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共8篇)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篇1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文/肖上贤
摘 要:社会信用体系是促进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本文结合现阶段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建议。关键词:信用 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服务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proposal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in China Abstract:Social credit system is 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moting normal operation of market economy, is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market economy.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in our country is still in the first stage, There is a series of questions,such as laws and regulations is incomplete,lack of overall planning,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imperfect.This paper focus on these problems, put forward some development proposals of social credit system construction in china.Keyword:Credit Social Credit System Credit Services
一、引言
信用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在经济、社会交往中的诚实信任。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信用的经济内涵不断丰富,在商品经济时代,商业信用起着主导作用,信用关系主要体现为债权债务关系,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时代,信贷信用和消费信用逐步成为现代经济活动中最重要形式,信用活动逐步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社会信用体系是由各种信用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逐步融合形成一个统 1 一的体系,其本质是促进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生态环境,包括社会信用制度、社会信用服务和社会信用活动三部分。它以信用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信用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合法有效的信用信息为基础,以解决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为目的,使守信者受到鼓励,失信者受到惩罚,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和效率。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至此,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二、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取得了不少成就,主要表现为:第一,制定了一些行业性和地方性法律法规;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成就,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已成功建立,部分行业和地方也建立了信用信息系统,并且部分行业之间实现了信用信息共享;第三,信用服务市场格局初步形成,涌现了一批信用服务机构,信用产品不断丰富。但总体来看,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1、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不健全,尤其是全国性法律法规尚未建立
虽然目前一些行业和地方已制定了相关的信用法律法规,但整体来看,覆盖面有限,全国性的专门的信用法律法规尚未建立。目前中国涉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立法散见于《刑法》、《民法通则》、《合同法》、《证券法》、《保险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虽然这些法律法规有从不同的角度对信用行为进行规定,但由于较为零散,且深度和广度不够,均很难形成明确的法律制度和约束机制。更重要的是,对于信用信息采集与评价、信用信息使用、信用市场监管以及信息主体权益保护等方面尚无明确的法律法规,从而导致信用信息开发程度较低,信用服务机构不能依法对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使用,也无法为社会提供有效的信用服务,严重制约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2、缺乏统筹规划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已充分认识,但却缺乏统筹规划,对于建设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缺乏统一认识,譬如社会信用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到底是什么?建 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社会信用体系到底要建什么?应采取何种模式建设?建设方法和步骤是什么等等。虽然目前行业和地方纷纷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呈现出表面繁荣的局面,但由于统筹规划的缺失,行业和地方的作用和分工不明确、信息系统运行效率低下、信用数据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3、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信用信息数据涵盖范围有限,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
社会信用信息涉及金融、经贸、财税、工商、物价、公安、海关、司法、质监、劳动保障、环保和住房等一系列行业,目前中国有一些行业尚未建立信用信息系统,导致部分行业信用信息的缺失。此外,从已建立信用信息系统的行业来看,除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覆盖了所有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信息之外,其他行业的信用信息基本只局限于执法信息层面,信用信息数据涵盖范围有限。更为重要的是,信用信息分散在各行业,互相割裂垄断,尚未建立合理有效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共享平台。
4、信用服务机构规模较小,实力较弱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先后成立了一些民营征信机构,一些外资征信机构也开始在中国开展业务,截至目前,中国从事信用评级、信用征集与调查的信用服务机构大约有100家。但总体来看,这些机构规模普遍较小,实力较弱,从事综合性业务的机构较少。
5、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信用管理人才匮乏
目前中国信用体系建设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对信用管理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然而中国虽然已经建立了一批征信机构和信用评估机构,但大部分的企业没有自己的信用管理部门,再加上高等院校也较少开设信用管理课程,导致信用管理人才(包括监管人才和市场各参与主体人才)严重匮乏,严重制约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三、加快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
1、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的需要
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二五”期间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攻方向,扩大内需为未来五年的首要任务。
扩大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点,一方面就是要促进居民转变观念,提高信用消费的比重,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大企业信用销售规模。信用消费可以促使消费者将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消费,实现消费规模的扩张;而信用销售所具有的延期付款或分期付款的特点,可以使得企业提前实现销售、锁定目标市场,进而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最终在宏观上带来内需的扩张。信用消费和信用销售作为当前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交易的两种重要形式,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信用销售是信用消费的重要支撑,信用消费又对信用销售起着重要拉动作用。只有通过加强和提升企业和居民的诚信意识,才能有效推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开展信用销售和信用消费,从而有效地扩大内需,实现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目的。
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保障信用交易的实现,从而有利于扩大信用交易规模,带动经济增长,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良好的支撑。
2、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1)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安排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社会信用体系作为一种信息共享机制和有效的社会机制,通过对失信行为的记录、揭露、信息传播和预警,解决经济社会中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惩罚和警戒失信行为,褒扬和奖励守信行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当前,在各种经济活动中,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偷税漏税、走私骗汇屡禁不止,商业欺诈、逃废债务现象严重,财务失真和假账假票等问题比较普遍,建筑工程招投标弄虚作假、权钱交易滋长蔓延,非法经营问题突出,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稳定和发展,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护群众权益,推进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4 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改善发展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
假冒伪劣和违法违约不仅影响社会信用环境,甚至会破坏国家对外形象,影响到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在客观上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和谐社会是诚信社会。诚信是社会合作、社会团结和社会和谐的基础。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无信为忧”的社会氛围,可以提高社会诚信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3、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扩大对外开放的迫切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之下,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世界各国已被紧密的连成一个整体。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逐步与世界接轨,中国企业也不断走向国外,开拓国外市场,开展跨国经营。
虽然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管理体制不断规范和完善,初步建立起了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惯例的涉外法律体系。但是由于产权不明确、法制不健全和信用体系不完善等原因,还难以实现与国际的有效接轨。同时,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市场中的失信现象,如单方毁约和商业欺诈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影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推进,也影响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
因此,中国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在国际竞争中立足和发展,就需要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信用体系,逐步优化经济环境,促使中国企业树立强烈的信用意识,使其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拓展国际市场,使中国品牌、中国文化和中国价值观走向世界。
四、完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建议
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国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较为完善的国家都建立了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规,不仅法律法规的种类多,而且涉及的范围也很广。例如,美国制定了16部法律法规来规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5 涉及信用信息采集、加工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然而中国至今还没有专门的、全国性的信用立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应加快信用立法,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规体系。
在具体法律法规上,应尽快推出《征信管理条例》,同时加快《政府公共信用信息开放条例》、《企业信用征信管理办法》、《个人信用征信管理办法》、《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企业信用评估管理办法》、《不良信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征信行业发展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制定。
在进行社会信用立法建设时,还需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政府行政信息公开与保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二是处理好商业秘密与公开信用信息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消费者个人隐私与公开信用信息的关系。
2、完善监管体系
首先,为了切实履行政府对于信用体系建设所承担的职能,应加强总体协调与指导,尽快建立各部门分工明确的管理体制,落实相关职能与任务。考虑到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制度保障工作,涉及到金融、商贸、税务、海关和质监等多个部门,亟需打破各种利益壁垒。建议尽快明确信用服务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建立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同时对所有从事信用服务的机构实施特许经营,明确特许经营范围,建立市场准入机制,以规范信用服务机构的发展。
其次,尽快组建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自律作用。
第三,加大对失信行为信息的披露,建立不良信用信息目录,建立黑名单制度,逐步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3、完善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共享机制和共享平台(1)加快行业信用建设
各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务院职能分工与行政管理的实际情况,根据完善行业信用信息资源的需要,加强统筹规划,编制行业信用信息目录,明确本行业信用信息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将相关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工作,纳入电子政务建设规划。对于已建立全国统一的执法信息系统的部门,要继续完善整合本行业在监管过程中产生的信用信息;对于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执法信息系统的部 6 门,要加大建设力度。
(2)初步建立行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共享平台
建立信用信息目录,制定信用信息采集标准,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鼓励部门间开展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加强互联互通,整合各行业的信用信息资源,初步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制度与共享平台。信息需求紧迫的行业或重点领域先行试点,积极探索数据交换、信息共享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3)促进地方信用体系建设
一方面,充分调动地方各部门的积极性,探索行之有效的合作路径,形成地方信用体系建设的合力,促进地方信用体系建设快速、高效发展。另一方面,加强与行业信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之间的衔接与信用信息共享,避免信用信息封锁和重复建设。
(4)加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通过多种渠道,按照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加强对已取得工商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但尚未与银行发生贷款关系的中小企业(不包括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的征集,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5)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加大农村地区信用宣传力度,将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作为加强政银合作,创新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助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农户信用评价工作为切入点,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系统,着力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4、完善市场体系
(1)加快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机构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较高执业水准、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市场公信力的信用服务机构,依法自主收集、整理和加工信用信息,同时开展多种专业化征信服务,推动信用交易的发展,提高全社会防范信用风险的能力。
一方面,政府各部门切实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加大信息的公开力度。信用信息市场化是征信机构发展的客观基础,是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必 7 由之路。为此,政府部门应加快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推进信用信息的公开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的信用数据向合格的征信服务机构开放,以支持社会征信服务行业低成本、高效率的获得信息资源。
另一方面,发展跨地区、跨行业的信用服务机构。鼓励信用服务机构进行跨地区和跨行业发展,各级政府要进行必要的投资,制定有关政策,引导信用行业的均衡发展,形成合理的行业结构。
(2)扩大产品使用范围
推进信用征信产品的市场培育和有效使用。信用征信产品的广泛有效使用是推进信用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各有关部门应通过法规和政策来积极引导全社会对信用服务的需求,对一些行业的市场准入要有提供信用产品的特殊要求,逐步推广使用信用征信产品,加快培育征信产品市场。例如,近几年可以重点引导政府采购、住房公积金贷款、政府投融资项目招投标、个人求职、租房、公务员录用、评奖评优、登记注册、资格资质认定、行政审批、领导干部公选和公务员考核等领域市场准入对信用产品的需求。
5、加大信用管理人才培养力度
信用服务具有智力密集、技术密集、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事业的推进,社会对于信用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应通过在高等院校设置信用管理专业等措施,有针对性的加大信用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未来我国信用管理人才的培训方向至少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就是公共信用管理人才;另一个层面是企业信用管理人才。公共信用管理人才主要是社会行政管理,包括信用监管、信用法律和社会学之类;企业信用管理人才包括银行、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等所需的高端信用管理人才。
6、建立健全信用思想教育体系
一方面,加强信用思想教育,统一认识。通过在学校开立信用管理课程、编写信用知识读本、举办信用知识培训和考试、组织信用宣传下乡以及新闻媒体宣传和引导等多种形式,持久、广泛和深入地开展信用宣传教育活动,建立信用普教机制和信用文化宣传长效机制,增强社会信用意识,统一认识,最终形成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的良好社会信用环境。同时将信用思想教育工作纳入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以此来调动政府在信用思想教育体系中的 8 积极性。
另一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和警示教育活动。为加强社会对失信惩戒的认识,营造“失信为耻”的社会观念,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前市场经济中较为突出的问题,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和警示教育活动。现阶段可重点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质量、环保、住房、进出口和食品药品等领域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和警示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刘袁胜:社会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6月
[2] 龙海明,凤伟俊: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信用信息共享模式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57-60 [3] 于春梅: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10月 [4] 杨德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与金融风险防范[D],黑龙江大学,2005年12月 [5] 庄毅:论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对“执行难”问题的破解[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3月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篇2
1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现状与特点
1.1黑龙江省的老龄化速度在不断加快
2001年、2005年及2008年黑龙江省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分别为6%、7.58% 和9.2%,这说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进一步加快。 根据现在的增长速度(年均约6.8%),2015年,全省老龄化人口总数约占到17.25%,到2040年,老龄化人口总数甚至将达到30%。
1.2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较为明显
黑龙江省农村的老龄化人口数目比城市的老龄化人口数目少很多,而这与全国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的特点完全相反。在这种情况下,黑龙江省需根据自身老龄化趋势对养老体系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而且,本省内在大多数资源型地区的老龄化人口数目明显较多,如伊春和大兴安岭,这些地区面临资源枯竭的大难题,地区青壮人口不断向其他地区转移,致使老龄化加重。通过对老龄化人口的性别比对发现,老龄化人口中女性要高于男性。因此,加强本省的养老体系建设,必须要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进行黑龙江特色的养老体系建设。
1.3老年人口的内部年龄结构渐趋高龄化
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省人口平均寿命大大延长,全省老年人口中,65~69岁的占23%,70~74岁的占20%,75岁及以上的占21%。与2001年相比,65~69岁的比重下降10.3%,而70岁以上的上升了10.3%。
2黑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养老服务机构供需失衡
在黑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养老机构的发展与老龄化人口数目的增长呈现出了明显的不协调。调查显示, 黑龙江省各类养老机构约有1 600所,共有床位近11万张,也就是说,在全省的老年人中仅有2% 的老年人口能够有一个养老床位, 这远低于国家所要求的3%~5% 的要求,造成了养老服务体系供不应求的局面。但在这种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下,仍有许多家养老机构的床位空缺,造成了供需失衡的局面。这是因为在社会养老体系的发展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极端状况,多数老年人口更倾向于各项服务指标相对良好的公办养老机构,而对民办养老机构则因其消费高或是服务水平低,使老人望而却步。另外,一些非营利性的福利机构往往只接收当地人,这给其他机构带来了许多负担。
2.2养老服务人员供需失衡
随着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现今的社会养老体系中,存在着养老服务人员缺失的问题。目前,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多为下岗女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普遍存在着年龄大、文化水平低和专业素质差等问题,虽然在入职前会经过一定的护理、专业知识等的培训,但是这些人员根本不具备为老年人服务的能力,尤其是在精神层面上。随着志愿服务群体的出现,对社会养老服务人员的缺失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这些志愿服务者主要是由社区居民和在校大学生组成,但是,这种组织活动尚未体系化、制度化。
2.3养老服务内容供需失衡
黑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服务内容多是针对老人的饮食、住宿、护理以及就医等方面进行主要管理,对于老年人的精神层面的服务几乎没有,这就使老年人情感需求与养老服务内容严重失衡,极易导致老人情感空缺、内心寂寞,甚至引发一系列的老年人安全事故。某些养老机构把老年人限制在机构内部,严禁老人随意出入,这虽然能减少老年人意外事故的发生,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老人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伤害,造成了老人无法融入社会的现象, 甚至造成老年人习惯性地疏离社会。因此,在社会养老体系的发展中,应该在保证基本的养老服务前提下,进一步加强老人情感护理等精神层面上的发展。
3对建立健全黑龙江省养老体系的建议
3.1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加强社区养老机构建设
在进行养老体系建设时,民办养老机构随之涌现,民办养老机构的出现为黑龙江省的养老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减缓了政府的压力,为许多老年人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因此,黑龙江省制订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鼓励并支持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发展。《黑龙江省加快发展民办福利机构的意见》这一文件的颁布,为民办福利机构的建立提供了很大帮助,从用地用房、税收减免、资金支持等多个方面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建立给予了支持。2011年,黑龙江省出台了《资助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民办福利机构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帮助,改善了民办福利机构的基础建设和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了老年人的餐饮水平。另外, 省内各地区的民办福利机构对管理模式做出了新的探索,各地结合地区实际形成符合当地特点的经营模式。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机构快速发展,甚至是超过了公办养老机构,这对于整个黑龙江省的养老体系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加强对社会养老服务及人员培养的重视
随着黑龙江省老龄化社会的推进,为了黑龙江省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社会养老体系建设越来越重要。因此,要始终把养老服务事业放在第一位,明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黑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省内领导阶层要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当中来, 定期召开研究养老体系建设的战略要求的会议,定期向有关部门对养老体系建设状况做出汇报并且根据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做出研究探讨。同时,对社会养老服务人员的个人素养、职业道德等方面加强考核,积极引进适合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高素质人员;同时,对现有的工作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养老服务体系水平,解决黑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人员缺失的问题。
3.3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增进老年服务内容建设
建立健全黑龙江省的养老体系,还需要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养老产业的发展应加强对老年特殊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打破惯性思维,开展养老教育行业、老年人维权法律行业等特色老年行业。对老龄产业也应提供一些政策上的帮助,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框架,明确老龄产业建设对于养老体系建设的意义。老龄产业的发展需要老年消费市场,产品的设计应该围绕老年人进行,切合老年人的需求。同时,产业相关人员要做好市场调查,遵循市场规律, 在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同时,形成相应的经济效益。另外,政府部门还应该积极对老龄产业进行扶持,完善相关的政策,为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引导老龄产业向健康方向发展,更好地为黑龙江省的养老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篇3
关键词:社会信用企业转制行政部门
信用,原指人的一种笃缄品德。在经济方面,指信贷行为,其突出特征是偿还性。在我国,信用的主体是银行信用,它与商业信用、消费信用和民间借贷等其它信用形式一起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而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问题是发展市场经济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史告诉我们,金融危机发生的基点是信用基础遭到了破坏。没有良好的信用基础,市场经济根本无法存在。而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保证,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
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在我国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过程中,社会信用环境却不容乐观。其突出表现是忽视甚至践踏信用的现象较为普遍,特别是在金融领域,企业、个体户、农户逃废银行信用社债务和互相拖欠现象十分严重。不按期归还到逾期贷款本息,导致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沉淀、死滞,严重地扰乱了金融秩序,加大了金融风险,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转,信用观念遭到严重侵害,社会信用环境受到重创。
一、农村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转制破产的不规范,给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以重创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农村金融机构对信贷资金的运用,有相当一部分投向了旗县、乡镇等集体、企业,但随着企业“改制风”的刮起,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由于行为不规范,不少企业借企业改制之机,利用破产、承包、租赁、拍卖、兼并、重组、分立上挂、出售和多头开户等到种种手段逃废银行、信用社债务,造成了银行信用社信贷资产的损失和质量的恶化,加大了金融风险,扭曲了信用关系。
(二)行政部门的干预,为农村金融的信用体系建设涂上了阴影
近年来,一些行政部门和个别党政干部,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为创政绩,指令银行信用社投放项目贷款,由于缺乏考察论证,所上项目不实际,无效益,所投入的信贷资金极难回收,助长了社会信用环境的恶化。
(三)乡镇、村组集体承贷及私借公用贷款债务链奈的加大,使原本恶化的信用环境雪上加霜
在我国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一段时间内,为收清过去吃集体大锅饭时生产队集体承借的贷款,银行信用社费了很大周折,将集体债务落实到了各家各户。但是近年来,村、组集体承借贷款的行为又重新萌发,且呈历年递增趋势。由于村官更换频繁,“新官不理旧账”,变动后的村干部对村组集体贷款谁也不管,谁也不理,再加之贷款投放用途不合理、无效益,造成了集体贷款大量沉淀。集体失信现象十分严重。
二、改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的对策
(一)切实规范企业改制行为
金融债权主要来源于老百姓和企事业单位的存款,逃废金融债务,最终损害的是老百姓和存款企事业单位的利益,并会引发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而讲信用、重效益是维系银企关系的基础。企业虽然靠逃废银行债务单纯地从数量上减轻了债务负担,但要付出失去企业信誉的代价,难以获得资金追加,难以解决资金紧张的矛盾,搞活的目的无法实现,企业的发展也无从谈起。因此要从企业信用的角度出发,规范企业改制行为。一是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要树立信用第一的金融意识,充分认真逃废金融债务的危害性,权衡利弊,从长计划,树立保全金融企业资产就是保全局的观念,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企业改制的政策、措施,加强对企业改制的领导和监督,妥善处理好企业改制破产所形成的金融债权关系,按照法律法规的政策规定,积极清偿金融机构债务,坚决制止各种逃废金融债务行为,有效遏制企业信用的丧失。二是金融机构要积极主动参与企业的改制,建立企业的监测和报告制度,监督企业的信用程度。三是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靠法律的约束,实现借债还钱、偿付利息的信用属性。四是建立逃废债务企业通报制度。对逃废金融债务现象严重并拒不改正的地区、行业,应宣布其为不守信用区、不守信用行业或无信用区、无信用行业,并在一定时期内暂缓或暂停贷款项目评审,停止发放新贷款,维护贷款必须按期归还的信用原则。五是要依靠地方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规范企业的信用行为。要主动向地方党领导汇报金融债权管理工作,反映存在的问题,求得地方党政的支持,要加强与工商、财政、公安、证券管理、人事管理部门的理解及时沟通情况,在地方党政的重视和支持下,协调有关部门对其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在营业执照申领和年检、财政资金支持、税务登记、出口退税、企业上市审批等方面予以联合制裁,依靠社会力量保全银行资产.维护信用原则的严肃性。
(二)强化政府信用
国外经济证明,只有政府才能促成良好的信用环境和规范市场秩序。市场经济、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及整个社会信用,都是基于政府信用来推动和发展的。所以,要构筑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必须强化政府信用,一是各级政府要运用经济行政手段,彻底清理行政单位及干部在金融机构的贷款和财政部门、乡镇政府担保贷款,督促其制定并落实偿还计划,履行担保责任,构建良好的地方政府信用。二是各级政府要协助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尽快化解村组贷款风险。要督促和组织乡镇党政干部和村干部,把握土地承包机遇,拍卖村组集体闲置资产,拍卖“四荒”资源,想方设法偿还到逾期贷款。特别是在农村费改税之前,对难以清偿的村组债务,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分摊到农户,化解村级贷款风险。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三)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靠法律约束。实现借债还钱、偿付利息的信用属性
各级司法部门要公正、认真、高效地开展对农村金融机构借贷纠纷的审判工作。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依法收贷诉讼,要特事特办、简化程序,做到快审、快结、快执行,严厉打击不守信用的赖债户,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增强信用体系建设的法律约束力。
(四)强化宣传,培育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篇4
题及政策建议
目前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2007-12-15 22:44:03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目前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目前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2)
信贷征信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技术含量高,且具有超前性与挑战性的一项系统工程,信贷征信建设具有广阔的社会性。近日,我们对晋中市辖内2004年1—10月银行业金融机构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载体的信贷征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通过检查,我们发现,当前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
些问题,制约了征信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应引起重视。
一、当前辖内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的法律、法规缺失
征信体系建设涉及到政府、银行、企业、个人信息及相关活动记录,征信法规的缺失对征信活动的顺利开展将产生一定影响。目前,征信体系建设的唯一依据是《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试行)》,全国性的征信法规尚未出台,使得征信业无规可循。由于征信机构缺乏权威性及相应法律地位,导致信用数据征集困难。而且,经过5年的实践检验,《办法》中的有关规定还不够健全,亟待完善:
一是《办法》中的罚则规定不够细致,执行过程中容易引起争议。如罚则中只规定了对商业银行违规现象的处罚额度,而未考虑违规数量的因素;对于存在多种违规现象的金融机构能否并罚没有明确规定;由于工作失误造成错误
信息的登记上报与“登记上报虚假信息”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对不参加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金融机构仅给予1至3万元处罚起不到强制其参与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作用;对使用代理服务器报送数据的金融机构,其迟报责任在上下级行之间未做明确的界定等。
二是对借款人不具备强有力的约束手段。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一个数据实时更新的系统,而《办法》中缺乏制约借款人基本概况信息更新的有效手段。如当借款的要素信息发生变更时,借款人应及时到人民银行进行变更处理,但是对不及时办理变更手续的借款人,《办法》中未规定应如何处理。贷款卡管理实行集中年审制度,当借款人不参与年审或年审不合格时,《办法》中规定可对借款人的贷款卡给予暂停,暂停期间金融机构不能给借款人办理信贷业务,但同时又规定借款人可申请贷款卡解停并未对解停手续及时间给予任何限制,如果借款人补办年审合格后即给予
解停,则借款人可按自己的实际需要随时办理年补,集中年审制度将名存实亡。
三是《办法》的有关规定不具体、操作性不强。如,没有明确规定除了宣告破产、解散、依法被撤销外,对于借款人的哪些“严重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可以注销贷款卡,也没有具体规定贷款卡注销暂停的时间及解停的标准。同时,征信体系中信用信息来源主要是各金融机构,且大多信息是在客户不知晓的情况下采集的,极易触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影响了征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金融机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
由于一些基层金融机构对征信体系建设认识不足,在贷款时对企业有无贷款卡不予强调,致使借款人对办理贷款卡或年审贷款卡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观念淡薄,不少企业在向金融机构申请办理贷款时才想起到人民银行办理贷款卡或年审贷款卡,而且,部分金融机构没有建立工作流程及贷款查询制
度,也没有对与其发生信贷业务的企业通过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查询贷款卡状态及资信情况,从而出现了个别金融机构向持无效卡或无贷款卡的借款人发放贷款的现象。如,在检查中发现,所查金融机构共发生无效卡放贷109笔,金额亿元。还有个别金融机构没有按照企业的原始凭证进行录入,所录贷款收回、发放的金额与原始凭证不符,存在错录、并笔录入企业贷款的情况,3、网络建设不完善,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是各机构的信息平台之间缺乏兼容功能的转换接口程序。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各金融机构自成体系的“小系统”的基础上,各机构的信息平台之间缺乏兼容功能的转换接口程序,相关数据主要靠手工采集,需要各金融机构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极易形成迟报、漏报的现象。而《办法》作为约束各金融机构规范操作的配套措施,虽然规定了不少处罚条款,如
对于迟报、漏报等现象,人民银行可依据《办法》第六章第三十二条规定,对其给予警告并责令改正,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但由于系统网络本身的缺陷,导致各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许多都是共性的,人民银行无法按《办法》规定进行严厉制裁,只能象征性进行处罚。而且,目前各金融机构中只有城乡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使用人民银行统一开发的程序版本,其余工、农、中、建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是使用各自开发的程序版本,给系统的统一升级和日常管理造成诸多困难。
二是系统上报的网络不畅通。基层人民银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因数据传输接口出现故障,企业在办理贷款卡时所录入的数据和资料不能及时写到人民银行中心支行的数据库中,使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篇5
摘 要:本文分析吉林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调整社会保障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问题;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7)09-0058-03
吉林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特别是近年在中央的大力扶持下,取得十分显著的成效。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并轨工作全面完成,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的转变;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员、自主创业者等进入社会保障体系;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新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各项结构发生了变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所占比例由原来的38.6%提高到49%,过渡性养老金和调节金的比例相对下降。“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形成。全省各类参保企业都实现了省级统筹。用人单位缴费比例由24%降低到23%,进一步减轻了企业负担。医疗保险制度已基本覆盖城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取得初步成功。24个县参加了合作医疗试点,覆盖农业人口840.17万人,农民参合率达74.32%。“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国债资金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有很大改善。城镇医疗保障取得新进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取得初步成功,社区的医疗保障服务网络日益健全。城乡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已开始从单一救助向综合救助发展,从基本生活保障向医疗、住房、教育等保障过渡。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建立了大病医疗费报销与常见病救助相结合、医疗费报销与零利润药店相结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大病医疗费报销相结合的新型医疗救助模式。农村低保制度开始普遍建立,全省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特困人口全部纳入到制度化保障体系之中。农村特困户保障工作已由传统的临时救济阶段,发展到对象明确、覆盖广泛、资金稳定、管理规范的制度性保障的新阶段。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吉林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常性财政投入机制不完善。社会保障供给相对不足。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主要靠国家财政支持。近两年来,中央一再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出的20%左右用于社会保障,但由于缺乏立法约束。导致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带有一定随意性,在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贴中,70%以上来源于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不足30%。而绝大多数地区对大病医疗等社会保障缺乏财政补贴机制,尤其对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没有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二)资金拨付压力较大。一些市县养老失业保险当期发放有一定的缺口。国有企业转制后。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投入非正式部门就业,致使国有企业和职工参保呈下降趋势,而非正式部门就业特点决定养老保险基金很难由机构缴纳,稳定税源减少。目前吉林省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有近60%没有参保。企业或雇主为临时性就业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用的比例非常低,交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31.5%、21.7%、11.2%、6.3%、2.8%。养老、失业金入不敷出,一些地区养老金发放额度大于当年筹集额度,如果再增加标准,既有的剩余可能会迅速吃掉,一些地方目前已出现单纯用转移支付的资金保支付的情况。
(三)缴费标准偏高,部分企业、群众缴费能力不足。现行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是从1986年开始实行的,在缴费制度上,它以职工工资的收入为计费标准,按照规定的比例来提取。目前这一比例为40.6%,其中企业负担29.6%,职工个人负担11%。较高的缴费负担令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或亏损企业疲于应付,我们在对就业状态和参保的行为作交互分析时发现,那些想参加社会保险却最终没有付诸行动的大多是经济收入低的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强烈反映全部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存在困难,倾向于给职工增加工资,由职工自行解决保险问题。
(四)历史遗留问题严重影响弱势群体参保行为。到2006年,吉林省已完成下岗失业人员“并轨”工作,但新旧两种制度的衔接存在一些困难。一些企业由于经济效益长期不好,没有给职工交纳保险费用,或时交时停,而职工下岗后想要自己交保险费则首先要补上以前的欠款而且还要补交滞纳金,这笔钱大多数下岗职工都无力承受。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无法与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以致于职工下岗后无法参保;大量的集体企业职工被排除在优惠政策之外,使他们参保困难。为降低成本,企业想尽办法逃避为职工缴保险费的责任,使本应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保险费用都落到个人身上,加重了个人负担。
(五)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保障功能有待进一步开发。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分割运行,制度不对接,造成参保者在正常区域流动与居民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之间的矛盾。部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地区规定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比例偏低,与商业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比较,优势不明显,导致居民参加意识不强。由于城镇居民和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中的保障力度不同、制度边界模糊等原因,导致一部分企业逃避责任,把职工人为地降为“居民”,从而降低了保障待遇。
(六)人员短缺,经办机构的管理能力弱。伴随着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大批国有企业职工由单位人转为社会人,表明其身份的档案归人劳动保障部门进行专门管理,使其工作量陡增。再加上日常要维护300万人缴费和100万人发放管理任务,社会保障部门几乎都处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提高。而大量的社会保障宣传动员工作被放在社区。目前社区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人员工资待遇和参保待遇等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导致落实任务难。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管理体制变化,社区管理责任目前已由区上升到市或省,一些基层政府开始有意无意回避责任,一些部门在下达工作任务时,没有给予社区充分的资金支持,社区经费严重不足,一些经办业务直接受到冲击。
二、调整社会保障政策的建议
目前,吉林省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需要做出进一步努力。要坚持稳步推进、积极而为的原则;要保护各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但更要严格征缴秩序,维护社会保障制度的严肃性,激励和惩罚相结合,扩大费源;要进一步探索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
(一)完善相关政策,建立基于底线公平的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底线、以卫生保健和服务保障为基础、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而超越“底线”的社会保障需求则可
视不同情况灵活处理,体现差别。建立基于底线公平的基础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首要的是以“有差别的统一”模式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衔接,在最基本的保障项目(养老保险、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上建立城乡统一的制度。为完成这一目标,第一,要推进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城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部分可设计为全体劳动者的基本养老项目,而不分城乡之别,以确保城乡全体劳动者的最基本生活的平等。当然,农民年老领取相当于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养老金时,所承包的土地应做出相应调整。第二,要建立全民统一的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制度。统筹做好非企业职工、农民等所有其他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目标是保障全体居民都不致因大病而影响基本生活乃至陷于贫困。第三,要推进实行全民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现阶段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实行制度的城乡衔接乃至统一,资金完全由国家与社会提供,但给付标准可视具体地区情况而定。
(二)强化征集缴工作力度,积极扩大费源。深入开展民营企业进社保活动。对有缴费能力但长期不缴费企业。要实施惩罚措施,并实行主要领导包保责任制,保障扩面工作不落空。建立重点费源监控制度。对劳动密集型和缴费困难企业,实行差别化政策。一是按照“低门槛、广覆盖”的原则,由企业根据不同的缴费能力执行不同的保障水平。如企业可以只缴纳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建职工个人账户而享受住院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应待遇;也可缴纳医疗保险50%的统筹基金,享受相应的住院医疗保险待遇。二是多方筹集资金,解决困难企业缴费难的问题。因地制宜。采取“三三制”解决困难企业的参保资金,即由企业、政府和社会各解决三分之一的办法;有的地区可采取政府、单位、个人分别按40%、40%、20%负担。从而落实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三是由政府承担解决困难群体医疗保障的主导责任,以财政支持为主。同时倡导全社会的帮扶,建立困难群体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保障机制。
(三)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全省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省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是指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完全一致,而是指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一致。应努力构建以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贫困人口、灾民、“三无”和“五保”人员等特殊困难群体为主体,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核心,以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和临时救济为补充,以统一的社会救助服务网络为基本载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体系。民政部门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物价指数及总体生活水平,制定一整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将全省各大、中、小城市分成若干层次,对每一层次的城市和县镇给出一个参考标准。目前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框架是非常简单的,没有考虑不同家庭的需要差别,也没有考虑贫困家庭中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因此,要通过对低保对象家庭的实际状况和需求的调查。了解中老年人、孩子、残疾人及单亲家庭的特殊需求,将低保金向没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倾斜。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低保对象,如孤寡老人、孤儿以及单亲家庭等,给予高于标准10%―20%的低保金。
(四)切实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保障低收入人群体基本生活。随着城市低保制度和农村救灾救济制度的普遍建立和不断完善,在城乡贫困群体基本生活真正从机制上得到有效保障的同时。对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主体、运行机制、工作范围等问题,就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尽快构筑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实现最低生活保障与医疗、住房、教育等专项救助相结合,政府救助和社会互助相结合,资金救助和实物帮困、互助服务相结合的目标,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方位提高城乡贫困群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当前尤其要突出社会救助主体,应以民政部门为核心,构建一体化的社会救助管理与操作体制,避免过去政出多门的现象。如,在县级以上政府成立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或办公室,统揽各项救助政策;乡镇、街道应建立社会救助管理所。形成救助工作平台。整合各项救助行为;尽快建立与低保相配套的社会专项救助体系,加强在衣、食、住房、取暖、医疗、子女就学、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救助力度;建立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帮助农村五保户、特困户等贫困家庭解决大病医疗问题;形成和完善以灾害的监测评估、综合协调、社会参与和具有较强能力的灾民紧急救助体系;继续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方式多元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基本方向,建立健全由国家、多种所有制单位、社区和居家供养等形式构成的服务网络;加快完善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主办、福利机构自主经营的管理体制,把国有福利机构推向市场,为全社会福利机构面向市场的竞争创造平等的环境。各级政府应确保救助经费的稳定投入,并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保证各项救助政策的落实。
(责任编辑:李悦佳)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篇6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建设 问题 建议农信社基层党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存有一些薄弱环节,从客观和主观上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经费投入不够。农村信用社虽经多年发展,但受制于历史包袱沉重和经济条件较差等因素影响,导致经营效益仍然不够理想。以致在党建方面投入较少,一些基层信用社还存在无活动场所或活动场所较差的现象,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开展。
1.2 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县级联社党委和基层信用社党支部没有把党的建设摆上应有的位置,研究不够,指导不力,有的信用社把改革发展与党建工作割裂开来,重发展轻党建、重组织建设轻思想建设的现象较为突出,表现在抓党建工作思路不清,活动载体不明,组织措施不力,工作中表现为盲目性、应酬性。一些信用社领导错误地认为,只要把业务经营搞上去了,党建工作也就抓好了,用经营发展代替党建工作;也有的领导认为业务经营和深化改革是硬指标,容易抓出成绩,党建工作是软任务,不抓也好应付。往往是谈起改革发展头头是道,说起党建工作理屈词穷,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3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少。不少领导干部除忙于应酬和参加各种会议外,喜欢坐在办公室发号施令,很少到基层信用社、农村进行调研。其二,与群众联系不紧密。有的领导干部遇到重大问题或困难,不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善于争取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因而工作局面迟迟难以打开。其三,作风简单粗糙。一些县级联社领导干部认为只有来硬的才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阻力,缺乏向基层、员工做深入细致思想工作的韧性,方法简单,疏远了党群、干部关系。
1.4 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偏低。农村信用社总体素质低影响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带领员工推进改革和加快发展的能力受到一定影响,帮助农民群众发家致富也有难度。低学历的党员也意味着他们不可能很好地学习掌握先进的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上级联社的管理理念、制度办法也有难度,在实际具体的工作中也就难以取得实效,就难以起到先进模范带头作用。
1.5 党的组织生活不够规范。在农村信用社的基层党组织中,一些党组织对过组织生活的态度不够端正,重视程度不足,从而缺乏对党员的定期教育、管理和监督。除了联社一级组织生活开展较好外,一些基层信用社过组织生活一般来说是形式上讨论党员发展对象,而且时间上难以保证,真正意义上的组织生活一年能有一到两次已经相当难能可贵了。缺乏正常的组织生活和必要的政治学习,加之人自身的多样性,使得一些党员由追求进步到追求个人利益,有的甚至是不合法的个人利益,发人深省。
此外,在党员发展和党员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亟待认真加以解决。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建议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强化党员干部管理有利于防风险、堵案件,有利于促进农村信用社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2.1 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系统党委的核心作用。要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党委核心作用,进一步理顺“三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明确班子分工,提高决策能力,切实健全“党委核心领导,理事会战略决策、经营层尽职执行、监事会依法监督”的法人治理运行机制。
2.2 切实提高党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提高党员思想素质。通过搭建学习的平台,引导党员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加强党性修养,用党章对照和约束自我行为,坚定对党的信念,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试行党员挂牌制度和设立党员示范岗,让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所肩负的责任。二是切实抓好对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法制观念,使他们由“经验型”向“知识型”、“智能型”、“复合型”转变。着力实施信用社党员干部“素质工程”,通过全面开展培训,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延伸培训层次,拓宽培训渠道,明确任务目标,把培训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层层抓好落实。
2.3 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建立系统党委后,农村信用社基层党组织要体现出优越性,吸引广大信合员工入党,必须正确对待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自身建设。首先要认真过好每一次组织生活,使组织生活正常化、正规化;其次,严格党的组织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党员义务;三是实行党务公开,通过公告栏、广播等形式将党组织所做的决策或者是党员个人的先进事迹加以宣传,增加党组织在职工和广大农民心中的威信;四是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联系,深入了解他们的批评和意见。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要求,以创建先进基层农村信用社党支部为载体,建立农村信用社干部职工经常受教育、促进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
2.4 正确处理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的关系。要建立和完善党建工作与改革发展的有机结合、同步运行、统一考评、奖惩的工作体系,使市、县联社党委、信用社党支部正确处理党的建设与业务经营的关系,防止和克服只重视改革发展,忽视党的建设或以业务指标代替党建标准的倾向。要从理论研究、政策指导、舆论宣传、用人导向等方面,全方位抓起,使基层党支部真正把党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要健全完善县级联社对基层信用社党建工作的领导、指导、检查和考核制度,并把这项工作的成效和改革发展工作成果一起列入考核县级联社党委领导的主要内容。
2.5 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责任制。一是强化党委管党意识。县级联社党委要建立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做到党委书记亲自抓、总负责,党委成员分工合作共同抓,改变个别县级联社分管党务的副书记单独抓、唱独角戏的状况,联社党支部和基层信用社要签订党建工作责任状,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真正把党建工作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建立健全党委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把领导抓点和部门包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县级联社党委成员每年都要联系一个基层信用社党支部,指导党建工作。
2.6 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一是强化制度约束机制。按照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要求,县级联社党委、信用社基层党支部要从实际出发,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特别是把民主集中制及监督制度作为重点,狠抓落实,提高信用社领导干部工作效率和廉洁自律能力。二是强化纪律约束机制。教育信用社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克服自由主义,做到有令即行,有禁即止。三是强化自我约束机制。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世界观改造,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坚持“慎独”、“慎微”,不做损害党和信合事业、人民群众的事,做遵纪守法的表率。四是强化监督约束机制。组织召开好民主生活会,加强领导干部内部的监督,使班子成员之间互相交心,相互批评,互相促进和提高。同时,要广开监督渠道,加强上级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形成强有力的监督系统。五是强化考核机制。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领导评价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年终考核与定期考察、“一事一考”相结合的原则,对县级联社领导班子和信用社负责人政绩进行严格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奖惩、评优、提拔的重要依据。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篇7
关键词:国库,制度体系,建设
国库制度体系是规范国库资金有序运行的关键, 其健全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库资金能否安全、准确、高效运转。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国库资金收支规模越来越大, 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涵盖新业务、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国库制度体系, 规范国库资金运行势在必行。
一、当前国库制度体系建设概况
(一) 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人民银行依法经理国库的法律地位和职责
1985年7月27日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及随后由财政部、人民银行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次明确了国库的地位、职责、权限, 赋予了国库对有关国库业务和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权限;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法律地位, 并相应赋予人民银行国库对有关金融机构办理国库相关业务的检查监督和处罚权限。至此, 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人民银行经理国库法律法规体系。
(二) 大力开展规章制度研究和建设, 为履职提供依据和保障
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颁布实施的《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业务管理办法》是人民银行为规范商业银行、信用社代理国库相关业务行为而制定的部门规章;人民银行先后印发的《国库会计管理基本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国库会计核算监督办法》、《国库监督管理基本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国债管理工作基本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和指导性文件, 具体规定了国库机构、人员、内控制度、管理职责、操作流程、处理手续等事宜, 不断加强内部管理, 夯实内部控制, 规范业务操作和监督管理行为, 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 因地制宜, 基层国库制定了一系列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
根据“总行制定原则层面的基本制度, 分支行结合辖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或操作规程”的制度建设基本思路, 基层国库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行制度文件精神, 根据本辖区业务状况对上级行制度进行细化, 制定出台本辖区相关管理规定、业务操作规程及内部控制制度等, 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国库业务办理的各个环节, 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严防各种资金风险。
二、当前地方国库制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 基层国库对制度建设重视不够
随着国库职能及服务范围不断拓展, 国库服务领域已从传统的财税部门扩大到地方政府机构乃至社会公众, 国库统计分析、国债管理、国库监管的内容不断丰富, 但从基层国库机构设置现状来看, 人民银行县支行职能调整以后, 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国库机构, 加上人员少、综合素质较差, 一些县支库对制度工作不够重视, 内控意识淡薄, 缺乏对制度建设工作的统筹安排, 制定的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部分国库部门负责人乃至国库主任 (副主任) 在日常工作中难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对制度进行完善和检查, 部分国库业务人员对制度理解不够深入, 落实不够扎实, 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导致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使制定的规章制度成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
(二) 国库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部分制度建设不够科学、严密, 规章制度内容不够全面, 没有涵盖各类国库业务以及国库业务的各个环节;新制度建设滞后, 国库改革和创新业务缺乏制度约束。一是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缺乏制度约束。由于目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绝大部分采取商业银行代理支付模式, 由代理银行先行垫付资金, 支付后再向人民银行国库进行清算, 国库处于被动清算的地位, 只要商业银行清算资金与额度清算单一致, 国库就要及时划拨资金, 缺乏对预算执行的直接监督, 对预算单位和代理银行的制约机制几乎丧失, 存在违规支付风险。二是国库创新业务缺乏制度保障。近年来地方一些国库办理了社保基金、工会经费征缴及多项直接支付业务, 各地国库业务创新的内容、做法不一, 增加了基层国库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难度, 基层国库只能自行摸索业务管理和操作规程, 甚至只重视业务开展, 轻视制度建设, 导致创新业务的操作流程、会计核算手续不统一, 甚至存在漏洞, 不利于创新业务的顺利开展。
(三) 部分操作制度修订不及时
随着国库信息化建设和国库业务创新步伐的加快, 国库制度建设步伐明显滞后, 部分基层国库未能根据国库业务发展变化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及时对相关国库制度进行修订, 对不适应新形势、新业务、新流程的实施细则进行完善, 对现行制度未能覆盖到的环节进行补充, 造成现有制度难以有效规范各项国库业务, 出现制度覆盖真空。
(四) 个别制度缺乏操作性
如:有关退库的制度方面, 《国库会计管理基本规定》第三十七、三十八条虽然作了明确规定, 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 由于退库种类、退库原因、退库单位不同, 处理退库业务需审核的内容不同, 哪些需财政部门审批、哪些由财政部门授权部门审批不确定, 文件依据如何掌握不明确, 而涉及具体操作的文件依据又散落在跨度超过20年的各类文件中, 且每年财政部门、征收机关还在不断出台新的有关收入退库方面的文件规定, 在实行横向联网条件下如何进行退库审核及具体操作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五) 国库监管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一是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国库在实现国家预算收支任务中, 要充分发挥执行、促进和监督作用, 协助财政、征收机关组织预算收入及时入库, 监督财政存款的开户和财政库款的支拨等监督职能, 但在实际执行中, 对预算拨款及收入退库业务的监督只能停留在对凭证的审核上, 对财政、征收机关出现的延压预算收入、超范围支拨库款、违规退库、不重视会计对账等违规业务操作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 既无检查权, 又无处罚权, 监督职能有名无实。二是个别监管制度不够完善。缺乏监督的具体操作流程、监督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方法, 特别是对集中支付代理银行、办理预算收支业务过程中涉及财政、税务部门的违规业务如何协调处理没有明确, 制约了基层国库有效开展国库监督。
三、进一步做好地方国库制度建设的建议
(一) 提高对国库制度建设工作的认识, 明确国库制度体系建设的层级责任
建议确立国库制度体系建设的长远目标、原则及根本途径, 明确各级国库在制度建设中的职能与责任。对需要全国统一的基本制度、操作规程及涉及到法律责任及处理方法的制度, 由总行制定;对需要结合基本制度在全省范围内予以统一或细化的补充规定和实施细则以及在全省范围内全部适用的业务制度及操作规程, 由省分库制定;对中心支库、县支库等基层国库, 其制度建设任务主要应放在内部控制制度、风险管理、应急预案、业务处理的规范化及仅在本地适用的操作制度等。同时, 国库作为国家预算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环节, 国库制度的制定与财政、税务、海关业务及金融体制息息相关, 要注意整体性和协调性, 避免各项法律、法规相互矛盾、冲突。
(二) 尽快完善相关业务操作制度
一是要尽快制定《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管理办法》, 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目标、方向、操作规程、参与各方的职责、违规责任等内容予以明确, 明确国库在集中支付业务办理过程中的监督方法, 尽快摆脱地方国库在办理集中支付业务中的被动地位。依托人民银行支付优势, 拓展国库服务范围, 积极推动商业银行代理制向国库直接办理集中支付模式过渡, 减少资金拨付环节, 提高资金清算效率。二是全面规范退库依据, 严密退库核算手续, 由财、税、库联合对现行的退库依据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 尽快制定《预算收入退库管理办法》, 对退库的审批权、退库的范围、退库的操作程序、具体处理手续以及对退库工作中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做出明确规定, 使退库管理工作有法可依, 逐步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
(三) 根据业务发展形势对国库制度实行动态完善
一是要按照“制度全覆盖、监督无盲区”的原则, 经常对制度进行查漏补缺, 定期对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操作规程进行梳理排查, 清理各项制度中与业务实际不相符的内容, 并加以修订完善, 使国库制度全面覆盖国库工作的各个方面及业务处理的全部环节, 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二是要根据国库发展和创新的需要, 按照“制度先行”的原则, 及时制定新业务的相关配套制度, 确保新业务规范有序开展。
(四) 强化国库监管制度建设
在制定监督制度时, 应该对国库发挥监督职能的方式、方法、具体操作流程予以明确, 尤其是对在监督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处理方式予以明确规定, 同时增加对在监督预算收支业务处理过程中发现的违规问题划分责任, 使地方各级国库监督管理工作依法有据开展。
(五) 着力强化制度落实
制度的建设是基础, 制度的落实是关键。要将制度执行情况作为国库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 通过国库实地业务检查等方式加大对地方国库制度建设工作的检查力度, 通过采取风险评估、跟踪问责等多种方式确保各项制度执行到位。对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的情况, 要责令整改并实行责任追究。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内控管理机制, 提高基层国库的制度执行力, 切实防范国库资金风险。
参考文献
[1]刘福军.基层国库制度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建议[J].黑龙江金融, 2011, (2) :66-67.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篇8
关键词:内控体系;问题;对策
一、内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内控体系相关要求的法律规定日益严格。由于国内外频发因内控漏洞而造成的重大经济案件,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先后出台了相关法案,对上市公司建立并保持有效的内控制度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国内也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法规和规范,其中《配套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按已定时间表在境内外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施行。同时鼓励相关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实施。因而构建内控体系将逐渐成为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合规经营、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必要条件。
(二)构建内控体系是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油田公司的市场化、低成本策略不断深化,工程技术服务价格不断下降,成本刚性增长,市场竞争加剧,同时新的安全生产法和环境保护法出台,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各种风险正在逐步加大。因而需要面向企业各个层次,调整优化过程控制,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内控体系引入了流程管理和过程控制的科学方法,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流程为载体,使企业对相关业务的管控措施更加完善和具有操作性,管控能力进一步提高,使企业能有效识别和评估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持续平稳发展。
二、内控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层对体系建设的重视不足。一些领导人员认为内控体系作用不大,甚至对体系建设及运行持抵触情绪。这主要由于:第一,受重经营轻管理的施工企业传统思维的影响,很多领导人员对内控体系建设持一种应付了事的态度;第二,大部分企业内控体系刚刚建立,实际运行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管理效果不明显;第三是管理流程的规范化使部分领导人员感觉自身权力受到了限制。
(二)体系建设缺乏有力的组织保障。目前大部分国有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都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建立了由党政一把手负责的内控体系建设领导机构,但实际运行中,很多高层领导未能参与内控工作整体方案制定的活动,也没有明确指定内部推动团队或内部推动团队缺乏高层充分授权,并且人员不足。导致体系建设组织机构虚有其表,体系建设缺乏组织保障。
(三)体系建设与实际脱节。体系建设中,存在设计与执行两层皮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很多企业管理部门在编制业务流程的过程中,缺乏执行层的参与和确认,生搬硬套上级部门的流程,或者理想化的设计流程,使得流程设计严重脱离经营实际。同时,由于各业务部门各自梳理流程,就重要流程步骤互不沟通,难以在部门间层面实现流程优化,执行时出现部门间相互推诿、甚至相互指责。
(四)体系的执行力度还有待加强。很多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在内控体系建立后很难推动执行,这主要由于以下三方面原因,一是缺乏针对执行层面的培训、宣贯,导致执行层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体系缺乏信心;二是大部分企业未建立与内控建设相关的奖惩体系,使得体系执行缺乏动力;三是内控测试机制还不完善,内控测试队伍定位不明确,专业能力不强,导致内控体系无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及时更新和有效完善,影响体系的有效性。
三、内控体系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加大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宣贯力度。通过宣传、培训大力营造氛围,使全体员工了解内控体系知识,增强内控意识,将内控流程与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相融合,使全体人员更深入的了解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做到全员参与。使得领导干部和普通员工都能明确自身在内控体系中的岗位,落实自己在内控流程步骤中的职责,做到权责清晰。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对内控工作充分重视,严格履行流程规定相应业务的审核审批程序。
(二)企业领导对体系建设给予高度的关注。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领导重视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主要领导应定期听取体系建设工作汇报,及时协调解决体系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领导应对体系建设、执行的质量负责。只有领导重视,才能使该项工作在体系建设、体系执行、人员培训、体系测试和问题整改等关键环节,均得到强力组织和支持。
(三)建立稳定的体系建设队伍。分层级建立内控体系建设组织机构,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可由企业领导组成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各部门负责人组成体系建设项目组,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与监督实施;各部门指定内控联络员具体负责本部门体系建设工作传达和组织实施。特别在联络员选择方面,要充分考虑内控体系建设的综合性、系统性、时间跨度长的特点,所有联络员一经确定中途不得更换,从而保证体系建设队伍的稳定性。
(四)创新工作机制,做好信息沟通。为了确保内控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建立“三沟通、两会议、一报告”的工作机制。三沟通主要指:一是企业与上级部门及时沟通,保障相关工作精神和工作原则的及时、准确传达;二是公司部门之间及时沟通,保证业务界面和流程清晰顺畅,防止职责交叉重叠,相互推诿扯皮;三是部门与基层及时沟通,保证流程设置紧密结合公司实际,真正发挥控制效能。两会议指:一是企业层面的体系建设工作会,各部门在会上集中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果,反映存在问题,主管领导评价工作成果、协调解决问题、布置工作任务;二是各部门的讨论会,各部门负责人组织讨论、审核、修改完善本部门体系建设工作成果。一报告指企业内控体系建设定期报告制度,督促各部门相互学习与借鉴,跟上企业体系建设步伐,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五)不断提高内控体系与管理实际的结合程度。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本着“切合实际,操作可行”的原则。切合实际,即业务流程一定要与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注重征询执行层的意见,解决内部管理中存在风险的突出问题。操作可行,即建立的业务流程要便于实际操作运用,不能是理想化的、繁琐而难于执行的。体系向基层推进的方法可以先选择集中精力,在个别基层单位试点运行,待成熟后,再全面铺开。
(六)创新内控测试模式,不断完善内控体系。企业可通过创新体系自测模式,检验体系运行质量,深入发现存在问题。自测以集中培训为基础,培养各部门体系建设业务人员的体系测试能力,建立企业内控自测队伍。采用全面测试与重点抽查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各部门对自身业务流程进行全面自测,企业对重要业务流程进行抽查测试。测试注重由现象到本质对例外事项发生的原因,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可行的整改措施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达到不断完善內控体系的目的。
【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推荐阅读: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及应对措施07-30
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05-18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11-25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08-02
尹蔚民: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06-15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计划08-31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06-05
关于加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