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的防治

2024-07-15

玉米螟的防治(共11篇)

玉米螟的防治 篇1

摘要:通过3年对太原市阳曲县大盂镇大盂村的实地调查、分析, 总结了玉米螟的发生规律,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为防治玉米螟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以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螟,发生,防治

玉米螟 (Qstrinia furnalis (Guenee) ) 属鳞翅目, 螟蛾科[1]。又叫玉米钻心虫, 是一种世界性的大害虫, 在我国分布很广, 其食性很杂, 其中以玉米受害最重。2006—2009年对阳曲县的产玉米大镇———大盂镇大盂村进行了3年的预测预报及危害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

一是越冬幼虫基数调查。在每年的秋季收获后及翌年化蛹以前, 选择有代表性的玉米穗轴堆进行剖检。每点调查100~200株, 进行记载。根据越冬虫口密度、越冬死亡率, 推算出越冬基数。预测未来的发生程度, 并及时指导越冬期的防治。二是第1代发生期的预测。化蛹开始前在选存的秸秆中每3~5 d检查1次。每次剥查30~50头活虫, 一直进行到羽化完为止。根据化蛹初期、盛期及蛹期日数推断大田成虫发生初期、盛期。再根据产卵前期和卵期的长短, 估计产卵孵化的始期、盛期, 以便及时进行防治。由于越冬幼虫化蛹需要足够的湿度, 因此在调查时记载降雪、降雨的日数、数量。为了掌握成虫发生时期和数量, 系统积累资料, 预测发生趋势, 应设置黑光灯诱蛾, 每日记载成虫发生数量、性比及气象要点。三是卵量调查。在选择的玉米田块, 按对角线5点取样, 每点20株, 作出标记。每3 d检查1次, 逐叶观察。发现卵后立即记载, 并标一记号, 观察被寄生的情况后再抹去, 根据卵的孵化和数量决定防治时间和次数。四是幼虫为害调查。在玉米播种期、心叶中期、心叶末期、抽穗期、抽丝期、成熟期进行调查。采用5点取样, 调查100~200株, 分别计算百株 (穗) 虫数、花叶株率或蛀茎株率、虫穗率等。

2 发生规律

经过3年的调查, 发现玉米螟在阳曲县1年发生2代, 第1代发生在5—6月, 5月下旬开始产卵, 6月中旬达到盛期;第2代发生在7月, 7月上旬产卵, 中旬达到盛期。玉米螟的发生, 一是与湿度和降水密切相关[2], 阳曲县由于春季十年九旱, 所以第1代产卵少, 不利于蛹的发生和卵的孵化, 也不利于初孵幼虫的存活, 因此危害不大;二是与越冬基数和春播面积密切相关, 当温湿系数达到4以上, 虫口基数比常年大, 春播寄主作物面积小, 则发生严重;温湿系数在3以下, 虫口基数小, 春播寄主面积大, 发生就轻。第2代正值雨水充足时, 危害较重。但如果在成虫羽化和幼虫孵化期遇暴雨, 则可引起虫口大量死亡而减轻危害。

3 防治时间及标准

玉米的心叶末期和抽丝盛期是防治玉米螟的最适期。心叶末期的确定方法有2种, 一是用手捏玉米喇叭口内的基部, 能感觉到雄苞的前端, 但从喇叭口向内望不见雄穗苞时, 即为心叶末期。二是将喇叭口中尚卷成筒状的叶片拔出剖检, 如剥去4~5片叶后即见雄穗, 即为心叶中期;剥去2~3片叶后即见雄穗为心叶末期。抽丝盛期的决定方法是从抽丝开始, 每2 d调查1次, 抽丝株达到60%时, 就是抽丝盛期。心叶末期花叶株率达到10%时, 应进行全面普治, 不到10%可酌情挑治。如果心叶中期花叶株率超过20%或累计卵量百株超过30块, 除心叶末期必须进行1次防治外, 心叶中期应增加1次防治。

4 防治方法

在玉米螟的防治上, 应大力贯彻综合防治措施, 结合秸秆利用, 因地制宜地积极处理越冬寄主, 重点抓好玉米心叶末期颗粒剂防治, 对于2代螟为害严重的地区, 还应该进行穗期防治。同时, 要加强谷子、高粱等作物上的螟害防治, 以减轻危害, 压低虫源[3]。因地制宜地及时处理秸秆和杂草寄生, 对压低虫口密度、减轻田间螟害有重要作用。如秸秆还田、烧柴排队等, 烧柴排队即先烧有越冬虫源的秸秆, 后烧其他柴草。

生物防治上, 心叶期使用含0.5亿~0.7亿的活孢子白僵菌颗粒剂, 有较好的效果;在田间螟卵初期, 开始释放赤眼蜂, 每4 d放1次, 每次放蜂15万~30万头/hm2, 盛期可增加到45万头/hm2, 一般放蜂4次即可。在释放赤眼蜂的同时, 在玉米心叶期施用白僵菌或青虫菌的颗粒剂, 充分发挥蜂、菌的特长, 弥补其不足, 从而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4]。选用黑光灯诱杀和性诱剂诱杀的方法, 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果防治过早, 螟卵还没有孵化, 大量的幼虫未能钻入心叶丛, 不能充分利用喇叭口期消灭尽可能多的幼虫。玉米螟在玉米植株上的存活率与玉米的生育期有很大关系, 玉米愈小, 幼虫生存率愈低。因此, 早期产在植株上的卵块为害性远不如后期为害大, 过早防治没有必要。如果防治过迟, 玉米进入打苞期, 心叶丛中的幼虫大量潜入雄穗苞内, 此时再撒颗粒剂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降低了防治效果。药剂防治玉米螟的方法很多, 以心叶末期施用颗粒剂防治最为经济有效, 可以发挥兼治穗期螟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陕西农村学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0.

[2]董子梅.玉米螟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 2008 (11) :9-10.

[3]曹艳维, 张凤, 孙凤.玉米螟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3) :165.

[4]袁华, 于文霞.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J].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0 (4) :78.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篇2

关键词:玉米螟;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088-1

近年来,随着气候逐渐变暖,春季气温高、雨水足,再加上玉米密植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投肥量及给水条件不断提高,玉米螟繁殖迅速,对玉米产量影响日益加重。加之其发生规律对湿度比较敏感,尤其吉林省农安县 2010至2011年春季多雨高湿,致使虫害连续两年多发,保守估计使当年玉米减产20%-25%。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的气候环境适合玉米螟存活、繁殖,一般每年可发生1-2代,第一代幼虫主要危害植株芯叶和刚刚分化的雄穗,造成植株中上部叶片有虫孔、茎秆折断或折蓼,从而影响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和散粉;第二代主要危害花丝和果穗,造成缺粒、霉变而减产。玉米螟对玉米植株本身危害是直接的,而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是间接的。它是通过蛀茎、蛀穗、折蓼的方式来危害植株的。

1 玉米螟的危害特点

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植物秸秆中越冬,次年5-6月化蛹羽化。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6月中下旬喜欢在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幼虫孵出后,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分爬行,开始为害。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迁邻株,形成转株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时段:

1.1 8-10片叶刚刚孵化的玉米螟幼虫在植株内横向蛀食呈卷曲状态的芯叶嫩叶,使玉米芯叶出现虫孔和残留粪便;大约一周左右,随着植株的生长,被害叶片展开,在叶片中上部会看到很规则的呈横向排列的虫孔;如果危害严重,致使芯叶因蛀孔太多而无法展开,雄穗也不能正常抽出。

1.2 大喇叭口期 由于玉米螟的幼虫还处于幼龄期,并有取食嫩叶的习惯,它们会随着植株的生长而集中到植株上部,而此时玉米幼嫩雄穗已经形成,幼嫩穗苞内未抽出的玉米雄穗正是幼虫的取食对象。即使玉米雄穗抽出,大部分幼虫也开始钻蛀雄穗柄和雌穗以上的茎秆,造成茎折和折蓼,严重影响了雄穗散粉和植株生长,致使相邻植株雌穗因得不到花粉而造成“瞎米”和“半拉瓢”。

1.3 孕穗期 雌穗孕穗吐丝时,玉米螟幼虫自雌穗节及其上下几节蛀入,造成雌穗下茎折伏或穗上部茎折。

1.4 果穗籽粒形成期 蛀穿穗柄,致使果穗吊垂(耷拉掉)或脱落。蛀空穗轴,啃食果穗顶部籽粒,引起收获期掉粒及引起穗腐病。

整个危害期内,玉米螟钻蛀植株茎秆,破坏疏导组织,使养分水分无法正常运行,上部叶片因缺乏养分而使叶绿素无法形成,进而叶片失绿变成紫红色,植株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影响养分合成;雄穗散粉之前因为害虫的钻蛀造成蓼茎折断,会大大减少相邻植株的授粉,形成瞎米;后期蛀穗,不但使果穗籽粒减少,还会引起穗腐病,穗柄折断后还会形成“耷拉吊”,减产的同时也严重的影响了果实的品质。

2 主要防治方法

2.1 群防群治

2.1.1 生物(赤眼蜂)防治法 赤眼蜂属于卵寄生蜂,成蜂体长不到1毫米,它主要以玉米螟虫卵做为其产卵寄主,孵化出的赤眼蜂幼虫又以玉米螟卵液为食物,使玉米螟虫卵无法孵化,利用赤眼蜂这一生物特性来人为的孵放赤眼蜂,以达到消灭玉米螟虫卵的目的。主要防治第一代玉米螟的发生危害,优点是不污染环境,缺点是技术要求强,需要当地植保部门准确预测预报并且对气候要求较为严格。

放蜂时间:根据虫情调查而定,一般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时,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应释放两次。放蜂量:每大亩(1000㎡)2.0万头,第一次释放0.9万头,第二次释放1.1万头。 释放方法:田间每20米*20米设置一个放蜂点,在放蜂点,选一棵玉米植株中部叶片,将叶片中间撕开一半,向下卷成筒状,然后用牙签或其他的东西将蜂卡卵粒朝下别在圆筒内即可。

2.1.2 高压汞灯防治法 该方法是一种物理防治措施,是据玉米螟成蛾的趋光性,在村屯附近的玉米秸秆集中区附近的开阔地,架设高压汞灯,一般每屯1-2盏,灯下修直径1.2米左右的捕虫池,池中放水并放洗衣粉50克。灯距水面15厘米。开灯时间为6- 7月,天黑开灯,天亮闭灯。

2.1.3 性诱剂防治法 就是用雌虫性诱剂制成诱芯,用盛具装水,水中加少量洗衣粉,每亩1盆,将诱芯离开水面挂上,设在草荒地、地隔子、豆地、成虫交尾的地方,架设时间为6-7月。

2.1.4 白僵菌防治法 白僵菌是一种寄生性真菌,一旦接触玉米螟幼虫就可以把它当做寄主而迅速扩繁,致使玉米螟幼虫因失水变得通体僵硬而死亡。可用它做封垛与田间撒颗粒剂方法防治玉米螟。封垛有两种方法:

一是在秋季堆放玉米秸秆时施菌土,每立方米用菌土1公斤,菌土系菌粉与细土按1:10比例制做。二是在五月中旬到六月中旬用喷粉器喷粉封垛,每立方米用菌粉0.1公斤。

以上所述方法需要以县域为单位统一时间且全体农民协同防治,由于还有大部分农民意识不到其重要性而影响效果,尤其在大面积防治玉米螟方面,应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农民对玉米螟防治的积极性,并严格按技术要求实施。

2.2 个体防治(谁防谁受益)

主要是在以下时间段完成:

(1)在6月中旬,用白僵菌颗粒剂、甲拌磷颗粒剂或呋喃丹颗粒剂每亩2公斤,于玉米喇叭口期撒施于以玉米心叶为主的整个植株上。

玉米螟的发生及防治 篇3

关键词:玉米螟,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玉米是辽西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玉米螟是玉米主要害虫, 正常年份玉米受害株率高达30%左右, 减产10%, 严重发生时, 被害株率高达90%, 减产30%左右。近年来, 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 玉米螟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所以对此清醒研究和总结, 搞好相关的科普宣传, 让广大农民了解和掌握农业科学知识, 是保证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 意义非凡。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 危害玉米时, 除根部外, 整个植株都受其害, 直接危害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 影响养分输送, 致使玉米籽粒灌浆不满而减产, 特别是茎秆被蛀后, 易遭风折, 减产尤甚, 一般减产10%左右, 严重者达30%~50%, 是一种严重的隐性灾害, 必须提前预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一、危害症状

在玉米心叶期, 初孵幼虫群集在心叶内, 取食叶肉和上表皮, 被害心叶展开后形成透明斑痕, 幼虫稍大后, 可把蜷着的心叶蛀穿, 故被害心叶展开后呈排孔状。玉米抽雄后, 幼虫蛀入雄穗轴并向下转移到茎内蛀害。在玉米穗期, 幼虫除少数仍在茎内蛀食外, 大部分转移到雌穗危害, 取食花丝和幼嫩籽粒, 故玉米心叶末期, 幼虫群集尚未转移前, 为药剂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

二、发生规律

玉米螟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谷子、高粱等植物的秸秆、穗轴和根茬内越冬, 成虫多于夜间羽化, 于日落后至午夜前活动, 飞翔力、扩散力和趋光性强, 羽化2天后产卵在玉米、谷子、高粱叶被靠中脉处, 幼虫有趋糖、趋湿、趋光性, 所以多选择玉米植株当时含糖量相对较高, 组织比较幼嫩, 便于潜藏而较阴暗潮湿的部位取食为害。

三、综合防治

玉米螟的防治, 应遵循: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原则。

于越冬幼虫羽化以前, 处理玉米、高粱、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茎秆, 消灭越冬虫源;种植诱杀田;选育抗虫品种。

1. 农业防治

选择抗病品种种植;重点抓好越冬玉米秸秆的处理工作, 在成虫羽化前的冬春季节用轧、铡、沤、烧等方法处理玉米秸秆和穗轴, 消灭越冬虫源, 压低虫口数。

2. 生物防治

(1) 放赤眼蜂的时间为当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 后推10天为第一次释放期, 间隔5~7天再放第二次。放赤眼蜂, 每亩设置一个示范点, 在释放时还要根据风速, 风向设置点位, 如风速大时, 应在上风头适当增加布点和释放量, 下风头可适当减少。每亩放1万~3万只, 在始卵期施放, 每天1次, 共3次。

(2) 施用苏云金杆菌, 在心叶末期前35天每亩用100亿活芽孢悬浮剂100~150毫升加水10千克或拌潮沙土10千克灌心叶, 每1千克灌100株, 隔10天后进行第二次施药。

(3) 成虫发生期, 用黑光灯、高压汞灯等诱杀玉米螟成虫, 把灯设置在开阔地, 每亩设8~10盏即可。

(4) 心叶末期投撒白僵菌颗粒剂, 具体方法为每亩用白僵菌粉250克, 拌5千克细沙土制成颗粒剂, 在玉米心叶末期时, 投入心叶中。

3. 化学防治

(1) 防治适期为卵孵高峰期, 防治指标为心叶末期花叶率达10%时, 玉米大喇叭口期, 正值玉米螟卵孵化盛期, 采取灌心防治, 可有效降低一代幼虫危害, 防治药剂有, 每亩用乐斯本或锐劲特颗粒剂加35千克细沙充分搅拌均匀后, 进行灌心, (施颗粒剂时可在塑料瓶盖上烫几个小孔, 将药装入瓶中, 拧紧瓶盖, 每株点施一下, 将药剂点施于玉米心叶内) ;1%杀螟粒颗粒剂每亩用药4千克掺细沙酌量灌入玉米喇叭口内;用2.5%敌百虫颗粒剂或1.5%辛硫磷颗粒剂每1千克施500~600株;用90%晶体敌百虫1500~2000倍液灌心叶, 每1千克药液灌100株;用5%丙硫克百威颗粒剂每亩用23千克穴施。

(2) 穗期防治主要采用灌穗或喷雾方式。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每1千克药液灌雌穗100个。每亩用40%辛-甲-三氟氯氰乳油50~70毫升或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50毫升, 加水50千克喷雾。

参考文献

玉米制种田病虫草害的防治方案 篇4

今年由于气候异常的影响,玉米同期生长与往年相比晚10—15天,为了加强水肥管理,预防秋后的自然灾害,我公司今年在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前提下,总结分析了近年来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引进和筛选了正规专业生产厂家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一些含量高、剂型先进的中微量元素肥料在不同时期、不同剂量、不同土壤质地上进行了多点试验示范,并结合厂家在其他地区的试验数据和成功经验提出以下方案,仅供种业参考。不到和不足之处还望提出宝贵意见。

一、制种田虫害的防治

1、玉米田早期害虫的防治

方案一:约在6月初用张掖新大弓生产的规格为300毫升×20瓶40%氧乐果和西安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100×40瓶2%阿维菌素1瓶混配,同时加英国欧麦思农用流体有限公司生产的70%高纯度、具有超微悬浮性能的禾丰锌4袋(2袋,亩)叶面喷雾2亩地(每亩喷30公斤稀释后的药水)。可在有效防治玉米螟、红蜘蛛的卵、幼螨的同时可补充“锌”元素,有效预防玉米幼苗期由于缺锌而导致“花叶条纹”等生理性病害。

即:40%氧乐果(300毫升)+2%阿维菌素(100毫升)+70%禾丰锌(4袋)+仙露(每喷雾器1袋)

方案二:在苗期如果由于低温、除草剂药害、肥害等造成黄苗、僵苗、小苗在防治红蜘蛛:玉米螟等同时加德国阿格福莱生物技术股

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碧护和英国欧麦思农用流体有限公司生产的海绿素,可有效防治苗期生理性病害,同时达到苗期根系发达、茎杆粗壮、叶片肥厚、叶色浓绿抗逆性和抗倒伏能力增强。

即:40%氧乐果(300毫升)+2%阿维菌素(100毫升)+碧护(1袋)+海绿素(1袋)+仙露(每喷雾器1袋)

注意:在防治时一定要将四周田埂的杂草进行喷药处理,尤其对相邻的麦田、果园要加大剂量进行至少2次处理。以便切断病虫害的传播途径。

2、玉米田中期害虫的防治

约在7月上旬用张掖新大弓生产的规格为300毫升×20瓶40%氧乐果和西安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规格为100×40瓶2%阿维菌素1瓶混配,同时加意大利SCL公司生产的聚合硼酸钠盐≥99%且纯硼含量21%禾丰硼4袋(2袋/亩),并和新加坡润新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含量99%磷钾动力4袋(20克/袋)混配叶面喷雾2亩地;或加德国阿格福莱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碧护和英国欧麦思农用流体有限公司生产的海绿素。在防治红蜘蛛、蚜虫危害的同时加“硼”元素和“天然海藻”除了能满足水肥临界期——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的高水肥的需求,还能提高花粉质量、有效遏制花粉败育而导致的花米棒和秃顶率高等减产因素,同时还能促早成熟5—7天,从而减轻今年异常气候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损失。

即:(1)40%氧乐果(300毫升)+2%阿维菌素(100毫升)+21%禾丰硼(4袋)或99%磷钾动力+仙露(每喷雾器1袋)

a或(2)40%氧乐果(300毫升)+2%阿维菌素(100毫升)+碧护(1袋)或海绿素(1袋)+仙露(每喷雾器1袋)

3、后期:根据田间的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进行防治。一般在抽雄后用40%氧化乐果(300毫升×20瓶)加西安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2%阿维菌素(100×40瓶)一瓶与4袋禾丰硼(2袋/亩)混配叶面喷雾2—3亩地。

二、制种田病害的防治

随着玉米制种面积的不断扩大,品种的繁多,玉米瘤黑粉和丝黑穗病、顶腐病、霜霉病、叶斑病等危害日益严重,给制种公司和农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1、玉米瘤黑粉、丝黑穗病的防治

该病害属于种传和土传真菌性病害,玉米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在防治时要做到种子处理、苗期预防、后期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第一、种子处理:在播种前用先正达生产的3%敌委丹悬浮种衣剂按1:330的药种比加适量水对玉米亲本进行包衣处理,根据该种衣剂较强的内吸性、传导性、长效性可有效防治玉米黑粉病菌的厚垣孢子在种子和土壤上的侵染途径。

第二、苗期预防:在玉米拔节后用三唑类杀菌剂叶面喷雾处理。

(1)如用西安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40%信彩可湿性粉剂8克加15公斤水(1亩2袋两用喷雾器水约30公斤)和每喷雾器1袋仙露;

(2)如用济南绿德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300毫升×20瓶20%三唑酮乳油加2袋仙露兑水60公斤用2亩地;

(3)河北省石家庄三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1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1袋加1袋仙露兑水30公斤,或用四川川安化工厂生产的45%石硫合剂晶体按3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处理;

第三、后期控制:在玉米大喇叭口器到抽雄造成人为的伤口后用西安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40%信彩可湿性粉剂8克加袋仙露兑15公斤水(每袋8克(1亩2袋两喷雾器水约30公斤)或3%敌委丹悬浮种衣剂每亩60克加1袋仙露进行叶面喷雾处理。

2、顶腐病

该病是有串珠镰孢霉亚黏团变种和细菌侵染的病害,在玉米拔节到小喇叭口器用先正达生产的总有效成分62.5克/升亮盾(精甲·咯菌腈)1000~1500倍液加西安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100克装的20%叶枯唑每亩1袋或1000万单位的农用链霉素再加1袋仙露进行叶面喷雾处理。

3、茎基腐病

该病是由镰孢霉和腐霉菌侵染,在玉米茎基部节间出现形状不规则的褐色病斑,纵向扩展,且病部发软、组织腐烂的真菌性病害。防治还是要以“预防为主”,主要还是用先正达生产的总有效成分62.5克/升亮盾(精甲·咯菌腈)1000—1500倍液加德国阿格福莱农林环境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克包装的碧护1袋和1袋仙露进行喷雾处理。

4、大、小叶斑病

该病是玉米常见的真菌性病害,防治不及时将会在叶片上形成密

密麻麻的大小斑点,造成叶片早衰而导致减产。防治时用西安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70%上托、58%佳雷或75%百安宁和每亩1 50克每喷雾器加1袋仙露兑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处理。

5、霜霉病

该病目前在制种田发病较少,在大田中发病较普遍,特别是郑单958杂交种在大田中发病率较高。防治时首先注意在在灌头水时不要太深,尤其是小麦玉米带田和通风不良的低洼地不要将水灌入心叶内。农化防治时用西安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69%法利安每亩100克每喷雾器加1袋仙露兑水3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处理。

三、玉米田草害的防治

第一、播前土壤处理用德州祥龙生化有限公司生产的50%异丙草莠150—200克(1瓶2亩地,兑水60公斤)进行播前土壤处理可有效防治玉米田稗草、狗尾草、牛筋草、藜(灰条)、扁蓄(铁芯草)、蘩枝苋(野鸡冠花)等一年生杂草。

第二、在玉米苗期(4.5叶期)用德州祥龙生化有限公司生产的40%耘杰悬浮剂每亩150—200毫升加1袋仙露,兑水30公斤在杂草上进行叶面喷雾处理。可有效防治玉米田稗草、狗尾草、牛筋草、藜(灰条)、扁蓄(铁芯草)、蘩枝苋(野鸡冠花)等一年生杂草

建议一:在每期防治病虫害时每喷雾器(15公斤药水)加1袋美国DE公司生产的有机硅助剂“展透”、美国菲蓝公司生产的有机硅助剂“仙露”或西安标正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硅助剂猛硅可增强农药的展拓性、渗透力和附着力,达到正面喷药背面杀病虫的效果并

且喷药后0.5小时内遇雨天不用重喷,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减少用水量,减轻农户的劳动强度。

建议二:结合灌头水追肥,在追氮、磷、钾肥的基础上每亩各加1—2袋加意大利SCL公司生产的大粒硼和大粒锌(每袋200克),能促进作物生长整齐,缩短生长周期,促进成熟。

酒泉凯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人:马铭薛治军

联系电话:******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原则及措施 篇5

关键词:玉米螟;化学防治;越冬寄主

中图分类号: S435.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4-30-1

1 玉米螟灾害的影响

2012年前郭县玉米螟发生较为严重,春季调查结果表明玉米螟幼虫百秆存活数平均达到165头,较上一年度增加51头。而于7月15日、25日、8月5日分三次调查的5個乡(镇)30块地、3000株玉米,结果显示,被害1968株,平均百株被害65.6株,其中花叶74.1株,蛀茎21.3株,折雄率17.5%,雌穗下折茎16.4%,百株有活虫186头。玉米螟大发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一般减产都在5%以上,严重地块接近20%。

2 玉米螟危害主要表现

(1)幼虫钻入心叶内啃食叶肉,只留表皮,影响叶片光合作用。

(2)穗期蛀食雌穗、嫩粒,啃食花粉导致雌穗发育不良,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造成空秆,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3)虫蛀后形成的伤口,也成为其他病害侵入的途径,如容易引发玉米穗腐病,导致玉米霉烂,使品质、产量下降。

(4)幼虫由茎秆和叶鞘间蛀入茎部,取食髓部,使营养和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还使茎秆中空遇大风容易折断。影响籽粒成熟及后期正常收割,这部分损失更大。

3 造成玉米螟危害逐年扩大的原因

(1)对玉米螟危害的重视不够。有人认为小虫子祸害小,不值得防范。其实玉米螟危害不仅仅是虫子啃食植株,还会传播病害、造成倒伏、影响花粉受精等,不可小视。

(2)玉米螟属于钻蛀性害虫,防治较为困难。一般防治时期6月下旬~7月上旬,此期间田间一般植株多较为高大、空间郁闭,不好打药防治。

4玉米螟的防治原则

近几年来前郭县农民防治玉米螟,仅限于使用国家免费发放的赤眼蜂卡(生物防治)这一项,而且覆盖面又少,没形成连片防治。有时放蜂时间和玉米螟羽化时间错位。没采取群防群治及其他配合措施,防虫效果已不太理想,导致玉米减产较重,建议玉米螟防治应贯彻综合防治的原则,

(1)坚持秋冬消灭越冬虫卵;

(2)诱杀螟成虫;

(3)及时防治初龄幼虫。采取这三道防线紧密结合的方法。因地制宜,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合理配套实施。必要时加强化学防治。

5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措施

(1)要群防群治。防治玉米螟最重要的是群防群治,据资料显示一代螟虫以越冬寄主秸秆集中场所(村落的秸秆垛)为中心的4公里半径范围(约7.5万亩)活动,二代螟蛾93%以上可以在2公里半径范围飞行扩散。鉴于目前玉米螟越冬卵基数多,孵化后飞翔范围广,所以仅各个农户单防单治,根本无法达到防治玉米螟的目的。必须广泛宣传群防群治,坚强预测预报,及时准确领导广大农民进行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2)处理越冬寄主。重点抓住压低越冬虫源基数,处理越冬寄主。即在越冬代化蛹前,把主要越冬寄主作物的秸秆处理完毕。如沤肥、用作饲料、燃料等,可消灭虫源,减轻一代螟虫为害;留作柴草的秸秆用白僵菌粉封垛,以菌治螟。在早春越冬幼虫开始复苏化蛹前,对残存的秸秆,逐垛喷撒白僵菌粉封垛。将白僵菌粉剂装入背负式机动喷粉机内,然后用木棍在玉米秸秆垛内每平方米捣一个洞,再将喷粉机的喷粉管插入洞内,启动喷粉机,直至秆垛的对面冒出“白烟”即停喷,再喷第二个位置。如此重复直到全垛喷完为止。每立方米用菌粉0.5斤左右。最后将整个秸秆垛周围用喷粉机再系统喷一遍。还可以利用玉米螟成虫的趋光性,在村屯边的开阔地设黑光灯诱杀成虫。或用性诱剂诱杀成虫。方法简单又无公害。

(3)化学方法防治。在玉米心叶期,一、二代初孵幼虫分别在玉米心叶内取食为害时,施用颗粒剂。1%辛硫磷颗粒剂、3%广灭丹颗粒剂,用量每亩1~2公斤,使用时加5倍细土或细河沙混匀撤入喇叭口。也可选用0.1%或0.15%功夫颗粒剂,拌10~15倍煤渣颗粒,每株用量1.5克。此外也可用50%辛硫磷按1∶100配成毒土,每株撒2克。也可在玉米心叶期,用20%杜邦康宽3000倍喷打,防治方法简单效果较好。发生严重时,可在第一次施药25天后对准喇叭口再喷一次,防效特别好。

前郭县玉米面积157万亩,初步估计仅玉米螟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约7850万公斤,经济损失约1413 万元。防治玉米螟危害刻不容缓,虫口夺粮已势在必行。只有加大宣传,增强农民群防群治的意识,把工作做实做细,才能逐步降低玉米螟的危害,实现多打粮,增产增收。

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篇6

一、玉米螟特征及危害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 是世界性分布的害虫, 属鳞翅目, 草螟科。我国除青藏高原玉米产区未见报道外, 其他省区均有发生。为害玉米的主要有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两种。山西省主要为害的是亚洲玉米螟。

1. 玉米螟虫主要形态特征

(1) 成虫雌蛾体长10~13 mm, 翅展24~35 mm, 黄褐色, 翅基2/3处有棕色条纹及一条褐色波纹, 外侧黄色锯齿状线, 向外有黄色锯齿状斑, 再外有黄褐色斑。雄蛾比雌蛾略小, 黄褐色, 前翅呈暗褐色, 内横线波纹状, 外横线锯齿状, 有褐色带与外缘平行, 缘毛内侧褐色, 外侧白色;后翅呈淡褐色, 中央有一条浅色宽带, 近外缘有黄褐色带, 缘毛内半淡褐色, 外半白色。

(2) 卵椭圆形, 直径约1 mm, 一般30~40粒粘在一起, 排列成鱼鳞状, 初产乳白色, 半透明, 后转黄色, 表面呈网纹, 有光泽, 孵化前卵粒中央呈现黑头。

(3)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20~30 mm, 头和前胸背板深褐色。体背淡灰褐色或淡红色, 有3条纵线, 中央一条明显, 半透明。

(4) 蛹纺锤形, 黄褐色至红褐色, 雄蛹长15~16 mm, 雌蛹长18~19 mm。腹部末端呈现棘状延长, 端部有5~8根钩刺, 缠连丝线1束, 粘附于虫道蛹室内侧。

2. 玉米螟虫对玉米的危害

初孵幼虫先聚集在卵壳附近取食卵壳, 后四处爬行或吐丝下垂, 借风传播到邻近植株为害。喇叭口期 (一代) 的幼虫孵化后, 群集于玉米喇叭口内, 并取食危害未展开的幼嫩新叶。被害新叶展开后, 呈现许多横排小孔, 造成“花叶”, 这是新叶期被害的明显症状。老熟幼虫钻蛀茎秆, 造成茎秆折断。雌穗开始吐丝时, 二代幼虫孵化后会集中在玉米花丝上取食, 进而取食幼嫩的籽粒。幼虫长到4龄后开始钻入茎秆和果穗、雌雄穗穗柄, 在其中蛀孔取食, 造成风折、早枯、缺粒、瘦瘪等现象。嫩粒被取食危害后, 会造成籽粒缺损霉烂, 品质降低。

二、发病规律

玉米螟虫的发生与虫源基数、气候条件、天敌数量等有密切关系。气候变化与亚洲玉米螟的发生密切相关, 较高的湿度有利于成虫产卵为害;卵期干旱, 玉米叶片卷曲, 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 危害较轻。一般虫源基数越大, 下代发生的程度就越重。玉米螟喜中温高湿, 一般气温为15℃~30℃、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 有利于玉米螟的生长发育。玉米螟天敌种类较多, 特别是赤眼蜂, 如果赤眼蜂发生期越早、数量越大, 对玉米螟的控制作用也越强, 虫害造成的损失也越低。

山西省春玉米以防第1代为主, 夏玉米以防第2代为主。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越冬, 次年5月下旬开始化蛹, 6月中旬为化蛹盛期和第1代成虫出现初期, 成虫盛期在6月下旬。第1代卵盛期为6月末—7月初, 卵期4~5 d。7月初为卵孵化盛期。第2代成虫在7月下旬开始出现, 8月上旬开始危害高粱和玉米等作物。

三、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

(1) 处理越冬寄主, 压低虫源基数即在越冬后玉米螟化蛹 (时间大约在5月25日) 前, 把主要越冬寄主作物的秸秆残茬处理完毕。这样做可消灭虫源, 减轻一代螟虫为害。

(2) 推广高产、优质的抗螟玉米品种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着很大区别, 预防玉米螟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 这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方法。较常见的抗病品种有郑单958、强盛16号等。

2.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技术也是防治玉米螟行之有效的办法。目前, 比较成熟的措施如下。

(1) 白僵菌封垛根据玉米螟越冬后, 化蛹时爬出洞外补充水分的特性, 将白僵菌施入秸秆垛内。封垛方法有两种。一是喷液法, 即:每1 m3玉米秸秆用含量为300亿孢子/g的白僵菌7 g, 兑水0.5 kg, 每1 m3一个喷液点;二是喷粉法, 即:每1 m3玉米秸秆用含量为300亿孢子/g的白僵菌7 g, 兑滑石粉0.5 kg均匀混合后, 视形状大小, 在玉米秸秆 (或茬) 垛的茬口侧面用木棍向垛内捣洞0.5~1 m, 将机动喷粉机的喷管插入洞中加大油门进行喷粉, 直至垛顶冒出白烟为止。每1m31个喷粉点。

(2) 田间释放赤眼峰放蜂时间根据预测预报确定玉米螟发生期, 掌握在玉米螟产卵期, 蜂蛹后期释放。放蜂量和次数根据螟虫卵量确定。一般释放1万~2万头/0.067 hm2, 分2次释放;在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 选择寄生力和适应性强的优良赤眼蜂种。 (2) 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 后推10 d为第1次放蜂时期, 间隔5 d放第2次。 (3) 将蜂卡挂在放蜂点玉米茎秆中部叶片的背面。傍晚时放蜂, 减少新羽化的赤眼蜂遭受日晒的可能性。 (4) 赤眼蜂只能飞10 m左右, 放蜂点一般掌握在30~90点/hm2, 每1 hm2地放蜂量15万~30万头。

(3) 生物药剂灌心叶一种方法是每0.067 hm2用1 g含500亿孢子的白僵菌粉20 g, 用适量水稀释后与1.5~2 kg细河砂混拌均匀, 晾干后灌心叶。另一种方法是用量150 m L/0.067 hm2BT乳剂, 兑适量水, 然后与1.5~2 kg细河沙混拌均匀, 晾干后灌心叶。以上2种生物颗粒剂应随拌随用, 于玉米大喇叭口初期撒入玉米芯叶内。注意中午阳光太强时不宜施药。

3. 物理防治措施

(1) 实行秋翻、春耙或精细旋耕推广秋翻、春耙作业, 可在整地的同时机械地杀死部分玉米螟越冬代幼虫。

(2)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在村屯四周间隔100 m安灯1盏, 从玉米螟羽化始期开始, 本地区一般在6月5日开灯到7月5日结束, 根据本地区玉米螟化蛹羽化进度确定开灯时间, 开灯1个月。具体开灯时间每晚8时开灯到次日晨4时闭灯。

4. 玉米螟的性信息素防治一代玉米螟

玉米螟性诱剂是利用玉米螟雌蛾性成熟后放出来的激素引诱雄蛾前来交配的一种化学物质。现在应用的人工合成聚乙烯为载体制成的管状诱芯。具体使用方法是以直径为33 cm以上的水盆作诱捕器, 即诱捕器用粗铁丝做成30 cm圆圈, 用塑料膜自制的水盆。使用时用3根木杆支架在田间, 盆面与地在间距为1.2 m, 盆内倒入清水, 水面距盆沿2 cm, 为增加黏着性, 防止诱获的雄蛾脱逃, 盆内加入少许洗衣粉。每个盆中在悬挂1枚用细铁丝做好的诱芯, 水盆要固定在三角架上, 昼夜挂在田间, 一般每1 hm2设15~23个诱捕点。

5. 化学防治

玉米螟的危害及防治技术 篇7

玉米螟初孵幼虫危害玉米嫩叶, 取食叶片表皮及叶肉后即潜入心叶内蛀食心叶, 使被害叶呈半透明薄膜状或成排的小圆孔, 称为花叶;玉米打包时幼虫集中在苞叶或雄穗包内咬食雄穗;雄穗抽出后, 又蛀入茎杆, 风吹易造成折雄;雌穗长出后, 幼虫虫龄已大, 大量幼虫到雌穗上为害籽粒或蛀入雌穗及其附近各节, 食害髓部破坏组织, 影响养分运输使雌穗发育不良, 千粒重降低, 在虫蛀处易被风吹折断, 形成早枯和瘪粒, 减产严重。

2 形态特征

2.1 成虫

玉米螟成虫体长13~15 mm, 体黄色 (雌) 或黄褐色 (雄) , 前翅内横线呈暗褐色波纹状, 外横线呈暗褐色锯齿状。

2.2 卵

玉米螟卵块由20~60卵粒呈不规则鱼鳞状排列, 单粒卵椭圆形扁平, 出产时乳白色 (似蜡滴) 渐变淡黄色, 虫卵孵化前中央有黑点 (俗称黑头卵) 。

2.3 幼虫

玉米螟幼虫初孵时体长1.5 mm, 头壳黑色, 体乳白色半透明, 老熟幼虫体长20~30 mm, 头壳棕黑色, 体背毛片明显。

2.4 蛹

玉米螟蛹15~19 mm, 纺锤形、黄褐色、体背密布细小波状横纹, 臀刺黑褐色、端部有5~8根向上弯曲的刺毛。

3 生活习性

玉米螟成虫有昼伏夜出的习性, 白天躲藏在杂草、作物间, 夜晚飞出活动, 飞翔能力强、有趋光性。成虫寿命5~10 d, 喜欢在离地50 cm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 一个雌虫可产卵350~700粒, 卵期3~5 d。幼虫多在上午孵化, 幼虫孵化后先群集在卵壳上, 有啃食卵壳的习性, 1 h左右开始爬行分散、活泼迅速、行动敏捷, 被触动或被风吹即吐丝下垂, 随风飘移而扩散到临近植株上。幼虫有趋糖、趋触 (幼虫要求整个体壁尽量保持与植物组织接触的一种特性) 、趋湿、背光4种习性。

4 发生条件

4.1 越冬基数

一般幼虫越冬基数大的年份, 田间卵量和被害率高。如果百杆越冬活虫量在50头以下, 那么来年受灾发生较轻;在50~100头受灾发生中等;在100头以上幼虫死亡率在10%以下受灾发生较重。

4.2 气候条件

温度和湿度影响玉米螟最大, 玉米螟各虫态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在60%以上。在玉米生长期间温度可以达到要求, 这时各地玉米螟发生数量常与当地湿度和降水有密切关系。

4.3 天敌

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 其中对玉米螟抑制作用最大的是赤眼蜂, 此外一些病原微生物如白僵菌, 捕食性天敌如瓢虫、步行虫、草蜻蛉等也对玉米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 天敌的数量是玉米螟发生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4.4 抗虫品种

不同品系的玉米对玉米螟抗性强弱不同, 玉米螟发生强弱也不同。近年研究抗螟玉米品系在心叶期的心叶中含有抗螟素, 抑制初龄幼虫的发育, 甚至引起死亡。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心叶期抗虫新品种, 对减轻心叶期螟害起到重要作用。

5 防治技术

5.1 处理秸秆, 消灭越冬虫源

玉米收获后将有虫的玉米秸秆用作燃料或铡碎沤肥。这样可以消灭越冬幼虫, 减少来年玉米螟发生数量。

5.2 选用和培育抗螟新品种

栽种玉米时, 尽量选择抗玉米螟性较高的优良品种, 如:元华116 (国审玉2009002) 、中农大4号 (国审玉2009008) 等品种, 提升作物的抗性。同时积极开展杂交育种, 培育抗螟新品种。

5.3 灯光诱杀成虫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 在玉米螟发蛾始盛期设置高压汞灯和水池捕杀玉米螟成虫,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成虫产卵数, 减少玉米螟幼虫数量, 防止玉米螟虫害的发生。

5.4 生物防治

利用赤眼蜂、白僵菌等对玉米螟抑制作用大的天敌来消除玉米螟, 减少玉米虫害的发生。

5.5 药物防治

部分菊酯类、有机磷类杀虫剂对玉米螟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可以降低虫害的发生, 如:氯氰菊酯、辛硫磷等。

5.6 性信息素利用

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 篇8

1 玉米螟的特点及危害规律

1.1 玉米螟的生长及外形特点。

玉米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 它的生长分为四个时期, 分别是卵、幼虫、蛹、成虫。虫卵时期的玉米螟, 呈扁平椭圆形, 以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 常呈鱼鳞状排列, 初为乳白色, 渐变为黄白色, 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 ;幼虫时期其体长25毫米左右, 圆筒形, 头黑褐色, 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 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 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 前后各两个;到了蛹的阶段, 其体长为15~18毫米, 黄褐色, 长纺锤形, 尾端有刺毛5~8根;成虫时期, 外表为褐色, 雄蛾体长10~13毫米, 翅展20~30毫米, 体背黄褐色, 腹末较瘦尖, 触角丝状, 灰褐色, 前翅黄褐色, 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 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 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 色较浅, 前翅鲜黄, 线纹浅褐色, 后翅淡黄褐色, 腹部较肥胖。

1.2 玉米螟的主要危害。

亚洲玉米螟俗称钻心虫, 主要危害玉米、高粱和谷子等农作物。随着近年玉米种植面积扩大, 新品种生育期拉长, 种植密度增加以及气候等原因的影响, 玉米螟呈现逐年严重的趋势。在我国, 除新疆等西北地区有欧洲玉米螟分布外, 大部分地区均分布着亚洲玉米螟。玉米螟分布广的特点使其成为农业生产中比较常见的危害。玉米螟为害玉米的心叶、茎杆、雄穗和穗轴等部位, 使受害部位功能丧失, 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由于玉米螟属于典型的钻蛀性害虫, 所以根治玉米螟的难度很大, 因此玉米螟灾害往往会给农户带来非常大的损失。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为例, 阿鲁科尔沁旗种植面积约6.3万公顷, 玉米螟累计发生面积4.3万公顷次。一般发生年份, 玉米的损失率在10%左右;中发生年份玉米的损失率在20%以上。

2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防护措施

2.1 生物防治玉米螟危害。

生物防治玉米螟技术不仅防治效果好, 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也很显著;而且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玉米商品质量, 增加市场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那么, 生物防治具体是什么呢?通俗的来讲,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一种生物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生物之间食物链相互依存的关系, 选择适宜的时期、相应的天敌的生物品种、数量、适当的操作方法对玉米螟进行防治, 进而达到有害生物无害化治理的目标。根据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大致可以将生物防治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

在生物防治玉米螟危害的众多措施中, 被采用最多的是利用赤眼蜂来防治玉米螟的技术。由于赤眼蜂是玉米螟的卵寄生性天敌, 所以这种防治措施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高。并且该技术应用范围大、防治面积广、使用方法简单、省工, 成本相对较低廉。但是由于该技术对防治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 在防治过程中农户必须抓住时机, 否则玉米螟的防治效果会很难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这使得该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受到极大的阻力。除了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危害这种技术外, 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危害也有相当大的成效。这种技术是用白僵菌孢子侵染玉米螟幼虫, 使得玉米螟幼虫活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缩短, 对农作物的伤害因此大大降低。

2.2 物理防治玉米螟危害。

物理防治就是根据害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波、色、味的特性,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等方法诱杀成虫[1]。农户对玉米螟的物理防治主要是选择抗虫玉米品种、合理的栽培方式以及焚烧秸秆消灭越冬虫源这几种方法。随着现代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尤其是在农作物种子研发这一领域;这也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诸多转基因种子中, 自然也少不了转基因抗虫玉米的身影。而在转基因抗虫玉米的研究与推广后, 大量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在防治玉米螟危害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为我国玉米作物生产再创辉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消灭越冬虫源方面, 农户主要是通过处理玉米秸秆来消灭越冬虫源;近年来大部分地方处理玉米秸秆的方法几乎全部都是采用田间焚烧玉米秸秆的方法。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加剧, 同时由于长期施用化学肥料, 秸秆等有机物质归还不到土地, 使土壤肥力不断退化, 导致土壤板结等一系列问题。但随着玉米秸秆的再利用率的提高和政府环保意识的加强, 通过焚烧玉米秸秆来消灭越冬虫源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正在逐渐消失。

2.3 化学防治玉米螟危害。

虽然化学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农药的见效快、简便的优点无疑对农户具有不可抵抗的“魔力”。所以人们在实际生产中经常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 “敌敌畏”广受农户们青睐;这是因为敌敌畏和其他药剂混合使用对玉米螟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部分农户也会使用“撒毒沙” (将农药加适量水后和细沙配成毒沙撒于作物心叶中) 的化学防治方法来减轻玉米螟的危害;“撒毒沙”不但可以延长农药的持效期, 而且不会因施药而杀伤害虫天敌, 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但由于“撒毒沙”这种防治方法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这种方法并没有被大面积的普及[2]。

2.4 其它方法的创新应用。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 防治玉米螟的措施也越来越多样化。出于保护环境和较好的防治玉米螟的需要, 从事农业工作的相关人员便想出诸如投射式杀虫灯、性诱剂诱捕器、Bt可湿性粉剂等等不同的绿色防控技术。相比于这些技术, 利用“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的技术无疑显得更加高端, 防治效果更为显著;而且“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的技术不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污染。虽然“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技术的优点较为突出,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它还有待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对玉米螟的防治措施更加多样化, 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也愈来愈好。但是面对当前我国各省市玉米种植结构不尽相同, 全球不断变暖, 玉米螟基数持续增加等等因素造成的玉米螟数量和危害倍增的现状, 农业工作人员依然任重而道远。农业工作人员在实际生产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实行消灭越冬虫源、杀灭田间螟卵和防治初龄幼虫这三道防线,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手段, 进行适当的综合并应用到防治玉米螟的工作中去。

摘要:玉米螟是我国很多地区比较常见且危害相对较大的一种农作物病虫害, 它可以产生的不良影响很多, 会造成大量的粮食损害损失, 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 其主要的侵害对象是我国年产量较大的玉米, 它可以使玉米秸秆产生倒伏空心等等不良现象。玉米螟分为不同的种类, 近年来各个地区都在防治玉米螟虫害的工作中取得了较长远的进步。

关键词:玉米螟,防治措施,危害

参考文献

[1]王伟业.亚洲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2010.

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 篇9

1 玉米螟的特点及危害规律

1.1 玉米螟的生长及外形特点。

玉米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 它的生长分为四个时期, 分别是卵、幼虫、蛹、成虫。虫卵时期的玉米螟, 呈扁平椭圆形, 以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 常呈鱼鳞状排列, 初为乳白色, 渐变为黄白色, 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 ;幼虫时期其体长25毫米左右, 圆筒形, 头黑褐色, 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 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 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 前后各两个;到了蛹的阶段, 其体长为15~18毫米, 黄褐色, 长纺锤形, 尾端有刺毛5~8根;成虫时期, 外表为褐色, 雄蛾体长10~13毫米, 翅展20~30毫米, 体背黄褐色, 腹末较瘦尖, 触角丝状, 灰褐色, 前翅黄褐色, 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 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 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 色较浅, 前翅鲜黄, 线纹浅褐色, 后翅淡黄褐色, 腹部较肥胖。

1.2 玉米螟的主要危害。

亚洲玉米螟俗称钻心虫, 主要危害玉米、高粱和谷子等农作物。随着近年玉米种植面积扩大, 新品种生育期拉长, 种植密度增加以及气候等原因的影响, 玉米螟呈现逐年严重的趋势。在我国, 除新疆等西北地区有欧洲玉米螟分布外, 大部分地区均分布着亚洲玉米螟。玉米螟分布广的特点使其成为农业生产中比较常见的危害。玉米螟为害玉米的心叶、茎杆、雄穗和穗轴等部位, 使受害部位功能丧失, 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由于玉米螟属于典型的钻蛀性害虫, 所以根治玉米螟的难度很大, 因此玉米螟灾害往往会给农户带来非常大的损失。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为例, 阿鲁科尔沁旗种植面积约6.3万公顷, 玉米螟累计发生面积4.3万公顷次。一般发生年份, 玉米的损失率在10%左右;中发生年份玉米的损失率在20%以上。

2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防护措施

2.1 生物防治玉米螟危害。

生物防治玉米螟技术不仅防治效果好, 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也很显著;而且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玉米商品质量, 增加市场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那么, 生物防治具体是什么呢?通俗的来讲,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一种生物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生物之间食物链相互依存的关系, 选择适宜的时期、相应的天敌的生物品种、数量、适当的操作方法对玉米螟进行防治, 进而达到有害生物无害化治理的目标。根据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大致可以将生物防治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

在生物防治玉米螟危害的众多措施中, 被采用最多的是利用赤眼蜂来防治玉米螟的技术。由于赤眼蜂是玉米螟的卵寄生性天敌, 所以这种防治措施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比较高。并且该技术应用范围大、防治面积广、使用方法简单、省工, 成本相对较低廉。但是由于该技术对防治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 在防治过程中农户必须抓住时机, 否则玉米螟的防治效果会很难达到理想的预期效果;这使得该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受到极大的阻力。除了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危害这种技术外, 白僵菌防治玉米螟危害也有相当大的成效。这种技术是用白僵菌孢子侵染玉米螟幼虫, 使得玉米螟幼虫活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缩短, 对农作物的伤害因此大大降低。

2.2 物理防治玉米螟危害。

物理防治就是根据害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波、色、味的特性,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等方法诱杀成虫[1]。农户对玉米螟的物理防治主要是选择抗虫玉米品种、合理的栽培方式以及焚烧秸秆消灭越冬虫源这几种方法。随着现代转基因技术的发展,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 尤其是在农作物种子研发这一领域;这也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在诸多转基因种子中, 自然也少不了转基因抗虫玉米的身影。而在转基因抗虫玉米的研究与推广后, 大量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在防治玉米螟危害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为我国玉米作物生产再创辉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消灭越冬虫源方面, 农户主要是通过处理玉米秸秆来消灭越冬虫源;近年来大部分地方处理玉米秸秆的方法几乎全部都是采用田间焚烧玉米秸秆的方法。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加剧, 同时由于长期施用化学肥料, 秸秆等有机物质归还不到土地, 使土壤肥力不断退化, 导致土壤板结等一系列问题。但随着玉米秸秆的再利用率的提高和政府环保意识的加强, 通过焚烧玉米秸秆来消灭越冬虫源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正在逐渐消失。

2.3 化学防治玉米螟危害。

虽然化学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但是农药的见效快、简便的优点无疑对农户具有不可抵抗的“魔力”。所以人们在实际生产中经常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 “敌敌畏”广受农户们青睐;这是因为敌敌畏和其他药剂混合使用对玉米螟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部分农户也会使用“撒毒沙” (将农药加适量水后和细沙配成毒沙撒于作物心叶中) 的化学防治方法来减轻玉米螟的危害;“撒毒沙”不但可以延长农药的持效期, 而且不会因施药而杀伤害虫天敌, 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但由于“撒毒沙”这种防治方法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这种方法并没有被大面积的普及[2]。

2.4 其它方法的创新应用。

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 防治玉米螟的措施也越来越多样化。出于保护环境和较好的防治玉米螟的需要, 从事农业工作的相关人员便想出诸如投射式杀虫灯、性诱剂诱捕器、Bt可湿性粉剂等等不同的绿色防控技术。相比于这些技术, 利用“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的技术无疑显得更加高端, 防治效果更为显著;而且“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的技术不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污染。虽然“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技术的优点较为突出,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它还有待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对玉米螟的防治措施更加多样化, 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也愈来愈好。但是面对当前我国各省市玉米种植结构不尽相同, 全球不断变暖, 玉米螟基数持续增加等等因素造成的玉米螟数量和危害倍增的现状, 农业工作人员依然任重而道远。农业工作人员在实际生产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实行消灭越冬虫源、杀灭田间螟卵和防治初龄幼虫这三道防线, 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手段, 进行适当的综合并应用到防治玉米螟的工作中去。

摘要:玉米螟是我国很多地区比较常见且危害相对较大的一种农作物病虫害, 它可以产生的不良影响很多, 会造成大量的粮食损害损失, 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 其主要的侵害对象是我国年产量较大的玉米, 它可以使玉米秸秆产生倒伏空心等等不良现象。玉米螟分为不同的种类, 近年来各个地区都在防治玉米螟虫害的工作中取得了较长远的进步。

关键词:玉米螟,防治措施,危害

参考文献

[1]王伟业.亚洲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2010.

玉米螟防治试验 篇10

关键词:玉米螟、药剂、产量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4.032

玉米是东辽县主要粮食作物,在全县6.4万公顷耕地中,玉米耕作面积为5.9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90%以上,而玉米螟是危害东辽县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25%~30%,严重影响玉米的品质与产量。玉米秸秆垛留存,秸秆垛不能及时用药物封存,致使虫源基数逐年增加,大量幼虫在6月中下旬化蛹,2010年由于发洪水,加之气候因素的影响,造成2010年东辽县玉米螟大发生,虫源基数增加,导致2011年玉米螟中等发生。自2011年虫情危害出现了恶性循环,为此东辽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对玉米螟虫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本试验于2011年在东辽县安恕镇北安村张光坤家玉米地,地力水平中等,试验品种先玉335。

试验设计:采取对比法,试验地面积10亩。处理区与对照区,不设重复。所用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清水。不施农药,同时喷雾清水作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

试验方法:播种。4月24日,采用扎眼器播种,株距27厘米、行距60厘米,一埯2粒,施肥采用,尿素23.5公斤(纯N 13公斤/亩)、二铵14.5公斤(纯P2O5 6.5公斤/亩)、氯化钾11公斤(纯K2O 6.5公斤/亩)。氮肥要求1/3基肥,口肥用二胺5公斤,2/3追肥(19.5公斤尿素),磷钾肥全部基肥;除草可亩用乙草胺EC150毫升+38%莠去津SC160毫升+57%2.4-D丁酯EC15毫升,苗前封才除草,同时灭鼠等农艺操作正常进行;喷药时间:在大喇叭期(幼虫危害始期)亩用量20%氯虫苯甲酰胺SC(康宽)15毫升/亩,于无露水的晴天进行。施药一周内无明显降雨。

调查项目与方法:对玉米秆受害数(个)、上折株数(株)、下折株数(株)、蛀孔数(个)、活虫数(个)、被害株率、吊穗率、折蓼率等进行调查。9月26日,成熟期对喷药(处理区)与未喷药(对照区)地块同时进行调查,地头两端各留20米,对角线两端取4点,中间取1点,共5点,每点取400株,分别记录被害株率、秆受害数、上折株数、下折株数、蛀孔数、活虫数等进行调查,详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防治区被害株率为13.5%,对照区为47.5%;有活虫数防治区为49个,对照区为214头;百杆活虫数防治区为2.45头,对照区为26.75头,处理区虫孔数277个,对照区虫孔数534个;虫孔率处理区为13.85%,对照区为66.75%;数被害株减退率71.58%、百杆活虫减退率90.84%、虫孔减退率79.25%,平均防效达80.56%。

产量因素调查:10月8日,对处理区与对照区收获全部果穗,装入袋子记好标签,果穗运回风干,进行室内考种,计算产量,详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喷施20%氯虫苯四甲酰胺SC(康宽)地块的产量790公斤/亩,不喷药(对照区)的产量为735公斤/亩,减产55公斤/亩,减幅为7.5%。

2 结果与分析

2.1 减产原因

玉米螟钻蛀雄穗,造成茎秆折断,钻入穗柄和雌穗以下茎秆造成折茎、折蓼、折穗,棒子下垂,导致玉米不能正常授粉,同时破坏植株内水分及养分输送,由于缺少养分与水分上部叶片逐渐变成紫色,折断植株上部叶片变黄枯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充分积累养分,钻入穗柄的幼虫咬断穗柄使果穗落地或果穗不能运送水分和养分,果穗不能正常成熟,以致玉米粒小、空粒,甚至发僵,显著减少玉米的产量,降低玉米的品质。百粒重下降,粮食品质差,严重影响产量,通过室内考种计算,不施药区减产7.5%左右。

2.2 经济效益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喷氯虫苯甲酰胺的产量790公斤/亩,不喷药的(对照区)产量为735公斤/亩,减产55公斤/亩,减幅为7.5%,东辽县播种玉米面积为88.5万亩,全县减产玉米4867.5万公斤,按2011年玉米收购价2.0元/公斤计算,全县少收入9738万元。由此可见,适时防治玉米螟虫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3 结语

防治玉米螟势在必行,须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是采取生物防治,用白浆菌封垛,用赤眼蜂联合防治玉米螟虫;二是化学药剂防治,喷药地块周边设警示牌,以防人畜受药害中毒;三是选择高抗玉米螟虫的品种;四是处理好越冬寄主,降低虫源基数;五是黑光灯诱蛾捕杀。从生态环保的角度出发,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环境污染,实施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实现有害生物无害化治理,从而达到虫口夺粮的目的,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收、农民增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环境为目的。

玉米螟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篇11

1 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

玉米螟成虫黄褐色, 前翅有锯齿状条纹, 雄蛾较雌蛾小些, 颜色深些。卵扁椭圆形, 长约1 mm, 初产时乳白色, 逐渐变黄白色, 鱼鳞状, 排列成不规则的卵块。幼虫刚孵化时淡黄白色, 后变为灰褐色, 成熟后体长20~30 mm, 身体各节有4个横排的深褐色突起。蛹黄褐色, 纺锤形。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植物秸秆中越冬, 次年5—6月化蛹羽化。成虫夜间活动, 飞翔力强, 有趋光性, 喜欢在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幼虫孵出后, 先聚集在一起, 然后在植株幼嫩部分爬行, 开始危害。初孵幼虫, 能吐丝下垂, 借风力飘迁邻株, 形成转株危害。幼虫在幼嫩的植株上迁移频繁。玉米心叶期后迁移减少。打苞以后, 大部分群集到穗内危害。幼虫多为5龄, 3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 被害心叶展开后, 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4龄以后, 大部分钻入茎秆。

2 影响因素

影响玉米螟发生量的重要因素是越冬幼虫的基数。越冬基数大, 冬春气候条件适宜, 第1代发生重。玉米螟的发生危害还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温度对其发生影响不大, 但对湿度则比较敏感。多雨高湿常常导致虫害大发生, 湿度愈低, 对玉米螟的发生越不利, 玉米受害越轻。卵期干旱, 玉米叶片卷曲, 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 危害也较轻。

3 防治措施

玉米螟的防治应遵循“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物理、生物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补充”的绿色无害化综合防治原则。

3.1 农业防治

处理越冬寄主, 压低虫源基数。即在越冬幼虫化蛹前, 把主要越冬寄主作物的秸秆、根茬处理完毕。如通过秸秆还田、用作饲料、燃料、封垛等, 可消灭虫源, 减轻一代螟虫危害。争取在翌年5月20日前处理完。

3.2 物理防治

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具体方法如下:在具备通电条件的村屯四周, 每间隔100 m安灯1盏。从玉米螟羽化始期开始, 即在6月5日开灯至7月5日结束, 开灯期1个月。天黑开灯, 天亮关灯。各地可根据当地玉米螟羽化进度确定具体开灯时期。

3.3 生物防治

3.3.1 白僵菌封垛。

封垛时间根据测报结果确定, 一般在玉米螟化蛹前15~20 d。通辽地区一般在5月10—15日进行, 各地应从5月上旬开始, 每天对玉米秸秆垛进行检查, 发现有越冬幼虫爬出洞口开始活动, 即可进行封垛。封垛方法有2种:一是喷液法。一般1 m3玉米秸秆用含量为300亿孢子/g白僵菌7 g, 对水0.5 kg, 每1 m3设置1喷液点;二是喷粉法。1 m3玉米秸秆用300亿孢子/g白僵菌粉7 g, 对滑石粉0.25kg均匀混合后, 在玉米秸秆垛 (或茬垛) 的茬口侧面用木棍向垛内捣洞50~70 cm, 将机动喷粉器的喷管插入洞中摇动手把, 均匀喷在垛内或直至垛面飞出菌粉为止。

3.3.2 田间释放玉米螟赤眼蜂[2]。

放蜂量22.5万头/hm2, 分2次释放。当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 后推10 d, 时间在6月20—26日, 为第1次放蜂适期, 间隔5~7 d后放第2次, 设放蜂点30点/hm2。将撕好的蜂卡用针线缝在玉米中部的叶片背面, 距基部1/3处。

3.3.3 生物药剂灌心叶。

一般有2种方法:一是用Bt乳剂2.25 L/hm2对适量水, 然后用细河砂22.5~30.0 kg/hm2混拌均匀, 晾干后灌心叶;二是用300亿孢子/g白僵菌粉525g/hm2, 对细砂22.5 kg/hm2, 混拌均匀灌心叶。随拌随用, 于玉米心叶中期末至末期初撒入玉米心叶内。

3.4 化学防治

(1) 一般用毒死蜱·氯菊颗粒剂5.25~7.50 kg/hm2, 具体用量根据田间植株株数而定。

(2) 自制颗粒剂。用毒死蜱 (乐斯本) 乳油0.5 kg药液对细砂25 kg拌成颗粒, 用量为15 kg/hm2, 灌心叶。

(3) 玉米心叶末期药剂防治。具体方法: (1) 用1%1605颗粒剂1.5~2.0 g/株, 撒入心叶喇叭口; (2) 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按1∶50混细土配成毒土, 2 g/株撒入心叶; (3) 用5%甲基异硫磷颗粒剂按1∶6拌煤渣, 2 g/株撒入心叶; (4) 用1.5%辛硫磷颗粒剂按1∶15拌煤渣, 1 g/株撒入心叶。

(4) 玉米穗期药剂防治。具体方法: (1) 药液灌注雄穗。常用药剂有18%杀虫双水剂5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90%敌百虫晶体或50%辛硫磷乳油800~1 000倍液、50%乙硫磷乳油1 000倍液等。这些药液均按10 m L/株的用量灌注露雄期的玉米雄穗。 (2) 药液点花丝。将50%敌敌畏乳剂800倍液, 装入带细塑料管的瓶中, 在玉米授粉结束而幼虫尚未集中花丝危害时, 将药液滴几滴在雌穗顶端的花丝基部, 熏杀幼虫。有条件的村屯如能采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白僵菌封垛、田间释放赤眼蜂, 结合颗粒剂灌心叶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防治效果将大大提高, 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降低虫源基数, 减轻玉米螟的危害[3]。

4 防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频振式杀虫灯接通电源后不能触摸高压电网、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开灯, 以保证人畜安全。并要及时清理接虫袋。

(2) 白僵菌封垛利用白僵菌孢子接触幼虫身体且有水膜的条件下萌发后, 从幼虫皮肤侵入杀伤幼虫, 要求关键时期幼虫必须从秸杆中出来, 即幼虫化蛹前出来取水。同时要求一定的湿度, 能保证孢子萌发。否则会影响防效。

(3) 田间释放赤眼蜂对气象条件即风速、温度的要求较高, 如遇雷雨大风或连日大雨, 防效降低, 应及时采取颗粒剂防治予以补救。

(4) 玉米属于高秆作物, 通风较差。用化学药剂喷雾防治时, 避免中午等气温较高时进行, 并要做好自我防护[4]。

摘要:介绍了玉米螟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影响因素, 并提出防治措施, 以为玉米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螟,发生,防治

参考文献

[1]刘修华, 刘齐元, 王建革.江西玉米发展的几个问题[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11) :212-214.

[2]王兴坤.兰西县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效果[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 (6) :53-54.

[3]李作文.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 2011 (4) :22.

上一篇:中国画艺术精神下一篇:药品快检技术