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市交通现状的调研报告

2024-08-14

我市城市交通现状的调研报告(共10篇)

我市城市交通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1

关于我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现状的调研报告

打造中心城区文明和谐交通

——对宜春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思考宜春撤地设市特别是2004年第五届全国农运会以及连续三届月亮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后,中心城区交通设施不断完善,交通状况明显改善,交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赢得了广大市民认可,2006年还被国家公安部、建设部评定为全国“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城市。目前,宜春中心城区拥有道路总长度224.51公里,总面积434.65万平方米,形成了“三纵四横一环”(“三纵”即宜春路、东风路—高士路—高士北路、明月路;“四横”即中山路、秀江路、袁山路、宜阳大道;“一环”即外环路)的城市主要道路交通网络。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五年倍增计划的实施和中心城区的扩大,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再次显现出来并日益突出。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宜居城市”,尤其是当前又开始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如何切实解决好这一问题,显得非常迫切而重要。

一、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时空界定

当前,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主要是在某一时间,通过局部路段、局部道路交叉口的拥挤堵塞反映出来。

1、从时间上来看,集中表现在三个时段:①职工上下班时间。②中小学放学时间。③节假日时间。

2、从空间上来看,突出体现在“一江两岸”往来的行人和车辆过桥难、过路难,具体说来是“一桥、二转盘、三校门口、四交叉路口”等堵点上。“一桥”即宜春大桥;“二转盘”是指中山路与明月路交汇处的东门转盘、中山路与宜春路交汇处的西门转盘;“三校门口”是指一小、二小和一中(宜春中学南校区)三个学校门口;“四交叉路口”是指中山路与东风路交汇处的青龙交叉路口、宜春路与袁山路交汇处的苏瓜塘交叉路口、高士路与袁山路交汇处的潭前交叉路口以及明月路与袁山路的交叉路口。

二、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因素很多,至少有四种因素不容忽视。

1、市民交通安全意识不强,市民养成教育缺失。近年来,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有所提高,但与交通现实相比仍显淡薄;交通文明素质不高,行人、司机违章较多,与现代文明交通的要求相距甚远。比如行人不走人行道和斑马线,随意乱穿马路,司机随意停车、违章掉头等现象。这不仅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导致道路拥堵,还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成为城区交通拥堵及交通事故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2、车辆保存量增速过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单位用车、家庭用车、商务用车等机动车辆保有量迅速增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迅速增加。2008年中心城区每百户居民拥有摩托车30辆,比2007年增长5.0%;每百户居民拥有电动自行车37辆,比2007年增长19.9%;中心城区小轿车保有量14267辆,比2007年增长25.6%。相对而言,城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跟不上机动、非机动车辆增长速度,造成了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老城区路短街窄,不少小街小巷的改造仍未完成,部分断头路仍未打通,道路容量严重不足,城区交通集中在少数干道上,中山路、东风路、袁山路等部分主干道交通压力过大;现存低层、多层和高层建筑多数没有配建相应的停车设施,公共停车场严重短缺;一些道路交通配套设施不全,如东风路、中山路上的少数斑马线暗淡不清,“城西邮局—比一比超市”人行道斑马线在隔离栏内,交通标识小而弱,交叉口信号灯留给行人的时间短暂,中山路、东风路等主干道路上防护栏少,且没红绿信号灯,中山路特别是中山路与明月路交汇处晚上路灯暗,行人安全得不到保障等。

3、公共交通发展存在障碍,交通出行方式有待优化。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车辆虽然处于基本饱和状态,但由于公交设施用地严重不足,95%以上的公交站建在主干道路上,有的与对面公交站相邻太近,有的过于靠近大商场,严重削弱了道路交通通行能力,从而造成商业区或狭窄路街车辆的拥堵。同时,由于交通线路分布不尽合理,公交车节假日人流高峰期班次频率不高,夜间营运时间较短,无形中降低了公交对市民的吸引力。此外,公交线路和站点设置的便民化程度不高,公交司机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出租车车容车貌不清洁,车内环境脏乱差,也降低了市民乘坐公交的热情。目前,中心城区市民公交出行比例不到15%,出行工具仍主要依赖摩托车、自行车、电动自行、小轿车等,交通出行方式有待优化。

4、交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交通秩序亟待整治。道路交通管理力度不够,交通秩序有待提高,表现在:挑担、板车摊贩占道经营现象突出;行人在机动车道行走,横跨交通隔离栏的现象比较常见;机动车辆随处停放、乱停乱放,机动车强行超车、强行并线行驶,非机动车闯红灯,乱穿马路与机动车辆争道现象较为普遍;摩托车主不戴头盔,摩的非法载客现象仍然存在;在红绿灯管理上,对机动车辆的管理较为严格,而对行人、自行车或电动自动车管理过松。当机动车、自行车、行人密度非常大,并纠缠在一起时,处理违章成本大,交通执法者更多倾向于选择不处理或少处理,市民毫不顾忌违规,导致交通拥堵恶性循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三、几点建议

解决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寻找突破点,既从时间角度将交通高峰时段错开,用时间赢得空间,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又从空间角度对混合交通进行分流,以空间换取时间,缓解交通需求压力;要立足现状,放眼长远,既在短期内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情况,又在长期内把解决交通拥堵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抓实抓好。

1、突出重点,着力加强市民养成教育。人是道路交通“人、车、路”三要素中最关键的要素,也是最主动的要素。提高市民的文明交通素质,是改善道路交通状况,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一是要普及道路交通知识。开展送交通知识活动,将道路交通知识读本、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手册送进社区,送进学校、送进企业、送进单位。二是要开展交通养成教育。采取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交通安全宣传,使交通安全入脑入心。建议不定期地利用节假日组织青少年志愿者向市民散发交通安全提示卡、交通安全书鉴和交通事故图片等宣传品,或者由社团组织发动义工进行现场引导,现场教育。三是要定期进行交通曝光。抓住当前创建宜居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的大好时机,利用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对违反交通法规的人和事进行曝光。四要开展其他方面教育。如开展全民交通安全劝诫教育,强化对交通参与者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诚信教育等,提高市民的文明交通素质。

2、突破难点,着力推行公交优先战略。国内外文明交通城市的经验表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前提之一,也是破解道路交通问题中的一个难点。建议大力推行“城市公交优先”战略,将公交发展成为市民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并在全市倡导礼让公交的良好风尚。一是要根据城市居民区的布局和人流聚集情况,增加公交车辆,优化调整和适当延长公交线路,以适应城区空间的拓展,方便市民,减少空乘率。如开通“秀江路—卢洲东大道—袁山路—320国道”环形公交线路,将4路公交车与19路公交车合二为一等;二是要改造公交停泊站点,以平安路与环城南路交汇处的公交站为样板,结合公交实际需要,对城区所有公交站台再次进行科学设置,该拆的拆,该挪的挪;三是要在节假日时间缩短公交班次间隔时间,延长公交夜间营运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乘车需求,建议将4路公交车线路晚上延长半个小时,方便下浦街的居民夜间乘车;四是要在新建道路时设置公交专用线,使“公交优先”理念得以真正体现;五是要提高公交行业管理质量,规范出租车市场秩序,为“城市公交优先”战略推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3、找准盲点,着力完善道路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中心城区交通的重要因素。缓解交通拥堵,必须加快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把城市的远期道路交通规划和近期综合交通治理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二是要加快老城区小街小巷改造步伐,打通断头路,修建青龙立交桥,缓解老城区道路交通压力;三是要充分考虑家庭小轿车的扩大需求,加大广场、停车场等市政工程建设,尤其在新辟道路、新建大厦时要把停车场纳入规划建设之中;四是要继续拆除城东(中山路与明月路交汇处、卢洲大道与钓台路交汇处)、城西(中山路与宜春路交汇处)三个交通转盘,改设置红绿灯进行交通管理;五是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增设交通隔离护栏,增加和扩大交通标识,增加人行道红绿灯,修复摄像头,刷新、改设斑马线等等,切实提高道路交通通行能力。

4、把握特点,着力抓好城区交通管理。城市交通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文明交通、和谐交通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实现城市文明交通、和谐交通目标,关键在于管理。政府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积极探索交通管理的新模式、新手段。一是要结合宜居城市创建活动,努力实现交通管理进社区;二是对复杂交叉路口进行改造,减少冲突点,实行主要交叉口交通渠化管理;三是建议借鉴香港等城市先进管理模式,对违章的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辆违章一样予以经济处罚;四是建议参照温州的做法,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根据工作性质,将部分单位上午上下班时间推迟15—20分钟,以减轻城区上下班高峰时间的交通负荷;五是增设路口电子警察装置,充分发挥无言警察的震慑作用;六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购置添加测速仪、酒精检测仪、移动电子警察等设备,推进交通管理手段现代化。

(执笔人:谢初芳 刘西洋 周坚)

我市城市交通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2

1、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我市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通过创新体制机制, 不断将文化场所向社会开放, 大大增强了公共文化设施的承载能力。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 这也给文化市场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文化城大剧院、老年人活动中心、群艺馆、青少年宫、北大厅壁画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功能日臻完善。据统计, 截止2013年前三季度, 科技馆、城展馆日均接待省内外来客420余人, 这标志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文化惠民工程, 诸如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大院、文化剧场等正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逐步成为了城乡居民求知的课堂、求健康的乐园, 求致富的良友, 不断满足着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2、文化活动异彩纷呈、精品不断

围绕“愚公移山, 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先后打造了大型抒情寓言豫剧、神话豫剧《愚公移山》, 其中寓言豫剧《愚公移山》荣获第11届河南戏剧最高奖“河南文华奖”, 2011年拍摄现代豫剧《王屋山的女人》, 同样获得第12届“河南文华奖”殊荣, 重新整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屋琴书》资料, 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

3、农村文化事业发展迅速

我市农村现有文化站11个;全市成立的、可以进行商业演出的业余剧团26个, 农村旱船、腰鼓、竹马、秧歌、盘鼓、舞狮等演出团队30余个, 农村文化活动向经常化、多样化、规范化发展。

二、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薄弱环节

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

公共文化设施是居民享用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支撑, 近年来我市虽然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投入的资金逐年攀升。据不完全统计, 近年来我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文化口年均投入资金约为60余万元, 但这与城乡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 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2、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

据调查, 文化城老年人活动中心、群艺馆、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设施还有进一步优化资源, 创新体制, 提高利用率的空间。图书馆作为我市文化书籍的汇聚中心, 是全市居民享用文化盛宴的核心地带。据统计, 我市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0余万册, 但2013年计划书量约为30-40余万册, 年均利用率为28%左右, 每天进馆人数为1500余人, 且以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居多。2009年农村农家书屋实现了全覆盖, 配备了图书、桌櫈等基本设施, 农村文化活动大院、文化剧场器材完备, 但据调查, 这些文化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 有的甚至因使用不当、管理不善等原因毁坏严重。

3、优秀文化遗产挖掘意识不够

我市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 如济渎庙、阳台宫、大明寺、奉仙观、延庆寺、轵国古城等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 如玉皇庙、汤帝庙、关帝庙等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3处, 如薛子忠烈士旧迹纪念地, 柏林长春观、烈士陵园等等。但我市挖掘文化遗产资源的力度不够, 没有将丰富的遗产资源充分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进行传承。

4、公共文化资源管理不到位

据调查,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资源一般是由省市相关部门直接配备, 有的则是由上级部门划拨资金专款专用, 用于器材购买、文化培训等等。我市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一般由社区直接管理, 农村一般是村使用村管理, 但很多村居对基层文化设施管理意识淡薄, 管理人员责任心差, 导致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提高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分析

1、加大投资力度, 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提高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扩大投资是关键。首先加大投资能为文化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提供重要保障。文化基础设施是传播公共文化的载体, 要想让公共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 就必须注重载体建设。例如公共文化传播的版面、器材、场馆、文化知识培训机构等等。其次必须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经调查显示, 农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 我市经过逐步扩大投资, 文化惠农政策的实施,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更加强烈, 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还不能够满足农民的需要,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尽快规划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 大力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转换机制, 稳定队伍, 进一步优化文化人才管理

首先要完善文化单位人员的任用制度。目前我市文化机构人员的任用还不统一、不规范。下一步必须制定、完善文化城、文化服务中心 (站) 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专业人员岗位的职责、任职条件、聘任期限、考核指标等体系, 按照按岗聘用、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原则, 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依据公开、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聘优秀人才, 做到能上能下, 能进能出, 优胜劣汰, 充分激发文化工作者的活力和激情。

其次是提高待遇, 稳定发展农村文化队伍。目前乡镇一级文化工作者工资、福利能够保证, 但村级文化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只有为数不多的村聘请了文化管理员, 大多数村则由村里委派村支两委人员临时负责, 以致于农家书屋、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常时间无人使用, 处于闲置状态, 有的甚至损坏严重。为此, 建议有关部门以稳定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为目标, 将这部分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确保专项资金按时到位。

3、创新机制,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居民的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 文化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 我市的文化事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有力保障, 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 一些公共文化单位功能定位不清, 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总量不足, 服务质量及效率不高, 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同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严重, 迫切需要改革创新加以解决。

首先要创新公共文化事业运行机制。要以市场经济的眼光审视公共文化事业的运行状况, 通过市场解决机制僵化问题, 激发内在动力和活力, 提高服务城乡居民的积极性。赋予文化事业单位应有的自主管理权限, 吸纳有能力的社会人士、专业人士和基层群众参与对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监管;探索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 使基层文化阵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探索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新路径、运行新机制, 推动形成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 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整体使用效益。

其次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结合我市公共文化资源, 立足本土, 自主开发能够反映我市时代特色和城市精神的文化活动;创新体制, 依托我市区位优势和城市资源, 积极承接国内外大型文化活动, 让外界先进文化走进来, 济源优秀文化走出去;结合基层特色, 形成不设门槛、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 注重与民俗、本土文化相结合的浓厚文化氛围, 以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助推我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提升。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关系着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 其服务能力的高低、质量的好坏, 是衡量一个地方文化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市委宣传部的安排, 市委党校由基础教研室承担, 以小组讨论、现场考察等形式, 在全市重点领域开展了如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调查研究。

我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及治理初探 篇3

[关键词]交通秩序;交通拥堵;治理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提高,汽车行业空前繁荣,特别是近年来汽车数量增速惊人。我市城区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如何有效针对城市交通拥堵这一“通病”,合理用药、对症下药,已成为当下我市交通秩序管理一大难题和重要任务。

一、我市城区交通秩序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对道路交通的不断重视和投入,瑞昌市城的交通状况有了明显变化,交通环境得到了大力改善,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有了一定提高,但与城市建设的要求和广大市民的出行需求来衡量,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乱停乱靠随处可见

在车站、学校门口等地段,每到车辆到点、上下学时间,各类大小汽车、摩托车、电动车你穿我插,人车混行,停满了各类候客、抢客和送客的出租车、摩的。在肯德鸡红绿灯路口、城建局红绿灯路口、求知路路口等地段,小汽车、摩托车随意停放在机动车道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妨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此外,出租车为争客、抢客,行驶当中突然停车,不但易阻塞交通,而且极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占道为市问题突出

这主要有两种现象,一是挤占人行道。临街的门店为了生意“扩张”底盘,将人行道占为营业场地,致使人行道挤挤攘攘,其结果是行人被挤入非机动车道而非机动车则被挤入机动车道;二是直接占道为市,在圣门路口、赛湖一分场菜场红绿灯路口、求知路路口、汽车站附近等地段,一些菜贩、商贩干脆把地摊摆在街道上,使得过往行人、车辆交通受阻。

3、随意闯红灯和逆向行驶

我市群体闯红灯和逆向行驶的现象很普遍,闯红灯的主要是摩托车和非机动车及行人。

4、无证、无牌、假牌、套牌、遮挡号牌等违法现象严重

一些车辆为逃避抓拍,故意遮挡号牌、套假牌,甚至卸掉号牌。尤其是无牌、无证摩托车、电动车已成为人们普遍的代步工具,这类车主在城区的违法肇事已成为交通管理中的一块“毒瘤”。

二、导致我市交通拥堵逐渐形成的原因

1、车辆逐渐增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政府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汽车逐渐进入普通人的家庭。就我市而言,目前,我市机动车数量日益增多,已接近饱和状态,越来越牵制着我市的交通规划和发展。单双号限行在县级市暂且行不通,加上大家的环保意识不高,目前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用车习惯,扭转我市交通拥堵的现状从实际而言是不可行的。

2、道路发展相对滞后,道路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市路网结构的特点是主干道发达,次干道、支路严重不畅通,道路不成网、不成环,断头路、瓶颈路较多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道路系统中缺少适合于长距离交通、过境交通的快速路,造成高速、长距离行驶的汽车难以发挥优势。同时,由于我市城区只有9个出入口的限制,形成一批断头路、瓶颈路,人行过街设施奇缺等,都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因素。

3、运力结构不合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缺乏合理的结构

我市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缺乏合理的结构,缺少容量大、运载能力强、速度快的公共交通运力,是造成公共交通系统运力不足、效率低下和发生交通拥堵的结构性原因。

一是城市客运量尤其是通勤交通主要依赖公共汽车,但是现有的公交车辆数量少、载客量小;同时公交线路过于集中,在主干道重复率高,设置过密,加之缺少专用停车站台,对沿线交通干扰极大,成为交通高峰时主干道堵车的主要因素。二是出租车运力过剩,空驶率高,行车秩序较差,造成交通拥挤混乱,据统计,除下雨天气外,大城区出租车每天平均空驶率高达32.5%。三是市民放弃公共交通选取私人交通,它们过多地占用了道路资源且交通秩序较乱,使道路负荷加重,尤其是在交叉路口占用了大量的绿灯时间,降低了路口通行能力。

4、交通组织不合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跟不上发展需要

我市城区基本没有大型停车场,大量机动车随意占道停放。尤其是在大型商业街、繁华街区,如联盛超市、广场瑞客隆超市周边道路,车满为患,严重影响了这些区域的交通畅通。一些新建的酒店、商厦、住宅小区也缺乏监督制约和管理处罚,基本没有配建相应的停车场,而东方星城小区建有地下停车场,却因停车位价格太高而没有业主购买。另外,近年来,因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地下水、供电、天然气、通信管线改造等原因而挖占道路、阻断交通现象频繁发生,给交通带来很大的压力

5、交通意识淡薄

交通意识淡薄表现之一是不懂道路交通安全法;之二是无视道路交通安全法、侥幸心理严重。

三、我市城区交通拥堵的治理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

我市各级部门要协调配合,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大造舆论宣传声势,让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家喻户晓,入脑入心。交警部门要重点抓好学校安全教育、驾驶人的培训教育,从严从重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和打击交通肇事犯罪人员,不断提高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意识,使之养成自觉遵章守法、珍惜生命、安全出行的良好习惯,主动协助维护交通秩序,参与交通管理,制止和纠正交通违法行为。

2、完善勤务制度,提高民警上路管事率

交管部门城区警力不足是一个基本事实,但在现有基础上如何科学,合理的调配警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的警力作用,建议相关部门应根据交通现状采取“高峰守点,低峰巡逻”的工作模式,既解决了交通高峰时期警力不足的问题,又科学地调整了工作时段,确保了其他各项工作有序运转。

3、加大整治处罚力度,开展城区交通综合整治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法规的规定,集中公安、交通、建设、行政执法、工商等部门人员,对城区道路交通进行综合整治,交警部门将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促使交通参与者守法出行,同时,积极配合行政执法、工商等部门,取缔非法占道经营和乱停乱放行为;配合建设、交通部门规范公交车停靠和出租车营运秩序,净化城市交通环境。

我市城市交通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4

深化交通投融资改革加快推进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摆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已成为各级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共识。近年来,我市交通系统按照省交通厅及市委、市政府要求,以高速公路、国省道、区域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初步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网络,有效推动了我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由于交通发展的适度超前要求,我市交通建设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拟建或在建的重大项目工程有嘉绍高速、绍诸高速、绍兴中心港、杭甬运河绍兴段、诸永高速诸暨段等,需要投入的资金多达上百亿,投融资成为我们交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市位于杭州湾南岸,是长三角南翼地区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长三角是目前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加强我市区域内以及与长三角城市群的联系,走区域合作的道路,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而要达到资源互补、市场互补的目的,实现良好的区域合作,就必须拥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作后盾;同时根据《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纲要》,绍兴要发展成为拥有百万人口的现代化生态型大城市,要由“山湖时代”转向“杭州湾时代”,实现“城市北进,旅游南延,沿江开发,多向拓展”的战略导向,也必须拥有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作后盾。因此,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深化投融资改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为我市交通跨越式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一、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本状况

截至2005年底,我市公路通车里程达4397.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78.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土地拥有公路53.3公里,每万人口拥有公路10.1公里;公路技术等级显著改善,等级公路达到4118.9公里,占总里程的93.7%;县乡公路里程大幅增长,县道达到1885.8公里,乡道达到1679.6公里,各占总里程的42.9%和38.2%,全市已完成3900公里通村公路的建设,同时对1987公里通村公路进行了路面硬化,准四级及以上公路通村率达92.8,路面硬化率达85.2。

航道、港口建设主要以建设杭甬运河绍兴段为重点,同时疏通、疏浚航道,修缮码头,提高航道等级、通航能力,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有了较大改善。

二、我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主要方式

交通基础设施的加快推进,建设资金缺乏始终是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为改变我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解放思想,破除体制障碍,开始尝试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我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方式大体如下:

1、依靠上级部门拨款,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项目主要依靠上级部门拨款。以市区为例,自1998年起至2005年底止,上级拨款项情况为:省交通厅拨款14902.80万元,用于31省道绍大线绍兴段、104国道东泾线、杭甬高速连接线、南连北建续建工程四条收费公路的建设;市财政局拨款58900万元,其中公益性项目拨款38300万元;收费公路项目拨款20600万元。

2、以交通投资公司为主体,向银行贷款,筹措建设资金。向银行借款是目前为止我市筹措交通建设资金的主要融资渠道。其中包括项目贷款(中长期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短期贷款)以及设立中外合作企业向外资银行贷款。

(1)项目贷款主要以收费公路为质押,向银行贷款,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流动资金贷款主要用于弥补一些非经营性项目的资金缺口。但目前按国家银监委的规定,基础设施型投资公司,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银行发放流动资金贷款,这给今后争取流动资金贷款带来一定难度。

(3)设立中外合作企业向外资银行借款。市交通投资公司通过在香港投资设立交通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与绍兴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中方出资为实物,即建成收费的104国道北复线)组建中外合作企业——绍兴四通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具备向外资银行贷款资格,由此向香港宝生银行上海分行借入1500万美元,用于104国道北复线的拓宽改造。

3、招商引资。甬金高速公路绍兴段的建设,是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较为成功的实例。我市交通投资公司通过与上海茂盛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组建了绍兴市甬金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项目业主。市交通投资公司实际投入资本金9000万元(协议应投入约2.9亿元,后股权转让退出),完成了27亿元多的建设项目。

我市城市交通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5

程向纵深开展的背景下,**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有关内容,于2008年5月至2008年7月期间采用日常检查、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辖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对医疗器械经营管理方面做了一些调研工作和初步的探索。通过对医疗器械监管工作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力求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管理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基本情况

1、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007年经营情况

我市目前正在生产的医疗器械企业共有16家。其中三类器械生产企业2家,二类生产企业12家,一类生产企业2家。截止到2008年7月1日,我市医疗器械零售企业一共是436家。2007年的经营情况见下表。

表1 **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007年经营情况

销售收入(万元)

利税(万元)

利润(万元)

07年1-12月

06年同期

增长率(%)

07年1-12月

06年同期

增长率(%)

07年1-12月

06年同期

增长率(%)

4784.3

43767.5247.77

215.58

151.6

372.8

1181.03

124.16

228.32、2007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发展情况

与2006年相比,2007年,我市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万元的医疗器械大型经营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但总数量不多。我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主营业务趋向于单一化。经营范围往往包涵较广,但实际经营过程中倾向于某一类产品的专营,比如三类的植入器材和人工器官,二类的口腔科设备及器具等。2007年,我市新增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企业6家,二类零售企业40家,主要经营品种都比较单一,规模不大,市场份额有限。

3、器械零售企业在乡镇、村覆盖情况:

我市医疗器械零售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全市目前有零售企业436家,已基本覆盖乡、镇、村。特别是乡镇器械经营企业和零售药店相结合,货源供应充分,完全能满足当地供求。

二、我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经营人员素质问题。

医疗器械行业对从业人员有特殊的要求,但从目前调研情况来看,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与国家当前对医疗行业要求相差甚远,我市很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缺少专业质量管理人员、维修人员,企业营销人员对器械基本知识也不够熟悉,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突出表现在企业法人及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售后服务人员对医疗器械监管法规以及基本业务知识了解掌握程度较低,尤其是企业法人和负责人,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对器械生产、经营及使用管理不重视,自身不学习,内部不培训。

2、企业随意增加变更人员和超范围经营。

新办器械经营企业刚开始人员配备较少,随着经营活动的发展,时间一长,企业的法人、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等关键岗位人员随意增加或变动,却不到药监部门履行相应增加或变更手续,造成企业实际人员与申办许可证时的人员档案严重不符。同时,部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超出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规定范围违法经营现象较为严重。伴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出现了这种情况:企业能和客户谈成什么就做什么,什么能赚钱就做什么,导致部分医疗器械企业超范围经营。

3、部分企业申办许可证,无经营活动。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属于项前置审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必须先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后,才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但实际上,由于经营企业申办《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实行低收费办理,办理过程中,只收取办证工本费10元,导致一部分企业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先办一个《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和工商《营业执照》,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资质。其是否真正经营,则是看以后的情况再说;甚至还有的企业只拿着一个《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未去工商部们申办《营业执照》,等有生意再说。在我局的监督检查中,全市436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中,目前发现有部分企业无经营活动。这样就导致了《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滞留在一部分企业中,缺乏监管及退出机制。

4、质量管理人员

形同虚设。

按照《安徽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现场验收审查标准》要求,器械企业必须设有取得医学、药学、机械、电子等相关学历的质量管理人,并要求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必须在职在岗。日常检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实际不在岗,有的临时通知质量管理人员来企业应付检查,有的则强调各种理由,推脱责任。但目

前现行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不在岗没有明确的处罚要求。

5、部分器械企业经营面积、仓库面积擅自降低缩水。

我市目前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销售对象主要是各级的医疗机构,企业大多采取上门推销的服务模式。这样对企业而言,固定的经营地址和库房对企业似乎形同虚设。因此,有部分企业在办理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以后,立即退掉部分或全部经营房屋或库房,或者有的企业将大的经营地改换成小的办公地点。我局日常监管或监督检查时发现部分器械经营企业存在面积萎缩,按原址无法查询,联系电话变为空号等等问题。以前验收合格的经营面积后来居然严重缩水,有的甚至将经营场所或仓库改作他用。

6、部分企业无库存产品,难以有效监管。

有些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是根据医疗机构采购要求,直接向生产厂家或外地经营企业订货后送往医疗机构,其本身无产品库存。企业的产品质量验收记录也不登记,产品及供应商资质不全,导致监管部门对企业经营产品的合法性难以判断。导致违法违规行为难查处。还有一些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异地设置仓库,当地监管部门对其经营行为难监督,违法难发现。

三、监管对策

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解决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用械安全。

1、提高认识,扩大宣传,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为提高器械经营企业的管理能力,药监部门要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培训、日常监督检查等方式,促使相关涉械人员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意识,自觉做到依法经营。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法制氛围。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不仅要重视岗前培训,也要强调日常管理中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相关人员的法规意识和相关专业知识技能。要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等器械法律法规,为这些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培训人员进行严格考试,避免培训流于形式,让从业人员真正掌握医疗器械管理基本规定,提高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2、严厉查处器械经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退出淘汰机制。

目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对经营行为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并没有明确要求建立强制注销的退出机制。建议监管部门在严厉查处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对多次出现违规行为以及软硬件条件多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建立强制注销退出机制,逐步淘汰不规范企业,同时逐步提高经营企业的门槛。这样既有利于净化医疗器械市场,又有利于规范企业的发展。

3、将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在职在岗情况纳入企业诚信档案。

现行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对企业质量管理人员不在职在岗问题没有做出明确的强制要求和处罚。有鉴于此,药监部门可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将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在职在岗情况纳入企业诚信档案内容,连续两次或几次以上检查时质量管理人员不在岗的企业将纳入黑名单。

4、严把器械经营企业准入标准,从源头控制提高企业开办条件。

目前,**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的市场准入标准是依照《安徽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现场检查验收标准》,在设施设备、机构、培训、人员、管理制度与记录,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档案、经营场所与储存条件方面做了明确规定。药监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和程序管理,确保企业开办验收时候软硬件条件的具备,从源头上把准器械经营企业的准入关。在企业申请开办时,要求企业必须与质量管理人员签订劳动部门认可的合同,从源头上控制住质量管理人员形同虚设的问题。

5、建立经营器械诚信档案管理机制,提高监管效能。结合诚信考评和年终安全分类等级,对辖区内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划分不同管理类别。对诚信意识差、安全风险大的单位,加大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对诚信守法、安全风险低的企业,减少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同时,建立卫生、医院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通报机制,真正把医疗器械经营使用行为纳入监管视线,防止出现监管盲区。

6、药监部门要完善医疗器械法规体系,规范医疗器械流通行为。

医疗器械经营与药品经营相比较,有着明显的不同。药品经营以门市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而大多数医疗器械公司一般是带着器械经营许可证以及相关的一些资质,拿着各种医疗器械的样品甚至图片到各医疗机构上门推销谈妥品种和价格后再提供实物。这种经营模式就要求药监部门制定出一整套适应医疗器械经营规律的监督体系来对应。为确保医疗器械安全有效,监管部门应完善相关法规,对保证医疗器械安全的主要制度、记录、票据及采购、销售、运输、管理等内容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杜绝挂靠经营、串货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提高使用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尤其要对基层医疗器械的物流配送做出明确规定,建立医疗器械物流配送的登记、限制制度,杜绝违法经营行为。同时针对不断暴露出的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使监管人员在医疗器械经营管理规律下有法可依、有据可循。对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规律及存在的问题要经常进行研究探讨,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从而确保将依法监管落到实处。

7、探索建立器械流通、使用领域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的医疗器械监管机制。

建立医疗器械经营信用体系,对信用较差的企业加大现场核查和监督检查的频度、力度。完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加强医疗器械再评价和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制度的建立,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生产经营违法记录与流通环节的监管措施相衔接,依法淘汰无法保证安全、违法情节严重以及过时的医疗器械产品。

我市城市交通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6

因打造阳光政府、规范政府、便民政府之需,近几年各类社会公开电话应运而生。这些公开电话的设立,进一步拓宽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渠道,在传递群众呼声和要求,及时为民排忧解难,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从社会公开电话资源利用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看,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有待进一步整合和优化。

一、我市社会公开电话现状与存在问题

据统计,我市目前设立各类公开电话近40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是综合类:主要以63312345市长公开电话为主,还有63396666机关效能投诉电话。

二是报警类:有110报警电话、119火警电话、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0急救电话、63323119森林防火电话等。

三是举报投诉类:有12315消费者举报投诉电话、12358物价投诉电话、96520运管投诉电话、96177烟草举报投诉电话、12365技术监督产品质量举报电话、63001900文化市场举报电话、63318301环境保护举报电话、63321110国土举报电话、63330456旅游投诉电话、96323农业执法电话、96196国税举报电话、96311药品监督举报电话、63322554计划生育举报电话等。

四是服务类:有__电话号码查询、96112气象查询电话、95598电力服务电话、12348法律服务热线、63362110农业技术服务热线、63331111城建服务热线、63324135自来水抢修电话、63322312煤气抢修电话、63323878有线电视维修电话等。

综观所有开通的社会公开电话,虽然相对独立,却又互相联系。每个公开电话受理电话数量有多有少,工作范围有大有小,但其工作的目的和宗旨是一致的,即接受社会监督、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勿庸置疑,它们在各自的岗位与领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工作实践中,还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开电话名目多、号码杂。除个别特殊号码外,多数不易记,市民难以区分专业电话功能;二是许多公开电话由于多种原因处于闲置状态,未得到充分发挥,造成资源浪费;三是公开电话多以个体存在,涉及范围广,缺少系统管理,对部分紧急或重要来电,缺乏必要的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以致贻误时机、恶化事态;四是公开电话个体之间缺乏联系,未形成合力、高效、快速的服务功能以及完善的联动机制,存在多头办理和重复交办,造成职能部门不必要的负担。

二、整合社会公开电话资源的必要性

首先,整合社会公开电话资源,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社会公开电话分属不同部门,占据着一定的资源,除个别应急常用电话以外,大多数公开电话处于半睡眠状态,一年也受理不了几个电话,造成资源闲置,达不到设立的初衷。整合社会公开电话,理顺机制,能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发挥最大功效,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其次,整合社会公开电话资源,有利于及时办理来电,有效保护市民利益。由于各类专业电话大多分设于各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举报电话难免要触及部门行业本身利益,为保护自身利益,对投诉电置之不理,结果导致部分市民电话石沉大海、永无音讯。整合后,通过部门行业外介质接受市民投诉与举报,及时办理市民反映的各类问题,避免部门利益保护,能有效维护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

再次,整合社会公开电话资源,有利于提高部门办事效率,提升政府形象。由于机制理顺,公开电话职责进一步明确细化,各公开电话各司其职,全社会形成一张纵横而下的“梳”状公开电话网络,办事效率将得到明显提高。整合后的公开电话,信息、人力集中以及渠道畅通,窗口、减压阀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并以快速、流畅、高效的.办事程序和办事效率,在市民心中赢得更高的满意度。

三、整合社会公开电话资源的几点思考

1、统筹社会公开电话,构建合理运作体系。要以“少设不可不设、合理快速有用”为原则,统筹组织社会各类公开电话,建立以市长公开电话为核心,运作

规范、处事迅速、社会信赖、群众满意的覆盖各领域的社会公开电话体系。充分利用市长公开电话的“三方通话”功能,做到投诉人、市长公开电话、应受理方直接通话,使投诉人与有关部门直接取得联系,少走弯路,提高办事效率。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电话制度建设。成立公开电话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加强沟通与交流,相互借鉴和学习好的经验与做法,促进和提高社会公开电话的整体水平。对一些重大或疑难问题,及时召开联席会议,召集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充分发挥公开电话的整体功效,使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妥善解决。围绕市长公开电话工作,建立完善的责任、职责等方面制度,使公开电话运作体系有章可循,规范操作。

3、加大协调配合力度,建立电话联动机制。社会公开电话分布在各个单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在实际电话受理中,有的来电往往涉及到数个职能部门或不属于自己工作范围,当需要政府指导协调或交其他单位受理时,应通过市长公开电话渠道,由市长公开电话出面沟通协调,明确各公开电话职责范畴,形成“政府负责、部门参与、统一指挥、协调配合”的联动机制,保证各社会公开电话之间的渠道畅通,使群众的投诉切实得到落实。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要使社会公开电话新体制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必须完善相配套的设施建设,有条件的话,可以采取集中办公模式,减少电话交叉投诉,便于各社会公开电话之间的相互协调。利用新技术开发智能软件,实现市长公开电话与各公开电话的联网,建立互动界面,使信息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共享。

我市城市交通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7

一、土壤耕作制度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截止到2008年年底, 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39.72万kW, 农用拖拉机保有量80093台,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50ps以上) 11605台, 小型拖拉机68488台;配套农具100371台, 其中大中型配套农具13219台;联合收获机971台, 农业机械已构成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农业机械品种、数量的迅速增长, 全市大豆、玉米播种, 水稻插秧, 大豆、水稻、玉米收获, 深松整地, 秸茬还田等机械化作业项目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农业机械化水平普遍提高, 机械耕地、播种、收获面积分别达到614、585、304万亩, 机耕、播种、中耕、收获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90.52%、86.37%、93.88%、44.93%, 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78.92%, 农业生产中80%以上的劳动量由农业机械承担。土壤耕作制度也随着农机化的发展逐渐发生着变化,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针对长期使用传统铧式犁产生新的犁底层问题, 结合我市的特点, 大力推广应用深松耕法, 传统耕法被彻底打破。深松耕法具有成本低、效益高、耕层深, 既不打乱耕层, 又能打破犁底层、蓄水保墒、增温放寒等许多优点, 深受农民的欢迎, 发展十分迅速。从1995年开始示范试验到目前的大面积推广, 深松整地由无到有, 面积在逐年扩大, 2008年达到252.5万亩, 占全年秋耕整地任务的41.12%。深松联合整地技术已被多数农户认可, 以深松耕法为主的土壤耕作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

二、发展趋势

土壤耕作制度 (或土壤耕作技术体系) 是在轮耕换茬基础上, 以深松整地为核心, 与作物种植制度相适应建立的一系列连续、配套、科学的土壤耕作措施的合理组合。为种植制度中每个作物创造较适宜的土壤环境, 既满足作物高产的要求, 又能低耗高效。如果深松整地上不去, 科学的耕作制度就建立不起来, 农业的旱涝风险就在所难免, 特别是通过大型机械深松作业, 彻底改变了土壤耕层构造, 有效地调节和控制土壤肥力, 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深松整地, 可以在不打乱土壤耕层的前提下, 打破犁底层, 加深耕层, 扩大“土壤水库”容量, 改善耕地的理化性能, 增强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从我市多年的实践看, 用大型农业机械进行深松整地, 能把耕层由现在的12~15cm加深到25~45cm, 表土耕层每加深1cm, 每亩可以增加2t蓄水能力, 储存3mm降雨, 一次降雨40~50mm地表也不会有明水。尤其是在秋季整地, 可以接纳秋冬降水, 避免春季气候干燥期动土, 能有效地解决我市十年九春旱问题。因此, 建立土壤耕作制度是在新形势下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

全市各级农机部门经过多年实践, 探索出了适合我市旱作农业特点的新的土壤耕作制度。这些经验和做法可以概括为:“以深松为基础, 以少耕为原则, 以蓄水保墒和提高地力为核心, 实行深耕、免耕、浅耕相结合, 松、翻、耙 (旋) 、碎茬技术组合应用的‘三·三’土壤耕作制度。”这个土壤耕作制度在实际应用中, 主要是充分利用深松后效, 实行一年深松、一年免耕 (原垄种) 、一年浅耕 (耙、旋、浅翻) 作业, 实现耕地三年轮耕一遍, 作物三年轮作一遍的农艺要求, 达到蓄水保墒、增强地力、抗旱抗涝的目的。从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发, 全市在推进土壤耕作制度方面, 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1.根据自然条件和土壤特点, 有重点地建立完善土壤耕作模式。全市县、乡、村都要在《黑龙江省土壤耕作模式》的基础上, 建立适合本区域特点的土壤耕作制度。制订合理土壤耕作制的原则是:①根据作物特性, 前后茬作物间的关系和农耗期水、肥、病虫害、杂草等情况, 合理安排耕作措施的程序、时间、深度、使用方法和农具。②根据气候、地形和土壤特点, 针对性采取适宜的耕作措施, 以趋利避害。 (3) 在为作物创造适宜土壤环境的前提下, 尽量采用联合作业, 以减轻多次作业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减少能耗, 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应体现为:干旱地域, 年降雨量少, 气候干燥, 旱灾频发, 要以抗旱保墒为重点, 建立残茬覆盖、免耕播种, 中耕深松、药剂灭草, 伏秋松耕、整地压实的土壤耕作模式;平坦易旱区, 要以蓄水保墒为重点, 建立秋耕整地、少耕深松, 抢墒播种、中耕灭草, 轮耕轮作、深浅免耕结合, 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土壤耕作模式;冷凉低湿易涝区, 地势低洼, 土壤粘重通透性差, 旱涝交替发生, 要以散墒增温为重点, 建立早春耙地散墒增温, 平翻深松渗水散墒, 全方位深松通透排水, 鼠道深松排水治涝, 心土耕作改良土壤, 大垄台田增温防涝的土壤耕作模式;盐碱地域, 耕层内盐碱度高, 土壤瘠薄, 要以改良土壤为重点, 建立浅翻深松加深耕层, 中耕深松盐碱下渗, 心土耕作改善结构, 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土壤耕作模式;丘陵漫岗区, 坡耕地多, 水土流失严重, 要以水土保持为重点, 建立等高耕作、横坡打垄, 间隔深松、带状耕作, 垄作区田、沟间筑埂, 蓄水聚肥、集土免耕的土壤耕作模式;水田地区, 要以节水灌溉为重点, 激光平地、扩大规模, 原茬泡田、搅浆整地, 间隔深松、防淤治涝, 翻旋结合、整平耙细的土壤耕作模式。在建立土壤耕作模式的同时, 建立起“三·三”土壤轮耕制度, 研究有效的机制, 推动“三·三”轮耕制度的落实和秋整地工作的开展。

我市城市交通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8

【关键词】某单位男性职工;体检;血脂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86-01

人体血浆中TC、TG和各种脂蛋白含量高于同龄正常值者均称高脂血症。高TC血症和高TG血症均属于高脂血症,既可表现为单纯高TC血症或单纯高TG血症,也可表现为高TC血症合并高TG血症的混合型高脂血症。血脂异常因能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而备受关注。

1 材料与方法

统计对象为2012年12月在我院健康查体的某单位272名男性职工。受检者空腹(禁食8小时以上)抽取静脉血,肝素钠抗凝,2h内离心取上层血浆。用德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TC、TG,试剂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采用酶比色法。

2 结果

正常值判定按照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TC>5.2mmol/l,TG>1.7mmol/l,按照此标准,单纯高TG血症67人,约占24.6%;单纯高TC血症26人,约占9.6%;混合型高脂血症52人,约占19.1%;综上血脂异常者145人,血脂异常率约为53.3%。通常将高脂蛋白血症分为Ⅰ、Ⅱa、Ⅱb、Ⅲ、Ⅳ、Ⅴ等六型,除Ⅱa外都有高TG。高TG血症划分为四种水平,正常水平为1.7mmol/l以下,临界水平为1.7mmol/l-2.2mmol/l,高水平为2.2mmol/l-5.6mmol/l,极高水平为>=5.6mmol/l。根据此标准统计结果为:处于正常水平的205人,占75%;处于临界水平的17人,占6.3%;处于高水平的43人,占15.8%;处于极高水平的7人,占2.6%。

3 讨论

3.1 人体脂类代谢是以肝脏为中心,以外源性脂类代谢和内源性脂类代谢形式进行[1]。外源性甘油三酯来自食物,消化吸收后成为乳糜微粒的主要成分。内源性甘油三酯主要由小肠和肝合成,构成脂蛋白后进入血浆。任何甘油三脂来源过多或分解代谢障碍或两者兼有均可引起高甘油三脂血症。高TG是CHD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严重的高甘油三脂血症可产生脂血症眼底改变及引发急性胰腺炎。引起高甘油三脂血症的原因有:生活方式:肥胖、超重、活动量少、吸烟、嗜酒、进高碳水化合物过多;疾病原因;糖尿病、慢性肾衰、肾病综合症;药物影响:如可的松、雌激素等;遗传因素。血浆胆固醇浓度受多种因素的调节,高热量、高脂、高饱和脂肪酸饮食促进胆固醇的合成,使其血浓度升高。饥饿、低热量饮食或肝吸收胆固醇较多时,可抑制羟基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活性从而减少胆固醇合成。饮食中含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磷脂酰胆碱合成,提高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生成较多胆固醇酯,使血浆胆固醇降低。食物中的纤维素可减少胆固醇吸收,阻止胆酸盐肠肝循环的药物可降低血浆胆固醇[3]。随着现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质增加,进而由肠粘膜吸收入细胞及血液循环的脂质增加,肝脏负担加重,久而久之脂类代谢紊乱。脂蛋白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高脂蛋白血症和AS[1]。该单位收入可观,生活富足,摄入热量较高,脂类代谢紊乱较严重。

3.2 高脂血症的治療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这里仅讨论非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是非药物治疗的重要防治措施。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食用植物固醇,增加纤维性食物,加强运动,降低体重[2]。鉴于该单位体检者均为男性,故建议不吸烟,少喝酒,加强身体锻炼,控制体重,控制腰围,减少腹部脂肪,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降低血脂。定期健康检查及早检出血脂异常者,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2] 周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2004:126-134.

我市城市交通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9

一、基本情况

多年以来,我市印刷业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2003年市新闻出版局成立后,把发展印刷业作为带动整个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组织人力进行大量的调研和论证,采取走出去参观,引进国内龙头印刷企业来吉考察等办法,积极扶持我市印刷业发展。同时,省新闻出版局对吉林市印刷业发展也给予了许多政策上的倾斜,提出了在吉林市建设辐射全省乃至东北亚的印刷基地的发展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印刷业状况有所改观,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一是以充分的市场调查为依托,积极为各县(市)区牵线搭桥,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先进印刷企业来我市投资建厂,目前,福建亿龙彩印已在我市舒兰投资亿元建厂。今年5月可建成投产;二是整合内部资源,通过组织业户走出去参观学习,促使经营者转变营销理念,由“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由“等、靠、要”向“谋、抢、创”转变。2003年以前,我市印刷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整个行业中没有一台四色印刷机,到2011年底,我市已经拥有各类四色印刷机30多台,还有几台是进口设备,同时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基础数据

吉林地区共有登记在册印刷企业255家,其中市区209

1家,外县(市)46家。一年以前,通过对157家印刷企业产值、利税、从业人员等方面的调研,数据汇总情况如下。

1、产值。2011年印刷业产值2.8亿元(其中:包装装潢印刷业产值1.6亿元,主要以纸箱为主,占总产值的54%;出版物印制业和其他印刷品印制业产值1.2亿元,占总产值的46%)。产值超千万的企业有3户,占1.9%;产值超500万的有4户,占2.5%;产值100-500万之间有20户,占12.7% ;产值50-100万之间有21户,占13.4%;产值低于50万的有112户,占69.4%。

2.利税。2010年上缴利税为665.6万元(其中:国税482.1万元,地税183.4万元)。利税超过50万有4户,利税10-50万有8户,利税不足10万元有145户。

三、市场分析

印刷业中,包装印刷始终是发展最快、利润最高的领域。其中,制药和食品业又是利润较高的行业。而制药和食品行业又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特别是省政府已经把吉林市作为全省重要制药基地,我市食品、药品两个行业发展非常迅速,2006年,我市这两个行业的产值之合为114亿元,2008年为216亿元,2010年就达到了351亿元。平均年增幅超过50多亿元,由此可见我市包装印刷市场需求空间增幅的巨大。

以2010年为例,我市食品、药品两个行业总产值合计为35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制药企业22家,年产值为50亿元;

2000余家食品生产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263家,年产值约301亿元。这两个行业是包装印刷需求较大的行业,按包装印刷产值占总产值10%(其中制药行业占制药总产值13.7%)计算,每年我市包装印刷产值至少为35亿元。另外,正在建设中的亚洲最大的中新食品区项目,现已率先投资建设了100万头生猪生产项目,从饲养到餐桌,建成运营后将需要更大量的包装印刷品。

除了包装印刷外,我市书刊印刷潜力也很大。吉林省是出版大省,印刷小省,我市有《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求医问药》、《短篇小说》等多家知名期刊;拥有多所大中专院校,学校每年自编教材很多,需要大量的学生用书;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画册、内部资料印刷品也在逐年增多;另外,在省新闻出版局的规划中,已经将吉林市作为发展印刷业的一个重要基地。吉林人民出版社、东北师大出版社、长春出版社、吉林教育出版社、吉林科技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等省内知名出版社承诺,只要吉林市建立印刷园区或基地,出版社的书刊印刷将由吉林市承印,几家出版社年产值保守估算约8亿元。

上述两类印刷行业,每年均有35至45亿元的产值空间,但90%以上活源都外流了,我市只能承揽外包装等最低端纸箱印刷活源和少量食品包装印刷活源,产值仅为1.4亿元。

四、主要问题

1、缺乏先进管理模式及开拓进取精神。企业经营者大多思想保守,小富即安、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对市场发展前景持观望态度,缺乏市场开拓信心和勇气。大多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内部管理实行“一言堂”,从采购—生产—销售到设计—排版—印刷,几乎都是老板自己亲历亲为,缺少团队合作意识。

2、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市场占有率低。我市印刷企业200余户,数量多、质量差。由于历史、资金等制约因素,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小,生产能力差,技术、设备落后,效率不高。行业缺少龙头企业拉动,未形成集群效应。全市印刷业中产值超千万的仅有3户,超500万的4户,市场占有率低,在行业中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无法拉动全行业整体发展。

3、缺乏专业分工,企业经营模式单一。我市印刷企业,几乎都是“小而全”,没有“专、特、精”企业。一个印刷活,不讲分工协作,不讲专业分工,自己家从设计、排版、印刷一条龙,哪个环节都能干,哪个环节都干不精。

五、对策措施

1、树立“大印刷”产业发展观。把吉林市印刷业放在省内、东北亚大格局中去考虑,深入研究东北地区印刷产业发展格局,突出地域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整体意识,强化专业分工,加强信息沟通,深化与兄弟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主动完善产业链,寻找发展机会,规避竞争风险。

2、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我市印刷企业总量不少,但真正具有规模的几乎没有,这是制约我市印刷业整体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要积极引进像福建亿龙彩印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动全行业的快速发展。

3、谋划建设印刷园区。集群式发展是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标志。我市也将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对全市印刷业进行产业调整,积极做好“印刷工业园区”项目的引进,结合实际制定发展规划,为企业做大做强创造良好条件。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对现有印刷企业清理、整顿,重新登记,把现有规模小、处于恶性竞争状态或“休眠”状态的企业淘汰出局,新批企业一律进入园区。

4、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市新闻出版局及相关部门要为印刷企业与制药、食品等行业提供服务平台,实现供需见面,以促进本市包装装潢印刷活源尽可能留在本市,缩小生产半径。同时,把印刷业作为政府重点扶持的行业。

吉林市新闻出版局

我市城市交通现状的调研报告 篇10

一、全市个体经济发展现状

1、基本概况及行业分布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全市拥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22556户,分布在14大行业。其中,户数最多的是批发零售业,有9916户,占全部个体经营户总数的44%;其二是交通运输业5579户,占24.7%;其三是工业2309户,占10.2%;其四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117户,占9.4%;其五是住宿餐饮业1977户,占8.8%。以上五大行业合计户数占全部个体经营户的比重达到97.1%。

2004年末,全市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为38498人。其中,从事批发零售业的人数最多,达14896人,占个体户全部从业人员的38.7%;其次是交通运输业5911人,占15.4%;其三是工业6191人,占16.1%;其四是住宿餐饮业5236人,占13.4%;其五是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3980人,占10.3%。以上五大行业合计从业人员占全部个体户从业人员数的比重达93.9%。

2004年末,全市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87亿元,其中,资产最多的是批发零售业,拥有固定资产10918万元,占全部个体户固定资产原值的28.2%;其二是交通运输业,拥有固定资产8204万元,占21.2%; 其三是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5917万元,占15.3%;其四是工业5802万元,占15%;其五是住宿餐饮业5789万元,占15%。以上五大行业固定资产合计占全部个体户固定资产总额的比重达94.7%。

根据以上个体经营户的户数、人员和资产数据可以看出,**市个体户所从事的经营活动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工业、住宿餐饮业和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

2、主要经济指标及行业分布

2004年,全市个体经营户共实现营业收入20.89亿元。其中,营业收入最多的是批发零售业,为11.11亿元,占个体户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达53.2%;其二是工业,营业收入为3.36亿元,占16.1%;其三是住宿餐饮业,营业收入为2.15亿元,占10.3%;其四是交通运输业,营业收入为1.85亿元,占8.9%;其五是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为1.44亿元,占6.9%。以上五大行业合计营业收入占全部个体户营业收入的比重达95.4%。

2004年,全市个体经营户共缴纳各项税费5520万元。其中,缴纳税费最多的是批发零售业,缴纳税费2156万元,占全部个体户缴纳税费的比重达39.06%;其二是交通运输业,缴纳税费1500万元,占27.2%;其三是工业,缴纳602万元,占10.9%;其四是居民服务及其他服务业,缴纳474万元,占8.6%,其五是住宿餐饮业,缴纳457万元,占8.3%。以上五个行业合计缴纳税费占全部个体经营户缴纳税费总额的比重达94.06%。

3、个体经济区域分布

全市个体经济从规模和效益看,都呈现出以城区为中心,逐渐向周边乡镇扩散的局势,这与全市人口总规模和经济总量分布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从户数看,舞阳坝办事处5015户,占22.23%;小渡船办事处3046户,占13.5%;六角亭办事处2550户,占11.31%;三个办事处个体户数量占个体户总数的47.05%;龙凤镇、崔坝镇、板桥镇共有个体户3191户,占14.1%;其余10乡中个体户户数排在前五位的是屯堡、白杨、芭蕉、红土、盛家,分别占6.2%、6.1%、5.7%、3.7%、3.7%。从年末从业人员看,舞阳坝办事处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10060人,占个体户全部从业人员的26.1%;小渡船办事处6574人,占17.1%;六角亭办事处4473人,占11.62%;三办合计占总数的54.82%。龙凤镇、崔坝镇、板桥镇个体从业人员4797人,占12.5%;其余10个乡中个体户从业人员排在前五位的是芭蕉、白杨、屯堡、红土、盛家,分别占5.2%、5.2%、4.8%、2.9%、2.8%。再从个体户经营收入看,舞阳坝办事处个体户经营收入为46772万元,占22.4%;小渡船办事处33675万元

**市个体经营户总数中,9186户没有办理营业执照,占全市个体经营户数的40.7%。说明个体经营户法制观念淡薄。这也是造成户均提供税费低下的主要原因。五是发展意识不强。个体经济在经营中普遍存在盲目性,短时间内什么赚钱大家就一蜂窝的都去干那个,缺乏长远计划和安排,发展意识不强。六是社会服务体系不配套。目前个体经济的行业引导、科技培训、信息咨询等社会服务体系十分缺乏。乡、镇、办以及下面的社区、居委会只是搞什么调查或收取什么费用的时候到个体户那里去,平时很少光顾,谈不上什么指导。有关部门对发展个体经济说的多、做的少、虚的多、实的少,支持关心不够,任由他自生自灭。七是个体经济资金不足,在融资上困难重重,资金问题仍然是制约个体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八是违法经营、占道经营严重。一些个体经营者素质低下,违法经营、占道经营,干扰了正常的经营环境,影响了市容市貌。

四、促进个体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对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据有关资料表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的温州形成了以“效率”、“商机”为核心的时间观;“不怕吃苦,只要有钱赚就做”的价值观;“不分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只要有工作就干”的就业观;“人人想当老板,争当老板,人人都有创业冲动”的创业观。她们成为温州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巩固国有(集体)工商企业民营化改革成果,推进各类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应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投资理念、创新就业理念、创新管理理念,引导个体私营业主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出过去的行为模式,寻求新的发展。认真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用“放水养鱼”等优惠的政策激励个体户发展,同时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鼓励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自我创业。

2、进一步营造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宽松环境。经济发达地区经验表明:人才跟着环境走,资金跟着人才走,栽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硬环境上,继续搞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美化自然环境,使投资者有一个好的发展平台。在软环境上,政府及其各个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想投资者之所想,急投资者之所急,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同时强化服务,坚决走出“管理就是收费罚款,收费罚款用来养人,养人继续收费罚款”的怪圈,真正做到“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收税,你有困难我帮助”。建立和丰富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的投资者提供各类信息,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挂钩,将最新科研成果、有价值的投资项目及时向有关企业和投资者推荐。

3、加强引导,促进传统的“松散小”型的个体经济向现代化的龙头型、集团化、规模化转变。要使个体私营经济具有较强的发展生存能力、适应市场竞争,要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在市场机制的框架内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自我规范、自我完善、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要引导个体业主克服“小富即安”、“小功即满”的思想,改变“跑单帮”、“自己做事自作主”的经营理念,在业主自愿的情况下通过合作、联合、实行股份制等合理方式实现企业凝聚,形成规模化的民营经济实业群体。甚至可以鼓励个体私营业主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实施低成本扩张,淘汰弱者,壮大强者,增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后劲和活力。在产品质量上,引导个体户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在行业布局上,引导个体户由重复经营向特色经营发展,鼓励个体户逐步扩大规模,培育产业集群,总体提升竞争力。同时进一步放宽准入市场,拓宽个体经济的发展空间。认真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用“放水养鱼”等优惠的政策激励个体户发展,同时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鼓励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自我创业。

4、积极推行依法治理,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依法保护个体经营户的合法权益,坚决打击走私贩私,制假售假和欺行霸市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对“吃、拿、卡、要”等行为要坚持打击。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三乱”行为,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为个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上一篇:安全目标完成效果评估报告下一篇:产品工装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