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效益

2024-07-25

增产效益(共3篇)

增产效益 篇1

小蚕共育是将小蚕集中在共育室饲育至4龄起蚕第2口叶再分发给养蚕户饲养的一种分段养蚕法, 共育户具有小蚕专用桑园、配备技术过硬的饲养人员及完善的消毒、控温等设备。广西部分蚕区, 因蚕房及桑园面积有限, 小蚕共育只集中共育到3龄起蚕第2口叶便分发给养蚕户饲养。

1 小蚕共育的优点

1.1 节省成本

饲养一张蚕种 (10 g蚁量) 可节省用工6~7个, 节省1/3的桑叶, 节省50%以上如燃料、蚕药、蚕具等的投资, 一间20m2蚕房可集中共育小蚕30张。

1.2 提高蚕茧产量

小蚕共育基本按照广西颁布的小蚕共育地方标准进行标准化生产, 饲育操作人员生产实践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共育室面积标准, 消毒彻底, 可自动调控温湿度;采、运、贮、调及眠起操作到位。因此, 参与共育的小蚕眠起发育整齐, 不易遗失蚕, 张种蚕头数多, 蚕体强健, 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强, 不易发病。小蚕共育每张蚕种的蚕茧产量比自育小蚕的蚕茧产量增加3.0~3.5 kg。

1.3 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由于小蚕集中于共育户饲养, 方便蚕桑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推广适合该区域的新品种以及消毒、饲养的新方法、新技术, 实现科技人员与农户技术上的无缝对接。小蚕共育是蚕桑产业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前提。

2 小蚕共育技术要点

2.1 小蚕共育室建设

小蚕共育室一般选择离开大蚕室、上簇室的地方建造, 避免交叉感染蚕病;远离农田、果园、畜舍以及排放有毒气体、废气、废液的工厂和烟叶种植地, 防止农药及有害气体进入共育室使小蚕产生中毒;共育室安装水电, 面积要大于20 m2, 墙体地面六面批灰光亮, 容易清洗并彻底消毒[1];有对流门、窗, 并开合顺畅, 利于调节温湿度及空气交换;有自动加温补湿设备, 可根据饲养要求进行控温。

2.2 小蚕专用桑园建立

每个共育户应建立小蚕专用桑园0.3~0.7 hm2, 保证小蚕共育用叶质量和产量的要求。桑园建立应考虑在离农田远的地方, 避免农田用药随风飘洒到桑叶上引起小蚕农药中毒;不靠近排毒、废气的工厂、砖瓦窑、石灰窑, 避免桑叶受氟化物污染引起小蚕氟中毒。桑树适时进行夏伐和冬伐, 中刈、低刈交替进行。桑园肥水管理及时, 定时杀虫除草。冬施腐熟农家肥, 及时追肥, 秋天干旱季节及时灌溉抗旱, 清理田间地头杂草, 根据虫情, 及时喷施短效农药。

2.3 环境及蚕室蚕具的消毒

共育室的消毒可按照“清扫—消—洗—消—熏蒸”的步骤进行。小蚕共育前先将共育室内外环境、场地清扫干净, 清理房屋场地周围杂草。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消毒液对共育室周围环境及蚕室的地面、墙面、天花板作喷洒消毒, 并密闭门窗。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消毒液对蚕匾蚕网等蚕具进行浸泡消毒, 保持湿润30 min[2]。消毒后用清水洗干净蚕室蚕具。干透后再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消毒液喷洒消毒1次。最后关闭门窗, 用毒消散熏烟或2%福尔马林溶液喷洒进行1次薰蒸消毒。注意晾干蚕匾蚕具, 防止发霉。

2.4 催青和收蚁

收到蚕种后, 根据催青目的温、湿度保护, 可使用两段催青法, 前5 d 25℃, 后5 d 28℃保护, 待大部分蚕种转青时用白纸包种并用黑布遮光保持黑暗, 收蚁当天5:00感光, 9:00收蚁, 收蚁时精确称量每张蚕种蚁量, 方便4龄分蚕均匀。

2.5 气象调节

用接触器和自动控温仪、加热器、自动补湿机配套成自动加温补湿系统, 严格控制好蚕室的温、湿度。1、2龄温度28℃, 相对湿度85%~90%, 3龄温度为27℃, 相对湿度80%。精确掌握各龄温度, 可保证小蚕正常发育、眠起规律, 保证日眠。小蚕期间采用尼龙薄膜防干育, 1~2龄用有孔薄膜下垫上盖, 3龄只盖不垫, 喂蚕前揭开薄膜通风换气[3]。

2.6 小蚕叶采摘

根据各龄小蚕的摄食要求采摘适熟叶, 掌握叶色为主、叶位为辅的原则, 具体按照实际养蚕季节、桑树生长情况和蚕儿发育情况灵活调节。收蚁时选择顶芽下1~2片未完全展开叶, 叶色黄带绿, 1龄选择叶色黄中带绿、顶芽下第2~3片叶, 2龄选择叶色绿中带黄、顶芽下第3~4片叶, 3龄选择浓绿色、顶芽下第4~5片叶。观察小蚕食叶及发育情况, 如果叶子不穿孔, 呈网状残留, 残桑多, 蚕不爱吃, 发育迟缓, 1龄小蚕梳毛慢, 则有可能叶子偏老, 需及时调整采摘要求[4]。

2.7 合理给桑

1~3龄切叶给桑, 一般用桑叶切叶机进行切叶, 1、2龄方块叶, 3龄及4龄起蚕三角叶。桑叶大小根据蚕的生长发育调整, 以蚕体长的1.0~1.5倍为宜, 收蚁时为0.2 cm×0.2 cm, 1龄为0.5 cm×0.5 cm, 2龄为1 cm×1 cm。根据品种及蚕体的生长发育不同时段合理给桑, 眠起及少食期给桑量偏少, 盛食期给桑量偏多。

2.8 做好眠起处理, 提青分批工作

适时加眠网进行眠除, 1龄加眠网适期为大部分蚕体呈炒米色时, 2龄加眠网适期为有“驼蚕”现象, 大部分体色由青灰转乳白时, 3龄加眠网适期为大部分蚕体色由青灰色转为乳白时。当蚕眠定, 头部起“三角头”时撒“三七”糠或新鲜石灰粉止桑。严格提青分批, 当蚕发育不整齐, 大部分蚕已眠定, 但仍有少部分蚕未眠时, 可撒新鲜石灰粉隔离眠蚕, 加网撒长条叶提青分批。掌握98%以上蚕已蜕皮, 头部呈现淡褐色, 呈觅食状为饷食适期, 2龄饷食时间在17:00—19:00, 3龄饷食在15:00—17:00, 可控制日眠, 并通过控制收蚁时间、调节目的温湿度及给桑量来实现日眠[5,6]。

2.9 蚕体蚕座消毒防病

蚁蚕用“防病一号”进行蚁体消毒, 各龄饷食前及每天早上扩座、匀座后撒一次小蚕“防病一号”进行蚕体消毒。止桑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消毒。

2.1 0 分蚕

分蚕时力求均匀, 公平合理。发蚕宜9:00前在共育室外走廊进行, 不能带走共育室工具。

3 小蚕共育产量及效益

根据2002—2003年《优质原料茧高产综合配套技术》项目的调查数据, 项目区共建设共育室2 526个, 共育小蚕1 206 671张, 2年累计节支5 362.52万元, 节省劳力736.79万个, 共育室纯收入2 605.2万元, 平均每个共育室共育小蚕477.7张, 平均收入1万元, 实现蚕农了与共育室双赢。项目区有关小蚕共育调查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 采用小蚕共育技术, 每张蚕种节约成本约40元, 节约劳动力约6个工;蚕茧茧形大, 全茧量增加, 千克茧粒数减少, 茧层率增加, 张种蚕茧产量提高4.62 kg, 比非小蚕共育增加15%左右;蚕茧上茧率提高约6个百分点, 蚕茧质量得到提升。推广小蚕共育技术, 降低了成本, 提高了蚕茧产量质量, 种桑养蚕增效明显, 达到了养蚕户和共育室共同获利增收的目的。

注:数据来源《优质原料茧高产综合配套技术》项目区8县、市平均数。

参考文献

[1]莫嘉凌.广西蚕桑高产技术组装集成与推广[D].南宁:广西大学, 2006.

[2]潘志新.广西小蚕共育推广与管理问题的思考[J].广西蚕业, 2008 (1) :52-57.

[3]曾森.推广小蚕共育是发展现代蚕业的方向[J].广西蚕业, 2009 (3) :49-53.

[4]韦平让, 谭超, 万玉新.论小蚕共育产业化出现的新问题[J].广西蚕业:科技版, 2007 (1) :45-47.

[5]张如斌.小蚕共育技术要点[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5) :169-170.

[6]莫嘉凌, 陈琴, 乐波灵.推广小蚕共育常见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蚕业, 2006 (1) :42-43.

增产效益 篇2

水资源严重短缺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供水量普遍不能满足作物需水要求,因而必须实施限水灌溉[1],把有限的灌溉水量灌到对作物产量贡献最大的生育阶段以获得最大的总产量和效益[2]。对此人们首先通过田间试验[3,4]分析确定优化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其次利用最优化理论给出了确定典型年作物优化灌溉制度的方法[5,6,7,8,9,10,11];进一步地考虑降水等气象因素变化的随机性,应用随机动态规划方法分析了有限供水的优化灌溉制度[12,13,14,15],该研究对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经验性优化灌水时间给出了理论解释,并相应地给出了分析确定方法。但是,该优化灌溉制度是就一个气象资料系列而言是最优的,对于该系列中的某个具体年份,一般不是最优的。无论是通过田间试验,还是利用最优化理论,由此确定的优化灌溉制度仅适用于灌溉季节初用水计划的制定,还无法用于灌溉用水计划的动态修正。

灌溉用水计划动态修正的核心是确定合理的灌水下限值,按照灌水下限进行灌溉预报。在充分供水条件下按照适宜灌水下限进行灌溉预报,可以实现适时适量灌溉,获得作物最大产量,避免过量供水[16,19,20,21,22,23];依据节水灌溉灌水下限值灌水[17],可获得较高的水分生产率;以经济灌水下限值进行灌溉用水计划的实时修正,可以使单位面积灌溉效益最大[18,24,25,26]。无论是适宜灌水下限、或者节水灌溉灌水下限、经济灌水下限,均只适用于充分供水情况。在有限供水时,若仍然利用这些灌水下限进行灌溉预报,可能使有限灌溉水量过度地集中于作物生长的前期,导致后期干旱减产。如果考虑灌溉供水量限制,适当降低灌水下限值,使有限供水量后移,灌溉到作物更为缺水的时期,从而获得更大的增产效益。据此,本研究分析建立了限水条件下灌水下限值与作物生长时间和可供水量之间的关系,由此确定的灌水下限值不仅与作物生长发育时间有关,而且还随供水量变化,故将其称之为动态灌水下限。动态灌水下限的提出,可为有限供水条件下的灌溉预报和灌溉用水计划的实时修正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

1 动态灌水下限的确定

1.1 灌溉制度优化

1.1.1 优化模型

在地面灌溉条件下,灌水定额不仅受作物需水要求的影响,还受田间灌水技术的限制[27],因而灌溉制度优化中灌水定额取固定值,只针对给定的灌溉供水量确定最优灌水时间。由于作物需水量、产量计算的复杂性,本研究中灌溉制度的优化属于非线性规划问题,其数学模型如下:

目标函数,使单位面积效益最大:

约束条件,主要是灌水时间限制:

式中:B为单位面积的纯收益,元/hm2;y1和y2分别为冬小麦和复播玉米产量,kg/hm2,依据作物水模型计算;t1为当地冬小麦分蘖日,以从冬小麦播种日算起的天数表示(下同),d;tm为冬小麦复播玉米模式的全生育期天数,d;xj为第j次灌水的时间,d;1.5为单位换算系数;J为冬小麦返青到复播玉米收获期的灌水次数;m为灌水定额,本研究中灌水定额取固定值,不做优化计算,m=60 mm;η为灌溉水利用系数;Pc1和Pc2分别为冬小麦和复播玉米产品价格,元/kg;Pw为灌溉水价格,元/m3,灌溉水价格中考虑了灌水投工费用;C0为除灌溉水外的其他农业投入,元/hm2,不随灌溉水量变化。

作物产量采用作物水模型计算,作物水模型为P123作物生长模型[28]与作物腾发量以及在腾发量影响下的土壤水、热、溶质运移模型耦合形成的产量与灌水施肥的关系。计算过程中考虑了光合产物转化效率[29],光合产物分配系数[30]。作物生长期根系层土壤水、热、氮素的动态模拟采用以基质势为因变量的土壤水动力学方程[31]、改进的热流方程[33]和尚松浩建议的根系吸水量方法[33]计算。模拟计算中通过溶质势[31,32]考虑了施肥数量对根系吸水率的影响,考虑了土壤温度变化对非饱和土壤导水率和扩散率的影响[33,34,35,41]。土壤氮素以铵态氮和硝态氮表示[30,36],氮素的水动力弥散系数分为水流速率和扩散率两部分计算[37]。

采用隐式差分、迭代方法进行土壤水、热、氮素的动态模拟计算,时间步长为60 min,距离步长为20 cm,气温、湿度等气象因素用日平均值,计算深度200 cm。迭代计算中前后两次计算的土壤含水率、地温和硝态氮含量的允许误差均为0.01。

1.1.2 优化灌溉制度求解

针对某一典型年,假定可供灌溉水量为60 mm,通过优化计算,可确定最优灌水时间;依次假定可供灌溉水量为120、180mm、…,逐个计算其优化灌水时间,直到效益开始减小为止。由此可确定该典型年不同灌溉供水量条件下冬小麦复播玉米的优化灌水时间,其中对应效益最大的灌水次数、灌溉定额及灌水时间为该典型年的经济灌溉制度。

1.2 动态灌水下限的确定

动态灌水下限不同于传统的适宜灌水下限,不是直接通过田间试验获得,而是在优化灌溉制度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求得。本文以优化灌溉制度中每次灌水前主根系区(0~60cm)的平均土壤含水率为灌水下限值,建立动态灌水下限与相应灌水时间及其之后可供水量(可供灌溉水量与降水量之和)之间的关系,见式(3),通过回归分析确定式中参数。

式中:θl为动态灌水下限值,以0~60 cm土层平均含水率表示,cm3/cm3;tr为相对生长时间,tr=t/tm,其中t为从冬小麦播种日算起的生长天数,d;W为可供水量,mm,其值等于灌水日到复播玉米收获期间可供灌溉水量M和降雨量P之和;m、n、p和q为待定指数;a0、a1、a2和a3为待定系数。

2 实例计算

本研究利用天津农学院灌溉试验基地2008、2009、2011和2012年4个年度冬小麦复播玉米试验资料进行了作物产量模型参数的率定和检验。以天津市气象资料系列为依据,分析研究了有限供水条件下采用动态灌水下限进行灌溉预报的增产增收效果。

2.1 试验概况

天津农学院灌溉试验基地位于天津市杨柳青镇大柳滩村,东经116°57',北纬39°08',海拔高程5.49 m。全年平均气温11.6℃,无霜期203 d,日照时数2 810 h。降水量586 mm。试验田总面积1 hm2,地下水位变幅4.7~2.6 m,土壤剖面分层特性较为明显,从上向下依次为壤土、砂壤土、黏土夹砂、黏壤土,分层土壤容重和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参数及田间持水率见表1。其中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用离心机法测定,用van Genuchten公式[38][式(4)]拟合。

式中:θ为土壤含水率,cm3/cm3;θs为饱和含水率,cm3/cm3;θr为土壤残余含水率,cm3/cm3;h为土壤水吸力,cm水柱高度;K(h)为非饱和土壤水导水率,cm/min;Ks为饱和土壤水导水率,cm/min;Se为饱和度,Se=(θ-θr)/(θs-θr);l为孔隙关联度参数,通常取为0.5[39,40,41];m=1-1/n;α、n为待定参数。

2008、2009、2011和2012年度冬小麦有5个处理、复播玉米有2个处理进行了完整的根、茎、叶和籽粒干物质重积累过程、苗数、土壤含水量、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等的测试。底肥为复合肥,追肥为尿素,随拔节抽穗灌水进行,灌水方法为畦灌,灌水定额为600 m3/hm2。

施肥设置高肥、中肥和不施肥3个水平,相应的底肥数量为750、450和0 kg/hm2,追肥数量为225、150和0 kg/hm2;灌水设置高水、中水和不灌水3个水平,对应的灌水次数为3次(越冬、拔节抽穗和灌浆)、2次(拔节抽穗和灌浆)和0次。5个处理分别为高水高肥、中水中肥、中水不施肥、中肥不灌水和不灌水不施肥,复播玉米2个处理是灌水施肥和不灌水不施肥,其中灌水为拔节抽穗和灌浆2水或拔节抽穗1水,随拔节抽穗灌水追肥1次,追肥数量225 kg/hm2。采用田间小区对比方法进行试验,小区规格4 m×10 m,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

2.2 作物水模型参数的取值与率定

模型参数的确定顺序,首先是作物蒸发蒸腾和土壤水分运动有关参数,其次是氮素等营养物质在土壤中的运移和转化参数,第三是作物生长过程模拟参数。

2.2.1 作物生长期土壤水分动态模拟参数

土壤水分动态模拟参数包括土壤水分特性参数和作物蒸发蒸腾量模拟的有关参数。土壤水分特性参数包括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饱和导水率、田间持水率等,依土壤剖面结构情况分层取样,实际测试得出(表1)。

作物蒸发蒸腾量模拟的有关参数主要是作物系数和叶面积指数。冬小麦越冬前后参考作物需水量较小,因而可将冬小麦越冬前和越冬期合并作为初始生长期,由此将冬小麦生育期和复播玉米生育期一样划分为初始生长期、快速发育期、生育中期和成熟期4个阶段,以段爱旺等[42]给出的作物系数为初始值进行调参计算。利用2008和2009年度冬小麦复播玉米灌水较多的处理和不灌水处理的测试资料,以分层土壤含水率模拟值与实测值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优化求解得出了冬小麦和复播玉米作物系数(表2)。调参过程的同时,对根系吸水模型有关参数的取值也进行了验证。相应的分层土壤含水率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为0.823 6,相对误差平均值(ARE)为16.4%,相应的样本数为514。

叶面积指数(LAI)随时间变化规律是根据实测值拟合计算求得,对于冬小麦:

对于复播玉米:

式中:LAI为叶面积指数;RDS为相对生长率[28];∑T为从播种日到计算日的有效积温,℃;Tm为作物全生长期有效积温,℃。

2.2.2 田间土壤氮素动态模拟参数

氮素在土壤中的运移和转化参数包括水动力弥散系数、氮素硝化、矿化、挥发、生物吸收等参数,其中还包括了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对氮素运移转化过程的影响。氮素动态模拟参数较多,本研究以分析取值[30]为主,在取值的基础上,仅对受土壤质地影响较大的参数进行调参计算,调参的目标是分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平方和最小。以2009年度高水高肥处理和不灌水不施肥处理为依据,分析确定氮素运移转化参数,其中水动力弥散系数按照文献[37]计算,根系吸氮速率取值为1,调参结果,吸附系数为0.17,矿化速率为1.3×10-8min-1,硝化速率为3.64×10-5min-1,挥发速率为1.48×10-4min-1。对应的相关系数R=0.766 4,相对误差平均值ARE=25.6%,样本数为112。利用这些参数对2008和2009年度复播玉米生长期的土壤硝态氮含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其分层土壤硝态氮含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0.818 5,ARE=20.3%,样本数为52。

2.2.3 光合产物分配计算中的有关参数

光合产物分配计算的有关参数包括茎叶、粒茎和根冠生长平衡系数[30]。采用2009年度冬小麦和复播玉米高水高肥处理的根、茎、叶和籽粒干物重动态测试资料,以相对生长率为自变量,经回归分析,得出了3个生长平衡系数的变化规律。对于冬小麦:

其中,

式中:Ksl、Kse和A分别为茎叶、粒茎和根冠生长平衡系数,是作物生长发育时间的函数,与作物品种有关;RDS为相对生长率;Rm为冬小麦正常生长条件下的根冠比;系数βe和βs分别为冬小麦籽粒和秸秆(包括根、茎、叶)的临界含氮量,kg/kg,取值分别为0.01和0.004[28];fe为作物正常生长条件下,计算日前1天的籽粒光合产物分配系数;asl、bsl、ase、bse、cse、am、bm和RDSg为待定参数。

依据测试的根、茎、叶和籽粒干物质重计算Ksl、Kse和A,与相应的RDS做回归分析,求得待定参数(表3)。

对于复播玉米,根冠生长平衡系数采用式(11),茎叶、粒茎生长平衡系数采用分段函数,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

2.2.4 水分养分胁迫指数和光合产物转化效率的率定及作物水模型检验

光合产物转化效率与水分胁迫指数和养分胁迫指数一起通过根、茎、叶和籽粒干物重拟合求得。冬小麦使用2008、2009、2011和2012年度高水高肥处理和不灌水不施肥处理资料拟合,结果为,Yg=0.66,σ=0.80,λ=1.0,相应的根、叶、茎和籽粒的R分别为0.901 6、0.771 0、0.846 3和0.951 4,平均ARE分别为21.4%、29.6%、22.8%和21.2%,样本数为32。其中籽粒模拟结果最好,其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最大,相对误差也较小。随着干物重的增加,籽粒干物重模拟值的相对误差有明显减小的趋势,到收获时,相对误差平均值减小为8.7%。

使用2008、2009、2011和2012年度冬小麦中水中肥、中水不施肥、中肥不灌水3个处理,4年共计12个处理资料,对模型的整体合理性进行检验。由此计算的根、叶、茎和籽粒R分别为0.796 6、0.704 1、0.971 7和0.985 8,平均ARE分别为38.7%、28.3%、13.6%和16.6%,样本数96。茎和籽粒相关系数较大,相对误差较小,尤其产量预测结果最好,相关系数到0.98以上,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及其参数可以很好地用于预测灌溉施肥数量及时间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而且,茎重和籽粒重的模拟精度要好于参数率定精度,到收获时,籽粒干重相对误差平均值减小为5.1%。主要原因是参数率定时采用了灌水施肥最大和最小处理,所得到参数能够覆盖较大范围。

对于复播玉米,使用2008和2009年度灌水施肥处理和不灌水不施肥处理资料拟合参数,结果为Yg=0.50,σ=2,λ=2,相应的根、叶、茎和籽粒的R分别为0.712 6、0.721 5、0.823 5、0.915 3,平均ARE分别为28.1%、29.9%、23.5%和20.5%,样本数为12;使用2011和2012年度处理资料,对复播玉米模型的整体合理性进行检验,由此计算的根、叶、茎和籽粒R分别为0.732 4、0.710 2、0.701 6和0.865 5,平均ARE分别为33.2%、26.5%、22.8%和23.2%,样本数13。与冬小麦一样,复播玉米随干物质重的增加,籽粒干重模拟值相对误差也有明显减小的趋势,到收获时,籽粒干重相对误差平均值减小为7.6%。由此可见,尽管根、茎、叶的模拟误差较大,但是作物产量的模拟精度是相对高的。

2.3 灌溉制度优化模型参数取值及求解结果

灌溉制度优化模型参数包括t1、tm、η、Pw、Pc1、Pc2和C0,其取值结果分别为60 d、355 d、0.5、0.3元/m3、2.5元/kg、2.2元/kg和3 150元/hm2。越冬水除具有增加土壤墒情的作用外,还有储水和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本研究中按照经验给定越冬水的灌水时间,不做优化计算和预报。利用天津市1951-2013年气象资料系列,按照冬小麦复播玉米生长期(10月1日到翌年9月20日)降水量做频率分析,给出了对应频率5%、25%、50%、75%和95%的5个典型年及其气候情况(表4)。由表4可看出,不同典型年的日照时数有较大差异,其中5%、25%两个典型年的日照时数明显小于其他年份,相应的产量较低,且随着日照时数的减小,玉米产量明显降低,表明光照是影响复播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除5%、25%两个典型年潜在腾发量较小外,其余年份的潜在腾发量基本一致;无论是冬小麦生长期还是玉米生长期,各典型年的平均气温非常接近。图1给出了5个典型年不同灌溉供水量条件下冬小麦复播玉米效益。由图可看出,当灌溉供水量较小时,灌溉效益增幅较大,当灌溉供水量超过4次灌水时,无论哪个典型年,灌溉效益明显地趋于平缓或减小。由此可见,当可供灌溉水量为3~4次时,复播玉米生长期降雨量基本能够满足其需水要求,只需要灌水1次,其灌水的更大作用是为了追肥。因而,对于天津市气候,冬小麦复播玉米种植模式生长期灌水3~4次较为经济合理,其中冬小麦生长期灌水2~3次,复播玉米生长期灌水1次或不灌,该结果与当地生产实际情况非常一致。

2.4 冬小麦复播玉米动态灌水下限

依据5个典型年的优化灌溉制度,每个典型年从灌水1次到效益达到最大的灌水次数为止,以每个典型年每个优化灌溉制度中每次灌水前的土壤含水率(0~60 cm平均值)为灌水下限,由此可得到45组土壤含水率及其对应的灌水时间和可供水量。以式(3)做拟合计算,由于指数中含有待定参数,故采用Excel软件中规划求解和多元回归分析工具交替进行求解,可得到式(3)的待定指数和待定系数,m=0.127 8、n=1.130 3、p=0.562 8、q=0.026 5,a0=15.127 5、a1=-20.70、a2=-9.9×10-5、a3=5.20。其相关系数达到0.87以上,显著性指数α=6.36×10-13,远小于0.01,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式(3)可用于冬小麦复播玉米生长期动态灌水下限值的预测,其适用范围为1次灌水到灌溉效益达到最大时的灌水次数。

2.5 依据动态灌水下限进行灌溉预报的增产效益分析

2.5.1 灌溉预报过程

作为动态灌水下限应用的初步研究,以冬小麦复播玉米生长期灌水3次和灌水4次供水为例,在保证冬灌条件下,从冬小麦返青中期开始,以10 d为预见期,利用作物水模型逐日预测土壤含水率,进行灌溉预报,直到复播玉米成熟。当土壤含水率预测值小于或接近于灌水下限值时预报灌水,否则预报不灌水。预报过程中利用相邻两旬参考作物腾发量之间的关系(相关系数R>0.93)和相邻两旬气温之间的关系(相关系数R>0.93)预报旬作物需水量和气温,降水量的预测采用近10年的日平均值,灌水下限值用式(3)计算。

2.5.2 增产效益分析

为了减小降水量等气象因素随机性变化的影响,对近5年(2008-2012年度)可供水量4次灌水和3次灌水两种情况,逐年进行了冬小麦复播玉米灌水时间的预报,灌水定额均采用60mm,施肥名称及数量同试验,其中冬小麦随返青后第一次灌水追肥,复播玉米随其生长期第一次灌水追肥,若生长期没有灌水,则在拔节后随较大降雨追肥(实际情况中可依天气预报实时确定)。利用作物水模型计算给出了相应的产量与效益(表5)。同时,以1998-2007年气象资料优化计算得出了平均条件下的冬小麦优化灌水时间,据此计算给出了近5年冬小麦的产量和效益(表5),以此作为经验灌水(不做灌溉预报)的产量和效益,并由此分析得出了采用动态灌水下限进行灌溉预报的增产效益(表5)。

由表5可看出,由于气象因素变化的随机性,在计算的5个年度中产量和效益增加值均有大有小,甚至还有减产情况;其中部分年份复播玉米生长期灌水,产量反而减小,主要原因是土壤水分较高的情况下,过多的供水会淋失氮素,导致根系层氮素浓度降低,减小了根系吸氮数量,从而造成玉米减产。但是,总体情况是限水条件下冬小麦复播玉米灌溉预报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益,4次灌水和3次灌水5年平均,冬小麦增加产量分别为8.3%和18.1%,玉米增加产量分别为5.8%和1.3%,效益增加分别为10.0%和14.1%。预报结果中4次供水条件下只有2年需要给夏玉米灌溉,3次供水条件下则不给夏玉米灌水,这与生产实践中夏玉米生长期很少灌水的结果一致。

作为初步研究,灌溉预报分析中,降雨量采用了近10年的日平均值,作物需水量和气温的预报采用了近10天的实时数据,若再利用天气预报信息,灌溉预报的增产量和增产效益还会更大。

3 结语

(1)采用动态灌水下限进行灌溉预报较现状经验灌溉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和效益。在冬小麦复播玉米生育期灌水4次和灌水3次两种供水条件下5年(2008-2012年度)平均,冬小麦增加产量分别为8.3%和18.1%,玉米增加产量分别为5.8%和1.3%,效益增加分别为10.0%和14.1%。若考虑天气预报信息做灌溉预报,增产增收效益会更大一些。

(2)典型年优化灌溉制度每次灌水前主根区(0~60 cm)内土壤含水率平均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给定供水条件下(包括灌溉供水量和降水量)作物生长期土壤水分优化调控要求。因而,在有限供水条件下采用动态灌水下限预报灌水能够增加作物产量和效益。

(3)作为初步研究,分析建立了动态灌水下限值与灌水时间及其之后可供水量之间的关系,该关系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显著性指数α=6.36×10-13远小于0.01),但是,相关系数还是偏小,若考虑采用有效降雨量、或在可供水量中加入土壤储水量、或用叶面积指数代替生长时间等,可能会进一步增大相关系数,提高动态灌水下限预测精度。

增产效益 篇3

1 示范点基本情况

按照产业化建设的发展思路, 2009年在淮宁湾、砖庙、高坪、槐树岔、三川口等5个乡镇27个村建设万亩大豆高产创建示范片, 其中双沟覆膜栽培308.93 hm2, 9月22—23日, 陕西省农业厅邀请农业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有关专家, 对该示范田现场测产验收证实:千亩覆膜大豆平均产量高达3 861 kg/hm2, 创全国千亩大豆亩产最高纪录。较露地播种大豆增产2 481 kg/hm2, 增幅179%, 示范效应显著。全县种植大豆1.43万hm2, 总产19 688 t, 产值7 875万元。全县规模以上小杂粮加工和营销企业4家, 年加工营销能力保持在1 000 t以上。

2 技术应用条件

示范点环境条件符合NY/T391的要求。生态环境良好, 无工业污染, 没有过量使用化学肥料, 未施剧毒高残留农药;气候适宜, 无霜期145 d, ≥10℃有效积温3 446℃, 昼夜温差大, 年降雨量428.1 mm左右;耕地以台地和梯田地为主, 保水保肥力强, 富含有机质。各示范点交通便利, 各类农机具齐全, 固定电话等通讯设施已覆盖各示范村, 还实施了饮水改造、能源建设、新修农田等基础建设项目, 为示范点建设提供了保障。

3 栽培技术

大豆双沟覆膜栽培模式适宜于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及同类生态区, 川、台、梯田地均适用, 同时也适用于幼果园套种。示范点建设通过狠抓良种统繁统供、测土施肥、双沟覆膜等关键技术, 达到了“五个统一”, 确保增产增效。

(1) 统一规划。制定技术实施方案, 明确目标, 实行领导干部包抓机制, 夯实责任, 地块集中连片。黄土丘陵沟壑山区宜选梯田地和小于15°的缓坡地、旱塬地和旱涧地。大豆宜与禾谷类作物轮作倒茬, 不可连茬。早春大地解冻后, 平整土地, 深翻20~25 cm, 做到熟土下填, 生土上翻。深耕后要及时耙耱, 破除地表土坷垃, 降低土壤大孔隙, 切断毛细管, 防止水分蒸发。

(2) 统一品种。选择分枝较多、抗旱耐瘠的无限或亚有限结荚习性的品种, 选择晋豆23号等优良品种。良种统繁统供, 用项目资金无偿供种。播前晒种处理2~3 d。

(3) 统一配肥。通过测土化验, 重施基肥, 按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0 t/hm2+碳酸氢铵600 kg/hm2+磷酸二铵300 kg/hm2的标准配肥, 结合春耕翻地一次施入作基肥, 肥料深施有利于根系吸收。凭购肥发票补贴750元/hm2。化肥使用严格执行NY/T394标准。

(4) 统一种植方式。全部采用双沟覆膜, 机械化播种, 铺膜、播种一次完成, 确保了播种质量。一般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 用种60 kg/hm2。用双沟覆膜机具, 覆膜地膜宜用幅宽80 cm、厚0.005~0.008 mm的薄膜, 约需地膜60kg/hm2。要求带型为1 m, 膜下双沟距40 cm, 膜之间沟距60cm, 膜沟深3~4 cm, 膜边压实, 膜沟明显。膜覆好后, 用鸭咀距为30 cm的穴播机在覆膜双沟滚动穴播, 要求播深3 cm, 每穴2~3粒, 保证留苗6.75万株/hm2。

(5) 统一管理。选派专职干部驻村负责协调和生产各环节的技术指导工作, 严把技术和服务质量关。2叶1心时定苗, 发现缺株, 可在邻近穴留双株。一般在2~4叶时进行间苗、定苗工作, 避免过密。田间应勤中耕松土保墒, 清除杂草。苗期防治蚜虫, 花期防治豆荚螟, 花荚期重点防治斜纹夜蛾和大豆卷叶螟。防治斜纹夜蛾和大豆卷叶螟可用铃克10.5 L/hm2或辛硫磷乳油900 m L/hm2对水450 kg进行防治。豆荚发黄时, 及时收获, 然后堆放5~7 d, 再行脱粒。脱粒后忌曝晒, 以免种皮开裂, 影响外观品质。

4 效益分析

地膜大豆投入良种600元/hm2, 补贴600元/hm2;粪肥2 850元/hm2, 补贴1 350元/hm2;地膜900元/hm2, 补贴900元/hm2;农药及其他450元/hm2, 补贴450元/hm2, 总投入4 800元/hm2, 除去补贴需1 500元/hm2。产量3 861 kg/hm2, 收入15 435元/hm2。纯收入10 635元/hm2或13 935元/hm2。露地大豆投入良种450元/hm2;化肥和农家肥投入减半, 计1 425元/hm2;农药及其他300元/hm2, 总投入2 175元/hm2。产量1 380 kg/hm2, 收入5 520元/hm2。纯收入3 345元/hm2。通过上述比较, 地膜大豆纯收入较露地大豆高7 290~10 590元/hm2 (有品种更换增产原因) 。

摘要:介绍了黄土丘陵沟壑区覆膜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并对比较效益进行了分析, 以期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豆,地膜覆膜,栽培技术,效益分析,陕西子洲

参考文献

[1]缑国华, 刘俊峰, 侯俊奎.粘土地夏大豆机械免耕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3 (5) :57.

[2]汪飞虎.大豆新品种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J].农技服务, 2009 (7) :21.

[3]苑保军, 杨青春, 耿臻, 等.河南省夏大豆3000kg/hm2栽培技术指标与技术操作规程[J].河南农业科学, 2005 (5) :25-26.

上一篇:合理分配时间下一篇:流程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