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效益(共11篇)
改造效益 篇1
我院是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和康复为一体的三等乙级综合性医院。医院核定床位800张,目前开设20多个病区30个临床科室13个医技科室6个临床研究所。随着医院的发展,住院病人的不断增加,制氧设备已经陈旧,在用制氧机已超负荷运行,为了更好地保证临床用氧需求,需对制氧室进行改造。采用液态氧集中供应。
1 用制氧机制氧的年费用分析
我院采用美国OGSI公司的OG500制氧机两台,目前,由于医院用氧量比较大,两台制氧机同时工作也满足不了临床用氧需要,同时氧纯度为86%,明显偏低,而且费用相当高,采用制氧机供氧2007年费用如下:
耗材:5.5万元(包括油气分离器每4000h更换,油过滤器每2000h更换,空气滤清器每1000h更换,主路滤清器、B级滤清器、C级滤清器、制氧机滤清器、除菌滤清器、润滑油等每年更换一次);
分子筛:18万元,使用寿命10年,年折旧1.8万元;
不包括其他维修费用,年共需费用354664元。
2 使用液态氧制氧的年费用分析
采用液态氧集中供应,按2007年实际用氧量105523m3计算,1m3液态氧=960m3气态氧,换算后,实用液态氧110m3,按目前液态氧市场价1800元/m3,共19.8万元。年可节支156664元,而投资成本大约40多万元,只需3年可收回投资成本。
3 结果
通过对医院制氧室的改造,目前医用氧纯度达到100%,已完全满足临床用氧需要,且基本不需维修费用。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每年可节省电能345600度。明显减少了CO2排放量,真正起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为医院节约了开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分析通过对我院制氧室由使用制氧机改造为使用液态氧,既保障了医院临床用氧需要,又能节能减排,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制氧室,制氧机,节能减排,液态氧
参考文献
[1]黄素逸.能源与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陈跃龙,刘曼芳,孙建梅,等.医用液态氧及PSA制氧有关情况的分析与比较[J].医疗设备信息,2001,(10):48-49.
[3]YY/T0187-94,医用中心供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S].
改造效益 篇2
摘要:指出了森林抚育是提高林分质量、林木健康及其生长水平的重要森林经营措施,如何推动林业中幼林抚育改造发展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红河州国营石岩寨林场为案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论述了红河州国营石岩寨林场基本情况,解读了森林的三大效益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幼林抚育改造中的三大效益问题,以期为提高我国森林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幼林;抚育改造;三大效益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9005602
引言
中幼林抚育在促进林木生长、改善生态环境、巩固绿化效果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改革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等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当前,国家倡导森林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制定并出台了很多相关法律、法规等,以强化林业治理法制观念,推进依法治林工作。保护森林资源对提升我国生态建设、改变气候等具有积极的影响。为确保林业健康发展,我国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重视及培育力度。其中,中幼林抚育在我国森林资源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如何加强中幼林抚育改造成为我国林区高效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红河州国营石岩寨林场基本情况
2.1 地理位置
红河州国营石岩寨林场隶属红河州林业局,场部位于个旧市鸡街镇倘甸龙潭口村,其东至个旧市鸡街镇,南至建水县的普雄乡、坡头乡,西至建水县面甸镇,北至开远市乐白道办事处,东西宽约80 km,南北长约40 km。林场地处哀牢山东侧,云岭高原分支六韶山南延地带,属岩溶山原边缘,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境内最低海拔1100 m,最高海拔2509 m,相对高差1409 m。经营区地势由北向东逐渐升高、地形复杂。各营林区差异较大,总体属中山地貌。
2.2 气候条件
林场地处滇南低纬高原,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年平均温度24 ℃,极端最高气温36.1 ℃,极端最低气温-1 ℃;年平均降雨量800 mm,多集中于5~10月,蒸发量2000 mm,蒸发量大于降雨量,干燥度1.81,日照时数2234 h,有效光时1854 h。干湿季分明,立地条件差,造林难度大,保护森林资源极为重要。
2.3 林场现状
据2010年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全场总经营面积104670亩,包括林业用地、非林业用地,其所占比例分别为99.8%、0.2%。全场森林覆盖面积为44484.75亩,林木绿化面积为29804.78亩。其中,幼林所占比例为23.4%,中幼林所占比例为40%。森林的三大效益概况
森林三大效益主要由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构成[1]。其中,森林的社会效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森林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基地,森林为文艺创作提供灵感,森林为教学、科研提供基地,森林为旅游修养创设优良环境。森林的环境效益主要包括涵养水源、抵挡风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促进绿色生态循环等。森林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所谓的直接经济效益指的是公园旅游、药材、木材、果实的生产等;所谓的间接经济效益指的是森林具有一定的遮阳、防风等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能源。此外,森林的水土保持、绿化作用等能够改善环境质量,从而降低环境治理的成本。
中幼林抚育改造中的三大效益问题
中幼林抚育,即对处于中龄林、幼龄林阶段的林木进行抚育,以促使其满足林分发育、自然稀疏情况等目标的要求。对于林分发育,扩穴、间伐、施肥、修枝、补植等人工干预措施较为常用。实践证明,林分对合理密植、调整树种组成结构、优化生态环境、确保林木健康生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中幼林抚育在巩固绿化效果、加强林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幼林抚育过程中,部分林木的伐除,能够促进剩余的林木高效生长,从而加速林木的成熟。此外,伐除的林木可作为木材资源。经分析、研究森林的三大效益,笔者可确定的得出此结论:生态效益是前提,经济效益是措施,社会效益是保障,其相互联系、转化、促进、依存。
红河州国营石岩寨林场,在提高、改善生态环境、加大森林效益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使当地居住条件更为宜居。国营石岩寨林场大部分属于人工林,人工林的建设,除了与天然林形成独特的风景景观,还产生了可观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2]。当前,人工林面积不断攀升,中龄林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当森林林龄高于一年,林业人员则须对其进行适度的人工干预,从而为保证林分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当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处于二期阶段时,林业人员应开始着手开展中幼林抚育工作。由此可见,适当的中幼林抚育时间对经营、管理森林资源具有积极的影响。森林经营对中国森林资源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国家应加大投资力度。森林经营偏重技术性,而非政策性。各级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护林人员等人的培训、支持,进而提升森林的整体生态功能、经济效益[3]。
长期以来,森林在改善环境、抵挡风沙、保持水土、提高空气质量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推动生态建设工作进程至关重要,换句话说,森林资源为建设生态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今,基于森林生态效益基础之上,如何加强森林经济效益成为摆在我国中幼林抚育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经调查发现,红河州国营石岩寨林场在中幼林抚育过程中,主要采用兴建山地苗圃的方法。实践证明,山地苗圃具有相当多的优点,例如:超强的适应性、较高的成活率、较低的成本、快速的产生效果等。此种方法,有利于培植绿化大苗、盘活国有森林资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内容:首先,注重林木的性价比变化,苗木与木材在价格方面存有很大的区别。在开展中幼林抚育工作时,须将在同龄级林木中“鹤立鸡群(枝叶茂盛、枝干粗壮、树干高大)”的树木迁移,其存在会对周边树木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进而导致林分生长结构呈现不均匀特点;其次,对于密度相对较大的林分而言,应将某些树木移植[4]。此外,采取拉枝、截杆等人工干预措施,以达成均匀林分密度的目标;最后,充分利用林中空地资源,经过仔细挑选,将生长状况较差的幼苗、幼树培植其中,从而最大程度上利用林地生产力资源。严格意义上来讲,兴建山地苗圃有利于创新、突破中幼林抚育经营管理模式,其除了满足中幼林抚育的要求,还与森林生态效益极为相符,对保留树木的生长、缩短林木生长周期、充分利用林地生产力资源等具有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森林的整体价值亦有所提升。
中幼林抚育工作的开展,不仅有效改善了林分质量,而且促使森林的生态效益得以充分发挥、利用。此外,中幼林抚育带动了森林经济效益、森林社会效益的提升。继中幼林抚育之后,山林更具生命活力,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笔者坚信,中幼林抚育所采用的山地苗圃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森林法的要求。森林法明确指出:在进行林业建设时,林业人员应把经营森林作为落脚点,加大造林力度、扩大护林规模、将采伐及培育有机结合、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等。此外,山地苗圃符合相关森林经营规章制度。由此可见,红河州国营石岩寨林场中幼林抚育工作定能获得当地政府以及人民的认可,对其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结语
中幼林抚育改造对我国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证明,中幼林抚育在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产生森林社会效益及森林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与此同时,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亦得到了健全、完善。中幼林抚育,除了创新、突破森林经营管理模式,还有利于提高林业地区生态环境的质量。森林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对提升生态承受能力,满足人民生态需求、改变气候等具有积极的作用。加强森林经营、增加森林面积对实现森林资源目标颇有益处,同时,我国林业工作者能够在勘察林区实际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中幼林抚育策略,以促使森林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利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而达到经济新常态时期提出的建设森林资源的目标。
参考文献:
改造效益 篇3
摘要:实施泵站改造是巩固恢复农灌面积、保障农业丰产农民丰收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海盐县百步镇灌区实际情况,分析了泵站设施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灌区泵站改造、提高泵效率的具体措施,可供借鉴。
关键词:百步镇;泵站现状;技术改造;改造对策;措施;效果
前言
百步镇的机电排灌设施有很多为80年代、90年代或以前建成的,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有些泵站长期服役、带病运行、设备老化严重,致使泵站效率低,能源消耗高、运行费用多。目前很难拿出大量资金对老化严重的泵站进行了重建或全面更新改造。因此,对泵站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泵效率是泵站管理中费省效宏的重要途径。
一、泵站技术改造的基础工作和主要标准
泵站技术改造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经济情况比较杂的一项技术工作,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全面规划,合理安排,泵站测试是泵站技术改造的重要环节,其测试数据是泵站技术改造的依据。泵站技术改造前、后我们都进行了现场测试。
泵站工程的技术改造包括泵站和供排水区两个部分,供排水区是泵站赖以成立的条件,而泵站又是供排水合理供排水的保证。泵站技术改造方案要充分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论证后,选定最优方案,以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经技术改造后泵站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达到下列标准供排水。
(1)提水流量要达到改进设计时的供排水标准。
(2)对于电力供排水站。由于泵站类型、机组容量和净扬程的不同,泵站效率也应达到不同的标准:高压泵站、大泵站和高扬程泵站,其泵站效率≥65%;中、小型泵站的泵站效率≥54.4%。低程泵站(<3),其泵站效率≥50%。
二、泵站技术改造措施
泵站效率是反映动力机、传动装置、水泵、管路、进出水池各部分效率的综合效率。因此,提高泵站效率,降低泵站能耗,就必须对上述五个方面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其效率,是提高泵站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提高动力机效率
提高动力机的效率,除了从动力机(电动机、柴油机)的设计、制造等方面加以改进外,着重注意以下问题:
1、合理配套
动力机和水泵在功率上必须合理配套。配套功率的备用系数不宜过大,能满足动力机在运行中不超载即可。因电动机负荷不足时,电动机的效率要降低,增加电动机的能量消耗。同时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也降低,增加了输电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电动机效率和功率因数随负载变化而变化。
(二)提高传动装置效率
传动装置效率为水泵轴率与动力机输出功率之比的百分数。传动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传动效率。当动力机的转速能够满足水泵运行下况的情况下[即转速相等或或接近(相差不能超过20%时),应把间接传动改为直接传动],间接传动改为直接传动后,当水泵工况变化较大,动力机又无法调速时,可将直接传动改为间接传动,直接传动改为间接传动后,传动效率会有所下降,但水泵效率、管路效率能有所提高,但要保持装置效率增加方可采用。
因此,当把直接传动改为间接传动时,必须保证泵站效率有所提高,才能获得良好的节能效果。在皮带传动中,通常应避免采用交叉、半交叉传动。传动装置安装精度和使用是否正确,也直接影响传动效率。如直接传动时联轴器不同心,将造成传动效率的降低。皮带传动时传动轴距过小或过大,以及带的张紧过紧或过松等都会影响到传动效率,如皮带效率将降到94%以下,三角皮带可降到90%,这样会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为了减少打滑现象,达到传动比准确,且又能提高传动效率,可采用同步齿形传动带。这种传动带是以钢网绳、玻璃纤维绳等组成的环形胶带作为强力层。工作面有齿,皮带轮也是齿形,靠齿的啮合传动。因此,效率较高,且轴的压力小,结构紧凑,耐油耐磨性能好,但价格较高。
(三)提高水泵效率
保证水泵高效运行,是提高泵站效率的重要环节。因水泵是把动力机能量转换给被抽送水的设备,其能量转换的有效程序对泵站的效率有较大的影响。水泵的效率与水泵的设计、制造水平、水泵的運行工况,以及水泵的使用情况有关。泵站技术改造时,可从下列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与提高:
1、复核水泵造型的合理性
根据水泵性能及配套的管路,复核水泵在设计扬程、最高扬程和最低扬程和平均扬程时的工作参数。要求在设计扬程、平均扬程最高与最低扬程时,水泵应在高效区运行,对于扬程、功率和转速等配套不当的都应调节或改造。
2、合理调节水泵性能
如水泵工作点的性能参数不符合实际需要,水泵长期处于低效率区运行,这时可采用改变水泵性能曲线的方法移动工作点,使水泵的工作符合实际情况的需要。对于离心泵和蜗壳式混流泵(比较数<350),一般可采用变速、变速和变径调节。对于叶片可调的轴流泵、混流泵,一般可采用变速和变角调节。
3、更换水泵部件
在二十世纪80、90年代,甚至2000年代所建成的泵站中,由当地生产的中小型水泵较多。由于当时受设计、工艺、材料和检测水平的限制,加之设备配套、技术管理及安装维修不善,经过长期运行,目前设备技术状况普遍较差。因此,要对那些选型配套不合理以及陈旧、质次、低效的水泵,有计划的进行调整更新。
5、保证安装质量
水泵工作性能的好坏,与水泵安装精度关系很大。如安装精度不符合要求,不仅会降低水泵效率,严重时还将产生强烈振动和噪音,引起电机过热,以致不能运转。立式泵要保证机组轴孔处于垂直同心位置。可调叶片的轴流泵,各个叶片的安装角度应相等,否则运转时,各叶片受力不同,不仅发生振动,同时泵内水力损失增加。对泵体为蜗壳式的叶片泵,蜗壳轴线与叶轮轴线应保持重合,如严重偏离,则会发生振动,影响水泵的效率,必须调整。
(四)提高管路效率
管路效率为泵站装置扬程与水泵扬程之比的百分数,它是影响泵站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管路效率与管长、管径、管材、管路附件的类型和数量、流量,以及安装质量等有关。提高管路的效率,我们采取下列措施:
1、合理确定管道直径
管路直径的大小又自接影响泵站效率。实践证明,管径过大过小都是不经济的,当管长及流量一定时,管径选的大,则流速小,水头损失小,消耗电能也少,但管路投资高;若管径选的小,情况与上述相反。为了减少管路损失,水泵进出水管口径应合理确定管道直径,已投产使用的管径如过小,会使管路水头损失增加,为了提高管路效率,可考虑按经济管径更换管路。
2、缩短管路长度
进、出水管的长度应最大限度地缩短。但当水源与出水池之间的地形平坦时,缩短管路必然会增加引渠、进水池及泵房的挖方量或增加出水池和干渠的填方工程。小型泵站平装改斜装,或将水泵落井、半落井安装,管路折线布置改直线布置,可缩短泵房内管道长度,节省弯头,减少水头损失。根据条件提高管路内壁的光洁度,可减少管路阻力损失,一般高扬程离心泵抽水装置宜以减少沿程阻力为主。
3、减少管路附件
管路附件的局部阻力系数很大,引起较大的水头损失,运行时必须消耗大量能量。因此,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内管路附件。
为了减少管路进出口的水头损失,可在管路进口加喇叭口。对于斜装管路,可在进口装平削管或特别喇叭管,在管路出口采用扩散管,节能效果显著。
逆止阀是一种单向阀。是为了防止停泵后因水倒流而引起机组高速倒转而设置的。正常运行时,逆止阀中的阀板被水流冲开,停泵时靠阀板自重或倒流水的作用而关闭。因此,逆止阀不仅会在正常运行时造成较大的局部阻力损失,且还会引起很大的水锤压力。可能使水泵和管路遭到破坏。
在扬程不高,出水管路不长的泵站,逆止阀可用拍门代替。为了减少拍门引起的水头损失,可改铸铁拍门为轻质拍门,并在门后设置平衡锤,以增大拍门开度。管路出口采用扩散出口形式,对减少阻力损失,提高管路效率均有明显效果。一般低扬程轴流泵抽水装置宜以减少局部阻力为主。
4、消除“高射炮”式出流
所谓“高射炮”式出流是水泵出水管口在出水池水面以上自由(喷射)出流。这种出流方式人为地抬高了泵站的实际扬程,水泵的工况点向左上方移动,水泵的流量减少,效率降低,同时由于出水池的水流紊乱,增中池(厂)内的水头损失和出水建筑物(或构筑物)水面以下,已建成的“高射炮”式泵站,可将出口改装成虹吸式出流。为防止停机进出水池中的水倒流,并设有破坏虹吸真空的设施。小型泵站可在虹吸管的上升段相应于出水池设计水位高程处装—通气管,停机时,由于水在重力作用下迅速下泄,该处形成真空,空气即由此管吸入,虹吸受到破坏。通气管的断面积,一般为出水管断面积的5~8%。
5、确保管路的密封性
进出水管路要求严格的密封,若正值吸水的进水管路进气,会增加管路损失管路效率。若空气从进水管进入水泵,会使水泵效率大幅度下降,甚至引起水泵的汽蚀。
(五)提高进出水池效率
进出水池效率为泵站扬程与装置扬程之比的百分数。泵站进出水池的水流条件,不仅关系到进出水池效率的高低,且会影响到泵站效率。因进水条件不良,对水泵运行效率有一定的影响,这在小型立式抽水装置中尤为显著。为了提高进出水池的效率,改造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1、改造不合理的进出水池形状和尺寸
对已建成的泵站,如前池、进出水池的形状、尺寸设计不当,导致池内发生旋涡、回流等情况。对水泵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多受地形等因素影响而建成的侧向进水池,在运行中,前池水流在进水池口门外改变方向,在进水池对面角上产生回流及死水区,隔墩首部也产生局部回流,进水池中水流成访问团绕水泵顺(逆)时针旋转流动,在任何部位流速分布无法均匀。在前池低水位运行时,进水池中还会出现时隐时现的表面漩涡。前池中流态还随开机台数的增加而恶化。开机台数也随抽引流量多少对水泵运行工况有影响。当各台水泵单独运行前,位于前池首端水泵的装置效率比末端的要高,随着开机台数的增加,各台水泵的效率都下降,首端水泵下降幅度大,末端水泵下降幅度小。这时可通过增设导流墙和设底坎来消除不良影响。一般底坎高度以0.3至0.375为佳(为前池水深)。对于正向进水前池如扩散角过大,可延长前池长度或将前池改为折线形、曲线形。如进水池设计不合理,在进水口周围产生环流、进气漩涡或涡带,可采取消除漩涡的措施。消除水面漩涡可加盖板或盖箱,消除附底波渦可在池底设导水锥;消除附壁漩涡可在进水口至后墙间设隔板等。
2、设置导流设施
为改善进出水流态,减少水力损失,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导流设施。例如侧向进水前池,可在池中设置导流墩等改善流态。
3、及时清除进水池的污物
进水池的杂草等漂浮物吸入泵体后,会使水泵效率下降,甚至叶片被击碎。设置拦污栅井及时清污,使进水畅通,可提高泵站效率。泵站进水池前一个都设拦污栅,以防止杂草、杂物进入水泵,确保水泵的安全运行。清除水草杂物有人工和机械自动清除两种方法,大中型泵站应采用机械清污,小型泵站一般用人工清污。
进水池中的淤泥,会使进水流态发生变化,影响泵的效率。及时清淤,使水流畅通,流态均匀,可提高泵站效率。
4、保证淹没深度
为防止发生有害的漩涡,应保证进水池中水泵吸水管口的最小淹没深度。如进水池底板高程过高,造成水泵叶轮淹没深度不够,可采取降低进水池底板高程,同时降低水泵安装高程的措施改善进水条件。
上述五个部分的效率,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采取单项技术措施,可使某一部分效率提高,但不能保证其它部分的效率都能提高。泵站技术改造须全面考虑,综合改造,不能单靠某一部分提高,而忽视对其它方面的影响。如提高了水泵的效率,增大了水泵的出水量,忽视了合适的管路配套,会使管路效率明显下降,泵站效率仍提高不多;又如间接传动改为直接传动可降低传动损失,往往可能使水泵扬程和实际要求的扬程不符,降低水泵的效率及管路效率,提高的效率低偿不了降低的损失;为使电动机负载率增加来提高电动机效率,用提高水泵转速的做法,则提高的电动机的效率并往往不足抵偿其它效率的降低等,必须通过测试和分析,摸清问题的症结所在。因站制宜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改造措施和方案。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使改造后的泵站效率达到最优水平。
三、泵站设备的更新改造
水泵长期运行,使零部件磨损,或由于质量低劣、泵型陈旧等原因,导致工程效益衰减,能耗增大,供排水成本提高。因此,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设备更新要根据其使用年限、技术状态和经济效益等综合考虑。例如新泵年节约的电(油)费用能在3~5年内抵偿更新的总费用(包括新泵投资、运输、安装及上是泵的拆除等费用),则更新设备是可行的。对于因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设备,经测试证明其技术状态很差,要通过修理来改善性能耗资较大,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应当更新。对于性能下降,但经修复可使用的设备,可修中有改或更新个别零部件。
更新的设备,要尽量选用国家最新标准中的产品。要根据改造站的实际情况,选用性能指标较好或重新设计的优质产品,去更新陈旧落后的老设备,并使其改造站的配套合理,多年平均的泵站效率提高。
四、搞好灌區节水工作
提高了泵站效率,降低了能源单耗,为泵站配套的供排水区也要进行改造,并开展节水工作。改造站所在的供排水区要全面规划,提高渠系及其建筑物的配套水平。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的防渗防漏措施,提高渠系水利用率。
1、工程措施
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形式的防渗措施,是提高渠系水利用率的重要手段。据实测资料统计,新砌渠道的平均渗漏率约为不衬砌渠道的1/4。初砌良好的渠道,其渗漏损失小于30。目前我国各地都很重视渠道防渗,并做了大量的防渗工程,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但还应加强渠系建筑物的配套,做到分水有闸,量水有堰,最大限度地减少供排水的损失和浪费。
2、管理措施
在供排水区工程设施确定后,管理措施是不得当,对管好用好供排水有直接影响。在供排水管理中,要适时适量地供排水,恰当掌握渠道的输水流量、行水时间、供排水制度、供排水方法等以提高供排水的利用率。
五、效益
1:社会效益
通过泵站改造、百步镇提高了灌溉和排洪能力,村镇农田的灌溉标准得到提高。每年的汛期排涝也有了保障,人们的思想情绪有了稳定,社会的安定有了保证。促进了高标准的效益工程、生态工程、景观工程和民心工程。
2经济效益
百步镇今年共改造水泵164台、明渠衬556公里、调节皮带轮159只、分节制闸1069套,培训泵站技术人员86人。
钻井井场照明改造设计与效益分析 篇4
在实验室对白炽灯、LED灯、荧光灯、碘钨灯这4种光源做了对比测试。测试数据见表1。
由表1可知, LED灯的平均照度分别为388.2 lx和281 lx, 而白炽灯和荧光灯的平均照度分别为35.4 lx和66.6 lx, 平均照度分别提高了11倍和4.2倍。若按单位照度消耗功率计算, LED灯与白炽灯相比节能率在91%左右, 与荧光灯相比节能率在76%左右, 与碘钨灯相比节能率在79%左右, 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2 照明改造节能测试评价
根据对4036钻井队的现场勘察, 将其原有的75盏传统防爆灯更换为44盏LED防爆灯, 具体布局如下:
◇将井架的28盏80 W防爆日光灯更换为14盏50 W LED防爆灯;
◇将钻台的10盏80 W防爆日光灯更换为5盏50 W LED防爆灯;
◇将钻台底部的5盏200 W防爆白炽灯更换为5盏20 W LED防爆灯;
◇将机房的10盏80 W防爆日光灯更换为7盏60 W LED防爆灯;
◇将循环罐区域的10盏80 W防爆日光灯及4盏250W海洋王防爆灯更换为7盏60 W LED防爆灯;
◇将井场周边的8盏500 W探照灯更换为6盏100 W LED防爆灯。
钻井队各区域照明改造前后测试结果见表2~表6。
*参照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参照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参照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从表2~表6可知, 4036钻井队照明改造前后各区域照度平均提高33.17%, 而耗电量却降低83.51%, 在照明效果有较大幅度提升的情况下节能效果也非常明显。
*参照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参照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3 照明改造成果
照明改造前后照度、显色性、照明功率、单位照度消耗功率, 以及照明功率密度的平均值见图1~图5。
可以看出, 钻井队照明改造后平均照度提高38.91%, 平均显色性提高39.67%, 平均照明功率降低75.9%, 平均单位照度消耗功率降低88.33%, 平均照明功率密度降低70.54%。
4036钻井队照明改造结果表明, 通过将井队原来的照明灯具 (主要是荧光灯和金卤灯, 部分存在白炽灯) 改造为先进的LED照明后, 照度、显色性都有较大提高, 并且照明功率、单位照度消耗功率和照明功率密度 (LPD) 均有降低, 平均节能率为80%, 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改为LED照明后, 在照度、显色性、照明功率密度方面都可以达到或接近《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要求值, 其中照明功率密度值在本标准中为强制执行内容。
4 技术经济效益
使用LED防爆灯具对钻井队照明系统进行改造, 每年可节约电量约3×104k Wh (相当于发电机负载率在90%~25%之间时节约柴油7~8 t) , 折费用约5.4万元, 总经济效益约6万元。
使用LED防爆灯具, 不仅节约了人工和灯具维护费用, 而且大大减少了登高作业的安全隐患, 增加了作业现场的照明亮度, 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
使用LED防爆灯具以后, 增加投资费用的回收期仅为1.3年。
LED灯具的使用寿命在17年左右 (按每天照明12 h, 一年照明300天计算) , 在其寿命时间内可为井队节约费用约102万元。
若再考虑运输费用减少、线路损耗降低等因素, 以及今后逐步推广到办公及公共场所照明等方面, 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5 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钻井队照明改造后按平均节电率80%计算, 则每个钻井队每年可节约电量约5×104k Wh (相当于发电机负载率在90%~25%之间时节约柴油12~16t) 。对于川庆钻探而言, 若将252个钻井队进行照明改造, 则每年可节约照明用电1200×104k Wh (可节约柴油3020~4030 t, 折燃料费用2235~2982万元) , 若再考虑运输费用减少、线路损耗降低、维修成本下降等因素, 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对环保效益预测而言, 改造后按每年节约柴油3020~4030 t计算, 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573~12 775 t或氮氧化物排放211~282 t, 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
6 认识与建议
新的照明系统投入使用后运行正常, 使用效果和运行状况良好, 井队职工普遍反映光线柔和不刺眼, 没有眩光, 可防止蚊虫聚集, 抗震能力强, 不易损坏, 光源显色性更好等, 为钻井队夜间生产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 同时, 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达到了预期目的。
目前钻井队的照明系统存在因地区不同、井队不同而配置差别很大的现象, 建议为此制修定专门针对井场照明的行业标准。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5.3工业建筑——表5.3.1工业建筑一般照明标准值——15化学、石油工业类场所中规定照度为30~100 lx, 显色指数为20~60, 这个规定值对钻井前场适合, 对钻台、井口安全重点区域照明就不适合。在该标准6.1.7条中规定强制执行的工业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 目前大多数井队照明都达不到此要求。在现行行业标准《钻井井场、设备、作业安全》SY 5974—2007中8.5条“井场照明”, 对照明电源、照明电压、照明线路作有相关规定, 但对照明参数未作具体要求。在《石油化工企业照度设计标准》SH/T 3027—2003中对石油化工企业各工作场所的照度值有明确规定。
改造效益 篇5
一、LED路灯较传统路灯的优势
1、LED路灯较传统路灯节电60%以上;
2、LED路灯的使用寿命是传统路灯的3—5倍;
3、LED路灯的维护保养频率远低于传统路灯。
二、BOT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效益介绍
1、基于LED路灯的上述优势,在BOT合同所界定的期间内,节能改造的效益主要来源于节约的电费、维护维修费用以及频繁更换传统钠灯灯头等费用;
2、其它收益来源:国家财政部对LED路灯节能改造的一次性
补贴最高是总投入的30%;碳交易收益指标的市场价格是240元每吨;地方节能补贴(广东科技厅目前最高补贴比例可以达到50%)。
三、社会效益
1、由于以BOT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进行LED路灯节能改造是由
企业负责投资,并通过依靠路灯改造后节约的财政费用逐步收回投资,故地方财政在没有原始投入的前提下就能完成全部路灯的节能减排改造,节能减排效果立竿见影,地方人民能短期内享受新一代高科技照明带来的好处;
2、以BOT合同能源管理在合同经营的时间内收取费用比继续
改造效益 篇6
【关键词】:人民胜利渠 末级渠系 项目 效益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250-02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人民胜利渠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开灌至今,在农田灌溉、抗旱补源、城市供水、沉沙改土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促进豫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
东三灌区东屯末级渠系改造项目位于新乡市延津县东屯镇境内,施工期为3个月。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是对斗渠及以下的固定渠道及相应的渠系建筑物和量水设施进行配套和改造,其中硬化斗渠9条,长12.50km,农渠51条,长12.79km,改造各类建筑物692座:其中桥梁22座,节制闸19座,斗门9座,农门68座,毛门512座,渡槽4座,涵洞12座,量水槽46座。
项目区工程概算总投资610.4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300万元,省财政补助60万元,县乡政府筹资70万元,用水户协会自筹180.44万元。
二、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分析的分摊原则
水利灌溉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指灌溉和不灌溉相比较,新增加的农、林、牧业产品(包括主、副产业,以下简称农业产品)的产量或产值,灌溉前、后的农业产品的产量都可以根据设计灌溉附近地区的调查统计资料分析得出。如果设想灌溉前、后的农业技术措施(包括肥料、种籽、植物保护、耕作条件及田间管理等)基本相同,那么灌溉以后比灌溉以前新增加的农业产品的产量,就是水利灌溉工程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设想往往是不存在的,实际情况是:农田得到灌溉以后,农民为了获得农业更大的增产,施肥数量加大了,肥料质量提高了,种籽也由产量低而耐旱的品种改为产量高而喜水的品种,耕作措施也由广种薄收改为深耕细作。因此,灌溉前、后对比的增产量,往往是“水利灌溉设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总的增加的农业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应该在“水利”和“农业”两个部门之间,进行合理的分摊。
2、分摊的方法和成果
采用灌溉增产效益所验资料推求分摊系数法。据邻近项目区人民胜利渠引黄科研中心灌溉增产效益所验资料显示,2006年春至2006年秋水稻灌溉与不灌溉田块产量分析资料,已知,未灌溉前水稻产量Y前=250kg,单纯水利措施Y水=360kg,单纯农业措施Y农=422kg,水利措施和农业措施并举时Y水+农=542kg。
根据《水利经济计算规范》(SD139—85)计算公式求得:
Y水—Y前=360-250=110kg
Y农—Y前=422-250=172kg
Y水+农—Y前=542-250=292kg
AY=292-(110+172)=10kg
AY水=110/(110+172)×10=3.9Kg
AY水=172/(110+172)×10=6.1Kg
故水利灌溉分摊的增产量=110+3.9=113.9kg,农业技术分摊的产量=172+6.1=178.1kg
即C水=113.9/282=0.4
C农=178.1/282=0.6
小麦、玉米的分摊方法同水稻,计算成果C水=0.397,C农=0.603,因此项目区工程的水利分摊系数为0.4
3、效益分析
效益主要包括农业灌溉效益和节水、节地效益。其中农业灌溉效益,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采用有无该项目的增量效益进行计算。
(1)农业灌溉效益。本项目实施后,改善了灌水条件,各项效益综合体现于项目区农业收益的整体提高。
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棉花为代表的经济作物计算农业灌溉全部发挥效益后单位面积增量效益见表1,表中作物种植比例按整个项目区综合考虑得到。
根据有无项目作物种植结构及产出投入水利分摊系数按0.4考虑,计算年增量灌溉效益为92.24元/亩,项目区10986亩灌溉面积的年灌溉效益为101.33万元。
表1 单位面积农业灌溉效益计算表
(2)节水效益。与土渠灌溉相比,采用衬砌渠道可节水20%,亩次节水10m3,每年灌溉6次,则10986亩渠道年节水65.92万m3,1m3水按生产1kg粮食,价格按1.5元/kg计,年增产效益为39.55万元。
(3)节地效益。项目实施后,采用U型渠道可省占地4%,共节地20亩,按亩产985kg(小麦485kg、玉米500kg),粮食价格按1.5元/kg计,年节地效益为3万元。
(4)其他效益。项目的实施,渠道实行防渗衬砌,大大提高了输沙能力,减淤效果显著,这样就大大减少农民的投工投劳。同时斗、农、毛门等建筑物配套齐全,能直接配水至田间,所以从前浇不上水,使用电抽井水灌溉的情况不复存在,即减少了灌水用工,又减少提水(燃油)费用,还能把节约下来的水量用于提高作物种植的复种指数。
三、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
1、社会效益
东屯镇农民用水户协会末级渠系改造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项目区内作物的灌溉保证率。由于采取了综合的节水措施,能亩次节水10m3,从而扩大灌溉面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税收的各项政策及规定也能得到落实,乡级财政收入也能得到保障。
项目实施后,渠系建筑物配套完整,量水设配备齐全,全部实现量水到斗口和重要的农口,按方计征成为可能。另外项目完成后由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协会将按照《章程》协调各用水户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灌溉,使灌溉有秩序的进行,这样就会使水事纠纷大大减少。
另外项目的实施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促进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率,引导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使农业逐步向优质、高效、节水、增产型农业发展。同时引导广大农民更新观念,改变陈旧的灌溉和生产模式,进一步增强水患和节水意识,改善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使有限水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生态环境效益
项目区末级渠系改造工程的实施,作物及时灌溉得到保障,提高了作物灌溉保证率,增强了作物抗病虫害能力;避免大水漫灌造成土壤耕层养分损失,造成地下水污染;同时,田间林网和空地植被能够很好形成,大大降低大风中沙尘携带量,减少风沙危害,形成良好的田间小气候。
项目区末级渠系改造工程的实施后,渠道、建筑物等工程设施将焕然一新,管理进一步完善,原来土渠脏乱及建筑物老化破损现象将不复存在,渠道堤防整齐,田林路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将极大改善当地的社会环境。
项目区末级渠系改造工程的实施后,既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的用水条件,缓解了项目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加之项目区天然排水条件较好和实行节水灌溉制度,将地下水维持在适宜埋深范围,不会发生土壤次生盐碱化,从而使土壤水盐运动向良性循环发展,以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在一定的程度上使项目区中低产田得到进一步改造。
项目区末级渠系改造工程的实施,对缓解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灌溉保证率和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改善本地区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环境、土地环境和生活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都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不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其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改造效益 篇7
一、既有建筑的简要分析
1. 既有建筑量大面广, 数量仍不断增长。
到2006年底, 全国既有房屋建筑的保有量约为400亿平方米, 加上2007年、2008年、2009年新竣工的23.84、26.03、30.21亿平方米, 减去三年的拆迁量, 则可以大致推算到2009年底, 既有房屋建筑的保有量约为470亿平方米以上。新竣工的住宅规模也是迅速扩大, 仅仅1999到2009年, 全国新竣工的住宅面积达到154.74亿平方米 (见表1-1) 。预计在今后10年将继续保持增长。
2. 能耗较大, 节能水平较低。
据《中国建筑节能简明读本》, 根据2007年建筑节能检查结果报告, 全国城镇已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21.2亿平方米, 占城镇既有建筑总量的11.7%。这就意味着还有近400亿的既有房屋建筑仍然是耗能建筑。
二、既有建筑改造需要建立收益回报机制
由于供热体制改革和能源收费制度改革未同步进行, 如采暖地区的城市供热目前还是福利制度, 供热费用按建筑面积收取, 供热没有计量, 用户不能调节室温, 且未按热量收费。这种体制使得居民的利益无法和能源消费量直接挂钩, 也不能通过热费杠杆来调节热的消耗量, 难以使既有建筑的业主产生节能改造动力, 严重制约了建筑节能改造市场的发育。
数据来源:《2010中国统计年鉴》第164, 376页。中国统计出版社。
投资取得回报是市场主体投资的初衷, 否则投资也就失去了吸引力。但不可否认的是, 投资也会给投资方带来风险。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投资会取得一定的收益, 但由于投资的比例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 各方取得的收益也不同, 如何协调, 调动各个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以国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为例, 国外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普遍做法是, 由能源管理公司或者能源服务公司对既有建筑进行评估, 做出改造预算以及回报周期的方案, 在与房屋所有者签订协议后, 向政府申请贷款, 政府给予贴息。之后, 能源管理公司负责改造工作, 承担风险, 改造后协议期内的收益归能源管理公司获得, 这样可以让他们收回投资并有赢利。对于房屋所有者来说, 协议期内仍然要按照原先的标准缴纳费用, 协议到期后, 能源管理公司撤出, 以后的收益就全归房屋所有者了。但此方法是否适用于我国尚未得到市场检验, 不可照搬到我国既有建筑改造市场。
既有建筑改造的投资回报是一个长远的概念。目前, 投资回报应该如何计算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公式, 而回报周期将由于不同的既有建筑工况和采取的节能技术种类而长短不一, 但总体偏长。一般来说, 房子从不节能改造成节能50%, 7年左右才可以收回成本。
三、既有建筑改造资金筹集方式尚不明确
既有建筑改造核心问题是资金筹集。尤其是住宅, 从1998年停止福利分房之后, 绝大多数住宅产权属于消费者, 谁来出资改造成了政府、专家、物业公司、业主都在问的问题。
虽然降低能耗、节约资源、提高舒适度受到各方的一致认可, 但在何种情况下采取何种措施却是大家认识的不同点, 这个不同点就源于谁来出资。目前政府在这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要保证住宅的舒适度提高, 老百姓的利益不受损失, 同时又保证建筑节能政策的实施, 需要政府明确实施要求和各方责任, 解决好共同的、合理的、公平的利益分摊问题。
对于政府来说, 收益在于节约了资源, 保护了环境;对于业主来说, 提高了住宅舒适度, 节省了房屋运行开支;对于物业公司来说, 减少了维修费用;对于开发商来说, 提高了房屋质量, 延长了建筑寿命和使用年限, 所以各方的投入都是值得的、有回报的, 这是多方共同的利益, 需要各个主体共同出力。
仅靠政府投入很难解决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 还应该呼吁社会各界, 尤其是开发商、拥有房屋产权的单位、业主来共同承担。社会各界共同推进这项工作会更加有利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展开, 多方筹集的方式更能确保资金到位。在争取国家财税支持、鼓励节能技术创新方面, 强调建筑行业要认真贯彻《能源再生法》, 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性人文特征去采取适当的节能技术。引导开发商自愿加入到建造“低能耗、高舒适度”的建筑行列。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初期, 要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 政府不仅要有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 还应该对一些试点示范工程进行补贴。
在目前既有建筑节能工作还没有全面展开的情况下, 政府每年在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投入很多, 收益却不明显。而节能改造可以减轻环境污染, 减少政府在这方面的财政开支, 若能将这部分开支作为既有建筑改造的补贴, 不仅使百姓受益, 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这与国家取消燃煤采暖而代之以燃气采暖并予以补贴是一个道理。
四、既有建筑改造的决策机制尚未理顺
长期以来, 对既有建筑的改造手段较为单一。如上海在90年代以来, 对旧居住区的改造主要体现在提高既有住宅“成套率”上, 即在保留建筑主体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局部调整房屋平面与空间布局, 增添厨卫设施, 使既有住宅能够具有独立的厨卫等基本的卫生配套设施。改造手段的单一局限了改造的深入推进。
在既有建筑改造项目的运行机制看, 各相关单位或部门在改造工作中也往往从局部利益出发, 缺乏长远眼光, 在宏观性、长远性、整体性等方面有较大的欠缺, 也存在一些互相推诿、“怕牵头、少牵头”的现象。城市房屋管理部门一般作为既有住宅改造的业务主管部门, 有关既有住宅的相关规定, 仅仅是作为一种专业建议被下级单位接受, 各级政府才是改造管理的决策部门。因此, 具体的专业建议能否在实际中得到接受和贯彻, 其中还存在很大变数。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同级政府只能起到指导作用, 无法在全局进行有力的控制。管理体制的不完善也使得既有建筑改造的推进困难重重。
五、针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业主意识淡薄
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 我国的住房已由福利性的实物分配转为商品性的货币分配, 建筑物是一种特殊商品的概念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消费者通过购买或租用房屋来满足自身在居住、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需要。但是, 对于所购买的建筑物是否节能, 这些并没有列入大多数人的寻求影响因素中。建设部科技司曾组织过一次建筑节能的问卷调查, 结果如表3-3所示。
由表所示的数据可知, 严寒和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的居民对于建筑节能的认同程度接近, 均高于夏热冬暖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十分寒冷, 居民对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要求较高, 因此冬季室内阴冷潮湿、夏季气候闷热, 居民也希望加强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 以改善室内热环境和提高居住质量。对于公共建筑的业主来说, 由于公共建筑同时牵涉到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的问题, 因此, 对建筑产品的认同程度略高于居民。但是, 总体来看, 对建筑节能产品的认同程度仍占据一定比例, 既有建筑业主的节能意思比较薄弱。
六、对既有建筑改造效益分享模式的建议
既有建筑改造效益是多方面的, 比如保温隔热性能的提高, 既有建筑舒适度的提高, 减少二氧化碳等的排放, 营造好的居住或工作环境等, 但大多数效益不容易体现为直接的财务方面的节能, 相对而言, 能源减少的效益容易被量化, 也能给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财务节省, 便于应用市场化机制加以推广。通过对国内外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框架进行分析和我国在试点期间所实施的项目经验, 本课题提出了一套适合于国内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用合同能源管理的运行框架:
(1) 能源审计
这是既有建筑得以启动的起点, 建议由政府或其委托的机构对既有建筑进行能源审计, 各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有义务紧密配合, 各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按照政府或其委托的机构要求提供详尽的能源系统基础资料数据, 并密切配合政府或其委托的机构进行数据收集及测量工作。政府或其委托的机构根据客户提供的数据进行能源系统的详细审计、诊断和评价, 确定当前用能量和用能效率, 提出节能潜力。政府或其委托的机构通过能源审计可以掌握能耗状况及用能水平, 提出节能的方案与潜力。
(2) 节能评估报告
在能源审计的基础上, 政府或其委托的机构向各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提出专业的节能评估报告, 包括能源效率分析, 节能率预测报告、节能投资分析报告等, 并提出经济、可行的节能整体解决方案, 以及预计的节能量。
(3) 节能改造方案设计
依据节能评估报告, 政府委托的机构及其聘请的专家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节能改造方案, 并根据各种节能改造方案进行投资预测分析, 预估各方案的节能收益。各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依据提供的各节能改造方案投资及节能效益进行对比选择, 确认改造方案。一旦各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选择了节能改造方案, 节能服务公司便着手进行详细的节能改造工程设计工作, 并编制详细的项目实施方案。节能服务公司有设计资质的可自行设计, 没有资质的可委托相应有资质的设计公司来进行节能方案设计。其设计要遵循国家有关的节能政策标准, 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
(4) 签署“能源效益分享合同”
政府委托的机构与各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确定节能整体解决方案达到共识后, 由各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与节能服务公司签订能源效益分享合同。合同的内容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 规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节能工程的验收方式、效益分享的方式、节能量监测的方式和违约责任等内容, 并确定工作进程及具体安排, 共同确保节能工作的顺利实施。
(5) 材料设备采购、施工、安装和调适
合同签订后便进入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阶段, 节能服务公司负责原材料和设备的采购。采购所需费用按照双方协议进行融资。各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接受相关设备、配件及原材料的时候, 出具设备接受证明, 并在安装前免费保管。节能服务公司负责具体工程施工、节能设备系统安装和调适等工作, 同时对工程时间、资源配置、工程预算和施工协调等进行详细规划。各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为工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帮助。节能服务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尽可能不干扰各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的正常运营。工程完成后, 节能服务公司与各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共同进行工程验收, 并出具验收证明, 设备进入试运行阶段。
(6) 节能量监测
在试运行期间, 节能服务公司与各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的方法共同对节能量进行监测, 确认节能项目的节能效果, 是否达到合同中所规定的标准, 根据节能效果分享节能的效益。
(7) 节能分享、设备运行和维护
合同期间, 根据双方实际监测的数据, 按照合同中规定的效益分享方式分享节能效益。节能服务公司和客户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协商确定节能量”的方式来确定节能效果, 通过效益分享, 节能服务公司获取相应报酬与合理利润。合同期间, 节能服务公司负责设备的运行、保养、维护和管理, 同时对能耗设备运行人员进行节能运行管理的相关培训, 以保证设备运行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以增强使用者的节能意识, 引导节能观念由“要我节能”转变到“我要节能”。合同期满后, 节能服务公司与各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共同确认合同的履行情况的基础上, 节能服务公司按照节能设备清单进行设备清算, 并进行设备产权移交。客户验收相关设备及运行记录, 并出具书面的证明。至此, 合同方能履行完毕。
总之, 既有建筑改造市场机制的形成, 需要各相关主体的积极参与, 以法律和政策为先导, 以各业主或物业管理公司的能效提高为契机, 促进既有建筑整体品质的提升和能耗水平的降低。
参考文献
灰砂砖生产系统节能改造与效益 篇8
孙永泰[1]介绍了某包装厂瓦线凝结水直接排入软水池供锅炉使用的改造工作;周丽莉等[2]介绍了某尼龙公司利用超微过滤器和纤维吸附器组成的超滤水处理系统,对高温凝结水中油、铁、浊度等指标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供锅炉;贺超[3]介绍了某锅炉房凝结水回收工程,凝结水加热软化水后通过精密过滤器两级过滤处理后供锅炉,排污水采用换热器回收热量;王璐[4]介绍了凝结水经换热器回收余热后,除盐除油后作为除盐水的补充水源,实现节能节水;文献[5,6,7,8]分别介绍了汽车生产、纺织印染、乳品生产、蒸汽供暖系统等领域的余热回收利用工作,但未见关于灰砂砖高温凝结水直接回收作锅炉给水的相关报道。
本文对顺德地区15家灰砂砖企业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某规模最大的灰砂砖厂为示范对象,通过化学分析、能效测试等研究其能耗高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施了闭式凝结水、乏汽同步回收系统、锅炉分层燃烧、水处理系统改造等综合性节能改造。节能量审核表明相关节能技术效果显著[9,10,11,12]。
1 灰砂砖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
1.1 蒸压釜凝结水和乏汽排放浪费余热
(1)灰砂砖生产中的关键设备是蒸压釜。压制成型的灰砂砖在1.0MPa左右的蒸压釜中养护约10小时,蒸汽与砖坯在蒸压釜中进行直接接触式换热,产生的大量凝结水以接近饱和态直接排放,导致余热浪费。凝结水热量回收可采用换热器间接回收和凝结水热量与水的直接回收。间接回收的问题主要是热量回收比例低,且因换热器结垢等问题,换热效果会逐渐降低,而直接回收主要受凝结水水质影响。
由于蒸压釜内蒸汽与灰砂砖进行的是接触式换热,灰砂砖中的一些碱性物质、钙镁离子、硅酸盐等对凝结水造成严重污染,凝结水水质见表1;这些污染物若直接送入锅炉,必将造成设备腐蚀、结垢等问题[13]。因此,灰砂砖凝结水能否直接回收利用,关键是解决水处理方式问题,进而设计合理的回收系统实现凝结水热量的最大限度回收。
(2)灰砂砖养护结束后执行的导汽操作,可回收利用蒸压釜内的部分乏汽,但仍有30%~50%的乏汽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一方面浪费大量热能,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传统的乏汽回收取决于蒸汽压力的梯级利用,即高压设备的乏汽供给中压设备,中压设备乏汽供给低压设备,这限制了乏汽回收利用的比例和应用场合。
1.2 蒸压釜保温不足
保温是基本的节能措施之一。由于管理粗放、节能意识不强,所有在用蒸压釜封头均无保温层,甚至部分蒸压釜釜体保温层处于脱落状态。测量表明:有保温层的蒸压釜表面温度为50℃左右,无保温层的蒸压釜表明温度约174℃,设备散热损失巨大。
1.3 锅炉运行效率低
该灰砂砖厂锅炉为正转链条炉排锅炉。改造实施前,其进燃料方式为块、粉混杂的原煤直接入炉,给煤方式是煤闸板给煤,原煤进入煤斗后随炉排的转动经煤闸板进入炉膛。由于煤闸板的作用,煤被挤压密实,造成煤层通风阻力增大,同时炉排布风不均,炉左跑红火炉右过早燃尽,燃烧不充分导致炉渣可燃物含量达29%;锅炉实际运行中,风门开度较大,锅炉过量空气系数达3.2;锅炉未设空气预热器,且锅炉为间歇性给水,导致省煤器间歇作用,尾部烟道热量回收不充分,锅炉排烟温度达212℃,排烟热损失偏高;此外,原锅炉给水水源为江水,由于泥沙裹挟量大,水处理设备频繁失效甚至被弃用,水质严重超标,锅炉结垢严重,增大了锅炉热损失[14]。
2 节能改造
首先,对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更换失效树脂,清洗管路;同时引进自来水作为锅炉给水水源。对所有蒸压釜增设倒吊桶式自动疏水阀,以减少凝结水在蒸压釜内滞留吸收蒸汽热量。此外,进行了以下节能改造:
2.1 闭式凝结水乏汽同步回收系统[15]
凝结水水处理是同步回收系统的关键。凝结水首先进入闪蒸器,闪蒸回收30%~40%潜热后,闪蒸罐内液相凝结水进入调节水箱,经增压泵进入过滤器过滤,将绝大部分悬浮物和铁离子去除,过滤后其浊度降至2FTU以下。过滤后的水经离子交换器,将钙、镁盐类及氢氧化钠、碳酸钠、硅酸盐等溶解物去除,经处理合格的水进入锅炉水箱。乏汽和闪蒸汽经由回收管道直接进入锅炉水箱,在喷射装置作用下,水箱中汽相介质随给水直接进入锅炉。整个闭式凝结水乏汽同步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
水质检测数据表明,处理后的凝结水符合GB/T 1576-2008的要求;在保证水质合格的基础上,闭式凝结水乏汽同步回收系统可回收凝结水热量90%,回收乏汽热量82.4%。
2.2 微粉硅酸盐保温技术
因蒸压釜封头有悬吊杆,且有啮合齿布置于封头密封侧,常用的硅酸铝保温棉加铁皮的保温方式不适用于这种封头保温,导致现役蒸压釜封头均无保温层的现象。针对蒸压釜封头保温难题,采用一种微粉硅酸盐无机砂浆新型保温材料,该材料为无接缝涂抹型产品,无需粘贴胶层,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防水功能和粘结强度。未实施保温前,运行中的蒸压釜表面温度约为174℃,实施保温后,蒸压釜筒体、封头表面温度均不超过50℃。
另外,对保温层脱落的蒸压釜进行了保温层恢复工作。
2.3 锅炉节能改造
(1)对锅炉实施了双辊式分层分行分段给煤装置改造。该装置集成了梳齿式和波峰波谷式两种筛分器,在疏松煤层优化风阻的同时,分层功能实现了块煤在下粉煤在上的布置,进一步优化配风,同负荷运行参数不变情况下实测鼓风机出口风压由1090 Pa降至930 Pa;分行给煤实现了煤层燃烧自扰动,组合式筛分器可在炉排宽度方向分三段调整煤层厚度,根据炉排宽度方向不同风阻进行快速调节,促进煤层充分燃烧[16]。
注:工况3和6为煤斗改造前后的对比测试,燃用同批煤种,其他为锅炉正常运行期间随机取样数据。
由表2可见,给煤装置改造前炉渣可燃物含量约为27.27%~30.38%,改造后约为17.52%~22.16%,炉渣可燃物含量平均值由29%降至19%,q4由13.75%降至9.59%;过量空气系数由3.22降至3.0,排烟温度降至179℃,锅炉运行热效率提高4.93%。
(2)由于前期水源水质差,水处理装置失效,导致锅炉水冷壁管、对流管大面积结垢,部分管段水垢厚度超过7 mm。因此,更换锅炉部分水冷壁管和对流管。
(3)实施了变频改造。对锅炉给水系统实施的变频改造,使得原间断性给水改为连续给水,节电的同时,使得省煤器充分发挥作用,进一步降低锅炉排烟温度。该部分改造效果未计入节能量审核。
节能改造后该厂锅炉运行状况大有改善,锅炉运行热效率提高7.76%;相同条件下,锅炉每吨蒸汽耗标煤量由123.5 kgce/t汽降为110.40 kgce/t汽,节能率10.61%。
3 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该厂节能改造取得了显著节能效益和社会效益。节能量审核表明,闭式凝结水乏汽同步回收系统可回收凝结水热量90%,年节约标准煤约443 t;回收乏汽热量82.4%,年节约标准煤约77 t;保温改造工程年节约标准煤约723 t;锅炉整体节能改造实现每t蒸汽标煤耗量由1 23.5 kgce/t降为110.40 kgce/t,年节约标准煤约820 t,合计年节约标准煤约2 063 t,节能率26.7%。此外,凝结水回收可节约自来水约2万t/年,凝结水水处理费用为2.2元/t;工业用自来水价格以3.4元计,其软化处理费用约1元/t,相较而言,凝结水回收每年节约自来水费用约4.4万元。
燃烧一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按2.6 t计,二氧化硫排放按24 Kg计,氮氧化物排放按7 Kg计,则每年节约2 063 t标准煤将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 364.35 t,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49.52 t,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14.44 t。
项目投入方面,闭式凝结水乏汽同步回收系统总投资约58万元,回收期约为13个月;分层燃烧改造投资约10万元,回收期约为2个月;保温改造工程投入约5万元,回收期为一个月;项目总投入约80万,总投入回收期为5个月。
数据表明,所实施的相关节能改造技术可用于解决蒸压釜生产系统普遍存在的凝结水、乏汽对空排放和工业锅炉运行热效率低等问题。所采用的蒸压釜凝结水乏汽同步回收技术、锅炉分层燃烧技术、蒸压釜封头保温等技术普遍适用于建筑管桩、水泥电线杆、灰砂砖、轻质砖等产品蒸养生产系统的节能改造。
4 结论
通过对本地区分布较广、能耗较高的灰砂砖企业进行能效测试、运行调研,分析了该行业能耗高的主要原因,并实施了相关节能改造,得出以下结论:
(1)蒸压釜高温凝结水普遍未经利用直接排放,乏汽利用不充分,导致生产余热浪费严重。通过实施闭式凝结水乏汽同步回收系统,可回收凝结水90%,回收乏汽82.4%,回收的水、汽可作锅炉给水使用。
(2)蒸压釜封头无保温,釜体保温层维护不利。通过微粉硅酸盐无机砂浆新型保温材料的使用,可解决封头保温的技术难题,表面温度由174℃降至50℃。
(3)配套链条锅炉由于水处理不利、结垢、炉排布风不均等导致锅炉热效率偏低。通过实施分层燃烧改造,可有效解决锅炉炉渣含碳量高、炉排布风不均的问题,同时改善配风;更换水冷壁管和对流管,可改善锅炉大面积严重积垢导致的换热能力不足;实施的给水系统变频改造可改善间断性给水伴随的锅炉省煤器利用不足的问题。此外,改用自来水为给水水源,同时改造水处理系统,以保障锅炉给水水质符合相关监测标准。
相关节能改造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能源消耗者是节能减排的主体,应加强节能技术的宣传工作,提高企业管理人员节能意识,发挥其管理工作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对国家节能减排工作有着不可无视的作用。
摘要:在对顺德区灰砂砖行业测试、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高能耗成因,得出其凝结水和乏汽余热浪费、换热设备保温不足、锅炉运行效率低是导致能耗高的主要原因的结论。通过实施闭式凝结水乏汽回收系统改造、锅炉分层燃烧改造、水处理系统改造、保温工程等,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
风机变频改造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篇9
1直接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1.1维护收益评价
在一个评价周期 (1年) 内, 风机变频器平均每次故障需更换备件产生费用约为F维护。高压变频器一般投产四年内不会发生故障, 第五至八年内每年平均发生一次, 以后逐渐增多, 节省维护费用收益计算模型为:
其中:N——变频器故障次数;
F1——变频器功率单元更换成本, 万元;
F2——变频器驱动板更换成本, 万元;
F3——变频器控制板更换成本, 万元;
F4——变频器主板更换成本, 万元。
以京能 (赤峰) 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的二次风机变频器 (北京利德华福生产, 容量为1 000KW) 为例:每块功率单元8万元、每块驱动板0.5万元、每块控制板0.5万元、每块主板3万元。
1.2节能收益评价
1.2.1建立节能模型依据及初步节能计算
以京能 (赤峰) 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机组为例, 对二次风机电机加装变频装置进行经济性计算。
①电动机总功耗计算方法如下:。
功率计算:
Pd:电动机总功率;I:电动机电流总和;U:电动机输入电压;cosφ:功率因数。
累计年耗电量:Fd=T×∑ (Pd×δ) (2)
Fd:年耗电量;T:年运行时间;δ:单负荷运行时间百分比。
②工频状态下, 二次风机电动机年实际耗电量计算如下:
注:运行时间百分比为往年机组运行初步统计数据。
③采用功率法计算, 变频状态下二次风机年实际功耗如下:
因二次风机与电动机轴直接连接, 则传动效率为1;
电动机轴功率:Pd=Pd’/ηd (4)
二次风机轴功率:P=λ*Q*H (5)
由上述公式 (3) 和 (5) 可换得公式:
Pd’:电动机功率;P:二次风机功率;ηd:电动机效率; ηd:变频器效率;Q:出口流量;H:出口压力;λ:风机特性系数。
以二次风机在现场的实测的压力、流量、功率等数据为依据, 代入公式 (6) 求得风机特性系数:λ = 0.610。
将各负荷情况下的流量Q、出口压力H代入上式依次计算网侧功率, 变频状态下二次风机年实际累计功耗:
通过功率比较方案得出, 工频状态下二次风机电动机消耗电量减去二次风机实际功耗即为变频改造可节省的电量, 所以京能 (赤峰) 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机组两台二次风机改变频后年节约电量为Fd’=7 137 724-5 306 883=1830841k Wh, 约为183万k Wh, 按上网电价0.33元/kwh, 得出#2机组两台二次风机改变频后年节省电费为60.39万元。
④采用电流法计算, 变频状态下二次风机电动机年耗电量如下。
变频改造后, 由于风门全开, 没有了节流损失, 二次风机电动机年耗电量与二次风机功耗基本相同。
变频状态下二次风机年累计耗电量:
通过电流比较法得出, 工频状态下二次风机电动机实际消耗电量减去变频状态下二次风机实际消耗电量即为变频改造后节省的电量, 所以京能 (赤峰) 能源发展有限公司#2机组两台二次风机改变频后年节约电量为Fd’=7 137 724-5353 791=1 783 933k Wh, 约为178万k Wh, 按上网电价0.33元/kwh, 得出#2机组两台二次风机改变频后年节省电费为58.74万元。
综上, 改造前的功率比较法和改造后的电流比较法两种方案计算出来的结果偏差不大, 以京能 (赤峰) 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为例, 两台机组四台二次风机变频改造费用为262万元, 不考虑维护费用 (投运后前三年故障几率很小) , 两年零三个月收回成本。
1.2.2节能计算模型方案
通过初步节能计算方法, 得出二次风机节能模型有两种方案, 第一种为功率比较方案, 一般用于技改项目可研阶段, 第二种为电流比较方案, 由于技改后可测得实际工作电流, 所以一般用于后评估阶段。
第一, 功率比较方案。功率比较方案以单台机组为统计单位, 要采集改造之后的机组二次风系统出口风压及二次风总风量, 通过计算模块Pd’=λ*Q*H得到功率数Pd’。与改造前发电机在相同负荷下两台二次风机运行总功率Pd (通过计算得到Pd) 进行比较, 所得差值为Pc, 通过计算模块Fd=T×Pc, 得到节省的电量。
输入信号为二次风系统出口风压H、二次风总风量Q, 改造前发电机在相同负荷下两台二次风机运行总功率Pd, 输出信号为节省的电量值Fd。
计算模型:Pd’=λ*Q*H, λ 为二次风机特性系数, 取0.610。
H为二次风系统出口风压, Q为二次风总风量。
, cosφ 为二次风机电机功率因数。
Fd’=T×Pc, T为二次风机运行时间, Pc为改造前后电动机功率差。
第二, 电流比较方案。电流比较方案以单台机组为统计单位, 要采集改造之后的机组两台二次风机电流总和Is, 通过计算模块得到功率数Pd’。与改造前发电机在相同负荷下两台二次风机运行总功率Pd (通过计算得到Pd) 进行比较, 所得差值为Pc, 通过计算模块Fd’=T×Pc, 得到节省的电量。
其中输入信号为两台二次风机电流总和Is, 改造前发电机在相同负荷下两台二次风机运行总功率Pd, 输出信号为节省的电量值Fd’。
计算模型:, cosφ 为二次风机电机功率因数。
, cosφ 为变频器功率因数。
Fd’=T×Pc, T为二次风机运行时间, Pc为改造前后电动机功率差。
第三, 两种方案的数值分析。功率比较方案中输入信号包含二次风的总风量及风压, 由于二次风总风量测量设备本身差异, 导致数值存在差异, 可能会导致节省电量Fd’与实际节省的电量存在偏差。
电流比较方案输入信号采集变频器改造后二次风机电流, 通过计算公式, 其中功率因数中的 φ 应取自二次风机变频器高压侧电源电流与电压的夹角, 由于电源侧的 φ 无法在线读取, 故计算公式中的cosφ 取变频器铭牌的功率因数值。而改造前的中的功率因数取自二次风机电机铭牌的功率因数值, 最终会导致在线计算的节省电量Fd’与实际节省电量存在偏差。
1.3综合收益评价
风机进行变频器改造后, 综合收益为节电收益与维护收益之差, 计算模型为:
2间接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
第一, 电动机带风机直接启动的最初启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数倍, 启动电流使母线电压有效值下降, 如果母线电压本身偏低, 就可能造成电动机不能正常启动, 或影响该母线段上其他设备正常运行。
第二, 电动机带风机直接启动的最初启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数倍, 启动电流在线路和电动机中产生损耗, 引起发热从而使绝缘老化, 变频器启动电机, 对电机、电缆、开关等无冲击电流, 极大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减少设备维护费用。
第三, 电动机带风机直接启动的最初启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数倍, 启动电流对电动力产生冲击, 增加了电动机鼠笼断条、引线开焊等故障隐患的几率。采用变频器启动电机时, 可极大降低启动电流, 从而避免由于启动电流过大而减少电机的使用寿命。
第四, 变频改造后, 使得厂用电率大幅下降, 同时也改善了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第五, 变频改造后, 有利于锅炉风量的调整, 有利于一、 二次风的合理搭配调整, 对锅炉的燃烧有一定好处, 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
第六, 变频改造后, 降低机组供电煤耗, 节省大量燃煤, 从而减少了污染排放, 使脱硫、脱硝等环保费用也相应得到了降低。
第七, 变频改造后, 风机挡板全开, 减少了风道的振动和磨损。
3结语
高压变频装置由于其节能效果明显, 特别是在低负荷时更为显著, 采用变频调速后, 实现了电机的软启动, 延长了电机使用寿命, 风机挡板全开, 减少了风道的振动和磨损。 良好的节能效果会使高压变频装置越来越为电力系统所应用, 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进行高压变频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国家大力提倡走节约型发展之路, 做到珍惜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由于目前国内仍然以燃煤电厂为主, 如何在火力发电厂贯彻落实减能、增效的方针政策, 大力促进火力发电厂节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这时就要推广应用变频技术, 特别是在风机、水泵上采用高压变频技术。但对风机变频改造经济效益评价却是个难题, 往往技改前要进行一系列经济技术分析, 以便做出技改决策, 技改后要进行节能分析与评价。
关键词:变频器,风机,节能
参考文献
[1]张淼, 冯垛生.变频器的应用与维护[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改造效益 篇10
1综合效益评价的特点
1)评价实体缺乏。
目前许多国家标准是针对具体的建筑实体进行评价的一种标准,是一种项目后评价的方法。而既有营房改造再利用决策是要求对改造方案预计取得的效益进行预测评价,属于项目前评价范畴。虽然有既有营房实体用于评价,但改造后和改造前各项指标区别较大。而对于作为对比的拆除重建方案,虽然有其他类似建筑可以作为参考,但不同的工程差异巨大,也缺乏评价的实体。决策专家只能通过对改造或拆除重建的初步方案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取得的综合效益,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并做出决策,以便高效利用资源,取得最好的各方面效益。
2)评价结果模糊。
由于是在决策前期进行的,建设方案还只是初步方案,甚至没有具体的图纸参数可以参考,得不到精确的数据作为指标参数,决策者只能凭借已有的少量资料和以往的案例经验,来估计可能取得的功能效果各项指标,很难得到精确的数据支撑,得出的评价结果是模糊的。
3)军事效益凸显。
与民用建筑或工业建筑不同,军队营房建设的综合效益评价还需考虑其军事效益。习主席指出:“营房就要有营房的样子”,军队营房是部队官兵生活训练办公的基本场所,其主要功能就是要保障部队,适应部队战备需求,提高官兵训练效果、工作效率、生活质量,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根本目的。因此,对于既有营房改造再利用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时一定要考虑其军事效益。此外,由于平时的营房建设不同于战时建设,军队营房建设在追求军事效益的同时,还需适当考量其经济、环境、社会等各方面效益。
2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1)系统全面性。既有营房改造再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必须系统全面,避免漏项,要能够完整地反映营房的各方面性能。评价指标体系要有严谨、全面、科学合理的逻辑框架结构,能够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实质和特征,并能在同类事物的评价中广泛应用。由于评价的各个指标不可能是完全独立的,相互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制约。因此,我们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全面,又要系统,要能够很好地梳理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构成一个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2)可评价性。由于本文所做的综合效益评价是项目前评价,与项目后评价不同,许多指标参数无法获得,或即使能够获得但获取的成本非常高,相对于考虑该项指标所获得的效益来讲并不划算。对于这类指标,我们可以通过替换成能够反映其评价功能或效益的其他指标,如果无法替换,则暂时不作考虑。
3)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军队营房改造再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指标包括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静态指标指的是随着房屋的使用时间增加,指标的性能参数基本不变。动态指标指的是随着房屋的使用,指标的性能参数会不断变化。对于动态指标,由于房屋建筑使用年限长,在评价建筑性能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刚改造完或新建完时的状态。因为新建方案和改造方案相比,刚建成的时候一些动态指标要好得多,但由于改造方案和新建方案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同,刚建成时的指标参数意义不大,对于这类指标,应当结合营房设计使用年限从全寿命周期的角度进行考虑。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军队既有营房改造再利用综合效益评价时,既要分析定性指标也要考虑定量指标。许多指标可以通过设计方案或参考同类建筑获得数据,但由于建筑本身的特点及项目前评价的客观原因,绝大多数指标难以量化,只能由专家给出一个模糊的直观判断。但这些指标又是改造再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必须要考虑的。所以,在建立指标体系的时候,为了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必须同时考虑定量和定性指标。
3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适用性能。包括营房内部布局、设施设备适用性、隔声性能等。营房内部布局,指营房的内部布局是否有利于营房功能的实现。如办公楼建筑的功能区划分、房间分布等,对于提高办公效率有很大影响。设施设备适用性,包括房屋的采暖通风空调设施设备,给排水和燃气设施设备以及电气设备与设施等,既有营房的设施设备在保证剩余使用年限内满足使用的前提下不一定要全部进行更新换代,但设施设备的不同带来的使用感受是不同的。隔声性能,包括了楼板以及墙体、管道等的隔声性能,设备的减振和隔声等。
2)环境性能与效益。包括营房与环境协调性、噪声和污染空气隔离、建筑垃圾排放等。营房与环境协调性,包括营房整体造型和营房外立面、色彩效果与环境的协调性,营房是否符合军队营房形象要求。噪声和污染空气隔离,指通过建筑布局或朝向的不同设置,避免室内正面接受室外噪声或污染空气的干扰。比如宿舍楼应当远离马路等有噪声的地方,或通过背靠马路等方案,避免噪声干扰。建筑垃圾排放,指营房改造或重建方案带来的建筑垃圾,比如拆除重建和加层改造对比,显然拆除重建会带来更多建筑垃圾。
3)社会效益。包括节能效益、节水效益、节地效益、节材效益等。节能效益,包括建筑设计节能效益、围护结构节能效益、采暖空调系统节能效益和照明系统节能效益。节水效益,包括中水及雨水的利用、使用合适的产品及管道材料等。节地效益,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停车比例,建筑设计的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等。节材效益,包括对可废弃材料的再利用、营房设计及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新的节能举措以及建材回收使用的比率。
4)安全性能。包括营房防火、设备设施安全性、抗震设防等。营房防火,包括营房的耐火等级、灭火及报警系统的配置情况、防火门(窗)及疏散设施的配置情况。设备设施安全性,包括配电设备与电气设备的保护措施与装置,配电设备与环境的适应性,防雷措施与装置,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与接地装置等。抗震设防,指的是考察在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前提下,军队营房抗震设防的烈度以及各种抗震措施。
5)耐久性能。耐久性能评价包括装修工程、防水与防潮措施、管线工程、设备和门窗的耐久性能。各部件的耐久性能要结合房屋的剩余使用年限考虑适当的耐久性需求,对于改造方案,应当保证在剩余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使用,无需大修,对于新建方案,应当达到当前的普遍水平。
旧桥改造方案经济效益的对比分析 篇1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日渐拥堵,桥梁是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缓解交通压力、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桥梁建设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早期建设的桥梁,由于种种原因,逐渐不能满足当今交通运输的发展要求。为此,加固、改造或者拆除重建,改善交通状况,缓解压力,发挥桥梁在经济建设中的“血液供应”作用,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在重建或者改造加固时,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与人力,如何选择最优结果,提高资金利用率,满足社会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本文以某旧桥为例,以寿命周期成本理论为依据,以平均年费用作为分析评价的指标,对重建和加固两种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指导。1桥梁寿命周期成本理论
桥梁的寿命周期是指桥梁建设从开始构思、酝酿、立项、设计、施工、投入使用,直至退役弃置为止的整个过程。在实际中,一般把寿命周期划分成三个时期:投资前期,投资执行时期和投资服务期。投资前期指的是资金筹措以及可行性分析等活动投。投资执行时期是项目施工开始一直到竣工验收。建成之后,桥梁开始发挥其交通作用,但是仍然需要定期检测维护,并且随着年限的增长,维护费用逐渐升高。这个时期就是投资服务期。
2寿命周期内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2.1标准折现率
标准折现率,顾名思义,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把桥梁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费用折算到同一时期,方便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
2.2桥梁维修养护费用
桥梁投入运营之后,为了保障使用安全,延长使用寿命,最大限度的利用桥梁的价值,需要日常的维护与保养。定期进行检测,必要时需要进行简单的养护维修,这些费用也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作用组成部分。
2.3桥梁的残余价值
桥梁的当桥梁的安全性或者可靠性不再满足使用要求时,面临重建或者加固,此时的旧桥仍然具有一定的残余价值。残余价值可正可负,比如虽然整桥不能使用,某些桥墩还可以发挥作用,在重建或者加固时,仍然可以继续作为桥墩使用,此时桥梁的剩余价值为正值。如果旧桥需要深埋处理,不但不可以利用,还需花费人力物力进行处理,此时桥梁的残余价值就为负值。
2.4经济分析模型
依据工程经济分析的藤本原理与方法,采用年值法,以平均年费用作为分析评价的指标,建立重建方案的经济分析模型。
式中:R———重建方案的最初投资费用;
加固后平均年费用:
3工程实例
某桥梁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高约为5m,共三跨,桥长36m,桥面宽6.8m,由于年久失修,桥面混凝土严重腐蚀,钢筋外露,不能正常通车,宜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现有两套方案备选:
方案一:拆除重建。
方案二:对该桥进行加固处理。
3.1拆除重建
采用三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跨径为(12+12+12)m,行车道宽7m,两侧人行道宽均为1.5m,由5片T梁组成,每片梁宽1.8m,梁高为0.8m,梁肋宽0.2m,翼缘边厚0.2m,翼缘根部焊0.3m,全桥设9道横隔板,布置部位为两端及中部,横隔板厚0.lrn。栏杆高度为1.1m,间距为0.5m.梁体,横隔梁为C30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按照原来桥梁的设计要求,铺设混凝土保护层以及防水层沥青等。
3.2加固处理
加固时混凝土表面应该进行清洁处理,露出基层,可用环氧砂浆修补表面凹凸。然后开始打磨,最后清理浮尘,可用压缩空去吹拂。最后开始加固处理,通过植筋以及浇筑混凝土的方式进行改造,最后在桥面铺设防水层以及沥青。
3.3两方案经济对比分析
拆除重建费用较高,但是使用年限较长;加固处理费用较低,但是运营年限受到了限制,因此,选用费用年值作为指标,两种方案加固的经济比选如表1所示。
桥梁属于公益事业,一般采用较低的折现率,本工程中采用5%的标准折现率进行经济分析。带入表1数值,则重建后年平均费用
A重建=0.0508(120+38.1738+9.3325-0.0183)+0.4=8.908(万元)
带入表1数值,则加固后年平均费用
两方案从费用年值差别不大。但从全寿命周期年平均费用(3.227万元<8.908万元)判断该桥梁进行加固处理。
4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大型桥梁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桥梁不再满足使用要求,需要重建或者维修加固。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以寿命周期成本理论为依据,以平均年费用作为分析评价的指标,分析了重建方案与加固方案的优劣性,以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日渐拥堵,桥梁是道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缓解交通压力、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工程经济的分析方法,讨论了桥梁重建方案经济分析模型与加固方案经济分析模型,为桥梁加固、重建从经济方面考虑,提出了确定方案与方法。结合工程实例,以寿命周期成本理论为依据,以平均年费用作为分析评价的指标,对重建和加固两种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桥梁,加固,重建,经济
参考文献
[1]兰海.大跨斜拉桥结构综合监测与评估系统[D].上海:同济大学,2000.
[2]张益多,刘荣桂.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研究及应用综述[J].江苏大学学报,200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