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效益(精选8篇)
能源效益 篇1
近几年, 湘钢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号召, 经过充分论证, 加大发电系统投入, 在余热、余压、余气回收利用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湘钢自发电比例由2011年的30%提升到目前78%, 外购电支出大幅下降, 由原来每月外购电约1个多亿下降到目前每月不到4000万, 为湘钢盈利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一、湘钢自发电基本情况
湘钢发电系统包括热力发电、TRT发电、烧结余热发电、干熄焦余热发电、超高温高压发电、钢后余热流程热发电等类型, 湘钢发电设备总装机容量48.35万KW, 具体机组容量及近5年发电变化情况见表1和表2。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知, 湘钢从2012年开始到现在投入约10亿元, 在产能规模没有扩大的情况下, 利用现有煤气资源, 发电水平大幅提升, 走出了一条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路, 湘钢外购电成本2015上半年较2010年每吨减少120多元, 为公司降本增效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湘钢提升自发电、降低外购能源成本的做法
近几年, 湘钢从能源消耗全流程入手, 系统梳理能源管理思路, 强化内部二次能源回收与利用, 完成了从“管住”能源到“用好”能源的转变, 主要做法包括5个方面:
1. 坚持项目带动, 规划实施路径, 为发电攻关明确行动方向
湘钢始终将“项目制”作为保障发电机组煤气需求, 推进各类余能、余压、余热资源高效回收与利用, 促进公司发电最大化, 提升自发电水平的重要抓手。
(1) 成立公司主管经理为组长的铁前降耗攻关组、热力消耗攻关组、余热发电攻关组、板材降耗攻关组和高线棒材降耗攻关组等五大发电降耗专项推进小组, 全面统筹自发电攻关。
(2) 有序推进发电项目施工。公司对工序能耗差距进行系统研究, 择优选定成熟发电项目, 成立了135MW超高温高压、钢后余热、TRT系统和30万立高炉煤气柜等发电机组及配套施工项目组, 合理推进工程建设, 做好项目实施中的衔接工作, 保证了新发电项目快速达产达效。
(3) 全程实行发电攻关“四明确”。即明确各责任单位、配合单位;明确相关管理部室和二级单位主要责任人、职责分工;明确发电总指标、单元发电指标、过程控制指标的计划与目标值;明确各指标量化考核细则。确保了发电攻关有令必行, 落实到位。
2. 强化硬件支撑, 加快设备升级, 为发电创效保障外围条件
先进的装备是实现余能、余压和余热资源高效利用的必要条件。为此, 湘钢先后投入11亿元完成了发电及配套设施的硬件升级。一是完成煤气系统节能改造。公司高炉煤气系统以新建30万立方高炉煤气柜为中心, 构成环管运行, 通过高炉煤气环网、焦炉煤气放散塔及转炉煤气柜后联通管道等一系列改造, 实现了高炉煤气、焦炉煤气零放散。二是组织余能余热回收利用项目改造。依托钢后余热发电项目, 结合两个板厂加热炉改造, 通过低压管网优化, 对低压蒸汽的使用和平衡进行梳理, 实现了新二烧大烟道余热烟气回收利用, 转炉煤气回收量增加到138m3/t。此外, 公司将澡堂、食堂用蒸汽加热改造为空气能、电能加热, 取暖改用空调制热, 确保低压蒸汽全部集中用于钢后余热发电。三是加强发电设备设施的点检维护。发电设备的长周期安全运行是能源创效的前提和根本。公司通过合理安排机组运行方式, 做好能源介质在线实时调整工作及检修、生产和设备事故等异常状态下的应急响应, 大幅提升大型发电设备在线运行时数, 实现了设备使用效率最大化。
3. 狠抓技术攻关, 改善发电指标, 为发电创效提升机组效率
为解决煤气资源有限, 设备运行效率低的问题, 湘钢从改善发电指标入手, 向技术要效益。一是引进超高压高温发电技术。两台135MW超高压高温发电机组竣工后, 公司自行组织机组调试, 先后完成了冷态、热负荷、热化学等试验, 充分掌握了超高压高温发电技术, 发电机组带负荷能力由投产初期的13.5万k W/h提高到14万k W/h以上。二是改进老发电机组。通过降低老热电锅炉排烟热损失、提升化学燃烧效率、降低散热和泄漏损失, 及时疏通各发电机和汽轮风机的蒸汽通道及冷凝器等一系列措施, 公司4台大锅炉和1台小锅炉的效率现已提高到85%以上。特别是煤气湿法除尘改干法除尘后, TRT系统较原来增效30%~50%。三是稳定混合煤气热值。通过加强对30万立方高炉煤气柜点检维护, 恢复加压系统调节阀, 提高压力、流量、热值测量设备精度, 完善混合煤气自动配比程序等措施, 控制高炉煤气管网压力, 将各煤气站所输出的煤气热值稳定在±300kj/Nm, 为提升煤气发电效率提供了重要保障。
4. 加强能源调度, 协调煤气平衡, 为发电创效提供内部支撑
结合湘钢实际, 通过专业学术会议、统计报表互换等, 深入对标, 持续改进。一是转变能源调度职能。树立“科学管理、均衡用能、稳定保产”的观念, 由生产保供“后方”走向统筹能源管理管控的“前台”。通过研究历史曲线、统计报表, 为生产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满足能源适时调度和生产经营管理要求, 确保生产系统经济、合理用能, 实现能源平衡工作的量化、模式化、程序化。二是加强生产总调与能源调度联动。以生产总调和能源调度为中心, 结合公司月生产经营计划, 制定月度发电计划。同时, 充分运用MES系统, 强化计量和能源信息系统等基础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用能申报与评审”制度, 确保煤气用户按量消耗和煤气利用可调可控。三是促进主辅联动。通过需求 (产能和用能) 优化, 促进、完善配能和供能优化, 实现了主线、辅线、物流、能流双向协作和协同, 做到规模生产、集中生产、错峰生产, 建立起生产组织和能源消耗的动态平衡。
5. 优化成本管理方式, 改变绩效考核模式, 充分调动发电积极性
动力厂是湘钢能源综合生产及运行管理的主体单位, 其生产内容包括取供水系统、燃气净化系统、热力系统、供电系统等多个专业的多个方面, 机组运行涵盖了湘钢全部的水、电、风、气、汽供应及生产。作为湘钢动力能源的生产单位, 动力厂经历了多次机构改革及重组, 在财务成本指标的设定中也经历了总费用指标考核、利润指标考核、标准成本差异指标、运行总费用指标、吨钢外购能源成本指标等多种指标考核体系的变化。2013年随着135MW高温高压机组的投入运行, 湘钢的能源管理和运行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如何制定绩效指标, 有效引导精益生产、效益最优, 成为年度预算的重点。
2012年以前, 对动力厂财务指标的考核主要以动力产品销售利润或者动力产品总费用为主, 这种考核模式在生产顺行、生产组织模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 基本可以达到控制动力厂消耗, 提高动力厂主动生产的目的。但随着市场形势变化, 生产组织的平衡被打破, 动力厂作为保供稳产单位, 其产品生产和供应完全脱离了预算控制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 经过调研分析, 根据动力厂几大系统的运行特点, 将动力厂所辖的站所分为运行站所和发电站所。运行站所是指通过站所运行, 为其它工序提供水、电、风、汽的站所, 生产组织与其他工序的生产组织直接相关, 在生产稳定的情况下其运行方式相对固定, 可以通过合理组织、有效调配进行生产组织模式的优化, 从而达到站所节降运行消耗的目的, 包括水站、空气加压站、电动鼓风站、变电供电站、煤气净化站及加压站;发电站所是指通过热力、燃气压差、管网废气进行发电的站所, 其生产受其它工序供应热力、燃气、废气的影响, 但通过机组生产组织的调整,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机组生产能力, 从而提高自发电量。
根据历年来的能源监控数据, 还原了新模式下所有站所的消耗趋势, 根据趋势预测各站所的消耗水平, 制定运行费用的基础指标。同时根据2014年的生产组织情况, 对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后, 以预算制定的发电量为基础, 对发电、供电及鼓风系统设定发电运行模式, 根据发电耗煤气、水、人工、药剂、折旧、费用等情况, 测算出发电单位成本, 给出利润指标。
动力厂通过提高锅炉效率, 合理利用煤气、优化机组运行等方式增加的发电量带来发电固定费用和直接材料成本的降低, 从而达到增加发电量的目的。两项指标的配合, 免去了动力厂为提高发电量而增加运行成本的后顾之忧, 也可以避免产量波动较大时动力产品因固定费用分摊带来的较大利润偏差, 同时能有效地激励动力厂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节能设备的投入降低基本站所运行消耗, 通过项目攻关, 行业对标等有效手段提高发电机组发电效率, 达到公司整体创效的目的。
根据2013年实际生产情况, 改变了对动力厂的成本考核模式, 以站所运行可控费用加发电利润为该厂的成本考核指标。该指标的优点在于动力厂可以在稳定生产、组织保供的同时, 清晰地了解到站所消耗的各项指标与预算的差距, 从而通过改变运行方式, 合理组织生产等手段降低站所运行消耗, 消耗降低清楚明了, 指标直观可控。
2014年该方案试行一年期间, 动力厂运行站所通过新增节能水泵、优化运行方式、管网合并、最低负荷压力运行、自主维修等方式, 有效降低站所运行费用近1400万元。同时在主体生产整体水平下降的不利影响下, 发电量由2013年年度17.7亿度提升到23.5亿度, 超额完成预算目标, 发电创利9400余万元。
能源效益 篇2
作为新的业务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四方面的问题。因此,本文在简要介绍和分析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现行状况的基础上,着重从财务核算角度探讨节能项目资产投资额的归集与确认、合同价款结算、成本费用的确认与收益分配等会计处理问题。
一、合同能源管理与节能服务公司的介绍
1.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简称EPC)是一种新型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
2.节能服务公司(Energy Management Company,简称EMCo),国外也称ESCo(Energy Service Company),又称能源管理公司,是一种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运作的、以赢利为目的的专业化公司。它开展的EPC业务具有以下特点:商业性,风险性,多赢性以及整合性。
二、节能服务项目投资的收回
在节能效益分享型模式下,投资的收回通常采用的做法是:在项目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对与项目有关的投入(包括土建、原材料、设备、技术等)拥有所有权,并按合同约定与客户分享项目产生的节能效益。在节能服务公司的项目资金、运行成本、所承担的风险及合理的利润得到补偿之后(即项目合同期结束),设备的所有权一般将转让给客户。客户最终获得高能效设备并享受节能设备在寿命期内的全部节能效益。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的投资收回具有明显的风险高、周期长的特点。
三、国家现行有关政策
1.对节能服务产业采取适当的税收扶持政策,主要包括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的减免优惠、费用税前扣除等。
2.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节能改造,如购建资产和接受服务能够合理区分且单独计量的,应当分别予以核算,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处理。如不能合理区分或虽能区分但不能单独计量的,企业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支出作为费用列支,能源管理合同期满,用能单位取得相关资产作为接受捐赠处理,节能服务公司作为赠与处理。
四、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财务核算探析
1.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与租赁模式有很大的趋同性,在会计处理上可以将其认定为融资租赁或者经营租赁。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租赁的特殊表现形式,与现行准则规范的租赁业务也有不同。
2.为准确确定节能项目投资额,应结合节能项目投资回收特点,依据所签节能合同的不同类型进行会计计量。
3.合同期内,收益的确认有两方面:(1)按融资租赁确认,EMCo与用能企业比照融资租赁处理;(2)按经营租赁确认,EMCo按收到的节能分配收益确认为当期的收入,对节能资产视同固定资产,在合同期分摊节能资产及节能服务初始投资额。
4.用能企业对节能项目资产的管理按融资租赁模式,建议用能企业节能项目投资额应当以合同期内支付服务费(节能设备及技术服务费)价款总额的现值为基础确定,设置“固定资产——节能项目资产”核算,合同期内计提折旧;按经营租赁模式,为了保证节能项目资产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用能企业应设置“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资产”备查簿作备查登记,以反映和监督节能资产的使用、接受和结存情况。同时,应在财务报告中披露。
五、节能效益分享型企业会计核算方法举例
由于节能效益分享型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不统一,实际工作中将视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相关的财务核算处理举例如下。
甲企业是生产型单位,过去的年耗电约5000万千瓦时,需付电费3500万元(0.7元/千瓦时)。2009年10月1日,甲企业与某EMCo达成“节能服务合同方案”;EMCo提供项
目资金180万元,用于主要节能设备采购。2009年12月底,为提供项目设计、设备选型购买、安装调试、维修、培训等技术服务,EMCo累计支出30万元(有核算清单)。2009年12月底,节能工程当年完工,甲企业通过验收,接受该节能项目资产和节能技术服务。交付使用后,确保每月节约电费15万元(通过试运行测算获得,假定正常运行)。EMCo从节电效益中获取回报,由甲企业每年底支付(可以每年1期;也可以3个月1期或6个月1期等),其分成比例为6:4(即按节约电费,EMCo获得60%,甲企业获得40%)。节能服务合同内含利率为6%(按同期的贷款利率确认)。合同期:3年。合同期间为2010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节能设备的使用寿命约10年。收取甲企业保证金30万元,假设本例合同期内实现的节能收益用于支付节能服务费。
1.引入融资租赁的思路核算
初始投资额=180+30=210(万元);合同期3年每年收款=15×12×60%=108(万元),3年收款=108×3=324(万元);查年金现值系数表:期数=
3、折现率=6%的年金现值系数为
2.6730;节能项目资产和节能技术服务最低付款额现值=1,080,000×2.6730=2,886,840(元);对于甲企业而言:引进节能资产入账价值=2,886,840(元);未确认融资费用=3,240,000-2,886,840=353,160(元)。
对于EMCo而言:未实现的收益=3,240,000-2,100,000=1,140,000(元)。(具体数据见表1)
2.计算租赁内含报酬率
节能服务费×期数=1,080,000×3=3,240,000(元)
因此有:
l080000×(P/A,R,3)=1,800,000+300,000=2,100,000(元);
(P/A,R,3)=2,100,000/l,080,000=1.944。
(1.981-1.944)/(1.981-1.816)=(24%-R)/(24%-30%)
R=25.33%,即,租赁内含报酬率为25.33%。
3.EMCo的账务处理
(1)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1,800,000
——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300,000
贷:银行存款 2,100,000
(2)分录如下:
借:长期应收款项——应收节能项目资产——甲企业 3,240,000
贷:在建工程——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2,100,000
递延收益——未实现节能项目收益1,140,000
收到保证金30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其他应付款——甲企业——保证金 300,000
(3)2010年12月底,收到节能服务费(即节能设备投资成本及收益)
借:银行存款 1,080,000
贷:长期应收款项——应收节能项目资产 1,080,000
借:递延收益——未实现节能项目收益 531,930
贷:主营业务收入——节能收益分成转入 531,930
(注:对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
(4)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1,080,000
贷:长期应收款项——应收节能项目资产 1,080,000
借:递延收益——未实现节能项目收益 393,104
贷:主营业务收入——节能收益分成转入 393,104
(5)2012年12月底收到节能服务费(即节能设备投资成本及收益)
借:银行存款 1,080,000
贷:长期应收款项——应收节能项目资产 1,080,000
借:递延收益——未实现节能项目收益 214,966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一节能收益分成转入 214,966
(6)如节能项目使用费逾期未能收回,可先用保证金抵付节能项目费用中所含的投资成本。
借:其他应付款一一甲企业——保证金 300,000
贷:应收节能项目款一一应收节能项目资产——甲企业 300,000
(7)节能项目使用费逾期未能收回时,EMCo应停止确认节能合同费用中所含的节能服务收入,并将以前期确认的项目服务收入予以冲回,直到节能设备投资成本全部收回为止。借:主营业务收入一一节能收益分成转入
贷:递延收益一一未实现节能项目收益
(8)2012年12月底,如果当年收益超出或低于预期,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注:对其无偿转让给用能单位的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形成的资产,免征增值税)。
4.甲企业的账务处理
节能项目资产和节能技术服务最低付款额现值=1,080,000×2.6730=2,886,840(元);未确认融资费用=3,240,000-2,886,840=353,160(元)。(具体数据见表2)
(1)2010年1月1日,节能项目验收交付使用形成长期应付款项。
借:固定资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2,886,840
——未确认融资费用——X项目 353,160
贷:长期应付款项——应付节能项目资产——EMCo 3,240,000
支付EMCo保证金30万元时的账务处理:
借:其他应收款——EMCo——保证金 300,000
贷:银行存款 300,000
(2)2010年12月底支付节能服务费(即节能设备投资成本及收益)
借:长期应付款项——应付节能项目资产——EMCo 1,080,000
贷:银行存款 1,080,000
借:财务费用 173,21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X项目
173,210
按直线法计提3年折旧:每年折旧额=2,886,840/3=962,280(假设无残值)借:制造费用——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962,280 贷:累计折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962,280(3)2011年12月底支付节能服务费(即节能设备投资成本及收益)借:长期应付款项——应付节能项目资产——EMCo 1,080,000 贷:银行存款 1,080,000 借:财务费用 118,803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X项目 118,80
3借:制造费用——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962,280 贷:累计折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962,280(4)2012年12月底支付节能服务费(即节能设备投资成本及收益)借:长期应付款项——应付节能项目资产——EMCo 1,080,000 贷:银行存款 1,080,000 借:财务费用 61,14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X项目 61,146
借:制造费用——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962,000
贷:累计折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962,000
(5)合同期满EMCo移交节能项目资产,节能项目资产已提足折旧,账面净值为零,应转消固定资产原值,将该项资产转为实物管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2,886,840
贷:固定资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2,886,840
借:累计折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2,886,84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886,840
5.按经营租赁模式处理
EMCo账务处理如下:沿用上例(暂不考虑保证金)
(1)提供节能项目资产及初始直接服务投入归集
借:在建工程——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1,800,000
——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300,000
贷:银行存款 2,100,000
(2)2010年1月1日,节能项目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形成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2,100,000
贷:在建工程——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2,100,000
(3)2010年12月底收到节能服务费108万元
借:银行存款 1,08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一节能收益分成转入 1,080,000
年底计提折旧:
借:销售费用——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2100000/3)700,000
贷:累计折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700,000
(4)2011年、2012年会计处理同2010年
(5)2012年节能资产移交给甲企业
借:固定资产清理 2,100,000
贷:固定资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2,100,000
借:累计折旧——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2,10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100,000
甲企业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10年1月1日,收到验收合格的节能项目资产并投入使用,设置账簿备查,不作会计处理。
(2)2010年12月底支付节能服务费108万元
借:制造费用——节能项目资产——X项目 1,080,000
贷:银行存款 1,080,000
(3)2011年、2012年支付节能服务费的会计处理同2010年。
(4)2012年接受EMCo节能资产移交。不做账务处理,处置时按正常固定资产处理。
六、总结
能源效益 篇3
能源审计是审计单位依据国家有关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能源利用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能源审计是一种能源科学管理和服务的方法,是为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和用能企业提供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与模式,是对企业用能状况进行考察与审核的管理手段。通过审计可以了解企业能源消费的过程和能源利用的效率、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企业寻找节能技术改造方向。同时,通过能源审计为企业节能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1]。
纺织业是技术、资源、能源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也是重点耗能行业。因此加强管理、强化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工艺技术、推进节能降耗刻不容缓。
2011年6月,对西安某中型纺织类企业进行了2010年度能源审计,掌握了该企业用能基本结构及特点,结合现场调研查找过程用能中的非节能问题,并给出节能技改建议。
1 企业能源审计方法及内容概述
1.1 企业能源审计方法及特点
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将企业消费的用能过程分为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4个环节。主要是运用现场检验、数据审核、案例调查以及盘存调查等手段,必要时辅以现场测试,对这4个环节分别进行计量和统计,查找问题,挖掘节能潜力[2]。其特点是:
1)以企业能源、资源消费为对象,针对企业投入与产出活动的全过程;
2)能源审计是从企业用能的宏观角度着手,以系统用能分析为基础,工作的重点在系统的能量平衡;
3)其数据来源主要是审计期内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数据、台账、财务数据等,必要时辅以现场实地测试[3]。
1.2 企业能源审计的基本内容
1)能源管理体系的审计。
包括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构成、能源管理制度的建设及实施、能源管理方案等内容。
2)企业用能概况的审计。
现场核查企业用能的能源种类、数量,运用能源网络图将企业用能分为能源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4个环节,每个环节包括一个或几个用能环节。各种能源的流入量与流出量应当平衡;各用能单位的能源流入量与流出量应当平衡。
3)企业能源计量与统计状况的审计[4]。
核查企业能源计量的范围、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性能及使用管理情况。
4)企业用能设备效率情况的审计。
对企业用能设备的供给能量、有效能量、损失能量进行核查计算,并计算用能效率确定其是否达到国家有关节能规范的标准。
5)企业能源消费指标的计算分析。
根据调查企业的能源消耗数据,编制企业能量平衡表,把握企业能量的平衡情况。
6)企业产品综合能耗及产值能耗指标的分析计算。
根据调查所得能源消耗基础数据,计算企业产品综合能耗及单位产值综合能耗。
7)企业能源成本的计算分析。
对单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能源实物消耗量和其单位价格进行计算。
8)企业节能量的计算。
用统计报告期的能源消耗量与比较基期的能源消耗量相比较,得出统计期内的节能量。
1.3 企业能源审计实施流程
能源审计机构接受企业或政府的委托,对企业进行某一审计期的能源审计,前期准备工作如下:
1)确定审计期:一般以年度为基期;
2)确定审计时间:一般根据被审计企业的规模和审计内容来确定;
3)确定审计范围及审计内容:根据委托单位或者企业的要求来确定;
4)确定被审计企业的配合人员:包括企业主管生产、能源、工艺、统计、仓储、财务、设备等部门的专业人员;
5)确定需要被审计企业提供的必备材料及数据。
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具体的实施流程如下:
1)召开审计单位与被审计企业沟通及动员大会,明确企业能源审计的目的、意义、工作内容及要求,根据双方技术人员及技术特点来分配具体工作任务。
2)双方配合收集整理审计所需资料及数据,并进行综合、核查、分析,绘制企业能流图及能源计量网络图等。
3)根据审计数据,对企业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说明,并分析寻找过程用能中的非节能因素。
4)做出审计结论并编制企业能源审计报告。
5)将审计报告向委托单位或者企业进行汇报、说明,并提出节能整改意见及措施。
6)定期回访,跟踪服务。
2 案例分析
以西安市某纺织企业为例,对该企业2010年度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期: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
审计内容:企业能源管理状况,企业用能状况,用能流程、生产工艺及设备,水资源利用情况,企业能源计量和统计,单位产品、产值综合能耗,节能潜力。
审计资料来源:企业能源管理机构及制度、原燃料台账、物资盘存记录、生产运行管理记录、生产统计报表、仓库物资台账、财务会计报表、现场测试调查结果等。
2.1 企业概况
该企业为国有大型纺织企业,现有纱锭166980枚,总资产近6亿元,有线锭12700枚,气流纺1600头,精梳机72台,自动络筒机28台,布机3176台,年纱产量15800t,布产量7124万米,利税1500万元左右。
2.2 企业用能基本结构及特点
该企业审计期内工业总产值为46829.40万元,工业增加值为19120.07万元,能源消费总量为标准煤2.11万t(当量值),4.80万t(等价值);能源消费成本为8032.27万元。企业用能主要为电、汽、水,均属外购。该企业用能流程如图1所示。审计期内能源购入消费情况如表1所示。
在本审计期内,生产系统共消耗各种能源按等价量折标准煤43860.97t。其中:电力10748.72万kWh,折标准煤35148.31t;热力182574.16百万kJ,折标准煤8692.36t;汽油10.71t,折标准煤15.75t;煤油3.10t,折标准煤4.55t。该企业审计期内综合能耗基本结构如表2所示。
依据表2 中的数据,该企业能源消费的重点是电力和热力,其中消费量分别占总能源消费的67.88%和32.02%。
空压机和冷冻机属于纺织企业重点用电设备,共有空压机23台、冷冻机组4台,其电动机功率范围为:110~518kW,功率因数在0.8~0.9。空压机消耗电力3157.89万kWh,空压机冷却塔耗电201.18万kWh。空压站总耗电3359.06万kWh,占生产用电量的31.25%;制冷系统消耗电力108.9202万kWh,占生产用电量1.01%。通过对空压机和冷冻机进行逐台节能监测,监测结果显示:空压机和冷冻机组的平均电能利用率分别为76.71%和72%,属于中等水平。
浆纱机和车间采暖为企业主要用蒸汽点,调查结果表明,工艺用汽指标及采暖用汽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
通过现场水平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得到该企业水平衡统计表(见表3)。
由表 3 可知,该企业审计期内水重复利用率83.67%,高于纺织行业水重复利用率的平均值约60%,说明本企业水资源利用情况良好,但仍低于纺织行业纺纱织布企业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行业先进水平85%。
对产品综合能源消耗和产值综合能耗指标的计算分析按照GB/T 2589[5]的有关规定进行。其计算结果如表4所示。
审计期内年吨棉纱综合能耗指标相比同期高了97.59kg标煤/t棉纱,同比增加了19.73%;百米棉布综合能耗指标比同期高了1.69kg标煤/100 m棉布,同比增加了11.33%。单位产品能耗均比上年增加,原因是生产设备老化,效率下降,能耗未下降,而纱和布的产量明显下降,造成单位产品能耗明显增加。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指标相比同期降低了0.0665t标煤/万元,同比降低了13.8%;万元工业增加值指标相比同期降低了0.12247t标煤/万元,同比降低了10.74%。单位产值能耗水平下降,主要是由于2010年度产品价格上涨,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均比2009年大幅增加,因此万元工业产值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均比同期明显下降。2010年的各个指标值高出或低出同期值均在±30%以内,在棉纺行业内为合格。
2.3 过程用能中存在问题
通过现场调查及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企业在过程用能中仍存在如下问题。
1)生产车间空调空间过大,从而使冷热负荷过大,导致空调系统的能耗过大。
2)审计期内该企业共有空压机23台,功率范围为110~400kW,属于重点用能设备,但是从现场调研发现,这些大型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都不是很高[6],通过与企业相关技术人员沟通后得知,企业已对12台空压机做了就地电容补偿,还有10台(1台已拆除)未进行改造。
3)75台空调水泵目前全部采用定流量运行模式,未能响应负荷的变化,导致空调水泵能耗过大;企业目前还有2台1980年投入使用的FLZ1000A型离心式冷冻机,其运行效率较低。
4)企业空调系统中的风机电机大都是Y系列,是国家明令淘汰设备,电机自身损耗大。
5)该企业制冷站还有2台1980年投用的FLZ1000A型离心式冷冻机,能效较低。
6)空压机中间冷却系统的冷却水余热未进行回收,造成能源的浪费。
7)企业的蒸汽及自来水的二、三级计量很不完善,目前大部分终端用汽、用水采用分摊进行统计,这样不利于企业的能源管理。
2.4 节能技改效益分析
针对该企业过程用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改方案,并进行效益分析。
1)建议用透光保温隔热板对厂房屋顶内部进行吊顶改造,将厂房屋顶吊成平顶,在保证白天自然采光及照明的情况下减少空调空间,从而减小空调负荷。根据计算,每年冬夏两季可节约电量67.13万kWh,可节约蒸汽3584.97百万kJ。
2)对剩余10台空压机进行就地电容补偿,通过计算,改造后每年节电量为132.32万kWh。
3)对75台空调水泵进行变频改造[7],每年可节约电量约为121.4万kWh。
4)将130台不同功率的风机和水泵电动机更换为高效电机,每年可节约电量80.01万kWh。
5)对2台FLZ1000A型离心式冷冻机进行更换,通过计算,设备更新后,每年可节约电量9.65万kWh。
6)对空压机中间冷却系统的冷却水进行余热回收,经计算,采用余热回收后年可节约蒸汽量194.98t,折合热量571.28百万kJ。
7)应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能量计量网络,加强企业能源管理。
3 结论
能源审计是全面了解企业能源消费过程及能源利用效率的基本方法,是加强企业能源消费管理、发掘企业节能潜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重要方法。
以西安某纺织企业的能源审计为例,介绍了能源审计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内容。通过对该纺织企业2010年度的能源审计,获得了该企业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流向等基础数据及指标。通过能源审计的数据显示,该企业在审计期内能源管理工作及能耗指标在同行业中处于中等水平,尽管如此,数据显示该企业在过程用能中仍有很大的节能潜力。通过对既有耗能设备的节能改造及更新,潜在节能量为1759吨标煤/a(等价值)。
因此,企业能源审计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科学发展经济、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介绍企业能源审计方法及内容,制定能源审计实施流程;以某纺织企业能源审计为案例,根据审计的统计数据,描述该企业的用能基本结构及特点;结合现场调研,查找过程用能中存在的非节能问题;对该企业提出了节能技改的项目,并分析了节能效益。
关键词:能源审计,纺织企业,用能特点,技改,效益
参考文献
[1]白磊.企业能源审计的应用[J].能源管理,2002(8):42-45.
[2]GB/171166-1997,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S].
[3]张管生.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法)的示范方法[J].现代节能,1994(3):43-47.
[4]GB/16614-1996-T,企业能量平衡统计方法[S].
[5]GB/258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S].
[6]赵书平,邓琳,陈贵军.能源审计方法浅谈[J]上海节能,2008,(4):45-47.
[7]李冰.纺织空调设备运行管理与节能[J].科技信息,2009,(30):351-352.
[8]何健.石油企业能源审计方法探讨[J].节能,2010,(11):7-11.
[9]李小芳,穆林.石化行业能源审计的基本流程分析[J].节能,2008,(3):7-9.
能源效益 篇4
近年来, 天津市为了贯彻落实《美丽天津建设纲要》、《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方案》等政策, 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 在相关重点开发的区域内规划建设了可再生综合能源站, 为周边住宅和公建提供供热和供冷服务。
已经建成的13座可再生综合能源站项目中, 采用BOT特许经营模式建设7座, 分别为:解放南路1#、2#能源站;候台风景区1#、2#能源站;黑牛城道两侧1#、2#能源站;天钢柳林地区1#能源站。业主单位自建6座, 分别为:天津大学1#、2#能源站;南开大学能源站;国家会展中心能源站;国家电网客服中心能源站;滨海汽车园能源站。上述这些能源站中, 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地热能为主的综合能源站。目前还有许多采用地热能的能源站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 例如天津中医药大学和天津体院大学能源站等。
为什么自营业主或各类供能单位对综合体能源站项目如此青睐, 本文以工程实例的方式, 分析地热能利用项目的技术特点, 以及其投资与回收期等相关理论数据, 为发展清洁与可再生能源提供一点参考及建议。
2 实例工程概况
本文以天津市南开区某新建商业、公寓综合体项目为例,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5×104m2, 在用能方面, 本项目与大部分公用综合体项目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整体建筑均需要采暖而只有部分建筑需要制冷, 具现负荷情况为:冬季供暖面积为15×104m2, 夏季制冷面积为7×104m2。夏季制冷负荷为6300k W (冷负荷指标为90W/m2) ;冬季供热负荷为7500k W (热负荷指标为50W/m2) 。本方案拟采用“地热水梯级利用”能源站的系统方式提供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 以下为方案论述。
3 本系统设计方案详述
3.1 系统分析及地热井情况说明
根据本项目特点, 拟定采用“地热水梯级利用”能源系统, 井的预计出水量为130m3/h, 出水温度为56℃。在保证地热井间距的条件下, 共需钻凿2口地热井, 打井深度2500m, 两口地热井为一抽一灌。
3.2 系统方案详述
3.2.1 冬季供热
采用两级板式换热器对地热水进行换热:56℃的地热水先经一级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 温度降至42℃, 换热后的地热水再进入二级板式换热器, 经过二级板式换热器换热后温度降至9℃, 作为地热尾水回灌到回灌井中;一级板式换热器二次侧水换热后的温度为40℃/45℃ (进/出口板式换热器) , 二级板式换热器二次侧水换热后的温度为23℃/7℃ (出/进板式换热器) , 该水为热泵机组提供低温热源, 通过水源热泵机组 (2台热泵机组的蒸发器侧串联) 提取热量后, 为系统提供45℃/40℃ (出/进热泵机组) 的采暖循环水。
3.2.2 夏季制冷
冬季供暖已选择2台机组, 不够的冷量再增加1台热泵 (共3台。冬季只开启2台) 系统提供, 则夏季需开启3台机组制冷, 室外还需增加安装冷却塔, 用以夏季制冷的冷源。
冬夏季机组的使用, 均可以视负荷情况, 进行卸载和调节, 以节省能源的消耗。
需要说明的是:整体的建筑综合体均需要供暖, 所以按照所有采暖负荷配置各类设备, 然而由于在采暖梯级利用中已经采用了热泵机组, 所以只要为机组配备廉价的冷却塔, 即可实现冬季供冷, 而对于供热面积大, 供冷面积小的公用综合体项目, 则可以理解为在供热的基础上免费提供了制冷功能或副产品, 其投资经济性远远胜于传统的冷热能源组合方式。 (例如:市政热力+冷水机组方式、燃气锅炉+冷水机组方式, 市政热力+多联机方式等) , 系统流程图如图1。
3.3 热泵机组的选型
由系统图可见, 系统共选择3台热泵机组, 本机组为双工况机组, 在冬季时可利用地热水为热源供热、在夏季可利用冷却塔为冷源制冷。
根据系统需要, 在冬季将其中两台机组串联, 用于供暖;在夏季将三台机组并联, 用于制冷;其性能参数如表1。
4 社会效益 (节能与减排数据) 分析
据测算, 采暖锅炉每燃烧1×104tce, 将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 (CO2) 1.87×104t、一氧化碳 (CO) 227t、碳氢化合物 (CNHM) 4.5t、氮氧化物 (NOx) 36.2t、二氧化硫 (SO2) 167.2t, 粉尘100t。
本设计方案冬季采暖按120天计算, 若采用燃煤锅炉供暖, , 整个冬季需要燃烧3745tce (燃烧效率90%, 锅炉效率70%计算) 。。因此, 本系统在天津地区可以减少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 (CO2) ) 7002t, 一氧化碳 (CO) 84.96t、氮氧化物 (NOx) 13.49t、二氧化硫 (SO2) 62.57t, 粉尘37.42t。
5 投资分析
本方案系统的初投资估算为2228.21万元, 如下表所示, 折合到15×104m2的建筑面积上为148.55元/m2, 而天津市商业建筑的配套接口费为160元/m2, 所以相当于只用了少于供热配套费的投资, 就解决了供暖及供冷两套需求。
6 运行费用测算
本项目建筑整体需要采暖, 只有部分建筑需要制冷, 具现有预计:冬季供暖面积为15×104m2, 夏季制冷面积为7×104m2, 计算暂不考虑入住率问题。
6.1 15万平方米每年的供暖费为表3计算
6.2 7万平方米每年的制冷费为表4计算
从以上计算可得, 如承建此项目的为BOT供热商, 则:本系统全部的供暖、制冷的全年运行费用为328.68万元/年 (150.6+178.08) , 全年收费为803万元/年 (假设与开发商或物业协议:冷热全供90元/m2, 只供热38元/m2, (90×7+38×8) ×0.86=803万元/年) 。则每年毛利润为474万元/年 (803-329=402万元/年, 100%收费情况) 。建设费投入为2228.21万元/年, 向地产开发商收取接口费为1500万元/年 (假设与开发商协定按100元/m2收接口费, 已经相当于市政热力的6.2折, 100×15=1500) , 则实际投资为728.21万元。综上计算可得:BOT供热商投资静态回收期为1.54年 (728.21万元/474万元/年) , 项目投资回报率相当可观。
7 结语
能源效益 篇5
当下, 能源工业面临需求急剧增加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状,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 能源工业要不断地对能源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保证产业的安全环保。大电网集中供电无疑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 需要对分散能源进行合理地利用, 并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减小电网的压力。
一、分散能源的定义及其特点
分散能源最早提出于美国, 随后一些发电技术先进的国家开始接受这一概念, 对分散能源的定义也因研究机构的不同存在一些差异, 比如:美国的再生能源研究机构对分散能源的定义是:在用户位置并且发电容量在10MW以下的发电设备;美国能源部给出的定义是:具有标准化设计、规模较小的, 能够结合能源储存系统共同改善电力系统的发电技术;美国燃气研究所给出的定义是:处于负荷中心并且能够为当下电网的经济运行贡献力量的小型发电设备等等。虽然这些定义有所区别, 但共同之处在于:发电设备的容量较小, 安置位置与用户负荷较近。就当今的分散能源来说, 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代表, 还包括有通过气体燃料提供能量的设备以及燃料电池等[1]。
对分散能源的特点进行研究发现, 它具有较高的供电效率, 对于中央发电机组来说, 发电效率一般在35%左右, 大型电厂受到水源和环境的限制, 通常与负荷中心的距离较远, 在电能的输送过程中还会损失一部分电能。分散能源的发电效率都比中央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高, 较为先进的燃料电池甚至有高达50%的发电效率, 同时, 分散能源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它不需要输配系统, 防止了输送过程中电能的浪费, 也大大减少了输配线路的投资;在对输配电网的升级换代上, 分散能源也能起到减缓其速度的作用, 传统的供电方式为了满足新用户对用电可靠性的要求, 需要重新建设电站和输配电系统, 但对于分散能源技术来说, 可以在用户所在地安装分布式设备即可, 大大减少了投资, 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另外, 分散能源也为电力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计划经济模式的电力经营使得用户只能按照计划结果选择用电, 但在当下, 电力的服务对象呈现多样性, 需要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在分散能源技术中有很多先进技术为这一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2]。
二、分散能源经济性评估方法
对于一个分散能源项目来说, 不同的发电设备、供热设备以及制冷设备导致设计的方案多种多样, 需要在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 在选择的过程中, 经济性因素是首当其冲需要重点考虑的, 在经济可行的基础上进行优中选优。通常情况下, 分散能源项目规模较小, 对其进行的建设也常常是由企业进行, 进行财务评估是经济性评价的重点, 当然, 在必要的情况下, 也需要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下面就该项评估方案进行介绍。财务评价是指从项目财务的角度出发, 对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进行计算, 以此来对方案的财务可行性进行判断[3]。
就盈利能力评估来说, 基本的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几项:1) 财务的内部收益率。该方案需要在整个计算期内使得净现金流现值累计与零时折现率相等, 它反映的是盈利率, 在考察方案的盈利率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也是重要的动态评价指标;2) 投资回收期。它是指方案的净收益与投资完全抵消所需要的时间期限。在对分散能源投资方案的投资回收能力评估上, 这一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通常情况下, 投资的回收期是从工程建设开始的那一年开始计算的, 对投资回收期的计算, 可以通过财务现金流量表计算出来, 对投资回收期的结果进行分析, 如果该回收期相比于行业的基准回收期要短, 则表示此方案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投资收回;反之, 则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投资成本;3) 财务净现值。按照现在行业的基准收益率, 将各现金流量折现到工程建设开始时的现值和, 以此得到财务净现值[4]。
就清偿能力评估来说, 需要明确的几项指标有:1) 资产负债率。这一指标反映的是分散能源项目每年面临的风险程度以及偿还债务的能力。其计算方法是将负债的合计值除以资产的总合计值;2) 借款偿还期。它是指分散能源项目投资之后, 能够应用于还款的资金以及建设期间利息的时间, 对分散能源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时认为, 如果借款偿还期能够满足贷款机构要求的时间期限, 则认为改项目是具有相应偿还能力的;3) 基本报表。该基本报表包括:现金流表、资金的来源和运行表以及其他一些辅助报表等等。
另外, 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对分散能源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它是按照资金合理配置的原则, 对项目的效益以及费用进行考察, 计算方案能够为国民经济做出的贡献, 达到对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估的目的。该项分析主要包括盈利能力分析和外汇效果分析。主要的评价指标是内部收益率, 它反映的是分散能源项目方案对国民经济做出的净贡献, 另外, 经济净现值也能够反映出项目方案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 当该值大于零时, 表明为该方案的建设付出资金后, 能够得到相应的社会盈余, 此时的方案是可以被接受的[5]。
三、分散能源的环境效益分析
分散能源装置具有低污染排放的特点, 其供电模式具有高效、清洁以及灵活的特点, 是环境友好型项目。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 分散能源采用的燃料都是清洁燃料, 与燃煤机组相比, 他们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要小得多;另外, 通常情况下分散能源都安置在负荷中心附近, 可以通过热电联产的方法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为了对分散能源的环境效益进行说明, 该部分以某办公大楼为对象进行分析, 该大楼位于某省会的繁华地带, 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 对其现有的能量系统进行统计, 主要包括:该大楼的照明系统、通风系统、办公设备用电系统以及电梯的运行系统等等。在该大楼内, 有两台天然气锅炉, 可以用于冬季的取暖;两台蒸汽压缩制冷机, 为中央空调系统提供冷源;另外, 还有一台柴油机作为备用电源。
在对分散能源的环境保护效益进行评估时, 通常可以采用分散能源污染物排放的减少量来表征, 对于本次的研究对象来说, 可以表示为为办公楼提供电能的锅炉房产生的污染物总量减去为办公楼提供电能的分散能源产生的污染物总量得到的差值。当为电网供电的发电机组都是燃煤机组, 而分散能源系统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时, 可以得到两种方案污染物排放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出, 当该办公大楼采用的是分散能源供电时, 可以有效地减少有害污染气体的排放, 对于环境保护来说无疑是带来了极大的福音。当今, 地球上的建筑物能量系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几乎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 如果采用电网供电将会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 而如果改用分散能源进行大规模供电, 将可以大大减轻环境污染的程度, 为环境保护提供良好的空间和途径, 分散能源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
四、结束语
当今的地球面临着资源短缺, 环境破坏严重的严峻局面, 需要人类积极的研究新能源, 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本文首先对分散能源做了简要介绍, 阐述了相关经济性评估方法, 引用相关实例, 对其环境效益做了分析。结果表明, 分散能源无论从经济性还是环境效益来说, 都要优越于传统的电网集中发电, 它是集中发电很好的补充。在今后的电力发展道路上, 要不断挖掘出分散能源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摘要:经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导致电力工业的服务对象呈现多样性, 满足不同对象的各项能效, 保证可靠性是电力行业目前应对的挑战。同时, 燃料的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也要求电力工业转变过去集中管理的思路, 在电力系统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分散能源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对分散能源做了简要介绍, 阐述了相关经济性评估方法, 引用相关实例, 对其环境效益做了分析。
关键词:分散能源,技术经济分析,环保效益,评估优化
参考文献
[1]徐二树.分布式能源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 2004:122-123.
[2]徐建中.分布式供电和冷热电联产的前景[J].节能与环保, 2006 (3) :10-14.
[3]雷金勇, 谢俊, 甘德强.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能量优化及节能减排效益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23) .
[4]何宏舟.改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J].节能与环保, 2002 (11) .
能源效益 篇6
一、 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的定位
(一)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的盈利模式。如图1所示,在节能效益分享型中, 节能项目的前期建造投入按照双方的约定, 由节能服务公司单独承担, 或者与用能企业双方共同承担。待项目验收完工后,根据监测的节能效益,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由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共同分享。 分享期结束后, 节能设备无偿转让给用能企业。
(二)节能效益分享型与其他类型的区别。 除了融资租赁型合同能源管理需要涉及到融资租赁公司以外,节能效益分享型、 节能量保证型及能源费用托管型都是由节能服务公司和用能企业签订约定。如表1所示,在合同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 节能效益分享型与其他类型又存在着差别。
1.建造期 。 从前期的资金投入来看, 节能效益分享型更强调节能服务公司的投入。《关于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增值税、 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 [2010]110号)及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 [2010]249号) 中都强调节能 服务公司需 投资70% 以上。在这个阶段,根据建设资金投入方的不同, 节能设备的所有权的归属也存在差别。
2.效益分享期。 在效益分享期,各个类型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运作模式都颇为类似, 从总体上来说都是节能服务公司提供一系列与节能设备有关的运行管理服务, 并同用能企业分享节能效益。这个阶段,设备的所有权依然延续建造期的产权归属。
3.项目结束。 财税[2010]110号文要求, 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签订的约定,需符合《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GB/T24915-2010)的规定。而该通则的合同文本中明确约定, 项目结束后, 节能效益分享型项目下节能设备将无偿转让给用能企业。
二、 从适用准则的角度分析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会计处理
现行的实务 操作及理 论界的观 点,主要倾向于适用存货准则、固定资产准则、租赁准则或者借鉴BOT的相关规定。 但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无论从节能设 备的性质还是 从具体的运 行,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不能一言以蔽之。
( 一 ) 建造期的会 计处理 。 节能设备 的性质存 在广泛的 差异性 , 有的节能设 备具有定制性 , 例如应用 于水泥生 产线上的 余热发电 设备 , 设备在生产建 造阶段就可以 确定是服 务于某个合同 能源管理项 目 。 有的节能 设备则具 有普遍一 致性 , 例如被广泛 应用的节能灯 泡 , 既不需要定制,也可以直接出 售 ,这样的设备在 生产建造阶 段无法确定是 否服务于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因此,在建造阶段 需要将初 始成本集 中归集 , 在效益分享 期确定哪些设 备属于合同 能源管理项目 时再按照恰当 的标准进行划分。 那么,初始成本归集的科目就成为焦点问题。
根据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对于存货的定义, 是指企业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 物料等。建造期,一方面节能服务公司可能兼营直接销售节能设备的业务, 另一方面该阶段节能设备的使用权并没有转移。 因此该阶段无论是外采还是自制的节能设备, 其初始成本应在 “存货”科目中进行归集 。 与合同能源管理相关的借款费用也应按一定的分摊标准进行资本化。
(二)效益分享期的会计处理 。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中指出了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属于租赁业务应该重点考虑的两个因素: 一是履行该协议是否依赖某特定资产; 二是是否转移了资产的使用权。从交易实质来看,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效益分享期仅让渡了资产的使用权, 并通过提供与节能设备相关的节能服务取得收益。这与讲解中的判断标准吻合, 因此在效益分享期的会计处理可以参考租赁准则。
虽然,《合同能源管理技术通则》 (GB/T24915-2010)包含的合同文本第8节约定 ,合同顺利履行完毕之后 ,项目财产的所有权将无偿转让给用能企业。但是,在效益分享期仍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节能设备的后续维护和保养的费用, 可见与节能设备相关的风险并没有实质转移。此外,由于大多数节能项目具有实验性, 节能设备带来的节能量并不可预计, 未来的收入不能可靠的计量。并且,在效益分享期节能设备带来的收益由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共享, 与节能设备相关的收益并没有完全转移。由此可见,即使合同满足《企业会计讲解2008》中对于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之一, 将其划分为经营租赁更为恰当。 对于节能服务公司, 在效益分享期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节能设备的初始计量 。 在效益分享期开始日, 节能服务公司应将节能设备的账面价值作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设备的入账价值, 由存货科目转入固定资产进行单独核算管理。 根据国办发[2010]25号文规定,合同期满后, 节能服务公司转让给用能企业的节能设备, 应按折旧或者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 即合同期满相关资产的权属转移并不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因此,相关资产购入时的进项税额也不能抵扣。那么,与节能设备相关的存货包含的进项税应通过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同时转入固定资产。
2.节能设备的后续计量 。 节能服务公司对节能设备应采用固定的折旧政策在效益分享期内进行折旧。 效益分享期发生的后续维护、 更换费用应参照固定资产准则中关于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规定处理。
3.节能效益收入的确认 。 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收入与其他类型的收入最根本的差别在于, 前者需要合同双方共同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节能量进行测量和确认,从而才能确定归属于各方的收益金额。 因此, 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管理的收入确认应以双方确认的时点为准。
(三 )项目结束阶段的会计处理 。 项目结束,节能设备已提足折旧,只需做固定资产清理即可。
三、 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会计处理的建议
(一)既要兼顾税收优惠又要遵循经济实质。近年来,针对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政府颁布了多项税收优惠政策, 各地财政也出台了相应的资金扶持办法。但是,由于该类项目所涉及的节能设备以及项目安排的差异, 节能服务公司还应具体分析自身情况,根据经济实质做出判断,避免产生税务风险。
(二)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作为一种新的盈利模式, 它的经济实质既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或劳务销售, 也不同于单纯的租赁合同。 对其会计和税务处理不加以明确规范,一方面,不利于企业和税收执法人员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报表使用者进行投资决策分析。 随着近年来以合同能源管理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不断增加, 传统的信息披露规则已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因此, 进一步完善相关会计准则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摘要: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节能服务机制,无论从会计准则还是税法的角度,目前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本文从适用会计准则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建造期、效益分享期和项目结束期的会计处理方法。
能源效益 篇7
中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 2011年全年能源耗费总量34.8亿吨标准煤。经济的持续增长将加大中国对能源的需求, 其中建筑业的能耗量巨大。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11》, 中国建筑业的能耗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约为30%, 约合10.4亿吨标准煤。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 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80亿平方米, 未来建筑业能耗量巨大。如果建筑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降低能耗50%, 那全社会终端能耗减少的比例约为15%。由此可见, 建筑业的节能潜力是非常大的。
二、江水源区域能源系统
所谓江水源区域能源系统, 就是如同供电、供水一样, 利用蕴藏在江水中的冷热能配合其他制冷制热方式, 采取冷热能集中生产的方式获取建筑所需的冷热能, 再通过区域管网输送给各用户使用的能源利用系统。这种系统目前已成为现代化城镇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是城镇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重要的是, 该系统能通过少量高位能的输入获取自然界蕴藏的丰富低位能用于空调系统, 从而减少能耗。
实现集中供能是城市能源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 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国家能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
三、江北嘴CBD及2号能源站
江北嘴中央商务区是重庆市中央商务区着力打造的“两点一线”中最亮丽的一点。规划中的江北嘴CBD建设总面积为630.5万平方米, 其中地上面积520.5万平方米, 地下面积110万平方米。规划设计中分为A、B、C三块区, A区主要为商业用地, B、C区为商业、娱乐、旅游综合用地。2号能源站为CBD区域内的B区和部分A区的建筑供能。集中供冷供热总建筑面积为145.95万平方米, 供冷方式采用电制冷+江水源热泵+冰蓄冷的形式, 制冷机组及热泵机组均采用江水作为冷却水。供热方式采用江水源热泵形式, 热泵机组装机容量的选取以满足冬季供暖需求为准。
四、负荷计算
(一) 计算方法。
按照控制性规划中对各地块单体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利用HDY-SMAD暖通空调负荷计算及分析软件V2.1模拟计算出各典型单体建筑的负荷指标, 利用得到的负荷指标及同时使用系数这两个重要数据, 测算区域典型建筑的冷热负荷, 计算公式为:
其中:P-总负荷;Mi-建筑面积;Qi-单位负荷指标;λi-同时使用系数。
利用HDY-SMAD暖通空调负荷计算及分析软件V2.1模拟计算得出三种典型建筑的单位冷负荷指标分别为:办公100W/M2, 商业150W/M2, 酒店80W/M2;单位热负荷指标分别为:办公35W/M2, 商业25W/M2, 酒店40W/M2。
根据设计经验及统计数据, 确定三种典型建筑的同时使用系数分别为:办公70%, 商业50%, 酒店55%。
(二) 计算结果。
按照该公式及各参数值, 计算出2号能源站的冷负荷和热负荷分别为93409KW和32281KW。
五、节能估算
2号能源站制冷工况机组的装机容量为72800KW, 即电制冷的功耗为72800KW, 冰蓄冷的主要目的为错峰, 而耗电量并不增减, 所以这两部分都需要消耗电能;江水源热泵机组利用江水与建筑空气的温差达到空调目的, 耗能极少, 可忽略不计, 因此江水源热泵机组所能提供的制冷功率相当于20609KW (93409KW-72800KW) 。江水源热泵机组的制热功率较制冷功率略大, 估计为21000KW。所以, 在2号能源站实际需要的耗电功率为:制冷72800KW, 制热11281KW。
在区域系统和传统系统下, 各类建筑的负荷分配情况如表1。 (表1)
在此基础上再分别计算三种建筑类型的耗电量, 然后三个结果相加, 最终得到全年的总耗电量, 公式如下:
建筑全年耗电总量W=W1+W2;W1=∑T1P1;W2=∑T2P2。
其中:W1-全年制冷耗电量;W2-全年制热耗电量;T1-各制冷负荷分区的时间长度;P1-各负荷分区的制冷运行负荷;T2-各制热负荷分区的时间长度;P2-各负荷分区的制热运行负荷。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为:
a、办公建筑在区域能源系统下的全年耗电量为5305万千瓦时, 在传统能源系统下为7451万千瓦时;
b、酒店建筑在区域能源系统下的全年耗电量为2919万千瓦时, 在传统能源系统下为4195万千瓦时;
c、商业建筑在区域能源系统下的全年耗电量为1299万千瓦时, 在传统能源系统下为1747万千瓦时。
因此, 办公建筑每年可节约用电2146万千瓦时, 酒店建筑可每年节约用电1864万千瓦时;商业建筑每年可节约用电849万千瓦时, 共计每年可以少消耗电能4859万千瓦时。
六、结论
综上所述, 江水源区域能源系统有两个优势, 一方面这种系统所需要的设备装机容量比传统区域能源系统要小很多, 在经济上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整个系统在使用过程当中减少了能源 (主要是电能) 的消耗。另外, 由于冷却塔、锅炉的弃用, 节约了商业区中有限的土地和冷却水, 消除了烟雾、粉尘污染, 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 降低了环境污染, 充分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 具有很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传统的能源消费方式不仅浪费大量的资源, 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建筑业属于高能耗产业, 寻求新的能源消费方式, 改善能源利用现状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案例分析, 对比传统区域能源供应方式和江水源区域集中能源供应方式的能耗量, 阐述江水源区域能源系统的节能优势。
关键词:能耗,区域能源系统,冷热负荷,节能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1.2.
[2]国际能源署.世界能源展望2011[R].2010.11.17.
[3]涂逢祥.建筑节能大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J].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 2004.1.
能源效益 篇8
节能效益分享模式是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模式之一,在节能效益分享模式中,一般由节能服务公司进行融资,项目完成后节能服务公司和用户按照合同约定的年限内按约定的比例分享节能效益。
用户和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服务公司在如何确定节能效益分享比例和绩效水平是节能效益分享模式的主要问题。绩效水平主要是指节能率,一般是一个年度的节能量占服务年度基准能耗的比例。节能效益在节能效益分享模式中,节能服务公司和用户分享节能效益事先约定的比例在约定期间内没有一定标准,主要因项目的投资额、合同的期限、节能服务公司和用户承担的风险而不同[1,2]。王敬敏和王李平建议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双方风险系数,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等来确定节能服务公司分享效益的额度和分享期限[3]。刘亚臣等从双方对项目的重要性和资源投入建立公平熵,通过公平熵来确定节能效益分享比例[4]。通过风险与收益对等分析和公平熵确定节能效益分享比例,有助于理解节能效益分享模式下绩效水平确定的项目。那么存在多种绩效水平方案选择的项目中,双方如何通过选择最优节能分享比例和绩效水平以达到项目投资最优呢?
目前从经济优化的角度去分析节能效益分享模式还刚刚起步,但是在生产决策、投资决策上,已有很多学者运用序贯博弈、讨价还价博弈等博弈论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5,6]。Li Qian分析了客户对绩效水平的偏好及绩效水平与价格的关系,认为价格和绩效水平应该联合确定[7]。在合同能源管理中,价格主要体现为项目收益及分享比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效益受到绩效水平的影响,而绩效水平又受到分享比例的影响,同时节能效益的分享比例又制约着节能服务公司的绩效水平选择,从而影响节能效益。因此,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效益比例和绩效水平应联合决定。
综合分析上述文献,节能效益分享模式研究刚刚起步,但序贯博弈理论在生产决策、投资决策研究上已经有较好的应用。因此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引入序贯博弈模型,把绩效水平和节能效益分享比例作为决策变量,考虑节能效益分享比例对绩效水平选择的影响,从而研究对称信息下用户如何制定最优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以及节能服务公司如何选择最优的绩效水平,以帮助用户和节能服务公司进行节能效益分享模式决策,希望为合同能源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1 模型构建
1. 1 问题描述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 在某一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效益分享模式中,在完全信息下,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如何就节能效益分享比例与绩效水平选择进行决策,通过建立完全信息下的节能效益分享模式合作博弈模型进行分析。s为项目达到的绩效水平,1 < s≤100,re为用户制定的给予节能服务公司的项目生命周期内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0 < re< 1。
本文假定的博弈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 用户在假定节能服务公司最优反应的条件下,设定节能效益分享比例; 第二阶段: 由于节能效益分享比例是既定的,节能服务公司在给定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下,选定最优的绩效水平以达到利润最大化。
1. 2 模型假设
假设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完全开放并且有效竞争,下面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1: 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即在给定的信念下,局中人的策略必须是序贯理性的. 局中人是根据他们对未来可能结果的权衡,决定当前的行动策略[8,9]。
假设2: 博弈双方之间具备完全信息,都完全了解博弈双方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策略。
假设3: 一项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总成本TC由固定成本Cf,和平均可变单位成本Cg组成。这里设定平均可变成本函数是非线性的,即Cg( s)= a +bsλ,且 λ > 1,a0,b > 0,服从C'g> 0,C″g> 0;设定固定成本函数为线性,即Cj( s)= c + ds,且满足c≥0,d≥0; TC = Cg( s)+ Cj( s)= a + bsλ+ c + ds。该模型中C″f( s)> 0 and C'g> 0 在很多实践和文献中广泛采用的一样,即保证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不会随绩效水平的提高而下降[10]。毕竟高的服务绩效意味着更多的组件和更复杂的产品和服务结构,这些会导致高的可变和固定成本。从Cg( s) = a + bsλ的反函数s = ( ( Cg- a) / b)1 / λ,可推出s' ( Cg) > 0 和s″ ( Cg) < 0,保证了绩效水平随着可变成本的投入而上升,但边际效益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递减。
假设4: 项目收益是基准能耗、能源价格、绩效水平、项目生命周期和折现率的函数,且项目收益采用NPV现值计算。项目收益函数表示为:
其中,e为用户项目基准能耗,e > 0; pe为能源折合标准煤价格,pe> 0; t为项目生命周期,t > 0 ;rd为项目贴现率,rd∈ ( 0,1) 。
1. 3 博弈模型
用户的效用函数为:
节能服务公司的效用函数为:
2 模型求解及分析
以上过程是一个两阶段同时决策动态博弈模型,建立在完全信息下,可利用逆向归纳求解法,得到该博弈的子博弈完美均衡,具体求解如下。
2. 1 第二阶段ESCO选择最优的绩效水平
在给定博弈第一阶段中,用户设定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在博弈的第二阶段,节能服务公司根据利润最大化确定绩效水平,即对公式( 2) 求关于s的一阶导数,得
从以上分析,可得命题1:
命题1: 在用户给定re的条件下,节能服务公司最优的绩效水平选择为:
分析式( 3) ,可得结论1:
结论1: 用户的能源价格越高,节能服务公司选择的绩效水平越高; 用户的能耗基准越高,节能服务公司选择的绩效水平越高; 用户给定的分享比例越高,节能服务公司选择绩效水平选择越高。
进一步分析式( 3) 可得结论2、结论3:
结论2: 项目的贴现率越高,节能服务公司选择的绩效水平就越低; 项目生命周期越长,节能服务公司选择的绩效水平越高。
结论3: 固定成本或可变成本增加的幅度越高,选择的绩效水平越低。
证明:
先对( 3) 两边取对数,
然后对两边求 λ 的一阶导数
因此,随着d,b,λ 的增大,s均会减小。证毕。
2. 2 第一阶段,用户选择最优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
用户制定节能效益分享比例的最优化,就是求用户效用的最大化,即对式( 4) 求关于re的一阶导数,得
结合以上分析已经得到节能效益分享模式下中用户与节能服务公司实施项目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为:
从以上分析,可得命题2:
命题2,节能服务公司在用户给定re下,采取最优的绩效水平选择,选择的最优节能效益分享比例为
分析( 5) 可得结论4:
结论4 : 能源价格越高,用户制定re越低; 用户能耗基准越高,用户制定的re越低;
进一步分析式( 5) ,可得结论5、结论6:
结论5: 项目的贴现率越高,用户选择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就越高; 项目生命周期越长,用户选择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越高:
结论6: 固定成本增加的幅度越高,用户选择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就越高; 而可变成本增加的幅度越高,用户选择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就越小。
3 算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基准能耗,能源价格,可变成本对均衡结果的影响。针对基准能耗,能源价格,可变成本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有益结论为政府相关部门、用户及节能服务公司的决策提供参考。
3. 1 项目基准能耗变化的影响分析
下面选择数据:1)成本参数:a=5,b=0.0001,λ=4,c=2,d=5;2)项目参数:s∈[1,100],e~[1,40],t=8,rd=0.07,pe=1/3进行数据模拟,如表1所示。
re
从表1 可知,随着项目平均能耗的递增,用户选择re*越来越低,而s*,πe,Uc,都会随着上升。
另外,表1 说明,项目基准能耗的高低,决定项目收益的高低。基准能耗较低的用户选择较高的节能服务公司节能效益分享比例,以吸引节能服务公司投资,而项目基准能耗高的用户即是选择较低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由于项目有丰厚的回报,节能服务公司还会选择更高的绩效水平以获得较高的收益。
因此为了促使节能服务公司投资并采用较高的绩效水平,能耗较低的用户应该选择较高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 而由于预期收益较高,能耗较高的用户可以选择较低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而对于节能服务公司根据项目基准能耗及用户给予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进行绩效水平选择,如果在最初商谈时,对于基准能耗较高的用户提出较低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和较高的绩效水平建议。
3. 2 能源价格pe变化的影响分析
下面选择数据: 1 ) 成本参数: a = 5,b =0. 0001,λ = 4,c = 2,d = 5; 2) 项目参数: s∈[1,100],e = 30,t = 8,rd= 0. 07,pe~ [0,2,0. 6]进行数据模拟,如表2 所示。
从表2 可知,随着能源价格的递增,用户选择re*越来越低,而s*,πe,Uc,都会随着上升。
表2 说明,对于不同的行业,能源价格差别较大。对于能源价格较高的用户应该选择较低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 而能源价格较低的用户应该选择较高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而对于节能服务公司,应该根据用户能源价格耗及用户给予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进行绩效水平选择,在做方案之时,对于能源价格较高的用户提出较低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和较高的绩效水平建议,而对于能源价格较低的用户则相反。
3. 3 可变成本中变化的影响分析
下面选择数据: 1 ) 成本参数: a = 5,b =0. 0001,λ ~ [3. 5,5]4,c = 2,d = 5; 2) 项目参数: s∈[1,100],e = 30,t = 8,rd= 0. 07,pe= 1 /3 进行数据模拟,如表3 所示。
从表3 而可知,随着 λ 的递增,用户选择re*越来越低,而s*,πe,Uc,都会随着下降。
表3 说明,在合同能源管理中,如果选择较高的绩效水平引起的成本增加越大,那么均衡结果是{ 较低的分享比例,较低的绩效水平} 。因此如果提升合同能源管理绩效水平的成本增加太快,节能服务公司和用户在项目决策应该选择较低的分享比例,较低的绩效水平。
表3 说明,对于不同的行业,能源价格差别较大。对于能源价格较高的用户应该选择较低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 而能源价格较低的用户应该选择较高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而对于节能服务公司,应该根据用户能源价格耗及用户给予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进行绩效水平选择,在做方案之时,对于能源价格较高的用户提出较低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和较高的绩效水平建议,而对于能源价格较低的用户则相反。
4 结论
节能服务公司和用户在节能效益分享模式的合作博弈过程中,为达到模式的最优化,不仅需要权衡生产成本与收益以及节能效益分享比例对绩效水平的影响,还需要关心生产成本决定的绩效水平、价格对用户效用的变动的影响。本文构建了用户和节能服务公司的序贯博弈模型,分析了项目特征和成本结构对双方确定节能效益分享比例和绩效水平的影响。
研究发现: 1) 最优的绩效水平和节能效益分享比例由项目特征和成本结构决定; 2) 低能耗或低能源价格的用户选择较高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而高能耗或高能源价格的客户选择较低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 3) 节能服务公司根据项目基准能耗及用户给予的节能效益分享比例进行绩效水平选择,对于基准能耗较高的客户,即使节能效益分享比例较低,也会选择较高的绩效水平; 4) 若提升绩效水平的成本增加大于其增长带来的收益,节能服务公司和用户在项目决策会选择较低的分享比例和较低的绩效水平。
参考文献
[1]VINE E.An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the energy service company(ESCO)industry[J].Energy Policy,2005(33):691-704
[2]SORRELL S.The economics of energy service contracts[J].Energy Policy,2007(35):507-521
[3]王敬敏,王李平.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效益分享模型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4):92-93
[4]刘亚臣,徐佳欣,刘宁.基于公平熵的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效益分配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3):137-140
[5]吴绍波,顾新.知识链组织研究与开发两阶段投入决策研究[J].科研管理,2011(11):45-51
[6]朱庆华,窦一杰.基于政府补贴分析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博弈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1(6):86-95
[7]LI QIAN.Product price and performance level in one market or two separated markets under various cost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11,131(2):505-518
[8]KREPS D,WILSON R.Sequential equilibrium[J].Econometrica,1982,50(4):863-894
[9]GERARDI D,MYERSON R B.Sequential equilibria in Bayesian games with communication[J].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2007(60):10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