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个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调研

2024-07-09

我市个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调研(共9篇)

我市个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调研 篇1

近几年来,**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并举,有力地促进了全市个体经济的发展。据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反映,个体经济在全市经济发展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改善生活、稳定社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全市具有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重要经济增长因素。个体经营户已成为富民强市的一支重要生力军。[文章-http:// 找范文,到]

一、全市个体经济发展现状

1、基本概况及行业分布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全市拥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22556户,分布在14大行业。其中,户数最多的是批发零售业,有9916户,占全部个体经营户总数的44%;其二是交通运输业5579户,占24.7%;其三是工业2309户,占10.2%;其四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117户,占9.4%;其五是住宿餐饮业1977户,占8.8%。以上五大行业合计户数占全部个体经营户的比重达到97.1%。

2004年末,全市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为38498人。其中,从事批发零售业的人数最多,达14896人,占个体户全部从业人员的38.7%;其次是交通运输业5911人,占15.4%;其三是工业6191人,占16.1%;其四是住宿餐饮业5236人,占13.4%;其五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980人,占10.3%。以上五大行业合计从业人员占全部个体户从业人员数的比重达93.9%。

2004年末,全市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87亿元,其中,资产最多的是批发零售业,拥有固定资产10918万元,占全部个体户固定资产原值的28.2%;其二是交通运输业,拥有固定资产8204万元,占21.2%; 其三是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5917万元,占15.3%;其四是工业5802万元,占15%;其五是住宿餐饮业5789万元,占15%。以上五大行业固定资产合计占全部个体户固定资产总额的比重达94.7%。

根据以上个体经营户的户数、人员和资产数据可以看出,**市个体户所从事的经营活动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工业、住宿餐饮业和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

2、主要经济指标及行业分布

2004年,全市个体经营户共实现营业收入20.89亿元。其中,营业收入最多的是批发零售业,为11.11亿元,占个体户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达53.2%;其二是工业,营业收入为3.36亿元,占16.1%;其三是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为2.15亿元,占10.3%;其四是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为1.85亿元,占8.9%;其五是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为1.44亿元,占6.9%。以上五大行业合计营业收入占全部个体户营业收入的比重达95.4%。

2004年,全市个体经营户共缴纳各项税费5520万元。其中,缴纳税费最多的是批发零售业,缴纳税费2156万元,占全部个体户缴纳税费的比重达39.06%;其二是交通运输业,缴纳税费1500万元,占27.2%;其三是工业,缴纳602万元,占10.9%;其四是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缴纳474万元,占8.6%,其五是住宿餐饮业,缴纳457万元,占8.3%。以上五个行业合计缴纳税费占全部个体经营户缴纳税费总额的比重达94.06%。

3、个体经济区域分布

全市个体经济从规模和效益看,都呈现出以城区为中心,逐渐向周边乡镇扩散的局势,这与全市人口总规模和经济总量分布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从户数看,舞阳坝办事处5015户,占22.23%;小渡船办事处3046户,占13.5%;六角亭办事处2550户,占11.31%;三个办事处个体户数量占个体户总数的47.05%;龙凤镇、崔坝镇、板桥镇共有个体户3191户,占14.1%;其余10乡中个体户户数排在前五位的是屯堡、白杨、芭蕉、红土、盛家,分别占6.2%、6.1%、5.7%、3.7%、3.7%。从年末从业人员看,舞阳坝办事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0060人,占个体户全部从业人员的26.1%;小渡船办事处6574人,占17.1%;六角亭办事处4473人,占11.62%;三办合计占总数的54.82%。龙凤镇、崔坝镇、板桥镇个体从业人员4797人,占12.5%;其余10个乡中个体户从业人员排在前五位的是芭蕉、白杨、屯堡、红土、盛家,分别占5.2%、5.2%、4.8%、2.9%、2.8%。再从个体户经营收入看,舞阳坝办事处个体户经营收入为46772万元,占22.4%;小渡船办事处33675万元

**市个体经营户总数中,9186户没有办理营业执照,占全市个体经营户数的40.7%。说明个体经营户法制观念淡薄。这也是造成户均提供税费低下的主要原因。五是发展意识不强。个体经济在经营中普遍存在盲目性,短时间内什么赚钱大家就一蜂窝的都去干那个,缺乏长远计划和安排,发展意识不强。六是社会服务体系不配套。目前个体经济的行业引导、科技培训、信息咨询等社会服务体系十分缺乏。乡、镇、办以及下面的社区、居委会只是搞什么调查或收取什么费用的时候到个体户那里去,平时很少光顾,谈不上什么指导。有关部门对发展个体经济说的多、做的少、虚的多、实的少,支持关心不够,任由他自生自灭。七是个体经济资金不足,在融资上困难重重,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个体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八是违法经营、占道经营严重。一些个体经营者素质低下,违法经营、占道经营,干扰了正常的经营环境,影响了市容市貌。

四、促进个体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对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据有关资料表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的温州形成了以“效率”、“商机”为核心的时间观;“不怕吃苦,只要有钱赚就做”的价值观;“不分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只要有工作就干”的就业观;“人人想当老板,争当老板,人人都有创业冲动”的创业观。她们成为温州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巩固国有(集体)工商企业民营化改革成果,推进各类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应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投资理念、创新就业理念、创新管理理念,引导个体私营业主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出过去的行为模式,寻求新的发展。认真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用“放水养鱼”等优惠的政策激励个体户发展,同时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鼓励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自我创业。

2、进一步营造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宽松环境。经济发达地区经验表明:人才跟着环境走,资金跟着人才走,栽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硬环境上,继续搞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自然环境,使投资者有一个好的发展平台。在软环境上,政府及其各个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想投资者之所想,急投资者之所急,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强化服务,坚决走出“管理就是收费罚款,收费罚款用来养人,养人继续收费罚款”的怪圈,真正做到“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收税,你有困难我帮助”。建立和丰富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的投资者提供各类信息,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挂钩,将最新科研成果、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及时向有关企业和投资者推荐。

3、加强引导,促进传统的“松散小”型的个体经济向现代化的龙头型、集团化、规模化转变。要使个体私营经济具有较强的发展生存能力、适应市场竞争,要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在市场机制的框架内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要引导个体业主克服“小富即安”、“小功即满”的思想,改变“跑单帮”、“自己做事自作主”的经营理念,在业主自愿的情况下通过合作、联合、实行股份制等合理方式实现企业凝聚,形成规模化的民营经济实业群体。甚至可以鼓励个体私营业主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施低成本扩张,淘汰弱者,壮大强者,增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后劲和活力。在产品质量上,引导个体户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在行业布局上,引导个体户由重复经营向特色经营发展,鼓励个体户逐步扩大规模,培育产业集群,总体提升竞争力。同时进一步放宽准入市场,拓宽个体经济的发展空间。认真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用“放水养鱼”等优惠的政策激励个体户发展,同时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鼓励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自我创业。

4、积极推行依法治理,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依法保护个体经营户的合法权益,坚决打击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和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对“吃、拿、卡、要”等行为要坚持打击。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三乱”行为,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为个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5、要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各级政府部门都应发挥服务职能,关心支持个体经济的发展,加强对个体经营户的创业指导,科技培训和信息咨询服务以及资金扶持,切实解决个体户住房和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同时,要充分发挥个体私营协会在发展个体经济中的协调服务、参谋咨询、桥梁纽带等作用。进一步更新观念,拓展服务功能,为个体经营者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我们相信,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个体经济,多为他们办实事,**市的个体经济必将健康有序的发展,个体经济也必将为**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市个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调研 篇2

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财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其目标就是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和创新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透明性和效益性。我县自2008年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以来,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改革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结合我市的运行情况,就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剖析,并对拟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索。

1 我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我县通过国库单一账户对财政资金的监管,财政资金的闲置浪费现象明显减少,政府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各项资金能够直接到达项目实施单位,资金支付没有中间环节,实行管钱和用钱相分离,切实增强财政管理透明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体现资金的安全性

首先,在预算单位层面上,撤销所有预算单位的实拨账户,并新设零余额账户,用于核算财政授权支付;其次,在国库部门层面上,清理归并财政专户,新设财政零余额账户,用于核算财政直接支付;最后,在财政内部层面上,将财政专户资金全部纳入国库部门管理,用于核算财政专户资金。

1.2 增强预算执行透明度,体现资金的控制性

预算执行以信息网络为依托,完整地记录预算单位的每一笔支付,在机制上,确保了预算执行的完整性和及时性,提高了预算执行的透明度。通过对资金实行控制和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各项资金按预算规定的用途执行,而且还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1.3 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体现资金的效益性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财政部门通过对政府资金实施的各项管理,不仅能确保资金成本最低,而且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项目单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

1.4 会计核算中心全部转轨,体现单位的完整性

为更彻底地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将成立近10年的会计核算中心全部实行转轨,恢复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权、资金所有权和资金监督权。

2 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近几年的运行情况看,我市国库集中支付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

2.1 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认识片面、不到位的现象

近几年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财政部门推行的重点改革之一,从目前推行情况看,虽然从形式上已达到制度设计的要求,但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各单位对这项改革的认知程度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是在预算单位层面,影响的关键因素是“银行零余额”,改革前,预算单位已经适应实拨资金管理方式,认为到账户的钱才是真正的钱,而银行零余额就是银行存款永远为零,看不到实实在在的资金,在这方面,思想观念难以完全转变。二是在财政部门层面,影响的关键因素是“资金周转”,特别是县财力不足,除保障工资外,所剩经费无几,认为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没有必要;三是在金融机构层面,片面地认为改革会加大了他们的业务工作量。鉴于上述相关部门错误片面地认识,导致改革工作受到了制约。

2.2 在人员配置上,存在人员少、能力不高的现象

总体上,在目前实施的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上,现有人员配置与业务改革需要的人员相比,存在人员少、老龄化程度高、业务能力不高的现象。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在预算单位方面,我市会计结算中心运行近10年,在这10年里,大部分预算单位仅留有1名报账人员,其主要作用就是整理单据、到中心报账,与财务管理、账务处理等基本业务不予接触,转轨后根本无法适应转轨后的模式,既要整理相关单据,又要进行账务处理并参与财务管理。

二是在业务操作方面,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是以软件操作为依托,这就要求单位会计人员对计算机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

三是在人员培养上,多年来,预算单位在人员配备上,忽视了专业会计人员的培养,据统计,我市专业会计人员占预算单位总会计人员的比例达不到三成,对集中支付、业务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四是从国库部门看,财政国库部门是推进这项工作的重点部门,同时也是重要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其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的质量。从目前情况看,国库部门配备的专职人员仍停留在改革前水平,特别是县级国库部门,人员基本在5个人左右,再加上老龄化严重,缺乏创新精神,这此因素都会对当前的改革工作带来影响。

2.3 从支付效果上,存在效率不高、速度不快的现象

改革的目的就是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支付效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支付效率不高、支付速度不快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下达额度的时间上,虽然目前的集中支付是以软件为依托,但这对支付银行来说,并不是以此支付依据,而是仍采用加盖印鉴的纸质凭证为依据,银行在收到纸质凭证后再进行核对确认,这几个环节需要1-2天才能完成,这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支付效率并不占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付效率。

二是在系统网络上,国库集中支付网络仅为以财政部门为、预算单位和支付银行为副的内部网络,尤其是与银行的专业支付网络并列运行,缺乏支付的统一性。

三是在垫付资金上,部分商业银行存在不支持先垫款后清算的支付模式,而实际操作时,是先清算后付款的倒清算管理方式,这种方式的支付效率明显不高。

2.4 在信息平台上,存在整合度水平不高的现象

国库集中支付是建立在整合管理、提高效率的基础上,而在实际操作中,信息平台仍然存在整合度、模式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财政内部管理整合度不高,与财政资金相关的管理主要有部门预算、部门决算、政府采购、投资评审、财政监督等多种管理,这些管理虽然与国库集中支付没有直接关系,但却与资金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或事前测算,或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而目前,这些管理大部分仍为手工操作为主,或简单地实现软件操作,科室之间的协调,资金管理的配合缺乏信息共享。二是财库银整合度不高,财政、国库、银行三者之间的信息缺乏共享机制,国库主管收入数据和清算数据,银行主管支付数据,财政需要收入数据、支付数据和清算数据,由于单位各负其责,之间的数据信息沟通没有实现无缝衔接,缺少共享机制。

3 拟采取的措施及建议

为充分发挥国库集中支付的运行机制,保证资金的安全运行,全面提高支付效率,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区别对待,分步解决”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3.1 统一思想,加强宣传,提高认知程度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不仅是支付方式的改革,而且也是运行机制的改革,这项改革的推行和实施,必须要从各层面提高认知程度,在实际工作中,要从不同方式、不同层面加强宣传。

一是宣传方式要多样,采用专家讲座、参与讨论、媒体广播等方式、加大宣传工作,让大家真正了解、理解和掌握推行国库集中支付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二是宣传目标要突出,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只要政府领导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各预算单位负责人就能理解、配合和支持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开展。

3.2 重视人才,加强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工作质量好坏的关键就是人才,有了专业人员,掌握了专业知识培训,业务水平才会不断提高。鉴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策性强,操作要求高,对原有财务管理模式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会计结算中心全部转轨后,各单位、各层面要不断更新观念,培养人才,加强培训,确保完全适应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模式。一是加强业务培训,结合会计继续教育,将与国库集中支付有关的管理制度(如:预算管理、支付管理、政府采购、会计法规等),采用集中授课、分期培训的方式,全方位开展业务培训,对管理原理、操作流程等环节进行详细解释。二是加强沟通,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沟通,建立问题反馈处理机制。三是加强人才培养,为适应当前的改革,要求各单位引进专业会计人员,特别引进年轻化、高素质、政策水平好的财务人员。

3.3 简化手续,完善程序,提高支付效率

加快支付进度、提高支付效率是国库集中支付的基本要求,达到这项目的,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改革凭证传递方式,用电子凭证代替传统的纸质凭证,财政部门下达电子凭证的同时,银行即可为单位办理支付手续,不仅节约时间,而且方便快捷。

二是财库银网络实行一体化,将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网、银行支付系统和国库管理网络合并为统一网络,银行支付方便,国库清算便捷,在网络平台上保障了支付效率的提高。

3.4 信息共享,加强沟通,提高整合力度

网络系统虽然重要,但信息共享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一是要构建财政内部信息平台,将部门预算编审系统、预算执行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非税收入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系统、投资评审系统、资金监管系统等多项财政管理系统,统一合并,构建新的信息平台系统,实现财政资金预算、审核、支付、监督、决算的网络化、无纸化,为国库集中支付提供强大的支撑。二是构建财库银系统,要充分利用当前的网络优势,在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建立财政收支信息网络平台,加速资金运行速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库司:《最新国库集中收付与预算会计制度汇编》.

[2]梁晓清.《关于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载于《事业财会》2005第2期.

我市个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调研 篇3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全媒体 理事会 法人治理

分类号 G25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1]2014年4月,文化部在《2014年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中提出“推动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组建理事会试点工作”,自此,公共图书馆的法人治理开始了在许多省份内的试点[2]。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指出:“进一步落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完善年度报告和信息披露、公众监督等基本制度,加强规范管理。”[3]自此,公共图书馆的理事会组建在全国范围内进入了全面发展实施阶段,而在此过程中,也必然会面临各种水土不服,因此针对当下的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建设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也是论文的主要着力点。

1 我国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建设现状分析

1.1 现有公共图书馆理事会概况

笔者通过各图书馆网站的信息发布、网络媒体报道、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和电话访问获悉,截至2015年5月,我国公共图书馆共有36家成立了理事会①。下文将从成立时间、所处区域、组织结构、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理事会的现状。

1.1.1 成立时间

公共图书馆理事会的研究早在2007年就开始启动,无锡市图书馆于2009年最早创立理事会,至今已有7个年头,近两年图书馆理事会迎来其蓬勃发展之时机。在成立理事会的36家图书馆中,仅2014年一年中成立理事会的就有18家,2015年仅五个月的时间,又陆续有12家成立了理事会,由此可见公共图书馆自主管理愿望和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之迫切。

1.1.2 区域分布

据统计,我国目前成立理事会的36家图书馆,其中最多的省份是广东,共计10家,其次是浙江5家、江苏4家、安徽3家,其余的散落分布在华中、华北和西南地区。按行政区域划分,分别是华东地区16家,华南地区10家,西南地区5家,华中地区3家,华北地区2家。由此可见,我国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发展的区域极不平衡,华东、华南地区占据了图书馆理事会整体布局的半壁江山。按图书馆的级别来分,成立理事会的有10家省级图书馆,19家市级图书馆,7家区县级图书馆。由此也可以看出,基层图书馆在理事会制度建立上的积极性,希望借政策之东风,让更多的社会民众参与图书馆事业的管理与监督,把图书馆的服务做得更好。

1.1.3 组织结构

据统计,36家成立理事会的图书馆,有7家同时成立了理事会和监事会,其余都是成立单一的理事会。在成立监事会的7家图书馆中,有两家是区图书馆,4家市级图书馆,1家省级图书馆,这与中央编办通过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问答》中指出的“在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实践中需单独设立监事会的主要是那些规模特别大,情况较复杂而且关系重大,单靠理事会履行监督职责有一定困难的事业单位”的解释有一定冲突,因此,公共图书馆是否设立监事会、专门委员会以及根据图书馆级别分层级的理事会也是目前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急需探讨的问题。

1.1.4 理事会的合作建设

笔者在调研中还发现,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县区级图书馆由于编制、经济以及公共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原因,加上举办单位领导大都会任下属单位理事会的理事长而分身乏术,并未单独成立图书馆的理事会,而是成立了博物馆、文化馆以及图书馆合一的理事会。如淮南文博图五馆理事会,其成员共13人,其中不仅有主管部门和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少儿图书馆的五馆代表,还有来自市直机关、高校等单位的代表,共同参与淮南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议事、决策、管理和监督。笔者认为,这一模式是我国中西部公共图书馆组建理事会值得借鉴的模式。

1.1.5 理事长的来源

从理事长的来源来看,在36家成立理事会的图书馆中,有21家是主管部门担任理事长,8家是图书馆领导担任理事长,7家是社会名流担任理事长,其中主管部门担任理事长的图书馆占据了近60%(在有统计数据的共35家中)。由此可见,尽管国家层面推行理事会制度,希望实现简政放权,然在下达过程中,地方政府依然大权在握,大多数图书馆理事会的理事长仍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分管领导担任,这与理事会“管办分离”的设计思想存在一定冲突,因此图书馆如何真正实现由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治理将是今后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值得探讨的问题。当然,在馆本位的今天,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就是理事会的正常运作也需要一个局级或厅级理事长,才能有号召力与影响力——召集理事尤其是政府层面的理事来准时参会。

1.1.6 理事会内外理事构成

在调研搜集到的理事会构成数据的36家图书馆中,有12家图书馆理事会成员的社会代表方超过了半数,而从内部理事和外部理事来区分,所有图书馆的外部理事均占理事构成的绝大多数,这虽然符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意见》中的要求——“本单位以外人员担任的理事要占多数”,避免小团体利益出现[4],但这种“外部理事占多数”的理事结构有可能造成内部职工的利益受损,从而造成内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降低,这也有悖于图书馆理事会制度的基本精神[5]。

1.1.7 理事会成分构成

从理事会的成分构成来看,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的理事会的主导力量偏行政主管部门,如湖南图书馆、贵州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湖州图书馆;有的偏专业,比如深圳福田区图书馆;有的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温州图书馆、镇江市图书馆、义乌图书馆、乐清市图书馆。无论这几种成分哪种占据主导地位,其希望扩大社会力量参与监督与管理的初衷是一致的,以温州市图书馆来说,在13位理事会成员中,其中有3位是企业家,其创新的举措就是筹建了“温州图书馆基金会”,将社会资本引入图书馆,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参与程度以及资金来源的多样化。

1.1.8 理事会的定位

从理事会的定位来看,除了2009年无锡市图书馆第一届理事会的定位为咨询型,2015年2月初改为议事协调监督型,其余的绝大多数都定位为决策或是集决策监督为一体的理事会。然笔者在走访过程中,向相关图书馆提及理事会的定位问题时,收到的反馈多是认为现阶段的图书馆理事会多流于形式,与政府推行理事会的初衷恰恰相反,理事会给图书馆带来的是自主权的削弱。凡涉及图书馆发展的重大事情,不仅要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还要受制于理事会的决策,特别是在图书馆体制范围内的重大事项,如果作为管理层身份的理事与其他社会理事沟通不好,反而造成了由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

1.2 现有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存在的问题

1.2.1 组织结构单一

现阶段成立的36家图书馆理事会,仅有7家同时成立了监事会,其余的组织结构以单层制的理事会为主,鲜少有建立支持决策机制的立体组织结构体系,仅仅依靠有限的几个理事难以保障决策的科学有效。因此,完善理事会的组织结构,建立理事会、监事会、管委会、专业委员会等支持决策管理的组织结构体系势在必行。在这方面,顺德图书馆理事会制定的《顺德图书馆章程》对图书馆的机构设定的规定值得借鉴,该图书馆理事会拟设立人事薪酬、财务管理、监察审计、学术研究4个专门委员会,负责为理事会决策提供咨询意见,并由具备相关职业或专业背景的理事任召集人[6]。

1.2.2 主管部门权责区分有待明晰

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的固有模式,造成大多数图书馆理事会的理事长仍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分管领导担任,政府承担了建设主体职能的同时也兼具了管理主体这两种职责[7],因此“管办不分”,权责不明,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各个层面的职能关系混乱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理事会的真实写照。

1.2.3 理事会定位呈多元模式,现实职能与定位存在差距

根据理事会的定位与职能,当前公共图书馆的理事会可分为咨询型理事会、决策监督型理事会、议事与决策型理事会等多种模式[8],单一的决策或是咨询型理事会并不多见。然无论是何种类型的理事会,其在功能上的定位与现实实践中的检验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笔者在走访过程中,问及各图书馆理事会的相关负责人,多数都提到虽然目前的定位是决策监督型,然在实施过程中,理事会多由政府机关主导,仍然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

1.2.4 相关法律及制度缺失,执行乏力

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完整的公共图书馆法,更别谈公共图书馆各相关主体间权责的法律,因此怎样选举法人、对法人的约束和监督也无据可依。而法人治理是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在实施过程中,为体现其公平正义,为实现图书馆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相关配套制度也不健全,如很多图书馆理事会尚未建立决策失误追究制度、人事任免制度、信息公开制度等。即使有了与理事会相配套的上述制度,但也存在执行乏力的问题。

1.2.5 理事会信息公开不透明,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

当前,我国很多图书馆成立理事会只是为了成立而成立,现有的法人治理结构也仅仅只是搭建了一个框架,很多图书馆连最基本的成立理事会的相关信息都未在网站上公示,更别说其信息公开制度了。因此,可以说我国图书馆理事会制度尚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很多章程和制度仅仅是体制上的摆设,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和修改,因此,建立理事会的信息公开制度和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完善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对策

2.1 全面引入全媒体宣传手段

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海报、社区公告栏等构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媒体环境,这一环境贯穿了图书馆理事会的构建以及社会监督反馈的整个过程中,从理事会的筹建、意见征集、招募宣传到最后的组建,可以说是集结了社会大众的智慧。具体来说,全媒体对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图书馆理事会成立前后、换届前后、运作过程的全媒体参与本身就是双刃剑,既是一个图书馆对外宣传的窗口,也是一个社会对理事会、理事行使职权的监督,同时也是社会对图书馆的期待或意见输送的管道。用好了,理事会、理事收集好来自于全媒体管道的意见,把他们的整理好反馈给图书馆,可以促进图书馆工作更好地开展;其次,图书馆可以通过全媒体的各种手段,及时把自身的工作总结与进展情况向理事、理事会汇报,便于理事会知晓图书馆的工作进展、成绩与不足;再一个方面,图书馆利用理事会这一契机运用全媒体加强对外宣传,让政府、社会、市民更多地了解图书馆,让图书馆赢得更多的参与、认知、理解、支持、经费、荣誉。

2.2 完善图书馆法人治理的内外监督体系

按照监督主体的不同,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的监督分为政府监督、上下级监督、专门监督和读者监督等[9]。而按照监督主体的构成,又可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监督主要包括图书馆理事会的执行人(馆长)、政府代表之间确立的理事会、监事会章程以及相应的制度规范、图书馆的上级主管部门等。外部监督主要包括监事会、图书馆的受益者(读者)、捐赠者以及图书馆理事会要求成立的相应的“监督委员会”或是“管理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内部监督体系中,除了章程及相应的制度规范,其余的监督主体最终都是个人,而外部监督则主要是团体。据笔者调研,现阶段成立起来的图书馆理事会,多是单一的由政府主管部门和理事会的执行人行使监督权,且在理事会的历次会议中,由于各理事的日程安排而缺席的不在少数,这样的理事会形同虚设。因此,建立健全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内外监督体系是完善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必要选择。

2.3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根据前面现状的调研,目前除了在深圳图书馆的官方网站上能找到工作年度报告,从该馆的新闻报道中能发现理事会的人员名单,在其他图书馆中,仅有温州市图书馆在图书馆网站二级栏目设置中有“温图理事会”入口,其他图书馆虽然通过相关媒体报道成立了理事会,但相关信息公开给社会公众的还很少[4],读者监督以及社会监督也就无从谈起。而法人治理要实现的就是由利益相关方参与治理,因此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全媒体环境下的网站、微博、微信、海报以及社区公告栏等途径对图书馆的重大决策、资金、人事、规章制度和年度报告等进行定期的信息披露。

2.4 管理制度章程化

法人治理的根本目的是追求公共文化服务的最佳秩序和最佳效益,因此,相比于组织架构搭建,制度建设是更为根本、更为重要的事情[4]。笔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目前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的试点有很大一部分只是单一地成立了理事会,走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除了深圳图书馆、温州图书馆等少数几个图书馆建立了年度工作报告制度、财务审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社会监督制度,其余的图书馆都尚未有配套的规章制度,这与法人治理的目标相背离。因此图书馆法人治理要想切实有效地推行下去,必须冲破现有制度的藩篱,完善法人治理配套政策,使各项管理制度章程化,使得图书馆法人治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5 建立健全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的绩效评价制度

公共图书馆的法人治理要实现的是图书馆、读者和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共同治理。理事会如何运作图书馆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各界民众的需求,如何使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如何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效益,这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社会大众的真知灼见,同时也需要通过制定图书馆法人治理的社会效益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切实可行的细则标准来评价理事会的作用和不足,从而促进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

3 结语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关于印发〈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事登〔2012〕4号)精神中指出,要在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就意味着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公共图书馆都要在2020年之前建立理事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现阶段很多试点地区的图书馆已经在构建法人治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发挥全媒体的宣传优势,构建与自身相适应的理事会和法人治理监督体系,以期真正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目标,实现由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图书馆治理的愿景。

参考文献:

[ 1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5-05-02].http://www.sn.xinhuanet.com/2013-11/16/c_118166672.htm.

[ 2 ] 文化部明确《2014年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EB/OL].[2015-05-11].http://www.ce.cn/culture/gd/201404

/11/t20140411_2641392.shtml.

[ 3 ]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EB/OL].[2015-06-15].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

-01/15/c_133920319.htm.

[ 4 ] 李冠南,孙慧明.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现状及思考[J].图书馆研究,2015(1):1-5.

[ 5 ] 李国新.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现状·问题·前瞻[J].图书与情报,2014(2):1-6,9.

[ 6 ] 吴曦.顺德图书馆设理事会 社会专家可话事[EB/OL].[2015-06-17].http://gd.sina.com.cn/fs/wuqu/2014-12-17/075822387.html.

[ 7 ] 许俊松.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探索[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4(6):37-39.

[ 8 ] 王学思.构建法人治理结构:并非成立理事会就OK了[N].中国文化报,2014-04-25(008).

[ 9 ] 祝淑君.试论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机制的优化[J].新世纪图书馆,2012(12):71-74.

陈凤娟 金陵图书馆馆员。江苏南京,210019。

秦广宏 金陵图书馆研究馆员、业务办主任。江苏南京,210019。

我市个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调研 篇4

一、我市农村客运现状

(一)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截止到2011年,我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868.5公里。其中,县级路3条,共56.8公里;乡级路13条,共168公里;村级路463条,共643.7公里。拥有简易站6个(其中两个为租赁方式),候车亭8个,招呼站牌50个。

(二)班线及车辆运营情况。我市农村客运基础相对较好,客运班线布局合理。截至目前,我市拥有泊头-富镇、泊头-西辛店、泊头-交河等农村客运线路37条,按照2公里辐射到村的标准,客运班线覆盖率为100%;拥有客车总数121部,座位数2299座,日发车250余车次,日周转输送旅客4000余人次。票价按照《河北省旅客运价规则》规定标准为0.18元/人千米收取。

(三)运营模式及经营现状。我市农村客运班车经营模式为单车承包经营模式,即由个人实行承包经营,挂靠沧运集团泊头分公司,由公司排定车辆班次、发车时间,承包经营者向公司缴纳一定的管理费用。目前,我市农村客运运营状况总体较好。其中,正港路沿线乡镇和北部乡镇至市区的农村客运班线经营状况相对较好,南陈路沿线乡镇至市区的客运班线经营状况相对要差些,但绝大部分处于盈利状态。

二、主要问题

(一)农村客运基础设施条件有待提高。一是客运站场设施建设滞后。目前,我市农村客运站场仅有6个,均为简易站,功能不健全,仅能完成车次周转、车辆临时停靠单一功能,缺乏一站多用、经济实用的功能,致使农村客运缺乏有效运输组织。市区客运站位于我市东部,但我市大部分客运班线都是西线或北线,造成大量客运班车需穿行整个市区,而且受停车场面积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农村客运班车不能保障进站始发,只是选择市区临时停靠点接送旅客,如泊信商厦路口、交通局路口等,从而造成市区交通拥堵,特别是信誉楼、泊信商厦路口,造成交通安全隐患。二是农村公路基础较为薄弱。我市农村公路路网等级低,再加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不尽完善,从而造成部分农村公路路面损害较严重,安全附属设施不到位、缺失现象严重,个别连接行政村的公路中甚至存在危桥,致使部分农村公路技术指标不能满足农村客运班车的通达条件。

(二)经营机制不完善。我市农村客运主要还是采取单车承包的经营机制,经营主体虽然集中到企业,但实际是挂靠经营,市场组织化、集约化程度较低。这种经营方式就造成经营者往往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这些经营者热心经营“热线”、人次多的“热点”,对“冷线、冷点”热情不高,甚至对新辟农村客运班线有强烈抵触情绪。

—2—

(三)管理难度大。我市农村客运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从事运营的车辆多为“夫妻车、父子车、兄弟车”,虽然经过培训,但服务质量和安全意识相对来说还是较差。在有一定经济效益、车次利益均衡时,还比较服从管理。当其经济效益下滑时,经营者经常会通过违规经营来追求经济利益,比如串线经营,自动停运,给沿线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三、工作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农村客运发展规划。一是加大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市交通运输局要结合我市农村客运现状,对农村客运车辆市区停靠点进行重新规划,建议在市区西部或北部安排临时车辆停靠点,禁止农村客运班车进入市区,缓解市区道路通行压力,同时,适时启动市区客运总站建设工程,彻底解决市区道路交通制约瓶颈。二是完善农村客运站管理体制。在保证农村客运站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广告、门面租赁等经营活动来弥补农村客运站运营和维护资金的不足,对有等候设施的招呼站,可委托所在地村民委员会负责管理或在站旁预留从事零售经商的空间,提高经营者积极性。三是进一步优化农村客运线网布局。结合农村公路和农村客运站场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农村客运线网,尽可能扩大农村客运线网覆盖面及深度,构建布局合理、满足群众出行需求的农村客运网络。

(二)切实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大农村客运市 —3—

场监管力度,建立由交通运输、公安、城管、安监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采取专项整治、综合治理等方法,按照职责分工,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以及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农村客运的行为,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快农村客运结构向公司化经营方式转化。公司化经营是农村客运发展的大方向,公司化运营将有助于提高农村客运的集约化规模经营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建立比较规范的运输市场秩序。同时,行业监管部门面对的是运输企业而不是个体经营者,监管、执行力度和工作效率也会有所提升。

我市非公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篇5

见》(国发20053号)。今年,省政府配套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610号)。为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领导,决定将原“××省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更名为“××省促进非有制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并对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调整。为了表彰先进,出台了《××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考评办法》,每两年开展一次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表彰活动。为落实部门扶持非公经济发展职责,出台了《省直部门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作项目分工方案》的文件。我省非公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正在来临,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主动顺应全省非公经济发展的大势,才能在新一轮大发展中勇立潮头。

一、我市非公经济发展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强动力,积极推动全民创业,把主攻非公经济作为加快发展的立足点,把创优发展环境作为主攻非公经济的切入点,把落实各项举措作为主攻非公经济的着力点,从政策、环境、体制等方面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全市非公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最主要的力量。据统计,2005年底,全市共有私营企业6849家,注册资金93.92亿元;个体工商户76849户。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由2001年的48亿元到2005年的102.5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7.5%,年均递增19%;实现销售收入文秘杂烩网由2001年的145.6亿元到2005年的328.3亿元,年均递增17.7%;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609家。仁和集团、高安运输集团、青龙集团、江特电机、华伍电器等一大批本土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本地企业快速崛起的奇迹。××仁和集团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从一家小小的普通制药企业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3.6亿元,23家子公司,员工2600余人,集科工贸于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省内外知名的大型民营医药企业集团,成为××本土企业快速发展的杰出代表。今年1-10月,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31%,上交税金6189万元,同比增长80.1%。高安市汽车运输业被人们誉为“田野里跑出的大产业”,据统计,高安全市有10万农民参与了汽车运输业,长途货运车辆突破万辆,组建了168家汽运公司,年营运收入20多亿元,年上交地方税收3200多万元,缴纳各种规费8000多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运输县级市,列全国汽车运输“四强县市”之首,演绎了“有路就有高安车”的传奇故事。丰城市在全国素有“江南废旧物资集散地”的美誉,全市注册资本超过50万元的收购企业就有20多家,收购网点遍布全省各地及周边省份,1万多农民从事废旧物资收购,先后兴办了以废旧塑料、羽绒、废旧金属为原料的企业30余户,仅废旧金属相关产业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纳税1500多万元。该市的拖船镇还被命名为“中国羽绒之乡”。宜丰县外出从事旧货行业的人员达2万余人,店铺达9000多家,每年淘回近3亿元的“金元宝”。奉新县的竹产业占全省的1/3,加工能力和销售市场占全国的10%,全县有40家竹加工企业。此外,袁州区的药业、樟树市的盐化工、药业、保险柜业,高安市的建筑陶瓷业和建材业、上高县的食品加工业和鞋业、万载县的花炮产业、、宜丰和铜鼓的小水电产业、靖安县的果业和旅游业等,都是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产业。

我市个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调研 篇6

摘要: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某某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近几年来,某某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一系列支持、扶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开创了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局面。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市安排城市下岗职工和毕业生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在财政增收、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关键词:林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70-1

0引言

林业经济作为中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起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样也担负着增强国家公益事业与基础事业的任务。然而近几年来,为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对林业森林资源进行了过度砍伐与使用,最终造成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结果,这是与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核心理念相背离的。因此,解决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林业经济发展中的联系问题以及宏观限制问题出发,提出了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解决措施。

1 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林业经济发展中的微观联系问题

林业经济的发展与林业体系内的一切联系因素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森林资源。据统计,目前世界的森林面积约为3454亿m2,森林蓄积量为3831亿m2,森林覆盖率平均约为26.6%。而我国的森林面积仅仅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9%,森林蓄积量也低于世界总蓄积量的3%,森林覆盖率约为13.92%。人均森林面积及森林蓄积量排名皆靠后。并且,由于近几年来的大量砍伐,导致大径性木材、公益林的减少,人工林比重增加,同时人工种植的林木工种单一,且成活率低,而森林一直处于低产期、低效益的状态,最后形成了林业资源数量少、质量差的局面,进而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

1.2 林业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问题

林业资源属于自然资源,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林业经济又离不开人的经济性与宏观性行为。人类对林业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是否得当,影响着林业经济的顺利发展。近几年来,处于宏观位置的重要支撑者与引导者——企业与政府,在调节方面做的不到位,例如林业企业生产技术地,科研和创新的能力较差;林业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政府未进行合理的、可持续性的产业发展与规划,管理不当;产业结构布置不合理,发展差距较大;国家资金投入力度不够,管理体制改革缓慢等,这些问题的产生必然会影响到林业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解决这些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2 解决林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具体措施

2.1 遏制滥砍滥伐行为,合理培育后备森林

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必然会付出高昂的成本,不能为了满足经济的发展需要,而将林业自然资源作为一种代价进行交换。如果一意孤行下去,必然会反作用于国家经济,这样做更加得不偿失。所以,要提高林业的生产能力与生态功能,改善林业资源的质量与数量,就要从根本做起,树立合理使用林业资源的理念,保证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建立天然的森林保护工程,加强对天然林得保护力度,个别地区可以实行封山育林政策。对相关企业的滥砍滥伐行为进行一定的惩罚,鼓励企业与个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与促进行为,增加对珍贵树种的培育,加大后备森林的存蓄力度。总之,就是要通过对林业经济与林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认识以及保护性的行为,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加大林业产业结构改革,合理进行政府宏观规划

要对林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首先就是要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一改过去的一体化传统管理方法,将森林管理细致化、实用化、经济化。即分为公益林与商品林两部分,一部分为公益事业服务,一部分为经济发展服务。其次,要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建立科学实验基地,进行林业科研成果开发与创新,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养与奖励,完善科技开发体系,结合学术理论研究与社会经营者的企业经营活动,树立林业相关经济科学研究的市场前瞻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科学理论研究充分融入到现实的经营活动当中,加快高新技术到生产力的转化周期,从而增加林业的生产能力。再次,要对林业企业进行合理规划,将集约化低,发展潜力小的企业与集约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的企业进行合并,提高林业企业的规模与合理性。最后,由于林业分布不均,以及各区对经济需要的程度不同,导致了林业产业分布不合理,针对这一点,政府要加强对林业产业的合理规划,对山区,特别是落后地区的林业进行保护,或者是合理开发,拓展其他方面的经济发展事业,同时,也要加强较发达城市的林业投入,从而防止由于城市的工业企业的过度开发导致的城市环境破坏与污染。

3 结语

我国目前的林业经济发展还存在着许多的弊端,比如滥砍滥伐行为导致的林业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企业集约化程度低,产业投入不够,政府林业结构规划不合理等,这些弊端都是与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相违背的。因此,要挖掘这些严重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潜在问题,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合理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加大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建立防护工程,提高林业科技水平,最大限度地保证林业经济发展与各方面关系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林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红霞.解决林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华章,2012(35).

[2] 于爽.浅谈林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2009(24).

[3] 魏环.刍议林业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12(21).

我市个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调研 篇8

——新兴街道办事处李揆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有效承接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都对社区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市社区建设虽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社区缺乏自治;社区管理体制不健全;社区建设经费不足;社区干部队伍薄弱、素质较差。这些问题影响了社区进一步的发展。

一、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社区作为城市最基础的社会组织实体,应实行社区居民自治,让社区居民自己处理社区内的事情,但旧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继续延伸。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纷纷在社区内设置组织机构,对社区派任务等现象依然存在,目前,社区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社区工作基本行政化

按照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只是协助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然而目前社区居委会不仅仅是“协助”,更是具体的落实者和执行者。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强调“工作向社区延伸”,特别是社区基础设施建成后,纷纷要求进驻机构,理直气壮地把工作任务压给社区,而不是把各自的职能服务到社区,并要接受各有关部门的检查和考核。形成“社区是个筐,什么都能装”的局面。

2、社区干部负担过重

据不完全统计,社区居委会目前共承担了党员管理、妇女儿童、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残联、低保、优抚、双拥、红十字、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科学普及、违章整治、民事调节、信访接待、劳动保障、退休管理、老年协会、关心下一代、兵役登记、工会建会、经济普查、商业网点调查、代收卫生费用等10多类60多项工作任务,而有些工作是需要入户调查的,如:计划生育、残联、低保、劳动保障、退休管理、经济普查、商业网点调查、代收卫生费用等,按每个社区平均2500户计算,一个项目的入户调查就要动员所有社区干部历时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由于工作负担沉重,加班加点成了常事,这就导致社区居委会目前普遍存在“四多”、“三少”现象。“四多”指硬性指派任务多;考核、检查多;材料、会议多;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三少”指自己支配的时间少;走街串户少;为民服务少。社区干部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完成政府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和检查上,真正服务居民,考虑社区发展的时间过少。

3、街道对社区的工作指导模式,难以有效推进政府延伸到社区的工作

社区是自治组织,街道对社区的关系是指导、协调和被指导、协助的关系,而非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由于社区工作量过大,应对政府部门安排的大量繁杂工作,社区干部经常无报酬地加班加点,星期天得不到休息,工资又低,导致社区干部对政府工作普遍有情绪,背后经常有“我们是自治组织,给这么点补贴,为什么要干那么多的政府工作”等类似的话,工作不是积极主动地完成,而是消极地带有情绪、被动地完成,容易出现应付、糊弄和作假现象。街道对社区出现的此种现象在体制上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对不敬业、不负责、不按街道政府工作意图执行的社区主任,没有罢免权和处分权,只能按程序提交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因此,政府需要延伸到社区基层的工作难以高效、快速和高质量地落实,需要在体制上彻底加以解决。

4、社区书记、副主任和协理员的关系存在结构型不合理现象

在社区协理员这个公益性岗位出现之前,社区所有的工作社区主任、副主任是有明确分工的,社区协理员上岗以后,原来社区主任或副主任负责的工作由协理员来承担,就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社区主任或副主任真正成了领导,来安排协理员的工作,由执行者变成了管理者,增加了管理层和管理成本;二是一项工作两人做,有了好事都争,有了麻烦都推,极易出现推委扯皮现象。同时,社区协理员的工作是单项的,社区主任或副主任的工作是多项的,工作量不同而他们的工资却非常相近,以至于有些社区干部说还不如当社区协理员呢。

5、社区干部整体素质不高,社区干部队伍不稳定

由于社区干部负担过重,工作量大,在现有的工资条件下,社区干部的待遇与其工作量和付出相比,相对偏低,很难找到“能人”来应聘社区干部岗位。同时,下派到社区的各类协理员工作量与社区主任相比悬殊很大,但工资却接近社区干部,社区干部心理不平衡,由于工作负担重、工作量不平衡,工资不成比例,导致社区干部普遍思想不稳定,社区干部中“能人”留不住,社区干部流动性很大,辞职人数占全街社区干部总数近30%。

6、社区办公经费严重不足

目前列入市财政预算的社区经费除社区干部补贴外共四项:

1、每年1万元的取暖费;

2、每年2千元的电话费;

3、每年1千元的办公经费。

4、每年省里下拨1.2万元。合计2.5万元。前年取暖费调整以后,连同通讯费、水费、电费、网费每年就近2万元,其余所剩无几。整个社区一年办公经费维持运转需要3万元,若再开展一些活动就得达到5万元。由于资金缺口较大,多数社区主任将相当一部分精力用于筹集办公经费和发展社区经济上,要么社区做些小买卖,出现与民争利现象,要么搞些第三产业,要么到驻街单位化缘,严重影响社区在驻街单位和居民心目中的形象,影响社

区为民服务的质量,削弱了其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二、当前社区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目前我市城市区域面积扩大以后,将新成立二十多个社区,明年又面临本届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在新建社区和社区换届之际,改革现有社区管理模式,解决和理顺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建立科学合理、管理规范、关系理顺、和谐高效的新型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对我市和谐社会的构建,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1、改革社区管理模式

理顺社区管理体制,由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逐级放权给街道办事处,赋予街道办事处对辖区性、社会性和群众性事务的综合管理权,借鉴北京市和上海市的经验,成立社区工作站,将社区各种协理员全部归到社区工作站,由社区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工作,实现“一个窗口对社区”的管理体制,避免政府有关部门对社区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按照政社分开和执议分设的要求,健全市、街道、社区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框架,实行“一心两会一站”的框架模式,即: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决策层,依法产生的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为议事层,承担政府延伸到社区工作的社区工作站为执行层。街道党工委与社区党组织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民委员会是指导、协调和被指导、协助的关系;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工作站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样既坚持了基层党的领导,又充分尊重和落实社区居民依法民主自治的权利,同时又完成了政府一些需要基层来完成的工作。

社区书记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要求兼任,实行坐班制,不设副书记和副主任,书记兼主任每月领取300至500元的补贴;支部委员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委员不坐班,每周到社区来开一次会,研究社区自治和为民服务的问题,每月领取150元的补贴;社区工作站的站长和社区工作者由街道选聘,站长原则上由社区主任兼任,工作上为街道负责,社区工作站站长每月领取约1000至1200元的补贴,工作站的人数按社区居民比例配备,社区工作者每月领取约600元的补贴。如果按照以上政社分开和执议分设的结构设置社区模式的话,在现有财政投入不增加的情况下,社区首先解决了高薪聘能人的问题(主任兼站长每月补贴在1300至1500之间),又解决了社区强调自治而抵制政府延伸到社区的一些正常工作问题,同时街道又可以加强对社区工作站的管理,2、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

社区沉重的工作负担,严重制约了社区快速、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挫伤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尽一切可能排除所有不必要的工作任务,使社区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一是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凡拟将其组织机构、考核评比、办班培训、专项调查、报刊征订等事项纳入社区的,应向街道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按“费随事转”原则,委托给社区,未按要求申报审批的,社区有权拒绝或不执行。二是减少政府和各部门要求社区动员居民参加的各种会议和明显带有形式主义特点的“一条街”活动。三是严格控制会议,凡需社区干部参加的工作会议,能并的并,能不开的不开,必须开的,压缩会议时间。精简材料报表,杜绝重复、无效、流于形式的材料。凡是需要社区协助办理的政府工作,按照延市党发2003〔50〕号文件精神,准确界定社区的工作职责,统一由街道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切实减轻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负担。

各有关行政部门不得要求社区设立相应机构或组织,到社区挂牌子、占房子;自身应当完成的行政性任务,不要硬性摊派到社区;不属于社区的任务,但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可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办法解决。克服社区行政化的倾向。

3、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

市政府要为社区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工作人员补贴、社区办公经费和社区各项活动的工作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能否将社区居委会办公经费每年由2.5万元提高到3至5万元。出台制定地方性规定,对社区用房涉及的水、电、取暖等收费标准,要按居民使用价格定价,更好地推进社区建设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4、借鉴外地经验,逐步实现街道办事处准一级财政制或财税分成制

我市个体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调研 篇9

中共抚顺市委党校科研处课题组

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实现我市新一轮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我们党校科研处课题组针对我市三县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走访,现将调查的结果及我们对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战略研究概述如下。

一、县域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1.什么是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第三,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第四,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重点产业。

2.县域经济的特点。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县域经济形成了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差异性等基本特点。

(1)农村性。在中国,习惯上总是把“县”与农村和农业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农村和农业也就不称其为“县”。所以,农村性是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2)地域性。县域经济的地域性,是指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割的行政界限,如:抚顺县占地1600平方公里、新宾县占地4200平方公里、清原县占地3900平方公里。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进行的,县域的经济管理权限也局限在这一范围内。

(3)层次性。是指一个县范围的全体经济的总和,它既有产业的总和,也有各种经济所有制的总和;既有老百姓经济,即就业与收入;也有政府经济,即财政收入和财政收支平衡。从这个意义上看,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层次性。(4)综合性。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缩影,具有与国民经济相对应的各个产业、领域和部门。县域经济集三次产业、集生产和非生产性活动、集经营与管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5)差异性。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以及相关联的县域社会差异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据统计,人均GDP最高的100个县是最低县的15倍以上。如:2010年昆山市和海城市分别实现GDP2100亿元和650亿,而抚顺、清原和新宾县分别是91亿、92.3亿、75亿。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经济实力雄厚,其数量占全国县(市)总数的不足二十分之一,人口占全国县域总人口的不足十分之一,而创造的GDP超过全国县域经济的四分之一,实现县级财政收入近三分之一。(二)县域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自古以来,就有“郡县治则天下安”之说。县(市)一级在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承上启下,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国富民的基石。据统计,2010年全国县(市)有2001个(不包括市辖区860个),其中:县级市367个、县1462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县域国土总面积896万多平方公里,超过国土总面积的93%。县域内人口总数9.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88%。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GDP占全国GDP的50%以上。同时,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从全国经济发展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县域,只有农村小康了,才能有全国的小康。

二是工业资源的基地。何谓工业?工业是以农产品和自然资源为加工对象的行业。没有农业就没有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没有自然资源就没有以矿产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同时,广大农村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主要来源于县域。总之,县域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没有县域资源在国家资源中的合理配置,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是拉动消费的“超市”。在县域范围内有五六万个小城镇和集镇,集中了全国大部分购买力,占全国零售商品总额的1/2以上,加上农民从城市购买的部分,则达到70%以上,集中了货币流量的60%。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县域成为国内最大的市场。只有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民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市场容量才会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才会更强。如:2009年我国为扩大内需,主要手段就是扩大农村购买力,如:家电下乡、农机减税和放贷等。

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按经济成分又可划分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股份制和各种混合经济。各个层次、各种成份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无论哪个层次、哪种成份实现大的跨越,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动作用。全国县域经济GDP增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数,其中基本竞争力提升最快的百强县(市)GDP增速达到28.%以上。新世纪,县域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是进入工业化中期后,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器。

二、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位于辽宁东部山区的抚顺,现下辖四区三县和两个开发区,总人口226万,占地面积11334平方公里。抚顺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共有人口76万,占全市人口的33.6%,面积10000平方公里,占全市88%,共有37个乡镇,364个行政村。抚顺是典型的“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城市。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0亿元,三县258.3亿,是全市29.5%,农民居民人均收入6885元,是城市居民的45%。一般预算收入81.3亿,三县18.5亿,是全市2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致750亿左右,三县284亿,是全市的37%,所以,抚顺又是典型的“大工业小农业”社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对三县的建设力度,三县的经济呈现出积极向上,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社会环境不断改善的良好局面。但是,与兄弟城市比较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经济总量少财政贡献小。2010年,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海城市为650亿元,一般财政收入31亿。而抚顺县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1亿元,一般财政收入5.8亿;清原县的国内生产总值为92.3亿元,一般财政收入7.1亿;新宾县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5亿元,一般财政收入5.6亿。三县的GDP和一般财政收入是个什么概念,从全省44个县的排名来看,GDP分别是35位、34位和38位;一般财政收入分别是32位、27位和38位。抚顺县域经济总量少财政贡献小,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一是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大;二是由于总量小社会资本积累也就小,抚顺三县的县域经济还仅处于基本解决温饱的普通发展经济的状态。由于三县经济总量与发达县域经济总量无法相比,因此,社会资本积累也就非常有限,进而严重地影响了农业和工业经济发展,影响了第三产业等消费领域的快速发展。

2.结构不合理产业水平差。从三县三大产业的有机构成和联系来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低、产业关联度小,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是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产品初级化特征明显。一方面,是对现有的农业资源利用程度低,种植业主要以粮食、蔬菜及各种农业经济作物为主;养殖业主要以牛、马、鹿、羊、猪、鸡为主,而且规模有限,产业结构趋同;另一方面,对资源的利用还多处于粗放经营和掠夺式开发的状态,深度和系列化开发的产业或产品有限,许多产品均为初级产品、原料型的资源性产品,产品科技含量低、商品化程度低,产品市场分额小,市场占有率低。目前,一些前景看好的农业资源,如林蛙、食用菌、中草药、山野菜等农业主导产业或其中一些品种,由于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限制或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已出现明显的萎缩迹象。二是工业发展严重滞后。抚顺三县工业发展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工业从业人员少,据了解目前三县工业从业人员仅为1万多人(按就业登记人员统计),占三县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很小。另一方面三县工业的发展基本处于资源型、原料型及粗加工的产业格局,结构效益差、科技含量低。特别是国家和省把抚顺三县列为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后,在大伙房水库上游已不准进行任何带有污染的工业和农业企业的生产和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抚顺三县工业和农业产业格局的健全和企业的发展。同时,抚顺三县第三产业发展,由于受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的局限,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3.城镇化水平低就业难。目前我市三县有大小城镇20个,除清原镇、红透山镇、新宾镇、永陵镇、南杂木镇和石文镇等城镇具有一定规模之外,多数城镇人员少,缺乏规模大、效益好的支柱产业。企业的发展滞后,再加上大部分城镇人员少,社会需求小,必然导致第三产业发展跟不上去。再加上农民增收困难,市场购买力差,农产品商品化率低,更给三县城镇的就业增加了难度。

4.企业发展慢技术升级差。抚顺三县原有的国有、集体企业由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要求,大多数已被市场淘汰,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三县经济发展的实力。再加上国家和省把抚顺三县列为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后,在一定程度上更限制了抚顺三县工业和农业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企业严重缺乏大量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因此,其在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升级、市场营销等方面更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5.职能转变慢行政效率低。抚顺三县的县、乡、村三级政府的职能转变还没有到位,其政府机构精简力度还非常有限等都导致了县域行政效率不高,行政运营成本具高不下,并造成了社会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低下、资源配置低效和社会福利减少的后果。特别是抚顺三县按照国家政策规定取消了农业税和特产税两大支柱税种后,更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为了解放财政收支的突出矛盾,也就加大了企业和农民的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负担。

当然,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一是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认识不够。正如上面所说的,多年来由于煤、油、电、钢、铝是我市的主导产业,“大工业小农业”是大多数人的共识,为此,对县域经济发展认识不足、思想不解放、工作不积极、措施不得当是导致县域经济不发达原因之一。二是产业不突出工业不发达。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从我市三县发展情况来看工业化进程滞后,工业基础薄弱,产业集中度低,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是我市的事实。三是市本级基本建设投资不足。我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投入不是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增长,而呈逐年下降的趋势。1999年以前的几年里,市本级县域经济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大体安排在3000万元左右;近几年市本级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缩减到1000万元左右;2008年安排县域经济发展项目仅100万元,2009年投资5000万元(算是多一些),但是,省内大连投了12亿、沈阳投了9个亿、鞍山投了8个亿。所以投资不足也是导致县域经济上不去,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抚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 1.制战略 明方向

回顾各地发展的历史,哪个不是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历史。如:广东的东莞、江苏的昆山等。那么何谓战略,如何制定战略?战略是指对具有长远性、全局性问题的谋划。作为战略都具有指导性、长远性、整体性和风险性。要制定好战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搞好定位;二是根据本地区实际确定目标拟订方案;三是评价方案和实施方案;四是跟踪、反馈、修改、延续。值得一提的是战略一旦确定,必须常年坚持,否则将会事倍功半。2.抓基础 保稳定

俗话说的好:郡县治则天下安,何谓县?这里的县就是县域。县域具有农业性,也就是说农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不出问题社会就不会出大问题。如何发展农业呢?一是加快产业化进程,包括:设施农业建设、有机粮基地建设等;二是扶植龙头企业的发展,特别是省级、市级龙头企业的发展,因为他们有市场、有产品,带动力强;三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我市森林覆盖面积近70%,在辽宁乃至全国可以说是森林城市,发展好林下经济是我市未来的选择。所以必须在现有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业和种植业。只有这样我市农业基础才能打牢,社会才能稳定。3.建园区 带工业

“无工不富、无工不强”这是普遍认同的真理。而要发展工业就必须有发展工业的裁体,这叫“筑巢引凤”。具体的说就是:一是在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基础上搞好园区的建设,如:原抚顺县拉咕、兰山工业园区;新宾的南杂木、永陵(特艺木业园区)、新宾镇(为健康食品加工园区)的工业园区;清原的健康食品加工园、孤山家子万亩工业园区。二是结合本地战略招商引资。也就是说不要乱招商,瞎招商,要结合本地区实际需要有目的、有选择的招商。三是运用好和制定好政策扶植本地区现有的工业企业,让他们作大作强。4.重特色 壮民营

何谓抚顺特色,“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是我们的特色;近70%的森林覆盖率这是我们的特色;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林蛙、人参、鹿茸、山野菜等这是我们的特色。所以,我们要利用这些特色资源发展和壮大地方经济。一是发展好旅游业。旅游的发展千万不要千遍一律,不要人家搞什么你搞什么,如:清原重点把漂流搞好;新宾应围绕启运之旅、文化之旅开展;抚顺县应以休闲旅游、农家乐旅游为主。二是搞好林蛙、人参、鹿茸、山野菜的加工;三是搞好食品加工。这是发展壮大三县民营经济的主要途径,因为未来的粮食深加工是我市县域工业发展的方向。5.强城镇 带新农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就必须加快城镇化建设。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工业的产业集聚,有利于服务业的成长,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一是必须结合三县实际选好要发展的城镇。采用点-轴式模式选择乡镇,点--轴式开发模式是发展极理论的一个创新,其原理是除种植业以外的社会经济活动,大都聚于大小不等的城镇,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不是向各个方向平均辐射的,而是沿着交通线扩散的,这就形成了以小城镇为”点“,交通线为轴的产业带或发展轴线。这一模式对于抚顺三县地处山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来说,有着特殊意义,按照上一模式抚顺三县具备“县域内的极“的发展条件,主要是新宾镇、南杂木镇、救兵乡、石文镇、清原镇、红透山镇等工业较发达的乡镇。二是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产业为支撑。如:新宾的南杂木、榆树,原抚顺县的兰山、拉咕的发展,都是依据产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6.转观念 树形象

学过公共管理的人都知道,政府管理分为三个时代:一是统治时代;二是行政时代;三是公共管理时代+公共服务时代。如何实现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是我们改变软环境建设,实现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一是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二是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建设学习型、法制型、廉洁型政府。

课题负责人:齐学敏

上一篇:第八节句群下一篇:施耐庵《水浒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