民做深入持久的宣传引导,让绿色奥运成为全民意识和共同责任。由此我们联想到,在13亿人口的大国,只有将绿色物流像绿色奥运一样逐步化作全民意识,现代物流才有环保根基与美好前程。虽说绿色物流意识的全民化绝非易事,但绝不会可望而不可即,毕竟全民环保意识已有一定基础,尤其通过绿色奥运的实施已形成一股强大的助推东风。今后,宣扬绿色物流不仅是科学家和企业家的责任,更是各级政府、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直至每位中国公民的义务。北京实施绿色奥运的经验告诉我们,轰轰烈烈的舆论宣传,可用最快速度传播先进的环保理念;扎扎实实的思想引导,可以最大限度唤起全民环保意识。加快绿色物流发展的步伐是否坚实,首先就看全民思想解放和意识形成的宣传引导工作做得是否扎实。

1.2 不断会聚全民环保智慧

北京奥运会闭幕之后,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金牌榜排名第一的比赛成绩和现代化体育设施,更重要的是借绿色奥运之风催生的中国人民的环保智慧。2001年7月19日,北京申办奥运会取得成功仅6天后,《中国环境报》就有了“环保志愿者为绿色奥运网上支招”的长篇报道。此后,民间智慧通过多渠道、多媒体不断会聚并升华。其中,清华大学博士为绿色奥运支招的征文中,有不少高质量的论文,分别围绕北京的空气污染治理、北京的垃圾处理、饮水问题、交通问题、市政建设等问题旁征博引、见解精辟。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如能发动全国的环保志愿者都来为绿色物流支招,在互联网络、多种媒体上出主意、提建议,不断兴起支持绿色物流的热潮,就同样能激发全国人民在家里、在路上、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为现代物流奉献无穷的环保智慧。蕴藏民间的环保智慧正是消除人们因经济快速发展而产生的环保忧虑,实现当前经济效益与长远经济利益最佳结合的利器。当然,巨大而深邃的智慧火花,往往要借助政府力量和行政手段进行全方位启发、不间断会聚。

1.3 积极开展全民环保行动

我们所说的全民行动是现代特征的行动,除有互联网上闪耀智慧火花的“虚拟行动”,还有现实生活中化作亲身体验的实际行动。例如,为了绿色奥运,小学生“留住一桶水”的节水活动,共青团员绿化环境的植树活动,社区居民防污防病的健康活动,以及企业的节能减排、农村的循环经济等活动,这些都是将环保知识与环保行动统一起来的社会活动。这些活动必将长期开展下去,进而为绿色物流和其他环保事业作贡献。只要我们在发展绿色物流的过程中善于借鉴举办绿色奥运的经验,并结合新情况、新问题拿出新办法,就一定能够获取新成果、创造新经验。虽然绿色物流暂时不会像绿色奥运那样声势浩大,但绿色奥运为全民族形成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奠定了基础,有利于人们将绿色物流的自觉行动悄然融入日常行为之中。

2 勇于创新务求先进

勇于创新是北京绿色奥运的制胜法宝,也是我们推动绿色物流更好发展的基本原则。

勇于创新不仅要有引领世界新潮的理论,还要有运转顺畅的体制机制、运用广泛的先进技术。北京绿色奥运顺利展开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有举国动员全民响应的领导体制和责任落实协调有方的工作机制,还有体现在北京奥运工程、物流、通信、比赛与生活设施等方面的环保科技。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是,发展绿色物流就应像举办绿色奥运那样,大胆创新理论、机制和技术。

2.1 理论创新寻求突破

北京绿色奥运在理论上有许多方面的突破,同样,物流业界也在进行着类似的探索,包括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而倡导的节能环保理论、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理论、能源再生与绿色消费理论等。关键是绿色物流的理论研究尚未出现有自身特色且影响各行各业的重大理论突破。我们不能指望在所有的物流研究领域同时取得重大突破,但我们可以在重点研究领域加强攻关,寻求重大突破,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物流资源节约、低能量消耗、可循环利用等特点的物流生态经济学理论;能抑制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净化周围的环境,与环境共生的物流生态伦理学理论;以及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物流绩效评价理论等。创新绿色物流理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是人们创造新的物质与文化财富的需求。

2.2 机制创新确保顺畅

北京奥运会从申办开始就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上不断取得新突破,使得接下来的筹办和举办工作相当顺畅。我们发展绿色物流,也应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集中全球智慧,消化吸收先进成果,创新管理机制,为绿色物流开一路绿灯、保一路顺畅。检验绿色物流的管理机制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关键要看是否优化了物流资源配置,是否形成了鼓励物流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制保障,是否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富有生机、不断创新的管理机制,能够增强物流基础设施的现代化、配套性、兼容性,也有能力真正解决物流过程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最终将一个比较稚嫩的我国物流行业,塑造成受人欢迎的绿色环保形象,进而在全球经济大舞台上显露身手。

2.3 技术创新全面开花

北京奥运会不单是绿色奥运,它还是令人振奋的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可以说,技术创新是绿色奥运的有力支撑与实证。在2008年7月31日举行的“北京奥运工程中的自主创新”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向世界宣布:奥运工程的综合建设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创新成果至少有200余项;奥运工程建设自主创新突出表现为:技术新、方法新、标准新、材料新。除了工程建设,北京奥运会在交通运输中大量采用先进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在奥运村采用太阳能热水供给技术、在奥运场馆采用节水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在奥运主办城市采用生态恢复与环境综合治理技术等,技术创新无处不在。发展绿色物流也要有技术创新的全面支撑,从商品生产、运输、消费直至废弃物处理,每种商品、每个环节都需要有经常升级的技术创新,这样才能不断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全新的绿色物流形态。

3 强化管理追求完美

强化管理是北京绿色奥运的实现手段,也是我们推动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强化管理有着强化规划管理、过程管理、危机管理的三大任务,每一任务如能圆满完成,管理就一定出成果、出效益。北京奥运会之所以环保成果显著、经济与社会效益丰收,正因为它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严格的管理。现代物流要真正成为绿色环保的物流,就必须像举办奥运会那样强化物流发展的规划、过程和危机三大管理,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1 强化规划管理的前提是论证科学

我国申奥时响亮地提出了绿色奥运主题理念,说明中国人对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中国政府和北京奥组委依据“环保、节俭、实用”原则,对环境改善、城市建设和场馆工程整体规划,科学论证。规划不科学的,例如通过国际招标确定的“鸟巢”原方案,经科学论证提出了“取消盖子”的建议照样被采纳。我们发展绿色物流同样需要这种尊重科学、保护环境的决心与魄力。在绿色物流的发展规划中,人们受不同视角、利益划分、认识层次的影响,往往会有局限性,稍不留意就忽视了不同城市的人口规模、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经济实力等客观因素,竞相规划同类型“超前发展”、“超大面积”的物流中心。这就需要物流管理部门把各方面的观点和意见统合起来,厘清天下大势与自身实际,邀请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规划进行细化论证和综合研究,提出规划绿色物流的主导意见,使之不断向一个尽可能完美的合理的方向靠近。

3.2 强化过程管理的保证是工作严谨

任何成功的管理,都是通过无数有效的管理细节实现的,所以有人大声疾呼“细节决定成败”。北京奥组委对那些通过专家论证、得到相关部门认可、媒体喝彩的热门方案,进行修改甚至是全盘推翻,需要勇气,而勇气来自于具体管理细节中科学严谨的工作。越是重大工程、顶尖科技越要重视细节。绿色物流也不例外,它是必须保护百姓生存环境的经济活动,范围广泛,时间持久,越发需要在具体物流过程中抓好管理细节,让百姓从绿色物流中得到实惠。为此,应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科技力。物流企业要像海尔集团为奥运场馆服务那样细致入微,他们为每台空调建立了24小时的“个人档案”,技术专家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预测,确保空调运转的万无一失。

3.3 强化危机管理的基础是预案完备

无数事实证明,危机管理的最佳时机不在危机发生之后,而在之前。为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仅北京市公安局(不包括属下公安分局)的奥运期间应急处置预案就有近千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专为北京奥运会制定的各种预案更是不计其数,而且几乎每一个都经过反复演练,随时随地都能启动、执行。有了如此完备的危机处置预案,才能切实防患于未然。绿色物流的危机管理也必须未雨绸缪且预案完备,如果这一点真正做到并做好了,2008年年初南方出现大面积冰冻灾害、5月12日四川发生强烈地震时,我们完全可以降低一些损失。借鉴北京绿色奥运的经验,从中央到地方的物流管理部门和企业,都应尽早从一切涉及绿色物流的方方面面,制定各种形式的危机处置预案,千方百计在千奇百怪的自然灾害或社会冲突到来之前,防范风险,化解危机;一旦发生危机又能以最快速度、最佳方法处置危机,确保绿色物流的信息、资金、物资、设备通过不易断裂的供应链有序流动。

参考文献

[1]李玉梅.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策略之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7(11):34-35.

[2]赵君田,王磊,邵兵.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7(11):36-38.

[3]畅享网.绿色物流:世界运输业新的增长点[EB/OL].http://www.amteam.org/print.aspx?id=512297.2005-11-5/2008-09-15.

[4]严飞飞,赵银德.浅析北京奥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EB/OL].http://www.dss.gov.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76080.-/2008-09-15.

绿色物流配送 篇5

【摘要】物流电子化是电子商务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苓文结合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新特点,对电子商务下现代物流的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选择策略:

【关键词】物流;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一、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

计算机与现代通信网络的出现,使得电子商务实现跨时空交易和爆炸性运作,也使得商务活动的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电子商务使用计算机网络及物流电子化和自动化工具,实现了从企业生产、管理,到销售、服务,再到个人教育、娱乐和政府行为等所有现代意义的商务活动。

1.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保证

在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的。没有现代化的物流做后盾,任何的商流活动都会退化为一纸空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消费者通过上网点击购物,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交割过程,即商流过程。但产品电子商务的活动并未结束,只有通过物流,将商品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告终结。可见,在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物流是直接服务于最终顾客的,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顾客的满意程度,同时也就决定了电子商务能否成功实现。试想,当顾客通过轻松点击完成了网上购物之后,所购商品却迟迟不能送到或所送非所购,那么,他们必然会转向他们认为更为安全的传统购物方式,网上购物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因此,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

2.物流与电子商务应协同发展

首先,现代物流是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最终实现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过程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流动过程,其优势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运作方式的高效率上。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过程,最终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否则就不会真正实现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只有通过物流配送,将商品或服务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务活动才能结束,物流实际上是以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的姿态出现,而物流配送效率也就成为客户评价电子商务满意程度的重要指标。

其次,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电子商务的出现,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最终消费者。他们不必再跑到拥挤的商业街,一家又一家地挑选自己所需的商品,只要坐在家里,在Intemet上搜索、查看、挑选,就

可以完成他们的购物过程。如果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转向他们认为更为安全的传统购物方式。现代物流的功能应该是把准确数量的准确产品在准确时问内,以最低的费用送到客户手中,它直接影响到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在价格、交货期、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竞争力。

第三,电子商务是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运作的产物。作为最先提出电子商务概念的美国,物流管理技术早已日臻完善,而作为一个发达国家.需求拉动技术创新,EDI的产生就是为了简化繁琐、耗时的订单等处理过程,加快物流的速度,提高物资的利用率。电子商务的提出最终是为了解决信息流和资金流处理上的繁琐对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的延缓,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物流速度。

第四,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的利润增长点。以现代电子网络为平台的信息流,极大地加快了现代物流信息的传递速度,为客户赢得最宝贵的时间,使货物运输环节、方式科学化和最佳化。以快节奏的商流和先进的信息为基础的现代物流,能够有效地减少流动资金的占压,加速资金周转,充分发挥资本的增值作用,被认为是企业节约原材料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又一经济利润增长点.是电子商务的利润源泉。

二、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新特点

电子商务时代的新型物流配送能使商品流通实现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社会化、智能化、合理化、简单化,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既减少生产企业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又刺激了社会需求,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宏观经济调控。电子商务时代我国物流配送体系与传统物流配送相比,具有以下新特点:

1.物流外包化趋势。电子商务运作的历史过程,实际上也是物流外包不断运作的过程。电子商务环境下,各个企业的物流量仍然存在,并且扩大化。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不能个个都自办物流,而是要把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随着物流外包的运作,第三方物流企业茁壮成长。他们集成各种电子商务经营者的外包物流,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运作,不断运作壮大,形成了一些很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然后出现了第四方物流、第五方物流,物流外包进一步专业化。

2.物流资源趋于共享。传统的物流配送企业为了业务的正常开展,通常需要自己配置大面积的仓库,而电子商务系统的虚拟企业将散置在各地的、分属不同所有者的仓库通过网络系统连接起来,使之成为“虚拟仓库”,进行统一管理和调配使用,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空间都放大了,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提高了企业运营的经济性。

3.物流业务一体化。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务将进一步集约化、一体化。为了提高竞争力,物流企业需要进一步整合,扩大相关业务的联合,增加物流业务的综合效益。

4.物流信息化。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5.物流自动化。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外在表现是无人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

6.物流网络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企业内部网(Intranet)。

7.物流智能化。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中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中心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等问题都需要借助于大量的知识才能解决。

绿色物流 篇6

关键词:绿色物流;绿色营销;中小企业

目前,我国资源的过度开发消耗与污染物的肆意排放导致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从长期角度来看,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之路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物流和营销活动提出了巨大要求,要求企业将营销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相联系,使企业营销活动有利于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在这个背景下,企业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开展绿色营销、建设绿色物流是十分重要的。

一、绿色物流和绿色营销的区别和联系

“绿色”是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具体来说,绿色物流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和保障可持续发展,连接绿色供给和绿色需求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绿色服务,它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中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绿色营销则是绿色营销是指商家以环境保护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除或减少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中心,以满足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出发点,并从中获得盈利和发展而实施的市场营销策略。

目前,绿色消费在经济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并且已形成了以“绿色”为主线的消费链条,在这条消费链条上有形物品的流动过程当然也需要进行绿色管理,绿色物流就是在此物流过程中实施管理,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总而言之,绿色营销是企业绿色经营的环节,企业的绿色经营伴随着有形物品的流动,绿色物流就是对该流动的绿色管理,即对绿色营销过程中物流的管理,绿色营销则为绿色物流的管理提供了便捷,有利于绿色物流管理的实施。

二、中小企业实施绿色物流和绿色营销的必要性

1. 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要求。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这些中小企业在促进市场竞争、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技术创新、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大多采用掠夺式战略,以牺牲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利润的增长,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恶化。在大力建设和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 早已完成“绿色化”改造的跨国企业纷纷抢滩中国市场,我国企业若不加快调整和整合,发展绿色物流和绿色营销,就会失去竞争力,遭受巨大打击。

2. 塑造企业的绿色品牌的必然选择。

绿色是21世纪企业的主色调,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是现代企业的新选择。确立绿色形象,开展绿色营销,需要企业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它是发展和完善企业绿色营销活动的重要工作,不仅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内部的各种有利因素,推进绿色营销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发展,还能有效地获取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支持,扩大企业的绿色影响,进而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促进中小企业利润的实现。塑造企业绿色品牌,要求企业树立绿色形象,实施绿色营销,将环境投资作为成本计入绿色产品价值,促使企业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充分认识增加环保投入,不是企业多余的负担,而是企业节能降耗、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3. 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唯一出路。

随着我国加入WTO,绿色壁垒成为我国企业产品出口的巨大障碍。绿色壁垒是一种以保护有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苛刻的环境保护标准,对来自国外产品加以限制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的兴盛,特别是贸易大国及发达国家日趋严格的环境立法、严密细致的检测程序和标准、近乎苛刻的贸易政策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市场的份额。我国目前出口产品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很多出口产品都受到绿色壁垒的威胁。因此,我国企业迫切需要尽快更新传统营销和物流理念,实施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策略,符合绿色贸易的规格和条件。

三、现行中小企业实施绿色物流和绿色营销面临的障碍

1.政府对企业“绿色”经营支持有待提高。

在政府对企业的“绿色”支持方面,我国的环境产权机制不健全,政府的环境立法和司法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比较严重的是基层政府出于地方主义的利益保护,对环保法规执行不严,缺乏严谨的规定,职能部门在生态环境的管理上亦缺乏力度。在生产领域近年来政府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了较为严厉的关、停、并、转等政策,但在消费领域并没有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进行有效干顶。

2.消费者日常消费中“绿色”意识淡薄。

消费者的行为选择会极大地反作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整体水平较低,再加上政府和企业对绿色产品宣传力度不够,致使目前大多数消费者还没有把环保和自身紧密联系在一起,缺乏环保意识,更不要说对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从消费需求满足的层次来看,只有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人们才会对消费安全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3.企业营销和物流中“绿色”观念不足。

我国绿色营销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绿色物流更是发展缓慢。我国许多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中的经营思想仍然停留在以推销为主的营销导向时期,绿色营销与企业成本的冲突也抑制了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动力。企业在实施绿色营销的初期一般要开发节能技术,研制节能产品,开发绿色资源,这些无疑会加大企业的成本投入,但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获取当前利益最大化,企业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就将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实现规模快速扩张作为企业的主要目标,一直以来,形成了缺乏规则和制度约束、掠夺性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以及对环境和社会责任的漠视,通过损害消费者健康和牺牲公众环境的行为来获得额外的利益。

四、中小企业实施绿色物流和绿色营销对策分析

1. 树立绿色物流和绿色营销的全新观念。

为了满足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尽快树立企业绿色物流和绿色影响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当代物流和营销不仅要树立服务观念,更应自始至终贯穿“绿色运作”的理念。因为物流和营销的良好服务,离不开高效节能和安全优质。没有绿色物流和绿色营销的建立和发展,生产和消费就难以有效衔接,“绿色革命”和“绿色经济”就是一句空话。企业要围绕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经营,改变“环保不经济,绿色等于花费”的思想。只有企业真正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建设和营运绿色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企业的绿色再造和规范才能有所突破。

2. 不断加强绿色产品的技术创新。

开发研制绿色产品是绿色物流和绿色营销的核心,今后企业要以环境和资源保护为核心,以产品销售地市场的最新环境标志制度和最新国际标志制度为依据进行绿色产品设计。始终以节省材料、减少污染为目标,尽量使用无公害、养护型的新能源、新资源。此外,绿色物流技术的创新也尤为关键,主要应提高绿色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要逐步增加产品设计、制造、分销、使用、报废个环节的绿色因素,尽量采用天然的、不污染环境的能源及原材料,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绿色技术。

3. 加强高素质的绿色物流和营销的人才培养。

当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熟悉绿色环保,节能经济的物流和营销人才亦事不宜迟。我国物流和营销的滞后,尤其与绿色相悖,除了认识有限,科技水平落后,也和相关人才的缺乏有关。绿色物流和绿色营销作为新生事物,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员要求广和层次高,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只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才能为绿色物流和绿色营销行业输送更多合格人才,也只有这样,现代物流和营销才能在绿色的轨道上健康驰骋。企业也应将绿色营销和绿色物流的思想贯穿到整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

保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各国都随之增强了对国民环保意识的教育,随着绿色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消费者对绿色消费需求的剧增,企业为了获得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绿色物流和绿色营销。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绿色需求与日俱增、绿色产品不断翻新、绿色营销永葆青春,企业也才能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而全面创建节约型社会,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郝欣,刘芳.发展绿色营销新思路创建节约型社会[J].商场现代化,2006,2:48-50.

[2] 张宏山.绿色营销:企业竞争制胜的必然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06,9:25-27.

[3] 刘晓红.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问题探讨[J].特区经济,2006,2:36-38.

the Green Flows by Current our Country Mid- and Small-Scale Enterprisewith the Green Marketing

Hu Hongqing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Abstract:In the early stages of development, China's SMEs chased profits at the expens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background of vigorously building a sustainable social, the majority of enterprises must implement green marketing and green logistics as soon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adapt to chang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o seek their own long-ter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MEs in green marketing and logistics building, this paper raise some according response for developing green logistics and green marketing.

Key Words:green logistics;reen marketing;SMEs

绿色物流 篇7

也许有人会说, 绿色物流方兴未艾, 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 我们将会追随这个趋向。

是啊, 我们将会追随这个趋向, 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又是碳排放大国, 一种道义, 一个承诺, 让我们实施绿色物流已具有了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在调整产业结构, 企业转型升级的今天, 它作为现代新兴产业, 有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专业分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以改变当前我国物流基本上还是高耗能、高排放的生产方式, 从而实现低碳经济的增长方式。

绿色物流探讨 篇8

一、绿色物流定义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 为了实现顾客满意、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它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以及物流绩效评价理论基础之上的物流的新发展观, 具有资源节约、低能量消耗、可循环利用等特点。

二、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在物流活动过程中, 运输、仓储、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等除了创造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之外, 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

1、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作为物流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 运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具体表现在:交通工具本身产生的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废机油污染、交通堵塞等;不合理的物流结点布局, 加剧了废气和噪音污染;企业自营物流比例大, 第三方物流比例小, 造成了社会运输车辆过多, 引起空载运输、对流运输、迂回运输等不合理现象。

2、仓储对环境的影响

作为物流活动中第二重要的活动, 仓储在创造时间效用的同时, 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具体表现在:对仓库等物流结点中的部分产品进行保管养护的过程中, 需要采用化学方法, 而化学药剂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另外, 一些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放射性的危险品, 由于保管不当, 也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3、包装对环境的影响

在物流活动中, 包装主要承担保护商品、促进商品销售功能的作用, 但包装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具体表现在:包装材料选择不当、包装过度或重复包装。有些包装材料, 特别是用塑料作为包装材料的, 在使用之后, 若不对其进行处理, 在自然界中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分化, 会对环境造成长期污染, 影响人畜生命安全。另外, 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 造成资源的浪费, 同时废弃的包装材料还是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 处理这些废弃物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4、流通加工对环境的影响

流通加工是物品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 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作为物流活动中唯一可以创造产品价值增值的活动, 流通加工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具体表现在:流通加工过程中, 产生的大量边角余料难以集中有效再利用, 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另外, 流通加工的节点选择不当, 本应选择靠近消费者, 结果选择靠近生产者, 从而增加了运输路线和运输量, 产生新的污染。

5、装卸搬运对环境的影响

装卸搬运在运输、仓储过程中起着衔接的作用, 也是所有物流活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活动。在此过程中, 因装卸不当, 造成商品损坏, 引起资源的严重浪费。据厦门市散装水泥办公室统计, 2006年, 全国生产袋装水泥7.33亿吨, 消耗包装牛皮纸430多万吨, 折合优质木材2400多万立方米, 相当于10个大兴安岭一年的木材采伐量, 由于装卸搬运不当, 导致袋装水泥包装破损, 使得水泥损耗量达到5%以上, 仅此一项, 全国每年多损失3300万吨水泥。

6、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废旧物质排放到自然界会对环境造成全方位的污染。废水中的大量重金属, 严重污染水源和土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气体会引起人的呼吸系统疾病;城市生活垃圾所产生的各种重金属和有机物, 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废弃物发酵过程总所产生的甲烷气体污染大气等。

三、针对物流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应采取的措施

1、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 对发生源的管理。首先, 应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 对车辆种类和废气排放量进行限制, 对一些高公害的车辆进行限制使用, 推广使用低公害车辆, 特别是逐步加大电力车辆的使用,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一些燃油车辆, 应进行严格的废气排放量控制, 做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工作。其次, 应对车辆的噪音进行限制, 强制报废一些噪音较大的车辆。再次, 应对车辆的使用年限或行驶里程进行严格限定, 超过规定的车辆应强行报废。最后, 严格限制新车的排污标准, 对达不到要求的新车不准出厂销售。

(2) 对交通量和交通流的管理。应大力宣传共同配送、联合配送的好处, 推动企业从自营物流运输向第三方物流运输转化, 减少空载运输、交叉运输、对流运输等不合理运输方式, 缓解交通拥挤状况, 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应科学规划道路和物流基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节点的建设, 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 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 大力发展物流管理信息网络, 用信息网络促使物流各功能合理化, 进而达到物流效益最大化。同时, 还应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管理, 特别是对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管理, 倡导物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 让中小型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以形成物流规模效益。

2、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在开展绿色物流管理措施过程中, 除了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外, 企业也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主要通过绿色运输、绿色包装和绿色流通加工来实现。

(1) 选择绿色运输策略。首先, 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共同配送种类很多, 主要有车辆混载运送型、配送设施共用型、零售企业间的策略联盟、批发企业间的策略联盟、异业合作型、同业合作型等。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 受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的制约, 造成运量少、效率低、使用车辆多等不利因素, 开展共同配送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签订合约, 规定彼此的责任和义务, 几个中小型企业可以联合起来, 分工合作, 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通过共同配送, 可以减少社会车流总量、减少交通拥挤、减少交通工具对环境的污染, 也可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其次, 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复合一贯制运输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 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由于采用集装箱作为集装工具, 通过复合一贯制运输, 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装卸搬运环节, 降低运输过程的货损、货差, 减少包装支出, 也可顺利实现门到门运输。因此, 本文认为这种运输方式, 可以克服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 把不同运输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 实现整个运输过程中的最优化和效率化。

最后,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生产型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节省企业费用、增加赢利, 把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 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为不同企业服务, 合理进行配装配载, 可以实现规模效益, 也可降低社会车辆总数, 减少交通拥挤, 避免对流运输和迂回运输, 减少空驶率, 最大化运输绿色化。

(2) 选择绿色包装。第一, 包装材料绿色化。如今, 用塑料作为包装材料越来越盛行, 塑料材料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 也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比如有些塑料有毒, 有的塑料在自然界中不易降解。随着物流量增大, 包装废弃物给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 在选择包装方法时, 应遵循绿色化原则, 避免重复使用、循环使用、回收使用包装材料, 用尽可能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 利用生物降解、分解来推行绿色包装。

第二, 包装成本低廉化。影响包装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人工费用、包装材料费用。随着我国人力成本越来越高, 低劳动力成本时代即将过去, 这就要求企业提高包装作业的机械化程度, 用机械代替人工。通常情况下, 可以采用人工和机械相结合的方式, 在半机械化的条件下从事包装作业, 既提高了包装效率又节省了包装费用。另外, 在包装材料使用方面, 在保证包装功能的前提下, 应尽量降低材料的档次, 节省包装材料费用。在包装使用方面, 应尽可能采用通用包装、周转包装, 以便提高包装材料的使用率。

第三, 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选择包装尺寸时, 应尽可能实行包装尺寸模数化, 可充分利用托盘、集装箱等集装工具。集装工具本身可以起到产品外包装的作用, 进而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 有利于保护货体。在包装的集装化和大型化基础上, 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运输、保管、装卸搬运的过程中使用机械, 从而增加作业速度和效率, 降低各环节成本。

3、开展绿色流通加工

在流通加工的各项活动中, 部分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鉴于此, 应研究流通加工绿色化措施。流通加工绿色化措施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余料或废弃物, 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比如蔬菜在运进城市消费之前, 应对其进行流通加工, 通过进行去土、去根、去黄叶和病叶等流通加工过程后, 使之成为“净菜”, 可大大降低城市生活垃圾。二是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 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环境污染。

4、加强对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的监管

在物流活动过程中, 从供应物流开始, 经过生产物流, 最后到销售物流, 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废弃物、返品或废旧包装。这就要求政府和企业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和相关技术引进力度, 对由产业部门自行处理的工业废弃物, 应依法加强监管。在逐步提高民众环保意识的同时, 政府还应加大有关财政支出, 以提高相关处理设施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对企业来讲, 不能仅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化, 还应主动与各方面利益群体协同起来, 从现代物流管理的高度来综合考虑运输、生产和配送活动, 最终实现全面的供应链管理。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各种因素中, 物流活动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 有必要加强绿色物流研究, 消除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本文对绿色物流的定义进行了阐述, 分析了物流活动中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各种因素, 并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绿色物流,流通加工,措施

参考文献

[1]刘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物流[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8) .

[2]钟波兰:论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物流科技, 2008 (1) .

[3]华瑶: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策略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6 (10) .

[4]孙立新: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模式探讨[J].物流与采购研究, 2009 (7) .

绿色物流 篇9

绿色物流作为一种低熵型物流, 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把原材料副产品、包装物的再循环、资源再利用和再生用于物流过程中, 实现了物流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存。绿色物流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 促进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共同实现。由于我国开展绿色物流的时间尚短, 加之绿色物流成本较高, 使得物流收益比较低。为此, 本文试图找出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成本高昂的原因并提出化解对策。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成本高昂的核心问题

本文沿着“绿色物流发展中成本高昂问题的分析前提———根源和症结———化解逻辑与对策”这样一个思路, 从绿色物流发展中外部环境和内在因素两个方面探索化解绿色物流发展中成本高昂难题的途径。[1] (见图1)

在解决绿色物流发展中成本高昂的难题过程中, 最大的问题是绿色物流的社会认知困难以及交易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难以化解。这个问题直接导致了绿色物流发展成本难以降低, 使得绿色物流在制度文化、政策等软环境以及行业规则和行业标准方面都难以获得较大的突破, 受到较多的约束。

根源与症结

虽然绿色物流的理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关注, 但是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时间较短, 起步较晚, 起点不高, 距离国际先进水平还很远。具体差距集中在成本控制、制度文化、人才培养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等方面。

1.制度文化原因

(1) 观念原因。现在社会各界已经一致认为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绿色物流的理念尚不完善和系统, 尤其在国内绿色经营和绿色消费的理念尚未得到清晰的认知。这种观念不到位使得绿色物流发展实施的战略导向不明确, 发展缓慢。

(2) 政策原因。绿色物流作为物流企业、政府、制造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利益主体共同形成的链状体系。在其实施过程中, 发达国家有较多的政策指导和战略规划, 如在清洁原料使用、污染源处理等方面;与此相对的是, 我国尚未有绿色物流发展的法规支持, 这就使得企业实施和发展绿色物流的动力较小, 使得隐形成本和显性成本难以控制。

2.基础设施建设原因

(1) 技术原因。绿色技术是绿色物流得以快速发展和支撑的重要手段。绿色物流循环化技术可以起到降解利用和重复利用物流材料的作用, 这是目前我国最缺和最不成熟的。目前, 我国物流技术绿色化程度比较低, 循环利用的程度比较低, 物质材料的可重用性和可降解性的技术水平比较低, 绿色物流技术水平和技术推广的程度比较低, 带来了较高的绿色物流成本。[2]

(2) 物流基础设施的绿色化水平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但是和发达国家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空间还比较大。绿色物流的硬件设施, 其中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和投资强度, 尤其在高效的物流信息网络建设方面, 优化调度和有效配置物流资源, 提升绿色物流系统效率和综合水平, 起到降低绿色物流成本的作用。

(3) 物流标准化低。绿色物流要想得到快速发展, 标准化不可或缺。因为绿色物流标准化是物流资源整合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绿色物流标准化, 具体包括设备设施、网络以及管理模式标准化。由于我国物流标准修订不及时, 不能和国际接轨以及物流标准化多头管理的问题突出, 使得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滞后。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不充分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 缺乏协调, 配套性差, 使得绿色物流链不能形成完整的供应链, 物流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 同时也带来了较高的绿色物流成本, 制约了绿色物流的发展。[3]

3.绿色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快速发展的我国物流产业, 使得管理、规划设计、基础操作等方面的物流专业人才需求急剧增加, 尤其是高层次管理人才。懂信息、会管理、知法律、通晓金融以及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缺乏, 制约了绿色物流的发展, 难以实现绿色物流成本的控制。[4]

综上所述, 以上各个方面的因素制约了我国绿色物流成本的控制。从这个角度出发, 完善我国物流绿色化的政策和理论体系, 加大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建设, 能够实现物流系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整体最优化, 进而促进我国绿色物流管理水平。

化解逻辑与对策

1.加强绿色物流的政策制定和引导

加大基础投入和绿色物流法规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以及绿色物流标准等措施, 降低绿色物流成本, 实现绿色物流大发展;与此同时, 还要在政策设计上设计一定的激励措施。[5]例如税收政策、“绿色补贴”政策等, 以此降低绿色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 完善物流企业的发展环境。[6]

2.推行标准管理体系和创新物流技术管理

政府通过制定绿色物流标准, 尤其是最低排放标准、车辆技术标准、装卸工具标准等可以完善绿色物流流程和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此外还应加快物流领域ISO的标准认证, 尤其是具有“绿色通行证”之称的ISO14000系列国际环境标准, 以期达到节省资源, 降低物流成本和避免环境污染的目的。[7]

创新物流技术管理, 同样可以起到降低绿色物流成本和改善环境的作用。这就需要建设集成化的供应链库存管理系统, 优化仓储与配送中心设置, 建立一种符合绿色物流的能优化成本满足客户需求的模式, 实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提高物流效率的作用。这种模式可以实现一体化配送, 即运用物流信息技术实现订单进货、配送运输、仓储保管等一系列的物流过程,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8]

3.加强绿色物流人才培养

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的支撑, 高素质的人才对于绿色物流发展至关重要。绿色物流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行业, 需要能够全面掌握物流操作流程和管理知识的复合型物流技术和管理人才。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物流企业可以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 加快培养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围绕物流企业发展需要, 尽快形成一支熟悉物流运作规律的一流的专业人才队伍;与此同时, 还要加大力度培训企业的一线员工, 尤其是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 提升企业物流人才的人力资本积累和整体素质, 进而实现我国绿色物流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9]

参考文献

[1]刘春宇.从环境角度谈绿色物流体系的构建[J].经济体制改革, 2005 (2) :153-154.

[2]张沈青.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当代经济研究, 2006 (10) :69-71.

[3]孙秀梅, 辛广茜.绿色物流的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 2007 (10) :22-25.

[4]杨国川.我国绿色物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0 (2) :17-23.

[5]李晓霞.发达国家发展绿色物流的制度分析及借鉴[J].生态经济, 2009 (7) :128-130.

[6]陈卫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势在必行[J].统计与决策, 2004 (7) :111-112.

[7]丁小龙.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瓶颈制约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 2011 (26) :6-8.

[8]邬星根.发展绿色物流的战略思考[J].生产力研究, 2007 (22) :62-63.

低碳物流与绿色物流的对比分析 篇10

1 产生背景的对比

1.1 低碳物流的产生背景

较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出现在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最早出见低碳经济概念的政府文件是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物流兴起, 根源于低碳经济和哥本哈根环境大会对绿色环保官方的倡导。全球化“低碳革命”的浪潮, 迫使作为高能耗产业之一的———物流业必须实现低碳化, 也就是在物流过程中减少物流对环境的危害、净化环境, 从而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这是现代物流业的主体, 也应该是未来物流的发展方向。

1.2 绿色物流的产生背景

绿色物流的概念根源于可持续发展理论。1972年, “可持续发展”概念, 在“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被正式提出。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方式。”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该议程详细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领域的40个问题, 提出了120个可实施项目, 其中与物流活动直接相关项目就包括多项。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 人们又逐步将循环经济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政府管制理论等基础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物流领域, 产生了绿色物流的概念。因此, 绿色物流是“绿色浪潮”向物流领域的渗透, 是一种融合了环境保护观念的物流决策模式[1]。

从二者产生的根源来看, 绿色物流和低碳物流都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从二者产生的背景来看, 绿色物流是在人类生存环境整体恶化的背景下产生的 (包括大气、土壤、水质的污染等) , 低碳物流是在由于碳排放的超标导致温室效应的背景下产生的。而温室效应只是环境恶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从两者出现的时间来看, 绿色物流早于低碳物流。

2 内涵的对比

2.1 低碳物流的内涵

低碳物流是在低碳经济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低碳经济是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 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模式为基础, 通过能源技术与能效技术创新、制度框架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市场机制变革、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 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 以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互和谐为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 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目前, 低碳物流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 本文采用陶晶关于低碳物流的定义:低碳物流是以低碳经济和绿色物流理论为基础, 将“可持续发展”和“碳减排”的理念融入到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中, 同时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 以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高、对环境影响最小和系统效益的最优化。低碳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低碳经济, 促进经济的持续、循环、良性发展[2]。

2.2 绿色物流的内涵

绿色物流的内涵可以概括为: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的活动范围涵盖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绿色物流的行为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全体社会公众。因此, 本文认为, 绿色物流是在保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需求的前提下, 以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政府管制理论为依据, 将生态经济和生态伦理的思想融入供应链管理实践, 通过政府、企业和全体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 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物流系统重新进行规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以降低消耗、减少污染, 并最终建立起环境友好型物流系统的过程[3]。

从两者的内涵来看, 绿色物流比低碳物流的涵义更广, 绿色物流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污染等。其中大气污染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氮、颗粒物、CO和氨气、及含氧、氮、氯、硫有机化合物以及放射性物质等。) 、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而低碳物流是以降低碳排放 (降低碳排放是降低大气污染的途径之一) , 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低碳物流是实现绿色物流的途径之一。

3 特征的对比

3.1 低碳物流的特征

3.1.1 系统性

低碳物流系统是物流系统的子系统, 由低碳运输、低碳仓储、低碳配送等要素所构成。该系统本身又由多个子系统构成, 例如:低碳运输子系统、低碳配送子系统等。低碳物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 做到物流系统中每个环节的低碳化, 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3.1.2 双向性

低碳物流的双向性指的是实现正向物流的低碳化和逆向物流的低碳化。正向物流低碳化是实现物品在“生产一流通一消费”正向物流的过程中各活动的低碳化;逆向物流低碳化是指物资在正向物流过程中产生了各种衍生物, 有效处置这些衍生物后, 实现的低碳化。

3.1.3 多目标性

低碳物流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需做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环境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四个目标的统一。低碳物流是社会经济活动之一, 因此经济利益是其根本, 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 还需注重社会利益、生态环境利益以及消费者利益。从系统的角度来看, 这四个目标又是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的。低碳物流要在这些目标之间进行平衡, 其中生态环境效益是其他目标实现的保证, 也是低碳物流得以实现的关键。

3.1.4 标准性

低碳物流标准化对提高物流资源利用、降低物流成本、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作用。低碳物流的各功能环节需要制订出各类标准, 通过统一协调, 提高低碳物流系统的管理水平。另外, 低碳物流所涉及的节能减排技术、能效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也要制订统一的标准。

3.1.5 技术先进性

低碳物流的实现, 依赖于能效技术、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应用。这些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硬技术包括物流设备的使用, 如液压叉车、绿色托盘等设备的使用;软技术是指通过使用先进而又适用的软件、作业标准、操作方法和业务流程等实现低碳化[4]。

3.2 绿色物流的特征

3.2.1 学科交叉性

绿色物流的学科交叉性表现为:它是物流管理、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物流与环境之间关系密切, 研究物流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问题。此外, 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态系统会对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即物流系统产生作用与影响。绿色物流的研究需要结合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的理论、方法进行管理、控制和决策。学科的交叉性, 使得绿色物流的研究内容广泛、研究方法复杂。

3.2.2 多目标性

绿色物流与低碳物流就多目标性的主要差异在于需要绿色物流在上述四个目标之间进行平衡。

3.2.3 多层次性

绿色物流的多层次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绿色物流的管理和控制主体分为社会决策层、企业管理层和作业管理层三个层次;第二, 绿色物流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 比如绿色运输子系统、绿色包装子系统等。这些子系统可以分成更低层次的子系统, 而每个子系统又具有层次结构, 不同层次的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行成一个有机整体, 从而实现绿色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第三, 绿色物流系统又是外部环境这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

3.2.4 时域性和地域性

时域性表现为:绿色物流管理的活动贯穿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 包括从原料供应, 生产内部物流, 产成品分销, 运输, 包装, 直至报废、回收的整个过程。

地域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 促使物流活动呈现出跨地区、跨国界的发展趋势。与此相应, 物流活动绿色化管理也具有跨地区、跨国界的特性;另一方面, 绿色物流管理策略的实施需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的参与和响应。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协同合作的同时还要实现绿色物流管理规范化, 技术标准化。

从两者所具有的特征来看, 在系统性、双向性、多目标性方面是一致的, 都是要从系统 (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 的角度出发, 构建完善的低碳物流系统和绿色物流系统, 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协同发展。从标准性、多层次性、技术先进性、时域性和地域性方面来看, 两者又各有侧重。低碳物流在标准、技术方面侧重于碳排放量的控制和减少, 绿色物流则侧重所有对环境产生污染的要素的控制和减少。

4 功能环节的对比

4.1 低碳物流的功能环节

4.1.1 低碳运输

运输低碳化包含运输工具所使用的能源低碳化处理、运输工具的能效技术创新和运输合理化。如:尽量选择清洁燃料, 用可再生能源低碳化能源, 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等。

4.1.2 低碳仓储

低碳仓储包括:合理布局仓库, 以节约运输成本。如:仓储的设施及设备尽量选择电动力设备, 合理减少仓储设备使用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等。

4.1.3 低碳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低碳化包括:减少加工中能源和资源消耗及浪费, 优化加工工艺流程, 合理使用加工设备, 降低流通加工对环境的污染;变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 减少加工场所,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4.1.4 低碳装卸搬运

低碳装卸包括:合理正确的装卸, 避免货物的损坏, 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及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装卸效率, 降低因延长运输工具的等待时间而产生浪费与污染等。

4.1.5 低碳包装

低碳包装包括:提高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 有效控制资源消耗, 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包装材料的低碳化、包装方式的低碳化和包装作业过程的低碳化等。

4.1.6 废弃物回收

物流过程中, 仓储、流通加工及包装等环节, 会出现边角余料、废渣废水、废弃包装物等。有效处置这些废弃物, 实现再循环、再利用。另外, 在回收过程中注重废弃物产品回收, 实现运输低碳化。

4.2 绿色物流的功能环节

4.2.1 绿色运输

绿色运输包括:尽可能减少高污染运输车辆的使用;使用清洁燃料和绿色交通工具;合理控制运输设备的资源消耗, 有效降低固定资产的折旧;减控机动车尾气排放, 制定排气标准;加强交通管制, 合理设计道路, 减少堵塞等。

4.2.2 绿色储存

绿色储存是指减少货物对周边环境的污染以及人员的辐射侵蚀, 并且避免物品在储存环节的损耗而采取的策略体系。绿色储存要求在整个储存过程中运用先进的保质保鲜技术, 在无货损的同时消除污染, 尤其要防止有毒化学品、易燃易爆商品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和污染。

4.2.3 绿色装卸搬运

绿色装卸搬运是指为了减少装卸搬运环节产生的粉尘烟雾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主要包括:在货物集散场地, 减少泄漏和损坏, 杜绝烟雾、粉尘的污染;在货物集散地应安装防尘装置, 并制定相应的容度标准等等。

4.2.4 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包括:促进生产部门尽量简化包装, 使用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商品流通中尽量采用可循环利用的单元式包装, 实现流通部门自身经营活动包装的减量化;鼓励生产部门进行包装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等。

4.2.5 绿色流通加工

绿色流通加工可分两个方面:一是变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从而减少环境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 减少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污染。

从两者包括的主要功能环节来看, 是一致的, 都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要素。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方法、技术、手段都是各有差异的。

5 发展模式的对比

5.1 低碳物流的发展模式

5.1.1 减量化模式

物流活动的减量化模式可以从三方面来着手:首先, 尽量减少物流资源的投入, 实现低碳采购;其次, 尽量减少物流活动, 实现产业集群;最后, 减少物流成本, 实现低碳物流运作。

5.1.2 循环化模式

物流活动的循环化需最大限度地利用物流设施, 做到无害化运营, 以实现低碳物流系统“闭合式”的良性循环。物流活动的循环从构筑整个物流系统的角度出发, 在构建产成品实体分销体系的同时, 延伸至废旧物品、物资的回收再利用体系, 从而形成从“低碳采购———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回收———回收物料低碳再生产”的闭环式循环低碳物流模式[5]。

5.1.3 低碳化模式

物流活动的低碳化应尽量采用环保的、可重复再利用的低碳物资和环保的物流设备, 从而实现物流每个功能要素的低碳化。在物流活动中, 企业应积极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替代材料, 采用产品“前端”研发、“中端”控制和“末端”治理的模式;使用环保型、资源节约型运输工具;针对物流流程、环节以及各设施、设备的技术进行创新, 提高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技术水平, 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的能耗和货损[6]。

5.2 绿色物流的发展模式

5.2.1 企业物流绿色化模式

企业物流绿色化模式, 是由企业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组成的一个闭环系统, 实现闭环系统中各阶段物流的绿色化。要实现企业物流绿色化模式, 企业应该加快技术创新, 推进物流功能要素的绿色化;运用信息技术, 推进物流组织工艺的绿色化;发展逆向物流, 完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树立品牌意识, 推行企业物流的环境标准认证。

5.2.2 区域物流绿色化模式

区域物流绿色化模式, 是指区域间各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及产品回收企业相互间的协同合作, 实现物流绿色化, 达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生态环境利益相统一的目标。

5.2.3 社会物流绿色化模式

社会物流绿色化模式是指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物流活动及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物流活动的绿色化。政府在推动社会物流绿色化模式的进程中担当主体, 因此, 政府应制定相关绿色标准, 建构企业物流绿色化的评价体系;完善政府各规划, 强化对企业物流行为的绿色监管;出台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物流的绿色化转型;优化产业布局,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等。

从二者的发展模式来看, 低碳物流的发展模式与绿色物流的发展模式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有效的低碳物流可以推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绿色物流的顺利实施可以进一步完善低碳物流[7]。

摘要:论文通过对低碳物流和绿色物流的对比, 分别从产生背景、内涵、特征、主要功能环节、发展模式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找出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提出了各自的发展方向及发展对策, 以加快我国低碳物流和绿色物流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低碳物流,绿色物流,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王佐.绿色物流的新基因[J].中国储运, 2012 (06) :101-102.

[2]徐旭.低碳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J].商业研究, 2011 (04) :183-187.

[3]许笑平.绿色物流的发展障碍与推进策略 (第1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149-173.

[4]范璐.低碳物流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 2011 (08) :46-51.

[5]李小娟.低碳经济时代我国低碳物流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 2013 (03) :5-6.

[6]郑泽华.关于发展低碳物流模式的探讨[J].中国商贸, 2010 (12) :141-142.

加快发展绿色物流探析 篇11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其基本内涵就是“节能”“环保”“低碳”,包括:①物流过程本身应减少对于物流资源的浪费,应起到抑制物流对周边环境破坏的作用,应提倡采用节能型设备和技术,防止对能源的浪费;②物流装备和技术的发展方向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与物流活动相关联的物流管理应注重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并着重提高物流运行的效率。

一、传统物流活动中的非绿色因素

1.运输环节的非绿色因素

交通工具本身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汽车噪音、尾气的排放等;输送的商品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如石油在海运过程中发生泄漏而造成大片海域的污染。

2.保管环节的非绿色因素

商品保管中心必须用一些化学方法对之进行养护,如喷洒杀虫、菌剂,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一些商品,如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3.流通加工环节的非绿色因素

加工中资源的浪费或过度消耗;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对环境和人体构成的危害。

4.包装环节的非绿色因素

包装材料的环境污染;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的资源浪费。

5.装卸环节的非绿色因素

装卸不当,商品的损坏,造成资源浪费和废弃;废弃物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二、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1.是顺应世界社会发展潮流的需要

当今世界,工业化迅猛发展的同时,给环境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破坏,全球范围内的减排措施,成为世界各国优先考虑的问题,联合国每年的气候大会已成为敦促各国承担减排义务的峰会。物流作为继物化劳动、活劳动之后的第三利润源,其绿色化正受到各国的重视。其中,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在发展绿色物流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头。在全求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物流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发展绿色物流既是理性选择,也是必然选择。

2.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绿色物流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发展绿色物流是企业降低成本的一个途径。专家分析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储运、装卸、分装、二次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绿色无疑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础。绿色物流这种“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不仅是一般物流成本的降低,更重要的是绿色化和由此带来的节能、高效、少污染、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3.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绿色物流的核心就在于实现企业物流活动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建立绿色物流体系,就是要追求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绿色物流的构建,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声誉,增加其品牌的价值和寿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而间接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是全面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物流作为生产—消费的中介,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基本环节。而绿色物流则是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需要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绿色消费的提出而应运而生的。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意味着生活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连锁化,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连锁经营、无不有赖于绿色物流。绿色物流,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休闲自在。

5.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需要

“中国梦” 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包括生态文明之内的“五位一体”已成为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成为“美丽中国”的新期待。我国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能源消耗强度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欧盟的3.8倍,包括绿色物流、绿色生产、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在内的“绿色风暴”正在席卷全国。发展绿色物流将助圆“中国梦”,十分必要,迫在眉睫。

三、加快发展绿色物流对策建议

1.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

从政府层面上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从企业层面上,要打破“环保不经济、绿色太费钱”的传统观念,应着眼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標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2.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保驾护航

现代绿色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涉及运输、仓储、装卸、联运、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环保等行业,政策上关联多个部门。为避免政出多门,应该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设立统管物流的主管部门,同时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建立绿色物流标准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另外,通过制定绿色补贴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激励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促进绿色物流健康发展。

3.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首先,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通过对其规模、布局、功能进行科学的整合,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其次,要加强新建物流基础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应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协调物流相关规划,理顺各种规划的关系,使物流规划、不同运输方式的场站建设规划、工业及商贸流通行业的仓储设施规划能够有机衔接和配合,防止重复建设,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第三,要继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和城市配送等设施的建设力度,打造绿色交通;第四,要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4.促进物流信息系统发展

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性。首先,政府应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GP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其次,政府应大力支持建设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加快构筑全国和区域性物流网络,实现不同物流部门、物流企业的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为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

5.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

物流标准化是绿色物流的标尺,针对我国当前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政府应加强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一方面要在物流术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对已经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应予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对尚缺的标准应抓紧制订,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

6.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科研方面,一是要积极支持绿色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二是要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人才培养方面,一是政府应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现代物流专业课程,包括与绿色物流相关的环境科学,开展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学历教育,为现代绿色物流培养、储备专业人才;二是是加快推进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类物流人才的需求;第三,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加快人才和技术交流,博采全球领先成果,为我所用,从根本上加快提升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作者单位:大同市经济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浅议绿色物流 篇12

一、绿色物流的概念

绿色物流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定义。但是在国际上, 绿色物流已作为继绿色制造、绿色消费之后的又一个新的绿色热点, 受到广泛的关注。在《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手册》一书中, 认为由“绿色”和“物流”组合在一起的“绿色物流”一词, 代表着与环境相协调的高效运输配送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18354-2001) 》中规定, 绿色物流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 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 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它包括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从物流作业环节来看, 包括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等。从物流管理过程来看, 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标出发, 改进物流体系, 既要考虑正向物流环节的绿色化, 又要考虑供应链上的逆向物流体系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 实现该目标的准则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

绿色物流是以经济学一般原理为基础, 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外部成本内部化理论和物流绩效评估的基础上的物流科学发展观。同时, 绿色物流也是一种能抑制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减少资源消耗, 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作业流程的物流活动。

二、绿色物流的实施措施

(一) 树立绿色物流观念

观念是一定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和思想素质的反映, 是人们活动的指南。由于长期的低生产力, 人们更多地考虑温饱等低层次问题, 往往为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 为个体利益忽视社会利益, 企业因这种非理性需求展开掠夺式经营, 忽视长远利益和生态利益及社会利益, 进而导致来自大自然的警告。人们开始意识到: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大自然, 取之于大自然, 复归于大自然。相应的循环经济或绿色经济应运而生, 引起人们经济行为的变化, 甚至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 一系列新的市场制度和经济法规, 迫使企业降低环境成本而采用绿色技术, 进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及绿色物流等经济活动。因此, 企业经营者必须尽快提高认识和转变观念、决不能存在“环保不经济, 绿色要花费”的思想, 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二) 推行绿色物流经营

1.选择绿色运输。通过有效利用车辆, 降低车辆运行, 提高配送效率。例如, 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高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改变运输方式, 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水上运输;使用绿色工具, 降低废气排放量等等。

2.提倡绿色包装。包装不仅是商品卫士, 而且也是商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绿色包装要醒目环保, 还应符合4 R要求, 即少耗材 (Reduction) 、可再用 (Reuse) 、可回收 (Reclaim) 和可再循环 (Recycle) 。

3.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 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 减少废弃物污染等等。

(三) 开发绿色物流技术

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绿色物流观念的树立、绿色物流经营的推行, 更离不开绿色物流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没有先进绿色物流技术的发展, 就没有绿色物流的立身之地。

(四) 制定绿色物流法规

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国外的环保法规种类很多, 有些规定相当具体,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最新国际环境标志也已经颁布执行。制定和颁布这些环保政策或法规, 既可以成为企业的压力, 又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促使物流企业经营者进行分析研究, 从而明确方向, 克服障碍, 推动绿色物流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本河, 魏际刚.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J].物流技术, 2005 (12) :56-58.

[2]李刚.绿色物流[J].营销学苑, 2005 (9) :23-26.

上一篇:收入会计核算下一篇:大气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