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处理分析

2024-06-03

统计处理分析(精选12篇)

统计处理分析 篇1

摘要:简述了图书馆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包括:列表、图示、计量指标、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关键词:图书馆,统计,数据处理,数据分析

图书馆日常活动中, 不断地产生着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是掌握图书馆工作状况, 了解图书馆动态发展的主要依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于提高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图书馆统计数据的种类及主要特征

图书馆统计数据按照统计内容可以分为馆藏统计数据、读者统计数据、服务统计数据、内业工作统计数据。

馆藏统计数据。包括馆藏文献信息的类型、品种、数量、质量及金额等。

读者统计数据。包括本馆读者的数量及其构成。

服务统计数据。包括馆藏文献流通数量、阅览数量以及各种专项服务数量, 如检索咨询数量、科技查新数量、专题服务数量、图书馆局域服务数量等。

内业工作统计数据。包括采访工作数量、编目工作数量、业务经费数量及其使用情况、设备的数量、能力及利用情况等。

按照统计范围划分, 又可分为总量统计数据与分量统计数据。总量统计数据反映的是统计对象总体情况, 如馆藏总数, 读者总数, 文献流通量总数等等。分量统计数据反映的是某一统计对象中不同类型、类别的情况。如馆藏中不同类型文献的数量, 同一类型文献中不同类别文献的数量, 读者中不同层次读者群的数量结构等等。

图书馆统计数据是在图书馆日常活动中产生的, 具有明显的动态性特征, 它往往同时反映着藏书、读者、馆员等多方面的关系。如图书流通量, 既能够反映出馆藏被利用的情况, 也能够反映读者对图书的需求特点, 还能够反映出馆员的工作数量。因此相关性、动态性是图书馆统计数据的主要特征。而真实性、准确性则是对图书馆统计数据的基本要求。

2 目前图书馆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都采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进行管理。虽然各图书馆使用的自动化系统不尽相同, 但都或多或少的提供了统计功能, 从而使大量繁琐、纷杂的数据统计变得简单、快捷, 图书馆的统计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尽管如此, 在图书馆统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许多图书馆领导不重视统计工作, 所收集到的数据只是作为年终总结和给上级部门填写报表的依据, 对所获取的统计数据很少进行综合性、动态性分析, 甚至有些数据失真。

(2) 目前绝大部分图书馆自动化系统都是采用“列举法”设计统计功能的, 往往预先设置的数据统计在事后只能满足部分业务的需要, 在数据的处理上仍处于简单的积累, 即只具有将各时段统计数据收集建库的功能, 并不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研究, 缺少可扩展任意指令统计以及报表、图示等功能, 不能形成对图书馆业务发展和决策所需的分析性统计结果。

(3) 相当一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不能熟练应用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不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在图书馆规章中要求建立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报告制度的很少。

针对目前图书馆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除了图书馆领导应重视加强统计工作、充分利用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统计功能外, 掌握图书馆统计数据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对于充分发挥图书馆统计在管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对图书馆统计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描述统计是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针对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 得出结论。推断统计是通过数据样本特征推论出总体特征, 并做出预测、检验假设。在此, 仅对应用描述统计对图书馆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归纳如下。

3.1 列表

列表法是汇总各种统计数据的一种基本的直观方法。根据统计表产生的时间, 可分为调查统计表和计算分析统计表。前者一般用来填写与记录原始统计资料;后者则多为对数据统计分析过程中的分析计算用表。

按照统计表的内容特征, 可分为普通表、分组表和组合表三种。

普通统计表是从数量上说明总体内各个单元特征的一张清单, 主要用于原始数据的记录、统计资料的整理和作为数据转化为和运算的记录表格。

分组表是按某一特征对总体单位进行分组而编制的分组数据记录表。如图书馆馆藏分类统计表, 不同类型读者图书借阅数量统计表等等。

组合表是按照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征对总体单位进行分组而编制的分组记录表格。它既可用作运算表, 也可以表示统计资料整理的结果。如不同类型读者借阅不同类别图书统计表,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情况统计表等等。

3.2 图示

对图书馆数据处理用图示的方法, 可以使有些统计数据更为直观。常用的图示方法有柱形图、分布多边型图、累计分布曲线图、饼形图。运用计算机作图, 只要掌握方法, 将有关数据输入, 就可极为简便准确地做出根据需要所选择的图形。

3.3 计量指标体系

为了说明图书馆工作中发生和发展的各种现象及过程, 图书馆统计工作中常常需要拟订以计划指标体系为基础的相互关联的数量化统计指标体系, 以便通过指标体系的数量方面来反映图书馆工作的全过程。如藏书利用率、书刊流通率、藏书保障率、读者到馆率等等。一个完整的量化指标一般包括名称、目的、范围、定义、计算方法、解释、出处等。不同的量化指标按照其对象又可组成不同的指标体系, 如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指标体系、读者服务指标体系、自动化建设指标体系等。根据图书馆计量统计指标体系要求对数据进行收集、处理与分析是图书馆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 也是评价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基本方法。

3.4 统计数据分析报告

根据统计结果撰写分析报告是对图书馆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无论是按照列表、图示的方法, 还是按照一定的计量指标体系的要求对图书馆统计数据进行处理, 得到的往往只是表象, 更为深层的结论只能通过分析才能得出。

图书馆统计数据分析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总的介绍:说明本次数据分析报告的对象、范围、目的、意义; (2) 数据说明:解释数据的来源、获取的程序和方法; (3) 数据处理:按照一定的要求用列表或图示的方法把数据表达出来, 按照有关指标对数据进行计算; (4) 数据分析:对统计数据处理结果进行研究、分析, 对显现或隐含的问题进行讨论; (5) 结论:总结研究、讨论、分析后形成的结果; (6) 意见或建议:根据结论对提高或改进图书馆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

总之, 只要我们掌握方法, 及时对图书馆统计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就能充分发挥统计数据在改进和提高图书馆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昌平.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42~49.

统计处理分析 篇2

一.目的

为规范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工作,加强科学管理,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确保行车安全,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和从业人员的交通违法动态信息处理和统计分析工作。三.实施主体和职责分工

本公司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本制度的实施和日常管理。四.内容和要求

1.交通违法动态信息处理规范和流程

1.1.动态监控人员应当实时分析、处理车辆行驶动态信息,及时提醒驾驶员纠正超速、超员、超时驾驶、不按规定线路运行等违法违规行为和卫星定位终端掉线,并做好记录。对经提醒仍然继续违法违规驾驶的驾驶员,应当及时向安全办负责人报告,安全办负责人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对拒不执行制止措施仍然继续违法驾驶的,安全办负责人应当及时报告公司主要领导,必要时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报告,并在事后解聘驾驶员。

1.2.动态监控员应及时汇总上报发现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卫星定位终端掉线等情况,条件允许的进行相应的截图或录像。1.3.监控员发现卫星定位终端不上线的,应报告或通知安全办对卫星定位终端不上线信息进行排查,必要时对车辆驾驶人进行调查或对卫星定位终端进行检查,确认是属违法违规或是卫星定位终端故障。

1.4.经排查,确认违法违规行为或卫星定位终端故障属实的,向车辆驾驶员下发违规处理决定书或联系终端运营服务商进行维修。1.5.驾驶员按照处理决定书接受处理或者回厂后协助终端运营服务商技术人员对卫星定位终端进行检查、维护。

1.6.负责违章处理的安全员或安全办负责人跟踪、督促违章驾驶员按规定时限接受处理,检查车辆卫星定位终端故障经检修后是否恢复正常。

1.7.驾驶员不按照规定时限接受处理的,安全办负责人或安全员,在车辆安全管理系统中对违规驾驶员或车辆,设置未处理违规、暂停其本人的运输工作,直至处理完毕;卫星定位终端经维护仍不能恢复正常的要及时更换备用终端,卫星定位终端不上线的车辆,不准车辆运行,恢复正常上线后再准予车辆参加运输。

1.8.安全办负责人或安全员每天对监控员上报的监控信息及相应的截图或录像进行排查,将审核后的监控信息记录予以确认,并负责按照规定对违规违章人员进行教育和处理。监控信息记录保存要求:监控数据应当至少保存6个月,一般事故车辆的监控信息至少保存1年,重大以上事故车辆的监控信息、违法驾驶信息及处理情况应当至少保存3年。

1.9.安全员每天对驾驶人实施出车前安全告诫时应公布和通报上日的各类违规违章信息。2.交通违法动态信息统计分析

2.1.安全办应在每月召开的安全会议上通报运输车辆的交通违法动态信息分析情况,消除监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分析和处理情况应记录在案,并按要求报送当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2.2.交通违法动态信息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超速、超员、超时驾驶、不按规定线路行驶、卫星定位终端不上线等等违法违规行为。2.3.统计分析的方法:

2.3.1.统计分析应尽可能全面,要推广应用科学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

2.3.2.分析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如综合分析和各个类别违法违规行为的具体分析,既可综合整个单位情况进行分析、也可对某一班线、某一车辆、某一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分析。

2.3.3.进行分析时,应针对交通违法动态信息和存在问题,善于找出其普遍性和规律,根据本公司的生产运输经营情况,提出下一步安全工作的重点、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对策和合理化建议。2.3.4.交通违法动态信息统计分析报告作为安全管理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列入安全考核、评比的重要的内容。五.相关记录

统计处理分析 篇3

关键词:矿山;企业;统计;质量

矿山企业在每天的生产与经营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待检验与统计。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广泛应用,一些优秀的统计软件与信息收集处理系统,在矿山企业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企业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和优化,以便更有效地管理企业,为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一、矿山企业信息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不实。这是最常见的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数据不实对国家以及企业自身都带来了很深的危害。数据不实一种原因就是虚报,造假。比如,矿山企业下属的分公司领导为了突出成绩,虚报当月产品实际收入、生产量,骗取国家贴补、工资等等。又如,年底有意瞒报当年超额完成的生产量,为来年骗取国家的生产费用。第二种是信息统计工作的技术性错误。首先由于其收集数据量不够,其次在于其各种数据不加区分,把不同地点、条件、性质的数据混同处理,在技术性加工上比较粗糙,与现实情况有出入。加上统计软件与统计分析的操作失误与分析失误,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数据的逻辑性偏差。统计资料的排列不合逻辑,各个项目、数据之间解释不通。例如,矿山企业的生产、销售、库存统计表中,本月生产量不变,但是销售量显著加大,库存量却不合比例的不变。这表明数据有明显逻辑错误。这和统计员的业务水平有很大关系,有些企业长期不搞统计培训,有的尚没有专职统计员,统计人才队伍建设薄弱,业务不熟练,统计软件不会灵活运用,造成统计数据逻辑性出现偏差。

(三)数据不完整。对调查数据出现遗漏,项目的资料没有搜集齐全,不符合统计资料完整性的要求。例如,某矿山企业在进行职工文化程度统计中,对车间以上的单位进行抽样,统计结果必然偏高。数据不完整,最终难以对现象变化的规律性做出明确的判断,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针对以上问题,矿山企业信息统计工作要认清信息工作的目标,利用专业的统计软件与计算机软件,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才能达到给决策提供科学参考的目的。

矿山统计信息处理的目标

二、矿山企业要很据以下几点,达到对信息处理的目的

(一)以计算机统计系统对数据进行分类、调整、充实,并对数据的信息量扩充,将信息数据覆盖整个企业产、供、销全过程。系统既要考虑企业日常管理的要求,又要符合企业宏观发展定位。

(二)统计人员要开发适合企业的统计系统,以便于企业系统自身的维护利用和推广。

(三)系统实现智能化的要求,逐渐发展成随时随地上报数据,自动生成分析结果,自动检验科学性合理性等自动化分析系统。

(四)加强数据的安全性与保密性,强化数据库的权限管理,强化数据处理的监管,并提供恢复处理功能。

(五)发挥决策支持系统功能,结合人工分析,建立模型库管理系统,并提高其处理与分析能力。冶金矿山的操作流程与统计数据涉及的专业面较宽、专业数据比较多、各个报表数据的定义公式较为繁杂,从不同产品、不同标准、不同材料等等都有各自的要求。因此矿山企业的统计工作与信息管理工作,需要更高的技术含量与标准。要充分考虑数据处理程序对實际工作的的基本要求。

三、提高信息统计质量的方法

(一)强化统计设计阶段质量。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的第一步,是决定统计数据质量好坏的前提。如果设计过程简化,会给统计数据工作过程带来很多临时性的问题。统计设计首先要科学规定统计数据质量标准,即由不同的统计目的对统计数据精度的要求。满足数据统计目的精度与质量的要求。第二,应该合理设计统计指标与对应的统计计算方法。对统计资料的搜集,要对全过程实行全面监督,严格统计制度的管理规定,要将统计数据的范围扩展的全面、精准。计算矿山企业矿产品的平均质量指标,要按照要求,从每一批矿石的质量指标和重量指标加权平均,这样得出的结论比较准确,不能计算算术平均。而且要将时间与波动因素考虑进去,科学谋划。

(二)严把数据整理鉴别阶段。统计资料的整理鉴别阶段的差错对数据统计十分重要。一旦资料不准确,势必影响结论的正确。因此,要特别注意审查数据资料的适用性与来源的可靠性,要弄清楚统计指标、计算方法。对于残缺的资料,需要进行补充;对口径不一的,要寻找有效的参照依据;对有问题的数据,要反复进行核实,以确保高质量的资料进入处理阶段。例如矿山企业设备更新后,原有工具的更新,固资的更新,如果还按以前的指标与方法比较矿山生产电耗和油耗,必然产生统计不科学合理的问题。

(三)提高统计工作人员技术水平。首先,要提高其运用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的技术,同时提高运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的水平。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与spss等软件是统计人员不可缺少的数据分析技能,采用科学先进的统计分析方法,可将数据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找到经营差距,挖掘潜力。其次统计工作者应注重提高自身分析能力。统计人员应当兼具分析数据,当好参谋的作用。统计人员的分析能力直接影响统计数据与信息处理的质量。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但缺乏对经营的分析能力,也跟不上企业发展的步伐。第三,要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对统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不能放松。对其学习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小视,要做到工作严谨,做人诚信,对待数据一丝不苟,始终站在数据处理分析技术的前沿。

综上所述,矿山企业必须认识到统计与信息处理工作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必须始终抓好统计数据质量工作,将统计工作作为一项关键的管理工作来抓,并采取切实有效的监管措施,抓紧抓好企业的数据甄别与处理工作,为矿山企业管理层提供可靠、完整的参考数据与判断依据。

参考文献

[1]邓勃编,分析测试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统计处理分析 篇4

关键词:变电设备,缺陷,分类统计,建议措施

0 引言

江西500k V主干电网中运行18座500k V变电站, 其中锦江变电站和洪都变电站为2015年新投运。在变电设备选型设计中只有石钟山和洪源变电站设备为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IS) , 其他16座变电站设备均为敞开式。

进一步加强超高压输变电设备管理, 保证电网安全、优质运行, 笔者对2015年江西主电网输变电设备缺陷进行统计分析, 总结归纳出产生的原因和规律。为今后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及选型提出参考。

1 缺陷分类及统计

国网公司将设备缺陷按照对电网运行的影响程度, 分为危急、严重和一般三类[1]。对2015年江西主网500k V变电站输变电一次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共发现危急缺陷89项, 严重缺陷143项, 一般缺陷375项;设备消缺产生原因主要施工、产品质量以及老化多方面原因[2]。根据变电站缺陷具体发生情况, 统计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 严重及以上缺陷多发生在信州、梦山、罗坊等老变电站。可知, 变电站设备投运经过稳定期后, 缺陷逐步频发。检修人员应加强对该站设备的巡视力度, 提高一次设备检修质量, 认真做好日常站内设备的维护工作。

2 主要设备的典型缺陷分类及统计

笔者根据江西电网的500k V南昌、永修、文山等18座变电设备中累计出现的各类缺陷, 按照设备类型对各变电站缺陷统计如图2所示。

根据2015年设备缺陷统计, 可知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缺陷居多, 约占缺陷总数的71.33%。由国家电网公司设备缺陷库[1], 可将各类主设备缺陷大致归类如下:变压器 (本体渗漏油及冷却系统缺陷) 、断路器 (漏气、发热、机构故障) 、隔离开关 (发热、分合闸不到位) 、高压电缆及互感器等。

2.1 电缆设备缺陷分析

由统计可知, 站用电系统缺陷主要集中分在35k V电缆故障。空气湿度较大的情况下, 电缆终端头处电场严重畸变, 金属屏蔽层开断处的畸变电场最易造成电缆沿面放电[9,10]。其主要原因是:电应力集中产生在接头的薄弱环节, 而电缆屏蔽的断层处, 由于半导体层与主绝缘表面结合易沾上灰尘、气体等杂质, 产生局部电场集中[8]。由于使用热缩、冷缩及预制电缆终端头, 电缆弯曲部位在热应力和机械应力作用下, 金属屏蔽层与绝缘层间易产生气隙, 电场畸变产生局部放电。电缆绝缘层在热累积效应作用下, 使得空隙处放电界面逐渐形成电树枝, 直至发生绝缘电击穿。

2.2 变压器、高抗类设备缺陷分析

根据2015年现场运行变压器类设备缺陷情况统计, 变压器、高抗设备发生的缺陷中, 本体缺陷共24项, 主要为本体与散热片管道连接处渗漏油、引出线套管渗油等, 占变压器类缺陷的40.09%;冷却系统故障发生19起, 主要为风机卡涩、控制回路二次元件 (如断相及相序保护器、接触器等) 故障, 占变压器类缺陷的43.18%, 如下表统计。

缺陷原因及分析:

1) 渗漏油。目前, 各站基本使用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运行时间较长, 设备老化加速。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渗漏油现象十分普遍, 渗漏油不但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也吸潮形成新的故障隐患[4]。本体渗漏油主要发生在密封件与法兰连接处、螺栓或管子螺纹连接处、铸铁件处以及油箱与散热片连接处等部位。而密封件失效是造成大多数渗漏油的主要原因。通常箱沿与箱盖的密封采用耐油橡胶棒或橡胶垫密封, 由于密封结构不合理、材料老化变形、尺寸欠佳及热胀冷缩引起紧固螺丝松动, 造成设备渗漏油现象逐渐增加。此外, 由于法兰表面制造工艺不佳, 紧固螺栓松动, 或是安装工艺不良均可造成本体渗漏油的现象。

2) 冷却系统故障。冷却系统是保证主变压器正常运行的重要附属设备, 一旦发生故障, 将严重影响到主变压器的安全运行[4]。常见的冷却系统故障原因有:风扇电机故障、控制保护回路故障、工作电源故障。①风扇电机故障主要原因由于长时间运行, 电机缺油、轴承磨损造成损坏, 需更换轴承或电机 (梦山、罗坊、安源变电站500k V变压器及高抗冷却系统经常出现此类缺陷) ;②风冷控制元件老化导致转换开关操作不灵活, 接触器发热、卡涩、误发信等故障;③冷却系统电源最常见的故障就是交流电源失电, 如熔丝熔断、导线接触不良或断线等。2015年, 由于断相及相序保护器故障引起的I、II段电源故障共10起。针对变压器冷却系统频频发生故障, 公司运维部已对该情况进行了原因分析, 采取应对措施并将部分质量差的相序保护器更换为相同规格的施米斯或施耐德产品;在控制箱内增加散热元件, 改善散热效果, 减少高温对断相及相序保护器内元件的损害。

2.3 隔离开关类设备缺陷分析

在系统运行中隔离开关发生的缺陷和故障比较多, 涉及到多方面问题。诸如:触头发热, 导致导电部分受损引起电气性能下降;分、合闸不到位、分合闸卡涩、机构老化导致运动卡滞;以及远近控不能电动操作、二次元器件损坏、后台显示双位出错等。将超高压主网变电站隔离开关类缺陷, 按常见分类进行统计[4], 如图3所示。

文中对缺陷产生原因着重分析如下:①发热类型缺陷。导电回路过热。紧固接触部位螺栓压不紧, 或者接触面不光整有脏物, 接触面氧化, 也有铜铝接触面电化腐蚀, 使接触电阻增大造成接头发热。触指部位过热。有的由于触指末端接触点自清扫能力较差, 产生接触不良;还有结构不良, 易使触头弹簧通流, 导致弹簧退火弹性减弱降低接触压力, 使接触面发热。设计结构性缺陷。南昌变运行的35k V GW4 (A) -40.5DW型隔离开关, 多次出现过热现象。经检查发现, 导电触指采用内压式压紧方式, 触头弹簧未采取可靠的绝缘措施, 造成弹簧分流发热, 长时间运行失去弹性。②刀闸合闸不到位。2015年3月26日, 文山500k V变电站在倒闸操作中, 发现505217接地刀闸 (型号为GW17-550DW) 无法合闸。经过分析, 认为GW-16/17型刀闸分合不到位有以下原因:首先, 隔离开关各传动部位长期暴露在空气中, 机械传动部 (如轴与轴套间;连杆与拐臂间;连杆与轴套间;操作机构的齿轮、蜗轮、蜗杆之间) , 发生锈蚀或集有污秽, 影响机械传动的灵活性[6]。再者, 设备材质不如人意。隔离开关导电管易受大气电化腐蚀, 导电头内产生氧化物堵塞轴与轴套间间隙。最后, 操作机构内部原因。二次元件质量损坏, 会导致隔离开关不能电动分合、双位出错等问题。日常维护时, 由于辅助开关、继电器等被忽视或维护不到位, 造成辅助开关脏污、继电器接点锈蚀、固定镙丝锈断等现象 (罗坊、安源变常出现此类缺陷) 。

2.4 互感器类设备缺陷分析

统计表明, 35k V以上电压等级互感器平均年缺陷率为9%。互感器缺陷概况见图4, 从统计分析可知渗漏油、发热缺陷比例最大, 建议集中停电处理。

其中, 电流互感器 (CT) 主要缺陷是渗油、漏气、接头异常发热、二次端子缺陷等。①电流互感器渗漏多为制造和安装造成;渗油漏点多集中在二次接线柱处, 由于接线柱底盘浇注时有气泡而产生砂眼;气体泄漏的原因主要有:密封结构设计不合理、材质不良, 装配工艺不良等。②发热多由于接触面间接触不完全, 大负荷电流下易发热。因此, 运行中变电站要加强对设备红外测温。往年上海MWB公司SAS550型产品也出现过内部绝缘裕度小, 耐受过电压水平偏低的设计缺陷。鉴于出现多次故障, 国网公司对其认定该型号电流互感器存在绝缘裕度小, 耐受雷电过电压水平偏低的家族缺陷。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PT) 主要缺陷是电磁单元发热、渗漏油、接头异常发热等。电压互感器本体内部发热主要是在交变磁场中铁质器件接触电磁单元时, 形成磁回路。随着交变磁力线切割电磁单元产生交变的电流 (即涡流) , 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 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2015年6月, 对梦山变线路电压互感器红外测温, 发现油箱温度过高。在吊罩后, 发现电磁铁与CVT外罩接触, 形成磁回路。发现吊罩检修后, 红外测温及油样数据明显更优[7], 可以判定该CVT发热是由于电磁单元的部分元件排列不符合设计要求。

2.5 电缆设备缺陷分析

根据站用电系统缺陷由统计可知, 缺陷主要集中分布在35k V电缆故障。空气湿度较大情况下, 电缆终端头处电场严重畸变, 金属屏蔽层开断处的畸变电场最易造成电缆沿面放电[9,10]。其主要原因是:电应力集中产生在接头的薄弱环节, 而电缆屏蔽的断层处, 由于半导体层与主绝缘表面结合易沾上灰尘、气体等杂质, 产生局部电场集中[8]。由于使用热缩、冷缩及预制电缆终端头, 电缆弯曲部位在热应力和机械应力作用下, 金属屏蔽层与绝缘层间易产生气隙, 电场畸变产生局部放电。电缆绝缘层在热累积效应作用下, 使得空隙处放电界面逐渐形成电树枝, 直至发生绝缘电击穿。

2.6 断路器类设备缺陷分析

现场运行中的断路器缺陷由统计可知, 本体SF6泄漏等缺陷发生6起, 占20.68%;操动机构类缺陷17起, 占58.62%;二次回路元件故障发生4起, 占13.79%。缺陷产生的原因重点如下:①断路器本体SF6气体泄漏。2015年, 本体发生SF6气体泄漏依旧占较高比例。泄漏的主要原因除由季节温度的变化造成, 还存在套管与法兰之间密封不良、密封圈老化及结合面处理不当、逆阀止及密度表泄漏以及GIS设备罐体出现砂眼等原因。②分合闸挚子元件故障。在例行试验过程中, 发现操作机构分合闸线圈操作电压试验数据不合格的情况屡有发生, 其原因大多数是由于断路器机构箱分合闸挚子磨损严重导致[4]。③储能机构故障。依旧是大多数是打压超时、未能储能。由于打压继电器、微动开关等控制器件损坏、切换不到位及液压机构油泵等部件长期运行造成损坏影响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实例分析:2015年12月10日, 断路器报“操作机构弹簧未储能”信号。从现场机构检查, 发现电机电刷烧蚀, 见图5。对该电刷接头处使用3M系列工业百洁布打磨, 重新安装后储能恢复正常。

此外, 检修单位充分利用春秋检过程中例行试验, 对变电站断路器机构箱中相关机械传动部位进行详细排查, 避免此类问题的再度发生。

3 措施与建议

通过对超高压主网输变电设备缺陷统计, 总结变电设备缺陷原因分析, 为了更好地做好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及试验, 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和措施:

1) 针对断路器频繁发生SF6压力告警或SF6气体泄漏等缺陷, 及时到现场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漏, 寻找泄漏点并带电补气, 结合停电计划进行消缺。同时建立应急用SF6气体贮存、保管、定期检测的机制, 保证用于消缺补气的SF6气体合格;平时加强对SF6气体设备的红外检漏、高频局放等带电检测工作。

2) 变电设备接头发热现象, 应继续做好红外测温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互感器、隔离开关等维护工作, 对各接触面的螺栓进行紧固。发现设备缺陷应重新清洗接触面, 紧固螺栓。同时, 切实把好检修、安装工艺质量关, 确保设备运行质量。

3) 加强对传动设备的机械回路和电气回路的检查维护, 做到逢停必检。检修人员必须加强设备的二次回路及机械结构的学习;也加强检查和更换接触器、继电器、限位开关、空气开关等二次元件。对于渗漏油较严重的机构进行解体检修, 更换阀体、密封件、过滤机构航空液压油等。

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 篇5

目 录 目的 2 范围 3 职责

3.1项目建设单位 3.2项目监理单位 3.3项目施工单位 4 规定

4.1事故报告程序、时间和调查处理权限 4.2事故责任认定 4.3事故处理

4.4事故报表的报送程序

4.5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管理的相关记录 4.6检查与考核

4.7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工作奖励 5 定义与缩略语 6 参考文件 7 附件

1.目的

为了规范晋清洁能源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阳高项目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的管理,及时查清事故原因,对事故进行正确处理,界定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有效提高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特制订本制度。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晋清洁能源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阳高项目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的管理,并对事故责任作出意见。3.职责

3.1 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应对相关方的事故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统计报告。3.2 项目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单位的事故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统计报告。3.3 项目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自身的事故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统计报告,积极配合相关方的调查,接受相关方提出的处理意见,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4.规定

4.1 事故报告程序、时间和调查处理权限

4.1.1发生事故必须进行事故调查统计分析。调查分析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严禁隐瞒事故。要做到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

4.1.2 记录事故(含严重未遂事故):由事故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向施工队负责人报告,由班组长组织调查及处理并登记。

4.1.3 轻伤事故:由事故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向施工队负责人报告,由施工队负责人向项目经理及项目部专职安全员进行报告,并由项目经理组织调查及处理,并填写“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于事故发生后三日内报送至项目安委会。

4.1.4 重伤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给项目部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项目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以最快办法(最迟不超过24小时)报告给安委会和当地医疗部门。重伤事故由项目经理或主管安全人员组织调查及处理;并填写“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于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报送公司批复。“事故调查报告书”应同时报送上级安全管理部门。

4.1.5 一般死亡事故和重大伤亡事故

4.1.5.1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项目部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项目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查明基本情况,并立即报告公司负责人,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以及当地区的市劳动部门、公安部门和工会(报告时间最迟不超过24小时)并送报告书。

4.1.5.2 一般死亡事故由公司经理组织调查及处理,并配合政府部门组织事故调查工作。事故调查报告书由事故调查组安全管理人员填写。“职工死亡事故调查报告”应在事故发生后一个月内报送上级单位批复,并抄送参加事故调查的有关单位和部门。

4.1.5.3 重大及以上死亡事故由事故单位的上级领导或政府部门组织调查及处理,公司经理组织本单位相关部室人员做好事故调查的配合工作。“重大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应在事故发生后45日内报送总公司批复。同时应报送集团公司,并抄送参加事故调查的有关单位及部门。

4.1.6 发生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应依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调查处理。

4.1.7 发生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就近施工人员应立即停止工作,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伤员或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及时上报。4.1.8 其他事故调查处理执行公司相关事故调查制度。4.2 事故责任认定

4.2.1 项目对发生的事故,应在查清原因,分清责任的基础上,按照本制度有关的规定和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4.2.2 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公开宣布处理结果。4.2.3事故责任的一般认定:

4.2.3.1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及事故发生的原因,按照当事人在事故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事故责任。

4.2.3.2 事故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领导责任和次要责任。4.2.3.2.1 其行为与事故发生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承担事故的直接责任。4.2.3.2.2 在直接责任中起主要作用的,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4.2.3.2.3 对事故发生有领导责任的,承担事故的领导责任。

4.2.3.2.4 对事故发生的次要原因负有责任的,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4.2.3.3 确定事故主要责任的依据

4.2.3.3.1 因下列原因之一造成重伤、死亡、重大伤亡事故、行政正职负主要责任。

a.发布违反有关安全生产法令、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命令,违章指挥施工; b.无视安全管理部门的警告,未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c.安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

d.未认真吸取教训,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4.2.3.3.2 因下列原因之一造成伤亡事故、由有关领导者负主要责任;

a.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和考试,不懂安全操作知识,由安排工作者负主要责任; b.施工中无安全施工措施或未经安全交底就施工,施工负责人负主要责任。c.施工技术措施有错误、审批者负重要责任,编制者负直接责任。

d.安全设施不具备,作业环境不安全而又未采取措施,由组织施工的负责人员负主要责任。

e.机械设备未按计划检修,带病运行,由机械管理负责人员负重要责任。

f.劳动防护用品、用具、施工工器具的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由采购、供应部门负责人员负主要责任;

g.违反职业禁忌症的有关规定,派不符合身体健康要求的人员上岗,由工作安排者负主要责任;

h.违反分包单位承包工程项目范围的规定,招用未经安全资质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分包

单位,由招用部门的负责人负主要责任;

i.由于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严重失职,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负重要责任。

j.违章指挥施工,指挥者负主要责任。

4.2.3.3.3 因下列原因之一造成伤亡事故的,由肇事者负主要责任;

a.违反安全交底规定;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b.玩忽职守,工作不负责任; c.未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d.擅自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设施和安全装置。4.3 事故处理

事故处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及公司安全生产相关奖惩制度事故事件管理程序进行处理。4.4 事故报表的报送程序

4.4.1 项目部、分公司发生轻伤及严重未遂事故,随安全月报当月前报总公司安全管理部门。

4.4.2 公司的各级领导必须对伤亡事故的统计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负责。4.4.3 交通、火灾事故按规定时间内报项目安全管理部门。4.5 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管理的相关记录

《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职工死亡事故调查报告》、《重大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4.6 检查与考核

对违反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制度的按有关规定处罚。凡未按本制度要求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予以处罚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4.7 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工作奖励

对认真开展事故调查处理、统计报告并在防止和杜绝瞒报、漏报、迟报、谎报方面做出成绩 的单位和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5.定义与缩略语

无 6.参考文件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7.附件

统计处理分析 篇6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Excel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6-0072-04

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是教育部统一部署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高校实验室建设意义重大。2006年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指标体系,增加了报表数量,丰富了上报信息;构建网络系统简化上报程序,实现了网上报送[1-2]。在新方法新技术为数据报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各高校的数据报送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结合新形势探索更加高效便捷的方式,设法提高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水平。

根据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的网报要求,目前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基础数据的收集、规范以及格式化上。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是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的基础

要求开展实验室信息统计报送工作的单位范围较广,包括全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和独立建制的成人高等学校,内容上涵盖仪器设备、实验项目、人员、实验课程等多个报表,数据量较大。关键问题是,报表之间彼此有关联,内在逻辑关系严密,可以说,实验室信息统计是一项基本涵盖全校实验基础数据、量大面广较为复杂的工作,在基础数据收集和对数据做规范处理等环节都离不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

在基础数据收集环节,重点是要及时准确地收集数据。各高校对此已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工作人员积极创新,在制度建设、分工协作、人员培训、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都做了研究和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对数据做规范处理环节,网报系统要求提交适于计算机阅读的纯文本格式,对各字段的位置及长度都做了严格的规定,必须要完全符合报表定义,不能有任何偏差,稍有误差就无法通过统计系统的检测,难以完成上报。对数据格式做如此严格的规定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报送文件格式规定为文本格式(.txt),与电子表格(.xls)或word文档(.doc)等形式相比,对于工作人员而言,由于文件阅读性较差,难以手工直接编辑,这也为直观地查错纠错带来了困难。因此,在数据处理阶段,形成满足网报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要求是报送成败的关键,须借助专用软件进行处理,这对工作人员的软件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借助专用软件对数据做规范处理的现状

由于各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程度不同,对学校数据信息化的能力水平就有差异。整体而言,各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

近年来,虽然各高校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越来越重视,也已取得了较明显的进展,但各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信息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许多高校已经使用了专门定制的业务管理系统,集成了较强的信息统计功能,但还有不少学校缺乏专门的业务管理系统,一直沿用着传统的手工纸面化管理手段。

当前各高校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在实验室硬件设备管理和实验教学课程管理两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平衡,即与实验仪器设备相关的资产管理系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发和应用,而与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相关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就明显缺乏,至于全校性的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就更为稀缺。

与此相应,不同高校在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中采取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亦有所不同,整体来说,目前主要有以下五种:

1.定制的重量级校级综合管理平台

这类平台借助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果,消除了信息孤岛,切实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是比较理想的。但市场上成熟通用的产品较少,专门针对高校实际情况定制开发,投入较大、开发周期长,且必须依托全校信息化建设程度进行推进,实施难度较大,因此应用这种管理平台的高校数量较少。

2.定制的轻量级专用软件

这类软件只能初步实现对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统计,后期还需要投入人力进行数据间的匹配与核对,这样的半信息化操作模式对改善学校整体信息化管理水平不具有实质性效果。

3.北化软件

北化软件是一款专门针对实验室信息统计设计研发的软件,利用北化软件可以实现与教育部实验室信息统计上报系统的对接,直接完成网报。在统计上报工作新的指标体系正式实施后,北化软件开发组对软件做了相应的调整,修改加强了数据输出和自动调整的功能,以适应新的指标体系。其资产管理软件具有日常管理功能,其他部分则侧重数据收集与统计。

4. Excel

使用传统的办公自动化软件Excel来维护业务数据,然后通过上报系统提供的单机版检测系统等各类软件将数据格式进行转换,从而生成符合上报要求的数据。虽然该方法在操作上费时、费力、易出错,显得较为传统和原始,但对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要求较低,不受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制约,因此,目前还有很多高校依然在使用这种方法对数据收集、处理和规范化,所要求上报的每张报表都可以用此方法。

5.信息化管理平台

有些高校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但往往这些平台彼此之间相对独立,不同的实验室报送的数据格式或许都不同,这些基础数据依然需要通过手工操作进行规范处理,经过整合和转换格式后再统一报送,常见的整合手段往往是利用办公自动化软件Excel。

上述五种方法中,由于普遍高校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发展程度不足,最后两种方法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使用最为普遍。由于Excel是为大部分老师所熟悉且运用较为熟练的办公软件,使用非常广泛,并且也能够完成现阶段的实验室信息统计报送工作,满足工作要求。基于多年的工作实践与经验积累,笔者对如何在Excel中实现数据的规范化和格式化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使用Excel的LEFTB、LEFT、LENB、LEN、Text等文本函数[12]编写出恰当的公式,可以实现在Excel中直接生成符合规范的上报数据,进而直接形成满足要求的报表,结果准确,操作简单,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缓解工作压力。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及上报流程如图1所示。

三、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验室数据文件的详细填报要求,通过报表的定义、上报系统的操作要求以及已成功上报的数据文件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符合上报要求的数据文件须满足以下条件:①上传到系统中的数据文件格式为文本文件(.txt);②文件的内容是单行或多行文本,行结构由报表的定义决定,单行的长度是各字段长度的总和;③一行文本对应一条记录。

在记事本中打开“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表(基表一)”对应的上报数据文件sj1.txt,显示如图2所示。

需要强调的是,每个字段都有固定的长度,例如基表一中“设备名称”字段的长度要求为30字节,当实际长度不足30字节时,需在后方用空格补足,符合格式规范的txt文件可通过Excel软件生成。

1.维护基础数据

数据维护指的是,严格按照统计报表的填报要求(即“基表说明”),根据报表定义和字段数据类型建立Excel表格并设置其中各单元格的格式,做好基础数据的输入、更新等工作。在进行数据转换之前必须要做好数据维护工作,数据维护是数据转换的前提。在Excel表中维护原始数据如图3所示。

2.转换数据格式

数据转换就是利用Excel公式把不同类型的数据转换成指定长度的文本数据,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编写单个单元格的数据转换公式,然后再把同一行各单元格的转换公式有序地组合起来,从而得到单行数据的转换公式。

(1)单元格转换公式

由于各表中各字段的数据类型和长度(单位:字节)并不完全相同,故不同字段的转换公式亦不尽相同,本文以“基表一”中“仪器名称”字段为例来介绍单元格转换公式。由于按照基表一的填报要求,“仪器名称”字段是长度为30的字符型数据,所以转换结果也必须是长度等于30字节的文本。由于字段“仪器名称”的实际长度不定,且含有中文等双字节字符,故将其转换成长度为30字节的文本需要考虑若干种情况,具体算法如下:

a.若“仪器名称”长度不超过30字节,则保留所有字符,否则

b.若第30、31字节不属于同一字符,则取前30字节,否则取前29字节

c.a或b的结果与30个空格连接(空格在后),然后取前30字节

与此算法相对应的公式为:

式中D2表示“仪器名称”所在的单元格。由于单元格中的数据可能含有非打印字符,因此,可以用CLEAN(D2)替换式中的D2,来过滤非打印字符。

对于“单价”等非字符型数据,可以先将其转换成文本后再转换其长度,例如:通过公式“=Text(630.2,”0.00”)”把数值630.2转换为保留两位小数的数据。

(2)行转换公式

“基表一”共14个字段,将同一行中各单元格的转换公式用“&”运算符连接生成这一行的转换公式。

3.建立转换模板

每个报表都可以建立转换模板。每个模板包含表头、数据区和公式区,“基表一”的转换模板如图4所示。图4中,“O”列从第3个单元格起是公式区,在“O3”单元格中输入行转换公式。

拖拉“O3”单元格的右下角填充手柄,即可完成对每一行数据的转换。

4.转换文件格式

在数据区输入统计数据,利用Excel的公式操作可在“O”列得到各行的转换结果,各行的转换结果如图5所示。

为了满足上报文件的要求,必须将目前的Excel格式转换txt文件。操作很简单,新建一个文本文件并打开,复制“O”列公式区内的转换结果,并粘贴到新建的文本文件中,以“sj1*.txt”为文件名保存该文本文件,“*”为学校代码,该文件即为满足格式要求的数据文件。

5.检测查错及纠错

将得到的txt文件导入“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检测系统”(单机版),对报送数据进行检测。检测包括单表检测和表间检测,如果单表数据有错、不规范,或者表间数据的逻辑性不一致,则会弹出错误提示,须按照报错内容做相应的修改。尤其对于表间错误,需要特别注意确保表格中相同字段数据的一致性。在数据的规范性上,也要满足填报需求,通过检测系统可以进一步查找错误。

修改错误时,根据报错提示的行号去检查Excel表中对应的行数据,更正后重新生成txt文件后,再导入检测系统中进行检测,如此反复,直到检测系统不再提示有错误为止。最终经过检测无误的txt文件就是满足要求符合规范的数据文件,可以上报。

6.上传报送

上报时,打开网址http://www.stats.edu.cn/,输入学校账号、密码登录后,将经检测无误的txt文件逐个上传,也可将几个txt文件放入文件夹后,生成压缩包zip文件进行上传。上传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综表。

四、结束语

利用Excel转换数据并生成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报表,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利用Excel公式一次性编写并成功建立数据转换模板后,以后只需能够熟练应用表格模板即可,无需关心代码编写,操作极其便利,一劳永逸;②工作流程简单,数据可读性强、直观,错误率低,且易查错、纠错;③利用Excel公式,还可方便地将往年成功上报的文本数据还原成Excel表,以便于新学年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更新,进而再生成新一年的新报表。④无需单独开发专用系统软件,成本较低。

这种基于Excel的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处理方法是多年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极具有操作性,在工作中也成效显著。在全国高校推广和普及此项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由于实验室建设与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程度不够而带来的实验室信息统计困难的压力,对提高信息统计工作效率、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教高厅函〔2006〕4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的通知[Z].

[2]陆敏峰,李晓林,高惠玲,梁军.基于B/S结构的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304-307.

[3]杨群.EXCEL图表、函数、公式一本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65-285.

统计处理分析 篇7

关键词:污水处理,事故,统计分析,对策

1 污水处理厂事故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 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共同探讨与研究的话题, 从我国的国情上来看阻碍着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日益的严重。虽然说我国的水资源总量是排列在世界的第六位, 但是因为人口太多, 人均的水资源占有量才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 排在世界的第八十八位。与之相关的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加剧, 很多工厂污水或者居民生活污水都没有经过处理或者处理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就直接排入河道, 这一情况导致我国的水环境污染情况不容乐观, 而建造污水处理厂是解决城镇水污染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因为城市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也正处于井喷的状态, 随着越来越多的污水处理厂正式的投入到生产与实际的运行中, 水环境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但是污水处理厂的安全问题又随之出现, 从1999年到2008年, 从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因为雨水闸井出现漏水, 一名工人下到井里清除杂物时昏倒, 另外又有七名工人因为先后救人下到井里昏倒, 最后导致五人死亡、三人受伤的硫化氢中毒事故, 再到北京城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一次初沉池排泥泵站的日常检修过程中发生了喷泥事故, 事故最后导致四人死亡七人中毒。从这些事故发生的情况上看, 污水处理厂事故的发生不光会损害到生命财产的安全, 最重要的是它阻碍了污水处理厂的安全运行, 滞后着水环境的治理。

1.1 污水处理厂事故统计分析

通过对实际发生的40起污水处理厂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与研究, 主要是针对事故发生的时间、造成伤亡的人数、事故的类型特点等这几方面去总结, 最后对发生事故的特点和规律作出统计与分析, 为以后污水处理厂事故作出的提前预防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理论。

对电视、广播、期刊杂志、网络上报道的污水处理厂事故的案例进行引用, 以及在相关网络上的事故案例的搜索, 比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局管理总网站、安全文化网、法制节目组等安全生产相关的网络对所要研究的事件进行搜索与整理, 保证事件的真实性。统计的事件是:1989年4月到2012年10月。表一是对收集的40起事故的案例进行的月份统计。其中包括事故的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

经过对事件的分析与统计可以看出, 污水处理厂事故的高发期是在五月份到九月份, 在这五个月里面总共发生27起事故, 是总事故发生的67.5%;死亡人数是91人, 是总死亡人数的69.4%;受伤的人数是61人, 是总受伤人数的87%,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 污水处理厂事故的少发时间是在从十月份开始到第二年的四月份。这七个月里, 一共发生13起事故, 是总事故的32.5%;总共死亡人数是40人, 是总死亡人数的30%;一共受伤的人数是9人, 是总受伤人数的12.8%。

事故发生时间的分析:因为我国大部分的地区在五月份到九月份的时候天气比较炎热, 因此污水、污泥在这高温条件下加上缺氧的环境很容易产生有害的气体, 并且温度的偏高还会加快气体的挥发, 因此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在这个时候容易发生中毒事件, 而到了十月份和第二年的四月份, 很多地区的温度明显的会降低, 这对于有害气体的产生来说是一个阻碍, 因此有毒气体在这个时间段的产生和发挥相对于五月份到九月份来说比较弱, 不容易发生事故。因此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五月份到九月份因为气温升高的原因很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与挥发,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会比较的大。

在这40起污水厂事故的案例中一般的事故16起, 是总事故的40%, 较大的事故24起, 是总事故的60%, 所以说我国污水处理厂事故的等级主要偏向的是一般事故和较大型事故这两大类, 而且其中较大的事故发生的比例明显的要高, 但是同比之下可以看出重大和特别重大的事故发生比较少。

1.2 事故类型以及事故原因

通过对40起收集的污水厂事故案例进行分类与总结,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 事故发生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是中毒窒息, 一共是29起, 是总事故的75%, 第二位是因为构筑物坍塌, 发生了6起, 是总事故的17%;第三位是淹溺事故, 发生了2起, 是总事故的7.5%;除此之外, 还有透水、触电、爆炸事故等, 均发生了1起, 是总事故的3%。由此分析结论可以看出, 污水处理厂事故的主要类型是中毒窒息事故, 这也是污水处理厂安全生活状况改变的重点和难点。

分析研究中分别对中毒窒息的物质进行了统计与分类。结果表明占总事故数57%的是硫化氢引起的中毒事件。占总事故31%的是沼气引起的中毒事件。其他原因引起的事故占12%, 经过分析还可以发现的是硫化氢引起的主要是中毒事故, 沼气引起的主要是窒息事故。

通过对总事故中中毒窒息事故的分析与统计我们可以看出, 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没有按照规定检查失效, 以及没有使用是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占总数的78%, 污水处理厂运行的设备有缺陷也是造成事故中人员伤亡的原因之一, 占总数的7%。由于通风不良、或者错误的操作、在有危险的情况下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物品存放不恰当等这些原因也都是会引起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的, 就上述情况来看, 为了减少中毒窒息对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保证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品有效、并且正确的使用是关键的手段。

事故的发生总是由于多种原因共同的造成的结果, 在以上我们统计的40起污水处理厂事故中, 因为不具备救援条件、救援常识、就盲目施救造成更多人员伤亡的事故有18起, 占总事故的43%, 因为工作环境通风不良而造成的事故有10起, 是总事故的25.4%。就此可以看出要是发生中毒窒息事故事件, 规范科学的施救过程是减少污水处理厂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经过对40起污水处理厂事故的分析与研究可以看出, 事故主要发生的地点是检查井、污水池、管网、沟槽等位置。工作人员在检查井发生的10起事故当中, 中毒窒息事故是9起, 爆炸事故是1起。在污水池发生的9起施工当中, 中毒窒息事故有7起, 淹溺事故是2起。在管网发生的8起事故当中, 中毒事故是5起, 坍塌事故是1起, 透水事故是2起。

2 污水处理厂事故分析结果

对上述我国污水处理厂事故40起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得出结论:季节性是污水处理厂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规律, 在我国五月份到九月份全国大多数地区气温偏高的季节污水处理厂事故发生的率比较高, 相比之下在我国十月份到第二年的四月份时全国地区温度降低, 在这个事故污水厂事故发生率较低。

就我国的污水处理厂事故发生的等级来看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发生率高, 而重大事故的发生比较少, 并且同比之下是较大事故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事故。

通过对我国污水处理厂事故发生的类型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的是污水处理厂事故的类型主要是:中毒窒息、坍塌、淹溺、爆炸、触电、透水等, 而其中最主要发生的事故类型是中毒窒息事故, 发生的概率是70%。就引起中毒事故发生的原因来看, 硫化氢是引起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 沼气是引起窒息事故的主要原因。而且中毒事故中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人员伤害的主要原因是个人的防护用品失去了效果或者并没有按照规定在作业期间使用防护用品。而且污水处理厂设备出现缺陷、错误的操作、设施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通风不良等都是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 但是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是引起中毒窒息事故中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发生率高达78%。

结语

为了减少和防止污水厂事故的发生, 减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安全运行, 我们要做到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 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 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尤其是在事故频发的五月份到九月份, 让工作人员对高危天气和高危地点有认识, 并且做好防范措施。而且要加强对个人防护用具的检查、保管、维修、保养等, 确保其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操作中个人的防护用具有着良好的性能, 以便使用, 而且在这之上还要学会使用一些安全器材以及有害气体的探测器等。污水处理厂要在容易有有毒有害气体产生的设备、构筑物里安装必要的通风装置, 要是有维护保养的工作组到井下进行作业, 那么就要使用可燃气体报警仪进行对作业环境的监测, 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进行通风作业, 在作业中不能停止对井下有毒气体的监测, 要是发现有毒有害气体超标不符合工作要求时则要马上的停止人员的工作, 避免事故的发生。而且在事故发生中有相当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作业人员没有专业的救援知识就进项盲目的施救, 因此就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员的伤亡, 因此作业人员还要学习必要的急救方法, 避免在事故发生的时候因为盲目的施救而造成的更大的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李方平, 杨明平, 马淞江.城市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 (6) .

统计处理分析 篇8

资源和环境是当今世界备受关注的话题。在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成为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年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水平的1/4,列世界第88位[1]。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快速增加,大量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未达标就直接排入河道[2],致使我国水环境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建造污水处理厂被证实是解决城镇水污染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的高峰时期[3],随着大量污水处理厂的投产运行,水质环境能得到改善,但同时污水处理厂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1999年9月28日,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雨水闸井出现漏水,1名工人下井清除杂物时昏倒,另7名工人先后因救人昏倒在井下,发生5人致死、3人受伤的硫化氢中毒事故。

2008年3月3日,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碑店污水处理厂23号初沉池排泥泵站在日常检修过程中,发生喷泥事故,造成4人死亡,7人中毒。

污水处理厂事故的发生,不仅导致生命财产的损失,同时也影响污水处理厂的安全运行,对水环境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1 污水处理厂事故统计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47起污水处理厂的事故案例,从事故发生时间、伤亡人数、事故类型等方面,得出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污水处理厂的事故预防提供依据。

统计时间:1986年4月——2011年10月。

案例来源:本文案例来源于期刊杂志对污水处理厂事故案例的引用、相关网站的事故案例查询系统、以及网络对事故的报道。例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安全管理网、安全文化网等安全生产相关网站的案例查询系统,利用百度在网络上搜索的其他信息。另外,来源不同的同一案例信息会相互印证,以保证案例的可信度。

1.1 事故发生时间分析

对本文收集的47起事故案例按月份统计,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如表1、图1所示。

从图1和表1可以看出,5-9月(共5个月)是污水处理厂事故的高发期,共发生32起事故,占总事故的68.1%;共死亡86人,占总死亡人数的66.7%;共受伤46人,占总受伤人数的79.3%。相对而言,10月到次年4月(共7个月)发生事故较少,共发生15起事故,占总事故的31.9%;共死亡43人,占总死亡人数的33.3%;共受伤12人,占总受伤人数的20.7%。

5-9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高温天气,此时污水、污泥在缺氧环境下更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且气温加剧了气体的挥发。而10月到次年4月,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挥发相对较弱。因此,5-9月更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聚集,增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47起案例中,一般事故19起,约占40%;较大事故28起,约占60%。由此可见,我国污水处理厂事故等级主要集中在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两类,且较大事故偏多,而重大和特别重大事故比较少见。

1.2 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

对本文收集的47起案例的事故类型进行分类,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47起我国污水处理厂事故中,排在首位的是中毒窒息事故,发生33起,占71%;坍塌事故排第二位,发生9起,占19%;淹溺事故排在第三位,发生2起,占4%;其余为透水、触电、爆炸事故,各发生1起,各占2%。因此,中毒窒息事故是污水处理厂事故的主要类型,也是改善污水厂安全生产状况的重点。

对引起中毒窒息的物质进行统计分类(如图3),发现由硫化氢引起的事故占总事故数的58%,由沼气引起的事故占30%;并发现硫化氢主要引起中毒事故,而沼气则主要引起窒息事故。

对中毒窒息事故的原因进行分类,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个人防护用品失效或未使用是最主要原因,占76%;其次是设备缺陷,占6%;通风不良、操作错误、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物体存放不当等也会引发中毒窒息事故。因此,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是减少中毒窒息事故的重要手段。

通常一起事故是多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47起事故中,涉及到盲目施救的事故有20起,占42.5%;涉及到通风不良的事故有11起,占23.4%。因此,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时规范的施救过程是减少污水处理厂事故损害的重要手段。

1.3 事故发生位置分析

对47起事故案例的发生位置进行分类,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污水厂事故多发生在检查井、污水池、管网、沟槽等位置。其中在检查井发生的12起事故中,有11起中毒窒息事故,1起爆炸事故;在污水池发生的10起事故中,有8起中毒窒息事故,2起淹溺事故;在管网发生的9起事故中,有6起中毒事故,2起坍塌事故,1起透水事故。

2 结论及建议

2.1 结论

(1)污水处理厂事故的发生具有季节性规律,即在气温较高的5月-9月发生率较高,在气温较低的10月-次年4月发生率较低。

(2)污水处理厂多发生一般事故和较大事故,且较大事故多于一般事故。

(3)污水处理厂的事故类型有中毒窒息、坍塌、淹溺、爆炸、触电、透水等[4],其中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概率达70%,是最主要的事故类型。对于中毒窒息事故,中毒大多是由硫化氢引起[5],窒息主要是由沼气引起。

(4)中毒窒息事故的事故原因主要有个人防护用品失效或未使用[6]、设施强度不够、操作错误、设备有缺陷、通风不良、冒险进入危险场所、物体存放不当、地面滑、有分散注意力行为等,其中由个人防护用品失效或未使用引起的中毒窒息事故高达76%,是最主要原因。

(5)在引起事故的众多原因中,盲目施救和通风不良是最常见的原因。盲目施救容易使死伤人数增多,通风不良使中毒事故更容易发生。

(6)污水厂事故多发生在检查井、污水池、管网、沟槽、污泥池、污泥脱水机房、进水口格栅间等位置,以检查井、污水池、管网最为常见,且主要为中毒窒息事故。

2.2 建议

为减少和防止污水厂事故的发生,确保污水厂的安全运行,重点须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必须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7],尤其加强职工对高危天气、高危地点的防范意识。

(2)加强个人防护装备的保管、检查、保养,使其保持良好和适用的状态。学习安全器材(如空气呼吸器)、有害气体探测器等的使用。

(3)在易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设备、构筑物处应安装通风装置[8,9]。遇到维护保养需要下井下池前,必须使用可燃气体报警仪进行监测,严格按照相关法规标准进行通风作业,安全条件具备后方可工作。作业中应连续监测池内井下有毒气体浓度,不符合工作要求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10]。

(4)学习必要的急救及抢险技能,如触电、溺水、中毒事故的抢险与急救技术等,避免因盲目施救引起的更大伤亡。

摘要:该文统计了我国污水处理厂发生的47起典型事故案例,从事故发生时间、伤亡人数、事故等级、以及事故发生的位置、类型等方面,分析了污水处理厂的事故特点,研究了事故发生规律,得出了污水处理厂事故的结论:事故的发生具有季节性规律;最主要的事故类型是中毒窒息;最主要的事故原因是个人防护用品;最主要的事故位置是检查井、污水池、管网。并提出了减少污水处理厂事故、保障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的对策措施:加强安全教育;加强个人防护装备的检查、学习安全器材的使用;合理安装通风装置,按规定使用气体监测仪等。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事故,统计分析,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1]方源.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J].科技风,2010,(17):68 FANG Yuan.China’s present condition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Technology Wind,2010,(17):68

[2]邓志娟.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模式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2010年第三季度建设和运行情况的通报[Z].2010-11-15

[4]朱崇明,朱国珍,曾斌.污水处理厂安全评价分析[J].安全,2008,(11):19-21 ZHU Chong-ming,ZHU Guo-zhen,ZENG Bin.Safety e-valuation analysi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J].Safety,2008,(11):19-21

[5]高琼,吴春江,彭昕.污水处理厂有限空间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水务管理,2009,(4):1-4 GAO Qiong,WU Chun-jiang,PENG Xin.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fined space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J].Water Management,2009,(4):1-4

[6]郝薇.污水处理现场职业安全管理理念及基本原则[J].天津科技,2009,(2):76-77 HAO Wei.Occup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idea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J].T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2):76-77

[7]范秀磊,宋代敏.城市污水处理厂安全工作浅议[J].劳动保护,2000,(6):41-42 FAN Xiu-lei,SONG Dai-min.On the safety work of mu-nis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J].Labour Protection,2000,(6):41-42

[8]陈兵,王海龙,张金锋,等.城市排水有限空间爆炸性气体产生机理与防治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5):67-71 CHEN Bing,WANG Hai-long,ZHANG Jin-feng,et al.Generating mechanism and control counterm easures of explosive gas in urban drainage limited space[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5):67-71

[9]范银华,王树坤,陈桂成,等.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预防[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5):89-93 FAN Yin-hua,WANG Shu-kun,CHEN Gui-cheng,et al.Prevention of asphyxiation and poisoning accidents when working in confined space[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6,16(5):89-93

统计处理分析 篇9

从国际实践来看, 股权激励伴生的激励成本及其会计处理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其中尤以“期权成本费用化与否”成为焦点之争。而新《企业会计准则》明确了“激励成本费用化”的基本原则。本文参考上述30家公司2007及2008年年报数据, 发现了上市公司在激励成本与会计处理方面存在的一些代表性问题。

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的统计分析

(一) 总体概况

1. 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情况

虽然30家上市公司均已获得证监会的无异议, 按照证监会《管理办法》的规定, 可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实施。但是根据年报披露资料显示, 在过去两年内只有23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计划, 其他7家由于各种原因未作实施 (年报未作详细披露为何种原因) 。

2. 年报披露情况

上述23家已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中, 有20家明确披露了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未来利润可能影响的金额, 其余3家公司年报中没有提及股权激励对未来可能造成的影响, 或仅提示对未来会产生影响但未定量说明影响的额度。

(二) 激励工具公允价值计量

在19家披露激励工具公允价值的公司中, 有17家采用的激励工具是股票期权, 采取的期权定价模型分两类:Black-Scholes模型和二叉树模型, 分别为9家和8家。

在计算期权的理论价值时有较多的参数需要选择。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及其解释,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需要遵从第4条规定:“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提供服务的, 应当以授予职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对于授予的股份期权等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 应当按照其市场价格计量;没有市场价格的, 应当参照具有相同交易条款的期权的市场价格;以上两者均无法获取的, 应采用期权定价模型估计, 选用的期权定价模型至少应当考虑以下因素:期权的行权价格;期权的有效期;标的股份的现行价格;股价预计波动率;股份的预计股利;期权有效期内的无风险利率。从我们的统计样本来看, 各上市公司对无风险利率和波动率的选取主观性较强, 差别较大。比如, 披露无风险利率选取的11家公司中选择3.33%作为无风险利率的有3家, 选择4.14%的有2家, 另外还有6家选择了各不相同的利率作为无风险利率, 从2.25%到4.67%不等。

在波动率这一指标的选择上则更加五花八门, 没有任何两家选用同样的方法计算波动率。主要是在选取历史股价数据的时间区间不同, 长的有从2001年开始算起的, 短的有以授予日前90天的数据为基础, 其他的则在这之间, 或者没有明确披露。

(三) 激励成本摊销方式的选取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 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 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对于可行权条件为规定业绩的股份支付, 应当在授予日根据最可能的业绩结果预计等待期的长度。

在公布摊销各年度摊销额度的几家公司中, 虽然没有公布摊销方式, 但通过计算还是能够得出各自摊销的方式, 大部分公司采取了分年度对应等待期摊销的方式, 即在下一年度行权的期权费用在此之前的一年时间内摊销, 而不是每一期分期行权的期权费用都在第一年摊销。

如某公司激励计划规定一年等待期后可行权50%, 再过一年可以行权另外50%, 假设总的期权费用是200万元, 则该方式在第一年摊销的期权费用为100万元, 第二年摊销的期权费用也是100万元。小部分公司采用了累计摊销的方式, 也就是说将第一年时间视为每一期可行权期权的等待期。还是上面的例子, 则该方法在第一年摊销的期权费用就是100+ (100×1/2) =150万元, 第二年摊销的费用为50万元。

再以华侨城为例, 200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司将以发行新股的方式, 向激励对象授予5 000万股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7元/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权益工具公允价值按照公司股份支付授予日 (公司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股东大会通过日) 计量, 权益工具当日收盘价为11.68元, 授予价为7元, 该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为4.68元。由于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中权益工具存在1年的等待期、1年禁售和4年限售期, 因此激励计划期间共需确认23400万元的股份支付费用, 按照各年度可以解禁的权益工具分摊该部分股份支付费用。每年承担的股份支付费用如下:2006年确认2 778.75万元, 2007年确认5 557.5万元, 2008年确认5 557.5万元, 2009年确认4 582.5万元, 2010年确认2 876.25万元, 2011年确认1 560万元, 2012年确认487.50万元。上述股份支付费用对公司需确认年份的净利润存在影响, 但对公司净资产无影响。

(四) 激励成本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期权费用对每期的净利润有着直接的影响, 从2007年开始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都需要根据最佳估计对股权激励产生的当期费用予以确认, 这直接造成了对当期利润的冲减。

根据相关统计, 在19家披露激励成本的公司中, 2007年应摊销费用占2007年净利润的比值从5.79%到100%以上不等, 巨额摊销期权费用直接也导致了伊利股份和海南药业出现负利润;而整个计划应摊销的费用与2007年净利润的比值则在10%到180%之间, 平均值则为56%。

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已获得证监会无异议的30家上市公司公布的年报来看, 在股权激励计划的会计处理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一) 信息披露详细程度差别较大

对股权激励计划对业绩带来的影响, 各公司披露信息的详尽程度差别巨大, 有的仅给出年度应摊销费用额度, 有的则事无巨细从波动率到摊销方式一一列明。

(二) 激励工具成本计量的参数选取主观性大

统计数据显示, 计算期权激励价值时由于参数较多, 且参数的选择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定, 使得各个公司在选取指标时随意性过大, 如选择无风险利率, 11家公司有8种取值。计算波动率这一指标时更是千差万别, 没有任何两家选取相同的历史数据时间区间。

(三) 激励计划的费用对业绩影响较大

由于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激励成本费用摊销集中在等待期, 激励计划对等待期的业绩影响较大。根据测算, 公司在等待期每年需要摊销的激励成本金额可达几千万乃至上亿元。由此对等待期内净利润的影响巨大, 一方面容易误导投资者, 不能真实全面了解公司业绩增减变动的原因, 另一方面也为管理层操纵利润创造了可乘之机。

三、结论与建议

从前述统计分析来看, 参数的选择会很大程度影响股权支付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上市公司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可能会选择有利于激励工具公允价值偏低的参数, 由此造成了激励工具价值的不“公允”。而对于摊销方式的不同处理, 也会影响到对当期利润的冲减程度, 可能会造成上市公司根据其战略规划, 选择不同的摊销模式, 形成利润操纵的空间。因而, 监管部门有必要对股权支付工具公允价值的计量与会计处理信息披露进行更加严格的规范与指导。

而作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来说要加强自律性, 在实施激励计划的时候就要对激励成本的计量、对未来的业绩影响等做出科学合理的预计, 通过透明化的信息披露, 保障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企业家价值报告 (2007年) .

[2]胡继之, 段亚林.上市公司股票期权制度设计与监管, 深证综研字第0029号, 2001年2月8日.

[3]邢俊英.股权激励税收政策的理论和现实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1) .

[4]曾晓松.经理股票期权的设计、估价、会计反映与改进.证券市场导报, 1998年第4期.

[5]梁瑞芳.股权激励遭遇“冰河期”.当代经理人, 2008 (1) .

[6]陈舜.期权定价理论及其应用.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8年11月第1版.

统计处理分析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柳州某饭店一、二、三楼餐厅同一餐进餐的全部人员共计552人, 包括有症状与无症状人员。本次把调查对象每日腹泻大于或等于3次判为患者, 腹泻少于3次或无腹泻者判为健康者。

1.2 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使用“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对每位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调查形式为现场调查和电话调查, 进餐情况以婚宴当餐为主。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组, 计算进食各种食物的OR值和卡方值, 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推断婚宴食谱中各种食物引起中毒的可能性。

1.3 统计分析

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共调查404人, 调查率73.2%, 发病280人, 未发病124人。三层楼婚宴中共同菜谱有14种, 食物暴露危险度OR值 (暴露比值比) 最大为4.2, 有2种食物OR值大于或等于2.6, 2种OR值为1.7, 3种食物在1.2~1.6之间, 7种食物在0.9~1.1之间。OR值在0.9~1.1之间, 说明食用此种食物对发生疾病无影响;OR值在1.2~1.6之间, 说明轻微有害;OR值在1.7~2.5之间, 说明中度有害;OR值大于或等于2.6时, 说明是严重有害因素[1]。据此本次婚宴14个菜谱中鸳鸯双味鸡 (OR值=4.2) 、双吃海虾 (OR值=2.6) 两道菜最为可疑 (P<0.01) , “步步高升”、西芹泡椒尤花 (OR值1.7、P<0.05) 中度危险, 另有3个菜OR值显示有微弱危害, 但卡方检验显示无显著意义, 另有7个菜相对危险度、卡方检验均显示对疾病无影响。 (表1)

3 讨论

食物中毒是常见食源性疾病, 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在很多情况下, 食物中毒不能及时报告, 给调查带来一定困难。实验室不能快速确定中毒原因时, 运用统计学方法, 对进餐人员的食谱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统计意义上的可疑中毒食物, 为实验室检验、可疑食物的调查取证提供明晰方向, 为食物中毒的早期诊断提供思路。在现有的食物中毒中, 约有17%的案例因报告不及时、采集不到样品等原因最后只能诊断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2], 监督部门对事故采取的控制措施缺少明确的方向。因各种因素不能获取实验室诊断结果时, 进餐人员的食物统计学分析是确定中毒食物可靠的方法, 可以为中毒事故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为了提高中毒食物判断的准确性, 防止错漏, 特别是发生多种食物交叉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时, 联合采用OR值和卡方值可以提高判断中毒食物的灵敏度。本案如果只计算卡方值来判断中毒食物, 实验室结果就会证明出现错漏。所以综合本案的食谱统计及实验室结果, 缺少任何一项, 中毒食物的判定就会出现偏差。

本案根据统计学结果, 确定高度可疑食物有鸳鸯双味鸡、双吃海虾, 中度可疑有“步步高升”、西芹泡椒尤花, 低度可疑有凉拌菜、京式片皮鸭、清蒸鱼, 另7种无统计学意义。统计结果与后来的实验室结果基本吻合。实验室结果显示, 在鸳鸯双味鸡、双吃海虾、京式片皮鸭、清蒸鱼样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 凉拌菜、“步步高升”、西芹泡椒尤花因采集不到样品而缺少实验室依据。根据实验室结果, 可以考虑此事件为多种食物交叉污染导致的食物中毒。应该把缺少实验室依据但统计学有显著意义的“步步高升”、西芹泡椒尤花也考虑为中毒食物。在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中, 特别是重大事故因为工作量大, 对调查对象的追踪较难, 采用病例对照对健康进餐人员进行调查更难。很多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缺少相关的食谱统计学分析, 导致中毒食物判断缺失, 因无实验室依据而确定为原因不明食物中毒, 对卫生监督执法不利。所以, 食物中毒事故调查过程中, 食谱统计学分析不应被忽视, 而应被视为食物中毒事故调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天根.流行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66-88.

如何进行统计结构分析 篇11

一、分析现象的静态结构,认识总体结构的特征

现象的静态结构分析是抽象掉时间因素和现象具体变化过程而对现象结构展开的分析。通过分析,可以认识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的结构特征;根据各构成部分所占比重大小,反映所研究现象总体的质量(如文盲率);判断企业的人、财、物等生产资源的利用状况(如设备利用率);确定工作或管理的重点:占计划(定额)任务比重大的项目或品种数量少而金额比重较大的项目;把同一总体不同方面的结构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如把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等结合起来综合评价一个团队整体素质的好坏。

二、结构的动态分析,弄清总体构成变化过程和规律

把总体结构相对数编成动态数列,以反映总体构成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过程、趋势和规律。以表1资料为例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构变化进行分析。

通过观察和分析表中资料:1.1962年到2013年这段时期内产业结构变化过程,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下降到2013年的10.0%;第三产业产值上升到2013年46.1%;2.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我国各产业的比重排序:1962年 “一二三”; 1982年“二一三”;2012年“二三一”;2013年“三二一”。这一变化过程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国际经验。

三、结构的类型分析,指导总体结构升级

现象的结构有不同类型,有低级和高级之分且从低级向高级变化。弄清事物结构的类型,利于指导结构调整与升级。按国际上公认的标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于60%时为生产型社会,超过60%时叫做“服务型社会”。服务型社会是工业社会的高级阶段,比工业经济社会有明显的优势。根据上表资料判断我国还处于生产型社会阶段,为我们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向服务型社会升级提供了依据。

四、结构的对比分析,评价结构的优劣

将某一现象的实际结构与“基础”结构进行对比来揭示两者之间的差异的大小和差异的程度。(1)结构的空间对比。将被研究的结构与发达国家(地区、部门)的结构进行对比,发现与先进结构的差异。例如第三产业的比重中国46.1%,美国75%左右。说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还任重道远。(2)与计划结构结对比,弄清实际结构与计划结构的差异。计划结构若反映了事物的客观要求,就可以把计划结构作为标準来衡量实际结构优劣,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3)与标准结构对比,以利调整结构。钱纳里提出了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标准结构”,其中“下中等收入”国家三次产业结构12.5%、41.3%、46.2%,“高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1.6%、26.2%、72.2%。我国2013年的产业结构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相近,但与“高收入”国家产业结构相比,还有很大差异。说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任务艰巨。

五、组(类)结构分析,了解结构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在对事物总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总体各组成部分的内在结构,以弄清总体结构变化更深层次的原因。我国2013年产业结构符合工业化后期的倒金字塔型模式,正向更高级模式转变。进而分析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及变化,即分析第三产业“四个层次”的结构及其变化,采取措施加快第三产业中高效部门的快速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

六、结构的相关性分析,提示现象之间的关系或真实水平

把结构相对指标和综合指标结合起来分析,弄清两种现象在变化过程中有无相关性。(1)结构分析与总量指标联系起来。把我国历年GDP总额与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如上表)发现产业结构与GDP的相关关系:随着GDP总额的增加,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不断地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2) 结构分析与相对指标联系起来。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把家庭或个人平均收入(强度相对数)与家庭或个人消费结构结合起来分析发现了人均收入与消费结构的相关关系:随着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等等;(3)结构分析与平均指标联系起来,提示现象的真实水平。结构是影响平均指标的重要因素,数列水平相同,结构不同,平均指标的大小不同。当结构剧烈变动时,往往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协调处理 篇12

(一) 会计会计核算的含义

企业会计核算是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 指企业财务人员连续不间断地记录并分析研究企业或其他基层单位的所有物资资料及货币资金的存量和流量。它计量和评价企业所发生的一切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的方式和方法, 是收支凭证、科目分类、成本核算等, 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从财务上有效监督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

(二) 企业统计核算的含义

企业经济核算有三种形式, 企业统计核算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形式, 其他两种形式是业务核算和会计核算, 企业济核算的目的是连续、系统地计量、记录、分析和研究企业经济现象的实施及发展过程。统计核算是运用一系列的统计指标, 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统计调查、整理和分析, 从而对企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特征及发展变化规律进行有效的研究。企业统计核算能够综合分析企业的经济现象, 然后正确判断企业总体的规模、水平等之间的比例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等, 最终促使企业管理层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协调处理的必要性

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是企业的两个重要核算体系, 它们有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及侧重点。前者侧重于反映控制和监督实物运动信息, 后者侧重于反映控制和监督价值运动信息;前者的信息是实物形式, 后者的信息是价值形式;前者信息是具体而朴素的, 后者信息是抽象和笼统的。如果企业具有较长的生产过程、较多的生产环节、较复杂的生产工艺、较繁多的生产过程投入及产出物料, 由于会计和生产过程的距离相对较远, 因此会计人员常常不可避免地怀疑核算成果的真实性。因此, 从客观需求来看, 企业很有必要加强统计和会计的协作, 使其密切沟通配合, 将唇齿相依的关系建立起来, 最终将实实在在的效果带给企业。

三、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协调处理的方法

(一) 运用会计分析手段搞好财务预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逐渐完善, 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而要想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统计管理方法体系, 使其逐渐转化为现代统计管理, 进而服务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从而有效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健康发展。企业应该在对职能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进行大力推行的同时, 切实做好财务预测工作, 将统计学中数量管理的一些专门方法充分吸收过来, 提前规划和日常控制企业生产经营的一切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二) 运用统计方法搞好会计监督

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上有效审查特定对象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就是企业的会计监督。企业会计监督的主要特点是运用货币计价全面、综合地监督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在运用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督的过程中, 也应该给予实物监督以充分的重视, 以对企业的公共财产的完整和安全进行切实有效的保护。在进行会计监督的过程中, 统计方法是企业财务人员整理会计资料、财务管理工作等时经常要用到的方法。

(三) 让会计工作的规范严谨规范统计工作

企业只有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特点充分利用起来, 才能有效实现统计工作的规范化。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对统计报表制度进行切实有效的改进, 使上报统计报表的需要在有效利用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满足, 并在核算准则上使其向会计靠拢。首先, 将一个科学的财务统计指标体系建立起来, 为企业今后对财务进行良好的分析和预测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其次, 统一指标口径。运用求同存异的原则使会计、统计核算指标规范化, 力求做到相同指标一致, 不同指标相互协调, 并能够将折算、换算、整合和分解做实做好。

(四) 加强人员分工协作

在协调处理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过程中, 企业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很有必要加强彼此间的分工协作。在日常工作中, 统计工作对财务核算的大量基础资料进行了借鉴, 会计报表和资料是很多数据的主要来源, 统计的很多工作都进一步加工和处理了财务信息和财务核算。而统计原理在会计设计的成本分析等分析方法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这就要求在分工上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加强彼此间的协作, 积极主动地借鉴对方在工作和业务上的有益经验, 并切实加强交流和沟通, 将会计和统计不协调所造成的尴尬情况有效摆脱掉, 从而在相互借鉴的高度上促使会计人员和统计人员各司其职, 在各自的领域投入更多的精力, 切实做好自己的工作。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企业只有具备了极为健全和规范的会计和统计工作, 会计和统计工作能够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效融合, 同时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人财物资源, 并保持通畅、准确的信息获取, 才能称得上是经营完善的企业。企业应该将会计和统计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使它们相互协调, 将高质量的信息提供出来, 有效开发利用信息, 增加处理后信息的使用价值,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决策, 最终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 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并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 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协调发展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概述了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的含义, 然后简要说明了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协调处理的必要性, 最后从运用会计分析手段搞好财务预测、运用统计方法搞好会计监督、严谨规范统计工作及加强人员分工协作四个方面提出了企业会计核算和统计核算协调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企业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协调处理

参考文献

[1]李羽.企业的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的关系概述[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22) .

[2]徐玮.信息时代下会计信息与统计信息比较研究[J].财会通讯, 2011 (13) .

[3]刘虹.浅析企业会计与统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相互适应性[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19) .

上一篇:能源效益下一篇:存在问题与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