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外贸发展调研报告

2024-08-07

我市外贸发展调研报告(共6篇)

我市外贸发展调研报告 篇1

做大总量改善结构不断提高经济的外向度—我市外贸发展调研报告

近期,我们对全市外贸发展进行了调研,就全市外贸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我市外贸发展现状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全市开放型经济紧紧围绕兴工强市战略,主抓项目建设,出口增速不断加快,规模不断壮大,进出口总额

创历史新高,外贸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进出口规模不断壮大。2007年,我市外贸出口在连续四年翻番的基础上首次突破2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85.19%,出口总量在全省各设区市排位由末位跃居第7位,增幅居全省第3名;进口5352万美元。

(二)一批外向型骨干企业成长良好。目前我市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200家,其中出口500万美元以上企业4家,1000万美元以上3家,进出口总额1亿美元1家。这些重点企业和出口大户占全市出口总额的五分之四强。

(三)外贸结构不断优化。出口品种数量上升到近百个,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品种有2个。各种工业陶瓷技术专利产品、机电产品和获国家、省科技奖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均大幅上升,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出口“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

二、我市外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外经外贸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相比,与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县区片面认为外贸出口对地方交税少,对当地财政贡献小,看不到外贸进出口对地方所带来的全方位、长远性影响,对外贸出口重视不够,热情不高,支持企业发展的主动性不足,服务意识相对缺乏。“重招商、轻外贸”现象比较严重,招起商来一哄而上,外贸服务却是对影成三人。

(二)通关成本较高。萍乡地处江西西部地区,不沿海、不沿边、不沿大江大河,不临大城市,无机场,区位优势差。相邻的宜春有商检,吉安、新余有海关,我市境内没有海关商检部门,出口企业通关成本较高。

(三)外贸结构不够合理。我市自营出口主要集中于萍钢、江西美特、嘉鑫纺织等少数企业,而其它企业的业务大多是徘徊不前。在产品结构方面,出口品种单

一、产品档次低,高附加值及名牌产品少,传统、低值出口产品在全市出口中仍占较大比例。

(四)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信息渠道不畅、手段单一,捕捉市场信息能力薄弱;产品技术含量低,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影响较大,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和产品的竞争力减弱;产品更新换代迟缓,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快速变化。这些原因导致了我市开口不出口现象严重,200家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中有出口业绩的仅50家,四分之三的自营出口企业未发生一笔外贸出口业务。全市每年花炮产品出口有3000万美元以上,电瓷产品出口有4000万美元以上,但80%以上是供货出口。

(五)企业融资难。部分外贸企业反映融资难,企业在多方筹资无果的情况下只能压缩业务量,甚至拿出部分利润委托出口或干脆做内贸。

(六)外贸人才匮乏。一方面,现有外经贸业务对口专业人员不多,尤其是熟悉wto运作规则的外向型管理人才和熟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人才更加缺乏。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缺乏一整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很难留住人才。

(七)出口退税等相关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到位。我市出口退税最快需2-3个月,有的要等上半年或更长。我市出口的产品大都属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含量低,属于微利的产品,由于较长时间内退不到税款,企业资金普遍紧张,对自营出口业务不敢多做。虽然我市已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但申请程序复杂,难以落实。部分县区至今还没有将1美元补助3分钱人民币的政策完全落实到位。

三、关于加快我市外贸发展的若干建议

萍乡既是我国中部崛起的重点区域,又是吸引外资的弱势区域,积极推进我市外贸的全面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外向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快平台建设,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尽快编制全市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做好全市产业发展布局,加大工业园区的支持力度。在《萍乡工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相关重大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立足产业抓项目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和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二)在全方位招商的基础上,强化职能招商。要进一步强化职能招商,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优势,扩大招商引资的成果。如农业部门要侧重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引进;财政部门要注重引进大集团、大企业的总部落户萍乡;各行业管理办公室要引进几个行业的国内旗舰企业入驻;台办要引进台资企业;组织人事部门要引进一批高智能人才,通过这些人才优势引进一批高科技企

业;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培养大批技工,加大劳动力输入,满足企业用工的需求等等。

(三)建立健全服务机构。一是在短期内难以满足设立相关办事机构的情况下,尽快成立海关萍乡联络办公室,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商检部门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负责为企业代办通关手续,为出口企业提供快速、高效、便捷的服务。二是进一步完善信息发布系统,及时为外贸

企业提供信息和政策导向服务。三是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作用,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积极引导传统产品的升级,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四是逐步建立外贸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中介组织。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行业协作、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方面的积极作用,有效地遏制企业间削价竞标等严重损害行业利益的恶性竞争现象。

(四)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一是设立支持外贸发展的专项基金。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外向型企业。二是调动国有商业银行积极性,放宽抵押担保条件。可试行以办理信用证打包贷款、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与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和银行共同探索使用保险单抵押贷款等方式,解决企业进出口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积极探索组建具有萍乡法人地位的地方性银行,扶持组建民营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创建民营企业风险基金和创业基金,以及利用资本市场,拓展外向型民营企业的融资空间。四是鼓励多种所有制介入,建立信用担保机构。要积极探索建立民营企业为出资主体的联保、互保中心,试行建立多种所有制介入的信用担保、联保、互保机构。五是建立预退税制度。对进出口业务稳定、信誉好、业绩突出的外向型企业提供预退税,缓解流动资金不足的矛盾。

(五)全力推进品牌建设,积极引导企业自营出口。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设立研发机构,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调整产品结构,优化产品档次,迅速形成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摆脱大量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的简单数量扩张模式,力争3—5年内培育若干个国家级出口品牌、一批省级出口品牌。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注册工作,督促企业做好质量认证、安全认证、环保认证、房地产认证等,获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通行证。要充分挖掘全市出口潜力,培育一批出口龙头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出口本地化。围绕花炮、电瓷等优势产业,建立出口基地,实现出口本地化。

(六)加强外贸人才队伍建设。抓紧研究制定有利于稳定本地外贸人才、吸引外地人才,以及促进外贸人才在本地区范围内合理流动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引导,采用引进和专项培养等多种方式,促使高层次管理、技术、外语等外向型、经济型专门人才加盟外向型企业,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环境。

(七)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一是兑现落实出口奖励政策,并针对不同行业产品设立奖励机制。二是积极实施退税抵押贷款,对重点企业,适当提高应得退税款作为还款保证的贷款比例,最大程度地支持优势出口企业的发展。三是对骨干企业要实行重点扶持。财政部门可出台出口贴息政策,及时兑现甚至提前支付,努力帮助解决间隙资金问题。

我市外贸发展调研报告 篇2

宁波外贸的平稳较好发展, 离不开商务部及我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及广大外经贸企业的共同努力, 也离不开我市及时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与保障。2008年, 我市相继于3月份出台《2008年宁波市促进外经贸发展的若干措施》, 8月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 推进我市外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 (简称“外贸保稳促调政策”) , 10月份出台《关于加强外贸风险防范, 促进外贸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可以说, 外贸扶持政策出台的频率前所未有, 力度也前所未有。其中, “外贸保稳促调政策”提出“保外贸就是保生产、保就业、保港口、保财政、保金融、保民生、保稳定, 进一步推进外贸健康稳定发展的”政策方向, 专门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产品出口进行奖励, 提出减免外贸企业相关税费、加快出口退税速度、改善海关通关环境等10方面共28条措施。该项政策的出台, 集“保稳”与“促调”功能于一身, 既缓解眼前中小出口企业生存困难问题, 又着眼于外贸结构调整优化。这项政策及时出台, 延长了一部分中小外贸企业的生命力, 对保持我市外贸出口稳定增长起到了突出作用。

按照2009年的外贸形势, 我市已确定外经贸扶持政策的方向和工作重点是保外贸出口稳定, 特别是加强对企业市场开拓经营能力及风险防范支持力度, 同时, 2009年将继续安排3亿元资金实施“外贸保稳促调”, 并根据形势对政策内容进行了微调。

2008年外贸扶持政策和举措的及时有力推出, 乃至2009年外贸政策思路的提出, 主要得益于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 严密、有效的外贸监测体系, 针对性极强的调研分析工作和与有关部门的紧密合作。

一、严密、有效的外贸监测体系有助于准确把握外贸运行动态

除关注进出口额海关统计体系数据所反映出的外贸规模、结构运行动态外, 我局还特别加强了对进出口企业财务信息体系的运用, 通过制度规范、加强组织管理、加强数据运用及分析、坚持每月出分析报告, 每季出趋势研究材料, 并加强日常情况沟通等措施, 实现对宁波外贸财务运行情况的及时、有效监测, 从而真正实现了对外贸运行规模、质量、效益的全面监测。

(一) 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进出口财务信息体系工作。

包括:制定并实施了《宁波市进出口企业财务信息体系评优办法》、《宁波市进出口企业财务信息体系工作规程》、《宁波市进出口财务信息体系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规范 (办法) 。这些办法 (规程) 受到商务部财务司的肯定并在全国商务部门转发推广。

(二) 做好财务信息体系的组织管理、审核及报送工作。

按照商务部要求, 组织企业及时报送财务信息数据, 经初审、复审后上报商务部, 自该体系实施以来, 每月上报率均达到100%。

(三) 重视进出口企业财务信息体系数据的分析及运用。

自2008年3月起, 我市每月均开展系统性的进出口企业财务运行情况分析, 并每月均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是全国对该体系数据进行月度系统性分析的唯一省市。该分析材料每月发送给商务部、浙江省外经贸厅及与外经贸密切相关的我市其他相关部门。这些数据及分析对政府部门工作的指导性日益增强。

2008年1季度, 在我市进出口额增幅尚有31.38%的情况下, 根据进出口企业财务信息体系数据所反映出的问题, 撰写《一季度宁波市定点跟踪调研进出口企业财务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的报告, 提出“尽管一季度我市外贸进出口仍保持31%的较高增幅, 但过半的外贸企业利润比去年同期减少, 多数企业出口获利水平下降, 进口获利较少, 净资产收益率较低, 财务运行压力明显加大, 对下阶段我市外贸发展极为不利, 亟需引起高度重视。”这份报告引起了我市毛光烈市长高度关注, 并做出批示要求县市区抓好落实, 指导有关县市区出台相应的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策, 从而引起了我市各级相关领导对外贸企业困境的警觉与关注。受此分析的预警作用, 部分县市区立即开展了相关的外贸企业生存状况调查, 为下一步采取及时措施帮助外贸企业解困打下了基础。

5月份, 根据进出口企业财务信息体系数据撰写的《宁波进出口企业财务状况继续下滑》再次被市政府专报发送, 并再次受到毛光烈市长详阅及批示。随后的每月财务运行状况的跟踪, 使我市清晰、准确地把握住了外贸的真实发展情况, 对采取进一步措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针对性极强的调研工作有助于采取及时有效的对策措施

面对2008年以来各种政策变动频繁、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多端的现实, 财务处开展了十多项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及分析。这些调查研究均成为出台和实施相关政策措施的依据和思路, 对工作的指导性十分明显。

(一) 针对外贸中小企业生存状况问题开展专题调研。

4月份, 当我局透过进出口企业财务体系数据发现部分外贸企业面临出口增产不增收甚至是亏损面扩大的苗头后, 立即会同财政等相关部门赴各县市区进行了较大范围的专题调研, 并于5月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市政府, 系统、详实地指出了影响出口企业生存的多项因素, 提出要求加大对外贸出口扶持的若干政策建议。该份调研报告在全市相关经济部门里是最早全面剖析中小出口企业生存困难的一份报告, 对接下来的一系列政府工作都起到了极大作用。直接推动了“外贸保稳促调政策”的出台。在此项政策下, 市财政一次性安排3亿元专项资金对出口进行扶持, 大部分外贸企业的水利建设基金得到减免, 取消15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国税部门、外汇管理部门、海关、商检等部门均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出有利于减轻外贸企业人力、物力、财力负担的承诺 (如:国税部门承诺45天内退税, 并对退税流程进行调研简化等) 。

(二) 针对国家2007年底提出的从紧货币政策, 开展了银根紧缩对外贸企业影响专题调研。

2月初, 根据央行可能进一步收缩银行信贷的形势, 及时开展了调研并撰写《银根紧缩对宁波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通过《动态与调研》发送相关部门及领导, 引起了相关部门对外贸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视 (此文还被商务部财务司在《商务财务简报》上刊发) 。此外, 还撰写了《外贸企业如何应对银根紧缩》, 对外贸企业进行指导。围绕这一调研报告, 我局在2008年把为企业缓解融资难题作为服务企业的重要工作来抓, 开展了一系列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增强外贸企业资金管理能力的工作。如:1.协调进出口银行创造了以鄞州银行为主体、进出口银行提供资金保障的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2.为企业出具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证实书, 推进出口退税质押贷款的应用。3.组织召开银行、外汇、企业三方座谈会, 反映企业呼声, 探索和推动待核查账户质押贷款的实施。4.推进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贷款的实施, 为有资金需求的企业牵线搭桥等。

(三)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开展宁波外向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调研。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 研究完成了《宁波市外向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报告》, 该调研课题系商务部财务司、中国对外经贸会计学会2008年两大商务财会研究课题之一, 由我局具体负责实施。调研报告结合我市经济发展环境与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实际特点, 并借鉴发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典型经验, 系统性地提出了解决我市外向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五方面共22条对策建议。该报告对我市乃至全国外向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具有较强的参考、借鉴意义。

(四) 针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问题进行分析指导。

8月份以来, 财政部、国税总局连续三次调整出口退税率, 我局在每次政策发布后, 均以最快速度, 通过公共信息平台、进出口企业财务信息平台等多种途径, 及时通报情况, 指导企业积极运用政策。同时, 及时将政策变化及其影响报相关领导。此外, 针对电池等部分产品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不合理问题, 联合市财政、国税部门进行专题调研, 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修正要求, 最终获得认可, 出口退税率从0恢复至13%。

(五) 针对出口收结汇新政进行分析指导。

包括政策未出台前就进行预先分析, 多次向外汇管理部门、商务部反映该政策存在的问题, 呼吁完善、修改政策。政策出台后, 又联合外汇管理部门, 及时进行政策影响分析, 报市领导, 通过新闻、网络、座谈会等方式指导企业积极适应新政等。

(六) 防范外贸风险, 分析研究、采取有效举措。

除采用财政扶持政策推动企业加强风险防范外, 还开展调研并多次向相关领导报送材料, 提出对策建议, 帮助企业化解和减少风险。具体措施如:

1. 推进和完善进口贸易保险险种, 促成国内第一进口保单的签署, 并作好宣传推广。我市被列为全国首个进口信用保险试点城市。

2. 针对外贸风险明显增加的新形势, 联合经委、银监局等相关部门, 拟稿《关于加强外贸风险防范, 促进外贸健康稳定发展的通知》, 并经市政府办公厅转发。

3. 联合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举办“宁波外贸发展与风险管理”高端论坛》。

4. 会同财政局、司法局、律师协会, 研究外贸进出口中的法律支持, 组织召开防范风险法律服务座谈会等等。

5. 新设计和安排了“贸易融资与汇率风险规避培训班”、“进出口企业外汇风险管理实务培训班”, 培训内容包括人民币汇率避险工具及贸易融资产品实务、进出口企业资金管理与财务分析实务、信用保险实务以及最新外贸、外汇、金融政策及形势通报等。

三、加强合作是保障政策措施得以全面实施的基础

在研究落实各项外贸政策措施的工作过程中, 进一步拓宽了部门协作领域。为帮助企业解决经营中的相关难题, 我局根据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加强了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

通过财贸协作, 及时掌握了企业实情, 推出了新的扶持政策。在具体实施3亿元资金过程中, 我局与市财政、市国税、人行宁波中心支行联合, 对资金的申报、审核、拨付程序和途径进行了多方探讨、摸索, 最终完成了企业专项奖励资金具体操作办法, 对3亿元出口奖励资金的管理与操作流程进行了明确。这种操作方式在全国应属首创。

通过加强税贸协作, 帮助企业解决出口退税方面遇到的难题;通过险贸协作, 实现了出口收结汇新政的平稳顺利实施, 尽可能地为企业减轻了适应政策的负担。

通过加强银贸协作, 会同市金融办等部门为个别因遭受巨额拖欠、诈骗导致资金链濒临断裂的外贸大企业多方奔走, 解决资金问题, 最终助其实现平稳过渡。联合市人行召集全市二十多家银行召开“市金融外贸合作座谈会”, 搭建“银行外贸对接平台”, 促进银企双方达成紧密合作。

此外, 还进一步拓展并新建立了与银监局、市经委、国检局、司法部门、进出口银行等部门的协作关系。有的协作关系已经跳出了“双方协作”的传统模式, 形成了“三方协作”的更宽泛的协作模式。实践证明, 这些协作模式对进一步增强政府服务能力十分有效。

关于我市服务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3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区域规划明确要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也是我市“调结构、转方式”的内在要求,是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体现,是促就业、富财政的迫切所在。根据市领导的指示,我办就全市服务业发展开展了调研,现汇报如下:

一、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市服务业从组织、政策、考核、统计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呈现出提速发展的态势。

(一)主要指标情况:201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3.5亿元,增长14.9%,占GDP比重35.7%,人均增加值1.63万元,在苏中13个县(市)分别位列第一、第三、第三、第二,在扬州7个县(市、区)分别位列第一、第四、第四、第四;服务业税收12.08亿元,增长48.5%,占税收总额28.92%,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其中,国税3.8亿元,地税8.2亿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72.6亿元,增长47%,占固定资产投资23.3%,快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20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21万人,增长6 %,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36%。

附:

1、2010年苏中13个县市服务业增加值基本情况 2、2010年扬州7个县(市、区)服务业增加值基本情况 3、2010年江都市服务业增加值主要行业构成 4、2010年江都市服务业税收主要行业构成

(二)行业发展情况:

1、商贸流通业:全市现有各类商贸网点2万多个,其中限上企业36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20个,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16家,拥有大型超市4个(华润苏果2家、世纪联华、乐天玛特),电器卖场4个(五星电器、汇银家电、苏宁电器、国美电器),专业市场12个(阿波罗花木、保盛钢材、万德隆、苏中商贸城、国际五金城等)。宏信商贸年销售额近10亿元,拥有连锁门店213家,成为扬州地区本土龙头商贸企业。米米农资拥有连锁店174家。201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5亿元,同比增长19.7%。

2、交通物流业:2010年实现物流增加值37.01亿元,同比增长12.9%,公路货运量548万吨,水上货运量1539万吨,沿江港口吞吐量830万吨,内河港口吞吐量570万吨。初步形成了沿江港口物流园区(中远万吨级公用泊位2座,海昌、海螺在建码头6座)、7家货运场站(亚皇、世纪星、恒亿、阿波罗、龙腾、中苏农、苏远)。截止去年底,各类运输车辆5731辆水运船舶612艘,3条“江苏快货”品牌线路。江都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初稿形成。

3、科技信息业:2010年,我市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诚德、恒远、江淮、长青、中惠、车宝、英泰、雷雨、华农双顺、中材、奔宇车身、金鑫电器、一重数控),扬州市级44家;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中惠),各类科技服务机构160多家。300家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去年专利申请1926件(其中发明476、实用新型493、外观957),获得授权458(其中发明31)。扬州(江都)软件园批准为省级软件园,落户惠普等软件企业6家。

4、文化旅游业: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毛笔制作技艺、邵伯锣鼓小牌子被批准为国家级文化非遗项目,时代影城、世纪影城先后开业。建成A级景区3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引江水利工程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现代花木产业园),四星级乡村旅游点(绿洋湖生态度假村),旅行社12家,星级酒店8家,其中,四星级1家(京江大酒店),三星级4家。成功举办八届花卉节和十届邵伯龙虾节,扩建郭村红色旅游基地。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3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1亿元。

5、房地产业:目前共有9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其中二级资质共35家,三级资质共43家,四级12家。2010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6.98亿元,同比增长19.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12.3%,商品房销售面积11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5%,二手房交易面积57.66万平方米,同比上涨3.8%,房地产税收占服务业税收44%。近几年,房地产开发档次明显提高,涌现了中远欧洲城、世纪花园、春江花都等一批品质楼盘。

6、金融保险业:到去年末,全市共有银行机构12家,担保公司15家。成功创成省级金融生态达标市,新建3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吉银村镇银行开业运营。2010年,各类存款余额491.7亿元,增长15.7%,各项贷款余额251.3亿元,增长24.1%,存贷比49.1%,比年初提高1.4个百分点,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0.52亿元,同比上涨13.2%,占服务业增加值6.06%;实现保费收入15.19亿元,增长21%,其中中国人寿江都支公司实现保费7.45亿元,在全省县级市排名第2位。长青农化、亚威成功上市。

7、公共服务业:全市共有学校433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普通中学38所,小学56所,幼儿园5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成人技术培训学校279所),卫生机构509个,床位数3551个,卫生技术人员5102人,建成残疾人康复中心。民资进入社会事业服务领域,建成仙城中学、双语小学、洪泉医院。职教集团创成四星级职业学校。

(三)主要措施落实情况:

1、组织架构:建立服务业管理体系,调整服务业领导小组,并成立物流、文化及旅游、软件及服务外包、总部及楼宇经济、商贸及专业市场等5个重点产业推进组,明确牵头负责部门工作职责。市服务业办公室作为服务业管理部门,负责协调、推进全市服务业发展。各镇有分管领导,有服务业助理。

2、政策规划:先后出台《2010年-2012年江都市服务业工作意见》、《江都市服务业目标管理考核奖励办法》、《江都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2010年江都市服务业发展推进奖励办法》。去年设立服务业引导资金200万元,加大对服务业项目的引导和扶持。目前委托南京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编制市服务业规划,预计9月份可完成。

3、工作推进:2006年、2008年、2010年分别召开三次服务业大会,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出席,各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今年举办江都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邀请原省发改委主任钱志新等专家现场讲座。专门召开服务业统计工作会议,强化服务业统计工作。把服务业考核纳入市三个文明考核。

二、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判断

近年来,我市服务业总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对照科学发展要求和先进地区仍有差距。

(一)从发展规律看:我市服务业总量在苏中位列第一,占比位列第三,说明工业比重较大,究其原因,我市仍处在工业发展的加速期。在这个阶段,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表现出工业比重上升,服务业比重保持相对稳定乃至缓慢下降的特点。根据产业发展规律,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的过程中,工业比重上升,服务业比重下降;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过程中,工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应该说,我市相对处在从低收入到中等收入的阶段。

(二)从组织推进看:市服务业办公室在发改委挂牌,下设1个科(服务业发展科),统筹、推进、协调全市服务业工作难度较大。各镇在服务业管理人员配备上,多数镇只有1人且年龄较大,服务业重点镇仙女、邵伯、大桥也有待加强。相关行业部门在推进本行业发展时,目标不够明确,思路不够清晰,推进力度有待加大。在财税分配体制上,缺乏发展的驱动力,乡镇的分成比例有待提高。服务业引导资金与周边同等县市相比规模仍偏小。

(三)从行业结构看:各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导致行业布局不合理,特色不明显,品牌不够响。如:商贸业中传统业态比重大,新兴业态比重小,大型超市、专业市场同质竞争,商业专业街、特色街发展滞后,餐饮、沐浴、美容等服务标准有待规范、品质有待提高。物流业中没有1个明确牵头部门,物流园区建设载体有待明晰。旅游业中点多面广,缺乏标志性景区和拳头产品,市场营销力度不大。房地产业中住宅开发比重较大,商业地产比重较小,商业单体面积小,品牌餐饮、高档百货等服务业项目难以落户。此外,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科研研发等新兴行业亟待提速发展。

(四)从区域发展看:各镇之间发展不平衡,服务业限上企业集中在城区及大镇,多数镇没有限上企业;在规模相当的镇中,服务业税收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差别较大;服务业项目生成、包装、推进中,力度有大有小,速度有快有慢。

三、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市提速发展服务业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

(一)立体交通优势凸显:机场建设快速推进,水、公、铁、空交通网络将会加快形成,对我市发展物流业和专业市场等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二)同城叠加效应彰显:文昌路与舜天路即将贯通,扬州与江都时空距离拉近,随着扬州要素趋紧,发展服务业,配套扬州城市功能,吸引扬州消费,潜力大、空间大。

(三)市场消费需求显现:我市服务业一些高端消费向扬泰地区分流,在我市兴办新兴服务业、品牌服务业,满足市场供给,城市发展有要求,百姓生活有需要。

(四)民间投资资金涌现:我市在外老板、能人较多,银行机构储蓄增长较快。加强服务业规划和政策扶持,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服务业,发展有后劲,增长有亮点。

四、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当前,江苏经济全面向服务经济转型,服务业成为推动各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十二五”期间,我市应抢抓机遇,创新思路,优先路径,加快推进服务业提速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扬州市《服务业提速计划》,围绕建设“和谐幸福之城、创新创业之城、生态宜居之城”的总体目标,紧紧抓住城市化推进契机,瞄准“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优、竞争力提升”的总体要求,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加速发展生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建设苏中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二)发展目标

结合我市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经过测算,突出“四个明显”,到2015年服务业预期发展目标为: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力争服务业年均增幅高于GDP增幅。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36亿元,年均增长20.3%。

——产业比重明显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达到43%以上。(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全国47%、省48%、扬州45%)——行业结构明显优化。软件和信息服务、现代物流、创意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和服务外包等生产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比重超过45%。

——载体建设明显突破。创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2家,扬州市级服务业集聚区6—8家。形成江苏省服务业百强企业2家,年纳税千万元以上服务业企业20家(房产开发企业除外)。

(三)空间布局

根据“集中、集聚、集约”的要求,坚持尊重现状、科学调整的原则,合理优化服务业空间结构,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从城镇布局分为“一主五副”,一主:仙女镇服务业主中心,五副:大桥镇、邵伯镇、小纪镇、郭村镇、丁沟镇五个服务业副中心。从行业发展分为“三块、三区、四园”,三块:城区商贸服务板块、舜天路商务服务板块、沿江软件服务板块,三区:大江旅游风光区、运河旅游风景区、水乡旅游风情区,四园:港口物流园、城东物流园、城北物流园、空运物流园。

(四)发展重点

1、现代物流服务。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水、铁、空”立体交通网络,发展多式联运,打造苏中地区物流集散中心。重点培育物流园区。港口物流园规划用地110公顷,推进中国远扬、中信泰富、海昌、海螺等码头建设,五年内建成万吨级泊位16个,年吞吐量达8000万吨。城东物流园、城北物流园规划用地13公顷、9公顷,与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互动,整合周边配栽点,发展公路货运站,促进传统物流“退城进园”,为市区和城南工业园、城北工业园、专业市场服务。空港物流园规划用地35公顷,围绕空港产业,加强布局研究,发展航空物流。积极推进行业物流。发展商贸业物流,加快消费品流通。邵伯宏信商品配送中心分期建设,力争三年内仓储面积3.5万平方米,日配送300万元。移址新建烟花爆炸配送中心。发展制造业物流,加快工业品流通。新建龙川钢管物流中心,总投资10亿元。新建中海钢材集配中心,总投资10亿元,占地200亩。壮大方正钢材物流中心。发展农副业物流,加快农产品流通。引进投资主体,筹建吴桥、小纪农产品物流中心。

2、科技研发服务。加强科技创新,以产业集聚区为服务对象,以骨干科技服务机构为主要依托,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双轮驱动。建设科技服务平台。依托特钢、船舶等特色优势产业,以科技大厦为载体,引进专业科研机构、研发中心及领军型人才,促进科技项目孵化。引导现有企业将研发机构剥离,成立独立的法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发展面向行业服务的研发企业。到2015年,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5家,省级20家,省级院士工作站5家。建设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嫁接,加快重点产业和龙头企业信息化改造,强化电子商务和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结合。扬州(江都)软件园规划2.6平方公里,到2015年,力争引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50家以上,从业人员达到1万人,研发面积30万平方米,形成软件服务外包基地和研发成果产业化基地。

3、商贸流通服务。用现代商贸理念和业态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推进传统商贸业向现代商贸业转变,构建功能定位准确、空间布局合理、业态设施先进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放大商圈效应。对以工农路为支撑、商城为中心的城市商贸区,加强商业设施改造,明确经营主题,统一形象设计,强化购物、餐饮、娱乐等服务功能。联动发展南区商务中心,在舜天路两侧,引进高端商业商务、金融保险、宾馆酒店、休闲娱乐等项目,打造高品位商业街区。积极推进总投资55亿元的运河国际名城项目,计划建设72层五星级酒店及商业街。促进市场集群。加快江都汽车产业园贸易集中区建设,引进国内外以及本地汽车品牌入驻,形成汽车4S店集聚区。到2015年,引进4S店20家以上。借助创建国家优质皮鞋生产基地的契机,改造苏中商贸城,壮大制鞋产业优势,到2015年,创成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拓展阿波罗花木市场功能,形成集研发、交易、观光、休闲为一体的综合生态市场。宏信超市现有连锁店213家,3年内发展到400家,米米农资现有连锁店174家,三年内发展到1500家。

4、旅游休闲服务。充分挖掘旅游特色资源,从策划、创意入手,精心培育大江风光、运河风景、水乡风情三大区域,彰显“水木仙旅、龙川江都”品牌。到2015年,接待游客总数5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0亿元。整合资源,开发项目。重点开发旅游景区项目和水乡旅游项目。水利枢纽风景区、邵伯湖旅游风景区创成4A级景区,龙川古街与仙女庙修复、大桥条石街风景区创成3A级景区,现代花木产业园、渌洋湖湿地公园、滨江湿地公园等建成四星级乡村旅游点。强化配套,提升功能。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个要素,发展商务酒店、度假酒店、公寓酒店、农家乐等,提升邵伯湖鲜、长江三鲜等本土特色餐饮业,推进景区(点)集团化、旅游运输联合化以及导游服务公司化,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心怡昌明五星级大酒店总投资5亿元、中江国际五星级大酒店总投资4.5亿元、扬润国际四星级大酒店总投资2亿元加快建设进度。将金银细工制作工艺、毛笔制作技艺、漆画技艺等非遗项目纳入文化创意产业体系,集制作、展览、原材料市场及销售为一体,积极打造省级文化产业基地。

5、信息外包服务及总部经济。信息外包服务及总部经济是企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改善结构,增强对内聚合力和对外辐射力。在服务外包上求突破。研究发展服务外包政策,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和招商力度,大力引进与我市产业相配套的国内外先进的服务外包提供商,在我市设立服务外包企业,着力打造产业集中、特色鲜明的服务外包集聚区,为区域企业提供信息技术、业务流程、知识流程的外包服务。在总部经济上求突破。引导重点工业企业在主城区建设企业总部,把企业的战略决策、科技研发、营销、财务等高端环节移到总部,把生产制造环节放在原地,加快形成总部经济集聚效应。到2015年,力争建成15家左右本土企业总部。同时,吸引5家左右域外大型企业功能性地区总部入驻。目前,我市长青农化、方正钢铁等重点企业及浙商协会、相关银行均有建设总部及楼宇经济的意向,年内有望启动。

五、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提高组织程度。强化服务业领导小组职能,定期活动,督查各镇、各部门在推进本区域、本行业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服务业办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编制和人员。服务业重点行业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各镇配强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明确分管领导和专职助理,加强研究,落实措施,提高本区域服务业发展水平。强化服务业考核,提高镇域服务业发展绩效在综合考核中所占权重,把部门服务业工作纳入市行政效能督察范围,努力促进我市服务业加快发展。

2、细化规划引导。结合“十二五”发展要求,与国民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对接,抓紧编制全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突出现代物流、总部经济、科技研发、旅游休闲等功能区规划,促进全市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商贸、物流、旅游、金融、科技、房地产等重点行业和各镇尽快出台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科学安排土地、交通、生态等要素资源,指导全市服务业加快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2011年产业目录,研究制订服务业投资指导目录,引导服务业投资方向。重点服务业项目指定部门或镇周密策划、精心招商、专人跟踪。

3、突出政策扶持。全面梳理服务业政策,相关部门在市场准入、国税、地税、土地、规划、金融支持等方面制定实施细则,确保政策可操作、可兑现。积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流动税收,其形成的地方财力部分给予适当奖励;对餐饮业服务行业,通过制定服务标准,指定公务接待酒店,规范纳税行为,增加地方税源;对各镇服务业超出全市平均增幅以上的增量税收,实行向镇倾斜的分成体制,增强镇级发展服务业的驱动力。扩大服务业引导资金规模,增强导向性,引导和奖励培育新兴业态、提升规模质态、增加贡献份额。建立服务业用地申报、审核、审批制度,保障用地需求。

我市外贸发展调研报告 篇4

一、我市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市服务业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服务业发展迅速,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衡量服务业发展程度的主要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动态指标即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反映的是服务业发展的快慢;一个是静态指标即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反映的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发展速度来看,2000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为31.16亿元,到2006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0.91亿元,是2000年的2.6倍。从增长规模来看,“十五”期间的大多数年份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gdp和一、二产业增长速度,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仍然偏低,这与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相适应。根据国际通行惯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时,服务业的比重应达到37.8%以上。2006年我市人均gdp为1825美元,城市化率达49%,服务业的水平应在37%以上,但是2006年我市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30.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

(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但拉动作用不明显。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反映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2006年,我市服务业实现税收6.49亿元,占全市税收的27.4%,其中服务业提供营业税4.15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服务业已成为新的增长亮点,对全市经济发展贡献在增大。但从我市三次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第二产业的贡献率长期以来处于60%左右,而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贡献率在30%左右,我市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还未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形成良性互动,从“工业经济型”社会向“服务经济型”社会转变还任重道远。

(三)服务业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但其潜力仍没有发挥出来。“十五”以来,我市的就业结构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基本稳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稍有上升。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2006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达24.98万人,比2000年增加6.78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占从业人数的比重由2000年20.6%提高到2006年的25.4%,上升了近4.8个百分点。尽管我市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在持续下降,但就业比重仍高达33.9%,与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9.9%不相称,这表明我市服务业在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潜力远未发挥出来。

(四)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但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平衡。近年来,我市服务业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其内部结构明显改善,服务业结构转换与升级速度加快。从我市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来看,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最高,在全部服务业增加值中的比重高达49.4%;房地产业达到10.6%,成为全市新兴服务业的骨干支撑力量;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业、金融保险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实现的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为29.2%;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一批新兴行业比重仅占9.8%。可见,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发展极不平衡,部分新兴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业内部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五)农村服务业发展落后。我市农村服务业总体上看处于萌芽、分散状态,仍是传统服务业多,现代服务业少,农村服务业供给不足、比重偏低、结构落后、质量不高、竞争力差,已成为推进我市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我市服务业单位主要在城市,面向农村的较少,且农村服务业主要以农村交通运输、批发零售贸易与餐饮等传统行业为主,而与“三农”工作关系较大的科技、信息、农村金融、商品流通、法律咨询等行业相当缺乏。相对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而言,我市农村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不能满足农民、农村的客观需要。

二、制约我市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城镇化进程滞后。服务业的发展要求人口须达到一定规模,服务企业才能盈利,才能作为产业来经营。这就是服务业往往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根本原因。专家认为,一个城市最低的规模经济人口是50万,而我市不把湘东10万人口统计在内,中心

城区的常住人口约46万。城镇化水平不高,制约了服务业发展所需的集聚效应,影响了服务业的发展壮大。

(二)市场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煤气、公路、自来水、公交、电力、卫生等行业,市场准入门槛高,存在着部门或行业垄断,民营经济难以介入,从而使这些服务领域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2006年,萍乡服务业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高达55%以上,但主要是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中非公有经济占比分别达96.2%、94%的贡献,而在其他行业如邮政,水利、公共设施管理、文教卫体和社会福利等行业国有经济投资继续占绝对比例,同时,文化、商业系统、物资流通业、旅游、广电等体制机制不活,改革步伐缓慢,技术市场、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物资市场、人才市场、劳务市场等服务体系培育还不完善。

(三)制造业粗放式扩张,导致生产型服务需求不足。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赖于物流与营销、研发与人力资源开发、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与金融保险服务、财务法律中介等生产型服务需求的拉动,它们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造业链条上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售后服务等环节的分工、分离与专业化,但我市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含量低,对第三产业需求不旺,制约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四)现代服务业投入不足。2006年,服务业内部各行业投资的比重分别是,交通运输业占12.4%,批发零售餐饮业占24.9%,房地产业占25.7%,而文化艺术和娱乐业占4.1%,卫生和社会福利业占2.7%,租赁商务服务业占1.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1.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0.2%。从投资的行业分布情况看,传统服务业投资比较集中,现代服务业投资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服务业发展或结构优化的困难,对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形成制约。

三、加快发展我市服务业的建议

(一)制定出台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推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指导。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文件)的规定,结合实际,尽快制定我市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明确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相关措施,对我市的服务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并与工业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点线面结合起来、与近中期和中远期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使我市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成立相关机构,负责指导和协调服务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提出促进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方针政策,部署涉及全局的重大任务。

(二)突出重点,发展本市特色服务业。通过抓重点、抓特色带动全市服务业的发展。一是要巩固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对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邮电等传统服务行业进行技术改造,以改造增压力,求动力,强活力,提升传统服务业的竞争力。二是促进新兴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依法放开各类市场,放宽经营范围,鼓励社会资本办教育、医院、研究所、体育、旅游、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培育和壮大新兴服务业产业链,建立和完善以民间投资为主体的社会投资及法律保障体系。三是推动为农服务的服务业发展。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以生产销售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村水利、交通、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等,发展农村生活服务业,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四是发展特色服务业。我市要着力从旅游业、物流业、社区服务业中创造特色,增加服务业的竞争力。旅游业要着力建设生态武功、红色安源、杨岐名寺、义龙洞等四大旅游区以及中国傩文化园主题公园,突出“工业摇篮、绿色家园”主题特色。物流业要按照“城市大商场、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场、城外大物流”的思路,构建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社区服务业要结合各地的实际,挖掘特色,发挥优势,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创办养老、托幼、健身等各种便民服务业。

(三)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扩大服务业发展空间。要依托雄厚的工业基础,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尽快把研发、信息、物流、营销服务的水平搞上去,争取把生产性服务环节的利润更多地留在萍乡,走出一条制造性与服务业互相促进、良性发展的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通过加快工业化进程,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同时,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促进传统服务业的发展。还要把发展服务业与实施城镇化战略结合起来,鼓励引导农村居民进入城镇社区居住,提高中心城镇人口聚集程度,增加消费需求,促进服务产业向中心城镇集聚,扩大中心城镇服务业的经营领域,使中心城镇服务业发展成为城镇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带动周边小城镇及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四)完善服务业市场体系和竞争机制,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是要继续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降低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放开竞争性服务业的市场准入条件,逐步放松对非自然垄断服务的市场限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防止非自然垄断服务业垄断经营。二是按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原则,进一步推进服务领域的产业化、社会化进程。加大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体育与事业单位中的营利性服务和非营利性机构改革工作,营利性服务机构要向企业化转变,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对非营利性服务机构,政府要保障投入,加强监督,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会议服务、公共交通、物业管理、环卫保洁、食堂等内部服务工作社会化,以及内部服务机构向独立法人企业改制工作。三是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加大服务业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有序化的招商网络、渠道和格局,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本着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吸引一批有规模、有实力、有优势的省内外民营企业来我市投资服务业发展。

我市外贸发展调研报告 篇5

一、我市焦炭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市共有焦化企业5家,分别是豫港焦化集团有限公司(豫港焦化集团附属企业有数十家,其中焦化企业有豫港(济源)焦化有限公司、济源市金马焦化有限公司、河南博海化工有限公司3家)、济北焦化有限公司、天龙焦化有限公司、邵原焦化有限公司、光明焦化有限公司。年生产能力为:焦炭212万吨,其中豫港焦化135万吨、济北焦化30万吨、天龙焦化30万吨、邵原焦化7万吨、光明焦化公司10万吨;焦油6.45万吨,其中豫港焦化5.5万吨、济北焦化2500吨、天龙焦化1200吨、邵原焦化1300吨、光明焦化4500吨。

(一)上半年运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市焦炭行业上半年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市焦炭产量为794471吨(其中豫港焦化产量为606257吨,占计划的40.4%,占全市的76.3%),占年计划(178万吨)的44.6%;工业总产值为91124万元(其中豫港焦化总产值为69631万元,占计划的43.5%,占全市的76.4%),占年计划(193200万元)的47.2%;销售收入为86749万元(其中豫港焦化销售收入为66676万元,占计划的43%,占全市的76.9%),占年计划(185200万元)的46.8%;实现利润2582万元(其中豫港焦化实现利润为2378万元,占计划的39.6%,占全市的92.1%;邵原焦化上半年一直亏损,累计亏损额92万元;光明焦化六月份当月出现了亏损,亏损额为12万元),占年计划(6525万元)的39.6%;实现税金7190万元(其中豫港焦化实现利润为5775万元,占计划的52.5%,占全市的80.3%),占年计划(12510万元)的57.5%。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我市焦化行业上半年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除税金外其它指标均没有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我市重要焦化企业豫港焦化也是除税金外其它指标均没有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2.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经济效益大幅下降(1)焦炭产能扩张与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焦炭生产和供应国,占世界贸易量的59%。受利益的驱使,最近几年我国焦炭产量迅猛递增,2000年为1.2亿吨,2004年达到2.38亿吨。今年在去年产量猛增的基础上,还将新增生产能力1.2亿吨,将要形成3.6亿吨产能。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限制焦炭行业的过度投资,即使是这样,预计到2005年底,中国的焦炭总产能依然将达到2.6亿吨,超过总需求4000万吨。(2)焦炭价格不断下滑,库存较去年同期显著上升。今年上半年我市焦炭的平均价格为1165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0元左右。焦炭作为钢铁产业的主要原料之一,与钢铁行业的联动作用明显,因此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较大。钢铁产业去年那种热火朝天的局面已不再出现,钢铁价格已开始大幅下降,一些钢铁企业开始出现亏损。为了尽量维持本行业利润,钢铁企业正在从各个角度降低成本,在铁矿石价格难以下降的情况下,逼焦炭降价是钢铁企业最直接的选择。同时钢铁企业对焦炭质量的要求也更为苛刻。这是当前焦炭产业形势恶化的直接原因。(3)作为焦炭产业的原料,炼焦煤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今年上半年焦煤的平均价格为767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80元左右。目前虽然焦炭企业只有微利,甚至出现了亏损,但是炼焦煤行业却仍有每吨二三百元的利润。这主要是受冶金用煤数量增长及煤矿安全生产形式严峻等因素影响,焦煤产量受限,供应紧张,货紧价扬,采购价格上涨过快。(4)运输形式偏紧。受郑州铁路机构改革、洛阳铁路分局撤消、铁路运力不足等影响,焦炭外发运输成为瓶颈,造成焦炭库存一度积压,产品不能按时发运,不同程度制约正常生产。在面临产能扩张、焦炭价格下滑、原料价格上涨、运输形式紧张的形势下,我市焦炭企业纷纷受到影响,库存明显上升,利润空间大幅缩小,有的开始出现亏损,致使企业营运困难。济北焦化、天龙焦化、光明焦化都以限产减少损失维持生计,同时多数企业都想到了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深加工产品。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二)企业创建时间短,规模小且深加工不足 豫港焦化1998年建成投产,济北焦化2004年9月建成投产,天龙焦化2004年6月建成投产,邵原焦化1995年建成投产,光明焦化1998年建成投产。我市焦炭企业规模太小,后续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条过于狭小。规模最大的豫港焦化焦炭年生产能力为135万吨,济北焦化和天龙焦化均为30万吨,邵原焦化只有7万吨、光明焦化也只有10万吨;焦油产量全市只有6.45万吨。同时深加工方面做的远远不够,虽然都有拉长产业链条的意识和规划,但五家企业中目前只有豫港焦化1家有深加工产品,年产粗笨1.5万吨、硫磺2500吨、硫铵1万吨。另外受创建时间较短的影响,企业大都缺乏技术积累和沉淀,阻碍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深加工的实施。

(三)企业需建项目多,项目建设步伐显得缓慢 我市焦化企业非常年轻,为发展壮大各企业的项目规划很多,但项目的建设需要过程,项目建设速度对比亟待发展的企业来说显得缓慢。豫港焦化原计划本开展的12万吨树脂项目以及100万吨捣固焦项目建设用地问题至今未得到解决;天龙焦化的捣固焦工程和粗笨回收工程由于资金紧张而没有实施;济北焦化的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和邵原焦化的捣固焦改造工作正在争取时间;光明焦化刚投资180万上的捣固焦生产线还没有投产。在这次市场变化之时,由于这些项目没能建成,企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底,使企业陷入困境。项目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点,也是企业壮大的根本。加快项目建设以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迫在眉睫。

二、我市焦炭行业发展的机遇与存在的优势 省发改委根据省政府最近提出的把煤化工打造成支撑河南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的要求,经过前期调研,初步规划出十一五我省煤化工发展的任务,重点发展4大产业链、5大产业基地。其中5大煤化工产业基地为:依托永煤集团,建设永城煤化工产业基地;依托义煤集团等企业,建设义马煤化工产业基地;依托鹤煤集团、中原大化、安化集团,建设豫北煤化工产业基地;依托平煤集团、骏马化工、蓝天集团,建设豫南煤化工产业基地;依托豫港焦化,建设济源煤化工产业基地。我市是省里确定的5大煤化工基地之一。虽然我市焦化行业上半年受市场变化影响出现不景气状况,但我市依然存在着发展焦化企业,培育煤化工业基地的优势:

(一)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济源市北依太行山,地处晋豫交界,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在区位上是沟通晋豫两省,连接华北平原,连通中西部地区的枢纽。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具有东引西进南下北上的有利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良好的区位优势。我市的资源优势也十分明显,地处炼焦煤基地中心,北靠山西,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之一,南距平顶山150公里,西接陕西,以济源市为中心,半径250公里范围内拥有全国60%以上的炼焦煤资源。同时我市重要的焦化企业豫港焦化集团,经过几年的发展,与三大炼焦煤基地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先后与山西焦煤集团、平煤集团、陕西韩成煤业等焦煤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存在着良好的发展基础。

(二)便利的交通运输优势 我市的交通条件得天独厚,焦枝铁路、侯月铁路在我市境内交汇,形成丁字型铁路枢纽,太澳高速济源至洛阳段、济源至晋城段和济源至东明高速济源至焦作段、济源至晋城高速公路在此形成十字型高速公路框架。207国道穿境而过,新济线横穿东西,济邵路直通侯马,济洛路直达阳城,便利的交通条件、明显的区位优势,使济源成为晋东南、豫西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在交通运输方面豫港焦化同样存在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拥有铁路专用线和厂区股道能满足企业货物的运输和装卸。同郑州铁路局建立了战略共赢的伙伴关系,另外洛阳铁路分局是豫港焦化的股东之一。我市焦炭企业可进一步发挥这些优势,为企业运输提供有力保障。

(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宽松的投资环境优势 今年是我市的招商引资年,我市为招商引资做了大量的规划和实际工作。济源市外商投资企业优惠政策的相继出台,为企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豫港焦化是一个外商投资企业。同时市委、市政府给予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工业强市是我市发展的目标,招商引资是企业发展的途径之一。另外煤焦油深加工产品和精加工产品,属国家鼓励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受到外商的特别关注。我市焦化企业正值拉长产业链条,扩大深加工项目之时,又遇招商引资年,不失为是一个发展的契机。

(四)豫港焦化发展极具潜力的优势 全市主要工业企业有30家,其中豫港焦化、济北焦化、天龙焦化位于其中,主要工业企业中焦化企业占到1/10。而豫港焦化又是主要工业企业中的重点。2003、2004获得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省级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优秀外商投资企业、大河财富·河南活力私企五十强。并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是河南省百户重点企业之一,是河南省第一家通过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其生产工艺水平在国内具有同行业先进水平,项目建设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它具有雄厚的基础和发展潜力,是我市焦化企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发展经验值得我市其它焦化企业借鉴。豫港焦化的发展能带动焦化行业的发展和煤化工基地的建立。

三、我市焦炭行业发展的对策 以煤化工工业为主导,做大做强煤化工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延长产业链条,扩大规模,增强科技含量,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整体竞争力,努力把济源市建设成为全国大型的煤化工基地。为此宜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与强者合作 凭借省市优惠的招商政策,充分发挥自身产业、资源、区位等各方面优势,吸引外资的注入,与强势企业合作,利用合作方的技术、资金、人才、市场、品牌优势,进行优势互补,以壮大我市年轻的焦化企业。豫港焦化集团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正视自身不足,紧抓发展机遇,先后与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安徽马钢,全国钢铁50强之一江西萍钢,国内综合型大型化工企业上海焦化,世界上最大的炭黑生产企业、跨国公司美国卡博特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实行联合,为集团科学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市其它几个焦炭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发展资金有限,应该借鉴豫港焦化的发展之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向强者靠拢,以发展自身。

(二)重视科学技术,大力推进焦炭行业技术创新目前我国炼焦业主要有土焦生产、机焦生产、SJ-96为代表的清洁型生产等三种生产工艺。高污染主要是由土焦生产和机焦生产造成的。土焦生产由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目前正在取缔。机焦生产成本较高,二次污染更为严重,且无法解决外部不经济的问题,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均已将其予以淘汰,我国也应打破机焦一统焦炭行业的局面,打破不正常的行业垄断。然而国内有些机焦专家、权威为了维护自身的荣誉与地位而排斥其他炼焦技术,也有些传统机焦的设计、制造、设备进口等相关利益部门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而排斥其它炼焦技术,这是极为不正常的,打破技术垄断才是焦炭行业发展的关键。我市焦化企业都是机焦生产,在环保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加重了企业的负担。技术不仅应该以技术本身的可靠性作为基础,同时还必须以其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多项指标作为衡量其进步与创新的标准。我市焦化企业应有充分认识,在科技领跑企业的道路上先行一步。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市场的要求,尽快采用清洁型生产工艺,淘汰落后工艺,为我市焦化工业的发展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三)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豫港焦化根据省百户重点工业企业发展规划,为企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项目规划。计划在十一五期间,采用国际一流5.5m捣固焦炉技术,建设200万吨/年捣固焦项目;利用炼焦产生的煤焦油、粗苯和煤气发展煤化工产业,建设60万吨/年焦油加工项目、15万吨/年炭黑项目、30万吨/年炭素项目、10万吨/年粗苯加工项目,12万吨/年树脂项目和40万吨/年甲醇项目;利用生产中的剩余煤气和当地的耐火材料资源发展陶瓷产业,建设2亿件/年陶瓷项目和玻璃制品项目

。这些项目总投资57.8亿元,建成后,豫港焦化集团将形成我国较大的煤化工企业和陶瓷生产企业之一,到2010年公司将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利税18.3亿元的大型企业规模。在十一五煤化工发展的基础上,计划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以焦油深加工、粗苯加工、煤气综合利用为项目的后续产品重点发展,以拉长煤化工产业链,做深做细煤化工加工产品,主要规划的项目有:30万吨/年针状焦项目、50万吨/年延迟焦项目、30万吨/年粗苯加工项目、20万吨/年炭黑加工项目、30万吨/年醋酸项目、40万吨/年甲醇项目、20万吨/年二甲迷项目、30万吨/年甲醛项目、10万吨/年聚甲醛项目、20万吨/年甲烷氯化物等项目,计划总投资59.5亿元,全部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97.5亿元/年,新增利税24.4亿元。从而形成以炼焦、焦油、粗苯、煤气深加工、煤化工产品为产业链的全国重点煤化工基地。其它几个企业的捣固焦生产线和焦油深加工项目也都在规划之中。各企业的项目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但许多项目用地需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政府应加大协调力度,协助企业办理土地征用手续,以保证项目实施进度。企业应积极筹备资金,解决各种困难,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以推进企业稳步快速发展。

(四)注重企业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机制和理念一个成功的企业,关键在于有一套先进的管理机制和理念,这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显得重要。我市焦化企业应加强自身学习,同时借鉴国内外同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无论是生产管理、环境管理,还是对人的管理,体现在公司的发展上,其实就是一个抓管理、练内功、增强效益的过程。管理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制度约束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过程。比如豫港焦化集团公司,全国同行业吨焦耗水量为7吨,而豫港不到2吨;全国同行业吨焦耗电成本为6.5元,而豫港仅为2.8元;行业的人均劳效不足100万元,但是在金马焦化有限公司,人均劳效却达到了200万元,排在全国同行业第一位。这些在国内外专家看来不可思议的指标,楞是在豫港实现了。豫港焦化的成功是值得借鉴的,我市其它焦化企业的规模比较小,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应注重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机制和理念。使我市的焦化行业有能力向管理要效益。

浅谈我市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发展 篇6

关键词:伊春市,医疗保险,现状,建议

我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一个以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已基本建立。它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保障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稳定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看到在改革的推进过程中, 还存在着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三项制度改革不同步, 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现就我市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发展, 浅谈一些看法。

1 医疗保险的现状

我市现行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行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企业职工) 、大病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18周岁成人居民和各类在校学生) 。基金筹集,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是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交纳, 用人单位按本单位上年度职工工资的6%缴纳, 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的2%缴纳;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按退休费的6%缴纳, 个人不缴纳医疗保险费;同时按筹资比例划入个人账户一部分, 剩下部分进入统筹基金。大病救助单位每人每年缴纳86元, 职工个人每人每年缴纳24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的缴费标准, 成人居民每人每年170元, 儿童和各类学生每人每年110元, 当地政府对参保居民给予一定补助。

当前突出的问题表现为三个矛盾:

一是困难群体的医疗保险需求与医保基金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困难企业职工、下岗失业人员, 因其收入来源不稳定, 有的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其抗疾病风险能力较弱, 是目前最需要医疗保障的群体。二是大病医疗基金收入有限与大病医疗消费扩张之间的矛盾。大病医疗补助基金收入已不能满足参保人员中大病患者的医疗需求, 一年盈、两年平、三年亏, 已成为大额医疗补助斩“通病”。与此同时, 重症慢性病人连年增加, 这部分人享受的重病门诊补助纳入统筹基金支付, 也对医保统筹基金构成较大威胁。三是基金的社会化管理原则与政府缺少对医疗保险改革成本投入之间的矛盾。实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国家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调整, 一大批国有企业通过改制、破产、兼并退出市场, 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障保障问题也随之凸现。新的制度继承了旧制度下本应由国家支付的福利, 但改革后国家却无必要的成本投入, 这无疑是与基金的社会化管理原则相悖的。

若解决以上矛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加快医疗保险法规体系建设, 要研究现行办法, 对现行医改构架进行科学评价、完善, 使医疗保险事业真正走上合理化。二是加快医疗卫生体制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 改变目前医改孤军奋进的局面, 为医改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三是要加大对医疗保险改革成本的投入, 政府要重点关注低收入、无收入的困难群众和破产、改制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障问题, 增加必要财政投入和转移支付;四是要继续加大扩面力度, 积极扩大参保人群, 优化参保结构, 增强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五是要加快医保网络建设步伐, 力争全省乃至全国联网, 在全国范围内构建起一个医保基础平台, 实行网上结算和远程监控, 解决职工异地就诊难和费用控制难等问题。

2 医疗保险发展的建议

社会保障体系作为社会发展过程的减震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阶段, 在社会保障各个项目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于劳动力的流动影响最大。因此, 医疗保险是直接影响劳动流向的首选因素之一。凡是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单位在吸引和留住人才方面, 特别是中年人才方面, 具有明显的优势。

2.1 加快发展职工医疗基本保险的建议

2.1.1 建立基金风险统筹机制。

建立统一的专业管理机构, 通过基金间以及同一基金不同地区间资金的合理统筹和适当调剂, 是现阶段提高抗风险能力并逐步实现医疗保障公平性的有效手段。

2.1.2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

各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 以法律形式强制实施。这样一来, 在无法提高收费标准的前提下, 只好竞相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否则就会对医疗保险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1.3 要进一步扩大参保面。

建议像养老保险那样采取强制措施, 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管, 无论机关事业单位, 国有、民营企业、个体经营者, 只要有用工, 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险。

2.2 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推进速度建议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刚刚开展, 我市在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试点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是居民医保和职工医保的参保对象和操作方式差别迥异, 前者以企业为单位, 操作简便;后者成员分散, 即便规定强制参保, 亦无法真正落实所谓强制措施, 实施难度甚至大于农村。二是强调了“自愿原则”, 增加了试点的难度。“自愿原则”包括两层含义:a.尊重参保者个人意愿, 虽然居民医疗保险属于社会保险范畴, 但不搞强制推行;b.尊重政府意愿, 如何进行试点, 要与地方政府充分沟通。地方经办部门普遍认为, 一项医疗保险制度是否成功, 一个基本的评估指标在于参保人数的多少。

为解决上述问题, 从完善制度、建设机制方面入手, 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调查。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不断完善制度设计, 使其更符合城镇居民需求。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设计时, 要充分体现制度的公正性和普惠性, 持基本保障的特点, 着重解决大病风险, 并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和基金支付能力。同时, 探索不同参保人员的筹资机制, 缴费方法应有所区别, 并严格界定基金支付范围。

(1) 完善筹资机制和运行机制。要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力度, 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和医疗消费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特别是部分群体个人缴费困难的条件下, 政府的适当补贴是保证这项制度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 也是各级政府必须面对和逐步解决的具体问题。目前试点普遍采取“政府补助、个人缴费、社会资助”的筹资方式, 根据政府财力和居民经济承受能力, 明确筹资标准, 确定征缴方式。

(2) 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建立单独的经办服务管理流程, 成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管理科室, 单设业务经办窗口和利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的快捷方便形式办理居民参保手续。

(3) 尊重群众意见。要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 充分考虑地方财政和居民个人的承受能力, 尊重居民自愿选择的权利, 为居民提供多种形多种渠道的医疗保障。建议:一些收入较高、承受能力较强、个人具有缴费能力的城镇居民, 可直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与同城职工享受同样的医疗保障待遇。不愿意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居民, 可以按照“缴费越多补助越多”的原则, 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享受与缴费水平相适应的保障待遇。

(4) 设置社区定点医疗机构。首先要根据社区居民人口数量和人口特点对社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进行总体规划, 整合资源, 合理布局。其次, 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一标准和规范化要求, 确保每个社区都有足够的业务用房。同时要充实必须的医护人员, 配备适用的医疗仪器和设备。再次, 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 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

(5) 要确保基金的良性循环。加强管理统筹基金的使用, 即不能片面追求基金节余率, 而忽视提高参保人员的医疗待遇;或一味追求满意率, 提高参保人员待遇;或过于强调财政支持, 而忽视基金积累, 以致造成收不抵支。基金的使用应做到以收定支, 收支平衡。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需要政府的支持和扶持。它的发展和状大, 会为社会“不平衡”现状起到调节平衡作用, 也会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上一篇:第一次当小班主任作文下一篇:酒店微笑服务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