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增产的有效途径

2024-06-09

玉米增产的有效途径(精选7篇)

玉米增产的有效途径 篇1

土地是农业立足之基, 是农民的命根子, 是保证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按科学发展观要求, “藏粮于土”的观念将取代“藏粮于仓”的观念。在现有耕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 要想确保粮食安全和稳产、增产, 其有效途径就是用科学方法和先进技术武装农业, 实现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农民增收。2002年, 辽宁省农机局将昌图县列入全省保护性耕作示范县, 为昌图县粮食增产选准了最佳切入点, 截止2008年底, 已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5.3 hm2, 辐射面积12 hm2, 试验模式5种。多年的实践证明,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利国利民、增产增收和切实可行的旱作农业高科技示范推广项目。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对增加旱作农业科技含量, 提高旱作农业蓄水、保肥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及深远的历史意义, 是确保粮食增产的有效途径。

1 秸秆残茬粉碎还田和机械深松

秸秆残茬粉碎还田与机械土壤深松, 是保护性耕作的前提条件, 是基础环节, 是确保农作物夺取高产的保障。为了科学地阐明秸秆覆盖深松对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和促进粮食增产增收的作用效果, 昌图县保护性耕作课题组在昌图县四合镇西泉村及平安堡乡农机服务站试验田进行了秸秆覆盖深松浅旋 (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垄沟深松→浅旋精量播种→药剂灭草) 和高留茬深松 (秸秆收获运出→高留茬越冬→垄沟深松→旋耕灭茬→精量播种→药剂灭草) 两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与对比田进行对比试验, 对土壤含水量、容质、风蚀及水蚀等6因子进行了定量测试。课题组的数据分析充分肯定了秸秆覆盖深松和高留茬深松的科学性, 对促进旱作农业粮食增产增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1) 能形成合理的土壤结构, 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指标。试验点测试表明, 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土壤含水量在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里均高于对比田对应土层, 与对比田含水率相比, 秸秆还田覆盖深松模式分别提高了2.5%、3.1%和4.1%, 高留茬深松分别提高了2.1%、3.1%和3.6%, 深松达30 cm时蓄水保墒效果最好。土壤容质在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里均低于对比田对应土层, 秸秆覆盖深松模式土壤容质分别降低了0.237g/cm3和0.169 g/cm3。经人工降雨径流试验测试结果表明, 秸秆覆盖浅旋深松和高留茬深松蓄水量较对比田分别高出12.9 kg/m3和11.8 kg/m3。以上分析可知, 秸秆覆盖防止水分蒸发, 保持耕层土壤蓄水量, 缓解降雨时地表土壤的冲刷, 有利于提高降水利用率和抗旱减灾, 见表1、2。

(2) 不破坏地表营养土层结构。因加厚了耕作层, 使农作物生长有了充分的营养水分和热量, 可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2008年5月25—27日测试表明, 0~10 cm土壤层平均温度较对比田高1.6℃和1.8℃, 秸秆覆盖浅旋深松和高留茬深松地块玉米平均株高分别为34 cm和32 cm, 而对比田平均株高20 cm, 秸秆覆盖浅旋深松和高留茬深松地玉米较对比田株高、色深。

单位:g/cm3

单位:%

(3) 能有效打破因常年旋耕形成的坚硬犁底层, 有利于作物吸收水肥、抗倒伏、促成熟和提高粮食品质。2008年9月17日测定, 秸秆覆盖浅旋深松和高留茬深松取5点活土层, 平均深度较对比田增加14、10 cm, 连续10株玉米根系平均数量较对比田多出13~24根/株, 连续10株玉米根系平均长度比对比田长21.6、20.0 cm。从植株外观看, 秸秆覆盖浅旋深松地块玉米挺直, 无折断, 茎、穗、叶多呈绿色, 而对比田玉米多数早衰, 绿叶少, 死株多。从土壤结构看, 秸秆覆盖浅旋深松30 cm, 土壤松软 (可见蚯蚓) , 温度适耕。而对比田土壤板结、较硬。

(4) 秸秆覆盖浅旋深松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 改良土壤结构和养分的有效方法。秸秆还田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可以循环利用, 提高土地肥力,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是改造中低产田的重要措施。根据农业部农机推广总站研究, 还田玉米秸秆500 kg/hm2或一年两季秸秆还田后, 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05%~0.23%, 连续多年秸秆还田不仅可提高磷肥的利用率和补充钾元素, 地力亦可提高0.5~1.0个等级, 玉米平均增产幅度在10%以上。将干物质1 200~1 500 kg/hm2全部还田, 相当于增施含有机质5%的农家肥19.5~24.0 t/hm2, 玉米的增产幅度可达5%~10%。如果保护性耕作玉米平均增产幅度按5%计, 缩值系数按0.8计, 昌图县可增产玉米300 kg/hm2。从以上定性、定量分析得出, 全县26万hm2玉米的1/4实行保护性耕作, 可直接增产玉米1 950万kg, 增收1 320万多元, 因此保护性耕作在昌图县推广势在必行, 早推广早受宜。

2 精量播种、深施肥

2.1 精量播种效益

(1) 节省种子。采用2BQ-2型免耕精量播种机进行保护性耕作单粒播种显示, 平均播种量为15 kg/hm2, 以种子 (富友9号) 价格12元/kg计, 需种子费180元/hm2。而对比田播种量为45 kg/hm2, 种子按9元/kg计, 则种子费用为405元/hm2, 精量播种比对比田节省种子费用225元/hm2。

(2) 节省间苗、追肥人工。保护性耕作采用机械单粒全株距播种和一次性侧深施化肥技术, 免去了间苗和中期人工追肥环节。据测试, 精量播种比传统机播平均可节省播种人工3个/hm2和追肥人工15个/hm2, 如果每个工日按35元计, 可节省费用630元/hm2。

(3) 有利于创建高产群体结构。粗放式播种是大于植株合理密度数倍的播种量下种, 需人工间苗。就是去小留大、去弱留强的作业, 一般苗长到四五片叶时才能进行。由于播量大, 又不规范, 存在大量二类苗, 根系交织在一起, 死了弱的、伤了强的, 受伤需恢复, 影响生长速度, 若遇干旱, 壮苗就会变弱苗至死, 造成缺苗。而精量播种不间苗, 种子播后汲取营养趋于平衡, 减少了苗期发育相互争水争肥现象, 苗齐苗壮、发育均匀, 每一单株都能在优越的环境中生长发育, 实现群体增产。

2.2 深施化肥效益

(1) 提高化肥利用率, 增加肥效。传统浅施肥, 氮素化肥的利用率只有26%~30%, 磷肥利用率为15%~20%, 而机械深施肥, 化肥利用率可提高15%以上, 而且还大幅度降低了雨水冲刷和挥发的损失。再者, 由于机械施肥定量、定位和科学合理, 种肥隔离层达7 cm, 作物根系与化肥接触面积加大, 能充分吸收养分, 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2) 降低投肥成本。选择合理的施肥方式是决定科学投肥的先决条件, 它关系到能否提高化肥利用率, 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的问题。针对这一提一降, 保护性耕作选用了种肥一次性侧深施肥方法, 既将玉米整个生育期内所需肥料一次性侧深施于土壤中, 并确保整个生长期肥料的需要和种肥安全可靠。

3 为粮食增产奠定基础

3.1 增产显著

昌图县2005年9月下旬出现了降水过多、低温寡照、大风和病虫等自然灾害, 出现了玉米植株普遍早衰, 甚至死秧现象, 人们普遍认为早衰死秧是自然灾害影响所至。然而, 在保护性耕作试验田里玉米却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长势良好, 玉米多呈绿色而没有出现早衰、死秧。保护性耕作地块玉米平均产量11 175 kg/hm2, 高留茬深松地块平均产量8 550 kg/hm2, 充分显示了保护性耕作所带来的效果。

3.2 成本分析

(1) 保护性耕作可节省种子费用225元/hm2, 节省间苗和追肥人工费630元/hm2。

(2) 节省机耕费。秸秆覆盖浅旋深松机耕费450元hm2, 高留茬机耕费36元/hm2, 而对比田只搞联合整地285元/hm2, 保护性耕作需增加的机耕费75~165元/hm2。

(3) 机械灭草与铲耥费用比较。机械喷药需要人工和油料费平均60元/hm2、农药费180元/hm2, 而人工铲耥为270元/hm2。

(4) 保护性耕作综合经济效益为每2 280~2 970元/hm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2]《中共中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3]《农业开发与装备》.2007.2.

玉米后期促熟的增产措施 篇2

2.适时追肥 玉米从拔节期到开花、授粉、结穗是需要养分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追肥,可促进早熟增产。在抽穗前10~15天追施攻穗肥,每亩地追尿素15~20kg或氢胺30kg。如果是先锋系列品种(如先玉335,保苗3500~4000株),则需施尿素20~25kg,氢胺40~50kg;在玉米吐丝前后每亩追施尿素10kg;在玉米灌浆初期叶面喷肥,每亩用尿素1kg或磷酸二氢钾0.25kg,对水50kg,搅均后取清液喷洒。

3.病虫防治 玉米螟虫可采用生物防治,每亩释放赤眼蜂1.5万头。杂草及时人工除草或除草剂除草。

4.喷洒激素 玉米在出蓼前一周可喷洒壮风灵等激素,根据说明进行,可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大豆在始花期或花荚期亩用绿达10ml加纯钾50ml,对水30~40kg喷洒,防止大豆贪青晚熟,每亩大豆还可喷洒300ppm的B9溶液(将90%的B9粉300g加水100kg,再加100g洗衣粉搅拌后过滤即为300ppm),每亩地50kg。

5.玉米隔行去雄 隔行去雄可降低养分消耗,增加光照,促进早熟。在玉米有1/3的植株抽雄时为去雄时期,在每天(晴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进行,连续拔3~5次,不能带叶片。

6.玉米站秆扒皮晒 站秆扒皮晒棒是促进早熟增产的一项成功经验,在玉米腊熟期扒皮晒棒,使阳光直接照射到玉米棒上,从而降低籽粒的水分,加快成熟。

玉米增产需重视的措施 篇3

1. 重视增施有机肥和微肥

玉米生产不应是掠夺性生产, 既要持续不断增加单产, 又要长期不断地向农田投入有机肥以培肥地力, 用地与养地相结合, 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从而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土壤本身是个平衡的生态有机体, 不是简单的养分贮藏库, 在地力较差的土壤上不可能通过当季大量增加有机肥获得高产。只有通过逐年增加有机肥才能有效培肥地力, 进而促进玉米可持续增产。调查发现, 近几年大部分农民重视氮、磷、钾复合肥的高投入, 而忽视了锌、铁、硫、镁等微量元素的投入和平衡。在玉米不同生育期间追施肥种类单一, 养分供应不平衡, 制约了玉米单产的进一步提高。

2. 重视增加群体密度

群体密度达不到适宜增产标准是导致玉米单产不高的制约因素, 美国玉米密植比稀植的增产幅度大约是30%。2005年在新疆进行玉米种植密度试验结果, 每亩3000株、4000株密度, 在同一同品种相同施肥水平情况下种植, 采用上世纪70年代培育的品种增产29%, 80年代培育的品种增产15%, 90年代培育的品种增产6%, 但不管是哪个年代培育的品种高密度的都比低密度的增产。可见, 选择适宜密植的新品种, 把玉米种植密度提高到4500~5000株, 提高玉米产量10%~13%甚至更高是可能的。

3. 重视苗期管理

幼苗生长发育, 促进根系生长是中心。俗话说“壮苗先壮根”, 可见在玉米苗期及时进行早管是改善生长环境, 促根下扎, 扩大根系吸收范围和培育壮苗的关键措施。早管理技术要点: (1) 早喷药治病、早间苗定苗以促苗早发培育壮苗。 (2) 早铲耕能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提高土壤透气性, 利于促根下扎, 扩大根系吸收范围。 (3) 早追提苗肥利于培育壮苗和提高田间株系的整齐度, 使其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4.重视增施攻粒肥

玉米需肥较多, 前期生育良好只是为高产提供可能性, 后期及时增施攻粒肥是创高产的重点环节, 同时也是有效防止玉米后期脱肥, 延长上部叶片光合时间, 提高根系潜力, 增加光合积累, 减少子粒败育, 增加子粒有效灌浆期, 提高灌浆速度, 促子粒饱满, 增粒重有效措施。可以避免后期喷施叶片肥操作不便、喷施不均、效果甚微的烦恼。

5.重视适当晚收

不同抗旱剂对玉米增产效应的影响 篇4

关键词:抗旱剂;玉米;增产;研究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7-0007-04

为验证抗旱抗逆剂、水溶肥料等在增强玉米抵御干旱、低温冷冻、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节本增效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农户对抗旱节水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认识,辽宁省土壤肥料总站于2011年在彰武县玉米上开展了抗旱抗逆田间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试验时间:2011年4月—11月。

试验地点:彰武县平安乡申金村村部门前,简称“彰武1”;彰武县兴隆堡乡双庙村双庙屯,简称“彰武2”。

1.2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基本情况如表1,试验地土壤农化性状见表2。

1.3 供试肥料

芭田水溶液,新都水溶液,天达-2116,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磷酸二氢钾,ZnSO4·7H2O。

1.4 供试作物

玉米品种良玉66。

1.5 试验设计和方法

1.5.1 试验处理 处理1:农民常规(对照);处理2:农民常规+清水;处理3;农民常规+喷ZnSO4·7H2O 15 kg/hm2;处理4:农民常规+磷酸二氢钾;处理5:农民常规+芭田水溶液肥料;处理6:农民常规+天达2116;处理7:农民常规+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

其中,農民常规施肥为富有复混肥450 kg/hm2+追肥尿素450 kg/hm2。

1.5.2 田间设计 试验设7个处理,不设重复,试验面积为0.67 hm2。

1.5.3 施用方法 除处理1外,各处理分别在6月15日、7月1日、7月16日按要求喷施。

1.6 田间管理

玉米于5月7日播种,播种时底肥亩基施富友复合肥30 kg,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450 kg/hm2。5月10日,用50%的乙草胺乳油3 000 mL/hm2加阿特拉津150 mL封闭除草。5月20日出苗,6月20日放赤眼蜂。9月27日成熟,9月30日测产并收获。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玉米生育性状的影响

玉米生育性状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喷施抗旱剂后玉米生育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其中,喷施芭田水溶液肥料(处理5)、喷施天达2116(处理6)、喷施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7)在玉米株高要明显高于处理1(对照),喷施喷ZnSO4·7H2O(处理3)和磷酸二氢钾(处理4)也较处理1偏高;从穗粒数来看,以喷施天达2116(处理6)、喷施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7)最多,分别达到了529个和530个,比对照多23~24个;从千粒质量来看,喷施抗旱剂后玉米千粒质量均高于处理1(对照)和喷施清水(处理2),其中以磷酸二氢钾(处理4)和喷施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7)为最重,分别比对照高出26 g和24 g。这说明喷施玉米抗旱剂可以明显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能够增加玉米产量,增强玉米抵御干旱、低温冷冻、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2.2 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玉米增产情况调查如表4所示。

由表4可见,玉米喷施抗旱剂后,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处理1),处理3—7分别比对照增产621~

1 423.5 kg/hm2,增产率分别达到5.55%~12.90%,增产效果明显。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以喷施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7)增产效果最好,喷施ZnSO4·7H2O(处理3)、磷酸二氢钾(处理4)、芭田水溶液肥料(除理5)和天达2116(处理6)的效果相当,但均比对照有明显提高。

2.3 效益分析

经济效益分析如表5所示。

从表5可看出,玉米喷施抗旱剂虽然成本增加,但效益也在增加,纯增效益500.25~1 893.75元/hm2。其中,喷施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7)纯增收益最高,达到了1 893.75元/hm2,喷施磷酸二氢钾(处理4)和喷施天达2116(处理6)纯增收益也比较高,分别增加了1 011.75元/hm2和939.00元/hm2。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使用抗旱剂后,玉米生长健壮,叶色较绿,无病害发生,穗粒数和千粒质量较对照高;喷施抗旱剂处理区的产量都较对照高产,增产幅度为621.0~1 423.5 kg/hm2,增产率达到为5.55%~12.90%;喷施抗旱剂的纯增效益500.25~1 893.75元/hm2,其中以农民常规加碧护植物生长调节剂效益最高。因此,建议在玉米作物上应用抗旱剂。

参考文献

[1] 赵海峰,邢淑艳,李广.抗旱剂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2):29-30.

[2] 曹涤环,刘静.化学抗旱剂的应用[J].科学种养,2012(12):60.

浅谈铁岭市玉米增产的相应措施 篇5

目前, 限制铁岭地区玉米增产的因素主要有:种植密度偏低, 缺少适宜品种;良种良法不配套, 增产潜力难以发挥;品种抗性脆弱, 病虫草害危害严重;自然灾害频发, 不良气候条件影响;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低, 耕作粗放;土地分散经营及劳动力流出的限制等。

针对铁岭地区现有玉米增产限制因素, 特别提出以下几点相应措施, 以便提高玉米单产和总产水平, 为农民增产增收保驾护航。

一、选育适宜品种, 优化品种布局

从基础理论研究入手, 不断拓宽种质资源, 并重视种质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 强化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评价和利用工作, 充分挖掘生物的遗传潜力。在品种选育中实现种质的创新利用, 通过采取现代生物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新品种。特别是加强矮秆耐密品种的选育力度, 培育果穗大小适中、苞叶少, 后期蓬松, 粒深轴细, 籽粒灌浆和果穗脱水速度快的品种类型。专家指出:产量就是抗逆性。所以, 在品种的抗病、抗旱、抗寒等性状方面也要结合产量性状加以选择。抗性强的品种才有更大的推广价值。同时, 要结合铁岭不同县区的气候条件、地力条件等加强品种布局研究, 严禁品种跨区种植。从生产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进行布局研究, 变盲目依赖品种为主动选择、应用适宜品种。

二、制定规范化综合栽培技术, 良种良法配套

从品种自身特点出发, 结合铁岭不同县区的具体情况, 做好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并使之规范化。从传统的清种、复种等栽培方式, 传统的精耕细作技术出发, 结合现代的科学施肥、覆膜栽培、节水灌溉、免耕播种、机械精密播种等技术对新品种进行高效栽培研究, 良法为良种服务、良种适合于良法, 品种增产潜力将得到更大发挥。

三、提高机械化利用水平

目前, 铁岭玉米生产在机械化应用方面仅限于整地、播种、脱粒等工作环节, 而且有相当地区相当大的土地面积还停留在人工劳作层面, 这不但使大量的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 也降低了劳动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今后在铁岭县、开原、铁法、昌图平原地区要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四、培肥地力, 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

通过采用农田保护性耕作、水资源高效利用、土壤培肥和科学平衡施肥等综合技术, 可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从而创造作物生长的最佳土壤条件, 提高土地生产力。充分发挥铁岭中低产田的改造利用, 从而使玉米总产实现较大程度的提高。

五、加强技术人员及农民培训

先进技术及栽培、管理理念之所有很大程度上不被农民接受、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还与培训渠道不畅有关。今后, 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该加大力度利用现代化迅捷的广播、电视、网络等设施对工作在基层的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让农民及时了解、掌握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要点、高产稳产技术措施等, 将有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从而保障生产水平朝向较高的水平发展。

简述玉米增产的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篇6

良种是增产的内因, 在玉米增产中良种的增产作用大约占1/3左右, 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实现玉米高产稳产。在良种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是要选用高纯度的一代杂交种。越代品种、低纯度品种和混杂退化品种减产幅度极大, 在生产上要杜绝使用。种子质量要符合标准:种子纯度≥98%, 发芽率≥85%, 净度≥98%, 含水量≤13%。

第二是要选用紧凑型品种。当前的玉米良种有两种类型:一是紧凑型, 二是平展型。实践已经证明, 紧凑型良种的增产潜力高于平展型。玉米高产田以采用紧凑型良种为宜, 这也是今后玉米良种向更高产迈进的发展趋势。

紧凑型品种之所以产量高, 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突出优点:茎叶夹角小, 叶片上冲, 通风透光好, 耐密性强, 适于高密度种植, 适宜的最大叶面积指数高, 总光合势大。由于源大, 制造的光合产物就多, 总干物质随之增加。另外, 紧凑型品种单位面积穗数多, 总粒数多, 由于库大, 贮积的养分也就增多。再加上经济系数提高, 因而容易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第三是要注意品种的生育期, 因地制宜选用良种。春玉米要选用生育期较长, 增产潜力较大的品种。

2 合理密植

2.1 改宽行为窄行种植

研究表明, 适当缩小行距, 增加种植密度, 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主要措施。据试验, 行距由100 cm缩小到66cm时, 增产5%~10%, 在一定范围内, 密度越大, 缩小行距的增产效果越显著。当选用紧凑型品种每公顷密度在2.25万~8.25万株时, 60~70 cm的行距对产量影响不大。由60 cm减少到30 cm或增加到80 cm时, 则分别减产11%和9%。

2.2 增加播种量

因为任何一个玉米品种都难保证l00%的发芽出苗, 一般在90%左右。如果按90%计算, 单粒点播缺苗率将是10%, 双粒点播缺苗率将是1%, 如果是3粒点播, 缺苗率将降至万分之一。其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 播种粒数应掌握为计划密度的2~3倍。

3 高产施肥

施肥在玉米增产诸因素中约占25%~30%的作用。玉米高产需从土壤吸收大量的营养元素, 玉米每公顷产9 000~10 500 kg, 需施入氮素144~201 kg, 磷素63~87 kg, 钾素142.5~199.5 kg。相当于每公顷需施入尿素300~450 kg, 过磷酸钙450~600 kg, 氯化钾300~375 kg。玉米施肥应掌握以下原则:基肥为主, 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 .化肥为辅;氮肥为主, 磷、钾肥为辅;攻穗肥为主, 攻粒肥为辅。

4 田间管理技术

4.1 去叶

在玉米苗长到5片叶时, 用刀片把第1片叶以上的植株全部割去, 并把第2片叶也用手摘除。因这时玉米苗的生长点还在土表以下, 所以去叶后第二天, 植株就会长出新叶。摘叶后的玉米比不去叶的茎秆粗, 稳长、秃尖减少, 可增产30%。

4.2 折尖

在玉米全田抽丝中后期, 在没有结棒抽丝的植株上部第2片与第3片叶之间用手折成折角, 但不能折断, 在折后4~5 d即结棒抽丝, 被折的茎节一般2~4 d可恢复原状。经实践, 用这种方法可使玉米空秆率由原来15%~40%降到2%~5%, 平均亩增产15~25 kg。

4.3 蹲苗

在玉米定苗后到拔节前玉米雄穗分化前进行蹲苗。具体做法是:在玉米苗期底墒较好的情况下, 采取控制灌水, 多次中耕, 扒根晒土措施, 促进根系向丛深发展, 并控制地上部徒长, 使玉米幼苗基部墩实粗壮, 有利于抗旱防倒伏。蹲苗指标应掌握玉米晴天中午叶片卷缩, 叶色深绿, 午后或傍晚叶片恢复伸展, 第二天早晨叶尖有水珠, 可不浇水;如果叶片下午至次日早晨仍不伸展, 叶尖也无水珠, 即应结束蹲苗, 土壤水分应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50%以上。

经过蹲苗的玉米植株, 茎秆粗壮, 根多、入土深, 拔节后生长迅速, 基部节间粗短, 气生根多, 雌穗出现较早, 果穗大而穗位低, 秃尖少, 籽粒多, 产量高。

4.4 去雄

在玉米雄穗刚抽出尚未散粉, 用人工按一定比例去掉部分植株的雄穗, 玉米去雄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增产措施。去雄后减少植株养分消耗, 把供雄穗开花的养分转移到雌穗, 并可兼治玉米螟。方法是:玉米进入抽雄开始的每天早上, 把刚抽出的雄穗拔掉。去雄的比例可采用隔行去雄, 或隔2行去2行, 也可采用同1行隔株去雄, 不管用什么比例去雄, 全田株数不超过30%~50%, 近地边几行不宜去雄, 以免影响授粉。

4.5 授粉

玉米进行人工授粉.可以满足果穗顶部迟出花丝的受精, 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 减少秃尖, 缺粒, 实现粒大饱满。增产幅度在8%~10%。具体方法是:当玉米开花抽丝期时, 在上午9~11时, 用一长绳两人拉着进行授粉, 或是做一丁字尺架, 在田间走动触动雄穗, 使之散粉, 保证迟出花丝授粉。可以隔天进行1次.在开花后期可每天1次, 进行3~4次, 即可满足授粉的要求。在抽雄、开花后及时去掉田间空株, 可增加光照强度, 减少郁蔽和水分、养分的消耗, 有利于增加粒重。

4.6 病虫草害防治

玉米单粒播种增产技术 篇7

关键词:玉米 单粒播种 增产 技术

2009年以来,随着玉米品种先玉335进入我县,玉米单粒播种技术也随之传 入我县。这一播种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改进我县的玉米播种方式,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单粒播种技术即是现代农业栽培的一次革命,也是科学栽培方式的发展方向。但是单粒播种要求高,操作严格,不是所有品种都能做到的。

1、玉米种子要实现单粒播种,必须具备的两个前提条件

1、1质量稳定的高质量种子:单粒播种必须使用发芽率高、发芽势强、纯度高杂质少的种子,一般来说,发芽率不能低于95%,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同时要把小粒、瘪粒、有霉变和虫蛀的粒全部挑选出来。把精选出来的好种子进行种子包衣,包衣剂必须药效持久且不易脱落。种子质量只有达到以上标准,播种后才能保证密度合理,出苗整齐,一播全苗,没有大小苗的现象。同时,种子质量稳定,才能确保农民买到真正的好种子。

1、2配套的播种机机械:要求使用单粒率高,多粒率低,株距均匀的播种机,而传统的播种机,播种量大,而且株距不匀,不能用于单粒播种。手工点播可以实现单粒播种,但是,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不适用于大面积播种。只有具备了精量播种机才能实现大面积的单粒播种,准确把握种植密度,把农民真正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

2、单粒播种的好处

2、1节省种子费用:传统的播种方式,每亩需种子2.5公斤左右,有的农民甚至3公斤以上。而采用单粒播种的品种,每亩只需要3800—4400粒种子大约1.2公斤即可,大大节约了种子费用,降低了玉米生产成本。

2、2减少间苗、定苗用工:单粒播种的品种播种后,一播全苗,密度合理,不用间苗、定苗,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作之苦,减少了生产用工。

2、3形成壮苗:单粒播种的种子,由于没有多余的种子争夺养分,所以更容易壮苗。

2、4控制合理密度:玉米要高產,密度是关键,单粒播种的品种,可以根据不同品种的特性,规定合适的株距和行距,实现株距均匀,行距一致,从而达到符合要求的合理的密度。

2、5产量高:单粒播种的品种,由于采用了单粒播种,密度合理,每一棵玉米生长、发育好,果穗均匀,所以才能获得较高的作物产量。

2、6有利于保证除草剂的药效:单粒播种后的玉米田,喷施过苗前除草剂后,由于不用间苗和定苗,减少了田间作业对除草剂药层的破坏,从而保证了除草剂的药效。

2、7提高经济效益:省种、省时、省工,减少投入,又增产,这就相应的提高了经济效益我县现有玉米种植面积1.2万公顷,如果有50%的玉米面积实行单粒播种,每年节省大约2.16万公斤的玉米种子,节省玉米种子制种田62亩,而且可以把大量的劳动力从繁重的间、定苗作业中解放出来。

3、玉米单粒播种增产的原因

3.1苗期整齐度好,决定后期整齐度好,保证高产量:由于单粒播种种子是经过精选,精细加工,精细包衣的,纯度、净度、发芽率都特别的高,这样以来幼苗出来以后,整齐度好,这个苗就壮。玉米有一个高产标志,即后期的整齐度越好,产量越高,只有苗期整齐度好后期整齐度才能好,产量才高。

3.2不间苗就不伤苗,苗壮产量高:过去的播种形式,由于苗多必须要进行间苗,间苗的时候就会伤及到留下的苗。散播种子当苗出来长到3—4个叶片,才能进行间苗、定苗,这些苗是靠吸收地里的营养长出来的,浪费了地力,苗多争水争肥易形成弱苗、小苗、黄苗。单粒播种技术不用间苗,也就是说幼苗能够正常生长,而且生长的更加健壮。

3.3空间适度,水肥集中,营养充足:和原来的散播相比使用单粒播种幼苗出来以后有足够的空间来吸收营养,这样以来由于营养充足,幼苗长的更加健壮,这也是单粒播种能增产的一个重要原因。

4.单粒播种的配套措施

4.1整地一般在深秋季节进行深翻或春季早春耕,耕翻深度一般在20—25,春季播种前应浅耕耱平,做到土壤平整、细碎、上虚下实,无大的土块。

4.2施肥春玉米施肥应坚持“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氮磷钾配施”的原则,肥量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来确定。一般施用优质的农家肥3000—4000kg\亩,二胺10—15kg,有条件的每亩可施入硫酸锌1—1.5kg。

4.3播种春播应在土壤5—10cm土层温度稳定在10℃时开始播种,我县大约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时要做到深浅一致、覆土一致、行距一致播种机作业速度要严格控制在4\h以内,防止漏播或重播。

4.4田间管理

4.4.1化学除草: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可采用乙草胺,异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莠去津、2、4—D丁酯或复配除草剂等进行封闭除草。玉米苗后除草剂可选用二甲四氯、百草敌、草净津、使它隆等,茎叶除草剂要避免在高温天气下使用。

4.4.2防虫:苗期注意防治小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为害,一旦发现有地下害虫,要用辛硫磷或毒死蜱等药剂灌根或在玉米苗周围撒毒土进行防治。

4.4.3中耕除草:根据土壤的板结情况及杂草多少确定中耕次数,一般应中耕2—3次以保证土壤疏松。中耕时间应掌握在庙后至大喇叭口期以前进行,不要伤苗断根。

4.4.4追施穗肥:大喇叭口期是玉米一生中需肥的重要时期和关键时期。追肥以速效氮为主(尿素20—25kg\亩)。追肥方式以开沟或穴施为宜。

上一篇:再生资源价格下一篇: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